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在逻辑和主要特点
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在逻辑和主要特点
文/刘伟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注:本文节选自人大出版社的新书《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十五讲》。
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既不能用“华盛顿共识”以及作为对“华盛顿共识”反思和批判结果的“后华盛顿共识”来解释,也不能用“渐进—制度演化论”来概括,“北京共识”也只是在现象层面的粗糙描述而未深入本质,中国的经济改革有着自己内在的逻辑,从中国的经济改革的实践出发,追随着的它的历史进程,其主要的特点我们才可以看得清楚。>>>>>>在所有制结构改革与市场机制培育的统一中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
不是把所有制与市场机制割裂,既不片面强调市场化,而忽略所有制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也不是实行所有制的资本私有化,以私有化支持市场化,而是在互动中,既考虑市场机制对所有制和企业产权的基本要求,又考虑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对所有制和企业产权制度本质特征的规定,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根本目的是服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经济改革的历史进程看出,中国经济改革一直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
一是经济运行机制的变革
从十二大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十三大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到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目前正在经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明确提出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二是所有制结构的变革
从十二大首次承认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经济的有益补充,到十五大明确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十六大明确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再到十八大以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这两个方面的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构成了中国经济改革的一条主线。以所有制结构改革与市场机制培育作为统一命题,既是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历史内在逻辑要求,也是中国改革实践的基本遵循;在所有制结构的变革中既根据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推动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混合化,又根据生产力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在作为主体的公有制本身的改革上,既考虑公有制本身的基本属性,又考虑市场经济对于公有制及实现形式的基本要求,努力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
既不片面强调市场化,又不固守传统的所有制结构及其实现形式,使得中国的改革既根本区别于西方学者所倡导的所谓“华盛顿共识”及“后华盛顿共识”,以及西方学者所说的“渐进—制度演化模式”;同时又区别于其他受传统斯大林模式影响的转轨国家,没有因为探讨公有制下兼容市场机制而最终放弃公有制,走上以资本私有化为制度基础建立市场经济机制的传统。
>>>>>>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市场价格制度改革的统一中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竞争机制 市场经济的内在竞争机制,或称内在竞争秩序,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历史内容:
一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秩序,即界定谁能进入市场并成为市场竞争中的行为主体的规则,其核心是企业产权制度,回答谁在竞争;
二是市场经济的交易秩序,即界定怎样决定交易条件的规则,其核心是价格决定制度,回答怎样竞争。
“谁在竞争?——企业产权制度”,“怎样竞争?——价格决定制度”,这两方面的制度安排构成了市场经济内在竞争机制的核心。如何把握这两方面的逻辑进程? 对于这一问题,人们的认识存在明显分歧。主张企业改革,特别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先行的人认为,从理论的逻辑上看,企业产权制度界定的是谁在竞争,即市场竞争的主体,而价格决定制度界定的是怎样竞争,即市场交易能否实现的条件。应当是“谁在竞争”规定“怎样竞争”,交易主体决定交易条件,因而应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先行,价格改革的进程应适应主体秩序转型的要求。
主张价格机制改革先行的观点则认为,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根本任务是逐步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以替代传统计划机制,这就需要以价格改革为首要,实行价、财、税、金、贸改革联动,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计划、投资、物资、外贸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只有竞争性的价格机制的培育才可能推动资源配置的均衡。
中国改革实践中市场内在竞争机制的培育正是在这种探索和争论中推动的。改革初期,在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积弊进行反思并对以往体制调整的局限性加以认识的基础上,人们普遍认为新时期的改革应把改革的核心集中在企业改革上,着力解决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而不应继续像以往那样集中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相互关系上,因而对企业简政放权、放权让利成为改革的主要内容。
但在市场机制远未形成、政府又放松约束的状态下,企业自身改革正在进行中,远未形成自我约束能力,市场与政府同时乏力,企业又不能自律,结果便是形成1985年前后的宏观经济混乱。
因而一些学者对突出企业改革的思路产生了怀疑,进而提出应以市场机制协调改革为基调,特别是以竞争性的市场价格改革为首要。但加快价格改革的结果,特别是1988年“价格改革闯关”启动之后,迅速形成抢购风潮,1988年通胀率(CPI)高达18%以上,迫使中央宣布价格闯关失败,停止价格闯关式的改革。
1992年中共十四大之后,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这种市场经济体制既要有完善的市场竞争价格机制和市场体系,又要有相应的所有制基础和企业产权制度基础,在提出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培育的同时,推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实际上,在既无现代企业制度,又无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制度的条件下,经济转轨只能在企业产权主体制度和市场价格交易制度改革的统一中进行。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市场价格决定制度改革的制度基础,没有产权主体的制度演变便不可能形成价格决定制度的变化,毕竟交易主体决定交易条件,有怎样的主体秩序才可能有怎样的交易秩序;同时,价格制度又是企业产权制度运动的形式,没有市场竞争性的价格机制,便不可能形成企业产权的市场运动,毕竟交易是市场条件下企业产权实现其利益要求的基本途径,有交易机制才可能有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实现。>>>>>>在经济改革的历史可行性与必要性的统一中推动转轨
所谓可行性主要是指阻力相对小、难度相对低,所谓必要性主要是指生产力发展要求迫切,相应的变革带来的发展效果显著。可能性与必要性的历史统一,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十分突出。
一是在二元经济背景下,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从农村经济逐渐转向城市经济。
这既清晰地体现了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变革的历史要求,因为贫困经济社会最迫切的发展要求便在于解决温饱;又使改革遵循了先易后难的原则,因为农村经济关系毕竟不如城市经济复杂,改革的艰难性和复杂性相对较城市经济低些。同时,改革的效率也最为显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越尖锐,生产力发展和解放受到束缚的程度越严重,改革的效率就越容易显现,改革的共识也就越普遍。这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客观选择。
二是在企业改革与政府改革何为重点的选择上,从企业改革逐渐转向政府改革。
从企业改革到市场制度培育再到政府改革,虽然都是极为复杂的社会工程,但相对而言,其艰难程度和遇到的阻力及矛盾是递进的,因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或微观基础,人们首先运用企业制度来进行要素组合,企业制度包容不了的更为复杂的交换和要素配置则需要运用市场制度,市场制度是企业之间的联系方式,市场制度处理不了,特别是存在严重市场失灵的领域,就特别需要政府制度。
与这种困难程度的递进相适应,企业、市场、政府制度改革面临的风险也是递进的,因为企业改革可以试点,其风险可以局部性控制,且可倒退、可适时关闭某些改革窗口;而市场价格竞争制度的改革难以试点,一旦推进便只能全面改革,并且不可倒退,改革窗口一经打开难以关闭,风险自然也就更大;政府改革则不仅更为关系宏观和全局,而且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风险和难度更大。
因此,以企业制度改革为基础推动市场价格制度改革,在两者统一基础上的市场内在竞争机制培育历史进程中推动政府制度改革,是转轨进程的历史可能和客观需要。三是在企业改革的进程中,改革的主要举措从收入分配改革逐渐转向企业产权改革。
中国城市经济改革是以企业改革为中心启动的,但在改革的相当长的时期内,主要改革措施集中在分配关系上,而不是集中在所有制及企业产权结构上,从而与一开始就把改革的主要举措集中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农村经济改革形成鲜明对照。
国有企业改革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围绕政府、企业、职工三者收入分配关系展开的,从所谓放权让利,工资奖金与利润业绩挂钩,到“利改税”,以及企业承包制,都是围绕分配关系展开的。
直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抓大放小”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才从一般的利益分配关系转向企业所有制及产权结构的改革。改革过程的这种由表及里、从外在的表层改革向内在的本质改革的深化,体现了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四是在市场价格机制的培育中,首先着力构建商品市场体系,然后逐渐向要素市场化推进。
经过20多年改革,到21世纪初,中国商品市场化基本实现,无论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绝大部分均由市场定价,基本实现了从计划价格向市场价格的市场化。相对而言,要素市场化滞后于商品市场化。
要素市场化主要包括劳动力、土地等自然资源、资本等,其市场化的困难和复杂性远远超出商品市场化。比如,劳动力的市场化,看起来是工资报酬价格是否由市场竞争决定的问题,实际上涉及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的流动问题,涉及一系列的社会保障问题,涉及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问题等。
因此,其市场流动性,价格决定的合理性,特别是农民工报酬所面临的制度歧视,都需要经过长期发展才可能逐渐有序。土地等自然资源,包括环境资源等的市场化以及资本的市场化,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在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辩证统一中推动改革
所谓“存量改革”是指对已经长期积累形成的经济生活领域和方面进行改革,一般而言,规模大,涉及的范围宽,触及的矛盾深,改革的阻力相对更大;
所谓“增量改革”是指对新生成的经济生活领域和方面进行改革,一般而言,新生的经济时间短,可改革的空间大,触及的矛盾相对小,改革的阻力相对更低。但增量改革在短期里变化相对小,依靠增量改革更具渐进特征,存量改革触及范围广,更体现全面的、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的经济改革在多方面体现出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的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在企业改革进程中,在推动原有传统国有企业逐渐改革的同时,乡镇企业既作为新的增长力量,又作为新的企业制度形式,异军突起,推动中国改革中市场力量的新增量迅速扩张。
传统国有企业作为长期积累而成的存量,改革面临的阻力大、风险大,需要探索的难题艰深,涉及的经济关系复杂,新兴的乡镇企业作为改革中出现的增量,更具创新性,改革所面临的传统约束相对弱,改革更具发展意义,其风险也相对较小。因此,当国有企业改革处在由中小企业改革逐渐向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由分配关系的调整逐渐向企业所有制和产权制度深化的过程中时,乡镇企业以创新性的制度和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出现,形成中国企业改革方面突出的增量改革力量,在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二元性特征突出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崭新的“三元结构”。
二是价格改革的进程中,面对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悖论,采取“价格双轨制”。价格双轨制首先是指价格决定机制和方式的“双轨”,即计划价格和市场价格双轨并存。双轨制的价格改革曾经引发了深刻的分歧,不少人认为它会破坏价格公平竞争功能并形成广泛的“寻租”。但作为一种增量改革的形式,价格双轨制在推动市场价格体制的培育进程中产生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后的“价格闯关”引发的通货膨胀和经济的不稳定,已经表明对计划价格的“休克”式改革在中国并不适合,我们只能在保持计划价格基本存量稳定的前提下,在增量方面更多地实施市场价格,以适应当时中国乡镇企业等新的经济主体的发展需要。同时,价格双轨制可以体现改革的渐进性和平衡性,进而防止经济出现大的动荡。三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以各种“特区”的方式逐渐推进和引领改革。以“特区”的方式进行探索和引领整个经济转轨,既是中国经济改革增量改革的突出体现,也是其转轨渐进性的突出体现。
就“特区”的制度创新意义而言,开辟特区就是开辟新的制度创新疆域,这种改革开放新疆域的开创不仅为制度创新提供了新的空间,而且为引领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开放作出探索。此外,“特区”不仅以自身的率先试验为引领整个改革作出探索,而且也是协调改革和开放的重要枢纽,以“特区”的改革率先推动特区的开放,使特区成为开放的先行区,以开放证明并推动改革。
改革是以自身的制度创新适应发展要求,开放则是以国际通行的制度规则适应世界趋势,改革更具主动性,开放更具客观性,两方面的统一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创新,才能在避免激进式、休克式改革的盲目性的同时,避免机会主义的历史性倒退。
>>>>>>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推动改革并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改革的根本标准 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出发,改革是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因和根本检验标准则是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从总体上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4年)的36年中,GDP年均增长9.7%左右,按可比价格计增长了28倍左右,到2014年末达到63.7万亿元左右,折算为美元已过10万亿,占全球比重从1.8%上升至13%以上,相当于居世界第一位的美国的近60%,居世界第二位。
这里是按汇率法折算,不是按货币购买力平价,若按货币购买力平价折算,则会进一步高估中国的水平人均GDP年均增长8.5%左右,按可比价格计增长了19倍左右,到2014年末达到4.7万元左右,折算为美元已超过7600美元,从改革初期的贫困状态进入当前的上中等收入水平。按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在1998年人均GDP水平达到下中等收入水平线(穿越贫困进入温饱),2010年达到上中等收入水平线(人均4056美元~12475美元为上中等收入阶段)。可以说,无论是从总规模上还是人均水平上,新时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都是显著的。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在数量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有没有实现真正的发展,或者说,有没有经济结构的质态改进,有无结构高度的提升?
应当说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结构也发生了顺向的深刻变化,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从70.5%(低收入国家平均为72%左右)以下降至30%左右(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产值比由28%以上降至9%左右;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由17.4%上升至29.9 %,霍夫曼比例也明显变化,已经走过工业化近2/3的历程(按预定目标,计划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特别是第三产业产值比由23.9%上升至50%左右,就业比重由12.1%上升至35%以上。
从2014年起,中国第三产业比重开始超越第二产业。这种结构高度的演进表明中国经济在规模增长的同时有质态的发展,尽管这种结构变化在不同时期速度有所不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结构变化速度较低,之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结构变化速度加快),但是保持了现代化经济进程中的正态顺向演进。
二是这种持续高速增长及相应的结构演进是否具有效率支持?
没有相应效率提高支持的经济增长不可能是有效的、可持续的,没有相应效率支持的结构演变也只能带来“虚高度”。实证分析表明,新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是存在效率基础的。这种效率基础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制度创新引起的效率上升,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本身使资源更多地从传统计划经济的控制下转入市场竞争领域,其效率获得了提升的制度可能;另一方面是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本身是要素效率改进的直接动因。
尽管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不同时期对效率提升的作用程度有别(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前制度创新对效率提升的作用相对更显著,进入21世纪后技术进步的作用相对更突出,伴随全面深化改革的再推进,制度创新对效率提升的作用会进一步加强,并由此促进更强劲的技术创新),尽管效率的提升相对于增长速度而言有些滞后,但创新是效率的动因,而效率是真正结构演进的动因。
三是中国在转轨时期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与其他转轨国家和世界同期比较是否领先?
或者说,在经济绝对增长的同时,是否相对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以GDP水平为例,GDP总量从改革开放初期占全球1.8%左右,上升至2014年的13.3%(按汇率法),但相对地看是否具有领先性的提升?
与美国GDP水平相比,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相当于美国的6.29%,到2014年大体相当于美国的59.5%;人均GDP的水平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低收入贫困水平上升至上中等收入(2010年世界银行划分标准)水平,与美国人均GDP水平相比,从改革开放初期不到美国的1.8%上升至13.8%以上(这一期间美国的人口由2.2亿上升至3.14亿(上升了42.7%),中国人口由9.56亿上升至13.5亿(上升了41.2%))。这些表明相对而言,中国的增长快于美国,差距在逐渐缩小,这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普遍的对照形成鲜明反差。因为总体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虽有发展,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而言,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这种反差的形成有其发展战略上的原因,战后产生的发展经济学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正统经济学家按照正统经济学的逻辑和价值取向,为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设计的发展模式,目的是指引发展中国家克服贫困,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主张以发达国家的现实状况作为发展中国家赶超的未来目标,比较现期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同和差距,制定相应的政策,努力缩小这种差距,而最大的差距便在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不足,工业化水平低,因而需要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在实现这一战略的机制上,由于市场失灵较严重,市场深度不够而且不太完善,因而需要实施政府主导资源配置的机制,进而实现赶超目标。
直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发展中国家大都采取了这种战略和方式,但除了在初期取得短暂的投资拉动的高速增长外,长期来看经济严重停滞并且波动显著。70年代后发展经济学的主流转变为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想,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停滞和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政府过多的干预,市场竞争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进而主张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的制度变革,尽快建立竞争性的市场机制,克服政府干预过多带来的矛盾。
然而,推行“华盛顿共识”的发展中国家和后来的经济转轨国家不仅未能取得预期的发展成就,而且相反地,经济增长速度普遍低于70年代之前,同时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又显著高于70年代之前。
因此,正如前面提到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自身不得不对“华盛顿共识”作出反省,提出了所谓的“后华盛顿共识”。我国的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够获得相对显著的成就,重要的原因便在于新时期以来采取了与之根本不同的发展战略和实现发展战略的发展方式。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专注于经济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论坛成立于2008年4月12日,由40位40岁上下的金融精锐组成,即“40×40俱乐部”。
本智库的宗旨是:以前瞻视野和探索精神,致力于夯实中国金融学术基础,研究金融领域前沿课题,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
第二篇:高中历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人民版必修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一、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从知识层面上看,本课的知识目标主要有“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征”。从能力目标上看,本课的能力要求是“了解”和“认识”,前者属于识记层次,后者属于理解层次。另外,认识还具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夏、商、周的更替;夏朝的政治制度;商朝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
2、能力培养:
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通过对分封制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深入了解,达到掌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通过对宗法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根据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例,来回归历史,掌握历史事件或历史概念的内容。学会融会贯通。
3、思想认识: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的内容,了解夏商周三代的主要政治制度通过这些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统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其作为统治者的地位。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无论哪个制度,其实都是统治者压迫和统治人民的工具。
三、过程与方法
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授课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分组讨论:前后桌一组,选出组长一人,记录讨论的中心论点并作好发言准备。
分阶段进行问题解决,在学生自学阶段,老师走下讲坛,深入各组讨论中,以便随时发现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出现的疑惑或难点,增加课堂解决的针对性。
四、重点难点:
1、重点
(1)分封制(2)宗法制
2、难点
本课是高一历史的第一节课,容量是以前所学课文的三倍以上,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讲述三节课以上的内容,又需要学生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宗法制和分封制以及西周的礼乐制度的联系
探究两个主要问题:
⑴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什么?
⑵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明确三个主要概念:
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教学过程:
用心
爱心
专心 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掌握朝代更迭的顺序,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帮助。
导入新课前,列出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参照课文的课前提示,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所在。
“早期政治制度”中“早期”的含义指的是“先秦时期”实际指的是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有了国家才有政治,中国国家是如何出现的,由此导入新课:“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明确这段时期历史发展进程的特点是:生产力的进步带动着剩余产品的出现和阶级、权利等相关信息特征的出现,为国家的出现,也为由“家天下”到“公天下”的出现埋下伏笔,而这也是《礼记》中的由“大同时代”向“小康”时代的过渡时期。
简要介绍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以及夏商周的朝代变迁的历程
重点讲解下两个问题:
1、分封制:
(1)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分封的目的是巩固周王室的权力,一是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遗族叛乱,三是要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
(2)主要内容:
①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对象是王室子弟、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②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
(3)特点:
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天下共主。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
(4)作用:
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通过分封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因此得到了加强。
提问学生:分封存在的隐患,为后面的“礼崩乐坏”提供一定的背景。
2、宗法制(1)核心内容:
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2)特点:
大宗永远是小宗的领袖,因此,诸侯(小宗)永远要服从天子(大宗),而卿大夫(小宗)永远要服从诸侯(大宗)。
宗法制度是从父权制社会演化而来的,它试图用父子血缘亲情来维系王权的威严和稳定。周天子及其继承者,从君统看,他是天下的共主,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从宗统看,他又是天下的大宗。(3)作用: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宗法制度一方面用血缘关系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血缘关系限制人们的社会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利用各种材料使学生理解宗法制,以及宗法制度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的影响
介绍礼乐秩序,使学生明白
礼、乐的结合不仅能维护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更能有效地统治人民。所以,“礼”是“乐”的内容,“乐”是“礼”的表现。西周通过礼乐制度来维持和加强社会等级秩序,小结:围绕课前提示进行复习巩固。
课堂练习:
1、在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的权利不包括:
A、设置官员 B、自称天子 C、建立武装 D、征派赋役
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3、西周时期的诸侯国,位于最北和最东面的是
A.鲁、卫
B.齐、楚
C.卫、晋
D.燕、齐
4、楚王问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 情境创设:
周天子年老了,膝下有4个儿女: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老三是大夫人所生的女儿;小儿子(大夫人之子)。
问题:几个子女都想争王位,请问王位该传给谁,为什么?
阅读理解
1、材料1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2(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1概括出诸侯的义务?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关系?(3)材料2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2
用心
爱心
专心(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材料一: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春秋公羊传·桓公二年》
材料二: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大小轻重。王孙满对曰:“在德不在鼎。”这即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中原”之典。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楚王问鼎”的成语故事说明了什么? 课后作业:
1西周的统治与前两代相比有何异同点?
2、什么是分封制?
3、什么是宗法制?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课文中的哪些内容体现了这些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了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本课重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本课难点:西周礼乐秩序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关系的分析。
用心
爱心
专心
(四)教学内容:
一、早期国家的出现:
概况、背景
二、夏商政治文化:
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目的:“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内容:对象、义务
发展历程:开始 推广 衰落
影响
2、宗法制:含义、特点、与分封制的关系、衰弱、影响
3、礼乐秩序:含义、目的、特点、实质、发展历程
四、春秋战国的政治制度;
“礼崩乐坏”、“百家争鸣”
(五)小结:
1、几种重要的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
夏商政治制度 西周宗法制 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
2、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六)随堂检测:
一、练一练:
1、夏启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B)
①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②私有制发展的结果③阶级对立的产物④统一国家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B)
A、夏民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3、在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有的权利不包括:(B)A、设置官员 B、自称天子 C、建立武装 D、征派赋役
4、《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
用心
爱心
专心 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D)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5、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C)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二、考一考:
1、阅读下列材料: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请思考:上文反映出夏朝建立后,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後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历史》 请思考: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后“削其地”?(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由材料看出,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三段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各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参考:
1、变化:“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保护私有制和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已经诞生。
原因: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立的必然结果
2、(1)分封制。因为是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
(2)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用心
爱心
专心(3)关系: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
积极作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用心
爱心专心 7
第三篇: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案3(人民版必修1)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2、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3、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难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三、教学过程:
一、“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略讲)
(一)国家的出现
1、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
氏族:按血缘关系结成的集团
部落:若干氏族组成部落
2、出现的时间:5000年前
3、早期国家阶段的突出标志:
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二)早期政治领袖——“王”的出现早期政治权力是一种强权,早期的政治领袖兼有军事首长的身份
(三)城的出现
1、军事防御功能和权力、地位象征
2、反映阶级对立尖锐化
(四)大规模的祭祀活动
反映社会权力集中,体现出早期政权和神权的集合
(五)社会不平等现象
1、贫富分化的出现
贫富分化与产品积累、交换扩大有直接关系
2、政治压迫的加重
(六)“帝”的传说——神话的史料价值值得重视
二、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 【首先,请同学们看这段材料: 材料一:《礼记·礼运》是这样描述远古社会的状况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 而不闭。”这就是所谓的“大同之世”。[叫一个学生翻译]。从这段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在远古社会(原始社会)中,部落成员之间是平等的,有着一种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正所谓“大同之世” 】 老师:大禹治水,为民造福的故事同学们都不会陌生。那是一个兢兢业业、一心为公的大禹。由于他的德高望重,根据传统的禅让制,舜到了晚年,传位于大禹。到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但是却不给伯益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这时的大禹还会是以前的那个大禹吗? 学生:(回答)
老师:这时的大禹因为自己权势的强大,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夏国王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凭借自己的威望和权力,继承父亲的位置。又出兵打败对此不服的部落,最后得到了各部落的承认。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王朝的建立、禅让制的废除和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大事件,它标志着氏族公社制的瓦解,从“天下为公,选贤为能”的“大同”社会进入“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小康”社会,保护私有制度和剥削阶级的国家机器已经产生。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材料二: 而夏朝建立后:“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仪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就是所谓“小康之世”。[也就是阶级社会] 】
夏朝建立后,原来的禅让制就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的继承不再是“选贤为能”而是只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王位”被看作是国王一家一姓的私产,只有王室家族的人才有王位的继承权,不管这个继承者是否有德、有能;而非王室成员,不管是否有能力,是否受人爱戴,也不能继承王位。原始社会的“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此中国社会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
2、商代政治的特点
(1)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2)神权何王权紧密结合
三、西周的分封制
1、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时间始于周武王时期。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实行分封制。那么,何谓“分封制”呢?封:“圭”指“分茅裂土”。指分封时给诸侯一块土地加一把茅草,表示这块土地上的所有都归诸侯所有。周初统治者在军事上征服了广大地区后,派遣自己的亲姻兄弟或异姓贵族勋戚,或臣服的异族首领,带着武装家臣和俘虏,到指定地点去进行统治,把那里的土地和人民赐给他们,建立西周的属国,统辖当地的部落和人民。这些受封地区的统治者就叫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又将大部分土地分封给属下的卿大夫,作为“采邑”。卿大夫再把所封采邑的土地分封给属下的士,作为“食地”。这就是西周的大分封,即所谓的“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史称“封藩建卫”。
自西周建国开始,裂土分封就没停止过。但是大规模的实行分封,是在武王克周后和周公摄政期间。周武王死后,在周初的大分封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人物是周公。史称周公“立七十一国”,其中本家姬姓五十三,奠定了西周的政治格局。【对照地图】当时主要的封国有:
鲁: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以奄(曲阜)为中心,统治“商奄之民”(当地土著)和“殷民六族”。晋: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国。统治夏墟之地,以唐(今山西翼城、曲沃二县交界处)为中心,控制夏遗民“怀胜九宗”。
卫:武王弟康叔的封国。统治以原商都为中心,包括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地区,管辖“殷民七族”。齐:周王的舅舅姜氏师尚父的封国。都营丘(今山东临淄),统治原薄姑的土地和人民(进山东半岛)。燕:文王庶子召公世的封国。都蓟(ji)(今北京附近),统治河北北部地区。
吴:相传是周王季历之兄太伯、仲雍奔吴所建国家。以姑苏(今江苏苏州)为中心,统治当地土著居民。受封的大小诸侯,关系有亲有疏,爵位高低不等,疆域大小不一,军队多寡有别,表现了等级隶属关系。分封诸侯并非仅是周初的权宜之策,而是西周的一贯制度。到西周中晚期的时候,周王室还陆续分封了许多诸侯。如周宣王时期分封的申国和郑国等。
西周的“封建”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这里的封建:即“封国土,建诸侯”。就是我们所说的分封制,指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给亲戚或功臣,使他们在封定的区域内建立邦国。秦废封建,置郡县。封建制度:以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2.分封制的内容
【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作为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授民授疆土。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ji),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被分封的诸侯,接受周王的册封和礼器,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如果诸侯间发生了争执或冲突,则由周王进行调解和处理。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又称天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于周王的命令。对于不尽义务或反抗的诸侯,周王有权进行处罚乃至征讨。
同时,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不仅仅是周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封其子孙或其他贵族为卿大夫,给予一定的土地;卿大夫在其封地内也要分封,封其后代为士,分给采邑;士以下不再分封。
分封制有怎样的作用和影响呢?分封制在当时是进步的。首先,经过大分封,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统治格局。由于层层分封所确立的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有着严格的隶属关系,因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王权要比夏商集中,这对巩固和扩大西周王朝起了积极作用,它是我国从方国林立走向专制帝国的必经历史阶段。其次,经过大分封,西周的疆域比商代大有扩展。迄今所知,北从辽西,南至长江以南,西从甘肃东部,东到滨海的广大领土都发现了西周遗址和西周铜器。西周的统辖范围和政治经济文化影响都要比商朝广阔。
不过,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它们的相对独立性也比较大,书上就说到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等,这就使得周王无法对诸侯势力进行直接地干涉和控制,这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周王权力的集中
老师:西周后期,周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哪些质的变化? 学生:(回答)
老师: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间力量的发展与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力量强大的诸侯国。西周后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逐渐失去了“天下其主”的地位,不仅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反而在政治上、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于强大的诸侯。而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则跃跃欲试,力图争当霸主。春秋战国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争霸中原。社会的发展变化冲击着旧有的政治制度。周王分封命令诸侯的现象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四、西周的宗法制 1.宗法制的主要内容
“夏”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一个部落,就是由一群互相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这种社会结构在国家诞生以后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因此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开创建立的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到西周时才最后形成为严密的政治制度。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正妻(大老婆)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其他妻室生的称为庶子。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法定继承人首先是嫡子中的长子,庶子即使比嫡子年长,也不能作为继承者,即“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前者是针对嫡子而言,后者是针对众子而言。
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的嫡子和庶子应分封到地方去作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国君位,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封号,其余诸子分封为士。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分封制下又有大宗和小宗之别。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又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大宗和小宗的划分,明确了下级贵族臣服于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的政治隶属关系。
宗法制只适用于同姓贵族之间,但由于周人实行同姓不婚,这样就用婚姻关系把异姓贵族联系起来了,姬姓贵族娶妻应娶异姓贵族的女子,而异姓贵族娶妻也多在姬姓贵族女子中寻找。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样,国家就宛如一个庞大的家族系统,形成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互为姻亲的密切关系,是宗法制的重要补充。2.宗法制的作用、影响
同学们想一下看,这样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怎样的作用和影响呢?
宗法制即宗族法规,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礼乐制度(略讲)
1、礼的地位:西周文化的主构架
2、礼的作用:维护政治安定,保证社会和谐
3、礼的内容:尊崇上天和先祖,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
4、礼乐的使用范围是有严格的限制的 小结:
本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夏商周时期的主要的政治制度。夏商周三代,虽然处于我国的早期国家的逐步形成之即,但已经有了较为完备和成熟的政治制度。夏商确立的王位世袭制以及西周确立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对中国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 教后记:
本课是高中的第一篇课文,内容较深,讲述了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在课上,我结合相关的地图、事例来讲述抽象的概念。他们在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理解仍然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是背景知识不足,这需要他们在课前预习,特别是初中学习过的知识复习,在课上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第四篇:人民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背景、过程,并概括其特征;
2、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3、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4、概括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考古资料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并随时予以恰当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识,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难点:概括并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专题概述:
本专题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国家制度(夏商周)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到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到此后的历朝历代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到晚清时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走向衰亡!
教法设计:
问题探究式教法,同时配合史料阅读,课堂讨论。
课时安排:1个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本周要学习的专题一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学习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做阅读理解。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3页,大家快速阅读导语,解决一个问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哪几个阶段?
早期国家制度(夏商周)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此后的历朝历代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到晚清时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走向末日。
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古代中国有哪些朝代?他们的更迭顺序是怎样的呢? 生:回答。师:看来同学们对中国的历史朝代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能系统地记住他们的顺序。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诵《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和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辽夏金)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师:很多男生应该都玩过《魔兽世界》。《魔兽世界》里面有两个阵营,分别是部落和联盟,在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之前的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单位就是部落和部落联盟,不叫国家。国家和人类并不是一同出现的。国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远古社会从氏族、部落,部落联盟、演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就探究中国早期国家的概况。
(二)讲授新课
师:下面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4页快速阅读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中国早期国家大致在什么时间形成?在什么地域出现?我国迈入早期国家阶段的突出标志是什么?
(板书)
一、早期国家的诞生:
时间:距今约五千年前;
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
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师:在远古时期是没有文字的,所以很多事情无法记录下来,只能口口相传。所以我们对那个时期的历史研究主要靠神话传说。大家不要觉得神话就是虚假不可信的。以神话里的“三皇五帝”为例。
三皇:燧人(钻木取火,伏羲和女娲的父亲)
伏羲(又叫青帝,发明了占卜八卦,创造了文字,发明网来捕鸟捕鱼。百花之神,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神农(炎帝,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五帝:黄帝(黄帝和炎帝打败蚩尤)、颛顼(zhuān xü)、帝喾(kù)、尧、舜。传说中往往把他们描画的三头六臂,不似凡人,这确实是夸张。但是我们能肯定的是那个时期没有国家,只有部落,三皇五帝也不是皇帝、君主,而是部落首领。例如,蚩尤就是九黎氏族的首领,也就是我们苗族的祖先。那么大家根据自己听过的神话传说来想一想,在那个时期,政治权力的更替方式是什么呢? 生:禅让制 师:对。一般来说,都认为禅让制推选首领注重的是“贤”和“能”。相传尧年老的时候,举行部落联盟议事会,各部落领袖都推举舜为继承人。尧便对舜进行了3年考核,认为他可以胜任,就命舜摄政。舜的政绩得到各方肯定,于是帝尧举行禅让仪式。同样的,禹由于治水有功,很得民心,大家都推举他当舜的继承人。但事实上,禅让制是各部落首领激烈政治斗争的结果,目的就是让各大部族的代表人物有机会分享最高权力。禹本来也指定了继承人伯益,但是他的儿子启废除了禅让制,杀了伯益称王。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了“传子”,“公天下”也变成了“私天下”。而尧舜禹时期,各部落首领逐渐变成有权势的奴隶主,贫困的氏族成员和战俘变成奴隶。原始社会逐渐被奴隶社会所替代。
二、夏商政治形式
1、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时间:BC2070-BC1600 禹、启、桀
政治特点:
1、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师:什么叫宗族关系呢?可以笼统地理解为血缘关系。大家几乎都是从农村来的,一个村子的人基本都有亲戚关系,不是喊伯伯就是喊叔叔,这就是宗族关系。刚才老师说过,禅让是政治斗争的结果,禅让的人都是不同部落的,没有宗族关系。而从夏朝开始,王位由儿子继承,只要这个国家不灭,王位就一直把持在一个家族的手中,国家也就成了这个帝王的私产。
2、商朝的政治
时间:BC1600-BC1046 汤、盘庚、纣 甲骨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老师在讲原始社会和夏朝的时候主要讲的是神话传说,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期没有文字,我们只能从传说里来研究历史。但是商朝出现了甲骨文,所以我们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大家阅读第5页第3段,找一找商朝的政治特点是什么。政治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2、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表现: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国王武丁的妻子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开始让她担任统帅东征西讨,妇好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和女政治家。)
三、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师:看过《封神榜》的同学应该都知道,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是纣,成语助纣为虐说的就是他。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了周朝。但是武王很快就遇到了一个难题:领土太广阔,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信息不灵通,如何才能有效统治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少数民族的骚扰呢?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实行分封制。
1、分封制
概念:分封制是周天子在土地王有的前提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师:分封制简单来说就是“封邦建国”,也就是“封建”。
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材料: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 师:从材料可以看出,周朝有两次大的分封。为什么封这些人呢? 生:王族是天子最信赖的人。(从地理分布上看,同姓同亲封地多在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功臣对建立新的政权有贡献,需要拉拢他们,必须给予一定的奖赏以示对天子忠诚的鼓励;可以借助先代贵族的威望减少新政权的阻力。
诸侯的权力和义务:权力:世袭统治权;
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师:对义务的解读就是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西周。周幽王讨伐褒国,褒国献上褒国美女褒姒给周幽王。周幽王很喜爱褒姒,就废了本来的王后申后,立褒姒为后。褒姒非常美丽,但是天生不爱笑。周幽王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诸侯见了烽火,以为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匆忙赶来救驾,结果发现被骗,只能狼狈地返回诸侯国。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后来,申后的父亲联络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燃烽火求救,但各诸侯都以为又是骗局不愿意去,结果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申后的儿子的儿子周平王即位,开始了东周时期。
影响、评价: 材料:孔子说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据史籍载,夏朝存在了400多年,商朝存在了600多年,周朝则存在了800年之久,时间之长久,远远超过了以后的任何一个封建王朝。
(由于层层分封所确立的诸侯、卿大夫与天子之间有着严格的隶属关系,各方诸侯都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因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王权要比夏商牢固,这对巩固和扩大西周王朝起了积极作用。)积极:分封制稳定秩序、巩固统治,传播了先进的周文化,有利于促进民族统一体的形成; 材料:八年,伐陆浑(即嵩山地区,距洛阳仅六十公里)之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 为九鼎。”王孙满曰:“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王乃归。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
(“鼎”在中国有特殊意义,它原指中国古代的炊具,后来成为最重要的祭祀礼器。相传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故九鼎寓意天子的地位。诸侯对它除了毕恭毕敬以外,是没有资格来问津的。否则即视之为大不敬,是对王权的挑战。发生这样的事情,恰恰说明了,诸候势力的强大,周王室衰微,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开始跃跃欲试,争霸中原。)
消极:分封制下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势力增强,最终出现了周王室权威衰落、强国兼并弱国的局面,分封制走向瓦解。
2、宗法制
概念: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目的:防止贵族内部斗争,巩固分封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特点)
师:什么是嫡子?什么是庶子?什么是嫡长子?
生:正妻(大老婆)生的儿子称为嫡子,其他妻室生的称为庶子,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称为嫡长子。
师:思考这样一道题: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生:小儿子。
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作用、影响:既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此后,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依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原始社会其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血缘关系,所以在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这种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这也正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概括)神权与王权的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板书设计:
第五篇: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案人民版必修2课件
1.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进而了解古代中国就有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并通过深入了解农业耕作工具的改革和演进来明白工具的变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3)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进和发展。进而知道古代中国的农民因此而承受了沉重的负担。(4)深入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问题,并明白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的阶级;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几种典型的土地制度。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并结合课本中的历史图片认识几种有名的古代水利工程。
(5)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
(6)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深入理解古代中国赋税和徭役的内在关系,以及徭役过重在历史更替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8)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并通过深入了解古代有名的水利工程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联想能力和人文素养。【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问题探究,避免“灌输”。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始终进行及时和恰当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 1 爱之情。
(2)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天仙配”都反映了人民理想中的一种什么生产生活状态?(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读史
材料一
(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易•系辞》
材料二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卷二
材料三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务》
请回答:(1)据材料二回答“神农氏”这个名称的由来是什么?(2)据材料分析神农氏对古代中国的贡献是什么?(3)人们对神农氏的态度说明了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如何?
答案:(1)“神农氏”的名称得名于他对古代中国农业的贡献,人们认为是他教人们学会种田。
(2)从材料可以看出神农氏对古代中国的贡献有创制农具、教会人们播种五谷,还通过自尝百草开创了中国古代的医药学。
(3)可以看出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占主导地位。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小结: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国古代的重 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获得的。【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 1.原始农业的产生 “刀耕火种”、“火耕”
由于长期采用中种原始的耕作方式,南方地区无法摆脱贫困。
2.牛耕技术的推广:春秋时期,农业发达地区采用牛耕技术;作用:(秦国)由于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所以富国强民,具有列国难以与之抗衡的实力。
汉代,牛耕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东汉:一牛挽犁的出现。并推广到偏远地区。小结:农耕技术的进步,使农产品的亩产量有所提高。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二)沉重的赋役与力役
问:阅读课本,找一找:古代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沉重的赋役和力役,还有土地兼并。1.泰半之赋
古代国家通过赋税剥削农业生产者的经济收入,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证。悯农诗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阅读以上诗歌,说明农夫犹饿死的原因:泰半之赋。2.沉重的力役
徭役的概念: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徭役按用途分:一是修建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包括: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国防工程,城市建设等公共设施。二是兵役,如《石壕吏》描写的就是,丁壮都已从军,老弱妇女被迫服役的情形。
影响:过度征发的徭役,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长期离开土地,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 秩序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凋残的直接原因。请举例说明因为过度征发徭役而引起农民起义,改朝换代的史实。
(三)难以抑制的土地兼并现象 1.古代社会的基本土地制度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土地所有制。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正是因为这种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各朝代的土地兼并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朝代还十分严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2.土地兼并的危害:
(1)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2)疯狂的土地兼并,使得无数小农破产。3.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努力
(1)许多开明的政治家:历图改革田制,缓和土地兼并造成的社会矛盾。根本原因:是地主阶级是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
(2)历代的农民起义:大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平均”的口号。就包含了平均地权的内容
问题:我们对“平均”这个口号应该如何看待?
小结:沉重的赋税,徭役负担,和无法从根本上抑制的土地兼并现象,成为中国古代阻碍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农民暴动的主要原因。
(四)中国古代水利的兴修
1.大禹治水 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2.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郑国渠 3.汉代:井渠法 治理黄河 王景 4.唐代:设立了渠堰使一职 5.明代:灌派工具的改进上。【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把它划分为刀耕火种、耜耕(“石器耕锄)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与之相适应,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则有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技术 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也使我国传统农业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但是到了近代小农经济也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学案:
1、单项选择题
(1)西汉时的南方地区主要采用的耕作方式是()A、火耕水耨 B、普遍使用铁农器和牛耕 C、荒无人烟而无人耕种
D、使用铧犁垦荒
(2)中国古代朝廷修建大型土木工程主要是通过()A、动用军队修建工程
B、通过老百姓的服力役的方式 C、花钱招募工人
D、有专门的匠户从事这些大型建筑(3)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
A、农耕
B、水利
C、畜牧业
D、纺织(4)历史上的“泰半之赋”指的是()
A、统治者对农民征收的除正常赋税之外的一种赋的名称 B、农民要将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C、赋税沉重简直像泰山的大半那么重 D、除赋税外农民还要承担的各项力役(5)基本解除黄河水患的是()
A、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
B、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 C、东汉的王景治河
D、治河专篇《河渠书》的指导作用
2、问答题:概述古代中国从原始时期至两汉时期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发展过程,这种发展有何作用?有什么缺陷?
【答案】
1、单项选择题(1)A(2)B(3)A(4)B(5)C
2、问答题 传说中神农氏创制了耒耜教导民众耕作,上古时期人们通过刀耕火种拓荒营田;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开始采用牛耕技术;汉代铁制农具数量大大超过前代,曲柄锄和大镰出现;东汉出现二牛抬杠、一牛挽犁等先进的耕作方式;西汉司马迁时代的南方地区还是采用火耕水耨的方式,东汉时牛耕和铁铧犁在原先经济比较的淮河地区和一些边远地区得到推广。农耕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山地的开垦,也使农产品的产量提高,有利于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其缺陷是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