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员工队伍不稳定因素排查方案
员工队伍不稳定因素排查方案
员工队伍稳定,加强对员工队伍不稳定因素的排查,根据公司体系建设相关要求,特制订本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公司员工队伍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和化解工作。
一、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原则
(一)部门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对其正式、外聘、返聘等全体职工的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负责。
(二)宣教为主的原则。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加深对员工思想动态的了解和掌握,使员工情绪得到良好疏导,尽量防止不稳定因素的产生。
(三)抓早抓小的原则。对各种不稳定因素,要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排查机制。
二、不稳定因素排查措施
(一)信息监测。各部门建立不稳定因素监测机制,对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因素进行跟踪排查、动态管理和重点监测,随时掌握员工情况。
(二)信息报送。各部门对其员工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排查,查出的不稳定因素和发生的不稳定事件,要及时进行信息报送。1.报送时间:
定期报送:每周领导班子碰头会上各部门汇报所属部门员工的不稳定因素排查情况。
不定期报送:非定期报送期间,各部门一旦发现可能导致紧急事件的不稳定因素苗头,则应立即向纪检监察部报送。
2.报送内容:
部门员工是否存在不稳定因素;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原因、正在采取的措施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3.报送方式
报送材料以书面文字形式报送,特殊情况下可先用电话报告,后补报文字材料。
三、相关责任
员工队伍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未依照本方案规定履行不稳定事件的排查报告职责,隐瞒、缓报、谎报的,对相应部门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二篇:小学不稳定因素排查方案
小学开展学校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区局通知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请各基层学校严格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确定的排查范围及六个方面的排查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本校不稳定因素进行排查,并及时上报。
一、充分认识排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维护学校稳定,是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全局,压倒一切的大事,没有学校的和谐稳定,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组织开展学校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是做好学校安定稳定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我们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高度,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出发,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排查本校存在的不安定不稳定因素。通过排查,全面了解学校在办学行为,办学条件、后勤保障、教育教学管理、师生思想状况以及思想教育工作等方面的情况,及时掌握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问题以及校园不安全和不稳定的隐患,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科学依据。
二、排查工作重点问题
排查的重点问题:
1、招生、学籍、学历和收费问题。是否存在有违反上级有关招生精神事件;是否存在乱收费问题。
2、学校管理问题。学校是否严格办学管理,教育教学是否科学有序;教育质量是否有保证。
3、办学条件和食品卫生问题。教学设施、设备能否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室、图书室、文体活动场所(宿舍、食堂)等学习生活条件是否得到保证;是否存在食品卫生问题。
4、校园及周边环境问题。校园及周边环境是否存在可能引发群体性事端的因素;是否存在邪教组织的破坏和非法宗教渗透活动;黑网吧、无证经营的摩的等容易引发事端的问题是否得到有效遏制。
5、师生思想状况问题。当前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是什么;深层次、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有哪些突出表现。师生网上维权信息有那些具体反映。特别是经常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人员、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制造事端人员等突出的问题。
6、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存在基础弱、管理松散问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都按规定配备必要的政工干部,特别是一线政治辅导员;上级领导机关部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是否得到落实。
三、排查工作的时间、方法和步骤
1、排查工作的时间:2012年02月13日——07月
2、排查的工作方法:采取自下而上、点面结合、自查与抽查结合、听取汇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排查工作要坚持内紧外松原则,周密安排,精心组织,认真开展,扎实推进。
3、排查工作的步骤:总体上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自查阶段:02月13日——03月20日,结合实际,制定排查工作方案,组织专门力量在全面部署排查工作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确定排查的重点问题,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第二、抽查阶段:03月20日——05月15日,配合上级部门对各校进行抽查。
第三、整改阶段:05月15日——07月30日,各校对排查出来的不稳定因素,要积极采取边查边整改的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对排查出来的一些突出隐患要挂牌督办。
四、排查工作的要求
1、要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稳定的高度,立即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排查工作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表,根据提出的排查重点,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分类、分解、细化,把排查工作责任分解到各部门,责任到人。
2、要注重把握政策和策略,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维护教育政策严肃性、稳定性和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原则,认真分析、妥善处理。
3、要建立排查问题登记备案和台帐制度,实行问题消结和反馈制度,落实责任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要及时汇总、归纳和分析,形成专门排查报告,上报上级部门。
4、校园稳定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排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对排查工作领导不力、责任不落实,不能按时完成排查任务或不能及时排查出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不稳定隐患,造成严重后果的学校,要追究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责任;对直接责任人要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第三篇:不稳定因素排查情况报告
壤塘县宗科乡依冬村与炉霍县宗麦乡双玛村
草场边界不稳定因素排查情况汇报
为了确保我乡边界稳定,农牧民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政法委的安排部署,我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不稳定因素排查领导小组对辖区内的不稳定因素进行了全面排查;经过排查依冬村与炉霍县宗麦乡草场边界存在不稳定隐患,现将排查和预防情况汇报如下:
一、不稳定因素产生的原因
1.壤塘县宗科乡依冬村与宗麦乡双玛村、撒旭玛村比利沟二吉黑沟草场边界纠纷追溯到1966年。双方因为争夺争议草场放牧权问题曾发生过几次群体性事件,造成双方人员30余人伤亡,牲畜被赶走1000余头,直接和间接损失达200余万元;为了平息事态避免草场纠纷进一步恶化省州进行了调处;省委出台了省委„78‟2号文件和„87‟79号纪要对行政区划和草场边界进行了初步确认,并要求双方就草场使用权达成协议(该协议达成了依冬村借蒲瓦龙瓦沟(地名)以上草山给宗麦乡双玛村、撒旭玛村使用;争议草场双方共同放牧,我方先放牧,对方后放牧等协议。),给我县4个村(依冬村、卧龙村、大伊里村、阿斗村)500万元的损失补偿,但至今只兑现120万元。以后双方虽有小的摩擦但没有引发群体事件。
二、草场边界不稳定因素事态发展情况
2008年炉霍县宗麦乡双玛村、撒旭玛村违反协议,在双方存 1
在争议的草场内使用树枝等方式简单围栏圈定草场,2009年春节期间老百姓向乡党委、政府反映对方村民在原来的基础上下移了放牧界限并用铁丝进行了网围栏,在借用草场上建冬房5座,盗伐边界柏树;他们没有与我方进行沟通协调,伤了我乡群众的感情,严重违反了协议内容。针对这一情况,乡党委、政府在做群众安抚和好调查的同时,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和政法委进行了详细汇报,并且主动找到宗麦乡党委、政府及宗麦乡双玛村、撒旭玛村多次协商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留下了隐患。2010年对方在边界内修路和2010年、2011年网围栏继续向我方延伸,群众的情绪进一步被激怒;今年部分群众表示要利用8月2日在边界“炊烟祈福”的时机撤除网围栏。
三、农牧民群众的看法
(一)依冬村是半农半牧区牲畜少,双玛村、撒旭玛村是纯牧
区牲畜多;根据协议和历年放牧习惯我方群众认为:在争议草场内进行网围栏、修路、修房,没有和我方进行协商,他们严重违法协议,伤害了我方群众的感情,存在争夺草场资源的嫌疑。
(二)对方在比利沟修路,究竟是为了交通、放牧方便还是
侵占边界资源意图不明确,他们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我方群众认为他们是在争夺边界资源。
四、我乡工作开展情况
(一)针对上述矛盾纠纷,2010年和2011年,我乡党委、政府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政法委进行了专题汇报;与依冬村干部群众进行了交流,同他们讲清了厉害关系,避免事态进一步恶
化。
(二)2011年7月22日,在村干部带领下以阿达县长为组
长的工作组到二吉黑草场进行了实地查看,了解详细情况,经确认对方在争议草场修建了5座冬房、围栏1.5公里。
(三)乡党委、政府专门就此事召开了专题会议,协商如何
处理这件事;我方与对方乡村进行了初步接触,解决的时机不成熟。
(四)密切注意群众的思想和动态,积极向群众宣传法律法
规和方针政策。
2011年7月23日
中共宗科乡委员会文件
宗委【2011】26号
中共宗科乡委员会
关于成立不稳定因素排查领导小组的通知
各村两委、各单位:
按照县委、县政府和政法委的维稳工作安排部署,为了确保
我乡辖区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不稳定因素排查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海涛(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马吉富(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汪勤勇(维稳副书记、卧龙村工作组组长)
成员: 寇良峰(乡党委副书记、加斯满村工作组组长)
张利(专武部长、加斯满村工作组副组长)
茸准(人大副主席、卧龙村工作组副组长)
罗洪波(副乡长、依冬村工作组组长)
韩兴健(派出所指导员)
唐世斌(中心校校长)
汤成友(卫生院院长)
王扎(兽防站站长)
尕壤卓玛(司法助理员)
丁富强(办公室主任)
占灯(加斯满村支部书记)
依扎(加斯满村委会主任)
扎西(加斯满村村官)
夺洛(依冬村支部书记)
高向东(依冬村委会主任)
何礼松(依冬村村官)
肖红(卧龙村支部书记)
雄弟(卧龙村委会主任)
罗安华(卧龙村村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综治办,由汪勤勇同志兼
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2011年7月9日
主题词:材料不稳定意思排查领导小组通知报:县委办、政府办、政法委送:各村两委、各单位
第四篇:不稳定因素排查小结
不稳定因素排查小结
为切实做好社区稳定工作,现将近期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现在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时期,抓好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集中排查调处,防止发生集体上访时间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十分必要。因此,充分认识开展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集中排查调处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社区领导亲自抓,分管责任人具体抓,周密部署,统一行动,确保了这次集中排查调处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社区成立了 “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担任组长,安排各成员的主要任务。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在开展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集中排查调处活动中,坚持以“三个减少”为目标(即:群众集体上访减少,群众不满意的热点难点问题减少,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减少),做到四个到位(即:排查到位、调处到位、防控到位、宣传教育到位),全面排查社区存在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排查重点:一是抓好社区的防火防盗措施,二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人人都需登记办理暂住证,三是重点加强对节假日期间的排查工作,社区有28名群防群治成员,每天都会在社区内排查不稳定因素情况,确保社区稳定。
社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近期社区内无不稳定因素。
第五篇: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方案
千斤初中
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方案
根据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如下工作要求,指定本活动方案。
一、深入学习,统一认识
组织开展学校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是做好学校安定稳定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对做出了具体而详细的安排,要下定决心认真进行排查整治。我校要认真组织学习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开展学校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认真落实文件要求,认真排查本校存在的不安定不稳定因素,并认真加以整改,维护学校安定稳定。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我校成立学校不稳定因素排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责任到人,全面落实。
(一)校园维稳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付新焱
副组长: 吴建勋邱洪宝胡浩吴正光
成员:尹新宇张向盛余自许
(二)排查工作安排
1、学习和自查阶段(11月20日至12月10日)
学校于12月1日上午12:00之前按照要求开展自查,工作情况形成自查报告,汇报学校自查情况。
2、抽查与整改阶段(12月10日—12月30日)
学校应认真做好迎查工作。学校将对全体学生进行检查。各班要积极采取边排查边整改的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提出具体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对排查工作不烽,责任不落实,不能按时完成排查任务或不能及时排查出可能引发群体事件的不稳定隐患,造成严重后果的老师,要追究责任和给予处理。
2010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