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矿井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2012年
正基煤矿
矿井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通防工区 编 制 人:袁 乃 树 编制日期:2012.01.10
审批意见
通 防 工区:_______机 电 工区:_______安
监
处:_______矿井工程师:_______
矿井防灭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火灾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根据其引火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自燃火灾)。结合以往矿井处理火灾的实践,矿井火灾处理一般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自燃火灾)处理。
一、可能发生火灾的地点
1、主井井口,此处风速较大,经常存放木料等可燃物等,各种电缆较多,遇到火源、高温易发生火灾。
2、井下变电所、泵房、设备维修峒室。
3、各掘进迎头,由于电器设备短路等,容易引发火灾。
二、预防外因火灾的预防措施
(一)、加强火源管理的措施
1、(1)、井口不准堆放木料等易燃物,及时清理易燃物,更不准长时间存放坑木、棉纱、布头、各种油类等易燃物。
(2)、井口由运搬工区负责,该区域要安专人负责物料和火源的检查。(3)、井口附近的电缆检查维修由机电科负责,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和检查维修制度的要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电缆、开关、插销、接线三通等出现损坏、过负荷、短路等引起电火花,继而引燃可燃物。
(4)、井口附近烧焊,必须制定专门安全措施,审批后按措施要求执行,烧焊完成后,施工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洒,并由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1小时,发现异状,立即处理。
(5)、矿安监处必须严格按要求,对井口附近进行巡回检查,严禁井口房附近20m内有烟火、电炉、大灯泡取暖等。
(6)、井上必须设置标准的消防材料库,并由轨道直通井口,材料、工具的种类、数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详见消防材料、工具配备表),并经常进行检查和更换。
2、(1)、完善各种岗位责任制、包机负责制和检查维修制度,做到分工明确,处理及时。
(2)、机电运输专业管理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对机电设备、皮带运行状况、各部件完好情况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出现电器失爆、机械摩擦、撞击等产生明火。
(二)、杜绝火灾的安全技术措施
1、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井口房和通风机附近20m范围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2、对井下的电焊,气焊作业一定要制定安全措施,布置安全检查,在井下和井口房,严禁采用可燃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休息间。
3、井下变电所,配电室,材料库要使用不燃材料砌筑,井口、硐室等必须按要求安设防火门。
7、加大科技投入,对带式输送机、硐室防灭火系统实现监测监控。
8、矿井必须设地面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管路系统。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每100m设置支管和阀门,但在皮带机巷道应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中央消防水池,必须经常保持不小于200m3水量。
9、消防管路各出头阀门必须确保灵敏,可靠,严禁出头加丝堵。
(三)、加强易燃品管理的措施
1、对于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
2、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二、煤炭自燃发火的防止措施
煤炭自燃发火的防止也应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煤炭的自燃,首先是杜绝可燃物及可燃物聚热环境的形成,同时保证煤炭有良好的通风环境,以使煤炭自热产生的热量能够迅速散发出去,避免煤炭进一步升温而形成自燃火灾。我矿进行的煤层自燃倾向性为二类自燃,结合我矿实际防止内因火灾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1、推广无煤柱开采,减少浮煤,防止漏风。
2、加强通风管理,提高通风设施质量,尽量减少漏风。
三、矿井灭火方法
随着综合防灭火技术的发展,灭火技术从直接灭火、隔绝灭火、综合灭火逐渐形成了规范的工作条例。矿井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井下设置消防材料库,储备一定数量的灭火材料和工具。在井下火药库、机电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井底车场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都应备有灭火器材。实践证明,唯有抓住初起的时机,才能有效的予以扑灭,防止火灾的扩大。
(一)直接灭火法
1、挖出可燃物
挖出可燃物就是将已经发热或者燃烧的煤炭以及其它可燃物挖出、清除,运出井外。采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火灾处于初起阶段,涉及范围不大;火区无瓦斯超限积聚,无煤尘爆炸危险火区位于人员可直接到达的地点。
挖出火源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好工具及运输车辆,备足水量和充填材料,支护材料,定好运出路线及排风路线,要配合洒水降温,要随时检查煤温,气温以掌握工作进展情况,要随时监测瓦斯浓度防止超限积聚,挖出的热煤及其燃烧物要及时运往地面。遗留的空间要用不燃性材料如河沙、石子、黄土等充填。
2、用水灭火
水是最有效、最经济来源最广泛的灭火材料。用水灭火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要有足够的水量,水量不足,不仅难以灭火,而且有可能贻误战机,造成火势的发展。
(2)、用水灭火人员应占据上风头工作。水流由火源的边缘逐渐地推向中心,以免产生过量的水蒸气伤人。
(3)、必须保持一个畅通的排烟通道,以防高温水蒸气和烟流返回伤人。(4)、不能用水扑灭带电的电气设备火灾,不宜用水扑灭油料火灾。
3、泡沫灭火
泡沫灭火的作用实质是增大用水灭火的有效性,大量的泡沫送往火源地点起着覆盖燃烧物隔绝空气的作用,与水源接触泡沫破裂,水分蒸发吸热,产生大量的水蒸气,降温、稀释氧浓度,具有抑制燃烧,熄灭火源作用。另外,大量泡沫包围火源阻止热的传导、对流与辐射,阻断了火势扩展与蔓延。
4、胶体材料灭火
由于胶体材料在形成过程中吸收大量热量,同时具有隔绝氧气的作用,因此胶体除用于防火外,也广泛地应用于灭火。
5、隔绝灭火
覆盖燃烧物隔绝空气的供给,或者减少火区的氧浓度使火源缺氧窒息。这种方法有砂子和岩粉灭火,干粉灭火器,以及惰性气体灭火。还有一种传统的构筑防火墙(又称密闭)封闭灭火法。
(1)、砂子和岩粉
砂子和岩粉,特别是石灰石岩粉常被用来扑灭油料和电气设备火灾。在井下机电硐室储备一定量的砂子或岩粉是完全必要的。(2)、干粉灭火器(3)、惰性气体灭火。
(二)、封闭火区与联合灭火法。
1、封闭火区灭火法的使用条件
在火势发展迅猛,火区范围较大,直接灭火无效时,采取封闭火区的灭火方法最为合适。封闭火区要遵循三条原则“小、少、快”:小是封闭范围要尽可能小,少是建立最少的防火墙就将火区包围隔离,快是指防火墙施工要快,不得拖延。
2、封闭火区的方法
(1)、断风封闭火区。从火区进、回风两侧同时构筑防灭火墙封闭火区保持不通风。
(2)、通风封闭火区。在保持火区通风的条件下,同时构筑进、回两侧的防火墙以封闭火区。
(3)、注入惰性气体封闭火区,此法是联合灭火法的一种,也是最安全,最有效的灭火方法。在封闭火区的同时注入惰性气体,既可防止火区发生瓦斯爆炸,又能加速火灾窒熄。
3、联合灭火法,是指以封闭火区为基础,再加其他阻燃、阻爆、降温、均压灭火等措施,向火区内部注入惰气、泥浆以及均衡其漏风通道、压差等均属联合灭火法。
四、组织措施
矿井必须按要求成立矿井灾害处理领导组织机构,并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措施,明确部门、人员的分工、通知顺序、方法和行动原则及步骤等。
五、确保人员安全撤离的措施
1、矿井必须按要求设置两个及以上的安全出口,确保矿井一旦发生事故时,保证人员能够安全撤离。
2、井下要按要求设置齐全的巷道标志、各种避灾路线标志牌和照明等,每一入井人员必须按要求进行专门培训和学习,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安排下井工作。
3、矿井必须建有完善的通风系统,确保系统稳定可靠,根据井下巷道的变化情况,要及时修订避灾路线。
4、每一入井人员必须熟练掌握通讯方法和顺序,以便发现灾情后能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和通知其它区域人员迅速撤离撤离危险区或躲入躲避硐。
5、每一入井人员必须按要求随身佩带自救器和矿灯。
6、受火灾威胁区域人员在接到撤离通知后,应由跟班管理人员带领,迅速就近进入新鲜风流中,迎着新鲜风流撤离危险区。撤离时,要时刻注意风流的变化情况,防止风流发生逆转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处在烟雾区的人员,要及时戴上自救器。
7、通防科、机电科接到灾情通知后,立即根据自救器和矿灯的入井数量,将入井人数报告给矿调度室。
8、确实无法撤退时,应进入避难硐室或筑建临时避难硐室等待救援。
六、处理事故和恢复生产的安全技术措施
1、发现火灾时,应根据火灾的种类、性质,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控制火势,进行直接灭火,并向矿调度室汇报。灭火时,人员应站在上风头,由边缘逐渐向中心推进;若是电器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再进行灭火;若是油料着火时,不得用水进行直接灭火。因火势太大,灭火确有困难,也可用水淹没采区或矿井,或采用隔绝法进行间接灭火。
2、调度室接到井下火灾情报告后,立即按照“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重点人员撤离,组织人员灭火迅速查清火灾发生地点、影响范围、入井人数等,并迅速通知值班领导和救护队等有关人员和部门,等待指挥部部署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3、矿长接到通知后,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制定抢救方案,进行抢险救灾。
4、抢救和灭火时,应尽量限制入井人员和人数,所有入井人员先征得生产矿长的同意后,方准入井。
5、灭火抢救行动要快捷,沿着最近的路线迅速接近灾区,按有关规定要求实施抢救人员、侦查和灭火工作。在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一氧化碳、煤尘、其他有害气体和风向、风量的变化,采取必要的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
6、矿井发生火灾时,视灾情情况,可采取全矿反风或局部反风,确保人员安全撤离。
7、在抢救人员和灭火过程中,合理调配和控制风量,瓦斯浓度控制在2%以下,以便抢险救灾、防止出现火风压和引起瓦斯、煤尘爆炸,更好的控制灾情。
8、对一时难以救出的人员,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供风、供水及食物的方法和措施。
9、一旦采用断风封闭灭火时,密闭墙的建筑位置、封闭顺序及施工要求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七、加强监测监控、工作面采煤结束后封闭应安设束管监测装置和一氧化碳监测探头进行监测监控。
八、本措施下发各业务单位,由各单位组织学习,各单位接措施人签字后通防工区存档备查。
九、各掘进工作面迎头,结合本措施在编制掘进工作面施工措施时,编制相关的防灭火要求,在施工中要求明确。
十、年度防灭火计划
1、根据矿井初步设计要求和矿井的生产实际情况,及时向集团公司提交计划,在2012年年底前,按标准配备齐全监控束管装置。
2、购置部分一氧化碳传感器,在采煤工作面形成时使用。
正基煤矿 二○一二年一月十日
审批意见
通 防 工区:_______生
产
部:_______安
监
处:_______矿井工程师:_______
第二篇:矿井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矿井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预防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制定本措施,望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矿井火灾隐患情况
根据晋煤检﹝2012﹞0501-MR-J0010号、﹝2012﹞0501-MR-J0011号煤自燃倾向性鉴定检验报告,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级不易自燃;
3、4号煤层自燃倾向性均为不易自燃。开采以来,矿井从未发生火灾现象,因此,我矿火灾隐患主要在外因火灾方面,为防止火灾矿井特制定有严格的防火措施。
二、成立预防火灾事故的领导机构 组 长: 卫旺海
副组长: 张 杰、高保平、李鑫、郭宝清、张建荣、张书鸿
成 员: 刘玉生、高锦瑞、张利平、郭江涛、高明耀、张平平、卫全中
岳玉明 及其他生产、辅助队组 职责:
1、在组长统一指挥下,负责搞好矿井防灭火业务范围内的灾害预防工作。
2、负责矿井防灭火的技术管理、安全管理。
3、负责贯彻落实上级与防灭火相关的文件指令。
4、负责监督检查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及整改。
5、负责解决预防防火灾事故所需人、财、物,保证现场需要。
6、负责组织追查、分析火灾事故,制定防范措施。
三、发生火灾事故的预兆(1)外因火灾
外因火灾预兆不明显。一般情况下有:
看到烟雾或明火;嗅到着火气味;感到头疼和恶心;感到突然压力增加;发现意外的灰尘扬起。
(2)内因火灾
我矿3、4号煤层自燃倾向性均为不易自燃
地面井口及井下人员发现外因火灾预兆时,必须立即采取直接灭火的措施,并报告调度室。
四、预防火灾事故的措施
(一)地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1、矿属各单位成立防灭火领导小组,由单位正职为防灭火第一责任人,各单位根基实际情况抽5-15命防灭火人员。
2、个单位每月对本单位进行一次放灭火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留有记录。
3、机电对每月对主变电站、风井进行一次防灭火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4、保卫科对供应科仓库、机电各工作房、锅炉房、变电所、米料场、风井、更衣室,监控室、生活区宿舍等防灭火重点区域配齐灭火器等灭火器材,每季度负责对灭火器材检查一次。
5、保卫科负责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演习和消防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6、加强平地安全供电管理,严禁在宿舍和生活区使用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7、以工业广场及主斜井口的净化水池为地面消防水池,并配备消防泵,保证管理畅通,且池内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水量,消防管路要直通井口、煤厂,木料场等主要场所。
8、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有烟火和用火取暖,井口房内严禁用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和休息间。
9、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焊接或切割等工作。如必须在井口房内进行焊接工作,则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严格按措施进行。
10、材料仓库、风井房、绞车房、灯房等各场所要配备2个以上灭火器和足量的灭火砂等消防工具。
11、地面消防材料库设在木料场内,配齐铁锹、铁镐个5把,消防水管、消防桶、灭火器若干。
12、在主、副井井口房均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配置了必要的消防灭火器材和消火栓等设施。
13、井口80米范围内严禁堆放木料,30米范围内严禁存放汽油、煤油、变压油等。
14、井口附近20m范围内的照明线路必须符合消防规定。
15、严格执行出入井检身制度,严防烟草和点火物品进入井下。
16、严格执行爆炸材料清点检查制度。
(二)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
1、建立健全防灭火制度,每季度由安全矿长组织有关科室、对井上、下消防器材和消防管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
2、个采掘地点必须建立消防管路系统,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在皮带运输送机巷道中每隔5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通风队是消防管路的管理单位,确保消防管路使用可靠。
3、胶带运输机应使用阻燃胶带,且机头处前后20米范围内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4、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5、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按规定设置支管和阀门,胶带机头应设置25米长的软管挂在机头附近。
6、认真执行井口检身制度,防止携带烟火和穿化纤衣服人员入井。
7、井下不得从事电焊、气焊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时,机电科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由矿总工程师签字批准,并向作业人员贯彻学习后,方可进行工作。
8、井口附近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范围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9、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运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10、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扔乱放,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11、加强电气设备管理,除安装与使用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正确使用过负荷继电器与熔断保险器,一旦发生事故,能自动切断电源。
14、严格执行“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放炮必须水泡泥,封泥要充足。禁止用煤粉、煤块或易燃物充当泡泥,严禁用明火、矿灯、动力线放炮、严禁使用变质炸药。
15、做好每年反风演习工作,保证反风时系统可靠,反风风量符合要求。
五、矿井成立火灾救灾指挥部
为了有秩序的迅速抢救灾区人员、处理事故,尽早恢复生产,矿井成立救灾指挥部,负责火灾救灾期间的全部组织和指挥工作。
组 长: 卫旺海
副组长: 张 杰、高保平、李鑫、郭宝清、张建荣、张书鸿
成 员: 刘玉生、高锦瑞、张利平、郭江涛、高明耀、张平平、卫全中
岳玉明 及其他生产、辅助队组
火灾救灾指挥部设在安全调度指挥中心。
六、事故汇报程序
发生事故时由值班调度员立即按所列的人员名单顺序逐一通知,接到通知的人员30分钟内到救灾指挥中心待命(发生事故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见附表)。
七、处理事故时各成员职责
1、发生火灾事故后,矿长、总工程师必须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长未来到之前,由值班矿长负责指挥。
2、处理事故过程中,各有关人员职责:
(1)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和矿山救护队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火灾事故的作战计划。
(2)矿总工程师:是矿处理火灾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的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组织协调有利于矿井处理火灾事故的各种有效方案、措施,监督处理事故作战计划的实行。
(3)机电矿长:根据发生的事故规模及矿井对救灾设备的需求,在本公司范围内为矿井协调好设备的供应工作,并对矿井救灾提出指导性意见。按制定的处理火灾事故作战计划,召集机电队负责人制定所需相关机电设备的种类、数量,并制定检点设备的安装位置方案,时刻掌握主要通风机和机电设备的工作状况。
(4)生产矿长:根据矿井事故情况,预测、分析事故可能扩大及波及范围,对矿井制定的作战计划做出指导,并及时掌握、指导救灾进展情况。在事故发生时,召集生产区队长,对事故可能波及的地点及受危害人员进行分析、予以认定,为事故作战计划的制定提供建议,并协助做好火灾事故处理工作。
(5)安全矿长:根据矿井事故情况,对矿井制定的防止火灾事故扩大的措施提出指导性意见,并进一步对矿井救灾人员的安全工作及时指导部署。根据发生的火灾事故及范围,预测事故规模,详细及时向所属的上级部门汇报是否支援,并结合矿长、矿总工程师制定处理火灾事故作战计划。
(6)调度中心:根据矿井火灾事故情况及公司领导指令,负责对公司各矿井救灾所需物资的统一调度,协助做好矿井调度工作。与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结合,确定救灾所需各种物质的种类、型号、数量,安排有关人员及时备齐到位,同时协助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7)安监站:协助安全矿长做好防止火灾事故扩大的工作。
(8)技术、地测科:协助总工程师做好有利于矿井处理火灾事故的各种有效方案、措施,监督处理事故作战计划的实施。
(8)保卫科:根据矿井事故情况,做好矿井保卫工作,并在矿井范围内给予有效协调。
(9)工会主席:负责事故危害人员家属的接待及安排工作。
(10)通风副总:积极配合矿总工程师查阅事故发生地点的资料及预测周围巷道破坏情况,与抢险人员随时接受矿总工程师命令指挥。
(11)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根据营救遇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灾人员的救助和事故处理。
(12)调度主任:按事故作战计划的要求,召集所属人员坚守岗位,及时传达矿长对事故处理的各项命令。
(13)技术、地测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矿长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并绘制事故现场图。
(14)机电科长:配合机电矿长,对事故发生地点及可能波及范围的各种供电设备和供电线路进行预测,对救灾所需的相关消防设备、灭火器材的类型及数量提出建议,经矿长批准后,与机电队长落实。
(15)安监站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方式,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施有效的监督。
(16)通风、瓦斯队长:按照矿长和矿总工程的命令,随时恢复事故地点的通风工作。
(17)维护队长:按照矿长和总工程命令,随时做好事故地点的巷道修复工作的准备。
(18)机电队长: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改变主要通过风机的工作状况,并保证正常运转,负责矿井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或安装机电设备,完成其它相关任务。
(19)运输队长:负责将遇难人员及时运送到地面,保证救灾人员和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20)抢险队长:认真查阅有关事故发生地点的图纸资料,备齐所用设备、材料,对矿总工程师提出的抢险工程要求,立即付诸行动。
(21)供应科长:按作战计划的部署,根据矿长的要求,备足、备齐抢救事故所需的各种物资、设备。
(22)保卫科长: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中的治安保卫工作,并负责消防器材、设备安装和消防培训工作。
(23)劳资科长:负责查找受事故危害人员的档案资料,做好事故危害人员的各项医疗保险协调工作。
(24)医疗室:负责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25)有关队长: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域工作面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将现场所见的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地报告给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
(26)值班调度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情况,立即把事故情况向有关领导和单位报告,及时传达矿长的命令,按照《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及时按顺序通知各单位人员到矿调度室报道待命,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的工作,并统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区的人数。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切断与事故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电话,同时通知电话修理员要保证通讯畅通,保证救灾命令的快捷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处理火灾的组织措施及火灾事故的处理计划
(一)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灾区人员撤退的方法、路线:
1、方法:
(1)工作面人员或知道火灾事故的人员,应迅速利用最近的通讯设施向矿调度室报告。
(2)在工作面通行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在跟班干部和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迅速戴好自救器沿矿井制定的避灾路线撤退或迅速撤到采面下机巷或其它新鲜风流中。
(二)注意事项:
1、事故一旦发生,迅速组织灾区并通知所有受威胁区人员撤退,需要时迅速通知矿山救护队探明事故地点、波及范围和气体成分。
2、井下人员发现火灾时,应首先查明火灾的地点、波及范围等情况。跟班值班队长应立即组织人员一边向调度室汇报,一边就地利用洒水管路、灭火器、灭火沙等进行直接灭火。灭火时要与火源地点保持适当距离,以免水蒸气灼伤,并派人守候电话,随时汇报灭火清况。
3、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值班领导、矿长汇报,由值班矿领导根据灾情决定灾区及沿途人员是否撤离险区,并向矿长和总工程师汇报。
4、调度室接到灭火无效汇报后,应立即通知井下所有工作人员,沿近路顶着新鲜风流撤离险区到达地面。
5、机电对根据命令切断火区电源。
6、在无二次发生事故可能时,应迅速恢复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恢复正常通风,排除烟雾。
7、调度室要组织好处理事故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及时组织人员运送到指定地点。同时通知灾害处理小组成员和公司有关领导,并做好记录。
8、矿长和总工程师接到灾害报告后,要立即成立救灾指挥部,全力以赴抢救人员。救灾人员到达事故地点后对灾区全面侦察,查清事故地点、范围、遇难人员人数和分布地点,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发现幸存者,立即救出,发现火源,立即扑灭。
9、遇难人员救出后,要进一步对整个灾区进行瓦斯检查和巷道状况调查,若有瓦斯超限和冒顶堵塞巷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排放和处理。只有查明整个井下确无隐患,方可全面进行灾后处理。
(三)主、副井或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人员撤退的方法、路线:
1、立即进行全矿井反风;
2、迅速组织井下人员沿就近的风井撤到地面;
3、救灾人员佩戴隔离室自救器,利用灭火器灭火;
4、确认火源全部熄灭后,在检查全矿井瓦斯聚积情况,制定排放瓦斯措施,恢复正常通风。
5、反风前,副井口及附近全部人员撤至20米以外。
(四)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控制事故范围、灾害程度扩大的措施
1、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用最近的电话把现场发生火灾的原因及火势情况报告给值班调度员。
2、值班调度员立即把事故现场情况向值班矿长汇报,按值班矿长确定的救灾指令,通知附近工作面值班干部组成灭火小组,带齐救火设备赶往事故现场救火,值班矿长并把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矿长汇报。
3、参加灭火的值班干部,要及时把现场的灭火进展情况、预测灭火的可能性及时向值班调度员报告。
4、矿长根据汇报情况,确定下一步采取的方案及措施。若火势继续扩大,蔓延较迅速,应立即下达各有关工作面人员撤退的命令。
九、井下火灾避灾路线
(一)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灾区人员撤退路线:
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采区进风巷→主要进风巷→副立井→地面
(二)掘井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人员撤退路线:
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进风巷→采区进风巷→主要进风巷→副立井→地面
除认真执行本措施外,还必须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各工种操作规程》等中防灭火方面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三篇:2016矿井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目 录
二、发生火灾事故的预兆...................................(一)外因火灾...........................................(二)内因火灾...........................................三、预防火灾事故的措施...................................(一)、地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二)、预防内因火灾的措施................................(三)、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四、事故汇报程序.........................................五、处理事故时各成员职责:...............................六、处理火灾事故的组织措施及火灾事故的处理计划...........(一)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灾区人员撤退的方法、路线:..(二)注意事项:.........................................(三)主、副斜井或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人员撤退的方法、路线:
(四)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控制事故范围、灾害程度扩大的措施..七、井下火灾避灾路线..........................................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预防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制定本措施,望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矿井火灾隐患情况
我矿火灾隐患主要是内因和外因火灾两方面。
一、外因火灾
1、全矿工业区用电隐患:主要材料库用电管理、宿舍用电管理、电焊房的用电管理、煤场用电管理、更衣室烘干机管理、办公室电脑管理、井下氧电焊管理、井下材料管理、矿井内油脂的管理、皮带管理。
2、矿井明火:厂区内炉渣管理、煤场内氧电焊管理、电焊房内电气焊管理、厂区周边树木管理。
二、内因火灾
1、煤炭自然,工作面浮煤管理、采空区密闭管理、矿井火区管理。
二、发生火灾事故的预兆
(一)外因火灾
外因火灾预兆。一般情况下有:
看到烟雾或明火;嗅到着火气味;感到头疼和恶心;感到突然压力增加;发现意外的灰尘扬起。
井下任何人发现外因火灾预兆时,必须立即采取直接灭火措施,并报告调度室。
(二)内因火灾
煤炭自燃分准备期、自热期、燃烧期三个阶段。其中自热期又分为自热初期阶段和后期阶级。
1、煤炭自燃的准备期结束之后,便进入自热初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其主要预兆有:
(1)、煤体温度有所升高,但临界温度在60—80度以下。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2)、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3)、空气中的相对温度增大。(4)、CO和CO2含量增加。
2、煤炭自燃超过临界值(60℃—80℃)但是尚未达到着火温度,发现明火期间,称自热后期阶段。
主要预兆有:
(1)火源点附近的温度增高,出雾气、煤壁挂汗。
(2)出现煤炭氧气及干馏产物、CO、CO2、CH4等,空气中可闻到煤油味。
(3)出水酸度增大。
(4)煤温、水温空气温度有所升高。
三、预防火灾事故的措施
(一)、地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1、矿属各单位成立防灭火领导小组,由矿长为防灭火第一责任人,各队根据实际情况抽5~15名防灭火人员。
2、各单位每月对本单位进行三次防灭火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留有记录。
3、机电科每月对风井、主变电所进行一次防灭火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4、通风科、机电科对供应仓库、机电各工作房、锅炉房、变电所、更衣室、监控室、生活区宿舍等防灭火重点区域配齐灭火器等灭火器材,每季度负责对灭火器材检查一次。
5、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井口房内严禁用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和休息间。
6、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焊接或切割等工作。如必须在井口房内进行焊接工作,则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矿长、总工程师批准,严格按措施进行。
7、材料库、风井房、灯房等各场所要配备2个以上灭火器和足量的灭火砂等消防工具。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二)、预防内因火灾的措施
1、煤的自燃发火征兆:工作面或巷道内温度增加,出现烟雾,煤油味,巷道或木棚上出现水珠(挂汗)、人员接近时感到头痛、闷热、目弦、恶心、四肢无力、裸露皮肤微痛,精神不振等。发现此征兆要及时撤离,并迅速向调度室及主管矿长汇报。
2、矿井编制的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有防止自燃发火的安全措施。
3、加强采煤工作面的浮煤清理,采取有效防止向老塘崩煤的措施,以防止老塘内的碎煤堆积自燃。
4、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限期对回采工作面进行全面密闭。
5、采面老塘跨落不好的地段,需要时可强制放顶,以防采空区漏风,造成老塘浮煤自燃。
6、保证老巷卫生,防止积水聚热,诱发煤层自燃。
7、保证矿井在用巷道的卫生,发现因巷道片帮、运输等出现的浮煤时及时清理。
9、加强通风管理,保证矿井各巷道、工作面的风流畅通,做到通风稳定、可靠。
(三)、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
1、建立健全防灭火制度,每季度由安全矿长组织有关科室、队对井上、下消防器材和消防管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
2、各采掘地点必须建立消防管路系统,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在皮带输送机巷道中每隔5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通风队是消防管路的管理单位,确保消防管路使用可靠。
3、胶带输送机应使用阻燃胶带,且机头处前后20米范围内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3、机电硐室和胶带运输机头要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配齐灭火器、消防软管和沙箱、铁锨等灭火器材。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4、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5、认真执行井口检身制度,防止携带烟火和穿化纤衣服人员入井。
6、井下不得从事电焊、气焊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时,机电科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由矿总工签字批准,并向作业人员贯彻学习后,方可进行工作。
7、井口附近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8、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不得乱扔乱放,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9、加强电气设备管理,除安装与使用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正确使用过负荷继电器与熔断保险器,一旦发生事故,能自动切断电源。
10、做好反风演习工作,保证反风时系统可靠,反风风量符合要求。
四、事故汇报程序
发生事故时由值班调度员立即按所列的人员名单顺序逐一通知,接通知人员30分钟内到救灾指挥部待命(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见附表)。
五、处理事故时各成员职责:
1、发生火灾事故后,矿长、总工程师必须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长未来到之前,由值班矿长负责指挥。
2、处理事故过程中,各有关人员职责:
(1)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矿山救护队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火灾事故的计划。
(2)矿总工程师:是矿处理火灾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计划。
(3)生产副矿长:在事故发生时,召集各生产区队长,对事故可能波及的地点及受危害人员进行分析、预以认定,为事故作战计划的制定提供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建议,并协助做好火灾事故处理工作。
(4)机电副矿长:按制定的处理火灾事故作战计划,召集机电车间负责人制定所需相关机电设备的种类、数量,并制定机电设备的安装位置方案,时刻掌握主要通风机和机电设备的工作状况。
(5)安全副矿长:根据发生的火灾事故及范围,预测事故规模,详细及时向所属的上级部门汇报是否支援,并结合矿长、并负责全部灭火过程安全警戒及人员管理。
(6)副总工程师:积极配合矿总工程师查阅事故发生地点的资料及预测周围巷道破坏情况,与抢险队人员随时接受矿总工程师的工程命令指挥。
(7)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根据营救遇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灾人员的救助和事故处理。
(8)调度室主任:按事故作战计划的要求,召集所属人员坚守岗位,及时传达矿长对事故处理的各项命令。
(9)机电科长:配合机电副矿长,对事故发生地点及可能波及范围的各种供电设备和供电线路进行预测,对救灾所需的相关消防设备、灭火器材的类型及数量提出建议,经矿长批准后,与机电车间主任立即落实。
(10)安监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方式,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施有效的监督。
(11)通风队长:按照矿长和矿总工程师的命令,随时恢复事故地点的通风工作。
(12)机运队长:负责将遇险人员及时运送到地面,保证救灾人员和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13)供应科:按作战计划的部署,根据经营矿长的要求,备足、备齐抢救事故所需的各种物资、设备。
六、处理火灾事故的组织措施及火灾事故的处理计划
(一)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灾区人员撤退的方法、路线: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1、方法:
(1)工作面人员或知道火灾事故的人员,应迅速利用最近的通讯设施向矿调度室报告。
(2)在工作面通行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在跟班干部和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迅速戴好自救器沿矿井制定的避灾路线进行撤退或迅速撤到采面下机巷或其它新鲜风流中。
(二)注意事项:
1、事故一旦发生,迅速组织灾区并通知所有受威胁区人员撤退,需要时迅速通知矿山救护队探明事故地点、波及范围和气体成分。
2、井下人员发现火灾时,应首先查明火灾的地点、波及范围等情况。跟班值班队长应立即组织人员一边向调度室汇报,一边就地利用洒水管路、灭火器、灭火沙等进行直接灭火。灭火时要与火源地点保持适当距离,以免水蒸气灼伤,并派人守候电话,随时汇报灭火情况。
3、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值班领导、矿长和公司领导汇报,由值班矿领导根据灾情决定灾区及沿途人员是否撤离险区,并向矿长和总工程师汇报。
4、调度室接到灭火无效汇报后,应立即通知井下所有工作人员,沿近路顶着新鲜风流撤离险区到达地面。
5、机电人员根据命令切断火区电源。
6、在无二次发生事故可能时,应迅速恢复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恢复正常通风,排除烟雾。
7、调度室要组织好处理事故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及时组织人员运送到指定地点。同时通知灾害处理小组成员和公司有关领导,并做好记录。
8、矿长和总工程师接到灾害报告后,要立即成立救灾指挥部,全力以赴抢救人员。救灾人员到达事故地点后对灾区全面侦察,查清事故地点、范围、遇难人员人数和分布地点,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发现幸存者,立即救出,发现火源,立即扑灭。
9、遇难人员救出后,要进一步对整个灾区进行瓦斯检查和巷道状况调
.....煤矿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查,若有瓦斯超限和冒顶堵塞巷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排放和处理。只有查明整个井下确无隐患,方可全面进行灾后处理。
(三)主、副斜井或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人员撤退的方法、路线:
1、立即进行全矿井反风;
2、迅速组织井下人员沿就近的风井撤到地面;
3、救灾人员佩戴隔离式自救器,利用灭火器灭火;
4、确认火源全部熄灭后,再检查全矿井瓦斯聚积情况,制定排放瓦斯措施,恢复正常通风。
5、反风前主、副井口及附近全部人员撤至20米以外。
(四)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控制事故范围、灾害程度扩大的措施
1、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用最近的电话把现场发生火灾的原因及火势情况报告给值班调度员。
2、值班调度员立即把事故现场情况向值班矿长汇报,按值班矿长确定的救灾指令,通知附近工作面值班干部组成灭火小组,带齐救火设备赶往事故现场救火,值班矿长并把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矿长汇报。
3、参加灭火的值班队长,要及时把现场的灭火进展情况、预测灭火的可能性及时向值班调度员报告。
4、矿长根据汇报情况,确定下一步采取的方案及措施。若火势继续扩大,蔓延较迅速,应立即下达各有关工作面人员撤退的命令。
七、井下火灾避灾路线
(一)、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灾区人员撤退路线:
1、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第四篇:矿井停产期间防灭火技术措施
XX煤矿20xx年元旦停产放假期间 矿井通风管理及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矿生产安排,元旦停产放假期间四、五采区采掘工作面停产,为确保停产期间矿井通风管理及防灭火工作正常有序进行,特编制如下安全技术措施,必须严格执行。
一、采煤工作面通风管理及防灭火措施:
(一)、停采前的准备工作:
1、停采前,通风区负责对L5114、L4506工作面对应地表塌陷区裂隙进行集中充填,保证充填质量。
2、由通风区负责全面检查并维修四、五采区井下通风设施,确保停产期间系统稳定,通风正常。
3、通风区负责准备好封闭L5114、L4506工作面所需的材料,置放于通风区地面工业广场的工房内,以备停产期间根据需要临时封闭工作面。
4、停产前,运转车间对三采区两套制氮系统、通风区对五采区+1177m石门DM-600移动注氮系统必须全面检修一次,并准备好相应的备用配件,确保能够随时开机注氮。
5、通风区负责全面检修井下的输氮管路系统和束管监测系统,重点检修L5114、L4506工作面注氮系统,做到管路通畅、严密不漏气,束管采样器及控制阀门完好,确保停产期间内能正常使用,监测数据准确。
6、由通风区负责检查井下安全监测系统,重点检查L5114、L4506工作面监测线路、装置,保证线路完好通畅,传感器吊挂位置符合规定并对各探头进行调校,保证假期监测数据准确,假期内仍安排人员进行维护调校。
7、停产前综采队必须提高工作面的煤炭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内禁止堆积浮煤;综采队负责注氮埋管、束管埋管的拉移,确保注氮管及时拖移到位,完好不得损坏。
8、停产前一天,由通风区编制调风方案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做好工作面风量调整准备工作。
(二)、防灭火措施:
1、停产后,根据调风方案,将L5114综采工作面的供风量由设计的556m3/min调至278m3/min,L4506综采工作面的供风量由设计的578m3/min调至289m3/min,降低工作面上下出口压差,减少采空区漏风。
2、停产期间,通风区安排专人每天对L5114、L4506工作面相应地表裂隙进行充填,对充填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充填质量。
3、L5114、L4506工作面停产后,为防止下隅角向采空区漏风以及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在工作面上隅角支架至巷帮之间充填沙袋,确保沙袋充填严密。具体操作如下: 1)、准备工作
①准备好封堵所需材料,如黄土、编织袋等。
②将材料提前装入编织袋中,装料中作业人员动作要保持一致,禁止出现铁锹碰手碰脚现象。
③将材料提前下放并整齐码放在巷道两侧,不得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过。放料及运料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红灯亮,严禁行人”制度。2)、封堵上隅角安全技术措施
①封堵上隅角时,必须注意观察顶、帮完好情况,顶、帮如有裂隙或出现掉渣现象时,必须进行打点柱或对顶板进行维护,作业人员不准进入无支护的空顶区作业,待处理安全后方可进行封堵工作.②封堵上隅角时,必须先检查瓦斯情况,当CH4 浓度小于1%、CO2浓度小于1.5%、CO浓度小于0.0024%、其它气体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规定时,方可进行封堵工作。
③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必须吊挂甲烷、一氧化碳传感器,传感器探头吊挂位置距帮不小于200mm,距顶不得大于300mm。探头在工作面最后一架向上1米处回风侧吊挂。
④当瓦斯超过规定时方可利用风障或工作面风筒导风方法稀释瓦斯浓度,处理上隅角瓦斯时必须限量排放,稀释过程中同时检查回风流瓦斯浓度,当CH4浓度大于等于1%、CO2浓度大于等于1.5%、CO浓度大于等于0.0024%时,必须停止向上隅角供风。
⑤使用黄土对上隅角进行充填,充填必须保证严密,上隅角封堵必须在上出口支架与巷道上帮之间进行封堵,封堵厚度不小于2米,封堵必须与顶、帮接实。
⑥人工运送黄土时必须注意脚下,防止滑倒或发生其它意外事故。⑦上隅角砂袋墙与巷帮四周的接触面接实无缝隙。
⑧封堵上、下隅角时必须有区干部带班。
4、L5114、L4506工作面停产后,分别在各工作面下出口靠采空区一帮挂设10米长的风障,以减少进入采空区的漏风,风障的挂设必须符合要求。
5、加强瓦斯检查管理工作;安排专职瓦检员每天三班、每班不少于两次对各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中CO、CO2、CH4、O2的浓度、温度及注氮情况进行检测,并及时汇报通风区和矿调度,每天以日报的形式报矿有关领导部门审批、审阅。
6、每班瓦检员必须对工作面进行认真检查,发现有温度升高、煤壁挂红、挂汗以及气味异常等现象时,必须立即汇报通风区值班干部和矿有关领导。
7、通风区在停产期间必须安排干部24小时值班,每天对各类检查数据进行审查。
8、L5114、L4506工作面停产后,巡检瓦检员除检查上隅角外,必须在工作面支架间设观测点,每隔20架观测一次CO浓度、温度情况,如果检查发现工作面上隅角co 浓度达到0.004%或回风流中的CO浓度超过0.0024%且呈上升趋势、温度升高或工作面发现有其他发火征兆时,必须汇报矿有关领导采取措施,立即对L5114、L4506工作面采空区进行封闭式注氮,注氮时间每天不少于两班,每班不少于6小时,注氮时间及天数由矿总工程师根据自然发火征兆决定(如需进行封闭注氮另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认真遵照执行)。
9、巡回瓦检员每班除检查气体浓度和查看工作面外,还必须查看工作面风量是否正常,以及工作面上、下出口风障及其他风量调节设施的完好情况。
10、停产前通风区必须准备好封闭各工作面所需要的材料,一旦发现问题能及时封闭各工作面,进行封闭式注氮。
(三)、L5114(L4506)综采工作面敞开式注氮的安全措施:
1、由通风区在工作面停产前一天对机巷内的注氮埋管和风巷内的束管埋管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完好使用;在停产时保证两趟埋管拖移到位,埋入采空区20米。
2、对工作面的输氮管路和束管检测管路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通气实验,发现问题及时维护,确保管路严密不漏气,控制闸阀可靠;将输氮管与埋管之间的输氮软胶管拉伸开来,避免因软胶管折曲而影响注氮。
3、注氮期间,安全监测系统传感器、束管监测系统各采样器在原来的位置不变,保证风巷中上隅角和回风流的吊挂位置符合规定,距帮≮200mm,距顶≯300mm。束管监测系统各测点每半小时循环一次,每班监测循环次数不少于2次,监测结果及时上报矿调度和有关矿领导。
4、注氮期间两套制氮机组轮换运转,要求制备的氮气浓度在97%以上,输氮压力在0.6Mpa以上,流量不小于600m3/min。
5、注氮期间每天不少于两班、每班不少于6小时注氮,注氮天数根据情况而定,直到采空区气体浓度连续三天CO浓度稳定在0.001%以下方可停止注氮,如果回风流中出现CO时应恢复注氮。
6、运转车间安排维修人员在注氮期间24小时值班。
7、注氮期间通风区做好各种记录,技术人员注意认真分析、研究各类检测、监测数据,寻找规律,总结经验。
二、掘进工作面及其他巷道通风管理及防灭火措施:
1、井下所有密闭必须每7天检查一次,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汇报有关领导,同时将检查记录报主管领导审阅。
2、停产期间,当班巡回瓦检员每班至少2次对采区总回风流进行CO气体检测,如果检测出CO,须立即报告矿调度和有关领导,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停产期间,井下除瓦检员外,其他岗位人员也应随时查看工作地点及沿途的情况,发现有温度升高、挂红、挂汗、散发煤油味的地点必须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和通风调度。
4、停产期间停工的L5414风巷、L5414机巷、L5215机巷绕道、+1113m反石门、L4406风巷除局扇正常运转外,其它电气设备必须将开关手柄打到“零”位并闭锁。
5、各停工掘进巷道均准备好一道栅栏和警示牌,如果发生无计划停电停风事故,由瓦检员负责在巷口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入内。
6、停工掘进巷道安排巡回瓦检员每班不少于两次到工作面检查气体浓度和温度并查看巷道内其它情况,如果发现CO浓度大于0.0024%或有温度异常、巷道顶帮有挂红、挂汗、煤油味等发火征兆时,必须立即撤离,及时汇报通风区及矿调度室和有关领导进行处理。
三、机电硐室防火
1、井下消防材料库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且不得挪做他用。
2、井下变电所、水泵房等机电硐室防火门、防水门,在停产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通风区加强防灭火供水管路系统(与防尘系统共用)的维护,保证所有皮带运输巷道每隔50米、其它巷道每隔100米设有一个三通阀门且完好;地面消防水池水量充足,存贮不少于200立方米的水量以保证灭火所需。
4、井下车场发生火灾时,可利用消防材料库的消防材料或主扇反风的办法,防止火灾范围扩大或影响其它工作地点。
5、井下和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包括用过的),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指定专人定期将用过的易燃物送地面处理,不准乱扔乱放,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和硐室内。
6、井下消防点在停工前进行重点检查,发现消防点不够或消防器材不够、过期,应及时补充落实。
四、日常防火管理
1、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火柴、打火机等各类火种入井。
2、井口和井下电器设备,必须有防雷电和短路的保护装置。
3、井口房和主扇房附近20米内不得有烟火或火炉取暖。
4、停产期间井下所有作业人员都要掌握和熟悉自己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放置地点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加强所有入井作业人员对于井下识别自然发火征兆、火灾预防知识、灭火知识、避灾路线及避灾知识方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增强矿井及人员的整体防灾、抗灾能力。
五、其他安全措施:
1、停产期间,通风区安排干部24小时值班,随时协调解决井下发生的问题。
2、上岗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严禁空班、漏检、假检和脱岗现象发生。
3、密闭检查工应加强密闭检查,对闭面存在问题及气体浓度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汇报值班人员和有关矿领导,通风区及时安排处理。
4、停产期间,矿总工程师要及时了解、掌握停产期间“一通三防”重点管理工作,总工程师、通风副总至少和通风区管理人员深入井下全面检查一次防灭火专项措施执行落实情况及气体变化情况。
5、停产期间井下发现防灭火异常情况,通风管理人员必须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杜绝自然发火事故.6、放假期间值班人员及作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规程,严格执行防灭火措施.
第五篇:矿井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
盐津县永丰煤矿
矿井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机电科
时间:2017年
盐津县永丰煤矿
矿井防雷电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确保做好矿区防雷电工作,提高对因夏季雷雨到来而引发重大灾害的快速抢险救灾的能力,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保证安全供电,集体财产,职工的人身安全,雨季期间矿井供电安全,防止雷电事故的发生,现编制本措施。
一、组织措施
矿成立防雷电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李永辉)副组长:机电副矿长(陈学渊)
成员:总工程师(刘元生)、安全副矿长(程仕斌)、生产副矿长(王玉华)、通风副矿长(黄训培)、机电技术员(陈学翰)、机电科所有成员
二、安全技术措施
1、加强矿井地面、井下防雷电的安全管理,详细检查各防雷电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并加以完善和整改。
2、雨季防雷电工作领导小组须组织人员对全矿地面的房屋建筑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落实办公室处理,消除存在的雷电安全隐患,确保避雷针、避雷网等防雷装置完好。
3、机电队须对主井口、风口井、10KV供电线等供电设施的所有避雷器进行全面测定和检查维护,并将校试后不合格的加以更换。
4、机电队应详细检查主副井口排水管路的防雷电装置、运输队应详细检查轨道入井的防雷电装置,确保其完好,不得将雷电导入井下。
5、机电队须详细检查通信线路在入井处装设的熔断器和防雷电装置是否合格,对不合格的予以更换。
6、完善地面、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系统,全面测试其阻值是否符合要求,为此,机电队须作好以下几方面的检查和落实。
7、严格检查地面接地极,必须符合规程要求。机电队应将矿井所辖机房、、炸药库、高层建筑、10KV架空线路、入井风水管、入井轨道等接地极测试数据报矿部存档。整改完不合格的接地极,接地极合格数据报机电矿长备案。
8、井下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是否有保护接地。
9、井下接地网上任一保护接地点的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2Ω,每一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极之间的保护接地网的电缆芯线和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1Ω。
10、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包括电缆的铠装、铅皮、接地芯线)和局部接地装置,应与主接地极连接成一个总接地网。
11、连接高压动力电缆的金属连接装置:
局部接地极可设置于巷道水沟内或其它就近的潮湿处,设置在水沟中的局部接地极应用面积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钢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积的钢管制成,并应平放于水沟深处,设置在其他地点的局部接地极,可用直径不小于35mm,长度不小于1.5m的钢管制成,管上应至少钻2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径不小于22mm,长度为1m的2根钢管制成,每根管口应钻10个直径不小于5mm的透孔,2根钢管相距不得小于5m,并联后垂直埋入底板,垂直埋深不得小于0.75m。
12、井下连接主接地极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铜芯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扁钢。
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电缆连接装置两头的铠装、铝皮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25mm2的扁钢。
13、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其他有关规定加强炸药库房和主扇机房的防雷电管理,防止因雷电引发恶性事故。
三、应急措施
1、雷雨季节,防雷电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轮流值班,遇到雷雨天气要深入重要部门、岗位,确保设备、设施免遭雷电侵袭。
2、如有雷电侵袭造成事故,要积极组织抢险,恢复供电及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
3、一旦发生雷雨停电事故,立即启动矿井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