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提纲
苑庄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汇报材料
苑庄镇位于汶上县城东部,处于汶上、宁阳、兖州三县交界处,总面积74.2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32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5.7万人。去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城乡统筹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把市级示范点和社区中心村建设作为突破口,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实行拆建并举,加快了全镇城乡统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度。目前,共顺利启动新苑、马庄、尹村3个农村社区建设。
一.社区建设情况
1、苑庄镇新苑社区建设情况。该社区位于镇政府驻地,规划辐射9个行政村、14643人、3626户,原村庄占地3523.3亩,新规划面积894亩,节约土地2630亩。该社区已聘请省城镇规划建筑设计院编制完成社区建设详细规划,各项手续办理齐全。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暨前苑村整村搬迁建设,共拆迁房屋5.6万㎡、426户,腾空土地340亩,已建成10幢五层住宅楼6.7万㎡、3幢二层楼房9100㎡,共计完成7.6万㎡,426户群众喜迁新居。新苑社区服务中心1700㎡、群众文体广场6700㎡于今年4月份投入使用。学校3300㎡正在建设,9月份投入使用。完成新苑大道土建工程规划建设,新修新苑大街9600余㎡,铺设水、电、管网共计5000余米。
2、苑庄镇马庄社区建设情况。该社区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环乡路两侧,依托马庄小学规划建设。辐射整合3个行政村、4350人、1118户,原村庄占地1149.9亩,新规划用地267亩,节
策。利用好土地置换增减挂钩政策,统筹安排建、拆、土地复垦等项工作。建筑垃圾及旧村拆除垃圾就地回填,节约土地复垦成本,缩短土地复垦工期,做到早建设、早拆除、早复垦、快置换,力促土地补偿资金早到位,缓解因拆迁补偿、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资金压力。同时,用好新农村建设资金捆绑投放政策,把扶持农村发展的水、电、路、气、教育、危房改造等政策,优先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社区配套设施。
4、统筹搞好产业规划。利用社区建设节约的土地,编制种植、养殖、招商引资项目等产业发展规划,为全镇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地基础。
二. 农民旧房拆迁补偿办法、群众接受程度
拆迁补偿办法总的原则是:坚持公益性原则,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维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实行产权调换或货币补偿,对回迁户集中进行住房安置并实行统一物业管理。平房和单体住宅内(指一户一院)的评估补偿,聘请物价局依据房屋的不同结构,同时考虑成新因素,确定拆迁房屋评估价格,然后分户公示,拆迁户统一安置到新苑社区。安置住房一般设计为多层住宅(含水、电等配套设施)和门面房。住宅户型设计为70 m左右、90 m左右、120 m左右三个标准,回迁住宅平均价格660元/m,各楼层单价为:一楼650元/m,二楼700元/m,三楼700元/m,四楼650元/m,五楼600元/m,车库、储藏室均500元/m。门面房上下两层均价860元/m。
对于拆迁前符合“一户一宅”标准的回迁户,可自选任意一套户型。拆迁前“一户多宅”、两个男孩以上的,其中有一孩达到18周岁的可加选一套。以上两种情况享受住房补贴政
222单》,经支部书记、群众代表或理财小组成员签字、盖村委会公章后报经管站审核,经镇长同意后拨付现金。资金账目根据有关财务规定,完善手续加盖理财小组公章后交经管站整理入账。严肃资金管理纪律,不准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隐瞒不报、账外账,不准截留、挤占、挪用社区建设资金,镇纪委、经管站、财政所对社区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每月进行一次监督检查,若有违反者,将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 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新苑社区按照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建设一体规划、同步实施的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了1700㎡的新苑社区服务中心,设置法律咨询、科技推广、家电下乡等11个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零距离、“一站式”服务。文体广场6700㎡,由水系、假山、绿地、喷泉、文体器材场地组成,满足居民娱乐、休闲、健身的需求。同时规划建设小学、幼儿园、道路及其他配套设施,其中学校3300㎡、幼儿园1200㎡正在开工建设,完成新苑大道土建工程规划建设,新修新苑大街9600余㎡,铺设水、电、管网共计5000余米。马庄社区与尹村社区的社区服务设施都在规划建设中。
五. 建设“低碳环保、生态绿色”社区有关项目的可行性 我镇目前正在探索垃圾污水处理的有关方案,德州六顺电器有限公司为新苑社区制定了一个初步的污水处理的方案,我们也在积极地与有关方面的专家探讨相关方面的问题。为体现低碳环保节能的要求,我们在新苑社区内的亮化工程上,所有路灯均使用了节能灯泡。下一步,我们将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
投标、监理、质量安全措施落实均完善手续。镇党委、政府在这方面也非常重视,专门抽调由纪委、信访办、镇三建公司人员组成的质量监督组,由镇工会主席刘恩全同志为组长,负责各社区建设的各项手续和质量安全落实情况,确保社区建设的高质量、高标准。
八、社区土地的权属变更情况
在建的新苑、马庄、尹村三个社区的安置区都在三个起步村的土地上,没有土地权属变更的情况,但下一步其他村进入安置区后,镇里原则上按一次性每亩36000元的价格指导各村购买土地,安置区所在村也同意这个价格。土地购买使用后土地归购买村所有,所占的安置区指标等土地置换挂钩项目验收后,再还给安置区所在村。
复垦后的土地制定复垦地产业发展规划。利用前苑、马庄、解放村原村庄复垦的土地,发展特色农业、养殖小区、加工项目,新建种植、养殖、加工基地。
九、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资金瓶颈。首先是启动资金难筹集。虽然制定了动员群众预交楼房款的激励政策,部分群众缴纳了1—5万元的楼房款,但相对社区建设来说只是杯水车薪。金融部门虽然出台了农村住房贷款政策,但实际操作比较困难。其次是后续资金不足。按照建房合同,一般要分批支付建筑商楼房款,再加上配套设施建设、争取土地置换增减挂钩政策资金需要一定期限,致使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再次是债务包袱较重。拆迁补偿平均每户要支付5万元,动员群众拆迁一般要每户支付1万元的奖励资金,再加上搬家费、安置期内租赁费,平均要每户要
第二篇:新型农村社区调研提纲
附件
1河南新型城镇化战略重点研究
调研提纲
为了掌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情况,探索规律,总结经验,了解矛盾和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突出重点,加快建设步伐,省委省政府领导确立此项课题,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为决策提供依据。
一、调研目的调查了解市一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思路,总体规划,组织领导,发展进程,工作成效,典型经验,产生的问题,遇到的困难。听取对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进一步调整思路,突出重点,完善政策,强化措施,寻求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思路和办法,又好又快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调研方法
1.研究市县区乡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文件和材料;
2.参观考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果;
3.与有关部门座谈,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验,听取建议;
4.走访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理念和意见。
三、调研成果
形成综合性调研报告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四、调研内容
1.组织领导
市县区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形式、工作思路、有效措施。
2.战略规划
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内涵,产业结构,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规划重点,市县区乡规划的纵向横向的承接。
3.产业布局
地方产业结构的构成,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新型产业的经济布局和发展重点。
4.社会发展
人口结构,劳动人口结构;职业培训,就业待业人口,劳动保障;教育状况,人口受教育水平;社会保障状况;社会发展的重点。
5.资金结构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资金构成,融资的经验,投融资的重点。
6.主要经验
本地城镇化发展中的典型,主要经验和体会,新型城镇化发展重点的建议和设想。
五、调查方式
1.参观考察有关建设项目;
2.走访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
3.与有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座谈;
4.研究有关的文件资料。
第三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按: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卢展工书记在我县视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市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11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会,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再动员、再部署。为使县委领导客观了解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基层建议,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近日,县委办公室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予以整理,供领导参考。
关于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伴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应运而生的,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要走好‚两不牺牲、新型‘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作用。结合商水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三农‛问题突出,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实际,只有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商水新型‚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全局的方向性战略任务来抓,才能够收到一举多得的成效。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与外延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新型 1 农村社区布局规划,通过小村并大村、大村扩容和空心村治理,进行资源整合而建设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完善,居住方式与产业发展相协调,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相配套的现代化农民居住区。通俗的说,新型农村社区,既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又不同于城市社区,它是由若干行政村合并在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形成的新型社区。既不能等同于村庄翻新,也不是简单的人口聚居,而是要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过上像城里人那样的生活。它由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实现集约化经营为主导,农民自愿为原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让农民主动到社区购房建房,交出原来的旧宅用于复耕。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又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于新农村建设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内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一部分,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主要侧重于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整合农村社区资源,深化农村村民自治,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发展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搞得越好,2 就越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受益就越多,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
二、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前现状
(一)规划情况。我县于2010年启动了(2010年——2020年)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个乡镇体系规划和90个中心社区规划的编制。目前,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已经省住建厅专家组评审通过,市规划设计院根据评审纪要正修改完善;20个乡镇体系规划成果已完成,等待县政府村镇规划评审文员会评审讨论技术审核;90个中心社区规划成果已经完成,正修订完善,增加骨灰堂和村级公墓等设施规划。根据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将全县571行政村(居委会)规划为90个中心社区、136个基层社区。
(二)建设情况。目前,全县正在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6个(黄寨刘井、小集、郑埠口、练集朱集、汤庄西赵桥、平店刘营),1100多套住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准备启动建设的6个(集聚区家庙、城关乡大井、老城、平店东邓店、张庄李寨、邓城宋庙);部分乡镇正在做前期工作;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
(三)建设模式。我县在建的6个新型农村社区,大致采取了以下三种建设模式。一是村委组织、群众筹资模式。练集镇朱集农村阳光社区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土地臵换、建设规划、房屋设计、建设施工、质量监督等环节均由村两委出面负责实施。在运作过程中,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筹资、统一采购、统一施工。村理财小组严格控制造价,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使新型社区建设在阳光下运行,群众入住只需拿成本价,村两委为困难群众协调低息贷款,切实解决了社区 3 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阳光社区于2011年3月开工建设,第一期工程计划筹建住房270套,正在建设215套,预计今年年底全部完成一期住房建设任务。按照规划建成后的社区住房占地仅337.5亩,现住房占地900亩,将节约土地562.5亩。二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政府统一组织、鼓励引导房地产进乡镇,把社区建设推向市场,吸收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黄寨镇郑埠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属于该种模式,镇村负责臵换土地,交给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价格由政府监管,政府、开发商、群众代表三方协商定价,使价格控制在开发商有适当利润,群众能接受的合理区间。社区内住房只能由社区内群众认购,郑埠口安居社区规划利用10年时间分五期工程来完成。一期工程总投资4600万元,于2011年3月开工,2012年3月完工,规划建商住楼12幢、住宅楼4幢、门店房119间、商品房308套,建1个专业市场,并做好路、自来水、电等配套设施,目前,一期工程 16幢楼房相继开工,已封顶8幢,道路、排供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将陆续动工。三是统一规划、群众自建模式。在黄寨刘井和谐社区建设中,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群众意愿,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征求群众意见,并对村庄整体搬迁和规划新建进行信访评估,根据群众意见,按统一规划自主筹建。乡政府负责臵换土地、搞好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房屋设计、施工监管等,施工过程由乡村组织专人负责统一监管。为坚定群众自建信心,先后三次组织干部、群众到新乡、山东等地参观、学习,最后全体村民表决一致通过。为提高群众自建积极性,政府投资300多万元用于社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每户又给 4 予10吨水泥补助。和谐社区规划占地390亩,规划总投资1.5亿元,规划简欧式独院住宅楼700套,并建成中心小学、幼儿园、敬老院、农村超市、卫生室、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目前,一期工程200套住宅楼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修建社区道路2000米。二期工程24套门面房、100套农户住宅楼于今年8月动工,年底可完成主体工程。
二、制约我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因素
(一)认识不够到位。大多数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认识不清,不能正确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导致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乡镇(街道)没有切实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摆上重要突出位臵来抓,工作不创新、不学习、不借鉴、不作为,畏难发愁、束手无策,过分强调客观困难。由于全县处于试点阶段,试点村建设刚刚起步,没有建设成形、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社区让群众参观,群众无法感受到新型社区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加上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广大农户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活习惯,习惯于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导致参与积极性不高,尤其是一些刚建好住房和现有住房条件较好的农户,甚至有抵触情绪。
(二)规划不够健全。虽然我县已完成了(2010年——2020年)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个乡镇体系规划和90个中心社区规划的编制,但是按照《城乡规划法》应走的程序还没有走完,加上我县对上级的规划设计经费没有完全到位,目前规划成果仍不能指导建设实践。目前,我县启动的6个试点村的建设规划,均是找相关部门再次进行的规划,这样不仅增加了启动的资金困 5 难,还有可能造成与全县规划不尽一致,影响全县整体规划的落实;由于各种原因,全县136个基层社区的规划编制工作仍没有启动,必将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规划不到位,规划编制的严肃性无法落实,导致了农村建房出现无序建设势头,非法占地违法建房现象突出,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增加了阻力。
(三)资金严重短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投资来源包括节省土地产生的补偿金、群众交纳的资金、村集体积累的资金、争取的政策扶持资金四部分。但土地臵换资金到位滞后,土地臵换补助金须土地复垦验收合格后才能到位,而土地净收益补助则要等到土地招拍挂之后才能支付;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民群众不很富裕,主要靠农民群众自身筹集解决困难很大,农民建房每户需投入12—15万元,根据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大部分农户能够接受的支付能力在5万元左右,就是手中宽裕的农户也会习惯性地储备部分资金用于防备生活中的各种风险,而不可能一次性地拿出自己的全部储蓄;财政政策捆绑、项目整合的扶持资金非常有限,难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维持正常运转资金缺口。据测算,建一个500—800户的中等社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投入需要800—1500万元,加上社区服务中心、卫生室、文化大院、体育器材等配套设施,需公共投入1500—2000万元。按照目前我县对刘井、朱集示范点的资金整合情况看,大约能整合资金500万元左右,建设缺口依然很大。
(四)政策不够具体。我县在2009年8月根据市委、市政府实施‚111‛工程有关指示精神,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311‛ 6 工程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10月份,制定了《商水县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和《商水县加快中心村建设奖补办法》,此政策只针对10个试点村实行。今年5月份,我县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心村建设的意见》,对全县中心村建设制定了目标任务和实施办法。但这些政策不仅相互重复,还与目前提出的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相匹配,导致大部分乡镇持观望态度。
(五)土地制约突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只能走增减挂钩路子,但是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指标较少,全省仅有2万亩,争取难度很大。目前,我县的刘井、朱集、郑埠口试点土地审批走的是先建后拆模式,根据省国土厅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规定,列入土地增减挂钩的项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一般3年)腾空旧址,但看到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拆迁的难度很大,实施拆迁的措施不明确,在规定时间内最终达到节约土地、腾出土地、复垦土地的难度较大,已不再审批受理先建后拆模式。邓城宋庙、平店东邓店、袁老袁庄、黄寨小集实行的先拆后建模式,目前卷宗市已阅过,但暂时省厅不予受理,县国土部门正在积极做工作。由于土地制约,一些村迟迟不能开工建设,如平店东邓店等。
三、几点建议
(一)抓住机遇,创新运作。抢抓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创新工作理念,整体推进周商一体、黄寨‚三点一线‛‚三化‛协调试验区和练集、平店、黄寨‚一园一区一基地‛建设,把以上三项当成三个大的整体项目去规划、申报、运作,制定项目区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和明年任务,明确项目区所在地党委、政府的责任,整合资源、资金,强力推进项目区内新型农村社区建 7 设。
(二)加大力度,强力推进。一是进一步加大对示范点的扶持力度,加快建设,完善设施,尽快入住,打造1-2个建设成形、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为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样板。二是加快推进房地产进乡镇工作,建议明年选择有条件的3—5个乡镇为重点乡镇,每个重点乡镇选择一条街道连片重点开发,加大对沿街低层门面房的拆除力度,统一规划设计建设5层以上的底商住宅楼,一年完成建设任务,打造出房地产进乡镇的样板街道,逐步提升小城镇的建设水平。三是督促已列入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乡镇,在等待项目批复的同时,同步加快社区规划编制、进村入户调查等前期工作,为早日开工创造条件;未列入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乡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为明年上半年顺利申报奠定基础。
(三)广泛宣传,转变认识。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简报等各种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建议在县电台、电视台开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频道或增设专题栏目等。二是与当前开展学习贯彻省九次党代会、市三次党代会活动相结合,加大对干群的培训和宣讲力度。通过宣传,让广大干群切实明白‚什么是新型农村社区、为什么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怎样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好新型农村社区能给群众带来什么样的好处‛等,从而转变群众认识,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
(四)加紧规划,加强管理。一是抓好我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个乡镇体系规划和90个中心社区规划编制的调整和完善工作,尽快按照《城乡规划法》走完法定程序,尽快启动136个 8 基层社区的规划编修,使规划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得到落实。二是加强对农民自建房的管理,乡镇政府有权按照《城乡规划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进行管理,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只有通过加强管理,才能减少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阻力。
(五)整合资金,加大支持。一是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按照‚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不改变投资管理渠道,在发改委、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下,严格按照建设项目总体规划,集中投放,综合使用,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提高项目资金利用整体效益。二是尽快出台下发加快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具体的奖补政策,包括启动资金、项目整合、信贷支持、收费减免及社区居民权益保障等,并指导各乡镇针对试点村实际、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制定具体的新型社区建设方案。
第四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报告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载体,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为全面了解城市近郊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我在××村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村地处焦店镇北部,面积××亩,有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人口××人,党员××人,3个自然村成品字型分布于北环路和西环路两侧,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村主导产业以煤矿产业为主,养殖业、物流业及其第三产业正在逐步壮大。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三大优势
(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有效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首先是要坚持科学规划,优化社区建设布局,按照农村的自身特点,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统筹安排,合理确定社区建设规模,科学规划空间布局,重新配置土地资源,解放土地生产力,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的发展潜力。其次是通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农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目前,××村3个自然村仅群众住房和基础设施占地面积就达600多亩,通过社
区建设可以将3个自然村合并到一处,既能避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又能节约土地400亩。节约出来的土地,适合复耕的就复耕,发展高效农村;适合退耕还林的就植树,美化环境;适合发展工业、服务业的,就引导群众发展经济,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
(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够有力推动农村经济转型。
一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够充分利用居住方式变化对生产方式形成倒逼机制,推动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经营,积极发展高效农业。根据张庄村距离市区近、交通便利的特点,可以建设“菜篮子”工程,发展大棚蔬菜,以及发展养殖业,开办养猪厂、养鸡厂等。二是依托当地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建设整合节约出来的一部分土地留作集体用地,建设产业集聚区,为新型产业发展拓展空间,促进产业转型。××村位于西环路与北环路交叉口,毗邻××矿、××矿、××矿等矿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非常适合发展交通运输业、物流仓储业、汽车修配、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目前,××村的物流仓储、汽车修配等行业已初具规模,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业集聚区能够有力地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实现农村经济转型。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必然带来农村社会管理的创
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根据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
史传统,尊重和保护农村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淳朴、厚重的民风民俗,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着重建设一种既有现代工业文明因素,又保存着优秀传统文化印记的“田园式”新社区,从而实现农村与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必然会促使政府部门的职能延伸到农村社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推动农村社区创新党建模式,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健全社区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培育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形成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的管理机制。所以说,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现实要求,也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崭新课题,现在仍
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一是财政扶持资金有限,难
以弥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维持正常运转的资金缺口。二是农村集体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民收入分配不均,主要靠群众自身筹集解决困难很大。三是外部引资还没有探索出成功模式,仍旧在“摸着石头过河”,在管理监督、权益分配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风险比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
了大家主动筹资的积极性。
(二)部分群众积极性不高。受传统居住观念影响,广
大农户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活习惯,习惯于独门独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且生产生活成本相对于新型社区较低,再加上入住社区会使生产设备存放不方便,致使部分低收入群众对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不高。
(三)部分干群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方面,少数干部
思想认识有偏差。有的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有的存在畏难心理,怕资金难筹而导致举债建设或“乱尾工程”,怕征地拆迁的难度大、影响干群关系。另一方面,农民存在模糊认识。许多农民群众虽有提高生活质量的强烈愿望,但对农村新社区建设的了解不多、认识不足,影响了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的认为新社区建设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或关系不大,“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担心农村新社区建设是“一阵风”,政府承诺的优惠政策日后难以兑现。
四、加快我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创新组织形式,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强
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抽调相关单位业务骨干,组成一支业务熟、素质高、能力强的新型社区建设队伍,具体负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协调、政策拟定、措施落实、施工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
配合、村(居)积极运作、农民参与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二)搞好宣传发动,突破常规推动建设。充分利用广
播、电视、网络、简报等各种宣传载体,对社区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在规划建设、创新内容、建设标准、运作模式等方面,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在宣传引导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速度。
(三)强化资金统筹,形成多元投入格局。明确以镇为
主的新型社区建设资金统筹主导地位,加大力度,整合扶持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多种途径,争取社会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财力支持,推进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社区管理,深入探索农村服务社区化的有效
形式。推进农村服务社区化,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际、分类指导、科学谋划的原则,推进硬件建设再提高,软件建设上水平。构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领域,切实以“富民、便民、亲民、安民”为目标,保障社区农民可以享受到像城市社区居民一样快捷高效、周到全面的服务。
第五篇: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研情况汇报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调研情况汇报
目录
第一部分 新乡和安阳两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做法与启示
一、文件纲要
二、实践经验
(一)新乡市的探索经验
(二)新乡市新型社区典型
1、卫辉市(县级市)比干社区
2、新乡县古固寨镇(富康社区)
3、七里营镇刘庄村
(三)安阳市的探索经验
(四)安阳市新型社区典型
1、曲沟镇
2、安阳市效区洪门新型农业社区 第二部分 洛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方法与思路
一、新型城镇化标准
二、规划配套标准
三、洛阳城镇化建设的几个类型
四、代表性新型农村社区介绍
(一)伊滨区寇店镇和谐社区建设 建设模式、社区定位、社区亮点、政策支持
(二)孟津县新型农村社区
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土地与资金政策、就业与民生
(三)、宜阳县新型农村社区
(四)、诸葛镇新农村社区 第三部分 潢川县爱国新村社区建设情况 第四部分 省会城市城乡结合部新农村社区情况
一、薛店镇建设情况
二、中牟县白沙镇社区
新乡和安阳两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做法与启示
一、文件纲要
“新型农村社区”的正式提出,来自于国务院2011年9月29日发出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共46条,其中第20条专讲新农村建设。
河南省新乡市、安阳市先后于2008、2009年前后由政府主导,有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并获得国务院认可,近年来不断有中央领导同志前往视察,还有不少省市组团前往参观学习。
二、新乡和安阳两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成功实践
(一)新乡市的探索
新乡市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与省会郑州隔河相望。辖12个县(市区),国土面积8249平方公里,总人口570万,其中农业人口340万,耕地681.8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市。2011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17988元、7533元。现国务院确定该市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
该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006年开始酝酿、规划、设计、试点,2008年全面启动展开,拟把全市3570个行政村规划建设为900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在城镇周围、产业聚集区周边、干线公路两侧等重点区域,共规划建设352个社区,现已基本建成,新建住房2204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0.5万户,约50万人。这些新型社区大体可分为“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五种模式。
资金问题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难点和关键。新乡市的主要做法是: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并给农民适当的建房补贴。
资金来源:
一是财政倾斜。从2009年开始,市、县两级财政共安排15亿元专项资金,平均每年达5亿元。
二是农民自筹。主要用于建房。
三是贷款融资。近3年,以土地作抵押,共向农发行融资19.74亿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农行对到新社区入住的农户,根据每户不同情况,分别给予1—10万元的建房贷款。
四是整合各项涉农资金。这些资金分散使用,如“撒胡椒面”,很难见成效,一经整合使用,效果显著,立竿见影。
五是鼓励社会参与。组建农村公益基金管理中心,制定鼓励企业捐资的优惠政策,累计接受社会无偿捐资2.8亿元。
六是集体经济资助。引导鼓励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村,资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七是实施农民财产权保值增值的筹资方案。通过上述这些办法,据已基本建成的352个新型农村社区统计,累计完成各类资金投入224.5亿元,平均每个社区6000多万元。这个数字不是新型社区最终建成的结算数字,以后还需较多的后续建设资金投入。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与建设大中城市所投入的资金,是不能等量齐观的。因为两者投入产出的“效果比”悬殊极大。投入农村资金的效益可以说是乘法效应。也就是说,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办法,促进“三化”协调发展,走出一条新型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要省成倍成几倍的钱。
(二)新乡市新型社区典型
1、卫辉市(县级市)比干社区。该社区因古代著名贤臣比干而命名。比干社区由4个行政村整合而成,共1180户,4520人,村庄占地1865亩,新社区规划占地720亩,可节约土地1145亩,建成后可容纳2000户、1万人居住。从2009年启动新社区建设,到目前已拆除356户,迁入新居375户。累计拆除面积261亩,已恢复生态面积70亩,复耕30亩;其余拆除、建设、复耕等工程正在加紧进行。已建成区社区组织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服务中心、小学、幼儿园、文化大院、超市、标准化卫生室、健身广场、垃圾中转站、水冲式公厕等一应俱全,总投资150万元的生活污水处理厂也正在建设。已入住农户全部转换为城市户籍,城市就业、低保、新农保、新农合等相关政策逐一落实。由此,又引来省里一家实力雄厚的房地产公司积极为该社区承建代建所有后续项目。预计2012年底建成新居40万平方米,增加1104户(包括外村进来)入住。
附:比干社区打造的“江南style”
卫辉市,自西汉高祖置县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称。如今,卫辉被誉为中国财神之乡、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
比干,被尊奉为殷商“三圣”之一,以其忠谏刚烈之风尚,承载着儒家文化的主流,被历代帝王将相和百姓所膜拜。民俗中,比干还被尊为文财神、文曲星、裘皮行业的祖师。
顿坊店乡党委政府根据本乡实际情况,在全乡总体规划布局下,决定依托比干庙景区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社区,聘请专业团队对比干社区进行规划设计,编制了高标准的《比干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依照总体规划,比干社区以比干大道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区,规划占地720亩,设计容纳2000户,10000人,四个旧村合并后可为国家节约土地1145亩。
目前,西区已经基本建成,大部分村民已经入住。
东区一期工程,去年秋季动工兴建,是由新乡市工商联理事、企业家秦辰出资代建的。该社区按照更高的设计理念和建设标准进行施工,所有基础配套设施如街道、路灯、电力设施、下水道、自来水等雏形已经形成。
正在工地上指导施工的秦辰总经理告诉记者,林溪牧歌·恬园总占地200亩,社区内将安置附近四个村的几百户村民。该社区将中国生活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精神融入现代居住空间,采撷江南园林精髓,融合田园的清雅舒逸。园区内,雕栏、红墙、绿瓦、青竹、芳草园与亭台楼榭相得益彰。
林溪牧歌·恬园
2、新乡县古固寨镇(富康社区)。该社区由5个行政村整合而成。规划用地480亩,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入住农户771户,3500人,现已基本建成。与该社区相连的还有古寨社区、裕泰社区、华丰社区、祥和社区、田园社区,加上富康社区,共6个新型社区,均隶属于古固寨镇。地域总面积46平方公里,涵盖原有的15个行政村、8229户、35000多人,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92元。该区域地处三县三区交界处,近5年先后有38家中型企业和2160户商贸户集聚在这里,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17000多人。古固寨镇因势利导,先启动富康社区建设,以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接着陆续启动其他5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6个社区联动,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努力探索“人口转移型”、“结构转换型”相结合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与此同时,目前还正建设1个生态农业观光园,进行2万亩中低产田改造、4000亩“末级渠”改造,建设6000亩节水灌溉工程,从而使这里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由于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促使“三化”协调发展,特色鲜明,成效突出,古固寨镇现已被评为河南省“中州名镇”、“环境优美小镇”、“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
附:古固寨镇富康社区简介
富康社区位于新乡县古固寨镇区北侧,由三王庄、史屯、小屯、于庄、北街5个行政村组合而成,2657户10837口人。社区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78名。截至目前,有1284户到社区报名,489户到社区建房,468户基本建成。按照丢旧久新建协议,已有220户拆除老宅基地,腾出土地197亩,复垦16.5亩。
在规划社区建设一期工程中,古固寨镇以独栋、双拼、联排等单体住宅为主,每种户型都规划建设有车库、院落等,方便农户生产、生活。目前,古寨社区、祥和社区、富康社区、裕泰社区和华丰社区等5个社区已基本完成一期建设任务,一个个环境优美、配套完善的新型社区已初具规模。
政策支持:对自愿拆除旧宅基地到社区住多层楼房的农户,除以成本价购房外,每平方米补贴农户200元,使农户出很少的钱就能住进社区。
积极申报农村社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让自愿拆除老村旧宅的困难群众和低保农户免费或低租金入住社区。
对入住廉租房的困难群众每户配备一组沙发、一台彩电、一套炊具和一床被褥,让困难群众高高兴兴地入住社区。目前,全镇共建设有2万平方米的廉租房和4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已安置困难群众120余户。
发展战略:群众为主体,报名建房 古固寨镇新型社区建设工作成果显著,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路子。目前,全镇已有3287户在社区报名建房,1942户基本建成,1381户已搬进新居。拆迁旧宅基地1200户,腾出土地900余亩。
3、七里营镇刘庄村。这是著名的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起源地,如同江苏省华西村一样,早已成为先驱和榜样。刘庄村现有364户,1784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2.9万元;近5年平均每年上缴国家工商税金1亿多元;还吸引外地务工人员2700多人。这里不需要再进行什么新的社区建设,因为他们早已过上城市化生活,居住环境经历了“破茧化碟般的蜕变和升华”,是既富裕又幸福、既现代又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他们仍坚守集体经济理念,同时也从容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刘庄村这个老典型,从另一个层面印证了坚持“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前瞻性、必要性和正确性。
(二)安阳市的探索
安阳市辖4县、4区、1个县级市,国土面积7355平方公里,总人口535万人,农业人口仍占多数。该市于2009年启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虽不太早,但力度很大,一开始就在3个县市区和10个乡镇实行“整体推进”,其中含18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25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河南省委于2010年9月在该市召开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启动会议”。该市已基本建成的113个新型农村社区,由359个行政村整合而成。已建成新型农民住宅楼6246栋,已有12028户、约50万人入住。突出特点:一是建设起点高。每个社区人口规模必须在3000人以上。目前在建的新社区,1万人以上的24个,5000—1万人的38个,3000—5000人的51个。住宅布局提倡多层、鼓励高层。社区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相一致,做到“三规合一”。二是节约土地多。由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命名的锦和新城新型农村社区,共整合33个行政村,可容纳5万人居住,总投资34亿元。该社区将在两年内全部建成,仅此一个社区即可腾出、节约土地7000亩。三是农民就业近。新社区建设,要求以“产业为基、壮大实力、就业为本、增加收入”为目标,确保农民就近务工不进城、就近就业不出村、就近致富不离农。以新社区为中心、农业耕作的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5公里。群众反映,在目前耕作大多实行机械化的条件下,这样的社区布局是适宜的。四是发展模式多样。如林州市的整市推进、滑县的产业带动、龙安区的企业援建、安阳县曲沟镇的整镇启动等,逐步形成了工业带动型、大户参与型、城郊带动型、平原农区型等建设模式,以及“乡镇组建”、“村集体自建”、“成立公司联建”、“委托助建”、“农民自建”等多种建设途径。
(四)安阳市新型社区典型
1、曲沟镇。该镇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3.8万亩,辖21个行政村,人口5.6万,二、三产业比较发达,是“中国铁合金第一镇”、“河南省百强乡镇”。全镇农户1.6万户,由于历史原因,一户多宅、“空心村”现象比较严重,宅基地占用面积多达13000亩。镇里同各村群众反复协商后,把21个行政村整合规划为10个新型农村社区,可腾出、节约土地1万亩。率先启动建设的洪岩新型农村社区,现已基本建成,农民迁入新居,过上了环境优美、服务功能齐全的标准化城市生活,普遍表示满意。
2、安阳市效区洪门新型农业社区。该社区住宅以多层、高层为主,规划共建50多栋(多层、高层各半),共2127套住房,可入住9000余人。第一期建设25栋多层住宅楼,已经完工,共732套住房,群众现已入住。第2期19栋高层住宅楼正在加快建设,下半年即可交付群众入住。凡入住群众,均正式转化为市民。
第二部分 洛阳市新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情况
洛阳市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镇体系规划,确定了“农村社区、城市标准、政策先行、规划引领、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多元投资、分类推进、群众自主、以点带面、以乡促城、城乡一体”的建设原则,以“三个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创业就业体系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管理一体化)为总要求,以实现“四个就地”(就地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就地实现农民转移转换、就地实现生产集聚集中、就地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总目标,最终使新型农村社区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社会和谐的典范,党的建设的示范。截止目前,全市2012年确定的33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已开工21个,其中有6个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建成住宅楼67栋、2573套;办理集体土地上房产证1447本、土地使用权证517本,具体做法如下。
规划上:将全市占地173万亩的2996个行政村、15217个自然村规划成688个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全市节地率75%左右。2012年全市开工建设33个新型农村社区;2015年前开工建设180个,建成50%以上;2020年前全部启动,力争建成90%以上。
一、建设规模“153”标准
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村民意愿,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减少成本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的选址、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原则平原地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聚集人口1万人以上,覆盖半径2公里左右,住宅6层以上;丘陵塬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集聚人口5000人以上,住宅4层以上,建筑要有特色;山区和旅游景区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集聚人口3000人以上,住宅楼层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地形地貌和生态特征打造特色小镇。
二、规划建设“四配套”
基础设施做到“八到位”:即道路设施到位、供排水体系到位、供气供暖设施到位、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到位、公厕建设到位、绿化美化亮化体系到位、网络通信设施铺设到位、供电设施到位。分两种情况实施:第一,位于城镇或产业集聚区辐射半径3公里内的市政基础设施延伸至社区,实现社区与周边城镇、产业集聚区融合互动式发展;位于城镇或产业集聚区辐射半径3公里以外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放在优先位置建设,配套完善。
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八有”:即有教育设施、有医疗卫生设施、有文化体育设施、有社区服务设施、有养老机构、有公交站点、有停车场(库)、有丧葬祭奠场所。
商业服务设施配套。各社区均应规划建设便民超市或集贸市场、银行或储蓄所、餐饮店及其他便民商业服务设施。设施的规模、位置和服务半径参照相关技术规定合理确定。
完善产业、创业就业项目配套。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的配套产业和创业就业项目,确保每户居民至少1人,在工商企业、服务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就近就地就业,并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项目,鼓励支持社区居民自主创业,实现不少于30%的居民有自己的创业项目。
配套建设“六个一”:即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一座小型污水处理场,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一个标准化卫生服务中心,一个社区警务室。
“先建后拆”的原则,新型农村社区居民搬迁入住之前,不得强行拆迁群众房屋。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做好群众工作,确保搬迁前补偿到位。
三、洛阳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个类型
企业参与型。对大企业驻地村以及周边村庄,通过土地入股、村企联建等方式,按照新型农村社区的标准,由企业、村集体共同组织建设,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企业发展“双赢”。如孟津县朝阳镇姚凹社区、宜阳县香鹿山镇牌窑社区、高新区辛店镇泰和家苑社区等。
旅游带动型。充分利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生态资源丰富以及地形地貌多样等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汝阳县付店镇西泰山社区、栾川县庙子镇大青沟社区、洛龙区白马寺镇分金沟中心村社区等。
搬迁安置型。针对位置比较偏远、深山区、文物保护区、地质灾害威胁区、煤矿塌陷区、矿区等不宜居住的地方,以及扶贫搬迁、水库移民的村庄,借助相关政策和重大项目建设机遇,根据规划在适宜的地方选址,通过整体搬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如偃师市府店镇幸福社区、嵩县库区乡万安社区、洛宁县长水乡洛书苑社区等。
政策扶持型。对县、乡财政基础较好或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的地方,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BT模式或群众自筹自建的方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如新安县正村镇新家园社区、老城区邙山镇沟上社区、廛河区杨广办事处马沟社区等。
农业集聚型。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村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如伊川县彭婆镇德龙社区、伊滨区寇店镇和谐社区、西工区红山乡张岭社区等。
四、洛阳市新城镇建设优秀项目的经验
(一)伊滨区寇店镇和谐社区建设
1、项目简介 新型农村社区地处寇店镇镇区,位于掘丁路东侧,规划中的希望路东延伸线以南、协和路东延伸线以北,规划占地536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计划投资8.2亿元,计划分三期实施。该社区建成后,将安置寇店、干村、沙沟、杨裴屯、二教塔5个行政村的2200余户1.3万人,可节约土地1725亩。
项目共分三期实施,其中,占地5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已于今年1月29日动工,计划10月31日前完工。
2、建设模式 市场运作 BT模式
BT模式是指政府利用非政府资金来进行基础非经营性设施建设项目,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公司总承包,融资、建设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投资方支付项目总投资并加合理回报。
由北京德仕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社区,对古镇文化商街短缺和部分市政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并提供资金支持农民的征迁补偿。寇店镇根据该公司对于社区建设的投资额度,通过有条件招、拍、挂方式,以每亩50万元的地价分期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给该公司,用于该公司的商业住宅综合开发项目。该公司通过商业住宅综合开发项目获取的部分收益用于在社区周围发展绿色种植产业。
这一合作方式,既解决了社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建设用地,实现了“双赢”。
3、社区定位 智能生态 环境优美
基础配套:社区将建设高层住宅,配套建设幼儿园、学校、卫生服务站、文化休闲广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大型超市以及绿地、水景、停车位、通讯、有线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将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大型综合社区。
无障碍设计:居住区的道路、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及建筑物方面都进行了无障碍设计——社区内建有无障碍专用通道,可以到达各住宅楼的电梯;每个单元的入口处都设计有无障碍坡道,社区的主要道路也设置有无障碍盲道;电梯轿厢和电梯呼梯盒充分考虑到乘坐轮椅的残疾人的需要,合理设置按键位置,并安装有可触摸盲人对讲机;幼儿园等场所都设有无障碍公厕。这些人性化的设计为社区内的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便利。
生态节能设施:社区内设计有雨水、雪水收集净化再利用系统,雨水和生活污水可循环利用于绿化灌溉、洗车。社区内的路灯采用太阳能,社区的屋顶设置有太阳能集热设备,用于热水供应。
智能系统:社区设置有安保中心控制室,用于社区周界重点部位的防范报警,同时还有煤气泄漏报警、匪警求救报警、监控中心、公共场所有线广播系统等智能化设计,就连社区的路灯也采用了光控技术控制开关。
4、社区亮点 水系为韵 文化为魂
中心社区由国内知名设计公司设计,设计中充分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所有建筑物外立面以汉魏风格为基调。挖掘水泉石窟、东汉帝陵、大谷关等历史遗迹,结合万安山生态自然风貌,对社区附近的现有镇区商业街进行提升改造,建筑物也全部采用灰墙黛瓦、古朴自然的汉魏风格。
社区内将设计环绕各楼栋的景观水系,水源来自收集和净化的雨水、雪水,既节能环保,又为业主节省水电费。
5、政策支持
实行低成本拆迁和低成本安置,该社区多层住宅楼价格680元/m,小高层楼房价格1300元/m, 拆迁补偿380元/m,村集体补贴300元/m,农民基本上可以实现少掏钱或不掏钱住新房。
222
(二)孟津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孟津县结合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产业怎么搞、社区怎么建、收入怎么增、民生怎么保等方面问题,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截止目前,全县批准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1个,其中已开工16个,建设农民公寓90多幢,入住群众近3000户,还耕老宅1000余亩。
1、明确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标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三大目标:一是远期目标。到2020年,全县将开工建设集聚人口1万人左右的农村社区25个,整合180个行政村,入住群众8.6万户、31万人,节约土地12万亩,节地率60%以上,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二是近期目标。到2015年,全县要开工13个集聚人口1万人左右的社区,整合90个行政村,入住群众4万户、16万人,节约土地8万亩,节地率67%,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三是目标。今年,将在加快朝阳镇姚凹社区、麻屯镇金溪湖社区这两个市级示范社区建设的同时,新开工5个社区,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开展。
2、严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标准
一是设计标准。全县所有新型农村社区,原则上要达到1万人左右的人口集聚规模,整合至少3个以上行政村,辐射半径2—3公里,社区占地面积600亩左右,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不低于30m;中心镇区住宅以多层和小高层为主,容积率2.0左右;其它社区以多层住房为主,容积率1.5左右;住宅建筑密度不大于30%。同时,每个社区预留15%—20%的土地,用于后续建设。
二是四个配套。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益事业优先做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流通设施、产业项目四配套,让社区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质化的服务。三是产业发展。合理确定社区配套产业和创业就业项目,确保入住社区的每户居民至少有1人实现就近就业。同时,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项目,开展进城、进厂、进店、进棚、进园“五进”活动,确保不少于30%的社区居民有自己的创业项目,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达到总劳动力人数的80%以上,提高群众收入。
四是服务管理。要做到“五同步”:同步进行村级组织向社区服务组织模式的转换,条件成熟的社区,要一步到位建设社区党支部和居民委员会,过渡阶段,可在保留原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社区党工委和管委会,作为乡镇党委政府的派出机构;同步完成社区群众由村民向城镇居民的身份转换;同步完成村集体经济向股份制经济的改造,对合并前的集体资产和收益分配方式保持不变,对社区门面房、土地经营收益、物业管理等收入,要拿出适当比例作为集体资产,确保社区有钱办事;同步建立健全社区社团、协会等群众组织;同步开展社区群众综合素质培训。
3、土地与资金政策
土地政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纳入县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使用集体建设用地,也可以使用国有建设用地。国有建设用地应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土地征收手续,除上缴省里的费用外,市县两级政策性收费一律免除,服务性收费按底限减半收取。经村庄整合节余出的集体建设用地,应优先用于复耕或作为产业用地,也可根据发展需要采取公开交易的方式将建设用地指标调剂到其他区域使用,征为国有建设用地后,出让收益除上缴省部分外,其余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群众安置。
资金政策。成立资金整合机构,整合现有涉农资金“打捆”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达到1万人建设标准的试点社区,县政府配套建设“六个一”:即一座小型污水处理场,一个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一所社区小学,一所社区幼儿园,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社区警务室。对于融资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给予财政贴息;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形成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涉及县里的政策性收费一律免除,服务性收费按成本核算。
4、就业与民生
就业政策:保证社区居民每户至少有1人就近就地就业。保证不少于30%的居民有自己的创业项目。
民生政策。按照“先建设后拆迁”的原则,不得强行拆迁群众房屋,搬迁前要按照拆迁补偿办法兑付到位;通过务工薪金、流转租金、入股股金等方式,千方百计提高群众收入;新型农村社区群众,仍按照政策享受农民种粮直补等各种政策性补贴;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群众,可逐步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保、医保、低保等各种保障政策,过渡阶段,城市与农村执行不同标准的,就高不就低;对经批准纳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范围的集体土地上的房屋,待群众入住新社区后,按集体土地上的房屋进行登记,颁发房产证,允许依法继承或交易。
(三)宜阳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宜阳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全县353个行政村按照近、中、远期编制实施规划。近期规划,今年启动实施新型农村社区8个,涉及24个村,11874户49928人;中期规划,到2015年建成新型农村社区21个,涉及81个村37582户16.2万人;远期规划,到2020年,完成全县42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涉及256个行政村,安置居民总数达到72110户32万人。
规模标准。除花果山、灵山等旅游景区和上观等搬迁扶贫区规模在5000人以上外,其余新型农村社区规模均在1万人以上。设计标准:移民搬迁区建设两层或四层房屋,其余农村社区建设四层或六层房屋。
土地政策:村内土地全部实行流转,进行规模经营。
就业政策:每个新型农村社区形成一个产业支撑体系,确保每户有一个就业岗位。
民生政策: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保证群众有“三金”收入:土地租金收入、到企业从业获得的薪金收入、各项惠农补贴资金收入。
房子政策: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每户农民都拥有集体小产权房,并办理房产证,可在社区范围内流动。待条件成熟后,土地性质变为国有办理大产权可上市交易。
资金政策:资金来源,基础设施和公共建设资金由政府投入,平均每人5400余元,10000人左右的社区需要5400余万元。其中每个社区市、县配套资金为1000余万元,每个社区农口整合资金3400余万元,社会化运作资金860余万元。
功能规划。按照“五化”、“十有”的标准规划建设。“五化”,即绿化、亮化、硬化、垃圾污水洁化、安保智能化。“十有”,即有社区服务中心、卫生中心、文化中心、警务室、超市、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老年公寓、污水处理厂、供水厂和垃圾中转站。八是群众工作。
(四)、伊滨新区诸葛镇新农村建设情况
原属偃师县,2009年12月21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偃师市诸葛镇整建制划归洛阳市洛龙区管辖。管理上归伊洛工业园区管理,行政区划上归洛龙区。现在又叫“伊滨新区”。
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集聚区内35个行政村、780万平方米的拆迁,涉及2.9万户、12万人的安置。”
公开资料显示,将规划建设10个安置小区,高层安置楼357栋,总建筑面积730万平方米,总投资140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安置小区7个,在建高层197栋,主体封顶117栋,累计完成投资42亿元,累计完成拆迁436万平方米,占任务量的56%。”伊滨区管委会公布的信息显示。按照预订计划,到2013年底,上述10个小区将全部完成安置。
小区建设状况:项目部分处于停工状态 停工原因:
1、财政资金太紧张,二是伊滨区要停止发展
国家批准的城市规划是“重点向北、向西延伸,充实洛南新区,挖掘洛北用地潜力;远期在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启动伊南地区(即伊滨新区),洛龙或者伊滨新区只是洛阳的城市规划,不符合政策而停止。
国务院批复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也明确要求“完善洛南新行政中心,不再新增大型市级行政办公用地,优化洛北现在行政办公用地”。
2、中央政策明令: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相关规定
3、农村拆迁工作进展缓慢。其中的一大原因是村民对补偿并不满意。据康庄村村民介绍,对于拆迁的房屋,伊滨新区按照500元/平方米左右的标准予以补偿;每户按每人安置40平方米房屋进行安置(按500元/平方米从补偿款中扣除),超出部分需补交1780元/平方米。征地补偿为31700元/亩。
诸葛镇人均耕地约为0.9亩,按照每户平均4口人计算,征地补偿可以拿到114120元;按每户200平方米住宅计算,可以获得1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两项总共可以获得大约21万元的补偿。如果新购买一套200平方米的房子,其中的160平方米,按500元/平方米计算,需要8万元,而超出部分40平方米,则按1780元/平方米计算,需要缴纳71200元。也就是说,失地农民如果还想和此前一样住的宽敞的话,住上安置房只能剩余五六万元的补偿款,很难进行其他生产性活动,用以维持今后生活。因此,撤村并城、农民上楼引发的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不容忽视,未来的出路问题成为村民最大的担忧,也是对拆迁工作充满抵触情绪的最大原因。
诸葛镇即将竣工的新型农村社区
诸葛镇新型社区规划图
潢川县爱国社区的新型农村化建设情况
潢川县爱国新村
爱国村属老城办事处,位于潢川县城乡结合部,辖13个村民组,830户,耕地面积1508亩,是典型的人多地寡的城郊村,也是潢川县城的菜蓝子,多年来村民以种植蔬菜为主,满足了潢川县城的蔬果供应。但从2006年9月以来,村支书周新礼、村主任周保辉父子俩通力合作开发的爱国新村打破了村民的安宁与和谐,经过4年的连续开发,爱国新村建设已新建农民住宅楼28栋936套,也使村民被迫失去了祖辈赖以生存的蔬菜地,潢川县城的菜蓝子从此是一句空话。
“爱国新村” 座落在县城小潢河的东边,是潢川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大力炫耀的农村康居示范新村,也是被各级领导奉为经典的新农村建设典型社区。在政府对外形象宣传的各种彩页也包括潢川县自行编制的台历上,爱国新村的光辉形象显赫其中。
目前存在问题:
1、无证建房,建了大量的小产权房、高价出售外乡镇人员居住.新农村建设项目是不允许对外销售的,然而,在爱国新村小区,一业主告诉记者,我们就是外乡镇的,这个小区居住的大部分都是外地的,本村人在这住的非常少。
2、物业强权,强制集中购买,经常引起住户和物业的冲突
第四部分 省会城市城郊结合部城镇化建设情况
1、河南省薛店镇新农村社区
河南省薛店镇新农村社区规划项目位于现状镇区西南约两公里处,其具体四至范围是:东至西气东输边界规划路,南至货栈街北侧规划医院北边界,西至解放大道,北至莲花西路,规划用地面积约为21.5公顷。项目现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研究所承担规划设计工作。
2007年,格大张村,旧城改造型;2008年,薛集村,村民自建型;2009年,大吴庄村,村民自建型; 2010年,第一社区,合村并城型; 2011年,岳庄社区,城中村改造型;解放北路中心社区,产业带动型。这些社区的建设,从最早的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到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然后到现在的产业带动、群众自愿,可以说一年一个台阶。
常刘中心社区涉及2个行政村3625人。社区规划占地210亩,其中安置房占地160亩,中心幼儿园、小学占地50亩,社区建成后节约土地约1000亩。社区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按照人均40平方米建设。目前已建成5.4万平方米,共19栋楼,可安置296户,水、气、电、广电、通信等配套设施已全部入户,目前已经入驻的有40多户。二期5万平方米计划今年8月份开工建设,安置群众314户。
2、规划思想
规划中充分倡导“工业促起步,环境带发展”的理念,依托薛店镇自身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毗邻郑州航空城的区位优势,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规划设计原则,打造精品项目,使其成为传承历史文脉、展示地域文化、体现新技术应用、生态、环保、宜居的新农村社区。
3、规划行动策略
规划充分尊重总体规划的用地布局要求,在建设居住社区的同时注重沿莲花西路商业设施的配套服务功能。在具体设计中,居住建筑以多层单元住宅为主,采取坡屋顶的形式,使建筑空间形态富于变化,营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商业建筑可独立设置或结合沿街住宅底商,提升区与活力,并可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项目总体开发强度容积率控制为1.0-1.2,共建设住宅约18万平方米、商业设施约3.5万平方米。住宅的户型设计充分考虑不同家庭结构的使用需求,单元户型面积为80-150平方米,项目总居住户数约为1500户。初步测算,项目总投资约为3.4亿元,考虑到枣园西路贯穿规划用地,可考虑分期开发实施。
二、中牟县白沙镇新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白沙镇也把自己定位为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郑州新区开发建设的先导区。2012河南全省百强乡镇中,中牟县白沙镇榜上有名,列第17位。
根据中牟县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规划,全镇规划建设4个社区,即:白沙组团白沙社区(岗李、大有庄、南岗、高庄、白坟、龙王庙、李湖桥)、白沙镇前程社区(康庄、大雍、魏庄、前程)、九龙组团韩庄社区(韩庄、冉庄、南寺、袁庄)、白沙镇白沙社区(白沙、堤刘、大陈、小陈、杜桥)。白沙镇的新型社区设计标准较高,社区建设配套齐全,达到“六通八有两集中”标准,即通公路、自来水、电、天然气、有线电视、宽带;有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超市、文化活动室、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幼儿园及小学、养老院;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
问题
拆迁补偿和购置新房差价太高,农民抗拒心理严重
丢失土地后,大多数农民收入降低,购不起新房,因而不愿意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