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去年社区工作,部署今年和谐社区建设任务。会前,区委常委会对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刚才,忠华区长作了工作报告,五个单位进行了表态发言,市民政局潘局长也到会提出了明确要求。会后,希望大家迅速行动,认真落实。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值得总结和庆贺的一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三年倍增、五年再造一个新广陵”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全面小康率先达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各项事业协调并进。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社区建设强势推进,成效喜人。主要表现在:社区大党建格局日臻完善。培植5个“三名工程”示范点,依托名景点建立20个党员示范岗;成立9个社区党委,设立7个党员服务中心、12个党员服务点、214户党员中心户,实现党员服务网络全覆盖。社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建成6个社区邻里中心,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和基础设施全部达到省颁标准,乡镇街道创业就业中心全部挂牌;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7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覆盖率近89%;新建5家托老所,所有社区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大力实施社区信息化建设,全区有近50%的社区开通了社区网站。共建共享成效不断彰显。去年我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先进城区”称号,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创建工作通过省考核验收,计划生育率先通过省“十一五”人口和计生工作先进区中期评估,文昌花园社区创成社区当中全市唯一“全国文明单位”,荷花池、琼花观社区获得“省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先进社区”,宝塔社区创成“省和谐示范社区”,联合村创成“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社区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也凝聚着全区各个方面、市区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关心帮助。
下面,就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认清形势,牢记使命,紧紧把握社区建设的时代脉搏
社区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石。加强社区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和谐的发展大局。当前,广陵正处于加速奋进,率先跨越的关键时期,发展经济、关注民生、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都赋予了社区建设新的使命。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以强烈责任感、使命感,推进社区建设新突破、新提升,实现与经济社会同发展、同跨越。
1、建设现代化的新广陵,要求社区建设率先跨越。区委六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今年是实现三年倍增的收官之年,也是广陵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阔步迈进的崭新之年。在区“两会”上,我们也提出要“立志率先、拼搏争先、奋勇当先、实干为先”的“四先”要求。最近,我们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开展“抓住新机遇、率先新跨越”的专题调研,进一步谋划广陵的发展定位、思路和目标。社区建设一直是广陵的特色品牌,也是广陵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社区的作用愈来愈凸现。经济发展遇到的征地拆迁、信访稳定等问题,需要社区配合做工作;城市管理遇到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问题,需要社区配合来解决;关注民生遇到的公共服务、困难群众生活照料、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等,需要社区来保障。在广陵率先跨越的进程中,社区工作必须强化率先意识,提升标杆,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的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关系上的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良好环境上的促进作用,全力推动广陵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要求社区建设率先跨越。最近,全国上下都在推进城乡统筹,近日,市委主要领导专门就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赴各县(市、区)进行视察调研,要求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就广陵来说,推进城乡统筹,就是要加快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进程,就是要强势突进两城三区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城乡空间布局。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化推进的重要工作,已经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举措。对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社区建设,加速教育、卫生等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基层的延伸,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在改变生活习惯,提升文明素质上多下功夫,形成城乡居民支持发展,参与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3、提升居民百姓幸福感,要求社区建设率先跨越。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社区服务,是社区工作的核心内容。当前,随着广陵全面小康的率先建成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日益增强,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对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日益关注,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日益向往。这些新的变化,对社区的管理手段、服务形式、工作标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社区工作者要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自我加压,创新实践,全力提升社区在基层组织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劳动就业保障、维护和谐稳定等方面的工作水平,提供精品服务,打造金牌服务。同时,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教育于服务之中,寓引导于服务之中,通过不断满足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群众广泛参与、管理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便利舒适、治安秩序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争先创优,提升标杆,致力打造社区建设的一流品牌
多年以来,社区建设是广陵对外展示的窗口和品牌,各项工作在全市领先,在全省有位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围绕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目标,坚持树一流品牌、创一流特色,锐意进取,争先创优,让广陵的社区建设在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
一是要构筑一流的惠民平台。完善的设施是为民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建立起功能完善的服务平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普惠于民。要放大琼花观、文昌花园等邻里中心的示范作用,加快推进新一轮邻里中心建设,优化功能设臵,提升运行质态,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提升社区品位和老百姓的生活品质,真正将邻里中心打造成为民服务的平台,群众生活的乐园,文明和谐的窗口,到今年底每个街道新建邻里中心2-3个。要着力完善教育卫生、文化娱乐、居家养老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和社会单位“三级四方”服务网络的支撑和辐射作用,让居民百姓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要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效率,形成集社区管理、社区事务、社区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不断提高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是要提供一流的品牌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也是社区工作的灵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实现从扶贫济困向保障民生权利转变,从局部救济向全体普惠转变,从满足生存性需求向更加关注发展性需求转变。一是借助乡镇、街道行政便民服务中心,拓展一卡通、一键通、一站式等面向全体居民的便民和行政事务服务;二是充分发挥慈善超市、托老所等载体功能,开展分类帮扶、慈善救助、居家养老等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三是依托乡镇、街道就业创业辅导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创业辅导、就业援助、医疗保险等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要优化服务方式,坚持无偿、低偿和有偿相结合,通过贴近实际、灵活多样的服务,让所有居民和驻区单位都能感受到社区服务无所不有,无处不存,无时不在。
三是要创设一流的运行机制。完善的机制是社区建设的根本保障和强大动力。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运行机制是社区建设的努力方向。要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切实增强社区自我管理能力,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建立起“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工科学、协作有力”的新型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实现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的有机衔接。要进一步营造宽松环境,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规范部门工作进社区的方式方法,解决好重心下移、费随事转的问题,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让社区有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做好管理和服务。要进一步创新自治模式,完善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决策听证会和成效评议会等“四会”制度,推进楼幢自治、院落自治,促进居民对社区事务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的建设者、管理者、受益者。
四是要营造一流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感染力。多年来,广陵在社区文化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品牌,连续12届“社区文艺节”、持续4年的“社区邻里节”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居民群众。在新的时期,我们要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内容,通过社区文化进一步凝聚民心,展现活力。要通过社区教育提高居民素质,依托市民学校、阳光学堂、社区图书室等阵地,加强就业技能培训、科学文化学习、民主法制教育,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要通过文体活动陶冶居民情操,广泛开展文艺表演、书画摄影、棋艺球类等文体活动,以及举办全区性的社区文化汇演、社区文艺节、邻里节等主题活动,使不同群体的居民在共同参与中陶冶情操、引起共鸣。要通过典型示范提升居民境界,深入开展特色楼幢、友好邻里、文明市民等创建活动,以及各类主题活动,进一步把社区建设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促进和谐稳定的主阵地。
三、共建共享,群策群力,倾心凝聚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头绪繁多,内容复杂,只有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社区建设才能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发挥党的政治优势,调动各方参与热情,让社区全体成员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1、强化社区党建,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要探索社区党建的新思路,坚持大社区、大党建、开放式的理念,放大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推进社区党委“一委三部”工作体系的建立,全面实现党建工作区域化、党员管理属地化、党员活动一体化。要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联席会、党员议事会等有效载体,让不同领域的党建资源优势有效整合起来,让不同行业的党建队伍更加凝聚起来,让不同所属党组织的合力汇聚增强起来,着力构建共驻社区、共谋发展、共享资源、共建文明的社区党建新平台。要扩大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广泛开展 “党员中心户”等创建活动,大力实施“三名”工程,真正把党建工作融合到社区活动里、延伸到工作实践中、深入到服务百姓上,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优势。
2、强化队伍建设,着力提升能力素质。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社区建设的关键。要以能力提升为重点,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加强社区干部队伍管理,实行职业认证和凡进必考制度,开展经常化业务培训,着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管理社区事务的政策水平。要以改进作风为根本,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串千家门,知千家情,理千家事,解千家难,暖千家心,真正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让广大居民群众感到温暖。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把量化考核与民主评议结合起来,将为居民办实事和组织居民自治的成效作为社区工作者述职、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完善动力与压力并存、激励与约束相联的社区工作考评体系,促进工作重心转向贴近居民、服务群众,充分释放广大社区工作者的热情。
3、强化整体联动,形成协同奋进氛围。社区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不断推进的整体合力。要提升部门服务水平,区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相互支持,通力协作,把基层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落实到社区、服务到居民;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找准自身位臵,积极组织活动;各乡镇、街道要加强社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推动社区建设深入开展,指导和帮助社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要凝聚社区各方力量,发挥社区建设的整体效能,充分利用社区单位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特别是要重视和调动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条块结合、资源共享。
同志们,社区是城市的基础,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的重要内容。让我们进一步强化“三更”意识,弘扬“四气”精神,落实“四先”要求,以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为目标,提升标杆,团结拼搏,争创一流,不断开创我区社区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现代化新广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孔令俊在全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孔令俊在全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编者按]
在日前召开的广陵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区委书记孔令俊要求全区上下要围绕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目标,锐意进取,争先创优,努力打造社区建设率先跨越的一流品牌。现将孔书记的讲话全文编发,希各社区(村)组织学习传达,认真贯彻落实。
(区社区办)
【领导讲话】
在全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孔令俊
(2009年2月24日)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主要是总结去年社区工作,部署今年和谐社区建设任务。会前,区委常委会对社区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刚才,忠华区长作了工作报告,五个单位进行了表态发言,市民政局潘局长也到会提出了明确要求。会后,希望大家迅速行动,认真落实。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值得总结和庆贺的一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三年倍增、五年再造一个新广陵”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团结拼搏,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全面小康率先达标,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各项事业协调并进。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社区建设强势推进,成效喜人。主要表现在:社区大党建格局日臻完善。培植5个“三名工程”示范点,依托名景点建立20个党员示范岗;成立9个社区党委,设立7个党员服务中心、12个党员服务点、214户党员中心户,实现党员服务网络全覆盖。社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建成6个社区邻里中心,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和基础设施全部达到省颁标准,乡镇街道创业就业中心全部挂牌;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7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覆盖率近89%;新建5家托老所,所有社区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大力实施社区信息化建设,全区有近50%的社区开通了社区网站。共建共享成效不断彰显。去年我区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自主创新先进城区”称号,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创建工作通过省考核验收,计划生育率先通过省“十一五”人口和计生工作先进区中期评估,文昌花园社区创成社区当中全市唯一“全国文明单位”,荷花池、琼花观社区获得“省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先进社区”,宝塔社区创成“省和谐示范社区”,联合村创成“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社区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也凝聚着全区各个方面、市区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关心帮助。
下面,就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和谐社区建设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认清形势,牢记使命,紧紧把握社区建设的时代脉搏
社区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石。加强社区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和谐的发展大局。当前,广陵正处于加速奋进,率先跨越的关键时期,发展经济、关注民生、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都赋予
了社区建设新的使命。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以强烈责任感、使命感,推进社区建设新突破、新提升,实现与经济社会同发展、同跨越。
1、建设现代化的新广陵,要求社区建设率先跨越。区委六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今年是实现三年倍增的收官之年,也是广陵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阔步迈进的崭新之年。在区“两会”上,我们也提出要“立志率先、拼搏争先、奋勇当先、实干为先”的“四先”要求。最近,我们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开展“抓住新机遇、率先新跨越”的专题调研,进一步谋划广陵的发展定位、思路和目标。社区建设一直是广陵的特色品牌,也是广陵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社区的作用愈来愈凸现。经济发展遇到的征地拆迁、信访稳定等问题,需要社区配合做工作;城市管理遇到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问题,需要社区配合来解决;关注民生遇到的公共服务、困难群众生活照料、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与服务等,需要社区来保障。在广陵率先跨越的进程中,社区工作必须强化率先意识,提升标杆,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的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关系上的桥梁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良好环境上的促进作用,全力推动广陵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要求社区建设率先跨越。最近,全国上下都在推进城乡统筹,近日,市委主要领导专门就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赴各县(市、区)进行视察调研,要求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就广陵来说,推进城乡统筹,就是要加快城市化、城市现代化进程,就是要强势突进两城三区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城乡空间布局。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化推进的重要工作,已经成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关键举措。对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社区建设,加速教育、卫生等资源和公共服务向基层的延伸,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在改变生活习惯,提升文明素质上多下功夫,形成城乡居民支持发展,参与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3、提升居民百姓幸福感,要求社区建设率先跨越。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社区服务,是社区工作的核心内容。当前,随着广陵全面小康的率先建成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日益增强,对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对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日益关注,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日益向往。这些新的变化,对社区的管理手段、服务形式、工作标准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社区工作者要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自我加压,创新实践,全力提升社区在基层组织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劳动就业保障、维护和谐稳定等方面的工作水平,提供精品服务,打造金牌服务。同时,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寓教育于服务之中,寓引导于服务之中,通过不断满足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真正把社区建设成为群众广泛参与、管理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便利舒适、治安秩序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争先创优,提升标杆,致力打造社区建设的一流品牌
多年以来,社区建设是广陵对外展示的窗口和品牌,各项工作在全市领先,在全省有位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围绕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的目标,坚持树一流品牌、创一流特色,锐意进取,争先创优,让广陵的社区建设在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
一是要构筑一流的惠民平台。完善的设施是为民服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建立起功能完善的服务平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普惠于民。要放大琼花观、文昌花园等邻里中心的示范作用,加快推进新一
轮邻里中心建设,优化功能设置,提升运行质态,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多元化的服务需求,提升社区品位和老百姓的生活品质,真正将邻里中心打造成为民服务的平台,群众生活的乐园,文明和谐的窗口,到今年底每个街道新建邻里中心2-3个。要着力完善教育卫生、文化娱乐、居家养老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充分发挥区、街道、社区和社会单位“三级四方”服务网络的支撑和辐射作用,让居民百姓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要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效率,形成集社区管理、社区事务、社区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不断提高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是要提供一流的品牌服务。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也是社区工作的灵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切实转变服务理念,实现从扶贫济困向保障民生权利转变,从局部救济向全体普惠转变,从满足生存性需求向更加关注发展性需求转变。一是借助乡镇、街道行政便民服务中心,拓展一卡通、一键通、一站式等面向全体居民的便民和行政事务服务;二是充分发挥慈善超市、托老所等载体功能,开展分类帮扶、慈善救助、居家养老等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三是依托乡镇、街道就业创业辅导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创业辅导、就业援助、医疗保险等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要优化服务方式,坚持无偿、低偿和有偿相结合,通过贴近实际、灵活多样的服务,让所有居民和驻区单位都能感受到社区服务无所不有,无处不存,无时不在。
三是要创设一流的运行机制。完善的机制是社区建设的根本保障和强大动力。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运行机制是社区建设的努力方向。要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切实增强社区自我管理能力,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建立起“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工科学、协作有力”的新型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实现政府依法行政与社区依法自治的有机衔接。要进一步营造宽松环境,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规范部门工作进社区的方式方法,解决好重心下移、费随事转的问题,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让社区有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做好管理和服务。要进一步创新自治模式,完善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决策听证会和成效评议会等“四会”制度,推进楼幢自治、院落自治,促进居民对社区事务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的建设者、管理者、受益者。
四是要营造一流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感染力。多年来,广陵在社区文化方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省乃至全国知名品牌,连续12届“社区文艺节”、持续4年的“社区邻里节”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居民群众。在新的时期,我们要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内容,通过社区文化进一步凝聚民心,展现活力。要通过社区教育提高居民素质,依托市民学校、阳光学堂、社区图书室等阵地,加强就业技能培训、科学文化学习、民主法制教育,提高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要通过文体活动陶冶居民情操,广泛开展文艺表演、书画摄影、棋艺球类等文体活动,以及举办全区性的社区文化汇演、社区文艺节、邻里节等主题活动,使不同群体的居民在共同参与中陶冶情操、引起共鸣。要通过典型示范提升居民境界,深入开展特色楼幢、友好邻里、文明市民等创建活动,以及各类主题活动,进一步把社区建设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促进和谐稳定的主阵地。
三、共建共享,群策群力,倾心凝聚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头绪繁多,内容复杂,只有凝聚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形成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社区建设才能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发挥党的政治优势,调动各方参与热
情,让社区全体成员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1、强化社区党建,充分发挥核心作用。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要探索社区党建的新思路,坚持大社区、大党建、开放式的理念,放大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的成效,推进社区党委“一委三部”工作体系的建立,全面实现党建工作区域化、党员管理属地化、党员活动一体化。要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联席会、党员议事会等有效载体,让不同领域的党建资源优势有效整合起来,让不同行业的党建队伍更加凝聚起来,让不同所属党组织的合力汇聚增强起来,着力构建共驻社区、共谋发展、共享资源、共建文明的社区党建新平台。要扩大社区党组织的影响力,广泛开展 “党员中心户”等创建活动,大力实施“三名”工程,真正把党建工作融合到社区活动里、延伸到工作实践中、深入到服务百姓上,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优势。
2、强化队伍建设,着力提升能力素质。高素质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是社区建设的关键。要以能力提升为重点,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加强社区干部队伍管理,实行职业认证和凡进必考制度,开展经常化业务培训,着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管理社区事务的政策水平。要以改进作风为根本,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串千家门,知千家情,理千家事,解千家难,暖千家心,真正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让广大居民群众感到温暖。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把量化考核与民主评议结合起来,将为居民办实事和组织居民自治的成效作为社区工作者述职、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完善动力与压力并存、激励与约束相联的社区工作考评体系,促进工作重心转向贴近居民、服务群众,充分释放广大社区工作者的热情。
3、强化整体联动,形成协同奋进氛围。社区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不断推进的整体合力。要提升部门服务水平,区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相互支持,通力协作,把基层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落实到社区、服务到居民;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要结合工作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找准自身位置,积极组织活动;各乡镇、街道要加强社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推动社区建设深入开展,指导和帮助社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要凝聚社区各方力量,发挥社区建设的整体效能,充分利用社区单位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特别是要重视和调动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做到条块结合、资源共享。
同志们,社区是城市的基础,社区建设是城区工作的重要内容。让我们进一步强化“三更”意识,弘扬“四气”精神,落实“四先”要求,以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为目标,提升标杆,团结拼搏,争创一流,不断开创我区社区建设的新局面,为建设现代化新广陵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黑龙江省和谐社区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在黑龙江省和谐社区建设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7月22日)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
同志们:
今天,参加黑龙江省和谐社区建设会议,感到非常高兴,也深受启发和鼓舞。我代表民政部,热烈祝贺会议胜利召开!向辛勤工作在城乡社区建设一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黑龙江省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创新亮点一个接着一个,推进势头一浪高过一浪,形成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走在了全国前列。黑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把城乡社区建设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党政干部政绩考核满意度测评指标,连续三年把社区基础建设、和谐社区创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列为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力规范和推动了城乡社区建设工作;确定了“一点三线打造精品社区、东部煤电化区域亮点成片、沿边
开放带亮点再现”的社区建设工作布局,形成了“一居一品、一社一型”的特色社区建设新格局;在所有乡镇设立公共服务中心,确定事业编制,充实服务队伍;三年全省累计投入社区建设资金22.6亿元,并采取以奖代投等方式支持城乡基层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了数量适当、分布合理、功能完善、方便可及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以公共服务为基础、信息化服务为载体、便利化服务为目标、亲情化服务为手段,开展了“百项服务进社区、打造特色型社区”的城市社区主题实践活动和“打造新社区、构筑新家园、共享新生活”的农村社区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不断丰富社区服务内容,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社区服务惠及了更多城乡居民。黑龙江省和谐社区建设,不仅为全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构建“平安龙江”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国社区建设工作创造了新鲜经验、提供了参照示范,民政部于本月初向全国做了推广。
刚才,喜军同志代表省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总结了黑龙江省两年来社区建设工作,并对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作了具体工作意见。战书省长还将发表重要讲话。这里,我就加强和谐社区建设谈五点意见。
第一,要充分认识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随着社会结
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和“单位人”加快向“社会人”、“社区人”的转变,城乡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和党在基层执政的支撑点。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和谐社区建设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我们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顺应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积极谋划、努力实施,建设好和谐社区,充分发挥城乡社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服务作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关系的桥梁作用,维护社会稳定、创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良好环境的促进作用。
第二,要着力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深入推进城乡居民自治活动。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一,把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
治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这对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推动作用。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也是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需要进一步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发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创新基层民主实现形式,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发挥社区在协助政府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创造安定和谐社会环境的作用,加快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城乡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第三,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切实服务城乡居民。服务群众、造福居民始终是和谐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充分发挥行政力量、发动社会力量、运用市场机制,逐步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推进社区专业服务与商业服务相结合,进一步形成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市场化服务相衔接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服务需求。要做到软硬件建设并重,继续加强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达到合标准、多功能、全覆盖;同时,在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应用社会力量与市场机制等方面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软实力。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
善民生,着力解决社区优抚对象、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及其他困难群体的服务问题,做好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区服务工作。要有效整合政府部门在城市基层的办事机构,加快建立跨部门的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一门式”规模化、便捷式的社区事务受理平台,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社区公共服务的水平。
第四,要发挥矛盾调处功能、切实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和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影响社会稳定的利益纠葛因素有所增多,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任务很重。调处矛盾、解决问题、维护稳定是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硬任务、第一责任。城乡社区既是矛盾的汇集点,也是抓维护稳定的源头,把矛盾解决在基层,问题就不会积累成堆;城乡社区保持了和谐稳定,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打牢了坚实基础。要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优势和基础作用,不断充实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维护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探索化解社区矛盾、维护社区安定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机制;引导社区居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社区、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好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五,要培育发展各类社区组织、发挥社区建设多元主体的作用。社区建设的主体是各类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必须积极培育发展社区建设的多元主体,发挥多元主体在社区
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居民自治组织为主导,以社区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为基干,以社区居民为基础,依靠基层政府的指导、支持和公共服务,发挥驻社区单位的参与作用,增强和谐社区建设的合力。组织开展好街道社区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继续加强村(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居)民会议、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及其议事规则,在城乡基层形成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以备案为社区社会组织在基层登记管理部门的主要管理形式,大力培育和发展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区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开展有益活动的作用,增强社会自治功能。积极推进业主自治与居民自治的有效衔接,探索研究物业管理机构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方式和途径。
同志们,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也是“沿边沿江”开放开发的重要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社区建设的支持,并不断促进社区建设。在黑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广大社区建设工作者共同努力,黑龙江省和谐社区建设一定能够创造更多的新经验,取得更大的新成绩,在服务人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第四篇:在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省建设工作会议,是经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全国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回顾总结2003年全省建设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省政府对召开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专门听取了汇报。在1月2日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我对今年建设工作已作了简要部署。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具体工作由周游同志部署。
一、充分肯定全省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增强建设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省人民经受严峻考验,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特大洪涝灾害,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好水平。据初步统计,全年预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2000亿元,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预计超过1960亿元,同口径增长20%以上;进出口总额将达1136亿美元,同比增长61%。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58.7亿美元,同比增长50%左右,位居全国第一。同时,省委、省政府采取的重大发展举措已初见成效,新型工业化布局全面展开,沿江开发集聚效应日益明显。苏南在全省的先导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苏中开发开放迅速推进,苏北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区域共同发展出现新的局面。总的看来,去年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期的好,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新的、积极的变化。市场活力明显增强,民众自主创业和企业自主创新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产业升级步伐加快,高新技术和高成长产业成为新一轮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各项工作正在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稳步推进。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明显,区域之间、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够协调,制约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依然存在;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有待加强,实施监督制约机制有待健全;城市建设偏重数量的扩张,对质量和内涵的追求相对不足;一些行业的改革力度还不够大,改制工作不到位;建设领域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依然突出,违规拆迁现象时有发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比较严重。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目标重要的一年,也是完成“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当前,国际产业和资本正在继续向我国沿海、沿江地区转移,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必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省市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局面。浙江提出了“城市省”的概念,广东提出了建设“珠三角大都市”的目标,与我省构建三大都市圈的理念相互呼应。在新形势下,全省上下要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目标,坚持以加快富民为核心、改革开放为动力、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保持全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势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省建设战线要紧紧抓住新机遇,增强信心,奋勇争先,扎实工作,认真部署落实新一年的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全省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突出重点,深化改革,促进全省建设事业全面发展
在实现“两个率先”的进程中,建设系统担负着推进城市化进程、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重任,省委、省政府对建设工作寄予厚望,全省人民对建设工作寄予厚望。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新的思路、新的措施、新的作风,努力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一)以提升城市化内涵为主线,努力实现城市化工作的新突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化工作,全省城市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化已达到了较高水平。目前,全省城市化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仅靠城市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而应通过提高城市的内涵、完善城镇体系、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和区域之间的相互协调来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一是要牢固树立全新的城市发展、城市经济、城市文明理念。坚持发展这一主题,在全面提升城市化内涵和质量上下功夫,在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上做文章,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积极推进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建立等级规模协调、功能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的开放式、网络型城镇体系。要加快三大都市圈建设,积极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同步推进区域布局、产业集聚与城市建设,统筹安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与经营,促进区域资源的整合和集约利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三是要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现代城市。把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加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改善投资环境,为投资兴业、集聚人才、经营和管理城市创造良好的条件。四是要推动城市化在城乡之间的互动发展。促进城镇产业发展、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快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提高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城镇的幅射和带动作用,增加劳动力就业岗位,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吸引农民进城。
今年,国务院将召开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同时,省委、省政府已决定召开全省第四次城市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实施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战略中的重大问题,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化工作。省建设厅和有关部门要在前一段综合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做好准备,深入研究探讨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更好地推动建设工作上新台阶。
(二)以体制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深化建设事业各项改革。推进改革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的精神,今年要切实加大推进全省改革的力度,成为“改革促进年”。建设系统要把全面推进改革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消除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矛盾,促进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今年,建设系统的改革任务很重,重点集中在投融资体制改革、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和建筑业改革等方面。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建设系统的实际,全面深入地推进改革工作。第一,以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建设系统各项行业改革。围绕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采用分类指导的办法,加快建设系统改革步伐,把产权制度改革、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度改革等统筹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职工创业的动力,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的改革。按照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法制化管理的要求,深化市政公用事业改革,进一步开放、搞活市场,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运行机制,解决垄断行业不同程度存在的缺乏竞争、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问题,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提高运营效率。第三,积极探索建立新的投融资体制。鼓励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参与投资,拓宽建设系统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建立健全鼓励社会投资的相关政策措施,减少行政干预,保护投资者权益。第四,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进一步确立民营企业在建设系统发展中的地位,创造平等的政策环境,参与市场公平竞争。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改革和资产重组,形成国资、民资、外资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水平,尽快改变我省建设行业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建筑业企业发展滞后的状况。
(三)以规划编制和实施为抓手,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其核心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和都市圈规划都是从全局的角度和眼光,统筹协调安排城乡空间布局、资源保护利用、重大建设项目定点、城镇相互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是落实“五个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因此,规划工作一定要突出为“五个统筹”服务这一主题,更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是要发挥区域规划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南京、苏锡常、徐州都市圈规划的指导下,按照实施沿江开发战略的要求,把深化沿江规划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尽快完成沿江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要尽快启动沿海规划的编制,与沪浙联手共建长三角城市群,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做好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要建立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都市圈规划的实施机制。认真实施《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和三个都市圈规划及相关的专业规划,研究制定规划的实施,明确经济引导政策,建立和完善实施城镇体系规划、都市圈规划建设管理的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区域空间管理、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避免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三是要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要求,深化和完善城市规划。当前,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加快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详细规划的质量和覆盖率,为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四是要强化村镇规划工作。按照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的要求,将重点中心镇数量调整为100个左右。各地要加大投入,尽快完成重点中心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将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通过规划引导,结合农村五件实事的实施,积极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尽快改变农村居住分散、布局混乱的状况。
(四)以加快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建设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速度快、活力强,增长潜力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备受各方面的关注。要进一步发挥房地产业对拉动投资、促进消费的重要作用。国家已经确立房地产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从我省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分析,住房消费作为城镇居民的三大消费热点之一,消费需求巨大,房地产业发展潜力广阔。目前,省政府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省政府关于继续深化改革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将在近期出台。各地要明确房地产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研究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扶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要研究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经济政策,加强宏观调控,在优化结构、保持供求平衡的前提下,继续保持适度的投资开发规模。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完善调控手段,提高调控能力,发挥金融的调控作用和房地产市场信息、预警预报体系对投资消费的引导作用,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加快建筑业的发展,实现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转变。我省建筑业明确提出构建五大指标体系,实施三步走的战略,力争到2015年前实现建筑强省的奋斗目标。全省建筑行业要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积极拓展业务领域,集聚人才,积累资本,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逐步建设一个具有江苏特色、优势突出、劳智结合、协调发展的新型建筑强省。要加快推进国有建筑企业改革,增强建筑业的整体实力,优化建筑业所有制结构。要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和大基地,在市场规范、资金融通、结构调整、财政投入等方面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建筑业优势企业做大做强。要积极调整市场布局,奋力拓展建筑业发展的新空间,提高在省外境外建筑市场的占有率。进一步深化劳动就业制度改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让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要坚持“质量兴业”,加大工程质量管理,大力开展“创名牌、创优质”活动,打好“江苏”牌,维护建筑大省的良好形象,提高建筑业的竞争力。
(二)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建设系统要牢固树立争先创优的意识,要有争创一流的雄心,紧扣建设事业发展的主题,着力抓好全局性、区域性、前瞻性、示范性、基础性的工作,实现一流的规划设计、一流的建设质量、一流的产业发展、一流的典型示范与一流的建设队伍的目标。我省的规划工作、城市建设工作、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等四方面的工作,都要努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五)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切入点,切实处理好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设系统改革以及城镇房屋拆迁安置、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都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在体制改革方面,由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与社会转型,引发一些矛盾和问题在所难免。要保障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建筑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正确把握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时机和推行力度,有步骤、分阶段地推进改革。要切实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透明,把廉政建设和群众监督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职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在城镇房屋拆迁工作方面,要统筹兼顾政府、企业和拆迁居民三者的利益。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合理控制拆迁规模,不断完善拆迁工作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法定拆迁程序,实施“阳光拆迁”,建立拆迁保障机制,做好补偿安置工作,妥善处理拆迁中的矛盾和纠纷。重点发展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立和完善面向城镇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制度,继续扩大廉租房受益面,切实解决拆迁居民的住房安置问题。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切实解决好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加强依法行政的力度,控制拖欠工程款的发生,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保障农民工的合法利益。
三、加强领导,更新观念,保障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新的形势下,全省建设工作承担着繁重的任务,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着力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 “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为新时期做好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建设工作。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建设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把个人的政绩与国家、人民的利益统一起来,把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建设系统行业多,涉及面广,特别是城市规划、供水、供气、公共交通、市容、房屋拆迁、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等,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建设系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省建设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增强群众意识,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和优质的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利益,让群众得益受惠。当前,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集中精力抓好今年的工作,做到早计划,早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折不扣地把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落到实处。要抓主要矛盾,抓重点环节,抓关键措施,着力抓好关系全局发展的重大决策的落实,抓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努力在落实中出思路、出特色、出实绩。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目标管理,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真抓实干,讲求实效。
(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全省建设系统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把理想宗旨转化为坚定信念,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细化为行为准则,加快职能转变,切实履行好对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坚持依法行政,以建设文明法治行业为突破口,全面启动建设系统依法治理工作。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廉洁型机关,全面提高机关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廉洁从政,从严治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标准,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为大局服务,为基层服务。自觉接受监督,做合格的人民公仆。
同志们,全省建设事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以强烈的服务意识、改革意识、争先意识、示范意识,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推进建设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春节将至,借此机会,给大家拜一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有成、阖家幸福!
2003年,全省建设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坚定不移地以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总揽建设工作全局,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全省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到2003年底,全省城市化水平预计达到46.8%,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和市场化,对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二是建设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大。据初步统计,2003年建设事业实现产业增加值将达到2100亿元,约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17%以上。其中建筑业完成产值2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实现增加值8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约占全省GDp的6.8%。房地产业完成投资809亿元,比上年增长48.7%;实现增加值510亿元,约占全省GDp的4.2%。三是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有所加强。省城镇体系规划和三大都市圈规划进一步完善。宁镇扬泰通区域供水规划已经省政府批准实施。苏锡常都市圈轨道交通规划研究成果已通过论证,沿江地区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2003年,全省城市规划编制经费大幅度增长,各市普遍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或修编,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日益受到重视。四是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全年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40%。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稳定推进,苏锡常地区区域供水超额完成了省政府要求的42个乡镇联网供水的任务。太湖、淮河、长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和“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五是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常州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园艺博览会。无锡、苏州、扬州、昆山、张家港等市通过了国家园林城市(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的考核验收,宜兴市通过了省园林城市的考核验收。扬州市人居环境建设等7个项目获得了“江苏人居环境奖”。六是建设事业各项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建筑企业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改制面达到99%。市政公用行业和勘察设计行业的改制工作进一步推进。七是建设系统的干部职工经受住“非典”等特殊困难的考验。抗击“非典”期间,江苏在北京、广东等地的30多万建筑施工人员坚守岗位,保证了施工的正常进行,充分展现了江苏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建筑队伍的组织纪律性,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赞扬,为江苏赢得了声誉。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江苏省人民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
第五篇:和谐社区建设讲话
在全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和谐社区建设水平,在全市X个旗县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示范带头和引领作用。对于这次会议,区委高度重视,区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并作了明确的安排和部署。刚才,XXX同志传达了XXX省、XXX市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XXX作了关于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报告,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加以贯彻落实。会议还表彰了在全区和谐社区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我就和谐社区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切实增强做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X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要求和部署,在深入实施“三带三区”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以“三个1000万”工程和好事实事等民生工程为着力点,不断加大推进社区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工作力度,组织领导有了新加强、组织结构有了新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干部待遇水平有了新提高、服务功能有了新增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荣获了2009年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荣誉称号。
-1-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兄弟旗县区及先进地区相比,我区社区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一些部门和同志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态度不够认真;社区工作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健全,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社区建设的合力;公共资源整合程度不高,部分社区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办公用房、活动场所尚未解决,配套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部分社区工作者队伍整体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社区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还不够高,服务网络还不够健全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切实增强和谐社区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动社区建设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广领域发展。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进程
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围绕中心、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全面推进,扎扎实实做好各方面工作,开创和谐社区建设新局面。
(一)科学规划、狠抓基础。社区建设要着眼现实,立足长远。按照“先进引路、全面展开”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树立各具特色的典型,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继续加大“三个1000万”工程实施力度,努力完善各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基础。着力改善文化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等文体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在现有的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和街道司法所的基础上,改扩建街镇社区服务中心,将各项公共服务职能集中到街镇社区服务中心,逐步构建三级社区服务中心分工协作、覆盖社区全体居民的社区服务网络。大力改善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和环境条件,解决社区内道路、垃圾、污水、供热供水、供电供气、节能环保等实际问题,力争在较短时间内社区建设总体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加强党建、狠抓核心。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工作的领导核心。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是我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社区建设和管理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按照“一社区一支部”的要求,建立健全党组织活动载体、活动制度、活动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动员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大力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支持和保证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行职责,组织和动员广大党员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加强对退休人员、流动人口、失业人员、人户分离党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带头作用。积极做好社区党员发展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基层组织和队伍。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对嘎查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增强政治觉悟、提高政治意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以干事创业、狠抓落实的精神,全面加快“村改居”工作进程。
(三)拓展服务、狠抓龙头。服务群众是社区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本着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目标,努力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网络化、产业化,真正做到“民呼我应、民需我帮”,重点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拓展服务内
容上下功夫。以开展“六进社区”为载体,以拥军优属、扶贫济困、扶弱助残、便民利民、医疗保健等为重点,开展系列服务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二是要在扩大服务主体上下功夫。整合社区服务资源,创新社区服务方式,建立社区养老托老、幼儿助学等服务机制,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不断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三是要在突出服务重点对象上下功夫。从社区居民迫切要求解决和关注的特殊群体的救助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及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等问题入手,急居民所急,想居民所想,注重实效,使居民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享受到社区服务带来的便利。
(四)保障民主、狠抓关键。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灵魂,实现社区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方向。要进一步完善居民自治组织,积极推进基层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居民群众当家作主。要建立和完善嘎查村、社区居(农)民代表大会、社区居(村)委会等自治组织,规范民主自治工作程序,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实施政务公开、财务公开和重大事项公开,保障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内重大事务的管理、决策和监督的权利。建立相关制度,完善有关政策,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居民自治,开辟民主渠道,让社区居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和谐社区建设取得实效
加强社区建设是一项制度创新、城镇工作格局全面改革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责任重。各街镇党(工)委要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在全区形成狠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一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努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所在地各方面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扎实有效地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各街镇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社区建设的经验。同时,要建立领导干部、有关部门定点联系社区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深入社区、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虚心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切实解决社区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保障、工作上落实,做到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二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社区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要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全区一盘棋的要求,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切实转变职能,实行重心下移,加快法律服务、科教文体、社会保障、卫生保健、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社区环境整治等社会性工作向社区延伸,不断丰富社区建设内容。进一步加大和谐社区建设投入力度,继续实施好“XXXXX”等民生工程。区人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也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协调工作,为社区建设献计出力。区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齐抓共建的合力。要积极引导和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建设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建设的整体效能。社区范围内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要按照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社区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形成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校街共建、厂街共建的良好局面。
三要抓好队伍,提高素质。全面加强社会工作者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工”队伍。改革社区干部选任制度,培养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社区干部队伍。继续采取招聘大专院校毕业生、民主选举、下派干部、竞争上岗等办法,选聘社区干部,尤其要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热爱社区工作的年轻干部选聘到社区领导岗位上来。优化社区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岗位实践和工作培训,逐步实行社区工作人员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更好地适应社区管理服务工作需要。
同志们,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们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切实把和谐社区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充分保障,措施上切实可行,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为深入实施“XXX”发展战略,全力构建XXX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