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郑州市人民政府文件
郑政文〔2010〕273号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郑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郑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十月十三日
郑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确保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有序进行,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38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暂行办法的通知》(豫政办〔2009〕124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区)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区)共同组成拆旧建新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拆旧建新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实现项目区内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在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第三条 增减挂钩工作由郑州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领导,成立郑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国土资源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具体落实,共同推进。县(市、区)人民政府作为增减挂钩项目的责任主体、组织主体,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配合,推进增减挂钩工作开展。乡镇(办事处)政府是增减挂钩工作的实施主体。
第四条 增减挂钩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保护耕地,保证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并避让基本农田;(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三)通过增减挂钩,调整城乡用地结构,引导农村居民点向中心城、中心镇集中,拆村并城,拆村并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四)尊重群众意愿,不损害群众权益;(五)规范程序,严密操作。
第五条 增减挂钩工作包含建设用地复垦和增减挂钩用地指标使用。增减挂钩项目区实行统一立项、统一监管、统一验收。增减挂钩用地指标使用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产业集聚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因增减挂钩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按照有关规定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第二章 增减挂钩项目区立项管理
第六条 增减挂钩项目区包括拆旧区和建新区,拆旧区应为合法的现状农村建设用地,建新区应为拟用于城镇、中心村建设的地块。
第七条 建新区总面积必须小于拆旧区总面积,拆旧区土地整理复垦的耕地面积不小于建新区占用的耕地面积。
第八条 增减挂钩项目区的申报:增减挂钩项目区由实施单位提出立项申请,经乡镇(办事处)政府核实后,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并批转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查合格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核准,出具审查意见并上报请示,报市人民政府进行审查,并按规定上报审批。
第九条 增减挂钩项目区申报立项时须提交以下材料:(一)县(市、区)审查意见及请示;(二)项目区实施规划;(三)项目区勘测定界成果。第十条 项目区实施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规划文本。1.项目区基本情况。简述项目区涉及村庄的自然、经济、社会状况和土地利用现状,拆旧区、建新区的范围和规模、布局。2.项目区土地平衡情况。分析建新区占用耕地及其他用地情况,拆旧区土地整理复垦增加的耕地面积,前后对比分析占用和复垦的耕地质量。3.拆旧区安排情况。说明拆旧区中农村建设用地拆并的范围与村镇规划衔接情况,拆旧区内居民安置与新农村建设规划衔接情况。4.建新区建设项目情况。说明建新区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5.项目区规划方案。简述建新区规划方案、拆旧区土地整理复垦方案和项目区迁建安置补偿方案。6.项目区工作计划。简述项目区的总体安排、挂钩周转指标的使用和归还计划。7.建新区拟建项目的资金筹措和拆旧区土地复垦资金筹措情况。8.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简述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明确土地权属调整方案。9.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二)图件。1.现状图。在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注项目区范围情况。2.规划图。在1∶1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标注项目区规划情况。3.总体布局图。在1∶5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标注县(市、区)项目区总体布局情况。(三)附件。1.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农村居民点改造和迁并安置补偿方案的文件。2.村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有关单位同意改造和迁并安置补偿的意见。3.土地整理复垦协议。4.居民点以外的其他农村建设用地需有县级以上政府用地批准文件或者土地证书。5.必要的遥感和影像等资料。6.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批文。第三章 项目区实施及拆迁安置管理
第十一条 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单位按照国家、省、市项目管理有关规定和批准的项目实施规划,具体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项目区所在地政府会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管。
第十三条 增减挂钩项目区内房屋及附属物的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由所在地乡镇(办事处)政府负责,所在村(社区)具体实施。
第十四条 增减挂钩项目需安排安置用地的,应优先考虑拆村并城、拆村并镇。
第十五条 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涉及地面附着物和青苗补偿的,应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国家建设征用集体土地青苗补偿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郑政文〔2009〕127号)执行。
第十六条 补偿安置前应将增减挂钩项目区内房屋拆迁安置方案进行公示,对补偿标准、数额及安置情况予以张榜公布。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与项目区内的被拆迁户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八条 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宅基地复垦后,应及时办理宅基地使用权证注销。第四章 项目区竣工验收管理
第十九条 项目区实施完成后,由项目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初验,合格后向市人民政府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条 市人民政府接到验收申请后,按照相关验收办法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出具竣工验收报告,报省国土资源厅抽验。
第二十一条 竣工验收主要内容:(一)拆旧区复垦规划实施情况,主要包括工程任务完成情况、复垦地块及新增耕地情况、复垦地块质量、管护措施等;(二)建新区规划实施情况,主要包括核定建设项目落实情况、核定建新地块面积、核定建新地块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三)土地权属情况;(四)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五)档案管理情况。第五章 增减挂钩用地指标使用管理 第二十二条 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增减挂钩用地指标台帐,按批准年度和项目区进行登记,并按月向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送。
第二十三条 增减挂钩用地指标,由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实行统一储备、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第二十四条 建立增减挂钩用地指标交易有形市场,在郑州市域内有偿调剂使用。
第二十五条 使用增减挂钩用地指标进行非农建设的,不再单独办理农转用审批手续。需要征收的挂钩项目用地,应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手续,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征收程序和补偿标准。使用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申请征收土地,单独组卷逐级上报,不设年批次数量和年终结报限制。
第六章 资金保障与使用管理
第二十六条 整合挂钩项目资金投入渠道,按照“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滚动发展”的原则,专项用于增减挂钩项目区的拆迁、安置、复垦及项目立项、监管、验收等工作,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七条 积极利用其他资金投入挂钩工作,按照“谁整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第二十八条 以下资金用于增减挂钩项目投资和融资还本付息:(一)使用增减挂钩指标上缴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二)经政府提取的用于土地开发部分的资金;(三)使用增减挂钩指标的经营性用地形成的部分政府纯收益;(四)按照“谁投资、谁整理、谁收益”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五)创新农村土地整治机制,多方整合有关涉农资金,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出资、村企共建、单位和个人捐助等多种形式的投入机制;(六)与当地金融部门沟通,尝试建立挂钩项目与银行合作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第二十九条 增减挂钩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按照省、市相关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资金使用范围为组织、实施、管理增减挂钩项目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拆迁补偿费、安置费、复垦工程施工费及挂钩项目实施管理中的费用(含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等)。
第三十一条 市财政、审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对挂钩项目资金进行监管、审计。第七章 增减挂钩项目区考核
第三十二条 增减挂钩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年终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之一进行考核。
第三十三条 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按照项目区实施计划和工程设计标准,每月对项目区工程进度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对未按批准的实施规划开展工作的或抽查不合格的县(市、区),要限期整改;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的,在全市通报,并取消申报挂钩项目资格。对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集体上访的县(市、区),收回挂钩周转指标,两年内不得开展挂钩工作。对组织开展挂钩工作较好、日常监管到位的,将在项目区安排上予以倾斜;对组织开展增减挂钩工作较差,不重视增减挂钩工作的,将减少项目区安排和挂钩周转指标。
第三十五条 被取消的项目区已占用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在当年或下一年的该地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中予以核减。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在项目实施中,弄虚作假、侵害农民合法权益,或挤占、挪用、截留项目资金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主题词:城乡建设 土地 办法 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0年10月15日印发
第二篇:中华民族郑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郑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确保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有序进行,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38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暂行办法的通知》(豫政办[2009]124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区)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区)共同组成拆旧建新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拆旧建新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实现项目区内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在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第三条 增减挂钩工作由郑州市人民政府统一组织领导,成立郑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国土资源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具体落实,共同推进。
县(市、区)人民政府作为增减挂钩项目的责任主体、组织主体,组织协调相关部门配合,推进增减挂钩工作开展。乡镇(办事处)政府是增减挂钩工作的实施主体。
第四条 增减挂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保护耕地,保证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并避让基本农田;
(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三)通过增减挂钩,调整城乡用地结构,引导农村居民点向中心城、中心镇集中,拆村并城,拆村并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尊重群众意愿,不损害群众权益;
(五)规范程序,严密操作。
第五条 增减挂钩工作包含建设用地复垦和增减挂钩用地指标使用。增减挂钩项目区实行统一立项、统一监管、统一验收。
增减挂钩用地指标使用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产业集聚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协调。因增减挂钩需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按照有关规定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调整。
第二章 增减挂钩项目区立项管理
第六条 增减挂钩项目区包括拆旧区和建新区,拆旧区应为合法的现状农村建设用地,建新区应为拟用于城镇、中心村建设的地块。
第七条 建新区总面积必须小于拆旧区总面积,拆旧区土地整理复垦的耕地面积不小于建新区占用的耕地面积。
第八条 增减挂钩项目区的申报:
增减挂钩项目区由实施单位提出立项申请,经乡镇(办事处)政府核实后,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并批转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审查合格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核准,出具审查意见并上报请示,报市人民政府进行审查,并按规定上报审批。
第九条 增减挂钩项目区申报立项时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县(市、区)审查意见及请示;
(二)项目区实施规划;
(三)项目区勘测定界成果。
第十条 项目区实施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规划文本。
1.项目区基本情况。简述项目区涉及村庄的自然、经济、社会状况和土地利用现状,拆旧区、建新区的范围和规模、布局。
2.项目区土地平衡情况。分析建新区占用耕地及其他用地情况,拆旧区土地整理复垦增加的耕地面积,前后对比分析占用和复垦的耕地质量。
3.拆旧区安排情况。说明拆旧区中农村建设用地拆并的范围与村镇规划衔接情况,拆旧区内居民安置与新农村建设规划衔接情况。
4.建新区建设项目情况。说明建新区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5.项目区规划方案。简述建新区规划方案、拆旧区土地整理复垦方案和项目区迁建安置补偿方案。
6.项目区工作计划。简述项目区的总体安排、挂钩周转指标的使用和归还计划。
7.建新区拟建项目的资金筹措和拆旧区土地复垦资金筹措情况。
8.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简述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明确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9.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二)图件。
1.现状图。在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注项目区范围情况。
2.规划图。在1∶1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标注项目区规划情况。
3.总体布局图。在1∶5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标注县(市、区)项目区总体布局情况。
(三)附件。
1.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农村居民点改造和迁并安置补偿方案的文件。
2.村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有关单位同意改造和迁并安置补偿的意见。
3.土地整理复垦协议。
4.居民点以外的其他农村建设用地需有县级以上政府用地批准文件或者土地证书。
5.必要的遥感和影像等资料。
6.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批文。
第三章 项目区实施及拆迁安置管理
第十一条 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单位按照国家、省、市项目管理有关规定和批准的项目实施规划,具体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项目区所在地政府会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管。
第十三条 增减挂钩项目区内房屋及附属物的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由所在地乡镇(办事处)政府负责,所在村(社区)具体实施。
第十四条 增减挂钩项目需安排安置用地的,应优先考虑拆村并城、拆村并镇。
第十五条 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涉及地面附着物和青苗补偿的,应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国家建设征用集体土地青苗补偿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郑政文[2009]127号)执行。
第十六条 补偿安置前应将增减挂钩项目区内房屋拆迁安置方案进行公示,对补偿标准、数额及安置情况予以张榜公布。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与项目区内的被拆迁户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八条 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宅基地复垦后,应及时办理宅基地使用权证注销。
第四章 项目区竣工验收管理
第十九条 项目区实施完成后,由项目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初验,合格后向市人民政府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条 市人民政府接到验收申请后,按照相关验收办法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出具竣工验收报告,报省国土资源厅抽验。
第二十一条 竣工验收主要内容:
(一)拆旧区复垦规划实施情况,主要包括工程任务完成情况、复垦地块及新增耕地情况、复垦地块质量、管护措施等;
(二)建新区规划实施情况,主要包括核定建设项目落实情况、核定建新地块面积、核定建新地块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三)土地权属情况;
(四)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五)档案管理情况。
第五章 增减挂钩用地指标使用管理
第二十二条 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增减挂钩用地指标台帐,按批准和项目区进行登记,并按月向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送。
第二十三条 增减挂钩用地指标,由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实行统一储备、统一管理、统一使用。
第二十四条 建立增减挂钩用地指标交易有形市场,在郑州市域内有偿调剂使用。
第二十五条 使用增减挂钩用地指标进行非农建设的,不再单独办理农转用审批手续。需要征收的挂钩项目用地,应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手续,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征收程序和补偿标准。
使用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申请征收土地,单独组卷逐级上报,不设年批次数量和年终结报限制。
第六章 资金保障与使用管理
第二十六条 整合挂钩项目资金投入渠道,按照“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滚动发展”的原则,专项用于增减挂钩项目区的拆迁、安置、复垦及项目立项、监管、验收等工作,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七条 积极利用其他资金投入挂钩工作,按照“谁整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第二十八条 以下资金用于增减挂钩项目投资和融资还本付息:
(一)使用增减挂钩指标上缴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
(二)经政府提取的用于土地开发部分的资金;
(三)使用增减挂钩指标的经营性用地形成的部分政府纯收益;
(四)按照“谁投资、谁整理、谁收益”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五)创新农村土地整治机制,多方整合有关涉农资金,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出资、村企共建、单位和个人捐助等多种形式的投入机制;
(六)与当地金融部门沟通,尝试建立挂钩项目与银行合作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第二十九条 增减挂钩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按照省、市相关资金管理办法执行。第三十条 资金使用范围为组织、实施、管理增减挂钩项目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拆迁补偿费、安置费、复垦工程施工费及挂钩项目实施管理中的费用(含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等)。
第三十一条 市财政、审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对挂钩项目资金进行监管、审计。
第七章 增减挂钩项目区考核
第三十二条 增减挂钩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年终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之一进行考核。
第三十三条 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按照项目区实施计划和工程设计标准,每月对项目区工程进度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对未按批准的实施规划开展工作的或抽查不合格的县(市、区),要限期整改;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的,在全市通报,并取消申报挂钩项目资格。对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集体上访的县(市、区),收回挂钩周转指标,两年内不得开展挂钩工作。
对组织开展挂钩工作较好、日常监管到位的,将在项目区安排上予以倾斜;对组织开展增减挂钩工作较差,不重视增减挂钩工作的,将减少项目区安排和挂钩周转指标。
第三十五条 被取消的项目区已占用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在当年或下一年的该地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中予以核减。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在项目实施中,弄虚作假、侵害农民合法权益,或挤占、挪用、截留项目资金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
第三篇:郑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二
郑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二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郑州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
第十条 项目区实施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规划文本。
1.项目区基本情况。简述项目区涉及村庄的自然、经济、社会状况和土地利用现状,拆旧区、建新区的范围和规模、布局。
2.项目区土地平衡情况。分析建新区占用耕地及其他用地情况,拆旧区土地整理复垦增加的耕地面积,前后对比分析占用和复垦的耕地质量。
3.拆旧区安排情况。说明拆旧区中农村建设用地拆并的范围与村镇规划衔接情况,拆旧区内居民安置与新农村建设规划衔接情况。
4.建新区建设项目情况。说明建新区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5.项目区规划方案。简述建新区规划方案、拆旧区土地整理复垦方案和项目区迁建安置补偿方案。
6.项目区工作计划。简述项目区的总体安排、挂钩周转指标的使用和归还计划。
7.建新区拟建项目的资金筹措和拆旧区土地复垦资金筹措情况。
8.项目区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简述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明确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9.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二)图件。
1.现状图。在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标注项目区范围情况。
2.规划图。在1∶1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标注项目区规划情况。
3.总体布局图。在1∶5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上标注县(市、区)项目区总体布局情况。
(三)附件。
1.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农村居民点改造和迁并安置补偿方案的文件。
2.村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有关单位同意改造和迁并安置补偿的意见。
3.土地整理复垦协议。
4.居民点以外的其他农村建设用地需有县级以上政府用地批准文件或者土地证书。
5.必要的遥感和影像等资料。
6.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批文。
第三章 项目区实施及拆迁安置管理
第十一条 增减挂钩项目区实施单位按照国家、省、市项目管理有关规定和批准的项目实施规划,具体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项目区所在地政府会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管。
第十三条 增减挂钩项目区内房屋及附属物的拆迁补偿安置工作,由所在地乡镇(办事处)政府负责,所在村(社区)具体实施。
第十四条 增减挂钩项目需安排安置用地的,应优先考虑拆村并城、拆村并镇。
第十五条 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涉及地面附着物和青苗补偿的,应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国家建设征用集体土地青苗补偿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郑政文[2009]127号)执行。
第十六条 补偿安置前应将增减挂钩项目区内房屋拆迁安置方案进行公示,对补偿标准、数额及安置情况予以张榜公布。
第十七条 项目实施单位应与项目区内的被拆迁户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八条 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宅基地复垦后,应及时办理宅基地使用权证注销。
第四章 项目区竣工验收管理
第十九条 项目区实施完成后,由项目区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初验,合格后向市人民政府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条 市人民政府接到验收申请后,按照相关验收办法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出具竣工验收报告,报省国土资源厅抽验。
第二十一条 竣工验收主要内容:
(一)拆旧区复垦规划实施情况,主要包括工程任务完成情况、复垦地块及新增耕地情况、复垦地块质量、管护措施等;(二)建新区规划实施情况,主要包括核定建设项目落实情况、核定建新地块面积、核定建新地块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三)土地权属情况;(四)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五)档案管理情况。
第五章 增减挂钩用地指标使用管理
第二十二条 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增减挂钩用地指标台帐,按批准和项目区进行登记,并按月向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送。
第二十三条 增减挂钩用地指标,由市、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实行统一储备、统一管理、统一使用。
第二十四条 建立增减挂钩用地指标交易有形市场,在郑州市域内有偿调剂使用。
第二十五条 使用增减挂钩用地指标进行非农建设的,不再单独办理农转用审批手续。需要征收的挂钩项目用地,应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手续,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征收程序和补偿标准。
使用土地增减挂钩指标申请征收土地,单独组卷逐级上报,不设年批次数量和年终结报限制。
第六章 资金保障与使用管理
第二十六条 整合挂钩项目资金投入渠道,按照“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滚动发展”的原则,专项用于增减挂钩项目区的拆迁、安置、复垦及项目立项、监管、验收等工作,不得挪作他用。
第二十七条 积极利用其他资金投入挂钩工作,按照“谁整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第二十八条 以下资金用于增减挂钩项目投资和融资还本付息:
(一)使用增减挂钩指标上缴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二)经政府提取的用于土地开发部分的资金;(三)使用增减挂钩指标的经营性用地形成的部分政府纯收益;(四)按照“谁投资、谁整理、谁收益”的原则,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五)创新农村土地整治机制,多方整合有关涉农资金,探索集体经济组织出资、村企共建、单位和个人捐助等多种形式的投入机制;(六)与当地金融部门沟通,尝试建立挂钩项目与银行合作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第二十九条 增减挂钩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按照省、市相关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十条 资金使用范围为组织、实施、管理增减挂钩项目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拆迁补偿费、安置费、复垦工程施工费及挂钩项目实施管理中的费用(含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等)。
第三十一条 市财政、审计、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对挂钩项目资金进行监管、审计。
第七章 增减挂钩项目区考核
第三十二条 增减挂钩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年终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之一进行考核。
第三十三条 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按照项目区实施计划和工程设计标准,每月对项目区工程进度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 对未按批准的实施规划开展工作的或抽查不合格的县(市、区),要限期整改;连续两次抽查不合格的,在全市通报,并取消申报挂钩项目资格。
对损害群众利益,造成群众集体上访的县(市、区),收回挂钩周转指标,两年内不得开展挂钩工作。
对组织开展挂钩工作较好、日常监管到位的,将在项目区安排上予以倾斜;对组织开展增减挂钩工作较差,不重视增减挂钩工作的,将减少项目区安排和挂钩周转指标。
第三十五条 被取消的项目区已占用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在当年或下一年的该地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中予以核减。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在项目实施中,弄虚作假、侵害农民合法权益,或挤占、挪用、截留项目资金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
第四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一、内涵:207 号文规定: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简称项目区), 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 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 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
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遵循的原则
统筹规划与优化配置的原则,尊重民意与保障权益的原则,指标挂钩与质量管理的原则,人文风貌与持续发展的原则,多元投入与收益挂钩的原则。
三、挂钩的意义
通过“挂钩”, 一方面改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 另一方面有效控制城镇盲目扩张、乱占耕地的现象, 保持耕地数量不减少, 质量不降低。确实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并带来巨大效益。
(1)社会意义
A通过挂钩规划的实施, 缩减了农村建设用地, 为地方经济和城镇建设争取了发展空间,B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 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C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缓解人地矛盾, 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高农业产量, 增加农民收入, 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安全。(2)经济意义
通过挂钩规划有利于增强农业后劲, 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以及农村现代 化建设,加快当地农民奔小康的伐;有利于拓展城市建设用地空间,获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扩大和带动相关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 促进当地经济繁荣;有利于政府从建房、拆房、安置等环节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利益使农民节约了建房成本,;有利于使基本农田向保护区集中, 有效地保护耕地,等于保护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3)生态意义
通过挂钩规划有利于田、水、路、林、村的综合开发建设, 能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土地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耕地质量将得到全面改善,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改造村内的道路, 改善村内的交通状况;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面积, 减少垃圾、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使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有效控制农村生活、生产环境无序的状态,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强有力的改善和保护;有利于减少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增量需求和提高农村土地的植被覆盖面积,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四、挂钩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台帐、规划图的数据不统一。2.在挂钩过程中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底图。3.占好地补劣地, 整理形成的耕地质量差4.没有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5.城乡规划不衔接, 规模与空间布局存在矛盾.6土地整理成本大, 政府财政有压力
五、政策和建议
1.提高基层土地管理者的专业素质, 加强管理2.资金筹集一定要到位。3.在进行挂钩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底图。4.在挂钩过程中要将市场化机制和政府的主导 性作用相结合。5.利用村庄闲置地安置不占用耕地, 对土地实行生态、人文保护。6.充分尊重集体土地产权, 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7.挂钩要衔接城乡规划,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理和建设。
第五篇:宿松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印发宿松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管理暂行
办法的通知 松政〔2012〕1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宿松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县十五届人民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日
宿松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精神,切实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22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皖国土资[2012]3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农村建新及城镇建设的地块(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加合理的目标。
第三条 项目区选取和管理坚持下列基本原则
(一)乡镇领导高度重视,村级班子凝聚力强,群众积极性高。
(二)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乡镇人民政府应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集体建设用地状况进行清查,摸清家底,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合理安排项目区内农民新居,城镇(村)发展用地的布局和规模,建新地块要优先保证被拆迁农户安置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以及非农发展用地需要,同时兼顾农村其他农户建房需求。
(三)遵循自愿、合法、有偿、维护群众利益的原则。拆旧地块优先
选取“空心村”以及散乱、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农村建设用地。对大于25度坡度的山区、丘陵等不适宜复垦为耕地的地块,不得设置为拆旧地块。挂钩涉及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应当经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经土地使用权人同意,房屋等地上附着物拆迁补偿按县政府《关于公布宿松县征收土地上青苗和房屋等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松政[2011]8号)执行。
(四)遵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乡镇实施的原则。县国土资源局是挂钩项目的业务主管部门,县发改委、财政、农业、水利、住建、审计、林业、监察、供电、电信等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项目实施监督管理,乡镇人民政府承担项目的实施工作,履行项目法人责任。
第四条 乡镇政府在项目实施中应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公告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相关制度。
第二章 项目申报与审批
第五条 县政府每年根据省级下达的挂钩周转计划指标规模和各乡镇具体情况统筹安排项目区,预分解下达拆旧地块土地复垦计划。
项目乡镇需在县政府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拆旧地块拆迁安置、土地平
整,通过县级验收后方可作为挂钩项目区上报审批。
项目乡镇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拆旧地块拆迁安置、土地平整任务的,县政府收回本预下达的拆旧地块土地复垦计划,同时不予安排下一的土地复垦计划。
第六条 项目乡镇在完成拆旧地块拆迁安置、土地平整并通过县级验收后,方可将申报材料上报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材料审查,经县政府审核同意后报省政府审批。经省政府批准后的项目区实施规划和建新拆旧项目区位置一律不予调整。拆旧区和建新区自省政府审批之日起两年内必须完成。
第三章 项目实施
第七条 县政府成立挂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决挂钩工作中的有关问题。挂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挂钩项目管理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乡镇政府应成立相应机构,落实挂钩项目的实施工作。
挂钩项目区的具体实施工作由项目乡镇按批准的挂钩项目实施规划组织进行。确定项目区,编制项目区实施规划等必须依法进行听证、公示,严禁违背农民意愿拆建。
第八条 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配合、监督管理项目的实施。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挂钩项目的报批、方案审核、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业务指导、监督管理、组织验收等工作。
县住建局负责按城乡规划的总体要求,协助项目实施乡镇做好安置区的选址、安置房户型设计等工作。
县农业委负责挂钩项目拆旧地块复垦后的土地权属调整和重新发包工作。
县林业局协助用地单位办理林地征占用申报工作和做好项目区内树木采伐审批工作。
县发改委协助做好挂钩涉及项目的备案、审核和审批等工作。
县水利局协助指导挂钩项目拆旧地块土地复垦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复垦方案的审查。
县供电、电信部门要及时做好项目区线杆迁移等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挂钩项目资金筹措、管理、监督等工作。
县监察、审计局负责对项目工程招投标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第九条 乡镇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管理,并做好下列工作:
(一)组织拆迁、安置;
(二)组织工程招投标,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依规确定工程监理单位;
(三)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建设进度计划和用款计划;
(四)建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资金使用等相关制度;
(五)制定项目区土地复垦后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并组织实施;
(六)编制拆迁安置建设规划和建设方案。
第十条 承担项目的乡镇应发布项目公告,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公告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建设总规模、项目投资、建设工期、土地权属状况、项目设计单位、项目施工单位、项目工程监理单位等。
第十一条 工程开工后,承担项目建设的乡镇要加强管理,召集施工、工程监理、设计等单位协调解决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项目规划设计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第十二条 乡镇要严格按照土地复垦方案组织施工,项目实行质量责任制,设置工程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施工过程中发现规划设计和施工设计差错的,及时提出意见建议,提交县挂钩工作领导机构研究解决。
第十三条 项目工程监理单位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规划设计和相关合同,代表乡镇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理,并承担监理责任。
第四章 竣工验收
第十四条 项目建设任务完成后,承担项目建设的乡镇按照规定做好项目区自验工作,并准备好下列资料:
(一)工程竣工报告、工程竣工图、工程保修书;
(二)工程监理单位的监理报告;
(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材料。
第十五条 承担项目建设的乡镇在项目自检合格后七个工作日内向县国土资源局提出项目工程竣工验收申请。县国土资源局及时组织初验并向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申请验收确认。
第十六条 乡镇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收集、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文件、资料、图件等;建立健全项目档案管理制度,竣工验收后,及时将项目档案移交县国土资源局。
第五章 指标和资金管理
第十七条 增减挂钩周转计划指标由县政府统一安排使用。乡镇申请使用挂钩周转计划指标需经县政府批准同意。
拆旧地块土地复垦通过省级验收确认后方可使用挂钩周转计划指标办理建新地块的用地报批。
第十八条 挂钩周转计划指标的30%留用项目乡镇,主要用于项目乡镇的拆迁安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非农产业集聚发展区建设。项目乡镇不需要留用或留用指标结余部分,由县政府收回并由县财政补助每亩30000元。
无拆旧地块土地复垦项目的乡镇申请使用挂钩周转计划指标,除须缴纳40000元/亩指标调剂费用外,用地报批须按省国土资源厅增减挂钩计划报批相关政策缴纳费用。
有拆旧地块土地复垦任务的乡镇申请使用挂钩周转计划指标不超过自身留用部分的,无须缴纳指标调剂费用,用地报批按省国土资源厅增减挂钩计划报批相关政策缴纳费用;超出本乡镇结余指标部分视同无无拆旧地块土地复垦项目乡镇使用挂钩周转计划情况办理。
第十九条 拆旧地块土地复垦投入每亩不得少于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应缴纳的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占用税和水利建设基金四项费用之和(不低于27000元/亩)。
拆旧地块土地复垦费用采取县政府补助和拆旧地块所在项目乡镇自筹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县政府按省级验收确认的项目区拆旧地块新增耕地面积每亩20000元进行补助,不足部分由项目乡镇自筹解决。
经县政府同意挂钩周转指标全部留用的乡镇,拆旧地块土地复垦费用由项目乡镇按前款规定的标准自筹解决。
第二十条 拆旧地块的土地复垦费用在实施土地复垦阶段由乡镇政府
全额垫资进行。在土地复垦完毕,通过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验收确认后,一次性拨付项目的全部补助经费。
第二十一条 挂钩项目管理和前期相关费用由县财政按2000元/亩拨付给县国土资源局。应由项目乡镇承担的前期相关费用从指标调剂费用中据实扣除;项目乡镇全部留用指标的,前期费用由乡镇据实缴纳。
第二十二条 使用挂钩周转指标的单位缴纳的挂钩指标调剂费用和政府另行安排的其他资金进入挂钩项目资金库中,循环使用,专项用于挂钩项目的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和抵扣。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县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部门要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对项目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认。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依法对项目建设工程的质量事故、质量缺陷等情况予以检举、控告或通过其他形式予以监督。
第二十五条 县国土资源局与相关部门要按照有关法规,对项目实施中的不当行为及时予以纠正;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