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谋均衡发展 施精细管理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谋均衡发展 施精细管理 办人民满意的教
育
——在全区2012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2月10日)
王文军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既是落实全区经济工作暨2011年度总结表彰会议精神,又是对过去一年全区教育工作的总结和对新的一年工作的部署。在昨天召开的全区大会上,郑书记、赵区长在讲话中突出强调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要在新的一年里把教育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突破,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也是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刚才,对2011年度评选出的各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需要跟大家说明的是,根据局党委研究的意见,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有些表彰项目是一年一表彰,还有一些项目是两年或三年一表彰。还有许多教师也都很优秀,由于名额所限,这次没有表彰到。无论如何表彰,目的都是为了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全区教育系统中进一步弘扬正气、凝聚人心,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在座的各位都是全区教育干部和教师中的优秀代表,为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此,我代表教育局党委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目标明确,才能更好地凝聚各方智慧;思路清晰,才能更大地激发奋斗力量。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凝心谋跨越,聚力争率先,为全面做好2012年工作,再动员、再加油、再鼓劲。会议不再安排校长表态发言,各学校工作打算进行书面交流。会上,还印发了2012年工作计划等一系列文件,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落实新教育规划纲要的起始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广大教干教师紧紧围绕发展大局,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扎实工作,奋力推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成绩,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一年来教育规划纲要扎实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落实。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教育工作会议,表彰了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出台了《东港区贯彻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意见》等文件,制定了《东港区“十二五”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把教育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优先安排、优先保障、优先发展。区人大6月份专题视察教育工作,市人大12月份视察我区教育工作,对教育事业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区委郑书记自2009年以来先后17次视察、调研教育,仅去年以来就6次深入学校调研指导工作。区政府常务会议和区委常委会先后多次分别就国家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城区学校建设、师资补充机制建立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作出重点安排。
一年来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稳步推进,全年投资 6100多万元,新建和改造校舍6.5万平方米。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全年投资180多万元,新配微机600多台。投资370万元,为中小学选配教学仪器、配备音乐美术器材和图书等。全区127处学校实现了多媒体网络“校校通”,32处学校实现了“班班通”,所有学校建起了多功能电教室。农村中小学“211”工程累计投资957万元,实施项目34个,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学生饮水、就餐、取暖和卫生环境。
一年来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纵深推进,教干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建立和完善了教师补充和流动机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从农村学校中选聘教师到城区学校任教。积极稳妥地推行绩效工资制、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竞聘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了队伍活力。在全省率先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系统”,为全区教师开展教研合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全区教师共获得424项国家、省、市级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区教育局被中央教科所表彰为先进集体。
一年来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惠民政策进一步落实。建立强校支援弱校、城区学校支援农村学校机制,深化联合办学举措,鼓励优秀教师、校长校际间合理流动,逐步形成了“以强带弱、城乡结合、市区一体、资源共享”的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格局,初步解决了城区学校发展不均衡、学生择校等问题。在义务教育招生工作中,严格执行就近入学、划片招生政策,规范招生秩序,招生划片实现无缝隙覆盖,确保人民群众子女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提高了农村贫困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全年落实各项学生资助资金 615万元,为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518万元,基本建立起全覆盖的教育资助体系,保障学生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一年来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办学水平,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和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在省、市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更加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印发了《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编制了《东港区“十二五”幼儿园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和《东港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了中心园建设,有2处中心幼儿园通过省级中心园认定和省级示范园验收。
一年来坚持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优化课堂教学,高考取得历史最好成绩,高中、初中学业考试成绩有了新的突破,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在国家和省、市体育、艺术及学科比赛中屡获佳绩,荣获全国侨联、台联、中央电视台等部门联合举办的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优秀组织奖,创建了一所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两所省级教学示范校,高水平通过了省教育厅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在今年争创文明城市工作中,区教育局承担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绩突出,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一年来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各项教育保障性工作规范有序。招商引资任务1800万元,考核到位资金1亿1830万元,超额一个亿;对上争引任务800万元,到位2700万元;在全区演讲比赛、文艺汇演、合唱比赛中分别荣获最高奖项,并多次代表东港区参加全市比赛获得好成绩,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教育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学校行评问卷调查群众满意率平均达95%以上;稳定工作扎实有效;学校后勤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升;财务管理日趋规范;学校安全保卫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自学考试报名、成人电大教育、普通话水平测试、教师资格认定、助学贷款办理等面向社会服务工作得到群众好评。在全区总结表彰大会上,区教育局获得“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单位”等表彰。
同志们,没有一劳永逸的荣誉,只有持之以恒的奋斗。回顾一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发展中的差距:一是教师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理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二是优化中小学布局,实施校舍改造和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三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四是实现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任务非常艰巨。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展望2012,我们蓄势待发
2012年是教育规划纲要贯彻落实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对于我区来说,是新的一届区委、区政府落实“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力争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宏伟目标的开局之年。具体到教育工作中,又面临着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艰巨任务。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当前的机 遇和舞台,始终把事业看作自己的信仰和生命,始终把发展看作自己的职责和追求,始终把岗位看作自己的舞台和赛场,一项项夯实基础,一项项落实措施,一项项奋力攻坚,满怀豪情去做、脚踏实地去干、全力以赴去拼,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扎实的做好新的一年工作。2012年全区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名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宗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努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今天会上印发的2012年工作要点,简要概括就是三句话:围绕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两大要素着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围绕抓管理和抓教学两条主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围绕党风廉政和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在制定的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坚持了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的原则,说了算、定了干,必须确保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
(一)创新、创优、创业,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 回顾过去,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奋斗的历程难以忘怀,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发展只有接力点,没有终点站。新的一年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打基础、夯根基的战役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谋长远、促跨越的战役又将拉开序幕,努力实现东港教育新跨越,打造全省教育强区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新的一年,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办教育,创造平安、稳定、和谐的育人和发展环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新的一年,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加强队伍建设为立足点,推进管理机制改革创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提升自身素质为前提,赢得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保障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在新的一年,必须继续坚持质量意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落脚点,突出教学中心地位,追求高质量的教育均衡发展。在新的一年,必须继续坚持服务民生,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与需求为出发点,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为抓手,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培养,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赢得社会认可。在新的一年,必须继续发扬“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创新精神,以“不达目的不罢休,不争一流不罢休,没有成就不罢休”的执着态度,一鼓作气,乘胜追击,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
一要深入推进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改革创新是加快发展的最大资源,是实现跨越发展的不竭动力。尽管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教育系统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触及了教育内部多年形成的一些管理积弊,打破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孬一个样的僵化局面,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和风气的改善。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障碍和问题。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要进一步激发教育内部活力,就必须坚持推进改革,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教师岗位竞聘、干部竞争上岗等管理机制,更加注重工作实绩、更加注重群众民意、更加注重一线工作,让想干事的有位子、让干实事的得实惠,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二要凝心聚力抓教学提质量。质量和公平是实现均衡发展的一体两翼。无论教育怎么改革,都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任何时候抓质量都没有错。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推动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不能削峰填谷,必须坚持高质量的优质均衡。教育干部对此都要有清醒的认识,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牢固树立“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观念,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生、教学、课堂上,研究学生心理、教材教案、教学方法,齐心协力抓基层、抓基础、抓基本,形成务本的氛围、研究的风气。在加强教学管理上,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实施教育干部任课、听课、评课制度,严格执行教育干部必须任课的规定,学校管理、后勤服务都要围绕抓教学、抓质量这个中心提供有力的保障。在提高教学效率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开展“新教育开放日”、“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增强参与意识,关心学生培养,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联系。在教学成果评价上,建立质量监测、评价体系,设立教学成果奖,对教学成绩突出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要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关于课堂教学,我已经先后讲过几次,重点强调了改变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里就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再强调几点:一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基本理念,教师不要一味的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二是建立鼓励学生参与的课堂流 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三是确立面向全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气氛和谐民主,教师善于启发、引导,学生敢问、敢说、敢答;四是创造辅助学生学习的环境,利用黑板报、墙报、专栏等,创造激励学生学习进步的文化氛围、环境条件;五是构建导向正确的教学评价和管理机制,转换视角,从单纯评价教师教得怎么样到注重评价学生学得怎么样,真正让学生和社会认可教师。关于教学工作,特别是课堂教学,我已经讲过多次,在座的各位都是专家,回去后要好好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要着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要求,2012年我区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证明,过去两年我区创新实施的“建立强校支援弱校、城区学校支援农村学校机制,实施市区义务教育学校联合办学”的举措,极大的提升了一部分学校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要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就要继续坚持这些好的机制,按照《东港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加大落实力度,加快工作进度。在城区,以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优化资源配臵,深化联合办学举措,缩小校际办学差距。在中部三镇,立足城郊优势,通过一些学校的改造建设,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在西部三镇,借助于区委、区政府“突破三庄,带动西部跨越发展”战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优化布局,提升整体办学水平。要加快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造、新建、加固中小学校舍面积10.6万平方米,完成一部分学校的改造建设任务,把学校建成最 安全,家长、社会最放心的地方。昨天全区大会各镇、街道表态发言上,都提到加快教育发展,各学校校长要积极靠上,搞好衔接。要继续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条件装备水平,年内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实现多媒体“班班通”,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成长发展环境。
四要科学谋划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补充专业教师,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在各级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落实区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做好迎接省学前教育专项督导准备工作。加快推进镇街道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合理规划农村幼儿园布局,扩大城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加强民办园的审批和管理。要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的管理,进一步提升电大教育、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招生规模和质量。
(二)用心、用情、用智,深化内涵发展,打造教育文化品牌
一要办有内涵的学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用心的事业。用不用心,体现在学校办学理念上,体现在对学校正确的审视、合理的发展定位上,体现在学校的文化内涵上。文化内涵,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学校拥有了文化内涵,才会以先进的价值取向、优雅的育人环境、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成为学生终身怀念的地方。首先,要立足学校实际,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科学制定远景发展规划和近期工作目标,进行谋划、启 动、推进,不断谋势、蓄势、造势,持之以恒,厚积薄发,完成从学校特色到学校文化,再到学校品牌的成长和蜕变。像去年全市素质教育现场会上展示的新营小学的“和美校园”、金海岸小学的“情智校园”、实验小学的“绿色校园”以及新营中学的“三生教育”、实验中学的培养“现代少年”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样板。我区也有一些学校办出了特色、搬出了水平。这些学校从特色到品牌的提升过程带给我们很好的启发,同时也让我们深思,我们其他的学校现在有没有、未来能不能有、怎样才能有这样的品牌。其次,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堂文化、走廊文化、墙报文化等体系,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设立学生兴趣小组、文学社团、体育运动队等学生综合发展的阵地,努力形成浓郁健康的、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氛围。最后,要在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基础上,提炼、生成校园精神,塑造学校灵魂,提升办学品位,争创独具东港特色的品牌名校。像威海艺校精细化管理,实验高中全员育人,西湖教育精神,实验二中“让每一个学生接受适合的教育,让所有的学生享受幸福的人生”的办学理念,三庄陈家沟小学每月办一期校刊,还有的学校提出“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学生喜欢的学校”等。不提倡千篇一律,也不硬性要求一校一品,但可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多一些能够激发我们教干教师群体凝聚力、团队战斗力、职业自豪感的教育文化精品。既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落实全区“文化建设年”活动,促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
二要做有思想的校长。校长的思想水平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从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我曾经在教育干部会议上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大家谈过体会,只要用心去做,没有干不好的事情。作为校长,就要操真心、用真情、负全责、尽全力,带着一腔真情、满怀热情、深厚感情工作,主政一所学校,成就一所学校。要善于学习,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形成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要善于研究,静下心来,认真反思,成为专家,以教育专家的身份治校、办学;要善于总结,把自己的教育思想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不断提升办学理念,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切实做一个有见解、有思想、有建树的校长。在组织教育干部外出学习考察、以及培训的过程中,我们都多次聆听了一些校长的讲座。最近我们正在考虑、有关科室也正在研究,设立名师讲坛、名校长讲坛,让我们在座的各位校长、优秀教师给大家讲一讲自己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教学心得,甚至也能走出东港、走出日照,成为全国、全省名师、名校长。
三要做有品位的教师。一个人的品位,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由知识、智慧、修养经过长时间的磨炼、积累,才能具有的优秀品质。教师不同于其他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神圣的、高尚的职业。教师的职业性质就要求我们不要把目光局限在面前的个人利益上,斤斤计较,过分强调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要做有品位的人,成为让社会各界尊敬的人,争当最可爱的人。今年区委、区政府部署开展“三个提升”工程,提升干部素质、党员先进性、群众文明 水平。目前总的来看,全区教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比较高的,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在个别环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有损教育形象的现象在个别学校、个别教育干部、少数教师身上仍然时有发生,损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感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表现在精神状态上,有的精神不振,工作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不思进取,甘于平庸;表现在工作方法上,有的简单粗暴,对学生缺乏爱心,做工作缺乏耐心,简单对待学生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表现在工作纪律上,有的纪律涣散,对自己要求不严,习惯于自由散漫,存在上班时间上网、工作日中午饮酒等违规现象;表现在廉洁从教上,有的法制观念淡薄,存在以教谋私、有偿家教、乱订乱发资料等问题;表现在大局观念上,个别教师大局意识不强,本位意识严重,眼睛只盯在个人利益上,不能理解和维护发展的大局,有的在网络上散布不负责任的谣言和评论,影响较坏。对以上问题,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防微杜渐,认真加以解决。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为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我们提出围绕“正师德、强师能”两个主题,实施两项工程:
实施“师德提升工程”。德,是师之魂。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进行教育的基石,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我也曾在多次会议上讲过,有的教师让学生尊敬一辈子,有的教师让学生记恨很多年。这些学生的认识,当然有一定的片面性,但也发人深思。启动“师德提升工程”的目的就是解决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师 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树立良好形象,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楷模。要把师德提升工程作为一项长久的、系统的、事关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做到计划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要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加强整改提高,确保取得实效。这项工程也不是一年半载搞搞活动就结束的,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启动年后甚至可以继续开展推进年、深化年、提升年等,几年为一周期,常抓不懈。
实施“教师专业成长工程”。去年以来,我们创新开发了全区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系统,为全区教师开展教研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下一步,将逐步丰富、完善和规范管理,充分发挥交流、积累、激励、评价等功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强化教师培养培训,通过远程研修、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教师进行全员全年培训,加强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有梯次的层层开展培养、培训和选拨,造就一批在市内外有影响的名师队伍。
(三)快干、巧干、实干,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今天的东港教育事业,天时、地利、人和,心齐、气顺、劲足,正是我们干实事、干成事、成大事的最佳时机。区委、区政府对教育非常重视,把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当作今年工作的一项重点,进一步理顺城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日照二中成为实验高中分校,实行实验高中统筹管理,资源共享。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区人代会刚刚于2月5日闭幕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政府,新当选的赵区长就于昨天对城区学校改造规划进行了实地调研。广大人民群众也从来 没有象今天这样关注教育,对教育的评价和期望越来越高。使命在肩、重任在前,面对这么好的形势,我们没有理由不脚踏实地、扎实工作,没有理由不只争朝夕、奋勇向前,把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开创一个更新、更好的局面。
一要奋力向前求一流。所有的学校、所有的校长没有人甘心做二流,都想争一流。特别是从我们改革教育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制度以来,建立了正常的考核、考察、调整、交流机制,更加重一线、重实绩、重民意,充分调动了教育干部的积极性,激发了教育内部活力,人人不甘落后,勇创一流。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从“二流”到“一流”的跨越,就要有过人的智慧和胆识,敢想、敢干、会干。就是别人在走的时候,你要在跑的状态;别人在跑的时候,你就得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去拼抢。思想上要先人一拍,行动上要快人一步,成效上要超人一等。要把勇争一流作为一种境界,坚持重品行、重实绩、重民意的选人用人导向,把思路好、能力强、业绩优的实力型干部推出来,把敢抓敢管、锐意创新、勇于突破的实干型干部选出来,把不事张扬、埋头苦干、作风踏实的实在型干部用起来,让他们干事有劲头、创业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工作有成效。
二要善借外力谋突破。好风凭借力,扬帆再远航。在新的征程上,谋求新突破,办名校、出名师、育名生,不能拘泥于现有的条件,缩手缩脚,要学会打破常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善借外力,战略突围。要“借梯上楼”取人之“势”。特别是在市区学校联合办学的过程中,不要流于形式,要善于在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共 赢。充分挖掘和利用合作学校的资源优势,借助名校、名师的经验,提升本校层次,催化大家风范,涵育大批东港自己的“名校长”和“名教师”。要“借水行舟”取人之“力”。特别是西部三镇,要在区委、区政府“突破三庄,带动西部跨越发展”的大潮中找准位臵,抓住机遇,超前谋划,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利用这个发展的有力契机,争取更大的发展优势和空间,优化布局,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为全区均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要“借题发挥”取人之“智”。依托教育部重点课题、省市规划课题的研究,特别是深入开展新教育实验,加强家长委员会建设,借助专家团队的力量,借助学生家长参与的力量,共同做好教育工作。要“借风使船”取人之“长”。通过外出学习、培训等形式,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特别是借助三个平台的作用,一个是教师专业成长系统平台、二是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教研平台、三是义务教育城乡教研共同体,加强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与合作,共享教学教研成果,提升教学质量。
三要扎实务实创实效。唯有实干,才能赢得发展;唯有实干,才能赢得尊重;唯有实干,才能创出实效。实干要求我们一定要找准目标,脚踏实地,立足自己的实际,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埋怨观望,要多一些主动和创新,挖掘优势,寻求突破,彰显特色。实干要求我们一定要分清主次,讲求效率,要把握2012年全局工作要点,将全年重点工作分解为具体的项目,形成工作台账,在此基础上细化分解到每个科室、每所学校、每个岗位上,责任到人。实干要求我们一定要一抓到底,务求实效,要继续坚持以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为抓手,强化教育督导。进一步修订、完善考核标准,突出重点,摒弃形式主义,去掉虚的东西,只保留实的指标,做到目标明确,一目了然。考核程序要简化、优化,能够通过考核看出问题,形成激励性评价。
三、立足当前,我们任重道远
从09年8月教育干部调整以来,本届班子三年聘期,到今年暑假即将任期届满。能不能用群众信服的实绩为本届任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下一任期开一个精彩的前奏,现在到了关键期、冲刺期,形势催人,时不我待。我曾在多次会议上强调,不要把校长当官做,要想当官不要做教师、校长。因为学校是研究学问的地方,教育者就要有一定的学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校长不要一味沉溺于事务、墨守于经验、陶醉于发号施令,而要把主要精力用在抓管理、抓教学上,校长的政绩体现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上。因此,我们提倡不要把校长的位臵当官做,而是要把工作当学问做,全面加强执政兴教能力。
把工作当学问做,就是要像做学问那样勤于学习,学以致用。“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智”。学习是工作之基、能力之本、水平之源。有的校长,在一个岗位上,多年理不出思路、干不出成绩,很大程度上是不善于学习。我们每一名干部都应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要向书本学习,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向群众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向实践学习,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勤于学习才能学会工作,17 学会方法,不至于成天疲于应付,大事小事一把抓,也不至于跟着“感觉走”,做“拍脑袋”的决策。
把工作当学问做,就是要像做学问那样善于思考,研究问题。眼界决定境界,思路决定出路。思想解放一尺,改革就深化一丈,发展就上一个台阶。像做学问那样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不动脑子不出手,不想明白不迈步,把思考贯穿于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分析问题、提出方案、作出决策、抓好落实的全过程,就能在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的时候,把工作方案、推进措施、应对方法想得更深、更透、更周全,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把工作当学问做,就是要像做学问那样敏于实践,行之有效。要正确面对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竞争,着力从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入手,在内涵上、质量上、特色上想办法、下功夫。要正确看待社会大环境与教育小气候的关系,不要被动等待让社会适应自己,而是要主动适应社会、善于利用大环境,采取措施、积极营造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小气候,从深层次找原因、从根本上谋对策,着力解决师德师风问题。要正确处理可行性与科学性的关系,在制定规划方案和实施管理时,把可行性作为基础、把科学性作为目标,着力解决理性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稳妥推进各项工作。
把工作当学问做,就是要像做学问那样敢于担当,积极应对。教育工作责任重大,千万不能懈怠、不能折腾、不能贻误。一定要有敢于负责的意识、勇于担当的魄力、善于创新的勇气。要充分调动工作激情,在困难面前不丧失信心、在挫折面前不削弱斗志,时刻把工作内化为一种本能的责 任,放在心里、抓在手上、落在实处。当前,我们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已经向纵深发展,新的一年面临着学校管理体制、教师管理机制、干部选拔使用管理办法等多项改革创新,绩效工资落实、岗位竞争聘任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千头万绪。我们一定要冷静头脑、积极应对。把工作当学问做,就是要像做学问那样乐于务实,上下求索。花拳绣腿出不了实效,脚踏实地才能有所建树。要从工作入手,强化目标管理,做到指向明、思路清、措施实、效果好。要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有关教育工作的决策和部署,努力把广大教干教师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引导到攻坚克难、抢抓机遇上来,凝聚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上来,确保教育系统上下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要大力弘扬只争朝夕、立说立行、一抓到底、务求实效的作风,做到年初有安排部署、年中有检查督促、年末有总结反思、评比有事实依据,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把工作当学问做,就是要像做学问那样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严格自律方能为人表率,防微杜渐方可防止大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领导干部都要注重人格锻炼,严格自律。要像做学问那样苦中求道,淡泊宁静,豁达从容,视名利如粪土,视事业如生命。身为教育干部,不能心浮气躁,更不能追名逐利,要有一种豁达、一份执着,看淡一己之利,看重事业之乐,致力于工作,奋发有为,不断进取。要坚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始终恪守信念、克勤克俭,自觉陶冶情操、砥砺名节,时刻警钟长鸣、不越雷池,做到政治上清醒、生活上清廉、工作上清爽。同志们,新的一年孕育新的希望,新的征程必将谱写新的篇章。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实现新跨越,打造教育强区,为建设幸福东港做出积极贡献,任务相当艰巨,责任十分重大,使命无比崇高!区委、区政府在关注着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在期待着我们,让我们以此为新的起点,上下同心,团结协作,奋发有为,努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二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海丰县小漠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中共海丰县小漠镇委员会 海丰县小漠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四年十月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海丰县小漠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
小漠的明天看教育,教育的明天看小漠。近年来,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举全镇之力,实施“科教兴镇”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创建省教育强镇为契机,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实现我镇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道)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体系,现将小漠镇申报广东省教育强镇自评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小漠镇位于海丰县西南部,东南临海,西与惠东县黄埠镇接壤,北与赤石河为界与鲘门镇沙埔村相隔。地形自南向北呈三角形片状。面积34.5平方公里,下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总人口1.1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9.6%,渔业人口占总人的26.9%;非农、渔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3.5%,此外,有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近千人。通行客家话、学佬话。
小漠镇现有初级中学l所,完全小学2所,小学分教点3个,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8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全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共105人,其中:中学41人,小学57人,幼儿园10人。近年来,我镇高度重视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全镇17个自然村都建有篮球场,尤其是于2012年在镇区内建有1座占地3400平方米的文体综合中心,另外还有文化娱乐场所16个,这此设施的上马建设,大大丰富了小漠镇人民群众的文娱生活。同时,小漠旅游资源丰富多彩,1
有始建于明末的游览胜地狮山深藏寺,殿宇庄严,规模壮丽,青山绿水,群峰奇秀,驰名遐迩,游客络绎不绝。有小漠南方澳天然海滨浴场,沙滩细白,碧海蓝天,并配套了“拉大网、尝海鲜、牧海渔歌、游艇观光”等旅游项目,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青睐。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主动融入大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走“经济强镇,科教兴镇”之路,围绕打造人文教育强镇的奋斗目标。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对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建立起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成人文化教育在内的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
小漠教育快速发展,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我镇获得省“生态文明示范村”、市“项目建设、维稳信访、财税征收、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连续5年获得县“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党政重视,责任到位
1、统一思想,建立教育工作机制。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虽然我镇经济基础较薄弱,但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社区教育纳入全镇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制定教育“创强”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教育强镇创建工作。
镇党委、政府建立多种教育工作机制,确保创建教育强镇工作的开展。(1)建立健全镇党委政府教育领导体制,明确管理的内容和工作职责,确保教育创强工作顺利开展。(2)建立镇领导挂钩联系学校制度,每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一所学校,经常深入学校,听取学校的工作汇报。(3)建立和健全了镇、村、学校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4)把教育列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教育实行“四
个优先”:一是优先保障教育用地。我镇历来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优先考虑教育发展规划,尤其在用地规划上,优先保障教育教学用地,将最好的地方用于办学。如在2013年,我镇在镇区内选择位置最佳,环境最美的地方用于小漠中心幼儿园的建设。二是优先安排教育经费。我镇在财政仍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做到优先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全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确保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三是优先解决教育问题。镇党委、政府始终认为“教育领域无小事”,凡是教育问题就必须研究解决对策,哪怕困难再大,也要设法解决。积极落实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入学措施,动员各方力量开展扶困助学解决读书难的问题,全力保障本地户籍儿童从幼儿园到中学都不因贫辍学,确保了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入学(园)率。目前,幼儿毛入园率89%,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入学率100%。四是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为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我镇积极提高教师队伍福利待遇,努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教师身心健康,确保广大教师安心乐教。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镇提出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的目标以来,镇党委、政府把“创强”工作列入政府工作重点,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创强”工作开展。一是成立机构。成立了镇党委书记刘锦荣任组长,镇长谭梅唇任常务副组长、副书记林大壮、分管教育副镇长张小亚、中学校长刘锦波、中心小学校长陈帝展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创强”办公室,负责抓好“创强”的组织、指导、协调等日常工作,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中小学校全力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局面。二是精心组织。我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建教育强镇调研活动,摸清了教育的底子,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督导验收标准,制定出台了可操作性强的“创强”实施方案。通过召开动员会议、悬挂横幅、制作宣传栏、张贴标语和发放宣传资料、电视宣传等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教育强镇的目的和意义,争取社会
各界的支持,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三是落实责任。首先,我镇成立文化、工商、派出所联合执法小组,依法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对辖区内企事业单位进行清查,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辖区内无违法招收童工现象。其次,通过捐资帮助贫困学生、适龄学生,扶助他们就学。
3、尊师重教,改善教育环境。我镇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教师法》,坚持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改善的做法,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教职工的心坎上。(1)采用上级拨款、政府补助、乡贤捐资等形式,解决教师安居工程,投入资金480万元,新建和改造教师宿舍共68套。目前,全镇中小学教师实现了教者有其居的目标,为安教乐教创造了良好条件。(2)根据省、市、县有关规定,落实教师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岗位津贴等多项福利待遇,逐年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3)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设立“小漠教育基金会”,实行奖教奖学制度,每年春节和教师节,慰问困难教师,在每年的教师节,镇党委、镇政府举行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表彰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大力宣传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同时,增加教师当选党代表、人 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席位,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热情。
4、出台措施,筹集资金。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投资于教育,就是投资于人民,投资于未来”的思想,重教为先、兴学为责,在镇财政相当紧张的情况下,压缩行政开支,多方筹集资金,做到教育资金优先保障和“创强”资金足额到位。一是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二是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创强”资金足额投入。创建教育强镇,涉及到学校工程多,工程资金与教学设备设施资金投入大,我镇党委、政府以创强为“抓手”,开展广泛筹资活动。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二是争取海内外乡贤的支持,先后到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召开乡贤座谈会,广泛发动海内外乡贤和社会各界捐资,筹集“创强”资金。据统计,几年来,我镇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集资形式,共筹集2830
万元(包含正在改建的小漠中学)“创强”专项资金,投入教育强镇建设。
(二)优化资源,改善办学条件
1、抓好硬件建设,提升教育综合实力。我镇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多方筹资用于各学校的基建、教育信息化和校园环境建设等工程,全面提升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水平,有力地推进规范化学校和规范化幼儿园的创建。我镇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教育情怀深深感动了社会各界热心教育人士,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关心、支持我镇教育事业。至2013年12月止,共投入133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2014年计划投入1500万元,用于改建小漠中学。其中:2014年7月,旅港同胞杨国生先生捐资1050万元,用于改建小漠中学和中心小学的宿舍楼、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设;2013年,莫道明先生捐资10万元,用于南香小学改建工程;发动社会乡贤和华润电厂、华城石化、昊源集团、通天地度假村等落户小漠的企业捐资270万元,用于小漠中学教师宿舍楼、元云小学和大澳小学校园整治、全镇各学校多媒体设施的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我镇在全县率先应用多媒体教育,为全县教育信息平台提供了现场,发挥了示范推动作用。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我镇大力抓好“强师兴教”工程,高水准实施人才战略,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1)各校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我镇各校注重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逐步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任用管理模式。近几年来,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骨干教师被选拨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增强了班子的活力。(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师德修养,各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培训,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责任心。开展以“正己、敬业、爱生、奉献”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强化集体意识、责任意识、团结意识、竞争意识,真正做到爱、严相结合,在爱与严之间找到切合点,树立安教、乐教、勤教为荣的高尚师德。多年来,全镇教职工遵守职业道
德,无违法事件发生,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教师为人师表的形象得到社会和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誉。同时,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各学校每学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技能提高。如小漠中学刘锦波校长参加京苏粤优秀中青年校长高级研讨班学习、其他教师参加“国培”计划,“教师全员培训”等,近三年还有分管教育张小亚副镇长分别带领中小学骨干教师和科目代表先后到省实验中学、深圳坪山小学、惠州市第一中学交流学习。(3)配齐配足幼儿园、中小学教职员工。三年来,我镇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对教职工素质、学历要求不断提高,目前,我镇小学教职工学历达标率100%,中学教职工学历达标率99.7%。认真落实省定编制标准配齐幼儿园、中小学教职工人数,对规模较小的小学、教学点在教师配备方面做到班均不少于1人,做到全镇学校无聘请代课教师顶替在编教师现象。(4)优化教师学科结构和逐年提高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持证率。为确保教学质量提高,我镇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科结构与中小学课程结构匹配,体育、艺术、信息技术以及小学英语、学科教师基本满足课程开设要求,配足配好学科教师。
(三)、规范办学行为,推动素质教育
我镇重视教育的均衡化和优质化发展。为此,我镇出台多项措施,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让所有在读的学生都能接受同等资源的教育。(1)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规定》,要求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公平、公正办学。不得以任何形式设立门槛招收学生,义务教育学校不得设立重点校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试入学,无任何形式的选拨性考试行为,确保学生能接受同等资源的教育。要求学校严格执行省规定中小学作息时间,保障学生每天有1小时校园体育锻炼时间。还要求各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科课程课时。不得违规补课,实现无违规集体补课现象,不得乱收费。确保办学行为的规范化。(2)成立检查组,不定时进村入校调查,从根本上杜绝不规范的办学行为。通过多年努力,我镇各校办学秩序规范、有序发展,为学生提供优良
学习环境。(3)重视德育工作。各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力推进德育观念人本化、管理科学化、教育情感化、活动实践化,健全“社会—学校—家长”德育管理机制;建立学生素质行为综合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格局,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新的跨越。各学校以体育运动会、艺术节、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社会实践、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家长会等德育常规活动为载体,开展德育教育。每各校组织校运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每学期开展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开展帮扶活动、慰问孤寡老人等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每年开展团队活动等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生活,张扬了学生个性,挖掘了学生潜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德育活动呈现出生动化、特色化的良好局面。为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我们为每所学校聘请了一名法制副校长,定期为师生上法制课,学校运用板报、辩论赛等宣传法律知识,增强了师生法制意识。同时,我镇重视中小学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举办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消防和防震演练,积极开展学期初与学期末的安全教育周的活动。各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多年来,全镇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学生违法犯罪率均为零,无发生由于心理失衡导致学生伤害事故,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达标率逐年提高。中小学生德育优良率达到91%以上,全镇中小学操行评定优良率达到90.5%以上。(4)各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学改革。我镇各学校开展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为目标,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开展了“学案导学”教学改革,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增强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几年来,全镇小学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初中检测合格率达到88%以上。(5)树立生本意识,科教体艺教育放异彩。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镇各中小学认真执
行国家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四年级开设信息课,开齐开足了包括图音体等在内的所有课程。我镇各中小学在抓好德育、智育的同时,重视学生的体育、艺术特长的培训,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举办“欢乐六
一、我心飞扬”文艺汇演、举办学生运动会等各种类型的活动为载体,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校园文化建设多年被县评为一、二等奖,其中中心小学舞蹈《渔家娃》、合唱《歌唱祖国》分别获得县中小学生艺术展二、三等奖。我镇重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中小学体育卫生基本条件和艺术教育基本条件基本达标,基本满足学生的需求。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校数据上报率达到100%,学生体质优秀率达22%。(6)重视学生健康发展。我镇中小学重视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发展,认真落实省有关文件精神,各中小学校落实年体检制度。
(四)抓好“四大教育 ”,推动教育协调发展
我镇在创建教育强镇中,坚持均衡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1、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我镇认真贯彻《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大力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成果。一是落实防流控辍措施。加强学校管理,强化“学校、家庭、社会”的管理机制三结合教育工作机制,严格控制学生的流失。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辍学率为0;初中入学率100%,年辍学率控制在1.41%以下。二是严格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确保学生依法享受义务教育权利,同时积极解决困难家庭子女读书问题,抓好“低保”家庭在读子女助学金的发放,避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有效地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成果。我镇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小漠中学方面:2013年中考总平均分居全县第三名。其中6位同学总分突破600分,20位同学入围县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在县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有6位教师分别获得市、县一等奖,8位教师分别获得二等奖,12位教师分别获得三等奖。特别是黄晓丽老师,在全县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脱颖而出,荣获县一等奖。余政铭同学在全国英语习思竞赛中荣获三等奖,郭苗
苗同学在初中数学竞赛中荣获全县三等奖,余思莹同学在礼仪知识竞赛中荣获全县二等奖。小漠中心小学方面:近七年来,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学校管理及少先队集体连续荣获全县同类地区一、二、三等奖,2014年被汕 尾市教育局授予市规范化学校,几年来,有4位教师被评为南粤山区优秀教师,10多位教师荣获市、县先进教师、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员称号。10多篇学生作文参加广东省第六届粤星杯作文比赛获得较好名次。20多位教师的教学论文多年获市、县一、二、三等奖。
2、挖掘潜力发展幼儿教育。我镇为了夯实教育发展基础,积极推进教育协调发展,先后投入100万元按规范化镇中心幼儿园的办学标准进行改建,充实和完善幼儿园设施设备,改善了办园条件。同时,重视幼儿园的管理,建立健全幼儿园的管理制度,从教育教学、卫生保健、安全接送等环节要求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实现了设施标准化,办园规范化。目前,镇中心幼儿园是公办规范化中心幼儿园,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3、立足需求办好成人教育。我镇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结合本镇实际,不断调整成人教育办学思路,充分发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作用,举办各种长短班、特色班,多渠道、多层次做好各项技术教育、上岗就业培训工作。近三年来,我镇先后在各村举办了海水养殖、出海捕捞等农业知识讲座和南美对虾、鲍鱼养殖等实用型专业培训。成人教育年培训面达39%以上。
4、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教育。我镇结合实际,以社区为依托,以提高村(居)民整体素质为宗旨,运用多种手段抓好社区教育。一是深化素质教育活动。我镇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卫生村、文明村的创建活动,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如香坑村、埔仔村分别被省、市评为“生态文明村”。二是完善镇、村两级文化基础设施,如“村村通广播”工程、“农家书屋”,中心文化广场、灯光球场和室内羽毛球、乒乓球馆等文体建设,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三是文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以民
间传统节日为载体,加强情感交流,共享奔康喜悦,不断丰富广大村民的文化生活。如春节篮球赛,元宵节灯谜、象棋比赛,端午节旺官社区和旺渔村龙舟赛,戏曲弹唱“海丰八音”汇演,尤为可喜的是,2012年参加全县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获得篮球、乒乓球比赛“双料冠军”。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我镇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教育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我镇将从两个方面努力,进一步提高教育综合实力。
1、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水平。继续加大投入,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强学校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狠抓业务培训工作,培养更多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2、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思路,严格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措施,努力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注重体育、艺术等特长生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自评结果。
我镇对照《广东省教育强镇(乡)督导验收方案》各项指标,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自查自评,经自评:各项必达指标均达到了标准要求,政府责任67.3分,教育管理18.8分,办学水平10.8分,自评总分为96.9分,已达到广东省教育强镇的标准要求,特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申报,敬请省教育督导验收专家组对小漠镇的创强工作进行督导验收。
中共海丰县小漠镇委员会 海丰县小漠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四年十月
第三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doc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缩小学校、城乡、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也就是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调配、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
二、如何把握均衡发展的基本内涵
均衡发展是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现实教育问题的新举措,是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①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
②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
③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目前应当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实现教育公平。
三、为什么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这是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中央、省、市的文件规定,也是地方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人民群从对子女接受公平、优质教育的需要。
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1986年公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提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11年所有省(区、市)通过了国家“普九”验收,我国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强化以县为主管理,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制。总体规划,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 2
课程。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班额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消除“大班额”现象。率先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域内学校之间差距明显缩小。到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65%;到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基本均衡的县(市、区)比例达到95%。
七、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提倡对口帮扶,实施学区化管理,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推动办学水平较高学校和优秀教师通过共同研讨备课、研修培训、学术交流、开设公共课等方式,共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学校宽带网络建设,到2015年在有条件的地方解决学校宽带接入问题,逐步为农村学校每个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发丰富优质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重点开发师资短缺课程资源、民族双语教学资源。帮助更多的师生拥有实名的网络空间环境,方便其开展自主学习和教学互动。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努力办好公办教育的同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
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水平。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等机构要积极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公益性教育活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要努力创造条件,将适合开展中小学生实践教育的资源开发为社会实践基地。教育部门要统筹安排学校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外活动。学校要积极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实践教育,探索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有机衔接的有效方式。
八、均衡配置办学资源
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导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内容,提高保障水平。中央财政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省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各省(区、市)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适当拓展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围和提高服务标准。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省级政府要依据国家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和本省(区、市)标准,为农村中小学配齐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等器材,着力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妥善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服务人员配置问题。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和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积极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要采取学校扩建改造和学生合理分流等措施,解决县镇“大校额”、“大班额”问题。
九、均衡学校办学条件的标准是什么
1、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小学达到4.5平方米、初中达到5.5平方米;
2、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小学不低于4.5平方米、初中不低于5.5平方米;
3、寄宿生人均宿舍面积小学不低于3平方米、初中不低于3.5平方米;
4、生均图书册数小学不低于20册、初中不低于30册;
5、教学实验仪器配置小学12个教学班及以下不低于3.5万元、13个教学班及以上不低于5万元,初中9个教学班及以下不低于10万元,10个教学班及以上不低于15万元;
6、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小学不低于6台、初中不低于10台;
7、中、小学均实现班班通;
8、师生比小学不低于1:
22、初中不低于1:17;
9、班额小学不超过45人,不多于55人、初中不超过50人,不多于55人;9项指标必须有7项达标。
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高级教师岗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完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切实维护农村教师社会保障权益。
各地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学和教学点予以倾斜。合理配置各学科教师,配齐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教师。重点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培养和补充紧缺教师。实行教师资格证有效期制度,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
实行县域内公办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各地要逐步实行县级教育部门统一聘任校长,推行校长聘期制。建立和完善鼓励城镇学校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或城市薄弱学校任职任教机制,完善促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 5
流的政策措施,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教师周转宿舍,城镇学校教师评聘高级职称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任教经历。
十一、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要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两为主”政策,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推行按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人数拨付教育经费,适度扩大公办学校资源,尽力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公办学校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依法举办的民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建立健全农村留守义务教育学生关爱服务体系。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之中,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爱网络,创新关爱模式。统筹协调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制度和社会结对帮扶制度。加强对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留守学生安全保护预警与应急机制。优先满足留守学生进入寄宿制学校的需求。
重视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各级政府要根据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实际制定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努力办好每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普通学校开办特殊教育班或提供随班就读条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学习。保障儿童福利机构适龄残疾孤儿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和扶持儿童福利机构根据需要设立特殊教育班或特殊教育学校。
关心扶助需要特别照顾的学生。加大省级统筹力度,落实好城市低保家 6
庭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做好对孤儿的教育工作,建立政府主导,民政、教育、公安、妇联、共青团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保证城乡适龄孤儿进入寄宿生活设施完善的学校就读。加强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保障适龄流浪儿童重返校园。办好专门学校,教育和矫治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少年。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要保障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十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努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引导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实施教育,引导社会按照正确的教育观念评价教育和学校。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各地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单纯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排名。建立课程安排公示制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通报制度、家校联动制度,及时纠正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行为。学校要认真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不得随意提高课程难度,不得挤占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及班会、少先队活动的课时,科学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要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式。要加强对社会培训补习机构的管理,规范培训补习市场。
十三、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
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省级教育部门要尽快建立与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平台对接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以居住地学龄人口为基准的义务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务机制。县级教育部门要认真做好数据的采集和日常管理工作,为及时掌握学生流动状况提供支持。
规范招生办法。县级教育部门要按照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数量和学校分布情况,合理划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区域内小学和初中对口招生制度,让小学毕业生直接升入对口初中。支持初中与高中分设办学,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立重点校和重点班。提高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的比例。把区域内学生就近入学比率和招收择校生的比率纳入考核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指标体系,切实缓解“择校热”。
规范财务管理。县级教育和财政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监督,确保经费使用安全、合规、高效。要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督促学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做好财务决算,强化会计核算,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规范收费行为。各地要强化学校代收费行为监管,规范学校或教育部门接受社会组织、个人捐赠行为,禁止收取与入学升学挂钩的任何费用。禁止学校单独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或委托举办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严厉查处公办学校以任何名义和方式通过办班、竞赛、考试进行招生并收费的行为。制止公办学校以民办名义招生并收费,凡未做到独立法人、独立校园校舍、独立财务管理和独立教育教学并取得民办学校资格 8 的改制学校,一律执行当地同类公办学校收费政策。加强教辅材料编写、出版、使用和价格管理。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和督导评估
省级政府要建立推动有力、检查到位、考核严格、奖惩分明、公开问责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责任机制。把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地方各级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的重要内容。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等部门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协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机制。
加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工作,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在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配置状况和校际在相应方面的差距进行重点评估。对地方政府在入学机会保障、投入保障、教师队伍保障以及缓解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将县域公众满意度作为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
十五、国家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什么作用
1、国家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国家法律和政策要求,履行政府的职责。
2、帮助各地进行自查自评、自我诊断,解决入学难和入学好的问题。
3、国家督促地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及早实现。
十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1、送孩子上学读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2、经常与学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勾通交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
3、关心、支持学校发展,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共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四篇: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争创人民满意教育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争创人民满意教育
--余庆县狮子场小学 李佐贵
教育均衡化的发展,是制约教育前进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民对政府办教育是否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准。个人认为关键点是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教育投入的问题。如何实现一个地区的教育均衡化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师资配置同优,以人促进均衡发展。
教育水平的提高,关键是人的因素。即教育领导者和教师素质的高低。现在就我任教的学校而言,学科存在落后现象,主要是缺少优秀的教育领导者和优秀的学科教师,这点在城乡之间差别很大,而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的比例远远超过农村学校。由于城区各方面的条件优越于农村,在新教师的选拔中优秀人才首选城区学校,因此,建设一支敬业奉献、为人师表、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农村教师队伍,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就我校来说,通过校本培训、外出学习、网络教育、各级公开赛教等形式培养出来的年轻教育能手,却因学校条件、家庭及社会等因素,流动到城区学校,而留下来大多是年龄偏大的教师,这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不均衡的学科。同时校间的差距也就不断地拉大。所以,要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要让农村学校不再有代课教师,特岗教师,在师资配置上必须与条件较好的学校基本一致,只有解决了人的问题,才能为均衡发展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教师配备时要严格按师生比配置,并认真分析学科特点,配齐、配好任科教师。在新教师招录中,要优先考虑农村学校,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以满足农村学校的需要。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到农村学校任教(支教)教师的考核管理,使城区学校的教师定期交流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只有,学科教师均衡配置合理化后,才有利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有利于解决择校读书愈演愈厉的问题。
二、教育硬件投入要均衡。教育硬件为教育活动提供多样选择性,在提高教育质量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1、加大教育的投入,应面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多倾斜一些。如果我们的政府部门能在普通学校特别是一些薄弱学校方面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缩小他们与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之间的差距,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如果不增加教育的投入,那么我国的经济增长将失去持续发展的后劲,更表明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
没有提高。在现代,教育本身成了国民的基本生活方式,成了国民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尽可能好一点,是每个家长天然的义务和责任。让每个国民的教育尽可能好一点、多一点,也是国家天然的责任和义务,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花费。我们的教育是造就人并为了人的,不应只为经济增长而增长经济,而应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人的理想和幸福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加大教育投入是促进均衡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实现的主要保障。
2、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均衡发展不是单纯的平均发展,也不是简单的以强补弱,而是要全面考虑各学校在地理位置、办学环境及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距,对处境困难或相对薄弱的学校要从政策上给予倾斜,使每一所中小学校都能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新课程的要求,拥有大体均等的办学条件,在义务教育领域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达到优质资源更优,薄弱学校优质发展的目的。
3、进一步加强学校规范管理,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质量保证
一是进一步强化常规管理。每一所中小学都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旗帜鲜明地抵制各种不合法、不规范、不健康、不诚信的办学行为,努力创建和谐的教育氛围。二是要开齐开足课程,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以校为本,办好每一所学校”是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加快解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总之,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是我国现实教育的客观反映。解决好这个问题,既有赖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更需要社会的全面进步。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篇:办人民满意教育
办人民满意教育 建现代文化名校
——静宁县细巷初级中学五年(2014—2018)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县教育局“1234”的工作思路,结合学校实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谋划未来五年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特制定《静宁县细巷初中五年(2014—2018)发展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学校现状
细巷乡位于静宁县西部,面积103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104社,总人口19857人,其中农业人口19454人。全乡现有中学1所,小学9所,教学点1所,幼儿园1所。全乡中小学共有教学班67个,在校学生1627人;小学附设学前班9个,在班幼儿121人;中心幼儿园现有教学班2个,在园幼儿106人。中小学现有寄宿学生784人。全乡有专任教师136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专任教师中中级职称37人,初级人员99人。另有特岗教师3人,支教人员13名。中学阶段入学率99.6%,流失率1.5%;小学阶段入学率100%,流失率0%。
(二)面临的新形势
1.学校发展已有较好的基础
学校依靠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多年的办学经验,在办学思想、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办学规模、内部管理、综合实力等方面,为学校实现以“办人民满意教育,建现代文化名校”为目标的五年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2.学校发展获得的新机遇
学校新的领导班子的重新组合,为学校新的发展凝聚了管理力量;湖口县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为学校引进更加优秀的教师提供了物质保障,建立一支德艺双馨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已成为可能。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声誉的不断提升,为学校树品牌、创名校提供了保证。
3.学校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 在学校的未来五年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困难有:(1)办学设施设备需要更新、升级和完善;(2)学校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亟待改进;(3)学校的特色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4)“名师工程”需进一步打造,缺少学科领军人物,没有品牌教师;(5)新课程改革需进一步深入;(6)教育教学质量需稳步提高攀升。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教育强县为战略,以湖口城市化为契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立足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三位一体的新的制高点,围绕“共创幸福教育,同建美丽校园”这一主题,培养“全面+个性发展的人”这一教育目标,让学校保持强劲的发展动力,把学校办成“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教学有特点,科研有特效”的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文化名校。
办学理念:开启智慧、润泽生命,成就未来。让孩子享受幸福童年,让教师拥有成功人生。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教师的发展,在成就师生的同时成就学校的发展。
办学宗旨:立足于小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为孩子的一生奠基。
育人模式:推行生本教育,实施“双学双培”。双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养成; 双培: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
育人途径:唱好歌、读好书、做好操、写好字、扫好地。校 训:博爱、勤劳、负重、进取 校 风:文明、有序、民主、和谐 教 风:敬业、厚生、慎独、创新 学 风:乐学、勤学、会学、活学
三、发展目标
(一)愿景目标
通过我们三至五年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把张青小学办成集“学园、乐园、花园、家园”于一体的“开放、自主、人文、和谐”的现代文化名校。学生成长目标:全面成长、个性发展。教师成长目标:专业成长、多元发展。
(二)五年发展具体目标
全面启动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开展“生本教育”实验,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切相信学生,在体制、时空、教育教学手段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实施“双学双培”的育人模式,努力培养“全面+个性”发展的中国公民。通过五年努力,逐步把张青中心小学办成一所教育实验成果显著、教育质量较高、教育特色突出,在办学模式改革上实现突破性发展的现代化农村初中。
1.培育体现幸福和谐的晨钟文化。创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全面和谐发展的学校文化体系,学校文化内涵由丰富走向优质,经过五年的发展,使学校成为环境幽雅、制度科学、快乐幸福、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
2.建设适应高位发展的教师队伍。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具有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团队。县级以上的名优教师在全体教师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到2018年末达到50%以上。
3.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公民。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培养具有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创造能力,以“五好”教育活动为载体,实现“培养全面+个性发展的中国公民”的最终目标。
4.深化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改革。建构“生本教育”思想与实践体系,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实施“双学双培”模式,形成以平等、尊重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模式。5.提升促进有效发展的管理水平。从点滴入手,着眼未来,着力追求“高效课堂”,建构有张青小学特色的自主和谐、轻负高效的开放课堂;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支柱与导向作用,建立完善的学校科研系统;不断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建立起适应学校发展要求,满足师生学习、生活、工作需求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6.打造彰显学校魅力的特色品牌。快乐阅读、艺术教育、阳光体育三大特色品牌要不断提升,不断扩大,学生在特色创建中充分、全面受益。到2018年末,争取有一到两项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推进策略
(一)晨钟文化工程
1.做晨钟教育,使晨钟文化深入人心,以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
2.制定科学完善的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立足文化的全面和谐发展,着重做好校园美化、校歌创编等工作,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
3.总结提升学校文化建设经验,提升学校文化品牌的影响力,体现品牌辐射作用。
(二)名师建设工程 1.进一步树立教师形象,落实教师“五心”师德承诺:“以爱心对待学生、以热心对待家长、以诚心对待同事、以尽心对待事业、把信心留给自己”。2.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与工作机制,继续依托校本研训和分层培养两大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进一步培育“学习、成长、成功、成名”的教师多元发展文化,多渠道、多层面开展教师素质的提升。
(三)“五好”示范工程
1.不断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进一步营造全员德育的氛围。
2.丰富德育活动,抓好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注重学科渗透,熏陶学生良好的品德,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3.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培育“五好示范少年”。
(四)“双学双培”工程
1.健全和完善学校科研的研究系统、管理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系统。
2.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支柱与导向作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学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3.出版1-2种科研成果著作,暂定名为《晨钟奏响生命曲──“双学双培”的理念与操作》,其中包括教师个人专著以及专题性论文集。
(五)高效课堂工程 1.实施规范、人文、科学的教学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全面落实各学科教学规范。2.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全体教师教学水平再上台阶,学校成为县“高效课堂”建设样板学校,全部教师均通过达标考核。
3.改进教学评价制度,立足多元、多维,体现个性、发展性,充分发挥,各学科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六)特色培育工程
1.快乐阅读。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让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和生活的确习惯,在持之以恒的阅读实践中厚实学生人文底蕴,扎实做人的根,快乐阅读,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
2.艺术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为孩子的快乐成长添彩,构建独具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3.阳光体育。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体质和健康水平有明显提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
(七)校园信息化工程
1、不断更新现代教育设施,完善设备配备,重点发展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和短焦投影为主的教室多媒体系统。
2、充分发挥校园信息化的优势,真正实现教学、科研资源共享。
3.探索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新模式,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八)美丽校园工程
1.建设一栋素质教育中心综合楼,升级现有的教学楼,按标准配置各种场室、设施、设备。2.学校改建工程完成后,将根据“三区四园”规划设计学校绿化,进一步提升校园绿化的审美意境,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学校。
3.进一步完善校园的环境,加大力度,使学校成为“果香校园”。
五、保障措施 为了保质、保量、如期完成五年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保障。
(一)思想保障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的实施最为关健的是教师观念的更新,因此从领导到老师都要通过学习、反思、研讨,形成新的发展观、管理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明确学校发展的愿景目标和五年目标,理解规划实施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凝心聚力,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智慧,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创造规划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为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思想基础。
(二)组织保障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加强各级管理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素质好、效率高并能相互协作的管理干部队伍,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完善校长负责制,切实保证校长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决策领导的同时,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实行校务公开,以教代会为载体,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组建五年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负责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实施的协调、领导工作,制定推进工作计划,把规划内容实处,定期检查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并按照相应的评价标准,监督规划的实施,及时调整、修改规划。
(三)制度保障
依法办学,从严治校,认真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尊重师生权利。以现代学校制度管理为指导,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常规管理,细化各个管理环节,强调管理到位和管理效能,逐步优化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具体落实好《教师考核及评优办法》、《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教学教研工作考核评分细则》、《班级管理方案及评比细则》等与师生直接相关的各项制度,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把握好尺度,既遵循“热炉法则”,又体现“以师生为本”的人文关怀,使制度与人文实现辩证和谐,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制度的约束力。
(四)物质保障
合理安排预算,努力争取更多的经费投入,科学调整经费使用结构,合理高效地利用资金,保证教育科研、校本培训、特色创建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艰苦创业、厉行节约。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加大对财务收支、基建维修、办公及教学用品采购等方面的科学管理,有效使用和维护现有的电教设备。图书、校园音响系统等教育资源发挥应有功效。
(五)安全保障
安全、卫生、文明的校园环境,有益于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学校安全目标责任制、重大事故安全报告制、责任追究制,落实防火、防盗等各项预防措施,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杜绝校舍安全事故、饮食饮水安全事故、校内及学校组织活动中重大安全伤害事故的发生。
(六)外部保障
学校将聘请有关专家作为学校发展顾问,形成专家支持系统,专家支持系统中既有学科教学方面的专家,也有课程方面的专家;既有科研专家,又有学校管理行家。积极争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政策倾斜和扶持;不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办好家长学校,创设家校共建、共育的良好氛围;做好社区共建工作,积极开展与社区互动,听取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提高学校宣传工作水平,向社会及时传递学校发展信息,汇报学校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