第一篇: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培训发言稿
讲话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对于落实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也不断加强和改进。总书记2015年1月22日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情况汇报时明确指出,要修订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建立完善 中国特色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为更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作出了新的明确规定。今年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两项法规。今天中心组扩大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认真学习贯彻两项法规,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和具体内容,同时对2017年报告工作进行部署。
在此,我就我校扎实开展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高度重视、深刻领会,充分认识出台实施两项法规的重要意义。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首先是关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作为管党从严、治吏从严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重要方面,作为选拔好干部、从严管干部的重要抓手,作为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内容,取得阶段性显著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充分说明,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符合党情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和独特优势。报告制度已纳入全面从严治党整体设计,作用日益凸显。《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不报告、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列为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将抽查核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情况作为巡视组开展工作的一种方式。《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将不如实填报甚至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作为认定不适宜担任现职的一种情形。《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将“凡提必核”个人有关事项作为强化干部任前把关的必经程序。这都充分说明了报告制度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地位和作用。
《规定》、《办法》的出台实施,对于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体干部要清晰的认识到,作好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绝不是无足轻重的“小节”问题,而是对党是否忠诚老实的重要体现。
二是要严肃认真、明确要求,准确把握两项法规的主要精神和内容。新修订的两项法规,贯彻总书记关于建立完善中国特色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的新指示,落实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难从严治党的新实践,对报告主体范围、报告事项内容、报告材料查核及查核结果运用做出修改和规定。
在报告主体范围上,体现干部分类管理、重点监测原则,坚持抓住“关键少数”,更加突出对领导机关和关键岗位领导的监督。在报告事项内容上,体现精准科学、务实管用原则,既细化明确了相关报告事项,又突出了与领导干部权力行为关联紧密的“家事”“家产”情况。比如,增加了子女配偶的有关事项报告;增加了报告领导干部亲属虽未移居但长期在国(境)外工作生活情况的内容;将领导干部亲属在境外的存款和投资等情况纳入报告内容;将原来要求报告经商办企业人员的范围,由配偶、共同生活子女扩展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的情形也相应做了明确;对金融投资方面的报告事项内容,从实际出发中做了调整,取消了期货,明确主要报告股票、基金、投资型保险三方面内容。在查核结果运用上,明确了查核结果认定程序,说明了判定漏报、瞒报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问题,区分了漏报、瞒报的具体情形和处理规定,明确了领导干部 因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收到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的影响期。《规定》把查核结果作为衡量干部是否忠诚老实、清正廉洁的重要参考,并要求充分运用到干部工作中。凡是查核发现不如实报告或存在其他问题的,都要严肃处理,对领导干部形成硬约束。
三是要严明纪律、强化责任,认真做好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全体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和组织观念,以对党绝对忠诚的态度 执行好报告制度,根据学校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报告工作,按规定 按流程向组织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自觉接受组织监督,绝不能搞两面派、做“双面人”。
组织人事部门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两项法规”学习宣传,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集中填报、汇总综合工作,严格按规定开展抽查核实工作,认真开展监督检查。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更大的勇气,抓紧抓好两项法规的贯彻执行,切实维护报告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同志们,我希望通过今天的会议,全体干部能加强对两项法规的深层次理解,对如何准确填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有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为学校党委切实履行职责,认真抓好两项法规的贯彻执行奠定基础。
学校组织部部长XXX同志于上周二参加了省委组织部干部监察室组织的专题培训,下面由他向全体干部转达上级对我校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工作的具体要求。
第二篇: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培训讲稿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培训讲稿
这次培训会,是经局党委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两项法规”精神和中组部要求,把实施“两项法规”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要求向领导干部讲清楚,准确掌握政策规定和填报要求,让每一名领导干部学通弄懂、熟练掌握填报内容和方法。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两项法规”进行解读。
一、两项法规的主要精神和内容
出台实施两项法规,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思想和中央新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总结以往实践经验形成的管党治吏新制度成果,是解决干部管理监督新情况新问题的现实需要。
(一)要准确把握报告事项内容
《规定》总体上是报告8项家事、6项家产共14项内容,有的项目作了进一步明晰、补充完善,个别项目作了合并调整。报告内容主要有6点变化,即三增加三调整:
一是持有普通护照(俗称因私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俗称双程证,就是因私证)和因私持有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要报告,因私出国(境)要报告,因公出国(境)可以不报告,若是使用因私证件因公出国(境)的也要说明。《规定》中将出国与出境作了区分,分开来报。同时,在《办法》中将未报告持有往来港澳通行证、因私持有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和因私出境的情况,按漏报处理;将未报告持有因私普通护照和因私出国的情况,按瞒报处理。
二是在要求报告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情况外,增加了虽未移居国(境)外,但连续在国(境)外工作、生活一年以上情况的内容,包括留学,期间短期回国的,按连续计算。
三是把领导干部“子女的配偶”从业情况、经商办企业情况纳入报告内容。经商办企业主要包括投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以及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等情况。
四是在报告房产情况中,针对填报中房产附属部分容易漏报的情况,明确有独立产权证书的车库、车位、储藏间等需要报告。填报截止到现在的状态,上一出售、赠与他人等发生变化的要填报。
五是对金融投资方面的报告内容作了调整,明确主要报告股票、基金、投资型保险三个方面,股权激励、期货、国库券以及其他非基金类金融理财产品不用填报。
六是将领导干部本人、配偶、共同生活子女在国(境)外的存款和投资情况纳入报告内容。
两项法规中的子女,包括领导干部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领导干部需填报子女6方面的情况,即:(1)子女与外国人、无国籍人通婚的情况;(2)子女与港澳以及台湾居民通婚的情况;(3)子女移居国(境)外的情况,或者虽未移居国(境)外,但连续在国(境)外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情况;(4)子女及其配偶的从业情况;(5)子女及其配偶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6)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的情况。
关于“共同生活的子女”,很多人不能准确理解,有的人以户口是否在一起、是否在一起居住、生活或者是否年满18周岁来判断,这是不对的。我们所说的共同生活的子女是指领导干部的未成年子女和由其抚养的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很显然,不能单以年龄论。具体说其实就分两类,一类是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子女;另一类是虽年满18周岁,但无劳动能力或者无稳定收入,如还在上学、待业或者残障(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不能简单地以年龄论。简言之,共同生活的子女就是指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相对父母来说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共同生活的子女”,除需要填报子女应填报的6方面情况外,还需要填报3方面情况,即:(1)为所有权人或者共有人的房产情况;(2)投资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股票、基金、投资型保险等的情况;(3)在国(境)外的存款和投资的情况。
(二)要准确把握抽查核实要求
一是明确了查核的方式、比例和对象。在每年按10%的比例随机抽查的同时,做好重点查核工作,突出强调“凡提必核”,对拟提拔考察对象、拟列入后备干部人选、拟进一步使用的人选、因涉及个人报告事项的举报或配合巡视巡察工作时都要重点查核。抽查核实的内容重点增加三项,即
配偶、子女虽未移居国(境)外但连续在国(境)外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情况,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持有投资型保险的情况,子女及女婿、儿媳妇经商办企业情况。
二是对家庭财产合法性验证作了原则性规定。查核发现领导干部的家庭财产明显超过正常收入的,应当要求其作出说明,必要时可以对其财产来源的合法性进行验证。对于这一点,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工资收入,房产数量特别多,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有市值较高的房产,股票、基金等数额特别大的。发现这种情况,应当要求本人在15个工作日内说明来源,必要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验证。当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现问题产生质疑是必要的,但要看其家庭结构、工作经历,是否存在上一辈馈赠、遗赠等情形,不能不经验证就移交,对拒不说明、无法说明合法来源或经查证说明不属实的,移交执纪执法机关处理。
三是对查核结果的运用作出了原则性规定。要求把查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忠诚老实、清正廉洁的重要参考,运用到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干部工作中。对未经查核提拔或者进一步使用干部,或者对查核中发现的问题不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的,应当追究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及其有关领导成员的责任。
(三)要准确把握查核结果处理政策
《办法》主要从三个方面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一是界定了5种漏报、10种瞒报的具体情形。认定是漏报还是瞒报,既要看质,又要看量。有而不报,是性质问题,不管多少,初步认定为瞒报;报而不全,是数量问题,初步认定为漏报,再根据面积、金额大小等分轻重。
一般认定为漏报行为的有:两种“未报告”情形和三种“少报告”情形。即:未报告本人持有往来港澳通行证、因私持有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或者因私往来港澳、台湾情况;未报告车库、车位、储藏间的;少报告房产面积;少报告持有股票、基金、投资型保险等金额情况;少报告投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注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投资金额等情况。
一般认定为隐瞒不报行为的有:
未报告本人婚姻情况的;
未报告本人持有普通护照或者因私出国情况的;
未报告子女与外国人、无国籍人,或者与港澳、台湾居民通婚情况的;
未报告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或者虽未移居国(境)外但连续在国(境)外工作、生活一年以上情况的;
未报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从业情况的;
未报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情况的;
未报告房产1套以上(不含车库、车位、储藏间)的;
未报告持有股票、基金、投资型保险等情况的;
未报告投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注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1家以上的;
存在其他隐瞒不报情形的。
由此可见,认定为瞒报的情形是比较多,而且很严格。拿房产为例:本人、配偶、共同生活子女名下有一套房产(不含车库、车位、储藏间)未报,哪怕面积很小,一般属于瞒报。当然,这里有一个认定的环节,因为还要根据领导干部的说明情况和提供佐证材料而定。
二是明确了对漏报、瞒报的处理规定。经认定,凡属漏报行为,情节较轻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检查、限期改正等处理;情节较重的,应当给予诫勉、取消考察对象(后备干部人选)资格、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等处理。情节较重是指少报告房产面积50平方米以上,或者少报告投资金额30万元以上,或者其他漏报情形严重的。存在两种以上漏报情形的,从重处理。关于50平米和30万元,我这里说明两点:第一是涉及“以上”的表述,均包含本数,即包括50平米和30万元本身;第二是如果未报告的房产是车库和仓储用房怎么界定,这个比较明确,50平米以下属于情节较轻漏报,面积超过50平米属于情节较重的漏报。
经认定,凡属隐瞒不报行为的,应当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诫勉、取消考察对象(后备干部人选)资格、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免职、降职等处理,即,起点就是诫勉。存在两种以上隐瞒不报情形的,从重处理。隐瞒不报情节较重或者查核发现涉嫌其他违纪问题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追究纪律责任。同时受到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的按照影响期长的规定执行。
中组部从2018年起,报告表内容专门增加了相关纪律规定,就是为了引起广大领导干部对填报的高度重视,尽可能减少出现报告不符的情况。
三是明确了受到组织处理和纪律处分的影响期。受到诫
勉处理的,半年内不得提拔或者进一步使用;受到取消考察对象(后备干部人选)资格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或者进一步使用;受到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免职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受到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受到纪律处分的,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执行。
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的填报要求和注意事项
习总书记强调,党纪要严于国法,这是对领导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所有报告对象都要本着对组织忠诚、对个人负责的态度,认真填报,确保填报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实际查核工作中,我们发现领导干部说明自己少报未报情形时,一般会解释为不是主观不想填报,是因为没和家人沟通、忘记了、理解政策有误等理由,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思想上不够重视造成,也可以说是学习不够、认识不够造成的,没有充分认识个人有关事项填报的重要性。下面我与大家再学习一下报告表的填报要求,大家要对这些填报要求熟练精准掌握。
(一)封面和填表须知
1.“本表须由领导干部本人亲笔填写”并“在封面和承诺书上签名”
这是重点提醒,表明不能由其他人代填。将来抽查核实时如果发现有未报事项或者填报有出入,也不能以是由他人代填为由推脱。
2.“书写要工整”并“填报日期具体到日”
以前,有些报告人的字迹很潦草,无法准确辨认,给信息录入带来了诸多不便。报告人要认真学习两项法规,认真阅读填表须知和每一项填表说明,与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进行充分沟通和认真核实,确保所填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并作出庄严承诺,若有不实,责任自负,后果自担。
填写到日非常重要,特别是抽查核实时这是个重要时间节点,如股票、基金查核的就是填报日期的前一个交易日收盘时的只数及市值。
3、“首次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领导干部,在填写时应报告每一事项的具体内容。
”
2017年列入《规定》报告范围的领导干部已统一按首次填报要求填写了报告表,2017年以后首次报告的人群主要是新列入报告范围的干部。2017年、2018年已首次填报的领导干部,2019年为继续填报,属于延续性内容,分别填写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应报告相应的变化具体情况。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为延续性填报,但是要提醒领导干部在今年填报时还是要以首次填报的态度认真进行梳理,如果之前的填报有遗漏或者想重新填报清楚相关情况,请务必真实、准确、完整进行填报,确保应报尽报。
4.“填报金额均以万元为单位”
这个一定要再次提醒。填表的时候也要格外注意,如果把本应按“万元”填写的数额按“元”填写了,就会出现非常大的数额。比如某项资产实际是30万元,表中应写30,但是如果按元填写,就成为300000,录入的时候系统默认为万元,那么这名同志的该项资产就变成了30亿元。
5.“属于上一级党委(党组)管理的领导干部的报告材料,由所在地方(单位)党委(党组)书记阅签。属于本单位管理的领导干部的报告材料,不需要阅签。”
阅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本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了解干部的基本情况,同时也督促干部如实填报。这既是一道程序,更是一份责任。凡是由上级党组织所管理的领导干部的报告表其所在地方或单位党委(党组)书记没阅签的一律不予受理。
(二)报告人基本情况
1.职务职级
填写正厅、副厅、正处、副处等,企业填写领导正职、领导副职等,不要填写专业技术职务。同时担任多个职务的,要逐个分行填写。
2.户籍地址
户籍地址应填写户口簿“住址”栏的详细地址。
请注意,一定是户口簿上住址的详细地址,不是填写到派出所、居委会、县(区),如果出现户口簿上住址已经拆迁、搬迁等情况,还是要填写,但是要在后面加括号说明情况。
(三)《规定》第三条所列事项
1.“本人的婚姻情况”
首次填报,填写婚姻现状,婚姻现状后边的内容必须选择。再次填报时,无变化的,选择无变化,有变化的,在相应栏划勾。本条未报属隐瞒不报。
2.“本人持有普通护照的情况”
护照分为普通护照、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普通护照俗称因私护照。应填写截止填报时的有效证件以及上一1月1日(比如今年填写就是2018年1月1日)以来失效的证件,失效证件应注明已过有效期、挂失宣布无效、换发剪角作废等原因。证件虽交组织(人事)部门集中保管,仍属个人持有,必须填报,相关信息记不清楚,到组织(人事)部门查询后据实填报。
本条未报属隐瞒不报。
2015年,中组部、公安部集中开展了一次违规办理和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专项治理,专项治理后还有个别人因为各种原因存在私人保管证件问题。这里再次提醒,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前必须向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提交书面申请,证件使用后必须在回国入境后10天内交由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保管,绝不能由个人保管。如果证件丢失了,必须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并向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书面报告有关情况。
3.“本人因私出国的情况”
有无此类情况,一定要选,自上一1月1日以来有因私出国情况的,一定要把内容填全。需要注意的是:所列国家应填报从出国至回国期间所到过的所有国家,含转机过境签的国家。学术交流也属因私。本条未报属隐瞒不报。
4.“本人持有往来港澳通行证、因私持有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和因私往来港澳、台湾的情况”
说明里讲得很清楚。请大家把握一点,用因私证件因公出国的,也要说明填报。
5.“子女与外国人、无国籍人,或者与港澳以及台湾居民通婚的情况”
外国人是指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而具有其他国家国籍的人,包括已取得外国国籍的原中国公民,但不包括仅获得外国永久居留资格或长期居留许可的中国内地居民。
本条未报属隐瞒不报。
6.“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情况”
移居国(境)外指的是,取得外国国籍或者获取国(境)外永久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等情况。配偶、子女原本就是外国公民或者港澳台居民的,也属于移居情形。配偶移居的,填报配偶移居的情况;一名子女移居的,填报一名子女移居的情况。不能错误理解为配偶和子女均已移居的才填报。“移居证件号码”指的是移居国家(或地区)签发的居留证件,取得外国国籍的,应填写所在国家签发的护照号码,没有护照的,填写身份证件号码;获取国外永久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的,应填写所持有的有效依据证件号码;移居港、澳的,填写港、澳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移居台湾的,填写台湾身份证号码。
7.“配偶、子女虽未移居国(境)外但连续在国(境)外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情况”
本条未报属隐瞒不报。在国(境)外生活包括留学期间,中间因探亲旅行、出差等短期回国的仍视为连续在国(境)外工作生活。
8.“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从业情况”
此条主要增加了领导干部的儿媳、女婿的从业情况,未报属隐瞒不报。填报时需要注意以下6点:一是不仅要报告配偶、子女的从业情况,还要报告儿媳、女婿的从业情况;二是
“是否共同生活”的选择项,无论是有变化还是无变化,必须要填写;三是不仅要报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就业的单位,还要具体报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所担任的职务情况,有多个职务的应逐一填报,需要注意,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自己创办或投资的企业中担任高级职务的,既应在经商办企业事项中如实填报投资情况,也应在本条从业情况中如实填报职务情况;四是不仅要报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国内从业的具体情况,如果配偶、子女及其配偶有在国(境)外从业的,还应报告其在国(境)外从业的具体情况,包括就业的单位和职务等;五是配偶、子女及其配偶未从业的,需要报告学龄前、就读情况或待业等;退休人员应报告退休前工作单位及原任职务,退休后再就业的,再就业情况需一并报告;六是填报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的身份证件时,一定要填报正确的居民身份证,同时持有居民身份证和军官证的都需要报告。同时持有居民身份证,前面的身份证栏内填写十八位身份证号码,军官证号填写在“个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栏。有的同志说孩子小没身份证号码,有的说孩子当兵只有军官证号没身份证号等,现在只要孩子出生上户口,就有身份证号,虽然没有办理身份证,但号码是在户口本上的,部队也全部办理了身份证。不能再以这些理由不填写身份证号码。
(四)《规定》第四条所列事项
1.“本人工资及各类奖金、津贴、补贴等”
本人的工资及各类奖金、津贴、补贴(含住房公积金)等应填报扣除所得税、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后的全年实际所得。住房公积金包括个人缴纳部分和单位缴纳部分,计算在工资栏中。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包括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等,填写在工资栏中。
2.“本人从事讲学、写作、咨询、审稿、书画等劳务所得”
关于领导干部利用专业特长授课、写字、作画等获取报酬,或者在企业、协会兼职取酬问题。根据中组部《组工通讯》(2016年第15期)第六条答复意见,领导干部利用专业特长授课、写字、作画等方式获取报酬并非完全不允许,专业出身(即任领导干部前较长时间专门从事某种职业或工作)的不准在本单位本系统或利益相关单位写字、作画取酬;非专业出身的写字、作画除参加公益性募捐外,不准取酬。根据中组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领导干部在企业兼职(任职)问题的意见》(中组发〔2013〕18号)第四条,在职领导干部不能在企业兼职,更不能通过兼职获取薪酬,退(离)休领导干部经审批,可以受聘为企业外部董事、独立董事、独立监事,但不得在企业领取薪酬、奖金、津贴等报酬,不得获取股权和其他额外利益。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兼任社会团体领导职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原则上不兼任社团领导职务,因特殊情况确需兼任的,必须按规定审批报备,且兼职期间不得领取薪酬、奖金、津贴等额外报酬。
”
3.“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的房产情况”
一般来说房产是一个家庭分量最重的财产,是需要重点把握的项目。
一是完整准确填报房产。不仅应当报告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为所有权人的房屋,还应当报告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为共有权人的房屋。领导干部本人或者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为房屋共有权人的,应当注明共有的方式,属于共同共有还是按份共有,按份共有的还应当注明所占份额。房产较多填写不下时,应当另附页填写。签了买卖合同并且已经备案,虽未取得不动产权证、房屋所有权证的,也要填报。未经备案或者因备案条件不具备无法备案的房产也应填报。
二是如实报告房产“来龙去脉”。有房怎么来的,是购买、继承还是接受赠与、离婚判得等都要填报清楚,房产来源为购买的,应当注明购买时间和购买价格。房产“去向”,是出售、赠与他人、退还原单位等都要填明确。
三是如实报告房产产权性质。房产的产权性质是房产管理部门根据所批规划、土地取得方式(划拨还是通过招拍挂)等方面确定的,性质主要包括商品房、房改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自建房以及有单独产权证书的车库、车位、储藏间等,厂房、商铺、酒店式公寓等房产也要填报。如若有其他情形,在填报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报。
房屋的具体地址、建筑面积、产权性质,以不动产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记载的信息为准,尚未取得不动产权证、房屋产权证的以经过备案的买卖合同记载的信息为准。地址不能按通用说法填写什么花园、什么小区,不然地址不一致,无法进行准确比对。面积必须填权属建筑面积,不能是套内建筑面积,更不能是使用面积,即便是共有的,也要填整套面积,注明份额,不能只填自己拥有的那一份面积,不然,抽查核实按少报面积算。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填报时,上一出售、赠与他人房产的情况,均需要填报;对已出售的房产,签了合同,没过户的,仍然在你名下,要填报;对刚购买的房产,只要签了合同备了案,即便没办证,也要填报;有的说房产在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名下,但是其他人投资的,或者说是与他人共有财产,不属于或不完全属于本人、配偶或共同生活的子女就不填,这是不行的,若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在个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中填写或者其他需要说明的地方说明;有单独产权的车库、车位、储藏间,要单独填写,不要与房产合填在一起,填写时要写清楚储藏间、车库、车位的位置、面积,车位的面积有些合同上没有,可咨询开发商后进行估算,有的车位和储藏间是买房子赠送的,如果属于此类情况,需要说明。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租住的房屋、租赁的车库(车位)不需填报。在国境外的房产填在国境外投资情况中。
4.“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资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股票的情况”
填报时注意六点:一是时间节点,以报告表封面上填写的报告日期前一个交易日为准,填报收盘时的股票名称、持股数量、个股市值和总市值;二是有多个账户的都要查全、查准,所有的股票都要以只为单位填全,表上栏目不够可复印加页,多报与少报的数额上不能互相冲抵;三是通过“港股通”购买的股票也要填报;四是开通融资融券账户购买的股票,应当在备注栏注明融资融券使用额度等情况;五是持有股票却没填报这一类情况,哪怕只有一只,哪怕只有几万元,也属瞒报;六是在国境外的持有股票填在国境外投资情况中。
需要强调的是,有的领导干部很忙,填表时在封面先写了日期,因事耽搁了,过几天接着填,虽然让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按规矩认真查了前一日的数据,结果仍然有差距。一定要把握好填报的时间节点。
5.“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资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基金的情况”
基金是指在我国境内发行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全称“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是在我国境内以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全称为“私募投资基金”,是在我国境内以非公开方式向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
填报时注意四点:一是时间节点,填报前一交易日收盘时的净值和总净值;二是应查尽查,不要怕麻烦,不要填漏了,填漏了更麻烦;三是通过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互联网等各类基金销售机构购买的理财产品中属于基金的产品,均需填报。以前查核发现较多的是证券公司推出的各种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即客户资产交由具备资格的商业银行或者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机构托管,这类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属于基金,如“天添利”“现金管家”“天天发”“天利宝”等,虽然有的客户是在商业银行买的,但是一定要报;另外,有些通过网络、电话、手机APP渠道购买的金融产品属于基金或投资型保险,应当认真查询填报;四是在国境外的持有基金填在国境外投资情况中。
6.“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资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投资型保险的情况”
投资型保险是指具有“保障”和“投资”双重功能的保险产品,包括人身保险投资型保险和财产保险投资性保险两类,人保投资型保险是指在人寿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或养老保险公司购买的,保险产品名称中含有“两全保险”“年金保险”“投资连结型”“万能型”等字样,同时为子女购买的少儿保险绝大部分是投资型保险;财保投资型保险是指向财产保险公司缴纳投资金,获取保险保障,并按合同约定取得本金及其收益(亏损)的财产保险产品。简言之,仅为了保险的不算,既为了保险,又为了收益的,属投资型保险。领导干部填报时,可通过保险公司客服电话进行咨询。要
注意三点:一是应填写截至填报日本人、配偶和共同生活的子女作为投保人仍然生效的所有保单信息,保险信息中有主险和附加险的,要按保单信息分别进行填报;二是多人持有的,逐人逐单填写;三是在国境外的持有投资型保险填在国境外投资情况中。
7.“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的情况”
经商办企业主要包括配偶、共同生活子女、非共同生活子女、儿媳、女婿投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以及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等情况。应按照工商部门登记的最新情况逐项填写。结合近两年查核情况来看,经商办企业情况查核不一致主要出现在以下的填报三个点:一是“未开展经营活动、已停止经营活动、被吊销营业执照但未办理注销手续的企业”一定要进行报告;二是应按照所投资的企业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最新情况填报出资金额,属于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填报“个人认缴出资额”,属于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填报“个人出资额,切记不是填报实际出资额,填报的个人认缴出资额和个人出资额是属于工商登记注册的法律概念。组织(人事)部门在查核工作中,是以个人认缴出资额或者个人出资额为准。
三是关于代持企业股份问题,有的人在公司作为股东是代别人持股,只是名义上的股东,但不参与公司经营和收益分配,这类情形也一定要填报。将身份证借予他人投资的公司,即使未参与公司经营,也应填报。从中组部的查核案例就可以看出,某国有企业的领导未报告配偶名义上代别人持有的1家公司及出资60万元的股份,单位党委综合研判认定为瞒报,给予了诫勉处理。我们了解到,之所以在经商办企业填报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干部不认真阅读填报说明、不和配偶沟通或认真查阅工商登记资料,比如凭主观猜想认为企业自然消亡就可以不报,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能想当然进行填报。
8.“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在国(境)外的存款和投资情况”
这里再强调一下,国(境)外的存款是指在我国国(境)外存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货币,包括人民币和外币,主要以存款地域论,国(境)外的中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存款要报,国境内的外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存款不报。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国境外留学的共同生活子女国(境)外银行截止填报日的存款需要填报,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国(境)外的投资主要是指在国境外投资房产和持有股票、基金、投资型保险的情况,应逐人逐项填写。
以上梳理的是集中报告表的填报,那么在集中报告后,领导干部“家事”(即《规定》第三条所列事项)情况发生了变化,又该如何报告呢?按照《规定》第六条规定,集中报告后,第三条所列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在事后30日内按照规定报告。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告的,特殊原因消除后应时补报,并说明原因。此类报告一般称为
“即时报告”。
2018年1月,中组部对领导干部“即时报告”在具体执行层面作了规定:领导干部应当按照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及时报告个人及家庭重大情况。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以书面形式(复印填写《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封面、首页和相关事项变化页或者其他书面形式)向组织人事部门报告。属于上一级党委(党组)管理的领导干部,变化情况应由所在地方(单位)党委(党组)书记阅签后,再向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报告。所列事项中,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的从业情况发生变化的,属于新受聘担任私营企业高级职务或者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境内设立的代表机构中由外方委派、聘任的高级职务的,到国(境)外从业等情况,应当在事后30日内报告。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新参加工作、工作单位(岗位)发生变化、退休,以及子女出生、升学等,在下一集中报告时报告。
第三篇:领导干部个人报告事项
附件1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填写说明
为使领导干部更好地理解《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准确报告个人有关事项,除《报告表》中第二页的“说明”外,现就《报告表》中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
(一)》(以下简称《表一》)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
(二)》(以下简称《表二》)的填写,作如下具体说明。
一、2014年1月填报时,《表一》第(3)项填写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年的情况,《表二》第(1)项、第(2)项填写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全年的收入总计金额。《表一》、《表二》其余各项均填写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现状。以后逐年填报时,《表一》、《表二》各项均填写上一年的总体情况或者变化情况。
二、《表一》第(1)项“婚姻变化情况”,填报时应填写本人的婚姻状况,包括未婚、已婚、离异、丧偶等,以后逐年填报上一的婚姻变化情况,包括结婚、再婚、离婚以及丧偶等情况,丧偶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已婚的填报时应填写配偶的姓名、出生年月、政治面貌等内容。婚姻情况有变化的,应填写变化的时间、原因;以后逐年填报时,如无变化,则填写无变化。
三、《表一》第(2)项中的“因私出国(境)证件情况”,包括因私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或其他往来台湾有效旅行证件等。填写“本人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的情况”,应当包括证件名称、证件号码、发证机关、发证时间、有效期等内容。
四、《表一》第(3)项中的“因私出国(境)情况”,包括因私出国的情况和因私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的情况。在填报时应注明因私出国(境)的时间和事由,如前往国(境)外探亲、访友、旅游、继承、接受和处理财产等。
五、《表一》第(4)项、第(5)项、第(6)项、第(7)项中所称“子女”,是指领导干部的所有子女,既包括与领导干部共同生活的子女,也包括未与领导3-
称、编号及持有股票份额,还应注明股票账户中填报前一日的股票市值和可用资金。
“基金”在填报时应注明所持基金名称、编号和持有基金份额,还应注明基金账户中填报前一日的基金市值和可用资金。
《表二》说明4中的“可用资金”,即指股票账户或基金账户中的可用资金。
十七、《表二》第(4)项中的“股权激励”,是指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的一种激励方法。股权激励有业绩股票、股票期权、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延期支付、经营者(员工)持股、管理层(员工)收购、账面价值增值权等多种模式,在填报时应注明其具体类型。
十八、《表二》第(4)项中所指的“投资型保险”,是指具有“保障”和“投资”双重功能的保险产品,是将保险结合投资标的(基金、股票、债券等)所衍生的新产品。保户所缴纳的保费,不全是用来买保险,有一部分是用来投资股票、基金、债券等其他金融商品,但保户必须自己承担投资风险。
十九、《表二》第(4)项中的“其他金融理财产品”主要包括外汇交易、贵金属交易、股权投资、债券投资、信托投资、期权投资等其他金融投资方式。
二十、《表二》第(5)项中的“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资非上市公司、企业的情况”,应填写投资非上市公司企业的名称、经营范围、注册资本、所投资的金额及所占份额等内容。
二十一、《表二》第(6)项“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注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或者合伙企业的情况”,应填写注册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名称、经营范围、注册资本、所投资的金额及所占份额等内容。
第四篇: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结果处理办法》。,总体上是报告8项家事、6项家产,共14项内容。8项家事:
1、本人的婚姻情况;
2、本人持有普通护照以及因私出国的情况;
3、本人持有往来港澳通行证、因私持有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以及因私往来港澳、台湾的情况;
4、子女与外国人、无国籍人通婚的情况;
5、子女与港澳以及台湾居民通婚的情况;
6、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情况,或者虽未移居国(境)外,但连续在国(境)外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情况;
7、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的从业情况,含受聘担任私营企业的高级职务,在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境内设立的代表机构中担任由外方委派、聘任的高级职务,以及在国(境)外的从业情况和职务情况;
8、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6项家产:
1、本人的工资及各类奖金、津贴、补贴等;
2、本人从事讲学、写作、咨询、审稿、书画等劳务所得;
3、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为所有权人或者共有人的房产情况,含有单独产权证书的车库、车位、储藏间等(已登记的房产,面积以不动产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记载的为准。未登记的房产,面积以经备案的房屋买卖合同记载的为准入);
4、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资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股票、基金、投资型保险等的情况;
5、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的情况,包括投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以及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等的情况;
6、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在国(境)外的存款和投资情况。
不如实报告将面临纪律处分 需要注意的是,新规同时对违反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的责任追究作出明确。其中规定,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漏报少报、隐瞒不报或者查核发现有其他违规违纪问题的,要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
同时,新规还明确了不如实报告的处分影响期,即官员如果因为不如实申报受到处分,这个处分要“背”多久。
第五篇: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
第一条 为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遵纪守规、廉洁从政,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党内法规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领导干部包括:
(一)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中县处级副职以上的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干部,下同);
(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中县处级副职以上的干部,未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及内设管理机构领导人员(相当于县处级副职以上);
(三)中央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管理人员,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管理的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成员。
上述范围中已退出现职、尚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领导干部应当报告下列本人婚姻和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从业等事项:
(一)本人的婚姻情况;
(二)本人持有普通护照以及因私出国的情况;
(三)本人持有往来港澳通行证、因私持有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以及因私往来港澳、台湾的情况;
(四)子女与外国人、无国籍人通婚的情况;
(五)子女与港澳以及台湾居民通婚的情况;
(六)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的情况,或者虽未移居国(境)外,但连续在国(境)外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情况;
(七)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的从业情况,含受聘担任私营企业的高级职务,在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境内设立的代表机构中担任由外方委派、聘任的高级职务,以及在国(境)外的从业情况和职务情况;
(八)配偶、子女及其配偶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本规定所称“子女”,包括领导干部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规定所称“移居国(境)外”,是指取得外国国籍或者国(境)外永久居留资格、长期居留许可。
第四条 领导干部应当报告下列收入、房产、投资等事项:
(一)本人的工资及各类奖金、津贴、补贴等;
(二)本人从事讲学、写作、咨询、审稿、书画等劳务所得;
(三)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为所有权或者共有人的房产情况,含有单独产权证书的车库、车位、储藏间等(已登记的房产,面积以不动产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记载的为准,未登记的房产,面积以经备案的房屋买卖合同记载的为准);
(四)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投资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股票、基金、投资型保险等的情况;
(五)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的情况,包括投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以及在国(境)外注册公司或者投资入股等的情况;
(六)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在国(境)外的存款和投资情况。
本规定所称“共同生活的子女”,是指领导干部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子女和由其抚养的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
本规定所称“股票”是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等发行、交易或者转让的股票。所称“基金”,是指在我国境内发行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所称“投资型保险”是指具有保障和投资双重功能的保险产品,包括人身保险投资型保险和财产保险投资型保险。
第五条 领导干部应当于每年1月31日前集中报告一次上一本规定第三条、第四条所列事项,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自觉接受监督。
非本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的人员,拟提拔为本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的考察对象,或者拟列入第二条所列范围的后备干部人选,在拟提拔、拟列入时,应当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本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的人员辞去公职的,在提出辞职申请时,应当一并报告个人有关事项。
第六条 集中报告后,领导干部发生本规定第三条所列事项的,应当在事后30日内按照规定报告。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告的,特殊原因消除后应当及时补报,并说明原因。
第七条 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受理:
(一)中央管理的领导干部向中共中央组织部报告,报告材料由该领导干部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阅签后,由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转交。
(二)属于本单位管理的领导干部,向本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报告;不属于本单位管理的领导干部,向上一级党委(党组)的组织(人事)部门报告,报告材料由该领导干部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阅签后,由所在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转交。
领导干部因职务变动而导致受理机构发生变化的,原受理机构应当在30日内将该领导干部的所有报告材料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转交新的受理机构。
第八条 领导干部在执行本规定过程中,认为有需要请示的事项,可以向受理报告的组织(人事)部门请示。受理报告的组织(人事)部门应当认真研究,及时答复。
第九条 组织(人事)部门应当每年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情况进行汇总综合,向同级党委(党组)和上一级党委(党组)的组织(人事)部门报告。
第十条 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监督工作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本机关、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查阅有关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在履行职责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查阅有关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巡视机构在巡视工作期间,根据工作需要,经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批准,可以查阅有关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时,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查阅案件涉及的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材料。
第十一条 组织(人事)部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查核。查核方式包括随机抽查和重点查核。
随机抽查每年集中开展一次,按照10%的比例进行。
重点查核对象包括:
(一)拟提拔为本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的考察对象;
(二)拟列入本规定第二条所列范围的后备干部人选;
(三)拟进一步使用的人选;
(四)因涉及个人报告事项的举报需要查核的;
(五)其他需要查核的。
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巡视机构、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时,按照本规定第十条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后,可以委托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查核。
第十二条 查核发现领导干部的家庭财产明显超过正常收入的,应当要求其作出说明,必要时可以对其财产来源的合法性进行验证。
第十三条 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组织调整或者组织处理、纪律处分。
(一)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的;
(二)漏报、少报的;
(三)隐瞒不报的;
(四)查核发现有其他违规违纪问题的。
第十四条 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应当把查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是否忠诚老实、清正廉洁的重要参考,运用到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等干部工作中。对未经查核提拔或者进一步使用干部,或者对查核发现的问题不按照规定处理的,应当追究党委(党组)、组织(人事)部门及其有关领导成员的责任。
第十五条 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地方党委组织部牵头建立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查核联系工作机制,负责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查核联系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包括审判、检察、外交(外事)、公安、民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人民银行、税务、工商、金融监管等单位。各成员单位承担相关信息查询职责,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如实向组织部门提供查询结果。
第十六条 组织(人事)部门和查核联系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设专人妥善保管领导干部的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汇总综合、查核等材料。对违反工作纪律、保密纪律或者在查核工作中敷衍塞责、徇私舞弊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七条 组织(人事)部门要加强对本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第十八条 中央军委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实际,制定有关规定。
第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报中共中央组织部同意后实施。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2017年2月8日起施行。2010年5月26日印发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