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工作调研座谈会发言稿
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工作调研座谈会发言稿
一、金融业在促进青年创业方面的相关措施
1、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成效显著。我市于2011年全面启动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截止2013年底,全市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9266笔,贷款金额110129.82万元,扶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2.22万人,带动就业5.6万人。全市担保基金规模为10842万元,应到位财政贴息资金总额15479.49万元,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财政贴息资金14937万元,尚有部分缺口。
2、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有力促进农村青年创业。沅陵县作为第一批全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县之一和第二批全国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试点县之一,其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探索,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青年的创业。一是创建成立农民创业资金互助社,开启农民内部之间融资大门,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二是积极探索民间担保新模式,在农村设立具有担保功能的农村金融咨询服务公司,该公司由农村能人或产业大户发起,在县工商部门注册成立,与金融机构签订担保合作协议,为农户、农村青年创业提供担保贷款和咨询服务。现全县已建立农村金融咨询服务公司12家。官庄镇辉煌金融咨询服务公司由太平铺村辉煌林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辉发起,获县信用联社授信800万元,仅成立半年时间,就为农户和小微企业担保贷款22笔,担保金额130万元,成了建在“农民家门口的担保公司”。
二、存在问题
1、青年创业氛围不够浓厚。浓厚的创业氛围是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实现青年创业理想的活力之源。一些青年人之所以不想自主创业、不敢自主创业,思想观念趋于保守,我认为首先是来自于家庭的影响。虽然如今考公务员的人数相对于前几年大为减少,但公务员职位特殊,较企业相比较更加稳定,“有了铁饭碗,生活不用愁”的传统观念在决大多数父母心中仍然根深蒂固,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择业观念。其次是因为害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在市场经济中不畏困难勇于打拼的精神。另外,社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崇尚创业,褒扬成功,宽容失败的和谐创业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社会上引导青年人勇于创业,善于创业,尊重劳动,创业有为的良好社会氛围还没有广泛形成,大众媒体对创业典型事迹的宣传还较为欠缺,使广大青年较少从身边青年的创业故事和成长经历中受到启迪和激励。
2、青年创业的保障性政策不够完善。虽然政府在促进青年创业方面陆续推出了一些诸如税收减免、小额信贷、就业援助、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但从整体上来看,鼓励和扶持青年创业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保障支撑体系,已有的政策资源缺乏有效整合,而且由于宣传力度不大,很多青年对现行政策依然不熟悉,也不知道应该向哪些部门、哪些人去咨询,更谈不上如何去熟练运用政策,有些青年甚至不知道创办企业的基本程序。
3、青年创业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目前,社会各方面在为青年提供创业信息和创业指导,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提供创业服务等方面还不规范,相应的服务机构还不健全,有关职能部门对创业青年的指导和服务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形成帮助青年创业的合力还不够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青年创业的效率和质量。
4、青年创业项目缺少资金支持。资金问题是青年创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一方面青年在创业初期,贷款需求意愿强烈,但由于创业项目一般具有一定风险,加之多数创业青年缺乏可供质押、抵押的担保物,因此,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承担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放贷成本高,不屑于对小项目提供贷款服务,而规模较小的项目也难以得到风险投资的支持。据我了解,目前怀化在做“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的银行就只剩邮储银行了,其他本来在做这项业务的银行机构都已退出。因为青年创业贷款多为小额贷款,面广量大,分散性强。对金融机构来说,每一笔贷款都必须进行前期信用调查、市场调查、用款监督、催促还款,信贷成本较高,所以,大多数金融机构不愿做这方面的业务。
5、青年创业的整体水平不高。有些有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的青年,对项目的执行能力也不强,停留在想法阶段的人比较多,付诸实施的比较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资金、政策、氛围等因素外,与青年自身的创业水平不无关系。青年创业者普遍存在着社会经验不足,缺乏相关的创业就业技能培训,难以正确认识市场需求,驾驭市场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导致了青年创业的成功率偏低。
三、建议
1、营造青年创业的公众舆论环境。一是加大对青年创业的典型事迹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关注青年创业,为青年创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加大对青年创业的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青年“咨询有门、心中有数、创业有路”。
2、设立青年创业扶持专项基金。用于鼓励扶持青年创业者自主创业,利用专项资金对优秀青年创业贷款项目予以财政贴息,为创业青年减轻负担。
3、建设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依托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表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协会以及青年文明号等先进青年集体,建立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主要为在校高年级大中专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为高校结业生、有创业愿望的青年提供见习岗位,增强创业就业本领。
4、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针对不同青年群体的需求,依托各级各类培训机构,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青年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我市农业人口众多,农民致富还是要靠自主创业,很多农村青年的创业方向都倾向于熟悉的种养植业,我们可以探索农村电子商务,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建立农村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把创业的平台延伸到乡镇的协会、合作社,把协会和合作社变成农村青年的创业基地。农村电商一旦成熟,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如城市般的服务,而且能增收致富,农村青年回流的信心就更足。
5、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一是政府出台激励政策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开展以扶持青年创业为目的小额贷款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全市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采取贴息、补贴担保费用等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贷风险补偿,通过政策保障和激励,使相关金融机构获得更多的成本支持和制度支持,调动和保证银行机构开展小额业务的积极性。二是金融机构对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青年创业企业集聚的平台和组织,适当增加信用额度。对信用情况良好,且具有发展前景的青年创业企业,适当放大授信倍数和担保倍数。二是可探索建立由金融机构和类金融机构组成的支持青年创业联席会议,定期研究青年创业金融支持政策,协调解决青年创业中存在的融资难题。
第二篇:创业青年座谈会
创业青年座谈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你们好,我是湖南衡东兆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罗崇明,我的发言有三个方面内容。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状况
我公司是以香菇种植为主、集香菇生产、技术服务、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营农业产业化企业。
公司于2013年5月在衡东县吴集镇创立,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流转面积228亩,总投资982万元。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关心与帮助下,公司得到了迅速发展,两年内从成立之初的200亩发展到500亩的生产规模。2015年2月组建成立了衡东县兆丰富民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1000万元,拥有员工56人,季节性用工250人以上,其中管理人员18人,一线技术工人38人,从湖南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特聘5名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形成了一支在农业方面专业过硬的员工队伍。同年,由衡东县兆丰富民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发起,公司联合48个香菇种植社员,规划建设了“湖南衡东兆丰农业香菇产业园”。前期投资908万元,流转土地300余亩,分别在新塘镇丰根村和吴集镇文昭村建设了两个优良种植基地。目前,基地内水、电、沟、路以及办公、生产、冷储、流通等配套完善,并全部投入生产。香菇产业园种植的特色蘑菇808号、236号、135号为当前国家重点推广的香菇菌种,该品种性能优良,具有发育快、菌肉厚实、菇形好、盖大柄短等特点,富含维生素b群、铁、钾、维生素d。香菇多糖、香菇多钛、香菇腺嘌呤及衍生物及不饱和脂肪酸比普通香菇高出10%以上,市场推广以来十公畅销。投产以来,已实现收入1108.6万元,利润收入103万元。
二、公司的发展理念
我公司的发展理念是:惠乡邻、促发展,共同致富。我们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以现代科技为支撑,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运营模式,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农民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保护价收购农民的香菇,形成公司有稳定的货源供给,老百姓有可靠的销售渠道,以致公司成为衡东乃至衡阳地区最大一家香菇生产基地。
2013年6月8日,公司被衡东县司法局确定为“衡东县刑释人员过渡性安臵基地”。两年内带领当地农民致富64人,过渡安臵刑释人员26人,其中14名刑释人员通过过渡安臵与香菇种植技能培训,已实现创业成功,为我县刑释安臵、社区矫正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公司也建成为一家集农科引进、研发、试验、推广、示范产、供销为一体的现代化香菇生产企业。2014年12月被县政府列入了衡东县新增特种蔬菜基地规划,2015年3月被列入衡东县现代农业观光带建设项目,2015年12月被省农业委与省财政厅认定为湖南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省级示范园。2015年公司又与爱心人士、致力于多元化发展,筹备成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劳动服务、有机肥料等)多个领域的业务发展。2016年,合作社响应衡东县委、县政府“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精准扶贫”号召,在全县建立丰根、白莲、桃岭、荆茗四个香菇产业扶贫基地,目前结对帮扶贫困户100多户。为深入推进全国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和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公司发展遇到的困难
公司经营4个年头,发展来势不错,但还是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1、无法掌控的气候变化。今年5月种植的一批香菇,因夏天气候持续高温,导致产量很低,出现亏损。我们建议,香菇种植是否可以列入农业保险项目。
2、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公司与农户是有保价收购模式,因销售成本比较高,市场售价低,我们的保价也不高,农户还是有担忧,怕亏损,所以种植积极性不高。我们建议政府能否给予种植户一些补贴,以提高种植户的积极性。
3、公司号召力不足。为发动农户种植,公司还是想了很多办法,但还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建议政府能否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面,以引导更多农户参与种植。以上意见有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湖南衡东兆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016年9月26日
第三篇:青年职工科技创新座谈会发言稿
座谈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同仁!
我来自XXXX,主要从事XXXX的工作。前面听了各位专家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讲解,深受启发和鼓舞。我感觉我们这些公司的青年人,各方面都处在学习和吸收新事物的黄金阶段,更有责任和义务为公司的科技创新工作去努力和贡献力量。
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汇报和分享一些切身感受。
首先一点是做到处处勤于思考,事事善于总结。我日常所从事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运维工作具有专业涉及面广,技术更新换代快,处理问题必须及时的特点,我日常做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做到积极主动,力争前期工作做好,中间计划做细,紧急预案做足。我感觉一次问题处理其实也是一次学习提高,只有我们始终勤学好问,时刻注意积累和总结,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才能使我们将创新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的底气越来越足。其次一点是珍惜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积极参加工程建设、科技项目实施、QC编写和群众性创新活动。去年我全程参加了XXX工程建设和XXXX科技项目实施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我感觉自身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我觉得这些饱含科技创新的工作,往往内容复杂且无先例可循,更具挑战性,正是我们参与科技创新工作的优质土壤,我们必须珍惜每一次参与的机会。最后一点是在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学会提炼成果。我觉得我们平时在做好各项工作同时,并不能仅仅满足于此,还要学会挖掘提炼,慧眼识出工作中的创新点,并尝试将其讲出来写出来,只有这样对我们的提高和发展帮助才会更大。以上就是我要汇报的一点个人感受和认识,很荣幸能与大家在这里交流分享,谢谢大家。
第四篇:团市委青年群众工作调研座谈会发言稿
团市委青年群众工作调研座谈会发言稿
一、困难与问题:
1、团员青年队伍持续扩大和团组织覆盖面缩小的矛盾,使共青团组织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民间社团和青年自组织广泛兴起,并在满足青年个性化需求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传统的团的组织设置受到更多的挑战,大量流动青年游离于党团组织覆盖之外。针对渝中区的情况看,虽然团员发展工作始终保持良好势头,但除了作为共青团组织源头的学校以外,团的基层组织事实上整体弱化。“两新”团组织建立后,巩固率怎么样?有多少组织在开展相应的活动,在为青年服务?我们上级团组织是否清楚?
2、团员青年价值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迅速膨胀与团组织教育引导方式滞后的矛盾,使共青团教育功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例如,面对生活在相对低层的进城务工青年,我们区域内的各级团组织对他们知识结构、人际交往、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机制研究不够,深入这个群体中去调查研究的时间较少?
3、青年全面发展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并且不断提高,在学习培训、就业创业、社会参与、闲暇生活等领域对服务的需求内容日益增多。我认为目前团组织服务青年的能力仍然十分有限,工作经费缺乏、活动阵地薄弱、基层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队伍力量不足等问题比较普遍。
二、相关建议:
1、要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我们建议是否可以在区级层面或者是街道层面建立外来务工青年中心,拓展进城务工青年参与社会活动、融入城市生活的空间。同时以此青年中心为主体,衍生出诸如外来青年电影院、民工心理咨询室、外来青年技能学校、外来青年交友馆、外来青年书屋等全覆盖的文化阵地,潜
1移默化地培养进城务工青年的城市感情,使他们有更自觉地城市认同。
2、融入时尚元素,建立网络载体。针对青年人熟悉网络的特点,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建立“新渝中青年之家”论坛等网络载体,让辖区内的进城务工青年拥有一个可以说话的地方,并力邀优秀党员、优秀青年为版主,实时解答进城务工青年的困惑和问题。
3、开展公益活动,共创和谐城市。积极开展有本地青年和外来务工青年共同参与的社会公益活动,如以“青年服务老人”、“共创石桥文明交通”等系列服务为载体,让外地青年自觉融入本地青年的社会活动圈,营造外地青年与本地青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并通过共创和谐城市的行动,使进城务工青年增强自己也是城市建设一份子的观念。
4、强化共青团组织建设,加大党的外围组织组建力度。例如可以加大党团组织主导的外来务工青年读书会、联谊会、兴趣爱好小组等党的外围组织组建力度,尽可能地把外来务工青年团结和凝聚在党团组织的周围,使更多的青年坚定信念跟党走,建功立业图发展。
5、确立进城务工青年工作的科学评价指标,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考评运作模式。我认为不能简单停留在“两新”团建或者进城务工青年团建数量的一种粗放性的评价方式。而应建立符合渝中区情或者区域特性的青年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这一体系应具有可测量性、可操作性和可标志性。以进城务工青年工作评价指标而论,应能从“覆盖率”、“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获知对共青团工作的价值评价,以利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体现共青团组织的本质属性,从而更积极有效地推进进城务工青年的教育引导工作。
第五篇: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讲话
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讲话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非常高兴能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和青年朋友一起,共同座谈有关青年就业创业及未来发展。年轻人的感觉特好,我也特别乐意和年轻人在一起打交道。看到你们在创业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团市委、团区委为我们青年人就业创业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感到非常高兴。首先,借这个机会,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市的广大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
刚才,听了团市委杨勇同志有关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报告,以及创业青年代表的情况交流,让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受,那就是现在年轻人面临更大的压力。尽管现在的物质生活丰富了,同样的,现在的压力也大大地增加了。过去我们上学是国家分配,现在的青年人不管读书、表现如何好,毕业之后都要面临找各种的压力,面临职场更加激烈的竞争。因此,各级部门要认认真真地做好服务,让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就业创业的行列中来,以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的才智创造条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要自立自强,争做就业创业的生力军。青年人富有理想和抱负,充满朝气活力,知识层次比较高,处于就业创业的黄金期,有条件、有责任、有义务站在就业创业的最前沿,成为就业创业的生力军。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青年人一定要转变观念,发挥好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要乐于就业创业。青年时期是人生事业的起步期。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就业创业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激情,要增强挑战自我、百折不挠的勇气,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树立自尊、自强、艰苦奋斗的意识,弘扬敢闯敢试的拼搏精神,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失败面前不退缩,胸怀大志,脚踏实地,积极投身就业创业的生动实践。二是要能够就业创业。就业创业需要知识和能力,对青年来说,就业创业的前提就是要练好内功。希望青年人多充电,不断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增强我们的本领,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不断在实践中增强本领,对我们未来的事业肯定是有帮助的。三是要善于就业创业。新时期新形势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了崭新的平台,青年人要勇敢地站在全市发展改革的潮头,勇做就业创业的时代先锋。特别是当前宁波深入推进“三思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六个加快”发展战略的进城中,青年人要找准定位,在广阔的舞台上施展自身的才华。
二、要优化服务,搭好青年就业创业的舞台。青年就业创业,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环境。做好对青年就业创业的服务和保障,也是全市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部门一定要做好服务,全力为青年就业创业搭建舞台,提供服务,解决难题。一是要加快就业创业平台的建设。要以国家创业型城市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大学创业园、科技创业中心、和风创意广场、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创业园等一大批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刚才听了介绍,全市类似“7号梦工场”这样的就业创业平台已经有7个,希望能加强探索,继续加强这方面工作。二是要破解青年就业创业难题。就业创业过程中,青年会遇到各种难题。刚才听了创业青年代表的发言,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融资难的问题。今天座谈会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在,希望能把这些问题带回去,认真研究分析青年的实际需要和困难,能从政策层面给予更多的扶持。三是要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能力提升。能力提升非常重要,我在前面已经谈及这个问题。希望各部门能加强与高校、专家的联合,通过组建导师团、青联委员进高校等方式,切实提升青年就业创业的能力。
三、加强领导,凝聚支持青年就业创业的合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是各方关注、社会关心、青年关切的大事,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加强统筹,落实政策措施,合力推进。一是要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委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政策,把青年的就业创业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扩大就业的总体战略中,建立健全青年就业创业的领导机制,形成党委政府主导、共青团牵头、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要完善服务保障。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深化效能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共同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软环境。财政、科技、人事、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在资金、项目、培训等方面加大对青年就业创业的引导和扶持。共青团组织要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强与职能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充分发挥穿针引线、铺路架桥的作用,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综合服务。三是要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灵活有效的形式,加大对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政策、举措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青年就业创业的成功典型和先进事迹,让广大青年就业创业学有榜样,干有劲头,赶有标兵。
新的时期新的形势,给广大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希望广大青年以更加昂扬的激情、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有效的作为,积极投身到就业创业的伟大实践中。也希望各级各部门强化合作,优化服务,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青年唱响更加嘹亮的劳动之歌、创业之歌,为宁波推进“六个加快”发展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