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广场规划说明
西乡镇新城文化广场规划说明
一、规划背景
“城市的精华在于空”。这里的“空”主要是指城市形体环境的公共空间。这是城市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但是,在目前大多数的城市建设中,我们看到的是鳞次栉比的广厦拔地而起。城市中的绿地则越来越少。于是居住在都市中的人们就越来越陌生,愈来愈想回归大自然。
现规划广场用地原属商业金融用地,拟建一大面积的高层商厦。但由于周边的两幢商厦销售情况不是太好,故现改为城市广场用地。这个决定无疑是明智和令人振奋的。因为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钢筋混凝土,我们更需要一片可以让身心放飞的天地。新城文化广场的建成不仅为市民提供一个休憩、娱乐的大型公共交往空间,更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空间环境质量,(藉此可令周边的商厦起死回生),确立了西乡镇富有特色、令人神往的行政、文化中心、增加城市的凝聚力最终为西乡镇的城市建设添上闪亮的一笔。
二、场地现状环境分析
规划用地位于107国道西乡镇路段一侧。正对着西乡镇人民政府办公用地。宝民路自东南向西北把规划用地划分为一大一小两部分,小的部分现为西乡镇政府办公楼前广场,较为空旷,只设置了部分停车场。小广场西北向有一片绿地。
大广场用地目前则为荒地,其西北向为体量较大的新城大厦。该大厦楼高二十米左右,外观设计采用大面积的绿玻幕墙与铝板,为现代主义风格。大厦的使用功能主要以商业销售为主。现规划用地把大厦主入口前的广场纳入规划范围。规划用地东南方向隔着流塘路则是目前尚未建成使用的河东大厦。该楼高四十多米,主体建筑由两个弧形构成。广场的设置无疑为这一片的商业活动提供了必要的集散、休憩的场所。必将大大改善两幢商厦的使用情况。规划用地的西南向穿过20米绿化带则到达107国道,该广场的建成将成 为107国道街道立面景观的一个视觉焦点。
规划用地场地基本平整。场内用地高差不足一米。
三、规划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主体,组织为人所用为人所体验的人性空间,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
2.文化活动的休闲空间,充分满足广场空间的多样性及文化活动的兼容性。
3.适应地方风俗文化和生活方式,突出文化广场的文化特征及内涵,创造富有特色的主题空间,增强广场的凝聚力。
四、功能定位
城市公共空间即是体现局部城市形象的“窗口”,又是人们社会生活的舞台,其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促进社会生活事件发生的社会活动场所,对其特征的理解应以人、活动及场所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通过对广场现关条件及周边环境的分析。该广场应是一个多层次、多含义、多功能的共生系统,为市民提供小型集会、观演室外展示、宣传等文化活动及各类游憩、休闲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以展现西乡时代文化特征为主的城市文化广场。
五、规划构思
1.空间布局
该广场主要围绕着两条景观轴线和一个主题广场展开。宝发一路把广场分为两部分,按使用功能及性质的区别,分为中心文化广场(主广场)和市政广场(次广场)两部分。一条东北、西南向的主轴线自政府办公大楼一直延伸到广深公路绿化带,把主、次两广场联系起来。另一条自东北向南的弧形次轴线则强化了主次两场的主题空间的联系。主次两条轴线既强调了市民广场的公正、严谨、庄重的气氛,又不失灵巧、自由、活跃的个性。
主轴线上布置了大型喷水池及主题雕塑,起点始于市政广场中心的涌泉雕塑喷水池,通过铺地的强调走向文化中心广场,文化中心广场两端通过两个大型的喷水池,把人流动态引向广场中心,喷水池两侧布置挺拔的大王椰子树,树木基座设置花坛及坐椅,为人提供一个休憩和观赏的空间。次轴线上则通过随意、自由布置各种构筑物,把人引入主题空间。轴线一端设计简洁、轻巧的过街天桥加强了主次广场间的联系,也为文化广场提供了一处绝佳的观景平台,自己也在无意中融入文化广场之中,成为一个景点。
文化中心广场的核心由主题空间──水之剧场及主题雕塑──“飞翔之柱”组成。“飞翔之柱”由先进的材料和技术造成。体现了高度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大小不
一、造型轻巧、活泼的金属片、呈错落式上升,如一行昂首飞翔的大鸟,寓意西乡镇美好、光明的未来。雕塑底座及沿主轴线布置的两个小场地则设以旱式喷泉,既可以烘托主题雕塑的气氛,又可让人在其间行走、游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乐在其中的人性空间特色。
与“飞翔之柱”相对的是文化广场的核心空间──水之剧场。该广场取象征孕育着生命的卵形,既可保持了主题空间的向心性又不失活泼的动感。广场中心由一泓动静相宜的水池围绕着一个方形的舞台,周围设有台阶座椅。上面覆以白色的蓬布。水池一侧是象征“山川河流”的乱石叠落式水景,潺潺的流水声加上几片高低错落的矮墙、柱子及其倒影形成了中心表演舞台丰富多彩的背景。人们在云(白色蓬布)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或观看着舞台上多姿多彩的表演,必将产生强大的震憾力,彷惶中仿佛置身于高山流水之中,令人遐想无边。
中心广场一侧是呈放射性舒展开的绿地,与椭圆
*形广场一起构成一个光芒四射的绿色“太阳”,人们从四面八方都可通过放射性小道到达“水之剧场”,增强了主题空间的参与性及凝聚力。呈一定坡度设计、大面积的图案草地,既满足了人们对“绿地”的需求,又有利于改善广深公路上景观的可视角度。
草地的边缘是一条林荫步行道。是我们在设计中刻意营造的一 片宁静的“丛林”。树荫浓密的林间布置了各种休憩坐椅或步行健身设施。让人们享受到在喧闹的都市中弥足珍贵的宁静。在林中漫步时还可进行一些轻松的、富有娱乐性的健身活动,让全身心都得到彻底的放松。
此外,市政广场的设计也是本次规划的重点。考虑到行政部门所应有的稳重、清廉、严肃等特点。广场的设计应为了烘托这些特征而服务的,故采取对称构图、设计简洁明了、功能单纯的手法。大片明快的绿地和中心喷水池成为广场的主要构成要素。水池前的广场可作为一般行政性群众集会的场所。整个广场给感到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大度。
2.交通组织
广场规划用地的车流主要来自从中间穿过的宝民一路,市政广场为政府办公单位所穿行,但明确划分行车路线,广场不设停车场,来往车辆不得长时间停留,尽量减少车辆对人的干扰。文化中心广场则采取全封闭式管理,机动车除紧急状态外不得进入广场内部空间,避免人车相互干扰,保证了广场空间的完整性及安全性。
广场规划对人的步行流线进行了组织,以林荫步行道和地面铺装将文化广场与周边环境建立流畅、便捷的步行联系,便于市民到达。广场内部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的步行空间,形成完整连续的步行空间,步行流线组织空间序列的展开,通过适当的地面铺装变化和标志性景观的设置,增强轴线的引导性及空间的连续性、趣味性。设置坡道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并可保障紧急状态下的消防要求。
3.环境绿化规划
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力求做到以人为本,精益求精,注重环境空间的组织和环境设施的安排。
广场设计主要以水景及硬质景观为主,采用大面积铺装,尽量增大游人活动场地,利用踏步形成高差,增加空间的变化,产生景观趣味,形成休闲空间。通过轴线空间组织主要景点,使广场环境富于整体感和系统性。
绿化是广场的重要元素。恰当的绿化设计可增加广场空间的活 力和空间渲染力。
绿化规划以大面积的呈图案布置的草地为图底,行列式种植大王椰子形成强烈引导性绿化空间,结合休息坐凳丛植,对植冠径较大的伞形大乔木,形成安静的林荫休息空间。
六、投资造价估算
广场面积约26409.4m2,按广场土建及设施(不包括雕塑)单价约1500元/m2,广场土建及设施总造价约3960万元。
第二篇:文化广场设计总说明
说 明 书
一、概述
本项目位于来县西部的北博农场内。北博农场现有土地总面积2500公顷,总人口1.5万人。农场以剑麻、水果为主导产业。北博农场属贫困农场,2007年以来农场积极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开发种植具有农垦特色的剑麻主导产业,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加大对农场各项基础设施投入,道路、教育、小城镇、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农场开始步入新的发展期。本项目的建设将成为北博农场一个重要的公共设施,为北博农场人民群众的休闲、锻炼提供一个室外公共场所,对建设和谐社会起重要积极作用。
受北博农场东湖居委会的委托,揭阳市电力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编制完成本施工图设计。
二、设计内容
包括:文化广场平面布置及地埕结构设计;公共设施(包含厕所及排污)设计;文化广场绿化设计;文化广场照明设计;公共文体设施设计;其它工程(填土方)等。
三、设计依据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 年版)》;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014-2006)2011 版;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城市绿化条例》(CJJ37-90);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82-2012);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系统接地的形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 建设方提供的规划图等。四.施工设计说明:
1、本文化广场主要面层材料为混凝土、花岗岩和水泥填缝卵石。其面层结构和各层厚度以大样图为准。
2、花岗岩表面拼接未注明处均为平缝对接,施工时可现场适当调整花岗岩石板的拼接形式,要求达到图形平顺、规则。
3、本广场中所有材料的拼接均要求色泽均匀、表面平整、拼缝整齐、圆面光滑、阳角挺拔、阴角简明,灌浆密实无空鼓、地面平展无起伏。
4、本广场设计铺装形式较多。施工时应严格对位,头尾相接,左右相齐。
5、地面土方施工前应进行挖除草根,清除表土。土方填筑按30cm每层控制,逐层压实并填至设计标高,压实度应达95%方能进行垫层和面层施工。
6、本项目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M10水泥砂浆采用强度等级32.5Mpa水泥,C20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水泥。
7、建筑物混凝土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保护要满足施工规范要求。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保湿养护,防止收缩干裂,影响外观和质量。
8、苗木要求:发育正常,苗包等包装牢固。树冠要捆扎好,防止折断。
9、苗木栽植后要立即浇水,浇水要浇透,直至表面溢出泥浆为止。以后根据养护要求,定时浇水,直至成活。栽好的树苗要直立稳固,应剪除有病虫害或折断的树枝,并要适当剪枝。
10、本项目设计施工工期为90天。
11、在施工时如遇与本设计不符的不良地质地段,应及时联系设计单位。
12、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五、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㈠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来县城西部约20公里。㈡地质与地震
根据附近建筑项目地质勘探结果,本区域地面以下的土质,多为灰褐色亚粘土、亚砂土或粘土质砂,地基土为亚粘土、粘土、中(粗)砂及残积亚粘土。根据广东省区域地震烈度区划图显示,项目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㈢ 气象
本项目位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域,年平均气温21.5℃,7月份平均气温28.5℃,极端最高气温38℃,1月份平均气温13.1℃,极端最低气温-2.7℃,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每年5~9月份为雨季,多暴雨,6~9月份易受台风威胁。
六、筑路材料
沿线筑路材料丰富,储量大,多为经营性料场,能满足工程要求。㈠
石料
境内石料多为花岗岩,分布较多,可用于地面及建筑结构物。㈡
砂
沿线砂料分布广泛,主要有隆江河砂场、潮州韩江砂场等,料场内储量丰富,砂质为中粗砂,洁净,广泛用于当地各项工程,且运输方便,可通过汽车或船舶运输。
㈢
水泥
区域内水泥缺乏,主要靠外购解决,多来自梅州、南京等地,当地使用较多的“塔牌”、“五羊牌”,质量较好,可满足工程需要。
㈣ 水、电
沿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可满足工程需要。项目所在地区电网发达,电力较充足,可满足工程需要。
七、环境保护
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2、施工现场应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防止扬尘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3、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的运输、储存要注意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扬尘。
4、车辆开出工地要做到不带泥沙,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5、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6、挖除草根,清除表土应集中运至规划的弃土坑,严禁向农田、河流顷倒,造成环境污染。
7、施工现场搅拌站废水及其他污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再排放,最好将沉淀水用于工地洒水降尘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
8、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1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与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当地居民协调,出施工影响告示,以取得施工影响区域内群众的谅解和支持。
第三篇:西湖文化广场说明(共)
西湖文化广场 中国杭州
项目业主:浙江省/杭州市建设厅,西湖文化广场建设指挥部 项目投资:14亿元人民币
项目性质:2001年3月国际竞赛 项目规模:
总用地面积: 166665 m2 总建筑面积: 252915 m2
地上部分: 152241 m2 地下部分: 100674 m2 总计: 252915 m2
其中计入容积率部分:200075 m2
建筑高度: 市民文化娱乐中心为4层(24m)
商业办公综合体(269m)容积率: 1.20
绿化率: 49%(含水面)
设计背景
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正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和适度超前的要求,建造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品位较高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更好地发挥全省文化中心的作用。西湖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是集科技、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面向人民大众的公益性事业项目,是这些项目中的重中之重。基地位于京杭大运河末端,与杭州市中心武林广场隔河相望,基地西、南面是京杭大运河,视野开阔,运河西岸、南岸的绿地景观已初步形成。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如何挖掘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深层次多角度内涵,解读并传达城市特有信息,再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风华,在设计中我们做出了规划,建筑和景观层面的应答。
设计目的
展现杭州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 强调其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视觉上将整个城市的标志点联为一体 将该项目与其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揭示杭州未来的发展趋势
总体规划
以西湖与宝淑塔为原型,参照小瀛洲的形式,在圆形的平台上建造一座岛屿。同时将基地的界限向北、东两方向推伸,营造大片水域,重新勾勒运河的转角,形成一座方圆相济的运河之岛。
以小岛作为平台,构筑一个直径258米,高24.5米的大型碟状物:一座形式独特,体现文化功能的四层建筑。高270米的塔楼便矗立在其东西方位。
一条南北走向的轴线与两条东西走向的轴线对小岛进行了划分,并界定了各个区域的功能。东部区域为长方形广场,东北部区域为展览馆、培训中心与工艺品专卖店,西北部区域为商用与办公综合用途,西部为歌剧院,南部则是电影院与娱乐中心。
小岛与河岸均由多座步行桥连接。在西面,横跨运河的步行桥连接了新开发的港口;北面步行桥位于通往文晖路的中轴线上,可引导北区居民和消防车;东侧的一系列步行桥连接了东岸与广场;在密渡桥路中轴线上的斜坡入口可引导车辆经过地下通道通过运河,并连接了地下停车场。最后的一座步行桥纵贯整个小岛,支撑商业区,连接运河南北两岸,沟通西湖文化广场与即将改建的武林广场(位于延安路中轴线上)。
将南面沿岸进行重新规划;基地的东北角结合不同地势变化作了相应标高的景观处理。
立面设计手法
整个建筑群落的材料选择铝合金和表现力丰富的玻璃。
圆型裙房二至四层立面被三条带型窗贯通,纵向分成四层。
广场四周的建筑立面延续外侧的处理方法,顺理成章地形成相对独立的五个功能分区。
建筑首层层高6米,在层高相对较高的前提下,支柱与围护结构相互剥离的作法 使建筑物的轻盈感更加强烈。
商业办公综合体依靠三段圆柱体造型,获得强烈的高耸感,并吸收西湖灯笼的造 型 特征,体现了杭州特有的人文历史景观。
塔楼纵向一分为三,其中下面两段为办公用房,上部一段为酒店,顶部为可俯瞰杭州城市全貌的餐厅和观光层。
在塔楼的底部依靠少量的透空空间直接与周边的商业用房相连。
广场与地下室
岛下二、三层为车库和机房,整个基地依靠三条河底隧道顺利地解决人车分流,减轻了基地现有的交通负担。
基地中部东侧有一下陷式广场,广场底标高与地下室一层地标高相同。既为商业、杂技、健身,展览中心提供主要通道,又为机动车与自行车提供了主要安全出口。
广场两侧舒缓的坡道与台阶为露天音乐会和表演提供了可能
机动车通道
专为机动车辆设置的地下车库,使步行系统得到最大限度的地表空间。
地下二、三层便捷的机动车入口,规则的车行通道,大面积的停车空间共同组成了利用率极高的地下交通系统,同时预留了消防车道。
景观设计要点
东北部沿岸新建带状景观区,基地南侧的环北公园在设计中被改造。
在展览中心顶层预留一个空中花园。
(附)设计师名单
建筑师: 冯越强/Frederic EDME 主要设计师: Thierry GORE 项目经理: 白羽西
主要设计组成员:杨光伟/李桃/彭鸿/汤淼 景观建筑师: Pierre Alain/康永生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城市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大大地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了城市景观质量。但是,当我们为一个城市的新建筑总量相当于建设了几个旧城、为“××建设速度”而自豪,或者津津乐道于某些优秀的建筑时,回过头,会突然发现,许多有浓郁特色的城市被大量单调寡味的规划设计所代替,许多曾被赞誉过的工程由于前期工作被决策者或者建筑师忽略,最终转为他用,或者闲置,甚至荒废。因此,如何在工程建设前期系统分析各种约束因素,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前期操作问题,日益受到决策者和建筑师的关注。
西湖文化广场是由浙江省和杭州市政府组织、通过市场化运作,在杭州市中心区建设的公益性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22万 m2,主楼控制高度170m;基地西、南两面是京杭大运河,东侧是中山北路,北面是文晖路;划定面积约16.7 hm2,其中科技展览、娱乐健身、演出和电影用地约10 hm2,配套商业用地3.3 hm2,预留用地3.3 hm2(图1,2)。一 四种价值准则
价值观念是一切文化的核心,但是对于项目的开发意向,“通常在各种不同业主之间存在着矛盾,在未来的用户与为专业服务出资的人之间也可能存在尖锐的差别”[1]。因而,在项目前期必须首先分析与项目相关各类人的价值准则,才能准确确定项目的意图和方向。西湖文化广场受到政府、业主、使用者和专家等四方面价值准则的影响。1 政府
政府的目标是 “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解决文化建设中各自为政、结构雷同、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等突出问题,同时期望以该项目整合城市空间环境,扩展和美化运河沿岸景观。业主
该项目的业主有三家:省文化厅、省文联和耀江集团(房地产公司)。前两者较多关注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后者则期望更多的经济回报。3 使用者
使用者主要包括市民和旅游者。他们和建筑发生最密切的联系,是城市的主体。保证全民共享、社会公正是这一主体的价值准则。使用者的另一个层面是管理者,他们更关注项目的有效运行。4 专家
专家系统总是以理想化模式表达自己的价值准则,他们从整体出发,把一个庞大的项目纳入多学科体系进行思考和分析。如何体现“文化”内涵和风景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如何保证经济良性运行,如何整合项目与周边交通的关系等,成为专家的关注内容。二 效益约束与对策 1 环境效益约束
滨水环境特点决定于环境的约束。该项目是对城市滨水区的再开发工程,工程不仅局限于建筑本身,更重要的是提高城市滨水空间环境的整体品质。
(1)景观约束 滨水带的城市中心区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空间,是人们聚集的中心,也是城市形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图3)。
西湖文化广场兼具城市滨水带和城市中心双重景观意义,被定位为“城市中心商贸区的滨河自然生态和游乐空间”[2]。项目主楼高度与规模,决定了它将成为一个制高点和景观构图中心。它必须承担比一般建筑更多的城市景观职责。
对策:①以西湖为基点,处理主楼位置与高度以整合城市空间环境,使其形成有机整体,减少对西湖景观影响;②借西湖文化广场的建设,完成经吴山广场、武林广场的杭州城市中轴线,保证城市南北主轴线的完整性;③改善运河北岸、东岸的景观,使运河南北两岸景观连成一体,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弥漫历史气息和充满生机的运河岸边风景。
(2)交通约束 西湖文化广场位于杭州市中心的位置,其规模与性质,决定了它对该地区交通负荷的影响。项目的建筑高峰人流特征明显,预测高峰小时人流量为8 000人。但是周边道路的交通适应能力、停车状况短期内大幅提高的可能性不大,由此形成对项目容量的约束。
对策:①近期交通对策,主要调整现有公交系统,利用东、北主要道路组织人、车、物流系统,控制对城市道路的不利影响;②远期交通方面,2010年前后建成过运河地下通道与城市轨道交通联接(图4);③重组步行系统,使环境与人流相适应,保证区块使用达到理想状态。
(3)生态约束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工业类历史地段,由于工艺流程和交通流线的特殊要求,其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往往更加严重。此类地区的再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设计就更为重要。
西湖文化广场基地作为工业用地被三家工厂和一家农贸市场所占有。废水、废气、废渣,甚至有毒、有害重金属的排放,严重影响运河水质和沿岸生态环境质量。该项目建设改变了基地不合理的用地性质,削弱了三废排放对周边环境和运河水质的破坏。但是,项目的性质和规模非比寻常,会聚集大量的人流、车流和物流,同样要产生有害气体、污水污物和噪声;高层主楼会复杂地块风力环境,对局部小气候产生影响。决策者必须在前期给予考
虑,最大程度消除负面影响。
对策:①保护基地内原有的香樟、白玉兰、大叶黄杨等高大乔木,保护运河水体水质不被破坏;②绿化系统以乔木为主,结合草坪、硬地,既可以吸附粉尘、降低噪音,又可以在夏季遮阳降温,改善小环境气候;③使用洁净能源,科学组织废物处理,减少废物排放。2 经济效益约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建设项目都应该争得市场,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所以在项目前期必须做好项目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市场运营、资金回收和财务效益评估,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预测将来的市场份额是否会实现。
西湖文化广场项目内容包括展览、观演、娱乐健身和商业办公,资金筹措是由政府牵头,通过业主投资、贷款和预售其中商业建筑面积来完成。全省良好的经济运行状况、市民对文化娱乐和休闲健身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萧山和余杭并入杭州市后市场消费总量的扩大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资金的筹措和回收。但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固定资产投入、营运收入、营运成本的变化都会影响到项目内部收益率。固定资产投入和营运成本的提高会降低项目内部收益率。营运收入的提高则会提高项目内部收益率,例如固定资产投入上升10%,项目内部收益率会减少1.7%;而营运收入提高10%,项目内部收益率会提高0.26%。
对策:①项目性质与内容符合市场发展需求;②控制项目资产投入,保证资金及时到位;③科学营运与管理,降低营运成本,提高营运收入;④灵活使用预留用地以平衡资金。3 社会效益约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投资主体是提高城市效率和活力的源泉。但是,仅仅追逐经济利益的狭隘效益观会破坏社会公正,浪费社会资源。而“以提供人类活动场所为目的的建筑,其成败与否的关键首先就是能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合社会生活的方式”[3]。所以,城市建设的成功不只表现在经济收益上,更体现在项目开发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每个美好的城市都应该充满活力,给人们提供最佳生活环境。
西湖文化广场是由政府组织建设的公益性文化项目,项目的文化性是第一位的。其设计、造型和空间都应该从文化性的角度出发,以优化浙江省文化设施资源、繁荣和发展浙江文化产业,为杭州市民提供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空间,服务社会为目的。对策:①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开发原则;②合理设置项目的功能,以文化娱乐为主,设计面向使用者,保证项目的可达性;③以项目的建设促进区块的更新改造,改善城市环境。三 准则与约束的矛盾 及引发的问题
城市建设和更新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基础之上的,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矛盾和转化矛盾的过程。西湖文化广场的政府决策、市场化运作模式,使这种矛盾和引发的问题更具有代表性。价值准则与效益约束的矛盾
经济效益约束常常是矛盾的中心,不仅它和其他因素之间存在矛盾,而且不同的价值准则也常是因为对待经济效益的不同态度而产生。项目的业主总是偏重于经济效益追求,认为开发效益等同于高容积率;忽视使用者对环境效益的要求,使得项目超出基地的交通和环境承受力。专家对项目约束的综合思考常会超越现实,理想化模式可能会限制项目的进行。决策者必须正确选择才
能既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又保证项目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社会效益应该是政府建设该项目的最终目标。然而投资利益是市场化资金的驱动性动机,资金的来源往往对项目有着决定性影响。政府作为决策者要维护使用者的利益,最大程度地保护社会公正、保证社会效益,必须在前期缜密分析项目的投资收益,确定出资准则,选择可靠的出资者。2 准则与效益矛盾引发的问题
(1)交通 吸引人流是项目能够正常运作、保持活力和生机的前提。但是该项目基地近期的主要交通出口道路中山北路平均宽度只有16 m左右。项目只有尽可能减少人的聚集,才能保证交通的通畅。在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前,能否保证项目周边的交通,尤其在高峰时段,人流、车流的顺利集散,成为必须慎重考虑的首要问题。
(2)功能的选择 杭州存在许多在建、或者将建的展览和观演建筑(如49万 m2国际会展中心)。很多建成的该类建筑,有的勉强维持运营,有的改为他用,运转良好的寥寥。在此背景之下,项目功能与市场需求之间可能会存在差别。项目如何保证良好的运作,或者怎么运作才能保证项目的生存,不被转为他用,成为决策者急需解决的矛盾。
(3)基地的使用 专家与决策者、业主在对待基地历史遗留问题上经常存在矛盾。如何使基地产生最大效益,国外对类似地段的再开发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保留基地中的部分历史信息,才能丰富城市的记忆,为不同经济文化背景的人群提供共同喜爱的公共空间。那么,现在全部拆迁的做法是否值得考虑?
(4)成功案例 纽约甘特里广场州立公园滨水区功能重组改造中,设计师保留了基地昔日的工业构筑物及设施(如建于1876年的门式起重构台),丰富了景观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西湖文化广场建设前期工作(如组织各方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与环境、景观等评估,邀请国内外著名设计单位进行方案征集,以及多轮的评选等)的核心,是解决价值准则和效益约束这一对主要矛盾。矛盾产生的内在因素是价值主体对不同效益约束的理解和关注程度。这对矛盾的解决应该也必须在项目的前期操作中完成。□
第四篇:关于村文化广场建设规划建设报告
***村文化广场工程建设
规划预算报告
**村文化广场选址在舞台院(即:党员活动室所在地)。占地面积63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42平方米(其中:舞台110平方米;党员活动室108平方米;其他24平方米)。
一、舞台建设
(一)现状:因建筑年代较早,受经济条件所限,土墙无石基,木料质量较次,加之2008年“5.12”地震等,现已墙体变形,梁断顶塌,随时有整体坍塌之可能。
(二)规划:由于上述现状,无法维修,为了排除安全隐患,发展和丰富文化活动,需及时拆除重建。具体为:新建台基高2米(含基础),宽11米,长10米,墙体高3.3米(上下加圈梁),墙面内外粉刷,台口墙面贴瓷砖,屋顶需“人”字架四付,钢梁2付,结构为“五檩四”。
(三)资金预算
1、台基(石基):按建筑周长11*3+10*2=53米,高2米,宽0.4米计算,石方为42.4立方米。每立方米造价400元,需资金17000元。
2、主体房屋建筑面积:11*10=110平方米,按1100元/平方米造价计算,需资金121000元。村上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工程建设,可以投入劳力150个,按现价100元/人、日计算,折合现金15000元,其它需资金106000元。
以上两项合计共需资金123000元。
二、党员活动室
(一)现状:顶棚掉落,内墙剥蚀,地面和台阶破裂,背墙护坡垮塌。主体尚好,可维修。
(二)资金预算
1、顶棚5000元;
2、内墙铲粉面积260平方米,按40元/平方米计算,需资金10400元。
3、地面和台阶面积为108平方米,按40元/平方米计算,需4320元。
以上三项维修党员活动室共需资金19720元。
三、硬化院子
硬化场地面积为:占地面积(630平方米)-建筑面积(242平方米)=388平方米,按厚度0.2米,单位造价80元/平方米计算,群众投工投劳100个,按现价100元/人、日计算,折合现金10000元,村上负责筹资10000元,用于购买水泥,其它需资金11040元。
四、大门需6000元。
五、围墙(含粉刷):长34米,高2米,面积为68平方米,按20元/平方米计算,需资金1360元。
综上所述,**村文化广场工程建设共需资金161120元.(不含照明设备和活动器材)
第五篇:广场文化
广场文化
广场文化,是指在城市广场中呈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以及在广场之中所展示出来的文化。广场文化中体现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广场建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如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品位的广场建筑、雕塑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广场上开展的文艺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比如在广场上进行的专业或业余的各种艺术性表演或展示;广场中群众性比较强的各种娱乐、体育等休闲活动等。
“广场文化”作为一个名词来讲是新时代的产物,即便是在权威的辞书——《辞海》中也难觅它的踪影,但若作为一种现象来讲,广场文化又有着十分悠远的历史。不过,现代意义上的“广场文化”与过去已有了很大区别。确切地讲,广场文化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广场建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广场上开展的文艺、讲演、科普、医疗、体育、庆典等活动体现出的文化,我们通常所说的广场文化就是专指后者。
虽然,各地修建的广场规模不等、风格各异,但总体来讲,都体现出了开放、宽容的建筑理念。因而,广场文化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多元化。在广场文化活动中,人们根据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自发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既有体育健身,又有艺术表演,既有高雅文化,又有大众娱乐,人们在广场文化中自娱自乐,得以陶冶情操、净化身心!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前往世界各地的广场,去看看那些有趣的故事吧~~ 悉尼:达令港广场
如果说达令港是悉尼最浪漫的地方,应该不会有人反对吧~~所以这里也被称作情人港,无论是阳光普照的白天,亦或是灯火辉煌的夜晚,达令港的迷人景色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令人沉醉……
但你知道吗?200年前的达令港其实是一个工业区,在后工业时代,这里又沦为了一个破落荒芜的死水港。直到20世纪80年代,作为澳大利亚城市复兴计划的重要一环,达令港才被当成庆典中心进行改造。逐渐的,水污染得到改善,悉尼会议中心、奥林匹克运动会展示中心、国家海事博物馆、全球最大的IMX影院、水族馆、Shopping Mall等等娱乐、艺术建筑拔地而起,共同构筑起达令港的繁华。
伦敦:白金汉宫广场
远远望去,胜利女神像站在高高的大理石台上,金光闪闪,她正对着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这里是英国的国家宫殿,同时也是女王办公的地方,每当女王在宫中时,宫殿上空便会飘扬起王室旗帜。整个白金汉宫的主建筑被铁栏杆围着,而在栏杆外的就是白金汉宫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维多利亚女王雕像纪念碑,而上面展翅欲飞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创造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辉。
首尔:清溪川广场
清溪川是一条流经首尔中心区,横贯城市东西的人工河道,全长10.84公里,起着重要的城市排水作用。在朝鲜时代(1392-1910年),清溪川不断受到污染,毫不夸张的说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排污沟。进入21世纪,清溪川的河道治理迫在眉睫,首尔政府不遗余力的对其进行复原工作。直到2005年底,清溪川才恢复到现在清澈见底的样子,而作为清溪川的源头——清溪川广场,现在已经成为市民们休闲活动的场地,也是游客们来到首尔的必看景点之一。
来到清溪川广场,瞬间就会被韩国特有的文化所感染,跳街舞的年轻人,挥舞双臂,轻盈的身姿,仿佛在与乐符触碰。他们动感的脚步,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远处有电视节目正在此取景,伴随着河水的潺潺声,这里的美景也吸引了许多摄影爱好者。
中国:成吉思汗广场
历史伟人成吉思汗与鄂尔多斯有着密不可分的眷恋。为纪念伟人而建立的成吉思汗广场位于康巴什新区市政大楼前,是康巴什新区景观中轴线的核心部分。广场上耸立的气势恢宏的四组群雕“海纳百川”、“一代天骄”、“闻名世界”、“草原母亲”,高达16米,全部用青铜浇筑而成,成为康巴什新区标志性雕塑群。群雕再现了成吉思汗戎马生涯与丰功伟绩,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为崛起的新城注入了深厚的内涵。
广场文化随着城市经济和文化发展而兴起,是群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应该说广场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已经有了很好的收获,取得一些经验,形成一定的特色。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站在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的高度不断加强广场文化建设,使其达到更高的标准。
所以,我们要把握定位,将广场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广场文化建设应与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协调,要把广场建设与整个城市建设规划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建设一些环境优美的广场,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空间;要面向大众,形式多样地发展主题广场文化。文化是大众的,发展广场文化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社会和部门都应当积极行动,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广场文化的发展繁荣做出贡献,在把握广场文化的发展方向上,在引导和培育上下功夫;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广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宣传文化部门要加强对广场文化活动的宏观指导与规范管理,探索广场文化市场化运作的新途径,促进广场文化活动的长远发展。
广场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它的文化价值、美育价值以及文化产业价值等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挖掘,使其能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的新资源,体现出城市的个性与文化品格。
国际学院 软件工程 1602刘静怡
2016196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