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4 00:3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袁 荣 祥(2011年3月24日)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次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家、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动员全市上下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十一五”期间,我们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较好完成了各项教育工作目标任务。在最近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中,福州市公众教育满意度调查整体性评价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三名。一是教育优先地位进一步凸显。各级各部门坚持优先保障教育需求,制定出台了加快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十一五”期间全市地方教育投入年均增长25.16%。二是各类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学前入园率达92.12%,位居全省第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在全省农村地区率先全部实现“双高普九”;高中教育办学空间不断拓宽,优质高中校招生比例达68%;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逐步完善,校企

对接合作取得良好成效;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民办教育和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类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三是教育惠民政策进一步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两免一补”等惠民政策全面实施,各类城乡低保困难家庭子女就学得到补助,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数字青少年宫建设等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四是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市属高校共输送毕业生29.6万人,就业率达93%;中职教育学校与600多家企业联合办学,共培养中职毕业生17.8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6%。总之,我市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城乡群众素质能力的提高,推动了福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借此机会,谨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刚才,各县(市)区分别作了发言;省教育厅鞠维强厅长专程到会作了指导讲话;增添同志全面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工作,对“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做了安排部署,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这里,我就落实好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讲三点意见。

一、抓落实必须在全面实施教育规划纲要上下功夫 去年7月,中央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明确了全面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目标任务,为我们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省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行列。今年2月12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了我省《教育规划纲要》,省委孙春兰书记、黄小晶省长在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对未来10年全省教育改革发展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优先发展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目前,《福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经制订,今天会上《规划》讨论稿也印发了,下午全市教育系统还将进行专门讨论;同时,根据省里的要求,我市的《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也正在抓紧制订中。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全省的规划纲要,紧密结合福州实际,狠抓落实,主动作为,加快推动省会福州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要坚持优先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我们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一项基本要求,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配置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在规划方面,要抓紧制定实施我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并将其与全市“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规划优先、发展优先,落实发展项目,明确责任主体,确保教育改革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在保障方面,要着力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优化支出结构,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实现公共社会资源向教育事业倾斜。在考核评价方面,要把教育优先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和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范围,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完善督导考核办法,特别要加强对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从制度上保证教育优先发展。

二要突出育人为本。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实施好《教育规划纲要》,要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不断完善不同年龄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创新德育方式方法,寓德育于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之中,加强学生责任意识、道德意识、美德意识的教育实践,切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成长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感和强烈责任心、正义感和奉献精神的社会公民。

三要提高教育质量。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在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强化能力培养,重视心理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注重实践锻炼,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服务社会发展能力。

四要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过程中,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公平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要优化城乡、区域、校际资源配置,根据社会发展大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分布特点和生源发展趋势等,加强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和使用,提高学校的基础设施、教育技术装备水平。要加快构建全覆盖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公平,确保辖区内所有外来流动人员随迁子女及有学习能力的残障儿童少年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让所有孩子同在蓝天下快乐成长。要健全各类助学体系,建立以“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为主要模式、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帮扶体系,加大对特殊困难群体受教育的资助力度,确保资助覆盖所有贫困家庭学生。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完善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制度,不

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二、抓落实必须在突出工作重点上下功夫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围绕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突破重点难点,狠抓关键环节,全面推进省会福州教育改革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人才强市。

一要统筹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健全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教育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权利、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学前教育要重在普及,将学前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学体制,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改善各类幼儿园办学条件,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待遇,提高幼教质量。义务教育要重在均衡,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备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促进各地学校在教育质量、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办学条件、保障能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高中教育要重在质量,组织实施高中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普通高中升学率和职业高中就业率。职业教育要重在创新,以富民为主题、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层次,加快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建成一批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满足教学实践需要的职教实训基地,强化校企合作机制,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高等教育要重在特色,加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鼓励和支持高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成为福州培养、储备、集聚、引领人才的高地。终身教育要重在完善,着力提升各类现代远程教育网、社区学校、企业学校、老年大学、家庭学校等的教育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学习型家庭建设,构建终身学习的推进和激励机制,为形成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要着力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上下功夫,选准改革突破口,破解发展新难题,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捐资助学、出资办学,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坚持开放办学,加快对外交流合作,广泛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完善榕台联合办学模式,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强化对民办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使民办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按

照教育规律管理教育,更多地运用法规、政策、公共财政等手段引导和支持教育发展,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依法落实各级政府发展、管理义务教育的责任,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以高尚师德引领队伍建设,加强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恪尽职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优良教风,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以培训培养促进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着力完善培养机制,提高师资培养质量和储备水平,造就更多的名师、名校长和教育家。要以健全机制保障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准入、岗位管理制度和转岗、退出机制,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实行倾斜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农村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四要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围绕“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认真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和教育培养,进一步增强教育对福州发展的人才支撑能力、知识贡献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要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推动高校、职校加大与福州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紧

密相关的学科建设力度,建设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创建国家级、省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满足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对各类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要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高校主动融入区域技术创新支持服务体系,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基地,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平台,鼓励高校教师到企业转化科技成果或开展联合攻关,选聘一批科技企业家担任高校兼职教授。要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强化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建立以县域为单位,集职工教育、农民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为一体的较为完备的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体系,鼓励和规范发展各类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培训机构,努力提升劳动者素质。

三、抓落实必须在形成强大合力上下功夫

教育发展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级重视、社会支持。各级各部门要把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不断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当好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带头抓好教育,注重把关键点放在“优先”上、把落脚点放在“发展”上,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更加注重教育发展的内涵、教育结构的调整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断增强领导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重视抓好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关心教师成长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全局意识、责任意识,立足各自职责,发挥部门优势,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积极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主动为教师队伍办实事、办好事,切实提供良好的人、财、物等各方面保障。教育工委、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能作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有效落实各项教育工作目标任务。要鼓励和发动更多社会力量支持教育、投入教育、兴办教育,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既生动活泼又规范有序、共同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生动局面。

同志们,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希望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推动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富民强市、和谐宜居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5月5日)

王雪峰

同志们:

刚才,x同志就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同,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类教育蓬勃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提升,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在全省率先全面覆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强力推动的结果,是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密切协作、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奋力拼搏、勤奋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默默耕耘、辛勤奉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增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国家和省教育工作会议,对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省委书记张云川同志强调:“河北要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面对“十二五”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好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首先,推进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提出,“十二五”时期,全市上下要以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实现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双提升。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既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争先进位的根基和先导。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许多发达地区和省内兄弟市都在积极吸纳优质教育资源,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培养引进人才,努力赢得竞争优势。我们推动科学发展、争先进位,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增创区域发展新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其次,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世界银行调查研究显示,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年限每增加一年,创造的GDp可增加9%;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会提高17%。可以说,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最可依靠的资源是人才资源,最可依托的力量是科技力量,最可依赖的优势是教育优势。唐山作为一个资源型重化工业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解决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全面提升产业行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由资源依赖、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转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必须拥有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目前我市教育规模还不够大,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教育结构和布局还不尽合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增强。只有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教育的“助推器”和“发动机”作用,才能推动经济发展真正走上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

第三,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对党和政府而言,办好教育是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家庭和社会而言,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多数家庭为了子女的前程和幸福,把教育作为开支的首要选项,节衣俭食地投资子女学业,努力为下一代争取更多的教育机会,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家庭命运、创造幸福生活、开启美好未来。但从目前我市情况看,人民群众盼望良好教育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还十分突出,虽然“有学上”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上好学”的问题仍然是教育的最大困扰。比如,城乡、区域教育发展还不平衡,教育公平还面临一些问题,市区“择校热”现象依然存在,等等。这些难题不解决,必然会影响我们的发展大计,必然会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教育,解决好教育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的受教育机会,让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第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提高人的素质,推进社会文明发展。只有教育水平的提高,才有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才有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教育工作的示范引导作用,坚持从孩子抓起,从学校抓起,从基础抓起,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文化,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城市精神,促进全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为提高我市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唐山发展,系于教育。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唐山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

二、全面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做好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和《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找准工作着力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局,促进唐山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人力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重点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落实好育人为本的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大力弘扬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进程中铸就的唐山精神,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二要坚持能力为重。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深化“开放式素质教育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三要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把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贯穿教育全过程,注重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相统一、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统一、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切实减轻课业负担,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努力走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子。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将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培养质量需求情况,努力协调好教育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走出一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学前教育要加快普及,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加强规范管理,提高保教质量。义务教育阶段要确保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接受良好教育,打好全面素质基础。高中教育阶段要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高等教育要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形成品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能力。

(三)着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是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基础性工作。我们要通过职业教育和其他各类培训,努力使不能升入大学和高中的学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待就业人员人人拥有一技之能。在职业教育发展上,要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扩大招生规模,鼓励社会办学,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将不能升入大学和高中的学生全部纳入职业教育范围。适应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推进校企合作,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加强城镇企业在职职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实施“百万农民大培训”、“双带头人”培训等工程,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在继续教育发展上,要鼓励和支持各种公共教育文化机构面向社会开放教育资源,搭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干部职工继续教育和培训,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强化对全社会各方面人员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教育培训,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四)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其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一要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城区均衡、高位均衡”模式,科学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合理配置办学资源,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教育发展差距,努力为每个人创造均等受教育的机会。城区要通过联盟校、兼并校、建分校和新建校模式,促进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切实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农村要根据人口变化实际和未来发展状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二要健全政府资助政策体系,解决好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上学问题,确保他们及时入学并顺利完成学业。三要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上学,保障残疾孩子平等接受教育。四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实施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加大教育乱收费治理力度,落实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

(五)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增强教育发展活力。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教育事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教育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要抓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招生考试制度等方面探索创新,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坚持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要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学校民主管理,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需要强调的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是长期艰巨的任务,既要态度积极,又要扎实稳妥,充分考虑教育实际和各方面的承受力,努力使每一项改革都收到良好的成效。

(六)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从师资培训、加强管理、健全机制入手,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名师、名校长、名教育家。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教师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真正以自身人格魅力和学识水平教育感染学生。二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完善新任教师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机制,按照省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统筹管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大力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机制,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三要抓好教师能力培养。完善培训体系,落实培训经费,构建教师培训提高的长效机制,重点推进师范生顶岗实习、农村教师脱职培训工程,加强骨干教师、特级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加强组织领导,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要加强和改进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全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主动关心教育,深入研究教育,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提高促进教育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完善政策措施,努力解决当前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织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政治保障作用。要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坚决纠正教育领域损害群众和学生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要深入开展“平安、文明、绿色、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加强学校和师生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周边环境和治安综合治理,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教育是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必须发挥人民群众聪明才智、动员全社会一起努力,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积极性,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和对教育建言献策的平台,积极利用社会力量监督和评价教育、参与教育管理。要完善相关政策,扩大社会资源进入教育的渠道,发动更多社会力量支持教育、投入教育、兴办教育。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更新教育观、成才观、用人观,支持教育改革创新,形成既生动活泼又规范有序、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动局面。

三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一个地区重视不重视教育,首先要看教师的社会地位。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认真落实教师绩效工资等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要广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重大决策,宣传我市教育事业取得的成果和发展前景,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充分调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让人民教师享有应得的荣誉,获得应有的社会尊重。

同志们,教育承载着唐山发展的希望,肩负着人民群众的期盼。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使命崇高、责任重大。让我们以奋发向上、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唐山科学发展、争先进位而努力奋斗!

文章

来源莲山

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第三篇: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重庆直辖万州建区以来召开的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近几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动员全区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全

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把万州建成三峡库区教育中心和重庆教育强区,为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教育对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从一个地区来讲,教育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教育发展,是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核心是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发展过程,都印证了“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成功”这个规律。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二战以后,日本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大力开发人才和智力资源,很快带动了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从而推动经济的迅速崛起,这是日本奠定经济大国地位的基础所在。进入七十年代以后,日本忽视了教育与科技创新,而美国却推出了一系列教育与科技的创新计划,大量培养和吸引高科技人才,科技贡献率直线上升,达到了70-80%,日本则仍然维持在50-60%的水平,这是美国经济竞争力超过日本的关键原因之一。当人类社会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由10%、40%,提高到了80%以上。进入新世纪以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调整各自的发展战略,竞相以提高全民素质作为战略重点,以此抢占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这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经验,又向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是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素质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就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标、方向、重点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发展我区的教育事业。

(二)加快教育发展,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国自古有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民群众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知识的重要价值,意识到人的素质不仅是一个人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甚至决定一生的前途命运,因而越来越迫切要求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教育已成为广大群众的基本需要和根本利益。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又一优良传统,“望子成龙”几乎成了每个家长的共同愿望,许多人甚至把自己的成功只看作成功的一半,把子女的成功看作成功的另一半,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一些家庭特别是经济条件并不好的家庭,为了让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几乎倾其所有,有的甚至不惜家徒四壁,囊空如洗。可以说,教育牵动着千千万万家长的心,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庭的幸福,成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我们办好教育,就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大利益的重要举措。

(三)加快教育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加快教育发展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相连。首先,加快教育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前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加快发展,而一切发展活动都要靠人来实施,一切发展绩效都要靠人来实现。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能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作为全社会的一个先导性、基础性的行业,教育为社会各行业、各系统提供智力支持、培养专业人才、传播先进的社会理念,正是为加快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其次,加快教育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以人

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手段,教育的直接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发展。随着现代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良好的素质首先来自于良好的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增长人的知识,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发展教育事业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加快教育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不等于进步。只有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才算真正的发展,真正的进步。没有教育的发展,就不是全面的发展;没有教育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因而也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因此,加快发展教育,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四)加快教育发展,是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迫切需要

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内涵十分丰富,除了要抓好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以外,还要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市民素质提高等。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教育作为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重要内容。同时,教育的基础性地位还决定了它是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重要保障。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需要各行各业各类专门人才。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加快培养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和生产第一线技能型劳动者,为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社会文明程度及市民素质的提高也离不开教育,只有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万州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夯实与重庆第二大城市相适应的文化底蕴,塑造城市的“精、气、神”。因此,我们必须把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工程抓紧抓好,从根本上提高人口素质,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才优势,将人口负担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移民安稳致富,推进我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宏伟目标。

总之,抓教育就是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未来。我们一定要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奋力把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向前进。

二、把握形势,明确任务,加快建成三峡库区教育中心和重庆教育强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重庆市关于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大力实施“科教兴万”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推进我区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基础教育不断强化,进一步巩固了“两基”成果,提高了“两基”水平,全区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9.92%和98.97%,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0%,普通高中规模进一步扩大,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74;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就业等主要指标名列重庆各区县前列,成人教育三级网络基本形成,年培训规模30万人次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重庆三峡学院和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发展加快,万州广播电视大学不断发展,建立了三峡职业学院,积极创建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初步构建了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高职学院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新格局。

二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依法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的教育投入机制,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狠抓移民学校搬迁、中小学危房改造、校舍扩建和教学设施配备等工作,学校设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素质教育取得明显成效。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中小学毕业会考合格率不断提高,高考上线人数和上线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中等职业教育实践环节和技能培训不断加强,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四是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进展顺利。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校长负责制、结构工资制、教师职务评聘制,教育管理体制逐步完善;大力整合教育资源,学校布局日趋合理,办学效益明显提高;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了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共同发展。

我区教育事业取得的成绩,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是门类齐全、体系完善。全区初步构建了一个从幼儿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教育体系。二是规模较大,基础较好。全区教育资源总量大,学校数、教师数、在校生数均处于全市各区县前茅,并且培植和形成了一批品牌学校。三是师资较强、质量较高。全区拥有一批以“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特级教师、国家骨干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龙头的教师队伍,中小学师资学历达标率居全市前列,教师科研成果数和赛课获奖数居全市前列。万州教育已经成为我区社会事业的一大亮点,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回顾我区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几条经验:

第一,优化布局,准确定位,着力构建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从实际出发,打破区域界限、行业限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准确定位,优化配置,在教育资源整合上做文章,解决了教育结构不合理、多头管理、条块分割、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为构建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效益显著的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第二,党政重视,部门支持,着力形成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定了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建立并完善了领导定点帮扶学校制度。各开发区和区级各部门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决策,大力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和全区人民大力支持教育的发展,形成了浓厚的重教、支教氛围。

第三,抢抓移民迁建和对口支援机遇,着力促进一批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区成立了学校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坚持“移民先移校,移校为移民”,优先安排淹没学校搬迁资金,对学校迁建实行特事特办。同时积极争取全国对口支援,使我区顺利完成了二期水位淹没学校的搬迁,一大批学校在搬迁中发展,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四,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着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作为代表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工作来做,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始终不渝地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科研强校战略,有力地推动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第五,培植和扶持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治理薄弱学校力度,着力培育和壮大优质教育资源。一批优质教育资源的形成,提高了万州的教育水平,扩大了万州教育的影响力。

这些成绩与经验的取得,是全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区广大教师及全体教育工作者开拓进取、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为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农村办学条件较差、水平较低,城区学校负荷较重,优质教育资源较为短缺;布局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整合任务较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普九”欠债较多,危改和移校资金缺口较大;各类教育特别是优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教育理念更新不够,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继续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困难,促进全区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实施科教兴万和人才强区战略,以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步普及幼儿教育、保证继续教育的社会需求为目标,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把万州建设成为三峡库区教育中心和重庆教育强区。

从现在起到2020年,既是我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建成三峡库区教育中心和重庆教育强区的总体目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到2007年,学前3年受教育率达到65,农村学前1年幼儿受教育率达到95,双高(高水平、高质量)“普九”的乡镇达到2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85以上,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各类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到2010年,基本普及幼儿教育,学前1年和学前3年幼儿受教育率分别达到98和80,积极提供3岁前婴幼儿教育服务。双高“普九”的乡镇达到40%,城乡教育差距缩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入学率及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稳步提高,继续教育初步适应社会需求,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完善。三峡库区教师教育中心、教育科研中心、职业教育中心、优质高中教育基地、素质教育示范基地初步建成。到2020年,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普及幼儿教育,全面实现双高“普九”,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建立由坚实的基础教育、较完善的职业教育、较发达的高等教育组成的,适应万州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庆第二大城市建设需要的,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成为三峡库区教育中心和重庆教育强区。

实现我区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一是超前发展原则。把教育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利用多种途径和渠道,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快培育和大力引进办学和教学人才,确保教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格局中适度超前和优先发展。二是资源优化原则。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通过联合、重组、转制等形式,推进各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我区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总体水平。三是合理布局原则。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意识,打破区域、打破类别、打破办学体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教育结构,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四是城乡协调原则。按照城市带农村的基本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充分发挥城市的教育资源优势,辐射带动农村教育,同时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协调推进城乡教育发展。五是注重质量原则。正确处理好普及与提高、办学数量与教育质量的关系,苦练内功,强化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水平。六是教育创新原则。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推进教育观念、体制机制、教学模式及方式方法的创新,充分调动和发挥区及龙宝、天城、五桥移民开发区和江南新区的积极性,全面推进现代化教育体系建设。

实现我区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遵循规律,突出重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一)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两基”巩固提高的重点在农村。农村人口占我区人口的大多数,农村教育面广量大、发展较慢、困难较多,是当前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广大农村人口能否接受良好教育,事关我区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事关全区改革发展的全局,事关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按照合理布局、改善设施、巩固成果、提高质量的要求,大力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切实巩固提高农村“两基”成果,完善学生辍学监控机制,全面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步伐,确保2007年消除中小学危房,保证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成长。大力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为学生就学提供方便。深化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加大对贫困地区发展农村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教育对口支援和帮扶制度,促进贫困地区教育发展。同时,要切实解决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问题,确保他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二)发展优质高中教育。发展优质高中教育,对于落实“科教兴万”战略,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市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区高中教育发展已有较好基础,普通高中要着力提高质量,培植优质资源。要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继续搞好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的整合与重组,争取到2010年,改扩建寄宿制高中5所,改扩建普通高中10所,建成区级重点中学8所,市级重点中学6所,其中市级示范高中2所,力争1-2所达到国家级示范高中水平。

(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适应我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是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要把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开辟多元化的筹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要瞄准市场,大力推广订单式培养和连锁办学。要继续深入推进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办学效益。要积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校活力,规范办学秩序。要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原则,围绕盐气化工、绿色食品、现代制药、机电轻纺、环保建材等特色产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旅游、物业管理等新兴产业,加快职业院校学科设置调整,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实用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力争到2010年,建成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所,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5所,实训基地8个;建成市级示范高等职业学院1所,市级示范实训基地3个。

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建立学习型社会,实施终身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要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努力巩固并不断扩大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突出抓好对各类从业人员的职前、职后、在岗转岗、再就业培训和移民培训,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四)支持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对于提升我区教育发展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意义重大。要按照扩大规模、突出特色、提高水平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大力支持重庆三峡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办成综合性大学。全力支持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加快建设和发展,按时实现合格评估目标,努力争创示范性高职学院。积极推进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筹备建设,加快筹备和建设进度。加快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发展,提高万州广播电视大学的办学水平。不断调整高等院校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三峡库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五)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手段。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实现教育目标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转变,教育评价体系向重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转变。突出学校的育人功能,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切实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的教育网络,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生动具体地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环节,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不断加强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重视热爱万州的乡土教育和三峡移民精神教育,科学设置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劳动者。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建设和实践能力,使我们的学生不仅能考出高分,考上名校,更要具备高能,适应社会,而且在各行各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形成加快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合力

建成三峡库区教育中心和重庆教育强区,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努力使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一)切实加强领导

加强领导,是确保教育工作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进一步深化对教育地位、作用的认识,牢固树立“为官一任、兴教一方”的责任意识,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落实《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为加快教育发展办实事、办好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绩观,把教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要继续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齐抓共管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以及领导干部和部门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各部门抓教育工作的政绩要纳入目标考核的指标之中。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学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抓好学校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治校上有水平的干部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努力把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成“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

(二)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活力所在。要坚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按照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原则,加快我区教育改革创新步伐。一是要完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由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开发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区政府负责制定全区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加强教育督导检查;各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本地区中小学管理,制定本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教育工作和中小学进行督导评估。结合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逐步建立“政府统筹、教委主管、部门协助、社会参与”的中等以上专业教育管理体制。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要认真履行好职责,发挥好作用。区教委要根据我区的特殊体制,抓好区属学校的发展,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发展,加强教育督导检查。二是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政府办学为主、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诚意的民营企业积极投入教育特别是中、高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壮大民办教育规模。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切实保障民办教育的合法权益。积极提倡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及公民个人与教育机构联合办学和区外著名学校来万合作办学。三是要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大民主治校、科学治校、依法治校的力度,打造一批名牌学校。在全区中小学推进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打破论资排辈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陋习,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健全优秀教师引进机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四是要调整优化教育结构。继续对城乡教育资源实施有效整合,集中力量办好一批与重庆第二大城市相适应、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特色学校和专业。结合乡镇区划调整,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撤并一批薄弱村校,充分发挥乡镇中心学校和基点校的示范作用,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三)加大教育投入

加大投入是促进教育快速发展的物质保证。各级政府要将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经费支持力度,确保教育经费稳定增长。为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切实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区委、区政府决定,城市建设维护税和城市建设配套费的10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基础教育学校的建设。凡非营利性教育设施建设项目用地依法实行行政划拨。对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的有关规费实行减、免。教育用地、教育资源转让所得全额用于教育事业。区委、区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各地各部门要切实贯彻落实。今天,区教委向全社会发出了资助贫困学生的倡议。区委、区政府号召,全区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要积极响应,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带头行动起来,大家都要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办实事、作贡献。总之,教育财政投入要确保,教育税费要征足,教育收费要收齐,教育优惠政策要到位,从主渠道和多渠道几个方面不断扩大教育经费来源。要建立健全教育经费公告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防止教育专项资金被挤占、截留和挪用;加强学校经费管理,坚持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切实治理教育乱收费,确保教育经费使用和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一定要精打细算,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把排除危房作为投入重点,确保师生安全;要加快偿还“普九”经费欠账,尽快轻装上阵;要抓好重点学校的建设,努力争创名牌学校;要抓好薄弱学校的发展,使其尽快改变落后面貌。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最崇高最光辉的职业。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不忘党和人民的重托,把培养优秀人才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加快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为促进我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证。要把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全区人才工作的总体战略统筹考虑,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依法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和聘任制度,提高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切实加强教师教育和培养工作,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不断扩大培养规模,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层次,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与终身发展的能力,使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健全和完善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努力实现一流教师、一流贡献、一流报酬,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特别是要注重发挥“名师治学”、“名师治校”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倡导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使广大教师以“科教兴万”为己任,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教书育人,无私奉献,为我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同时,要从政治上、生活上等各方面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

教育是崇高的公益事业,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把支持和发展教育作为份内职责,进一步强化支教意识,增强支教责任感,对涉及教育的事,做到特事特办。公安、消防、文化、新闻出版、工商等部门要加强学校周边育人环境的综合治理,搞好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加大对网吧、游戏厅等的整治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净化、优化育人环境。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把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工作做细、做深、做实,努力创造教师安心、家长放心、学生静心的良好教育环境。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强对教育事业的宣传,坚持正面宣传、正面引导为主,为教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关职能部门要探索改进对学校的各种检查,尽量减轻学校负担,能不检查的坚决不查,能够一次检查的绝不检查两次,能够联合检查的不要单独检查,能够不惊动老师、校长的不要兴师动众。要探索改进教师培训形式,尽可能把各种培训纳入教师的业务培训之中综合进行,避免多头培训,切实为学校、为教师减轻负担。总之,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良好风气,共同推进我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百年大计,系于教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万州振兴,系于教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把万州建成三峡库区教育中心和重庆教育强区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第xx个教师节到来前夕,xx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决定于今天召开教育工作暨第xx个教师节表彰大会,首先,我代表xx示范区文教卫局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在座的各位教师和全区的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出席这次会议的领导有杨亲鹏副市长、胡步芳副主任、刘建平副调研员、吴安国部长,会议将对20名“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通报表彰,杨亲鹏副市长还将作重要指示,这足以表明示范区对教育工作以及对广大教师的关心和重视,更将为xx教育发展产生极大的鼓舞和深远的影响。趁此机会,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划归后教育工作的简要回顾

xx年6月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原湘潭县xx乡整体划归湘潭市雨湖区,并交由xx示范区托管。一年多来,在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教育系统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引领,坚持以教育质量为中心,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教育均衡全力推进。我们利用国家、省、市启动开展的“校安工程”、“合格学校”两大项目工程,争取示范区投资七百余万元,高标准为吉利学校建设了综合楼、配套设施、运动场,为黄龙学校建设了运动场和添置了配套设施,如期迎接了市合格学校验收;对毛家、塘高、兴隆高、兴隆初、鹤岭、xx中学的危房进行了改造和改建。各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二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进入示范区后,我们以破除原有农村办学模式为突破口,从人员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目标管理等多方面入手,科学规范、严实细密地制订了新的评价方案,并集中编印了《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并结合绩效工资的推行,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全面实施《绩效工资评价方案》,调动了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从去年起,我们连续三年采取支教政策,从近城区学校调配青年骨干教师,安排至湘江、塘高、富家等相对偏远的学校任教,探索教师合理流动的有效途径,为教师发展构筑平台;今年暑假期间,示范区党工委作出决定,撤销xx中心学校,设立xx示范区文教卫局教育办,干部竞聘上岗,更从机制上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三是艺体教育成果丰硕。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小学生篮球赛”、“艺术百佳”和“中小学科技创新作品大赛”,广泛开展了“健康心灵、和谐校园”心理健康主题教育。2010年3月,我区选送的15件作品参加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件件获奖,两件获一等奖,一件送省参展并获二等奖。系列活动的开展,开始发力打造xx教育特色,在全市教育格局中为xx争得了一席之地。

四是教学研究蔚然成风。通过内联外引,我们主动与市教科院对接、与雨湖区教师培训中心联谊,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兼职教研员的作用,突出新课改和初中毕业会考等重点,深入开展教学开放日、教学视导、教师课堂教学比武等活动,课堂成为老师们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带动全体教师比、学、赶、帮、超。据统计,一年来,58人参加了区级以上赛课活动,近400人次外出参加市级以上观摩活动,200多人参加省、市、区级各类培训。这些举措,既健全了全员共同参与的教研新机制,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又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今年六月,全区三所中学首次参加市局统一组织的初中毕业会考,成绩排名居全市中等稍上水平,来势喜人。

五是高度重视校园安全。我们把中小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摆在重要地位,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学校目标管理方案,实行动态管理。全国综治维稳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各中小学校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健全门卫登记验证制度,重点排查校园安全隐患,成立护校队定期巡查校园安全状况,切实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去年下半年来以来,甲型H1N1流感防控、手足口病防治、幼儿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等常抓不懈,所辖区域内的中小学校、幼儿园确保了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六是师德师风建设有新突破。今年是湘潭全市“师德师风建设年”,我们在深入贯彻和开展“两转一增加”活动的同时,出台了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广泛开展师德风采展示活动和教师技能竞赛,认真组织“四优”评选活动,涌现了认真思考、扎实做事、勇于创新的段虎踞、戴柏林等一批优秀校长;甘于奉献,爱生如子,执着追求的陈敏、朱友余、龙丹等一大批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通过开展“今天我怎样当老师”的大讨论和树立先进典型,全区以“廉洁从教、爱岗敬业”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效。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xx教育可以说开局良好,发展势头强劲。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审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二是教育发展不均衡,区域内各学校发展差距大,薄弱学校改造任务重;三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临许多困难,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教育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等等,所有这些必须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解决。

二、全教会和规划纲要基本精神

7月13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强调:强国先强教,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振兴教育,全民有责。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根本事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活力在改革开放;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

会议明确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任务。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使教育民生更加贴近时代发展的要求。会议要求,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育人为本”是核心,“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是两个重点,“优先发展”是前提,“改革创新”是动力。关于教育发展目标,总书记强调,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保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三、把握大局,突出重点,全力做好新学年工作

xx示范区“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打造千亿园区和“产业新区、滨江新城”目标蓝图已经绘就,铿锵步子踏上新的征程。正确认识和把握形势是科学决策、落实行动的前提。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关之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启动实施的第一年,是编制“十二五”规划、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谋划好、落实好今年及后阶段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具体来说,全区教育应把握以下几个工作重点。

1、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各学校必须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宣传方案。领导要带头亲自讲,发挥表率作用。要广泛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大学习、大讨论,确保学习宣传全覆盖,形成强大声势,营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2、扎实开展“两转变一增强”和党员“创先争优”的活动。要按照示范区党工委统一部署,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奋发向上,求真务实,对照目标梳辫子,逐条逐项抓落实。当前,要针对乱办班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扎实整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制订整改方案,加大监督力度,用实际行动和具体成效取信于民,高质优效完成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交办的任务。

3、继续着力提升教育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教育办要切实承担管理的职能,理直气壮地抓质量。各中小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在提高教育质量中贡献率,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抓好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要认真研究和积极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持之以恒,全力以赴打好质量攻坚战。

4、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要科学制订“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是对未来5年改革发展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一部好的规划能成为指导我们工作的行动指南,对我区教育改革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要在吃透上情、摸准区情的基础上,深入贯彻领会《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保障措施,抓住“推进教育改革、破解教育难题”这一关键,广泛动员,凝聚共识,制订出一部管用、能用、好用的“十二五”规划。二要科学制订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要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规划中小学布局,切实做到先规划、后调整,先规划、后建设。三要推进合格学校建设,今年是实施合格学校建设工作的第三年了,xx中学是申报受检的学校,示范区暑假投入百多万元,对学校进行了改造,学校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任务,确保11月中旬之前完成所有工作,如期通过省市验收,兑现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庄严承诺。

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一要继续推进中小学校德育整体建设工程。要按照“三贴近”原则组织开展公民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渗透到学生心中,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公民教育和理想道德教育,从根本上改变重智商,轻德育的倾向。二要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要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切实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要加强和改革学校体艺卫工作。当前,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近视率呈增加趋势,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身体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同时要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搞好健康教育,使每一个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强国先强教,强教先强师。建设一支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保障。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首位,今年是“师德师风建设年”,我们制定的实施方案和考评细则,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积极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教师培训和技术教育,全面提升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技能,切实加大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力度,推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严格奖优罚劣;要落实教师各项待遇,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对一线教师尤其是相对边远学校的教师高看一等,厚爱一层,保证他们各项待遇的落实,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7、切实规范办学行为。近年来,规范办学行为和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等工作,我们下了很大的决心,花了很大的气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规范办学行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常抓不懈,一抓到底,要抓住治理乱收费、乱补课和滥订教辅资料这三个重点,采取果断措施,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解决好。

8、努力打造平安校园。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关注学校安全工作,将下发专题文件,各校要认真组织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各中小学校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维护学校安全和稳定放到重要位置。要吸取校园事故的教训,加强学校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工作,使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定期组织力量排查,确定专人定期巡视,健全完善进出学校登记制度,切实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持之以恒地抓好校园及周边安全工作,努力为师生创建安定有序、和谐融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和谐校园。

同志们,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战略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规划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示范区的决策部署,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推动xx教育事业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1223(袁荣祥)

第28期

中共福州市委办公厅2008年12月24日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袁荣祥

(2008年12月24日)

这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今年经济工作,安排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攻坚克难,奋力进取,推动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挑大梁、树形象、走前头。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几个问题。

一、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国力量、协调各方行动,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2月15日,省里召开 了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卢展工书记作了重要讲话,黄小晶省长具体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总揽全局,求真务实,鼓舞信心,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强,为我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全面把握,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

一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今年以来,面对各种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党中央审时度势,沉着应对,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世界经济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国民经济运行中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中央认为,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不会因为这场金融危机而发生逆转。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完全有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我们一定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 的科学分析和判断上来,准确把握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应对挑战,不断增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主动性。

二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确定的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中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贯彻落实这个总体要求,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针对经济增长下滑过快,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的状况,中央强调指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中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重大问题,即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进一步增强抵御外部经济风险能力;坚持保持增长速度和提高质量效益相统一,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坚持推进结构升级和扶持就业创业相协调,进一步增强经济竞争优势和吸纳就业能力;坚持推进金融创新和提高金融监管能力相适应,进一步发挥金融对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坚持加强政 府调控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促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我们要遵循中央确定的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必须把握的重大问题,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中坚决贯彻,在应对困难和挑战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上来。着眼于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确定明年经济工作的五项重点任务是:一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是有效应对严峻形势、实现明年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保障。二要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强调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三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央强调,虽然面临保增长的繁重任务,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方向不能动摇,必须坚持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四要深化改革开放,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强调要重点抓好价格体制、公共财政体制、金融体制、投资体制和国有企业等五个方面的改革;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继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五要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切实维护社会稳定。重点要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问题。中央确定的明年经济工作的五项任务,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我们要紧密联系实际,明确工 作任务,创造性地抓好落实,努力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四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提出的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要求上来。中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坚持全国一盘棋、上下一股劲,上下同心、形成合力;要加强学习、增长本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各项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我们一定要在加强学习中提高工作本领,在转变作风中促进工作落实,以实际行动创造新业绩、推动新发展。

五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做好我省明年经济工作要着重把握的五个方面和九项具体任务上来。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展工书记强调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着重把握的五个方面,即要扩大内需保增长,好字当头促转变,改革创新增活力,统筹协调抓“三农”,以人为本重民生。黄小晶省长对做好明年我省经济工作提出了九项具体要求:一要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二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三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四要着力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五要努力保持对外经贸持续增长;六要持续推进闽台交流合作;七要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八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九要大力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我们要全面把握卢展工书记和黄小晶省长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四求 先行”、“四个重在”,着力民心、着力民生,大力实施项目、品牌、创新和服务带动,力求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为两个先行区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十分丰富,以上我就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内容作了强调。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原原本本地学习中央和省委领导的重要讲话,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会议精神。同时要紧密联系实际,把学习贯彻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结合起来,明确目标要求,明确工作重点,明确措施保障,切实把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创造性地落到实处。

二、保持清醒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明显增加的经济困难,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迅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部署,主动融入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坚持“四求先行”、“四个重在”,沉着应对、有力运作,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296亿元,比增13.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超过3000亿元、1000亿元大关;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分别比增17.9%和1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 长14.2%和13.8%,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发展效益和增长后劲得到新的提升。与此同时,城乡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省会中心城市和谐稳定,各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宏观经济环境日趋严峻,挑战和困难明显增大的情况下,我市经济社会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预期目标任务,关键是我们在工作中始终做到:一是坚持致力发展保增长。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精神,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定发展信心,积极主动应对,及时研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政策措施,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起大落。特别是中央作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后,我们迅速跟进,抓紧实施,及时出台了十条具体措施,着力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加快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努力保持出口持续增长,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健性进一步增强。二是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促提升。一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大力推进港口资源深度开发,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向“南北两翼”集聚,有效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相 继研究出台了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政策措施,加快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扩区整合迈出实质性步伐,一批高新技术示范企业进入全国创新型企业、中国软件业务收入百强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着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着力落实项目带动,及时开工建设了福清核电站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三是坚持统筹兼顾求协调。我们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同步推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在城乡发展上,一方面继续主动融入海峡西岸城市群建设发展,通过新区拓展与老城提升并举,积极打造海峡西岸宜居城市;另一方面坚持以城带乡,加快推进一批联接城乡的重大项目,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在对内对外开放上,坚持二者融合互动、相互促进,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切实加强区域协作,榕台交流合作不断取得先行先试新突破,榕港、榕澳合作以及山海协作等取得新进展。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上,持续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城乡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四是坚持以人为本重民生。我们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继续集中财力兴办了一批实事项目,进一步凝聚了民心。按照“学有所教”要求,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新区学校建设,统筹推进教育改革,促进了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按照“劳有所得”要求,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按照“老有所养”要求,稳步推进养老、失业等保险扩面工作,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按照“病有所医”要求,继续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较好地为城乡群众提供了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按照“住有所居”要求,探索建立经济租赁房制度,全面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五是坚持强化运作抓落实。我们按照持续运作求先行的要求,持续加强运作,研究破解难题,积极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了经济发展的稳健性。各级各部门明确站位,主动融入,落实责任,共克时艰,进一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一级促一级的责任目标体系,形成了全力攻坚的合力、氛围,确保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各级领导干部积极主动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努力为基层、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矛盾,抓住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找对策、求突破,一个一个项目抓推进,一件一件任务抓落实,促进了工作提升、发展持续、民生改善。这些实践体会,对于我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影响,今年下半年特别是进入第四季度以来,我市经济运行矛盾增多、困难加大,增速出现回落,经济下行趋势更加明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从外部需求看,我市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外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较大,全市进出口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2.1%,据测算,出口增幅每 下降1个百分点,将影响我市经济增长0.28个百分点。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和世界经济调整导致的外部需求减弱,对我市外贸出口影响日益显现,今年11月,我市对所有地区的出口都出现负增长,其中北美下降31.7%,欧洲下降23.9%,亚洲下降15.9%。特别是欧美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风险加大,消费力消退,直接造成我市一些龙头企业出口急剧下滑,捷联电子从9月份起,出口从之前的连续多月同比增长60%以上,直线下滑为同比负增长,预计明年全年还将下降15%至20%;一些企业出口订单减少,仅工艺品行业在今年秋季广交会上的订单就减少二成以上,许多订单也被取消或延迟,加上贸易保护主义加剧,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出口将面临更大困难。从投资需求看,在市场前景看淡、融资困难、效益下滑的情况下,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下降,1~11月,城镇新开工项目1194个,同比下降16.4%;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下降53.3%。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1~11月份房地产投资下降18.2%,土地出让流拍现象时有发生。新批合同外资项目数所有月份同比都出现大幅减少,1~11月下降41.6%,合同利用外资按验资口径同比仅增长7.4%,这也将影响今后我市投资增长。征地拆迁难度逐年加大,一些项目由于无法按期交地而未能动工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增长。据了解,2004~2007年审批的征地项目,目前仍有90多个未完成拆迁交地任务,今年1~11月,市区49个征地拆迁项目中只有10个完成平地拆迁工作。从消费需求看,虽然今年以来消费增速仍然较快,但值得关注的是,受收入预期下降、财富效应减弱等因素影响,群众消费比较谨慎,住房、汽车两 大消费热点开始降温,1~11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7.5%,销售额同比下降42.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47.3%和40.9%;汽车销量增幅同比回落了18.7个百分点。另外,由于以出口贸易、出口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生产规模缩小,用工缩减,明年就业形势更趋严峻,这将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加上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也制约了预期消费。从工业生产看,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原辅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企业融资困难以及出口需求下降等各种因素叠加影响下,我市工业经济增长也呈现逐月回落趋势,工业用电10月份以来连续负增长,部分行业开工不足,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电子信息产业产值11月下降19.4%,汽车及配件产业1~11月累计减产近20亿元,造船行业开始出现拖欠贷款、订单推迟、退单甚至弃单等,11月份长乐纺织企业平均开工率不足七成,工艺品行业10、11月连续两月出现高达两位数的负增长。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有三分之一左右企业出现减产,有的甚至出现停产半停产。企业亏损面达20%以上,亏损企业亏损额19.6亿元,比增57.6%,比去年同期提高36.7个百分点。更为堪忧的是,明年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偏少,企业家对明年经济预期比较悲观,存量企业增量预计仅83亿元,拉动全市工业增长不足3个百分点,与往年存量企业平均可拉动全市工业增长7个百分点差距较大;一些工业大项目能否顺利投产、达产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都使明年工业经济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与此同时,我市经济总量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显现。这些情 况表明,明年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既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又要看到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发生根本性的逆转。综合分析各方面的条件,明年保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具备许多积极有利因素。第一,外部需求减少的倒逼效应,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造成的矿石、石油、粮食等能源资源和原材料价格下降,增值税转型改革举措的推行,有利于我市冶金钢铁、纺织化纤、塑胶等行业减缓企业成本压力,抓住时机推动技术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如11月份国内钢材价格呈现振荡反弹趋势,钢铁企业以现购原料生产已有一定利润空间,钢铁行业1~11月累计增速较前10个月回升4.1个百分点,明年将会进一步复苏。随着石油价格逐步止跌企稳,塑胶行业发展也呈现出恢复性增长,11月份比增29.9%,1~11月份累计增幅比前10个月回升3个百分点。这表明明年我们有可能以较低成本获得更多更好的能源资源,引进更多更好的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更多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而提升我市产业发展水平。第二,中央、省、市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措施,有利于我们发挥省会中心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密集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消费市场。近年来,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总量位居全省首位。扩大内需形成的最终消费需求,马尾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南通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实施,高端百货业、现代服务业的稳步发展,将使我市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中占据先机,赢得主动。第三,我市项目前 期工作扎实有效,这有利于我们在国家和省里扩大投资的项目盘子中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如在中央新增的今年1000亿元投资中,我市有82个项目争取到了资金支持,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从明年起,一批以福州为联接枢纽的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包括温福、福厦、向莆、京福高速铁路福州段等4条铁路,江阴、可门、罗源北岸等3条铁路支线,机场高速二期、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渔平高速公路等7条高速公路,城市地铁、福清核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集中推进建设或动工建设,将带来一个新的投资高峰期,为我市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支撑力。第四,两个先行区建设全面推进,中央和国家部委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一些政策集聚效应陆续显现,有利于我们在海峡西岸城市群、港口群、产业群发展中争取政策扶持和重大项目布局。第五,两岸“三通”顺利实施,福州作为两岸客运包机直航点、两岸直航港口和两岸邮件封发局,近台直航的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蓄势待发,一些台资企业在产业、市场布局上已将我市与台湾地区作为同个区域进行布局,这有利于进一步承接台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转移,拓展发展空间。第六,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无论是产业基础,还是基础设施;无论是体制机制,还是民间资本,都具备了相应的体制保障和物质支撑。特别是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人心,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挑大梁、树形象、走前头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共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即将在我市全面铺开,广大干部群众先行先试、率先发展的热情进一步激发,将为推动我市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有了这些,我们完全有能 力战胜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完全有信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风险,完全有可能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我们一定要客观辨证地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善于在挑战中捕捉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培育有利因素,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继续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明确目标任务,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市委提出明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求先行”、“四个重在”,着力民心、着力民生,大力实施项目、品牌、创新和服务带动,立足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科学发展、打造宜居城市、构建和谐福州,更好地发挥省会城市服务全省的重心和辐射作用,努力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挑大梁、树形象、走前头。为此,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要坚持投资和消费并举,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保持经济持 续较快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是我市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立足福州实际,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分析,提出了我市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是11%。这一增长速度,体现了“保增长”的要求,也体现了福州为全省发展大局作贡献的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这个首要目标任务,积极顺应国家宏观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强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积极扩大投资规模。能否有效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关系到明年经济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事关福州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为贯彻中央、省扩大内需的决策部署精神,市委、市政府确定2008—2010年,市重点项目要完成投资1250亿元以上,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各部门要把明年作为推进重点建设的主攻年,在抓好在建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着力在支持“三农”、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节能环保、社会民生等领域,策划生成一批关系全局、带动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优先实施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列入规划、前期准备充分并能迅速形成实物工作量的大项目好项目,切实做到精心策划一批项目、加快推进一批项目、积极跟进一批项目,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项目滚动持续发展,形成投资有效带动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要做深项目前期工作,强化全市“一盘棋”的意识,全面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与对接,千方百计地争取上级部门对我市项目建设的支持与投入。要做实项目融资工作,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银行贷款更多地投向政 府鼓励项目和符合产业政策的领域,促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要做优项目服务工作,着力协调解决好项目征地拆迁难等突出问题,强化项目建设保障服务,确保重点工程顺利实施。要着力扩大消费需求。要以居民消费为重点,提高消费能力,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领域,努力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全面落实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规定,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用于改善民生、支持居民扩大消费的比重,采用鼓励消费升级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加居民即期消费,增强居民消费意愿。要着力在促进农村消费、住房消费和服务消费上多想办法、下足功夫,积极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农村消费,要重点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繁荣农村消费市场。促进住房消费,要着重进一步完善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快社会保障房建设,改善住房供应结构,加大对居民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支持力度,规范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着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促进服务消费,要突出发展社区商业、物业、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和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新兴消费,鼓励信贷消费、网上购物等新型消费方式,推动消费结构升级。

二要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富有省会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宏观经济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既给我们带来诸多挑战,也为我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我们要坚持以产业集群支撑转型,以现代服务业引领转型,以创新和服务带动转型,以节能减排促进转型,推进各类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着力构 建富有省会特色和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要以产业集群支撑转型。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培植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企业集中、协作配套紧密、规模效应显著的集群产业。要继续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纺织服装、冶金钢铁等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软件、光电、新材料、生物医药、环保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食品、建材、工艺品等传统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要加快港区功能盘整和深水泊位建设,推动港区建设与园区发展互动联动,加快工业经济向“南北两翼”集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要大力提升园区经济发展水平,做大做强现有6个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区和8个省、市级工业园区,积极推进福州软件园、金山工业集中区、空港工业集中区等产业园区整合,加快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形成特色鲜明、错位发展、配套完善的产业布局体系,为产业集聚提供发展平台。要以现代服务业引领转型。要按照扩大总量、提升层次、完善功能、拓展领域、增加就业的原则,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密集的优势,大力发展各类服务业,加快把我市建设成为海峡西岸服务业强市。要加快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商贸业态,推进一批国际知名商贸企业引进落地,大力发展品牌连锁、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业态,鼓励发展服务外包、中介代理、金融保险、旅游商务等新兴服务业,积极创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扶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和创意产业。要依托我市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节点,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快现 代物流示范园区规划建设,积极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主体,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全面构建区域物流网络。明年要集中力量加快江阴、闽江口等六大物流园区建设,抓好马尾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南通海峡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海西建材物流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要认真安排市级服务业发展资金,推动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的生成、深化及建设,不断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要以自主创新推动转型。要坚持创新带动,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大力培养人才、吸引人才,鼓励创新、激励创新,形成推进科技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体系。要更加重视企业的主体作用,扶持企业设立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强产学研对接合作,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要抓好创新型企业培育,重点扶持瑞芯微电子、富士通信息软件、榕基软件、网龙计算机、福晶科技等一批高成长型高新技术示范企业,不断培育壮大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大型企业集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以优化服务带动转型。就是要坚持服务带动,真正做到关心企业、扶持企业、服务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企业是支撑、是关键。我们对企业多一份关心、多一份支持,企业的信心就会增强。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切实提高为企业服务水平。特别是要进一步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出台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化 解融资困难,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帮助企业应对挑战、渡过难关。对于企业反映的项目报批、用地、用水、用电等问题,要尽心尽力帮助解决。同时,要加强各级各类工业集中区、重点企业周边的治安管理,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以节能减排促进转型。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市的优势所在,我们要着眼于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管理责任制,着力抓好重点用能耗能企业节能工作,全面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污染物减排工作,坚决淘汰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要加快培育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指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减污,实现资源物质循环使用。

三要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工农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当前,我市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还客观地存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从2005年的2.42倍扩大到2007年的2.65倍,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这要求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在当前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各地要立足实际,进一步发挥资源和区域优势,以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着眼点,以建设一批“菜篮子”基地、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为着力点,加快培育壮大水产、畜禽、果蔬、食用菌、茶叶、竹木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设施化生产。要坚持以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延伸产业链条,以推进土地流转来扩大产业规模经营,以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要加快发展以水产加工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切实加大对农村投入。各级各部门要抓住中央加大“三农”投入的重大契机,继续加大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要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道路延伸工程和民生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推进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海岛的道路、电网、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支撑体系与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集中财力兴办一批农民群众受益面广、带动农村发展作用大的实事和重点项目,推动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要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继续实施“家园清洁”行动,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完善内陆水域、滩涂养殖许可制度和海域使用 许可制度,推进小型农用水利工程产权体制改革,努力取得新的进展。要加强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要坚持和完善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制度,提高农村“六大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增强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这是“三农”工作的核心目标。当前,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影响,农民外出务工增收和农产品价格增收这两条重要增收渠道都出现了困难,明年农民增收工作形势不容乐观,务必引起高度重视。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健全农业补贴制度,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要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乡(镇)、村推进工业强镇、强村发展战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容量。要加强对农民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的服务,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民内部增收空间。要继续开展“农村扶贫济困春风行动”和“造福工程”搬迁工作,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加快贫困低收入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四要争创改革开放新优势,不断增强发展动力。上一周,中央举行了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省委召开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卢展工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争创改革开放新优势,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动力。要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要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市属国有企业存量资产重组盘活,做大做强六大市属国有企业集团,提升 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交建、新榕、水务、城建等四大投融资公司运营,增强其投融资功能。要进一步深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要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完善促进各类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非公经济和广大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要加快企业上市改制改组步伐,推进一批有条件的国有企业、优质企业、中小企业上市融资,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要努力实现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要依托“5·18”、“6·18”、“9·8”等各类招商平台,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招商服务水平,引导更多外资投向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节能环保领域,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榕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地区总部。要注重发挥各类国家级开发区、投资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政策效应与带动辐射功能,推进产业集群招商,提高引资的针对性、实效性。要继续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引导在外榕商回乡创业,提升利用内资水平。我市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出口始终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要充分发挥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和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港区的功能作用,加强出口扶持,争创出口品牌,优化出口结构,拓展出口市场,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建立生产企业进口重要原材料价格风险补偿机制,鼓励扩大我市急需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紧缺资源、原材料以及重要消费品的进口,促进我市产业发展。要努力实现榕台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前几天,榕台两地实现了包机直航、海上货运直航,福州邮局作为两岸水陆路邮件唯一总包封发局也正式 运营,福州对台工作优势更加明显。我们要把握两岸实现“三通”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推动榕台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密切人员往来,深化产业对接,拓展新的作为,进一步提升榕台交流合作水平。要注意承接台湾地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转移,进一步培育壮大台资龙头企业,推进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深化榕台农业合作,依托海峡两岸(福州)农业合作试验区等平台,鼓励台湾农民来榕投资创业;加强榕台文化、金融、旅游等合作,提高榕台交流合作的层次和领域。同时,要深化榕港、榕澳合作交流,扩大与海内外友城的实质性互利合作,推进闽东北五市、闽浙赣皖等区域协作,做好山海协作与对口支援等工作,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五要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宜居品质。近年来,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宜居城市建设扎实推进。明年要结合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复查迎检活动,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要坚持规划先行。主动对接“海西”城市群规划,加快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配套,优化城镇空间布局。要做好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完善控制性详规和重要区域的修建性详规,科学指导城市建设。要加强城市景观设计,有效开发地下空间,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塑造城市特色景观。要加大建设力度。集中力量加快东部新区开发建设,推进中心城市东扩南进、沿江向海发展。特别是要加快推进海峡国际 会展中心、火车南北站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三环路、南江滨东段,林浦大桥、螺洲大桥、马尾大桥等联接新区的路桥建设,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完善市区道路网络,力争动工建设城市地铁,推进以快速干道和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交通系统建设。要加快推进渔平高速、福永高速公路、机场高速二期、绕城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畅通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联接通道,带动长乐、福清、闽侯、永泰城镇化进程,努力构建闽江口城市群。要抓紧向莆铁路福州段和江阴、可门铁路支线建设,如期建成温福铁路福州段、福厦铁路福州段,打造快速便捷的对外联接通道,增强省会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带动能力。要提升管理效能。要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城市环卫保洁、园林养护等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城市管理资源,促进城市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要继续组织开展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努力提高交通组织管理水平,切实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现象。要加快建立层级分明、责任明晰、任务量化、考核科学、管理精确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要美化城市环境。要加快建设一批城市公共公园和园林绿化工程,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要加强城市内河综合整治,加强城市街景、户外广告、照明设施、沿街临时设施的整治和美化,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加强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大查违工作力度,改善市容市貌。要强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推进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乌山历史风貌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等一批重大保护修复工程,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六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和谐福州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我们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要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坚持新增财力、公共资源、工作力量向民生问题倾斜,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各种切实有效手段,全力促进就业增长,确保实现新增就业13万人的目标任务。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促进就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改善就业服务质量,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支持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发展,努力创造条件支持各类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活动。要加强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指导和服务,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农村、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要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要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重点完善和落实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快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力度,有序扩大住房保障对象,妥善解决好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要持续深入开展“春风行动”,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医疗救助、救灾救济等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妥善安排好城乡特困群体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要认真落实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教育资源配臵,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公平均衡发展。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 疗卫生制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扎实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要加快文化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繁荣发展闽都文化,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要持续深化文明创建活动,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树立省会城市良好形象。要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继续深化“平安福州”建设,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认真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努力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加强对各类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大力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严格质量全程监控,认真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明年经济工作目标任务完成

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坚定不移地完成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一要加强学习增本领。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复杂的发展环境,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着眼于更好地担负起党和人民交付的重任,着眼于更有成效地做好各项工作,更加紧迫地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要把开展深入学习实 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着力转变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要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加强现代金融知识的学习,增强应对金融风险能力;紧密结合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加强现代科技知识学习,增强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紧密结合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开拓国外市场的需要,加强国际经济知识学习,提高发展开放型经济能力;紧密结合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工作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加强法律法规和现代管理知识学习,提高依法管理经济社会的能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科学决策的方法、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

二要转变作风求落实。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精神,实现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有良好的作风作保证。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真正沉下心来,用心谋划工作,用心推动落实,避免工作止于表面、流于形式。要更加注重研究运作、积极运作,特别是对于中央和省里出台的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要研究得深、理解得透,并结合实际用足用活用好,做到推进有力、规范运作、措施得当、落实有效。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查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薄弱环节,提出可操作性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增强工作实效。要进一步完善责任分解机制,把明年经济工作各项目标任 务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加强督查,确保目标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要健全和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调动各级干部抓落实的积极性。

三要形成合力促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应对困难和挑战,关键是要上下同心、协调行动、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思想认识的高度一致保证行动和工作的高度协调。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各套班子和各个部门的领导班子都要增强发展意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事业同干的浓厚氛围,把广大干部的心思引导到加快发展上来。各级党委部门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干部队伍、纪律作风、宣传舆论、安定稳定等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主动站在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努力为基层、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同志们,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攻坚克难,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开拓进取,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持续运作,努力保持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以优异的工作业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加快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州市委书记袁荣祥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全五篇)

    各位校长、老师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的会议本来不打算讲话,一是原来教过书,给学生讲过课,但与老师、与校长们讲话很少;二是寇县长和王局长分别代表县委、县政府和文教局做了非常好的......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同志们: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已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现在就要闭幕了。召开这次会议,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海峡西......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定稿)

    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开得很成功。正如与会同志所概括的,这次会议时机关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昨天上午,xx......

    副市长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副市长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新年伊始,市政府就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总结2012年全市教育工作,部署2013年工作,这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市人大、市......

    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经过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已~完成了各项议程,现在就要闭幕了。召开这次会议,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对......

    市长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同 志 在2012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28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

    乡领导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乡领导在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3月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清泉乡2011年教育工作会议,总结分析过去一年的工作,安排部署新一年的教育工作,这是我乡教育工作和教师......

    在教育学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最终五篇)

    在教育学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党的第xx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二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