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城镇警务建设

时间:2019-05-14 01:4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小城镇警务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小城镇警务建设》。

第一篇:论小城镇警务建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论小城镇社区警务的发展模式

姓 名: 姜 义 单位名称:辽宁省本溪市公安局 准考证号:012208120065 论文字数:6600 邮政编码:117000 联系电话:***

论小城镇社区警务的发展模式

[摘要] 社区警务是当前公安派出所工作改革的主体,公安派出所正在大力推行的警务改革,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社区民警立足于社区,扎根群众,最广泛地利用社区治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群防群治的功效和提升社会治安的防控能力。随着小城镇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警务工作对抑制和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构建和谐局面的作用愈加明显。应该明确社区警务建设的必要性,充分利用小城镇发展进程为社区警务创造的有利条件,同时要正视小城镇的现状特点给实施社区警务带来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小城镇开展社区警务的思路和模式。

[关键词] 小城镇 社区警务 探索 模式

社区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指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的关系。社区可以被定义为由聚集在某一地域并且有着共同集体情感的人群所构成的社会单位。村镇、城市街区等均可称之为社区。社区的范围可大可小,往往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来确定。一个城市,城市的一个区,一个村落,一条街道都是规模不等的社区。小城镇原是一个人文地理学概念,作为社会学社区研究中的概念,这个概念非常恰当地表明了集镇作为一个中介社区在城乡关系中的独特性质。小城镇社区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比城市低一层次,又比农村高一层次,中间性质,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性质。“小城镇”这一名称,既无行政上的含义,亦无确定的人口标准,一般是对县级建制城镇以外的地方服务中心的统称。按照中国的情况,县以下的多数区、乡行政中心,具有一定的工商服务和文教卫生等公共设施,习惯上均称为小城镇。小城镇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地域开阔。人口相对少,地理环境上开放性强。

2、在社区内,居民之间交往比较密切,对公共事务热情高,但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社会接触面相对狭小,所以应付和处理矛盾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导致违法犯罪案件的产生。

3、相对城市社区来说,小城镇社区成员对社区基层组织依赖性和对所在社区的心理上归属感较强。小城镇可分为:一是围绕城市的卫星镇;二是以县城为主的中心镇;三是省与省、县与县接囊处的边境镇;四是依傍大型企业而兴起的工矿镇,还有旅游镇。

我国社区警务是公安部根据国务院2000年提出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社会管理的大前提下出台的。我国是世界上开展社区警务最早的国家。所谓社区警务就是警察立足于社区,通过优质的服务来加强与民众的合作,密切警民关系,形成网络,辅以多种矫正和疏导措施,以预防犯罪,先发制敌为目的的警务理论和警察活动方式。社区警务也可理解为是警方和社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活动,是社区居民在警察带领、指导、支持下,采取各种合法手段、方式,充分运用社区资源,改造社区环境,以全面、系统长效地维护社区公共安全,旨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的治安问题。

经过这几年的社区警务改革,我国部分大中城市已基本实现了警务工作的战略性转移,以“警察形象柔性化、警民关系伙伴化、警务对策前置化、警务活动社会化”为主要特征的社区警务模式已具雏形,这些比较成功的社区警务模式也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从城市社区警务工作到小城镇社区警务工作,由于两种社区的形成结构、区域条件以及社区成员组成等方面的差异,社区警务在小城镇地区实施相对于城市地区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这种新的社区警务模式目前还没有现成的可供参考的相应的管理工作模式。小城镇社区警务是指与小城镇社区建设同步规划、联合办公、职能互补、运作协调、资源整合、共保平安的社区警务运作方式。研究小城镇社区警务,有效控制小城镇犯罪大幅度上升势头,维护小城镇社会秩序稳定,这不仅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落实到基层的关键,并且也是对于保卫和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各类专业市场的发展,维护城镇、农村的治安,减少犯罪活动对城市的骚扰和侵害,都有重大意义。

一、小城镇推行社区警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小城镇快速发展进程,刺激和推动了社区建设,同时也为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小城镇的发展目的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这种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必然刺激和带动整个社区的建设。事实表明,相当一部分小城镇已初具城市社区的雏形,城市社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功能日趋完善,有的城镇已按实际发展需要划分出若干独立的工作、生活模块,这实际上就是按城市社区的模式进行管理,只是名称没有改变而已。

2、小城镇社区的稳定性为推行社区警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小城镇是一个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相应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重点所在。在已推行社区警务建设的小城镇,社区警务建设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社区居民的支持和认可。小城镇社区系统的稳定性较强,相比较城市社区来说,开展群防群治和为民服务工作具有更好的亲和力,易拉近警方与群众的距离,促进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改革开放以后,小城镇的经济快速发展,区、镇、村各级组织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按照社会综合治理的要求,各级政府对社会治安的投入力度明显增加,为社区警务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小城镇发展进程中探索出的一些新的超前的基层基础工作模式不仅丰富了社区警务建设的内容,而且促进了社区警务建设的进一步深化。为了解决小城镇发展进程中带来发一些新的治安问题,各级公安机关不间断地进行摸索和实践,创造出许多新的有效做法。如外来人员管理一条龙服务、出租屋登记发案倒查制、小区安全管理模式以及责任区民警监督考核机制等等,都是小城镇发展进程中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实践的结晶。这些做法和模式不仅与社区警务的内容相吻合,而且有的已走在社区警务改革的前面。小城镇相互之间结构差异小,推行社区警务可采用相对成熟的共同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省社区警务资源。

4、加强小城镇社区警务建设既是当前和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治安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新扩增的小城镇人口必然导致小城镇的社会治安状况更加复杂,推行社区警务也就势在必行。因此,实施小城镇社区警务也是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二、推行小城镇社区警务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是上讲,小城镇是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发展阶段。在这种独特的社会发展阶段开展社区警务工作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小城镇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特别是小城镇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建设社区警务模式带来了有利的因素和条件;另一方面小城镇一些相对不完善、相对滞后的管理机制以及本身存在的薄弱环节给社区警务模式的建设带来了困难和新问题。也就是说小城镇的现状与社区警务既有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一面,也有不相适应、相互冲突的一面。

1、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尚未随着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而更新转变。思想观念的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表现为对社区警务的内涵和外延没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片面的认为社区警务就是原来责任区工作的“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造成消极应付的局面。在小城镇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也包括公安民警不仅对社区建设和社区警务的理念比较陌生,一时难以接受,而且对小城镇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问题也没有完全转过弯来,要适应这种变化必然有一个过程,在这种磨和期内开展社区警务必然会遇到一些人为的阻力和困难。另外,“重打轻防”的倾向依然突出。一些基层领导依然下达破案作为硬指标,视防范为软任务,向派出所直接或间接下达破案或打击指标,致使基层派出所在改革过程中不能有效减负,全力投入社区警务的建设。三是求稳怕乱的思想突出,对社区警务工作模式在整个治安工作中的战略性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推行社区警务持观望态度;有的基层领导将责任区民警改称为社区民警,对社区警务工作未作根本性的调整。

2、机构调整、警力配置和经费安排制约了社区警务工作的展开。目前,小城镇地区的公安机构设置和警力配置基本上是10年前的框架和模式,在地域范围人口数量及治安复杂程度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既没有随着小城镇发展的步伐调整机构,也没有按比例逐步增加警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厂企业雨后春笋般崛起,大量外来人口涌入,随之而来的治安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近几年刑事发案均在高位徘徊。如此繁重的管理任务,如此复杂严峻的治安形势显然是现有的公安机构设置和警力配置所无法承受的。社区警务改革的目标是做到警务前移、警力下沉、加大防控力度。从这个角度上看,解决警力不足、经费困难不仅成为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而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和任务,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关系到社区警务建设的成败。

3、一些小城镇地区基础工作欠缺和管理机制滞后,开展社区警务的前提条件准备不够充分。开展社区警务一方面是对原有不适合新形势发展的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模式进行改革,多年来各级公安机关迫于严峻的治安形势的压力,不得不把社区民警作为打击破案的重要力量。虽然在某一时期这是稳定大局的需要,但从长远来看,客观上削弱了派出所的基础工作。非警务活动过多过滥;打击破案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基层社区民警自己可安排的时间就很少,只能花极少的时间下责任区兜一圈,或者跑几次,没有时间对重点人口进行排摸、调控,以致对自己责任区内的情况缺乏了解,不能及时有效的收集各类信息,致使信息不灵,造成不少重点人口漏管、失控。一方面苦于打击无线索,另一方面发案后社区民警提供不出线索,或有了线索却找不到人。辖区内有些犯罪嫌疑人长期进行违法活动,社区民警一无所知,辖区内的对象被外单位打击处理,却一点情况也不掌握。外来人口和重点人口管理等基础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应付上级检查考核。

4、责任(社)区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与社区警务建设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社区警务建设开展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社区民警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社区民警是社区警务建设的排头兵、直接负责人和主力军。因此,提高责任区民警队伍素质是建设和完善小城镇社区警务的第一要素。

5、小城镇人口数量呈洪峰型高涨,人口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加大了社区警务工作的难度和不可预见性。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倒挂,人口结构发生质的变化,这是小城镇最显著的特点。这一特点一方面决定了在小城镇中开展社区警务工作与内地、大城市的不可比性,另一方面独特的人口结构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增加了管理难度,外来人口违法犯罪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不可彻底解决,这从客观上导致在小城镇社区警务的工作任务变得更加艰巨,情况更复杂。这是小城镇的最具代表性的特点。

三、积极探索小城镇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的思路和模式

要搞好小城镇社区警务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小城镇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要充分利用优势和有利的条件,大胆探索和尝试,概括起来讲就是:

(一)工作重心调整,正确把握社区警务建设的实质和精髓。

社区警务建设并不是只改一下名称、换几块牌子、增加几本台帐那样简单。名称要改、牌子要换,台帐要增加是必然必要,但这只是社区警务建设的一个环节,关键问题就是要正确把握其实质性的内容:

1、外来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社区警务建设的重点。小城镇社区警务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管好社区实有人口,但小城镇实有人口管理的内容和内涵与大城市有本质上的差别。外来人口、出租屋管理才是小城镇发展进程中实有人口管理的重头戏,也是社区警务建设的重点,利用社区警务建设的契机,不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社区民警要通过人口管理的规范化建设,真正做到:各类人口尤其是流动、暂住人口和重点人口底数清、情况;对社区内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发现得了,控制得住,提供得出。

2、社区防控——社区警务建设的主题。社区警务改革的出发点和目标是改变以往重打击轻防范的做法,将治安防范摆到突出的位置。社会治安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在社区。社区民警要把社区各方面力量有效组织起来,从人、地、物和时间、空间等方面,组织开展预防犯罪宣传教育、邻里守望、对违法犯罪高危人群教育转化、推广各种防范硬件措施等各种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区群众性治安防范活动,构筑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营造一个“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大环境,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有效促进防范工作的落实,从而减少和控制可防范性案件的发生。依此,社区警务建设的每个工作环节都要围绕这个主旋律进行,从而达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

3、服务群众——社区警务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公安工作和人民警察的宗旨,社区警务建设应该充分体现这一点。通过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将服务延伸到社区,拓展服务的范围,全方位提升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警民关系的融洽程度直接决定着社区警务工作的成败,建立鱼水相融的警民关系,使群众对警方产生认同、依赖和信任感,从而关注、支持警方工作。这是建立面向21世纪新型警方公共关系的内在要求,也是检验社区民警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标准。

(二)地域划分的调整,找准社区警务建设的切入口和突破口。

要保证社区警务建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并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必须对地域概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彻底解决小城镇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地域扩大延伸、跨地域发展所带来的管辖不清、职责不明、管理出现空挡等实质性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动真格,痛下决心,从公安体制改革、警务区(责任区)的划分确定等治本方面入手:

1、机构改革、警力整合为社区警务建设的着力点。要将社区警务建设与当前正在进行的公安机构改革机密结合起来,公安机构改革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区建设。特别是改革后的派出所设置要与地域管辖相一致,与社区警务建设相衔接,要求派出所科学设置,警力合理配置。社区警力合理配置是社区警务建设的基本要求。要根据社区规模、地域大小、治安状况、人口因素、警力情况、民警素质以及民警的实际承受能力等综合因素,科学设置,合理配警。目前,有些地方已经对派出所的主要职能、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以及整个派出所的布局等进行明确规定,这标志着公安机关机构改革设置调整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从整体来看有两个特点:一是通过对现有派出所的调整设置,重新划分了派出所的管辖区域,有效地整合了警力资源,基本上与小城镇的地域发展实际相配套,使有限的警力得到了充分利用;二是每个派出所设置4或5名所领导,充实和加强了基层派出所的领导班子,这与小城镇发展进程中基层派出所所承担的繁重的工作任务是相一致的。

2、警务区的划分为社区警务建设的支撑点。目前,小城镇地区普遍存在警务区过大,划分不科学的问题。造成管辖范围普遍过大;管辖的实有人口情况分配不均衡。要改变这个状况,必须对警务区重新划分确定。在实际操作中要改革以往由派出所自行划分警务区的作法,首先必须明确社区民警的配备比例不得少于总警力的35%。在此基础上由分局业务部门根据社区民警人数对照辖区面积、人口、出租屋数量以及治安复杂程度等因素,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划分标准,再由各派出所具体实施,分局负责宏观指导。通过警务区的划分,配齐配强社区民警,落实责任,确保社区警务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运作模式的调整,够建适合小城镇的社区警务工作框架和特色。

具体地讲,小城镇社区警务工作的模式是“234”的框架。

1、两支队伍为主体的社区治安资源整合机制。实现社区警务工作机制的责任区民警必须建立社区治安资源整合机制。首先是配备能指挥得动、管理到位、素质较高并切实发挥作用的两支专职协管力量:一支是户管员队伍,主要协助社区民警开展外来人口出租屋管理,另一支是保(治)安员队伍,在社区民警的指导下,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治安巡逻守护。在此基础上,还应充分挖掘社区其他治安资源,对社区企事业单位的保安员进行有效地整合,开展群防群治。

2、三大功能为轴心的社区警务服务体系。统一在每个社区警务室设置综合服务平台、调解室、民警办公室(有条件的可以设治安力量备勤室)三大功能摸块,并相对应推出四个方面的服务项目,形成社区警务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一是警务咨询、法制宣传、受理群众报警求助;二是治安民事纠纷以及可以调解处理的治安案件的调解处理;三是外来人口、出租屋登记变更以及房屋租赁中介服务;四是受理身份证、儿童证、暂住证的申请以及治安管理业务初审。

3、四个转变为核心的社区警务运作方式。一是由原来责任区民警单兵作战转变为与治保会联手紧密配合。一方面将社区民警安排到社区(居委会)或者是村民小组任职,加强协调和沟通;另一方面,硬性规定治保主任或治保会成员必须参与社区警务室的日常工作、值班、备勤,每周不得少于一定的工作日,同时与社区民警轮流受理治安民事纠纷的调解处理工作;二是由单向接处警转变为双向接处警。即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社区群众可以直接向社区警务事报警求助,派出所接到报警特别是现行案件在出警的同时,及时通知社区警务室的备勤值班人员或在社区巡逻的治安力量就近快速出警,进行先期处置;三是由原来按部就班转变为弹性工作制。社区民警除了在派出所正常值班和承诺的在警务室接待群众的规定时间外,其余时间灵活调整,采用“群众下班我上班”的方式,四是由派出所单个服务窗口转变为以社区警务室为平台的多个服务点。即在不违反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将由派出所窗口受理的服务项目尽量下放到社区警务室,由社区警务室直接受理和办理,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参考资料] [1]张兆瑞.社区警务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社区化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11 [2]谢朱景.对我国社区警务改革的理性思考.公安研究.2002第6期

[3] 冷幼民.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警务.公安研究.2003第1期

[4] 小城镇社区警务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孝感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信息网

[5] 小城镇社区警务建设思考.人民公安报.2002 [6]吕庆继.论社区警务改革战略.江苏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校刊.2004第4期

[7] 浅论新形势下的社区警务.辽河刑侦论坛.2005年11月7日

第二篇:论小城镇建设特色问题

论小城镇建设特色问题

加速城镇化,是党中央为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制定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遍布于广大农村数量众多的小城镇,有地域、经济、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注意营造城镇特色。富有特色的小城镇才具活力和凝聚力。

加速农村城镇化是营造小城镇特色的重要途径

综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都是逐步实现城镇化进而实现城市化的过程。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城镇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位更加突出。因此,城镇化是伴随着现代化的必然产物,中国要全面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实现农村的现代化,而农村的现代化,总是与乡村城市化相伴产生。

当今中国仍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人口绝对数量高达9亿左右。试想,如此规模巨大的农村人口,如果大部分都转移到现有的大中城市去,有关专家作过分析,必须再造一批与目前数量相等的城市方能容纳。中国大中城市的发展经历几百年、逾千年的时间,广大农村人口都转移到城市去这条路显然走不通。而星罗棋布于广大农村的小城镇才是就近就地接受农民进入城镇的最佳选择。目前,各地小城镇建设非常活跃,小城镇发展生命力极强。在这方面东南部沿海地区先期发展起来的一批批各具特色的小城市、小城镇,吸纳农村进镇人口几万人、上十万人的成功范例较多。浙江省温州市龙港镇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10多万人的小城镇就是一例。因此把发展小城市、小城镇作为农村城镇化的大战略,作为我国今后增加城市数量的重点是最终解决农村中广大农民问题的必由之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着力营造城镇特色,让千千万万的农民进入小城镇这块新天地兴办二、三产业,安居乐业,开创中国农民新的业绩。

建设规划要富有特色

城镇规划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这是实现城镇建设特色的根本保证。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主要可分为两大步骤:一是总体规划编制,是指导小城镇建设活动的宏观规划,对城镇发展规模、空间布局、城镇职能定性和发展方向等进行宏观指导与控制;二是建设规划,是依据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一般称作建设详规、修建详规以及有关专项规划等,是指导城镇建设的微观规划。城镇特色的形成,必须要在城镇规划有力、有效的指导下实现。规划工作必须坚持高起点、富有地方特色、重科技的原则,与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被联合国确定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黄山市宏村镇在几百年前,就懂得巧妙地结

合当地山水走向进行科学的规划,创造出了人居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成功典范。

鲜明的产业特色

小城镇建设必须有产业支撑,经济是城镇发展的动力,小城镇建设应促进经济发展,这已成为小城镇建设的共同理念。但是,各地在积极扩展小城镇建设规模的同时,必须认真思考如何依据本地资源、区位、人文、历史等优势条件,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才是小城镇发展的力量源泉。各地在制定规划时,应做好发展特色产业布局,努力建成自己带有鲜明经济产业特色、职能分工明确的城镇,如乡镇企业主导型、工矿服务型、商贸型、旅游服务型、边贸开放型、生态保护等不同经济类型的城镇。

独特的区域特色

城镇特色是一个城镇个性的反映。有特色和个性的城镇才具有吸引人的魅力。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中国在城镇发展历程中也同样创造出许多辉煌。有浓郁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向人们追述上个历史时代的文明和城市风貌特色的见证。北京申办奥运成功,其中我国的人文历史和众多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也是申办成功的要素之一。这说明有文化底蕴和特色的城市魅力是无穷的。如杭州、苏州以其丰富的人文历史和鲜明的城市特色,为全世界所倾倒,每年吸引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和考察访问者。小城镇中也同样有许多有特色的精品,如古县城平遥,江南水乡周庄、同里、乌镇,皖南山区古镇西递、宏村等。

可是,综观当前有些地方的小城镇建设,虽发展势头较快,但是精品城镇不多,有特色的更不多。百镇一面,城镇雷同比比皆是。很难从城镇特色上去识别这镇与那镇的区别。南方一个城镇在风景区内建了一座牌坊,看上去很恢宏,做得色彩艳丽,富丽堂皇。但这种北方风格的牌坊放在南方城镇的风景区,就非常不符合南方城镇风格特色,显得是不伦不类。

现在人们都称赞大连很美。大连市在当初确立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城市过程中有句名言“不求最大,但求最好”,这种“好”也包括了要有自己的特色。大连通过建设有自己城市特色的实践印证了特色的重要。

现在我国兴起小城镇建设热潮,在给自己城镇特色定位时,要把当地的人文历史、风俗民情、地域情况等充分考虑进去,要体现小城镇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城镇建设特色上折射出规划人的智慧之光。

鲜活的生态特色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保护生态平衡,营造良好的城镇生态环境,应该成为城镇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的永恒主题。早期城市的发展,曾走过一段误区,西方一些国家,曾把城市的工厂烟囱林立、火车拖着滚动的长烟等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而大肆渲染。国内不少城市也有这方面的教训。只注重城市经济发展而忽视保护生态环境,导致城市生态环境严重遭受破坏,城市水体变坏、空气污染、噪音严重等“城市病”,引起人们深刻的思考。所以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实施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治理水体污染,控制大气和污染源的排放,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许多城市提出把森林引进城市,把鸟类“请”进城市与人类为友就是很好的想法。

大城市过去所走过的误区,在今天小城镇建设中应当引以为戒。目前,就大多数小城镇而言,生态环境状况还比较好。但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小城镇发展不能重蹈一些大城市的覆辙。有些小城镇有着丰厚的人文历史,山体植被茂密,树木葱茏,水面较多、较大,自然风光比较优美,不少小城镇还拥有国家级、省级的风景名胜和自然保护区,这些都应当是为营造小城镇生态特色提供的最佳基础。

有文化品位的建筑特色

建筑是反映一个城镇文化品位和风格特色的重要标志。人们把耸立着的有特色的建筑精品比喻为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歌。无疑,城镇各类建筑群体如同是向世人们展示的一部部作品,是非优劣自有旁人评说。怎样才使自己城镇的建筑作品少留历史遗憾?首先,要做好城镇建筑特色设计定位。现在有些小城镇兴建一些洋楼或者是欧式一条街,这不是本土文化,没有民族味、地方味。我们不是排斥外国建筑文化,我国也有不少城市中保留着许多外国式建筑,但它是某种特殊历史年代留下的建筑印记。中国建筑文化博大精深,各种建筑风格和流派很多,城镇建筑特色设计,应当邀请富有经验的专业资质设计者,结合地方人文历史,文化习俗,创作出富有区域地方建筑特色、文化韵味的设计蓝图。在城镇建筑特色方案确立前,应组织各有关方面人士和专家研究讨论,设计方案的定位应当把最能体现一个城镇建筑特色风貌的东西展现出来。这样无论是对小城镇新区开发,还是老镇改造,都受到城镇建筑特色设计控制与指导,合理安排布局,对建筑物的高度、体量、立面、色调,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施工、工程质量等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确保小城镇建筑特色风貌总体上统一协调,使人感到这个城镇有魅力,有韵味。其次是城镇一条街、一条路或联片、组团或建设活动应依据城镇建筑特色的总体要求,在建设方式上实行综合开发建设,其效果更好。三是小城镇里零星房屋建筑,同样应依据城镇建筑特色设计要求进行建设,小城镇有关设计规划部门要及时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让居住在城镇的人们都懂得怎样注意把自己的城镇营造得更有特色、更有韵味,让大家都来关心、爱护有特色、有品位的小城镇。

第三篇:论派出所农村警务建设基本做法

xx县公安局xx派出所成立于xx年x月,地处x县x部,现有民警x名,管辖xx、xx两乡,共有x个村x个村民小组,有机关、企事业单位x家,特种行业x家,公共场所x家,常住人口x户x人,辖区与xxxx、xxxx接壤,社会治安情况较为复杂。近年来,xx派出所认真贯彻落实“三基”工程建设精神,按照加强综治防控体系建设打基础、实施便民利民服务工程创载体,结合辖区实际,将辖区划分为xx、xx两个责任区,一区两警,并于xxxx年x月成立xx警务室﹙xx警务室正在筹建之中﹚,并以创新的精神和实干的作风,狠抓了农村警务建设。

一、创新机制抓防控,综治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是建立了责任区民警责任制。实行一区两警,警务包干,责任区民警包干负责责任区防范、人口管理、阵地控制和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划小了基层综治单元,合理布置了警务力量。加强对责任区民警工作实绩的考核评定,制定了《xx派出所基层基础实施管理细则》和《xx派出所基层基础量化考核细则》,实行周检查、月考评、年总评,考核结果与民警工资报酬紧密挂钩,调动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性。责任区民警真正做到了“一送、二问、三查、四帮、五控”﹝一送:送证照上门。二问:问治安情况、治安隐患、所需帮助;问对派出所及民警的意见和建议。三查:查实有人口;查治安、消防隐患;查枪支、危爆物品、管制刀具。四帮:帮整改隐患;帮疏通调解;帮办理证照;帮群众所需。五控:帮控重点人员;巡控重点路段;建控秘密力量;查控刑治案件;抓控在逃人员。﹞和“提村知路、提事知人、提人收集、有困难就帮助”,社会综治基础得到加强。

二是建立了治安防范体系。围绕构筑“打防控”一体化治安防范体系,在突出民警主体力量的同时,把体系范围扩展到社会群众,注意调动和吸纳社会力量,实行群防群治。先后在各村社、各单位组建了治安联防队x个,成立治保会x个,发展治安积极分子x人,进一步完善了以责任区民警为主体,治安联防队、治保会、治安积极分子为侧翼的巡逻防范机制,形成了以社会面、村社和驻地单位防范为基础,点线面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专群相结合的治安防范体系。

三是建立了“三三三”防控工作机制。即每周进行一次夜间巡逻,走访一次辖区单位,检查一次外来人员;每月接触一次工作对象,清理一次治安信息,检查一次行业场所;每季度召开一次辖区治安情况通报会,征求一次辖区群众意见,分析一次控制和管理对象活动情况,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双重双效防控了社会治安动态,建立了覆盖全程全境的安全防范网络。

二、强化管理抓落实,有力保障了社会安全。严格按照派出所“以人口管理为基础,以治安管理为中心”的工作思路,把农村警务的重心始终放在治安管理和安全防范上,狠抓落实,严格管理,加大责任区防范和控制力度,确保了社会治安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是强化人口管理工作。加强人口管理是基层治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实现人口信息微机管理的基础上,警务区民警经常性地深入责任区,逐户逐人进行清理核实登记工作,对xxxx年确定列管的x名重点工作对象及时落实监管措施,管控率达到x%以上,没有发生一例重点管理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问题。

二是强化民事纠纷调处工作。根据责任区民警掌握反馈的信息等渠道,及早摸清各类苗头性情况,提前进行调处化解,力避了案件的发生,近x年来,累计调处各类民事纠纷x起,妥善处置有可能引发刑事案件的各类事态x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刑治案件发案率。

三是充分发挥责任区民警底子清、情况明的优势,合理安排部署,于xxxx年x月x日一举抓获网上通缉的x逃犯xxx。

三、立足便民抓服务,警民关系处理得更加紧密。守土有责,知遇报恩。近年来,xx派出所责任区民警把保卫责任区平安作为自己的天职,把服务责任区百姓作为自己的本质,切实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一是接待群众实行“三首制”:首问责任制,群众有事咨询,由就地责任区首先接待的民警负责解答;首办责任制,群众办事,由就地责任区首先找到的民警热情接待办理;首案责任制,群众报案,由就地责任区首先接警民警受理、处警或立即上报派出所。近两年,责任区民警累计接待办事群众x多人(次),办理各类警务事项xxxxx件(次),做到件件有落实,办理身份证、户口薄xxxx件(次),没有出现一例差错。

二是联系群众实行“四个一”:一块民警去向牌,一本群众留言簿,一个群众意见箱,一张民警联系卡。累计征集到群众意见建议x条,对于改进服务、推进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三是警务工作实行“五公开”:向责任区公开责任区﹙警务室﹚的办事权限、执法制度、办事程序等。四是为民服务做到“五承诺”:责任区﹙警务室﹚民警承诺群众上门办事一次性办清,承诺有难必帮,承诺代办,留办,预约服务,民警上门服务累计x多次,开展代办、留办和预约服务累计x多次。做到了“主动服务送上门,扶危济困做到门,汇报工作走出门,接受监督请进门,帮教工作包到门,联系卡片发到门”,极大方便了来所办事的群众,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

第四篇: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考核说明

《小城镇建设》是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各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专业课,课内学时90,学分5。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注册学习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小城镇建设》课程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三)考核依据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小城镇建设》(朱启臻、叶齐茂主编,2005年6月第一版)。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试命题均依据本考核说明。本考核说明的制定依据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

(四)课程总成绩的记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包括作业成绩(占20%)、实习、调查(占20%)成绩,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占10%)情况等。形成性考核成绩未达到60分的,不得参加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每次成绩满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数乘以50%再加上终结性考试成绩的50%,为课程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和终结性考试成绩均达到60分及以上的,方可获得本课程的学分。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五)形成性考核的形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记分作业和4次实习、调查及参加学习小组活动、集中辅导答疑情况等。

(六)考试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本课程为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有关小城镇建设的理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划、管理方法,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理论,说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据此,本课程的考核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个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含义如下:

识记:指学习后应当记住的内容,包括概念、原则、方法的含义等。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指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并能以自己的语言阐述,能够说明与相关问题的区别及联系。这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涉及小城镇建设的一般问题。应用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2.试题类型

形成性考核:问答题、读书报告、调查报告、访谈记录等。

终结性考试:采用课程论文方式。

3.终结性考试形式

终结性考试的形式为开卷考试。

5.考试时间

终结性考试时间为第17、18周,19周前完成。

6.课程论文要求

(1)目的:终结性考试(课程论文)是对本课程所学理论、方法的理解及综合应用的评价。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听有关专家报告、实地参观、调查访谈,深入了解有关小城镇建设工作的现状(经验、问题)、发展趋势,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做法,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理论与实际结合,将所学习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提高分析能力,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参观、访谈、调查等工作可以是集体进行,上网查资料、撰写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要联系当地小城镇建设实际(实地调查1~2个点,数据要真实可靠);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3~5篇(近3年发表的),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情况,说明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等;篇幅应不少于3000字;定稿的调查报告一律用统一的稿纸誉写,用统一的封面装订。

(3)时间安排:第17周前,结合形成性考核要求完成文献调研(资料收集)、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取得数据,17、18周完成课程论文。

(4)评定:教师从课程论文的工作量(学时数、字数等)、质量(文字、内容、结构、形式等)情况及其实用价值、是否独立完成等、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课程论文的表现(科学的态度、刻苦的精神等)等几方面来评价调查报告。

7.课程论文题目举例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小城镇建设的实践

××小城镇建设的调查

××小城镇建设评述

××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考核内容:

第一节小城镇的含义、分类

第二节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与功能

考核要求:

识记:小城镇广义和狭义的含义;城镇化的含义;

理解:小城镇建设作为城镇化战略重点的意义;小城镇建设的分类与功能。

第二章城镇发展理论

考核内容:

第二节 中心城市发展理论

第三节 “广义小城镇学”理论

考核要求:

理解:“小城镇,大问题”战略;

霍华德(Ebenezer Howard)的“城乡磁铁”论;

刘易斯·芒福德的地区城市理论设想;

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

F·佩鲁(Fransois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

第三章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实践

考核内容:

第一节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中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第三节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模式

考核要求:

理解: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典型模式,包括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趋势、小城镇建设模式;

应用:小城镇建设模式。

第四章中国小城镇成长机制

考核内容:

第二节 中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发展模型分析

第三节 中国小城镇成长的动力与阻力

考核要求:

理解:小城镇发展动力因素;小城镇发展的阻力因素。

应用:小城镇成长机制选择。

第五章小城镇建设规划与管理

考核内容:

第一节小城镇建设规划

第二节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

第三节小城镇建设规划的管理

考核要求:

识记: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含义、原则;

理解: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新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第六章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考核内容:

第一节二十一世纪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第三节战后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的几点讨论

考核要求:

应用:在小城镇建设中,如何避免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所走过的弯路,实现以人为本、城乡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

第七章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政策选择

考核内容:

第一节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制度性缺陷

第三节推进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考核要求:

理解:规划管理、城镇规模、产业布局及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布局不合理,缺乏科学论证;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产业优势不明显等)。

应用: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

第八章小城镇建设与中国城市化

考核内容:

第二节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选择

第三节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考核要求:

理解: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小城镇发展的策略。

第三部分课程论文评分标准(参考)

成绩评定按百分制。

分85~100分(优)、75~84(良)、60~74(中或及格)、59分以下(不及格)四等,具体要求如下:

85~100分(优):

独立、较好地完成资料搜集、专家访谈和调查等前期工作,课程论文在规定篇幅以上; 选题有所在单位、地区的特色,问题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有一定的见解; 原始资料齐全,能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加工整理;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对小城镇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中心突出,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逻辑清楚,文字结构严谨。

75~84分(良):

能够较好地按基本要求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及课程论文;

原始资料基本齐全,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对小城镇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中心突出,论据较充分,数据基本可靠,层次比较分明,文句通顺。

60~74分(中或及格):

能够按基本要求完成前期工作及课程论文;

有一定的原始资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

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字尚通顺。

59分以下(不及格):

不能按基本要求完成前期工作及课程论文;

选题无实用价值,或陈旧,或无可行性,或偏离本门课程内容; 原始资料残缺不全,加工整理差;

方法不正确,或问题分析有错误,层次混淆不清;

基本内容属抄袭他人作品。

第五篇: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摘要: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下,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伴随而来了很多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针对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在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上着重从制度层面分析制约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因,为加速小城镇发展、推动农村经济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农村经济制度对策

一、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小城镇的蓬勃兴起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近10年来,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万人,小城镇发展已成为推进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迅速发展起来的小城镇,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城市与农村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已经成为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及社会服务的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非农化与城市化的不同步

城镇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有城无市的地方为数不少,没有把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上来。

(二)小城镇总体建设水平不高

一些地方通过修编城镇规划、设置开发区,以及“县改区”、“乡改镇”等,把规划区做大,把开发面积做大,以获取土地开发的短期收益;一些地方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加强城镇建设,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甚至不惜举债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和标志性建筑。

(三)发展的动力不足

一些地区把城镇化与工业化相适应的原则绝对化。简单地将城镇化等同于工业化,片面

强调要在本市或本镇建多少工厂和制造业基地。反映在工作上,就是不惜代价招商引资,盲目上工业项目,但却忽视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带动、互为前提的作用。此外目前全国2000多万个乡镇企业绝大部分分散在广大农村,真正在小城镇的乡镇所在地的不多。资料显示,乡镇企业80%分布在自然村落,7%分布在自治村,12%分布在乡镇所在地,1%分布在县城以上的城市。这种“遍地开花”的分布状况,既制约了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布局,也使小城镇发展规模受到影响,无法形成集约发展的优势。

二、存在问题得原因分析

(一)户籍制度的缺陷

在城镇化建设上,城乡分割的传统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正常流动。传统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在计划制度下是与国家对城镇居民的一系列福利待遇联系在一起的。居民拥有城镇户籍,就可以参加国营企业招工、参加所在单位的福利分房,并享受政府的各种补贴等,而农民则只能从事农业生产,不允许到城镇就业。尽管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市场力量的冲击,以及各地出台的一系列户籍改革制度,使传统的户籍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但目前户籍制度仍然是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自由流动的一大障碍。

(二)、土地规划管理制度的缺陷

小城镇是以乡村集镇为基础发展的,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相关的管理机构和措施明显滞后,存在大量不规范的操作行为,造成小城镇土地利用混乱无序的状况十分严重,规划滞后,管理不健全。小城镇源于农村,过去的建设规模小,而且长期以来缺乏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的意识。但在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无意识规划指导的弊端日益明显。由于地方规划编制和管理力量的缺乏,人们对规划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难以很快提高,规划滞后的问题难以在短期内明显改观。总之,规划对于城镇建设指导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难以落实,规划难以起到对土地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引导和干预的作用,难以引导政府决策回归到维护大多数人的公益目标上去。

(三)财政体制的缺陷

现行的财政体制造成小城镇建设资金缺乏。在许多地方,上级政府为了保障各自的财政收入、满足其指出的需要,往往采取层层下压的策略,尽可能地从下级财政抽取资金。这种上级政府相对集中财力的做法,势必造成作为最基层一级财政的乡镇一级收入范围进一步缩小,可支配收入愈加减少。小城镇作为农村城市化的基地和镇域经济政治中心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具有既管城镇又抓农村的双重职能,财政支出也大大增加。在小城镇财政预算内收

入尚难以支付人头费的情况下,要对小城镇建设给予有力支持显然无能为力。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民进入城镇。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降低“门槛”,放宽标准。将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作为在小城镇落户的基本条件,不再规定居住期限,允许进镇的农民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其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并允许依法有偿转让等等。

(二)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市场与小城镇相结合乡镇工业布局的分散现象,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小城镇的发展,应采取政策使其适当集中,形成规模优势和集聚优势,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市场与小城镇是互为依托的关系。专家指出,要引导其向城镇和工业园区集中,政策应灵活,如采取多种形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同时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

(三)深化小城镇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小城镇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发展资金不足,为此,一要对小城镇财政体制进一步改革。小城镇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小城镇财政建设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稳定的独立一级财政实体。目前应按照事权与财政相统一的原则,完善其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向分税制靠拢。二要以政府和财政投资为导向,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企业、团体、个人、外商参与建设,形成多元投资机制。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城镇设施的经营与市场运作机制,使城镇经营纳入市场化轨道。

除以上对策外,小城镇的发展应注意土地的集约使用、水资源条件、环境保护、发展特色城镇等。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对小城镇发展问题的思考.前进,2001(4):27-29

[2]王满四,蹇斯勇.关于小城镇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的探讨.村镇建设,1999(8):14-16

[3]王亚平.中国小城镇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参考,1999(38):2-9

[4]王志宏.城市化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关系研究.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3):36-38

[5]吴元波.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户籍制度与小城镇发展探讨.农村经济,2004(4):70-72

[6]邓卫.关于小城镇发展问题的思考.城市规划汇刊,2000(1):67-70

[7]刘勇著.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8]傅崇兰主编.新城论.新华出版社,2005

[9]马继国等著.中国城市化道路探索——以海宁市为例.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0]冯海发著.中国城镇化发展探索.新华出版社,2004

下载论小城镇警务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小城镇警务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城镇建设

    3.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剂” 4.小城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体”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有利于居民的素质提高。在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

    小城镇建设

    津政令第 18 号 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管理办法 《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管理办法》已于2009年5月31日经市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 目前,作为有战略意义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但是,小城镇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长远的社会性......

    小城镇建设

    所谓“三置换”:就是在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一是以农业用地区内的农户宅基地面积及住宅面积置换城镇商品房。具体按照“规划先行,总量平衡,统筹兼顾,分......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 1991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且日益重视。洛南县按照中央的部署和......

    小城镇建设

    申论热点:小城镇建设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大力扶持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标准表述】 [意......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关于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学校:徐州广播电视大学贾汪分校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年级:2012年秋季 姓名:高彬彬 学号:1232004461657 2013年1......

    社区警务论文-论社区警务

    摘要:“社区警务”既是一种警察哲学、警务战略,又是一种警务运行模式和操作方法。新中国的公安工作史就是社区警务史。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的斗争经验为社区警务积累了实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