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委书记MB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MB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年1月21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省、LF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及“十一五”时期经济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形势,安排部署2011年经济工作。
GH市长将对经济工作作全面的总结和部署,我着重就形势和任务、今年经济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以及加强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形势和任务
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和LF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目标,解放思想,克难攻坚,一心一意谋转型,全力以赴促跨越,扎扎实实惠民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平稳向好发展的良好态势。《HM科学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更加丰富完善;强农惠农各项政策全面落实,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加快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工业新型化格局日趋形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发展势头强劲;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宜居城市特色日益彰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试验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成功获批;“十二五”规划编制已见雏形,宏伟蓝图即将绘就;文化节成功举办,HM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截止年底,全市生产总值完成65.6亿元,同比增长8.1%;财政总收入完成6.0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88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50元,同比增长6.3%。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2010年的考核工作中,尽管我们的大多数指标都已完成或超额完成,但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六项指标,虽然比上年有所增长,但没有达到LF市2010年9月调整后下达的任务要求。主要原因:一是受后经济危机冲击、节能减排限电、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规模以上企业不时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炼铁、炼焦等重点行业产值和效益大幅下滑,同时,受土地二次修编待批的影响,项目用地审批受到制约,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严重受阻,新的经济增长点难以形成,全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未能达到LF市下达的增速目标。二是国家相关税收政策调整,商品销售增值空间缩小,税负下降,增加了财税收入的难度,使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未能达到LF市下达的增速目标。三是春冻、夏旱、高温、冬旱等自然灾害,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加上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数大,上级下达的目标同山区县按同比例增长,对我市来说显得过高,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未能达到LF市下达的增速目标。
尽管如此,2010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后,全市上下同心同德,顽强拼搏,保证了民生进一步改善,保证了各项重点支出,保证了公教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工资足额发放。一年来,全市上下面对困难不屈服,面对挑战勇担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想方设法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努力把冲击和困扰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用五年作一个划分,标一个刻度,我市改革发展的步履更加理性和从容。回望“十一五”,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这个总目标,团结一心,奋力拼搏,锐意创新,勇于胜利,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在逆风中挺进,在困境中崛起,为我市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是我市建市以来变化最大、发展最快、成就最为卓著的时期: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极不平凡的五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自然灾害接连发生,发展瓶颈不断增多等,在一系列严峻的考验面前,市委、市政府一班人意志坚定,应对从容,科学决策,保证了全市经济社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平稳较快发展。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创造辉煌的五年:与“十五”末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相比,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都大幅度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城市建成区面积等指标都实现了翻一番或多番。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广大人民群众获得实惠最多的五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180元增加到14788元,累计增长61.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330元增加到7250元,累计增长36.0%;公教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工资由年人均14377元增加到30083元,实现了翻番。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由26平方米增加到32.5平方米,增加了6.5平方米。全市空气质量、城市绿化覆盖率在全省连年名列前茅,以新一中的建成、新农合与城市医保工作的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五个全覆盖的完成、城市建设“三路一街一桥改造”、“五路六街五化一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等一大批民生工程为代表的社会事业的推进,使全市人民充分享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五年: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得省政府批复,为我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功举办了三届JSHM·晋国古都文化节,使我市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高;以双百亿平阳、北方铜业、宝特物流、建邦钢铁、汤荣汽配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成长性项目的实施,成为引领我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和谐社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的五年: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强力实施专项整治,事故率、伤亡人数等各项安全指标逐年下降;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平安HM”创建活动,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四大班子成员参加的信访接待日制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做到了事要解决、案结事了,信访总量、集体访总量、越级访批次逐年下降,公平正义理念深入人心,和谐稳定局面日益巩固。
过去的五年,是我市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五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的开展,使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的思想意识显著提高;深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方针,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加强;通过引深以“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抓队伍建设、促素质提高,抓廉政建设、促风清气正”为主题的机关纪律作风整顿“三抓三促”活动,全市机关干部的作风进一步改进,群众对干部作风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十一五”时期,我市多项工作走在了国家、省、LF市的前列,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政务公开示范点”、“全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十二五’值得关注的典范县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绿色名市”,“JS省文明和谐城市”、“JS省政风行风评议先进市”、“JS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人口计生责任制考核先进市”、“全省先进卫生城市县级第一名”、“JS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JS省“蓝天碧水”工程“县市考核优秀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十一五”时期,我们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工作可圈可点,成绩可喜可贺。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判断发展形势,准确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发展思路,并一以贯之,坚持不懈,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是我们推进试验区工作,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必要前提。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想方设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全力以赴加大项目建设,千方百计保障企业正常运行,是我们战胜危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坚持以统筹兼顾为方法,在狠抓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更加注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维护社会和谐、保持大局稳定的战略举措。
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放胆冲破一切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心结和体制障碍,大力营造宽严相济、放胆前行的干事创业氛围,是我们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法宝。
坚持以发展目标为纽带,汇集全民智慧,凝聚各方力量,上下一心,同舟共济,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完成各项任务的坚强保证。
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顺应广大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办好惠及百姓的每一件实事,是我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实践证明,过去的五年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市域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全市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也是我市区域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的五年。“十一五”取得的成就是上级坚强领导的结果,是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今天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五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付出艰苦努力和辛勤汗水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急剧动荡逐渐缓解,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有望继续较快增长,为我们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空间。从国内看,中央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我们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全省看,JS正处于加快发展、向好发展的黄金期,国家批准JS设立循环经济试点省,设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新路径、新政策支撑。从全市看,“十一五”时期,我市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积累的丰富经验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省政府批复我市成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同时也使我市成为试验区中的试验区,为我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必将使HM成为改革的热点区、经济的先行区、发展的优势区;全市人民赶超发展、大干快上的热情日益高涨,成为我们推进各项工作的力量源泉。
在看到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经济仍然面临较多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复苏进程仍将艰难曲折;国内通胀预期压力加大,对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传统产业的发展将形成较大制约;我市缺矿产、少资源,项目储备不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任务艰巨;民生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改善,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压力加大;部分干部思想不解放,推动科学发展的胆气不足、能力不强等,个别部门和极少数公职人员的不良行为,极大地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对我们做好今年的工作形成了挑战。因此,我们必须要准确判断形势变化,科学把握发展规律,面对挑战,勇于担当,面对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十二五”精彩开局。
二、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几个重要问题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是JS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攻坚之年,也是省、市、县、乡四级党委换届之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各项工作和事业的快速健康推进,发展是基础。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JS省、LF市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抓住用好发展机遇。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揽,加快建设“区域经济核心区、城乡统筹示范区、社会和谐样板区”,着力实施农业精品化、工业新型化、服务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环境宜居化、社会和谐化“六化”战略;以谋划大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行大招商,扶持大民营,发展大产业,落实大项目,建设大园区;更加关注民生,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塑造绿色、人文、和谐、富裕、宜居五个城市特色,奋力开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新局面。
下面,我着重讲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把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作为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十二五”规划是我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科学性、前瞻性,对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目标、政策和路径具有法定效力。去年,我们特聘请JS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等著名专家学者莅临我市,指导编制了《HM科学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HM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此基础上,又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科学论证,于去年9月底形成了“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大致框架,10月初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讨论并修改,月底形成了“十二五”规划初稿。现在,我们已经跨入了“十二五”,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亟需明确,尽快出台“十二五”规划显得尤为迫切。为此,各相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根据市委九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对“十二五”规划继续充实完善,尽快完成规划制定的全部工作。
(二)把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推动全市发展的重大机遇。确立HM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JS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HM试验区是省级的,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全县域、全方位、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可以说,试验区是一个大品牌。试验区的推进将使我们获得巨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带来的影响和效益难以估量。关键是我们要打好这张牌,吸引人们的眼球,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关注HM、投资HM,共同来做好这篇文章。试验区是一个大载体。建设试验区的主要任务,就是着力推进行政体制、财政体制、经济管理权限、土地市场创新,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科、教、文、卫、体改革。我们提出的打造“四大产业中心”、塑造“五个城市特色”都可以在试验区的框架内推进。从这个意义上讲,试验区这篇文章做好了,HM发展的文章就做好了。试验区是一个大平台。试验区的要害是先行先试。这就使我们具备了别的市县所没有的更为宝贵的政策优势,好多过去想做而做不成的事情现在可以做了,过去想实行而不能实行的政策现在可以实行了。总之,试验区给我们带来了空间的机遇、项目的机遇、开放的机遇、政策的机遇,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感、责任感、紧迫感,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路子。
当前,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以试验区建设统揽各方面工作。这是因为试验区的目标、任务、路径与转型跨越发展、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完全一致的。建设试验区的过程,就是转型跨越发展的过程,就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过程。因此,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都要围绕试验区建设来谋划、来展开。二要加强组织领导。抓紧成立我市的领导及办事机构,加快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做到试验区工作有人抓、有机构推进、有部门合作。三要加强与上级的联系沟通。各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更多的支持、更多的优惠政策。四要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包括企业,要以积极主动的工作姿态,按照试验区的总体要求和原则,不等不靠,先易后难,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形成全市转型跨越发展的积极态势。五要大力宣传和广泛动员。深入宣传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大意义和主要任务,把全市人民的力量凝聚到试验区建设中来,形成人人关心试验区、人人支持试验区、人人献力试验区的浓厚氛围。
(三)把建设JS国际陆港综合保税园区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袁纯清、省长王君提出“要把方略保税物流中心做大做强,依托其政策优势,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LF市委谢海书记在JS国际陆港综合保税园区协调会上强调“要充分发挥方略保税物流中心的作用,把它升级为JS国际陆港综合保税园区,打造成两个复合金三角区域的发动机、动力源,成为复合金三角区域的产业集聚区。”该园区以方略保税物流中心为基础,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辐射周边300公里范围。今年我们要按照省、LF市的统一安排部署,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交通、开放的优势,以国际陆港综合保税园区建设为契机,抢抓机遇,优化环境,积极协作,全力打造HM内陆港,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四)把抓好“新三农工程”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的要求,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抓好以“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为主要内容的“新三农工程”,不断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确保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为重点,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使农民享受更多的实惠。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定期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要加强农村土地管理,搞好土地流转,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巩固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五)把实施“五大支撑”工程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路径。按照工业新型化的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一是实行大招商。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必须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项经常性的任务和基本功,加大招商宣传,进一步提高我市知名度,使更多企业和投资者认识HM、关注HM;要用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加大招商力度,在全市形成“人人谋招商、人人在招商”的良好局面,营造重商、爱商、扶商、富商的浓厚氛围;要创新招商方法,积极采用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网络招商等先进便捷有效的方式,确保招商取得显著成效;要树立“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积极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召开投资环境说明会、项目推介会,瞄准国际、国内500强,招引大企业、大富商来HM落户,同时,我们还要重视招引中小项目,做到既巨星闪耀,又群星璀璨;要降低招商门槛,合理配置使用土地、环境等资源,确保符合我市产业政策的项目都能及时落地。二是扶持大民营。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积累,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在未来转型跨越发展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要把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作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要继续坚持市级领导包联企业制度,善于、勇于与民营企业家交朋友,畅通企业家与市委、市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民营企业的情况,倾听企业家的呼声,积极有效地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各类问题,克服各种困难。同时,要关心爱护民营企业家成长,提高其社会地位;要指导民营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提高整体素质;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合作,互惠互利,实现共赢。三是发展大产业。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我市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要实现产业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必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继续做大做强“精品农业、先进制造、商贸物流、文化休闲”四大产业,重点培育“现代服务、轻型加工、生化医药、煤化工”四新产业。要利用电子商务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更新换代;要发挥商贸物流发达的优势,做大做实“食品、服装、鞋帽、针纺、五金、塑料、建材”等一系列轻工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服务,推动市场优化升级;要掌握信息和政策走向,密切关注全省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所需的“装备、设备、配件、物资”等生产领域方面寻求发展商机,在“技术、人才、劳务”等人力资源上寻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机遇,形成新的产业发展集群,实现HM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四是落实大项目。经过一个时期的储备,我市项目建设发展良好、形势喜人。双百亿平阳、北方铜冶炼、华强铸造、建邦钢铁、汤荣汽配、HM电厂、兴业废钢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正在新建和扩建;华润水泥、华润风电、台湾晋韵铸造等一批新的项目正在洽谈,有的已正式签订了协议。这些项目投资大、规模大、前景好,必将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项目所在地的有关乡(办)要切实履行好职责,加强协调,搞好服务。发改、经信、国土、住建、环保、招商等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积极完善相关手续,为项目建设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做实做细项目落地到竣工投产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项目尽快达产达效。要力争到“十二五”末,使HM成为LF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LF工业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五是建设大园区。园区建设是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第一增长极。我们要充分利用JS国际陆港综合保税园区建设这一政策优势,有序发展“侯北冶金铸造加工园区、浍南机电装备制造园区、口岸保税经济园区”三个百亿园区和“生化医药工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和轻加工园区”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切实发挥大园区的集聚效应和磁性效应,拉动产业链条循环发展,不断扩大园区规模,提升我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力和竞争力。(六)把大力实施HM—曲沃同城化和HM“1+4”城镇化战略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根据LF市部署,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大力推动HM—曲沃同城化发展,统筹安排建设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工业园区,统筹提供公共服务,努力把HM建设成为晋南重要的现代化物流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按照“1+4”的城镇化发展思路,打造以建成区、规划区在内三十平方公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并且留有未来发展的空间,逐步扩展到五十平方公里。加快发展步伐,形成有产业支撑,科、教、文、卫、体、社会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城区。同时,围绕东、南、西、北四个乡镇的城镇化建设,形成我市的卫星城镇。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逐步成为晋南城镇化建设的样板区。张村办要紧紧依托侯北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口岸经济、冶金铸造、轻工制造,扩大劳动力吸纳能力,率先建成小城镇。上马办要紧紧依托浍南工业园区,积极招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村乡要依托大西高铁、铜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商贸物流。凤城乡要依托行政区域东移和综保区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现代服务业。要通过推动城镇化进程,努力做大产业规模,引导农民向市民转变,到2015年,实现城镇化率65%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城镇化率70%的目标。
(七)把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主攻方向。“十二五”时期,我市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加美好生活充满新的期待。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人们对加快提高收入水平有了新的期盼;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人们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扩大政治参与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些问题既关系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又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要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调整中小学布局,加强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管理,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体系;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的基础上,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健全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对建成区的棚户区进行改造,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逐步改善居民基本居住条件。要确定好今年要办的实事,做到确定一件、办实一件,确保年底前全部兑现。
(八)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建设和谐HM的第一责任。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业己形成的稳定局面。要把安全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保障,强化政府安全监管和企业安全生产两个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加大事故责任追究力度。进一步搞好防控网络体系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严打整治和打击“两抢一盗”的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完善大信访工作格局,坚持信访接待日制度,健全和完善信访服务中心工作机制,努力在“事要解决、案结事了”上下功夫,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关于加强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一)切实增强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
一是要强化学习。学习是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发展的制胜之道。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知识型社会,现在的经济是一个知识型经济,作为一名领导者,首先要成为知识型领导。学习者智,学习者胜,谁学习得好,谁就有本领,谁就能够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各级领导干部除了要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还要学好经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成为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的行家里手。
二是要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工作虽然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但有其内在的规律。熟悉和把握住了经济发展规律,就会少走弯路,就会事半功倍。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实情,准确把握规律。
三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开动脑筋,发挥优势,破解难题,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成推动工作的具体实践,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发挥才智,献计献策。
四是要凝聚各方力量。在全市这一盘大棋中,市委要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履行职责,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团结与合作,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做好民族工作,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做好对台工作。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积极推进“法治HM”建设进程。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大力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关心老干部的身体与生活,鼓励老干部发挥余热。进一步加强与HM籍在外人员的联系,鼓励他们为家乡发展出谋出力。进一步做好武装、双拥、老龄、气象、减震、保密等部门工作,使其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我市转型跨越发展贡献力量。
(二)切实做好换届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今年上半年将进行市、乡两级换届。这是我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必须高度重视,超前谋划,精心准备,严密组织。换届中,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完善选任方式,严格选拔程序,要坚持“有为才有位”的用人导向,让踏实干事的人得到尊重,让不计名利的人得到肯定,让敢于创新的人得到鼓励,让在转型跨越中业绩突出的人得到褒奖。换届中,要严明纪律,把中纪委、中组部确定的“五个严禁、十七个不准和五个一律”作为高压线,认真执行四项监督制度,对违反换届纪律的人和事要从快从严查处,“决不让投机钻营者有机可乘,决不让铤而走险者侥幸得逞,决不让触犯法纪者逃脱惩处”,确保换届顺利进行,确保换届风清气正。通过换届,选优配强班子,增强整体功能。
(三)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部署,进一步形成全党动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合力,促进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要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小金库”专项治理,进一步引深煤焦领域反腐败斗争,扎实开展公务用车问题和“大操大办”问题专项治理,努力遏制消极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的势头;要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治理“三乱”力度,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要继续保持案件查办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问责力度,为全市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
(四)切实狠抓工作落实。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推进我市转型跨越发展,圆满完成既定目标,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意义重大。我们只有加倍努力,锐意进取,才能继续谱写我市经济建设新篇章。
一定要提振士气。劲可鼓,不可泄;力可加,不可松。越是在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我们越要提振士气,增强信心。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在发展理念、发展速度、发展模式上不停歇地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必须时刻保持昂扬向上、跨越发展的状态,形成谋发展、干发展、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定要狠抓落实。做好今年的工作,根本在落实。首先,要集中注意力,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推动转型跨越、破解发展难题上,把主要精力放在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上,强化执行力,加强对重要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切实做到有部署就有执行,有执行就有监督,有监督就有反馈。其次,要结合实际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实实在在推进工作,脚踏实地,劲往实处使,工作往实处干。第三,要重实绩,按照实绩评价干部,以成绩论英雄、分优劣,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一定要优化环境。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的硬环境有了质的飞跃。但我们的软环境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在进一步优化软环境上下功夫,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到“人人都是环境、事事关乎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少说不能办,多说怎么办,全力尽快办,坚决杜绝政府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要立个规矩,对损害投资创业者利益、损害发展环境的人和事,抓一批典型,坚决查处吃拿卡要,一经发现先免职再处理;努力建设诚信社会,不断提高文明素质,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使HM成为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和投资居住的福地。
一定要强化考核。要严格制度评价,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目标责任考核和激励约束监督机制,把经济社会的各项指标量化成百分制进行考核,形成靠制度管人的科学评价体系。要让干发展的人有舞台,让干好发展的人有回报,让不想干发展、干不好发展的人没面子、腾位子,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用人导向。
同志们,新的任务让我们倍感责任重大,新的目标让我们倍感使命光荣。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为建设绿色、人文、和谐、富裕、宜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奋斗,以优异成绩向建党90周年和LF建市10周年献礼!
第二篇:市委书记MB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MB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2010年8月2日)(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刚才,GH市长传达了YQ书记的讲话。从中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Y书记的讲话是一篇关于SC当前改革与发展的宏篇巨作。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思路清晰,路径明确,目标宏伟,使人精神大振。Y书记的讲话全篇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具有非常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非常符合SC人民的愿望,是指导我们今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讲话的基本内容,深刻领会讲话的实质,全面贯彻落实好会议的精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刻领会、准确把握YQ书记的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省领导干部大会精神上
在29日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Y书记在回顾总结我省近年来的工作和全面把握省情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深刻剖析了我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做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可以讲,Y书记到任SC短短两个月就掌握了第一手情况和大量的详实的数据,分析判断有血有肉,有理有据,安排部署立意高远,主题鲜明,通篇贯穿了一个主题就是大发展,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一种意识就是解放思想,向全省发出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总动员令。Y书记在讲话中用了“三个必须”描述了SC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第一个必须就是:着眼于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从SC省情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突出发展的重点;第二个必须是:必须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第三个必须是:要动员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凝集共识,增强信心,埋头苦干,为开创富民强省新局面而努力奋斗。那么,如何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讲话的精神实质呢?我认为: 一是解决好如何大发展的问题。转型发展是主线、是载体,而跨越发展才是实质、是目标。转型发展是世界潮流,它不仅仅适合SC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样也适合全国的、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小到一个市县、一个企业,谁能及时转型、成功转型,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否则将被淘汰。因此转型发展并非是我们SC首先提出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从一个人口大国和经济欠发达国家一跃成为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在世界舞台上享有充分话语权的第三世界领头雁,就是我国经济社会成功转型的具体实践,同时也经历了实实在在的跨越发展的过程。因此,跨越发展、更好更快的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举,才是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才是人民群众的期盼要求,才是发展的发展。所以跨越发展才真正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实质和奋斗目标。
从原来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到现在提出的“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是我省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升华,其实质就是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跨越,努力使自己不被淘汰,抢先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省委对我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定位是:“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东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经济指标简单的讲,就是要翻一番。省委提出的这个目标是一个宏伟的设想,而且通过努力拼搏、科学谋划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就这个目标而言,我市的差距还相当大,必须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长速度。围绕着省委的定位和目标,HM的发展问题就要求我们重新来认识。要在提速上下功夫,在跨越上谋出路。要千方百计招商引资,想方设法项目落地,快马加鞭推进建设,热情周到服务到家。要针对HM的特点及优势,结合我省的发展重点和产业政策,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寻找出发展的商机。就我市目前的实力而言,如果难以做到“人有我优”,那么一定要做到“人无我有”。要按照经济规律、市场规则,进行市场细分,认真分析,用好“拿来主义”。当不了“老板”就从“伙计”做起,没有“拳头产品”,就从“来料加工”做起,但最终我们要当“老板”,要有研发能力,要有自主知识产权,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今后凡是国家、SC省的产业政策,尤其是项目,一律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手续。要下大力气、大功夫,实行大招商、招大商,大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必须抓住今天,把握明天,放眼未来,在HM发展的历史长河下,留下我们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是解决好如何解放思想的问题。如果说转型发展是主线、是载体,跨越发展是实质、是目标,那么解放思想就是前提、就是关键。Y书记在分析SC经济社会存在的三大问题时指出:“我省面临的最要紧的问题是干部队伍对大发展思想准备不足”。我认为,Y书记此言是对我省干部队伍现状的真实写照,也是一种非常客气的表达方式。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三十多年了,还要准备多久?这实际上是思想僵化、观念保守、精神颓废、作风不实的表现。我们有些干部不去想大发展,不敢干大发展,不善做大发展,缺乏胆识、信心和魄力,稳重有余,闯劲不足,似乎这样才能让人感觉本人深沉,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心虚的表现、知识面不宽、学习不够的表现。还有些领导干部只当官不做事,并津津乐道、经常挂在嘴边、认为是做官的格言:“事情干的越多,出错的概率就越大,不做事也不出错,上级对他也没有看法,提拔的时候也挑不出毛病”。还有些干部心浮气躁,在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上工作还不到两年,就托关系、找人情、送简历、要求提拔、或者要求转岗,要求到他认为权力更大实惠更多的部门去工作,使人非常厌恶。我记得在一次会上讲过:钱挣多少是个头,官做多大是个头?所以说只有淡泊名利、踏实干事,人民才会铭记你,孔繁森官不大,全国人民都敬仰,雷锋是个普通一兵,全国人民都在学习。而我们有的同志一辈子想不明白,在“求官”的路上上下求索一辈子,到老连个知心朋友都没有,你说这是何苦呢?等想明白了也晚了。所以说,一定要从思想根源上解决为什么当官、做官为什么的问题,把心思用在工作上,用在为人民服务上,用在发展上,用在社会进步上,这样你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HM的发展,如果没有思想真正的解放、到位的解放,那只能是纸上谈兵,低水平徘徊。只有甩掉包袱,抓住机遇,快步前进,才能实现HM的跨越发展,才能使HM人民的生活更美好。思想上的障碍是发展道路上的最大绊脚石,要从对资源的依赖、市场的依赖、技术的依赖、品牌的依赖、资金的依赖、上级的依赖、政府的依赖等等一系列的依赖中解放出来,各级各部门就必须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该想办法的想办法,该做决策的做决策。不怕想错做错,就怕不想不做。想错了,做错了,我们还可以纠正重来,也是一个经验的积累,防止以后犯类似的错误,Y书记讲“负的可以变正”的就是这个道理。但你什么都不做,就是零,零永远是零,变不成正数。所以我们各级各部门要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要少说不能办,多说怎么办,把企业的事、项目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要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保守思想和“年年有进步、年年留余地”的亚健康情结。要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上不断创新,不停歇的解放思想。2008年我在江苏省挂职的时候,江苏省己经成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先省份,他们并没有自满也没有停滞不前,而是开展第三次思想大解放,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保持昂扬的斗志和快速发展势头。而我们已经落后于人,快进能否赶上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慢进则退那绝对是事实,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没有紧迫感,按照四平八稳、持盈保泰、留有余地的思维方式,再过三十年,那时的江浙就是今天的美国,而那时的SC就是现在的非洲。到时候我们的后人翻开今天的历史,会怎么评价我们?他们会说,那么好的机会、那么好的政策你们当时在干什么?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仍然落后,你们该承担什么责任?该对历史说些什么?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解放思想,要善于用别人的思想丰富自己的路径。要勇于创新,实现弯道超车;要“无中生有”,敢为天下先;要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钻研,把政策的原则性、宏观性与实际工作的现实性、独特性巧妙灵活的结合起来。在座的都是我们掌握一定社会管理职能的领导干部,要善于破解难题,化解矛盾,为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途径。
三是解决好如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干部作风的虚实好坏,素质的高低优劣将直接影响我们事业发展的成败与快慢。
要在干部作风建设上下功夫。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要实现干部作风转变的跨越。当今社会,百舸争流,竞相发展,家有梧桐树,不见得能引得凤凰来,只有梧桐成林、环境宜人才能真正把凤凰引来、留住、繁衍。我们HM虽然有区位交通的优势,但是无资源、缺资金、少项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所谓的区域交通优势这种优势将越来越不明显,所以我们要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的一流环境。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功能之外,重点在软环境提升上下功夫,要有一流的表现。我们每位领导干部就是软环境优劣的一面镜子,就是一棵梧桐树。所以,我们要做到勤思勤为,立说立行,公道为民,廉洁务实,作风正派,办事硬朗,不等待、不观望、更不能瞎折腾。安排部署的工作,认准的思路要只争朝夕,勇往直前,要敢于与不良行为、陈规陋习作斗争,要敢于碰硬,冲破人情世故关,对于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发现一个,查处一个,严惩一个。特别是执纪执法部门,要深入研究我市创优发展环境的具体办法。这里提出一个要求,所有具有执纪执法职能的部门,要立刻认真研究我市创优环境的办法,在十日内拿出实施意见,报市政府批准后执行。
要在提升干部素质上下功夫。只有过硬的作风,没有科学发展的思路、正确的政绩观、名利观、权力观和破解难题高效行政的能力,是实现不了跨越发展的。要按照市委关于建设学习型机关的要求,使每一位领导干部成为学习型、知识型、实干型的领导干部。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要针对性地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加强干部培训,改进各级中心组的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眼界,不断创新思维。要跳出HM看HM,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深入调研分析市情,准确掌握国家、省、市政策,充分考虑国内外背景,科学谋划HM跨越发展的思路和办法,从而使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彻底摆脱目前窘迫的困境,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要在干部队伍从严管理上下功夫。正确的思路,只能意味着将会有良好的结局。严格的控制力和强大的执行力,才是实现目标的必要保障。对于领导干部,就是要以实绩和成败论英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形成干事创业光荣、碌碌无为可耻的导向,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人很能干,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该提拔的提拔,该上的上。人不错,表现也挺好,但是工作上缺乏办法,平平庸庸,平平淡淡,那你就让位,换一个适合你的岗位。庸者不用说,包括思想不健康、不能廉洁自律,甚至吃拿卡要等,这些领导干部,百姓不认可的,那你只好下了。要加强干部队伍考核,着力加大执行力建设,将平时工作表现与工作考核相结合,认认真真落实末位淘汰制,使每一位努力工作取得实绩的干部得到认可,实现其人生价值。这里,我要特别给大家讲一下,要坚决杜绝“大龄干部现象”。何为“大龄干部现象”?就是快退休的,或是自己认为快到任或是快被“一刀切”还有一半年的这些干部,出现工作不上劲,思想不集中,管理松懈,不愿得罪人,甚至放弃管理,对属下违规违法现象视而不见,得过且过,甚至滋生贪污腐化不廉洁行为,致使晚节不保。我在这里重点要强调这个问题,在干部的使用上,我们不搞“一刀切”,但决不让不干工作混日子、为了明哲保身阻挡HM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的现象存在,虽然不搞“一刀切”,但并不意味着不做应有的调整,对于市上安排的工作,缺乏起码的执行力的,对于不适合、不适应本职工作的干部,不论你资历多深,年龄多大,是否到龄,只要影响HM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该调整的必须立即调整,没有什么理由,不干工作,就是唯一的理由。不要认为不干工作,就不是错误。在上一次全市经济分析会上,我已经讲过,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干工作也是一种腐败,等同于谋财害命,决不能因为个人的原因,影响全市发展的大局。要鼓励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敢闯敢冒,在导向上、制度上激励干部大胆试、大胆闯。允许在闯的过程中有失误,但绝不允许墨守成规,不去闯,不去试。组织部门要尽快制订干部业绩累积评价体系,与考核相结合,使我们的考核结果更具有实用性,与干部奖惩升降直接挂钩。
二、按照已经确定的全方位、高起点、大跨度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加快推进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Y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今后加快SC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对于全面推进我市各项工作,努力实现跨越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要在建设新型工业大市上下功夫,实现新突破。Y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推进工业新型化,要突出产业结构多元化、合理化、高端化。我市在临汾来讲,工业基础优、城市化水平高,要在推进工业新型化中率先崛起、领先起跑,要强化“大企业、大产业、大项目、大民营、大招商”五大支撑,力争在十二五末,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以上,形成两个以上的百亿企业、三个百亿园区和三个50亿以上的企业。
一是打造大企业。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到十二五末,我们要确保平阳重工、北方铜冶炼达到100亿,力争使汤荣、建邦、HM电厂达到50亿以上,扶持国新能源、风雷机械、中化寰达、华强钢铁、晋韵钢铁、普天电缆、侯运、宝特、模范等企业包括我们随后引进的一些企业,至少有10户达到10个亿以上规模,使我市的工业经济体系初具规模。
二是发展大产业。就二三产业而言,要重点培育装备制造、有色冶金、钢铁铸造、电力型材、轻工制造、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煤化工等八个产业。要以园区建设拉动产业发展,冶金、焦化工业园区要加快规划布局,促进新利焦化与省国新能源的合作,建邦、华强、晋韵要做到新项目尽快上马开工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形成一百万吨的铸造机加能力,达到百亿园区。浍南装备制造园区,要全面推进园区招商,依托平阳重工发展需求,引导配套协作企业落户浍南工业园,使之尽快形成第二个百亿园区。第三个百亿园区就是以宝特、方略两大现代物流企业为龙头,积极打造口岸保税经济园区,重点是为我市26个专业二级市场提供支撑的轻工制造企业入驻园区,形成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的转换。目前,我市招商办已经初步完成了宝特周边开发建设近3000亩的口岸经济园区项目书的编制的工作,与陆航基地的合作正在积极地洽谈当中,与中石油的石油液化项目、侯北废钢加工、配送项目签订了战略性的协议,发展前景十分看好。我们要力争在十二五内把口岸保税物流园区建设起来。
另外,我重点谈一下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轻工制造业以及煤化工业。
关于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要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要求,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我市的传统产业,从根本上提升我市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装备制造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和转型发展。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业,强化企业在电子商务投资中的主体地位,营造有利于电子商务推广应用的社会环境,加强政策法规、信用服务、安全认证、标准规范、在线支付、现代物流等支撑体系建设。尤其是加大对我市现有的信息产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既要加大对501、502等企业的支持,也要加大对电信运营商金融、保险、中介服务业的监管和支持,做大做强这些企业。要注重对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项目的招引力度,尤其是国内外大型信息产业企业,比如移动、联通、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力争纳入这些企业的发展链条。
关于轻工制造业。一是要抓住我市商贸物流发达的优势,顺势而为,合力推进。要出台鼓励扶持轻工制造业的政策,我市现有的26个专业市场均为二级市场,这些市场的繁荣给HM带来的不仅仅是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大的是社会效益,体现在扩大社会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辐射周边县市上,形成了商贸物流率先发展的模式,要使地区性优势保持长久,就要努力推动二级市场向一级市场发展,通过大力扶持轻工制造业项目,为形成富有活力和较强竟争力的特色市场,提供有力支持。二是要确定产业承接和招商引资的方向和重点。围绕食品、服装、鞋帽、针纺、五金、塑料、不锈钢制品、建材等一系列轻工产品,鼓励现有市场兴办企业,鼓励民间投资兴办企业。尤其是要主动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行业商会接洽对接,实行点对点招商、上门招商等一系列的方式,争取轻工制造产业的项目落地HM。关于煤化工产业。Y书记提出,发展现代煤化工有较高的比较效益,有很大的增值空间。加快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步伐将成为我省紧扣煤炭资源优势,推动资源转型,实现结构调整新跨越的一个重要抓手。对我们HM而言,一方面,要掌握信息和政策走向,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规模大、污染小的煤化工项目;另一方面,要紧紧依托我市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科教文卫等方面的优势,实行错位发展,密切关注全省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扣准发展脉博,分析发展需求,围绕煤化工产业生产领域所需的装备、设备、配件、物资,在煤化工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上寻求商机;围绕煤化工产业流通领域的特殊需要,充分发挥我市在海关、商检、口岸、交通、物流、市场、保税等方面的优势,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便捷的商贸物流和进出口服务;围绕煤化工产业在技术、人才、劳务等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术研发等服务。在全省现代煤化工产业兴起之日,寻求我市围绕煤化工产业配套加工和现代服务业兴起之机。
三是建设大项目。坚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在抓好现有项目的同时,要做好项目的筛选、对接、储备等一系列工作,争取使我市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的重点工程的大盘子里去。四是扶持大民营。要牢固树立“内资、外资都是资本”的理念,不管你是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抓紧制定优惠政策,让本地民营企业与外资、外商享受同等待遇。积极有效地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土地、立项环保等瓶颈问题,想方设法把本地民营企业家留在HM,把走去的企业家再吸引回来,扶持他们做大做强,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
五是实行大招商。要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打造投资洼地,大招商、招大商,引进大企业,建设大项目,不断提升我市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不仅要巨星闪耀,我们还要群星璀璨,有大企业,大项目的引领拉动,有中小企业的跟进,到“十二五”末,HM将成为临汾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形成临汾工业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
我们之所以提出一个这样的跨越发展设想,是因为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给HM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政策环境,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过“十一五”时期的不懈努力,我们的软硬环境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为今后几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充分的条件。首先,HM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在全省的首家设立,先试先行成为现实,土地修编规划编制工作基本结束,已经报省政府待批,城市用地规模比上一轮提高了近20%,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正在编制,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的成功创建、效能建设持续深入的成功开展等等,为我们的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提供了一个优良广阔的平台。其次,城市路网建设基本完成,使城市控制区面积拉大了将近一倍,达到了32平方公里,供水管网、天然气管网改造和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工程的相继完工,使城市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工程的全面铺开,城市环境和硬件设施水平的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民生工程任务的完成,都对招商引资工作、HM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一中竣工并投入使用,成功的成为省级示范高中,人民医院异地建设并成为全省首家县级三级医院,职中的异地新建,这些都将使我市的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可以说,这几年的工作使我市的基础大大夯实,远远好于周边县市,再加上我市的传统优势,我们没有理由不加快发展,失去这次机会我们将犯历史性的错误。
三、以加快实质性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各项工作为抓手,全面开创我市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YQ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特别指出,要深入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对重点县市、区域,省里将视情况给予政策扶持。这将是我们新的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同时也是我们发展的最后机会。如果其他县市在这个大环境下得到了和我们同样的政策,我们将会失去比较优势,必须先走一步,自去年我市被批准设立为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我们在财政体制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土地创新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和论证工作。目前,省直管县财政已经获批,正在加紧完善和推进落实中。最近,省发改委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些行政管理政策、财政税收政策、产业链设计政策、金融试点优先权、外贸、土地等方面优惠政策的指导性建议提纲。市委正在抓紧研究,将尽快提出政策要求,争取得到省委、省政府的批复。这一系列先试先行的优惠政策将释放出巨大的效益,成为HM率先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畅通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商贸流中,再造聚集洼地,提升HM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推进我市加快形成区域经济核心区、城乡统筹示范区和社会和谐样板区。
我在这里重点强调的是,城乡一体化重点在乡,目的是城,不是简单的将农民安排到城里居住,更不是将农村搬迁到城市中,而是将农村向城镇化转变,将农民塑造成新型农民,将传统农业发展提升为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要以促进农民不断增收为主导,紧紧围绕特色种养、龙头企业、经合组织这三个重点,制定促进精品农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出台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办法,深入推进种植、养殖业结构调整,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规模效益。就我市目前的情况而言,要重点扶持香菇、药材、水池莲菜、第五代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业、规模农业和效益农业,以及奶牛、生猪、肉兔、蛋鸡等养殖业“百千万”工程。鼓励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使精品农业真正“精”起来。积极引导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更好地成为本地农民致富发展的良师益友。要全力帮助全良肉食、晋良兔业、昌明速冻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使之尽快做大做强,成为农民增收的大本营。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我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迫切要求,也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重要内容,城镇化的核心就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设计结构的变迁过程。加快城镇化建设就是对我市人口、产业、地域、功能进行科学化布局、优化整合的过程。“十一五”期间我市城镇化建设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基础,我们要紧紧抓住全省城镇化建设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HM城镇化的进程。按照“1+4”的城镇化发展思路,打造以建成区、规划区和新田乡政府所在地在内三十平方公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并且留有未来发展的空间,逐步扩展到五十平方公里。加快发展步伐,形成有产业支撑、科、教、文、卫、体、社会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城区。同时,围绕东、南、西、北四个乡镇的城镇化建设,形成我市的卫星城镇。要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逐步成为晋南城镇化建设的样板区。张村办要紧紧依托侯北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口岸经济、冶金铸造、轻工制造,扩大劳动力吸纳能力,率先建成小城镇。上马办要紧紧依托浍南工业园区,积极招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村小城镇主要依托大西高铁、铜产业基地建设,发展商贸物流。凤城小城镇要承接行政区域东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和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我们实施“1+4”城镇化思路,首先要做好规划工作,要在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总体规划框架下,开展工业园区规划和各城镇建设规划工作,注意各规划之间的衔接和配套。通过推动城镇化进程,努力做大产业规模,引导农民向市民转变,到2015年,实现城镇化率65%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城镇化率70%的目标。同志们,省委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号令已经发出,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将是对我们的必然考验。HM的未来就在我们手上,正如Y书记所讲,转型迫在今天,跨越时不我待。市委要求各乡办、市直各部门要立即认真学习传达贯彻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贯彻YQ同志讲话精神与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分析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制定“十二五”规划结合起来,与全面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振士气,鼓足干劲,解放思想,放胆前行,完善发展思路,明确奋斗目标,细化工作措施,迅速在全市掀起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的热潮,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去迎接HM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和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总结和部署全市工业改革和发展、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就业再就业等工作。庆炎书记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早在市里“两会”召开前后,就分别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逐项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等会,庆炎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四个问题。
一、关于工业改革和发展
今年是我市工业发展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工业强市意识,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大抓工业,抓大工业,通过工业的崛起来实现经济的腾飞。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年工业发展目标是“五个二”,即全部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以上,技改投入完成20亿元,产值过亿元的骨干企业达到20家。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打造工业旗舰,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大企业、大集团是工业经济的支柱,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各级各部门要在近几年工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集中力量抓产业,握紧拳头抓重点,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尽快形成一批规模大、品牌响的大产业、大企业、大集团,全力打造永州工业旗舰。重点抓好长丰、零烟、湘纸等三大标志性企业和制药、食品加工等两大高成长性行业的发展。要大力支持长丰集团总装、涂装生产线技改,尽快形成5万台整车生产能力;长丰集团与巴西、日本公司合作的年产3000台高档豪华客车项目,要抓紧征地拆迁和办理各项审批手续,争取上半年开工建设;长丰汽车配套要在现有7家企业落户的基础上,再争取汽车仪表、物流等3个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做大永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常烟零陵分厂30万大箱中高档烟生产线配套技改,年内要完成工程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明年底竣工投产,同时下大力抓好20万亩优质烤烟基地建设,确保完成50万担高质量的烤烟任务。湘纸15万吨高档包装纸技改项目,年内主体工程要完成,同时抓好原料林基地建设,今年要搞到40万亩。时代阳光、恒伟等制药企业,熙可、永罐等食品加工企业,目前来势很好,发展潜力很大,要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加速外引内联,强化战略协作,壮大产业规模,特别是熙可、永罐要加快原料基地建设。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使制药、食品加工成为永州工业新的支柱。与此同时,要围绕我市的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发展一批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到“十一五”期末,逐步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汽车、医药、“两烟”、竹木林纸林化、食品加工、建材、纺织、冶金等8大产业链。
(二)大力发展民营工业,加快工业经济规模扩张。在提高质量效益、注重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发展速度,扩张工业经济总量,仍然是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始终坚持一手抓工业支柱的培育,一手抓民营工业的发展。一是在政策上要更加放开放活。这里必须重申: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省市出台的发展民营经济的文件,都要认真加以落实;凡是其他市场主体可以享受的待遇,民营企业一律平等享受;凡是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都要受到法律保护。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利益协调,有关部门要克服利益驱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在产业发展上要更加突出特色。要依托优势资源搞加工,围绕支柱产业搞配套,大力发展农林矿产品加工业和加工贸易业。着重扶持发展以熙可、永罐、金浩植物油、天龙米业、永州异蛇、樱桃谷鸭为代表的生态食品加工业;以华兴竹木、三鑫竹木、道县联邦家具为代表的竹木加工业;以太平洋纺织、丽宏毛织为代表的轻纺工业;以祁山水泥、五里坪水泥为代表的建材工业;以双牌铝厂、哈陵焊剂、华冶集团为代表的冶炼工业;以羊角塘鞭炮集团、祁阳浏花平祥公司为代表的烟花炮竹业;以时代阳光、百草、恒伟、敬和堂为代表的制药工业;以科力电机、冷水滩水泵配件厂、东安精密铸造厂为代表的机电工业;以科贸林化、金腾生物为代表的林化工业;以祁阳浯溪、晒北滩、双牌阳明山、江华大林江、东安湘江电站为代表的小水电产业。尽快形成自己的工业支柱和产业特色。三是在提升水平上要更加注重改革创新。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摒弃家族式管理模式,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重视技术改造和创新,提升工艺水平,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知名品牌。要放宽视野,走开放式发展道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招商活动,想方设法靠大靠强,主动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攀亲结友,组建战略联盟,拓展发展空间。要大力开拓市场,积极扩大我市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
(三)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推动工业集聚发展。精心打造园区,是工业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学习借鉴江西、广东等地园区建设的经验,大力实施园区兴工战略,引导和支持企业向园区集中,把工业园区办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园区,把园区建设与城市新区拓展有机结合起来,对园区内主干道硬化、绿化、亮化等,要全部按城市景观道路标准规划、设计和建设。要贯彻“不求多、务求好”的思想,市里集中力量建设几个、县区集中力量建设一个档次较高的工业园区。凤凰园工业园新开发的两平方公里,要尽快完成主干道的硬化、亮化、绿化,水电全部配套到位,落户6家以上投资过千万元的企业。长丰工业园要完成湘江西路和金水南路建设,形成汽车配套工业园雏型。各县区工业园新开发的1平方公里都要尽快完成水、电、路、讯配套。要突出发展工业。这一条必须始终坚持下去,丝毫不能动摇。各地制定政策要向工业企业和工业项目倾斜、向园区倾斜,安排力量要向工业领域集中,着力发展一批大企业、大项目。今年各县区工业园要引进3—5家规模工业项目,并在当年见到实效。要培育产业特色,每个园区都要从实际出发,立足自身优势,确立一至两个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进行科学合理布局,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推进园区建设,关键要解决好基础设施的投入问题。园区建设的前期投入,财政该拿的钱要拿,但光靠财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用市场的理念、经营的办法建设园区。从外地的一些做法来看,可以采取引凤筑巢筹一块、银行贷款融一块、让出市场引一块、公益设施建设市场化运作一块等办法筹措资金,满足园区建设需要。
(四)强化协调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各级各部门要想工业发展之所想,急工业发展之所急,尽心竭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搞好服务。用地方面,要依据城镇规划、行业标准和招商引资有关政策,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妥善搞好征地拆迁,为新上项目落户和现有企业扩张创造一切必要条件。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工业项目建到哪里,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就要及时跟进配套到哪里,年内要重点抓好萍阳北路的改造和零陵北路的延伸,为零烟和湘纸畅通出口。生产经营方面,要积极沟通协调银企关系,及早跟电力、运输等有关部门衔接计划,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煤、电、油、运等要素供给紧张的问题。税费收取方面,要依法征税、文明征税,切实按政策减免各种规费,探索在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建立“多家费、一家收”的征管模式,减少各方面对企业的影响,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严格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工业生产运行的调度,搞好生产情况的预测预报和动态分析,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工业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探索建立各级领导和部门支持工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当前,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全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力量下企业,进工地,解难题,促发展,对重点企业和骨干项目,市、县区领导要亲自带队,逐个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关于城镇建设
我市经过连续几年的大投入、大建设,中心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推进城市化有了一定基础。适应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市委、市政府提出,2005年全市城镇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明确一个目标,即全市城镇建设投入增长10%,完成54 亿元以上,其中市政基础设施14亿元,住宅和房地产开发40亿元;突出两个重点,即着力抓好完善配套和提质增容;破解三大难题,即全力解决规划滞后、资金筹措和征地拆迁等难题;抓好四大提升,即大力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水平;确保五个到位,即预期目标到位、遗留问题处理到位、法律政策落实到位、领导责任到位和奖罚兑现到位。
(一)突出提质增容,加快基础设施配套。中心城市路网配套方面,加快冷水滩春江路、湘江西路建设步伐,新开工春江路跨线桥和湘江西路大桥,这两座桥是形成河西路网必须配套的控制性项目,要抓紧开工准备,争取早日建成。衡枣高速永州互通至冷水滩城区连接线,是去年10月伯华省长来永州专题调研时明确表态支持的项目,有关部门要抓紧与省交通厅衔接,做好勘测设计,落实建设资金,争取下半年动工建设,使之成为中心城市又一标志性景观。河东路网、梅湾新区、零陵北路、梧桐路、火车新站、舜皇大道、芝山道路网等城区在建主路网工程年内要全部完成配套扫尾;管网配套方面,完成曲河水厂设施搬迁,下大力解决凤凰园片给排水设施,确保熙可工业园生产供水。加快城区主街道管线下地步伐;防灾设施配套方面,全面完成冷水滩河东防洪堤扫尾,启动芝山防洪堤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全年建成7个安置小区并交付使用,完成5个住宅小区土建工程,启动9个住宅小区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进行、分区实施”的原则,两年内全部完成芝冷两城区80余条背街小巷的改造,今年力争完成全部改造任务的50%以上。加快坦塘垃圾处理场、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和15个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基本完成潇湘广场主体工程,完善滨江公园配套设施,全面启动潇湘公园改造。进一步抓好机关庭院绿化、小区绿化和道路绿化,推进城市亮化、美化。县城和小城镇建设要继续抓好“十个一”工程的实施,着力完善路网、管网配套和绿化、亮化、美化,打造城市亮点,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
(二)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全力推进卫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心城区“脏、乱、差”的问题严重影响永州城市形象,人民群众反响强烈。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创建卫生文明城市的决议》,决定从今年起,争取两年内,中心城市创建成为全省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在保持祁阳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的基础上,东安、道县、宁远、蓝山、江永等五个县城创建成为全省卫生县城;在保持祁阳、江华省级文明县城基础上,东安、宁远、道县、新田、双牌五个县城创建成为全省文明县城。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首先,要从改善环境卫生这个基础抓起。突出的是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各办事处、居委会对辖区内的单位、居住户,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明确其责任区,并用图将其标示出来,签订好责任状,然后定期不定期地上门检查。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多次整改不合要求的,要按城市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要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环卫部门要认真研究清扫、保洁、清运、垃圾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对每个环节都要建立和完善制度,严加管理,严格奖罚,确保主次街道垃圾日产日清,干净整洁。各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清扫、保洁制度,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在这里,再次明确,每周五下午为卫生清扫日,请各单位认真安排,爱卫办督促检查。其次,要着力改善市容市貌。加强规划执法管理,依法强制拆除各类违章建筑;大力整顿城市客运交通秩序,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营运,发展规范有序的城市出租车;整治出店占道经营和流动摊担,规范夜宵摊点和棚户;加强城区招牌和广告的管理,治理乱贴乱画行为;严格城区破道和渣土运输管理,逐步推行城区建筑渣土运输专营。第三,要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引导。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永州市文明市民手册》为行为准则,规范市民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大力开展“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树文明新风”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深入开展卫生文明社区、卫生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城市环境。第四,要形成齐抓共创的强大合力。芝冷两区政府是责任主体,要精心制定创建卫生文明城市的工作方案,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抓;城市综合执法、公用事业管理、规划建设、公安、交警、工商、卫生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所有机关单位和全体市民要积极配合,形成整治合力。要把整治和改善设施结合起来,市区两级要加大投入,添置必要的设备,为改善环境卫生创造条件。各县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城镇“脏、乱、差”的整治力度,通过整体联动,全面提升永州城市品位。
三、关于招商引资
1、进一步加强项目开发。招商引资,项目开发是基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立足我市实际,开发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要突出开发重点,紧紧围绕我市工业改革和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旅游发展等重点领域、重要产业,进行项目论证和筛选,确保这些项目在开发建设后能够产生很强的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这些年我们少数地方、少数部门抓项目开发,不是苦于没有门路,就是讲求面面俱到,开发出来的项目,找不出特色,看不到重点。这一点务必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开发项目时,一定要注意把它与本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结合起来,与自身的资源和优势结合起来,力求开发一个项目,就可能培育一个支柱,形成一个产业。要注重项目包装,对外发布和招商的项目,不仅要有项目目录和项目简介,还要按照国际惯例编制项目商业计划书,增强项目对投资者的可信度,以提高项目洽谈和项目落实的成功率。要加强项目库建设,市、县区要将开发的项目进行汇总,进入项目库,并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建立开发项目库、发布项目库、在谈项目库、签约项目库,同时要加强项目库的充实和更新,以不断满足招商引资的需要。要明确工作责任。市发改委是项目开发的第一责任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提出项目开发的方向和重点,指导和帮助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进行项目开发。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衔接,加强配合,共同做好项目开发工作。
2、进一步突出引资重点。各级各部门要把握宏观政策导向,跟踪产业发展走势,在继续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内资外资一起引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引进工业和外资项目,更加注重引进大项目和好项目,更加注重重点区域和重点地区,更加注重引资的质量和效果。一要突出重点产业引资。依托我市汽车、卷烟、食品、医药、林纸一体化、建材、冶金、小水电、旅游等优势产业和高成长性行业,挖掘和推出一系列上、中、下游产品,形成一批并购、合资、合作项目,吸引客商投资,实现产业链招商。要适应广东沿海产业转移的新态势,把引资着力点放到机械制造、纺织、家电、建材、矿产品加工等重点行业上来,力求取得好的成效。二要瞄准重点地区引资。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组团到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和台湾招商,争取更多的粤资、台资、港资项目落户永州,形成群体效应。三要抓住重点项目引资。招来一个大项目,就是发展一个骨干产业,引进一个大企业,就是培植一个支柱财源。各地要着力引进关联度大的龙头项目、带动力强的加工项目、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项目、产业链和供应链长的综合项目,尤其是要瞄准、引进投资上千万过亿元的大项目。以引资重点项目的大突破,促进永州经济的大发展。
3、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重点要抓好“四个并举”:一是全民招商与小分队招商并举。各地要在继续坚持全民参与、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的同时,逐步把重点放到小分队招商上来。市、县区要在重点区域、重点省市建立招商基地和窗口,确定3—4名素质高、业务精的工作人员组成专业小分队常驻当地招商,每个小分队要定任务、定奖罚,工作要与原单位脱钩。这方面,市、县区商务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利用自身优势,主动提供信息,联系客商,以降低招商成本,提高引资实效。二是“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既要瞄准重点地区、重点客商、重点产业上门招商,又要有针对性地把外地客商请到永州实地考察,投资办厂。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今年要在市内举办旅游、城市公用设施、农产品加工等系列专题投洽会,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尽快拿出实施方案。市商务局要加强协调,做好衔接工作。三是老客户与新客户并举。既要留住老客户,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联系和发展新客户,通过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形成“一带十,十带百”的连锁效应。市商务局要带头自我加压,提出巩固老客户、联系新客户的目标任务要求。四是节会招商与分散招商并举。要继续把组织和参加重大招商活动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来抓。今年5月底6月初省里组织的港交会,是我市招商引资的重头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精心包装项目,广泛联络客商;要充分利用国家、省有关招商活动平台,有针对性地组织部分县区和企业参加北京“科博会”、厦门“厦交会”、上海“旅交会”等。各县区、市直各部门也要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出发,积极举办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招商活动。
4、进一步抓好签约项目落实。“三分引、七分建”,项目的履约和实施,是对我们各级干部能力和作风的最好检验。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始终把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作为招商引资的核心工作来抓。要进一步完善“一个签约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部门负责,一套班子专抓”的工作机制,对投资上千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要明确一名市、县区领导为项目实施责任人,一个部门为项目责任单位,抓协调,搞服务,办实事,解难题,包干负责,一抓到底。强化督查督办,要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逐一列出清单,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要求,实行“倒计时”,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小结,年终结总帐,督促项目尽快落实。要完善目标考核体系,把项目签约和项目落实一并纳入对县区、市直部门领导招商引资工作考核的范畴,严格奖惩兑现,促进项目早实施、早建成,早投产受益。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5、进一步创优招商引资环境。环境是形象、是财富。优良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地方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资源,也是最大的品牌。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努力实现“优惠政策零折扣、生产经营零干扰、优质服务零缺陷”。要坚决兑现政策,对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要克服困难,排除阻力,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这不仅是建设诚信政府的需要,也是扩大招商的根本举措,有什么困难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决不能在这个方面失信于客商,失信于社会。要强化全民服务,做到引资单位跟踪服务,职能部门主动服务,社会各界热心服务,着力创造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市、县区政务中心要切实履行职责,提高服务水平,真正成为招商引资的形象和窗口。要严格责任追究,对那些损害客商利益、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要用铁的手腕,坚决予以查处。纪检监察部门每年要通报几起这方面的典型案件,真正起到震慑的作用。
四、关于就业再就业
虽然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目前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就业再就业的压力依然很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高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想更多的办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全市的就业再就业。今年全市就业再就业的工作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0.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万人;引进新办企业的劳动用工满足率要达到8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具体讲,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关系,立足于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要结合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民营经济等政策的实施,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想方设法扩大就业再就业,特别是把发展社区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和公益性事业等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和企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来抓,不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要倡导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形式实现就业,拓展就业空间。要抓好信息、维权等方面的服务,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效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市内招商引资新办企业的劳动用工存在满足不了需求的现象,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这些企业的正常生产,影响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各县区劳动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把提高新办企业劳动用工满足率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工作来抓,组织劳务输出,先要向这些市内用工紧缺的企业输送,千方百计满足这些企业的用工需求。
2、落实再就业政策推动就业。目前,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再就业扶持政策在实施中已初见成效,下一步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抓好政策的落实到位。要重点解决小额担保贷款落实难的问题,在筹集资金、简化手续、降低门槛的同时,推进创业培训、信用社区与小额担保贷款的联动,打通为劳动者个人创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绿色通道。进一步做好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与减免税费、社保补贴支持的衔接。继续加大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工作力度,妥善安置分流离岗职工,着重解决遗留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问题。进一步规范企业裁员行为,严格审查改制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地方配套的再就业资金要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形成再就业资金的制度性安排。要加强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该免的必须免,该补的必须补,该保的必须保。完善享受再就业政策的公示制度和举报电话监督制度,对群众举报和反映强烈的政策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予以纠正和整改。
4、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就业。要把统筹城乡就业,建立长效就业机制,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作为今年就业工作的重点。要完善农民进城就业政策。清理不合理限制,取消不合理收费,全面落实我市发展劳务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要改善就业服务。准确提供用工信息,提供职业介绍服务,规范职业中介秩序。积极参加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今年要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5万人以上。江华瑶族自治县已列入湘西大开发范围,要认真落实湘西地区转移就业培训相关政策,落实经费,专款专用,确保每个农村贫困家庭免费培训1人并推荐就业;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农民工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指导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加强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监管,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对农民工的投诉举报,要有报必查,查必有果。
5、健全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就业。当前,我市社会保险制度不健全、覆盖面窄、保障能力弱等问题,已成为阻碍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到去年底,在全市49万城镇从业人员中,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30.9万人,覆盖面为63%;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0.8万人,覆盖面为55%;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5.4万人,覆盖面为52%;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6万人,覆盖面为22%;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6.3万人,覆盖面为33%。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环境。要切实抓好两项改革,既基本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启动做实企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这方面,中央和省里已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安排部署,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调研,摸清底子,按中央和省里统一制定的政策方案组织实施;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新办企业依法及时纳入社会保险。提高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的参保率,做好破产和改制企业分流安排职工、跨地区流动职工的社会保险接续工作;要加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清欠工作。积极探索“五险合一”的征缴方式,降低征缴成本,提高征缴实效;要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进一步落实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和基金专户定期对帐制度,开展对社会保险基金违规违纪问题整改的督查,对历年被挤占挪用的基金必须限期收回,否则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今年是我市烤烟生产的关键年、机遇年,完成了50万担收购计划,明年就会争取到更多的计划安排,就能做大做强我市的烤烟产业。烤烟主产县一定要看到当前烤烟生产面临的新形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下大力气解决烤烟生产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坚决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种植25万亩、收购50万担的目标任务。一是要抓好面积落实。要坚定不移地保计划、保面积,把计划面积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组和农户,做到落实面积一亩不少。二是要全力抗灾保苗。育苗大棚要确定专人专管,搞好排水、间苗、通风、防病等工作,做到不损失、不浪费一棵苗,并继续坚持“三日一报”制度。指导管理不到位造成烟苗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三是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出台的烤烟生产的扶持政策,烟草公司要确保每担烟叶投入120元,确保烟农的利益不因物价上涨受到损害。四是要加快烤房新建、改建的进度。各县要认真做好烤房用砖的余缺调剂,做到不误烤期。
第四篇:**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和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总结和部署全市工业改革和发展、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就业再就业等工作。庆炎书记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早在市里“~”召开前后,就分别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逐项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等会,庆炎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四个问题。
一、关于工业改革和发展
过去一年,是我市国企改革强势推进、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的一年。从工作上讲,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218亿元,增长17%,增加值67.8亿元,增长12.6%。规模工业增加值38.5亿元,增长18.3%,实现利润7亿元。二是国企改革力度加大。市、县区两级下派285个改制指导组,抽调2000多名干部,投入1.6亿元财政资金,启动改制企业285户,其中市属工交企业14户、非工交企业23户,县区属企业248户。到目前,市属14户工交企业中已有无线、观煤、冶化、永客、发电、美印、汽修等7户企业基本完成“两个置换”,万利处置了主要资产,潇湘集团达成了资产出让协议,其他5户企业正在加紧资产处置;县区属国有企业完成改制160家。“双联”工作深入开展,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2家。长丰、零烟、湘纸、熙可等4家企业完成增加值14.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37.6%。所有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全市民营工业发展到31000多家,完成产值149.8亿元,增长29.1%,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8.7%。祁阳鑫利、江永银铅锌矿、中大、科力等企业发展速度快,对财政的贡献大。县域工业发展较快,新田、蓝山、双牌、东安等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超过35%。四是园区建设来势较好。各级各部门始终把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载体来抓,以园区集聚促进工业集群发展。去年,市、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并引进和发展了一批新的项目。长丰工业园新落户企业4家,总投资5亿元;凤凰园工业园新落户企业14家,总投资3.6亿元;萍洲高科技工业园新投产和落户企业5家,总投资2.13亿元。各县工业园新落户规模企业39家,道县、祁阳白水、新田龙泉、双牌、东安白牙市等园区建设进度较快,引进项目较多。五是重大技改项目进展顺利。全市工业技改投入完成14.7亿元,增长51%。时代阳光、敬和堂、恒伟等几家骨干制药企业全部通过GMp认证。长丰汽车及配套项目、湘纸15万吨高档包装纸项目正抓紧实施。常烟零陵分厂30万大箱卷烟生产线改造、希尔公司1亿粒静安胶囊、恒康中药饮片项目已正式启动。长丰集团的客车技改项目正在抓紧进行征地拆迁的准备工作。这些技改项目完成后,将极大地增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今年是我市工业发展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工业强市意识,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大抓工业,抓大工业,通过工业的崛起来实现经济的腾飞。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年工业发展目标是“五个二”,即全部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以上,技改投入完成20亿元,产值过亿元的骨干企业达到20家。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打造工业旗舰,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大企业、大集团是工业经济的支柱,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各级各部门要在近几年工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集中力量抓产业,握紧拳头抓重点,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尽快形成一批规模大、品牌响的大产业、大企业、大集团,全力打造永州工业旗舰。重点抓好长丰、零烟、湘纸等三大标志性企业和制药、食品加工等两大高成长性行业的发展。要大力支持长丰集团总装、涂装生产线技改,尽快形成5万台整车生产能力;长丰集团与巴西、日本公司合作的年产3000台高档豪华客车项目,要抓紧征地拆迁和办理各项审批手续,争取上半年开工建设;长丰汽车配套要在现有7家企业落户的基础上,再争取汽车仪表、物流等3个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做大永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常烟零陵分厂30万大箱中高档烟生产线配套技改,年内要完成工程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明年底竣工投产,同时下大力抓好20万亩优质烤烟基地建设,确保完成50万担高质量的烤烟任务。湘纸15万吨高档包装纸技改项目,年内主体工程要完成,同时抓好原料林基地建设,今年要搞到40万亩。时代阳光、恒伟等制药企业,熙可、永罐等食品加工企业,目前来势很好,发展潜力很大,要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加速外引内联,强化战略协作,壮大产业规模,特别是熙可、永罐要加快原料基地建设。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使制药、食品加工成为永州工业新的支柱。与此同时,要围绕我市的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发展一批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到“十一五”期末,逐步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汽车、医药、“两烟”、竹木林纸林化、食品加工、建材、纺织、冶金等8大产业链。
(二)大力发展民营工业,加快工业经济规模扩张。在提高质量效益、注重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发展速度,扩张工业经济总量,仍然是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始终坚持一手抓工业支柱的培育,一手抓民营工业的发展。一是在政策上要更加放开放活。这里必须重申: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省市出台的发展民营经济的文件,都要认真加以落实;凡是其他市场主体可以享受的待遇,民营企业一律平等享受;凡是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都要受到法律保护。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利益协调,有关部门要克服利益驱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在产业发展上要更加突出特色。要依托优势资源搞加工,围绕支柱产业搞配套,大力发展农林矿产品加工业和加工贸易业。着重扶持发展以熙可、永罐、金浩植物油、天龙米业、永州异蛇、樱桃谷鸭为代表的生态食品加工业;以华兴竹木、三鑫竹木、道县联邦家具为代表的竹木加工业;以太平洋纺织、丽宏毛织为代表的轻纺工业;以祁山水泥、五里坪水泥为代表的建材工业;以双牌铝厂、哈陵焊剂、华冶集团为代表的冶炼工业;以羊角塘鞭炮集团、祁阳浏
花平祥公司为代表的烟花炮竹业;以时代阳光、百草、恒伟、敬和堂为代表的制药工业;以科力电机、冷水滩水泵配件厂、东安精密铸造厂为代表的机电工业;以科贸林化、金腾生物为代表的林化工业;以祁阳浯溪、晒北滩、双牌阳明山、江华大林江、东安湘江电站为代表的小水电产业。尽快形成自己的工业支柱和产业特色。三是在提升水平上要更加注重改革创新。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摒弃家族式管理模式,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重视技术改造和创新,提升工艺水平,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知名品牌。要放宽视野,走开放式发展道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招商活动,想方设法靠大靠强,主动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攀亲结友,组建战略联盟,拓展发展空间。要大力开拓市场,积极扩大我市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
(三)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推动工业集聚发展。精心打造园区,是工业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学习借鉴江西、广东等地园区建设的经验,大力实施园区兴工战略,引导和支持企业向园区集中,把工业园区办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园区,把园区建设与城市新区拓展有机结合起来,对园区内主干道硬化、绿化、亮化等,要全部按城市景观道路标准规划、设计和建设。要贯彻“不求多、务求好”的思想,市里集中力量建设几个、县区集中力量建设一个档次较高的工业园区。凤凰园工业园新开发的两平方公里,要尽快完成主干道的硬化、亮化、绿化,水电全部配套到位,落户6家以上投资过千万元的企业。长丰工业园要完成湘江西路和金水南路建设,形成汽车配套工业园雏型。各县区工业园新开发的1平方公里都要尽快完成水、电、路、讯配套。要突出发展工业。这一条必须始终坚持下去,丝毫不能动摇。各地制定政策要向工业企业和工业项目倾斜、向园区倾斜,安排力量要向工业领域集中,着力发展一批大企业、大项目。今年各县区工业园要引进3—5家规模工业项目,并在当年见到实效。要培育产业特色,每个园区都要从实际出发,立足自身优势,确立一至两个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进行科学合理布局,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推进园区建设,关键要解决好基础设施的投入问题。园区建设的前期投入,财政该拿的钱要拿,但光靠财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用市场的理念、经营的办法建设园区。从外地的一些做法来看,可以采取引凤筑巢筹一块、银行贷款融一块、让出市场引一块、公益设施建设市场化运作一块等办法筹措资金,满足园区建设需要。
(四)强化协调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各级各部门要想工业发展之所想,急工业发展之所急,尽心竭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搞好服务。用地方面,要依据城镇规划、行业标准和招商引资有关政策,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妥善搞好征地拆迁,为新上项目落户和现有企业扩张创造一切必要条件。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工业项目建到哪里,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就要及时跟进配套到哪里,年内要重点抓好萍阳北路的改造和零陵北路的延伸,为零烟和湘纸畅通出口。生产经营方面,要积极沟通协调银企关系,及早跟电力、运输等有关部门衔接计划,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煤、电、油、运等要素供给紧张的问题。税费收取方面,要依法征税、文明征税,切实按政策减免各种规费,探索在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建立“多家费、一家收”的征管模式,减少各方面对企业的影响,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严格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工业生产运行的调度,搞好生产情况的预测预报和动态分析,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工业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探索建立各级领导和部门支持工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当前,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全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力量下企业,进工地,解难题,促发展,对重点企业和骨干项目,市、县区领导要亲自带队,逐个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加快工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国企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今年我市国企改革要继续贯彻“四个必须”、“三个第一位”的原则,既要坚定不移,敢于攻坚,锐意推进,又要积极稳妥,因企施策,分类指导,务求改制一家,成功一家,搞活一家。市属国有工业企业的改制工作,重点抓好14户已进入改制程序的工交企业改革扫尾,对尚未启动改制的8家工交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宜改则改,不搞一刀切;对市属国有非工交企业和县区属国有企业,市里不再下达任务,由市直主管部门和各县区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从工作上讲,主要是抓好四个落实。一是要在维护职工利益上抓好落实。要周密制订改革方案,慎重选择出台时机,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很好地结合起来,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改制企业职工的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以及经认定企业拖欠职工的各项费用,都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足额兑付,一时难以足额支付的,要拿出计划,承诺分期支付。对那些暂不启动改制的企业职工,也要给予充分关心,积极做好社会保障和实现再就业等方面的工作,并引导企业职工动脑筋、想办法,千方百计寻找适合本企业的改革、改制之路。二是要在严格执行政策上抓好落实。去年,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和省里的有关规定出台了永政发[~]1号、2号两个文件,这是市属国有工交企业推进改革的政策依据,今年除个别条款按省里文件要求有所调整外,其他条款都没有变,必须继续认真执行。各县区要在不违反中央和省市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国企改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改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政策尚未明确的,要主动汇报,待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再执行,不得随意突破,乱开口子。在改制具体操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程序办事,搞好宣传发动,客观评估资产,科学制定方案,严格审批程序,精心组织实施,依法该走的程序一个也不能省。三是要在筹措改革成本上抓好落实。这是确保国企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要把改革改制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通过挂大靠强,招商引进投资者,推进改革,搞活企业。要抢抓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核销不良贷款的机遇,进一步做好核减呆账工作,希望银信部门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要加强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沟通、衔接,力争以较低的成本回购已划转的7.8亿元未处理债务。四是要在精心
p>
(二)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全力推进卫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心城区“脏、乱、差”的问题严重影响永州城市形象,人民群众反响强烈。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创建卫生文明城市的决议》,决定从今年起,争取两年内,中心城市创建成为全省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在保持祁阳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的基础上,东安、道县、宁远、蓝山、江永等五个县城创建成为全省卫生县城;在保持祁阳、江华省级文明县城基础上,东安、宁远、道县、新田、双牌五个县城创建成为全省文明县城。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首先,要从改善环境卫生这个基础抓起。突出的是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各办事处、居委会对辖区内的单位、居住户,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明确其责任区,并用图将其标示出来,签订好责任状,然后定期不定期地上门检查。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多次整改不合要求的,要按城市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要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环卫部门要认真研究清扫、保洁、清运、垃圾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对每个环节都要建立和完善制度,严加管理,严格奖罚,确保主次街道垃圾日产日清,干净整洁。各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清扫、保洁制度,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在这里,再次明确,每周五下午为卫生清扫日,请各单位认真安排,爱卫办督促检查。其次,要着力改善市容市貌。加强规划执法管理,依法强制拆除各类违章建筑;大力整顿城市客运交通秩序,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营运,发展规范有序的城市出租车;整治出店占道经营和流动摊担,规范夜宵摊点和棚户;加强城区招牌和广告的管理,治理乱贴乱画行为;严格城区破道和渣土运输管理,逐步推行城区建筑渣土运输专营。第三,要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引导。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永州市文明市民手册》为行为准则,规范市民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大力开展“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树文明新风”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深入开展卫生文明社区、卫生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城市环境。第四,要形成齐抓共创的强大合力。芝冷两区政府是责任主体,要精心制定创建卫生文明城市的工作方案,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抓;城市综合执法、公用事业管理、规划建设、公安、交警、工商、卫生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所有机关单位和全体市民要积极配合,形成整治合力。要把整治和改善设施结合起来,市区两级要加大投入,添置必要的设备,为改善环境卫生创造条件。各县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城镇“脏、乱、差”的整治力度,通过整体联动,全面提升永州城市品位。
(三)进一步拓宽思路,着力破解城镇建设和发展中的难题。一是要切实解决规划滞后难题。中心城市要加快修建性详规和专业规划编制,今年要确保完成规划投入1500万元,编制规划30项。县城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没有完成的,要尽快完成,重点镇的建设规划也要逐步完善。要严格规划管理,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依法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二是要切实解决资金筹措难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包装一批城镇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事业项目,引进外资开发建设。今年中心城区要在供气、供水的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要继续抓好城建打捆申贷资金的落实,年内2亿元资金要全部到位。进一步做好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工作,市本级今年经营性土地出让收入力争实现3个亿,对已出让而未收回的土地出让金要尽快收回。要盘活存量资产,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城市综合开发。三是要切实解决征地拆迁难题。征地拆迁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进行,严格限制采取强制性措施,确需采取强制性措施的,必须严格执行法律程序,做好预案。要认真落实征地拆迁和补偿安置政策,必须先足额兑现补偿资金和安置到位,再允许报批和征用土地,对补偿资金不到位,安置不落实的,坚决不准实施征地拆迁。切实做好治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对历年政府投资工程拖欠的工程款,必须按照中央、省和市里的要求,按期抓好兑付,今年不能再发生新的拖欠。要加大征地拆迁过程中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下大力解决遗留问题,确保城镇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关于招商引资
~年,各级各部门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加强领导,明确措施,落实责任,兑现奖罚,招商引资成果在上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扩大。全年签约外资项目145个,9.8亿美元,内资项目316个,238.6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1.3亿元,增长48.7%。重大招商活动成效明显。全市组团参加“厦交会”、“湘洽会”、“欧洽会”、“城洽会”和“泛珠三角”经贸合作洽谈会获得成功。仅“厦交会”和“湘洽会”就签约项目230个,其中外资项目85个,合同外资6亿多美元,内资项目145个,合同内资近100亿元。芝山、蓝山、双牌、东安等县区在温州、东莞、大朗等地举办招商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项目资金到位较好。全年共审批外商投资企业82家,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亿美元,增长100%,增幅列全省第一,被评为全省利用外资工作先进单位;到位市外内资31.5亿元,增长48%;各县区和市直单位齐头并进。11个县区到位内资均超过1亿元,祁阳、芝山、道县、蓝山、冷水滩等5个县区到位外资突破1000万美元。纳入考核的93个市直单位引进外资项目34个,到位外资7440万美元,引资内资项目56个,引进内资5.8亿元。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
扩大招商引资是我市一项长期而又带根本性的战略举措。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抓住我市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和沿海产业内移的机遇,充分利用我市投资综合成本低廉的优势,继续坚持全民招商的工作格局不动摇,突出招商引资办工业不动摇,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不动摇,高位推进,强势推动,务求取得更大实效。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力争2亿美元以上;市外内资到位40亿元,力争50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1.48亿美元,其中出口3000万美元以上。
1、进一步加强项目开发
。招商引资,项目开发是基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立足我市实际,开发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要突出开发重点,紧紧围绕我市工业改革和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旅游发展等重点领域、重要产业,进行项目论证和筛选,确保这些项目在开发建设后能够产生很强的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这些年我们少数地方、少数部门抓项目开发,不是苦于没有门路,就是讲求面面俱到,开发出来的项目,找不出特色,看不到重点。这一点务必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开发项目时,一定要注意把它与本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结合起来,与自身的资源和优势结合起来,力求开发一个项目,就可能培育一个支柱,形成一个产业。要注重项目包装,对外发布和招商的项目,不仅要有项目目录和项目简介,还要按照国际惯例编制项目商业计划书,增强项目对投资者的可信度,以提高项目洽谈和项目落实的成功率。要加强项目库建设,市、县区要将开发的项目进行汇总,进入项目库,并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建立开发项目库、发布项目库、在谈项目库、签约项目库,同时要加强项目库的充实和更新,以不断满足招商引资的需要。要明确工作责任。市发改委是项目开发的第一责任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提出项目开发的方向和重点,指导和帮助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进行项目开发。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衔接,加强配合,共同做好项目开发工作。
2、进一步突出引资重点。各级各部门要把握宏观政策导向,跟踪产业发展走势,在继续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内资外资一起引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引进工业和外资项目,更加注重引进大项目和好项目,更加注重重点区域和重点地区,更加注重引资的质量和效果。一要突出重点产业引资。依托我市汽车、卷烟、食品、医药、林纸一体化、建材、冶金、小水电、旅游等优势产业和高成长性行业,挖掘和推出一系列上、中、下游产品,形成一批并购、合资、合作项目,吸引客商投资,实现产业链招商。要适应广东沿海产业转移的新态势,把引资着力点放到机械制造、纺织、家电、建材、矿产品加工等重点行业上来,力求取得好的成效。二要瞄准重点地区引资。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组团到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和台湾招商,争取更多的粤资、台资、港资项目落户永州,形成群体效应。三要抓住重点项目引资。招来一个大项目,就是发展一个骨干产业,引进一个大企业,就是培植一个支柱财源。各地要着力引进关联度大的龙头项目、带动力强的加工项目、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项目、产业链和供应链长的综合项目,尤其是要瞄准、引进投资上千万过亿元的大项目。以引资重点项目的大突破,促进永州经济的大发展。
3、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重点要抓好“四个并举”:一是全民招商与小分队招商并举。各地要在继续坚持全民参与、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的同时,逐步把重点放到小分队招商上来。市、县区要在重点区域、重点省市建立招商基地和窗口,确定3—4名素质高、业务精的工作人员组成专业小分队常驻当地招商,每个小分队要定任务、定奖罚,工作要与原单位脱钩。这方面,市、县区商务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利用自身优势,主动提供信息,联系客商,以降低招商成本,提高引资实效。二是“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既要瞄准重点地区、重点客商、重点产业上门招商,又要有针对性地把外地客商请到永州实地考察,投资办厂。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今年要在市内举办旅游、城市公用设施、农产品加工等系列专题投洽会,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尽快拿出实施方案。市商务局要加强协调,做好衔接工作。三是老客户与新客户并举。既要留住老客户,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联系和发展新客户,通过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形成“一带十,十带百”的连锁效应。市商务局要带头自我加压,提出巩固老客户、联系新客户的目标任务要求。四是节会招商与分散招商并举。要继续把组织和参加重大招商活动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来抓。今年5月底6月初省里组织的港交会,是我市招商引资的重头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精心包装项目,广泛联络客商;要充分利用国家、省有关招商活动平台,有针对性地组织部分县区和企业参加北京“科博会”、厦门“厦交会”、上海“旅交会”等。各县区、市直各部门也要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出发,积极举办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招商活动。
4、进一步抓好签约项目落实。“三分引、七分建”,项目的履约和实施,是对我们各级干部能力和作风的最好检验。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始终把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作为招商引资的核心工作来抓。要进一步完善“一个签约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部门负责,一套班子专抓”的工作机制,对投资上千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要明确一名市、县区领导为项目实施责任人,一个部门为项目责任单位,抓协调,搞服务,办实事,解难题,包干负责,一抓到底。强化督查督办,要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逐一列出清单,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要求,实行“倒计时”,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小结,年终结总帐,督促项目尽快落实。要完善目标考核体系,把项目签约和项目落实一并纳入对县区、市直部门领导招商引资工作考核的范畴,严格奖惩兑现,促进项目早实施、早建成,早投产受益。
5、进一步创优招商引资环境。环境是形象、是财富。优良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地方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资源,也是最大的品牌。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努力实现“优惠政策零折扣、生产经营零干扰、优质服务零缺陷”。要坚决兑现政策,对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要克服困难,排除阻力,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这不仅是建设诚信政府的需要,也是扩大招商的根本举措,有什么困难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决不能在这个方面失信于客商,失信于社会。要强化全民服务,做到引资单位跟踪服务,职能部门主动服务,社会各界热心服务,着力创造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市、县区政务中心要切实履行职责,提高服务水平,真正成为招商引资的形象和窗口。要严格责任追究,对那些损害客
16个企业职工培训机构、20个再就业培训基地和16个农村转移就业培训基地。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和基层工作平台建设,实现就业服务重心下移。要按照统筹城乡就业的要求,建成“政策统一、信息共享、市场开放、流动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实现全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调动社会各类就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实现就业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继续改善基层平台的经费保障和工作条件,尤其是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社会保障问题。要进一步深化“最充分就业社区”、“信用社区”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
4、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就业。要把统筹城乡就业,建立长效就业机制,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作为今年就业工作的重点。要完善农民进城就业政策。清理不合理限制,取消不合理收费,全面落实我市发展劳务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要改善就业服务。准确提供用工信息,提供职业介绍服务,规范职业中介秩序。积极参加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今年要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5万人以上。江华瑶族自治县已列入湘西大开发范围,要认真落实湘西地区转移就业培训相关政策,落实经费,专款专用,确保每个农村贫困家庭免费培训1人并推荐就业;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农民工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指导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加强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监管,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对农民工的投诉举报,要有报必查,查必有果。
5、健全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就业。当前,我市社会保险制度不健全、覆盖面窄、保障能力弱等问题,已成为阻碍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到去年底,在全市49万城镇从业人员中,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30.9万人,覆盖面为63%;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0.8万人,覆盖面为55%;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5.4万人,覆盖面为52%;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6万人,覆盖面为22%;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6.3万人,覆盖面为33%。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环境。要切实抓好两项改革,既基本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启动做实企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这方面,中央和省里已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安排部署,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调研,摸清底子,按中央和省里统一制定的政策方案组织实施;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新办企业依法及时纳入社会保险。提高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的参保率,做好破产和改制企业分流安排职工、跨地区流动职工的社会保险接续工作;要加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清欠工作。积极探索“五险合一”的征缴方式,降低征缴成本,提高征缴实效;要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进一步落实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和基金专户定期对帐制度,开展对社会保险基金违规违纪问题整改的督查,对历年被挤占挪用的基金必须限期收回,否则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当前的烤烟生产。总的讲,今年我市的烤烟生产开局比较好,各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一是育苗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漂浮育苗面积19.2万亩。由于技术措施到位,烟苗出苗率高、素质好。二是种植面积已落实21.6万亩,比去年同期的16.7万亩多了4.9万亩。三是机械翻耕起垄的力度大,翻耕整地面积达到13.2万亩。但是必须看到,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较多,生产形势非常严峻。一是由于长期低温阴雨,烟苗不能正常生长,部分地方出现小苗、弱苗、病苗和苗龄期延长,这样有可能导致季节推迟和影响移栽后烟苗的生长。二是烤房新建和改建进度慢,今年全市计划新建烤房1.3万座,目前仅完成0.3万座。三是烟用煤、肥料、地膜等烟用物资价格上涨较快,其中烟用煤价格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四是面积落实不足,同计划相差3.4万亩。
今年是我市烤烟生产的关键年、机遇年,完成了50万担收购计划,明年就会争取到更多的计划安排,就能做大做强我市的烤烟产业。烤烟主产县一定要看到当前烤烟生产面临的新形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下大力气解决烤烟生产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坚决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种植25万亩、收购50万担的目标任务。一是要抓好面积落实。要坚定不移地保计划、保面积,把计划面积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组和农户,做到落实面积一亩不少。二是要全力抗灾保苗。育苗大棚要确定专人专管,搞好排水、间苗、通风、防病等工作,做到不损失、不浪费一棵苗,并继续坚持“三日一报”制度。指导管理不到位造成烟苗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三是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出台的烤烟生产的扶持政策,烟草公司要确保每担烟叶投入120元,确保烟农的利益不因物价上涨受到损害。四是要加快烤房新建、改建的进度。各县要认真做好烤房用砖的余缺调剂,做到不误烤期。
同志们,对今年的经济工作,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和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已经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大家要结合这次会议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从今年元月份的情况看,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完成24.66亿元,同比增长10.5%,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7%,第二产业增长16.8%,第三产业增长9.3%。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3.06亿元,增长35.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亿元,增长19.1%;实际利用外资3730.3万美元,增长10.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亿元,增长12.6%;财政总收入完成2.18亿元,增长40.3%。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两手抓、两促进”的原则,在认真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同时,切实抓好当前的各项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工作的良好开局。
第五篇:xx同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和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总结和部署全市工业改革和发展、城镇建设、招商引资、就业再就业等工作。庆炎书记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早在市里“两会”召开前后,就分别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逐项工作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等会,庆炎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四个问题。
一、关于工业改革和发展过去一年,是我市国企改革强势推进、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的一年。从工作上讲,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218亿元,增长17%,增加值67.8亿元,增长12.6%。规模工业增加值38.5亿元,增长18.3%,实现利润7亿元。二是国企改革力度加大。市、县区两级下派285个改制指导组,抽调2000多名干部,投入1.6亿元财政资金,启动改制企业285户,其中市属工交企业14户、非工交企业23户,县区属企业248户。到目前,市属14户工交企业中已有无线、观煤、冶化、永客、发电、美印、汽修等7户企业基本完成“两个置换”,万利处置了主要资产,潇湘集团达成了资产出让协议,其他5户企业正在加紧资产处置;县区属国有企业完成改制160家。“双联”工作深入开展,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2家。长丰、零烟、湘纸、熙可等4家企业完成增加值14.5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37.6%。所有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全市民营工业发展到31000多家,完成产值149.8亿元,增长29.1%,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8.7%。祁阳鑫利、江永银铅锌矿、中大、科力等企业发展速度快,对财政的贡献大。县域工业发展较快,新田、蓝山、双牌、东安等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幅超过35%。四是园区建设来势较好。各级各部门始终把园区建设作为发展工业的重要载体来抓,以园区集聚促进工业集群发展。去年,市、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完善,并引进和发展了一批新的项目。长丰工业园新落户企业4家,总投资5亿元;凤凰园工业园新落户企业14家,总投资3.6亿元;萍洲高科技工业园新投产和落户企业5家,总投资2.13亿元。各县工业园新落户规模企业39家,道县、祁阳白水、新田龙泉、双牌、东安白牙市等园区建设进度较快,引进项目较多。五是重大技改项目进展顺利。全市工业技改投入完成14.7亿元,增长51%。时代阳光、敬和堂、恒伟等几家骨干制药企业全部通过GMp认证。长丰汽车及配套项目、湘纸15万吨高档包装纸项目正抓紧实施。常烟零陵分厂30万大箱卷烟生产线改造、希尔公司1亿粒静安胶囊、恒康中药饮片项目已正式启动。长丰集团的客车技改项目正在抓紧进行征地拆迁的准备工作。这些技改项目完成后,将极大地增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今年是我市工业发展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工业强市意识,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大抓工业,抓大工业,通过工业的崛起来实现经济的腾飞。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年工业发展目标是“五个二”,即全部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总产值和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以上,技改投入完成20亿元,产值过亿元的骨干企业达到20家。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突出打造工业旗舰,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大企业、大集团是工业经济的支柱,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各级各部门要在近几年工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集中力量抓产业,握紧拳头抓重点,依托现有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尽快形成一批规模大、品牌响的大产业、大企业、大集团,全力打造永州工业旗舰。重点抓好长丰、零烟、湘纸等三大标志性企业和制药、食品加工等两大高成长性行业的发展。要大力支持长丰集团总装、涂装生产线技改,尽快形成5万台整车生产能力;长丰集团与巴西、日本公司合作的年产3000台高档豪华客车项目,要抓紧征地拆迁和办理各项审批手续,争取上半年开工建设;长丰汽车配套要在现有7家企业落户的基础上,再争取汽车仪表、物流等3个以上项目建成投产,做大永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常烟零陵分厂30万大箱中高档烟生产线配套技改,年内要完成工程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明年底竣工投产,同时下大力抓好20万亩优质烤烟基地建设,确保完成50万担高质量的烤烟任务。湘纸15万吨高档包装纸技改项目,年内主体工程要完成,同时抓好原料林基地建设,今年要搞到40万亩。时代阳光、恒伟等制药企业,熙可、永罐等食品加工企业,目前来势很好,发展潜力很大,要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加速外引内联,强化战略协作,壮大产业规模,特别是熙可、永罐要加快原料基地建设。通过两年左右的努力,使制药、食品加工成为永州工业新的支柱。与此同时,要围绕我市的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培育发展一批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到“十一五”期末,逐步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汽车、医药、“两烟”、竹木林纸林化、食品加工、建材、纺织、冶金等8大产业链。(二)大力发展民营工业,加快工业经济规模扩张。在提高质量效益、注重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加快工业发展速度,扩张工业经济总量,仍然是我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始终坚持一手抓工业支柱的培育,一手抓民营工业的发展。一是在政策上要更加放开放活。这里必须重申: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省市出台的发展民营经济的文件,都要认真加以落实;凡是其他市场主体可以享受的待遇,民营企业一律平等享受;凡是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都要受到法律保护。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利益协调,有关部门要克服利益驱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在产业发展上要更加突出特色。要依托优势资源搞加工,围绕支柱产业搞配套,大力发展农林矿产品加工业和加工贸易业。着重扶持发展以熙可、永罐、金浩植物油、天龙米业、永州异蛇、樱桃谷鸭为代表的生态食品加工业;以华兴竹木、三鑫竹木、道县联邦家具为代表的竹木加工业;以太平洋纺织、丽宏毛织为代表的轻纺工业;以祁山水泥、五里坪水泥为代表的建材工业;以双牌铝厂、哈陵焊剂、华冶集团为代表的冶炼工业;以羊角塘鞭炮集团、祁阳浏花平祥公司为代表的烟花炮竹业;以时代阳光、百草、恒伟、敬和堂为代表的制药工业;以科力电机、冷水滩水泵配件厂、东安精密铸造厂为代表的机电工业;以科贸林化、金腾生物为代表的林化工业;以祁阳浯溪、晒北滩、双牌阳明山、江华大林江、东安湘江电站为代表的小水电产业。尽快形成自己的工业支柱和产业特色。三是在提升水平上要更加注重改革创新。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摒弃家族式管理模式,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重视技术改造和创新,提升工艺水平,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知名品牌。要放宽视野,走开放式发展道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招商活动,想方设法靠大靠强,主动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攀亲结友,组建战略联盟,拓展发展空间。要大力开拓市场,积极扩大我市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份额。(三)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推动工业集聚发展。精心打造园区,是工业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学习借鉴江西、广东等地园区建设的经验,大力实施园区兴工战略,引导和支持企业向园区集中,把工业园区办成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园区,把园区建设与城市新区拓展有机结合起来,对园区内主干道硬化、绿化、亮化等,要全部按城市景观道路标准规划、设计和建设。要贯彻“不求多、务求好”的思想,市里集中力量建设几个、县区集中力量建设一个档次较高的工业园区。凤凰园工业园新开发的两平方公里,要尽快完成主干道的硬化、亮化、绿化,水电全部配套到位,落户6家以上投资过千万元的企业。长丰工业园要完成湘江西路和金水南路建设,形成汽车配套工业园雏型。各县区工业园新开发的1平方公里都要尽快完成水、电、路、讯配套。要突出发展工业。这一条必须始终坚持下去,丝毫不能动摇。各地制定政策要向工业企业和工业项目倾斜、向园区倾斜,安排力量要向工业领域集中,着力发展一批大企业、大项目。今年各县区工业园要引进3—5家规模工业项目,并在当年见到实效。要培育产业特色,每个园区都要从实际出发,立足自身优势,确立一至两个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进行科学合理布局,提升产业集聚水平。推进园区建设,关键要解决好基础设施的投入问题。园区建设的前期投入,财政该拿的钱要拿,但光靠财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会用市场的理念、经营的办法建设园区。从外地的一些做法来看,可以采取引凤筑巢筹一块、银行贷款融一块、让出市场引一块、公益设施建设市场化运作一块等办法筹措资金,满足园区建设需要。(四)强化协调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各级各部门要想工业发展之所想,急工业发展之所急,尽心竭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搞好服务。用地方面,要依据城镇规划、行业标准和招商引资有关政策,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妥善搞好征地拆迁,为新上项目落户和现有企业扩张创造一切必要条件。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工业项目建到哪里,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就要及时跟进配套到哪里,年内要重点抓好萍阳北路的改造和零陵北路的延伸,为零烟和湘纸畅通出口。生产经营方面,要积极沟通协调银企关系,及早跟电力、运输等有关部门衔接计划,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煤、电、油、运等要素供给紧张的问题。税费收取方面,要依法征税、文明征税,切实按政策减免各种规费,探索在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建立“多家费、一家收”的征管模式,减少各方面对企业的影响,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严格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工业生产运行的调度,搞好生产情况的预测预报和动态分析,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工业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探索建立各级领导和部门支持工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当前,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全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力量下企业,进工地,解难题,促发展,对重点企业和骨干项目,市、县区领导要亲自带队,逐个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帮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工业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国企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今年我市国企改革要继续贯彻“四个必须”、“三个第一位”的原则,既要坚定不移,敢于攻坚,锐意推进,又要积极稳妥,因企施策,分类指导,务求改制一家,成功一家,搞活一家。市属国有工业企业的改制工作,重点抓好14户已进入改制程序的工交企业改革扫尾,对尚未启动改制的8家工交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宜改则改,不搞一刀切;对市属国有非工交企业和县区属国有企业,市里不再下达任务,由市直主管部门和各县区根据具体情况自行确定。从工作上讲,主要是抓好四个落实。一是要在维护职工利益上抓好落实。要周密制订改革方案,慎重选择出台时机,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很好地结合起来,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改制企业职工的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以及经认定企业拖欠职工的各项费用,都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足额兑付,一时难以足额支付的,要拿出计划,承诺分期支付。对那些暂不启动改制的企业职工,也要给予充分关心,积极做好社会保障和实现再就业等方面的工作,并引导企业职工动脑筋、想办法,千方百计寻找适合本企业的改革、改制之路。二是要在严格执行政策上抓好落实。去年,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和省里的有关规定出台了永政发[2004]1号、2号两个文件,这是市属国有工交企业推进改革的政策依据,今年除个别条款按省里文件要求有所调整外,其他条款都没有变,必须继续认真执行。各县区要在不违反中央和省市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国企改革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改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政策尚未明确的,要主动汇报,待市国企改革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后再执行,不得随意突破,乱开口子。在改制具体操作中,一定要严格按程序办事,搞好宣传发动,客观评估资产,科学制定方案,严格审批程序,精心组织实施,依法该走的程序一个也不能省。三是要在筹措改革成本上抓好落实。这是确保国企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要把改革改制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通过挂大靠强,招商引进投资者,推进改革,搞活企业。要抢抓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核销不良贷款的机遇,进一步做好核减呆账工作,希望银信部门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要加强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沟通、衔接,力争以较低的成本回购已划转的7.8亿元未处理债务。四是要在精心组织实施上抓好落实。要继续实行每家企业由1—2名市县领导挂帅,一个部门负责,一套班子专抓,包资金筹措,包改制到位,包引进催生新项目,包企业稳定。改制工作一天没有完成,挂点领导和指导组成员就一天不能撤离。企业厂长经理是改革的主角,要承担主体责任,主动参与改革,积极支持改革。市国资委和市国企改革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做好改革方案的审核和实施工作,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同时要全面摸清尚未改制企业的底子,为下步改革当好参谋。企业主管部门要主动担负起改革的重任,行业事务办要切实履行改革和稳定的职责。金融、税务、财政、审计、工商、劳动、国土、民政、电力、规划建设、房产、自来水等部门要以国企改革为己任,充分考虑改革实际,切实体谅企业困难,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要继续深入开展“双联”活动,切实抓好帮助企业改革改制、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维护企业和职工队伍稳定、转变机关干部作风等工作,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关于城镇建设2004年,面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新形势,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城建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及时调整城建部署,多方筹措城建资金,集中推进左右城市化进程的重大项目,优先抓好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要项目,城镇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建设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跨越式发展目标,各县县城和小城镇建设的个性和特色日益明显。一是规划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心城市严格按照修编后的总体规划要求,及时跟进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编制,当年投入1240万元,完成了9个控制性详规、20个修建性详规和5个专业性规划,启动了芝山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建成区控制性和修建性详规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95%。小城镇规划全面推进,蓝山县城总体规划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获省建设厅评审通过。江永上甘棠和芝山干岩头两个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已经完成,42个小康示范村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全市初步形成了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较为完整的城镇规划体系。二是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全年城镇建设投入47.6亿元,增长13.9%,其中市政基础设施14.9亿元,住宅和房产开发32.7亿元;中心城市投入21.5亿元,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投入26.1亿元。中心城市新增道路建设和改造面积35.2万平方米,新铺设给排水主管68公里,综合管线一次性下地40公里。冷水滩河西以永州新火车站及广场为中心,形成了新的交通环路;河东“三纵六横”路网基本贯通,以3.6公里的防洪保护圈为依托形成了亮丽的滨江风光带。芝山区旧城改造力度加大,纵贯城区的南津路面貌明显改观。各县县城和小城镇建设通过实施 “十个一”工程,涌现了东安大道、江华萌渚路、新田迎宾路、宁远科教新村、蓝山市政广场、祁阳中兴公园、双牌汽车站、道县垃圾处理场等一批样板街、样板小区、标志性建筑和广场站场,城镇亮点不断增多。三是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中心城市通过土地市场清理收回土地997亩,累计库存土地5312亩,当年经营性土地出让收入2.64亿元,招拍挂率达到100%。城建打捆申贷落实资金4亿元,到位2亿元。光大银行发放5年期政府信用借款1亿元。中心城市管理体制逐步理顺,组建了公用事业局和城市综合执法局,开始在城管领域推行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潇湘平湖河道采砂得到有效整治。四是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中心城市一批住宅小区相继建成,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9.5平方米。潇湘广场按新批规划全面复工。投资1.26亿元的向家亭污水处理厂投产试运营,7个垃圾中转站和13座公厕陆续开工或建成,维修改造背街小巷30条,新增绿化面积14.2万平方米,新装路灯1200余盏。东安、宁远、新田、道县、双牌、祁阳等县大力实施“穿衣戴帽”工程,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城建领域清理“两个拖欠”工作取得实效,全年累计偿付工程款2.1亿元、农民工工资9600万元,征地拆迁和安置补偿费全部到位。我市经过连续几年的大投入、大建设,中心城市的框架基本形成,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推进城市化有了一定基础。适应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市委、市政府提出,2005年全市城镇建设工作总体要求是,明确一个目标,即全市城镇建设投入增长10%,完成54 亿元以上,其中市政基础设施14亿元,住宅和房地产开发40亿元;突出两个重点,即着力抓好完善配套和提质增容;破解三大难题,即全力解决规划滞后、资金筹措和征地拆迁等难题;抓好四大提升,即大力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水平;确保五个到位,即预期目标到位、遗留问题处理到位、法律政策落实到位、领导责任到位和奖罚兑现到位。(一)突出提质增容,加快基础设施配套。中心城市路网配套方面,加快冷水滩春江路、湘江西路建设步伐,新开工春江路跨线桥和湘江西路大桥,这两座桥是形成河西路网必须配套的控制性项目,要抓紧开工准备,争取早日建成。衡枣高速永州互通至冷水滩城区连接线,是去年10月伯华省长来永州专题调研时明确表态支持的项目,有关部门要抓紧与省交通厅衔接,做好勘测设计,落实建设资金,争取下半年动工建设,使之成为中心城市又一标志性景观。河东路网、梅湾新区、零陵北路、梧桐路、火车新站、舜皇大道、芝山道路网等城区在建主路网工程年内要全部完成配套扫尾;管网配套方面,完成曲河水厂设施搬迁,下大力解决凤凰园片给排水设施,确保熙可工业园生产供水。加快城区主街道管线下地步伐;防灾设施配套方面,全面完成冷水滩河东防洪堤扫尾,启动芝山防洪堤建设;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全年建成7个安置小区并交付使用,完成5个住宅小区土建工程,启动9个住宅小区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进行、分区实施”的原则,两年内全部完成芝冷两城区80余条背街小巷的改造,今年力争完成全部改造任务的50%以上。加快坦塘垃圾处理场、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和15个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基本完成潇湘广场主体工程,完善滨江公园配套设施,全面启动潇湘公园改造。进一步抓好机关庭院绿化、小区绿化和道路绿化,推进城市亮化、美化。县城和小城镇建设要继续抓好“十个一”工程的实施,着力完善路网、管网配套和绿化、亮化、美化,打造城市亮点,增强城市功能,提高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二)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全力推进卫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心城区“脏、乱、差”的问题严重影响永州城市形象,人民群众反响强烈。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创建卫生文明城市的决议》,决定从今年起,争取两年内,中心城市创建成为全省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在保持祁阳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的基础上,东安、道县、宁远、蓝山、江永等五个县城创建成为全省卫生县城;在保持祁阳、江华省级文明县城基础上,东安、宁远、道县、新田、双牌五个县城创建成为全省文明县城。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突出重点,全面推进。首先,要从改善环境卫生这个基础抓起。突出的是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制。各办事处、居委会对辖区内的单位、居住户,要按照统一的标准明确其责任区,并用图将其标示出来,签订好责任状,然后定期不定期地上门检查。对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或多次整改不合要求的,要按城市管理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要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环卫部门要认真研究清扫、保洁、清运、垃圾处理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措施,对每个环节都要建立和完善制度,严加管理,严格奖罚,确保主次街道垃圾日产日清,干净整洁。各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清扫、保洁制度,保持良好的卫生条件。在这里,再次明确,每周五下午为卫生清扫日,请各单位认真安排,爱卫办督促检查。其次,要着力改善市容市貌。加强规划执法管理,依法强制拆除各类违章建筑;大力整顿城市客运交通秩序,坚决打击和取缔非法营运,发展规范有序的城市出租车;整治出店占道经营和流动摊担,规范夜宵摊点和棚户;加强城区招牌和广告的管理,治理乱贴乱画行为;严格城区破道和渣土运输管理,逐步推行城区建筑渣土运输专营。第三,要加强对市民的教育引导。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永州市文明市民手册》为行为准则,规范市民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大力开展“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树文明新风”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卫生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深入开展卫生文明社区、卫生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城市环境。第四,要形成齐抓共创的强大合力。芝冷两区政府是责任主体,要精心制定创建卫生文明城市的工作方案,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抓;城市综合执法、公用事业管理、规划建设、公安、交警、工商、卫生等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所有机关单位和全体市民要积极配合,形成整治合力。要把整治和改善设施结合起来,市区两级要加大投入,添置必要的设备,为改善环境卫生创造条件。各县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加大城镇“脏、乱、差”的整治力度,通过整体联动,全面提升永州城市品位。(三)进一步拓宽思路,着力破解城镇建设和发展中的难题。一是要切实解决规划滞后难题。中心城市要加快修建性详规和专业规划编制,今年要确保完成规划投入1500万元,编制规划30项。县城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没有完成的,要尽快完成,重点镇的建设规划也要逐步完善。要严格规划管理,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依法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二是要切实解决资金筹措难题。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包装一批城镇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事业项目,引进外资开发建设。今年中心城区要在供气、供水的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要继续抓好城建打捆申贷资金的落实,年内2亿元资金要全部到位。进一步做好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工作,市本级今年经营性土地出让收入力争实现3个亿,对已出让而未收回的土地出让金要尽快收回。要盘活存量资产,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城市综合开发。三是要切实解决征地拆迁难题。征地拆迁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和权限进行,严格限制采取强制性措施,确需采取强制性措施的,必须严格执行法律程序,做好预案。要认真落实征地拆迁和补偿安置政策,必须先足额兑现补偿资金和安置到位,再允许报批和征用土地,对补偿资金不到位,安置不落实的,坚决不准实施征地拆迁。切实做好治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对历年政府投资工程拖欠的工程款,必须按照中央、省和市里的要求,按期抓好兑付,今年不能再发生新的拖欠。要加大征地拆迁过程中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下大力解决遗留问题,确保城镇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关于招商引资2004年,各级各部门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加强领导,明确措施,落实责任,兑现奖罚,招商引资成果在上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扩大。全年签约外资项目145个,9.8亿美元,内资项目316个,238.6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1.3亿元,增长48.7%。重大招商活动成效明显。全市组团参加“厦交会”、“湘洽会”、“欧洽会”、“城洽会”和“泛珠三角”经贸合作洽谈会获得成功。仅“厦交会”和“湘洽会”就签约项目230个,其中外资项目85个,合同外资6亿多美元,内资项目145个,合同内资近100亿元。芝山、蓝山、双牌、东安等县区在温州、东莞、大朗等地举办招商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项目资金到位较好。全年共审批外商投资企业82家,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亿美元,增长100%,增幅列全省第一,被评为全省利用外资工作先进单位;到位市外内资31.5亿元,增长48%;各县区和市直单位齐头并进。11个县区到位内资均超过1亿元,祁阳、芝山、道县、蓝山、冷水滩等5个县区到位外资突破1000万美元。纳入考核的93个市直单位引进外资项目34个,到位外资7440万美元,引资内资项目56个,引进内资5.8亿元。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扩大招商引资是我市一项长期而又带根本性的战略举措。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抓住我市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和沿海产业内移的机遇,充分利用我市投资综合成本低廉的优势,继续坚持全民招商的工作格局不动摇,突出招商引资办工业不动摇,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不动摇,高位推进,强势推动,务求取得更大实效。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力争2亿美元以上;市外内资到位40亿元,力争50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1.48亿美元,其中出口3000万美元以上。
1、进一步加强项目开发。招商引资,项目开发是基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立足我市实际,开发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要突出开发重点,紧紧围绕我市工业改革和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旅游发展等重点领域、重要产业,进行项目论证和筛选,确保这些项目在开发建设后能够产生很强的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这些年我们少数地方、少数部门抓项目开发,不是苦于没有门路,就是讲求面面俱到,开发出来的项目,找不出特色,看不到重点。这一点务必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开发项目时,一定要注意把它与本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结合起来,与自身的资源和优势结合起来,力求开发一个项目,就可能培育一个支柱,形成一个产业。要注重项目包装,对外发布和招商的项目,不仅要有项目目录和项目简介,还要按照国际惯例编制项目商业计划书,增强项目对投资者的可信度,以提高项目洽谈和项目落实的成功率。要加强项目库建设,市、县区要将开发的项目进行汇总,进入项目库,并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建立开发项目库、发布项目库、在谈项目库、签约项目库,同时要加强项目库的充实和更新,以不断满足招商引资的需要。要明确工作责任。市发改委是项目开发的第一责任单位,要切实履行职责,提出项目开发的方向和重点,指导和帮助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进行项目开发。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衔接,加强配合,共同做好项目开发工作。
2、进一步突出引资重点。各级各部门要把握宏观政策导向,跟踪产业发展走势,在继续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内资外资一起引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引进工业和外资项目,更加注重引进大项目和好项目,更加注重重点区域和重点地区,更加注重引资的质量和效果。一要突出重点产业引资。依托我市汽车、卷烟、食品、医药、林纸一体化、建材、冶金、小水电、旅游等优势产业和高成长性行业,挖掘和推出一系列上、中、下游产品,形成一批并购、合资、合作项目,吸引客商投资,实现产业链招商。要适应广东沿海产业转移的新态势,把引资着力点放到机械制造、纺织、家电、建材、矿产品加工等重点行业上来,力求取得好的成效。二要瞄准重点地区引资。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组团到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地区、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和台湾招商,争取更多的粤资、台资、港资项目落户永州,形成群体效应。三要抓住重点项目引资。招来一个大项目,就是发展一个骨干产业,引进一个大企业,就是培植一个支柱财源。各地要着力引进关联度大的龙头项目、带动力强的加工项目、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项目、产业链和供应链长的综合项目,尤其是要瞄准、引进投资上千万过亿元的大项目。以引资重点项目的大突破,促进永州经济的大发展。
3、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重点要抓好“四个并举”:一是全民招商与小分队招商并举。各地要在继续坚持全民参与、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的同时,逐步把重点放到小分队招商上来。市、县区要在重点区域、重点省市建立招商基地和窗口,确定3—4名素质高、业务精的工作人员组成专业小分队常驻当地招商,每个小分队要定任务、定奖罚,工作要与原单位脱钩。这方面,市、县区商务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利用自身优势,主动提供信息,联系客商,以降低招商成本,提高引资实效。二是“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既要瞄准重点地区、重点客商、重点产业上门招商,又要有针对性地把外地客商请到永州实地考察,投资办厂。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今年要在市内举办旅游、城市公用设施、农产品加工等系列专题投洽会,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进行研究,尽快拿出实施方案。市商务局要加强协调,做好衔接工作。三是老客户与新客户并举。既要留住老客户,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联系和发展新客户,通过以商招商、以企引企,形成“一带十,十带百”的连锁效应。市商务局要带头自我加压,提出巩固老客户、联系新客户的目标任务要求。四是节会招商与分散招商并举。要继续把组织和参加重大招商活动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来抓。今年5月底6月初省里组织的港交会,是我市招商引资的重头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精心包装项目,广泛联络客商;要充分利用国家、省有关招商活动平台,有针对性地组织部分县区和企业参加北京“科博会”、厦门“厦交会”、上海“旅交会”等。各县区、市直各部门也要从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出发,积极举办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招商活动。
4、进一步抓好签约项目落实。“三分引、七分建”,项目的履约和实施,是对我们各级干部能力和作风的最好检验。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始终把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作为招商引资的核心工作来抓。要进一步完善“一个签约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部门负责,一套班子专抓”的工作机制,对投资上千万元以上的重大项目,要明确一名市、县区领导为项目实施责任人,一个部门为项目责任单位,抓协调,搞服务,办实事,解难题,包干负责,一抓到底。强化督查督办,要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逐一列出清单,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要求,实行“倒计时”,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半年一小结,年终结总帐,督促项目尽快落实。要完善目标考核体系,把项目签约和项目落实一并纳入对县区、市直部门领导招商引资工作考核的范畴,严格奖惩兑现,促进项目早实施、早建成,早投产受益。
5、进一步创优招商引资环境。环境是形象、是财富。优良的投资环境,是一个地方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资源,也是最大的品牌。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努力实现“优惠政策零折扣、生产经营零干扰、优质服务零缺陷”。要坚决兑现政策,对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要克服困难,排除阻力,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这不仅是建设诚信政府的需要,也是扩大招商的根本举措,有什么困难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决不能在这个方面失信于客商,失信于社会。要强化全民服务,做到引资单位跟踪服务,职能部门主动服务,社会各界热心服务,着力创造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市、县区政务中心要切实履行职责,提高服务水平,真正成为招商引资的形象和窗口。要严格责任追究,对那些损害客商利益、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和事,要用铁的手腕,坚决予以查处。纪检监察部门每年要通报几起这方面的典型案件,真正起到震慑的作用。
四、关于就业再就业2004年,各级各部门以实施省委、省政府为民办8件实事为契机,把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全市就业局势保持了基本稳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1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1万人,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46万人,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一是领导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各级党委、政府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健全了领导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部署、领导认真负责、部门积极配合、各方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江华、祁阳、宁远、冷水滩、蓝山等县区工作措施过硬,成效突出。二是就业渠道稳步拓宽。主要是通过发展民营经济吸纳一批,全市下岗职工投资兴办个体经济3079人次,经认定享受优惠政策的新办服务性企业396家,共吸收下岗失业人员1.87万人;发展社区就业解决一批,全年共兴办社区就业实体129个,安排1.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实行“退二进三”分流安置一批,国有企业通过改革改制、发展多种经营、兴办第三产业等,先后分流安置下岗职工8000余人;推进农业产业化消化一批,吸纳了1.5万名城镇人员就业,其中下岗失业人员2300人;帮扶安置一批,对“4050”人员从政策、资金、培训、岗位等方面提供重点就业援助,由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安置7200人;劳务输出转移一批,先后输出4360名下岗失业人员到外地就业。三是公共就业服务继续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力度加大,形成了市、县区、街道三级职业介绍信息网络。全市免费提供下岗失业人员职业介绍4.91万人,职业介绍成功1.97万人。整合政府、企业、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各方面的培训资源,有针对性地开设了40多个实用技术专业,对9.72万人进行了职业培训,其中再就业免费培训2.21万人。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开展青年创业行动、开设家政服务中心、设立职介所等形式,在促进就业再就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再就业政策得到落实。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开展创业培训、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就业基地、实行领导结对帮扶等有效途径,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再就业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据统计,全市各级财政共安排使用再就业资金2416万元,是财政投入最多的一年;建立就业再就业基地36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48万人;减免税费2700万元,涉及下岗失业人员2.7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643万元,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1000余人;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领导与346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结成再就业帮扶对子,帮助他们重新就业。虽然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目前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就业再就业的压力依然很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高度,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想更多的办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推进全市的就业再就业。今年全市就业再就业的工作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8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0.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万人;引进新办企业的劳动用工满足率要达到8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具体讲,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要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关系,立足于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要结合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民营经济等政策的实施,在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想方设法扩大就业再就业,特别是把发展社区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和公益性事业等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和企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来抓,不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要倡导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形式实现就业,拓展就业空间。要抓好信息、维权等方面的服务,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效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市内招商引资新办企业的劳动用工存在满足不了需求的现象,如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势必影响这些企业的正常生产,影响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各县区劳动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把提高新办企业劳动用工满足率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工作来抓,组织劳务输出,先要向这些市内用工紧缺的企业输送,千方百计满足这些企业的用工需求。
2、落实再就业政策推动就业。目前,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再就业扶持政策在实施中已初见成效,下一步的关键,是要进一步抓好政策的落实到位。要重点解决小额担保贷款落实难的问题,在筹集资金、简化手续、降低门槛的同时,推进创业培训、信用社区与小额担保贷款的联动,打通为劳动者个人创业提供融资服务的绿色通道。进一步做好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与减免税费、社保补贴支持的衔接。继续加大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工作力度,妥善安置分流离岗职工,着重解决遗留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问题。进一步规范企业裁员行为,严格审查改制企业职工安置方案,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地方配套的再就业资金要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形成再就业资金的制度性安排。要加强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该免的必须免,该补的必须补,该保的必须保。完善享受再就业政策的公示制度和举报电话监督制度,对群众举报和反映强烈的政策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予以纠正和整改。
3、强化就业培训和服务促进就业。要把加强技能人才建设和职业技能培训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逐步解决我市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依托骨干示范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和各类就业基地,大力开展涉及面广、实用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建设好3—5所省级示范技工学校、16个企业职工培训机构、20个再就业培训基地和16个农村转移就业培训基地。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和基层工作平台建设,实现就业服务重心下移。要按照统筹城乡就业的要求,建成“政策统一、信息共享、市场开放、流动自由”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实现全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联网。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作用,调动社会各类就业服务机构的积极性,不断拓展服务功能,改进服务方式,实现就业服务的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继续改善基层平台的经费保障和工作条件,尤其是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社会保障问题。要进一步深化“最充分就业社区”、“信用社区”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
4、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就业。要把统筹城乡就业,建立长效就业机制,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作为今年就业工作的重点。要完善农民进城就业政策。清理不合理限制,取消不合理收费,全面落实我市发展劳务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要改善就业服务。准确提供用工信息,提供职业介绍服务,规范职业中介秩序。积极参加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今年要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5万人以上。江华瑶族自治县已列入湘西大开发范围,要认真落实湘西地区转移就业培训相关政策,落实经费,专款专用,确保每个农村贫困家庭免费培训1人并推荐就业;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农民工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指导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加强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监管,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对农民工的投诉举报,要有报必查,查必有果。
5、健全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就业。当前,我市社会保险制度不健全、覆盖面窄、保障能力弱等问题,已成为阻碍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重要原因。据统计,到去年底,在全市49万城镇从业人员中,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为30.9万人,覆盖面为63%;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0.8万人,覆盖面为55%;参加医疗保险人数25.4万人,覆盖面为52%;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6万人,覆盖面为22%;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6.3万人,覆盖面为33%。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为深化改革和扩大就业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环境。要切实抓好两项改革,既基本实现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启动做实企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这方面,中央和省里已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安排部署,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调研,摸清底子,按中央和省里统一制定的政策方案组织实施;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将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新办企业依法及时纳入社会保险。提高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的参保率,做好破产和改制企业分流安排职工、跨地区流动职工的社会保险接续工作;要加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清欠工作。积极探索“五险合一”的征缴方式,降低征缴成本,提高征缴实效;要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进一步落实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和基金专户定期对帐制度,开展对社会保险基金违规违纪问题整改的督查,对历年被挤占挪用的基金必须限期收回,否则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当前的烤烟生产。总的讲,今年我市的烤烟生产开局比较好,各项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一是育苗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漂浮育苗面积19.2万亩。由于技术措施到位,烟苗出苗率高、素质好。二是种植面积已落实21.6万亩,比去年同期的16.7万亩多了4.9万亩。三是机械翻耕起垄的力度大,翻耕整地面积达到13.2万亩。但是必须看到,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较多,生产形势非常严峻。一是由于长期低温阴雨,烟苗不能正常生长,部分地方出现小苗、弱苗、病苗和苗龄期延长,这样有可能导致季节推迟和影响移栽后烟苗的生长。二是烤房新建和改建进度慢,今年全市计划新建烤房1.3万座,目前仅完成0.3万座。三是烟用煤、肥料、地膜等烟用物资价格上涨较快,其中烟用煤价格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四是面积落实不足,同计划相差3.4万亩。今年是我市烤烟生产的关键年、机遇年,完成了50万担收购计划,明年就会争取到更多的计划安排,就能做大做强我市的烤烟产业。烤烟主产县一定要看到当前烤烟生产面临的新形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下大力气解决烤烟生产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坚决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种植25万亩、收购50万担的目标任务。一是要抓好面积落实。要坚定不移地保计划、保面积,把计划面积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组和农户,做到落实面积一亩不少。二是要全力抗灾保苗。育苗大棚要确定专人专管,搞好排水、间苗、通风、防病等工作,做到不损失、不浪费一棵苗,并继续坚持“三日一报”制度。指导管理不到位造成烟苗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三是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出台的烤烟生产的扶持政策,烟草公司要确保每担烟叶投入120元,确保烟农的利益不因物价上涨受到损害。四是要加快烤房新建、改建的进度。各县要认真做好烤房用砖的余缺调剂,做到不误烤期。同志们,对今年的经济工作,市委二届七次全会和市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已经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大家要结合这次会议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从今年元月份的情况看,全市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完成24.66亿元,同比增长10.5%,比去年同期增幅提高了1.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7%,第二产业增长16.8%,第三产业增长9.3%。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3.06亿元,增长35.1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亿元,增长19.1%;实际利用外资3730.3万美元,增长10.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亿元,增长12.6%;财政总收入完成2.18亿元,增长40.3%。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按照“两手抓、两促进”的原则,在认真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同时,切实抓好当前的各项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工作的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