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全民健身工程现状报告

时间:2019-05-14 01:4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镇全民健身工程现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镇全民健身工程现状报告》。

第一篇:镇全民健身工程现状报告

镇全民健身工程现状报告

张堰镇全民健身工程现状报告

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是体育系统服务大众,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举措,同时也是全民健身的阵地。多年来这项工程为健身群众提供了便利的健身条件,丰富了群众体育活动,增强了居民参加健身的意识。但是自2001年建设以来,器材的使用年限多数已达十年之久,损坏、老化情况严重,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进一步管理好、维护好健身器材,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健身环境,为创建全国文明镇的建设做出贡献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镇现有健身苑点24个,健身器材316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1个(即9个村的篮球场),1个公共运动场(灯光球场)。每个村居都设有一名兼职管理员,负责日常的巡查、填写开放日志(人数统计)以及损坏器材的上报工作。今年我镇又投入资金,新增了社区文化活动分中心和牡丹新村两个健身点,新建器材24件。平均每年用于器材维修的费用为5万元(包括全镇每个健身点的>保险费用2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1)多数器材超过安全使用年限

我镇从2001年陆续开始农村健身苑点工程的建设,2007、2008年建设村农民健身工程(即农村篮球场)。2005年前建成的健身苑点有17个,占总健身苑点的71%;器材数量达234件,占总件数的74%。至今都已'服役'8年以上,长时间在室外日晒雨淋,大部分器材都已经出现了生锈,腐烂等情况。这几年的损坏率也是大大提高,维修工作量每年成倍增加。2011年10月1日实施的GB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要求安全使用年限从原来的6年提升为8年。这样算来,如果按照之前的6年一个周期的话,我镇的健身器材基本已经更换过一次,有的甚至要更换第二次了。但是实际上我们只是进行了小修小补,损坏严重的才进行了更换。

(2)存在人为破坏、私自占用情况

我们也发现很多器材存在着人为破坏的情况,例如上肢牵引器的绳子及滑轮经常不翼而飞,坐垫被人敲破、告示牌人为砸坏、篮球筐也经常被人拉断。此外,还有健身点变成了晾晒场,器材上挂满了晾晒的衣物,被子等。老秦望、鲁堰村篮球场变为施工场,堆积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影响了居民在此运动健身的权利。

在《体育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体育设施的,必须经体育行政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批准,并及时归还;按照城市规划改变体育场地用途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先行择地新建偿还。第五十一条规定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的,由体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因此可见,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是不可以擅自变更的权利,更不可以私自占用,如果是恶意破坏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3)健身器材使用率不高

在器材安装后前几年,使用率还比较好,很多居民都会时不时地前来运动,但如今都由于器材陈旧已无人问津,生锈情况严重,健身点杂草丛生,环境也是越来越差。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缺乏正确使用的知识和健身锻炼意识,对于健身器材的正确使用知之甚少,只是当作休闲时的乐趣,而不是把它当成健身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在农村,缺少健身锻炼的氛围。二是布局不合理,由于大多数的农村健身点都建在村委会附近,离居民区较远,需要走一段路才能到达健身点。相来说,居委会的器材使用率相对较高,也是得益于小区的人流量大,居民健身方便的特点。

(4)管理不到位

虽然各村居都有体育专管员,但是全部都是兼职,加上平时锻炼的人数不多,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在全国各地都发生过健身器材管理不到位,导致器材快速老化损坏,而发生伤人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因此,各村居一定要重视日常的保养、维修和更换,防患于未然。

(5)维修经费不足、维修困难

我镇的维修经费实行的管理模式是,镇区健身点由镇文体中心出资维修,各村按照谁使用谁维修的办法。目前我镇的经费只涉及维修费,如果出现大批量的报废的情况,费用将大大提高,资金难以保障。

而且早期的健身点都是由市、区、镇三方>投资,当时的器材厂家器材都已更新换代,维修配件不齐全。加上维修成本要远远大于更换成本,利润空间也很小,因而很多厂商都是只更换不维修。厂家给出建议是如果器材维修成本超过其本身价格的30%以上时就应该进行更换,但是从我镇的实际来看,很难实现。

三、改进措施

(1)重视维护,加强管理

各村居管理员每月应至少进行一次巡查,对于损坏的器材及时贴牌告知居民,并积极上报镇文体中心,联系厂家进行维修。此外,器材生锈老化的问题,各村每年应进行一次油漆或者喷漆,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

建立群众监督举报机制,共建和谐的健身环境。在群众中挑选志愿者,通过他们将器材损坏、占用等情况反映给各村居管理员。各管理员在接到举报后,也应及时到现场勘查、处置,对于人为恶意破坏的应及时制止,并予以警告。

(2)经费保障

对于镇区的健身点多,器材多的情况,应适当加大对维修经费的投入。各村每年要确保4000元的经费更换两件以上的器材,避免一次性投入。

(3)布局进一步调整

对于使用率低、损坏严重的健身点,进行重现评估、选址,并且在数量、样式上选择适合运动人群的需要,改变现有使用率低的状况。在重新选址前也要进行公示,让居民们了解健身点的搬迁原因。

(4)引导群众加强体育锻炼

上级主管单位要积极宣传并转变农民也要健身的思想观念,引导农民正确进行健身锻炼。每年下乡进行健身器材的使用及相关法律的>培训。并开展一些体育健身比赛,使得农民积极投入健身活动,充分利用健身器材,不要让健身器材'荒废'。《镇全民健身工程现状报告》

第二篇:镇全民健身工程现状报告

张堰镇全民健身工程现状报告

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是体育系统服务大众,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举措,同时也是全民健身的阵地。多年来这项工程为健身群众提供了便利的健身条件,丰富了群众体育活动,增强了居民参加健身的意识。但是自2001年建设以来,器材的使用年限多数已达十年之久,损坏、老化情况严重,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进一步管理好、维护好健身器材,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健身环境,为创建全国文明镇的建设做出贡献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镇现有健身苑点24个,健身器材316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1个(即9个村的篮球场),1个公共运动场(灯光球场)。每个村居都设有一名兼职管理员,负责日常的巡查、填写开放日志(人数统计)以及损坏器材的上报工作。今年我镇又投入资金,新增了社区文化活动分中心和牡丹新村两个健身点,新建器材24件。平均每年用于器材维修的费用为5万元(包括全镇每个健身点的保险费用2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1)多数器材超过安全使用年限

我镇从2001年陆续开始农村健身苑点工程的建设,2007、2008年建设村农民健身工程(即农村篮球场)。2005年前建成的健身苑点有17个,占总健身苑点的71%;器材数量达234件,占总件数的74%。至今都已“服役”8年以上,长时间在室外日晒雨淋,大部分器材都已经出现了生锈,腐烂等情况。这几年的损坏率也是大大提高,维修工作量每年成倍增加。2011年10月1日实施的GB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国家标准要求安全使用年限从原来的6年提升为8年。这样算来,如果按照之前的6年一个周期的话,我镇的健身器材基本已经更换过一次,有的甚至要更换第二次了。但是实际上我们只是进行了小修小补,损坏严重的才进行了更换。

(2)存在人为破坏、私自占用情况

我们也发现很多器材存在着人为破坏的情况,例如上肢牵引器的绳子及滑轮经常不翼而飞,坐垫被人敲破、告示牌人为砸坏、篮球筐也经常被人拉断。此外,还有健身点变成了晾晒场,器材上挂满了晾晒的衣物,被子等。老秦望、鲁堰村篮球场变为施工场,堆积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影响了居民在此运动健身的权利。

在《体育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体育设施的,必须经体育行政部门和建设规划部门批准,并及时归还;按照城市规划改变体育场地用途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先行择地新建偿还。第五十一条规定侵占、破坏公共体育设施的,由体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因此可见,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是不可以擅自变更的权利,更不可以私自占用,如果是恶意破坏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3)健身器材使用率不高

在器材安装后前几年,使用率还比较好,很多居民都会时不时地前来运动,但如今都由于器材陈旧已无人问津,生锈情况严重,健身点杂草丛生,环境也是越来越差。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一个是缺乏正确使用的知识和健身锻炼意识,对于健身器材的正确使用知之甚少,只是当作休闲时的乐趣,而不是把它当成健身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在农村,缺少健身锻炼的氛围。二是布局不合理,由于大多数的农村健身点都建在村委会附近,离居民区较远,需要走一段路才能到达健身点。相来说,居委会的器材使用率相对较高,也是得益于小区的人流量大,居民健身方便的特点。

(4)管理不到位

虽然各村居都有体育专管员,但是全部都是兼职,加上平时锻炼的人数不多,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在全国各地都发生过健身器材管理不到位,导致器材快速老化损坏,而发生伤人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因此,各村居一定要重视日常的保养、维修和更换,防患于未然。

(5)维修经费不足、维修困难

我镇的维修经费实行的管理模式是,镇区健身点由镇文体中心出资维修,各村按照谁使用谁维修的办法。目前我镇的经费只涉及维修费,如果出现大批量的报废的情况,费用将大大提高,资金难以保障。

而且早期的健身点都是由市、区、镇三方投资,当时的器材厂家器材都已更新换代,维修配件不齐全。加上维修成本要远远大于更换成本,利润空间也很小,因而很多厂商都是只更换不维修。厂家给出建议是如果器材维修成本超过其本身价格的30%以上时就应该进行更换,但是从我镇的实际来看,很难实现。

三、改进措施

(1)重视维护,加强管理

各村居管理员每月应至少进行一次巡查,对于损坏的器材及时贴牌告知居民,并积极上报镇文体中心,联系厂家进行维修。此外,器材生锈老化的问题,各村每年应进行一次油漆或者喷漆,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

建立群众监督举报机制,共建和谐的健身环境。在群众中挑选志愿者,通过他们将器材损坏、占用等情况反映给各村居管理员。各管理员在接到举报后,也应及时到现场勘查、处置,对于人为恶意破坏的应及时制止,并予以警告。

(2)经费保障

对于镇区的健身点多,器材多的情况,应适当加大对维修经费的投入。各村每年要确保4000元的经费更换两件以上的器材,避免一次性投入。

(3)布局进一步调整

对于使用率低、损坏严重的健身点,进行重现评估、选址,并且在数量、样式上选择适合运动人群的需要,改变现有使用率低的状况。在重新选址前也要进行公示,让居民们了解健身点的搬迁原因。

(4)引导群众加强体育锻炼

上级主管单位要积极宣传并转变农民也要健身的思想观念,引导农民正确进行健身锻炼。每年下乡进行健身器材的使用及相关法律的培训。并开展一些体育健身比赛,使得农民积极投入健身活动,充分利用健身器材,不要让健身器材“荒废”。

第三篇:全民健身工程管理办法

河南省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管理

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促进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推动我省群众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及国家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民健身工程是指: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和地方财政及其他配套资金,在城市社区、乡镇、村、学校和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兴建的、旨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公益性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以下简称:“工程”)。

第三条工程建设和管理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服务群众、保证质量、建管并举”的原则,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工程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四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是工程的主管(捐赠)部门。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宏观领导下,负责本行政辖区内工程的规划、指导、实施、管理和监督工作,负责向受赠单位移交工程所具有的国有资产产权。

工程建设地的人民政府及符合相关受赠条件的单位,是工程的受赠单位。对受赠的体育健身器材设施具有产权,负有对工程的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等职责,承担工程的公益性和安全性义务,还应按

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工程进行管理、登记、建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五条受赠单位一般应具备:有开展体育工作的整体规划;群众体育活动较普及;已建立基层体育组织;有符合工程建设的场地条件;愿意提供足够的工程建设配套经费;有保证工程公益性、安全性条件,能承担工程日常使用、维护、管理和更新的费用。

愿意接受捐赠的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向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审定,报上级体育行政部门核批。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负责与受赠单位签订捐赠协议,对工程的配套资金、配件项目、建设使用、产权管理、维修更新等条款作出约定。

第六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做好与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国土资源、园林等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分级负责本地区工程的建设实施、登记建档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资金配置

第七条工程经费来源:各级体育彩票公益金、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和社会资助。以体彩公益金为引导,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为主,社会捐赠资助为辅。充分发挥体彩公益金的引导、扶持、示范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及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兴建工程设施。

第八条县级以上体育行政部门每年都应向上级体育行政部门报告本地体育彩票公益金及其它资金用于工程建设情况,遵循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资金的使用管理,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审计和监督。

第三章 工程建设

第九条工程应选择在利于群众安全、便携参加体育活动的公共场所兴建,建设规模应符合有关规定,与城乡、社区、公共场所的总体规划相适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既便民又不扰民。

第十条工程场地建设和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范,确保质量。

第十一条工程器材配置须通过国家相关产品质量检验,坚持质量第一、方便、安全、美观、实用的原则,器材生产厂家在产品质保期内须投保产品质量责任险、意外伤害险及公众责任保险。严格执行器材使用年限,按时报废拆除。

第十二条工程必须使用国家体育总局或省、市体育局统一规定的标识。标识应使用金属、塑料等与器材相近材质,按统一图样制作,做到色泽鲜明、醒目、经久耐用。

第四章 使用与管理

第十三条加强对工程的宣传工作。工程的动工和竣工,要适时举行仪式,组织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扩大体育彩票和工程的影响。

第十四条工程是公益性体育设施,必须向社会开放,不得进行以营利为目的活动。确需收费管理的,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经当地物价等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所收取的费用必须用在工程的管理、维修和更新等方面。

第十五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工程竣工后,要与受赠单位一起组织检查验收,并向上级体育行政部门上报总结报告。要定期和不

定期的检查工程使用情况,做好安全维护巡查工作,确保工程器材安全。

第十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捐赠的体育器材挪作它用,不得侵占或改变捐赠器材的用途,不得擅自移址。如确需临时占用和移址的,应征得捐赠部门的同意,在不低于原面积、原标准的情况下,先行择地新建偿还。

第十七条受赠单位应对工程器材登记建档、妥善保管。应按要求向捐赠部门报告使用、管理情况,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有效的日常使用、维护、管理制度,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和有关厂家联系进行维修或更换,以保障安全及正常使用。

第十八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受赠单位工程器材使用和管理的业务指导,帮助建立群众体育组织,培训社会体育指导人员,组织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引导群众进行科学健身。

受赠单位要在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和社区体育积极分子的作用,充分利用工程器材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培训交流、健身娱乐等活动。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九条对在工程投资、建设、管理等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条在实施工程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市体育局对有关体育行政部门、单位和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减少以至取消该地区下的工程援建项目;造成损失和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一)不按规定比例按时足额配套资金的;

(二)不按规定实行公开招投标,未保质、保量完成工程援建项目的;

(三)未经同意擅自占用、改变工程用途或移址的;

(四)不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及同级财务、审计、检查等部门监督检查或监督检查不合格的;

(五)不按要求上报援建项目总结报告及经费结算报告或工程验收不合格的;

(六)受赠单位疏于管理,造成器材严重损坏,导致健身者人身伤害事故的;

(七)其它违反体彩公益金使用管理规定及对受援项目造成损失和不良后果的。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河南省体育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安徽省全民健身工程管理办法

安徽省全民健身工程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切实加强政府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加强对体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对群众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充分发挥体育彩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益作用,推动我省全民健身体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安徽省全民健身工程(以下简称“全民健身工程”)是指由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用体育彩票公益金作为启动资金,捐赠给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学校和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兴建旨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

第三条 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和管理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讲究实效、服务群众、保证质量、建管并举”的原则,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全民健身工程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全民健身工程兴建地的市、县、区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公园、小区物业管理单位或其他单位,是全民健身工程的受赠单位,对受赠的体育健身器材具有产权,负责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等,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公益性。

(九)国民体质测试、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体大型活动、体育健身科研、社会体育组织建设等;

(十)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雪炭工程”、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等或省规定的其它体育工程项目。

第三章 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与配套

第六条 全民健身工程应选择在便于群众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安全的公众场所兴建,建设规模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与城市、小区、公园等总体规划相配套,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七条 全民健身工程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体育彩票公益金、各级政府投入和社会资助。

市、县体育行政部门必须从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按比例支出,保证地方体育彩票公益金实际投入的额度。

鼓励和提倡受赠单位结合本地实际,筹集和吸引其它资金共同投入。在同等条件下,凡申请受赠的单位,如果已有资金投入的可优先安排捐赠事宜。

第八条 下级体育行政部门每应向上级体育行政部门报告本地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全民健身工程建设情况,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

第九条 经国家和省正式批准的全民健身工程实施项目,各市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要安排配套资金。资金安排按照国家、省体育局下发的有关文件执行。

第四章 全民健身工程申报条件和审批程序

第十条 受赠单位一般应具备:有体育工作的整体规划;群众体育活动较普及;已建立基层体育组织;有基本的建设条件;

第十三条 各市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全民健身工程的宣传工作。全民健身工程的动工和竣工,要举行仪式,要组织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扩大体育彩票和全民健身工程的影响。

第十四条 全民健身工程建成后,体育行政部门和受赠单位,要定期和不定期地检查全民健身工程使用情况,做好保养维护工作。

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对于受赠单位使用和管理全民健身工程,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要加强对全民健身工程使用和管理的业务指导,引导群众进行科学健身活动。

受赠单位应对受赠财产登记造册,妥善保管。应按要求向捐赠部门报告使用、管理情况,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长期有效的日常使用、维护管理制度,发现全民健身工程质量问题和损坏情况,要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与有关厂家联系进行维修或更换。

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建设的体育设施由受赠单位负责管理维护,以保障安全并正常使用。

受赠单位要在体育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全民健身工程,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健身、游戏活动,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社区体育积极分子的作用,组织必要的培训,建立科学健身骨干和全民健身工程管理人员的队伍。

第六章 奖励及处罚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修改后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全民健身调研报告(精选)

咸阳市城市全民健身调研报告

导语:这次调研报告的课题为《城市全民健身调研报告》,主要采用了走访观察的形式对青少年活动中心,公园,活动广场等健身场所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进行走访观察。活动调研为期14天。

对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走访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民健身是关系到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为构建亲民、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保障市民的体育权利,进一步提高咸阳市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陕西省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结合我市实际,对于青少年健身进行认真落实。而且,我们要积极宣传全民健身知识,推广普及科学健身方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崇尚体育健身和科学健身的社会氛围。加强全民健身方法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研发利用。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开办专栏,举办讲座,播发公益广告、宣传片、宣传画,出版科普图书、影像制品,普及知识,提高公民健身科学素养。”根据我的观察,在活动中心,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热情十分高涨,而且,大家都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体育锻炼。比如少年跆拳道训练营等等。少年跆拳道教练王老师表示:“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很棒的体育项目。儿童学习跆拳道可以增强肌肉强度;对大脑进行良好地刺激,比如说空间感知,经验,类型识别等,提高了形象思维和创造力;孩子还能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这锻炼了意志,又培养了勇敢精神,学会了对人,事,物的正确态度:知礼,尚武,武德。”在自觉来活动中心进行体育活动的青少年中,他们的活动项目很多,有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篮球,毽球等(受场地限制,没有大型户外运动)。大家都觉得体育运动对自己大有好处,提倡大家都能进行体育健身。在对公园和活动广场的走访观察中,通过走访观察发现,我市已经建立了全民健身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为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自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市成立了以分管书记和市长牵头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领导委员会,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委员会。全市90%的街道和乡镇都建立了文体站和晨晚练点。全市已经初步建立了行政领导、社会团体和基层站点组成的条块结合覆盖全市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而且,改善了一批体育设施,为百姓健身提供了物质保障。、群众体育活动日益活跃,体育人口不断增加。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开展五个亿万人群健身活动”的要求,我市相继举办了五个“百万人群健身活动启动式”,积极发展社会体育,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规划的落实。体育群众的活动项目也是多彩多样,很有特色。多年来一直坚持举办“扭秧歌比赛”,“健美操大赛”,“城市长跑”等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系

然而,我觉得我市全民健身工作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我市现有的体育设施大都建设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大部分陈旧简陋,功能单一。现有的体育设施除了训练馆以外,档次都很低,体育设施建设在全省的排名逐年后移。全市没有一个场馆达到国家乙类水平,导致我市近些年来已无力举办、承办全国大型赛事活动。市新体育馆建设曾三次列入五年发展计划,今年又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现已完成了前期规划方案等部分前期工作,但迟迟未能开工。

2、对全民健身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市虽然逐步增加了群众体育事业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市体育设施投入相当有限。“九五”、“十五”期间用于体育设

施的建设和改造总费用为1600万,其中政府投入仅为295万元。我市全民健身经费主要还是依靠体育彩票公益金和自筹资金,虽然全民健身专项经费由过去的5万元增加到8万元,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全民健身工作的需要。各县(市)区几乎没有全民健身的专项经费。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已投入使用的体育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不少已无法使用。

3、全民健身空间场地狭小。近些年来,各级政府虽然为百姓建设了一批健身设施,但是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健身需求。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现存的旧城居住区人口密度大,活动空间狭小,群众身边根本没有健身场所。另一方面,在住宅小区建设中,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规定的“居民住宅配套建设的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要求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更加剧了体育设施的紧张程度。各县(市)区公益体育设施匮乏。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0.69平方米,低于全国人均1.03平方米的水平。

4、全民健身发展不平衡。我市职工和青少年体育仍比较薄弱。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成为难点,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在过去几年持续下降。在开展市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活动中,职工组队数量逐年下降,青少年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因报名组队少而无法开展竞赛活动。因此,再此,我有几点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采纳。

1、要加快建设市体育中心的步伐。市政府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力量对体育设施建设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要将市体育中心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报经国务院批准的城市规划中体育中心建设用址要求,抓住国家举办2008年奥运会向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倾斜政策的契机,把握机遇,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科学决策、依法办事,把人民群众盼望已久的好事办好。

2、要确保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同时要确保体育彩票公益金的60%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不得挪作他用,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上,要统筹规划,集中财力,“遵循先急后缓,量入为出”的原则,分期分批逐年建设一些体育健身设施。住宅小区建设要按照规划要求留足场地,配套建设文化体育设施。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社会各界对全民健身事业捐赠、赞助,拓宽投资渠道。

3、要发挥各级各类体育组织作用,指导群众科学文明健身。体育行政部门要在组织举办大型群体活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特点,研究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日常健身项目,增强活动的竞争性和趣味性。要充分发挥体育行业各个协会组织作用,鼓励支持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逐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传播健身知识、普及健身手段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具有体育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人员,义务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以满足人们科学健身的需求。

4、要大力推进青少年体育健身工作的开展。全民健身计划要以青少年为重点,发动全社会来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落实全民健身纲要实施意见,努力抓好学校的体育工作,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为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增强国防后劲,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民健身活动作为一项公益活动,对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意志品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培育体育休闲经济开展有积极意义。总之,城市全民健身,是适应人民群众体育的需求,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是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综合功能和社会效应,丰富社会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的需要,也是对北京奥运会的最好怀念。

李亮

2012/7/28篇二:全民健身调查报告

全民健身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当前,我区的群众性健身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差距,全民健身工作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还不够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还不够广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还不够多,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在向社会开放、满足群众开展体育锻炼的需要方面还有较大差距。与此同时,政府为了了解我区的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及群众对于健身设施的投入数量与开放程度进行调查,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和满足人们的健身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嘉峪关等地区进行详细、科学的调查分析,来了解健身事业的现状。只有根据科学调查的研究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措施才能够更好的满足需求与进行建设。

调查目的:

了解我区全民健身的现状,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改善,进而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发展全民健身事业。通过调查呼市地区群众对于全民健身常识的认知,进而采取合适的宣传方式适度的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调查时间及地点:

调查时间为2010年10月1日到11日。调查地点是嘉峪关市商业区及公园及学院周边地区。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各年龄间断的群众个人。

调查内容及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了解群众对健身常识的认识程度,来进行适当的宣传。细致的了解群众的锻炼时间、锻炼习惯,来调整我区健身设施的投放情况。个别群众未能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来为其创造进行锻炼的条件对于群众健身态度的调查,对其建立正确的健身意识。由于调查的群众个体的广泛,调查的主要方式是问卷调查法。

调查结论:

一、市民参加体育锻炼总体状况良好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受访市民占40.9% 《健身条例》规定,公民有依法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

法保障公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健身计划》要求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2%。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市民中,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和几乎每天都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合计为40.9%(见图1),已经初步达到国家《健身计划》的要求。但是,与《实施计划》设定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6%的要求相比,还有5个百分点的差距,需要全体市民在未来5年中共同努力,不断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和水平。

图 1

2、逾八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市民的健身时间超过半小时

专家指出,为了达到更好的体育锻炼效果,每次锻炼时间应不少于半小时。调查数据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受访市民中,逾八成(83.2%)健身时间都在半小时或以上,不到半小时的仅占15.5%。这说明大部分市民具备一定体育锻炼知识,能够主动追求体育锻炼的最佳效果。

3、老年人的健身意识较强

老年人普遍比较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健身锻炼的意识比较强,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有很多老年人在小区、公园、绿地进行锻炼。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在51-60岁受访人群组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占42.1%;而61岁及以上受访人群组中,该比例为62.5%,两组人群均远远高于年龄相对较轻的受访人群组(见图 2)。

图2

4、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保障较好

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是《健身条例》的目标任务之一。《健身条例》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并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倡导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和生活理念。

调查数据显示,6-17岁组受访中小学生中,31.5%表示每天基本都能在学校有1小时或以上的体育锻炼;30%表示平时基本保证有1小时,但复习迎考期间体育锻炼的时间就少了;26.2%表示每天基本是半小时,显示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还是有基本保证的。

5、市民体育锻炼形式以简单易行为主

市民体育锻炼形式也多种多样,但简单易行、技能要求不高、不受场地、人员、费用限制的锻炼形式更受到市民的欢迎。在18岁以上经常锻炼的受访市民中,有29%选择的运动方式是步行,23.5%选择跑步,14.4%选择做拳操运动,三者合计占66.9%。

6、免费体育锻炼场地更受欢迎

根据自己的身体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和场地是上海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一大特点。

调查数据显示,居民小区的免费活动中心,或小区里的道路、公园绿地以及家里是市民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在18岁及以上经常锻炼的受访市民中,42.6%选择的是小区的免费活动场所(包括在小区里跑步、散步等),19.3%选择公园、绿地,12.8%选择收费的健身、运动场馆,9.4%选择家里作为健身场地,4项合计为84.1%。

在健身费用支出方面也有相似反映。当问及每年花费在健身上的费用时,在18岁及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受访市民中,63.4%回答“几乎没有费用”,而且每个年龄段中都是“几乎没有费用”占主要比例。尤其是 61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近九成(89.5%)都以免费的健身场所作为自己锻炼的场所。

二、市民体育锻炼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青壮年人群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上海经常参加健身锻炼的人数随着年龄段的提高而增加(见图 2)。这表明青壮年群体的体育锻炼参与程度不及老年群体。目前18-30岁、31-40岁、41-50岁人群组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6.2%、27.2%和38.1%,与《实施计划》的要求相比低19.8、18.8和7.9个百分点。

生活节奏快是造成市民不参加健身运动的主要原因。当问及“从不参加健身运动”和“只是偶尔参加”的受访市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时,52.8%问答是由于工作(学习)忙,没有时间。其次是对运动没有兴趣,健身意识不强。持这种原因的比例为15.6%(见图3)。

图 3

2、中小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

虽然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有保障,但青少年对体育锻炼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把体育作为一种生活爱好的比例还是不高。当问及6-17岁的中小学生平时在校外或放假期间是否还参加体育锻炼时,回答经常参加的占32.3%,偶尔参加和基本不参加的则占66.9%。不参加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兴趣(占36.4%);其次是学习任务太重,没有精力(占33%);其余则是认为学校的体育锻炼已经够了或感觉缺乏锻炼的场地和设施。这表明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还停留在被动接受、完成学校的体育锻炼任务上。

中小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一方面与学业繁重、时间紧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许多家长和老师“重学业、轻锻炼”有关。随着学生近视率高发,身体耐力不足,在考场上、军训期间屡屡出现晕倒、呕吐等身体不适现象,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

3、对公众开放的学校体育场地利用率低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上海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300万。目前,上海中心区现有公共体育场馆远远无法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为了解决健身场地和设施不足的问题,从2006年起,市体育局和市教委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希望能缓解市民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地紧缺的矛盾。目前,上海的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率已经达到80%,在全国居于前列。对此项举措,市民反响积极。调查数据显示,当问及对学校场地向社会开放的看法时,在18岁及以上的受访市民中的,48.9%认为“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的运动场地,是一项惠民的举措”,16.75%认为“需要对学校体育场地加强管理,才能适应居民的要求”,只有9.3%认为“学校场地设施过于简单,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但是,由于宣传不足或学校场地分布不均衡,目前市民对此了解程度并不高。调查数据显示,18岁及以上受访市民中,超过半数(54.1%)不知道学校体育场地对公众开放;只有4.4%的受访市民经常去向公众开放的学校体育场地锻炼(见图4)。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改善管理方式是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场地利用率的当务之急。

图 4

4、重播广播体操音乐的知晓率较低

今年元旦开始,人民广播电台复播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音乐,旨在为广大百姓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受到大多数市民的欢迎。调查数据显示,在18岁及以上受访市民中,62.4%认为“很好,可以鼓励大家锻炼身体”,只有19.7%认为“每个人有各自爱好的运动方式,不一定都要做广播体操”,另有5.6%“担心是否能坚持下去”和4.5%认为“单靠做广播体操对身体健康并不会有多大帮助”。

但是,调查数据也显示,目前市民中知道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广播操音乐的并不多。在18岁及以上的受访市民中,“知道,并基本坚持每天做的”只占3.8%,而不篇三:阜新市全民健身情况调查报告

阜新市全民健身情况调查报告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我是以所居住地区居民健身情况的调查为中心围绕其人数、频率、设施数量、群众反映等展开的。

根据当地城市的实际情况,我在人民广场和月亮湾这两个主要地点展开随机询问调查,这两个地方健身的人数较多,而且并不是来自同一个居民区的,有一定的随机性。

一、调查对象的年龄比例

随着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也逐渐增强。无论年老年少都加入到了健身的行列中。在这次的调查对象中显示,青少年和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和中年人较少。其中,有在职员工例如老师和银行工作人员,有下岗员工也有再创业的,年龄大概在35岁到50岁之间的,他们在下班晚饭过后,来到户外进行健身活动,在一天工作之后放松放松放松;还有拿着养老保险一心养老的老人们,年龄基本都在50岁以上,在他们悠闲安逸的晚年生活中,健身活动也是他们每天的娱乐活动之一;另外的就是些年轻人,这里面有些年轻的父母年龄在25岁到35岁带着孩子来娱乐的,也有些学生以及儿童。

二、居民健身的方式

居民的健身方式多种多样,居民选择频率最高的健身方式是散步。散步作为传统健身方法之一,是最简便易行又轻松自如的运动方式,这种不需花钱、也不用花太多时间、不用寻找合适场所的简单运动项目是大多数的人的选择。

一般中老年或老年出于身体状况的原因,多数选择散步、舞蹈、太极拳、太极剑等运动强度不是很大的项目。而年轻人大多数都选择篮球、足球、游泳等运动强度较大的项目,年轻人的健身是真正意义上的锻炼。

从性别上来看,女性大多选择散步、跳舞、健美操、瑜珈为主,男性则以球类、游泳为主。

三、居民的健身频率

调查的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的人健身活动次数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空闲时间较多,就有时间加强身体锻炼。而年轻人和中年人健身频率相对就少了很多,由于工作较多,事物较为繁忙,空闲时间相对较少。

从职业来看,企业管理人员、其他专业人员、商业人员和生产运输工人等,多数都是每周健身一次到两次,说明这部分人工作相对繁忙,所以休闲时间相对少;自由职业者、公务员、医生和教师等,每周健身两次到三次;而每周健身三次或者三次以上的大多数都是离退休、下岗失业、家务人员、放假的学生为主,因为个人休闲时间较多,所以相对来说健身频率较高,另外,医生及教师的健身频率较高,不难看出他们对运动健身较为重视。

居民的健身时间不到一个小时的约占五分之二,健身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的约占五分之二,健身时间大约在2个小时左右以及超过两个小时的约占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多半数的人每次健身至少1小时左右。而且一般男性每次参加健身运动时间多数在1至2个小时,女性则多数在1小时以下,很明显男性每天参加健身运动的时间相于女性。

四、居民健身的场所

随着人们的休闲时间的增多和集中,人们在闲暇之时都会到体育馆或公共健身场所甚至到大自然中参加各种健身锻炼和娱乐活动

居民常去的健身场所大多以免费的公共运动场所为主,因为一般收费的健身场所收费较高,而且像公园、广场、社区等户外场所都是居民进行散步、舞蹈、太极等有氧运动的好去处。所以大多数中老年人还有些年轻父母带着孩子的都会选择在户外广场或者公园等进行散步之类的运动强度不太大的健身活动,少部分年轻人选择到有收费体育馆和健身会所去进行锻炼出力流汗。他们认为有规范的场地、舒适的环境和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更适合自己,这部分人一般都是家庭条件较好、收入相对较高的。

另一方面,居民选择的健身方式不同也决定着健身场所的不同,如一些年轻人进行专业的健身锻炼就需要选择专业的健身房,有很多女性喜欢瑜伽等在室内进行的健身活动,而老年人多数喜欢广场等公共场所,他们喜欢热闹人多的地方进行健身,健身同时和他人交流,可以使他们的健身活动增加更多的乐趣。

五、群众对健身设施的反映

健身设施这一方面,对于免费的户外公共健身设施有些不是很完善,很多居民反映一些居民小区的健身设施数量较少,定期维护、维修等工作做的不到位,导致一些设施老化损坏无法在使用,另外一些地方的户外公共健身场所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夜晚照明不足;相对而言,那些肥免费的体育馆,健身房等场所,设施完备、有专业人员定期维修维护,而且环境良,毕竟是收费的场所,有足够的支出用在设施维护及环境建设方面。

六、居民对健身的认识

现在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他们都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健身无关紧要,这部分人首先需要思想和认识上的改观,下一步就是行动上的改观了。

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健身场地设施不足是一个限制居民健身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健身房等大多费用偏高,普通百姓消费不起;还有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有空暇时间来健身的大有人在,中青年的人群健身频率及人数都是很少的;还有一部分人对健身丝毫不感兴趣,这部分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日常健身的重要性。

我建议适当增加免费公共健身场所场地及健身设施;适当降低体育馆、健身房等收费场所的费用;加大力度宣传全民日常健身的重要性,并进行科学指导,提高群众健身的积极性。

现代科技越来越来发达,但是各类疾病却也日益增加,所以人们对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视也越来越来强,所以日常的健身活动也相应的显得不可缺少,加入到日常健身行列的群众也日益增加,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而加入到健身行列中来。

下载镇全民健身工程现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镇全民健身工程现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民健身视察报告

    关于全民健身运动开展情况的 视 察 报 告 (征求意见稿) 为助推我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11月30日,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实地察看了平桥区平桥办事处的乡镇体育工程、沿浉河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材料

    著名健身专家赵之心指出,有人把鼠标手、键盘手或手机手统一戏称为“三手病”,是城市里流行的手部疾病。引起三手病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们使用电脑、手机和游戏机时,手部总是得不......

    AA镇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工作情况汇报(精选5篇)

    AA镇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工作 情况汇报 对于广大农村人口来说,农村体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也关系到劳动力资源的质量问题。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使得农......

    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实施办法

    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实施办法 为加速我省城乡基层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推进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省政府决定实施云南省全民健身......

    695-全民健身明星工程名单.

    全民健身明星工程名单(100个)东城区东华门街道东单健身园健身工程东直门街道健身工程龙潭街道光明北里社区健身工程天坛街道金鱼池中区社区健身园健身工程 安定门街道北二环健......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 第二阶段(2006年—2010年)实施计划 为了全面完成《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各项任务,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市委全民健身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体育事业发展迅速。2008年成功创建成为省体育强市。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实施《全民健身条例》的情况,促进我市全民健身运动的有序开展,我们中心对我市开展全民健身情......

    河南省城市居民全民健身的现状调查

    河南省城市居民全民健身的现状调查 2010-5-13 作者:管理员 来源:广州信息港 河南省垣市住民全民健身的近况观察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实地观察等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