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督促检查办法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督查标准与办法
为加强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的管理,确保示范项目有序实施,提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以下督查标准与办法。
一、督查内容
1、项目实施机构设立情况;
2、县区财政配套资金落实情况;
3、项目实施保障制度建设情况;
4、项目实施公示制、招投标制、报账制等相关制度执行情况;
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落实情况;
6、项目资料的完整性。
二、督查依据
1、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印发的《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2、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3、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目标责任书;
4、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制定颁布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考核验收办法(试行)》。
三、督查标准
(一)项目实施机构
1、县(区)政府一级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领导小组是否健全,组成人员中是否有监察、财政、审计部门的负责人;
2、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招投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是否健全,且有监察、财政、环保等部门领导参加;
3、乡镇一级是否成立了由乡镇长挂帅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机构,专人负责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
4、村委会是否有明确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5、上述各项目实施机构均能按规定运行。
(二)配套资金落实
按照国家规定要求,每个项目村由县区财政配套的6万元是否已落实,且按时、足额拨付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专门账户。
(三)保障制度建设
1、县(区)人民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是否及时签订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责任要求;
2、是否按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与考核验收办法;
3、是否结合当地实际制定项目实施的管理规章制度。
(四)制度执行情况
1、县(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机构是否及时对连片整治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并通报各乡镇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发现和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公示制执行情况:是否按工程进度要求,及时向村民公示工程建设内容、工程进度以及发现的问题与纠正解决措施;
3、招投标制执行情况:对需招投标的项目是否进行公开招投标,招投标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监督机制是否健全;
4、县级财政报账制执行情况:
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专项资金是否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
⑵专项资金是否在县区环保局或财政局设立专用账户; ⑶报账程序是否合规:即,根据工程进度,由乡镇制定项目资金使用计划,提出申请或填写资金申请联审单,报经县(区)环保局、财政局、审计局主要领导审签后,报请县(区)主管领导批准同意,方可予以报账;
⑷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是否及时向当地群众张榜公布;
5、报备制执行情况:项目实施中,对于乡镇请示汇报事项向市环保局、财政局报告备案情况。
(五)项目实施进度
1、总体进度要求:20ⅩⅩ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是否按计划完成阶段任务。即,20ⅩⅩ年Ⅹ月Ⅹ日前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20ⅩⅩ年Ⅹ月Ⅹ日前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动工,项目的设备采购按计划分阶段实施完成,确保所有项目Ⅹ月Ⅹ日前完成;
2、项目建设是否按方案严格实施,做到不变形、不走样。
(六)项目资料 项目实施资料是否存档,包括实施方案、会议记录、招投标、财务会计账簿、监督检查文件和图片资料是否归档保管。
四、督查的形式
(一)听汇报:听取县区环保、财政部门和项目实施村镇的汇报,了解项目实施中的组织领导、资金管理、进展进度、存在问题及建议等;
(二)查资料:查阅县区环保、财政和项目实施村镇组织实施项目的文件、制定的规章制度、会议记录、财务报表、资金审计意见、政府门户网站、项目实施村镇新旧面貌照片和工程实施的影像资料等;
(三)看现场:现场查看工程进展情况,检查了解项目实施质量及管理情况、项目所在村庄村务公开栏、宣传资料,并对群众满意度进行现场测评。
第二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汇报
九龙江北溪XX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障民生的迫切需要,是一项利国利民、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在省、市环保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我区XX镇荣幸被列入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片区。项目实施一年多来,我区全方位支持XX镇狠抓九龙江北溪XX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治项目建设,并初步投入使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面,我就九龙江北溪XX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九龙江北溪XX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项目总投资1513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补助资金75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560万元,地方财政自筹203万元。该工程涉及12个村,受益人口30701人。该项目分别从污水处理工程(含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配套管网工程、垃圾收集、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和村容村貌整治工程等五个方面进行工程建设,不断改善九龙江水环境质量,优化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我们主要做法与成效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确保示范工程抓出成效,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 1
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整治示范工作实施的领导、协调和督促工作。制定印发实施方案,下达工作责任书,XX镇设立环保站,健全镇、片、村三级工作网络,确保工程项目有专人管理、推动和落实。
二、强化工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为保证工程质量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我区持续强化对工程论证、招投标、资金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力度。
1、严格项目科学论证。2010年6月份委托XX市工程咨询中心制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专家认同并确定项目后,委托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反复论证,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做足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严格项目招投标。实施方案通过后,依法公开招投标,实行分段招标政策,以漳滨和石洲村为试点单位,五个人工湿地捆绑进行招标,配套纳污管网分五个片区进行招标。在工程设计、监理、政府采购等环节上,精确预算,透明公开。
3、建立项目推进机制。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格按照《福建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认真执行工程进度报表拨款制度,做到项目计划与资金拨付同步进行。督促财政、计划、监察、审计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工程资金进行检查,确保专款专用。加强公示管理,确保合法合规。严格按照“建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公示制度”的有关要求,加强公示,各项目比选结果均在区政府网站及镇公告栏进行公示,接受监督,确保合法合规。加强督促检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区项目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协调会,组织成员单位,深入项目实施村督促检查,分析查找并实地解决现实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三、强化后续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为确保工程按时间节点推进,我区政府几次组织环保、财政、发改、国土、建设、农业、水利等单位、聘请专家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督促,及时提出薄弱环节的整改措施,确保施工进度。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着眼,区、镇两级财政对有湿地的五个村每年分别补助20000元,无湿地的七个村每年补助12000元,督促各村做好积极渠道、隔栅设施等日常清理、维护工作,并与XX市绿佳洁物业服务公司签订清扫保洁承包合同,负责道路清扫、垃圾收集、清运等工作,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我们还结合九龙江流域水环境养殖业整治,通过环保知识宣传,逐步规范农村生活垃圾堆放点、进一步引导农村生活污水的有序排放等相关举措,逐步改善辖区环境和九龙江水环境状况,逐步健全农村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在省、市领导和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九龙江北溪XX镇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示范区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主
体工程全部进入运行调试阶段。其中新建污水管道7193米,合流渠道11364.1米清淤并加盖,新增6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污水能力2650吨),2座化粪池+氧化塘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污水能力140吨),建设水源保护安全围网230米,建设垃圾收集池222个,垃圾箱483个,村容村貌整治(修复面积3100平方米、垃圾清运4250立方米、池塘整治10个),采购人力三轮保洁车46辆。同时通过XX市环境监测站水、气监测,基本符合竣工环保验收要求。
下一步,我区将以此次工程验收为动力,把上级的部署要求贯彻执行到位,继续加大投入,以农村环保为主线、多渠道整合资金、逐步完善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机制。持续强化举措,加强环保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环保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深化整治活动,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日常管护工作,进一步巩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成果,推进全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加快国家级生态区创建步伐。
第三篇:江苏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江苏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编辑时间:2010-08-27 阅读:209 次
【高淳】
开展生活垃圾转运体系建设,建设一定数量的垃圾中转站及其配套的垃圾渗沥液收集(处理)设施、购置垃圾运输车辆以及建设农村垃圾收集设施等;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发布制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宜兴】
行政区划涉及到3个乡镇的17个行政村、149个自然村和5.43万人;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机制;整合涉农资金,形成投资合力,并探索建立“中央引导、省级奖励、地方配套、企业赞助、社会资助、农民自助”的连片整治资金多元筹措模式;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农村环保对策和措施,逐步深化实施。
【锡山】
对示范片区内的重点污染企业下达限期治理任务,强制淘汰一批“五小”、“三高两低”和“两高一资”等污染、耗能严重项目,促使片区内排放有机废水的企业落实接管措施,实行集中处理;创新责任考核、资金筹措、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挂钩联系、联席会议、督察督办、信息交流制度。
【丰县】
整治涉及4个镇的44个行政村、105个规划保留自然村,片区内将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处置模式开展工作,总体预算为2602万元;加大配套资金的落实力度,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鼓励农民投工投劳,确保资金配套,力争项目顺利实施,目前部分乡镇还成立了连片整治环卫组织。
【金坛】
以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为重点,连片整治涉及面积80.29平方公里,直接受益人口2.078万人;成立农村环境保护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资金投入3610万元;拟采用市、镇财政补贴、村自筹部分资金以及农民代工代劳的模式,解决连片整治工程运行维护费用问题,由金坛市环保局进行统一监管。
【武进】
梳理整治区域内所有环境问题,高起点、高标准制订污水收集系统等工程实施计划;细化量化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镇、部门、企业和具体个人;确保通过整治后,示范片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新增农村污水处理的受益人口达4万余人。农村人口受益率超过60%。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综合处理率达95%,水环境质量争取达到功能区划标准。
【吴江】
以生态市建设为抓手,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为重点,全面推进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计划总投资约5850万元,完成58个新农村点;重点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完善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建设;开展集中供热工程、农村喷织废水、小化工等行业治理和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
【吴中】
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厂10座,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完成174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有效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全区77个社区、84个行政村设置161名专(兼)职环保监管员,切实做到环保机构、环保职责全覆盖。
【海安】
成立畜禽养殖污染连片整治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农村环境整治的各类资金,确保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及时到位,按时拨付;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严格按时序进度推进,全县5座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置中心和2603座粪便收集池,明年3月底前土建及设备安装全部到位,5月底前正常运行。
【东海】
选择资金相对充足的8个乡镇90个行政村作为农村连片整治示范区;示范区内各行政村至少设置1名环保协管员,负责配合环保部门对村内排污单位进行监管;宣传环保法律政策,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协调做好村内秸秆禁烧、畜禽养殖、生活垃圾等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整治资金监管,做到专款专用。
【金湖】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片区选择在淮河流域,南水北调江苏段运西线的前锋镇区域;建立“中央引导、省级奖励、地方配套、企业赞助、社会资助、农民自助”的连片整治资金多元筹措模式,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试点,探索农村环境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监测、管理、宣教、奖惩机制,推动农村生态文
明的整体提升。
【盐都】
启动《2010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计划》的编制工作,解决农村共性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两项工程计划总投入2530.4万元;计划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4套及配套污水管网22050米;增加了514座防雨淋的混凝土垃圾收集房,确保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70%。
【江都】
编制《江都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计划》,划定的示范片区涉及5个建制镇、92个行政村,连片整治项目34个,项目总投资4196万元;加强市级财政的支持力度,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形成合力;积极调研高效、低成本的生活污水治理技术,采用多种形式治理生活污水,开展第三方运营污水处理模式。
【丹阳】
专门成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编制计划,确定连片整治试点范围,预计投入3579.15万元专项资金;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铺设生活污水管网、开展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重点解决涉及6个行政村142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建立一整套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和工作机制,定期开展
检查、督促和考核。
【姜堰】
确定位于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通榆河上游新通扬运河两侧沿线经济基础较好的白米镇、娄庄镇为整治示范片区;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在道路建设、河道疏浚、危桥改造、卫生改厕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强化乡镇、村庄垃圾治理以及非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部分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观。
【沭阳】
示范片区所在乡镇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有经验、有实力的施工单位,倒排工期赶进度,实现示范片区生活污水达标排放、处理率不低于60%;借助“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理干道两侧环境”的“四清”工程,巩固提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成效。
来源:江苏省环保厅网站
第四篇:山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验收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的管理,提高农村环保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及我省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验收的对象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领导组批复的所有项目。第三条 验收依据
1、环境保护部、财政部《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09]48号);
2、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 [2009]165号);
3、《山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晋财建二[2011]295号);
4、《关于建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若干制度的通知》(晋环发[2012]14号);
5、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0]178号);
6、《山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晋环发[2011]314号);
7、省财政厅、环境保护厅与各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协议》。
第二章 验收内容
第四条 项目组织领导。县(市、区)是否成立领导组,并建立落实目标责任制。项目所在县级环保局设立农村环境管理职能科(股),所在乡镇设立环保管理机构或专职环保人员,村庄设立环保义务监督员、宣传员。第五条 项目管理。项目计划完成情况,包括项目设计、计划工程任务完成情况,项目工程建设质量情况等。
第六条 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公示制,工程招标制,工程管理制,政府采购制等制度和规定的执行情况。
第七条 项目后期。项目管理与运行机制情况。包括项目后期管理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和维护措施落实,项目产权登记或转移等情况。
第八条 项目成效。项目建成后的社会、经济和环保效益情况。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情况;落实整合各部门资源情况。
第九条 项目资金。农村环保专项资金到位、使用、管理情况。重点检查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账制等情况。
第十条 廉政建设。落实《山西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的情况。
第十一条 档案管理。项目申报至项目正式运行期间所有资料的存档情况。
第三章 验收程序
第十二条 验收分为县级自检、市级验收、省级抽查三个步骤。
(一)县级自检
县级人民政府在项目竣工后的一个月内完善有关档案资料,组织项目自我验收,并向市环境保护局、财政局提供验收申请。
(二)市级验收
市级环境保护局、财政局在收到验收申请1个月内完成验收工作,并向省环境保护厅、省财政厅报送验收情况报告。
(三)省级抽查 省环境保护厅、省财政厅组织进行抽查和复核。第十三条 验收材料
1、验收申请资料、县(市、区)政府申请验收文件。
2、县(市、区)自验报告。
3、项目《实施方案》及批复。
4、项目实施前后环境质量监测报告。
5、项目工程质量验收材料。
6、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合同书等。
7、资金到位、使用管理情况说明,及证明材料。
8、项目成效。群众满意度调查等。
9、各部门资源整合证明材料。
10、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证明文件和材料。
11、项目公示的有关材料。
12、项目设施管理运行维护,后期资金保障等证明材料。
13、其他相关材料。第十四条 验收程序
1、听取项目情况汇报。
2、查阅项目建设与管理文档资料。
3、检查财务档案、账簿。
4、实地查看每项工程的建设、管理、运行情况。
5、专家形成验收意见。
6、验收部门形成书面意见,并予以通报。
第四章 验收评价
第十五条 验收评价分为合格、不合格。第十六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验收合格:
1、按照规定做好验收准备并完善验收申请材料。
2、规章制度、档案资料健全。
3、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和批复要求组织实施项目,没有擅自更改项目建设内容,圆满完成项目投入和建设任务,管理制度健全,工程质量优良,成效明显。
4、环境质量改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
5、资金全额到位,使用规范。
第十七条 存在下列情况。为验收评价不合格:
1、未经省环境保护厅、省财政厅批准同意,擅自更改项目《实施方案》。
2、不能按时完成工程项目。
3、工程质量不合格。
4、规章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5、资金不到位,使用不规范。
6、后期管理维护、运行机制未建立。
第十八条 对于验收不合格的,由省环保厅、省财政厅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并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对经限期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将追缴该项目已拨付的财政专项资金。
第五章 环境成效评估 第十九条 项目验收一年后,由省环境保护厅按照环境保护部的有关规定组织对项目环境成效进行整体评估。环境成效评估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第二十条 对于环境成效评估结果为优,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突出的市、县,由省环境保护厅予以通报表扬。
第二十一条 对环境成效评估为中或差的市、县,由省环境保护厅予以通报批评,并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环境保护厅、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五篇:安吉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汇报
安吉县2010农村环境连片整治
工作总结
安吉县是第一批省级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多年来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在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和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保护与发展并举、环境与经济同步的科学发展路子,形成了环境优美、经济繁荣、发展协调、社会和谐等诸多优势,为加快安吉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奠定了基础。
安吉有行政村187个,现已创建完成“中国美丽乡村”91个,各级生态村94个,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100个,覆盖率达53.5%。2010年正在组织实施杭垓镇高村村、山川乡九亩村等11个市级生态村创建,梅溪镇马村村等75个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启动25个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培育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个。
为巩固原有生态建设成果,全面实现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县将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争取三年内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环境保护的先进典范。现将2010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分督查组、宣传组、管理组。办公室设在环保 1 局,全面负责项目推进、指导与协调。同时抽调有关部门人员成立督查组,做好工作进度督查与管理。各乡镇、村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确保整治项目稳步有序推进。
2、制定整治方案。在总结以往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经验基础上,本着使实施方案更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发挥实施方案在连片整治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多方征求意见和讨论,对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多次的修改,明确了实施范围、建设内容、资金投入等问题。
3、建立工作机制。建立整治村每月一次汇报、每季一次分析的制度,全面及时地掌握最新进展情况。乡镇成立村庄整治工作考评组,对照验收标准,预先对整治村进行考核,对不符合条件的提出整改意见,责令其整改落实,确保整个村庄整治工作质量和效果。建立资金投入制度,较好地融合上级拨款和自我筹资等有效形式,通过集中、连片投入实现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制定班子领导联系责任区制度,将连片整治列入政府和部门重要的议事日程。
4、强化设计监理。为保障工程质量,坚持不设计不实施的原则,要求各整治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存在问题,有规划、有重点的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技术,并要求工程施工过程聘请环境监理,负责整个工程项目技术指导和工程监督。整治办负责项目推进、督查与验收,对工程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要求整改,2 整改不到位的,不予验收。
5、注重长效管理。为保障连片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农村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研究制定了《安吉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长效管理办法》、《关于完善全县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具体实施主体及责任,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做好后续维护和管理。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强化素质教育和监督管理,最终实现农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二、主要特点
1、整治定位明确。整治根据各村经济社会条件、水资源状况、居住特点、环境污染现状和实际需要,着重在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和中国美丽乡村、农家乐集中区、生态示范村、水源上游村中选取,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较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考虑了各村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计划,实现了“以点成线、连线扩面”,点即是突出重点,线是形成“精品示范线”,面即是立足全县农村地区,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2、工作良性互动。充分整合建设资源,与开展的中国美丽乡村、生态村、新农村实验示范村创建等有机结合,进一步形成合力,把各项工程建成惠民富民的好项目,整体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配套出台相关工作督查和考核机制,实施考核,并与乡镇绩效工作考核挂钩。同时,3 采取领导驻点帮扶、机关部门结对等多种方式推进建设进程。
3、推进效益明显。安吉县开展生态建设时间较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已具备开展连片整治的现实基础。开展村庄连片整治工作,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连片整治,能以整体规划来营造大的格局,能以统筹实施来带动面的扩张,并最终实现村容村貌的全面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
4、技术不断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探索简便实用的处理技术,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分户式湿地处理技术,实现了一、二代处理技术向第三代一体化处理的转型,新增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技术、强化厌氧+生态滤池技术、跌水曝气接触氧化+生态过滤技术、太阳能驱动污水处理技术等,并针对农家乐污水处理技术,引进日本多介质土壤层技术实施农家乐污水无动力处理,针对平原斗区河沟塘污染,采用新型氧化塘处理技术。
三、下步打算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广全国生态文明和省农村环境保护试点为契机,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突出重点,强化整治,连片推进,务求当年显著改善,三年大见成效,使安吉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0年启动21个村的整治工程,实现中心村污水处理率60%以上,村庄垃圾收集自然村覆盖率100%。
1、抓目标管理。
一是落实政策制度。明确实施村名单,出台《安吉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全面落实长效管理制度,确保制度到位、资金到位、人员到位,尽快形成职责明确、运转顺畅、整治有效的机制。
二是抓好工程质量。各村按有关文件要求负责做好工程招投标工作,并与施工单位签订工程施工合同。聘请专业环境监理公司,负责整个工程项目技术指导和工程监督。形成以项目负责人为点、施工队小组为线、工程监理为面的“三位一体”质量管理体系。
三是把握验收标准。研究制定工程项目的验收标准,建立验收项目管理台帐,从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到检查验收等各阶段都要有检查记录、评定依据,强化单个工程项目验收,单项工程检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同时,通过各阶段检查总结、评比验收,有力促进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
四是加强资金管理。制定下发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做出明确的规定,防止截留、挪用等现象的发生,确保资金落到实处。严格执行上级政策,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实行报账制。建立事前审核把关、事中跟踪监督和事后稽查相结合,审查资料与实地查看相结合,全面监督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资金使用监督检查制度,把跟踪问效作为加强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来 5 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抓示范带动。
一是推进示范带建设。围绕中国美丽乡村精品观光带(黄浦江源带、中国大竹海带、白茶飘香带、昌硕故里带),建设连片整治“精品示范带”,积极探索平原斗区的村庄整治,加快攻坚克难。充分利用生态创建、美丽乡村创建的契机,打造精品工程,为连片整治工程提供良好的平台,带动项目的提升。
二是推广应用实用的农村环保技术。根据村庄特点,因地制宜推广各类污水处理技术,并总结各类模式优缺点,编制农村污水处理实用技术手册,在乡镇定期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实用技术培训,指导其他村庄开展污水处理治理,提高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
三是突出整治工作重点。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为主要整治内容,重点整治村庄脏乱差现象,抓住道路硬化、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薄弱环节,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人居环境,确保整治一片,规范管理好一片。同时,对基础条件较差的村,做到提前介入、提前热身,着重加强指导。经常性深入整治村进行实地检查,及时指出影响工作进度的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3、抓跟踪督查。
一是营造氛围。及时总结环境综合整治中好的做法和经验,6 通过电视台、电台、报刊、网络等形式全方面、多角度地通报整治情况,形成人人关心整治、人人关注整治的良好氛围,把连片综合整治深入扎实持久地开展下去,使广大人民群众亲身享受到整治的成果。
二是强化督查。对整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等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采取不打招呼暗访的办法,加大新闻媒体监督力度,定期不定期采取记者随行,报纸、电视通报的方式,表扬好的、曝光差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