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城乡建设领域BIM技术应用十三五发展规划
湖南省城乡建设领域BIM技术应用“十三五”发展规划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一、湖南省BIM应用主要工作成效与问题分析....................................................................0
(一)BIM技术应用主要工作成效.....................................................................................1
(二)存在问题....................................................................................................................4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6
(一)有利环境....................................................................................................................6
(二)良好机遇....................................................................................................................7
(三)发展空间....................................................................................................................7
(四)发展动力....................................................................................................................8
(五)诸多挑战....................................................................................................................8
三、“十三五”时期BIM技术应用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9
(一)指导思想....................................................................................................................9
(二)发展目标....................................................................................................................9
四、“十三五”时期BIM技术应用发展的主要任务..........................................................10
(一)建设和运维单位BIM应用发展的主要任务..........................................................10
(二)勘察设计单位BIM应用发展的主要任务..............................................................11
(三)施工单位BIM应用发展的主要任务......................................................................12
(四)总承包企业BIM应用发展的主要任务..................................................................14
(五)咨询服务企业BIM应用发展的主要任务..............................................................14
(六)工程监理企业BIM应用发展的主要任务..............................................................15
(七)行业监管与服务的主要任务..................................................................................16
(八)高校BIM发展的主要任务......................................................................................17
(九)BIM数据拓展应用...................................................................................................17
五、“十三五”BIM技术应用发展的保障措施...................................................................19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政府引领作用......................................................................19
(二)加强试点示范工作,落实成果经验......................................................................20
(三)强化人才培养,优化人才队伍..............................................................................20
(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行业认知..............................................................................21
湖南省城乡建设领域BIM技术应用 “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新型城镇化深度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城乡建设领域的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中,信息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下简称“BIM”)技术对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性技术支撑作用,提升建设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信息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全省城乡建设领域经济转型升级,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湖南省BIM应用主要工作成效与问题分析 2015年6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BIM应用配套激励政策和措施,扶持和推进相关单位开展BIM的研发和集成应用,研究适合BIM应用的质量监管和档案管理模式”的工作重点。2016年1月1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为目标,坚持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普及和深化BIM技术在城乡建设领域全产业链的应用,实现从规划、设计、施工、咨询服务、运营维护、公共信息服务等数字化承载和可视化表达,发挥其节省投资、节约资源、缩短工期的综合效益,提升建设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信息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发展,为智慧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BIM技术应用的指导思想。根据《指导意见》工作安排,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省政府各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迅速开展工作,把BIM技术应用作为推进“四化两型”,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提升建筑业技术能力的重要工作抓手,着力制定和落实BIM技术应用措施,BIM技术应用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BIM技术应用主要工作成效
1、BIM应用推动工作机制建立。《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BIM技术应用的“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政策引领,市场主导,示范先行,协同发展”原则。《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在建设领域全面应用BIM技术的通知》确定了“加快制定推动BIM技术应用的政策、技术标准,大力推进设计施工总承包,培育供需市场,形成有利于BIM技术应用发展的市场环境”的重点工作任务,提出了工作目标,明确了推进BIM技术应用的责任,制定了保障措施。2016年已提供省级专项资金支持BIM技术应用推广的基础能力建设。
2、BIM应用技术能力逐步形成。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 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根据《指导意见》工作安排,组织BIM技术应用企业、软件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成立湖南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创新战略联盟和专家委员会,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已有69家。为指导和加快推进我省BIM技术人才培养和储备,召开了湖南省高校BIM技术教育推进工作会议,筹备成立创新联盟教育专业委员会。结合BIM应用实训,全省已确立并授牌了6家培训基地。为指导湖南省的BIM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有序、规范进行,发布了《关于开展湖南省BIM培训工作的通知》,统一了全省BIM技术培训方案,明确了BIM技术的培训类型、培训大纲、培训时间以及培训方法。
3、BIM技术应用宣贯力度加大。BIM技术应用的宣贯工作以加强行业和社会的认知作为切入口,由上往下,逐步深入的原则进行。在省政府组织开展的湖南省新型城镇化领导干部培训班中,对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分管住房城乡建设工作负责人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BIM技术的课程宣贯培训。对全省工程勘察行业技术负责人进行BIM技术课程宣贯培训;在湖南省招标行业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中,也把BIM技术作为继续教育的课程培训并进行能力认证考试;2015中国(湖南)住宅产业化与绿色建筑发展论坛暨新技术产品博览会、2016中国(长沙)住宅产业化与绿色建筑产业博览会均分别开设了BIM技术应用与发展论坛,加大了向全社会普 及BIM技术知识、扩大社会认知BIM技术的宣传广度。
4、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在充分研究国内外BIM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已经在编的国家和行业BIM应用标准,根据我省BIM应用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要求,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BIM应用系列地方标准编制,确定了各BIM应用标准编制计划和主编单位工作责任。目前,已发布《湖南省采用BIM技术建筑工程方案设计招标文件示范文本(试行)》,《湖南省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基础标准》正在报审阶段,《湖南省建筑工程信息模型交付标准》、《湖南省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指南》、《湖南省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指南》等已在编制中。
5、全省BIM公共数据服务平台搭建。为加快开展和实施BIM技术应用的步伐,充分发挥全省优势技术资源和信息共享资源利用效率,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了湖南省BIM公共数据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将BIM技术应用的重要成果、基础构件库、标准、政策文件以及BIM技术的学习课件和网络培训课程、交流和宣传活动信息等在平台共享发布,并通过平台加强对BIM应用单位的工作和技术指导。
6、示范工作有序开展。为加快推进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示范工作,通过示范项目、示范地区的经验总结,形成可以推广的成果,以点带面分阶段有序推动BIM技术应用 工作。2016年确定了15个BIM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和1个BIM技术应用示范地区。同时有13个工程项目作为BIM技术应用示范列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学技术计划中省级建设信息化示范工程项目。
7、首届BIM大赛举办。为促进城乡建设领域相关各方对BIM技术的应用,充分展示我省的BIM技术能力和成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举办了湖南省第一届BIM技术应用大赛。各单位积极响应BIM大赛,大赛组委会共收到50个单位的162项工程参赛项目,涌现出一批在BIM技术应用与拓展领域积极创新的代表企业,将在全省城乡建设领域转型升级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存在问题
1、对BIM技术应用的认识有待提高。城乡建设领域BIM技术的运用和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各层次BIM技术的发展需要从软硬件环境、管理模式、人才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和升级,BIM技术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逐步提高积累的过程。一些地方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BIM技术应用在增强城乡建设信息化发展能力、优化城乡建设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快信息化进程、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缺少认识。在推广BIM技术的前期过程中,一些BIM技术应用单位只看到投入增加、即时收效慢等问题,缺少对BIM技术应用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节省投资、节约资 源、缩短工期等方面所起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导致主观动力缺失,部分单位仍持观望态度。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形势下,如果缺少城乡建设领域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紧迫感,将错过BIM技术的最好发展时机,在新形势下无法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2、BIM应用实际效果差距明显。目前我省BIM技术应用大部分仍停留在建模、碰撞检查等应用初级阶段,BIM技术的研发、BIM数据的拓展应用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发展,BIM技术的应用价值无法充分体现,BIM技术实际应用范围和结果与BIM技术所具备的应用强大功能差距较大,导致BIM技术应用单位投入与产出比失衡。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时代到来,BIM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集成应用迫在眉睫,但目前BIM数据的拓展应用状态与城乡建设领域转变发展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等对建筑业信息化的要求差距明显。
3、整体BIM技术的应用能力偏低。整体应用能力偏低是目前BIM技术应用的瓶颈所在,主要凸显在:BIM技术应用从业人员技术能力不全面;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各阶段的一线技术管理人员BIM应用能力缺乏。国外BIM软件本土化程度低,国产自主知识产权BIM软件研发相对滞后,BIM设计软件产品种类较少;工程总承包和施工类BIM软件功能单一,以BIM算量和工程管理为主;工程建设各方 BIM协同使用困难,设计模型、施工模型、算量模型和运维模型等各种数据之间缺少有效的一体化的数据格式进行交换和共享,各环节信息传递存在障碍。
4、BIM技术应用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健全。政府管理模式有待改变。目前虽然政府及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BIM技术应用的引导和推动政策,但是一些地方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BIM技术应用发展缺少规划,统筹推进和工作协调机制建立滞后,城乡建设管理上仍沿用传统方式,在规划许可、招投标、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审查、质量安全监督等环节工作机制与全省BIM技术应用相关要求存在差距。受传统建筑业产业结构、经济基础、企业管理模式等影响,一些企业在推广BIM技术的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对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存在短视和忽视,形成BIM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各种自我壁垒和管理瓶颈,导致企业推广滞后,甚至放弃推广。
二、“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有利环境
从国际国内市场发展环境看,随着经济全球化,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 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新时期,新型城镇化步伐势必加快,住宅产业化必将全面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城市快速交通体系、城市综合管廊、绿色建筑等方面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政府积极推动BIM技术的普及应用,建筑业企业高度重视BIM技术应用带来的经济效益,都为BIM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二)良好机遇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中,结合我省“一带一部”的区域优势以及PPP模式和建设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的推进将为我省城乡建设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十三五”时期,社会信息化将快速深入发展,住建部《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增强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能力,优化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环境,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塑造建筑业新业态”。BIM技术作为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有效手段和关键技术,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普及和深化BIM技术在城乡建设领域全产业链的应用,更为BIM技术在城乡建设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发展空间。
(三)发展空间
随着城乡建设信息化技术逐步深入运用,城乡建设领域 必将借助“互联网+”思维推动行业发展,BIM应用也将迈入新的发展空间。BIM技术的应用势必会从单纯的项目运用走向与先进技术集成或与应用系统集成的道路,最大化的发挥BIM技术的综合价值。基于BIM的建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3D扫描、3D打印、虚拟现实、3DGIS等新技术必将成为推动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四)发展动力
粗放式管理模式和粗放型增长带来的是严重的资源和环境危机,而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是引领传统行业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BIM技术的应用可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城乡建设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质量安全水平的目标,在日趋激烈市场竞争中形成更强的竞争力,这是BIM技术在城乡建设领域中应用和发展的原动力。
(五)诸多挑战
基于全省BIM技术发展要求和目前存在的问题,我省BIM技术应用也面临如管理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应用深度、覆盖范围、应用软件、数据交互和共享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深入研究、主动应对、制定措施、落实责任、消除短板。综上所述,BIM技术将是推动整个城乡建设领域实现转变和技术飞跃的关键技术,在 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中,只要我们提高认识、深入实践、全面推广,城乡建设领域全产业链技术发展必将迈入新境界。
三、“十三五”时期BIM技术应用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落实《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任务要求,以实施《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为指引,以BIM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以人才和技术为支撑,在普及和深化BIM技术在城乡建设领域全产业链的应用基础上,加快推动基于BIM技术的城乡建设信息化应用,增强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互联网”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与融合,为城乡建设信息化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在完成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目标的基础上,结合《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工作要求,到2020年底,建立BIM技术应用的相关政策、技术标准和应用服务标准;我省城乡建设领域建设工程项目全面应用BIM技术;规划、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工程总承包、房地产开发、咨询服务、运维管理等企业全面普及BIM技术; 以BIM为主要技术手段,增强基于BIM的“建筑+互联网”与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全面提高湖南省城乡建设领域信息化水平,应用和管理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四、“十三五”时期BIM技术应用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建设和运维单位BIM应用发展的主要任务
1、加强技术宣贯,促进市场发展。通过我省建设单位BIM交流大会的定向深入宣传,推动建设和运维单位对BIM技术应用的需求,促进BIM成果需求快速发展,加快推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2、加强机制建设,提高管理能力。结合企业自身业务特点,建立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机制,全面提升企业基于BIM的管理能力。建立项目各参与方BIM实施成效考评机制,全面评估BIM实施效能与经济效益。
3、深化需求,推进全过程应用。以项目为载体,明确项目BIM应用总体需求;以需求为主导,深入研究基于BIM的全过程项目管理以及项目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方式,明确BIM各阶段应用目标、应用范围、实施计划,推进工程项目全生命期BIM技术应用。
4、建立管理平台,促进协同应用。以我省BIM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整合建设和运维单位BIM数据管理需求,开发并建立以建设单位为中心的项目级BIM数据协同管理平台和BIM基础数据库,为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咨询、运维等各阶段、各参与方提供统一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环境,提高多方协同工作效率,实现BIM应用效能最大化。
5、拓展横向应用,加强技术研发。鼓励建设和运维单位联合BIM技术咨询服务企业加强技术研发,研究基于BIM技术的运维管理模式,明确业主运维管理需求,推动BIM运维平台系统开发。
(二)勘察设计单位BIM应用发展的主要任务
1、研究建立基于BIM的工程勘察流程与工作模式。在工程项目勘察中,推进基于BIM进行数值模拟、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实现建筑与其地下工程地质信息的三维融合。研究构建支持异构数据和多种采集方式的工程勘察信息数据库,实现工程勘察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
2、加快设计模式转型升级。加快从传统二维CAD协同设计模式向BIM协同设计模式的转型升级;研究以BIM模型和信息数据为中心的设计生产方式与管理方法,制定企业级BIM设计实施标准,营造三维协同设计工作环境。建立企业级BIM资源库、标准库、人才库。
3、加强BIM勘察设计软件本土化研发。鼓励基于BIM勘察设计软件的本地化工具研发,大力发展标准化、模块化、参数化设计方式,提高BIM勘察设计生产效率。
4、扩大应用范围,加强应用深度。通过BIM技术在工 程项目策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深化设计等各设计阶段,普及总图、建筑、结构、机电公用、以及建筑外皮、装饰装修、环境景观经济造价等各专业的实践应用,加强BIM技术在各阶段设计方案的性能和功能模拟分析、优化、绘图、可视化沟通中的应用深度,大幅提升设计质量。
5、规范BIM设计成果交付。根据BIM设计深度和设计成果交付相关规定,研究不同阶段BIM设计成果交付细节,制定企业级BIM设计成果交付标准以满足成果应用需求,为性能和功能模拟分析、优化、可视化沟通、三维报建、三维审图等工作提供运行数据。
6、促进BIM设计模型延续应用。研究设计BIM模型向施工模型、算量、运维模型转换的方法和规则,鼓励建立模型转换机制,最大化减少施工、算量、运维阶段的重复建模工作,提高施工、算量、运维方对设计模型的深化效率。
7、加快研究“互联网+”模式下工程设计咨询服务的创新模式。开展云协同、云应用、大数据、网络众包、电子商务和敏捷定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究。
(三)施工单位BIM应用发展的主要任务
1、加强模型转换研究,实现设计与施工数据传递。以设计BIM模型为基础,结合施工阶段施工流程、工艺等实际需求,加强对各专业模型深化、拆分、数据筛选与添加的研究,提升设计模型向施工模型转换效率,促进设计阶段与施 工阶段的BIM数据传递和深化应用。
2、扩大专业应用范围,加强技术应用深度。加强BIM技术在机电、幕墙、装配式建筑结构、装修等深化设计中的应用,充分利用BIM技术进行可视化施工指导、施工模拟、物资管理,加强基于BIM技术的幕墙、钢结构数字化加工、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和机电管道预制安装应用,扩大技术应用范围。
3、加强业务数据集成,提升项目管理应用。以BIM技术为依托,充分利用其可视化、可分析性、共享性、协同性的特点,集成技术业务、生产业务与成本业务等数据,为项目管理提供准确的业务动态数据和分析结果,提升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综合管理能力。建立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提升多方协同管理效率。
4、建立BIM+移动互联网模式,实现多方协同应用。以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为依托,BIM模型为载体,结合移动设备和互联网,建立BIM技术施工现场即时应用手段,提高现场技术交底,质量检查、材料追踪、过程监控能力,实现多方协同应用。
5、建立虚拟验收,推进竣工模型交付。以BIM施工模型为数据基础,建立BIM技术辅助验收机制,实现施工过程的模型更新与数据集成,推进基于BIM模型的竣工交付,提供项目运维管理所需的BIM基础数据。
(四)总承包企业BIM应用发展的主要任务
1、建立基于BIM技术的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管理模式。建立重点示范项目,以点带面,以项目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出适合我省企业特点、项目特点的设计施工一体化BIM项目管理策略和方法。
2、大力推进BIM技术在工程总承包项目全过程应用。通过BIM技术与项目策划、设计、采购、施工、竣工交付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BIM技术精细化、协调性等特点,实现工程总承包项目节约项目资源、提升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成本。
3、加快基于BIM技术的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管理平台开发。改进项目管理手段,提升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水平,提升项目管理效率。
(五)咨询服务企业BIM应用发展的主要任务
1、打造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咨询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工程咨询企业在数据收集、归纳、分析、预测等能力方面的传统工作优势,运用BIM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提高工程咨询服务水平,推动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咨询业务整体发展。
2、加强BIM数据互通研究,促进BIM大数据集成。以BIM技术咨询服务企业为依托,组织深入研究主流BIM软件间的数据互通机制,建立软件间数据互通的软件准入规 则,加快实现项目策划、设计、采购、施工、运维各阶段项目各参与方的数据交互与整合,促进BIM数据一体化集成。
3、加强技术研发,提升技术应用能力。鼓励本地BIM技术咨询服务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根据我省BIM技术应用发展要求,研究BIM技术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融合应用;研究BIM模型轻量化技术;研究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建筑工业化建造、城市地下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等的融合应用,加快推动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的建设。
(六)工程监理企业BIM应用发展的主要任务
1、加强能力建设。加强监理人员BIM技术培训,提高对BIM模型审核、数据提取、数据应用、数据更新的能力,加快BIM技术在工程监理过程中的应用。
2、明确技术应用。明确工程建设过程中BIM技术在合同管理、信息管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的技术应用,促进工程监理技术业务由传统手段向建筑信息化手段转型升级。
3、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工程全过程的监理模式。以项目实践为基础,深入研究BIM技术在工程监理中的应用模式,促进BIM技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应用,提升BIM技术应用综合价值。
(七)行业监管与服务的主要任务
1、加快BIM服务收费标准编制。通过出台BIM服务收费标准,规范和指导BIM技术应用服务收费,避免不良竞争,打造可持续发展市场环境。
2、加快基于BIM的数字化审图建设。以数字化审图系统为基础,利用BIM技术快速、全面、准确、协同的优势,探索基于BIM的数字化审图方法,建立基于BIM的数字化审图平台。
3、建立BIM评审和评价体系。建立基于BIM的技术评审体系,明确城乡建设各阶段技术评审标准和方法,为项目规划、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工程总承包以及物业运维各阶段的城乡建设行政管理和招投标监管等业务提供依据和指导。组织建立BIM科技评价体系,对BIM技术应用中产生的具有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具备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等属性的科技成果及技术标准开展科技评价,把成熟的、先进的、有市场前景的BIM技术应用科技成果及时向社会和市场推介,指导和促进BIM技术应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BIM技术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4、加速BIM培训推广、加强认证体系建设。以湖南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创新战略联盟为依托平台,组织全省各BIM培训基地,加速进行BIM技术培训工作,加强BIM技术人员能力认证体系建设,开展BIM技术应用 人员能力认证。
(八)高校BIM发展的主要任务
1、加强宣贯,提高认识。组织BIM技术宣贯讲座,加强宣传力度,提高BIM相关专业师生认识,进一步明确BIM教学在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推进体系建设。制定高校相关专业学生BIM技术培养计划,明确课程设置、学分占比、教材选用,建立高校BIM技术应用教育培训体系,加快推进BIM技术在高校相关专业普及教学。
3、加强实践教学。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鼓励高校建立BIM实训机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BIM教学针对性和吸引力。鼓励校企合作,整合BIM实践教学资源,形成全社会支持BIM教学的良好局面。
(九)BIM数据拓展应用
1、建立BIM与互联网发展模式,以BIM公共资源平台为依托、建立BIM技术基础数据库及公共信息交流应用平台,促进BIM技术与城乡建设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2、促进BIM与云计算的集成应用,发展云计算与BIM技术的有效结合,实现BIM模型信息远程共享,提升多方协同工作效率,依托云计算技术强大的计算能力,结合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拓展BIM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应用能力和数据采集与集成能力。
3、BIM与物联网的集成应用,建立施工阶段BIM与无线射频技术、信号采集系统等技术结合应用,提高工程建设阶段现场安全管理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4、推进BIM与虚拟现实技术集成应用,研究BIM技术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项目设计阶段进行交互式设计、仿真模拟分析应用,提升项目设计质量;在项目施工阶段进行施工工艺模拟、施工方案优化,实现可视化施工指导和虚拟验收;在运维阶段集成项目数据与模型,实现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运维管理。
5、推进BIM与3D扫描集成应用,充分发展BIM模型数据与3D扫描实测数据的互通融合,推动实现设计复核、施工质量逆向检测、高精度预制拼装、高精度变形检测、土方开挖工程量测算、竣工模型复核等的有效应用。
6、促进BIM与3D打印集成应用,研究在设计阶段基于BIM模型3D打印出建筑微缩模型进行方案模拟分析和展示审查的应用方法,研究在施工阶段基于BIM模型利用3D打印进行复杂构件和整体制作的应用方法和发展方向。
7、促进BIM与GIS集成应用,研究GIS结合BIM技术在城市规划、城市交通分析、城市微环境分析、市政管网管理、地下综合管廊设计、住宅小区规划、既有建筑改造、运维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建模精度、分析精度、决策效率和成本控制水平。
五、“十三五”BIM技术应用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政府引领作用
1、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加强工作指导,充分发挥湖南省BIM技术应用战略创新联盟的作用,定期组织开展技术研究、咨询论证和技术交流、技术服务等活动,加强各联盟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知识管理、资源共享与深化应用。
2、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继续组织完善BIM技术应用技术标准以及招投标和合同示范文本,在规划、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工程总承包以及物业管理等招标文件和合同示范文本中增加BIM技术应用的内容和要求,逐步将BIM应用实施能力纳入投标人资格要求;制定各阶段BIM成果交付标准,规范项目各参与方成果数据交互格式和范围。
3、借助湖南省施工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研究基于BIM模型的数字化审图方法,推动BIM应用成果的审查和交付,为湖南省城乡建设领域大数据的收集工作打下基础。
4、由BIM技术应用创新战略联盟牵头,组织软件厂商和相关企业,研究BIM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和瓶颈问题,采用众筹的方式共同研发符合城乡建设实际需求的BIM应用软件或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5、加快建设并完善湖南省BIM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平台的数据引导和共享作用,推动相关企业的BIM应用,促进 相关企业BIM技术的发展。
(二)加强试点示范工作,落实成果经验
继续深入开展试点示范工作,修订示范项目验收标准,加大示范项目支持力度,加强示范项目后评估工作,扶持具有社会影响的重点BIM项目。建立示范项目经验交流平台,通过试点示范项目的实施和运营,改变传统的管理和生产方式,引导相关企业研究基于BIM技术的管理办法以及协同工作模式,提升企业BIM技术应用的综合管理能力,实现BIM技术应用在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强化人才培养,优化人才队伍
1、充分调动全省各培训基地的积极性,督促各培训基地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制定对培训基地的考核办法,全面开展湖南省的BIM人才培训工作。
2、勘察设计、施工企业要调整BIM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增加行业知识的广度,打造高素质的BIM协同团队。
3、加强工程总承包企业BIM管理人才的培养,着重培养掌握BIM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4、推动高校的BIM技术应用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支持大专院校和相关企业开展深层次的教育培训合作,增强在校学生的实践经验,鼓励大专院校设置相关的BIM课程,逐步成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5、在完成全省市州BIM宣贯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各市 州的BIM技术应用培训,各市州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支持建立本土化的BIM技术培训机构,为本地BIM技术应用单位培养BIM技术应用人才。
(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行业认知
1、加大针对建设和运维单位的宣传工作,增强BIM技术应用在建设和运维单位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充分调动建设和运维单位的积极性,发挥建设和运维单位的管控能力,提高建设和运维BIM技术应用效益,加快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全生命期的应用。
2、借助各类媒体和宣传手段,宣传BIM技术相关政策、标准以及国内外BIM应用成功案例,展示我省BIM应用成果和效益,提高社会认知度。
第二篇:BIM技术应用心得
总承包管理精细化的宝刀
------BIM技术应用心得
为响应局里对BIM技术应用的号召,在项目领导和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本人有幸在营口万达项目参与了BIM技术的应用工作。通过本项目BIM的创建及应用,我作为一名机电安装责任工程师,有如下的心得体会:
BIM绝不只是一个软件。
如果BIM只是一个软件的话,就像我们熟知的CAD或者广联达,那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BIM技术的应用只是在大家会应用Revit的情况下,就会想大家能看懂蓝图和CAD图纸一样,只是图纸的形式变了而已。当然,BIM技术的应用还是要建立的三维图纸软件基础之上的!
在一个建筑物的BIM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它所涵盖所有施工内容、施工顺序、以及工程量的准确数值,为该建筑物从建设到拆除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和管理依据。
在工程整个生命周期中,建筑信息模型可以实现集成管理,因此这一模型既包括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时又包括建筑工程管理行为的模型。将建筑物的信息模型同建筑工程的管理行为模型进行完美的组合,在一定范围内,建筑信息模型可以模拟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行为。
不远的将来,我们每个工人都可以拿着IPAD,依托BIM软件按照模型信息开展施工,我们每个管理人员也会拿着IPAD上楼进行检查和验收。因此,他绝不只是一个软件,而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BIM将打开建筑管理效率的大门。
BIM技术的应用,将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使得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运营管理乃至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管理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BIM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在设计阶段就会避免很多图纸会审的问题,这是很直观的。通过建筑模型我们会很直观的看到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施工的交叉次序。BIM提供了可视化的思路,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的构件形成一种三维的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在BIM建筑信息模型中,由于整个过程都是可视化的,所以,可视化的结果不仅可以用来效果图的展示及报表的生成,更重要的是,项目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都在可视化的状态下进行。所以说这是打开管理效率的大门。
BIM是总包精细化管理的宝刀。
协调工作是建筑业中的重点内容,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业主及设计单位,无不在做着协调及相配合的工作。一旦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就要将各有关人士组织起来开协调会,找各施工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然后出变更,做相应补救措施等进行问题的解决。那么这个问题的协调真的就只能出现问题后再进行协调吗?在设计时,往往由于各专业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不到位,而出现各种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例如暖通等专业中的管道在进行布置时,由于施工图纸是各自绘制在各自的施工图纸上的,真正施工过程中,可能在布置管线时正好在此处有结构设计的梁等构件在此妨碍着管线的布置,这种就是施工中常遇到的碰撞问题,像这样的碰撞问题的协调解决就只能在问题出现之后再进行解决吗?BIM的协调性服务就可以帮助处理这种问题,也就是说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提供出来。当然BIM的协调作用也并不是只能解决各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它还可以解决例如:电梯井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及净空要求之协调,防火分区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地下排水布置与其他设计布置之协调等。所以,他为总承包提供了精细化管理的技术依据。
作为一个项目的总承包,我们管理的最大误区在于,我们只是尽力给各个分包提供作业面,而没有真正地管控他们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以及整个工程相关的节点问题。一个大的项目,没有谁会100%全面考虑到各个专业穿插、节点的质量与进度。除了建筑模型----BIM.而往往对于精通建筑行业的业主而言,所有专业穿插、节点的质量与进度的管理是交给总承包商的。这给我们应用BIM技术的项目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例如:某项目,“所有的非设计变更引起的拆改费用均由总包承担”。还好,我们的领导们慧眼看江山,从一开始就通过BIM技术的运用,从根本上解除了拆改带来的效益风险。
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加强从建筑物挖图开始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的管控,尤其是作为总承包单位从质量、安全、进度、创新全方面对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分包队伍的管控,提升总承包项目的生产效率、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建造成本,建筑信息模型将给总承包管理以及建筑行业的管理带来全方位的革新。
有了建筑信息模型,我们从一开始的图纸会审,到进度管理,到质量安全管理,再到各专业穿插的协调管理,最后到项目的成本效益管理,我们的总承包管理将会更加精细、直观、从容、自信,还可以说是完美。
要我说,BIM就是总承包管理精细化的宝刀。
第三篇:BIM技术应用实施方案
BIM 技术的应用实施方案 一、BIM 技术介绍 BIM(建筑信息模型)是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的简称,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所以说,BIM 是对工程项目相关信息的详尽表达,是数字技术在建筑业中的直接应用,它代表了信息技术在建筑业中应用的新方向。
二、BIM 的价值 具体而言,BIM 的应用具有以下价值:
1、解决当前建筑领域信息化的瓶颈问题。
建立单一工程数据源。工程项目各参与方使用的是单一信息源,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实现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从根本上解决项目各参与方基于纸介质方式进行信息交流形成的“信息断层”和应用系统之间“信息孤岛”问题。
推动现代 CAD 技术的应用。全面支持数字化的、采用不同设计方法的工程设计,尽可能采用自动化设计技术,实现设计的集成化、网络化和智能
化。
促进建筑生命期管理,实现建筑生命期各阶段的工程性能、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的集成化管理,对建设项目生命期总成本、能源消耗、环境影响等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
2、基于 BIM 的工程设计 实现三维设计。能够根据 3D 模型自动生成各种图形和文档,而且始终与模型逻辑相关,当模型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图形和文档将自动更新;设计过程中所创建的对象存在着内建的逻辑关联关系,当某个对象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对象随之变化。
实现不同专业设计之间的信息共享。各专业 CAD 系统可从信息模型中获取所需的设计参数和相关信息,不需要重复录入数据,避免数据冗余、歧义和错误。
实现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某个专业设计的对象被修改,其他专业设计中的该对象会随之更新。
实现虚拟设计和智能设计。实现设计碰撞检测、能耗分析、成本预测等。
利用 BIM 技术,通过搭建并整合各专业的 BIM 模型,设计师能够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下方便地发现设计中的碰撞冲突,从而大大提高了综合设计能力和工作效率。及时排除工程施工环节中可能遇到的碰撞冲突,显著减少由此产生的变更申请单,更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降低工期延误。
3、基于 BIM 的施工及管理 实现集成项目交付 IPD(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管理。把项目主要参与方在设计阶段就集合在一起,着眼于项目的全生命期,利用 BIM 技术进行虚拟设计、建造、维护及管理。
实现动态、集成和可视化的 4D 施工管理。将建筑物及施工现场 3D 模型与施工进度相链接,并与施工资源和场地布置信息集成一体,建立 4D 施工信息模型。实现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进度、人力、材料、设备、成本和场地布置的动态集成管理及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
实现项目各参与方协同工作。项目各参与方信息共享,基于网络实现文档、图档和视档的提交、审核、审批及利用。项目各参与方通过网络协同工作,进行工程洽商、协调,实现施工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的管理和监控。
实现虚拟施工。在计算机上执行建造过程,虚拟模型可在实际建造之前对工程项目的功能及可建造性等潜在问题进行预测,包括施工方法实验、施工过程模拟及施工方案优化等。
4、基于 BIM 的建筑运营维护管理 综合应用 GIS 技术,将 BIM 与维护管理计划相链接,实现建筑物业管理与楼宇设备的实时监控相集成的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
基于 BIM 进行运营阶段的能耗分析和节能控制。
结合运营阶段的环境影响和灾害破坏,针对结构损伤、材料劣化及灾害破坏,进行建筑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分析与预测。
总之,BIM 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它涉及到从规划、设计理论到施工、维护技术的一系列创新和变革,是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BIM 的研究对于实现建筑生命期管理,提高建筑行业设计、施工、运营的科学技术水平,促进建筑业全面信息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 BIM 的推广和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过程化、精细化将成为可能,并不断的得到完善。
施工企业要走出一条管理模式合理、产业不断升级的发展之路,需要结合实际项目,加强 BIM 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和推广。企业要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遵循规范、合理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做好 BIM 技术的项目实施工作,通过积极项目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建立一批 BIM 技术应用标杆项目,充分发挥 BIM 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价值。
三、BIM 在施工阶段的应用及维护 在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的管理关系到建筑能否安全科学的建成,能否为施工单位带来效益的决定因素。所以,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和优秀的管理团队对能成功管理工程项目起着决定性作用。而 BIM 可以说是目前相对先进的技术,其先进性是适用于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
3.1、实现可视化施工 将建筑物及施工现场 3D 模型与施工进度相链接,并与施工资源和场地布置信息集成一体,建立 4D 施工信息模型。实现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进度、人力、材料、设备、成本和场地布置的动态集成管理及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
比如,利用 BIM 进行施工质量管理。BIM 模型储存了大量的建筑构件、设备信息。可以根据模型中的施工要求,跟踪现场施工人员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先进的测量技术及工具的帮助,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各类材料进行跟踪、记录、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现场施工现状,第一时间找出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及安全隐患,如,可能出现的不合格材料;因施工
人员的不规范操作造成隐患。因此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保障施工的正确,达到监控施工质量管理的目的。
以 BIM 模型代替传统二维图纸指导现场施工,可以避免现场人员由于图纸误读引起施工出错。此外,BIM 通过整合其他技术,指导、跟踪、分析作业现场的各类活动,不仅能保证施工期间不产生重大失误,也为项目运营维护准备了准确、直观的 BIM 数据库。
3.2、进行施工前的“预施工”----数字化施工 所谓的“预施工”,是基于 BIM 技术的进度管理通过虚拟施工对施工过程进行反复的模拟,让那些在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虚拟环境中提前发生,再逐一修改,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使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达到最优。再用来指导实际的项目施工,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
通过预施工,进行建筑、结构、水电管线设计模型间的碰撞试验可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减少专业协调的时间和工作。现实建筑工程中,很多问题只有通过施工后才能发现,这就引起返工、费用的超支或工期延误等各种问题。通过“预施工”,即进行施工的预演,可以在施工前发现问题,进行变更,这样既可以减少成本,也可以缩短工期。利用 BIM 模型提供的详细数据可以合理安排资金计划、人工计划、材料计划和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在 BIM 模型所获得的工程量上赋予时间信息,我们就可以得到任意时间段的工程量等信息,进而得到任意时间段的工程造价,而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制定出比较贴合实际的资金计划。同时,还可以根据在任意时间段所得知的工程量,分析出大概所需要的人工、材料、施工设备的数量,之后,能够科学合理的安排工作。
3.3、BIM 在用户使用阶段的应用分析 众所周知,建筑的维护占整个建筑周期一大半的比例,随着时间流逝,维护的成本越来越高。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业主和运营商在维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后续的维护方面的耗费是成本的近三分之二。特别是翻新维护方面,往往因为丢失竣工的平面图等相关数据而不得不增加不必要的翻新预算成本。如购房者购房时,开发商应该将 BIM 建立的三维模型作为项目的“说明书”,一并转交给住户,作为购房者装饰房子或改变房屋布局的主要依据。现在很多购房者购房以后,由于不满意房子的布局或想扩展房子的空间,比如在墙壁上掏壁橱,而对房子进行修改。但由于不了解房子的主体结构,很多购房者在改变房子布局时,将房子的承重墙打掉或损害其他的承重构件,以至于房子的安全性能降低,更严重的可能危及整栋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我国应用 BIM 技术主要是在设计阶段,在施工阶段应用的比较少,而在维护阶段更是少之又少。固然是因为,BIM 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才起步没多久,普遍的中小型建筑都没能力使用 BIM 技术,造成 BIM 在用户使用维护阶段的市场太小。
四、BIM 工作在本项目的实施计划 我司针对本工程特点,采用 BIM 技术提高深化设计能力,保证本工程深化设计质量。我司拥有丰富 BIM 深化设计的经验,能胜任本工程深化设计的要求。
4.1 工作重点及目的 1)结合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深化,制作本工程 BIM 模型; 2)结合碰撞检查及设计优化,根据现场变更进行更新;
3)根据BIM模型制作施工进度模拟动画,并对复杂部位进行安装模拟;根据 BIM 模型进行深化并进行工程量精确计算。
4.2
BIM 组织管理机构 在启动施工流程前,我公司将组建 BIM 小组,委派具有丰富深化图纸经验、熟悉 BIM 技术的专业人员任 BIM 总负责,全权负责 BIM 的实施计划。
项目总承包项目经理部设 BIM 领导组组长,指导 BIM 工作组组长带领BIM 工作团队完成 BIM 模型建立、维护及协调等工作。成立 BIM 中心,确定 BIM 中心人员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工作团队分为设计管理组,进度管理组、协调管理组。总承包将在施工总承包合同签订后的 30 天内,将 BIM中心组织架构表提交业主审核及批准。
项目部设如下 BIM 管理和实施组织机构,详见下表:
序号 专业 / 职务 工作职能 备注 1 BIM管理经理 协调业主、顾问、项目部和上级部门关系,全面负责本工程 BIM 系统的建立、运用、管理,与业主BIM 团队对接沟通,全面管理 BIM 系统运用情况 1 名 2 土建BIM工程师 负责本工程建筑专业 BIM 建模、模型应用,深化设计等工作,主要为提供完整的梁、柱、板等结构,墙、门窗、楼梯、屋顶等建筑信息 Revit 模型,以及主要的平面、立面、剖面视图和门窗明细表,以及面视图三道尺寸标注,方便施工沟通。名 3 给 排 水BIM工程对本工程给排水、消防专业建立并运用 BIM 模型,管线综合深化设计、水泵等设备、管路的设计复核2 名
师 等工作,主要包括提供完整的给排水管道、阀门及管道附件的 Revit 管网模型,变更工程量计量工作流程以及主要的平面、立面、剖面视图和管道及配件明细表,以及平面视图主要尺寸标注等。暖通BIM工程师 对本工程暖通专业建立并运用 BIM 模型,管线综合深化设计、空调设备、管路的设计复核等工作,主要包括提供完整的暖通管道、系统机柜等的 Revit暖通管网模型,以及主要的平面、立面、剖面视图和管道及设备明细表,以及平面视图主要尺寸标注等。名 5 消防BIM工程师 对本工程消防专业建立并运用 BIM 模型,管线综合深化设计、消防设备、管路的设计复核等工作,主要包括提供完整的消防管道、系统机柜等的 Revit消防管网模型,以及主要的平面、立面、剖面视图和管道及设备明细表。名 6 电气BIM工程师 对本工程电气专业建立并运用 BIM 模型,管线综合深化设计、电气设备、线路的设计复核等工作,提供完整的电缆布线、线板、电气室设备、照明设备、桥架等的 Revit 电气信息模型,以及主要的平面、立面、剖面视图和设备明细表,以及平面视图主要尺寸标注。名 7 幕墙BIM 对本工程幕墙专业建立并运用 BIM 模型,为幕墙加 2 名
工程师 工提供数字化加工图纸,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及进度进行幕墙安装模拟,将幕墙技术参数、维修资料等信息输入模型。其 它 专业 BIM工程师 涉及到的各个专业配合总包 BIM 管理部进行模型的建立与信息的完善,为项目实施 BIM 应用提供支持,并定期参与 BIM 会议,听从总包管理部安排。
每单位 1名 五、BIM 系统工作计划 依据业主对工程的工作内容及时间节点要求,以及工程施工的整体计划,制定 BIM 项目实施计划书。
在 BIM 模型创建和深化工作之前,施工总承包合同签订后的 45 天内,提交业主审核及批准 BIM 执行计划书。
BIM 系统工作计划表 序号 工作内容 完成时间及结果 1 BIM 团队搭建 合同签订前完成核心人员召集工作,合同签订后 10 天内完成团队搭建工作 2 BIM 执行计划书 合同签订后的 45 天内完成 3 核对及完善设计阶段BIM 模型 合同签订后,施工阶段最初 BIM 模型创建前完成 4 施工阶段 BIM 模型创建及维护 合同签订后的 120 天内完成 5 施工阶段初摸 收到变更单后 14 天内完成模型修改 6 BIM 模型的协调、集成 在出具完工证明前,总承包负责完成 BIM
竣工模型的整合及验证 7 基于 BIM 模型完成施工图综合会审和深化设计(包括 CSD 图与CBWD 图)
与图纸一起递交 BIM 模型 8 基于 BIM 模型完成施工图综合会审和深化设计(包括 CSD 图与CBWD 图)
与图纸一起递交 BIM 模型 9 碰撞检测报告及解决碰撞 在相应部位施工前 1 个月内 10 4D 施工模拟及进度优化 在相应部位施工前一个月内 11 自动构件统计 收到变更单后 14 天内完成构件自动统计 12 预制、预加工构件的数字化加 配合钢结构设计、制作、安装同期完成 13 施工现场实时监控 合同签订后 40 天内 六、BIM 系统工作流程
(一)、BIM 系统模型的创建、维护 1、对设计阶段图纸进行核对及完善 总承包负责在设计图纸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更新。为确保施工阶段所有基于 BIM 模型的各项工作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基础,在工程开始之初的图纸会审阶段,总承包方将对设计阶段的 BIM 模型进行仔细核对和完善。
(1)由设计方提供设计阶段相应的 BIM 应用资料和设备信息。
(2)对设计阶段相应的 BIM 模型及相关资料进行核对。
(3)组织设计方和业主代表召开 BIM 模型及相关资料的交接会议。
(4)根据设计方和业主补充的信息,完善设计阶段 BIM 模型。
2、对施工阶段 BIM 模型进行核对及完善 总承包负责在服务期内为项目创建并维护主要专业的施工阶段的 BIM模型,在设计深化和现场施工过程中将 BIM 设定为必要环节,保证 BIM 模型中的信息正确无误。
(1)根据设计变更及设计深化及时修改和更新 BIM 模型。
(2)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进度及时修改和更新 BIM 模型。
(3)总承包根据业主要求的时间节点,提交与施工进度和设计深化相一致的 BIM 模型,供业主审核。
(二)、BIM 系统模型的协调、集成 总承包和业主在专业工程和独立分包工程合同中明确分包单位建立和
维护 BIM 模型的责任,总承包负责协调、审核和集成各专业分包单位/供应单位/独立施工单位/工程顾问单位等提供的 BIM 模型及相关信息。
(1)总承包负责督促各施工分包在施工过程中应用 BIM 模型,并按要求深化。
(2)总承包对各施工分包提供 BIM 技术支持和培训。以保证施工分包在施工过程中应用 BIM 模型。
(3)总承包负责基础和验证最终的 BIM 竣工模型,在项目结束时,向业主提交真实准确的竣工 BIM 模型、BIM 应用资料和设备信息等,确保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在运营阶段具备充足的信息。
(三)、基于 BIM 系统模型的应用 1、基于 BIM 模型完成施工图综合会审和深化设计 总承包在施工图图纸会审和施工图深化过程中,应用 BIM 模型来提高各专业之间的协同设计能力,同时加强项目设计与施工之间的协调。
(1)基于 BIM 模型完成施工图纸综合会审。
(2)基于 BIM 模型完成土建结构部分的深化设计,包括综合结构留洞图(CBWD)等施工深化图纸。
(3)基于 BIM 模型完成机电安装部分的深化设计,包括机电综合管道图(CSD)等施工深化图纸。
(4)基于 BIM 模型完成钢结构制作图纸深化设计。
(5)基于 BIM 模型完成装饰工程图纸深化设计。
2、基于 BIM 模型进行碰撞检测,空间调整 总承包将通过 BIM 模型进行各相关专业碰撞检测,形成包括具体碰撞
位置的检测报告,并在报告中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及时避免和协调解决碰撞问题。应用 BIM 碰撞检测将包括并且不少于如下范围:
(1)施工图会审阶段(2)施工图深化设计阶段,包括完成综合结构留洞图(CBWD)和机电综合管道图(CSD)等施工深化图之前。
(3)节点复杂和专业工程交叉多的部位在施工前 1 个月内应用 BIM 模型进行碰撞检查,空间调整。
3、基于 BIM 模型的 4D 施工模拟 总承包将基于 BIM 模型,结合本工程整体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完成4D 施工模拟,用于探讨和优化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应用 4D 施工模拟将包括并且不少于如下范围:
(1)基于本工程整体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制作中、长期 4D 施工模拟,用于优化中、长期的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
(2)根据业主及施工管理的需要,制作短期可建性 4D 施工模拟,用于优化短期施工方案和进度计划。
(3)关键和节点复杂的部位施工前 1 个月内提供 4D 模拟。
4、自动构件统计 总承包将通过 BIM 模型的自动构件统计功能,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各类构件所需要的数量,以便及时评估因为设计变更引起的材料需求变化,已经由此产生的成本变化。
5、预制、预加工构件的数字化加工 总承包将通过构件的 BIM 模型,结合数字化构件加工设备,实现预制、预加工构件的数字化精确加工,以保证相应部位的工程质量,并且大大减少传统的构件加工过程对工期带来的影响。应用预制、预加工构件的数字化加工将包括并且不少于如下范围:钢结构构件、风管及水管等。
6、预制、预加工构件跟踪管理 利用 RFID 技术、无线移动终端及 web 等技术,把预制、预加工等工厂制造的部件、构件从设计、采购、加工、运输、仓储到安装、使用的全过程与 BIM 模型集成,实现数据库化、可视化管理,避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给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带来影响。
7、施工现场实施监控和管理 通过 Autodesk
Buzzsaw 信息平台整合 BIM 模型、RFID、无线移动终端以及 web 等技术,对现场施工进度进行实时跟踪,并且和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对每天的施工进度进行自动汇报,及时发现施工进度的延误。
(1)在施工现场附近架设多个全天候摄像头,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施工现场照片上传到 Buzzsaw 系统,供业主及相关部门随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实现施工现场的远程监控。
(2)将 Autodesk
Buzzsaw 信息平台与 BIM 模型、RFID、无线移动终端以及 web 等技术整合,使得施工现场的构件安装状况通过 RFID 的信息收集形成了基于施工进度和实际现场情况的 BIM 模型和 4D 模拟。对于重点部位、隐蔽工程等需要特别记录的部分,现场人员将以文档、照片等记录方式与 BIM 模型相对应的构件关联起来,使得工程管理人员能够更深入的掌握现场发生的情况。
(3)结合 RFID 技术交付 BIM 竣工模型
利用 BIM 模型、RFID、无线移动终端、摄影摄像技术以及 web 等技术把隐蔽工程、特殊构造的施工记录情况与 BIM 模型进行整合,并用数据库的方式加以存储,等工程进入运营维护时,需要了解建筑某个部位的相关建造信息,甚至包括隐蔽工程,都可以在 BIM 模型及其所记录的信息中方便的得到。
七、BIM 系统工作环境 1、网络环境 序号 设备名称 用途 1 域服务器 用于实现局域网“域”管理 2 千兆交换机 用于实现局域网内千兆到桌面 3 文件服务器 用于局域网内文件共享 4 磁盘阵列柜 用于实现局域网内数据存储 5 磁带机 用于数据备份 6 UPS 核心设备不间断电源保障 2、BIM 系统硬件环境 序号 设备名称 用途 1 操作工作站 用于创建和维护项目 BIM 局部模型 2 协同工作站 用于整合和展示项目 BIM 整体模型 3 移动工作站 用于方便施工现场展示 BIM 模型
3、BIM 系统软件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
(2)应用软件:Office2010 套装、Buzzsaw 客户端。
(3)BIM 软件:Revit2013(三维模型)、Navisworks2013(仿真模拟)、Quantity Takeoff(成本计量)、MagiCAD(机电)、Xsteel(钢构)、AutoCAD2013操作软件。
(4)软件应用计划 序号 实施内容 应用工具 1 全专业模型建立 Revit 系列软件,Bentley 2 模型的整理及数据的应用 Revit、Naviswork 3 碰撞检测 Revit 系列软件,Naviswork
Manage 4 管线综合优化设计 Revit 系列软件,Naviswork
Manage、MagiCAD 4D 施工模拟 Naviswork
Manage、Microsoft
Project2010 6 各阶段施工现场布置 Revit 系列软件 Sketch Up 7 钢结构节点深化设计 Revit
Structure、PKPM、Tekla
Structure 8 协同、远程监控系统 广联云 9 模架验证 Revit 系列软件 10 挖土、回填土算量 Civil3D 11 虚拟可视空间验证 Naviswork
Manage、3DMAX、Fuzor、Lumion 12 能耗分析 Revit 系列软件 13 物资管理 广联达 BIM-5D 14 协同平台 广联达云平台:广联云 15 三维模型交付及维护 广联达 BIM-5D 4、BIM 系统数据安全 1)数据访问安全:
(1)BIM 工作团队采用独立局域网工作,隔断与企业网、因特网连接。
(2)局域网内部通过“域”管理实现身份认证,非 BIM 工作团队人员无法登陆项目局域网访问 BIM 数据。
(3)BIM 数据存储按照实际任务分工,制定不同等级用户的访问权限,并严格执行。
2)数据加密:
(1)BIM 工作团队的局域网采用防水墙数据加密安全软件,加密全部
BIM 数据。
(2)DWF 文件设置浏览密码,避免数据流失。
3)硬件输出端口安全:(1)BIM 工作团队电脑屏蔽数据输出端口(包括 USB、1394、eSATA端口)。
(2)BIM 工作团队电脑机箱安装密码锁保护。
4)BIM 系统协同配合: 与业主、设计方、监理方及运营方的配合:
通过定期参加 BIM 工作会议、执行业主提供的 BIM 规划、使用 Buzzsaw网上文件协同平台等方式实现 BIM 信息协同配合。
总承包与分包方的配合:
总承包将通过培训或者派驻 BIM 工程师的方式,保证施工分包方在施工过程中应用 BIM 模型,并按要求深化 BIM 模型,和提供必要的产品信息。总承包和分包将通过 Buzzsaw 网上文件协同平台共享 BIM 信息。
八、BIM 系统实施的保证措施 8.1 建立 BIM 系统运行保障措施体系(1)按 BIM 组织架构表成立 BIM 系统执行小组,由 BIM 系统总监全权负责。经业主审核批准,小组人员立刻进场,最快速度投入系统的创建工作。
(2)成立 BIM 系统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有总包项目总经理、项目总工、BIM 总监、土建施工部经理、钢结构施工部经理、机电施工部经理、装饰施工部经理、幕墙施工部经理组成,定期沟通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3)总包各职能部门设专人对口 BIM 系统执行小组,根据团队需要及
时提供现场进展信息。
(4)成立 BIM 系统总分包联合团队,各分包派固定的专业人员参加,如果因故需要更换,必须有好的交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5)购买足够数量的 Autodesk 正版软件,配备满足软件操作和模型应用要求的足够数量的硬件设备,并确保配置符合要求。
8.2 编制 BIM 系统运行工作计划(1)各分包单位、供应单位根据总工期以及深化设计出土要求,编制BIM 系统建模以及分阶段 BIM 模型数据提交计划、四维进度模型提交计划等,由总包 BIM 系统执行小组审核,审核通过后由总包 BIM 系统执行小组正式发文,各分包单位参照执行。
(2)根据各分包单位的计划,编制各专业碰撞检测计划,修改后从新提交计划。
8.3 建立 BIM 系统运行例会制度(1)BIM 系统联合团队成员,每周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回报工作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需要总包协调的问题。
(2)总包 BIM 系统执行小组。每周内部召开一次工作碰头会,针对本周条线工作进展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制定下周工作目标。
(3)BIM 系统联合团队成员,必须参加每周的工程例会和设计协调会,及时了解设计和工程进展情况。
8.4 建立 BIM 系统运行检查机制(1)BIM 系统是一个庞大的操作运行系统,需要各方协同参与。由于参与的人员多且复杂,需要建立健全一定的检查制度来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
(2)对各分包单位,每 2 周进行一次系统执行情况飞行检查,了解 BIM系统执行的真实情况、过程控制情况和变更修改情况。
(3)对各分包单位使用的 BIM 模型和软件进行有效性检查,确保模型和工作同步进行。
九、BIM 技术在本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BIM 项目实践应用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深化设计 (1)机电深化设计----三维碰撞检查 在一些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空间布局复杂、系统繁多,对设备管线的布置要求高,设备管线之间或管线与结构构件之间容易发生碰撞,给施工造成困难,无法满足建筑室内净高,造成二次施工,增加项目成本。基于BIM 技术可将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模型整合,再根据各专业要求及净高要求将综合模型导入相关软件进行碰撞检查,根据碰撞报告结果对管线进行调整、避让,对设备和管线进行综合布置,从而在实际工程开始前发现问题。
应用 BIM 技术进行三维管线的碰撞检查,不但能够彻底消除硬碰撞、软碰撞,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最后施工人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与业主沟通的能力。
(2)钢结构深化设计 在钢结构深化设计中利用 BIM 技术三维建模,对钢结构构件空间立体布置进行可视化模拟,通过提前碰撞校核,可对方案进行优化,有效解决施工图中的设计缺陷,提升施工质量,减少后期修改变更,避免人力、物力浪费,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具体表现为:利用钢结构 BIM 模型,在钢结构加工前对具体钢构件、节点的构造方式、工艺做法和工序安排进行优化调整,有效指导制造厂工人采取合理有效的工艺加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另外在钢构件施工现场安装过程中,通过钢结构 BIM 模型数据,对每个钢构件的起重量、安装操作空间进行精确校核和定位,为在复杂及特殊环境下的吊装施工创造实用价值。
2、多专业协调---数字化建造 各专业分包之间的组织协调是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实施的关键,是提高施
工进度的保障,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目前,暖通、给排水、消防、强弱电等各专业由于受施工现场、专业协调、技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协调配合,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局部的、隐性的、难以预见的问题,容易造成各专业在建筑某些平面、立面位置上产生交叉、重叠,无法按施工图作业。通过 BIM技术的可视化、参数化、智能化特性,进行多专业碰撞检查、净高控制检查和精确预留预埋,或者利用基于 BIM 技术的 4D 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预模拟,根据问题进行各专业的事先协调等措施,可以减少因技术错误和沟通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大大减少返工,节约施工成本。
3、现场布置优化----虚拟施工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对项目的组织协调要求越来越高,项目周边环境的复杂往往会带来场地狭小、基坑深度大、周边建筑物距离近、绿色施工和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高等问题,并且加上有时施工现场作业面大,各个分区施工存在高低差,现场复杂多变,容易造成现场平面布置不断变化,且变化的频率越来越高,给项目现场合理布置带来困难。BIM 技术的出现给平面布置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应用工程现场设备设施族资源,在创建好工
程场地模型与建筑模型后,将工程周边及现场的实际环境以数据信息的方式挂接到模型中,建立三维的现场场地平面布置,并通过参照工程进度计划,可以形象直观地模拟各个阶段的现场情况,灵活地进行现场平面布置,实现现场平面布置合理、高效。
虚拟施工对全过程来讲,施工模拟的价值在于:
对比:随时随地都可以非常直观快速地知道计划是什么样的,实际进展是怎么样的。
协同:无论是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
这样通过 BIM 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
4、进度优化比选 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在项目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进度优化是进度控制的关键。基于 BIM 技术可实现进度计划与工程构件的动态链接,可通过甘特图、网络图及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直观表达进度计划和施工过程,为工程项目的施工方、监理方与业主等不同参与方直观了解工程项目情况提供便捷的工具。形象直观、动态模拟施工阶段过程和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将多种施工及工艺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比较,为最终方案优选决策提供支持。基
于 BIM 技术对施工进度可实现精确计划、跟踪和控制,动态地分配各种施工资源和场地,实时跟踪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并通过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及时分析偏差对工期的影响程度以及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项目进度的控制,保证项目能按时竣工。
5、工作面管理 在施工现场,不同专业在同一区域、同一楼层交叉施工的情况难以避免,对于一些超高层建筑项目,分包单位众多、专业间频繁交叉工作多,不同专业、资源、分包之间的协同和合理工作搭接显得尤为重要。基于 BIM 技术以工作面为关联对象,自动统计任意时间点各专业在同一工作面的所有施工作业,并依据逻辑规则或时间先后,规范项目每天各专业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出现超期可及时预警。流水段管理可以结合工作面的概念,将整个工程按照施工工艺或工序要求划分为一个可管理的工作面单元,在工作面之间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在这些工作面内部,合理划分进度计划、资源供给、施工流水等,使得基于工作面内外工作协调一致。BIM 技术可提高施工组织协调的有效性,BIM 模型是具有参数化的模型,可以集成工程资源、进度、成本等信息,在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中,实现合理的施工流水划分,并基于模型
完成施工的分包管理,为各专业施工方建立良好的工作面协调管理而提供支持和依据。
6、现场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出现的错误不可避免,如果能够将错误尽早发现并整改,对减少返工、降低成本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和价值。在现场将 BIM 模型与施工作业结果进行比对验证,可以有效地、及时地避免错误的发生。传统的现场质量检查,质量人员一般采用目测、实测等方法进行,针对那些需要与设计数据校核的内容,经常要去查找相关的图纸或文档资料等,为现场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同时,质量检查记录一般是以表格或文字的方式存在,也为后续的审核、归档、查找等管理过程带来很大的不便。BIM 技术的出现丰富了项目质量检查和管理方式,将质量信息挂接到 BIM 模型上,通过模型浏览,让质量问题能在各个层面上实现高效流转。这种方式相比传统的文档记录,可以摆脱文字的抽象,促进质量问题协调工作的开展。同时,将BIM 技术与现代化新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优化质量检查和控制手段。
7、图纸及文档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基于 BIM 技术的图档协同平台是图档管理的基础。不同专业的模型通过 BIM 集成技术进行多专业整合,并把不同专业设计图纸、二次深化设计、变更、合同、文档资料等信息与专业模型构件进行关联,能够查询或自动汇总任意时间点的模型状态、模型中各构件对应的图纸和变更信息、以及各个施工阶段的文档资料。结合云技术和移动技术,项目人员还可将建筑信息模型及相关图档文件同步保存至云端,并通过精细的权限控制及多种协作功能,确保工程文档快速、安全、便捷、受控地在项目中流通和共享。同时能够通过浏览器和移动设备随时随地浏览工程模型,进行相关图档的查询、审批、标记及沟通,从而为现场办公和跨专业协作提供极大的便利。
8、工作库建立及应用 企业工作库建立可以为投标报价、成本管理提供计算依据,客观反映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打造结合自身企业特点的工作库,是施工企业取得管理改革成果的重要体现。工作库建立思路是适当选取工程样本,再针对样本工程实地测定或测算相应工作库的数据,逐步累积形成庞大的数据集,并通过科学的统计计算,最终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企业工作库。
9、安全文明管理 传统的安全管理、危险源的判断和防护设施的布置都需要依靠管理人员的经验来进行,而 BIM 技术在安全管理方面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从场容场貌、安全防护、安全措施、外脚手架、机械设备等方面建立文明管理方案指导安全文明施工。在项目中利用 BIM 建立三维模型让各分包管理人员提前对施工面的危险源进行判断,在危险源附近快速地进行防护设施模型的布置,比较直观地将安全死角进行提前排查。将防护设施模型的布置给项目
管理人员进行模型和仿真模拟交底,确保现场按照布置模型执行。利用 BIM及相应灾害分析模拟软件,提前对灾害发生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措施避免灾害的再次发生,并编制人员疏散、救援的灾害应急预案。基于 BIM 技术将智能芯片植入项目现场劳务人员安全帽中,对其进出场控制、工作面布置等方面进行动态查询和调整,有利于安全文明管理。总之,安全文明施工是项目管理中的重中之重,结合 BIM 技术可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10、资源计划及成本管理 资源及成本计划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 BIM 技术的成本控制的基础是建立 5D 建筑信息模型,它是将进度信息和成本信息与三维模型进行关联整合。通过该模型,计算、模拟和优化对应于项目各施工阶段的劳务、材料、设备等的需用量,从而建立劳动力计划、材料需求计划和机械计划等,在此基础上形成项目成本计划,其中材料需求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对于实现精细化成本管理和控制至关重要,它可通过 5D 模型自动提取需求计划,并以此为依据指导采购,避免材料资源堆积和超支。根据形象进度,利用 5D 模型自动计算完成的工程量并向业主报量,与分包核算,提
高计量工作效率,方便根据总包收入控制支出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将分包结算、材料消耗、机械结算在施工过程中周期地对施工实际支出进行统计,将实际成本及时统计和归集,与预算成本、合同收入进行三算对比分析,获得项目超支和盈亏情况,对于超支的成本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成本控制措施将成本控制在计划成本内,有效实现成本动态分析控制。
11、工程量统计 在 CAD 时代,由于 CAD 无法存储可以让计算机自动计算工程项目构件的必要信息,所以需要依靠人工根据图纸或者 CAD 文件进行测量和统计,或者使用专门的造价计算软件根据图纸或者 CAD 文件重新进行建模后由计算机自动进行统计。前者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而且比较容易出现手工计算带来的差错,而后者同样需要不断地根据调整后的设计方案及时更新模型,如果滞后,得到的工程量统计数据也往往失效了。而 BIM 是一个富含工程信息的数据库,可以真实地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工程量信息,借助这些信息,计算机可以快速对各种构件进行统计分析,大大减少了繁琐的人工操作和潜在错误,非常容易实现工程量信息与设计方案的完全一致。通过 BIM获得的准确的工程量统计可以用于前期设计过程中的成本估算、在业主预算范围内不同设计方案的探索或者不同设计方案建造成本的比较,以及施工开始前的工程量预算和施工完成后的工程量决算。
11、竣工模型交付 建筑作为一个系统,当完成建造过程准备投入使用时,首先需要对建筑进行必要的测试和调整,以确保它可以按照当初的设计来运营。在项目完成后的移交环节,物业管理部门需要得到的不只是常规的设计图纸、竣工图纸,还需要能正确反映真实的设备状态、材料安装使用情况等与运营维护相关的文档和资料。BIM 能将建筑物空间信息和设备参数信息有机地整合起来,从而为业主获取完整的建筑物全局信息提供途径。通过 BIM 与施工过程记录信息的关联,甚至能够实现包括隐蔽工程资料在内的竣工信息集成,不仅为后续的物业管理带来便利,并且可以在未来进行的翻新、改造、扩建过程中为业主及项目团队提供有效的历史信息。
12、维护计划 在建筑物使用寿命期间,建筑物结构设施(如墙、楼板、屋顶等)和设备设施(如设备、管道等)都需要不断得到维护。一个成功的维护方案将提高建筑物性能,降低能耗和修理费用,进而降低总体维护成本。BIM 模型结合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空间定位和数据记录的优势,合理制定维护计划,分配专人专项维护工作,以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概率。对一些重要设备还可以跟踪维护工作的历史记录,以便对设备的适用状态提前作出判断。
13、灾害应急模拟 利用 BIM 及相应灾害分析模拟软件,可以在灾害发生前,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制定避免灾害发生的措施,以及发生灾害后人员疏散、救援支持的应急预案。当灾害发生后,BIM 模型可以提供救援人员紧急状况点的完整信息,这将有效提高突发状况应对措施。此外楼字自动化系统能及时获取建筑物及设备的;状态信息,通过 BIM 和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结合,使得 BIM 模型能清晰地呈现出建筑物内部紧急状况的位置,甚至到紧急状况点最合适的路线,救援人员可以由此做出正确的现场处置,提高应急行动的成效。
第四篇:关于BIM技术应用的考察报告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应用考察报告
为跟踪造价行业技术发展热点,了解当前BIM技术在造价咨询企业的应用现状,围绕如何将BIM技术运用在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服务于委托方,领先于同行,实现其在造价咨询行业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3月3日,公司副所长卫凯同志带领林宝平、吴建华、顾乃林等七人小组到徐州博智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调研学习,3月11日,由质控部总经理xxx同志带领的xxx、xxx又赴上海鲁班公司参加“工程咨询行业BIM技术战略合作高层研讨会”,收益非浅。现将有关BIM技术生产厂商、发展前景、运用情况及公司如果实施BIM技术的设想汇报如下:
BIM是建筑信息化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该模型利用数字建模软件,将建筑物实行三维化,可直观地查询各类信息(成本、价格、质量、建设状况、面积、体积、空间等等),提高项目设计、建造管理、信息检索的效率,将工程项目建设中所涉及的各方均置身于其中,正在引发建筑行业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
一、国内外BIM技术的生产厂商情况:
国外的厂商:Catia、Tekla、MagiCAD、Rhino、Revit等;国内厂商:鲁班(Luban)、广联达(GLodon)、斯维尔、新点比目云等等,目前鲁班软件已从初期的模型算量基础上开发了PDS、MC、BE、iBan、WORKS系列软件: Luban PDS(基础数据分析系统):应用于建筑数据的整理、分类汇总;
Luban MC(成本分析系统):应用于量价查询、多算对比、资源计划、产值统计、进度管理、5D成本管理、偏差分析等。
Luban BE(建筑信息模型),是系统的前端应用。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快速查询管理基础数据,在项目全过程管理中,使材料采购流程、资金审批流程、限额领料流程、分包管理、成本核算、资源调配计划等方面及时准确的获得基础数据的支撑。
Luban iBan(智能移动终端APP应用):将现场照片与BIM模型关联,用于加强质量、安全、施工等可视化管理,形成结构化现场图片数据库,提升现场沟通协调效率。
Luban-Works(多专业集成应用平台)可以把建筑、结构、安装、钢结构等各专业BIM模型进行集成应用,实现工程内部3D虚拟漫游,对多专业BIM模型进行空间碰撞检查,二、BIM技术在建造行业的运用与前景:
国家住建部已于2015年6月16日发布建质函[2015]159号指导性文件,将于2020年新立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BIM比率达90%以上。上海市人民政府2014年就以沪府办发[2014]58号文指导规定2017年在上海市以后政府投资项目普遍应用BIM技术。
鲁班公司组成的团队已在成都绿地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38万平方米,甲级写字楼、国际会议中心、品牌商业、星级酒店、文化娱乐街区、创意产业园区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服务业综合项目)项目上使用BIM模型实施指导施工,为指挥中心合理决策调配100多家企业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充分利用BIM模型进行复杂构件的精度计算、制作吊装控制。
徐州博智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已经将BIM模型成功地用于徐州地铁线的施工跟踪审计,将质量、价格控制模型与审计局共享;徐州审计局已拟定2千万元以上的国有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竞标,必须采用BIM技术。
国内以鲁班、广联达软件为代表的模型化图形算量已逐步成熟,广为应用,通过BIM模型能查询工程量信息。
三、BIM技术的局限性
BIM技术尚处于国家政策扶持阶段,软件技术还不够成熟,模型的局部闭合性、特殊构件模型化还需借助其它软件,模型色泽的 真实度美观化还有待提高。但引导国内BIM发展的鲁班公司已加大了技术研发人员,在应用中改进。
BIM技术目前侧重于指导施工和后期运营,对造价咨询业务还未体现显著便利性和经济价值。
四、BIM技术与在公司发展
(一)是否有必要上BIM 通过考察学习、案例的展示、以及在上海参加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运用研讨会,深切感受到BIM技术的完全应用只是迟早问题,强大的信息模型化,既直观又省时省力,更利于永久保存。在互联网+的应用下,随时随地都能得到想要的信息,管理层面领导更需要,所以,公司要发展应用BIM也是迟于早的问题。
BIM的技术应用推广以后,建模算量的人力资源支出将不再是造价咨询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数据资源库、项目积累的实践经验、资深的专业技术人员,将是咨询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现在上BIM,还是等几年再上BIM 从公司的发展理念来看,做就要做最好,作为本地的领军企业有必要推动新技术革命。
鲁班公司的BIM成套软件的价格从二年前的40万元左右已上升至现在的138万元,而国外同类软件已达1000万元左右;鲁班BIM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价格提高,一是得益于鲁班BIM模型的成熟化和应用的成果化,二是得益于社会需要信息化模型。广联达公司
也开始加大投入,高起点的要求研发5D信息化模型。
现在上的优点:一是投入成本相对低,二是存在地区化管理主动权,三是存在销售获利的可能性;四是可增强为施工企业服务可能,在建筑业下行的压力下,增加企业生存的空间。
缺点:初期资金和人力成本投入较大,软件+硬件预计150万元,配备8人团队,年人力成本约60-80万元,但BIM技术的应用成果暂时还没有市场。还有就是目前鲁班一家独大,缺少谈判筹码。
综上,我们认为如BIM软件供应商愿意扶持我公司推广BIM技术或采取与我公司风险共但的方式,在前期投入20万元左右时可以试用,在看到项目效益时我公司再全款付清。就这个想法我们与鲁班方面多次沟通,效果不理想。但可以采取向鲁班或博智公司租用端口的方式在单个项目上试用。
(三)如公司推广BIM,建议具体步骤如下: 惯,融入BIM团队中,即统一口径。
建一个平台:鲁班BIM技术、广联达BIM技术都是几款软件组合成的一个技术管理平台,在互联网上运行,涉及到企业运营中的技术数据安全存放、方便提取、运营分析、管理使用等问题。建一个平台,就包括硬件、机房建设,BIM系列软件购买配置。即建一个平台;
实施一个项目:鉴于缺少现成的BIM实施经验,用一个项目作实践对象是必须的,既能培养BIM团队,总结经验,在BIM技术实施过程中还能逐步扩大影响力,寻找新的服务方式的突破。
组一个团队:BIM技术是核心的两个工作是“建模”“用模”,需要组成一个相应的团队,以土建、安装为主要专业,针对试点项目的规模,配合相应项目组成员。
告。
5.成果及应用推广。通过成果推广提高公司服务形象,通过成果推广让政府部门接收和运用BIM,增加公司的竞争能力,通过成果推广增加为施工企业服务空间。
以上BIM技术在工程造价行业中的运用考虑情况及相关建议。
2016年3月24日
第五篇:BIM技术应用总结(共)
过去20多年来,CAD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使建筑师、工程师们甩掉图板,从传统的手工绘图、设计和计算中解放出来,可以说是工程设计领域的第一次数字革命。而现在,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出现将引发工程建设领域的第二次数字革命。BIM不仅带来现有技术的进步和更新换代,也会影响生产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并将推动人们思维模式的转变。BIM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在国内建筑市场,BIM目前多应用在以下领域:
一
BIM模型维护
BIM模型维护是指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和维护BIM模型,使用BIM平台汇总各项目团队所有的建筑工程信息,消除项目中的信息孤岛,并将得到的信息结合三维模型进行整理和储存,以备项目全过程中项目各相关利益方随时共享。目前业内主要采用“分布式”BIM模型的方法,建立符合工程项目现有条件和使用用途的BIM模型。这些模型根据需要大致可分为:设计模型、施工模型、进度模型、成本模型、制造模型、操作模型等。
二
场地分析
传统的场地分析存在诸如定量分析不足、主观因素过重、无法处理大量数据信息等弊端。通过BIM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对场地及拟建的建筑物空间数据进行建模,可迅速得出较准确的分析结果,帮助项目在规划阶段评估场地的使用条件和特点,从而作出新建项目最理想的场地规划、交通流线组织关系、建筑布局等关键决策。
三
建筑策划
建筑策划利用对建设目标所处社会环境及相关因素的逻辑数理分析,研究项目任务书对设计的合理导向,制定和论证建筑设计依据,科学地确定设计的内容,并寻找达到这一目标的科学方法。BIM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在建筑规划阶段,通过对空间进行分析来理解复杂空间的标准和法规,从而节省时间,并提供对团队更多增值活动的可能。特别是在客户讨论需求、选择以及分析最佳方案时,能借助BIM及相关分析数据,作出关键性的决定。四
方案论证
在方案论证阶段,项目投资方可以使用BIM来评估设计方案的布局、视野、照明、安全、人体工程学、声学、纹理、色彩及规范的遵守情况。BIM甚至可以做到建筑局部的细节推敲,迅速分析设计和施工中可能需要应对的问题。
方案论证阶段还可以借助BIM提供方便的、低成本的不同解决方案供项目投资方进行选择,通过数据对比和模拟分析,找出不同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帮助项目投资方迅速评估建筑投资方案的成本和时间。
眉山市人民医院地下室机电管道综合
五
可视化设计
对于设计师而言,除了用于前期推敲和阶段展现,大量的设计工作还是要基于传统CAD平台,使用平、立、剖等三视图的方式表达来展现自己的设计成果。
BIM的出现使得设计师不仅拥有了三维可视化的设计工具,所见即所得,更重要的是通过工具的提升,使设计师能使用三维的思考方式来完成建筑设计,同时,也使业主及最终用户真正摆脱技术壁垒的限制,随时知道自己的投资能获得什么。
六
协同设计
协同设计是一种新兴的建筑设计方式,它可以使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通过网络的协同展开设计工作。现有的协同设计主要是基于CAD平台,CAD的通用文件格式仅仅是对图形的描述,无法加载附加信息。
BIM使得协同不再是简单的文件参照,BIM技术为协同设计提供底层支撑,大幅提升协同设计的技术含量。借助BIM的技术优势,协同的范畴也从单纯的设计阶段扩展到建筑全生命周期,需要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方的集体参与,因此具备了更广泛的意义,带来综合效益的大幅提升。
七
性能化分析
无论什么样的分析软件都必须通过手工的方式输入相关数据才能开展分析计算,而且需要专业的人员才能完成,同时由于设计方案的调整,数据的录入工作需要经常性的重复录入或者校核,使建筑设计与性能化分析计算之间严重脱节。
利用BIM技术,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创建的虚拟建筑模型已经包含了大量的设计信息(几何信息、材料性能、构件属性等),只要将模型导入相关的性能化分析软件,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析结果,原本需要专业人士花费大量时间输入大量专业数据的过程,通过BIM技术可以自动完成,大大降低了性能化分析的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
八
工程量统计
BIM是一个富含工程信息的数据库,可以真实地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工程量信息,借助这些信息,计算机可以快速对各种构件进行统计分析,大大减少了繁琐的人工操作和潜在错误,非常容易实现工程量信息与设计方案的完全一致。
九
管线综合
随着建筑物规模和使用功能复杂程度的增加,无论设计企业还是施工企业甚至是业主对机电管线综合的要求愈加强烈。利用BIM技术,通过搭建各专业的BIM模型,设计师能够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下方便地发现设计中的碰撞冲突,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线综合的设计能力和工作效率。这不仅能及时排除项目施工环节中可能遇到的碰撞冲突,显著减少由此产生的变更申请单,更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由于施工协调造成的成本增长和工期延误。
十
施工进度模拟
通过将BIM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链接,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整合在一个可视的4D(3D+Time)模型中,可以直观、精确地反映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4D施工模拟技术可以在项目建造过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计划、精确掌握施工进度,优化使用施工资源以及科学地进行场地布置,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资源和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达到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目标。
此外,借助4D模型,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投标中将获得竞标优势,BIM可以协助评标专家从4D模型中很快了解投标单位对投标项目主要施工的控制方法、施工安排是否均衡、总体计划是否基本合理等,从而对投标单位的施工经验和实力作出有效评估。
十一
施工组织模拟
施工组织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决定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了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BIM可以对项目的重点或难点部分进行可建性模拟,按月、日、时进行施工安装方案的分析优化。对于一些重要的施工环节或采用新施工工艺的关键部位、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等施工指导措施进行模拟和分析,以提高计划的可行性;也可以利用BIM技术结合施工组织计划进行预演以提高复杂建筑体系的可造性。
十二
数字化建造
BIM模型直接应用于制造环节,建筑中的许多构件可以异地加工,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装配到建筑中(例如门窗、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构件)。通过数字化建造,可以自动完成建筑物构件的预制,这些通过工厂精密机械技术制造出来的构件不仅降低了建造误差,并且大幅度提高构件制造的生产率,使得整个建筑建造的工期缩短并且容易掌控。
十三
物料追踪
随着建筑行业标准化、工厂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建筑使用设备复杂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及设备构件通过工厂加工并运送到施工现场进行高效的组装。在BIM出现以前,建筑行业往往借助较为成熟的物流行业的管理经验及技术方案(例如RFID无线射频识别电子标签)。通过RFID可以把建筑物内各个设备构件贴上标签,以实现对这些物体的跟踪管理,但RFID本身无法进一步获取物体更详细的信息(如生产日期、生产厂家、构件尺寸等),而BIM模型恰好详细记录了建筑物及构件和设备的所有信息。
十四
竣工模型交付
在项目完成后的移交环节,物业管理部门需要得到的不只是常规的设计图纸、竣工图纸,还需要能正确反映真实的设备状态、材料安装使用情况等与运营维护相关的文档和资料。通过BIM与施工过程记录信息的关联,甚至能够实现包括隐蔽工程资料在内的竣工信息集成,不仅为后续的物业管理带来便利,并且可以在未来进行的翻新、改造、扩建过程中为业主及项目团队提供有效的历史信息。
十五
维护计划
在建筑物使用寿命期间,建筑物结构设施(如墙、楼板、屋顶等)和设备设施(如设备、管道等)都需要不断得到维护。BIM模型结合运营维护管理系统可以充分发挥空间定位和数据记录的优势,合理制定维护计划,分配专人专项维护工作,以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的概率。对一些重要设备还可以跟踪其维护工作的历史记录,以便对设备的适用状态提前作出判断。
十六
资产管理
由于建筑施工和运营的信息割裂,使得这些资产信息需要在运营初期依赖大量的人工操作来录入,而且很容易出现数据录入错误。
BIM中包含的大量建筑信息能够顺利导入资产管理系统,大大减少了系统初始化在数据准备方面的时间及人力投入。由于传统的资产管理系统本身无法准确定位资产位置,通过BIM结合RFID的资产标签芯片还可以使资产在建筑物中的定位及相关参数信息一目了然。
十七
空间管理
BIM中包含的大量建筑信息能够顺利导入资产管理系统,大大减少了系统初始化在数据准备方面的时间及人力投入。此外,由于传统的资产管理系统本身无法准确定位资产位置,通过BIM结合RFID的资产标签芯片还可以使资产在建筑物中的定位及相关参数信息一目了然。
十八
建筑系统分析
建筑系统分析是对照业主使用需求及设计规定来衡量建筑物性能的过程,包括机械系统如何操作和对建筑物能耗分析、内外部气流模拟、照明分析、人流分析等涉及建筑物性能的评估。
BIM结合专业的建筑物系统分析软件,避免了重复建立模型和采集系统参数。可以验证建筑物是否按照特定的设计规定和可持续标准建造,通过这些分析模拟,最终确定、修改系统参数甚至系统改造计划,以提高整个建筑的性能。
十九
灾难应急模拟
利用BIM及相应灾害分析模拟软件,可以在灾害发生前模拟灾害发生的过程,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制定避免灾害发生的措施以及发生灾害后人员疏散、救援支持的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