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模创新工作室
关于继续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
创建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开发区、产业、直属单位工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和优秀职工在建设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一线职工技能素质,按照***号文件精神,今年将继续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开展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以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和优秀职工为带头人,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方向,激发广大职工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调动广大职工钻研技术、提高技能、善于创新的积极性,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至2015年12月31日,完成剩余40个市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示范点的创建。创新工作室示范点实施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再次推出一批优秀职工创新个人、优秀职工创新团队和优秀职工创新成果。
三、创建原则
(一)坚持示范引领,整体提升。充分发挥劳模、高技能人才、优秀职工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创建创新工作室,以点带面,努力把技术创新人才个体优势发展为群体优势,推动职工技术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坚持求真务实,注重质量。服务中心工作,强化“创新、协作、服务”意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质量为先。坚持开展劳动竞赛、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技术比武、技术培训、名师带徒、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将创新工作室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常抓不懈,注重实效。
(三)坚持标准统一,形式多样。按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规定的基本形式、基本条件和任务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
四、基本形式
创新工作室主要有劳模创新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两种形式。
(一)劳模创新工作室应以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特殊贡献,并受到市级及以上表彰的劳模或先进人物名字命名。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以由一名或若干名劳模(先进人物)组成,也可以由劳模(先进人物)和若干名职工组成。
(二)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应由在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等方面有技术专长和理论水平的具有高级及以上职业技能资格等级的高技能人才领衔成立,在一定范围内承担技能培训、技术革新等工作任务。
五、基本条件
(一)标志明显。创新工作室牌匾、组织机构、人员组成、工作职责、目标任务等标志显著,位置醒目。
(二)场所固定。所在单位应为创新工作室提供面积适当、功能明确的固定场所,用于办公学习、创新实践和展示成果、荣誉。
(三)设施齐全。创新工作室要配备必要的专业资料、器材工具、电脑网络、实验仪器等设施。
(四)团队精干。主创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人员组成,形成知识、年龄结构和技术层级科学合理的创新工作团队。
(五)职工参与。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培养技术骨干,发挥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带动作用。
(六)制度完善。活动开展、学习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奖励激励、内部管理等制度完善规范。所在单位每年要对工作室活动开展、作用发挥情况进行综合书面评估。
(七)经费保障。所在单位要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八)资料完备。有工作计划和准确详实的创新活动记录、成员档案等,全面反映工作室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状况。
(九)成效明显。围绕本单位生产经营和发展计划,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并得到推广应用。
六、主要任务
(一)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负责创新工作室成员的培养指导,带头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积极开展技能竞赛、“五小”和名师带徒等活动,发挥创新工作室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做好创新基础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创新工作室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根据本单位实际需要,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成果推广转化等活动。
(三)完善创新项目流程。负责创新工作室年度创新项目的立项申报,承接自主立项及本单位、上级下达或横向协作的创新项目,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课题研究和攻关,配合工会和创新项目专业管理部门做好项目评估、验收、总结、成果启用及管理服务等工作。
(四)提升创新能力。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推动全员创新、持续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阵地。围绕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管理创新。
七、申报条件、申报程序和考核管理
(一)申报条件
创新工作室符合创建形式和条件要求,并获得效果显著的创新成果的,可以申报市级示范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
(二)申报程序
市级示范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由各县(市)区、开发区、产业工会10月30日前向市总工会申报。
申请需上报的材料包括:
1、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表(见附件)一式三份;
2、所在单位的推荐材料。内容包括该工作室近年来的工作内容、研究项目和取得的成绩,设立工作室后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等;
3、工作室的工作制度、管理办法和组织机构;
4、反映该工作室近年来的工作内容和成绩的照片(3至5张),有条件的可提供相关视频;
5、其他必要的材料。
(三)考核管理
市总工会对申报市级示范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对象进行考核,并视申报数量和考核情况确定命名挂牌数量,对挂牌的示范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授予“合肥市金牌职工”荣誉称号。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实行动态管理,市总工会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检查或组织互查。对组织健全、活动正常、制度完善、创新成果显著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给予表彰奖励,对活动开展不力、流于形式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予以通报,直至摘牌。
八、组织管理
(一)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具体负责全市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申报、评选、命名、考核和管理等工作,并向基层工会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实行全过程的宏观指导和服务,及时总结推广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科技成果,协调处理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县(市)区、开发区、产业工会负责本地区、本行业所属单位的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和申报工作,协助市总工会协调处理有关事项。
九、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工会要将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激励劳模、高技能人才、优秀职工为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引领更多职工成为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形成党政支持、工会组织、劳模、高技能人才和优秀职工挂帅、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注重结合,相互促进。要把创新工作室建设与班组建设、创建“工人先锋号”、争当“金牌职工”、技术创新等活动结合起来,规范好现有的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相关工作,做到资源整合、互利共享。
(三)有序推进,务求实效。增强创新工作室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创新工作室的考核、验收、评比、表彰等管理
和激励工作,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尊重和保护创新工作室的智力成果。
(四)总结宣传,推广经验。要把创新工作室打造成为新时期劳模工作和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品牌,大力宣传创新工作室的先进经验。注重发现亮点、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品牌效应,推进创新工作室建设健康发展。
各地各单位接此通知后,认真开展创建工作,填写《市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表》一式三份,于 年 月 日前报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并将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附:1.***年**“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名额分
配表
2.***“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申报表
第二篇:劳模创新工作室
工作目标
发挥劳模带头作用,团结和带领创新工作室全体成员为学校的创新与发展发挥正能量。
工作职责
1、工作室应着力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使教师在团队协作、实践技能、开拓创新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2、工作室应面向全体教师开放。为进入工作室的教师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和相关的课题项目。
3、工作室应加强队伍建设,要有一支思想端正、经验丰富、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一线教师开展工作。
4、工作室应加强实践、应用研究工作,保证工作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工作室应在培养教师素质的同时考虑到学校的社会效益
工作制度
1、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强烈的团队精神,维护团队的声誉及利益。
2、工作室成员除完成工作室分配的任务外,还必须认真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不得拒绝、推脱和延迟完成工作任务。
3、工作室成员之间要互相团结,相互协作,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工作室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必须做好记录,必须按要求严格存档。
5、每年对工作室创新课题进行一次总结分析,对下年工作进行计划安排,组织技术骨干进行经验交流。
6、年终对工作室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提出来年工作思路及打算。
第三篇: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
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
劳模创新工作室系在劳模创新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创新工作。在强化组织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传承劳模精神,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在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促进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高效运转、健康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劳模创新工作室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为响应全总号召,贯彻落实好“十九大〞会议精神,X劳模创新工作室将在党员、劳模、领导干部的三重引领下,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为员工提供学习轨道交通施工技术、发挥创新能力的平台,制造条件让职工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在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同时营造劳动荣耀的社会风气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二、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宗旨
工作室旨:培养、提高轨道交通工程工程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治理能力;为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平安生产对施工重难点进行技术攻关和创新;积极开展以“小制造、小制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重点的创新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制造性,努力将工作室打造成为新时期优秀劳模创新工作室。
三、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性质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X名字命名的,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党支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榜样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传承劳模精神、攻坚克难,尽快掌握、提升优选素材
轨道交通施工技术水平和治理能力。
四、人员组成和根本条件
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由工程部党员、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治理人员组成。
根本条件: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德优良,乐于奉献,工作责任心强,有强烈的创新和钻研精神。
五、创新工作室职责
1、围绕在建轨道交通工程工程,开展学技术、学治理,并针对工程实际施工情况,提出创新课题。
2、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前瞻性、新理念、新方法、新经验等信息,及时搜集各专业工作中的需求信息,及时发觉工作中需要创新或微创新的课题,提出建议、推介好做法。
3、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集中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创新活动、研究课题,对“QC〞成果、群众性创新、专业技术、教育培训等确定的创新课题进行推动,做好过程中问题的反应、研究、解决。
4、围绕研究工程组织开展交流、研讨、合理化建议等活动,集思广益,培养集体凝聚力,发挥全体员工创新积极性。
六、创新工作室活动治理方法
工作室依据工程推动情况积极探究创新课题,依据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需要,不定期组织、开展对创新内容进行交流研讨并对创新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通报。
1、团队建设与治理。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要在组长、副组长的领导和指导下,认真学习、掌握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针对施工过程种所遇到的问题、难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施工本钱为根本目标。
2、技术创新立项治理。在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过程种,对施工技术难度大、重大质量通病、成效低的施工方法、创新感想等,在创新工作会上通过共同商量、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将有价值的课题列为创新工作室阶段性或性的技改攻关创新工程。
3、工作室创新指标及任务划分:工作室每年需完成专利1项以上,QC或工法1项以上,工程技术人员每年每人均需在X期刊上发表文章材料1篇以上;攻关课题由组长或副组长统一安排,直至以文章材料、成果、专利等形式结题。
4、积极开展自我学习和培训。劳模创新工作室倡导大家多学习轨道交通施工技术和治理经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领悟、提高、创新。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需组织人员对职工进行指导和培训,发挥传帮带作用。
5、强化学习和交流提升创新能力。劳模工作室通过召开内部研讨会、邀请专家及外单位行家前来指导、参加外部学习交流等方法进行资源整合、答疑解惑和技术提升。通过各类交流活动,集众家之长,补齐短板,以提高工作室成员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直至完成创新工程的攻关任务。
6、创新工程结题。工作室在年底应将创新成果实施、完成情况进行评审和结题。对已具有指导施工生产的技术更新、方法更新,应及时在工程工程中推广使用,总结出的经验、方法、创新成果已在X、省级期刊上发表文章材料,形成工法和QC成果,申请专利的形式进行结题;“五小”创新内容工作室内部进行评优。
7、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劳模工作室每名攻关骨干的作用,做好对所带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同时做好对技改施工人员、操作人员的技术教育和作业指导,努力提高轨道交通工程经理部全体员工的综合素养。
8、活动痕迹治理。强化对工作室活动痕迹的标准化治理,在做好团队活动记录的同时,强化团队的目标治理过程学习和研讨问题的记录。
9、创新经费的使用。创新经费是为完成创新成果而投入的费用,主要用于:
1〕开展创新活动期间的所涉及到的正常活动费用;
2〕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引进产生的费用,新产品试验费用,以及购置仪器、设备、办公用品及刊物资料的费用;
3〕科技成果申报、评审、鉴定、技术交流、技术咨询费用;
4〕参加培训、学习、上级部门组织的活动所涉及到的报名费、差旅费、餐饮费等;
5〕邀请专家给予技术指导、知识传授所涉及到的费用;
6〕对优秀创新成果实施人员的奖励。
七、创新成果鼓舞
为激发员工在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潜
优选素材
能,促进轨道交通工程创新成果的培养、总结、提升和推广,工作室实行创新鼓舞制度。
1、“创新”的定义:创新主要指为解决问题、完成目标、提高效益,所进行的一切有价值的、能够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改良和制造活动,包含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施工流程创新、治理方法创新。创新分为创新成果和合理化建议两类。
2、创新鼓舞形式:主要遵循物质鼓舞+精神鼓舞+时机鼓舞相结合原则,以充分发挥各种鼓舞手段的协同作用。
3、创新成果奖励
工作室成员及工程部职工提出的创新建议和“五小”成果,经创新工作室审核,评为一等奖的奖励200元、二等奖奖励100元、三等奖奖励50元,并发放荣誉证书。
在X期刊上发表文章材料,每篇奖励300元;省级期刊发表文章材料,每篇奖励200元。
QC活动成果,获市级优秀成果奖的奖励500元,获省级优秀成果奖的奖励1000元。
工法成果,获市级优秀工法奖励500元,获省级优秀成果奖的奖励20xx元。
专利成果,有用新型专利每项奖励5000元,制造专利每项奖励20220元。
劳模创新工作室坚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倡导成员间相互援助、相互鼓舞、共同学习、共克难关、不断努力、多出成果的创新气氛;优选素材
通过齐心协力、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不断提升工程施工治理团队的技术治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为顺利完成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任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作出新奉献。
第四篇:劳模创新工作室章程
***劳模创新工作室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获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为发挥劳模引领效应和教授级高工的专长,加快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高素质科研创新人才,推进单位创新管理、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引领单位建设,根据上海市“科技兴市”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的要求,实现“****”的愿景,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工作室在单位行政和工会的领导下,立足“四个一流”植物园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劳模先进的示范作用,带领职工,加强科研创新、园艺创新和科普创新等。工作室制定及阶段工作目标、计划,建立课题,积极开展活动。通过刻苦钻研,破解工作难题,提高工作效率,培养一大批爱岗敬业、勤奋钻研、勇于创新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科研创新人才。
第三条
工作室努力实现“三个一”目标,即出一批科研创新成果,出一系列科普专著,出一支高技能园艺专业人才队伍。
第四条
工作室设在111室。
第五条 本工作室弘扬社会道德风尚,遵守国家宪法、法律及单位规章制度。
第二章
主要任务
第六条 工作室的主要任务:
(一)认真学习宣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协助各级主管部门做好劳模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二)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宣扬劳模的奉献精神和先进事迹,展示劳模风采,扩大单位形象;
(三)发挥劳模的技术、技能优势,总结推广劳模的先进工作经验,定期组织科研研讨、技术交流与协作,开展攻关和咨询服务活动;
(四)加强与同行业工作室的联络渠道,构筑劳模学习培训、沟通信息、交流技艺和经验的平台,取长补短,增进友谊;
(五)通过高师带徒、导师带教、授课教习等形式,做好传帮带工作,促进有志上进的职工尽快成长,培养、扩大劳模先进的根基;
(六)组织工作室成员对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了解劳模在学习、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状况和要求,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促进劳模政策的贯彻落实。
第三章
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单位行政在双向、自愿的基础上,积极聘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工作室顾问。工作室可组织有志于钻研科研、园艺、科普等技术人员、志愿者和大、中实习生参加相应的课题研究。
第八条
工作室认真开展各项园艺方面技术创新活动,可以查阅活动所需的有关资料和图纸等。
第九条
工作室可以列席单位有关涉及各类科研、园艺、科普的专业会议,了解和掌握相关会议内容和专业技术。
第十条
工作室可向单位领导提出各种技术创新的建议,单位工会帮助工作室推广技术创新的成果。对申报创新先进奖项给予支持和
关心,并给予优先考虑。
第十一条
工作室教育所属人员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工作,编制有关教材,协助单位进行职工技术学习和技术培训,提高职工技术素质。
第四章
组织机构
第十二条 工作室的最高机构是全体成员会议,行使以下职责:(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工作室领导小组成员,吸纳、罢免成员;(三)审议工作室的活动计划和总结报告;(四)决定重大变更和终止事宜;(五)决定其它重大事宜。
第十三条 工作室成员大会须有2/3以上的成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半数以上成员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四条
工作室设主任1名,下设3个专业组,聘顾问若干名。工作室领导小组由主任和各专业组组长组成。
第十五条
成员申请加入或退出工作室,需经工作室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对不能认真负责完成工作室布置的各项活动的成员,由专业组组长及时上报工作室领导小组,经审定后做出调整,同时根据需要及时增补人员。
第五章
工作制度
第十六条
工作室主要负责制定工作计划、日常的组织管理、项目跟踪等,负责创新工作的安排、分解、实施、总结工作。
第十七条
工作室要开展经常性的活动:
1、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攻关立项,年底对照总结;
2、半年一次的专题专业推进会进行研讨;
3、各专业组可根据课题进行情况随时召开项目专题会;
4、组织各类相关技术培训,组织相关技术观摩;
5、每年一次技术创新成果的汇报,注重资料积累;
6、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
第十八条
工作室建立台账制度,会议记录台账、创建活动台账、创新成果台账和成员发展台账等。
第十九条
各部门应积极支持工作室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并对具体业务工作给予认真指导。工作室提出的有关工作建议,相关部门应仔细研究并给予明确答复。
第六章
经费来源
第二十条
工作室经费由上级工会、单位行政和单位工会联合拨款。
第二十一条
单位工会将经费纳入单位工会财务统一管理,并对日常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指导。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自二0一三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单位
二0一三年一月一日
第五篇:劳模创新工作室职责
劳模创新工作室职责
1、围绕学校工作目标、明确学校管理和教学研究内容。工作室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组织学习,研究课题。
2、了解和掌握新理念、新办法、新经验等信息,及时更新观念,指导学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3、集中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活动,树立创新示范作用。每年组织1至2次示范交流活动,完成1至2篇调研报告。
4、围绕研究项目,积极组织开展交流、研讨等活动,集思广益,培育集体凝聚力,形成富有战斗力的团队。
5、发挥劳模示范带头作用健全发挥劳模作用的常态机制。组织和带领教师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争创一流。
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
1、忠于团队,履行责任,乐于助人,严格管理,严于律己,严格执行学校各项工作任务。
2、工作室成员除完成工作室分配的任务外,还必须认真完成学校分派的各项工作任务。
3、工作室成员之间要互相协作,发现问题互相提醒,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工作室成员之间需要以礼相待,对他人热情有礼,并耐心帮助其他教师在工作上遇到的一切难题。
5、工作室设兼职秘书,负责联系成员和相关管理工作。做好活动记录,对各种资料按要求保管存档。
6、工作室活动经费要按照裕安区工会的规定严格管理和支出,款项公开,确保专款专用。
王立平简介
王立平,男,1968年10月出生。1989年师范毕业踏上三尺讲台,一直坚守贫困的乡村小学,倾心钻研教学,细心顺护学生,精心管理学校。2012年被授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2014年荣获全国五一奖章。
勤奋好学,坚信学高为师。坚持阅读大量教育教学专著,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刻苦锤炼教学基本功,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先后四次参加“六安市骨干教师”培训。在南京凤凰母语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凤凰语文论坛”里,他的主题贴多次被评为“随笔百优”、“十佳随笔”、“研备之星”等,2012年被授予“十佳人物”光荣称号。
言传身教,坚持身正为范。二十多年来,他努力践行“为了孩子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孩子们做好榜样;大力发展学生务方面的特长,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积极做好“学困生”转变工作。严谨治学,坚守成绩斐然。几年来,杨店小学校容校貌得到极大改观,多次受到省、市、区领导褒奖。“文明创建”、教育教学质量、“校本教研”等方面工作连续五年获裕安区一等奖。连续三年指导青年教师在裕安区和六安市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氛围浓厚,先后被评为第五、第六届裕安区“文明单位”,六安市第七届“文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