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援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时间:2019-05-14 00:2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产业援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产业援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篇:关于产业援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产业援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2013年9月23日至24日,第四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经过3年多的对口支援,新源工业园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投资拉动效果初显,随着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加快,园区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但是,成绩的背后,一些深层次问题已显现,如人才短缺、教育落后等,如何发挥援建投入的带动作用,如何利用援疆平台与援疆省市开展合作、推进产业援建、实现共赢发展,这些都是亟待解决、影响援疆效果、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完成好这些艰巨任务,园区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主体性,总结经验,突出就业、教育、人才等援疆重点,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一、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统筹深化对口援疆

今年9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了与欧亚各国“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标志着中国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升到了国家战略。

第四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新疆要当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排头兵。这一战略构想的实施,将联动亚欧涵盖3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将实现亚欧各国从交通、贸易直至投资、金融的互联互通,绘出惠及经济带沿线各国、甚而影响更深远的亚欧经济新版图。

新源工业园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点,应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后发优势等,与对口支援省市展开“双向互动、合作共赢”等深层次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以有效解决就业和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为目标推进产业援建

产业援疆是增强园区“造血”功能的治本之策。3年来,园区主动对接、搭建平台,依托自身优势,以存量引增量、以资源引投资、以环境引客商、以市场引项目,积极落实国家有关钢铁、水泥、电力等行业差别化政策,积极与各类企业洽谈合作,招商引资。同时,积极争取与对口援疆城市扬州市合作共建新源工业园区。3年来,对口援疆城市扬州市共在园区投资元。依靠产业援疆的巨大推动,园区及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园区可开发面积达到了27.69平方公里。

随着产业援建的持续推进,三大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新源工业园区基础薄弱,发展工业的基础配套和市场开拓能力非常有限,导致园区虽然建成了,但是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的集聚能力得不到体现,甚至部分企业建成以后,只见厂房,不见开工。二是由于相似的区域环境,在新一轮对口援疆过程中,资源开发为主导的产业构成成为了各县市园区的首要选择,造成产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三是新源工业园区的企业以钢铁及其上下游产业为主,由于近年来国内钢铁产业行情低迷,钢铁行业劳动力饱和,需求相对有限,无法有效解决区域内人口就业和职工群众增收问题。

结合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和产业援建面临的突出问题,应以有效解决区域内人口就业和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为目标推进产业援建。一是在充分利用差别化产业政策的同时,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站在全州、甚至全疆的战略高度对产业发展布局进行宏观调控。如根据当前和未来的市场需求,对钢铁、水泥等当前需求较大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在整体上做到行业供需平衡,避免区域内部的过度竞争。通过对产业的宏观调控,影响园区的就业结构,乃至收入结构。二是加快构建具有园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园区应立足新源本地资源充足、区内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和对口援疆等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聚集园区为载体,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为目标,推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向优势品牌、优势企业向重点园区集聚,打造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构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方面有效解决区域内人口就业和增加职工群众收入,一方面增加园区经济发展实力。三是根据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点,支持少数民族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如鼓励其创业,经营少数民族特色美食。这样既解决了少数民族就业困难的问题,又利于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

三、以培养本土人才为重点推进人才援建

人才是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原动力。近年来,扬州市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根据园区实际需求,加大经济领域优秀专家、人才的选派力度,支持园区人才队伍建设,为园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提供智力支持。但由于地理位置、体制、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可以预计园区很难出现人才快速聚集的现象。人才的短缺将是园区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总结人才援建经验,结合园区实际,应以培养本土人才为重点持续推进人才援建。一是提高人才援建的针对性、有效性。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了解园区企业现有人才培训需求,缺什么、缺多少、什么专业、什么岗位,切实做到按需培训。同时与对口支援扬州市协商,将受训干部人才放到重点项目中进行实际锻炼,放到相应岗位上挂职培训。二是充分发挥援疆干部带动园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作用。按照“1+X”的模式,一个援疆人才带一至两个或多个“徒弟”,进行结对培训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援疆干部特殊作用,使其带动园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第二篇:援疆

援疆——无悔的生命历程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

今天站在这里,向大家诉说着在新疆工作期间的点点滴滴,心情未免激动无比。我谨代表武汉援博的19位同志向在座的全体同志(队员)表示真心的问候和诚挚的谢意。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援疆工作的指示精神,我们7月5日随阮力艰主任一行前往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出发前,省、市计生委的领导对我们(新一轮)第一批计生援疆人员,既有衷心的嘱托,也有殷切的希望:你们是代表湖北十万计生队伍,也代表六千万湖北人民去推动民族团结、友爱、发展的重任。4个月来,我们牢记领导的教诲,从实际出发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首先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援疆工作期间的工作。

一、满怀真情——我是湖北援疆干部。

博尔塔拉,在蒙古语中是“青色的草原”的意思,不仅让我想起一首描写塞外风光的一首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着这份好奇,我来博州第一件事就买了《新疆的历史及民族与宗教》、《我的温泉河》、《两极灵壤—博尔塔拉》等书籍,尽快了解博州的基本情况和风俗习俗,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特别了解了建设兵团在新疆的扎根建设与守卫国防的功勋,使我由衷地产生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刚到博州,这里的空气干燥、紫外线强、水质很硬,时差和武汉错两个小时,晚上10点,太阳还高挂在天空,早上5点,天已经大亮,加上对家人的思念,还真让我适应了一段时间,不过通过自我调理,援博工作队的帮助,我很快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

我的援博时间只有4个月,怎样在短时间内完成援疆任务。以什么身份和 姿态出现在新的单位和同事面前,我认真地深思。最后我在内心默默告诉自己,我要尽快从纯医生的角色转变为技术服务指导和培训的角色上来。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适应新的岗位。

二、民生优先——关怀做到农牧民心坎上。

耳畔常常想起武汉市计生委刘庆香主任对我的谈话她说:你不仅代表的是自己,而是组织上对你有能力圆满完成援疆任务的信任。

到了博州后积极参与指导站的工作。指导站承担着一个牧场2个乡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的居民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服务、药具发放、宣传教育工作。在8月2日-9月17日是指导站下基层“三查”的时间,我主动要求到汉族人口集中的乡镇、社区开展生殖健康检查和讲课。并深入到维族聚集的青乡体验生活,调查了解维族妇女的生活状况、生育观念及生殖道健康状况。由于宗教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原因,对生殖健康状况缺乏了解。惟一能做的就是服务更需细致和耐心。记得有一位25岁的维吾尔族妇女,右腿残疾肌肉因此而萎缩,我说话她听不懂。检查完后我顺手扶她下床及踏板,她没有对我说声谢谢,但她对我真诚的微笑让我至今难忘,一个简单的动作就能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三、团结合作——工作中我愿做发展的基石。

博乐市是博州行政经济中心,总人口近30万人。博乐市计划生育指导站与博乐市妇幼保健站、博乐市维吾尔族医院在同一栋楼办公。由于业务范围窄,接诊病种单调,业务科室分散,合理布局、设备规范摆放很难达到标准化建站要求。指导站承担着全市育龄妇女及流动人口的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药具的免费发放、管理宣传教育及“三查”等工作。全站正式职工19人,实际在岗12人。其余7人因病休等原因不在岗。员工中汉族6人,其余均为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民族、信仰、习惯的多元也增加了单位的管理难度。上岗后,我积极和指导站黄站长沟通,在管理方式、业务拓展、业务规范等方面达成共识,我愿意成为推动指导站业务工作的“催化剂”,成为站长业务管理上的“参谋长”,业务技术工作的“左右手”。同时深入到职工中了解指导站目前 的工作范围及工作流程,为积极参与服务做好准备。按国家优质服务站的技术标准在现有的基础上对诊疗科室、手术室、操作诊疗间等进行合理布局。

并将闲臵的阴道镜用于常规检查和宫颈的检查,使相关设备功能最大化。建议整合并利用医疗资源,建立了检验绿色通道,与州妇幼所及具有检测能力的单位合作开展生化和病理检查项目。开展宫颈TCT检查,就已经筛查出一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已在医院完成手术病理切片最后确诊为:早期宫颈癌。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减少了家庭负担。示范完成各类计划生育手术 20余例,并指导完成近十例计划生育手术及处理意见。如:有位患者因为宫颈条件和子宫位臵的原因,在上次的上环过程中因为无法进入宫腔而失败,这次患者再次来到指导站要求上环,多名医生试探后依然进不去宫腔,叫我试试,我重新了解确定子宫位臵,大胆而细心的尝试终于将宫颈口扩开,放臵成功。

通过认真仔细地开展每一项具体的工作,我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许多重大的事项,领导都请我做参谋,我把我们武汉怎么做的,博乐的现状告诉我们可以怎么做,都和盘托出,供领导做最科学最深入的参考。在州、市服务站合并的初步方案来了后,领导、同事都找我分析方案,我认真地把方案看了一遍又一遍,我就把自己当成指导站的职工的身份好好琢磨。最后在职工大会上谈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

四、无私帮扶——温暖写在心灵深处。

4个月来,我下乡、下社区开展生殖健康和更年期讲座3次,受到计生专干和群众的一致好评。走进学校为高中、初中、小学6年级的学生们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8次,博州电视台多次在新闻频道播报。我从没有为中学生讲过课。我以一个老师、一个儿子的母亲、医务工作者、朋友四重身份与她们交流,很多孩子加我QQ好友,和我说说心里话。最难忘的是在博乐五小的活动,是我青春期教育进校园的最后一次讲课。有经验后和学生互动更自如,课件不断完善,学校校长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下课后,令人激动的一幕出现了,课堂上部分学生发了宣传书的,她们都围过来要我要签名,没书的孩子找老师 要书,好多都被老师劝着失望的离开了教室,让我很过意不去。有个坐第一排的小女孩加我好友,还花10元钱为我点了一首歌,让我觉得孩子们真的可爱。备课、找资料做课件的辛苦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我已经获得了幸福的回报。18次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讲课,听课人员近4000余人,这是我援博的一大收获。

五、满怀期愿——金秋时节我们一起收获。

虽然援疆时间很短,但是我开始突破了以一个内地女医务工作者的视角来看待整个工作和援疆的意义。援疆是政治任务,大关系到国家边疆稳定、长治久安的大计,每一项工作都得站到政治大局的高度带对待,因而,使命感非常重。这个工作是个长期系统的工程,仅仅靠我们个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发挥的能力和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发挥作用也要有合适的氛围和土壤,不仅需要派出单位领导同事的理解支持帮助,还需要受援单位的支持帮助,因而需营造造良好的氛围,也需要我们自己认识自己,准确定位。在远离亲人朋友的陌生环境里,天气、时差、民族、饮食习惯、陌生的工作岗位等等,都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和及时调理自己的角色和情绪,要不然会很难适应。

当地计生委和指导站对我工作上的大胆使用,生活上的关心周到,为我的工作生活创造了优越条件。援博武汉工作组在管理上也是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了我做好工作的信心。博州、市领导及工作组的慰问、关心,让远离家乡的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荣耀。

最后我想说一句话:我此次援疆是不虚此行并满载而归,再次感谢领导对我的信任,工作只有一个个新的起点而没有终点,我将调整心态,完成新工作和使命!

第三篇:援疆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一、推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训工作实际与问题研究

(一)存在问题

一是湖南根据新党办1号文件800名培养任务向中央申 9请培养计划经费,因培养人数的增加,超出部分的经费预算及分配情况,以及培养期限的问题,建议自治区以文件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便于援疆省市工作的对接。

二是吐鲁番地区事业编制超编,此次送去湖南培养人数 多达1200多人,而且都是进入乡镇、街道(社区)就业,因此恳请自治区解决所需编制和经费(工资、津贴)问题。

三是建议自治区培养办在驻疆央企和区属国有企业培养名额分配上给予倾斜。帮助我地区报名驻疆央企和区属国有企业符合条件的138名毕业生都能参加培养。

四是鉴于赴湖南培养人数多,建议自治区培养办帮助 协调购买赴湖南培养火车票。

(二)主要做法

1、优越的环境,领导的关爱,促进了学员安心学习湖南省、市、院校对我地区首批培养学员工作高度重视,无论是从硬件设施到人文关怀,还是从整体安排到生活细节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周密的部署,认真的落实,为学员们安心、静心、舒心的学习生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优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员们感到非常的舒心。湖南省湘潭、衡阳、郴州三市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完成了教室、宿舍、食堂及附属设施等硬件建设。为了方便学员生活和学习,帮助学员更换了手机号码,购买了学员医疗保险。为保障学员的生活,成立了以后勤处长为组长的职能小组,配备了食堂管理员和工作人员,根据少数民族学员饮食习惯安排制定食谱。郴州学院还开通新疆高校毕业生培训专题网,为培训班的学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交流平台。通过调研和信息了解,学员们感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新疆学员的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在湘学习生活的非常舒心愉快。

(2)各级领导的关心慰问,让学员们感到暖心。两个多月以来,新疆和湖南各级党政领导以不同形式深入三市院校看望和慰问新疆学员,让学员们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厚爱,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好。自治区党委常委肖开提?依明同志率代表团一行到湘潭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对吐鲁番市赴湘培训班的慰问、视察调研 活动,对湖南省为此次培训所作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吐、鄯、托四套班子部分领导赴湖南三市职业技术学院调研,看望了培训班学员,送去了家乡的问候。湘潭教育发展基金会向吐鲁番市培训学员捐赠助学金2万元。五一节前夕,湖南三市领导到院校看望新疆学员,并为新疆培训班学员送来了山羊、蔬菜等一批慰问品,表达了五一节的祝福。为了加强家长对孩子在湖南学习生活的了解,调动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鄯善县县委组织部和衡阳市委组织部召开了学员与家长、家属视频见面座谈会,举办在湘培养大学生与留疆“宝贝”同庆“六一”视频互动活动。让各位学员再一次深刻的感受到各地各级组织和领导对培训班学员的重视和关心,并表示让组织放心,让家长、家属和亲朋好友放心,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用真心去学习,积极转变观念,学得真本领,为新疆今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3)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员们感到开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学员们身处异地不孤独,通过活动与湖南人建立了友谊,通过与湖南人联谊成了朋友,他们感到很开心、很愉悦。与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友谊赛5次,与湖南三市社团组织、各院系分别开展了文艺晚会联谊活动3次,举办了清明踏青赏油菜花、到烈士陵园扫墓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参观了附近部分景点公园和书院,进一步了解湖南历史文化,独特的地理风貌。同时还参与了 院校红歌比赛等活动,学员们感到生活非常充实。

(4)参观湖南改革开放成果,让学员们感到热心。湖南三市组织部和院校利用节假日组织学员们参观了三市部分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新农村建设,既让学员们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也让学员们明白,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掌握多种技能,才能更好地建设美好家园,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贡献,更好地为家乡各族人 民群众服务。

2、建立多种形式的信息畅通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为学员健康顺利培养提供服务

120名学员到达湖南三市院校后,我们主动与院校、队长、辅导员沟通,建立了手机、座机通信录,随时沟通、交流和反映情况。相互交换了邮箱地址,双方的文件、信息能及时传递。地区培养办与三名队长、辅导员和学员建立了QQ群,每天都能通过QQ群报平安,反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过QQ群和邮箱及时将学员的学习生活信息提供给自治区培养办、地委、行署领导,为有针对性指导学员培养和解决学员学习生活中问题和困难提供了依据。截止目前,编辑信息48期。畅通的信息渠道,为我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学员信息、及时为学员提供服务塔建了桥梁。

3、湘吐联动,促进培养工作健康有序推进

(1)及时将自治区有关文件要求传递给学院、传达给学员和随队工作人员。自治区关于学员培养工作有关文件和要求我们第一时间传递给院校,要求队长配合学院抓好相关精神的落实。比如,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问题,我们迅速电告湖南三市院校,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案和师资力量。再比如,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赴援疆省市培养学员及随队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下发后,及时将管理办法传递给院校和队长,要求队长组织学员和随队工作人员学习、讨论,管理办法人手一册,并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抓好学员和随队工作人员的管理教育。

(2)共同研究制定教学计划,保证培养质量。各县(市)根据设定的专业提出了学员培训见习的初步教学方案。湖南三市院校专门成立了以教务处长为组长的教学管理小组,共同研究了我们初步教学方案,并根据自治区学员培养的方向、培训见习内容的要求,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学员培养教学方案。目前三市院校学员培养教学方案和计划已完成。师资队伍方面,采用校内与校外聘任相结合的办法,特别是聘请一些长期在乡镇工作的专家来校讲学。根据各专业实际制订了详细具体的教学培训计划。各种教学仪器、教学实验室都已准备到位。

(3)建立党团组织,制定学员管理制度,规范学员的管理。三县(市)赴湘培养学员班,根据学员、随队工作人员党团员情况,均成立了党团组织,积极开展了党团活动,严格落实党团生活制度,发挥了很好的堡垒作用。会同学院制定了学员学籍管理办法、奖励与处分制度和《吐鲁番籍学员在湖南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期间管理制度》等近二十项规章制度。还建立了每天与地区培养办QQ沟通、每周一次党支部例会、每周一次信息研判反馈会、学员思想状况实时掌控等制度。通过落实制度,抓好学员和随队工作的管理,通过严格管理,规范学员、随队工作人员学习和生活秩序。

(4)落实县(市)一名民警到院校附近派出所挂职,协助学院管理。4月16日由组织部门负责从各县(市)选派一名政治思想好、工作经验丰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强的民警到湖南三市院校附近派出所挂职副所长,主要协助院校抓好新疆学员班的管理工作。

(三)建议意见

突出“两训一访”,做到教育培训经常化。“两训”即:采取“周末课堂”、观摩学习等形式,以市委党校为阵地,每年有计划地举办大学生“村官”培训班5场次以上,不断 提高“村官”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各乡镇党委通过拜师结对、实地培训等方法,每年组织开展业务培训30多场次,帮助大学生“村官”了解乡情,掌握民情,尽快适应工作。“一访”即:实行走访考察制度,每年安排组织、人事等部门干部组成检查组,深入各乡镇对大学生“村官” 的思想认识、10生活状况及工作表现走访考察一遍,通过座谈交流,民意调查,切实掌握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的意见建议,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奠定了基础。

建立“网络支部”,推进交流活动经常化。针对大学生“村官”中党员人数多,集体活动少,相互缺乏交流的实际,敦煌市大胆探索网络党建新模式,通过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依托“敦煌党建网”,建立了敦煌市大学生“村官”网络党支部。支部为全市85名大学生“村官”党员建立了电子档案,并以乡镇为单位成立了9个党小组,健全完善了组织机构。同时,设置明星“村官”、支部论坛、网上党课等12个活动板块,通过动态管理,经常性地组织讨论交流和网络学习,不断增强大学生“村官”的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为加强沟通,增进友谊开拓了良好的活动平台,实现了对大学生“村官”的网络化有效管理。

落实“四项机制”,实现成长管理经常化。健全了大学生“村官”下派用人机制,对每年考选的大学生“村官”,一律安排到农村工作,严禁市直机关、乡镇借调或截留,实 现了深入基层,服务农村的目标;制定了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落实由专人负责管理,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工 作、生活情况,实现定期汇报思想、定期反馈工作、定期交流学习、定期述职考核;推行了大学生“村官”“4+1”帮带机制,组织各乡镇党政班子、村党支部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致富能手与大学生“村官”结对帮扶,帮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尽快适应环境;建立了大学生“村官”“五员”制度,要求大学生“村官”除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外,根据各人专长,兼任政策宣传员、矛盾协调员、舆情信息员、基层调研员和远程教育管理员,让他们在政策法规宣传、村级事务管理、科技信息推广等具体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不断提升服务农村发展的水平。

二、新疆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民族人才队伍总量不足,比例偏低。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培育下,新疆各类少数民族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到目前拥有几十万人之多,应当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也必须看到,新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总体数量上,与中央提出的“建设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要求还 有一定的差距,与西部大开发对少数民族人才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据统计, 2007年底,新疆总人口有2095.19万人,少数民族人口有1271.26万人,占新疆人口总数的60.7%,而我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人数有89.5万人,占全区人才队伍总数的45.39%。其中,少数民族党政人才6.7万人,占40.20%;少数民族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85万人,占41.42%;少数民族企事业经营管理人才4.8万人,占15.90%;少数民族高技能人才4.2万人,占17.57%。如果按照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比例和人口比例相当的要求,新疆少数民族人才队伍总体上存在总量不足、比例偏低的问题。

(二)少数民族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相对不高。

1.从专业技术职称看,少数民族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重小。

2007年,在全疆284535名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中,尽管人数上已占到全疆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41.42%,但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只有13510人,仅占全疆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97%(远低于全疆平均8.5%、全国平均7.7%的水平),占全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总数的37.54%,其中,正高级职称649人,仅占全疆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总数的0.09%;拥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有70521人,占全疆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0.27%,占全疆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总数的51.02%;拥有 初级技术职称的有141353人,占全疆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0.58%,占初级专业技术职称总数的61.83%。从上述数据来看,初级职称人员超过了全疆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半数,而越到高级,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所占比重越小。

2.从学历构成看,少数民族人才的层次结构偏低,高层次人才极其缺乏。

在学历构成上,新疆的人才队伍总体处于劣势。在全区党政人才、企事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这三支队伍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人数仅占34.06%,远低于全国平均51.11%和西部地区平均58.83%的水平;博士770人、硕士4740人,分别占总数的0.07%和0.41%,远低于全国平均8.07%和3.37%的水平,也低于西部地区平均7.85%和1.67%的水平。而其中少数民族的比例则更低,这表明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缺乏是新疆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我区县、乡两级和南疆三地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具有大专和中专以上学历的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已经成为这些地方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主体,大学以上学历的比例过低,研究生学历的更是寥寥无几。此外,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人才中,虽然学历高,但学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科研能力较低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较之汉族教师和内地高校教师还是偏低,教师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 人数所占的比例离国家对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普 通高等院校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3.从科研成果获奖项目中少数民族获奖项目所占比例来看,也反映出新疆少数民族人才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1994~2007年,全疆有1623项科技成果获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奖励,其中,由少数民族科技人才主持或参加的成果只有367项,占获奖总数的22.61%。2007年是科研成果获奖项目中少数民族 获奖项目较多、所占比例最高的一年,在118项获奖项目中,少数民族科技人才主持或参加的项目有41项,占34.75%。1994~2007年自治区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少数民族参与项目数及比重。

从自然科学领域看, 1998年,自治区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共评选出177篇优秀论文,其中,由少数民族科技人才撰写的论文只有17篇,占获奖总数的9.60%。从连续几年获奖比例的统计来看,由少数民族科技人才主持或参与的科技成果或是由少数民族科技工作者撰写的论文获奖数均未超过获奖总数的17%。

从社会科学领域来看,从1997年的自治区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至2007年的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共有808项成果获奖,其中少数民族社会科学工作者获奖成果只有215项,仅占全部获奖成果的26.61%。4.少数民族各类拔尖优秀人才的绝对数量较少,且缺 乏创新能力。

据自治区人事厅2007年统计,全区国有企业、国有事业单位的192名特殊专业技术人才中,少数民族42人,占21.88%。其中,在13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中,少数民族3人,占23.08%;在176名享受国务院政府 特殊津贴人员中,少数民族36人,占20.45%;1995~2007年,在16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少数民族5人,占31.25%;在4名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少数民族1人,占25%。以上各类拔尖优秀人才中少数民族 绝对数量较少。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科带头人已经退休或快到了退休的年龄,某些学科的带头人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甚至一些学科没有了学科带头人。

(三)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1.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少数民族中、高级人才缺乏的现象仍然很突出,特别是年轻优秀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更是缺乏。如前所述, 2007年,在全疆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中,拥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超过了全疆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的一半,但越到高层次,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越小,特别是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占全疆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32%,其中,正高仅占到0.26%。近62%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 只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而且,高级专 业技术职称人才近80%集中在自治区和地州市 两级。2.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据自治区人事厅统计, 2007年全疆事业单位有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284535人,其中,教育、卫生两类人员有196010人,占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68.88% ,而工程、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只占到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6.08%和8.32%。经济和工程技术类,特别是金融、保险、电子、证券、生物工程、新材料及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实用人才严重短缺。

(四)区域分布不均,人才效益受到制约。

新疆少数民族人才区域分布的突出特点是:城市人才多于乡村人才,中心城市人才多于郊县人才,越边远的地区人才越少,而且这种不均现象特别严重。特别是人才集中在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北疆地区,而南疆地区在面积和总人口上都超过北疆,但拥有的人才数量却远远不及北疆。这样极不合理的人才分布会造成两个不良后果:一是人才严重不足,愈是需要人才的地方,愈缺乏人才;二是人才“相对过剩”,人才越集中的地方,人才闲置现象越严重。

(五)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难以保障。知识更新的主要途径,一是学术交流,二是信息渠道。据调查,在学术交流上,新疆有2/3的科技工作者没有或很少参加学术交流。在参加学术交流类型上,参加国际和国家级学术交流的人员很少,这样,获得高水平的学术信息的机会也相对很少。在信息渠道上,新疆科技工作者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仍然是传统信息渠道,信息量少,速度迟缓。特别是一些基层科技单位网络基础设施尚不完备严重影响知识更新的速度和程度。

继续教育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培训。据调查,新疆科技工作者参加由单位组织或出资的培训时间,平均每年不到12天,而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各类培训的时间,平均每年不到9天。培训经费的不足,名额的限制,培训效果难以评估,培训没有针对性、实效性,培训教师水平有限,这些成为各单位培训工作中的困难所在。并且,低层次的就地培训占到了培训总量的2/3以上,到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培训、出国培训成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疆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健全科学合理的培养选拔机制,多方培养,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胡锦涛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件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要制定周密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机制,认真组织实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要求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制度,注重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更多优秀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充分信任,放手使用。

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健全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和相关制度。一方面,要加大对现有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其整体素质,健全管理体制,实现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尤其是引入竞争机制,完善奖惩制度,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另一方面,则要在少数民族干部及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培养方面形成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打破在培养和使用过程中的论资排辈状况,促成队伍的合理流动,积极营造适应少数民族干部成长的良好环境,其中最为主要的是这一培养机制应立足于新疆的现实,符合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少数民族干部的使用上尤其需要坚持“放手使用”的原则。只有放手使用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干部在实践中成长,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新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上的积极作用。

(二)努力改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结 构,尽快形成适应新疆现代化建设形势需要的合理结构。

通过这些年来的调整,新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原来那种政治型干部多、经济型干部少,文化型干部多、科技型干部少,行政型干部多、管理型干部少,封闭型干部多、开发型干部少的状况,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高素质的人员比例过低和经济型、科技型人员总量不足等。衡量新疆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是否合理、数量是否达到要求的标准,应该从是否能够满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评价。从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看,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提出的需求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新疆面临着繁重的发展经济的任务,需要大量的经济型、科技型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而长期以来,我们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方面侧重于政治、行政和管理类型的多,导致了队伍结构的严重失衡,所以,人才结构的调整应该向培养经济型、科技型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转变。另一方面,由于新疆具有特殊的区情,稳定也是新疆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面临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人才结构的调整也不能轻视对政治型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也就是说,人才结构调整向加大培养经济型、科技型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的调整的同时,合理确定政治型、经 济型、科技型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是关键性的问题,而这一比例确定的依据是新疆现实和今后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结构符合新疆发展的需要。

(三)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是由新疆特殊的情况决定的。新疆地处边陲,沙漠、戈壁广布其中,不少地方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且这些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比内地发达省区要低得多,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关注民生。一方面,不断改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生活条件,提高工资福利待遇,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事业中去;另一方面,通过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克服自然环境和经济落后给他们的工作所带来的困难,为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助于稳定新疆的人才队伍,吸引更多的人才,充分调动本地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为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此,建议实行新疆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专项津贴制度。

新疆地区工资收入水平远低于市场的人才价位,是导致 人才外流或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原因。为此需要在目前已经实行的国家与地方政府津贴制度的基础上,再实行新疆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专项津贴制度,加大稳定和支持新疆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力度。专项津贴仍可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分别解决不同类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收入相对较低的问题。

(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并实施稳定人才的奖励制度。

要切实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激励机制”的要求,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切实完善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积极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机制。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薪酬制度,鼓励企事业单位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施重奖。要用特殊奖励制度留住和激励人才。要认真落实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政策,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舍得花钱重奖优秀人才,真正让优秀人才在经济上有实惠、在社会上 有地位、在政治上有荣誉,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

(五)不断完善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协作计划。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协作计划,是新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渠道和途径。为满足我区未来十年对少数民族人才的需求量,建议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逐年扩大内地高校在新疆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数量、适度调整专业;第二,为 保证给内地高校输送高质量的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建议自治区在制定内地高校招生计划时,特别是理工专业的,增加“民考汉”和双语实验班的招生比例,减少“民考民”的比例,切实把好考生质量关;第三,国家应对新疆到内地上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学费减半或免收学费的特殊政策。

(六)建立统一的少数民族人才统计分析体系。由自治区人事厅牵头,自治区统汁局、自治区民委等有关部门配合,建立和完善新疆少数民族人才统计指标体系,开展统计与分析工作,建立少数民族人才需求信息和人才库,开展少数民族人才状况专项调查工作,为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研究制定人才开发政策措施提供全面系统的人才信息资料。

(七)加快南疆三地州人才队伍建设。

南疆三地州在我区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占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加快南疆三地州发展和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增强民族团结、维 护社会稳定有着重大意义。南疆三地州每年有80%的初中毕业生因无法升入高中学习而流入社会。这既是导致人均教育水平低下的主要因素,也为南疆三地州发展职业教育创造了很大的潜力,并避免了其他教育发达地区出现的由学历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升级的改革成本,可以直接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发展职业教育。建议在办好现有南疆三地州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国家、自治区在喀什办一所职业技术学院,为南疆三地州培养少数民族各类职业技术人才。同时,南疆 三地州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方便快捷的传播,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发展远程教育,让南疆三地州的各级学校和各族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南疆三地州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工作条件造成了人才吸引力不强的问题,并持续不断地发生人才流失的现象。人才流失和缺乏是制约南疆三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将长期持续存在。面对这一困境,南疆三地州应在政策上、制度上想办法,以灵活、实用的人才工作政策机制用好本土人才,吸引外来人才。建议南疆三地州应设立“人才暂住”制度,鼓励外来人才在当地短期工作。尤其对高层次人才短缺问题,可以根据具体需要,以设立人才公寓、发放人才津贴、提供子女免费就学等条件,面向社会招聘高层次人才进行短期服务,有效缓解急需人才的短缺问题。同时,在南疆三地州设立不同层次的专项科研技术项目,以项目吸引 人才在南疆三地州工作,以项目带动当地人才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四篇:加强援疆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范文

加强援疆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开展援疆工作是中央作出的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决策。“大政方针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加强援疆干部队伍建设,是落实中央关于援疆工作决策的需要,是落实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援疆工作安排部署的需要,是援疆干部自身接受锻炼、经受考验不断成熟成长的需要。我省第四批援疆工作队进疆两年多来,围绕建设一流队伍的目标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将加强组织建设作为重要保障

援疆干部队伍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堡垒来引领和带动,援疆干部的创造力和战斗力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堡垒来凝聚和激发。进疆之初,我们就把加强组织建设做为援疆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设置了七个分队和六个专门小组,并在湖北援疆工作开展以来首次成立了临时党委,各工作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形成并不断健全完善了以工作队临时党委负总责、各支部与分队分级负责的自我管理体系,努力把工作队建设成为援疆干部之家。通过不断加强援疆工作队组织建设,有效促进了援疆干部思想认识的统一,加强了援疆干部的教育管理,强化了对援疆干部工作的指导,不断凝聚了援疆工作合力,使大家行动有方向、工作有目标、行为有准则,形成了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做到了“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

将加强制度建设作为管理的有效抓手

制度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援疆干部分别来自湖北的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思想认识、个人素质、工作方式均有差异,要想把广大援疆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作用发挥出来,就必须要加强对援疆工作队伍的管理,而加强管理必须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进疆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财,努力使援疆工作队伍管理迈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要求全体援疆干部严格遵守中央、自治区和自治州出台的一系列援疆干部管理制度办法的同时,工作队结合实际制定了《援博干部内部管理办法》,分解细化为“八项制度”和“六个不准”。同时,结合援疆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不断健全和完善进疆后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一些制度中存在的与援疆工作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的条款进行了修改完善;对明显缺失的立即补充,积极衔接沟通。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了对援疆干部的管理,充分调动了援疆干部的积极性,激发了援疆队伍的战斗力,为做好援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将加强学习作为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措施

援疆工作是中央赋予的光荣政治任务,也是和平时期培养锻炼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湖北省第四批援疆工作队始终坚持把援疆工作作为提高援疆干部能力素质的过程,在进疆之初,就将学习型团队建设作为加强援疆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要求全体援疆干部把加强学习作为适应所担负的工作责任的重要途径,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积极引导援疆干部虚心向边疆干部学习,虚心向各族群众学习,虚心向实践学习。援疆工作队针对援疆干部思想、工作实际,每年制定学习计划,组织援疆干部采取集中参加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尤其是重点学习了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有关指示精神,了解新疆及博州的历史和现状、敌社情、民情,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应对艰苦环境和复杂局面的能力。通过加强学习建设,援疆干部迅速适应担负起了推动博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工作,并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经受了锤炼,磨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积累了经验,取得了圆满完成援疆工作任务和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双丰收。

将加强活动建设作为凝聚队伍的有效载体

投身援疆工作,援疆干部需要经历从条件优越的内地发达地区到条件艰苦的边疆地区、从熟悉的工作环境到陌生的工作环境、从幸福的家庭生活到寂寞的单身生活、从“湖北人”到“博州人”的转变,需要经受各种严峻考验。如何引导全体援疆干部尽快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全方位地去适应转变、经受考验是工作队加强援疆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进疆以来,工作队将切实加强活动建设作为团结队伍、凝聚力量的有效载体,针对援疆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各项业余文体活动、假日参观考察活动,经常性的组织开展了远足、多种球类比赛等活动,举办运动会,并利用节假日组织援疆干部赴南北疆考察。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达到了丰富援疆干部生活,陶冶情操,保持队伍良好精神状态,增强队伍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目的。

(作者系省第四批援疆工作队领队、新疆博州党委副书记)

第五篇:援疆两月

援疆两月

怀揣着对信念的执着追求,肩负着使命,踏上了援疆工作之路。

两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我慢慢适应了这里。生活工作上有各级领导的无微不至,事无巨细的关心照顾,一切都有了家的感觉,一个大家庭般的和谐融洽,更让我毫无顾虑的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为援疆工作尽自己的能力做份贡献。人生就是不断的经历,不断的沉淀,通过这次难得的援疆经历,不断的沉淀自己。援疆让我们结识了一批好朋友,一帮真兄弟,芜湖来的队友和盘锦的医疗专家,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来到了和布克赛尔,为了共同的理想我们携手并进,在这里我们留下来深厚的友谊,这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但是记得刚来和丰的前几天,一开始的水土不服和倒转时差,导致夜间失眠的现象时有发生,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虽然为使我们援疆医生在新疆期间生活好、工作好,政府和医院提早准备好了干净舒适的房间,各种生活设施及用品配备一应俱全;虽然早有心里准备,但依然过不了“情”这个槛。每每想起临行前两鬓斑白的父母对我的叮咛与嘱咐,视频里看着妻子抱着未满两周岁的儿子在镜头前高喊着爸爸,心里的失落和惆怅难以言语。此情此景,终于明白“理想背后,是寂寞与孤独”这句话的深刻意蕴了。当想起各级领导的关怀和临行时的嘱托,眼前的鲜花和掌声,各族同胞的热忱和真挚的情感,那样的感动,那样的光荣,更加深了我们心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深深的牢记自己所肩负的光荣使命,明白援疆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心中有太多的感触和撼动。而我能做的只有执着于自己的那份信念,全身心地投身于援疆工作中去„„

“清清流的和布克河巍巍的赛尔群山这是我可爱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 每当听到这首歌,总能让人忘却世俗的喧嚣。美丽富饶的和布克赛尔,我渐渐的爱上了这个地方,这里每一处景色都值得让你流连忘返,强壮的蒙古汉子在马背上奔驰,柔美哈萨克姑娘在制作美味的奶制品,各民族在这里和睦的相处;走在县城中宁静宽敞的街道,永远干净的蓝天,远处皑皑的雪山,会让你感觉置身于人间圣地。

能置身于的新疆发展战略之中,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与自豪的经历。我感谢市委市政府卫生局及院领导的援疆政策,让我有幸被封为“援疆干部”这一光荣的称呼,因此让我有机会到最陌生最艰苦的环境里提高锻炼自己;让我有机会为淳朴善良的和布克赛尔人民做点事情;让我有机会为增进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医疗事业的发展尽上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

芜市二院王德华

2012-11-3

下载关于产业援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产业援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援疆工作进展情况

    县委副书记陈德宏一行检查肖尔布拉克镇援疆工作进展情况 通讯员 马静肖镇11号*** 5月11日,由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带队,扬州市对口支援新源县前方指挥......

    援疆感言

    援疆感言 松原市中心医院 肖俊营 根据吉林省卫计委援疆工作部署和安排,受松原市卫计委派遣,作为急救专业副主任医师的我有幸成为吉林省松原市卫计委短期援疆专家医疗队队员,并......

    援疆总结 - 副本

    援疆工作总结 记的2014年2月24日那一天,作为第八批南京援疆团队医疗组的一员,肩负着医院领导的重托,满载着麻醉科人员的殷切希望,在同事、亲友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我从南京来到了祖......

    援疆总结2012

    LZM的 援 疆 述 职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瞬间一年半的时间即将过去。这一年半的援疆工作中,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现将总结如下......

    援疆工作总结

    Xxxx妇幼保健院 援疆工作总结 选派援疆干部,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为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和西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维护新疆的稳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

    援疆决心书

    援疆决心书 我是来自浙江省金华市一所中职学校的教师,于2017年2月进入新疆阿克苏温宿县,开始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疆工作。虽然进疆之初有些许的不适应,但在经过自身调整后迅速使自......

    援疆22

    援疆——无悔的生命历程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今天站在这里,向大家诉说着在新疆工作期间的点点滴滴,心情未免激动无比。我谨代表武汉援博的19位同志向在座的全体同志(队员)表示......

    援疆发言稿

    援疆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XX县卫计局、XXXX医院对赴新疆开展为期一年援疆任务的援疆队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是我们全体医务人员的学习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