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案例分析报告_郭美美事件引发红事会信任危机
案例分析报告
郭美美事件引发红十字会信任危机
学号:***10 姓名:侯丹妮
案例简要:
2011年6月20日,微博上有一名叫“郭美美baby”的女孩在网络上大肆炫富而引起众人的瞩目,因为其顶了一个“红十字商会总经理”的称号,将中国红十字总会卷入了一起舆论漩涡之中。公众和传媒顺藤摸瓜,挖出了郭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及相关人员之间真假难辨的诸多内幕。尽管中国红十字总会和其他涉及的个人和组织纷纷发布了各种声明,试图澄清事实真相。撇清与郭美美的关系,但是面对强烈的质疑,这些声明能起到的作用十分微弱。最终将愤怒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内部腐败,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爆发。危机公关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而红十字会在此次危机事件中采取的一系列危机公关并不尽如人意。通过“郭美美炫富”的事件案例进行分析,论证企业应该重视公关危机的处理,在危机到来之时做好内外公关,将危机转化为契机。
案例分析:
一·公关目标:
公关目标是指组织通过策划和实施公关传播活动所追求和渴望达到的一种状态或目的。是公关关系全部活动的核心和公关工作努力的方向。而此“郭美美炫富”事件的公关目标就是要消除事件对慈善组织红十字会的不良影响,努力树立红十字会的正面形象,总的来说就是要让国家有关部门满意,让媒体满意,让工作信任。二·红十字会危机公关情况分析
危机公关是衡量公关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等其他组织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选择有效的危机公关才能争取最短时间化解危机,化解危机为机遇。
(1)及时发布有效信息,化解公众敌对感,红十字会在此次危机中,反应不可谓不快,但是为什么仍在长时间处于被动局面?及时发布信息只有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发布信息除了及时,必须要有效,只有及时与有效结合,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红十字会意识到事件的重要性,在第一时间发布声明,问题在于,所发表的声明中急于撇清与郭美美的关系,而面对公众与传媒的质疑确没有任何解释,使问题越描越黑。相对而言,几年前发生在蓝月亮的荧光增白剂危机中,蓝月亮在第一时间发布其产品所含荧光增白剂符合行业标准,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与此同时发布相关权威机构的检测报告辅助证明产品的安全性。在及时发布信息之后,最大程度保证舆论的平衡,避免出现导向完全一边倒的最糟糕情况,避免公众情绪的短时间内转向对敌态度,引导其保持中立观望的态势,为企业下一步危机公关争取时间。
(2)抢占制高点,建立话语的权威性。在这次红十字会的危机中,红十字会可能也想着借助权威媒体为自己说话,于是在6月28号召开媒体通气会中邀请了六家权威媒体:央视,新华社,人们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不过,问题在于,只邀请了六家,而且这六家顶级媒体官方背景太浓厚,难免被外界解读为“铁哥们”的关系会。这不仅仅公众不会买账,更不买账的是被拒绝在门外的其他媒体记者,非但没有借助这些权威媒体的公信力来争取公众的信誉,反而进一步刺激媒体的兴奋点。于是乎,又是一片口诛笔伐。
(3)信息覆盖要全民化。在危机的信息沟通中,在正负面信息的攻心战中,你不在的地方就是别人的地方。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容纳信息的媒介上,单位内的信息容量是一个饱和度,能大范围覆盖信息,挤兑负面信息,释放负面信息密度,减少公众接触负面信息的机会和事件,与此同时通过红十字会正面信息强化公众对红十字会的利好情绪。网上遍布都是不利于红十字会的言论,红十字会公关危机时刻,并没有相应的发布大信息量的正面内容,让公众无法产生利好情绪,进一步红十字会信任危机。三·启示:
网上的指责仍未平息,这个时候如果红十字总会能够根据媒体报道以及网络上的疑问,围绕公众最想知道的核心问题,做有针对性的解释说明,就能让公众感受到红十字总会的诚意,也才能获得信任。让民众感到到诚意,也与信息发布和公开的方式有关。公共关系危机相应对除了需要声明,更需要证明。面对公共危机,当事方首先需要第一时间通过声明做出澄清,表明立场,稳定人心,在声明中也要避免自说自话,最好能拿出来自权威第三方的依据来证明事实。在声明发布之后,要迅速组织更充分的依据和第三方证言回应公众质疑。当然,如果当事方确定存在不当行为,就应该诚实面对,承认错误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求公众谅解。
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微博,论坛,博客,社交网络等媒体。公关危机已经常态化,面对危机,奉行“鸵鸟政策”,轻视舆论或者压制舆论只能使自己的危机在泥潭中越陷越深,妄想通过一纸声明就能平息舆论也几乎不可能。公关关系说到底是人心工程,危机公关的根本还是通过事实证明自己,并赢得舆论和公众的支持。组织如能在经营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声誉,那么在抵抗危机和应对危机之时亦能得道多助,反之,公关危机很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二篇:行政案例分析 郭美美事件
行政案例分析
——郭美美事件引发红十字会信任危机
姓名:谢明辉
学号:1443001417488 案例简介: 2011年6月21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颇受关注,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其真实身份也众说纷纭,有网友称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女儿,由此引发很多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通过民政部统计数据显示,郭美美事件发生后,公众通过慈善组织进行的捐赠大幅降低。3~5月,捐赠总额为62.6亿元,6~8月总额降为8.4亿元,降幅86.6%。直接引爆了广大公众对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
案例分析:
郭美美事件为何能在慈善界引起这么大的波澜
对于慈善,这是我们的愿景:法律规范、政府监管、公众监督、组织善治、行业自律、社会选择、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合作共赢。而这幅美好图景,需要慈善从业者、社会管理者、媒体,以及包括你我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绘就。一切慈善事业,资金无论是公开招募,还是个人出资,都应该做到透明公开。公开招募,涉及到公众捐献是否被有效管理和使用;个人出资,涉及到相应款项是真实投向慈善,还是借慈善为逃避征税的手段。长期以来,红十字会的活动缺乏公开性。近几年,帐篷问题、发票问题、天价吃喝问题等等,在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红十字会间有所闻。6月27日,审计署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红十字会有多项资金管理问题。中国红十字会是特殊的社会救助团体,它既连接着独立、中立的国际人道救援组织,又与中国各级政府有密切关系。中国红十字事业的信用,既关系到红十字在中国的形象,也关系到中国政府的信誉。同时,红十字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取决于公民的投入。当公民对它产生重重疑虑,它就不可能得到人们内心的支持。“郭美美事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引起巨大的关注。中国红十字会需要以确切信息证明与“郭美美”无关,但即便真的无关,也需要严肃正视自身的问题。,该案例中暴露出中国红十字会在运行与管理过程中问题
舆论对郭美美种种炫富行为的反应,恰恰凸显了红十字会,这个作为承载着公众善心的公益机构在运行与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一是慈善组织运作不够透明。慈善组织要获得发展,慈善机构的公信力至为关键,其中又以资金管理的严格、规范、透明至关重要。而在我国慈善组织发展过程中,一些慈善捐款最终的使用不透明,甚至一些捐款被挪作它用,一些慈善捐款到底募到多少钱,谁捐的,最后使用在了什么地方,可能成了一笔糊涂账,甚至出现天价帐篷、万元餐费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破坏了我国慈善事业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公信力,也影响了公众对于慈善公益事业的热情。
二是对慈善组织的监管不到位。只有超强监管,才有超强信任,一个良性的慈善制度和机制,能够实现慈善资金管理的严格、规范、透明,保证慈善业得以健康良性发展。而我国目前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外部监管上,媒体对慈善业正面宣传成绩的多,而暴露实质问题的少,结果使得社会公众对慈善事业真实的运营情况知之甚少,对一些深层的问题更是缺乏了解,从而失去了“话语权”。内部监管上,慈善业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对慈善组织的运行缺乏内部管理。
三是慈善法律缺位阻碍了慈善组织的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体系,关于慈善信息公开的程度、标准、程序等各方面问题,还没有一个制度性的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捐赠者与接受捐赠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政府在社会中的角色来看,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重建红十字会的公信力:
第一,慈善组织应当及时告知公众慈善资金的运作情况,加快推动信息公开透明。对于慈善组织来说,应当主动向社会公布三个层面的情况:接受捐款的情况、资金的流向和资金使用的效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公开透明是慈善的重要条件,也是慈善事业公信力的根本前提。只有公开透明,捐赠者才能看到自己的爱心效应,更深切地体会到“捐”有所值;才能确保善款用在该用的地方,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
第二,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在外部监管上,政府应建立专门的慈善组织监管机构,实施对慈善组织的统一监管和协调,对慈善机构的财务与经营情况定期进行公布,对善款的使用是否科学合理进行监督,并提供专线电话,随时接受公众的质询。在内部监管上,应当建立慈善行业自律机制,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实行阳光运作、规范管理,做到决策科学化、运作规范化,不断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
第三,完善法律制度,国家应当加快慈善专项立法工作,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特定性的专门规范慈善组织活动的法规条款,对慈善组织的性质、职能、管理、运行基本准则做出规范,从源头上保证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拨付、使用等各环节工作有章可循,使得我国慈善事业有法可依、监管有据。
公生明,廉生威。慈善事业要取得发展,必须从透明做起,从规范做起,完全地、全方位地接受监管。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慈善业的信任危机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第三篇: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群体性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的第二单元,要求学员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我结合自身在基层政府工作,需要经常面对群众,解决群众反映的诸多问题和矛盾,较多接触到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特选取了《亚龙县平息槐树湾水电站被征地农民群体性事件》这个案例,进行评析。
一、案例情况
亚龙县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槐树湾水电站位于其境内的化蝶河上,总投资3.9亿元,由省化蝶河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该电站于2004年6月动工建设,2005年12月投产发电。
槐树湾电站共征用亚龙县土地1242亩,涉及拆迁户45户180人,征地560户2372人。按设计要求于2007年4月11日开闸放水,实施大坝消缺维修工程。然而次日上午,征地农民约80人聚集到电站坝首,阻拦电站检修施工。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征地补偿标准问题上,农民认为政府执行的标准过低。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费加安置补助费)应为征地前3年种植业平均亩产值的10-16倍。2003年省政府批准亚龙县土地征地补偿标准为征地前3年种植业平均亩产值的10倍。亚龙县上报“一书四方案”时2002年种植业产值尚未公布,补偿标准是按省政府公布的亚龙县1999-2001年三年土地平均产值的10倍报批后执行,即一类地(水地)每亩12000元,二类地(旱地)每亩7000元。但电站建设实际征地时间是2003年,此前2000-2002年三年平均产值的10倍为一类地每亩15360元,二类地每亩8000元,形成征地补偿标准前后每亩一类地相差3360元、二类地1000元。
第二,要求解决因电站建设影响其生产生活的问题。电站建设确实影响了一些农户生产生活的水、电、路,存在临时用地恢复困难等问题。
第三,在国家补偿规定之外提出了很多要求。如,要进电站当工人,自己用电要免费,至少要低于正常电价等。
面对如此形势,亚龙县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组成“槐树洼水电站阻工事件”处置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
2、迅速对阻工事件性质作出判断:改革发展过程中由于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冲突,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确定了处置的基本方法,即说服教育,疏散疏导,平衡利益,化解矛盾。
3、深刻认识被征地农民阻工事件的复杂性严重性。形成了《阻工事件经济政治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这对以后有针对性制定、实施应对措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调动各方面力量与群众沟通对话。第一,县政府及时向市政府作了专题汇报,取得了支持。市里派出两名市委常委分别带队到亚龙县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第二,由阻工事件处置小组抽调20名县级领导,30名县级机关科级实职领导干部,协同乡镇、村组干部组成工作组,进村入户,了解群众真实想法,开展疏导解释、说服教育和法制宣传。第三,动员当地老干部、老党员帮助做群众思想工作。
5、出台、兑现征地补偿政策。对于确因槐树湾电站建设造成的问题,由省化蝶河能源开发公司出资解决;与电站建设无关、而又应该及时解决的问题,由县政府妥善解决;对于征地农民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明确答复不予解决;对应该解决但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说明原因,解释清楚,求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承诺条件成熟后解决。
共梳理出应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70件,解释回答了不应该解决的问题108件,对应该解决的问题,确定了先易后难,先普遍后个别的解决原则,保证尽快逐一解决落实。公开承认了电站征地补偿政策确有缺陷,与业主省化蝶河能源开发公司达成一致,6月21日出台、兑现了新的征地补偿政策。
6、严历打击违法分子。个别少数人一意孤行,其违法行为充分暴露,思想政治工作、法制宣传教育无法解决问题时,果断采取措施,依法处置。槐树湾电站终于在6月28日正式下闸蓄水,7月3日恢复发电,阻工事件历时52天后画上句号。但这一事件给槐树湾电站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万元,还有许多间接及无形的损失。
二、案件评析
目前,我国正处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各种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各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向,导致近年来全国各地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稳定,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也同时为我党如何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整合各阶层利益提出了严峻的命题和考验。
综观近年来各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维权类群体性事件和泄愤类群体性事件。其实,多数的泄愤类事件的起因也是维权性质的,只不过当初维权活动涉及的人员较少而已,但随着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与此事无关的出于义愤的群众大规模参与其中,从而导致局面失去控制,最终酿成影响极为恶劣的泄愤类群体性事件。通过对上面《亚龙县平息槐树湾水电站被征地农民群体性事件》案例的仔细研读,我们可以看出,这起案例就属于第一类,即维权类群体性事件,同时,还可以总结出它的一些基本特征:
1、事件缘由涉及人数较多。例如征地、拆迁、劳资关系、企业破产重组、移民安置补偿等问题,其事由涉及人数一般较多。
2、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在爆发群体性事件前,受损群体已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过他们的问题和困难,但因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他们的问题和困难长期得不到解决。
3、目标合法性与行为非法性同时存在。维权目标一般有一定合理性,但维权行为多数不合法,如采取阻工、堵门、断路、越级走访等形式。
4、带有一定组织性。此类事件,一般有几个核心人物,即领头者,这些人目标明确、态度顽固,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甚至个别人在群众中还有一定的威望。
5、属于利益之争,基本没有政治性目的。维权目标一般是经济利益,政治性目的不强,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6、若不及时平息,有转化为泄愤类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那么,当我们面对此类群体性事件时,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呢?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有关领导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平息群众情绪。能当场解决的,要当场解决;问题较复杂、不能当场解决的,要理顺群众情绪,郑重承诺在短期内认真对待、扎实解决,防止群众情绪进一步激化,导致局面失控。
2、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解决此问题的专门工作领导小组,所有人员近期内要脱离本职工作,全力以赴;同时,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担任工作领导小组的负责人。
3、派出工作组,深入群众,调查摸底,吃透情况。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迅速收集汇总,分类归纳,及时向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4、领导小组要及时研究对策。对群众反映有道理的,要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及时解决;对部分合理的要求,要部分予于解决;对完全不合理的要求,要态度明确,明确答复不予解决;对在工作中存在违法违纪现象的政府部门的干部职工,不能一味偏袒爱护,该处理的必须处理。
5、工作组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利用机关干部或社会贤达人士的亲戚、同学、战友、朋友等各种社会关系,组织这些人深入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群众家中,宣讲法律法规,阐明政策措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逐步理顺群众情绪。
7、对个别顽固分子,肆无忌惮鼓动群众闹事,跨越法律底线的,要坚决予以打击。
6、坚持各种信息公开透明。必要时,政府可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公开事件调查处理进展情况,谨防各种虚假小道消息在人群中扩散,造成不良后果。
7、处置过程中要谨慎使用警力,防止激化矛盾。
(2009年10月撰写)参考书目:
刘炳香:《领导干部案例教学与执政案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第四篇:安然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安然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讨论人员:刘莹、马验宗、冯明宇、王峰、李春儒、刘乾坤、吴勇 一.目的
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认识到自由经济本身所存在的弊端,更深刻意义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也印证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论断。安然案件,反映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当行为对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它对于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原理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地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助于我们在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三.案例简介
安然事件,是指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安然(Enron)公司破产案以及相关丑闻。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自称全球领先企业。然而,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突然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该案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宗破产案。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恢复的元气,重创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心,引起美国政府和国会的高度重视。
2001年年初,一家有着良好声誉的短期投资机构老板吉姆·切欧斯公开对安然的盈利模式表示了怀疑。他指出,虽然安然的业务看起来很辉煌,但实际上赚不到什么钱,也没有人能够说清安然是怎么赚钱的。据他分析,安然的盈利率在2000年为5%,到了2001年初就降到2%以下,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回报率仅有7%左右。切欧斯还注意到有些文件涉及了安然背后的合伙公司,这些公司和安然有着说不清的幕后交易,作为安然的首席执行官,斯基林一直在抛出手中的安然股票———而他不断宣称安然的股票会从当时的70美元左右升至126美元。而且按照美国法律规定,公司董事会成员如果没有离开董事会,就不能抛出手中持有的公司股票。
安然公司问题的暴露,是从一些以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而不是靠股票交易本身获得收入的机构投资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分析人员和媒体对安然公司的利润产生怀疑开始的。2001年3月5日《财富》杂志发表文章《安然股价是否高估》,对公司财务提出疑问。随后证券分析人员和媒体不断披露安然公司关联交易与财务方面的种种不正常作法,认为这些关联交易对安然的负债和股价会产生潜在的致命风险。2001年8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调查该公司的财务问题。这些情况对市场产生影响,2001年10月安然公司的股价下跌至20美元左右。在各种压力下,安然公司不得不决定重审过去的财务,于2001年11月8日宣布在1997年至2000年间共虚报利润近6亿美元,并有巨额负债未列入资产负债表。11月28日,在安然公司有6亿美元的债务到期的情况下,原准备并购安然的昔日竞争对手德能公司(Dynergy Inc.)宣布无法按照并购条件向安然公司提供20亿美元现金,造成市场对安然公司的信心陡降。同时,标准普尔公司和穆迪公司将安然公司的债信评级连降六级为“垃圾债”,安然股价立即大幅下挫,跌至每股0.2美元的最低点。股价严重下跌,又引发了由关联交易形成的高达34亿美元的债务清偿压力。由于严重资不抵债,安然于2001年12月2日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四 案例分析
安然公司破产原因
(一)、董事会的责任 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独立董事不独立。美国的公司治理模式秉承的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这一基本模式,实行单一董事制,把执行经营职能的董事会和执行监督职能的董事组合在一个董事会中,不设监事会,为了防止股东大会成了“鼓掌大会”美国十分注重独立董事制度,并要求独立董事主导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的工作。然而安然事件却表明,独立董事形同虚设。安然公司17名董事会的成员中,有15名为独立董事,并且都是社会各界的知名人物,这些德高望重的人,要么正与安然进行交易,要么供职于安然支持的非盈利性机构,对安然的种种劣迹熟视无睹,根本没有为安然公司的股东把好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监督关。
(二)、公司高管徇私舞弊 在美国,有很多公司实行期权激励制度。股票期权是使企业经营者用一定价格在一定时期内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的权利,它将经营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密切结合起来,将经营者的收益和经营者的业绩挂钩,充分体现了人力资本的作用。但是期权制的实施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在控制权机制失灵的情况下,期权制运行会出现管理层的薪酬过高,期股、股权被滥用,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的监管等严重弊端。安然事件之后,无数员工倾其毕生积蓄购买的股票成了废纸,而企业高层却早已敛足财富。安然申请破产之前,对公司经营状况一清二楚的总裁和一些大股东迅速抛售手中的股票,活力八亿美元。公司高层拥有足够的动机通过做假账粉饰公司业绩,抬高股票价格,使得自己手中的股票期权可以在高价位出手,从中牟取觉的收入。
(三)、会计事务所的监督
美国的公司大部分建立了内外审计体系。公司董事会一般都没有审计委员会,成员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但从安然事件反映出,美国的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大多已有退休管理人员担任,一般都与管理层有良好的关系,独立性差。美国的外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也存在问题。安达信除去单纯的审计外,还为安然提供咨询服务。由于咨询与审计业务没有完全分开,关系过于亲密,缺乏独立性的机构,难免会导致外部审计机构与客户相互勾结。在收取巨额咨询服务费的情况下,外部审计机构很难如实发表审计意见,披露被审计公司财务报表的不准确性或存在的误导因素。
五 总结
1.对中国公司治理的启示。我国的公司治理状况和美国的情况有着显著的区别。如前所述, 美国公司治理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股权高度分散导致股东对管理层缺乏约束, 而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所造成的。但是, 股权的高度集中所带来的后果却很相似: 由于国有股权代理人的缺位而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所以, 我们应该: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继续完善会计准则, 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和管理;加强证券市场监管, 完善强制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成熟的经验我们应借鉴, 但应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及经济发展状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2.应把诚信教育纳入会计监管制度建设的范畴。证券市场的参与各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有着各自的利益动机和利益追求。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理性的“经济人”会做出何种选择呢?也许多数人会用道德约束自己,但不是每个人都讲道德,总会有一些人禁受不起利益的诱惑而置道德于不顾。如果参与者和监管者不讲诚信,无论多么严密完美的制度安排与严厉的惩罚措施也会有人胆敢违犯。当巨大的经济利益与严肃的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倾向于道德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安然事件的发生也是当今的证券市场为忽视诚信教育所付出的代价。为了有效规范市场参与各方的行为,需要对有关各方进行全方位的诚信教育,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注册会计师、律师、证券分析师、证券公司、新闻媒体、中小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政府官员概莫能外,并将诚信教育作为会计监管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持续长久地坚持下去。
第五篇:富士康跳楼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目录
目录„„„„„„„„„„„„„„„„„„„„„„„„„1 富士康跳楼事件发生的背景及问题„„„„„„„„„„„„2 问题的主要原因及理论依据„„„„„„„„„„„„„„„2 解决问题的方案„„„„„„„„„„„„„„„„„„„„3 方案利弊分析和决策„„„„„„„„„„„„„„„„„„4 结束语„„„„„„„„„„„„„„„„„„„„„„„„
富士康跳楼事件发生的背景及问题
富士康科技集团系台湾鸿海集团投资,主要生产计算机、网络通讯、消费电子等高科技关键零组件与系统产品。
集团拥有FOXCONN自我品牌,在中国大陆上海、深圳等地设有近50家全资子公司,在苏格兰、爱尔兰、捷克、美国休斯顿、洛杉矶等地设立海外制造中心及广布全球之60余个国际分支机构,拥有6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
富士康集团在2001跃居台湾民营制造商第一大宝座;2002获Business Week 选为全球IT公司100强第3名的殊荣,2009年跃居《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109位。
身背诸多光环笼罩的明星企业,却在数月内接二连三发生员工“坠楼”的死亡事件。从2010年1月23日截至2010年5月27日,短短的四个月内“坠楼”事件居然高达十二件,这不禁让人想问:富士康,你到底怎么了?
身为富士康CEO的郭台铭,是否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呢?
郭台铭,鸿海精密暨下属富士康科技集团的创办人。1974年成立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1985年创立富士康品牌。1988年,在深圳开办只有百来人的工厂,之后发展成为富士康龙华基地,至2007年底,富士康在全国相对成熟的基地已超过13个。
2001美国《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上位列第198名。
2002出身的郭台铭,其管理理念带有深深的军队烙印,他认为:
• 民主是最没有效率的,领袖应该带着霸气。
• 独裁为公,长官第一。
• 走出实验室就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
但是这看似军令如山的管理理念,背后潜藏这什么样的危机呢?
问题的主要原因和理论依据
军事化管理
富士康采用分明的等级制度、绝对的服从制度、严格的纪律制度和严厉的惩罚制度相结合的军事化管理。
这虽然能够最大限度的拥有高效的执行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但也同时拥有更大的消极作用:
1、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员工内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2、强调员工整体的共性,压抑个人的个性,缺乏人文关怀;
3、企业缺乏民主气氛,员工想法难以引起高层注意;
4、高压管束将加剧员工的心理负担,并且极易引起反弹情绪。
最大限度追求泰勒模式
富士康的生产管理基本上追求的是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其有如下几个特点:
1、制定标准化动作;
2、控制完整工序的时间,严格到秒;
3、实行低底薪工资制度,计件得酬。
泰勒模式虽然能满足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但却忽视了其他因素在提高生产率中的作用。例如员工满意度,员工的心理健康等问题。
保密制度的过度泛化
1、以重罚来确保每个员工都需要遵循保密纪律;
2、在员工中实行信息戒严和信息封锁;
3、过度推行保密协议,扩大了保密协议的范围。
保密制度是获取订单的重要保证(容易获取客户信任)同时也便于管理(员工之间信息封锁)。然而这也使得员工对企业及员工之间的不信任感加剧。由拥有不满情绪的员工披露企业信息,易引起外界误解。再者,过度的施行保密措施,容易造成员工心理高压。
过于依赖大客户
富士康让大客户过多地干涉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听从大客户对于企业内部人事的任免,并且遵循大客户的要求只以当地最低工资为标准核算人工成本。这样做的优点是,对争取大客户的订单较有优势。然而缺点却是导致人员离职率高,也造成企业和员工的利益高度不一致。
解决问题的方案
管理上的改进
从企业内部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必须重视改善员工的人际关系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加强员工与上司及员工间的沟通;
2、在人员选拨上要做到公正公平,对“台干”和“陆干”须一视同仁;
3、应该充分调动员工自身参与管理的热情,积极主动的;
4、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开放员工的言论自由,民主;
5、及时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和安抚,关心员工的心理健康;
6、改善薪酬制度,提高基层员工的待遇。
从企业外部来讲:
1、寻求政府的政策扶持,2、呼吁社会帮助,3、各界媒体的宽容。
战略上的转变
单纯的代工模式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面临新的挑战,由于依赖于上游企业,订单几乎无利可图,对于企业来说,代工的各项成本都处于上升阶段,企业只能无奈的走向压缩用人成本,企业的转型迫在眉睫。
企业转型有两种方案供参考:
1、建立自有品牌,实现从代工生产到自力更生的转变;
2、自主创新,加大研发力度,注重新技术的开发。
方案的利弊分析和决策
从富士康的技术现状来看,它虽然拥有诸多在工艺制造领域的知识产权,但却缺少软件研发的内核,如果采用购买的方式,各种技术许可的费用将大大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所以,本小组认为,第二个方案暂时不可选。
我们选择了第一个方案,建立自有品牌,实现从代工生产到自力更生的转变。原因如下:
历史趋势
通过压榨工人降低成本必将被历史淘汰,工人薪酬福利的提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富士康通过加班给加班费的方式,刺激员工们长时间加班,而且加班时间远远超出了国家相关规定。同时,富士康让每一位员工长年累月只做一件事情,把人当成了机器,捆绑在了生产线上。这两方面逐渐让员工变成了不健全的个体。
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中国代工企业,正是因为这种极端不利于个体发展的模式,最后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
成功转型的先例(比亚迪、格兰仕)
与频繁扩散迁移以获取更廉价劳动力的富士康不同,国内另外两家代工巨头比亚迪、格兰仕的制造基地一直牢牢扎根在深圳、顺德、中山。
本小组认为,这种差异的背后,是基于后者的成功转型。以电池起家的比亚迪,最早靠跟富士康抢夺电子产品代工而不断壮大市场,在手机零件和手机代工领域迅速崛起,是全球第一大二次充电电池生产商。
2003年1月,比亚迪以2.96亿元收购秦川汽车77%的股权,进入汽车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都打响了品牌。以微波炉代工闻名的格兰仕,也逐渐创立自身品牌,开始在空调、小家电、冰箱、洗衣机等领域拓展,向综合性白色家电集团转型。
转型不成、完全依赖国际订单的富士康,在2008年、2009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时受到严重影响,相比之下具备自主品牌的比亚迪、格兰仕受影响较小。比亚迪和格兰仕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身价值链的拓展和延伸,只有单一代工模式的富士康,其利润只能依赖于降低成本,企业的发展差异就不可避免,“单一代工模式已是黄昏产业,国内劳动力不可能被无限压榨,自主创新才是企业发展之道。”
结束语
我们认为,在大规模制造、大批量销售、微利经营的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富士康(FOXCNN)品牌的发展历程会对中国众多处于微利的企业很有启示意义;
在微利时代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品牌的涵义,重新思考品牌发展的路子,重新确定品牌建设的模式;
一:品牌生存要以规模经营为基础;
所谓品牌,应该依附于产品或服务形态上,而产品与服务提供量的大小决定了品牌的生命周期和价值大小;需求量大并稳定的产品与服务,其品牌的生命周期就长、价值就高;因而产品与服务的大量提供是品牌存在的基础。尤其是在微利时代,产品与服务的份额大小直接决定了品牌的现实生存基础。富士康(FOXCNN)的大量制造、大量销售为其品牌的生存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中国的众多企业应该认识到这一点;以严格的生产工艺水平、高标准的产品质量而提供的大批量产品销售份额是自己品牌生存所必需的基础;
二:品牌内涵要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任何品牌必有自己的独特内涵,这里所说的内涵不是什么新奇的概念、花哨的承诺、哗众取宠的图标,而是真正能为顾客提供价值的服务功能;因而技术的创新是品牌价值的内涵;富士康(FOXCNN)孜孜不倦地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为其品牌赋予了有价值的内涵;从精密组件、机箱材料、准系统组装技术到纳米科技、热传技术、纳米级量测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绿色环保制程技术、CAD/CAE技术、光学镀膜技术、超精密复合/纳米级加工技术、SMT技术、网络芯片设计技术、e供应链技术等,富士康(FOXCNN)的品牌内涵不断得到丰富;表现为“INTEL INSIDE,FOXCONN OUTSIDE”(内有英特尔,外有富士康)、“ ONE-STEP SHOPPING”(提供一次购足)的品牌涵义。可是中国很多企业在这方面仍然还需重视、还要化大力气去实现,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内涵,跳出单纯的价格竞争陷阱。
三:品牌经营应重视“成本领先”的战略;
在微利时代,品牌不一定意味着高成本,“以成本领先为导向”的经营方式是品牌应对激烈竞争所必需的手段;科学而又严格的管理体系为实施“以成本领先为导向”战略的保证;富士康(FOXCNN)“以成本领先为导向”的管理体系,使其在激烈竞争的行业中始终保持向上快速发展的优势;然而中国许多企业在管理体系方面的弱点,使得“以成本领先为导向”的战略得不到有效的长期实施,无法在行业中站稳脚跟;重视科学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企业寻求品牌成长而不断要练的内功。
四:品牌发展要参与到全球化产业中去求发展;
富士康(FOXCNN)在全球化经济的格局中,以自己的大量生产、优质产品、技术创新及成本优势参与到全球IT产业链中求发展,与全球化产业共同成长,以全面系统的配套能力给国际大客户提供一次购足的整合系统服务,建立自己的行业地位;而不是只在自己所处的区域市场自成体系地发展,因此成就了它今天的辉煌;而中国的许多企业还只是在组装产品方面发挥成本优势,未能参与到全球化的产业链中去,不得不落到产业价值链最低的组装环节,处处受制。要敢于参与到全球化的大产业链中去求发展,与全球化产业共同成长是中国企业品牌发展的战略目标。从“品牌”走向“自主品牌“是中国企业的历史责任。
富士康(FOXCONN)在微利时代发展的模式,给中国的众多企业及企业家提供了很好的品牌发展案例。相信中国企业在这微利时代,也将以自己的品牌实践走出一条独特的自主品牌之路,铸造成自己的、生命力强劲的国际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