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目录
摘要„„„„„„„„„„„„„„„„„„„„„„„„„„(1)
一、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2)
(一)税费改革的目的„„„„„„„„„„„„„„„„„„(2)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2)
二、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3)(一)乡镇政府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3)(二)乡镇政府法定职权的缺失„„„„„„„„„„„„„„(3)(三)乡镇政府职能履行面临的主要问题„„„„„„„„„„„(4)(四)乡镇政府提供给农村的公共产品短缺„„„„„„„„„„(4)(五)乡镇政府财政危机的严重性„„„„„„„„„„„„„„(5)
三、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对策„„„„„„„„(6)(一)乡镇政府要更新管理理念„„„„„„„„„„„„„„„(6)(二)乡镇政府要合理划分事权„„„„„„„„„„„„„„„(7)(三)乡镇政府要理顺财税管理体制„„„„„„„„„„„„(7)
(四)不断推进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8)参考文献„„„„„„„„„„„„„„„„„„„„„„„(11)
浅谈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农业税费已经取消,农民工大量进城务工,使得农村的经济与文化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否妥善解决关系到我国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通过对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索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文章首先分析我国当前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接着分析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对策。要解决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出现的问题,必须规范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乡镇
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
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最低层次的地方政权组织机构,但乡镇政府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与广大农民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的重要问题,它对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提高乡镇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而伟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当前农村取消农业税使乡镇政府财政收入更加困难,以致一些乡镇政府几乎不能正常运转,作为一名乡镇工作人员,对此深有体会。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作为最基层的行政管理,具有不完整性、直接性和执行性等特点。由于这些特点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完全暴露了当前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职能行
使偏差、法定职权缺失、公共产品供给短缺、职能界定不够明晰、财政危机的严重性和普遍性等等。
一、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免除农村的农业税费与逐步深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得农村各项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乡镇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一)税费改革的目的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农业税费取消以后,乡镇政府从过去直接下乡催收税费的工作中得以解脱,但由于旧体制中机制运行的惯性作用,加之改革成本投入不足,税费改革完全暴露了农村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乡镇政府管理职能还没有摆脱出计划经济的影子,导致乡镇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管。乡镇政府机构臃肿导致办事效率不高,随之而来的是乡镇政府财政的短缺,乡镇政府债务无力偿还,导致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原因。因此,乡镇政府配合税费改革的同时要进行乡镇政府综合配套改革,还要处理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民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和谐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对农村和农业支持保护的条件和能力。但农村的精神文明、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却相对滞后,这已经明显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制约着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乡镇政府系统有效的实质性改革将对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景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乡镇政府必须在反思已有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再探讨新时期改革的方向问题。
二、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我国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还存在着许多的弊端,这些弊端严重地阻碍我国乡镇政府职能的发展,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
(一)乡镇政府职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大部分乡镇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在实施公共管理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只要有事情发生,就有乡镇政府来承担责任,乡镇政府成了万能的政府。此外,市政府对农村工作作出的有关决定或政策,市政府经常下派临时性任务,使得乡镇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有很大的随机性,造成乡镇政府职能错位。
(二)乡镇政府法定职权的缺失
乡镇政府的法定职权和机构设置应具备自主性、完整性和自治性。但乡镇政府的政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其很多职能部门只是市政府职能部门在乡镇政府设立的派出机构。这些权力性职能部门被从乡镇政府行政隶属关系中分离出去,必然造成乡镇政府职能被分解,拥
有的行政权力和手段受到限制,在乡镇政府工作中造成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不配合和不协调。因此,削弱了乡镇政府职能,导致其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水平降低。
(三)乡镇政府职能履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乡镇政府对乡镇卫生、文化、教育、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负有服务、协调、指导、规划的责任,但当前我国乡镇政府还存在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方式,已超出自身的职责范围。比如说乡镇政府干预过多,直接插手生产经济活动,有的部门运用行政权力介入竞争性领域。大部分乡镇干部给上级机关办事,依靠上级的指标工作,未能认真履行好所应承担的公共职责。此外,乡镇政府不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但在涉及计划生育、征地拆迁、农业税征收等问题,单纯依靠上级政府职能部门无力完成,于是上级政府便以领导讲话或文件等形式,责令要求乡镇政府完成下达的任务。在这种压力下,乡镇政府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任务,不惜一切代价使用不规范的公共权力手段,导致违法执法、越权执法等现象时有发生,从而破坏干群关系,严重影响乡镇政府的形象和威信,降低了乡镇政府的公信力。
(四)乡镇政府提供给农村的公共产品短缺
乡镇政府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也是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但由于过去以农补工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农民急需的一些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相适应。有不少地方农村公路睛通雨阻,路况较差,大部分地区人
畜饮水困难,基本生活无法保障。同时,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导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减弱。因过度砍伐和不合理的开采建设导致水土的流失,从而引发了许多洪涝灾害、泥石流、农田被毁等问题。
2、当今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近几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由于在农村贫困地区试行义务教育“一费制”,使当地农民的教育费用负担有所减轻,但目前义务教育费用较高,农民根本无法接受。此外,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令人担忧,大多数小学的骨干教师由于工资、住房等原因,从而选择离开教学岗位,因此,农村教师队伍难以形成,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3、社会保障体系陷入困境。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仍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虽然各级政府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比如说农村低保、优抚安置、教育救助、五保户供养等,但目前医疗保险和农村低保只在一些地方起步,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低,根本解决不了农村贫困的现状。
4、农村推广机构处于瘫痪的状态。农业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和推广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着推广进程。基层推广队伍中整体知识水平较低,而且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操作能力和熟悉程度不够,从而影响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本无法适应当前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需求。
(五)乡镇政府财政危机的严重性
乡镇政府的负债和财政赤字是全国性的焦点问题,在不发达的地
区极其严重,有些乡镇政府已经影响到基层政权的稳定,已经出现难以支撑政府部门有效运作的困境。经济落后是造成乡镇政府负债的根本原因。
1、乡镇政府预算管理中支出过高。乡镇政府的预算形同虚设,普遍缺乏预算意识,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在管理效率和效益上考虑较少。很多乡镇政府公务消费如迎来送往的通讯费、接待费、交通费、干部培训费等支出较高。乡镇干部在追求个人利益过程中导致行为的失范,挤占乡镇政府财政的公共支出。
2、乡镇政府财政职责过重。乡镇政府的财政能力减弱,但承担的各种公共服务、管理事务并没有减少,许多本来应该由中央、省、市承担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都由乡镇政府来承担了,而乡镇政府在财政分成方面又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难免造成乡镇政府财政的困难。社会救济是带有收入分配性质的职能,属于全国性公共产品,本应该由中央政府承担。但完全依靠乡镇政府的财力为农村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是根本办不到的。
三、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对策
乡镇政府既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种任务,又承担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任务。当前乡镇政府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要完善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乡镇政府要更新管理理念
乡镇政府的合法性建立在两个条件的基础之上:一是人民对政治
权威的服从。二是乡镇政府决策必须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乡镇政府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政府管理理念,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正确对待手中的职权,由包揽一切的全能管理转变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变到间接管理,确立现代公共管理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从而更大限度地谋求社会公共利益。
(二)乡镇政府要合理划分事权
从我国乡镇政府的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乡镇政府必须提供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公共生产服务产品、公共生活服务产品、公共安全产品、社会发展产品和管理服务产品等。因此,现阶段乡镇政府应当承担的主要职能是:直接提供公共安全产品中的环境治理、防病减灾、公共治安等,公共生活服务产品中的公共卫生,公共生产服务产品中的公共土地、水利设施、科技信息服务等,以及社会发展产品、公共管理服务产品。这些产品中有的是跨地域性或全国性的公共产品,比如说环境治理、水利设施、防病减灾、社会发展产品、公共管理服务产品等,中央、省、市应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作保障,委托乡镇政府提供,以确保提供的有效性。其他产品则可由中央、省、市政府及职能部门提供,或通过市场化、民营化的形式提供。市级以上政府应强化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切实解决公共服务的城乡失衡的问题,弥补历史的欠帐。
(三)乡镇政府要理顺财税管理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乡镇政府建立公共财政制度。作为乡镇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独立的乡镇政府财政管理体制。一要完善分税制。
按照财权和事权相对称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分税制。适当扩大乡镇政府的税权,以增强乡镇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能力。二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从目前我国农村的状况来看,如果没有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要依靠乡镇政府的财力为农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是根本办不到的。要通过理顺财税管理体制,使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由以农民为主转移到以政府为主,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三要调整预算编制方法,健全支出监控新机制。要实行综合的财政预算,把乡镇政府的各种收入统一纳入财政管理,细化支出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的约束力,提高预算的管理水平。
(四)不断推进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后,工作运转机制需要重新确立,要重视各个部门的实用功能,从而强化乡镇政府公共服务、维护稳定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建立高效运转、管理规范的新型运作机制。一是建立统一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明确党政职责。确定乡镇政府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乡镇党委会,乡镇政府所有的重大事项均由乡镇党委会决策,镇委书记在抓全面工作的基础上,侧重抓计划生育、党务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镇长在主持乡镇政府全面工作的基础上,侧重抓财源建设、发展经济和社会服务工作。二是建立乡镇干部新的工作责任制。镇领导干部要明确职责,明确工作任务,明确职权范围,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每项工作明确第一责任人,体现利、责、权相一致的原则。三是建立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激励机制。市政府要确立十项重点工作分解到各个乡镇政府,市委、市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目标管
理责任状,而乡镇政府又将其重点工作分解到每一个乡镇干部,同时实行职责挂钩的责任追究制度,结合乡镇干部的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进行严格考核。建立正确的干部导向机制,对业绩突出的乡镇干部给予提拨、奖励、表彰重用。从而使乡镇政府工作效率提高、合力增强、思路清晰,从而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全面的发展。强化管理,提高效率,把提升服务水平、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作为乡镇机构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推进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遵循务实管用、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有利于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服务质量为根本目的,并结合自身实际来进行。根据上述原则和目标,应从合理设置乡镇政府党政机构、合理划分乡镇政府行政区划、合理划分乡镇政府行政职能、加强乡镇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整合乡镇政府行政资源、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管理决策机制、压缩乡镇政府财政供养人员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入手,推进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要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这是一项政策性和政治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大胆创新,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大胆探索,积极稳妥地前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乡镇政府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实施者,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必须巩固和发展税费改革的成果。农村综合改革的重点,是推进乡镇政府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和乡镇政府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
参考文献:
1、徐旭川:《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农村财政与财务,2005。
2、李燕华:《我国乡镇政府负债的成因》,统计与决策,2007。
3、寇凤超:《深化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与对策》,集团经济研究, 2006。
4、包宗顺、徐志明:《乡镇财政的困境与解困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6。
5、夏永祥、邵华:《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与机构改革》,农村经济问题.,2006。
6、左 然:《乡镇行政管理体制需创新》,瞭望新闻周刊,2006。
第二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3)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张为波 zhangwb@max.book118.com 张为波@健身 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
一、思考题:1.试分析影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因素。2.联系实际,分析我国当前应对行政体制改革阻力的措施?
二、重点:
1、行政体制改革的环境系统阻力
2、应对行政体制改革阻力的措施。
三、难点:应对行政体制改革阻力的措施。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以机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一直是十多年来中国行政发展的主轴。行政改革的发生,有其客观的“动力系统”。新时期中国行政发展的推动力有两个层面,从浅层看,是政府财政的压力,庞大的干部队伍使得财政收入的近一半变成“人头费”,财政变成了“吃饭财政”,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不改革将难以为继,此所谓“穷则变,变则通;” 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从深层看,行政改革的最深刻的原动力来自于经济发展所引发的政治要求:“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没有动力,就不可能确定改革的目标和路向,行政体制改革便无从发生,但另一方面,行政改革的速度、质量、效果乃至成败取决于动力和阻力这两种力量的对比和相互作用。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改革开放以来历次行政改革收效甚微甚至不了了之的原因,我们都可以从阻力的角度得以解释。因此,分析和克服阻力,从而扩大和增强动力,对保证目前正在进行的行政改革取得预期效果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行政体制改革的环境系统阻力政府行政是一种“生态现象”。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任何行政组织和行政体制都是在一定的行政环境中生成、运行和变革的。所以,行政改革的阻力可
以从行政环境和行政系统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从行政环境方面来看行政改革阻力来自三个方面的制约:(1)经济体制模式模糊性的制约。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行政系统作为上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功能、排列组合方式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为之服务的经济基础。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模糊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行政改革的具体操作和具体的目标选择、认定。在经济改革尚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进行时,要让为其
服务的政府机构脱胎换骨显然是不可能的。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的确立,无疑为行政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但创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毕竟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探索,无论
我们再解放思想,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全新的市场经济模式,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是必然的。这不能不对行政改革产生制约作用。(2)市场经济
发展不充分性的制约。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一般认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体制,必须正确处理执政党与政府之间、政府与社会之
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政府的职能范围,把属于政
府的职能交给政府,把属于企业的自主权还给企业,把属于市场调节的职能交给
市场。而实现这样的目标,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自主市民社会的成长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但对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封
建社会和计划经济体制“母体”的社会来说,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也很不
平衡,因而,具备上述前提条件需要进行长期的努力。一方面,我们要求企
业“不找市长找市场”,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产权市场、技术市场、资
本市场等不发育不完善,企业又找不到市场。在此情况下,行政改
革出现反复和回潮是有其合理性的。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市场经济发展的这种不充分性还制约行政环境对分流公务员的接收能力。(3)配套程度的制约。行政组织机构是上层建筑体系中的一个小系统,同时它
又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结合部。它的变革必须与党的领导制度、工
资、人事管理制度、企业制度改革等协同进行,如果机构改革与相关各部分的改
革不能上下左右联动进行。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光改行政
机构或只在行政系统的某一层次(中央或省级、县级)进行,其结果必然是各种
矛盾在不同系统之间或系统的不同层级之间上下左右转移,行政改革虽
可取一时之效,但难有长久之功。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应该说,来自行政环境的阻力是一种“客观”的力量,它与来自行政环境的动力
相比,对改革的影响不具有实质性的和决定性意义,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自发减弱。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2、行政体制改革最大的阻
力来自于行政系统来自于政府及其公务员。从理论上看,20年来,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政府的领导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这些变革的内容和范
围主要是非行政系统的行政环境或者是在行政系统自身的非核心、非框架部分。
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的改革逐渐到了这样一个阶段:在继续推进社会经济文化系统改革(这种改革仍由政府设计、领导、发动和操作)的同时,必须对政府自身或自身的核心部分进行改革。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1)基于利益和权力的调整而产生的阻力。如前面所指出,改革是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再分配。这种调整和分配的任何举措均会涉及到现存的权力格局和利益格局。公务员是国家行政权力的载体,权力
是能为局部和个人带来利益的条件之一。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尤其中国社会是一个“行政化的社会”,行政权力对社会生活进行广泛深入的指导、协调及干预和控制,社会现象、社会关系无不围绕行政权力而呈现、形成、展开,即便是在资源配置市场化的条件下,政府权力在社会生活中也将扮演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公务员属于社会中权力和利益的既得者阶层,任何改革的大动作无疑会使他们相当一部分既得利益丧失,产生抵制是必然的。(2)基于习惯和官本位意识产生的阻力。改革本身就是对既定模式和习惯的一种否定,因此,它必须要受到习惯势力的阻挠和影响。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对公务员,尤其是对可能被精简掉的公务员来说,行政机构改革意味着自己现存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行为模式等的重大改变。这可能导致留恋目前状态,死抱毫无希望的习惯不放的阻力的出现。另一方面,官本位意识在中国国民意识和社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官”被看成是身份和地位的最好体现,官职级别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价值与成就的最主要标尺,且各项福利待遇与官职紧密关联。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因此,为官只能上不能下,机关只能进不能出,一旦离开官场便人走茶凉,事事难办。这种社会思想氛围,是广大公务员走出机关,下海分流的一大思想障碍和阻力。(3)基于对不确定性的忧虑而产生的阻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确定性因素使人产生紧张和忧虑。对公务员来说,本次行政改革,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机构改革,存在许
多不得不忧虑的不确定性因素。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如本职能部门能否被撤消?精简人员时,自己是否属于被分流之列?若被精简,自己的出路是什么?前途如何?这些忧虑使公务员产生压力,如不能持正确的态度,就会使他们对改革产生怀疑,进而形成消极态度和抵触性行为,妨碍和制约改革的顺利进行。(4)基于依赖性而产生的阻力。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我们管理体制的高度集权性,造成下级机关和下级人员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事无巨细依靠上级的指示、指导和推动,而且这种依赖性有时被看成是稳重老练的表现。因此,面对矛头针对自己权力和利益的行政体制改革,大家更是不能也不愿为天下先,“不推不动”,互相观望和等待,可能造成“上动下不动,越动越被动”的局面,坐失良机。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5)基于曲解而产生的阻力。一个人一旦确立起自己的态度体系之后,就必然对外部输入的信息在既定的态度体系框架内做出反应。每个公务员对当前行政改革的目的、机制和前景是怎样理解看待的,出入会很大,其结果可能导致基于理解不清或理解混乱而抵制、干扰改革。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如许多人对市场经济无非又是换汤不换药,重走“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老路。因此,就用前几次改革的“经验教训”对待这次改革,以不变应万变,对改革持消极、应付和观望的态度。这种因曲解而产生的阻力一般比较持久,具有顽固性。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从行政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看,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行政改革之所以未能走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正是行政系统自身的阻力。指出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设计良好的改革方案在实际的操作中走形变样,出现只放包袱不放权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强化创收弱化服务,实功虚做,隔靴搔痒,玩数字游戏,换汤不换药,该加强的职能得不到加强,需要撤并的部门反倒不断壮大等等现象,导致改革走过场。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
二、应对行政体制改革阻力的措施组织的任何变革都存在着两种力量,即推动变革的力量和阻碍变革的制约力量。根据辩证法,对阻力的克服即是对动力的增强。只有党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规,中国革命才有胜利的可能。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注意,千万不可粗心大意。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这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时关于革命策略的至理名言。在今天,行政体制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为提高这场“革命”的绩效,必须采取恰当的策略来减少改革的阻力。1.树立起阻力意识,正确对待阻力。从大的方面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行政改革阻力的存在并发挥作用是具有一定客观必然性的。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尤其是行政改革中的悖论,使得我们一方面要实现对行政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让其适应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不仅要依靠它来实现对当前社会经济的调控,而且要依靠它实现对其自身的彻底变革。这是一个充满阻力和矛盾的过程,甚至是一种两难选择。因此,我们最好把这场行政改革理解为一种复杂的博弈过程,在各种动力和阻力的相互作用中渐进实现目标。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从小的方面讲,任何一项具体的改革措施和方案,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内在的阻力和风险,不仅要把阻力的大小作为确定改革目标的依据之一,把需要和可能结合起来,而且要把阻力作为评估改革措施和方案现实可行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在决策时,就应把行政改革的阻力大小作为决策方案本身的因素加以考虑,要研究阻力的大小和范围,预测阻力对方案实施效果的影响,并加以控制。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忽视阻力、不敢
正视阻力,如果不是讳疾弃医,也是自欺欺人,可能将使改革重蹈覆辙。2.大力加强宣传,营造一种推动改革的社会氛围。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才会产生正确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倾向。所以,要大力宣传行政改革的迫切性、必要性。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使广大公务员认识到市场经济向行政体制提出的全新要求,认识到行政改革在目前改革全局中处于“瓶颈”地位,认识到在机构改革上我们已别无选择,认识到“这场革命不搞„„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通过宣传,使这次深刻、艰巨的改革获得公务员最大限度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也要让他们看到,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成功的评价已经多元化,经济领域正成为最具吸引力、最能实现人的价值和理解的热火朝天的战场。当然,宣传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要有艺术性。第三讲 行政体制改革的阻力3.要妥善安排分流人员的出路和利益补偿。“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自己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91页)这次行政体制改革,人员分流量大面宽,因此,李景
第三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分析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变革,目前已经实施了7次较大规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始于2013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规范行政权力运行等方面推出了大量创新性举措。我国海关作为掌管国家经济大门的重要行政机关,近年来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也出台了大量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降低了外贸企业成本,加快了通关速度,是我国在外贸领域释放制度红利的重要表现。为了及时反映海关监管制度的不断变化,“报关实务”课程近年来在教学内容上也出现了较大变动,这给相关专业教师的授课和教材选择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基于这一考虑,本文旨在梳理“报关实务”课程近年来的教学内容变动,解释这些变动背后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路,并提出相关课堂教学建议,以促进学生及时了解并掌握我国现行海关监管制度,保证教学内容与报关实践活动的一致性。
1“报关实务”课程内容调整
1.1简政放权类改革与相关内容调整
实施简政放权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多证合一”和减少项目审批等措施,显著降低了企业创设成本,优化了营商环境。我国海关在落实简政放权方面,主要出台了以下政策:(1)简化报关单位注册程序。我国于2014年颁布的《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管理规定》取消了报关企业注册资本、报关员人数等方面的要求,大幅简化了注册所应提交的材料,同时将报关企业行政许可与注册程序合二为一,并将注册许可由以前的前置许可改为后置许可。(2)取消了报关员的资格核准审批。对报关人员的从业不再设置门槛和准入条件,改为由报关企业自主聘用并对其所属从业人员进行备案,由报关协会自律管理。(3)取消了多项加工贸易业务方面的行政审批。我国在2016年取消了商务主管部门对加工贸易合同的审批以及对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或成品的内销审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不再签发《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和《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批准证》等证件。
1.2贸易便利化改革类相关内容调整
我国自从加入WTO以来,始终将推行贸易便利化作为海关工作的重要努力方向;尤其是自从2015年我国接受《贸易便利化协定》以来,海关积极开展贸易便利化改革,有利于外贸企业高效、便捷地开展进出口业务。具体而言,我国海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贸易便利化改革:(1)逐步推进通关一体化。为了提高通关效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从2014年起逐步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实施区域海关通关一体化,并最终于2017年7月启动了全国海关通关一体化。全国通关一体化的实施,使得企业可以选择任意地点报关,全国海关各口岸在同一执法口径的基础上为企业提供统一的便利待遇,简化了通关手续,压缩了通关时间。(2)推进“关检融合”,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由于我国报关和报检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分属海关和质检部门,长期以来实施的“先报检,再报关”给外贸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近年来,我国按照“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方式,逐步推进“关检融合”,尤其是今年实施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划入海关总署,更是为“关检融合”提供了组织保障。此外,考虑到外贸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需要登录不同职能部门的监管系统,按照各部门的规范填报相关数据,严重制约了通关效率,因此我国当前正在积极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旨在加强不同外贸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实现外贸企业只需提交一次信息,然后数据在不同部门之间共享的目标。(3)推进海关税收征管方式改革,实施“汇总征税”新模式。海关总署于2015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行的这一征税方式,改变了以往“逐票审核,先税后放”的模式。按照这一模式,海关在进出口企业办理了担保手续之后,可通过扣减担保额度的方式,先放行货物;进出口企业再于每月前五个工作日内对上个月放行的应税货物集中缴纳税款。
1.3企业自律与企业诚信类相关内容调整在我国进出口总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通过引导企业守法自律、诚信通关,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提高海关监管效率和企业通关效率,实现安全、便利的通关环境。具体而言,我国海关在开展企业自律和诚信方面,主要实施了以下措施:
(1)报关单位分类管理。我国早在2011年就开始实施报关单位分类管理,综合考虑企业遵纪守法、报关质量、经营规模等方面的情况,将其分为AA、A、B、C、D五类。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结合进出口货物的监管要求,海关对企业进出口通关采取低风险快速放行、低风险单证审核和高风险重点审核等差异化措施,以此激励企业通过自律诚信提升等级。为了与世界其他国家海关的AEO制度接轨,我国在上述分类管理的基础上,于2014年进一步开始实施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将企业分为高级认证企业、一般认证企业、一般信用企业和失信企业。(2)报关单版式变化中的企业诚信原则。为适应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我国于2016年对进出口报关单进行了版式调整,除了将之前容易产生歧义的部分栏目名称进行了修改,还有两个方面的修改特别值得关注:一是要求填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逐步替代原海关注册编码;二是增加了要求企业在诚信基础上就进口货物完税价格进行自我确认和申明的栏目:特殊关系确认、价格影响确认和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确认。
2课程教学建议
2.1注重教材选择,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更正,尽管我国海关监管制度近5年内在内容上变化较大,但是当前大多数报关实务类的教材并没有将这些最新的知识变化纳入其中,部分教材甚至依然沿用2013年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统一教材的相关内容。可能正是由于相关监管规定纷纷出台,加之报关人员考试的组织形式变化,影响了教材建设以及辅导资料编写,使得现有教材对于通关一体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等重要制度变革完全没有涉及。因此,任课教师在教材选择上,一定要多方面比较,在考察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契合度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其内容更新情况。与此同时,针对所选择教材与最新监管规定不符之处,要向学生指出并明确要求予以更正,最好能辅之以相应的文字材料。
2.2重点介绍调整内容,理清知识变化脉络
准确把握我国海关最新监管规定,对于外贸专业学生今后的实践工作来说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选择报关职业的学生而言,是其业务水平的重要表现,关系到其所受雇单位的报关质量与通关效率。但是,正如前面所言,当前的报关教材与网络资源在这些知识点上较为混乱,不同版本、不同时期的海关监管规定同时并存,导致学生在认识上模糊不清,甚至使得部分报关新手无所适从。基于这一现状,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重点介绍最新的海关监管规定,必要时还需要给学生讲明这一规定调整之前的监管规定,理清我国海关在相关问题上的监管措施演进和知识变化脉络,从而为学生在今后工作过程中的进一步自我学习奠定基础。
2.3引申介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路
报关实务课程内容的上述调整体现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例如后置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强调企业自律与诚信等。围绕这些改革思路,我国不仅仅在海关监管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其它方面也制定了许多类似的改革举措。以报关实务课程的教学为契机,适当引申介绍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在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最新政策调整,扩充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把握我国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过程,增强学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
第四篇: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论文关键词]农业税;政府机构;政府职能;服务型政府
[论文摘要]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只是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先导和必要环节,这样的改革是乡镇政府出于财政压力的应急性改革,治标不治本。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既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的难点,各地乡镇政府一定要因地制宜、抓住优势、突出特色,政府职能转变才会成功。构建服务型政府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有利于乡镇政府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农村、农业。
农业税的取消开启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一个新时代,成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起点。农民的经济社会地位和发展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农民权益保护开始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但乡镇政府管理却面I晦着一系列难题。首当其冲的是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缺失。农业税的取消拆除了收费平台,断了公共产品的资金来源,乡镇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随之萎缩。其次是政府职能界定不清,法定职权缺失。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规定乡镇政府具体的职责范围,事权分配不清。第三是乡镇负债累累。农业税的取消并没能解决乡镇财政运行问题,反而使乡镇债务有增无减。第四是乡镇社会规范及管理能力减弱。取消农业税后,一方面由于不准乡村组织对农民使用强制手段,削弱了乡村组织的权威;另一方面随着乡村干部与群众相互接触变少,村民们对干部的态度变成一种“没事不理你、公事不管你、有事就找你、出事就告你”的局面。
虽然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管理面临一些困境,但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行政机关,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承担着农村众多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地方乃至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是其他政权组织无法替代的。因此,必须对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一、后农业税时代乡镇机构改革
1、调整机构、精简人员,因地制宜,撤乡并镇
针对乡镇机构运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必要对现有乡镇政府的职能进行结构性调整,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弱化经济管理职能,与此相应地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机构,合并职能相近的机构为中心站,从而减少部分机构和人员。同时对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农民素质较高的小乡镇,可考虑撤乡并镇,减少行政事业人员,降低政府运行成本,减轻财政负担。而对一些边远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应稳定政府机构现状,但调整其内部分工,精简、合并可有可无的作用发挥差的事业服务中心及其人员,加强最能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机构和人员。最后,根据中央要求,实现机构和编制法定化要求,加强对乡镇机构行政事业编制的控制,每过2—3年,核定一次编制,并通过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2、改革乡镇干部人事制度,完善县乡公务员考录制度
针对乡镇公务员小农意识严重、效率观念差、功利主义盛行而导致整体素质不高的现象,我们认为,首先要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改革传统干部任免制,推行合同聘任制,打破干部人事制度的铁饭碗,充分调动乡镇干部工作积极性。加强对干部的业绩考核,指定科学的考核和量化标准。通过考核,让那些有责任感、工作能力强、农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干部继续留任或者进入领导岗位。其次是完善县乡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一是扩大县乡公务员选拔录用视野,彻底打破身份、地域限制。第一,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参与社会竞争的同等权利;第二,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地区封锁政策,促进人才交流选拔。二是改革和完善考试方法,努力建立健全规范专业的考试录用制度。第一,采用现代化的结构性考试方法。公务员考试应根据公务员工作的特点采用结构性考试方法,其结构由笔试、面试、心理测试、考核等构成。不同部分在总成绩中的比率,根据不同的职责尤其是不同的职位要求来确定。第二,建立公务员考试试题库。公务员考试录用主管单位的人事部门应建立公务
员考试试题库,特别是专业科目试题库。可以按照统筹规划,分头开发,成果共享,有偿使用的原则组织有条件的省市共建专业科目考试题库和面试试题库。三是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增强考录工作的透明度。第一,借鉴高校招生考试的经验,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监督队伍。这一队伍可以由纪检、监察、公证机构、新闻媒体、群众团体的代表组成,并随时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第二,明确监督内容。主要监督招考程序是否按规定进行、报名及资格审查是否按招考公告的规定进行、笔试与面试命题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有无泄密问题以及考核录用是否客观公正。第三,完善监督方法。(1)建立考试录用工作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2)建立录用工作报告制度,接受上级政府人事部门的监督;(3)建立咨询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3、合理划分权限,理顺各种关系
乡镇政府作为一级政权组织,在很多方面并不是执法主体,缺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制手段,工作开展起来难度很大。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状来看,乡镇政府都不具备独立的决策权和完整的财政权。乡镇承担了大量上级交办的事务,却没有足够的权力,还要为执行结果负责。相对于县级政府的“权大于责”,乡镇却是“责大于权”,以有限的权力承担着无限的责任。乡镇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甚至是某些职能部门的办事机构。因此,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首先必须合理划分与上级(主要是县级)政府的权限。一是还权于乡镇,解决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问题,严格按照“权随事走,财由事定”的原则,明确乡镇政府的事权;二是明确与上级(主要是县级)部门的关系。县级部门与乡镇政府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县级部门不应对乡镇政府实施直接发文等行为。三是县级部门在乡镇的派出机构在工作上应接受乡镇党委和政府的协调、监督,工作人员的考核、任免、奖惩等,应征求和尊重乡镇党委和政府的意见。其次要理顺各种关系:(1)理顺政府与乡镇企业的关系,理顺企业的产权关系,真正实现政企分开;(2)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乡镇政府集中精力管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同时扩大和强化社会自身管理的功能,由社会的各种组织按照各自的性质和任务,共同承担社会义务;(3)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凡是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乡镇政府主动退出,只管一些市场管不到、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以弥补市场失灵。同时积极培育市场自我调节能力,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只是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先导和必要环节,这样的改革是乡镇政府出于财政压力的应急性改革,治标不治本。
二、后农业税时代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1、目前乡镇政府职能定位存在的问题
进入后农业税时代之后,乡镇政府突出的问题是干了许多不该干的事情,而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又没做好。首先是在中央转移支付不能足额足量到位的情况下,乡镇政府为了维护正常运转和偿还债务,想尽一切办法增加财政收入,其中重要的途径就是发展企业和招商引资,有的乡镇甚至通过直接参与经济活动获得制度外收入;其次是有些乡镇超越经济能力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而又没进行科学规划和很好地利用市场力量,结果导致许多小城镇成为一无产业基础、二无市场依托、三无居民社区的“空城”,更导致乡镇政府负债居高不下;第三,乡镇政府服务功能低下。南于管理体制、经费保障等许多因素,许多诸如农业技术推广、文化宣传等公共服务功能履行不到位甚至基本丧失,导致农村社会公共事业长期受到冷落,发展滞后。
2、乡镇政府职能转变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归结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大的方向,这为我们重新定位政府职能指明了方向。但具体到基
层乡镇政府,我们认为它基本上不具备履行经济调节智能的能力,也几乎没有市场监管的能力,真正需要抓实抓好的应该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因此,体制改革中的乡镇政府的职能应该是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削弱、淡化、转移、合并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职能。具体说来,(1)更新观念。这是转变职能的关键。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中国农业走向休养生息阶段,随着原有的乡镇工作格局的打破,旧机制必然被新机制所代替,工作观念,工作方式、方法,工作重点开始发生全新变化。在观念上,要迅速从去强管理、轻服务,重人治、轻法治变为重服务、重法治,主为老百姓出主意、想办法、找路子,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2)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不收农业税了,国家每年都会有数千亿的财政资金转移到乡村,乡镇干部应从收税费转变为农民提供安全、保卫、科技服务和有效信息,乡镇政府应当更直接提供教育、乡村道路建设、社区医疗等公共产品;(3)规划、建设和管理小城镇。乡镇政府要合理规划集镇和新村,抓紧建立和小城镇相配套的劳动保障机构,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有序流动提供保障;(4)培育新型现代农民。乡镇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用全新的文化科技知识武装农民,特别要做好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培养他们的效益观念、科技观念、法律意识、人权观念及竞争意识,造就出一批具有现代商品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的新农民;(5)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当前农村地区仍然是人口超生的重灾区,各地乡镇政府在这一点上的职能一直没有放松,但是在新形式下,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方式、手段应该向人性化方向发展。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既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的难点,各地乡镇自然、经济等环境千差万别,一定要因地制宜、抓住优势、突出特色,乡镇职能转变才会成功。
三、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构建服务型政府
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不仅仅是乡镇政府为了履行职责而进行的职能转变,更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农民负担而进行的机构改革,而应该把这一改革放到国家、社会与农民之间的关系高度上,放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去研究,从而将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拓展到乡镇政府管理模式转型和创新的高度,用现代治理的角度来审视这一改革,重构国家、社会、农民关系,城乡关系以及体制与机制等各方面的关系,并使乡镇政府更好地服务于农民、农村、农业。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从纵向分析,其重点在“治官”而不是“治民”,在于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约束和规范政府应该干什么,只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做到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的和谐统一,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强化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服务优先、依法行政、上下协调、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具体表现为:
1.乡镇政府职能界定准确。按照“因需设岗”、“因事设人”的原则,明确乡镇政府职能,界定乡镇机构的责、权、利。(1)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明确落实党和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2)保障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用水、用电、通讯、交通条件,改进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科学配置乡镇机构规模。乡镇机构规模主要由乡镇的个数、乡镇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三部分构成,而乡镇内部机构设置的规模是重点。一般说来,乡镇规模没有统一的标准,它的设置根据政府有效管理的地域、人口而定,要考虑到政府的行政能力、政府的职能、政府的办事效率以及相关的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因素,最终以乡镇能否实现农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和满足农民群众公共需求为准。3.乡镇权力机制的科学管理。权力机制是多方治理的核心部分,只有构建民主、科学、合理的权力机构,才能实施有效的治理,才能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乡镇权力的产生要从过去的自上而下,改为自下而上,让农民群众有更多的知情权、选择权、决定权;其次,乡镇权力的运用必须依法行政,规范乡镇政府行为。
从横向分析,后农业税时代乡镇政府治理应该强调政府与社会的合作,强调自上而下的管理和自下而上的参与的结合,强调管理主体的多样性。在管理的性质上强调政府对公民的服务,在管理技术上强调引入市场机制,从而建立起政府、市场、社会三维框架下的多元治理体制。我们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乡镇政府多元治理的构成,必须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社会中间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管理和民主参与乡镇社会事务的权利,分清政府应当承担和做些什么事。具体说来:1.强调乡镇政府的主导地位和引导作用,这是乡镇政府作为一级政府机构存在的理由;2.完善农村中间组织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将乡镇政府让渡出来的一些社会事务承担起来,将城市文明导入乡村社会,在政府与农民之间、农民与市场之间发挥社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3.倡导农民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和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最终取决于农民的自主和觉悟,只有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的权益,尊重农民的政治参与和自我管理,尊重农民的自主经营权,也只有政府通过各项政策引导,让近9亿农民获得更多社会资源,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农民建立各类社会经济组织和行会,扩大它们的生存空间,让农民为自己的事情做主,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政府才能真正为农村、农民、农业服务。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第五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概述
第一部分行政机构改革与大部制改革开放后政府机构5次改革1982: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从1978年至1981年,随着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我国恢复了过去撤并的行政机构,并增设了—些新的机构。国务院部门迅速膨胀起来,至1981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增加到100个,达到了建国以来机构设置的最高峰。机构臃肿、层次繁多、互相扯皮、人浮于事等问题日益突出。
与此同时,过去遗留下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干部队伍老化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从1982年开始,中央开始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规模较大的行政改革。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现干部年轻化,其历史性进步可用二句话来概括: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第一次改革之后,国务院各部委正副职是一正二副或者一正四副,部委的领导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从64岁减到60岁,局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从58岁降至50岁。
1982年机构改革的主要成果是:提出了干部的“四化”方针,在解决干部队伍老化和领导职数过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将这一原则写入了宪法。这一阶段的改革为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铺平了道路。但本次改革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政府职能没有转变。1988: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其历史性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命题。
由于后来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这一命题在实践中没有及时“破题”,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通过这次机构改革,将国务院部委一级机构由45个调整为41个:直属机构由22个调整为19个:办事机构由4个调整为5个;人员编制在原有5万余人的基础上,裁减了7900余人。国务院在调整和减少工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方面取得了进展。1988年改革的主要成果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以转变职能为重点的改革思路:提出政企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