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营初级中学党支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
大营初级中学党支部
学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总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复杂变化,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很重要讲话,提出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化和拓展了党的十八大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我们基层党员、教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理论素养、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充分激发全校教师创新、创优、创造热情,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按照中共宾川县教育局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宾教党发【2013】42号)文件精神,我校认真组织教师、党员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讲话精神对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如何提高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起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说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对生活有所向往,有所诉求,党自然就应该聆听群众的心声,关心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一直以来,党始终把民生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党深深了解:只有把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问题解决了,才能下更大力气,更有效地解决其他更加复杂的问题。人民群众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党离不开人民群众,就像鱼离不开谁一样。1 党会一如既往地关心人民,关注民生,切实保障人民利益。人民是历
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今年以来,我校党支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令人振奋,使我备受鼓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党的十八大精神一以贯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全体教师、党员要在全面学习和反复研读的基础上,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坚信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领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加快学校各项工作建设;深刻领会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坚持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让全体师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实现省州县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深刻领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论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加快法治建设步伐。通过学习领会,在深刻体悟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坚定自觉的政治信仰,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的立场自信、观点自信和方法自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 2 自信,坚定对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政治自信、组织自信和
能力自信。
对于每一位党员来讲,在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该如何从自身做起呢?在最近开展的学党章活动中,我们发现,“中国梦”和党章里对党员的要求有着共同的契合点。体会到,只有不断加强党员修养,增强党员意识,履行党员义务,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把党员的先进性具体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行动中,真正发挥一个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和积极带头作用,永远保持先进性,积极为党的事业作贡献,才能逐步向伟大的“中国梦”靠拢。
学校党支部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按照中央和教育局的要求,在全校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并明确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行动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来。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内容涉及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军队建设、法制建设、外交方略、改革开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方方面面,集中体现了新一届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方面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也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念。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上来。二要密切联系学校实际、联系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实践、推动教育教学工作。要把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与学校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找准落脚点。习总书记的讲话包括关于“中国梦”、教育、关于理想信念、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关于实现协调发展、关于改革开放、关于推进创新、关于 3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等内容,这些都是我们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与推
动学校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我们要以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分析学校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来实现学校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三要加强组织领导,改进学习方法,深入研究问题,确保学习取得新成效、新成果。要按照教育局要求进行统一部署,在全校广大师生中全面开展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活动,通过活动开展努力办好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教师满意的中学教育。
大营初级中学 2013年11月18 日
第二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干在走在前列
8月8日上午,中共长沙市委中心组举行2014年第四次集体学习。本次学习分为两个阶段和内容进行:第一阶段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第二阶段传达、学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交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主持并作中心发言。
全体中心组成员参加集中学习,省委讲师团副主任谭跃湘参与中心组学习旁听。会上,省安委办副主任、省安监局副局长李大剑作了题为《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开创湖南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的专题报告。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张湘涛传达学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市委中心组成员文树勋、夏建平、钟新莲进行了讨论发言。
一、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市委中心组成员一致认为,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充分体现了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底线思维,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会上,辅导专家围绕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五个方面的重要论述,结合湖南实际,系统讲述了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基本形势、主要任务、责任体系、重要抓手,授课让人清醒、令人警醒。如何在保安全的前提下促发展,易炼红指出:
一是要把安全发展铭记于心,确保红线一步都不能踩。安全发展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声誉。红线就是“生命线”、“高压线”。重特大事故可以颠覆一个地方的发展成果、民生轨迹、执政声誉、对外形象。没有安全,一切归零。因此,在推进长沙转型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安全是硬任务,要始终牢记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二是要把安全措施落细落实,确保监管一点都不能松。要按照“标本兼治、举一反
三、建章立制”的精神,把监管工作抓实抓细抓好。要采取最严格的安全隐患排查措施,不放过任何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要建立最严厉的安全事故追责机制,强化重大安全隐患责任追究、安全事故责任追究、中介机构责任追究;要营造最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让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是监督员,才有可能将事故隐患彻底杜绝。
三是要把安全责任扛在肩上,确保履职一刻都不能忘。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这就要求作为本辖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必须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要确保监管部门履职到位,安全生产工作掺不得水分,做不得虚假,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受得起历史的评判。要确保领导责任担当到位,确保主体责任落 1 实到位,将企业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坚决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增强忧患意识,深化作风建设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系统总结了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建设八个方面的重要启示,围绕作风建设谈了三点看法,即增强忧患意识、要聚精会神抓党建、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围绕教育实践活动讲了“四个防止”意见,即一鼓作气,防止前紧后松;上下衔接,防止矛盾积压;慎重处理,防止简单粗糙;巩固成果,防止短期效应。易炼红强调,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深刻理解其中的深意、实质和要义,深化对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在党忧党意识。
一是紧抓不放是常态。总书记对增强忧患意识作了重点强调,并告诫全党不能安于现状、盲目乐观,不能囿于眼前、轻视长远,不能掩盖矛盾、回避问题,不能贪图享受、攀比阔气。这充分表明,中央对抓作风、抓党建的认识是十分清醒的,态度是十分鲜明的,持续抓、深入抓的决心和定力是不可逆转的。我们要适应紧抓不放、常抓不懈这样一种常态工作格局。
二是从严从实是常态。总书记讲到,聚精会神抓党建是全党的政治责任,首先是中央政治局的政治责任。在关于营造良好从政环境上,总书记强调“不能讲讲就过去了,而是要下大气力来抓,争取一个好的成效”。“三严三实”的要求,将会贯穿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的始终。那种期望松一松、歇一歇的想法,坚决打住。要学会在严和实的从政环境下干工作、抓发展、为人民,守规矩,扬正气。
三是长效着力是常态。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按照树立科学理念、积极改革创新、遵循客观规律、注重实际成效的思路,切实把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这实际上是注重长效着力抓党的建设、抓作风建设的思路和要求。如何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还需要我们下更大的真功夫、实功夫。
三、树立担当意识,坚持从严治党 在学习的第二阶段,受邀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发言。市委中心组成员对交流汇报发言进行了评议。易炼红指出,全市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进展是顺利的,成效是明显的,创造了一些经验,但作风建设仍须持续推进、继续用功,久久为功,常抓不懈,要把握从严治党要求,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和作风建设取得更加令群众满意的成效。
首先,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要敢于担当。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对党的现状怎么看,抓党的建设还需要怎样努力方面,多次讲到责任和担当的问题。而且强调要从政治局做起、从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做起,这本身就是一种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这启示我们:一是要以增强忧患意识来体现担当;二是 要从我做起来展示担当;三是以敢抓敢管来检验担当。长沙也有40多万党员,也存在或轻或重的问题,怎么看、怎么治,要有强烈忧患意识。一味地唱赞歌不行,一味地回避问题更不行,必须拿出直面问题、敢于担当的勇气,从严治党。其次,要对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抓到位。群众教育实践活动越到尾声时,越要坚持抓,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劲头不松,确保善始善终、取得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成效。一是一以贯之严要求。防止出现懈怠情绪、厌烦情绪和松劲情绪,纠正少数同志拖一拖就过去了、等一等就过关了的错误认识。要把从严的要求落实到领导、指导、督导等各个环节,持续传导压力,持续推进活动;二是直面问题抓整改。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群众对我们兑现承诺的关注度就越高、期望值就越高。群众有期望,就要有行动。对前段查摆出来的问题,要毫不回避、毫不遮掩,分层、分级、分类抓好整改,市委常委要率先垂范。对需要联动整改的,该上级主动的就上级主动,该下级主动的就下级主动,该上下共同拿方案的就共同拿方案。在抓整改的问题上,要有钉钉子的精神和攻坚克难的勇气,不能积累问题,不能积压矛盾,说到做到,不放空炮。三是建章立制下真功。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体现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结合长沙实际,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制度建立起来以后,就要自觉、坚定、扎实、持久地执行,体现制度的刚性和硬约束。用实打实的制度来反“四风”,确保不反弹、不反复。
宜良县六项措施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加强干部党性教育
近期,结合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按照刘维佳部长“务必把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的党性教育放在干部教育培训的首位”的重要讲话精神,宜良县狠抓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这个当务之急,采取六项措施加强干部党性教育。
一是领导干部全员学。10月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组织正科级干部专题学习。结合学习十八大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开展“在职在位拼命干,调离退休不遗憾”领导干部大家谈活动。11月1日,组织全县实职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县“五机关”全体干部职工500余人召开会议,请省委宣讲团讲师、省委宣传部相关领导作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培训辅导,在全市各县(市)区先行开展机关干部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培训辅导。
二是部门研讨强化学。在组织全体科级干部和“五机关”干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由各单位、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学习计划,明确时间表,列出专题开展学习研讨,确保学深、学透、学到位。三是重心下移全覆盖。着力扩大学习的覆盖面,实现重心下移、以点带面,学习上齐参与、全覆盖,采取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作好学习活动进企业、进基层、进农村、进学校各项措施的落实,引导广大党员和群众自觉学习掌握系列讲话的精神实质。
四是舆论引导造氛围。学习简报专刊、县电视台、“宜良之窗”网站、远程教育平台多管齐下,在全县上下营造学讲话、促发展的良好态势,将全县各级各界的思想统一到讲话精神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助推宜良“花乡水城”建设步伐。
五是各司其职抓落实。组织部门把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发挥组织协调、督导检查职能,宣传部门统筹安排好学习研讨和宣传阐释等工作,发挥正面引导、督促跟踪职能,党校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职能,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学习活动的推进落实。
六是联系实际求实效。通过深入学习讲话,结合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眼宜良“三个发展”的大局,在走活干部一盘棋,打好县域经济、园区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上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创新举措,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党的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实效,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检验学习活动的效果。
第三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为什么要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理论上成熟和发展的伟大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问题,确立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初步形成了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新境界
我们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实行改革开放30多年,始终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用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就是“顶天立地抓自己”。顶天,就是顶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天;立地,就是立足五千年历史文化、五十六个民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顶天立地,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的,认识中国,改造中国,建设中国,发展中国;抓自己,就是始终不放松地抓紧自身建设。
我们党从一成立起,就高举起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就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探索,走过曲折的道路,但是在旗帜问题上,从来没有动摇过。我们党自己的实践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举什么旗帜,是重大政治问题,也是重大战略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上不但要成熟,而且要发展。理论上的成熟和发展是党政治上成熟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从我们党自己的经验来说,党在理论上成熟的根本标志,是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或者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党在理论上的成熟,首先在于它举起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的时候,尤其在于它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时候。毛泽东思想创立的根本意义,是使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形态。这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历史性进步,也是我们党理论水平的一次历史性提高。这次历史性飞跃、历史性进步和历史性提高的意义和作用,决不能低估。它攸关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有了毛泽东思想这个强大思想武器,才造就了中国共产党,这样一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样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有了毛泽东思想这个强大思想武器,才造就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样一支听党指挥、忠于祖国和人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才胜利完成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三年人民解放战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有了毛泽东思想这个强大思想武器,中国才由新民主主义胜利过渡到社会主义,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毛泽东思想这个强大思想武器,中国人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东亚病夫”、“一盘散沙”的形象,改变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第一次从精神上、政治上站立起来。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毛泽东思想,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和伟大。但我们党并没有就此止步,这是我们党更英明和更伟大的地方。党一方面坚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不动摇,另一方面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不动摇。
改革开放30多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巨大跃升的30多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愈益发挥的30多年,也是我们党理论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成果丰硕的30多年。这30多年,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进步和全党理论水平的又一次历史性提高。这次历史性飞跃、历史性进步和历史性提高的意义和作用,同样不能低估。这是我们党理论上发展的根本标志。它攸关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它使全党再一次获得思想大解放,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停滞局面,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使中国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重新跟上世界潮流,重新走在时代前列。我们可以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党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没有党在理论上的成熟,中国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没有毛泽东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我们党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没有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没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创立,没有党在理论上的发展,中国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那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局面,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上讲的是我们党自己的经验。
再举一个世界上的例子。前苏联共产党,理论上曾经是成熟的,创立了列宁主义。但列宁主义后来在苏联没有发展,不但没有发展,而且最终丢了刀子,丢了旗子,导致失掉政权,国家解体。
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充分证明,理论建设对于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决定性的作用。理论上走偏,不行;理论上停滞,也不行。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理论上成熟,而且理论上不断发展,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理论强党必强,思想富国必富。这是党的理论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根本规律之一。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标志,我国的国家治理正在进入新阶段。怎样认识和理解这个新阶段呢?
首先,我国发展到现在,国家治理问题,提到了党和国家重要议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建设以人类历史上少有的速度快速发展,一方面创造和积累了巨大财富;另一方面由于各方面准备严重不足,特别是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国民素质建设没有相应地跟上来,有的甚至严重滞后,致使不配套、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经济建设本身也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等诸多矛盾而进入新常态。这就使国家治理问题成为突出的瓶颈而被提上党和国家重要议程。
其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决策。我国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实践,现在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解决这些难啃的硬骨头,零敲碎打解决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个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我国的新一轮改革,全面分析改革面临的形势,聚焦于一个总目标,这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改革经过三十多年量的积累,正在实现质的飞跃。而这个质的飞跃,又是围绕提升国家治理水平深化和展开的。如果说新一轮改革和过去的改革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第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战略决策。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人治传统,从人治到法治,必然经历一个历史过程。但提出建设法治中国这个战略目标并具体作出战略部署本身,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国家治理的历史性飞跃和历史性进步,也是对世界政治文明进程的历史性贡献。习近平同志讲,三中全会决定和四中全会决定,是姊妹篇,好比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这个比喻是形象生动的,也是贴切深刻的。它说明,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统一起来考虑,使生产关系的调整和上层建筑的完善协调推进,才能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我国国家治理进入新阶段,不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改变,也不是如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样的历史阶段,而是特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特定的历史时段。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同过去实践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新的伟大实践。如果从党的十八大算起,这个时段至少要三十年时间。
大致地说,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已经走过了“两个三十年”。第一个三十年。我们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二个三十年。我们实行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中国的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中华民族大踏步走向世界。
第三个三十年。在前“两个三十年”的基础上,我国的国家治理将迈上一个大台阶,而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那时,不但最深刻的思想来自中国,而且最富影响力的实践来自中国。我国经济将实现在更高起点上的高品质发展,实现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国家素质、社会素质和公民素质的巨大进步,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这个时段的时间节点,刚好是本世纪中叶,同我国建国一百周年也就是第二个一百年的目标相吻合。
新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党“适应新的需求,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109页)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下,习近平同志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高举实事求是的伟大旗帜,全局在胸,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举重若轻,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大局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新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各国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提出和确立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战略思想。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集中而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国家治理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初步形成了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问题,从而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新境界、新水平。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是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重大思想在内的科学思想体系。它奠定了党和国家前进新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有“三个来源”和“一个必要条件”。“三个来源”:它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它的直接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是主动自觉的,又是丰富充沛的。它的实践来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和亿万人民的伟大创造,又是它的理论总结、理论概括和理论表达。这种总结、概括和表达,是准确鲜明的,又是厚重坚实的。它的文化来源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又是它的积极弘扬和借鉴。这种弘扬和借鉴,是深入咀嚼的,又是开放包容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高度重视党的思想路线建设,我们党是理论上成熟和不断发展的党。特别令人欣喜和让人耳目一新的,是习近平中国式的而又极富现代感的语言风格,以其深厚修养和博大想象,直指人心和引人入胜,切中要害和要言不烦,含蓄内敛和耐人寻味,平易近人和质朴清新,不拘一格和活泼灵动,这样典型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给当代中国带来一场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文风革命。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风建设。毛泽东是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也是举世公认的语言大师。毛泽东诗词,横空出世,雄视千古;毛泽东书法,汪洋恣肆,大气磅礴;毛泽东文章,融汇古今,博大精深。长期以来,我们党理论上的一些重大概括、重大提法、政治用语,主要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许多重要论述,也主要是由毛泽东完成的。陈云同志讲,毛泽东同志写了许多重要的著作,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战争和战略问题》、《新民主主义论》等等。我们党里头没有第二个人写出这样好的著作。这是了不起的功绩。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具有鲜明语言风格的伟大政治家。邓小平的语言艺术,简练、平实、幽默,产生了深远影响。江泽民、胡锦涛关于文风建设也有重要论述。
习近平同志语言和文风的深远影响,必将以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张力和文化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现出来。
第四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材料
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材料
核心内容
中国共产党是理论上成熟和发展的伟大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问题,确立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初步形成了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新境界。
深入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首先要紧紧抓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灵魂和命脉。
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是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战略思想,首先要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走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个党中央和全党全国工作的主旋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理解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要保障,持续深入地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紧紧抓住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关键环节,始终保持党的强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党一项基本的理论建设、政治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必须下深入持久的功夫,开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新局面。
上篇
中国共产党是理论上成熟和发展的伟大政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问题,确立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初步形成了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新境界
我们党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实行改革开放30多年,始终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用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就是“顶天立地抓自己”。顶天,就是顶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天;立地,就是立足五千年历史文化、五十六个民族、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顶天立地,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之的,认识中国,改造中国,建设中国,发展中国;抓自己,就是始终不放松地抓紧自身建设。
我们党从一成立起,就高举起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就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探索,走过曲折的道路,但是在旗帜问题上,从来没有动摇过。我们党自己的实践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证明,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举什么旗帜,是重大政治问题,也是重大战略问题。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上不但要成熟,而且要发展。理论上的成熟和发展是党政治上成熟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从我们党自己的经验来说,党在理论上成熟的根本标志,是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或者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党在理论上的成熟,首先在于它举起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的时候,尤其在于它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的时候。毛泽东思想创立的根本意义,是使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形态。这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历史性进步,也是我们党理论水平的一次历史性提高。这次历史性飞跃、历史性进步和历史性提高的意义和作用,决不能低估。它攸关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有了毛泽东思想这个强大思想武器,才造就了中国共产党,这样一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样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有了毛泽东思想这个强大思想武器,才造就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样一支听党指挥、忠于祖国和人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才胜利完成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三年人民解放战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有了毛泽东思想这个强大思想武器,中国才由新民主主义胜利过渡到社会主义,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有了毛泽东思想这个强大思想武器,中国人才从根本上改变了“东亚病夫”、“一盘散沙”的形象,改变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第一次从精神上、政治上站立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毛泽东思想,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和伟大。但我们党并没有就此止步,这是我们党更英明和更伟大的地方。党一方面坚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不动摇,另一方面坚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不动摇。
改革开放30多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巨大跃升的30多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愈益发挥的30多年,也是我们党理论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成果丰硕的30多年。这30多年,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历史性进步和全党理论水平的又一次历史性提高。这次历史性飞跃、历史性进步和历史性提高的意义和作用,同样不能低估。这是我们党理论上发展的根本标志。它攸关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它使全党再一次获得思想大解放,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停滞局面,开创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使中国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重新跟上世界潮流,重新走在时代前列。
我们可以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党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没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没有党在理论上的成熟,中国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没有毛泽东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我们党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没有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没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创立,没有党在理论上的发展,中国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那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局面,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以上讲的是我们党自己的经验。
再举一个世界上的例子。前苏联共产党,理论上曾经是成熟的,创立了列宁主义。但列宁主义后来在苏联没有发展,不但没有发展,而且最终丢了刀子,丢了旗子,导致失掉政权,国家解体。
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充分证明,理论建设对于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决定性的作用。理论上走偏,不行;理论上停滞,也不行。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理论上成熟,而且理论上不断发展,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理论强党必强,思想富国必富。这是党的理论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根本规律之一。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为标志,我国的国家治理正在进入新阶段。怎样认识和理解这个新阶段呢?
首先,我国发展到现在,国家治理问题,提到了党和国家重要议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建设以人类历史上少有的速度快速发展,一方面创造和积累了巨大财富;另一方面由于各方面准备严重不足,特别是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国民素质建设没有相应地跟上来,有的甚至严重滞后,致使不配套、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经济建设本身也面临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等诸多矛盾而进入新常态。这就使国家治理问题成为突出的瓶颈而被提上党和国家重要议程。
其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决策。我国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实践,现在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解决这些难啃的硬骨头,零敲碎打解决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个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我国的新一轮改革,全面分析改革面临的形势,聚焦于一个总目标,这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改革经过三十多年量的积累,正在实现质的飞跃。而这个质的飞跃,又是围绕提升国家治理水平深化和展开的。如果说新一轮改革和过去的改革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
第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战略决策。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人治传统,从人治到法治,必然经历一个历史过程。但提出建设法治中国这个战略目标并具体作出战略部署本身,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国家治理的历史性飞跃和历史性进步,也是对世界政治文明进程的历史性贡献。习近平同志讲,三中全会决定和四中全会决定,是姊妹篇,好比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这个比喻是形象生动的,也是贴切深刻的。它说明,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统一起来考虑,使生产关系的调整和上层建筑的完善协调推进,才能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我国国家治理进入新阶段,不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改变,也不是如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样的历史阶段,而是特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特定的历史时段。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同过去实践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新的伟大实践。如果从党的十八大算起,这个时段至少要三十年时间。
大致地说,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已经走过了“两个三十年”。第一个三十年。我们建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第二个三十年。我们实行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中国的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中华民族大踏步走向世界。
第三个三十年。在前“两个三十年”的基础上,我国的国家治理将迈上一个大台阶,而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那时,不但最深刻的思想来自中国,而且最富影响力的实践来自中国。我国经济将实现在更高起点上的高品质发展,实现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国家素质、社会素质和公民素质的巨大进步,实现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这个时段的时间节点,刚好是本世纪中叶,同我国建国一百周年也就是第二个一百年的目标相吻合。
新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党“适应新的需求,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109页)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条件下,习近平同志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高举实事求是的伟大旗帜,全局在胸,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举重若轻,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大局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党的建设新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各国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提出和确立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战略思想。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集中而系统地阐述了我国国家治理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初步形成了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问题,从而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新境界、新水平。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是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重大思想在内的科学思想体系。它奠定了党和国家前进新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国家治理思想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它有“三个来源”和“一个必要条件”。“三个来源”:它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它的直接继承和发展。这种继承和发展,是主动自觉的,又是丰富充沛的。它的实践来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和亿万人民的伟大创造,又是它的理论总结、理论概括和理论表达。这种总结、概括和表达,是准确鲜明的,又是厚重坚实的。它的文化来源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历史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又是它的积极弘扬和借鉴。这种弘扬和借鉴,是深入咀嚼的,又是开放包容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理论建设,高度重视党的思想路线建设,我们党是理论上成熟和不断发展的党。
特别令人欣喜和让人耳目一新的,是习近平中国式的而又极富现代感的语言风格,以其深厚修养和博大想象,直指人心和引人入胜,切中要害和要言不烦,含蓄内敛和耐人寻味,平易近人和质朴清新,不拘一格和活泼灵动,这样典型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给当代中国带来一场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文风革命。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风建设。毛泽东是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也是举世公认的语言大师。毛泽东诗词,横空出世,雄视千古;毛泽东书法,汪洋恣肆,大气磅礴;毛泽东文章,融汇古今,博大精深。长期以来,我们党理论上的一些重大概括、重大提法、政治用语,主要是由毛泽东提出来的;许多重要论述,也主要是由毛泽东完成的。陈云同志讲,毛泽东同志写了许多重要的著作,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战争和战略问题》、《新民主主义论》等等。我们党里头没有第二个人写出这样好的著作。这是了不起的功绩。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具有鲜明语言风格的伟大政治家。邓小平的语言艺术,简练、平实、幽默,产生了深远影响。江泽民、胡锦涛关于文风建设也有重要论述。
习近平同志语言和文风的深远影响,必将以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张力和文化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现出来。
第五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013年12月09日08: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编者按
今年以来,中直机关各单位坚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密联系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联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本单位工作实际,坚持领导带头,把握精神实质,丰富学习形式,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大局观念,深化了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一系列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和工作部署的认识,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有力地推动了中直机关的各项工作。
11月28日,中直机关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中央纪委监察部等12家中直单位在会上作了交流,会议还邀请河北、陕西、青海3个省的有关负责同志就本省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情况作了介绍。现将会议发言材料摘编如下。
先学一步 学深一层 明确定位
中央纪委监察部
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对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明确要求,中央纪委监察部作为党的执纪监督和行政监察领导机关,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明确职责定位,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工作本领,更好履行执纪监督职责。
一是及时传达学习,突出一个“快”字。中央纪委及时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及时安排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王岐山、赵洪祝等委部领导同志结合工作实际,带头谈认识、讲体会,对贯彻落实提出要求。
二是认真消化领会,突出一个“深”字。在学习中突出强调精读深研、学深悟透,深入领会讲话精神实质,着力深化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解和把握。比如,中央纪委常委会把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任务分成若干专题,每个专题由一名副书记牵头进行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提出贯彻意见。
三是坚决贯彻落实,突出一个“实”字。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比如,认真贯彻总书记关于改进作风的重要讲话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先后提出了严禁公款送月饼等禁令,有效遏止了公款消费之风。
做到“三看齐” 推动“三服务”
中共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办公厅高度重视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多次强调,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把重点放在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放在提高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上;放在全面理解、深刻领会讲话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实质,不断提高“三服务”工作水平上。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重要讲话一经发表,中央办公厅各位领导就紧密结合中办工作实际组织学习并亲自作辅导,全面深入解读讲话精神。从年初开始,开展了“学理论、学党章、学历史”教育活动,活动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就是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
中办领导提出了“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十八大精神看齐、向总书记对中办工作的重要指示看齐”的“三个看齐”要求。这一要求的提出,对于确保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加强中办各项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真学真懂 真信真用 真抓真改
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委始终把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抓真改”。
精读细读、原原本本读,做到真学。把习总书记讲话分10个专题摘编成册,发给全省处以上领导干部,实现学习全覆盖。省委常委会组织9次专题学习,对总书记4次到河北的系列重要讲话批示指示逐项领会贯彻。
坚决按照总书记要求办,做到真用。按照总书记给河北提出的要求,端正发展指导思想,卸下GDP排名包袱,创新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干部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形成新的发展方式上来。将总书记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的9月23日定为专题民主生活日,省委常委及各级党政班子每年召开一次高质量民主生活会,将每月第一个周五定为全省党员“主题党日”。
努力开创河北发展新局面,做到真干。把总书记要求落实到工作中、行动上,大力化解过剩产能,今年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已提前完成;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已完成减排工程426项,石家庄主城区内空气中PM2.5浓度较上半年下降12.8%;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3029个重点村按全面小康标准改造提升,5000个帮扶村已完成“十件实事”。
跟得上 学得透 全覆盖
全国政协办公厅
全国政协机关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向讲话精神看齐,增强政治意识,坚定党性立场,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深入学习领会,做到“三个确保”:按照俞正声、杜青林、张庆黎等领导同志要求,第一时间传达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确保“跟得上”;邀请杜青林、张庆黎等为党员干部作报告、讲党课,确保“学得透”;组织学习培训、讲座研讨、开设专题专栏,开展征文、书画展、读书沙龙等,确保“全覆盖”。
深入贯彻落实,做到“三个结合”: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通过全国政协领导示范学、机关党组带头学、专家学者辅导学、全面动员广泛学、支部牵头深入学、群团组织专题学、党员干部交流学、结合实际务实学,深化理论武装;结合政协理论和实践创新,围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提出建立健全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机制等建议和举措,强化学以致用;结合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持续学习贯彻,做到“三个强化”。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要求,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系统学习,增强看齐意识;强化准确运用,增强服务能力;强化深入落实,推动政协事业发展。
把握精神 把握重点 把握任务
中共中央组织部
中共中央组织部部务会对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赵乐际多次强调,要紧密结合组织工作的实际和中央组织部的职责,把总书记讲话精神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
今年初以来,部机关分别围绕党的群众路线、选人用人工作等内容,举办10次部中心组(扩大)学习报告会,不断加深对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理解;在部机关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掀起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热潮。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着重学习领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选拔好干部、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紧密结合职责,抓好贯彻落实。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时制定中组部机关改进作风的29条规定。履行好双重责任,在做好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的同时,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抓好自身活动。抓好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把总书记讲话精神体现到制度建设中去,制定印发了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正在抓紧修订和制定干部任用条例、改进干部考核工作的通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等文件。
学立场 学观点 学方法
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委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采取有力有效措施扎实推进,使讲话精神成为全省干部群众的普遍共识,转化为建设“三个陕西”的生动实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在学好上下功夫,使讲话精神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领导示范带头学、全面部署普遍学、围绕主题深入学、灵活方式创新学、突出重点延伸学,迅速在全省掀起学习热潮。
二是深刻领会、把握精髓,在学深上下功夫,用讲话精神统一干部群众思想。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立场、学观点、学方法,注重学习的广泛性、系统性、透彻性,着力引导干部群众深刻领会讲话的精神实质,促进讲话精神入脑入心。
三是联系实际、注重实效,在学实上下功夫,用讲话精神指导陕西科学发展。注重把讲话精神与陕西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引导全省在发展中走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路子,围绕改善民生、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围绕解决“四风”问题、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党要管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讲话精神在三秦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武装头脑 统一认识 凝聚力量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把学习宣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抓好落实。
坚持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机关党员干部头脑,提高思想素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亲自撰写学习体会,部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宣讲。部机关通过举办培训班、定期开展研讨交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把握、深刻理解讲话的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会同中组部下发通知,对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出明确要求。
坚持宣传阐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凝聚奋进力量。精心组织宣传报道,营造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良好舆论氛围。组织理论界确定了一批重大课题,深入阐释系列讲话的重大意义、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为干部群众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学理支撑。
坚持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赢得宣传思想工作发展新优势,开创事业新局面。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个基本职责,抓好网上舆论工作这个重中之重,加强意识形态引导和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有声音 亮观点 搭平台
中共中央党校
在党的理论研究和宣传上,中央党校历来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到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台。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发挥推动和引领全党学习的排头兵作用。中央党校校委高度重视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要求教育者先受教育;召开党校系统座谈会,掀起全国党校系统的学习热潮。二是发挥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作用。组织编辑《总书记十八大以来重要论述专题摘编》;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把系列讲话精神贯穿于教育培训的全过程。三是发挥思想理论主阵地作用。今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名义在中央媒体发表理论文章近50篇,近期又组织了9篇学习讲话精神的系列文章。四是发挥资政议政思想库作用。围绕系列讲话中提出的重大实践问题展开深入调查研究,汇集基层一线的情况和建议,为党委和政府提供政策咨询和对策研究成果。五是以讲话精神指导党校工作实践。校委把学习贯彻工作与总结建校8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办学经验结合起来,组织力量全面梳理总书记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提出的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治校思想,使之成为指导党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文献和根本遵循。
系统学习学用贯通 推动工作
中共青海省委
今年以来,青海省对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周密部署,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的过程,作为深入领会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过程,作为提升和推动青海各项工作的过程,收到了良好成效。
省委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省委先后两次下发《通知》,中心组带头组织专题学习,并通过召开省委常委会、省委全会和各市州负责人座谈会,结合年内重大工作,不断深化部署要求。
省委中心组示范引领,各级党委层层跟进。省委中心组成员会前自学调研,会中集中研讨交流、相互启发。各级党委迅速行动、层层跟进,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开展系统学习。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广泛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学习宣传活动。
强调系统全面学习,着力提升理论素养。在学习中注重学原著,始终强调把学习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有关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
注重学思用贯通,指导推动青海工作。在学习中始终坚持把讲话精神和青海改革发展稳定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学思用贯通。通过学习,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理念,在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推出了一批符合实际、顺应民心的政策措施。
联系实际 把握实质 取得实效
人民日报社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日报社坚持把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加强报社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作为新闻宣传的重要责任,作为报社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遵循,全面深入宣传阐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
坚持领导带头,发挥引领作用。编委会先后19次组织集体学习,邀请6位部委领导和专家作理论学习辅导。特别是在学习贯彻总书记“8·19”重要讲话中,编委会和编委成员带头撰写《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科学指南》等4篇文章在《人民日报》发表。
坚持开展教育培训,切实领会精神实质。组织全社六级职员以上领导干部540多人分4期进行学习轮训,5位编委成员和有关部委6位领导、专家作理论辅导。同时,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训紧密结合,与报社新闻业务培训紧密结合,不断深化学习理解。
坚持抓好经常性学习,拓展学习的深度广度。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主题讲座、专题研讨、知识竞赛等学习活动。同时,还利用社内工作网、《社内生活》报、闭路电视等开设学习专题、专栏,解读宣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带头学习带头宣传 带头贯彻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文献研究室组织编辑了《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和《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两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用书。这些论述摘编收入了总书记近一年来有关重要讲话,为全党同志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读本。
中央文献研究室带头学习、带头宣传、带头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室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多次组织专题学习会,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并作为当前全室政治理论学习的中心内容。
福建省宁德市是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他当年创造的“四下基层”工作法在当地坚持至今,达20年之久。中央文献研究室专门邀请宁德市委书记来室作专题介绍,加深对总书记关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要论述的理解。
中央文献研究室的领导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不仅在室内进行学习辅导,还应邀到有关部门和省市作辅导报告。目前,室有关课题组正在系统学习研究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各方面重要论述,准备撰写专题宣传文章,以进一步把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引向深入。
激活“三层面” 着眼“三结合”
求是杂志社
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实践,是全党全国人民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求是杂志作为党刊义不容辞的责任。
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切入,不断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在创新学习形式上,激活“三个层面”: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时间重点学,统一思想行动;每月一次编辑业务交流会研讨学,学以致用;社领导和专家学者深入辅导,带动党员干部普遍学习提高。在端正学习态度上,强化“三个带着学”:带着使命学,强化党刊意识;带着思考学,激发前进动力;带着感情学,深刻体会系列重要讲话蕴含着的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对中国人民的无限深情。在加强学习组织上,着眼于“三个结合”:结合上级部署要求学,保持学习热度;结合宣传任务学,锻炼编辑队伍;围绕当前重点工作学,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充分发挥党刊宣传的集群优势,在入耳、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办好《求是》重点栏目,集中宣传阐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改进文风,用深刻独到的思想见解、鲜活生动的表达方式宣传阐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发挥党刊集群优势,形成上下联动、刊网互动,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格局,保持高密度、高强度、高频率的宣传态势,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示范引领 深入落实 积极践行
共青团中央
团中央始终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直属机关和全团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一是充分发挥团中央书记处示范带动作用,领导带头、党员参与,把思想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十八大以来,团中央书记处举办19次中心组集体学习,机关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交流会、党支部“今日我开讲”等方式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
二是深入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本职、突出重点,谋划推动共青团工作取得新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式。7月,团中央书记处带头参加,组成45个调研组开展为期21天的全团“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宣传大调研活动,增进与青年的感情,形成新时期共青团事业发展思路。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共青团提出的“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两大战略性课题,研究制定未来5年工作规划,推动团的重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是引导党员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修养、强化作风,牢固树立正确成长观。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总书记对青年和团干部提出的重要要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把握关键 注重实效 全面解读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提出“集中抓、经常抓、长期抓”的要求,采取党组带头学、联系实际学、覆盖全员学的措施务实抓好讲话精神的传达学习。
全面并突出重点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同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部署、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着力整治晚会节目奢华之风、少儿出版物低俗有害问题,抵制奢靡之风和拜金主义,净化声频荧屏版面,形成一批立行立改和制度建设成果。
用讲话精神推动改革发展。加快完善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改革创新,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把监管作为工作重点,推动管理部门由“办”向“管”转变。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积极做好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阐释工作。央视、央广等主流媒体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新闻和报纸摘要》等重点栏目、重点时段,制作播出了《大国大时代》等一批深度报道,注重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形式,全方位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等重要观点。
深刻领会 准确把握 掀起热潮
新华通讯社
新华社党组始终高度重视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贯彻,多次通过社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社委会、社编务会等带头学习讲话精神,结合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全面深化改革等讲话精神,分专题进行讨论。今年以来,新华社下发了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和《工作安排》,将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汇编成册印发社党组和各部门领导学习,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中国梦”征文、举办知识竞赛等方式加大社内宣传教育力度。紧密围绕总书记在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事业发展,更好履行职能,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华社忠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全媒体、多语种、多终端优势,连续播发了《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用好改革开放这个关键一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习总书记赴阜平看望困难群众》等稿件,全面宣传阐释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深远意义。截至目前,新华社共播发有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文稿件2700多篇,图片330余张;英文稿件1070多篇,图片440余张,有力地发挥了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