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
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
(2014年07月)
2014年7月12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最新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
小麦:
本月预计2014/2015年度美国小麦供应量上调,主要由于硬红春麦大幅上调远抵消硬红冬麦下调。南部和中央大平原地区硬红冬麦受到干燥天气影响加之四月霜冻。然而,北部平原的硬红春麦受惠于土壤肥沃,雨水充足,夏季早期天气较往年凉爽。硬质小麦和其他春麦单产高于平均水平。2014/2015年度调整用量下调1500万蒲式耳至1.45亿蒲式耳,主要由于硬红冬麦供应吃紧,价格低廉。2014/2015年度小麦出口量下调2500万蒲式耳,反映了全球供应充足,出口市场竞争激烈。期末库存上调8600万蒲式耳。预计农场季节平均价格中间值下调40美分,达到6~7.2美元/蒲式耳。
2014/2015年度全球小麦供应量上调180万吨,产量上调远抵消期初库存下调。全球产量上调360万吨至7.052亿吨。较去年下调900万吨,仍然居历史第二纪录水平。除美国以外国家产量上涨较大的国家是欧盟160万吨和乌克兰100万吨,两者均受惠于良好的天气状况。根据最新政府预估显示,澳大利亚产量上调50万吨。巴西和塞尔维亚产量分别上调30万吨。由于6月干燥天气,哈萨克斯坦产量下调100万吨。加拿大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加拿大产量也下调50万吨。
全球小麦消费量上调90万吨,主要是欧盟饲用小麦上调和其他几个国家食用小麦上调。欧盟小麦饲用量上调100万吨,多瑙河地区小麦受到近几周过量雨水冲击。食用量上调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苏丹、摩洛哥和孟加拉国,食用量下调的国家有埃及。2014/2015年度全球小麦贸易量下调,主要由于哈萨克斯坦出口量下调100万吨,美国出口量下调70万吨。出口量增加的国家有澳大利亚、乌克兰和塞尔维亚。欧盟进口量下调50万吨,主要由于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饲用小麦供应量充足。进口量下调的国家有埃及和墨西哥,上调的国家有苏丹、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供应量上涨速度快于使用量,全球期末库存量上调90万吨,居三年最高。
粗粮:
预计2014/2015年度美国饲用谷物供应量上调,主要由于玉米和高粱期初库存上调,以及高粱产量增加。根据6月30日公布的种植面积报告,玉米产量下调7500万蒲式耳。全国平均玉米单产仍然保持在预计的纪录水平165.3蒲式耳/英亩。6月初天气及作物生长状况良好,支撑玉米带单产,然后玉米生长最重要的授粉期为7月末。预计产量138.6亿蒲式耳,较去年纪录水平仅低6500万蒲式耳。
2014/2015年度玉米使用变化限制在下调5000万蒲式耳之内,基于产量下调预计饲用量和调整用量下调,高粱饲用量和调整用量上调。预计2014/2015年度高粱的食用量、种用量、工业用量、出口量和期末库存量均上调,主要由于种植面积报告显示播种面积增加,高粱产量上调5000万蒲式耳。玉米期末库存预计上调7500万蒲式耳。预计季节平均玉米价格上下限各下调20美分至3.65~4.35美元/蒲式耳。高粱、大麦和燕麦的农场价格也预计下调。
预计玉米饲用量和调整用量下调1.25亿蒲式耳,主要由于6月1日库存报告中3~5月的消费量低于预期。根据乙醇生产进度,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量预计上调2500万蒲式耳。高粱出口量预计上调1000万蒲式耳,反映了持续以来稳定的出口销售步伐,以及2013/2014年度未装船销售量。预计2013/2014年度玉米和高粱的农场价格本月小幅下滑,主要由于天气有利作物生长,2014丰产前景打压夏季价格。
预计全球2014/2015年度粗粮供应量上调700万吨,主要由于美国、巴西和中国的期初库存量上调,以及中国、欧盟、乌克兰、俄罗斯和塞尔维亚产量上调。美国玉米产量下调,加拿大玉米、大麦和燕麦产量下调抵消本月全球其他谷物上调。全球大麦产量上调,主要由于乌克兰和俄罗斯产量上调。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2014/2015年度玉米产量上调170万吨。预计收割面积上调,中国玉米产量上调200万吨。根据最新政府报告,包括玉米收割面积上调数据,中国2013/2014年度玉米产量上调80万吨。欧盟2014/2015年度玉米产量上调40万吨,主要由于德国和法国丰产。塞尔维亚玉米产量也上调30万吨。根据加拿大数据中心显示,由于播种面积下滑,加拿大玉米产量下调90万吨。预计2014/2015年度巴西玉米产量持平,但基于第二批玉米播种面积,上调2013/2014年度玉米产量200万吨。
预计2014/2015年度全球玉米贸易量几近持平,加拿大出口量减少被塞尔维亚增加所抵消。2013/2014年度全球玉米贸易量上调主要由于欧盟和南韩进口量上调远抵消中国进口量下调。2013/2014年度玉米出口量增加的国家有加拿大、欧盟和俄罗斯。全球玉米量消费量13/14和2014/2015年度均小幅下调,主要反应美国饲用量下调预估。全球2014/2015年度玉米期末库存预计上调540万吨,中国、巴西和美国的上调远抵消加拿大的下调。
稻米:
2014/2015年度美国稻米供应量上调1250万英担,近5%,至2.798亿英担,是自2010/2011年度以来最高水平,期初库存和产量分别上调50万英担和1300万英担。相反,进口量预计下调100万英担至2100万英担。根据播种面积,预计2014/2015年度稻米产量2.26亿英担,上调1300万英担,近6%。稻米平均单产预计7469磅/英亩,较上月持平,但低于2013/2014年度纪录水平3%。稻米2014/2015年度所有使用量上调1000万英担,近4%,至2.4亿英担,自2010/2011年度最高水平,主要由于调整用量和出口量分别上调500万英担至1.33亿英担和1.07亿英担。2014/2015年度期末库存预计达到3980万英担,上调250万英担。
2013/2014年度美国稻米供应和使用情况包括,上调进口量,下调国内调整用量,上调出口量,上调期末库存。2013/2014年度稻米进口量预计2300万英担,较上月上调100万英担。2013/2014年度国内调整用量下调100万英担至1.23亿英担,主要由于NASS稻米库存报告显示截止到6月1日的库存量高于预期。根据5月统计局数据和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预计2013/2014年度出口量上调150万英担至9350万英担。
全球2014/2015年度稻米供应量下调主要由于下调期初库存和产量。2014/2015年度期初库存量下调60万吨,主要由于中国和菲律宾减产,部分被越南增产抵消。全球产量预计创历史纪录,达到4.794亿吨,较上月下调130万吨,主要由于印度减产,但部分被越南和美国增产抵消。印度2014/2015年度稻米产量预计1.04亿吨,较上月下调200万吨,主要由于雨季播种放缓加之播种不稳定性。全球贸易量和消费量较上月小幅变化。美国2014/2015年度出口量较上月上调160,000吨。2014/2015年度全球期末库存预计1.085亿吨,较上月预估下调210万吨,比2013/2014年度调整库存预估量低300万吨。2014/2015年度期末库存预计下调的国家有印度、中国和菲律宾,部分抵消上调的国家巴西、越南和美国。
油籽:
预计2014/2015年度美国油籽产量1.131亿吨,较上月上调500万吨,大豆产量上调占大部分。预计大豆产量38.0亿蒲式耳,上调1.65亿蒲式耳,主要由于收割面积增加。在6月30日的种植面积报告中预计收割面积为8410万英亩,较6月预估上调360万英亩。预计大豆单产45.2蒲式耳/英亩,较上月持平。大豆供应量高于上月预估1.8亿蒲式耳,反应期初库存的增加。2014/2015年度大豆出口上调5000万蒲式耳至16.75亿蒲式耳,反映了美国创纪录的供应量和低价格水平。2014/2015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上调4.15亿蒲式耳上调9000万蒲式耳。如果实现预估水平,美豆库存量将为2006/2007年度以来最高水平。
2014/2015年度大豆及其产品价格预计下降。预计2014/2015年度美豆季度平均价为9.5~11.5美元/蒲式耳,上下限各下跌25美分。豆粕价格预计在350~390美元/短吨,上下限各下跌5美元。豆油价格预计在36~40美分/磅,上下限各下跌1美分。
预计2014/2015年度全球油籽产量为创纪录的5.219亿吨,较上月上调580万吨。大豆、油菜籽产量上调占大部分。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3.048亿吨,上涨480万吨,主要是由于美国产量增加。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都产量也上调,主要是反映了收割面积增加。印度大豆产量下降,是因为收割面积下降抵消了增产。收割面积下降主要是因为受大豆主产地区季风发展缓慢影响播种延迟。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油菜籽产量预计上调,主要由于播种面积的增加。澳大利亚油菜籽产量预计也上调,主要是因为面积和单产增加。2014/2015年度全球油籽期末库存预计为9970万吨,增加360万吨,大部分反映了美国库存的大幅增加。
2013/2014年度美国大豆压榨量上调2500万蒲式耳至17.25亿蒲式耳,主要是因为豆粕出口以及国内使用量增加。2013/2014年度大豆出口预计为16.20亿蒲式耳,上调2000万蒲式耳,反映了从6月初以来创纪录的出口装船量。6月30日的季度库存和种植面积报告显示,种用量上调和调整用量下调。2013/2014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计为1.4亿蒲式耳,上调1500万蒲式耳。
白糖:
根据墨西哥政府发布的临近收割的报告显示,预计2013/2014年度墨西哥白糖供应量下调75,000公吨至602.5公吨。根据出口至非美国地区的工业报告数据,2013/2014年度墨西哥白糖出口预计上调80000公吨。并没有其他的变化,反映出期末库存量为66.3万公吨,较低的库存消费比为15.4%。2014/2015年度墨西哥产量预计下调至614万公吨,主要是预期收获面积下调以及平均单产下调。进口预计增加22.4万公吨,满足在11月收获开始之前国内消费需求。因为消费和期末库存预计不变,出口预计下调29.1万公吨至161.6万公吨。
美国2013/2014年度蔗糖产量下调5万短吨,主要是预计下调13万短吨,因为蔗糖加工者预期调整。总产量预计为822.5万短吨。墨西哥进口下调至187.7万短吨,下调23.4万短吨。期末库存预计为14.47万吨,库存消费比为11.9%。
棉花:
2014/2015年度美国棉花预计产量和期末库存量较上月预测大幅上涨。预计产量为1650万包,上调150万包,主要是因为6月30日种植面积显示种植面积增加以及作物种植条件改善弃种率下降。预计国内制造业使用量上调10万包,主要是由于国内制造业能力提升,出口量上调50万包,主要是因为供应量增加。期末库存预计上调至520万包,如果实现,将是2008/2009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预计年度平均价格为60~76美分/磅,中间值68美分,5年低位。
由于期初库存、产量上调以及消费量下调,本月2014/2015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量上调300万包。全球期初库存量上调近160万包,主要是由于2013/2014年度巴西产量增加以及中国和巴基斯坦消费量下降。2013/2014年度以及2014/2015年度中国棉花消费量分别下调100万包和50万包,主要是国内价格较高以及期货政策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纺织行业聚酯纤维取代棉花用量。然而中国2014/2015年度棉花消费量预计将上涨近6%,主要是因为取消国储价格支撑。2014/2015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上调50万包,其中美国产量增加部分被印度、澳大利亚和巴西产量下降抵消。全球贸易总量较上月维持不变,但美国、澳大利亚和巴西出口上调,其他部分国家出口下调。2014/2015年度全球棉花库存量本月预计为1.057亿包。
第二篇:美国农业部2013年9月度供需报告
美国农业部月度供需报告(2013年9月)
2013年9月12日美国农业部公布了最新农产品月度供需报告.小麦:本月预测美国13/14小麦供应量上调1000万蒲式耳,加拿大供应量增加提振美麦进口量。美国各品种小麦贸易量和食用需求量调整,主要反映加拿大出口量加大的影响。硬红春麦进口量上调1000万蒲式耳,高粱进口量上调500万蒲式耳,而软红冬麦进口量下调500万蒲式耳部分抵消。硬红春麦食用需求量上调1000万蒲式耳,硬红冬麦使用需求下调1000万蒲式耳。硬红春麦出口量下调1000万蒲式耳主要是反映了来自加拿大春小麦的竞争压力。受近几周出口销售和装船进度加快,硬红冬麦出口上调1000万蒲式耳起到抵消作用。预测所有小麦期末库存上调1000万蒲式耳。本月预测所有小麦季节平均价格为6.50-7.50美元/蒲式耳,高于2012/13年预测的纪录水平7.77美元/蒲式耳。
本月预测全球13/14小麦供应量增加3000万吨,主要是因为产量增加抵消了期初库存的减少。全球小麦产量预测为纪录水平7.089亿吨,本月上涨350万吨。其中加拿大、欧盟各国和独联体12国产量增加抵消了伊朗和巴拉圭产量的下降。加拿大小麦产量上调200万吨,七月天气利于小麦开花和生长,并且8月份土壤水分充足,温暖干燥的利好天气也有助于草原各省份小麦颗粒饱满成熟。欧盟各国产量上调150万吨,主要是证实英国和德国西部至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东部地区产量增加。本月波兰、捷克共和国、塞尔维亚小麦产量略上调。独联体12国产量上调100万吨,其中乌克兰收获提振增产50万吨以及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产量小幅增加。伊朗产量下调100万吨,巴拉圭下调40万吨。
全球13/14小麦消费量小幅下调,其中澳大利亚、韩国、沙特阿拉伯饲用量减少部分被加拿大、巴西饲用量增加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印度尼西亚食用量增加抵消。全球小麦贸易量上调,因埃及、伊朗和巴西进口量增加,不过韩国、沙特阿拉伯和越南进口下降限制了全球进口量的增加。得益于产量增加,出口方面,欧盟各国上调100万吨,加拿大上调50万吨。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出口下降40万吨,巴拉圭和塔吉克斯坦出口量各下调30万吨。受全球小麦消费量小幅下降和产量增加提振,预测全球期末库存330万吨。全球小麦库存量预测在2013/14会有所增加。
粗粮:本月预测美国13/14饲粮供应量增加,玉米和高粱产量预测增加抵消了相应的期初库存的下降。本月预测美国玉米产量为纪录水平138亿蒲式耳,比上月预测增加8000万蒲式耳。预测玉米平均亩产为155.3蒲式耳/英亩,较8月预测高0.9蒲式耳。中部平原地区和南部亩产增加抵消了爱荷华州和北达科他州亩产下降。高粱产量预测增加3700万蒲式耳,其中主要是德克萨斯州和堪萨斯州亩产和产量增加使得高粱平均亩产上调6.1蒲式耳/英亩。
本月预测美国13/14玉米供应量较上月预测增加1800万蒲式耳,主要因为玉米产量增加。而2012/13进口下调使用量增加,使得预测2013/14进口下调500万蒲式耳。预测2013/14玉米使用量维持不变。期末库存上调1800万蒲式耳。玉米农场季节平均价格范围上下限各下调10美分,达4.40-5.20美元/蒲式耳。
美国13/14玉米总需求量增加5500万蒲式耳。8月份乙醇产量预测增加和美国能源信息署预测显示用于乙醇生产的玉米需求量上涨1500万蒲式耳,部分抵消的是用于生产甜味剂的玉米用量下降500万吨。基于美国统计局最新数据和8月的预测结果显示,美国玉米出口
量上调2000万蒲式耳。预测饲用和调整用量上调2500万蒲式耳,而因2013年玉米作物成熟期推后导致9月1日之前新作玉米供应有限。2012/13玉米农场季节平均价格较上月预测中间值下调5美分/蒲式耳,是7月、8月以来较低的价格水平。2012/136.9美元/蒲式耳仍旧是纪录水平,远高于2011/12的6.22美元/蒲式耳水平。
全球13/14粗粮供应量下调50万吨,其中反映了除美国之外国家玉米产量下降的情况。除美国以外国家玉米产量下降250万吨,其中阿根廷、加拿大、塞尔维亚和巴拉圭产量下降。其中阿根廷和巴拉圭主要是因为种植面积减少。13/14除美国以外国家初始库存上调100万吨,大部分是因为巴西12/13产量增加。欧盟各国13/14大麦产量上调100万吨,加拿大和乌克兰各上调50万吨,俄罗斯大麦产量下调50万吨。而且2013/14美国高粱产量增加,喀麦隆高粱产量增加50万吨。尼日利亚小米产量因2011/12数据调整而下调。
全球13/14玉米消费量略下调,其中阿根廷、加拿大和塞尔维亚玉米饲用量下降抵消了韩国玉米饲用增加,而韩国本月小麦饲用量本月下降。相应的韩国玉米进口量增加。13/14阿根廷、巴拉圭和塞尔维亚玉米出口量下调。全球玉米年终库存上调,主要是因为巴西和美国库存增加。
稻米:初始库存和产量上调提振美国13/14稻米供应量上调560万英担,相当于增加2%。稻米进口量与上月持平。预测美国2013/14稻米产量1.851亿英担,较上月预测增加370万英担。主要是因为收割面积和单产增加。收割面积为246万英亩,较上月预测增加1.5万英亩。预测美国收割面积增加,除了密西西比和密苏里州。预测平均亩产为7511磅/英亩,较上月预测上调105磅。除了加利福尼亚和德克萨斯各州亩产都增加。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和密苏里州达到纪录亩产水平。预测所有稻米初始库存量为3640万英亩担,较上月预测增加190万英担。进口量上调100万英担,达到1900万英担。
所有稻米2013/14国内和调整用量上调40万英担,至1.16亿英担,较2012/13调整值下降2%。预测美国13/14稻米出口量为9800万英担,较上月预测增加200万英担,主要是因为可供出口量的增加。预测13/14所有稻米年终库存量上调20万吨。预测美国13/14所有稻米农场季节平均价格为14.7-15.7美元/英担,上下限各上调20美分,相比上为14.9美元/英担。
由于供需方面调整达到平衡,全球13/14稻米期末库存量与上月水平持平。全球稻米产量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4.768亿吨,较上月预测下降120万吨。其中主要是巴西和中国减产。预测中国13/14稻米产量下调100万吨达到1.42亿吨,年比下降1%,主要是因为长江流域下游和西南部地区干燥炎热天气打压稻米产量。巴西面积下调3%导致2013/14产量下调20万吨至830万吨。受印度、中国和菲律宾需求下降影响,全球稻米消费量下调90万吨。全球稻米出口量小幅上调,主要是因为印度增加部分被巴西出口量下降抵消。进口量方面,伊朗和巴拿马上调,菲律宾下调。全球13/14年终库存预计为1.074亿吨,较上月预测下降10万吨,但较去年增加220万吨。阿根廷、伊朗和菲律宾期末库存增加,而巴西,中国、韩国和巴拿马期末库存下降。
油籽:预计13/14年美国油籽产量9320万吨,自上月下调300万吨,主要由于大豆,棉籽和花生产量下调。大豆产量预计31.49亿蒲式耳,下调1.06亿蒲式耳,主要由于单产预计下
降,尤其是西部玉米带地区。大豆单产预计41.2蒲式耳/英亩,较上月下调1.4亿蒲式耳。大豆出口量下滑1500万蒲式耳至13.7亿蒲式耳,反映了供应减少和南美的竞争压力。大豆压榨量下调2000万蒲式耳至16.55亿蒲式耳,反映了豆粕出口量和国内豆粕消费量下滑。大豆期末库存预计1.5亿蒲式耳,下滑7000万蒲式耳。13/14年其他变化包括,豆油产量和出口量的下滑。12/13年供需预估包括大豆进口量上调500万蒲式耳,创历史纪录,达到4000万蒲式耳,压榨量上调500万蒲式耳。期末库存持平于1.25亿蒲式耳。
预计美国大豆季节平均价格11.5-13.5美元/蒲式耳,上下限各上涨1.15美元/蒲式耳。预计豆粕价格360-400美元/短吨,上涨55美元/短吨至中间价位。预计豆油价格43-47美分/磅,下调1美分至中间价位,主要由于全球大量菜油供应打压豆油价格。
预计13/14年全球油籽产量达4.951亿吨,较上月上调200万吨。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增产远抵消美国减产。预计全球大豆产量持平于纪录水平2.817亿吨,主要由于巴西和巴拉圭丰产远抵消美国,加拿大,中国和俄罗斯减产。巴西大豆产量预计创历史纪录达到8800万吨,上调300万吨。中国大豆产量下滑30万吨至1220万吨,主要由于单产下降,东北地区过量降雨和洪涝灾害。如果一旦如此,这将是中国自1992/93年以来的最低产量。全球葵花籽产量上调140万吨,至纪录水平4180万吨,主要由于乌克兰和欧盟产量上涨。八月乌克兰地区雨水充足,气温适宜,9月初起单产明显增加。其他变化包括,欧盟葡萄籽和葵花籽产量上调,印度花生产量上调,巴西和印度的棉籽产量上调。
13/14年全球大豆贸易量变化较小,主要由于美国和阿根廷低出口量被巴西和巴拉圭高出口量抵消。全球油籽库存预计8120万吨,上调50万吨,葡萄籽和葵花籽库存上调远抵消大豆库存下调。
白糖:13/14年美国白糖供应量自上月上调328,000吨,主要由于高产量和进口量远抵消低期初库存量。预计白糖产量上调250,000吨,基于高白糖单产。总使用随着12/13年的使用量上涨。13/14年期末库存使用比上调19.5%,上月16.9%。
棉花:由于期末库存小幅上涨,13/14年美国棉花供需预计较上月下调产量和出口量。从2013年6月31日库存数据来看,期初库存上调100,000包至390万包。国内工厂用量未改变,但由于主要来源于印度的市场竞争,出口量下调200,000包。预计加工商采购的市场平均价格下调3美分,69-85美分/磅,也反映了近期市场活跃。
13/14年全球棉籽供需情况,期末库存上涨主要由于产量上涨。产量上调100万包,主要由于印度,巴西和希腊产量增加抵消美国和叙利亚产量减少。全球消费量小幅下滑主要由于印度和南非下滑部分抵消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上涨部分。全球贸易量上涨主要反应印度进口和出口量的增长,印度尼西亚和土耳其进口量的上涨。本月中国供需平衡表大致持平,主要由于目前公布的13/14年存储以及进口配额等政策。
第三篇:美国农业部各类报告发布时间汇总
美国农业部(USDA)各类报告发布时间汇总
一、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发布时间:
1、月度供需报告:每月8-12日左右;
2、出口检验报告:每周2;
3、出口销售报告:每周5。
每季度公布的数据:
季度谷物库存(每季度末)、季度猪肉和活猪状况(每季度末)
每月公布数据: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饲养情况展望、作物产量报告、美国农业贸易状况报告(每月中旬)、农产品价格(月末)、油作物预测、家畜家禽和牛奶产量状况、农作物化学药品使用情况报告(7、8、9、10月每月中旬)、谷物月度出口报告。每周公布数据:
作物进度状况报告(4、5、6、7、8、9、10、11月每周一公布)、天气-作物状况综述(每周二,节假日顺延)、周度出口销售报告、周度出口检测报告、每周粮食价格报告。
农业部其他报告:农业生产支出状况(七月)/农业劳动人口量(七月)、作物产量报告(一月)、作物种植面积预测。
二、美国农业部农作物种植意向报告 发布时间 3月31日
三、美国农业部农作物种植面积报告 发布时间 6月30日
四、美国农业部农作物生长情况报告(玉米):
1、播种4月上旬——5月下旬,每周二;
2、出苗率 4月下旬——6月上旬,每周二。
五、美国农业部农作物生长情况报告(小麦):
1、冬小麦:出苗率,5月上旬,每周二;
2、春小麦:种植率,5月上旬,每周二。
六、美国农业部农作物进展报告:每周二;
七、美国CFTC持仓报告:每周六;
第四篇:美国农业部XXXX年农业预测报告
美国农业部2021年农业基线预测报告
简介
概述
宏观经济预测
农作物
牲畜
美国农业部门总指标:农场收入、食品价格、贸易额
农业贸易
简介
本文是对到2021年农业的长期基线预测,涵盖了农产品、农产品交易、以及农业的各项指标〔包括农场收入和食品价格〕。基线确定了主要障碍及不确定因素对以下各问题的影响,包括:未来农产品市场的状况、全球经济增长、消费和贸易的长期前景、未来价格趋势、贸易流向以及美国主要农产品出口。
概述:
经济增长
预期2006-2021年世界经济将平均保持每年3.2%的增长,高于2001-2005年的3%,美国GDP增长率将低于2004和2005年的最顶峰,趋向于长期的3%年增长。预计2006-2021年开展中国家仍将保持年5%的强劲增长。
人口: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将继续下降,平均1.1%的年增长,低于上世界80年代1.7%的年增长率。开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仍将高于兴旺国家。因此预计到2021年开展中国家的人口将到达世界的81%,高于2005的80%。
美元价值:
美元将会缓慢升值,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强劲的美元将促使资本流入美国以利用成熟的金融市场及长期增长的生产率。
油价:
2002到2005年油价经历了极大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原油的大量需求引起的,从而影响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及中国和印度制造业的快速增长。2007-2021年,预计现货油价将会降低,因为新的原油供给抵消了亚洲需求的增长。预计原油价格将会小幅增加,仅比通货膨胀高一点而已。一系列因素将会影响油价的长期增长,包括:新油田的开发,开掘、提炼等技术的提高,新能源的利用以及利用率的提高。
美国农业政策:
2002年的农场法案会继续施行;
新开垦耕地面积将会从3500万英亩增长至3920万英亩;
乙醇:
由于2005年美国替代燃料方案的规定,2021年美国汽油中的替代燃料要到达75亿加仑。这一方案极大促进了乙醇的生产。如果有经济刺激方案出台的话,预计2021年就会到达这一目标。
牛以及牛肉交易:
预计美国出口到日本和韩国的牛肉将会缓慢恢复。加拿大活牛出口仍将局限在30个月以下年龄段。
国际政策:
假设各国仍遵守已有的双边和多变的协定。美国中部和多米尼加共和国关于糖类自由贸易协定在2006年生效。
假定各国农业和贸易政策仍延续现在的路径,开展中国家经济和贸易改革仍将继续。
美国总的指标:
预计2006-2021年净农场收入将保持稳定。由于国内市场和出口的需求增加及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农场现金总收入将会增加。但是由于生产本钱的上升及政府付款的减少,将会局部抵消现金收入的增加。现金收入将占总的现金收支的89%,高于2005年的85%。未来十年,净农场收入预计将到达平均每年540亿美元,高于90年代的480亿美元。
由于世界经济和贸易的持续增长,美国农业出口价值将会增加。高价值产品出口也会持续增长。由于美国消费者收入和需求的增加,进口也会相应增长。预计美国农业贸易将会呈现小幅盈余。
预计食品价格增长将低于通货膨胀率。
美国农产品:
到2021年,将会有比2004年多一倍的玉米用于生产乙醇。但是乙醇生产过程中副产品的增加,将会满足活畜养殖的需要。因此养殖用玉米价格将只会呈小幅上涨。
食用小麦的增长将满足不了更高的人口增长,因此消费者饮食将会有些调整,转变到包括低糖食品的其他需求。
由于肉食生产的需求增加,国内大豆的大量需求出现增长。但是乙醇副产品的增加将会局部削弱增长的程度。
由于美国进口服装持续增加,国内生产用棉花将会减少。
国内大米需求也将由于食用需求的增加而增加。
国内园艺产品的消费也将持续增加。
由于美国烟草市场配额及其他支持政策的取消,烟叶生产下降。美国香烟消费的降低将减少国内烟叶的需求。然而由于较低的价格增强了美国烟叶的竞争力,烟叶出口将出现增加。
谷物价格的上涨降低了美国肉食生产商的收益。人均肉类消费将会增加,其中禽肉占据较大比例。消费者肉类支出增加。
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每头牛的产奶量,也增加了牛奶的总产量。2006年后,奶牛数量将会减少。
农业贸易:
由于人口增长率的下降,收入因素就成为了影响食品和农产品需求的主要因素。开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尤其重要,因为食品消费尤其受这些国家居民收入的影响。
全球食品和农产品需求的增加将提高农产品贸易和美国出口的收益。美国在农业市场上将继续保持竞争力。竞争也会增强。巴西、阿根廷、加拿大、乌克兰和哈萨克都在扩大生产,造成局部农产品出口的竞争。
未来十年,亚洲、拉丁美洲、北非、以及中东地区的长期持续增加的活畜养殖将会极大增加所需粗粮的进口。美国是世界上玉米最大的出口。然而,因为美国乙醇生产用玉米的增加,美国玉米出口将不会出现增长。相反,巴西和阿根廷的玉米产量和出口量都将会增长。中国玉米产量也会出现增长。但是中国仍将是长期的玉米进口国。
开展中国家收入和人口的增长增加了蔬菜油消费的增加。巴西大豆种植面积快速增长,已占据了世界大豆出口的主要份额。阿根廷也是豆粕和大豆油出口的主要国家。
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和阿根廷一直是小麦出口的主要国家。然而未来十年,哈萨克和乌克兰在小麦出口的地位将增强。
棉花消费和服装产量在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将会增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进口国。美国是棉花出口的重要国家。
长粒大米占全球大米贸易的四分之三,未来十年,仍将持续增长。长粒大米被南亚和东南亚的很多国家进口,还有中东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拉丁美洲大部。泰国和越南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预计将会超过美国成为第三大大大米出口国。
美国肉类出口受益于国外经济增长。尽管美国出口到日本和韩国的牛肉预计将增长,仍不会恢复到2003年的水平。
加拿大是美国猪肉出口的强劲对手。加拿大还是美国活猪进口的主要国家。巴西也是猪肉的主要出口国,然而由于口蹄疫的出现,巴西销往日本和韩国的市场将受到影响。
预计禽流感将不会对禽肉需求造成太大影响。然而受其影响的泰国、中国和越南禽肉出口将受到影响。巴西仍然是最大的禽肉出口国。
宏观经济预测
宏观经济预测基于历史平均增长率的走势。过高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美国仍然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仍占据世界GDP的30%。中国和印度的强劲增长也对全球经济起到拉动作用。
美国GDP的增长率将在2007年由3.7%的波动走向持续的3%的增长。世界经济增长预期2006-2021年将从2001-2005年的年3%增长到3.2%。
l
除了欧盟和日本缓慢的增长外,大局部国家将在2006年走向长期的稳定增长。计算机通信技术将持续促进世界的生产率的提高。
l
持续走高的油价将限制亚洲及制造部门的开展。
l
全球经济及人口的增产会进一步增加食物的需求国际购置力的增强和人口的增长也是美国农产品出口的驱动力。
预计兴旺国家经济增长率将类似于九十年代,在2006-2021年平均2.5%的增长。
l
欧盟的扩张将创造新的贸易和投资时机
l
由于体制、法律及高保障等因素,欧盟经济将不会像美国那样较快增长。政治因素也会限制一体化的利益,尤其是劳动力的流动性和冗繁的决策机制。
l
日本也因长期的体制制度和经济改革面临较大的经济困难。预计年增长率在1.5%。占世界GDP份额由1991年的18%降到2021年的12%。
2006-2021年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将会保持约5%。开展中国家在食品需求上作用巨大。也逐渐成为美国出口的另一个重要市场。开展中国家食物消费和进口的增加主要源于收入的增长,使消费逐渐转向高价值食品。美国肉类和加工食品的出口将增加。
l
预计拉丁美洲将保持长期的3.7%的增长率。
l
南亚和东南亚的开展中国家将保持5%的增长
l
中国在2003-2005年都到达了9%的增长,预计未来十年将保持7%
l
预计印度将到达接近6%的增长。然而印度仍然是个低收入国家,年人均收入低于600.l
预计前苏联国家未来十年会到达平均5%的增长。
未来十年,人口增长率的持续下降将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经验上来看,大约70%的食物增长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引起的,剩下的30%由收入等因素决定。因此未来,收入因素将成为决定农产品和食物需求增长与否的关键。
l
世界人都增长率由80年代的年1.7%下降到1.1
l
兴旺国家和前苏联国家人口增长率分别为0.4%和0.1%美国是兴旺国家中增长率最高的,约0.9%
l
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比70年代下降一半,但仍是最高的,在2021年会占到全球的81%
l
中国和印度加起来占到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中国的人口增长率由81-90年的2.1下降到2006-2021年的0.9.印度将由2.1下降到1.3%。
l
巴西人口增长率将由81-90年的2.1%下降到2.1.撒哈拉以南非洲将由2.9%下降到2.2%
预计2005年后美元将缓慢升值,这将限制美国出口,然而,长期强劲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开展中国家,将会增加美国出口需求。
l
强劲的GDP增长将会加强美元的强势地位,相比于欧元和日元
l
因为资本涌入,美元将继续强劲
l
由于增强的全球贸易竞争,美国出口的很多商品及园艺品将会受到美元走强的影响
l
中国在长期的低估本币价值之后,在政治压力之下开始升值人民币
全球通胀率,到2021年将会持续保持低走。
l
美国和世界经济的扩张开展,引起通胀压力的出现。为此,各国已纷纷提高短期利率应对。
l
预计在政策下,世界通胀将保持在3%以下
l
开展中国家的通胀率由7%降到5%。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通胀率尽管在下降,仍然高于世界其他地区。
l
前苏联国家通胀平均下降到7%以下
l
相比拟低的通胀,名义利率将不会大的提高。然而,贷款的增加会刺激长期利率的升高。
原油价格自从2002到2005年出现较高的上涨,影响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中国、印度制造业的开展。卡琳娜飓风导致的原油供给减少进一步加大了世界油价的升高压力。美国政府和国际能源组织已释放了应急原油和燃料储藏,以防止油价的继续上升。
亚洲经济的持续增长将会继续增加2006年的石油需求。2007-2021年,由于新油田的供给,原油价格预计会有小幅下降。2021年后,原油价格预计会小幅上涨。
l
由于亚洲一些高耗能经济体需求的增加,石油需求将继续增加。
——中国的主要能源是媒,随着收入和汽车的增加,很大一局部能源将会使石油。中国的耗能是美国的3倍
——印度在80年代,每一美元耗能是美国的2倍,现在约2.5倍,并且由于高速公路和电网的增加,耗能将继续上升
——东南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包括台湾、韩国、马来西亚、香港、新加波和泰国耗能也超过美国50%
l
一系列缓解油价上涨的因素
——新油田的发现
——非石油燃料的转移
——非能源投入要素的替代
l
结论是石油的实际价格将会保持持续增高,然而不会显著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
油价一直以来都会影响到天然气和氮化合物肥料的价格。然而,由于天然气供给的增加和管制的放宽,天然气和油市场的关系也大大弱化了。天然气和氮化合物肥料价格比油价更易变化,因为天然气是不可替代的,其供给是非弹性的。然而,长期来看,油价和天然气价格趋势将趋向于统一。
高油价并未减慢全球经济的增长
尽管油价偏高,美国、亚洲及拉美大国的经济并未减缓。是什么因素使经济免遭高油价的影响呢?
l
2004年,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得到了极大开展。宏观经济冲击的影响取决与经济实力。
l
2005年9月,油价升至67美元每桶,并未到达1981年的通胀调整后的水平,名义油价到达90美元每桶的时候,才能到达那时的水平。
l
原油生产国通过财政和直接的经济投资,降低了资本的本钱,也降低了因油价造成的生产本钱。高投资也保持了低利率。
l
由于低通胀和持续的货币政策,高能源价格并未传递到消费者那里。对CPI的影响只有1%的增长。
l
工业的开展及亚洲经济的开展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同时向效劳行业的开展也减少了能源使用。
l
许多新兴市场国家,能源补贴也局部抵消了高油价。
l
经济一体化提高了能源替代的可能。
生产和农业部门相比之下收到影响更大。2002年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的下降正是由此。
农作物
持续稳定增长的世界经济和美国经济提高了对农作物的需求,并且由于2005年美国能源政策法案的实施,规定了到2021年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生产到达75亿加仑,也扩大了玉米乙醇生产的预期。
全球养殖业生产由于对肉食的需求增长也出现增长,这也会有利于世界饲料谷物的贸易。尽管近年来美元相比其他货币贬值,但是预期未来会实现升值。走强的美元以及来自巴西、阿根廷和黑海地区的竞争将造成美国农作物出口的压力。国内乙醇生产的需求也将进一步限制出口。
2002年的农场平安和农村投资法案预计会继续实施,收入支持、贷款、固定直接付款等政策会保持。根据CRP法案,新开垦耕地面积将由3500万英亩增加至3920万英亩。三分之二的土地将主要种植八大作物〔玉米、高粱、大麦、燕麦、小麦、大米、棉花、大豆〕。
预计八大主要农作物将保持在24500万英亩。
播种何种作物取决与作物的预期净收益,包括价格、产出率、生产本钱等都会影响种植。
l
玉米、小麦和大豆种植占到八大类作物的87%。玉米种植增长,大豆减少。主要是供需的影响,国内乙醇生产也有影响。
l
小麦种植约在5700万英亩到5900万,国内和出口仅有小幅增长,产出率的提高就足以满足了。因此价格上涨空间不大。
l
大豆生产因为玉米生产的增加而减少。
美国玉米的国内需求主要来自乙醇生产需要。出口的实现增长也在2021年之后。
l
未来几年,玉米使用的大量增长都将是满足乙醇生产。较高的油价也会促使这一规模的扩大。
l
饲料和居民生活需求仅呈小幅增长,因为乙醇生产过程中副产品的大量的出现将满足活畜喂养的需求。
l
食品和其他工业的需求不大。
l
由于开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肉食需求提高,喂养饲料的需求也将增加,尽管美国的玉米出口不会因此增加,阿根廷、巴西和中国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将会增加。
l
从长期看,美国乙醇生产增长期过后,玉米出口会出现增加。另外,出口往墨西哥的玉米也会因为配额的取消而增加。
预计美国小麦将会随着出口和国内人畜的需求而增加。
l
2000-2004年的下降之后,预计未来小麦需求将会小幅增长。
l
因为比玉米本钱要低,饲料用小麦也会小幅增长。
l
出口的增长以及开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会带动小麦的消费和贸易。欧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以及黑海区域的国家会造成竞争,美国的小麦份额会占到23%。
国内大豆需求会缓慢上涨,但是因为产量增长缓慢及国际竞争的家具,出口将下降。
l
国内大豆增长的刺激主要来自肉食生产的需求,但是玉米生产的增加,会局部抵消大豆生产的增加。
l
由于美国大量的大豆库存及低价,大豆出口到达近11亿蒲式耳,但是后来降到10亿,美国大豆的国际市场在萎缩。
l
美国豆粕和大豆油的出口也面临着来自南美的竞争,降低了出口。
美国棉花的工厂需求自1997年之后持续下降。2006年后,因为大量开展中国家低本钱棉花工厂的增加,棉花出口随之增加。
l
由于纺织服装配额的取消,美国服装进口持续增长,降低了国内服装的生产,减少了纤维和亚麻的生产需求。
l
美国棉花出口在2006-07年下降,但在后期将会呈缓慢增长。
l
由于中国服装产业的减速,中国棉花进口会下降,美国棉花出口因此会在2006-07年后下降,国际市场比重将从40%降至37%-38%
大米需求将会随着国内食品的需求增长,出口也将会在后期出现小幅增长。
l
国内大米需求的增长主要源自亚洲和拉美裔居民的需求。食品加工及宠物食物也增加了大米的需求。
l
由于国内较紧的需求压力,大米出口预计2006-07年后会下降,但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超过国内需求,美国大米竞争力的提高将促进出口增加。
l
由于亚洲产量增长缓慢,世界进口需求增加,全球大米价格预计每年会上涨3%,超过每英担8美元。
美国玉米和大豆的库存使用比在前期由于连续2年的产量大增而出现连续的大幅提高,而后玉米和大豆库存的减少也降低了库存使用比。后期价格上涨促进生产,将使得库存使用比曲线趋于平坦。由于出口的形势不好,小麦的库存使用比在2021-2021将会提高,随着出口的加强,该比也会因此下降。
棉花的库存使用率由于2004和2005两年的丰收而处于较高水平,随后,该比将趋于下降,最后呈平稳态势。而相反的是大米的库存使用率由于2005年产量的下降而减小,随后缓慢上升至平稳。
美国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库存使用比走势:
l
未来几年,玉米价格将由于乙醇生产需求和供给的相对缺乏而上涨。长期来看,玉米产量的增长足以满足乙醇生产的需要。价格也会随着库存使用比的稳定而走向平稳。
l
类似,前期大豆库存会从高水平下降,价格也会随之上涨。长期,大豆价格随着库存使用比稳定在8%也趋于稳定。
l
外国竞争的加剧和美国小麦出口的走弱,会降低小麦价格。随着国内需求和出口的缓慢上升,价格将会随之上涨,同时库存使用率下降。
食糖预测:
l
美国食糖政策包含在2002年的农场法案里。包含了价格支持机制,包括贷款利率方案和国内市场分配方案。天然食糖的贷款利率为每磅18美分,精制甜菜为每磅22.9美分。
l
墨西哥食糖政策是在NAFTA框架之下的。墨西哥对添加果汁糖浆的饮料征收20%的消费税。此项征税限制了墨西哥对美国的食糖出口。
美国食糖消费增长超过了产量的增长,与人口增长率相同,这说明2006年后人均食糖消费将保持不变。预测糖类作物的种植面积不会增长。
2007年1月1日,天然食糖进口关税会降至1.51美分每磅,精制甜菜降至1.60,2021将都将为0.因为美国食糖价格持续高于世界水平,美国成为墨西哥食糖一直以来的出口地。2005年和2006年墨西哥糖类产量的增加,造成2007和2021年出口的高涨,随着库存的降低,恢复到缓慢增长水平。
2007和2021财政年美国大量从墨西哥进口的食糖导致国内的盈余,致使食糖出清价格低于最小水平。
2004年10月美国中止了烟草市场配额和价格支持方案。生产者不用在局限于区域和数量,也不会再得到价格支持。
l
因为烟草支持方案的取消,局部农民将不在生产烟叶。随着产量的下降,2006年烟草生产将得到缓慢恢复。
l
2005-2006年预计烟草价格下降,低于过去支持方案之下的价格,这将使烟叶出口在国际市场更有竞争力,出口会增加。但是来自巴西的竞争也会增强。
l
国内市场由于香烟消费的下降需求也会减少。美国香烟销售预计会持续每年减少2-3%,香烟出口会保持在现在水平。
预计美国园艺品进口将超过出口,2005-2021年净进口将增加80亿美元。国内市场的需求将主要靠进口来满足。
l
美元的升值将减少出口,增加进口
l
美国园艺品进口预计到2021年会增长4%。2005年美国进口达258亿美元,其中欧盟是美国的主要进口国,占到74亿美元。墨西哥是第二大,占到60亿美元。智利、加拿大和巴西也是较大的来源国。
l
2021年,美国园艺品出口预计会每年增长3%。杏仁和其他坚果将是出口的主要产品。新鲜和加工的蔬菜出口也将超过温室作物。酒和油的出口预计也会增长。较大的市场主要有加拿大、日本和东南亚。
l
园艺作物的产值预计会每年增加2.3%。2005年农场总产值预计到达475亿美元,约三分之一是三大类商品:水果和坚果类、蔬菜和瓜类、温室作物。
牲畜
由于强劲的国内市场和出口需求,牲畜产量将会增加。随着全球收入的增长和肉类需求的增加,肉类出口将得到开展。美国出口日本和韩国的牛肉市场将扩大,然而还是低于2003年12月疯牛病出现以前的规模。
由于粮食价格的上涨以及玉米制乙醇的生产,2005-2021年美国红肉生产将会下降,牛肉和猪肉收益降低。而禽肉产量将会有大的增长,从而禽肉会成为美国肉食消费的主要类别。人均红肉和禽肉消费量将由2005年的220磅增长至2021年的231磅。
美国牛肉生产将会继2003和2004年下降之后恢复增长。尽管因疯牛病市场的萎缩,强劲的国内需求及加拿大进口牛肉的受限将扩大美国牛肉的消费。牛的数量将增至10300万头,屠宰量也会随之增加。牛肉产量将在2021年到达较大增长,随后小幅上升。猪肉生产仍然增长缓慢。禽肉生产继续增加。
尽管产量会上升,实际价格将会下降。尤其是较高的喂养本钱将使得肉类生产在后期逐渐放缓。
l
国内餐馆和零售市场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依然会强劲。并且出口市场的恢复也增加了对优质牛肉的需求。未来对质量保证的需求将增强,向精选牛肉倾斜。
l
猪肉生产将向大规模、专业化、更高效的生产模式转移
l
加拿大仍是美国最主要的生猪进口国
l
预计高效的生产和加工产生的收入将会比过去的25年前少
牲畜价格预计将比2004年的低,生产收益也会因此降低。
美国肉类消费将继续增加,然而占收入支出比例却会下降。未来十年,消费者肉类支出比例将由2%下降至1.3%。禽肉支出继续增加。
人均肉食消费继续增加,由人均220磅增加至231磅。
l
人均牛肉消费维持在较高水平。出口市场尽管会扩大,价格不会上涨。
l
猪肉消费保持在人均50-51磅
l
禽肉比例加大
美国肉类出口将随着全球收入和需求的增加而增加,日本和韩国市场的恢复也意义重大。假定巴西和阿根廷的出口不会恢复。
牛肉:
l
环太平洋国家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将扩大美国牛肉的出口。
l
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口的加工牛肉将会减少。但是美国仍然是牛肉净进口国。
猪肉:
l
美国猪肉出口将会增加。环太平洋国家和墨西哥依然是美国猪肉的主要进口国。加拿大依然是该市场的强大竞争。巴西尽管也是主要的猪肉出口国,但是由于口蹄疫的影响将无法进入日本和韩国,市场主要局限于俄罗斯、阿根廷和亚洲国家。
l
尽管美国高效的生产局部克服了生产本钱的上升,加强了竞争力,但是长期的收益将取决于生产本钱和环境控制。这些本钱在新兴猪肉工业国家也在降低。
禽肉:
l
美国肉鸡出口预计会比90年代减缓。出口市场主要包括亚洲、俄罗斯和墨西哥。但是其他国家例如巴西的竞争也将更剧烈。其他受禽流感影响的国家,比方泰国、中国和越南的熟食品出口将受到影响。
由于2004年牛肉出口的骤减,美国肉食出口占国内产量的比例由2003年的11%下降到8%。尽管预计后期将会恢复增长到11%以上,国内需求仍占据肉类消费的主导。
2004和2005年牛奶价格的走高扩大了2005和06年的奶牛数量。由于奶牛的高单产量,2005年牛奶产量增加,价格下跌,预计2006年形势将趋于2005年。
l
大规模、专业化的生产和生产率的提高将进一步增加奶牛的单产和牛奶产量。
l
单靠简单的增加集中喂养奶牛的数量来增加单产的方法,奶牛单产增长速度将减缓。
l
奶牛数量预计2006年后将会相对减少。产业退出比例较过去大大降低。
l
国内牛奶制品需求增长速度减缓,人均液态牛奶消费将下降。
l
2006年牛奶价格将会下降。2007年反弹式上涨。预计2007年后价格会保持平稳。
美国农业部门总指标:农场收入、食品价格、贸易额
国内和国际经济的增长将提高美国农场部门收入。尽管出口竞争加剧,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扩大了世界贸易和美国农产品出口。并且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尤其是玉米制乙醇需求的增加会进一步提高市场价格和现金收入。增长的生产本钱和政府支付的减少会局部抵消现金收入的增加。这将使得农场收入自2006-2021年保持在稳定水平。消费食品价格将缓慢上涨,低于通胀速度。
现金收入的减少,政府付款的降低以及生产本钱的上升将使2006年的农场净收入下降。之后,种植的增加将提高现金收入。预计农场收入会相对平稳在540亿美元一年。比90年代的平均480亿美元高。
政府直接付款预计将由2005年的230亿美元降至2021-14年的130亿美元,2021年烟草配额支付到期之后降至115亿美元。
l
预期价格上升后,价格敏感性支付将在后期降低。
l
政府购置占总现金收入的比重将由2005年的8%下降至后期的5%。
生产支出:
生产支出约和通胀率同步增长。主要分为三大局部:原材料投入〔种子、饲料、幼仔〕、生产投入〔燃料、肥料、虫药、电〕和其他〔人力、利息和其他支出〕
l
最大支出项是其他,主要是来自人力和利息本钱的上涨。
l
生产投入本钱由于油价和作物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增长。
l
原材料支出增长低于通胀率。
l
到2021年,现金支出将占毛现金收入的80%,2000-05年平均只有73%
资产负债率:
l
耕地价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决于土地质量和位置,城市开展的需求、重建需要、信贷条件、非农业投资时机、生产风险和天气的不确定因素。由于经济的扩张,对非农业用地需求的增长提高了土地价格。
l
资产负债率缓慢下降,由2005年的13.4%降至期末的12.4%。
食物通货膨胀率:零售食品价格上涨低于总体通胀率
l
在家庭购置食品中,深加工食品的价格将会上涨
l
快餐和食品效劳行业的收入上升
美国农业贸易价值:
由于全球收入的上升及食物需求的增长,美国农产品出口值将增加,数量和价格都将上升。国内消费者需求也会刺激进口的增加。
l
美国农产品出口预计将从2006年的645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849亿美元。
l
高价值产品出口持续增加,占到美国出口的三分之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主要有动物产品和园艺产品。
l
2021年美国农产品进口将上升至840亿美元,园艺产品进口增长迅速,占到进口增长的一半,加工食品也会持续增长,占到美国农产品进口的一半。
l
总的来看,美国农产品贸易会出现小的盈余。
农业贸易
全球农产品贸易持续扩大。
开展中国家的开展增加了农产品贸易的需求,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改变了饮食的多样化,增加了对活畜产品的需求,以及水果、蔬菜和加工产品的需求,较高的人口增长率也促进了进口的需求。而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兴旺国家的需求。也将会受到禽流感、疯牛病和口蹄疫等疾病的影响。支持国内肉食生产的政策也会进一步促进饲料用粮食的贸易。
不仅在传统的出口国诸如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之间会产生进一步的竞争,那些在农业领域加大投资的新兴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等国家的竞争也会加剧。
乙醇和生物能源的生产会对全球玉米和蔬菜油需求和价格产生重大影响。一些国家油籽压榨能力的扩张也将进一步加剧对油籽的需求。
本预测假设各国遵守已由的双边和多病协定,并延续持续的开展路径。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和贸易改革继续进行。农业科技及消费者偏好的改变都基于以往经验性的判断。
自从90年代名全球大豆和大豆产品的贸易就已超过小麦和其他粗粮。蔬菜油和蛋白粉需求的增加也将使未来几年大豆和其制品的贸易超过小麦和其他粗粮。
l
这三大类主要产品种植面积此消彼长,相互竞争。在巴西和印度尼西亚新增更低都已用来种植大豆和进行棕榈油的生产。
l
由于前苏联和中、东欧进口的减少,全球小麦和粗粮贸易并未增长。未来十年,全球粮食贸易的需求将主要来自开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和中东地区。
l
除了巴西、阿根廷和印尼很多国家的作物种植面积都在减少。作物产出率增长将减缓。
l
作物生产总产量的增长减缓和世界人口的缓慢增长相抵消。人口因素是影响农产品需求的重要因素。另外,许多国家的人均收入上升增加了对蔬菜油和活畜及园艺产品的需求。
全球小麦进口:小麦进口的增长主要来自开展中国家需求的增长。主要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巴西、墨西哥和埃及。世界小麦贸易2006-2021年将会增长2000万吨。
l
埃及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小麦进口国到达900万吨,巴西将到达700万吨。
l
撒哈拉以南非洲、北非和中东的进口增加700万吨,占到世界小麦贸易的40%。尼日利亚也成为新兴的小麦主要进口国。
l
消费习惯的改变也将增加一些国家的进口。印尼和墨西哥的人均小麦消费量都将有所增加。
l
期初,低质量小麦的库存很大。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低价位。这将促使养殖用小麦替代局部玉米。韩国到2021年方案用100万吨小麦替代玉米喂养。
小麦出口:到2021年,全球五大小麦出口国〔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和阿根廷〕占世界贸易总量的75%。这比90年代的85%低了很多。主要是由于黑海地区出口的增加。美国小麦出口占据的份额将从25%降至23%。
l
加拿大、欧盟和美国小麦出口市场将小幅萎缩,澳大利亚、阿根廷和乌克兰及哈萨克的出口会相应增加
l
加拿大大麦和油籽需求的增加将减少小麦的种植及出口。
l
欧盟由于2004年的干旱将预留率由10%降低了到5%。预计今后将会恢复到10%。
l
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已成为小麦出口大国,占到市场的14%。乌克兰和哈萨克的出口将继续上升超过俄罗斯的减少量。
l
预计土耳其和中国及其他相对出口小国出口将会下降
l
尽管印度近年来有些出口,但是随着库存的减少,出口会减少。
粗粮贸易的增长取决于活畜养殖的扩张。主要需求国家包括墨西哥、北非、中东、中国和东南亚。
l
玉米是主要的饲料谷物。出口占到所有粗粮出口的76%。大麦占16%,高粱5%
l
牲畜喂养的商业化是玉米越来越重要的促进因素。尽管猪、牛和羊的饲料具有可替代性,需求较易受价格影响,高价格会改变饲料的使用种类。但是由于猪肉和禽肉生产的商业化,还是需要高质量的饲料。
l
预计未来粗粮贸易将每年增长2%,玉米占主要增长地位。
粗粮进口:2006-2021年世界粗粮贸易将增长1900万吨。三分之二的粗粮供给将用来满足动物喂养。工业使用相对较小但呈增长趋势。食用将下降。主要集中拉美、非洲和亚洲。
l
亚洲、拉美、北非和中东地区开展中国家的牲畜养殖部门的开展将促进进口的增加。
l
预计到2021年墨西哥的玉米进口将由2006年的730万吨上升至1300万吨。
l
北非和中东由于收入上升增加了对动物产品的需求,蛋白粉和谷物进口因此增加。
l
日本、韩国和台湾因为肉食进口的增加会减少粗粮进口。
l
欧盟从东欧国家进口玉米将会增加,尤其是来自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
全球玉米出口:美国是玉米贸易的主导国,尽管受乙醇生产的影响。美国玉米出口仍会增加。预计到2021年占世界玉米贸易的比重将由60%增至63%。
l
阿根廷将仍然是第二大玉米出口国。将从1100万吨增至1600万吨。
l
南非将继续出口200万吨玉米。由于国内土地改革方案预计产量会下降。
l
非欧盟的东欧国家玉米出口,主要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将增至300万吨。
l
巴西的玉米出口将实现翻番,到达450万吨。
l
中国由于养殖业的开展玉米出口将会下降。预计中国政策将向支持大豆进口倾斜。
中国玉米进出口:预计中国玉米产量将会增加以缓解进口增加和出口减少的压力。到2021-2021年,中国将成为玉米净进口国。中国北部玉米供大于求,而南方那么需求过剩。
l
玉米是东北地区的主要作物,可以满足韩国和临近亚洲国家市场的需求。由于中国交通费和增值税的降低,以及美国海运运费的上升,中国玉米具有国际竞争力。但是在国内由于高昂的运输费用,由东北到南方的流通将受到限制。
l
过去6年,中国玉米消费超过产量,库存减少。预计中国将会增加进口,减少出口,成为净进口国。
全球大麦贸易:由于麦芽和饲料用大麦需求的增加会出现上升。
l
由于养殖业的开展,北非和中东国家饲料用大麦进口将会增加。并且将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区域。
l
沙特阿拉伯大麦进口占世界30%
l
开展中国家啤酒需求的增加提高了对麦芽生产用大麦的需求,中国是最大的麦芽用大麦进口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是中国主要进口国。
全球大麦出口:传统的出口国主要是欧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新兴的出口国包括乌克兰和俄罗斯。
l
欧盟25国大麦生产将会扩大,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25国内贸易也会增加。向外出口预计将到达300万吨左右。
l
前苏联国家仍是主要的出口地区,超过500万吨。前苏联和欧盟25国加起来占到世界大麦贸易的50%。
l
麦芽生产用大麦将提高收益,扩大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生产。预计在后期麦芽生产用大麦的种植份额将会上升。
全球高粱进口:全球高粱贸易过去十几年到达近700万吨,预计在中期将减至500万吨,期末恢复增长。波动主要是由墨西哥导致的。
l
墨西哥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粱进口国。由于配额关税的降低,墨西哥玉米进口的增加减少了高粱进口。预计期末高粱进口在300万吨左右。仍然占到全球进口的55%。
l
日本将保持约130万吨的高粱进口。
l
美国是最大的高粱出口国,占到世界的80%,不会受墨西哥需求减少的影响。
l
阿根廷是第二大出口国,主要市场是日本、智利和欧盟。由于其他作物的利润上升,阿根廷高粱出口预计不会出现大的增长。
l
巴西出口将有所上升。
蔬菜油和蛋白粉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全球大豆贸易将到达3.6%的年增长,大豆油到达2.8%,豆粕2.2%
l
来自中国、北非国家、中东和南亚国家的需求使得大豆进口增长速度超过豆油和豆粕。并且由于蛋白粉的剧烈竞争将进一步减少利润,油籽粉的需求将局部被转移向其他廉价的面粉。油籽压榨能力的竞争也将使局部企业退出市场。
l
中国压榨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对大豆和其他油籽的需求,大豆产品需求影响不大。
l
巴西持续增长的大豆种植面积扩大了巴西的大豆世界贸易份额。到2021年大豆及豆粕出口占世界出口份额将由32%增加至45%。
l
阿根廷因开展玉米种植,大豆面积将有所下降。
全球大豆进口:
l
欧盟一直是豆粕的主要进口国,直到2002年也是最大的大豆进口市场。但是由于欧盟其他谷物生产的增加,大豆进口将下降。
l
中国国内玉米和大豆生产和进口政策,以及国内压榨产能的提高将使中国未来十年进口世界70%的大豆。
l
东亚地区由于肉类进口的增加,蛋白粉和油籽进口将会下降。尤其是日本。
l
阿根廷压榨产能的提高将使得在期末到达年进口300万吨。
全球大豆出口:
l
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将占到世界出口的90%。
l
巴西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及其产品的出口国。在中期会有局部土地转种玉米。但是中西部土地种植的扩张将会使巴西大豆面积保持每年4%的增长,在2021年将到达3000万英亩。
l
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出口减少。
l
阿根廷压榨产能的提高以及转种玉米,预计将从巴乌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维亚进口局部大豆。出口将保持700万吨。
全球豆粕进口:
l
欧盟仍将是最大的豆粕进口国。大豆压榨的高本钱和豆粕的低价格将减少大豆和其制品的进口。
l
北非和中东地区由于养殖业的开展成为主要豆粕进口地区。
l
如果禽流感得到控制,拉美、东南亚和前苏联国家进口将会增加。
l
墨西哥蛋白饲料和蔬菜油的需求继续增加,但是由于国内压榨工业的扩张,大豆进口会增加,而豆粕进口增幅会下降。
豆粕出口:
l
阿根廷、巴西和美国仍将是最打的豆粕出口国。
l
阿根廷将是最大的出口国,占世界份额将由45%上升至53%。美国和巴西份额相对萎缩。
l
巴西国内养殖业的需求减少了豆粕的出口。
l
中国因为压榨产能的扩大,豆粕出口将升至每年100万吨。
l
欧盟出口较少,主要出往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印度出口由于国内养殖业的开展减少。
全球大豆油进口:
l
各国豆油进口都将增长。印度和中国仍是最大的进口国。北非、中东和拉美国家也会增长。
l
由于豆油的低关税,印度豆油将会有大的增长。国内大量的需求和生产能力的局限将使印度保持最大的进口国地位。
l
中国由于对高品质蔬菜油的需求大增,大大扩大了国内油的生产,也提高了进口量。
大豆油出口:巴西和阿根廷豆油出口占全球的份额将由80%升至85%
l
阿根廷是最大的豆油出口国,国内拥有巨大的压榨产能和大豆种植面积。
l
巴西由于种植面积的增加,豆油出口量和在世界市场的份额都有所上升。
l
欧盟和美国是其次的主要出口国。市场份额在下降。
全球大米进口:预计大米贸易从2006年到2021年将每年增长2.5%,到达3300万吨,比2002年增加15%。
l
长粒大米占大米贸易的四分之三。长粒大米的主要进口国家是东南亚和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印尼、尼日利亚、伊朗、伊拉克、菲律宾和沙特阿拉最大的主要的进口市场。
l
中粒和短粒大米占全球大米贸易的10-12%,主要进口国是日本、韩国、台湾、土耳其和约旦。预计中粒大米的增长将远远小于长粒。只有韩国预计会增加进口。
l
香米贸易占剩下局部。主要由高收入消费者进口。
l
印尼和孟加拉国是最大的大米进口国,随着人口的上升,进口会进一步增加。未来大米贸易增加的22%都将用来满足这两国的需求。
l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东地区也是大米的主要进口国。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及根底设施的缺乏,这些地区产量有限。预计未来30%的贸易增长都将用来满足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需求。
大米出口:
l
泰国和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占到全球的近一半,根本上都是长粒大米。
l
预计美国前期仍将是第三大出口国,但是随着国内需求的上升和产出率的缓慢增长,出口能力将受到限制。
l
预计印度在中期将成为第三大出口国。印度出口包括低质量的长粒大米和少量高质量的香米。
l
巴基斯坦近些年来超越中国成为第五大出口国,到达220万吨。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出口的减少。但是巴基斯坦大米生产收到水资源短缺的影响将难以实现增长,主要出口高质量的香米和低质量的长粒大米。
l
中国出口大米已由200万吨降至近几年的90万吨。由于种植面积的减少未来中国大米生产不会有大的增加。国内消费根本持平。中国驻澳出口高质量的中、短粒大米,销往东北亚,以及一些低质量的长粒大米,销往撒哈拉以南非洲及低收入亚洲国家。
全球棉花进口:由于2004年棉花贸易配额的取消,棉花、纺织服装贸易将受到大的影响。低本钱将决定生产分布。低人力本钱国家的纺织生产和棉花消费将以进一增加。欧洲和东亚高人力本钱国家棉花进口将将少。
l
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纺织业将因此收益。
l
中国在2003-2004棉花出现短缺时进口了大量棉花。未来,中国棉花进口将极大增加,到2021年将占到世界进口的46%。
l
印度的纺织业也飞速开展,但不会超越中国。其市场定位和收入增加速度也滞后于中国,因此棉花消费增长有局限性。
l
土耳其也是纺织服装出口大国。但是预计未来10年其棉花进口会缓慢下降。
l
欧盟、日本、台湾和韩国进口逐步下降。
棉花出口:棉花生产继续向资源充足、技术高效的低本钱国家转移。美国、撒哈拉以南、澳大利亚和巴西都将从配额的取消中收益。
l
美国仍然是最大的棉花出口国,每年出口额约1600捆。
l
中亚地区也是重要的棉花出口地区。但是由于政府促进纺织业投资的政策,出口将更偏向于纺织品的出口。
l
撒哈拉以南非洲已经超越中亚成为主要的出口市场。随着出口导向型政策的实施,很多南非国家扩大了棉花生产。
l
印度棉花生产率提高,预计前期出口将实行增长。
世界肉食出口:人均收入的提高促进了全球肉食需求的上升。疫病也将会是继续影响肉食贸易的重要因素。
l
2003年加拿大和美国出现的疯牛病减少了加拿大对美国牛肉的出口。2004-2005年实现恢复增长。预计加拿大牛肉出口将实现稳定增长。
l
欧盟的扩大扩展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减少了对非成员国的出口。持续走强的欧元和减少牛肉生产的政策也使得欧盟牛肉出口竞争力降低。
l
阿根廷的牛肉出口近两年骤增。但是出口税及国内政策将削弱其竞争力。预计出口将会下降,但是会高于2004年水平。
l
巴西养猪业的开展将扩大对俄罗斯和其他一些价格敏感国家的出口。
l
美国禽肉出口也将面对更强的竞争。巴西以其较低的本钱和价格形成较强竞争力,产量和出口量骤增。
l
由于禽流感的出现,泰国冷冻禽肉出口被禁止。但是泰国熟食禽肉制品出口骤增,抵消了非熟食品的减少。
牛肉进口:巴西和印度成为低质量牛肉的主要出口国。预计美国和加拿大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将逐渐恢复。
l
韩国和日本高品质牛肉国内需求上升,美国牛肉出口有望恢复。但是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牛肉的进入,美国牛肉市场将萎缩。
l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出口美国的牧草养殖牛肉及其制品有所下降,但是亚洲进口的增加将扩大澳新两国的出口。
l
预计美国出口墨西哥市场牛肉将强劲增加。
l
俄罗斯于2003年制定了关税配额制度,预计2021年仍然有效。长期来看,俄罗斯国内需求的增长将促进其牛肉进口。俄罗斯主要的进口来源是欧盟和巴西。
猪肉进口:
l
墨西哥猪肉进口在2006-2021年将到达40万吨,成为增长最快的国家。
l
东亚富裕的国家和地区由于进口饲料本钱的上升及环境制约,将增加猪肉进口。在韩国和日本,消费者对疯牛病的担忧也将进一步促进猪肉的消费和进口。
l
俄罗斯仍然是欧盟和巴西猪肉的主要进口国。
l
中国猪肉产量和出口持续飞速增加。尽管进口也在增加,但是中国仍然是净出口国。
禽肉进口:
l
俄罗斯国内禽肉需求旺盛,仍将是最大的禽肉进口国。
l
俄罗斯低关税配额继续增加,配额外关税逐渐降低。美国禽肉将占据俄罗斯进口禽肉配额的75%。
l
墨西哥是禽肉进口第二大国。
l
中国禽肉国内的大规模增加将满足国内需求,但预计进口也会增加。
l
因为禽流感的影响泰国和中国的禽肉出口将局限在熟食上。
l
沙特阿拉伯的禽肉进口也会继续增加。其国内产量也会增加。
l
开展中国家收入的上涨将促进低价值禽肉制品的消费。
l
第五篇:美国农业部数据采集和发布简介
美国农业部信息采集和发布制度简介
美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农业统计体系,形成了以美国农业部(USDA)及其所属的国家农业统计局(NASS)、经济研究局(ERS)、海外农业局(FAS)、农业市场服务局(AMS)、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WAOB)、农场服务局(FSA)、首席信息办公室等机构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分析、发布工作体系。美国农业部与全国44个州的农业部门合作,设立了100多个信息收集办事处并配备专职的市场报告员,负责收集、审核和发布全国农产品信息。其提供的市场信息涉及120多个国家、60多个品种,涵盖主要农产品的全球产量、国内产量、供求情况、价格变化等情况,并在法定的日子里公布,农民可以通过网络、电话和邮寄等方式,得到完整的市场信息。
一、农业信息收集机制
(一)立法实现信息共享。美国从信息资源采集到发布均实行立法管理,并不断完善这种体系。1946年美国农业市场法案授权规定,凡享受政府补贴的农民和农业生产者,都有义务向政府提供农产品产销信息。
(二)统一的调查方案。美国实行联邦和州两级立法与议会、政府和联邦行政机关多层次立法的体制,保证全国农业统计在调查方法、调查项目、调查时间、调查口径等方面的一致性、可比性、唯一性、权威性。
(三)规范化的调查程序。美国农业调查的基本程序是:调查人员培训→实地调查→基层调查及编辑→上报州统计办公室→州统计办公室编辑(通常采用电脑软件自动检验审核与统计师总结审核相结合,有问题立即返工或调查)→预计→报告农业部统计局→统计局审核→编辑统计资料→分析评估→发布共享。
(四)全面、翔实的信息调查内容。信息调查内容涵盖:农牧产品价格、支出、劳动力及其工资情况,农业生产与效率、收入、成本与开支、消费与利用情况,土地价值与土地使用情况,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测算,农场合作组织情况,市场新闻,国外农业情况,农业资金平衡情况等。
二、农业信息分析机制
(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预报分析。美国农业部建立了农产品供需平衡表制度,这一制度结合了定量化的商品模型预测、定性的专家判断以及分析人员的深层次研究。模型选取的背景变量涵盖本行业和相关行业的最新市场信息和经济指标,以及反映本国重大的政治、经济政策变化与全球政策变化交互作用的综合指标。
(二)规范的信息处理。美国农业部信息的第一手资料大多依靠其有关业务局的抽样调查得出,对抽样数据按照一定比重推算得出全国的数据,然后参照普查数据进行验算校正。
(三)封闭的预报分析。美国农业部采取封闭研讨方式预报分析市场敏感的主要农产品品种。商品评估综合协调委员会(ICEC)每月召开一次“过夜的封闭会议”,估计分析汇总结果,形成平衡预测报告。另外,美国农业部统计局作物生产报告和世界农业供需评估报告也是全封闭起草,并在每个月指定时间发布。依照美国法律规定,在信息公布之前,任何人不得泄漏报告的内容,违反者要受到经济和刑事处罚。
三、农业信息发布机制
(一)严格的信息发布制度。美国政府对农业信息发布的时间、程序等都有着严格的制度和规定。美国国会要求,美国农业部每个月都要对世界农产品的供求形势进行一次预测。在每个月的第2个星期,来自农业部各部门的专家,必须在特定的时间内进入一个全封闭的会议室里,先将国内各州送来的生产调查资料开封,再配合全球市场产销态势,审定各产品的预测数字,最后达成代表农业部的官方预测,以报告方式对外公告。
(二)信息发布的权威性。美国农业部及其所属相关机构承担信息发布职能,其发布的国家一级数据必须与国家农业统计局和世界展望委员会发布的数据一致,并在发布前得到机构间的批准,确保发布信息的权威性。各州统计办公室只能发布由国家农业统计局认可的统计资料,而无权发布其他任何资料。由于所有调查资料汇总由下而上,数据发布由上而下,从而避免了数据冲突。
(三)信息发布快速且途径多样。在NASS和WAOB信息发布的第一时间里,通讯社记者在封闭区内就会把有关作物生产和预测报告用电子化方式发布出去;同时,NASS和WAOB也会在信息发布之后快速将报告放入互联网。报告还以传真、电子邮件和书面形式提供。此外,每个机构都建立了一个查询服务站,来确保公众或用户能够现场咨询并得到快速答复。
(四)重视预报后偏差的评估与用户反馈。WAOB定期对预报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估,以计算预报偏差。美国农业部每年召开一次例会介绍公众关心的问题,并征求意见,同时接受电话或书信提问。
四、利益分配机制
(一)公众无偿提供信息,保密使用。所有被调查者均有义务按要求无偿提供有关信息。如果企业或个人提供的数据失真,将会影响到他们的诚信度甚至是享受的有关政府补贴。统计部门对于调查者提供的数据承担相应的法律保密责任,所有农业统计调查的个体数字是不对外提供的,有些个体数字甚至在汇总上报后消除。
(二)信息使用兼顾公益性和市场化。官方的信息服务由财政支持,通常是免费的,如农业部及其所属相关机构向社会发布的政策法规、统计数据、市场动态等方面的信息是免费的。其他非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信息绝大多数都是有偿的,信息的价值大小取决于信息的有用性和指导性。因此,在美国存在许多农业信息和咨询公司。
五、对我国农业统计的启示
一是制定法律,完善信息获取渠道。美国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比较通畅,能够掌握各种翔实的信息,从而为其分析预测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信息,如美国农业部在全国拥有200多万个农场主的基本数据资料库。对我国来说,应强化农业信息共享的法律和法规建设,保证一些基础性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上来;开辟多种信息获取渠道,为政府部门、涉农企业、科研人员、市场分析人员、投资分析人员等提供决策服务。
二是成立部门间信息管理与协调小组,保证信息的权威性和一致性。美国农业部成立了商品评估综合协调委员会(ICEC),负责国家农业统计局、农业市场局、海外农业局、农业经济研究局、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农场服务局等机构的农业信息管理与协调工作。通过制定规定保证他们所做的工作不受其他任何部门指使或管理。当前我国采集发布农业信息的部门有多个,数据信息一致性有待提高,信息的权威性有待加强。
三是加大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投资,强化农业信息公共服务。美国的农业部及其所属机构的工作人员都属于公务员编制,他们的工作经费都有财政支持。我国应明确农业信息统计、发布等工作的公共服务定位,进一步加大农业信息的资金扶持力度,发挥好农业统计在指导生产和促进流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