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公墓用地规划通知
施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做好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用地规划工作的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
根据《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快公墓建设的意见》(保政发〔2011〕185号)文件精神,结合施甸县十二五期间土地、林地规划编制工作,为了确保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用地纳入十二五用地规划,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及时根据居住人口、人口密度、村组布局等客观条件,合理规划和制定本辖区内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方案,由乡(镇)土地、林业部门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务必将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用地纳入十二五土地、林地规划编制范围。
二、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方案依据:一是人口死亡率按7‰计算;二是规划使用期按保证30至50年进行规划;三是墓穴面积单人墓不超过1平方米、又人墓不超过1.5平方米;四是墓区绿化不低于40%;五是墓区建设要充分考虑水、电、路等配套功能设施建设用地。
三、各乡(镇)人民政府要迅速成立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辖区内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实施方案,并于2011年12月5日前报县民政局。与此同时,用地规划审批情况要及时报县民政局备案,以便给予业务、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扶持。
—1—
—2—
第二篇:农村公墓规范用地亟待解决
农村公墓规范用地亟待解决
罗建华
近日来,对我市农村公墓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中发现,当前,我市在农村公墓规范用地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归纳如下:
一、农村公墓乱埋乱葬现象自行成风。
农村60年代“公益性公墓”——露坟葬的葬式延续至今,农村推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后,60年代的“公益性公墓”边沿土地都成了农民的承包田或代包地。可是农村正常的死亡人口不变,而60年代的“公益性公墓”再也容纳不了新的坟墓了。
前几年,丧户为解决丧葬用地,自己私下与其公墓边沿土地的承包或代包人进行有偿(有的几百元、有的上千元)协商。如今,有的农户干脆远离公墓,在自己的承包田里进行丧葬,这种现象的出现却很少有人问及。
二、农村公墓建大坟、立高碑现象日趋增多。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迷信思想的影响,有人认为坟头越大,墓碑树得越高,墓地占地越多,就是对祖宗的一种孝敬。因而,导致建大坟、立高碑现象日趋增多。
三、农村公墓缺乏必要的规划和管理。
万盈镇双灶村领导,为解决农村殡葬改革中存在的弊端,请示市民政局,打算建设一个节地式的多样化葬式的新型农村公墓,以满足农民的丧葬需求。可是在手续申批中却难以到位,土地管理部门领导说:“上面有规定,坚决不批地„„”。这样就形成了正如有些农民说的“老百姓已到了死无葬身之地了”,因此,农村出现了自由丧葬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万盈镇双灶村听到这样一个顺口溜:“民政国土不协同,农村殡改不顶用,按章批地行不通,乱埋乱葬行上风。”
实在不可思义。试想,如果按此长期发展下去„„,我市农村土地势不是必都将成为坟墓了吗„„。
为此,笔者以为,农村公墓规范用地问题必须解决!首先是要解决合理的殡葬用地。其次是公墓建设要规范,要按少占土地方式处理骨灰的原则进行规划。乱埋乱葬、建大坟(墓)、立高碑不仅是与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背道而驰,而且无疑也是一种浪费,因此,必须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扎实抓好农村公墓用地的整治与规划工作。笔者建议:
一、强化认识
面对我市殡葬改革的现状,不仅应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而且,也必须引起基层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把殡葬改革工作纳入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的总体规划同时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农村殡葬改革才有正确的方向。
二、严格农村公墓用地规划和建设
严格农村公墓用地规划和建设,不是不批地,是要按照《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要按照“统一规划、节约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把农村公墓建设好。公墓墓地一定要科学地安排,并严格控制丧葬用地面积和墓碑高度。
三、提倡骨灰处理多样化
结合我市实情,要采取既能满足人们纪念亲人的情感需要,又能充分节约土地资源的多种纪念方式,提倡骨灰处理多样化,倡导环保、文明、节约的殡葬方式,积极引导群众美化环境,节约土地。
四、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基层各级组织把农村公墓建设列入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对公墓建设的具体要求、管理措施等做出全面详细的规划,引导农民增强对公墓建设管理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使广大农民能够自觉遵守有关公墓建设等规定。
基层组织有必要将丧葬习俗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并抓上手,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坚决杜绝农村中存在的公墓乱建、浪费土地等不良现象,要使农村殡葬改革尽快走向规范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市大桥镇大桥村)
第三篇:公墓规划
1引言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约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及推进殡葬改革酌有关要求,缓解由于城市空间拓展所导致的殡葬设施用地(主要是公墓用地)与城市建设用地酌矛盾,2006年南京市编制了《南京市殡葬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其中,公墓体系规划是最为重要的组成内容。
国内关于公墓体系规划领域的研究较少,总体进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编制内容和技术标准也远未形成共识。为了科学编制公墓休系规划,本文首先建构了由“三结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分工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组成的公墓体系规划编制内容,通过对国家地方相关法规规章梳理、实证研究、民意司卷调查等多种途径,建立了公墓体系规划的南京地方技术标准。
2基本概念解析
公墓相关概念和公墓规划体系是本文研究的基础下台,但鉴于匡内对该领域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首先就这两方面进行初步介绍。2.1公墓相关概念解析
公墓是公共墓地的简称,是公众安葬死者的遗体或骨灰的场所,是殡葬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经营性公墓,公益性公墓。
公墓在空间构成上分为三个层次:墓穴、墓区、墓园。墓穴分为骨灰墓穴、室内墓穴(包括骨灰堂、骨灰墙、骨灰廊、骨灰墙等)、生态墓穴(包括植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三类:墓区由墓穴、穴间道、穴间绿地共同组成;墓园一般由 墓区、墓园道路、停车设施、绿化和建筑等五类用地组成。2.2公墓规划体系构成
公墓规划体系与城市规划体系相对应,也包括体系规划、选址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三个层面。公墓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等级规模结构、职能分工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三结构”的规划;公墓选址规划主要
任务是公墓的选址布局;详细规划主要任务是墓园的平面布局设计、环境设计和配套设施规划等。
3公墓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
本文从规划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不同类型的同层次规划(如城镇体系规划),初步构建了公墓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职能分工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三方面的编制内容。
3.1等级规模结构的主要内容
公墓体系规划的等级规模结构是指公墓按照用地规模(或穴位数)排列形成的等级体系。是确定各公墓规模酌主要依据。等级规模结构规划主要包括墓穴需求量预测、墓园用地规模分析和公墓等级规模划分三方面内容。3.1.1墓穴需求量预测
规划期内墓穴需求量包括规划期内累计死亡人数的需求量、迁移安置
量及不可预知量,并扣除规划期内产生的无主坟量。通过墓穴需求量的分
析。可分别预测出墓穴需求总量、分区县镇乡墓穴需求量、分区县镇乡经
营性和公益性墓穴需求量等。3.1.2墓园用地规模分析 鉴于墓穴类型多样、基园用地构成多样。首先分析出各类墓穴(包括墓区)的平均占地面积,然后结合各类墓穴规划预期比例、墓园五大类用地比例,综合分析出墓园用地总规模、分区县镇乡墓园用地规模、分区县乡经营性和公益性墓园用地规模等。
3.1.3公墓等级规模划分
在墓园用地规模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公墓的规模标准(包括小型公墓、中型公墓、大型公墓)综合公墓的服务对象等因素。划分公墓的等级规模结构。3.2职能分工结构的主要内容
公墓体系规划的职能分工结构是指公墓按照不同职能组成的分工体系、是公墓建设标准酌主要依据。
公墓功能一般包括四大类:一是基本职能,是死者安息地,是埋葬死
者或其标志物的地方;二是文化功能,包括追思缅怀功能、传承功能和更生
功能等;三是生态功能;四是休闲功能。根据公墓所处区位、服务对象、自然条件等的不同,在满足公墓基本职能的前提下,对公墓的各项功能进行组合,突出特色功能,避免公墓功能的单一化局面,建立多元化酌职能分工结构。3.3空间布局结构的主要内容
公墓体系规划的空间布局结构是指公墓钓空间分布模式,是指导公墓选址布局的重要依据之一。公墓的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应以区(县)、镇(乡),为基本单元,按照国家、地方法规规章的有关要求,综合考虑各基本单元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城市化进程、公墓布局区位、公墓服务半径、基地自然条件等,确定分区域的公墓空间分布模式,包括均衡式、集中式、分散式等多种模式。
4公墓体系规划的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实际上是编制内容中具有一般规律性的定量或定性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公墓体系规划编制内容的剖析,将其技术标准体系分为三大类九小类(表1)。以下,本文通过国家地方相关法规规章梳理、实证研究、民意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对南京公墓体系规划中的地方技术标准进行探索。4.1法规规章的支撑
通过对城市规划行业和殡葬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梳理(表2),发现前者更多关注城市,忽略了包括公墓用地在内的非集市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和引导;后者侧重于殡葬行业管理,对专项规划编制关注不够,并且原则性、方向性的要求较多,能够直接指导规划编制纳技术标准较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1.1骨灰墓穴面积
国家第十一条、江苏省第十二条、南京市第十五条均针对墓穴面积作出
了规定:一是国家要求严格限制公墓墓穴占地面积;二是江苏省规定经营性公墓的墓穴占地面积,单穴不超过0.7平,双穴不超过1平;三是南京市规定经营性公墓每穴占地面积不得超过3平,公益性公墓每穴占地面积 不得超过1.2平。4.1.2公墓服务对象
国家第九条、南京市第二千二条均针对服务对象作出了规定:一是公益性公墓服务对象限于本乡村或经区、县民政部门统一划定的邻近无公益性公墓的乡村的死亡人员骨灰;二
是经营性公墓服务于城镇人口。4.1.3公墓布局区位 国家第九条、第十条和南京市第二十二条均针对公墓布局区位作出了规定:一是公益性公墓位于本乡村或邻近乡村;二是经营性公墓布局不受限制;三是公墓不得位于耕地、林地,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区,水库、河流堤坝附近和水源保护区,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4.2实证规律的支撑
通过对南京和周边城市实证案例的归纳总结,发现在新型墓穴面积、墓园各类用地比例、公墓规模标准三个方面,存在规律性的结论,具体如下: 4.2.1室内墓穴、生态墓穴面积
国家、地方法规规章规定了骨灰墓穴酌占地面积,但对于室内墓穴、生态墓穴两个新型墓穴形式并未做出定量规定。通过借鉴周边城市经验,结合南京实际,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总结归纳出室内墓穴和生态墓穴的面积。(1)室内墓穴。
室内墓穴包括骨灰堂、骨灰塔、骨灰廊、骨灰墙等立体化的骨灰存放方式。目前,一般骨灰堂每穴占地为0.1平—0.5平。为节约利用土地,建议按照平均每穴占地面积0.1平进行土地需求预测。(2)生态墓穴。
生态墓穴有植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安葬方式,能够体现我国传统信奉的“入土为安”的思想,又能够复合利用土地,将殡葬与绿化有机结合,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绿化建设,符合殡葬改革的方向。
植树葬—将骨灰直接埋入选好的树下,挂牌标记。此类安葬方式树间距为3m,每棵树下布置两个墓穴,平均每穴占地4.5平。
花坛葬—将骨灰直接埋入选好的花坛,做简单标记。按照间距30cm布置1个墓穴,平均每穴占地0.09平(图4)。
草坪葬——将骨灰直接埋入选好的草地,做简单标记。按照间距1m布置两个墓穴,平均每穴占地0.5m(图5)。
上述3种类型墓穴平均每穴占地约为1.7平。4.2.2墓园各类用地比例
对南京市现状环境、设施、经营状况较好的9座墓园中墓区、绿地、停车、道路、建筑各个部分用地比例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得出这五类用地比例大致为15:3:1:1:1,墓区与其他配套设施面积比例大致为3:1。4.2.3公墓规模标准
对南京市现状公墓的用地情况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发现公墓规模标准基本可分为小型公墓、中型公墓和大型公墓,占地分别为10亩以下、50亩以下、50亩以上。
4.3民意调查的支撑
通过法规规章梳理、实证案例总结,对照公墓体系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发现在拜祭年限、各类墓穴规划预期比例、公墓职能类型和公墓服务半径等四方面仍存在技术标准缺项,而且这四方面与人们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为此,本文采用民意调查的方式开展研究。
本次民意调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由各区县殡改员组织发放并负责回收司卷,对南京市域十一区两县(包括六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县;)酌全部街镇20周岁以上的居民进行调查。每个街镇发放2口份调查问卷,最终回收司卷2 52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137份,有效率为84.8%(问卷完整或主要
数据齐备,且不存在雷同性视为有效)。调查样本的典型性强、代表性好,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民意调查结论的准确性。4.3.1拜祭年限
通过问卷调查发观,绝大多数人拜祭至祖父辈,按20年一代计算,一座坟墓的拜祭午限约为40年,此后可能成为无主坟。而且拜祭年限存在一定的空间布局规律:老六区拜祭年限约为40年,近郊区和远郊区县拜祭年限约为60年。4.3.2各类墓穴规划预期比例
(1)现状以骨灰为主,并且老六区采用骨灰墓的比例高于郊区县。
南京市在从土葬到火葬的第一次殡葬改革中工作成效显著,人们大多已采用骨灰墓穴、骨灰深埋等墓穴形式(合计约占86%),但是目前基本没有采用室内墓穴、生态墓穴等新墓穴形式。而且现状墓葬形式存在一定的空间布局规律:远郊区县、近郊区和老六区遗体墓所占比例依次递减,而骨灰墓和骨灰深埋所占比例 依次增加。
(2)新型墓穴形式接受度较高,并且与教育程度呈正相关,老六区新
型墓穴形式接受度高于郊区县。由问卷调查可知,在7种新型墓穴形式中,骨灰深埋的接受度最高,室内墓穴的接受度总休高于生态墓穴。而且新型墓穴形式意愿存在一定的空间布局规律:老六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县树葬、花葬、草葬等新型坟墓形式意愿的比例依次递减,骨灰深埋的意愿比例依次递增。可见,对于
型墓穴形式接收度、老六区高于近郊区和远郊区县:
此外。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对新型墓穴的接受度也高。除了骨灰深埋形式外,其余6种新墓葬形式的可接受程度中,均呈现由大学及以上、高中、初中和小学及以下依次递减的规律。
综上所述,“各类墓穴规划预期比例”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考虑到人们对于新型墓穴形式的接受需要一
个较长的过程,因此近期仍然以骨灰墓穴为主,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受教育程度酌逐步提高,中远期室内墓穴、生态墓穴酌比例相应提高。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其十近期室内幕穴比例略高于生态墓穴,远期则成此消彼长的态势;二是老六区、近郊区、远郊区县的“各类墓穴规划预期比例”采用不同标准,新型墓穴比例呈递减趋势。
4.3.3公墓职能类型
在扫墓活动形式的意愿中,亲朋好友间聚会是扫墓活动的主要形式(约占4口%)。扫墓活动形式酌意愿存在一定的空间布局规律:亲朋故友间聚会是最主要的形式、旅游郊游、休闲、欣赏风景、陶冶情操的活动均是老六区和近郊区的第二选择意愿,而气氛悲痛、场面严肃的活动则是远郊区县的第二选择意愿。这孙规律与地区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一定相关性。
综上所述,公墓在满足死者安息地这一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不再局限于缅怀先辈的功能,聚会、休闲、观赏、教育等新型功能逐步加强,而且随着市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结合现代公墓的生态化酌发展趋势,按照公基主导功能的不同。公墓职能类型可以分为生态型、公园型、旅游型和纪念型等四种职能分工类型,不同职能公墓的建设标准和适建地区基本况如表3所示。4.3.4公墓服务半径
问卷调查表明,“公墓服务半径”没有统一的标准,老六区、近郊区、远郊区县对十公墓距离的接受度20km、1口km、5km逐步递减的趋势,可贝,公墓服务半径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哇,并
且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于公墓距离的要求也会逐步放宽。5结语
本文在建构公墓体系规划编制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法规规章梳理、实证案例总结和民意司卷调查三种途径.初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墓体系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共包括三大类九小类。鉴于公墓体系规划的一些技术标准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程度、生活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因此南京市的经验不可简单复制。今后我们可拟选择有代表,吐的不司地区作为实证研究样本,以进一步探索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公墓休系规划的技术标准。
第四篇:观音山公墓规划设计说明
观音山公墓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昆明市西山区观音山公墓管理所是经省、市民政部门及工商、物价、城建、土地、林业、税务等有关部门批准兴建的、由西山区民政局主办的长期经营性骨灰公墓。观音山公墓地处昆明市西郊34公里处,滇池西岸,墓穴位置座西向东,分层排列,座落有致,环境优美,前有观音寺,是我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音宝塔佛光环绕,放眼眺望,五百里滇池尽收眼底,是清明祭祀的理想净土。
二、规划指导思想
本规划主要以“四个结合”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即:
1、适应性与超前性结合:结合当地条件, 地形地貌,充分利用原有山水、自然环境规划,使之既利于安置逝者、安抚生者,又利于祭奠、瞻仰、旅游、观光。以“融入自然、重铸生命、文化建园、陶冶情操”为方针,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扬长避短,力争将龙凤山公墓建成具有典范性、开放式、园林式特色的文化公墓。
2.复杂性与艺术性结合:应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殡葬文化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思想。在建筑设置上,除必要的殡葬建筑设施(如墓塔、墓墙、各式墓穴等)及管理服务设施外,尽量少设建筑;在景观布置上,以台地、疏林、花境、草坪为主,局部设观光景点小品与水景;在殡葬设施方面,提倡生态葬(如树葬、草坪葬、花葬等)。
3.规划建设与营销策划结合:在综合评价上,应有合理可行性、安全方便性、适用独立性的原则。统一规划,促进营销。整体均衡与局部特色
统一规划,以各景观轴线为主,通过不同的主题、多变的艺术形式,形成景致各异的景区,这样可使园区内不同区位、不同位置的墓位在经营销售上取得多种档次的合理价位,以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要求,从而促进营销策划。
4.公益性与经营性结合:在总体规划上,把握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公墓行业作为特殊行业,面向不同群体,市场化经营,使龙凤园公墓健康运营,成为同行业中较大范围内的典范之作。
三、规划原则与规划目标
1、规划原则
以“特色殡葬文化”为目标:吸收国内外特别是现代造园的精华,通过明确的轴线关系组织变化丰富的空间、新颖的布景形式,使之殡葬环境特色突出,更符合现代人多层面的审美情趣和对陵园环境气氛的特殊要求。(1)“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拓展思路,力求在宏观上规划出特色、在运作上创新出特色,在形式上结合现有条件和工程现状达到低投入、高回报的目的。
(2)可操作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根据调查当地民风、民俗以及综合考虑国内外的现代殡葬文化,决定在沿袭当地原有的殡葬风俗上,以人为本,使人与自然完美结合。全面规
划,分期实施,总体规划仅确定主干道与次干道,其中次干道还可根据以后陵园的发展及客户需求情况进行调整,使规划具可行性、可调性及可持续发展性。同时保护和节约土地资源。(3)经济性原则
遵循经济规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尽可能降低造价。一方面保留原有树木,作为绿化主调树种,降低绿化费用;另一方面挖掘佛教文化融入其中,使之作为一大特色。(4)艺术性与完整性原则
拓展思路、总结经验力求在宏观上规划出特色、在运作上创新出特色,在形式上达到低投入、高回报,结合现有当地条件和工程地形现状,使环境生态化,布局园林化,景观人文化,墓碑个性化,葬式多样化,服务人性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的厚葬。提升园区的文化艺术品位和经济效益。
2、规划目标
发辉当地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将观音山公墓区建成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几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独特的文化旅游景点纪念性陵园。
四、规划设计
整个设计分三大部分:即墓区、景点、工作服务区。景点布局贯穿于墓区和工作服务区,既将墓区和工作服务区有机地衔接,又使墓区和工作服务区相对独立。
(1)、观音山公墓目前为昆明一座大型的园林艺术化公墓,其占地372亩,主要功能是集中处理城市骨灰,推进殡葬改革,美化城市周边环境,但其中规划设计的建筑艺术,碑林,石刻雕塑,园林绿化应具有特殊的文化品位和游览观光价值。
(2)、整个墓区坐西朝东,背靠西山,面朝滇池,成椅子型,符合传统殡葬理念,按其现有的地理特点,依照地势的自然分界分为福泽园、福德园、福寿园三大墓区。
(3)、由于该公墓是以生态、环保、艺术为主的观光公墓,因此,墓区主
要是生态墓、艺术墓群和树葬墓群为主,墓区道路两侧则以雕塑和绿化、灯饰、音响设备和景点为主充分体现它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4)、办公楼是一座功能齐全的综合办公大楼,一楼主要是承办业务,二楼主要为供丧家和游人提供休闲、娱乐、餐饮,三楼是客房服务,四楼是员工休息房,会议室档案室。
(5)、工作服务区最高处设立一座寺庙,是整个墓区的景观标志,也是墓区增强佛学文化的建筑,将公墓的殡葬文化和中国传统的宗教文化有机地结合,更进一步的提升公墓的文化内涵。佛学中要求人生要有好生之德,多行善事,因而在其设置上,专门设置了一供人们放生的莲池,当然,莲池也寓意了逝者经过莲池后灵魂的升华与洗礼,也应承了殡葬文化中依山临水要求。
(6)、停车场设置有不同功能分区,停车场主要为亲人祭祀扫墓停车专用,同时设置有对内车场,做到功能分区明确、车辆流线合理、减少交叉。(7)、规划了一条环通整个墓区的道路,使整个墓区的管理和修缮更加方便,也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体现了墓区人性化、科学的管理和服务。(8)、墓区建筑主要为工作服务用房,其次是景观性和文化性建筑。主要有办公楼、斋房、观音阁及其相关辅助用房组成。建筑群为隋唐建筑风格,庄重、大气非常适合墓区建筑。
五、墓区绿化
1、观音山墓区是一座生态公墓,他是在维护原墓区的基础上,按照社会进步发展的规律,扩建完善的新型陵园,该墓区具有良好的现有绿化植被,因而设计上以保留和利用现有绿化为主,占总体规划面积的80%,绿化的整体思路是:按园林式设计规划,既要生态环保,又要具有艺术品位。
2、墓区绿化以乔木为观赏绿化树种,一个墓区一个品种,并以该品种的花树命名,以灌木长绿植物为墓体装饰绿化,如:小叶女贞,毛叶丁香,南天竹等,以冲淡墓体的悲凉感。
3、道路采用雪松为主要绿化植物,这样可以把墓区与墓区间的轮廓明显地勾画出来,使整个墓区绿化层次更加丰富。
4、堡坎和墙体主要采用沿墙植物如爬山虎,紫藤、金银花等进行绿化。
5、广场及公共区域采用草坪为主,在草坪中点缀艺术价值较高的树木以及与孝道文化和神话传说相关雕塑进行造型绿化,如:榕树、橡树、铁树、梅桩、樱花、山茶、菊花、蒲葵、毛叶丁香球等。
六、消防设计
消防设计原则“以防为主、防救结合”,该公墓有良好的深林植被,是火灾隐患重点防治区,在消防设计上为了防止扫墓带火上山,因此所有
进入墓区的人员都将被禁止携带火种,否则不得进入墓区。在墓区设置有环通车道,平时作为机动车道,急时为消防通道,确保火灾隐患最小化和救火的及时方便快捷。
七、其它
1、墓区的所有道路下设排水沟、电缆、音响电路、灯饰线、水管干线。路旁地表设雕塑、凳子、盆景、灯饰、音箱。
2、各墓区分设独立的控制系统。以节约资源、能源。
3、围墙用带刺的高大灌木培育,裸露的岩石及保坎用爬山虎,金银花等绿化装饰。
4、公路两旁设路灯,用高大的塔柏进行绿化以体现壮观、肃目。
八、经济技术指标
公墓占地面积:371.89亩(243958.36平方米)
建筑面积:2162.21平方米
绿地率:38.5%
第五篇:乡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方案(最终版)
云龙乡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方案
公墓的建设,对于推动我乡殡葬事业改革,转变人们的丧葬习俗,有效地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乡坚持以《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为指导,按照《殡葬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要求和全省殡葬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将建设公益性公墓纳入为民办实事基本建设计划项目来抓好落实。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
一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绿色殡葬”为先导,综合运用教育、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通过集中整治。
二是规范我乡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和管理,合理用地,绿化美化,切实加强领导,因地制宜,根据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我乡群众居住的特点,人口密度等,科学规划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点,合理规划,抓好兴建村级公益性公墓选址,提高火化率,制止乱埋乱葬。
三是统一规划面积,严格控制墓穴用地面积,按照保护环境节约土地的原则,统一规划,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规定,遗体入土安葬的坟墓面积,单人墓每穴不得超过4平方米,双人合葬墓不得超过6平方米。
四是广泛征求意见。选址前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本村老人、老干部老党员的意见,切实把公益性公墓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管理好。
五是加强公墓管理,更好地满足人们合理的丧葬消费需求,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二、主要任务
(一)合理制定公墓发展规划。在公益性公墓规划设计上,与本乡新农村建设规划相吻合;要对现有公益性公墓进行全面调查核实,以满足本村死亡人员骨灰安葬和安放的需求为原则,力求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分期分批实施。对人口聚集,离乡镇较近的村,鼓励搞镇级公益性公墓,便于节省投资,形成规模,避免村村建公墓,浪费用地;偏僻的村,可以联合建立村级公墓,便于村民就近就地祭祀。在用地规模上,建设公益性公墓一般可按人口年死亡率6‰和20年一个周期计算和安排总用地量,并对材料房、管理房适当留有余地。在具体选址上,尽量利用荒山瘠地,严禁占用耕地或在沿公路主干道、水库、河流、堤坝两侧和水源等区域和集中住宅区建设公墓。
(二)搞好绿化美化。
(三)治理乱埋乱葬。加大对建墓用地的监控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制止和处罚非法建墓行为;对非法超标公墓、孤坟、无主坟和耕地、林区的散坟,采取迁移、平毁、恢复地貌等办法处理。积极组织开展“绿色殡葬”活动,大力推进生态葬法。
(四)加强公墓管理。
三、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农村公益性公墓用地的规划和征用。(2009年9月~2010年3月)
实施阶段: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配套设施的建设。(2010年4月~2010年10月)
验收阶段:乡民政办和城建办对新建墓地初步验收,后报相关部门验收。(2010年11月~2010年12月)
四、职责分工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规划由云龙乡民政办、国土资源管理所、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负责。
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由云龙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牵头。具体实施由村领导负责。
五、今后工作的重点
1、认识上要再提高。各有关部门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因地制宜、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公墓管理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专项整治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负起责任。
2、组织上要再加强。实行包干负责。乡分管领导、村“两委”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实行包片、包村、包组的工作责任制,确保完成整治任务。
3、宣传上要再深入。通过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做好宣传工作,广泛宣传专项整治的重要意义,宣传普及殡葬管理政策法规,增进群众对专项整治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
4、责任上要再强化。各单位、各部门要立足本职,落实责任,尽责尽力地做好工作。
5、部门间要再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支持,紧密配合。民政部门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加强沟通,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对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查处不力的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云龙乡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八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