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中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几点看法

时间:2019-05-14 01:37: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传统文化中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几点看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传统文化中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几点看法》。

第一篇:基于传统文化中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几点看法

基于传统文化中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几点看法

摘 要:传统文化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深挖其中的精华,对于当前的幼儿教育改革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民间游戏的意义和方法入手,分析了对于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民间游戏;幼儿教育;看法

当前,我国各层次课程教育改革正处在关键期,幼儿教育课程革新亦是一枝独秀,而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资源,在课程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和利用。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游戏资源依然缺乏相应的重视,教育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

苏霍姆林斯基称:“在游戏之中,儿童展现了个性的创造力,游戏点燃了儿童求知欲。”[1]在幼儿教育主题活动背景中,如果让传统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完美结合,会极大的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并充分发挥和实现民间游戏最大的教育功能和价值。目前由于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环境变化和外来文化的渐次渗透等因素,使得民间游戏的生存和传承面临着极大的困境,所以保护和开发儿童民间游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一、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

乌丙安先生指出:“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游戏是游艺民俗中最常见、最普遍和最有趣的娱乐活动之一。”[2]其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益智易趣,有利于培养儿童的民族性、传统性、创造性、规则意识、合作能力和学习兴趣等,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

(一)民间游戏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中的关键时期,而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游戏符合儿童好动的特点,容易引起儿童参与游戏的兴趣,对于促进其身体全面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拔河比赛、棋类等动手动脑能力游戏,尤其是通过玩耍中的跑、跳、投等动作,不但增强体质,而且促进身心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二)民间游戏利于儿童智力水平的提升

幼儿期应该积极加强儿童的动作协调、丰富语言和拓展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如:丢手绢、抓五子等游戏,多是杂糅动作和民谣语言于一体的活动。儿童在跳跳唱唱中,增强了的学习兴趣、语言词汇、感知能力、规则意识等均能得到提升。另外还有一些民间游戏可以锻炼儿童观察和注意能力的游戏,如:跳绳、放风筝等。

(三)民间游戏利于儿童优秀品质的培养

幼儿期应注重培养儿童的成功和挫折感。诸多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合作意识、规则多变,其间带有不同成分的竞争成分。如:儿童在参加“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游戏中,当孩子们在面对游戏中的成功或因失败而受到惩罚时,对儿童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或家长针对儿童内心的成就感和挫折感,适时加以正确引导,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提升自我控制情绪、与人友好相处、分享和助人意识等,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四)民间游戏利于儿童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塑造

民间游戏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生活的基础上不断加工改进而成的,承载地方民俗文化特色鲜明,而且广受喜爱。通过传统民间游戏,使儿童了解、亲近生活,感受民族特色文化,建立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儿童不但能够获得轻松愉快的游戏体验,而且能够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继而使各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得到代代相传和发扬。

二、几种常见高效益智的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应该成为儿童游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中,明确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课程思想。民间游戏的分类较多。依据性质可分日常、交际和产业游戏;依据目标可分智力、体能和智能与体能相结合的游戏;依据使用的材料可分徒手和借物游戏,或分为大、小型游戏;依据对象的年龄可以分为体育类、益智类和语言类游戏。笔者从游戏目标的角度,分析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智力类

智力类游戏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智力为出发点,通过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趣味的过程,着重训练儿童的口语表达能力、数字运算能力、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如:剪纸、绘画、绕口令、歌谣背诵和谜语拼图等。

(二)体能类

体能类游戏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儿童身体素质,通过正确的动作训练发展其平衡协调能力。该类游戏趣味性强,没有特定的时间和固定的规则,儿童喜爱参与,一般在校园或户外活动。如:捉迷藏、丢手绢、拍皮球、跨大步和老鹰捉小鸡等。

(三)智能与体能相结合类

智能与体能相结合类游戏其主要目的是益智和增强体质为主,通过两种目的性明确的游戏,锻炼儿童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如:跳皮筋、木头人和剪刀石头布等。

另外,组织者要本着民间游戏的创新性和适宜性进行实施,以活动的安全性和现实需要为根本,来满足儿童发展为目的。如: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老师可设计一些像故意跌倒而让“小鸡”被叼走的情况,不但可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还可提升游戏规则的严肃性。再如:在陀螺游戏中,常见的陀螺多数是玩具店购买的,减弱了儿童的动手制作能力,老师可以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制作民间传统的陀螺,一方面减少儿童铺张浪费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另一方面提升儿童动手制作的能力。通过木头段、钢锯、钢锉、钢珠、自行车淘汰的钢套和绳子等,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儿童的动手创造能力会发挥到极致,但也要提醒儿童注意人身安全。

总之,传承民族文化中的民间游戏,是让儿童找到返璞归真的游戏带来的乐趣。深挖民间益智健体的游戏,对儿童传统游戏边缘化的现象是一个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未必不是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教育价值观的重塑。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肖勇.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94

[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106

作者简介:曹东毅(1967-),男,河南商丘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教学与古代文学。

第二篇: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浅谈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民间儿童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给无数人带来了童年的欢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而且,民间儿童游戏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其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作用是其他游戏无法替代的。

与其他游戏相比,民间儿童游戏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游戏过程的趣味性

民间游戏源于民间,从实践中来,它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迎合了儿童的特点,有着广泛的趣味性,内容具体生动,形式活泼、轻松,且伴有节奏。有的游戏还配有儿歌、口令,儿童边玩边唱,情趣盎然,使之始终沉浸在欢乐之中。如:“捉迷藏”、“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打陀螺”等游戏,充满了新奇、期盼的等待和追逐动作;“过家家”等游戏,则使儿童各有分工,充满幻想,通过对不同角色的模仿,充分使儿童过了一把表演瘾。儿童能从这些游戏中体验到各种欢乐。在民间游戏中,儿童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活动中,他们自己选择游戏方式,准备玩具材料,协商角色,构思情节,控制游戏环境,制定游戏规则,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游戏才能。因此,民间儿童游戏充满着无穷趣味性,成为儿童快乐的源泉。

二、游戏开展的随机性

民间儿童游戏的开展,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等条件的限制,不规定严格的时间,不苛求场地的大小,何时何地,只要儿童有兴趣,有想玩的愿望,哪怕只有五分钟、十分钟,哪怕只是挤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一招呼,他们就三五成群地聚集起来,自由玩耍。民间儿童游戏的空间是分散的、零星的,儿童可以在走廊、教室、花园、操场等任何一个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开心地展开游戏。对人数的要求也是随机的,眼前如只有二人则玩二人的游戏,有三人玩三人的游戏,反正几个人的游戏都有,可随时调整组合。

三、玩具材料的简便性

民间儿童游戏的玩具,都是来自于生活,来自于大自然之中,是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如:水、沙、石、泥、废油漆桶等。这些材料物美价廉,许多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由于它们没有固定的形式,不具体代表某一物体,儿童在游戏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随意地将材料加以创造想象。如:把一小截残缺的木头当小手枪,玩打枪游戏;用破布、铜钱作成“毽子”踢;用块残瓦片“跳瓦房”等。有一些儿童游戏本身不需要玩具,如:“顶腿”、“单腿蹦”、“捉迷藏”、“背人”、“木偶人”等,都是利用儿童的肢体徒手进行的。民间儿童游戏随地可寻的玩具材料,既能节省财力,又能使儿童感到其乐无穷,既满足了儿童娱乐的需求,也促进了儿童自然天性的发展,这是利用现代成型玩具进行游戏所不能替代的。

民间游戏的以上特点,决定了它在促进儿童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

几乎所有的游戏,都离不开跑、跳等动作,它一方面适应了儿童好动的特点,引起儿童兴趣,另一方面正是通过这些,加强了儿童的体能锻炼,促进其身体健康发展。如以“跳瓦房”为例:儿童以残缺的小瓦片为材料,画好合适的“房子”,需要先用手准确地投掷入“第一间房子”,然后用单脚蹦入,再用单脚把瓦块按顺序在房内推进,转一圈后再从原入口退出,接着再进入其他“房子”,此过程中,不能错投房子、不能踩线,否则,视为失败。此游戏,锻炼了儿童投掷、跳跃、平衡、手眼协调、手脚协调等能力,活动全身,使儿童于娱乐中得到了健康锻炼,促进其身体的发育。“踢毽子”、“丢沙包”等都可起到这样的作用。

二、促进儿童的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

有些游戏则可促进儿童的综合感知能力,如“老鹰捉小鸡”游戏:一人扮老鹰,一人扮母鸡,其余儿童扮小鸡。母鸡为了保护小鸡的安全,不让小鸡被老鹰抓去,必须应付并预见老鹰做出的各种“攻击”动作,而老鹰也要千方百计地达到抓小鸡的目的。这不仅需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而且要求动作敏捷,反应灵活。再如“丢手绢”的游戏:首先,准备一个漂亮的小手绢,指定一名儿童拿着手绢,其余儿童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拿手绢的儿童围着外圈跑动,悄悄地任意把手绢丢在一个儿童背后,再接着跑。如果被丢手绢的小朋友知道手绢在自己身后,就赶紧拿着手绢去追赶丢手绢的小朋友,如果不知道,丢手绢的小朋友就抓住了他。在这个游戏中,为防止让被丢的儿童发现,丢手绢的儿童必须动作敏捷、不露声色,而其他儿童要一边拍手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还要一边及时发

现“隐患”。这就更需要集中注意力,警觉,反应快。另外,有的儿童游戏还配有顺口溜、说唱等,如:“一

一一,什么一?一是小猫钓大鱼;二二二,什么二?二是小猫梳小辫;三三三,什么三?三是小猫爬雪山;四四四,什么四?四是小猫写大字。。。”这种从一数到九的《数字歌》,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

四、促进儿童团结、友爱、和谐、调合等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儿童游戏一般需要2-3名以上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如“拍手”(2人),“人、枪、老虎”(3人),“丢手绢”、“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等则需多人参加,满足儿童合群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通过玩具或材料等结成现实的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有研究表明:积极的伙伴之间的社会强化可能出现在自由游戏中,而不是出现在成人组织或设计的活动中。民间儿童游戏使儿童三五成群一起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儿童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学会自己解决人际关系之中的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有机会对那些“处于沮丧或不幸状态”的伙伴给予同情和帮助,这对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是尤为重要的。如“过家家”游戏,在游戏中,儿童分担不同的角色,有的当爸,有的当妈,有的“拾柴”,有的“淘米”......这些可充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积极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大家在一起活动或游戏,会比个人活动、游戏的效果好得多,这种“共同行动看效果”,可促进儿童在共同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五、促进儿童良好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形成许多民间儿童游戏带有竞争的性质,儿童在游戏中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干扰,他们的情绪是放松的,当他们能顺利地玩游戏时,就增加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儿童在游戏中开心地动作,体验到欢快的气氛、优美的韵律和节奏,可以丰富和深化自身的情感。然而在游戏中儿童往往会面临失败,产生挫折感,自信心会受到打击,个体的情绪处于不安、烦躁的状态之中。这时,他们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过高评估各种困难,或暂时会停止游戏。但儿童都有好胜的心理,妙趣横生的游戏又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为了参加游戏,他们只有不断克服自身弱点,遵循规则,选择并忍受当前的不安,锻炼自己承受挫折、失败的能力,才能继续游戏。因此,民间儿童游戏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情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在“丢沙包”、“踢毽子”、“跳瓦房”、“捉迷藏”等许多游戏中,每个儿童都面临失败的机会,而他们一般都能在不安中继续参加游戏,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在游戏中慢慢形成;同时也发展儿童辨别是非、正确评价自我及他人的能力。因为民间儿童游戏的顺利进行,取决于儿童对游戏规则的掌握,取决于儿童的自我评价及对别人的监督,如果某儿童在游戏中不遵守规则又想继续参加游戏,就会引来同伴的指责和不满。

综上所述,民间儿童游戏实为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的活动,不仅在家庭中可以开展,在幼儿园也可以大力提倡,可在户外活动中进行传授。为了不让民间儿童游戏流失,广大幼儿

教师、家长应把优秀健康的民间儿童游戏交给儿童,为儿童创造游戏机会,并抽时间多和儿童一起玩,引导儿童与儿童之间开展游戏。这不仅可以满足儿童对自由活动的向往,也可弥补现在独生子女缺乏游戏伙伴的不足。

因此,民间儿童游戏对儿童来说是一种“快乐有趣的教育”,对教师、家长来说是一种“轻松有趣的教育方法”

收藏0 分

第三篇:幼儿教育《在游戏中学习》

4~5岁的小孩语言已经发展得相当好,有些孩子甚至已经达到伶牙俐齿的地步,但是实际上,他们的思维发展还相当不成熟。您可能发现孩子能认出几十种牌号的汽车,能滔滔不绝地复述从幼儿园里听到的故事,但是,你把一个粗矮杯子里的水原封不动地倒进一个高、细杯子里的时候,孩子会说,水变多了。你把原来挨在一起的5块糖摆宽一些,他会说糖比原来多了。

2.2 在游戏中学习

孩子的学习常常是在活动中进行的,这与我们成人不同,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学习得最好的时候,常常是静静地坐着倾听的时候,比如听老师讲课或者自己看一本书。孩子却不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心智活动或思维。他们只能通过对事物进行实际操作来学习,不管这些活动是搭积木、玩洋娃娃还是过家家。

举个例子,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是怎样学做饭的。老师教给他们剥豌豆皮,削胡萝卜皮和土豆皮。在干这些活的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要炒的土豆必须削皮和怎样削皮,要煮汤的豌豆必须剥皮。他们通过观察了解到,开水怎样把蔬菜烫软了,煮熟了,又怎样使另外一些食物(如鸡蛋和肉)变硬了。他们还知道了,食物在烹饪之后的颜色和重量都有变化,等等。所以,做饭这一活动不仅是加工自然食品的过程,它提供了概念形成、语言丰富和数学实践的机会。再比如 孩子们收集了一些废旧生活用品,准备开展“超市”游戏。开展“超市”游戏需要钱,如何设计可供小班幼儿游戏的钱币呢?我灵机一动,近期的数学教学内容正好是要幼儿学习1~3的点数,我何不设计成点子钱币呢?于是,画有1、2、3数量的点子钱币诞生了。游戏前,幼儿首先要到银行取钱,然后才能去购物。我们规定一元钱买一样东西,这样幼儿先要看清楚自己手里有几元钱,然后去买相应数量的东西,锻炼将圆点数量与相应数量的具体事物对应起来的能力。融入数学知识的“超市”游戏丰富了游戏内容,确定了游戏规则。根据幼儿的需求,我们还开展了“公共汽车”游戏。我们规定每次乘车要付一元钱。同样,在乘车前幼儿需要上银行取钱。很快,银行中一元的点子钱币告急,而两元、三元的点子钱币无人问津。怎么办?我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一元的钱没有了,能不能用两元或者三元的钱去乘车呢?”孩子们意见不

一。有的说:“乘车只要一元钱,不能用两元钱的。”有的说:“乘车时可以找钱的。”我抓住机会进一步引导幼儿思考:“那么用两元钱乘车时该找回几元钱呢?如果用三元钱乘车又该找回多少钱呢?”游戏时,我发现多数幼儿已掌握了3以内的加减法......所以,幼儿不是消极的学习者,而是积极的学习者。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得好,“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在游戏中,儿童从事各种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又慢慢地被内化为思维活动。相反,让儿童静静地坐着学习,对他们的成长不会产生持久的作用。只有让儿童通过积极应付环境而获得的东西,才能长久地得到保持。

2.3 幼儿不适合于规则学习

成年人常常错误地认为,幼儿可以按照规则来学习。许多父母有这样的经验: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孩子不要拆散玩具,不要在吃饭的时候看电视,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但是孩子总是不听话,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幼儿还没有内化的思维,他们很难把外部规则内化为自己的需要。结果,他们就可能在今天接受别人帮助时说了“谢谢”,明天又忘了。

所以我觉得幼儿教育应该在游戏中学习,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到生活中的学到数学或者让个人能够多的内容。

第四篇: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幼儿教育具有明显的年龄和阶段性特点,利用其天性喜好游戏的特征,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游戏教育,抓住孩子的生理特点和活动能力,培养幼儿认识社会、了解世界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游戏是幼儿童心的体现。在家庭游戏中,幼儿认识了家庭成员,协调了语言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幼儿园的教育游戏中,幼儿开始与同学、老师交流,开始认识新事物、接触社会。游戏中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游戏是一种活动。活动的规则性、互动性、集体性是游戏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原则下,幼儿在一定游戏规则的制约下,通过角色的扮演、情感的体会,通过互相交流、集体参与,共同完成游戏过程。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游戏规则的制定和实施,在不断的巩固中,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达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目标;通过互动交流,加深体验教育,实现角色互换,养成小朋友参与社会社会角色的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集体参与,把幼儿从单一的家庭小范围引向一定规模的班级集体甚至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增加幼儿的集体意识。游戏的活动性特点,能培养小朋友的语言交流能力、相互交往能力,增进小朋友之间的参与、沟通、协调能力。现在的小朋友家长管的比较多,孩子独立活动的能力不足,适应社会、集体的意识相对较差,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能让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增强交流的自信,引导一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品尝交流的乐趣,从主动接纳游戏活动开始,接纳游戏伙伴,实现主动交流的目的。

第五篇:中大班民间游戏

中大班民间游戏

一、地雷爆炸 游戏目的:

1、锻炼幼儿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

2、提高幼儿的奔跑能力。游戏方法:

游戏前参与游戏的小朋友在指定的范围内准备好,从中选出一名幼儿作为追逐者,其余幼儿为逃跑者。逃跑者四散跑,追逐者只要能捉到一个人就算胜利。逃跑者保护自己的办法是,快被捉住时,可以立即蹲下说:“地雷。”追逐者就必须停止追他,另找目标追逐。而“地雷”只能原地不动地蹲着,等其他人来拍他一下,并喊:“爆炸”,才能被解救,继续做逃跑者,被捉到者为第二轮游戏的追逐者。

二、民间游戏:丢手绢 游戏目的:

1、发展幼儿快速奔跑的基本动作。

2、有利于孩子应变能力的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及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游戏方法:

1、参加游戏的幼儿坐成一个大圆圈,大家边拍手边唱歌。

2、一个幼儿拿手绢绕圆圈转,并轻轻地把手绢放在任意一个幼儿的身后。

3、转一圈,如果哪个幼儿还没发觉,丢手娟的小儿便抓住他,让他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4、若被那个幼儿发现了,丢手绢的幼儿就要按顺时针方向跑,发现手绢的小朋友拿起手绢在后追赶,追上了便由丢手绢的人表演节目,来追上,就自己表演节目。

三、黄鼠狼拉鸡(中大班)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的灵敏性。游戏准备:

场地上画一分界线。游戏方法:

一名幼儿扮“黄鼠狼”;一名幼儿扮“小狗”;其他幼儿扮“小鸡”,成一排蹲在离线1米远的地方。游戏开始,“小狗”边走边轻轻地摸“小鸡”的头,同时念儿歌。念完后,“小狗”蹲在一旁,“小鸡”闭上眼睛,装睡。“黄鼠狼”轻手轻脚地摸进来拉“小鸡”,被拉到的“小鸡”发出“叽叽叽”的呼叫声,“狗”听到叫声,迅速“汪汪”叫着去救回“小鸡”。游戏可反复进行。最后,看黄鼠狼一共拉了多少只小鸡。游戏规则

1.“小狗”要听到“小鸡”呼叫后才能追。

2.“黄鼠狼”把“小鸡”拉过分界线后,“狗”就不能再救了。附儿歌: 打、打、打更了,灯灭了,睡觉了,黄鼠狼要偷鸡了。

四、老鼠笼 游戏目的:

练习钻的技能,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及协调能力 游戏玩法:

1、三分之一的幼儿做老鼠,其余的小朋友做老鼠笼。

2、做了笼子的幼儿大声念儿歌,老鼠不停地从“笼子”里钻进钻出。

3、当儿歌念到“咔嚓”时,小老鼠要赶紧钻出“笼子”,扮演“老鼠笼”的小朋友赶紧蹲下。

4、没有钻出去的“小老鼠”就被捉到了。被捉到的幼儿,就去做老鼠笼,没有捉到的“小老鼠”继续游戏。

(附儿歌:老鼠老鼠坏东西,半夜出来偷吃米,我们搭个老鼠笼,咔擦一声抓住你。)

五、桃花朵朵开 游戏目的:

提高身体的灵敏性 游戏玩法:

1、集体幼儿跟在教师(或请一名幼儿)后面,念“桃花桃花朵朵开,请问桃花开几朵?”

2、教师回答“桃花桃花开3朵”则三名幼儿抱在一起{数字可根据班级幼儿人数自由更换}

3、没有按人数抱在一起的幼儿停止游戏一次。

六、三个字(大、预备班)游戏目的: 练习追逐跑,训练快速反应能力。游戏玩法: 一名幼儿当追逐者,其他幼儿作被追逐者.游戏开始,追逐者随意去追其他奔跑的幼儿,当被追者快要被追上的时候,要快速说出三个字,如名字、动物、植物等,但必须是三个字.说完后马上站在原地不动,等追逐者离开了,可以继续奔跑.被捉住及说错的幼儿与追逐者互换角色.七、抓瓶盖

游戏玩法:

每名幼儿5个瓶盖,一个拿在手上,其余4个放在地上,手上的瓶盖向上抛,快速抓起地上一个瓶盖再接住抛上去的瓶盖。可增加难度,抛上去时抓起地上的2个瓶盖,以此类推。

八、贴墙 游戏目的:

通过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反应力及洞察力 游戏场地:

三角形操场的教室 游戏玩法:

1、请至少1个孩子来当抓小朋友的,站在中间。一旦有被抓的小朋友身体离开墙面就可以抓住他。

2、其余被抓的孩子进行贴墙,只要身体的某个个地方碰着墙就不会被抓到。

3、在过程中被抓的孩子可以趁中间在抓人的小朋友不注意的时候离开墙面随意走动或者跑到对面的墙上。而抓人的小朋友看到有人离开墙面要及时做出反应并且在他身体贴到墙上的时候及时抓住他。

九、打弹珠 游戏场地:

一个较广的地面,在范围的中间画上圆圈 游戏材料:

瓶盖(推荐)、跳棋、石头 游戏玩法:

1、每个小朋友手上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材料(瓶盖、跳棋、石头)

2、在中间的圆圈里放置多出来的材料。

3、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而安排多远的距离,然后大家围成另外一个圈,蹲在地板或者趴着,进行发射幼儿自己手中的材料。

4、幼儿手上的材料去将圆圈中的材料给撞击出圆圈外。撞出多的一方即胜。

十、泡泡糖粘哪里

游戏规则:幼儿问:泡泡糖粘哪里

老师回:粘(身体部位、或者旁边一些事物)

幼儿做出相应反应

口令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幼儿 十一、一二三木头人

老师背对孩子说:一二三,然后转过去

幼儿在老师说“一二三”的时候可以走动,老师转过来是就不可以走动,动的小朋友要到前面牵着老师,被抓到动的小朋友最后在前面一个接着一个牵着,最后有小朋友领先跑上去,拍一下被抓最后一个小朋友的手解救,然后赶紧往回跑老师追,被抓到小朋友要上去背对其他孩子喊一二三,做法跟老师一样。

十二、划龙舟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关爱的精神。

游戏玩法:幼儿分成五个人一组,每组五个幼儿都蹲下,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的幼儿的衣服往前划,哪一组幼儿先划过去就算赢。

游戏规则:

1、强调幼儿间团结合作,互相关爱。

2、游戏中不能不顾别人一个人走。

十三、编花篮

游戏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孩子互相协调、团结友爱的精神。

游戏方法:

孩子们先手拉手站好,其中,一名孩子将自己的一只腿放在旁边两孩子的手上,单腿站立,然后,孩子依次将自己的一条腿放在另一小孩的腿上,所有孩子将腿搭好后,最先那个孩子的腿放在最后一名孩子的腿上,开始游戏,边单腿跳边唱儿歌:“编、编、编花篮,花篮一编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花篮”。

游戏规则:

1、人数三人以上的孩子;

2、一个小孩的腿掉下来了,游戏又重新开始。

十四、拾棉花

游戏目的:发展跳跃及躲闪的能力,知道遵守游戏规则。

游戏玩法: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蹲在地上。由一个小朋友围着圆圈边走边说儿歌,说到找个位置坐下吧!被坐的小朋友问,坐着的小朋友答。说完了一个跑一个追,跑着的回到追的位置上。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儿歌:拾、拾、拾棉花,拾到天黑害了怕。找个座位坐下吧!幼儿问:“你是干啥的?答:我是走路的。那我怎么听到你的肚子里咕噜咕噜响,吃了个水饺、打了个碗。你跑我就撵。

十五、炒豆豆: 游戏目标: 培养幼儿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

玩法:两人相对而立,手牵手,边念儿歌,边有节奏地向左右协调摆手。儿歌念到最后

一句时,两人举起一侧的手臂来共同钻过翻转身体180 度,还原姿势。游戏反复进行。

游戏者要随着童谣节奏一起侧身翻转,或转180 度,或转360 度。儿歌:炒黄豆,炒 黄豆,炒好黄豆翻跟头。

十六、“盲人”捉“鱼”

游戏目标:

1、能判断声音的方向进行捉“鱼”,锻炼孩子的听力。

2、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玩法:

“盲人”用三角操场的大教室做“池塘”,扮“鱼”的幼儿在“池塘”里不能随意走动,身体可以根据盲人的动作在原地变换动作,一位幼儿用手绢蒙住眼睛当“盲人”,到池塘捉“鱼”

。哪只鱼”被捉到就与“盲人”更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十七、游戏名称:城门城门几丈高 游戏目标:

1、通过玩让幼儿感受传统游戏的乐趣。

2、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游戏玩法:学习儿歌: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从你家门前罩一罩,问你吃桔子吃香蕉”.教师和一幼儿双手搭成“城门”,全班幼儿手拉成一个大圆圈,边走边念儿歌:“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从你家门前罩一罩,问你吃桔子吃香蕉”

3.、当儿歌念完时,搭城门的幼儿把双手放下套住走过的幼儿,被套住的幼儿替代守城门的幼儿,游戏继续进行,游戏反复几次结束。

十八、“警察”捉“小偷” 游戏目的: 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和追逐能力。游戏玩法: 幼儿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警察”,一组为“小偷”。场地上,分别画两个圈为各自的“家”。游戏开始,“小偷”出来活动,四散跑开,“警察”出来捉“小偷”,把“小偷”捉回“警察”的家,未被捉住的“小偷”如果跑回自己的“家”,“警察”就不能再捉了。

下载基于传统文化中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几点看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传统文化中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几点看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性探析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性探析摘要:游戏教学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利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态度,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在游戏的进行......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常宁市幼儿园刘娟摘要:游戏是智慧的体现,是幼儿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过程......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专业(专科)毕业论文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 活动中的重要性山东省平原师范11级姚建亚二〇一三年六月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姚建亚 内容摘要: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

    沙盘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沙盘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游戏是儿童的语言,也是儿童主要的活动形式和探索世界的桥梁,沙盘游戏是游戏的一种,是让幼儿利用沙和各种玩具模型在个人所创造的世界里游戏,让幼儿......

    角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角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新民幼儿园 许秀梅 角色游戏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活动。既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现实生......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合集5篇)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以游戏为主。游戏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新时期游戏......

    中五班六个民间游戏

    老鹰捉小鸡 游戏由来:老鹰捉小鸡,俗称"黄鹞吃鸡",又叫"黄鼠狼吃鸡",是一种多人参加的益智娱乐游戏,在户外或有一定空间的室内进行。这种游戏,对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

    论幼儿教育中的民间游戏教学创新的基本经验[合集五篇]

    摘 要:幼儿教育中民间游戏教学创新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常州天宁区茶山中心幼儿园小班民间游戏《小兔和狼》为例,论述了民间游戏教学创新成功的基本经验,主要有:精心选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