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报告及处理工作制度
为防止预防接种事故发生,妥善处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确保预防接种工作安全有序地开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与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1、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处置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职责:
依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控制措施,及时组织和妥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配合有关部门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二、常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处置原则:
1、晕厥:
1.1保持安静、空气新鲜、平卧、松开衣扣、注意保暖。1.2轻者给予热开水或糖水、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1.3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血压、呼吸、心率、脉搏等。1.4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
1.5以上处置后未见好转,立即送往就近的医院。
2、过敏性休克:
2.1使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放松衣扣、保持安静注意保暖。
2.2立即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重复注射1:1000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呼吸兴奋剂等。
2.3速请医院急诊科会诊或立即送往医院急诊科救治。
3、群发性癔症:
3.1做好预防接种前宣传教育工作。
3.2及时疏散病人,进行隔离治疗;正确疏导,消除恐慌心理,暗示治疗为主,对症治疗为辅。
3.3做好思想教育与沟通工作,防止少数人利用不明真相的 群众聚众闹事。
三、预防接种事故的处置原则:
预防接种事故一般是由于疫苗的质量原因,或由于接种时的差错,或由于污染造成严重的个体或群体反应的事件。接种事故的处置重在预防:加强接种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其责任心,加强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安全接种制度,按照说明书和规程进行接种,正确掌握各种疫苗接种的禁忌症。接种事故一旦发生,首先应积极诊治病人,如实地向中心领导与有关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保留与该事故中使用的有关物品、原始记录等证据,接受和配合单位及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接受处理。
四、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与事故的报告及处理:
1、发生预防接种反应或疑似预防接种反应,应当及时向区卫生局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填写接种异常反应或疑似异常接种反应的报告卡。
2、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或者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应当在发现后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因免疫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因接种第二类疫苗引起免疫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发生群体性反应或者有死亡发生的,按照应急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因接种时违反免疫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原则》的有关规定处理。
五、预防措施:
为尽可能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防止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应采取事前预防的各项措施,包括培训合格人员,健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等。
1、承担接种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执业医师或职业护士资格,且经过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预防接种资格。
2、建立健全疫苗管理制度,做好疫苗的储存、分发和运输工作;购进疫苗时,进行检查,审核疫苗生产企业及疫苗批发企业的资格,索取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证;购进进口疫苗时,索取进口药品通关单并
保存;疫苗的储存、运输和温度按照我国药典和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执行,做好冷链系统的管理。
3、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规范,确定受种对象。告知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严格掌握禁忌症。
4、按照接种操作规范,做好皮肤消毒,实施安全注射。使用后医疗废弃物循章处理,保持接种环境的整洁、宽敞舒适、定时通风消毒。做好院感控制的监测与消毒工作。
5、急救物品的储备: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呼吸兴奋剂、诊疗床、血压计、听诊器、担架、氧气、糖、开水、人丹、十滴水、银针等。
6、定期进行医、护人员的救护培训。
第二篇:预防接种反应和事故处理制度
预防接种反应和事故处理制度
一、建立预防接种反应和事故档案,专人负责。
二、预防接种一般反应进行对症治疗,对异常反应、群体性反应和接种事故要采取应急救护措施。
三、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群体性反应、公众高度关注事件,在2小时内报告。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按照应急条例的规定进行报告。
四、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的诊断,应由县级以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做出。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均不得做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
五、因预防接种导致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请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接到处理请求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移送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六、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鉴定按照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规定执行。
七、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损害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八、过敏性休克处理原则:使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1000),成人0.5~1.0ml,小儿0.01ml/kg/次,最大量0.33ml(1/3支)。同时通知临床医生进行有关抗休克处理。
九、晕厥处理原则:保持安静和空气新鲜,平卧,头部低下,肢抬高,同时松解衣扣,注意保暖。轻者可给予温开水、热糖水喝,短时间内即可恢复。经过上述处置后不见好转,可按过敏性休克处理,在3~5分钟仍不见好转者,应立即送附近正规医疗单位诊治。
十、在群体性接种进行过程中,如出现接种反应,应及时将患者与其他受接种者隔离,再进行对症处理,避免人为造成紧张气氛,防止群发性癔病。
第三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机制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及处理
病例定义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 zation,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疾控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AEFI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报告程序
1.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发现AEFI(包括接到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报告)后应当及时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时,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发现后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2小时内逐级向上一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
2.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应当在发现AEFI后48小时内填写AEFI个案报告卡并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发现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时,在2小时内填写AEFI个案报告卡或群体性AEFI登记表,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疾控机构报告
1.3.2.1有网络直报条件的乡级接种单位应当直接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 系统进行网络报告;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当由县级疾控机构代报
1.3.2.2县级疾控机构接到上述报告后,将属于本辖区预防接种后发生的AEFI 立即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不属于本辖区预防接种后发 生的AEFI,应将AEFI个案报告卡立即转报至其预防接种所在地的县级疾控机构 由预防接种所在地的县级疾控机构进行网络直报。
1.3.3各级疾控机构应当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实时监测AEFI报告信 息
271.3.4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死亡或群体性AEFI,同时还应当按照《家发公 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2调查诊断 2.1核实报告
县级疾控机构接到AEFI报告后,应核实AEFI的基本情况、发生时间和人数 主要临床表现、初步临床诊断、疫苗预防接种等,完善相关资料,做好深入查 的准备工作 2.2组织调查
221除一般反应(如单纯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结等)外的AFI均需调在 2.2.2县级疾控机构对需要调查的AEFI,应当在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组开展 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在调查开始后3目内初步完成AEFI个案调查表(附件 表5-3)的填写,并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223对于不属于本辖区预防接种后发生的AEFI,也应当收集相关资料,填写 AEFI个案调查表,并及时转报至受种者预防接种所在地的县级疾控机构,出预 防接种所在地的县级疾控机构进行网络直报。
22.4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对社会有重大影 响的AEFI,市级或省级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 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
225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死亡或群体性AEFI,同时还应当按照《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和报告。2.3资料收集
2.3.1临床资料:了解病人的预防接种史、既往健康状况(如有无基础疾病等
家族史、过敏史,掌握病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及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已采取 的治疗措施和效果等资料。必要时对病人进行访视和临床检查。对于死因不明需 要进行尸体解剖检查的病例,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尸检。
2.3.2预防接种资料:疫苗供应渠道、供应单位的资质证明、疫苗批签发报告和 购销记录:疫苗运输条件和过程、疫苗储存条件和冰箱温度记录;疫苗的种类、生产
企业、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来源(包括分发、取目期等:预防接种服务组织形式、预防接种现场情况、预防接种时间和地点 供应或销售单位
接种单位和预防接种人员的资质;知情或告知相关资料;预防接种实施情况、接 种部位、途径、剂次和剂量、打开的疫苗存放时间;安全注射情况、注射器材来 源、注射操作情况;预防接种同批次疫苗其他人员的反应情况、当地相关疾病发 病情况等 2.4病例诊断
2.4.1省、市和县级疾控机构成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调查诊断 专家组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药学等专家组成,负责对AEFI调查诊断。2.4.2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接到AEFI报告后,对需要进行调查诊断的,交由 受种者预防接种所在地的县级疾控机构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 进行调查诊断
2.4.3发生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或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由受
种者预防接种所在地的市级或省级疾控机构组织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 家组进行调查诊断。
2.4.4AEFI的调查诊断结论应当在调查结束后30天内尽早作出。预防接种异常 反应调査诊断专家组应当依据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技术规范,结合临床表现、医学检查结果和疫苗质量检验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调査诊断结论,出具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书(附件三表5-4)。
2.4.5调查诊断怀疑引起AEFI的疫苗有质量问题的,应及时提交药品监督管理 部门。
2.4.6省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对市、县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 诊断进行技术指导
2.4.7任何医疗单位或个人均不得作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2.5调查报告
2.5.1对发生死亡、严重残疾、群体性AEFI,或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AEFI,疾
控机构应当在调查开始后7日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及时将调查报告向同级卫生 计生行政部门、上一级疾控机构报告,并向同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通报 2.5.2县级疾控机构应当及时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上报调查报告。2.5.3调查报告包括以下内容:对AEFI的描述、诊断、治疗及实验室检查;疫 苗和预防接种组织实施情况;发生AEFI后所采取的措施、原因分析;对AEFI 29 的初步判定及依据;撰写调查报告的人员、时间等 有
2.6分类
AEFI经过调查诊断分析,按发生原因分成以下5种类型
2.6.1不良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预防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 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2.6.1.1一般反应: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 常
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 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5 2.6.1.2异常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预防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预防接 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的
2.6.2疫苗质量事故: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预防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 急
官、功能损害
2.6.3预防接种事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 5 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预防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5 2.6.4偶合症:受种者在预防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预防 天, 接种后巧合发病 达
2.6.5心因性反应: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预防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 疫 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反应 5 数据审核与分析利用 乏
3.1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AEFI监测模块由各级疾控机构维护管理。3.2县级疾控机构应当根据AEFI调查诊断进展和结果,随时对AE个案报告信 息和调查报告内容进行订正和补充。
3.3各级疾控机构对AEFI报告信息实行日审核、定期分析报告制度。中国疾烟 预防控制中心和省级疾控机构至少每月进行1次分析报告,市、县级疾控机构至 每季度进行1次分析报告 处置原则
4.1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依照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4.2当受种方、接种单位、疫苗生产企业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结论 30
有争议时,按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4.3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健康损害的,以及因接种单位违反预防接种 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预防接种方案给受种者造成健康损害 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4.4建立媒体沟通机制,积极、主动、及时、客观回应媒体和公众对预防接种异 常反应的关切。开展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科普知识的宣传,做好与受种者或其监护 人的沟通,增进公众对疫苗安全性的信任 5常见反应的处置
接种人员对较为轻微的全身性一般反应和接种局部的一般反应,可给予一般 的处理指导;对接种后现场留观期间出现的急性严重过敏反应等,应立即组织紧 急抢救。对于其他较为严重的AEFI,应建议及时到规范的医疗机构就诊。5.1全身性一般反应 5.1.1临床表现
5.1.1.1少数受种者接种灭活疫苗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发热,一般持续1~2 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即有发热,6~12小时 达高峰;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的时间比接种灭活疫苗稍晚,如接种麻疹 疫苗后6~10天可能会出现发热,个别受种者可伴有轻型麻疹样症状。
5.1.1.2少数受种者接种疫苗后,除出现发热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全身不适等情况,一般持续1~2天。个别受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 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超过2~3天。5.1.2处置原则
5.1.2.1受种者发热在≤37.5℃时,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 其他疾病。
5.1.2.2受种者发热>37.5℃或≤37.5℃并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 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5.2局部一般反应 5.2.1临床表现
5.2.1.1少数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伴 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红肿直径>30mm,一般在24~48小时逐 步消退。
5.2.1.2接种卡介苗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 大多在8~12周后结痂(卡疤),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 感染。
5.2.1.3部分受种者接种含吸附剂的疫苗,会出现因注射部位吸附剂未完全吸 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而形成硬结。5.2.2处置原则
5.2.2.1红肿直径和硬结<15mm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5.2.2.2红肿直径和硬结在15~30mm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先冷敷,出 现硬结者可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
5.2.2.3红肿和硬结直径≥30mm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5.2.2.4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局部红肿,不能热敷
第四篇:电力系统异常及事故处理
第四部分 电力系统异常及事故处理(40题)
1、何谓电力系统事故,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所谓电力系统事故,是指电力系统设备故障或人员工作失误,影响电能供应数量或质量并超过规定范围的事件。
引起电力系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自然灾害、设备缺陷、管理维护不当、检修质量不好、外力破坏、运行方式不合理、继电保护误动作和人员工作失误等等。
2、从事故范围角度出发,电力系统事故可分几类?各类事故的含义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事故依据事故范围大小可分为两大类,即局部事故和系统事故。局部事故是指系统中个别元件发生故障,使局部地区电压发生变化,用户用电受到影响的事件。
系统事故是指系统内主干联络线跳闸或失去大电源,引起全系统频率、电压急剧变化,造成供电电能数量或质量超过规定范围,甚至造成系统瓦解或大面积停电的事件。
3、常见的电力系统事故有哪些?
答:(1)主要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如由于绝缘损坏造成发电机、变压器烧毁事故。严重时将扩大为系统失去稳定及大面积停电事故。
(2)电气误操作,如带负荷拉闸刀、带电合接地线、带地线合闸等恶性事故。
(3)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拒动或误动。
(4)自然灾害,包括大雾、暴风、大雪、冰雹、雷电等恶劣天气引起线路倒杆、断线、引线放电等事故。
(5)绝缘子或绝缘套管损坏引起事故。
(6)高压开关、闸刀机构问题引起高压开关柜及闸刀带负荷自分。(7)系统失稳,大面积停电。
(8)现场不能正确汇报造成事故或事故扩大。
4、电力系统事故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1)编制合理的系统运行方式(如电源平衡和结线方式)。(2)创造条件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及系统的薄弱环节。
(3)利用状态估计、DTS、静态安全分析等高级应用软件,加强培训,提高调度运行人员处理事故的能力。
(4)严格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5)提高电网调度系统技术装备水平。
(6)加强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提高事故处理应变能力。
5、调度部门的哪些过失会造成事故? 答:(1)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安排不合理。(2)电力系统备用容量不足或分配不当。(3)设备检修方式安排不当。
(4)继电保护及系统安全自动装置与系统运行方式不协调,包括定值误整定(误使用),系统安全自动装置使用不当。
(5)调度员指挥系统操作时对系统运行情况和设备运行状态不清或者违反规章制度而误操作。
(6)调度员处理事故时,判断错误,采用错误的处理方法而扩大事故。(7)各级运行人员工作不协调,拖延事故处理时间而扩大事故。(8)事故时通讯失灵,调度员无发指挥,至使事故扩大。
(9)事故时远动设备遥信、遥测信号不正确,计算机监控系统失灵至使事故扩大。
6、事故处理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各单位的运行人员在上级值班调度员的指挥下处理事故,并做到如下几点:
(1)尽速限制事故的发展,消除事故的根源并解除对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威胁,防止系统稳定破坏或瓦解;
(2)尽一切可能保护设备的连续运行,以保证对用户连续供电,特别要采取果断措施,保证周波,保证厂用电安全运行,对于正常运行的系统,也要特别注意周波、电压的变化,以保证正常系统安全运行;(3)尽快对已停电的用户特别是重要用户保安电源恢复供电;(4)调整系统运行方式,使其恢复正常。
7、系统发生事故时,要求事故及有关单位运行人员必须立即向调度汇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系统发生异常或事故情况时,有关单位值班员应尽速正确地向有关调度做如下内容的汇报:
(1)异常现象,异常设备及其他有关情况;(2)事故跳闸的开关名称、编号和跳闸时间;(3)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动作情况;(4)出力、电压、频率及主干线潮流变化情况;(5)人身安全及设备损坏情况;(6)故障录波器的有关记录。
8、事故单位可不待调度指令自行先处理后报告的事故有哪些?
答:(1)对人身和设备安全有严重威胁者,按现场规程立即采取措施;(2)确认无来电的可能时,将已损坏的设备隔离;(3)发电机组由于误碰跳闸,应立即恢复并列;
(4)线路开关由于误碰跳闸,应立即对联络开关鉴定同期后并列或合环;(5)对末端无电源线路或变压器开关应立即恢复供电;(6)调度规程中已有明确规定可不待调度下令自行处理者。
9、事故处理告一段落后,调度值班人员应做些什么工作?
答:当事故处理告一段落后,调度值班人员应迅速向有关领导汇报事故情况,还应按有关规定及时报上级调度。对于线路故障跳闸(无论重合成功与否)处理完后,应通知维护管理部门查线。事故处理完毕后应详细记录事故情况和处理过程,并于72小时内填写好事故报告。
10、何为频率异常?华东电网频率事故的标准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事故的频率大幅度变化的动态过程称为频率异常。它不同于正常运行中的频率波动,主要表现在变化幅度、速度快。当功率严重缺额时,往往会造成频率崩溃。
华东电网频率超出50±0.2赫兹为事故频率。事故频率的允许持续时间为:超出50±0.2赫兹,持续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超出50±0.5赫兹,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当安徽电力系统与华东电力系统解列运行时,解列地区容量不超过300万千瓦时,超出50±0.5赫兹,持续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超出50±1赫兹,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
11、电网监视控制点电压超出什么范围、超出多少为电压异常(障碍)?超出什么范围、超出多少为事故?
答:(1)超出电力系统调度规定的电压曲线数值的±5%,且延续时间超过1小时,或超出规定数值的±10%,且延续时间超过30分钟为电压异常;(2)超出电力系统调度规定的电压曲线数值的±5%,并且延续时间超过2小时,或超出规定数值的±10%,并且延续时间超过1小时为电压事故。
12、电网监视控制点电压降低超过规定范围时,值班调度员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应采取如下措施:
(1)迅速增加发电机无功出力;(2)投无功补偿电容器;
(3)设法改变系统无功潮流分布;
(4)条件允许降低发电机有功出力,增加无功出力;(5)必要时启动备用机组调压;(6)切除并联电抗器;
(7)确无调压能力时拉闸限电。
13、造成母线失压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母线失压的原因主要有:
(1)母线设备(包括压变、避雷器、刀闸、支持瓷瓶、引线、开关母线侧套管等)本身故障或母线保护误动作;
(2)出线线路故障(包括主变)开关拒动,失灵保护动作引起越级跳闸;(3)单电源变电所的受电线路或电源故障;
(4)发电厂内部事故,使联络线跳闸,引起全厂停电。或者由于系统联络线故障,引起全厂停电。
14、变电所母线停电,一般根据什么判断是否母线故障?应注意什么? 答:判别母线失压的依据是应同时出现下列现象:(1)该母线的电压表示指示消失;(2)该母线的各出线及变压器电流消失;(3)该母线所供厂用电或所用失去(无备投)。
事故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切不可只凭所用电源全停或照明全停而误认为是变电所全停电。
15、母线故障或失压,值班调度员在接到现场值班人员的汇报后应做哪些工作?
答:(1)应立即了解失压母线开关是否已全部跳开。若未跳开,则应立即令其拉开失压母线上所有开关,发现故障点立即隔离,并对一、二次设备及保护动作情况进行详细检查;
(2)立即判断故障范围,首先处理系统失稳、解列、过负荷及对重要用户恢复送电问题,防止事故扩大;
(3)了解现场详细情况,确定处理方案,进行恢复操作。
16、当母线停电,并伴随因故障引起的爆炸、火光等异常现象时,应如何处理?
答:当母线停电,并伴随由于故障引起的爆炸、火光等异常现象时,现场应拉开故障母线上的所有开关,找到故障点并迅速隔离,请示值班调度员同意,方可对停电线母线送电。
17、线路跳闸后一般处理原则有哪些?
答:(1)系统联络线或环网线路(包括双回和多回线路)中,某一回线开关跳闸时,调度员和有关单位值班员首先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处理由此引起的稳定破坏、系统解列、元件过负荷等异常状态,然后再对跳闸线路进行事故处理。(2)当线路开关跳闸后,为加速事故处理,各级调度运行人员可以不待查明原因,按规定对故障跳闸的线路进行强送电。(3)各类线路开关跳闸后,经过强送电不成或已确认有明显故障时,则可认为线路是永久性故障。值班调度员应下令将故障线路各端开关、闸刀拉开后并三相短路接地,通知有关单位进行事故抢修。通知时应说明保护动作情况,线路是否带电;若线路无电,也应说明是否做好安全措施,找到故障点后,是否可以不经联系即开始进行检修工作。调度员应尽可能根据继电保护提供的故障录波器测距情况供查线单位参考。
(4)各类线路瞬时故障、开关跳闸后自动重合闸动作成功或强送成功者,线路虽在带电运行,但值班调度员仍需通知线路所属单位对该线路进行带电查线,并告之继电保护动作情况及故障测距,经带电查线发现故障点应立即汇报调度员,未查出故障点也应报告调度。
18、线路跳闸,哪些情况不宜强送? 答:下列情况线路跳闸后,不宜强送电:(1)空充电线路;(2)试运行线路;
(3)线路跳闸后,经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已将负荷转移到其它线路上,不影响供电;
(4)电缆线路;
(5)有带电作业工作并申明不能强送电的线路;(6)线路变压器组开关跳闸,重合不成功;(7)运行人员已发现明显故障现象时;(8)线路开关有缺陷或遮断容量不足的线路;
(9)已掌握有严重缺陷的线路(水淹、杆塔严重倾斜、导线严重断股等)。
19、变压器事故过负荷时,应采取哪些措施消除过负荷? 答:应采取如下措施:(1)投入备用变压器;(2)指令有关调度转移负荷;(3)改变系统结线方式;(4)按有关规定进行拉闸限电。20、变压器事故跳闸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答:(1)检查相关设备有无过负荷问题;
(2)若主保护(瓦斯、差动等)动作,未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前不得送电;(3)如只是过流保护(或低压过流)动作,检查主变无问题可以送电。(4)装有重合闸的变压器,跳闸后重合不成功,应检查设备后再考虑送电;(5)有备用变压器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变电站,当运行变压器跳闸时应先起用备用变压器或备用电源,然后再检查跳闸的变压器;
(6)如因线路故障,保护越级动作引起变压器跳闸,则故障线路开关断开后,可立即恢复变压器运行。
21、变压器出现哪些情况时应立即停电处理?
答:变压器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电进行处理:(1)内部音响很大,很不均匀,有爆裂声;
(2)在正常负荷和冷却条件下,变压器温度不正常且不断上升;(3)油枕或防爆管喷油;
(4)漏油致使油面下降,低于油位指示计的指示限度;(5)油色变化过甚,油内出现碳质等;(6)套管有严重的破损和放电现象;(7)其他现场规程规定者。
22、高压开关本身常见的故障有哪些?
答:高压开关本身常见的故障有:拒绝合闸、拒绝跳闸、假合闸、假跳闸、三相不同期(触头不同时闭合或断开)、操作机构损坏或压力降低、切断能力不够造成的喷油或爆炸以及具有分相操作能力的开关不按指令的相别动作等等。
23、开关机构泄压,一般指哪几种情况?有何危害?
答:开关机构泄压一般指开关机构的液压,气压、油位等发生异常,导致开关闭锁分、合闸,直接威胁电网安全运行。
24、开关在运行中出现闭锁分合闸时应立即采取什么措施? 答:应尽快将闭锁开关从运行中隔离出来,可根据以下不同方情况采取措施:(1)凡有专用旁路开关或母联兼旁路开关的变电站,需采用代路方式使故障开关脱离电网(注意停用并联开关的直流操作电源);
(2)用母联开关串带故障开关,然后拉开对侧电源开关,使故障开关停电(需转移负荷后);
(3)对“π”型接线,合上线路外桥闸刀使“π”接改成“T”接,停用故障开关;
(4)对于母联开关可将某一元件两条母线闸刀同时合上,再断开母联开关的两侧闸刀;
(5)对于双电源且无旁路开关的变电站线路开关泄压,必要时可将该变电站改成一条电源线路供电的终端变的方式处理泄压开关的操作机构。
(6)对于3/2接线母线的故障开关可用其两侧闸刀隔离。
25、开关出现非全相运行时如何处理?
答:根据开关发生不同的非全相运行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措施:(1)开关单相自动掉闸,造成两相运行时,如断相保护启动的重合闸没动作,可立即指令现场手动合闸一次,合闸不成功则应切开其余二相开关。
(2)如果开关是两相断开,应立即将开关拉开;
(3)如果非全相开关采取以上措施无法拉开或合入时,则马上将线路对侧开关拉开,然后到开关机构箱就地断开开关;
(4)也可以用旁路开关与非全相开关并联,用闸刀解开非全相开关或用母联开关串联非全相开关切断非全相电流;
(5)如果发电机出口开关非全相运行,应迅速降低该发电机有功、无功出力至零,然后进行处理;
(6)母联开关非全相运行时,应立即调整降低母联开关电流,倒为单母线方式运行,必要时应将一条母线停电。
26、遇到非全相运行开关不能进行分、合闸操作时,应采取什么方法处理? 答:(1)用旁路开关与非全相开关并联,将旁路开关操作直流停用后,用刀闸解环,使非全相开关停电。(2)用母联开关与非全相开关串联,对侧拉开线路开关,用母联开关断开负荷电流,线路及非全相开关停电,再拉开非全相开关的两侧闸刀,使非全相运行开关停电。
(3)如果非全相开关所带元件(线路、变压器等)有条件停电,则可先将对端开关拉开,再按上述方法将非全相运行开关停电。
(4)非全相开关所带元件为发电机时,应迅速降低该发电机有功和无功出力至零,再按本条“1”、“2”项处理。
27、闸刀在运行中出现异常怎样处理? 答:应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1)对于闸刀过热,应立即设法减少负荷;
(2)闸刀发热严重时,应以适当的开关,利用倒母线或以备用开关倒旁路母线等方式,转移负荷,使其退出运行。
(3)如停用发热闸刀,可能引起停电并造成损失较大时,应采取带电作业进行抢修。此时如仍未消除发热,可以使用接短路线的方法,临时将闸刀短接。(4)瓷瓶不严重的放电痕迹,表面龟裂掉釉等,可暂不停电,经过正式申请停电手续,再行处理。
(5)与母线连接的闸刀瓷瓶损伤,应尽可能停止使用。
(6)瓷瓶外伤严重,瓷瓶掉盖,对地击穿,瓷瓶爆炸,刀口熔焊等,应立即采取停电或带电作业处理。
28、操作中发生带负荷拉、合闸刀时如何处理?
答:(1)带负荷合闸刀时,即使发现合错,也不准将闸刀再拉开。因为带负荷拉闸刀,将造成三相孤光短路事故。
(2)带负荷错拉闸刀时,在刀片刚离开固定触头时,便发生电弧,这时应立即合上,可以消除电弧,避免事故。但如闸刀已全部拉开,则不许将误拉的闸刀再合上。
29、变电站全停电如何处理?
答:当发生变电站全停事故,变电站与调度间能保持通讯联系时,则有由值班调度员下令处理事故恢复供电。变电站在全站停电后运行值班人员按照规程规定可自行将高压母线母联开关断开并操作至每一条高压母线上保留一电源线路断路器,其他电源线路开关全部切断。当变电站全停而又与调度失去联系时,现场运行值班人员应将各电源线路轮流接入有电压互感器的母线上,检测是否来电。调度员在判明该变电站处于全停状态时,可分别用一个或几个电源向该变电站送电。变电站发现来电后即可按规程规定送出负荷。
30、二次设备常见的异常和事故有哪些? 答:主要有:
(1)直流系统异常、故障;(2)二次接线异常、故障;(3)CT、PT等异常、故障;
(4)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异常、故障。
31、运行中的CT二次侧为什么不容许开路?PT二次侧为什么不容许短路?如果发生开路或短路分别应如何处理?
答:CT开路将造成二次感应出过电压(峰值几千伏),威胁人身安全、仪表、保护装置运行,造成二次绝缘击穿,并使CT磁路过饱和,铁芯发热,烧坏CT。处理时,可将二次负荷减小为零,停用有关保护和自动装置。
PT二次侧如果短路将造成PT电流急剧增大过负荷而损坏,并且绝缘击穿使高压串至二次侧来,影响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处理时,应先将二次负荷尽快切除和隔离。
32、二次系统的直流正、负极接地对运行有什么危害?
答:二次系统的直流正极接地有造成保护误动的可能,因为一般跳闸线圈(如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线圈和跳合闸线圈等)均接负极电源,若这些回路再发生接地或绝缘不良就会引起保护误动作。直流负极接地与正极接地同一道理,如回路中再有一点接地就可能造成保护拒绝动作(越级扩大事故)。因为两点接地将跳闸或合闸回路短路,这时还可能烧坏继电器接点。
33、查找二次系统的直流接地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根据运行方式、操作情况、气候影响进行判断可能接地的处所,采取拉路分段寻找处理的方法,以先信号和照明部分后操作部分,先室外部分后室内部分为原则。在切断各专用直流回路时,切断时间应尽量短,不论回路接地与否均应合上。当发现某一专用直流回路有接地时,应及时找出接地点,尽快消除。
注意事项:
(1)当直流发生接地时禁止在二次回路上工作。(2)处理时不得造成直流短路和另一点接地。
(3)拉合直流电源前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直流失电可能引起保护、自动装置误动。
34、交流回路断线主要影响哪些保护?
答:凡是接入交流回路的保护均受影响,主要有:距离保护,相差高频保护,方向高频保护,高频闭锁保护,母差保护,变压器低阻抗保护,失磁保护,失灵保护,零序保护,电流速断,过流保护,发电机,变压器纵差保护,零序横差保护等。
35、遇有哪几种情况应同时退出线路两侧的高频保护? 答:遇有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停用线路两侧高频保护:(1)高频保护装置故障;(2)通道检修或故障。
36、哪几种情况应停用线路重合闸装置?
答:遇有下列情况应立即停用有关线路重合闸装置:(1)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时;
(2)不能满足重合闸要求的检查测量条件时;(3)可能造成非同期合闸时;(4)长期对线路充电时;
(5)开关遮断容量不允许重合时;(6)线路上有带电作业要求时;(7)系统有稳定要求时;(8)超过开关跳合闸次数时。
37、与电压回路有关的安全自动装置主要有哪几类?遇什么情况应停用此类自动装置?
答:与电压回路有关的安全自动装置主要有如下几类:振荡解列、高低频解列、高低压解列、低压切负荷等。遇有下列情况可能失去电压时应及时停用与电压回路有关的安全自动装置:(1)电压互感器退出运行;(2)交流电压回路断线;(3)交流电流回路上有工作;(4)装置直流电源故障。
38、当发生事故后发电厂、变电站与调度机构通讯中断时应按什么原则处理?
答:发电厂、变电站运行人员在系统发生故障又与各级调度通讯中断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
(1)允许发电厂按调度曲线自行调整出力,但应注意频率、电压变化及联络线潮流情况;
(2)一切已批准但未执行的检修计划及临时操作应暂停执行;
(3)调度指令已下发,正在进行的操作应暂停,待通讯恢复后再继续操作;(4)应加强频率监视,发生低频事故时,待频率上升至49.80HZ以上时,视频率情况逐步送出低频减载所切线路。
(5)联络线路跳闸,具有“检定线路无压重合闸”的一侧确认线路无压后,可强送电一次,有“检定同期重合闸的一侧确认线路有电压后,可以自行同期并列。
(6)通讯恢复后,有关厂、站运行值班人员应立即向值班调度员汇报通讯中断期间的处理情况。
39、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区别是什么? 答:电力系统振荡和短路的区别是:
振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值均作往复性摆动,而短路时电流、电压值是突变的。此时,振荡时电流、电压值的变化速度较慢,而短路时的电流、电压值突然变化量很大。
振荡时系统任何一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都随功角的变化而改变而短路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角度是基本不变的。
40、什么叫电网黑启动? 答:所谓黑启动,是指整个系统因故障引起大面积停电或全部停电后,不依赖于别的网络的帮助,通过系统中具备自启动能力机组的启动,带动无自启动能力的机组。逐渐扩大系统恢复范围,最终实现整个系统的恢复。黑启动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第五篇:(中级工)事故及异常处理训
一、应知,题型分配《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
1、选择类:单选 1分/35 多选 1分/10 判断 1分/35 绘图 2分/5
2、填空类:计算 2分/5
二、应会
(一)事故处理:
1、初次检查,初次汇报。
主控屏上告警窗、潮流、开关变位及事故发生时间,光子牌
2、详细检查,详细汇报调度。
时间、保护屏灯亮情况(“复归”操作前必须复归)及报文显示、保护屏(空格键)二次小开关提哦扎情况、现场检查(实际位置)、相别、故障类型
3、简单事故分析。
找出具体接地点(找标示牌)
4、以调度令形式提出处理方案。
尽快隔离故障,限制事故发展,非故障设备尽快回复供电。
5、事故处理完毕后,值班人员填写运行日志、事故跳闸记录、开关分/合闸记录等,并根据开关跳闸情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时间记录、故障录波、微机保护打印报告及处理情况,整理详细的事故经过。
(二)倒闸操作执行中的关键步骤及工作要点(《变电运行(220kV)》下P352):
1、接受操作任务,拟订操作方案(填操作票)。
(1)熟悉操作任务,明确操作目的,结合现场实际运行方式、设备运行状态和性能,确认操作任务正确、安全可行。
(2)根据操作任务,核对运行方式后,参详典型操作票,正确规范填写操作票。(3)对于复杂操作任务,应认真拟订操作方案后,再填写操作票。
2、审核、打印操作票。
(1)按照操作人、监护人、值班长进行逐级审核。审查操作票的正确性、安全性及合理性,重点审查一次设备操作相应的二次设备操作。
(2)经审查无误后,打印操作票,审票人分别在操作票指定地点签名。
3、操作准备。
(1)正式操作前,操作人监护人进行模拟操作,再次对操作票的正确性进行核对,并进一步明确操作目的。
(2)值班长组织操作人员对整个操作过程中危险点进行分析和控制,做好有备无患。(3)准备操作中要使用的工器具。检查工器具的完好性,并由辅助操作人员负责做好使用准备。
4、接受操作指令。
(1)调度员发布正式操作命令时,应由当值值班负责人或正值班员接令,并录音和复诵,经双方复核无误后,由接令人将发令时间、发令人姓名填入操作票,然后交由监护人、操 作人操作。
(2)通过复诵和录音使得调度及变电站双方对操作任务再次核对正确性并留下依据。
5、核对操作设备。
(1)操作人应站位正确,核对设备名称和编号,监护人检查并核对操作人所站位置及操作设备名称编号应正确无误,安全防护用具使用正确,然后高声唱票。
(2)核对设备的名称编号是防误操作的第一道关卡,可防止误入间隔。核对设备的状态是否与操作内容相符合,如有疑问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调度或相关管理人员询问。
6、唱票、复诵、监护、操作,检查确认。
(1)监护人高声唱票,操作人手指需操作的设备名称及编号,高声复诵。
(2)在二人一致明确无误后,监护人发出“对,执行”命令,操作人方可操作。
(3)每项操作完毕,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一次设备是否操作到位,并与变电站控制室联系,检查相关二次部分如切换信号指示灯或遥信信息是否变位正确等。(4)确认无误后应由监护人在操作票对应项上打钩。
7、汇报调度。
(1)全部操作结束,监护人应检查票面上所有项目均已正确打钩,无遗漏项,在操作票上填写操作终了时间,加盖“已执行”章,并汇报值班负责人。
(2)由值班负责人或正值班员向调度汇报操作任务执行完毕。汇报时要汇报操作结束时间,表明操作正式结束,设备运行状态已根据调度命令变更。
8、终结操作。
(1)检查一、二次设备运行正常。
(2)校正显示屏标志,并检查微机防误模拟屏上设备状态已于现场一致。(3)在运行日志或生产MIS系统上填写操作记录。
事故及异常处理
一、35kV I段母线压变高压侧熔丝熔断
1.现象并记录、清闪(光字牌):
a.35kV I段母线所有出线保护告警、TV断线
b.35kV I段母线接地
c.监控后台35kV I段压变A相电压和3U0为100/3V
d.母差屏差动开放,失灵开放(差动复压闭锁元件动作)
2.处理方法:
a.协陶35kV线保护由跳闸改信号:
退可能会误动的保护装置:例如距离保护,其中35kV协陶线配置距离保护,其他复压闭锁的保护不需要退出
b.35kV备用电源由跳闸改信号:
退35kV备自投,取下35kV备用电源合35kV母分开关出口压板4LP2;35kV备用电源闭锁切换开关从“退出”切至“投入”4QK
c.对于压变二次不并列的情况:
35kV I段母线压变由运行改为检修(不并列)
d.对于压变二次并列的情况(防止I段母线长期失压或熔丝再次熔断):
1)1#主变35kV开关由运行改热备用(拉开1#主变35kV侧开关);
2)35kV母分开关由热备用改运行(合上35kV母分开关,有退备自投操作内容);
3)35kV I段母线压变由运行改检修:
A)拉开35kV I段压变二次侧熔丝和小开关;
B)合并35kV压变二次侧(投入I、II母线并列小开关);
C)拉开35kV I侧压变一次侧刀闸
二、半岭2P02线开关油压降低闭锁重合闸
开关压力降低:闭锁重合闸(30.8MPa)—闭锁合闸(27.3MPa)—总闭锁(25.3MPa)
1、现象并记录、清闪:
a.半岭2P02线开关监控屏提示
b.现场检查半岭2P02线开关油压表30.8MPa
2、处理:
a.半岭2P02线开关由运行改冷备用
b.半岭2P02线开关由冷备用改开关检修
三、半岭2P02线开关油压降低总闭锁
1、现象并记录、清闪:
a.半岭2P02线开关监控屏提示“开关油压闭锁”、“电源断线或控制回路断线”
b.半岭2P02线开关屏操作箱OP等灭
c.半岭2P02线测控屏红绿灯全部灭灯
d.现场检查半岭2P02线开关油压表22.3MPa
e.汇报调度
2、横岭站半岭2P02开关压力降低(现场油压22.3MPa)的处理步骤:
1)半岭2P02线开关改为非自动;
2)其他连接于副母运行的线路(例如岭铁2P08)由副母运行改为正母运行);
3)220kV母联开关由运行改热备用;
4)半岭2P02线由副母运行改冷备用(即手动拉半岭2P02线开关两侧刀闸);
5)220kV母联开关由热备用改运行;
6)其他连接于副母运行的线路(例如岭铁2P08)由正母运行改为副母运行;
7)半岭2P02线开关由冷备用改开关检修
四、半岭2P02线开关SF6泄露
1.对于不同操作机构的开关SF6压力:
3AQ操作机构:0.7正常,0.64报警,0.62闭锁;
3AP操作机构:0.6正常,0.52报警,0.50闭锁
N2泄露在监控后台会表现油压降低 2.处理方法:
a.SF6泄露报警时,将开关改为非自动,带电补气;
b.SF6泄露闭锁时,与开关油压降低闭锁的处理方法相同。
一、35kV I段母线单相接地
1、现象并记录、清闪:
a、监控后台事件报警35kV I段母线接地动作; b、消弧线圈正在接地;
c、35kV I段母线压变间隔,Ua=0,Ub=Uc=35.20kV,3U0=100V,Uab=Ubc=Uca=35.19kV; d、35kV消弧线圈I控制屏(选故障线),协陶3754线接地; e、汇报调度
2、处理方法:
a、从1#主变35kV侧套管沿着35kV I段母线开始检查外观,包括35kV I母线上所有出线间隔;
b、试拉线路,拉开协陶3754线,故障消除(先拉电容器回路,再拉协陶3754线,接着拉接地变,最后拉所用变)1、35kV协陶3754线由运行改为热备用;
2、35kV协陶3754线由热备用改为冷备用; 3、35kV协陶3754线由冷备用改为检修;
二、主变轻瓦斯动作
1、现象并记录、清闪:
a、时间警告窗提示轻瓦斯动作;
b、主变监控后屏“本体轻瓦斯”光子,清闪; c、1#主变保护屏,压力释放阀灯亮,复归; d、汇报调度
2、处理方法:
a、检查油枕油位降低,瓦斯继电器有无气体,二次回路有无故障,直流回路有无接地、短接;
b、取瓦斯继电器气体分析,若为空气,且放气后不再发信,则主变可以继续运行;若再次发信,则停用主变; c、取气分析后,不为空气,则停用主变 d、主变停用: 1、35kV母分开关由热备用转运行(含35kV母分开关备用电源由跳闸改信号);
2、1#主变由运行改主变检修
三、星桥1261线保护定值出错(110kV出线只装设一套保护)
1、现象并记录、清闪:
a、事件警告窗提示 星桥1261线RCS-941A装置异常动作; b、星桥1261线监控屏后台“装置报警闭锁及装置异常”;清闪 c、星桥1261线开关屏提示“定值出错”;复归 d、汇报调度
2、处理方法:
a、星桥1261线由运行改冷备用;
b、星桥1261线微机保护由跳闸改信号; c、星桥1261线微机保护由信号改停用; d、星桥1261线重合闸由跳闸改信号
四、横星1262线开关控制电源断线
1、现象并记录、清闪:
a、事件警告窗提示“110kV横星1262线开关控制电源断线”,“110kV横星1262线开关控制回路断线”
b、横星1262线监控屏后台“控制回路断线”;
c、横星1262线开关屏,分、合位灯熄灭,屏后操作电源小开关4K断开(试送一次,仍旧跳闸);
d、横星1262线测控屏,分、合灯(红、绿灯)均灭; e、汇报调度
2、处理方法:110kV横星1262线开关停电检修
a、110kV 外乔1700线、2#主变110kV线由副母运行改正母运行; b、110kV母联开关由运行改为热备用; c、横星1262线由副母运行改冷备用(手动操作闸刀,解锁操作,先线路侧,再母线侧); d、110kV母联开关由热备用改为运行;
e、110kV 外乔1700线、2#主变110kV线由正母运行改副母运行; f、横星1262线开关由冷备用改开关检修
五、协陶3754线AB相间故障
2、处理方法:汇报县调
a、协陶3754线由热备用改冷备用
b、协陶3754线由冷备用改线路检修
六、横港1267线CA相间永久性故障
2、处理方法:汇报地调
a、横港1267线由正母热备用改冷备用 b、横港1267线由冷备用改线路检修
七、2#主变110kV侧套管AC相瓷瓶闪络
2、处理方法:汇报地调
a、2#主变由热备用改冷备用 b、2#主变由冷备用改主变检修
c、35kV母分备用电源由跳闸改信号
八、1#主变内部故障
2、处理方法:汇报地调
a、1#主变由热备用改冷备用 b、1#主变由冷备用改主变检修
c、35kV母分备用电源由跳闸改信号
九、横港1267线A相故障开关拒动
2、处理方法:汇报地调
a、110kV正母运行上的开关由正母运行改热备用 b、横港1267线由正母运行改冷备用(手动拉闸刀)c、110kV母联充电保护由信号改跳闸 d、110kV母联开关由热备用改运行 e、110kV母联充电保护由跳闸改信号
f、1#主变110kV开关由热备用改正母运行
g、110kV正母运行上的开关由热备用改正母运行 h、横港1267线由冷备用改开关及线路检修
十、协陶3754线相间故障,保护装置异常
2、处理方法:汇报县调
a、35kV接地变、所用变由运行改热备用 b、协陶3754线由运行改冷备用
c、35kV母分开关充电保护由信号改跳闸 d、35kV母分开关由热备用改运行
e、35kV母分开关充电保护由跳闸改信号 f、1#主变35kV开关由热备用改运行 g、35kV母分开关由运行改热备用
h、35kV接地变、所用变由热备用改运行
i、协陶3754线由冷备用改线路检修 j、协陶3754线保护由跳闸改信号
十一、35kVII段母线故障
2、处理方法:汇报地调
a、35kV II段母线上的所有出线(除了压变和避雷器)由热备用改冷备用 b、35kV II段母线由冷备用改检修 B、铁路3625线开关(瓷瓶)故障:
a、铁路3625线由热备用改冷备用(手动拉闸刀)b、35kV母分开关充电保护由信号改跳闸 c、35kV母分开关由热备用改运行
d、35kV母分开关充电保护由跳闸改信号 e、2#主变35kV开关由热备用改运行 f、35kV母分开关由运行改热备用
g、35kV II段母线其他出线由热备用改运行 h、铁路3625线由冷备用改开关检修
十二、110kV茅山1260开关瓷瓶闪络故障
2、处理方法:汇报地调
a、茅山1260线由热备用改冷备用 b、110kV母联充电保护由信号改跳闸 c、110kV母联开关由热备用改运行 d、110kV母联充电保护由跳闸改信号 e、1#主变110kV开关由热备用改运行 f、110kV其他出线由热备用改正母运行 g、茅山1260线由冷备用改开关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