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三年发展规划(重点)

时间:2019-05-14 01:04: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村三年发展规划(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村三年发展规划(重点)》。

第一篇:xx村三年发展规划(重点)

xxxx村三年发展规划

(2015——2017)

为推进xx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和联系点的典型示范作用,扎实做好新形势、新常态下的党的群众工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把握当前建设小康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形势重点,紧紧围绕旗委十四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按照四个“全面”、三个“新常态”的总体思路,抓住“十个全覆盖”和“扶贫开发”的有力契机,以“层级示范抓引领推进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工作为载体,结合xx整体规划情况和xx村具体实际,经充分调研走访和召开座谈会,拟从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保障、村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5个方面制定xx村三年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xx村概况:xx村距离xx政府6公里,距离县道xx线2公里,“丰小线”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72000亩,现有耕地13200亩(其中水浇地3600亩),林地面积12700亩,荒山草牧场面积42800亩,大小畜存栏23000余头(只)。全村10个村民组,513户,2186人,常住人口1270人,外出人口700人。xx村是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的产业格局,2014年人均纯收入8100元。村集体经济实力相对雄厚,村集体经营的荒山、林地、草牧场、机动地年承包费18万余元。

建设现状:2013年—2014年,通过结合“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和“十个全覆盖”工程,目前已完成了文体广场、浴池、活动室、标准化卫生室等项目。建成文体广场一处,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硬化面积2000平方米,文体活动室350平方米,办公场所132平方米,卫生室60平方米,图书室52.8平方米,公共浴池52.8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4组,绿化面积3500平方米,种植风景树500株,太阳能路灯12盏。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xx村村“两委”相互配合,近年来通过实施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十个全覆盖”工程、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育等项目取得了较大的变化,是相对村民团结、村风文明、基础建设稍强的行政村,但是仍然存在较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村集体经济收入依然薄弱,对全村的基础设施维护和修缮、村两委办公、项目自筹等必要支出仍然比较紧张;二是当前群众的法律意识、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素养等方面不高,环境卫生、村容村貌治理等工作稍显困难;三是人口流动较大,留守群众多为孤寡老弱,资金和技术成为制约群众增收致富的瓶颈;四是因部分客观环境导致村山

杏林等自然资源没能得到较好的保护和开发,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五是近年来水位下降,加上偷牧、砍伐等行为导致自然环境遭到较大破坏,原有水库荒废多年;六是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还较为薄弱,农牧业科学化、产业化水平不高,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仍未形成,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的示范引导作用不明显。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研究形势,吃透政策,争取项目,抓住机会,充分发挥“层级示范引领”工作党员干部联系帮扶群众的示范引导作用,将提升群众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应用水平、加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和业余文化生活作为规划的工作主线,并贯穿整个新农村建设规划始终,由以往“财物经济救助”向“引导带领帮扶”的方式转变,形成传、帮、带、引的格局,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突出“主导产业强村、田园经济富村、科技人才兴村、生态家园建村、支部组织带村”五个重点,将xx村精心打造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稳步提高,秀美宜居、特色彰显、辐射带动周边的魅力乡村示范点!

四、预期规划目标

通过实施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保障、村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5个方面,15项重点工作,以让群众“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清洁能源,居优美乡村,树文明新风,享和谐社会”为根本目标,至2017年底,实现人均收入达到10800元以上(年增长10%以上),标准化养殖小区2处以上,规模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3个,200只羊(150亩土地、30头乌头驴)以上种养大户150户以上,多年生牧草(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购进饲草料加工机械50台套以上,山杏经济林围封达到30000亩以上,土地集中流转面积达到20000亩以上,移民搬迁、复建水库、土地整理、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阵地建设等同步推进。围绕上述目标大力实施三清四改、通水通电、网络覆盖、美化、绿化、亮化等各项工程,全力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抓好重点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力,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努力实现村民有钱赚、有事干,精神面貌发生变化、思想根源发生变化、看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的新局面!

五、建设任务

(一)2015年建设项目

1、进行街巷硬化3公里,争取“一事一议”奖补资金硬化街巷520米,方便群众出行,使xx自然村水泥道路全覆盖。

2、完成“丰—衙”乡途经我村8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任

务,连通xx自然村、绪垦沟自然村至县道215线。

3、进行院墙整修2860延长米。

4、投资24万元,新打配120米深机电井2眼,扩大水浇地面积600亩。

5、补植多年生牧草(紫花苜蓿)1500亩。

6、积极申报2000亩土地整理项目。

7、实施膜下滴灌项目,新打配机电井4眼,扩大膜下滴灌面积1500亩。

8、积极筹备肉羊养殖合作社、乌头驴养殖合作社、种植合作社等3个经济合作组织。

9、积极申报原有水库复建项目,原有水库占地500亩,可蓄水1000万立方,复建成功后可满足本村及下游伙力伙、小营子等村基本用水,另可起到涵养水源作用

10、积极申报养殖小区建设项目,1个肉羊养殖小区,1个乌头驴养殖小区,各占地100亩,可吸纳300只羊以上养殖户25户,30头乌头驴养殖户15户,年产值可达1200万元以上,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200户。

11、做好扶贫开发,利用扶贫开发资金带动种养殖发展,杠杆养羊770只。

(二)2016年建设项目

1、积极申请3.28万亩山杏经济林围封项目,巩固现在围封面积3200亩,全部围封达3.6万亩,改善生态环境。

2、种植多年生牧草(油闷青)2000亩,并积极争取风沙源治理项目。

3、争取文化墙建设项目,将沿街主线1000米院墙建设成文化墙,提升群众基本文化、法律等素养意识。

4、做好扶贫开发,利用扶贫开发资金带动种养殖发展,购进种羊200只。

5、做好村镇建设项目。建设垃圾箱40个,垃圾中转站1处,垃圾填埋场1处,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

(三)2017年建设项目

1、积极提出绪垦沟自然村移民搬迁计划。绪垦沟自然村现常住户90余户,常住人口年龄45岁以上,多为孤寡,全村无水浇地。搬迁后将原有土地进行置换或合价折现,推动发展养殖业,原有旱地进行集中流转,坡度40°以下申报退耕还林项目,种植多年生牧草,积极发展林草、林药间作方式,增加群众收入。

2、申报村级幼儿园1所。

3、新建便民连锁超市1处。

4、做好扶贫开发,利用扶贫开发资金带动种养殖发展,新建饲草料加工厂2处,杠杆养羊770只。

六、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以村两委班子为主体的工作小组,做好宣传发动、规划安排、项目决策、考核验收

等工作,落实项目负责人。

2、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向村民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规划任务和目标,做到家喻户晓,树立村民在美丽乡村的主体地位。做到凝聚民心,发挥民智,聚集民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活条件,建设美好家园。

3、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保垒作用,发挥广大党员在整村推进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分批培训农民,让他们成为建设的主力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立民主管理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使农民自觉成为工作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实施方案应当经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坚持村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探索组建理事会,各种农村服务组织,具体负责各项工程的实施和监督管理,逐步在各项工作中形成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

4、认真领会和落实上级政策精神,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及时将工作情况和群众建议等向上级部门汇报和反馈。大力宣传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政策措施。在全村范围内营造加快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大力宣传项目建设、产业带动、产业规划、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的良好氛围。

5、多方争取项目筹措资金。一是要积极向上级争取支持,紧盯国家和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围绕全村经济发展重点工作,科学合理规划有利于全村致富、发展的重点项目。二是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整合来自涉农各口资金项目,将其捆绑使用,实现资金项目效益最大化。三要增加信贷投入比例,积极协调各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特别是金融扶贫的投入规模,提高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子作用,实现全村各项事业共同发展。

6、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内涵。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增加草原书屋存书类别和数量,组织群众进行广场舞、书法比赛等多种文体娱乐活动,构建生活富裕、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

7、扎实推进社会事业。着力改善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优势扶贫产业,进一步夯实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养什么、扶什么”的原则,力争达到全村“五通、五有、一产业”。即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有房住、有学上、有医看、有科技特派员、有强有力的村班子,培育发展一项增收产业。

8、加大社会帮扶力度。积极做好上级部门和领导帮扶我村的社会扶贫工作,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帮扶挤困

和党员带户、富户帮穷户等传、帮、带作用,以点带面,做到应帮尽帮、应联尽联、应扶尽扶,实现总体预期目标。

9、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为了维护项目的正常有序运行,确保实施项目达到预期良好效果,制定明确的各类项目管理工作制度,包括会议制度、项目管理制度、检查制度、村规民约等,构建后续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二篇:村三年发展规划

村三年发展规划

(2016年——2018年)

一、基本情况

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322户,1082人,党员30人,低保户1户3人,五保户1户1人,贫困户1户1人,残疾人31人。2016年新农合参保955人,养老保险缴费339人。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主要生产荞麦、玉米、黄豆、土豆、谷类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为山地苹果。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着眼发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引导、帮助村民找准一条致富之路,实现村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目标任务

按照“村级班子建设为抓手、基础设施改造为支撑、产业建设为重点”的工作思路,通过三年的努力,使麻子沟村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员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民的综合素质明

显提高,致富能力明显增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3000元以上。

四、建设内容

2、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争创“五个好“村党支部,发挥村党组织战斗堡垒、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定期对经济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土地承包经营及土地流转、公益事业支出、特困求助等情况进行详尽公布,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计划、收支、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以及筹资筹劳提取和使用,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全面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真正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3、社会事业建设: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使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养老保险缴费率达100%以上;因人施策,做好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工作;切实做好贫困人口和残疾人的救助工作;切实做好移民搬迁和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工作:切实做好麻子沟村有搬迁意向的73户281人、鱼洼45户134人整村搬迁工作和危窑危房改造工作。

五、建设步骤

从2016年1月开始到2018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6年1月-6月)。成立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规划,做好启动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实施阶段(2016年7月-2018年9月)。围绕规划目标和工作重

点,突出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结合阶段性工作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因地制宜完成建设任务。

3、总结阶段(2018年10月-2018年12月)。根据规划内容,对照实施方案进行全面自查,查漏补缺,认真总结推广试点工作经验和做法。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村党支部负总责,村民广泛参与的工作落实机制,形成村子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整合项目资源。及早安排,主动衔接,整合扶贫开发、易地搬迁、园区建设等项目资源,包扶部门和有关单位的支持,鼓励村民积极参与。

3、落实好各项政策。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省、市、县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把政策用足用好,做到该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行之有效的政策不能变,真正把党的惠农政策兑现到农户。不断完善贯彻落实政策的具体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使各项方针政策转化为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动力。

4、创新工作方法。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着眼,从农民最急迫的事情入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增强工作的实效性。通过上下联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村子的建设。

第三篇:XX村三年发展规划

XX乡XX村三年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乡中部,全村总人口XXX人,耕地XXX亩,下辖XX个村民组,全村现有党员XX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XXX元。本村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畜牧业发展较好,潜力较大。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为抓住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的契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本村实际特制订2012—2014年三年发展规划。

二、基本原则

充分调动联合党支部和全体村民的积极性以及各方面的力量,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联合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基础,集中力量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促进XX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总体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使联合党支部达到“五个好”党支部标准,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明显加强,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明显改善。同时利用三年时间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强化基础,完善功能,达到村内各项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群众生活宽裕,物质、文化生活共同发展的目标。

四、分工作任务安排

(一)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1、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XX村现村部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筑面积XX平方米,党员活动室仅有XX平方米,且房屋损毁严重,办公设施几乎已经无法使用,阵地建设面貌落后。村级规划XX年结合“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维修和扩建基层组织 1

活动场所,具体项目如下:(1)在现有二楼党员活动室的东西两侧扩建两间房屋作为办公场所;(2)将现在的党员活动室以及西方紧隔的办公室打通,作为新的党员活动室;(3)一楼的四间办公室全部维修装璜,达到上级规定的使用标准;(4)配套办公桌椅(六套)、会议桌椅、档案柜等。村部全部装璜后设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计生服务室、人口学校、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司法调解室等,其中党员活动室面积达XX平方米以上,并配备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等电教设施,彻底改变阵地建设落后的面貌。

2、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帮扶行动。联合党支部组织党员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帮扶济困活动,定期走访慰问,加大对困难党员、群众就业援助和创业帮扶力度,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2013年主要工作任务

1、继续抓好联合党组织建设,抓好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管理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员培训活动,通过党委书记上党课、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开展党员培训,提高党员素质,增强他们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

2、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使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基础设施建设。(1)庄台下坡路至李郢村泥路接头处需修建砂石路,全长500米;(2)界沟支渠需修建节制闸一处;(3)XX小学至XX圩生产路需修建砂石路,全长1500米。

(三)2014年主要工作任务

1、丰富结对共建活动内容,在“七一”、“十一”、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定期开展进组入户活动,加大帮扶济困力度,解决困难党员、群众的实际问题。

2、发展壮大本村特色养殖业。通过示范户的带动作用,引导群众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增加群众收入。计划到2014年底,全村特色养殖形成规模,养殖户达百户以上。

3、基础设施建设。XX新庄台至XX水泥路接头处需修建水泥路,全长1600米。

五、保障措施

1、抓好组织发动,营造良好氛围。切实抓好思想发动、组织动员,积极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结对共建活动中来,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尊重群众意愿,解决实际问题。对涉及农民群众切实利益的事,要通过召开会议、走访座谈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尊重他们的意愿,把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事项作为近三年的重点工作来抓。

3、拓宽投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多渠道争取投入资金,包括村民自筹、政府扶持、联建单位帮扶、社会捐资等,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广泛吸收各方资金投入到张岭村的新农村建设中来,形成合力。

XX村党支部

2012年X月X日

第四篇:鱼塘村三年发展规划

鱼塘村三年发展规划

(2012 年---2014年)

为了深入贯彻“升级晋档,科学发展”的二十字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好本村未来三年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村支部结合包建部门白河县交警大队的建议,深刻领会“三问三解”工作精神,根据鱼塘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鱼塘村地处仓上镇的东北部,与旬阳县棕溪镇武王相

邻,距集镇15公里,全辖共有4个村民小组,196户836人,22名共产党员,耕地800余亩。村内人口居住分散,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无法集中,道路、电力、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建设难度大。农民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和发展零星产业,且规模达不到,经济效益差,增收十分困难。由于长期的劳务输出,人口大批外迁,拒不完全统计,目前常年在家的仅75户,130人,且70%以上的人为50岁以上的老人。2011年村人均纯收入5712元。

二、村级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鱼塘村经济发展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通条件大为改观,镇至鱼塘村通村水泥路的修通,为村民的出行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各种农副产品能够及时的流通到农贸市场方便了群众,又使百姓得到了实惠。二是林业资源丰富,我村退耕还林以沙树,板栗木瓜为

主,人均林扒地面积达到2亩。三是特色农业初具规模,依据镇域经济发展思路,我村的烤烟、蚕桑及中药材种植列入村农业发展规划。目前,我村烤烟大户1户。中药材种植达250亩、木瓜种植达到400余亩。

从鱼塘村实际情况来看,全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处于中下水平,与仓上镇其他经济发展较快的村相比,经济处于落后状态。制约我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一是产业结构单一,我村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没有二、三产业,产业比严重不协调,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深加工,市场化、商业化程度低。二是村里人口较少,且年青人大多外出打工或移民镇小区,住在村上的大多是中老年人。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发展意识不强,科技文化水平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普遍不够富裕。

三、指导思想及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发展目标,遵循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规划。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化招商引资手段,以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

(二)奋斗目标。到2014年底,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新农村建设初具规模,各项基础设施

和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大力发展烤烟,畜牧养殖;扩大蚕桑、中药材种植面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争取完成1-2个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村党支部达到“五个好”标准。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本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达到“经济健康发展、生活比较富裕、村风明显改善、村容整洁有序、民主法治进步”的目标,成为我镇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又一亮点。

四、具体规划内容及措施

(一)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1、村级班子建设。2011年,通过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村“两委”成员已经上任,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虽然已经明确在心,但由于没有干部经历在实际工作当中还是要注意团结问题。一是要注意同上一级部门搞好团结,村两委成员一定要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上级布臵下来的工作要按时、按点、按要求完成,不拖拉时间,不找客观原因,对上级需要向下级传达的通知要求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上传下达;二是要注意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团结,两者都是村里的“顶梁柱”,日常工作要做到村民委员会定期向村党支部汇报工作情况,村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两委会之间不搞“一言堂”,实行民主管理,坚决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三是要注意村两委会同村民、同群众之间的关系,村民委员会是经村民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是村民放心的致富带头人,是为村民服务的,在群众出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首先处理群众的问题,忧群众之所

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2、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创先争优”、“三联共建”

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要求,把农村发展能手和有文化的优秀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每年发展1到3名党员,三年内至少发展1名女党员。力争建设 “五个好”村党支部,带出一支合格的党员队伍。

(二)产业发展

抓住上级重视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机遇,立足村情,创新思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增产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因地制宜,引导群众发展烤烟产业、中药材、蚕桑同时大力发展家禽养殖,不断提高村民收入。到2014年,使年烤烟面积稳定在500亩,中药材200亩其中黄姜150亩,其他中药材50亩。对村木瓜园、板栗园加强管理2014年前建成全镇示范园林。加强组织培训力度,增加劳动力的转移数量。到 2014年输出劳动力达到450人次,创收超过600万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

1、加大“双创”投入力度,实现“三清”,即:清洁

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成立环境督导队,使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畜禽乱跑、污水乱流的现象得到有效改变。实现户户庭院整洁,村容村貌美化。达到村容村貌整洁,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2、争取 “一事一议”项目,改造村基础设施将道路建成村级示范路。同时争取包建部门和其他项目支持,力争到2014年实现通组道路的路面整修和道路硬化。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好通往太平山旅游风景区的公路,为太平山旅游风景区的建设搞好基础。

3、加强远程教育管理,使现有远程教育真正成为干部培训、技能学习,法律宣传的重要渠道,使老百姓成为现代农民。坚持党员干部每月至少学习两个小时,撰写心得体会一篇。

(四)招商引资。

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工作,搞好村里的投资环境,力争2012年鸵鸟场在我村落户并初步建成。在三年内形成规模带动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完成总投资1500万。

(五)精神文明建设

1.每年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次,到 2012年底,70%以上的适龄劳动力基本掌握 1— 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职业技能.2.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加强教育宣传力度 ,计划生育率达 100%.同时结合“讲政策、抓落实、比发展”和“三问三解”,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特别是做好两费的收缴工作。

3.建立具有新农村特点的村规民约 ,无重大型事案件发生,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无越级上访事件。村民治安满意率达 90%以上,并形成长效机制。、村里每年都要开展卫生文明评比,如 “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

5、建设村娱乐班子,发挥广电局配发的娱乐用品作用,组织一般娱乐团体,经常开展娱乐活动。同时对村上传统文艺项目皮影戏进行重点宣传,特别是让年轻人接受、接纳并传承下去。

6、倡导文明新风。实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遵守法纪、移风易俗的新风尚。建立图书室,文娱活动室,提供农业技术信息,开展全程便民代理等服务进组入户,惠及每个农户家庭。

总之,在仓上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鱼塘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民收入不断提高,成为一个人民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新农村。

鱼塘村党支部

鱼塘村委员会

2012年5月

第五篇:村党支部三年发展规划

xxx村党支部三年发展规划

我村党支部将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为基础,基本实现有人办事、有章理事的目标。为进一步我村党支部工作水平,加强和改进党对村工作的领导,推动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总结经验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现制定三年党支部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改革,确保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全面进步为根本目的,切实加强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为“加快发展、富民强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目标

1、建设一支能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队伍。70%以上的农村党员能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每个有致富本领的党员家庭帮助1至2个贫困户脱贫致富。

2、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为民办实事的能力。通过3年的努力,使村民人均年纯收入每年都能有较大幅度增长,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3、村委会、村级合作经济组织、青年、妇女、民兵、治保、调解等组织配套健全,工作规范,活动正常,作用明显。

4、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方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进一

步强化;坚持依法治村;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公益事业进一步发展。

三、基本规划

1、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和国家法制、法规的学习,紧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这根主线,着力解决我们村干部在思想观念、政治观念、政策观念和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工作水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学习教育活动。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一是利用镇区村委会的优势,千方百计引进新项目、新技术,鼓励有资金、有能力的村民大胆创业,为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创业创造条件,同时根据本村现有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组织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二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三是推进农业信息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他们跑市场、捕信息,提高农业效益。

3、着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化和法制化。坚持依法行政,完善村民自治,提高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依法办事能力意识。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积极推行村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和形式,重点完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的监督制度,严格控制支出。研究制定《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两委”工作。

4、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根本宗旨、组织纪律和科技文化教育,强化经常性的管理和监督。广泛开展党员联系户、示范户活动,促进广大党员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农

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电化教育的作用,重点推广种、养技术,努力形成党员“学一门技术、带一批群众、闯一片市场、富一方百姓”的新气象。切实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突出在优秀青年、妇女、经济“能人”、科技标兵以及其他优秀分子中发展新党员(每年2~3名),切实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严肃处理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5、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民主法制、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活动,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实行优生优育,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医疗、疾病控制和预防保健工作。

今后三年,我们党支部将协调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上下互动,形成合力,积极争先进位,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不断增强改革和创新意识,大胆闯、试,大胆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支部带领党员带头致富,形成全村各项工作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推动党支部建设上新台阶。

2011年3月10日

xxxx村党支部

下载xx村三年发展规划(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村三年发展规划(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南村三年发展规划

    青南村三年发展规划 (2014年——2016年)近年来,本村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关心支持下,依靠自身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生产......

    村三年发展规划12-14

    *乡*村三年发展规划 ( 2012年 ——2014年)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指导好本村未来三年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村的实际条......

    神木头村三年发展规划

    神木头村三年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快神木头村村级经济建设步伐,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区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区委“转作风抓落实促发展”活动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xx镇xx村三年发展规划

    **县**局关于包扶**镇**村三年发展规划(2012-2014)一、基本情况**村位于**镇东部15公里处,辖10个村民小组194户814人。全村总面积23.6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人均3.2亩(含坝地);退耕还林......

    xx村农业产业三年发展规划

    大南峪乡花庙村农业产业三年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花庙村位于窑坪河畔,距乡政府4公里,全村4个合作社130户576 人,现有耕地 亩(其中水浇地 亩)劳动力人。该村有优越的光热水土资......

    XXX村经济社会三年发展规划

    XXX村经济社会三年发展规划 (2011-2013年)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围绕“三农”发展目标,加大农......

    裘村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裘村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2009.9----2012.8) 裘村镇初级中学地处奉化市裘村镇阎家村。学校四周竹木掩映,风景似画,交通便捷。她,东邻本市松岙镇,西毗莼湖镇,北与鄞州区的横溪镇接壤,南......

    村脱贫(2018- -2020)三年发展规划

    村脱贫(2018--2020)三年发展规划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牢牢把握“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总要求,坚持“八个一批”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村结合实际,积极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