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题报告研讨会记录
会计与审计6班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研讨会记录
学科专业:会计与审计
课题名称: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研讨会 报告地点:秦职院2202 报告时间:2015.12.17 指导老师:张安波
参加同学:应到18人实到15人 开题报告内容纪要:
一、学生依次演示自己的PPT(5-10分钟),对自己的选题进行分析阐述
二、指导老师评价
1.王晓会《货币资金的管理》,孙悦《某企业职工薪酬的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王瑜《我国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探究》,鲁婷婷《会计电算化系统安全性的分析》在选题背景、毕业设计(论文)综述(主要说明毕业设计的理论依据、主要思路和方法、解决的主要问题等)、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有利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毕业设计的写作进度安排、文献综述五方面讲解。
四位同学所选课题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和一定的理论意义。难度适中,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对目前相关知识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对行业现状非常了解,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存在问题:缺少文献综述部分,及时补充,没有其它问题。PPT制作简洁精炼,演讲流畅,主题明确,讲解到位,通过。
2.其他同学存在问题较多,老师做了一一评述提出意见,要求改正完善。PPT中存在错别字,动画设计混乱,设计版块不连贯等;开题报告的题目选择较笼统,内容叙述不明确,对选题解释度到位;同学演讲不流畅,准备不充分,老师进行详细指导,要求及时进行修改完善。
三、关于开题报告答疑
学生关于开题报告向老师提出问题,如毕业设计写作进度安排时间,字体版式要求,上交时间等,大家统一加入群聊,老师在群里一一解答。
四、总结
开题报告研讨会意义重大,效果很好,同学与老师互动解决了很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感谢老师的指导。
第二篇:课题开题报告记录
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书
古云镇中心小学
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开 题 报 告
课题负责人亢银平(2011年1月 1 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我校“创建合作学习小组,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于2011年 12月经聊城市教育局、聊城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为规划A类课题。课题研究时间是两年,即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今天,我们隆重开题了。现在,我代表课题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课题组成员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1、本课题选题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善于合作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力。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80年代后,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
在我国,小组合作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更是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关注并研究小组合作性学习,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师生从合作性学习中受益。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本课题的理论意义。本课题的理论意义有四个方面:一是研究本课题,对小学生合作意识的萌发、形成、巩固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理论探讨,通过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在研究小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和形成的途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二是本课题的研究,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为阵地,探寻在基础知识学习、基本技能掌握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主动持续地发展。三是小组合作意识则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研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学生的学习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小组合作意识又与分享意识、竞争意识等融为一体。四是当今社会正步入创新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的主旋律。小组合作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从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开始。五是小组合作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学习活动交结在一起,贯穿于活动的经纬,每位学生都会体验到合作的存在,拥有合作力量的伟大,感悟合作的意义。六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智慧,促进人的发展。学生智慧的增长、个性的发展,需要教师的积极开启和学生的能动思索。教学活动中这种开启与思索多为以小组合作为起点,通过小组合作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来实现。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则成为促进人发展的重要前提。
2、本课题的实践意义。一是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二是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帮扶学困生;三是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改变课堂现状;四是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1、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科研目标:通过本课题研究,构建合作学习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育人目标:
一是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二是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帮扶学困生;
工作目标:通过课题研究,凝聚并带动一批教师,逐渐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并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建设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
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完善小学语文小组教学的基本模式,并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细化模式,使之与年级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
四、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本课题的重点。本课题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创设和谐课堂情境的研究。二是构建小学语文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模式的研究。
2、本课题的难点。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小学生合作意识萌发、优化、发展的研究。二是构建小学语文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模式的研究。
3、本课题的创新点。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有三个:一是有助于增强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提高其合作精神;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三是学生主动探究、教师有的放矢,使课堂更高效,实现师生双赢。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树立合作意识,促进小组和谐发展。
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始终坚持把思想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情感教育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二是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发自内心世界的一种内源性教育,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三是建设优秀的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为了更好地激励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我采用了以下几种评价办法:一是每节课结束前一分钟,小组成员互相评价本节课的表现;二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卫生委员分别对小组进行多视角的综合量化,实行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和学期评价。三是每次大型考试后,学习委员算出各组的平均分,教师给较好的小组发小奖品。通过采用合作评价,激发了每个同学的价值感、荣誉感,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2、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乐于合作。
现在很多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被动参与,我们经常看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基础好的学生能积极参与,很好地开展活动,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与别人交流,胆怯、羞涩,或以旁观者的身份自居,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不久,合作的意识不够强烈。所以,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首先要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教材中重要的内容,创造性地把教材变“活”,创设能激发学生合作内在动机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自发地萌生合作意识,让学生敢于大胆尝试。
3、教给学生合作方法,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当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性后,可能会在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自发地表现出合作行为,可是往往却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怎样进行合作。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发现效果不错。
1).学会分工与协作。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合理地划分学习小组,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经常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心理辅导工作,使小组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学习小组内形成与学习任务相适应的、个体之间能够有效交流的差异结构。首先,教师要进行科学分组,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优化的合作学习小组,并让学生推选成绩较好、乐于助人、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接着,让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给自己的小组起名字,激发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并宣布小组成员需共同遵守的小组合作学习常规:(1)合作前要认真独立地思考,不人云亦云。(2)勇于承担任务,既要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3)遵守课堂纪律,不喧哗,不干扰他人,不讲题外话。(4)在指导合作时,还要注意观察,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参与合作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和胆小内向的同学,应当多加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有信心参加到合作活动中来,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能用自己的语言规范地、流利地发表见解。(5)尊重他人,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不插话,有不同意见,等他人说完再说。(6)小组成员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小组长要负总责,小组成员相互检查,相互监督。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小助手。同时,促进他们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的发展,定期评出“优秀小组长”,并让优秀小组长在全班做经验介绍。实行“小组长”轮换制,每位组员都有当组长的机会,使其都有责任感。
2).学会交流和倾听。交流与倾听的能力如何,关系到合作学习是否能顺利地进行。交流要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交流包括表达自己的观点及观点不一致时学生之间进行质疑、讨论。学生交流前,教师应教育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要求陈述有条理,层次清晰,声音适当,充满自信;并要求学生学会文明的交流,告诉学生在小组集体讨论时,要注意减轻说话的音量,尽量不妨碍到其他小组,防止互相干扰,还课堂一个安静的环境。
3).学会总结与汇报。当小组合作交流即将结束时,小组长应组织小组成员对记录员的记录进行小组反思,保留大部分组员同意的意见和小组还存在争议的意见,整理好交流成果,并由小组长安排好汇报方式,及时准确地向全班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与众不同,代表的是小组这个集体,所以上来汇报时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
4).学会欣赏与激励。每一个人从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合作学习的目的之一。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教学生学会欣赏。同学的发言有创见时,要懂得鼓掌,表示赞赏。教师要教学生学会使用语言激励评价,既能充分肯定同学发言好的地方,如“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你们小组的想法真棒!”,又能诚恳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大胆讲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如:“我觉得你这儿讲得有些不对,„„相信你下次会讲得更好!”这样,真诚地相信别人,帮助别人,互相欣赏,互相激励,在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了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利于每个人的发展。
4、建立合理评价机制,让学生促进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所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于与同学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小组合作的评价应该是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学习结果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将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的评价。采用评比积分的鼓励机制,通过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导评的方法,强化评价的监督、激励、导向作用。每节课评价方法如下:第一次由本组计分员对组内成员参加合作的态度、质量、是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做评价;第二次在全班交流时,由其他组依据各组汇报员汇报的质量、本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做组间互评;第三次由教师做全班导评,对本次合作中纪律好、参与度高、分工合理、有创新的小组及个人进行表扬、加分;最后,一月一总结,评出“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创新小组奖”、“最佳组员奖”,表扬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为合作学习走向成功注入了新的催化剂。
六、本课题研究所具备的条件和保证
1、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和较强的研究能力。本课题负责人具有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功底和较高的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具有较强的教学工作能力和教研活动的组织能力。本课题的参与者全部都是具有大专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以上的学历和小学一级教师以上的职称,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甚至是学校的行政领导,组成了一个有雄厚实力的科研队伍。
2、课题组负责人和参加者具有充足的时间。本课题负责人和本课题的主要参与者都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度过,对研究本课题有充足的时间。
3、本课题研究有配套资金和较好的科研条件。一是本课题研究经费可以从学校的教研经费中划拨;二是学校长期订阅多种报刊杂志,图书馆藏书1万多册;三是学校添置多台电脑,并装有宽带,可上网查阅各种信息资料,还配备了打印机等,非常方便。全部成员人人都懂得电脑打字,上网搜集资料,部分成员还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本课题的预期研究成果及推广应用
1、阶段性成果。本课题计划到2011年4月底前起即撰写出4篇研究论文:
一是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二是浅谈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三是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四是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
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要求语文科教师每人每个学期都要至少写一篇有关这个课题的研究论文和教学案例。
2、最终成果。本课题计划将研究成果以教学案例、论文、研究报告的形式撰写成文。
3、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本课题结题后,语文学科将继续进行纵深研究。同时,学校将组织有计划地将本课题的优秀成果推广和应用到各个学科,促进各个学科的教学研究,改进课堂教学,优化教法和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第三篇:开题报告论证答辩记录
开题报告论证答辩记录
时间:9年9月6日(星期六)上午9:——11:3
地点:常青藤实验中学第一会议室
主持人:彭钢
具体程序:
一、介绍专家课题组成员
1、介绍课题组成员
彭钢、刘电芝、母小勇、杨琼、陈瑞生(诸位身份从略)课题组成员介绍(名单从略)、回顾课题评估过程
项目确立来之不易,江苏省第一个开题的学校。
3、简介开题会的流程
二、秦力校长作课题开题情况报告
1、欢迎各位领导专家、论述课题成功申报的意义与价值,向各位表示感谢
3、回顾常青藤实验学校建立成长发展的历史
4、概述学校办学成果,播放招生报名的录像
5、介绍常青藤办学原则与常青藤精神及常青藤校本课程体系
6、教师专业发展现状需求分析与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期望、介绍学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所作的工作
8、展望未来的发展、具体实施操作的设计与目标
三、教评室主任刘真瑜就“以校本评价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作报告
(内容从略)
四、课题组成员答辩
专家提问,课题组成员答辩。
1、刘电芝提问:
中学能批下课题,很不容易。从评价的角度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新意的,而且是关键的。从介绍中看到大量的研究工作,开题报告比立项报告丰富充实具体得多。如何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发展?
问题一:学校的评价如何与个人评价相结合,个人内在的动力?手段措施主要是外在评价,如何激发个人内在的动力?
问题
二、如何与专业发展相联系?
问题
三、如何与前提相联系,“基于评价基础上的”
问题
四、外部评价很到位,很具体,对于高校有启示;外部刺激(消极)与内部动机、积极情感的结合,如何激发个人情感?更深层次更持久地发展?
问题
五、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更客观更全面更科学?、母小勇提问:
深有同感,落脚点是什么?是落在专业发展还是校本评价?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方案?
问题
一、目标是什么?其实就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问题。
校本是一个依据?手段?可能最终实施与落实的成果是不同的,如果不厘清这两个概念,最终课题可能会无法结题。因为本质上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而不是教师评价的课题。这是两个概念。
问题
二、基于校本评价的问题,有没有思考过,教师专业发展国内外专家已经有很多经验范式模式,你们有没有思考过,你们的校本体现在哪方面?特色是什么?校本的呈现构成,是复杂多样的,你怎么体现你学校校本的特色?基于你们学校的特色,你们的办学理念等等,你们的校本,如何强化学校本身的理念宗旨以及学生的特殊情况?
问题
三、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评价不是目的,目的应该是发展。但是,评价问题会带来很多复杂繁琐毫无意义价值的形式表格之类的东西,其可操作性?其评价的方式?其最终的目的?最终的成果?有无推广价值?标杆的作用何在?
既然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有两个方面的要素,本体性的知识技能,暨其所教的学科的理解与认识,专业发展是终身的不断的积累的过程。比如我就是语文,那么语文是什么?立足于各个具体的学科的情况特点。还有一个是条件性的知识和技能,涉及到教师的人格素养精神理念等等;评价是需要外部的引领刺激的,内在与外在的结合。
3、杨琼提问:
课题落脚点的问题,定位在哪里?应该是教师的专业发展。
秦校长的专题报告,可以体现前期做了大量工作。中学是比较困惑(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在我校前期的大量工作的基础上,作为国家课题,突破点在哪里?(其实就是如何突破瓶颈的问题)
4、陈瑞生提问:
做课题的过程中,一直在考虑到问题。
第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如何更恰当?更准确?
第二,课题的关键,怎么解决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力的激发?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比如教师的我发展规划,评价是为了促进帮助。
第三,如何从文本中跳出来,真正地落实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来,所有的表格资料,落脚点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陈认为,是学生的发展。(或可存异义)
第四,如何使我们的特色更特?特色就是常青藤生长出来的成果,要使之飞出港城,影响更深远。
课题组成员的老师们回答问题:
史金霞,关于母教授与陈教授的问题,回答与交流。
母教授互动。
田大璜,目标是教师的专业成长,外部措施与内在激励,结合身来回答。作为语文教师,逐渐倾向于阅读教学,这种发展是更狭窄了,还是更专业了呢?
刘院长的互动,两者并不矛盾,有所侧重,哪一个更重要。至于田老师,这是一种深化发展,是好现象,深化的发展有个宽的奠基是很重要的。
彭钢谈话,过去很少提教师的个体精神,过于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如今认识到教师也是一个个体生命,也有他身的发展需求,身存在的需求。但是两者是不可分开的,不能够设想教师的价值只从身体现出来的。学生的发展是对教师的最好的评价,在学生发展那里确认教师的发展。
彭钢总结提问:
第一,教育部规划的项目和省里的项目究竟是什么关系,突破点在哪里?一个项目报了两个层级,是可以的。但是,做教育部的课题,有哪些新的要求,有哪些突破?不要满足于一体化的措施,不要偷懒,要高标准。把两个方案做个比较,怎么提高突破?
第二,二者之间关系?总体上是同一母老师的观点,老师们也是同意的,但是,你们在报告中看出来,在评价上做了更多,怎么把握评价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定要促进,一定要鲜明地体现。最终的结果设计,是体现的。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始终把握好,着眼点要清晰明确。
第三,如何把外在的评价与内在的欲望,结合起来。制度制定、标准制定要有人性化的考虑,从根本上,要人性化。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有效地促进,勾起兴趣,激发主动性,学科特点,个性特征,教师的教学风格的形成,等等,是不是能够体现出来,是促进还是阻遏,这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三点,是主要问题,不断研究不断反思。
邬建芳发言:
从低处向高处仰望,草根性的研究。
省级课题与国家级课题的课题分析,两个概念之间的别,两者是一体的,教学相长。关于学科问题,子课题的研究,是有学科的分化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与细化,会有学科方面的具体研究。学科的评价,不会与教师的发展矛盾对立,逐步把教师的需求化成一种评价。基础教育的现状决定是会有老师认为有压力有怠倦有厌教的情绪,这也是客观存在的。相信老师们逐渐能够体会到这两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个矛盾也可以得到最终解决。
回答彭钢所长的第一个问题,国家级的课题,会更具体,更深入,更有针对性。
慢慢消化内化化,谢谢各位专家!
彭钢总结:
学校有非常强的荣誉感,责任意识,开题早,落实具体。
学校有非常充分的准备,具体怎么做,实施已经在路上,有意义有创造性。
学校面临着艰巨的研究任务,课题两个核心点,对于教师专业成长四个方面的归纳,界定得很好,尤其是专业素养的界定,知识能力和精神,这是紧密相连的。校本评价,母教授讲得非常好,不要等同于学校内部的评价,校内评价是校外评价的一种演变,是一种应试大背景下的变态。校内评价对应试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和办学理念和精神原则,是有矛盾的,甚至是相反的。校本评价是一个关键,敢不敢用校本评价来评价己?学校有没有主发展?是不是简单地用外部标准来衡量己,实践的探索与理论的思考如何结合起来。这是校本评价的试金石,更多的理性思考,理论概括。
祝愿成功!
秦校长总结:
这个开题论证会也是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学习的一个过程,专家们讲的非常有道理,专家们犀利的眼光剖析课题,丰富了我们的思考,明晰了我们的认识,避免进入误,引领走出困境。
关于课题的两个方面,本意是建构一个良好的课题发展模式,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每个人的个性,每个学科的特色,形成常青藤特色并对其他学校有所启发。
各位专家话不多而非常到位,抓住了关键点和关键词,居高临下,综合实践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使课题组成员对课题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一次感谢专家!
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责任感,紧迫感乃至力不从心。
这个课题,不仅仅是省里的课题国家的课题,这与学校本身的发展是有着深刻的关系的。作为民办学校,实际属于弱势群里,为了身的发展。
感谢各位专家!
第四篇:开题报告及工作记录要求
各位同学:请在本周内完成以下两个内容
1、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2、写4-8周的工作记录
具体要求如下
开题报告要求:
1、毕业设计题目的主要内容;
2、设计的思想方法,技术路线;
3、时间安排;
4、参考文献;
重点内容在第2部分,时间安排可参考如下:
第4周:资料准备,完成开题报告;
第5~6周:阅读相关资料,完成系统的需求分析;
第7~10周:初步完成系统详细设计;
第10~14周:进一步完善系统的设计,完成论文撰写,英文的翻译;
第15周:准备答辩
开题报告请参考“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手册(理工科类专业使用)”文档,该手册的任务书部分可将我之前写给大家的粘贴过去。
工作日志要求:
1、每周记录一次;每次记录包括,工作日志和辅导答疑情况两个部分;
2、工作日志描述本周所做的工作;
3、辅导答疑情况包括答疑的时间、地点、所提问题及老师的回答。
工作日志表格请参考“2013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补充规定”文档
以上两文档,请大家在本周内完成,并上传到我们的群共享中。
第五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指导记录
指导记录1(填写时间:2013,12)
针对学生的兴趣所在,确定选题,并对所选题目进行深度阐释,推荐参考文献并对需要阅读文献资料等提出相关建议,完成开题报告。
指导记录2(填写时间:2014,2)
检查论文初稿写作的进展情况,对初稿的基本框架给予指导,对相关内容提出具体修改意见。
指导记录3(填写时间:2014,3)
在反馈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查论文修改情况,对论文格式,语言表达,内容呈现以及数学教育专业术语的提法等给出修改建议。
指导记录4(填写时间:2014,4)
在反复修改论文的基础上,对论文定稿提出详细的意见。如标点符号的选取,字号的选择,以及表格的制作等,都要符合相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