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集中治理超限、超载的法律依据
[内容提要]近年来,有些人对超限超载的认识出现了不正常的“宽容”和“理解”,什么“不超限超载就不能挣钱”、“超限超载是被乱罚款、乱收费逼的”、“超限超载有利于降低物价、降低生产成本”等等,这些论调,为超限超载的蔓延提供了“理论温床”,甚至影响了人们对治理超限超载正确性的价值判断。最近,经国务院同意,由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实施,从2004年6月20日起,为期3年的全国集中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已正式启动。专家认为,这次联合治超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利国利民的实际行动,也是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这是一次科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高度结合的治理行动,是新时期政府高水平执政的体现,必将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是法制化,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即法无明文规定的不为之,为之则不合法。在此次集中治理中推出的措施,充分考虑了这一法制原则,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集中治理超限、超载措施的的法律依据在治理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制国家判断社会现象正确与否的标准,如果是违法行为应给予否定,如果是合法行为应给予肯定。超限超载年年治,之所以收效甚微,是由于治理的政策措施没有从源头上进行治理。造成这一现象固然有交通部门职责的局限性原因,但仍然反映出了政府部门之间协调性、系统性差的缺陷。这次治理从源头开始,环环相扣,体现了政策措施的科学性:政策措施的合理性,要求政府的政策措施公开、公平、公正以及受益者众。可喜的是这次集中治理推出的所有措施,都充分考虑到了这一原则,体现了其合理性、科学性、合法性。关键词:集中治理 超限超载 法律依据 最近,经国务院同意,由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实施,从2004年6月20日起,为期3年的全国集中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已正式启动。专家认为,这次联合治超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利国利民的实际行动,也是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这是一次科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高度结合的治理行动,是新时期政府高水平执政的体现,必将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科学性否定了“超限超载有理论”近年来,有些人对超限超载的认识出现了不正常的“宽容”和“理解”,什么“不超限超载就不能挣钱”、“超限超载是被乱罚款、乱收费逼的”、“超限超载有利于降低物价、降低生产成本”等等,这些论调,为超限超载的蔓延提供了“理论温床”,甚至影响了人们对治理超限超载正确性的价值判断。“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制国家判断社会现象正确与否的标准,如果是违法行为应给予否定,如果是合法行为应给予肯定。那么,超限超载是否合法? 超载,无论是原《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还是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从来都是禁止的,因此,超载违法毫无疑义;超限,《公路法》采取的是严格限制许可主义,即经批准并采取防护措施可以通行,未经批准不得行驶,因此,对未经批准而擅自行驶的,认定为违法行为也毫无疑义。需指出的是,最近几年,只有少量超限运输是经批准而采取防护措施通行的。[!--empirenews.page--]为什么这样清晰的标准,会被“超限超载有理论”所淹没呢? 古今中外的法治思想史上都出现过一种所谓“任何违法结果都能对社会有利”的怪论。按其主张:杀人有罪,但杀人给法官、律师创造了收入;伤人有罪,但伤人给医院提供了产值;销赃不对,但也繁荣了市场;走私不对,但让群众享受了低值商品;盗版不对,但让穷人欣赏到了大片。这种单以结果去否定违法行为定性的主张显然是荒唐的,它早已被现代的、文明的、进步的法律思想所否定。今天在对待超限超载违法行为的认识上,社会上各种“超限超载有理论”似乎又显现了其影子。这种偏离法律标准判断事物的歪论,显然是在淡化超限超载的危害,美化超限超载,是违反科学思维的。在这次全国集中治理超限超载的工作中,各种政策措施坚决刹住了美化超限超载的歪论,彻底否定了“超限超载有理论”,并坚持主张违法行为没有任何“理”和“利”,因此,治理活动必将使人们的认识回归到法律思维的轨道上来,必将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二、超限、超载的危害性
1、对公共安全的漠视。交通安全是我国公共安全体系的组成部分,我国刑法将交通肇事罪列入了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中,《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也把超限超载行为视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因为,车辆超限超载后,对其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轮胎负荷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使得驾驶员难以在有效时间、有效距离内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易导致交通事故。这几年因超限超载发生的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70%,成为与超速、酒后驾车并行的三大“杀手”之首。明知超限超载的危害还去实施,表现出他们对他人和自己的生命健康、财产的漠视。
2、对公共产品的滥用。道路是国家财产,同时也是公共产品。道路这种公共产品除具有一般公共产品所共有的公众使用权利平等、使用机会平等,用公共财政建设、养护、管理的特点外,还有“有限性”和“周期性”的特征。超限超载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对道路造成损坏,使得这一有限资源被不正当使用,不仅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剥夺了他人使用道路的机会,而且也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
3、对公平竞争经济秩序的破坏。超限超载刚出现时是车辆用户为了获取暴利,但当社会出现“趋同”现象时,就必然造成恶性竞争,一方面“驱逐”了不超限超载的合法经营者,另一方面又使得超限超载自身走向“微利”乃至“亏损”状态,“不超限超载就不能挣钱”恰恰是超限超载的恶果。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基础产业属性,超限超载的危害由此也“传染”给了其上游和下游产业。我们看到,一些制造厂商为满足市场的不正当需求,开始生产“大吨小标”车辆;一些维修厂和改装厂为满足市场的畸形需求,开始违规加高槽帮和加装弹簧等,正常的经济秩序链条中的一环被破坏,导致环环不正常运转。对超限超载危害性的认识,过去人们只停留在简单的损坏国家财产上,这远远不够。这次从“公共”的角度来看其危害性,表明了政府的管理已回归到“提供公共服务”的科学理念上来。
三、集中治理超限、超载的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克服了局限性 [!--empirenews.page--]超限超载年年治,之所以收效甚微,是由于治理的政策措施没有从源头上进行治理。造成这一现象固然有交通部门职责的局限性原因,但仍然反映出了政府部门之间协调性、系统性差的缺陷。这次治理从源头开始,环环相扣,体现了政策措施的科学性: 首先,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使车辆制造业、维修业、改装厂有“法”可依,使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能按照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进行严格审查,许可合格机动车车型投入生产,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对违规行为给予处罚,使工商部门能对非法车辆改装企业进行整顿。其次,由国家发改委公布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型号,要求车辆的所有者、使用者主动恢复标准吨位。再次,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车辆登记、年检、年审时把关,发现没有按国家标准恢复标准吨位的,强制更正。最后,由交通主管部门和公安交管部门在路面监督检查时,按行驶证标定标准要求机动车驾驶员卸载超限超载部分,督促机动车驾驶员回到源头上[1][2][3]下一页 解决。上述政策措施将逐渐消除市场对“大吨小标”车辆的“需求”,切断超限超载车辆的“供给”。依靠科技提高执法科学性 治理超限超载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执法活动,要求有较高素质的执法人员、有科学的检测设备。这次超限超载的治理,一方面要求执法人员须经培训后才能上岗,另一方面要求执法人员必须装备检测设备,不准目测或凭经验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认定,体现了执法的科学性。
四、集中治理超限、超载的政策措施合理性体现出了公开、公平、公正 政策措施的合理性,要求政府的政策措施公开、公平、公正以及受益者众。可喜的是这次集中治理推出的所有措施,都充分考虑到了这一原则,体现了其合理性。
1、对双超的认定标准合理 在此次集中治理中,推出了对超限超载认定的新标准,这些标准是对原有标准的补充、修改,也是为向未来新标准过渡做准备。在交通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中,超限认定的标准包括超长、超宽、超高、超重、超过轴载质量。这次《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将超重、超过轴载质量合并为以下几种情况:二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20吨的;三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30吨的(双联轴按照二个轴计算,三联轴按照三轴计算,下同);四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40吨的;五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0吨的;六轴及六轴以上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应当说,这是对《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的修改。但需要指出的是,2004年4月1日发布,将于10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对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又有新的规定,这些新标准与此次集中治理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三者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情况,这是必然的。因为在此次集中治理中,要求车辆恢复标准吨位,在车辆恢复标准吨位前,留出一定的空间是合理的,这对促进广大车辆用户自觉恢复标准吨位是有益的。[!--empirenews.page--]据此,科学的超载认定标准应当是:以按照《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生产的车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此登记在行驶证上的载质量为标准,只要超过就是超载。科学的道路车辆超限认定标准应当是:道路车辆生产商生产的车辆超过《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的,就是超限。科学的车辆超限行驶的标准,即《公路法》的规定应当是:按照各个技术等级的公路与桥梁的限长、限宽、限高、限载标准,对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提出要求,而不是用一个标准去作为各个等级公路的超限标准。从《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的超限标准,到《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超限标准,实现了一次飞跃;从《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到《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超限标准,将实现第二次飞跃;从《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到《公路法》上的超限标准,将完成第三次飞跃,即理性的法律思维。这就是治超第三阶段中“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总结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抓紧制订、修改有关公路设施保护的法律、法规,将治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巩固治理成果”的主要任务。
2、强制恢复标准吨位合理 任何政策都具有“引导性”,这次集中治理超限超载配套措施中,车辆恢复标准吨位,何人受益?这次政策的受益分配呈现出一个“多赢”的局面:首先,机动车的使用者将“大吨小标”恢复标准吨位后,一次到位免受“超限超载”的查处;其次,生产厂家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免受“不合格产品”的查处;再者,交通执法部门、养路费和通行费征收部门的执法标准、收费标准统一,减少了执法和收费的纠纷;最后,道路管理机构对多收的养路费尽管要退还给车户,对少交的养路费不予追缴,但减少了支付公路损坏修复费。因此,强制恢复标准吨位政策体现了其合理性。
3、自由裁量权合理 对第一次发现超限超载不罚款、不收费的规定,是对执法人员罚款自由裁量权的限制,是其合理性的具体表现;对第二次发现超限超载罚款不超过1000元的规定,是在《公路法》第76条规定罚款3万元以下的罚款幅度内的限制,是实现处罚合理的体现;对超限超载的罚款,规定在24小时内实行不准公安、交通两部门重复处罚,不准两地执法部门重复处罚,这是实现“一事不再罚”合理原则的具体体现;对重量不超的不可解体物品和冰箱、彩电、汽车等规则尺寸物品的运输车辆,不予卸载,对蔬菜瓜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油汽等化学危险品专用运输车辆,原则上不实施卸载措施,只实行现场告诫、登记,并将违章情况通报车籍所在地有关部门处理,也是合理的。
4、先宣传后治理的步骤合理 透明和提前告知是合理的前提,这次治理将《实施方案》予以公布,并用长达1个月的时间来对政策措施进行宣传,体现了公开的原则。
五、集中治理超限、超载的法律依据体现出了合法性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是法制化,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即法无明文规定的不为之,为之则不合法。在此次集中治理中推出的措施,充分考虑了这一法制原则,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empirenews.page--]
1、对第一次发现超限超载不罚款的规定,不是为违法不究 《公路法》第76条规定的罚款实施条件是“可以”,而不是“应当”,根据法理,凡法律规定为“应当”的都是“必须”实施的,但法律规定为“可以”的都是“可以”实施或“可以”不实施的。因此,规定第一次发现超限超载不罚款,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对执法人员罚款自由裁量权的限制,是实现合法性的具体方法。
2、对第二次发现超限超载罚款不超过1000元的规定,不是对《公路法》第76条规定罚款3万元的“打折” 《公路法》第76条规定的罚款是“可以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因此,规定第二次罚款不超过1000元是在《公路法》第76条规定的3万元以下,是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别是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简易程序适用范围恰恰是对公民罚款50元、对法人和组织罚款1000元以内,因此规定第二次罚款不超过1000元,也是合法的。
4、实行超限超载抄告制度的有法律依据 关于这一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2条规定,“运输单位的车辆有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情形(指超载),经处罚不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因此,抄告制度恰恰是执行该法的具体方法;同时,《行政许可法》第64条规定,“被许可人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管辖区域外违法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的,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将被许可人的违法事实、处理结果抄告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这就是“异地违法行为抄告”制度,因此抄告制度也是执行《行政许可法》的具体方法。
5、不收补偿费是否使国家财产受损失? 按照《公路法》第85条规定的“民事责任”性质,即收补偿费依然是行使民事权利的方法。民事权利的性质决定了该项权利可以行使、可以放弃、可以变更,因此决定不收补偿费并未违反法律精神。
6、强制超载车辆卸载的依据 任何行政执法的目的都是围绕保护合法和制止违法而进行的,制止除进行制裁外,采取强制措施使违法行为恢复到合法状态是国内外通行的做法。《行政许可法》第68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发现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责令停止建造、安装和使用,并责令立即改正”,“立即改正”就是要求卸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2条第3款规定,“有前两款行为的(指超载),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机动车至违法状态消除”,所谓“至违法状态消除”就是强制卸载的依据;《公路法上一页[1][2][3]下一页 》第70条、第76条对违法行为“制止”和“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的规定,就是强制卸载的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4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挖掘道路、占用道路施工或者从事其他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活动的,由道路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恢复原状,可以依法给予罚款”,所谓“恢复原状”就是强制卸载的依据;《道路运输条例》第62条更是清楚地规定了运政执法人员发现车辆超载后“应当立即予以制止,并采取相应措施安排旅客改乘或者强制卸货”。[!--empirenews.page--]
7、超载30%应认定为违法 在这次全国集中治理超限超载之前,许多地方规定超载30%才认定为违法,而这次一律以超过行驶证载质量规定的就认定为超载,超过30%是从重处罚的一个情节,因此许多人认为这是政策多变。事实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首先是原车辆的行驶证载质量失实;其次,在交通部、公安部办公厅2004年3月1日的《关于统一治理超限超载车辆认定标准避免重复处罚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已经明确通知在今年5月1日后,对载质量超过行驶证核定载质量的,要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执行,因此,这次一律以超过行驶证的载质量就认定为超载,是严格执法的表现。
8、变卖卸载货物的依据 这次集中治理超限超载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措施就是对卸载货物免费保管不超过3天时间,逾期经通知后仍不运走的,将按规定予以变卖,扣除相关费用后,通知当事人领取,逾期不领取的,按有关规定上缴财政。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要求,没收是一种行政处罚,应当由法律、行政法规设定。显然,作为政策的《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肯定是不能设定处罚方法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变卖”本身不是处罚,而只是一种措施。在“保管”的条件下,存在着一种《合同法》中规定的“保管合同”关系,在一方放弃保管物的条件下,保管人具有《合同法》第380条规定的“留置”等民事权利,因此变卖是有法律依据的。
9、取消从业资格的依据 这次集中治理超限超载中,对货运企业和货运驾驶员建立信誉档案,实行登记、抄告和公告制度,对同一车辆公告两次或者同一运输企业公告超限超载车辆超过总数的5%的,对不适合卸载的不可解体物品、规则尺寸物品、危险化学品、鲜活物品的车辆,登记3次的,要取消从业资格。今年7月1日将生效的国务院行政法规《道路运输条例》第10条、第23条、第24条,分别规定了道路客货运输市场准入的驾驶员资格条件,至于该资格的名称是“上岗资格证”还是“合格证”,都是从业资格的表现形式,因此,取消从业资格是有依据的。
10、对生产、改装、维修厂违法行为的查处依据 根据《道路运输条例》第2条规定,机动车维修业的行业管理由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3条规定:“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未按照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严格审查,许可不合格机动车型投入生产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机动车生产企业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生产的机动车型,不执行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或者不严格进行机动车成品质量检验,致使质量不合格的机动车出厂销售的,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擅自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生产的机动车型的,没收非法生产、销售的机动车成品及配件,可以并处非法产品价值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有营业执照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没有营业执照的,予以查封;生产、销售拼装的机动车或者生产、销售擅自改装的机动车的,依照本条第3款的规定处罚;有本条第2款、第3款、第4款所列违法行为,生产或者销售不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机动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由质检总局牵头,规范车辆的生产行为,从源头上杜绝车辆“大吨小标”现象;由国家工商总局会同交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对车辆非法改装企业进行整顿,对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汽车改装的企业,要按照无证经营的规定,坚决予以取缔;对虽经批准但不按国家规定或者超范围对车辆擅自进行改装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处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这些都是有根据的。
第二篇:关于集中治理超限、超载的法律依据
近年来,有些人对超限超载的认识呈现了不正常的“宽容”和“理解”,什么“不超限超载就不克不及挣钱”、“超限超载是被乱罚款、乱免费逼的”、“超限超载有利于低落物价、低落生产成本”等等,这些论调,为超限超载的蔓延提供了“理论温床”,乃至影响了人们对治理超限超载正确性的价值判断。最近,经国务院同意,由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实施,从二零零四年六月二零日起,为期三年的全国集中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已正式启动。专家认为,这次联合治超是实践“三个代表”紧张思想的详细体现,是利国利民的实际行动,也是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详细体现;这是一次科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高度结合的治理行动,是新时期政府高水平执政的体现,必将对经济社会孕育发生深远的影响。当代社会的标记之一是法制化,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即法无明文规定的不为之,为之则不合法。在此次集中治理中推出的步伐,充分思量了这一法制准绳,符合依法行政的要求。集中治理超限、超载步伐的的法律依据在治理活动中是十分紧张的。“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制国家判断社会现象正确与否的标准,要是是违法举动应赐与否认,要是是合法举动应赐与一定。超限超载年年治,之所以见效甚微,是由于治理的政策步伐没有从源头上进行治理。造成这一现象固然有交通部门职责的局限性原因,但仍旧反映出了政府部门之间协调性、系统性差的缺陷。这次治理从源头开始,环环相扣,体现了政策步伐的科学性:政策步伐的合理性,要求政府的政策步伐公开、公平、公平以及受益者众。可喜的是这次集中治理推出的所有步伐,都充分思
量到了这一准绳,体现了其合理性、科学性、合法性。关键词:集中治理超限超载法律依据最近,经国务院同意,由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实施,从二零零四年六月二零日起,为期三年的全国集中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已正式启动。专家认为,这次联合治超是实践“三个代表”紧张思想的详细体现,是利国利民的实际行动,也是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详细体现;这是一次科学性、合理性和合法性高度结合的治理行动,是新时期政府高水平执政的体现,必将对经济社会孕育发生深远的影响。
一、科学性否认了“超限超载有理论”近年来,有些人对超限超载的认识呈现了不正常的“宽容”和“理解”,什么“不超限超载就不克不及挣钱”、“超限超载是被乱罚款、乱免费逼的”、“超限超载有利于低落物价、低落生产成本”等等,这些论调,为超限超载的蔓延提供了“理论温床”,乃至影响了人们对治理超限超载正确性的价值判断。“以法律为准绳”是法制国家判断社会现象正确与否的标准,要是是违法举动应赐与否认,要是是合法举动应赐与一定。那么,超限超载能否合法? 超载,无论是原《门路交通办理条例》,还是今年五月一日起实施的《门路交通宁静法》,从来都是克制的,因此,超载违法毫无疑义;超限,《公路法》采取的是严格限定许可主义,即经批准并采取防护步伐可以通行,未经批准不得行驶,因此,对未经批准而擅自行驶的,认定为违法举动也毫无疑义。需指出的是,最近几年,只有少量超限运输是经批准而采取防护步伐通行的。为什么这样清晰的标准,会被“超限超载有理论”所淹没呢? 古今中外的法治思想史上都呈现
过一种所谓“任何违法效果都能对社会有利”的怪论。按其主张:杀人有罪,但杀人给法官、律师创造了收入;伤人有罪,但伤人给医院提供了产值;销赃不对,但也繁荣了市场;走私不对,但让群众享用了低值商品;盗版不对,但让贫民欣赏到了大片。这种单以效果去否认违法举动定性的主张显然是安徽路政治超 荒唐的,它早已被当代的、文明的、进步的法律思想所否认。本日在对待超限超载违法举动的认识上,社会上各种“超限超载有理论”似乎又显现了其影子。这种偏离法律标准判断事物的歪论,显然是在淡化超限超载的危害,美化超限超载,是违反科学头脑的。在这次全国集中治理超限超载的工作中,各种政策步伐刚强刹住了美化超限超载的歪论,彻底否认了“超限超载有理论”,并对峙主张违法举动没有任何“理”和“利”,因此,治理活动必将使人们的认识回归到法律头脑的轨道上来,必将进步人们的法律认识,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二、超限、超载的危害性
一、对公共宁静的漠视。交通宁静是我国公共宁静体系的组成部分,我国刑法将交通肇事罪列入了危害公共宁静的犯罪中,《治安办理处罚条例》也把超限超载举动视为危害公共宁静的举动。因为,车辆超限超载后,对其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轮胎负荷等都将孕育发生重大影响,使得驾驶员难以在有用时间、有用间隔内采取有用步伐,从而易导致交通事故。这几年因超限超载发生的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七零%,成为与超速、酒后驾车并行的三大“杀手”之首。明知超限超载的危害还去实施,表现出他们对别人和自己的生命健康、财产的漠视。
二、对公共产品的滥用。门路是国家财产,同时也是公共产品。门路这种公共产
品除具有一般公共产品所共有的公众利用权利平等、利用时机平等,用公共财务建设、养护、办理的特点外,还有“有限性”和“周期性”的特征。超限超载车辆在门路上行驶,对门路造成损坏,使得这一有限资源被不正当利用,不仅侵犯了别人的权利,剥夺了别人利用门路的时机,而且也增长了纳税人的负担。
三、对公平竞争经济秩序的破坏。超限超载刚呈现时是车辆用户为了获取暴利,但当社会呈现“趋同”现象时,就必然造成恶性竞争,一方面“驱赶”了不超限超载的合法经营者,另一方面又使得超限超载自身走向“微利”乃至“盈余”形态,“不超限超载就不克不及挣钱”恰恰是超限超载的恶果。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底子产业属性,超限超载的危害由此也“传染”给了其上游和下游产业。我们看到,一些制造厂商为满足市场的不正当需求,开始生产“大吨小标”车辆;一些维修厂和改装厂为满足市场的畸形需求,开始违规加高槽帮和加装弹簧等,正常的经济秩序链条中的一环被破坏,导致环环不正常运转。对超限超载危害性的认识,过去人们只停留在简单的损坏国家财产上,这远远不够。这次从“公共”的角度来看其危害性,表明了政府的办理已回归到“提供公共服务”的科学理念上来。
三、集中治理超限、超载的政策、步伐的科学性克服了局限性超限超载年年治,之所以见效甚微,是由于治理的政策步伐没有从源头上进行治理。造成这一现象固然有交通部门职责的局限性原因,但仍旧反映出了政府部门之间协调性、系统
性差的缺陷。这次管理从源头开始,环环相扣,体现了政策措施的科学性: 首先,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公布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
及质量限值》,使车辆制造业、维修业、改装厂有“法”可依,使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能按照国家机动车宁静技术标准进行严格审查,允许合格机动车车型投入生产,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对违规举动赐与处罚,使工商部门能对合法车辆改装企业进行整顿。其次,由国家发改委公布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型号,要求车辆的全部者、利用者主动恢复标准吨位。再次,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车辆登记、年检、年审时把关,发现没有按国家标准恢复标准吨位的,强制更正。最后,由交通主管部门和公安交管部门在路面监督检查时,按行驶证标定标准要求机动车驾驶员卸载超限超载部分,督促机动车驾驶员回到源头上办理。上述政策措施将渐渐消弭市场对“大吨小标”车辆的“需求”,切断超限超载车辆的“供给”。依靠科技提高执法科学性 管理超限超载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执法活动,要求有较高素质的执法人员、有科学的检测设备安徽路政治超。这次超限超载的管理,一方面要求执法人员须经培训后才能上岗,另一方面要求执法人员必须装备检测设备,不准目测或凭经验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认定,体现了执法的科学性。
四、集中管理超限、超载的政策措施合感性体现出了公然、公平、公平政策措施的合感性,要求政府的政策措施公然、公平、公平以及受益者众。可喜的是这次集中管理推出的全部措施,都充分考虑到了这一原则,体现了其合感性。
一、对双超的认定标准合理 在此次集中管理中,推出了对超限超载认定的新标准,这些标准是对原有标准的补充、修改,也是为向未来新标准过渡做准备。在交通部《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
管理规定》中,超限认定的标准包括超长、超宽、超高、超重、超过轴载质量。这次《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管理事情实行方案》将超重、超过轴载质量合并为以下几种情况:二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二零吨的;三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三零吨的(双联轴按照二个轴计算,三联轴按照三轴计算,下同);四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四零吨的;五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五零吨的;六轴及六轴以上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五五吨的。应当说,这是对《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的修改。但需要指出的是,二零零四年四月一日公布,将于一零月一日起实行的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对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又有新的规定,这些新标准与此次集中管理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别,三者呈现出“两头小,中心大”的情况,这是必然的。由于在此次集中管理中,要求车辆恢复标准吨位,在车辆恢复标准吨位前,留出一定的空间是合理的,这对促进宽大车辆用户自发恢复标准吨位是无益的。据此,科学的超载认定标准应当是:以按照《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生产的车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此登记在行驶证上的载质量为标准,只要超过就是超载。科学的道路车辆超限认定标准应当是:道路车辆生产商生产的车辆超过《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的,就是超限。科学的车辆超限行驶的标准,即《公路法》的规定应当是:按照各个技术品级的公路与桥梁的限长、限宽、限高、限载标准,对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提出要求,而不是用一个标准去作为各个品级公路的超限标准。
第三篇:集中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总结
集中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总结
我队集中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在市治超办和县交通局的领导下,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的要求,经过全队治超执法人员的艰苦努力,车辆严重超限超载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公路通行效率明显提高,超限车辆从过去的80%降至6%。截止XX年12月31日,我队累计上路执法3410人次,共检测货车32608辆次,其中,查处超限超载车辆2120辆次,卸载车辆651辆,卸载总重量1413.4吨,和部队联合查处假军车9辆。有效地遏制了超限超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展治超工作近七个月来,保持了有序、平稳、顺利的发展态势,车流量稳定,道路运输秩序良好,保证了生产生活物资的正常运输。现将我队治超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大治超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在全国集中治理超限超载期间,我们制作治理超限超载宣传车一台,参加县委县府组织的宣传活动2次,制作宣传展板3块,悬挂宣传横幅15条,发宣传单15000份,宣传手册480份,并制作超限治理专题节目在--电视台连续播放一个星期;今年在县交通局的“法规宣传日”活动中,发放各类治超宣传资料共4000余份;据统计,XX年各种报刊报道我队治超工作5篇,电视报导9次;我们还在检测站公开、公示新的超载认定标准。使广大运输业户对治超新政策、新标准做到心中有数,进一步加强了治超工作的关键环节,保证了治超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为治理超限超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人为本,热情服务
超限运输检查作为交通战线的第一线,个个代表“交通形象”我们从抓“窗口”服务入手,在检查点设立了驾驶员茶水处、超限咨询台,召开驾驶员座谈会,征求驾驶员和车主对治超的意见,搞好窗口服务。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以告诫、卸载,消除本文来自之音网违法运输行为为主,罚款为辅的原则。在消除违法行为的同时,向广大车主、司机宣传超限超载的危害。同时,考虑到称重设备的误差,严格执行市治超办的通知精神,超限500kg以下的车辆一律教育放行。既确保了治超工作的严肃性,又体现了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了治超工作的基本环节,保证了运输畅通,受到广大运输户的好评。
三、加强超限检查人员业务培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为了加强路政超限管理队伍的思想建设,今年在上级的关心和重视下,我队全体超限执法人员分批参加了市路政总队组织的治超执法培训,并且参加了县交通局组织的法制培训,合格率100%,不断提高了路政执法水平,以适应新时期治理超限超载的要求。在治超工作中,为遏制公路“三乱”问题的发生,我们对一线执法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再学习,制定治理超限的有关制度,重申市路政总队“-不准”规定,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杜绝只罚款不卸载和对同一违章行为进行重复处罚的行为。大队还公示了投诉、举报电话,接待群众来电19次,18件及时给予答复。
四、开展专项治理,保证治理到位
自二oo四年六月二十日集中“治超”以来,我队--超限检查点实行24小时检查,做好超载车辆违章登记,对超载车辆在营运证上加盖“超限超载专用章”,按时报市治超办,对超限超载车辆的处罚,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统一处罚文书,做到程序合法,保证了治超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
治理超限超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固定的检查点治理是不够的,我们还在--设置了流动检查点,配备了专车和便携式称重设备,有力地促进了治超工作的全面开展。在超限检查中,对擅自加高栏板的超限车辆,进行劝阻,运输业主经多次告诫,大多数已经拆除;对短途运煤车的治理,我们将此作为重点,加强了--地区以及重点路段监管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已查处短途超载车辆785辆,有效地遏制了本地短途车辆的超限超载问题。针对假军车普遍超限超载问题,在市治超办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与--联动,加大对假冒军警车以及违规悬挂车警车牌的打击和治理力度,加强对超限的监控和执法环境的综合治理,在--上检查军警车52辆,查处了28辆违规超限超载营运军车,查处假冒军警车9辆,电视、报刊已作了跟踪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集中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经我队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勤奋工作,完成了既定的工作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治理超限运输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我们决心在明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创新思路,用新举措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吸取总结经验,切实搞好治超工作。
五、二00五治超工作要点
二00五年我们将把继续抓好超限运输的治理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建立治超长效机制,规范超限运输管理,维护公路路产路权,争取全县超限运输车辆的比例控制在--以内。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路面治理力度,坚决制止超限超载反弹。我队拟建一固定检测点和四个流动检测点对全县各主要干道进行不间断的检测与稽查。采取固定设点检测与流动稽查相结合的方法,依法处理绕道逃避检查的车辆;在车辆超限超载执法过程中,科学检测、严格按照统一的规定认定车辆是否超限超载,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检查,认真落实治超工作人员有关纪律要求。
(二)执法力度不减,处罚力度加大。目前的治理成效是在强大舆论宣传和路面高压态势下取得的,今年要继续保持,不能减弱。对于严重超限的运输车辆,坚决采取卸载、处罚、赔偿三管齐下的办法,加大处罚力度。
(三)加强队伍建设和监管机制。队伍建设要搞好“三抓”,一抓学习,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二抓教育,要以教育引导夯实思想基础,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三抓管理,建立治理工作的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机制,要形成有制度、有标准、有考评的规范化管理站点,以制度管人,对违法乱纪的执法人员,一经发现坚决予以严肃处理。
第四篇:治理超载超限组织机构
山西阳城阳泰集团小西煤业有限公司
治理超载超限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为了进一步加大超限超载工作力度,切实做好货运源头超限超载工作,根据省政府223号、224号文件精神,特成立源头治理超限超载组织机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组织机构及分工
组 长:(董事长、矿长)张阳胜:负责治理超载超限工作的全
面领导。
副组长:(总经理)许 路:负责协助组长搞好协调监
督工作。
(生产副矿长)潘理坤:负责抓好治理超载超限工作
的具体实施办法,协调各岗
位正常运行。
(副经理)李海江:负责与上级部门沟通及请 示工作。
(支部副书记)延朵留:负责抓好治理超载超限的 监督、抽查工作。
成 员:(办公室主任)刘晚军:配合领导组组长对治超工作
进行统一安排部署,负责制
定出适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的治超管理制度。
(财务科科长)裴东峰:负责销售台账的督察,销票、基金票的领取、发放及月底的统计、申报工作。
(保卫科科长)马二重:负责对装载货物车辆、驾驶
员的相关证件登记工作,建立装载等级和统计档案。
(销售科科长)李二红:负责对公司治超相关人员进
行培训、考试,并建立基础信息和教育培训档案。
(材供科科长)郭旭光:负责对治超工作统计表 的建立与报送。责任追究
各职能人员要按照文件精神认真履行职责,落实责任,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工作,坚决从源头杜绝超限超载运输。如发现失职行为,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根据失职程度可对其进行: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和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等处罚。
第五篇: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方案[范文模版]
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方案
为确保交通安全运输,保护现有公路完好,根据宝汉公司宝鸡管理处文件(陕宝汉宝发〔2010〕88号文件有关要求,结合我项目部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治超目标
严格执行《陕西省治理公路超限超运输办法》及宝鸡管理处文件要求,确保本项目所有运输车辆不超载超限,确保不破坏地方公路桥梁,确保交通安全。
二、组织机构
项目部成立治超领导小组,在地方交通部门指导下,负责本项目所有运输车辆的管理。
组长:赵利坤
副组长:周宗学刘继文
组员:邓建伟李志平邓沧海党永彦赵洪杨宾
二、主要措施
(一)加大源头监管力度
各有关部门及人员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努力将车辆超限超载问题扼制在源头、解决在苗头。
1.加强对料源装载的监管。项目部将加强跟各材料供应商的联
系、加强对土方施工队伍的运输管理力度,严格控制装载吨位,杜绝超载超限车辆上路,同时在各收发料场设置过磅措施或实施专人监管,对超限超载车辆不予收料或发料。
2.加强对驾驶员的监管。建立驾驶员信誉档案,对超限超载的驾驶员按照规定给予处罚,对外来货源驾驶员将通知货主给予处罚。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违法超限超载车辆驾驶员将通知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罚。
3.加强对车辆的监管。对无牌无证车辆杜绝进场,同时加强对地方交通部门的联系,依法上报处理。
4.各材料运输车辆严格按照地方道路管理部门批复路线进行材料运输,杜绝擅自更改路线现象发生。
(二)实行重奖重罚,落实责任倒查制度
严格落实责任制度。发现上路的严重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不仅项目部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外,还要依法报送地方交通管理部门,追究相关单位和部门的责任。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治超氛围
项目部将继续加大对治超宣传工作,注重治超工作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重点对超限超载的危害、国家和省市的治超政策及法律法规及重大举措进行宣传,公布违法违规车辆和名单。
项目部将从车辆管理、货运源头管理、驾驶员管理等源头环节和行驶公路的禁行环节加大力度,依法严管,切实使违法者受损,守法者获益,创造安全、畅通、和谐的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