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方案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0:0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方案》。

第一篇: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方案

蒲城县中医医院

关于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

医疗服务是医疗业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就医感受,事关医患关系的和谐,事关卫生行业的形象,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事关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成效。随着医改逐步深化,为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进医疗服务流程,方便看病就医,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根据新形势下医疗服务需求变化,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及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三好一满意”活动取得的实际成果,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小组 组 长:赵育鹏

副组长:李全信 蔡红杰 孙国锋 秦东平党艳艳 苏格芳 赵艳莉

成 员:于功宁 周晓艳 常 瑜 张力博 袁建平 种应征 王玉芳 王建勋 弓志珍 张新蒲

陈启锋 杨 华 曹 丹 梁雪丽 申莉侠 及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

二、行动目标

自2015起至2017年底,我院利用3年时间,努力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落实行动计划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从病人的需求出发,认真梳理、分析、解决本单位在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使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坚持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区和本单位实际,针对我院医疗服务布局、流程、设施、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不方便的问题,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在自我排查的基础上,细化并落实改进举措。注重实效,力戒形式,让患者实实在在感受得到改善医疗服务的成效。

(三)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推动行动计划深入落实。大胆改革传统的服务体系、服务流程、资源配置、服务模式等。敢于创新管理方式、服务举措,注重信息化、网络化手段的运用,使医疗服务管理更加先进、流程更加科学、就医更加便捷。

(四)坚持质量优先。在改善医疗服务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放在首位,遵循医学科学和规律,切实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核心制度和基本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五)坚持持续改进。密切跟踪关注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及时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不断推出新方法、新举措。努力从体系、体制、机制、制度等出发,分析深层次原因、寻找治本之策,持续改进医疗服务,促进医疗事业持续发展。

四、进一步改善服务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改善门诊服务

1、优化诊室布局流程,营造就医环境。设置医院导诊,提供就医咨询,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在患者就医高峰期安排专职安保员负责维护门诊秩序,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逐步探索实行分层分科分区挂号、收费、候诊,优化门诊“一站式”服务和导医服务,做好候诊、就诊区域及各楼层环境卫生保洁,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就医、诊疗环境干净、整洁、安全、舒适。加强提醒和疏导,努力创造安静、有序、安全的诊疗环境。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

2、设置标识清晰醒目,改善便民服务设施。门诊大厅、各楼层就诊区域、楼梯间、电梯间等醒目位置设置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完善就诊流程引导标识,各科室、部门、办事机构等标牌及指示标识准确、规范、清晰、明了;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合理安排节假日门急诊和住院医疗服务,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提前向社会公布节假日门诊开放时间,满足患者需求,确保医疗安全。

3、推进预约诊疗,完善双向转诊。完善县级区域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及医院自建预约平台功能,推进与省、市集约式预约诊疗平台连接,推进基层转诊预,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足够的号源用于转诊预约。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尽量缩短在医院候诊时间。至 2017年底,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比例和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率分别达到100%和50%。落实“预约优先”,对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和入院。积极推进网络(门户网站、微信等)、窗口、诊间、电话、短信、自助预约机等多种预约方式,为患者提供8小时以上的预约诊疗服务,加强预约诊疗管理,确保预约成功率。

4、合理调配资源,规范窗口服务。根据就诊患者病种排序,科学安排各专业出诊医师数量,实行门诊服务窗口和诊室弹性排班,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努力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检查报告时间,力争做到预约诊疗患者、当天就诊且无须特殊准备的患者及时检查。全面推行检验检查报告及时发放制度,能即时出结果的,即时发放;能当天出结果的,当天发放。合理安排专家门诊,积极推行专家门诊“全日制”。专家门诊确保诊疗时间,确保诊疗质量,让患者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实行首问、首诊负责制,改善服务态度,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

(二)进一步改善急诊服务

5、加强急诊力量,及时救治重患。进一步完善急诊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急诊绿色通道。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处置,确保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等各类急危重患者,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加强急诊与临床科室间衔接,需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根据季节及急诊需求变化规律,合理调配急诊力量,在急诊量较大的夏季、冬季等,配备急诊加强班,确保急诊救治需要。

6、强化院前急救,落实应急救助。进一步完善院前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加强调度指挥,接到呼救信息后5分钟内出车,规范开展救治、转运。加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无缝衔接,不推诿、拒诊急诊患者。对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及时救治,按规定落实应急救助政策,完善应急救助审批手续,不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防止发生突破道德底线的情况。

(三)进一步改善住院服务

7、简化住院流程,改善住院条件。制定并做好入、出院患者指引,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告知或床边告知。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减少患者等候。加强转院(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实现转院(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和陪护制度,加强住院患者部床单位被褥等物资管理,实行不定期检查考核机制,确保床单被褥干净整洁,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安宁、安全的住院环境。

8、健全回访制度,持续改进服务。落实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利用电话、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开展随访。提升随访的内涵和水平,了解患者健康状况,指导患者服药、就医,开展健康教育。根据患者随访结果,及时改进住院服务。出院患者一周内随访率达到100%。

(四)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

9、强化护理力量,落实护理标准。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配备护士,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各护理单元配备护士基数达到相关要求。普通病房实际床护比平均不低于1︰0.4(特、一级护理比例超过30%的病房不低于1︰0.5),重症监护病房护患比达2.5—3︰1,新生儿监护病房护患比达1.5—1.8︰1。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根据门(急)诊量、治疗量、手术量等综合因素合理配备护士。

10、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扩大实施范围。继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到2015年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达到80%以上。逐步在门(急)诊、手术室、血液透析室等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对患者实施身心整体护理,使患者能享受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

(五)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

11、强化医患沟通,落实安全措施。认真落实医患沟通制度,增强医院沟通意识和能力,完善沟通内容,创新沟通方式,充分尊重患方的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根据患者情况及时向家属反馈的疾病进展信息,多倾听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危重症病人,对疾病的预后、转归等要认真落实告知制度,履行告知手续。执行术前核查程序,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患者正确。加强手卫生,减少医疗感染风险。建立相关评估制度,设置防滑、防跌倒设施,降低患者跌倒风险。

12、推行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继续推进临床路径和基本诊疗路径工作,探索开展单病种付费试点工作。2017年底,70%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实现患者明明白白就诊。

13、控制医疗费用,促进合理用药。进一步落实“三合理”规范,即:强化合理检查、合理使用高值医用耗材、促进合理用药,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运用处方负面清单、处方点评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2017年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规范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辅助用药临床应用,加强临床使用干预,推行个性化用药,降低患者用药损害。

14、推广结果互认,避免重复检查。在诊断明确且病情无变化时,对市级以上三级医院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予以认可。同县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其他同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原则上互认。

15、实行院务公开,倡导诚信服务。规范实施院务公开,切实维护患者的知情权,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医疗机构所有服务项目、药品及价格应在门诊大厅、住院部大厅等醒目位置全部公示。缴费单据的收费项目、收取金额详细、清晰;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或其他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就诊项目、药品、单价、总费用等每日查询服务,实现明白、合理收费。公开投诉信箱、投诉电话,及时公开涉及病人、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处理意见,公开行风评议结果等。

16、狠抓医德医风,奉行廉洁行医。坚决拒收红包和回扣,坚持廉洁行医,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操,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落实医德医风考评、医师定期考核和不良行为记录等制度。宣传先进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严肃查处红包、回扣等行为。通过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使广大医务人员形成拒收红包、回扣良好风尚。

(六)进一步发挥信息优势

17、注重信息引导,规范就医秩序。通过新媒体、微平台等途径告知医院就诊时段分布信息,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对门诊候诊、预约诊疗、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手术前后的患者,通过新媒体、门户网站、微平台、告知单等多种形式提供提示服务。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实时传输门诊和入院患者相关信息,提前做好服务,通过诊室内记账、诊间结算、手机等移动设备支付,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患者门诊检查、缴费、取药和办理住院手续排队时间。挂号、取药等候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18、加快系统对接,实现资源共享。继续探索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系统、医院自建独立信息系统、农村健康档案系统、新农村管理信息系统等四网合一建设,通过发放居民健康卡(就诊卡),强化患者身份识别。及时查阅相关门诊或住院病历资料,及时、详细了解病史和治疗情况,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之间建立患者就诊信息交流机制,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

19、加快信息建设,提供远程服务。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改善医疗服务。推行电子处方、电子病历,建立互联互通的大数据信息库,提供诊疗信息、费用结算、信息查询、身份识别等服务。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方式,提供自助打印、手机短信、微信平台、电话告知、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的查询服务。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的监控。充分利用省、市、县三级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建设,规范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切实为基层解决疑难问题,造福患者。

(七)进一步注重人文关怀

20、展现良好精神风貌,提升整体形象。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实习、进修人员)着装整洁、规范,统一佩戴胸卡(牌),易于患者识别。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的医德医风。

21、注重心里疏导,增强医患信任。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各项医疗服务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注重心理疏导,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宣教、解释工作。对手术、有创诊疗操作、重症患者等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采取措施舒缓患者紧张、恐惧、不安的情绪。建立医患沟通责任人制度,住院患者主要由责任医师、责任护士负责沟通。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由主刀医师亲自沟通。重视门(急)诊患者的沟通。

22、注重保护患者隐私,推行无偿服务。执行“一医一患一室”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多人病房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不在住院患者床头卡写入院诊断,除监护病房外,杜绝男、女患者同室现象。进一步壮大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加强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不断完善社工和志愿者服务,提升志愿服务内涵。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和志愿者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八)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

23、实施急慢分治管理,缓解就诊压力。逐步转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病等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治疗、康复、护理、一般性复查、随访,缓解医院就诊压力,满足患者需求。

24、深化帮扶政策,提高健康素养。在城乡对口支援、医疗联合体、县乡对口帮扶的框架内,进一步强化对口帮扶工作。临床医师在晋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前必须下乡挂职锻炼一年以上,建立县级医院派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定期坐诊制度,每月到基层坐诊1-2次。在医院门诊和病房普遍开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重点对糖尿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等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疾病,定期开展专题健康讲座。加强对门诊慢性病患者、住院康复期患者的康复指导。

(九)进一步促进医患和谐

25、强化医院管理,完善三防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加强普法教育,组织医务人员集中学习卫生法律法规,狠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医疗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疗准入制度,严把人员、技术的准入关,规范医务人员行为,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继续加大二级医院三防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好地推动医疗机构安全防范系统建设,重点加强医疗机构安保人员配备、安保设备和设施配备、监控系统建设和院前急救设备设施建设力度。

26、规范投诉管理,严格报告制度。医院安排工作责任心强,懂专业的专职人员接待患者投诉工作,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做到有求必应,负责开展调查核实、沟通协调和善后处理工作,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沟通障碍,妥善处理医疗纠纷。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逐级报告制度。医院内部发生医疗纠纷第一时间向单位主要领导报告;医院出现患者死亡医疗纠纷或难以自行调解的立即向县医疗纠纷调解中心办公室和县卫计局报告。

27、加强舆论引导,推动保险机制。医院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流程,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患者依法维权,调解、医学鉴定、法院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保障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有关制度,积极建立以医疗风险互助金为主、医疗责任保险、医疗意外险等为补充的医疗责任风险分担形式,至2017年底,建立医疗风险互助金。

五、落实行动计划时间表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6月—7月)。医院各级领导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推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树立医疗卫生系统的良好形象,营造开展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自查自纠阶段(2015年7月—9月)。科室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对照任务目标进行认真梳理、客观评价,找出差距与不足,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和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措施,坚持持续改进,对于落实工作不力而发生严重问题、造成影响的科室和个人严肃处理。

(三)组织实施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12月)。科室落实改善医疗服务各项举措。创新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到事事有安排,件件有落实,真正让老百姓得到便利。

(四)总结提高阶段(2017年1月—2017年10月)。科室认真总结本年度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突出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等)。2017年11月底前,医院将三年来改善医疗服务各项举措落实情况总结报告上报县卫计局。

2015年6月15日

第二篇: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2018年1月3日,国家卫计委发布“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下称《计划》)。

健康界通过梳理发现,此次《计划》具备两大重点:一是要求在总结过去三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改善医疗服务的有效举措,将其固化为医院工作制度;二是突出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10个方面创新开展医疗服务

《计划》要求各地“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医疗安全”,重点在10个方面创新医疗服务,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一、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器官疾病等,医疗机构可以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将多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并对中医医疗机构开设MDT作出要求。

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在地级市和县的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医疗机构内部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计划》要求,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危急重症医疗救治体系。

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医疗机构间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患者为中心,为其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计划》特别强调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尤其是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并对医联体内应用信息化手段作出要求。

四、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符合条件的三级医院稳步开展日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医院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要求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的患者提供随访等后续服务。

五、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医疗机构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供与其诊疗科目相一致的、适宜的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应用可穿戴设备为签约患者和重点随访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指导。《计划》要求,医疗机构加强以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提高医疗质量,规范诊疗行为,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诊疗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六、以“一卡通”为目标,实现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基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实现地市级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鼓励有条件的省级行政区域实现患者就诊“一卡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就诊卡整合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

七、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通过培训、指导、远程等方式,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八、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二级以上医院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计划》鼓励临床药师通过现场指导或者远程方式,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和签约慢病患者合理用药。

九、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弘扬卫生计生崇高职业精神,医疗机构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的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在关键区域和关键部门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探索开展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临床科室与精神科、心理科的协作,为患者同时提供诊疗服务和心理指导。

十、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医疗机构不断改善设施环境,标识清晰,布局合理。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

医院要建立预约诊疗等五项制度

《计划》称,在总结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经验成效的基础上,自2018年起,医疗机构要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等五项制度。

一、预约诊疗制度。三级医院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预约时段精确到1小时。三级医院优先向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预约诊疗号源。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有条件的医院逐步完善住院床位、日间手术预约服务,探索提供预约停车等延伸服务。

二、远程医疗制度。全国所有医联体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等服务。

三、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逐步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有条件的医联体内可以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各地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医疗机构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医联体内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五、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撑等服务。有条件的三级医院可以设立医务社工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工,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医疗机构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改革改善同步推进

《计划》要求,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改善医疗服务与深化医改同部署、同推进,坚持改革改善两手抓。要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医疗机构改善医疗服务创造条件。要将行动计划中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固化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保障效果可持续。要加快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状态投身改善医疗服务工作。

《计划》特别强调,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升患者满意度。要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充分发挥健康中国建设主力军作用。各级领导都要主动深入医疗卫生一线,与医务人员交朋友,做到精神上鼓励、工作上帮助、事业上支持、生活上保障,让他们舒心、顺心、安心地为患者精心服务。要下气力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后勤保障,促进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共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篇: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上半年我中心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多举并措,保障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严格落实各项医疗、护理核心制度,进一步开展院感管理,加强手卫生,降低相关医院感染风险,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法制意识、医疗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二)为规范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加强处方点评、药品监控力度。2018年第一季度进行合理用药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定期处方点评及不定期抽查处方,并制定长期合理用药督促整改反馈机制,不断提高中心合理用药水平,在2018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考核综合成绩我中心在全区考核成绩排名第4名。

(三)完善药事管理相关规定。在原有的药品管理制度基础上,根据最新的文件精神,制定和完善《北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制度》及《北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议价制度》,加强药物新增及采购的监管。逐步规范药品采购、药品使用流程,使中心药品管理逐步步入规范化、合理化。

二、提升服务能力,惠泽广大居民

(一)针对性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整体素质。上半年安排1名技术骨干参加第二期基层人才脱产培训班,提升我中心儿科服务能力及中心预防保健科应急处置能力。安排1名护士到顺德区中医药进修学习小儿推拿及中医康复设备使用,6月中旬安排一名护士及一名医生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佛山市2018年第二期基层卫生人才培训班”,并逐步开展相关业务。

(二)为满足群众需求,为有行动不便患者提供家庭医生式上门服务,为慢性病患者开展导尿术4次和鼻饲术2次。

三、改进服务流程,方便病人就医

(一)中心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及微信朋友圈推送多项便民措施引导患者就诊。

(二)中心利用门体检、慢病随访、上门服务以及门诊取阅架、宣传栏、宣传资料、LED屏、大堂电视、健康教育讲座52场、义诊活动10场、资料入户等多种方式对居民进行健康素养知识和疾病防控知识等宣教,让健康知识家喻户晓。

四、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一)不断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硬件设施。今年5月,中心已完成中心站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区建设,并配备相应的设备,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硬件支持。

(二)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方案。上半年,中心制定了北滘镇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方案及考核方案,明确工作指引及考核要求,助力各站开展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

(三)稳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止到5月,我镇共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53个,家庭医生签约率达28%,重点人群签约率达67%。

(四)全科-专科家庭医生团队初步形成。社区每个全科家庭医生团队均与医院专科团队合作,搭建微信交流群,满足日常转诊及专家答疑等需求。

2018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2017年底中心5楼理疗区及西海开展三九灸服务,今年三伏灸在全中心推广,已经完成技术培训、宣传、物资准备等前期工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将完成雾化吸入项目开展,继续深化与顺德中医院合作,推广小儿推拿及天政企联合,共建健康,加快推进家庭医生式签约服务

(三)中心将进一步规范中心与医院组建“全科-专科”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建设,在“和的”慈善基金支持下,完善双向转诊系统,检验系统对接,实现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引入家庭医生信息健康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思维在北滘医院及社区实现医联体家庭医生健康管理服务,并对家庭医生履约能力实行动态绩效奖励,实现“政企联合,共建健康”的目标。灸项目。

(四)配合区健教所上门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和烟草。

(五)加强医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的培养,提高社区综合服务能力,继续派出优秀的医护人员参加区举办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师资骨干培训班》,有计划的安排各级护士及医生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修培训学习。

通过“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活动。解决了短板和瓶颈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保证了医疗安全,改进和优化了医疗服务流程,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为今后继续加强医疗质量的可持续提高奠定基础。

第四篇: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方案

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医药管理局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的成效,下达了《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广西卫生计生委和中医药管理局根据文件精神制定和下发了《广西医疗卫生系统“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桂卫医发[2015]13号);县卫生局根据文件精神,推选我院作为全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示范医院;我院结合医改和等级医院复审工作开展的情况,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要求:在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同时,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的要求,通过采取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改善就医环境、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患沟通等措施,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活动目标:与上级部门文件要求同步,在开展“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活动的时间内,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让人民群众感受医疗服务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和谐。1

三、具体措施:

(一)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由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为此项活动的组织机构,负责制定活动方案,将活动任务进行分工,监管活动方案的实施。

(二)推选“畅通绿色通道”为我院此项活动示范项目。1.加强急诊力量。增加2-3名医师到急诊室,缓解门急诊高峰时段、节假日、晚间门诊的压力。保证急诊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

2.启用门诊输液室。将一楼急诊室为急诊输液病人和手足口病人输液;二楼门诊输液室为门诊病人输液。缓解了门诊输液病人无座位输液和长时间等候的现象。

3.实施急慢分治。加强急诊分诊,急危重症患者与一般急诊患者分区救治,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4.加强急诊住院和手术的“绿色通道”。加强创伤、农药中毒、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高危妊娠孕产妇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需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继续实行先救治后结账;对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给予及时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救治,防止发生突破道德底线情况。

(三)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1.优化诊室布局。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 2 查流程,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分别在门诊三楼、一楼设置缴费窗口,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

2.保持环境整洁。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干净、整洁、安全、舒适。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在门诊楼前设置就诊区域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全院重新设置清晰、明了的指示标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

4.提供便民设施。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范的放射防护。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四)改善住院服务流程,实行优质护理服务 1.完善入、出、转院服务流程。做好入、出院患者指引,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告知或者床边告知。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加强转院(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2.改善住院条件。加强病区规范化管理,为住院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安全的住院环境。为住院患者提供陪检等服务。改善患者膳食质量,努力提供临床营养服务。3 3.开展患者随访。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重要患者随访,利用电话、必要的面谈等形式开展随访。根据患者随访结果,及时改进住院服务。在门诊窗口或者办理出院手续时开展满意度调查。

(五)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落实患者安全措施。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术前标记手术部位,执行术前核查程序,确保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患者正确。加强手卫生,减少医疗相关感染风险。建立相关评估制度,设置防滑、防跌倒、防坠床等设施,降低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

2.加强合理用药,特殊药物的管理。运用处方清单、处方点评等形式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晰的“警示标识”,提高用药安全。

3.检查结果互认。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推进上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认可和同城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利用远程医疗手段为基层医疗机构和就诊患者提供检查检验服务。

4.诚信诊疗收费。在门诊大厅、住院部大厅等醒目位置公示诊疗项目、药品及价格,为患者提供就诊项目、药品、单价、总费用等查询服务,实现明白、合理收费。逐步扩大实施单病种支付范围,降低患者费用负担。4

(六)注重人文关怀,促进医患沟通

1.体现良好风貌。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实习、进修人员)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易于患者识别。医务人员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热情,尊重患者,体现良好的职业风貌。

2.注重心理疏导。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各项诊疗服务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对手术或重症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有效缓解患者不安情绪。实施有创诊疗操作时采取措施舒缓患者的情绪。

3.保护患者隐私。在门诊诊室、治疗室、多人病房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不在住院患者床头卡写入院诊断。

4.加强医院志愿者服务。加强医院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逐步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优先为老幼残孕患者提供引路导诊、维持秩序、心理疏导、健康指导、康复陪伴等服务。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5年6月至7月30日)动员部署阶段:落实活动责任部门,进行宣传发动,推选示范项目,制定活动方案。

第二阶段(2015年8月1日—2017年12月30日)组织实施阶段:根据活动要求分解任务,各科室部门和责任人落实各项内容,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医疗规范,强化“三基 5 三严”,充实示范项目。年终考核检查,针对普遍问题、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并向全院反馈检查结果。各科室和各部门根据检查反馈结果,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根据整改意见,提出本科室和部门的具体整改措施并加以整改。

第三阶段(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整改提高阶段:根据上级部门检查反馈情况,进一步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本科室部门具体的整改措施并加以整改。重点是持续不断改进。

恭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2015年6月18日 6

第五篇: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曲阳县中医医院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结合我院实际,经院委会研究决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大力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为切入点,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思路方法,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加强医患沟通协调、建立健全机制、运用信息技术等措施,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要求,适应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二、工作目标

自2015—2017年,利用3年时间,实现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组织机构

医院成立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领导小组,院长任组长,书记、副院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护士长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

四、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需求出发,1 认真梳理、分析、本科室在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坚持因地制宜。立足本科室实际,根据群众就医服务需求,针对医疗服务布局、流程、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不科学、不方便等问题,细化并落实改进举措。要注重实效,力戒形式,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改善医疗服务的成效。

(三)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维推动行动计划深入落实。要敢于创新管理方式、服务举措,改革传统的服务体系、服务流程、服务模式等。使医疗服务管理更加先进、流程更加科学、就医更加便捷。

(四)坚持质量优先。在改善医疗服务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放在首位,遵循医学科学和规律,切实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核心制度和基本规范,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五)坚持持续改进。密切跟踪关注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及时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不断推出新方法、新举措。努力从体系、体制、机制、制度等出发,分析深层次原因、寻找治本之策,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医院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改善门诊服务。

1.优化诊区布局流程。根据门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和医技检查室,各医疗区域有足够的候诊空间。优化门诊“一站式”服务和导医服务。2.保持环境整洁舒适。做好候诊、就诊区域及各楼层环境卫生保洁,加强卫生间、垃圾箱等环境管理,保持诊疗环境干净、整洁、安全、有序、舒适。严格落实省爱卫会公共场所禁烟有关要求,在诊区内设置统一禁烟标识,在室外设立标示醒目的吸烟区域。

3.设置醒目规范标识。在门急诊大厅、各楼层就诊区域等醒目位置设置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和导医咨询台,完善就诊流程引导系统。工作人员(包括实习、进修人员等)要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易于患者识别。各科室、部门标牌及指示标识准确、规范、清晰、明了;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警示标识醒目。

4.改善便民服务设施。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电话、手机充电、轮椅、纸、笔等便民设施;完善无障碍设施,为残疾患者提供优先服务。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要求的放射防护。

5.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根据门诊就诊患者病种排序,科学安排各专业出诊医师数量,保证医师有足够的诊查时间。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和出具检查报告时间,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挂号、缴费、取药等候时间。

(二)进一步改善急诊急救服务。

6.加强急诊力量配备。加强急诊与院前急救的医疗信息共享与医疗服务衔接,不推诿、拒诊急诊患者。根据急诊需求变化规律,合理调配急诊力量,在急诊量大的季节,配备急诊加强班,配齐相应的抢救设施。

7.及时救治危重患者。加强医院急诊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实行急诊患者按病情轻重分级分类分区 处置,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创伤、急危重孕产妇、急危重老年患者、急危重儿科患者等各类急危重患者,畅通急诊绿色通道,先救治,后缴费。加强急诊与临床科室间衔接,需住院患者及时收入院治疗。

8.落实应急救助制度。对需要紧急救治,但无法查明身份或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要按照救治规范要求,及时有效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推诿或拖延治疗。

9.强化院前急救服务。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立长效机制规范院前急救车辆配备和管理。完善院前急救转运服务流程,加强院前急救人员岗前培训和院前急救骨干队伍培训。

(三)进一步改善住院服务。

10.改善住院服务环境。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和陪护制度,为住院患者创造安静、整洁、安全的住院环境。

11.完善入、出、转院服务流程。做好入、出院患者指引,入、出院事项实行门诊告知和床边告知。做好入、出院手续办理及结算时间预约安排,减少患者等候。加强转院(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提供连续医疗服务,逐步实现转院(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

12.开展患者随访和满意度评价。医院按照省卫生计生委《河北省公立医院患者回访中心建设标准(试行)》要求,规范建立患者回访中心,利用电话、短信、微信、门户网站、信函等多种形式开展出院患者回访。开展临床科室或相关部门随访,及时改进住院服务。住院患者回访知晓率和出院患者按时回访率均要达到100%,回访成功率要达到70%以上。按照省政府纠风办、省卫生厅《关于在全省医院开展患者满意度评价机制建设的意见》要 求,建设患者满意度评价系统,在服务窗口、门诊大厅和每个住院病区,安装能够满足患者评价需要的满意度评价设备,开展门诊、住院患者满意度评价。门诊和住院患者对满意度评价知晓率要分别达到90%和100%;门诊和住院评价器点击率要分别达到80%和90%。

(四)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

13.加强护理力量配备。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配备护士,临床护理岗位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普通病房实际护床比不低于0.4:1,重症监护病房护患比为2.5-3:1,新生儿监护病房护患比为1.5-1.8:1。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根据门(急)诊量、治疗量、手术量等综合因素合理配置护士。

14.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继续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要结合医院、科室实际,充分体现专科特色。责任护士要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根据所负责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提供患者满意的护理服务。

15.实施护理岗位管理。按照科学管理、按需设岗、保障患者安全和临床护理质量的原则合理设置护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实现护士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基于护理工作量、质量、难度、风险度和患者满意度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管理效率,调动护士积极性。

(五)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

16.强化医疗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细化分解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落实患者安全措施,提高患者身份识别准确性,有效改进医务人员之间沟通。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确保患者正确、手术部位正确、操作正确。加强手卫生,减 5 少医疗相关感染风险。建立相关评估制度,设置防滑、防跌倒设施,降低患者跌倒风险。

17.推广临床路径管理。2017年底,70%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规范检查和治疗行为,提高诊疗行为透明度,实现患者明白就医。

18.推动临床合理用药。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各项指标控制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要求指标范围内。规范激素类药物、抗肿瘤药物、辅助用药临床应用,建立临床科室与感染、微生物检验、临床药学等多学科合作机制,加强药物临床使用干预,推行个体化用药。降低患者用药损害,确保用药安全和职业安全。

19.推进院务信息公开。规范实施院务公开,切实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在门诊大厅、住院部大厅等醒目位置公示诊疗项目、药品及价格,缴费单据的收费项目和收取金额详细、清晰,实现明白、合理收费。

20.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采取临床路径管理、处方点评等措施,推进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选取部分发病率高、诊疗费用高的疾病和技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骨科、内固定等,合理设置费用增长幅度,有效开展医药费用控制。逐步扩大实施单病种费用控制范围,降低患者费用负担。

21.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行风建设“九不准”,强化医疗卫生行风和医德医风建设。坚决打击遏制药品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和不正之风,严格规范医疗机构采购药品、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严肃查处红包、回扣等行为。完善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约谈等工作机制。开展警示教育,宣传先进典型,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操。落实医德医风考评、医师定期考核和不良行为记录等制度。

(六)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22.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和即时结算服务。新农合定点医院按照省卫生计生委要求,开展即时结算,垫付参合农民补偿资金,并定期与经办机构结算。

(七)进一步注重医学人文关怀。

23.注重健康教育和康复服务。在医院门诊和病房普遍开展多形式的健康宣教,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康复处方制度,加强对门诊慢性病患者、住院康复期患者的康复指导。建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其他专业康复机构协调配合机制,对出院需要进一步康复的患者,指导做好社区康复、家庭康复和专业康复。

24.注重保护患者隐私。执行“一室一医一患”诊查制度,在门诊诊室、治疗室、多人病房设置私密性保护设施,不在住院患者床头卡写入院诊断。配备必要的服务设施,充分尊重患者的民族习惯。

25.加强社工和志愿者服务。落实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在医院”活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壮大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加强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社工和志愿者服务,提升志愿服务内涵,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6.展现良好精神风貌。推进卫生计生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开展“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活动,倡导医务人员进一步弘扬“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树立“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意识和“一切为了人民”的群众意识,坚持以患者满意为最高标准,向我省近年涌现的刘琼芳、贾永青、张笋、余文丽等先进典型学习,坚守职业道 德操守,持续改进服务态度,展现医务人员良好职业态度和精神风貌。

(八)进一步建立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

27.注重医患沟通。加强医务人员人文教育和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掌握沟通技巧,创新沟通方式,及时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和变化,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对接受手术、有创诊疗操作和重症患者要做好宣教、解释和沟通,提供有效心理疏导,采取措施舒缓患者和家属的紧张、恐惧、不安情绪。

28.规范院内投诉管理。提供有效途径方便患者投诉,有统一的专门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患者投诉处理和反馈,2017年底,成立独立的医患沟通办公室。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建立台账,及时处理并反馈,对于患者集中反映的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持续改进。

29.推进“三调解一保险”机制建设。公开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和流程,积极引导患者依法维权,通过调解、诉讼等途径妥善解决纠纷。推进医疗纠纷院内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与医疗责任风险分担相衔接的处理机制建设。

六、工作时间表

(一)动员部署(2015年3月)。医院召开工作会议,全面动员部署。明确责任要求,启动行动计划。

(二)组织实施(2015年4月—2017年12月)。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分工,创新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开展工作,做到事事有安排,件件有落实,真正让老百姓得到便利。

(三)督查评价。各科室要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对照任务目标进行认真梳理、客观评价,找出差距和不足,分析产生问题的 原因和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和措施,坚持持续改进。各职能科室采取定期督导检查,对各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做到有考核、有改进、有提高。

(四)总结提高。各科室每认真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并将总结报告(包括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突出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等)于当年11月底前上报办公室。2017年11月底前,上报三年来改善医疗服务各项举措落实情况。

七、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抓好落实。各科室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要明确工作任务,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通过提高医务人员满意度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二)站位全局,助力改革。各科室要站位全局,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通过落实上述29项任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

(三)典型示范,强化宣传。各科室要注意发掘、树立先进典型,建立通报好做法、好经验的交流平台,加强活动宣传,及时推广先进典型的工作经验和先进事迹,通过典型带动、示范先行,逐步带动医院建立改善医疗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促进行动计划的持续深入开展。

(四)落实责任,确保实效。医院要定期开展效果评价,逐步建立健全督导考核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明查暗访、患者评价等活动,动态调整考核指标,将评价结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保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对于因工作落实不力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医疗机构,要严肃处理、追查到底。

2015年5月20日

下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方案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方案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扎实改进我院医疗服务,我院根据《 舒兰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具体如......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单位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为扎实改进我院医疗服务,我院根据《 西安市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

    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总结报告 我院根据《湖南省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及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郴州市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

    2016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总结

    2016年黄平县人民医院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总结 据我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工作要求,自2015年8月我院全面启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来,我院......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为贯彻“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安排,按照《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和《关于印发......

    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总结

    XXX附属医院 2017年改善医院环境提升医疗服务专项行动总结报告 XXX附属医院 2017年9月11日 XXX卫生计生局: 根据省卫计委召开的2017年改善医院环境提升医疗服务专项行动会议......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聊城市传染病医院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工作安排,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定西市安定区第二人民医院 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定区卫生计生局关于转发《关于印发2017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