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项机制学习笔记材料2
落实“三项机制”提供三大保障 助推追赶超越
“追赶超越”是总书记对陕西发展作出的科学论断和殷切期望,已经成为全省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和扎实行动。组织部门是追赶超越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紧紧围绕追赶超越这个中心、自觉服务追赶超越这个大局,以落实“三项机制”为总抓手,创新基层党建、选人用人、引才引智工作机制,提供基层基础、干部队伍、人才智力三大保障,助推追赶超越。
第一,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为追赶超越提供基层基础保障。基层强则发展强,基层组织是追赶超越的“源动力”。要针对基层党建标准尺度不
一、管理手段滞后、活动载体乏力、服务群众水平不高等问题,推动基层党建集成创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两力”“两率”。一是推进基层党建体系“标准化”。围绕夯实基层基础构建标准体系、聚焦主责主业强化落实、完成目标任务考核激励,使7个领域基层党建全面加强、全面过硬,打牢发展基础。二是推进基层党建管理“信息化”。探索“互联网+党建”工作模式,依托网络时效性强、互动性好的特点,构建上下贯通、功能完备、安全可靠的市县镇村四级党组织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工作效能。充分运用QQ群、微信、等各种新媒介,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建好党建网、党建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全方位地展示基层党建工作的主旋律。三是推进基层党建载体“品牌化”。深化党员承诺制、“问题墙+回音壁”等制度,让好制度在刚性执行中彰显威力、在长期坚持中焕发活力。分层次、分领域选树和培育一批基层党建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局。四是推进基层党建服务“人性化”。把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深入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构建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和无缝隙的服务体系。坚持村干部值班制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实现“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建立“合作社+”“党员1+1”结对帮扶机制,扎实推进精准扶贫,使延安2017年在全国革命老区中率先脱贫。组织开展“两力”“两率”满意度测评,向组织和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第二,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为追赶超越提供干部队伍保障。干部队伍是一个地方、一个区域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追赶超越的“牵引力”。要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能力不足“不会为”的问题,用好延安精神这个“压舱石”、用活“三项机制”这把“金钥匙”,形成良好政治生态。一是注重教育培训,让干部“能干事”。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延安独特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干部教育培训优势和经济转型发展优势,让党员干部经常“补钙壮骨”。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强化理论武装、提升能力素养。二是强化正向激励,让干部“想干事”。注重物质奖励,充分调动积极性。注重精神鼓励,评先评优树标杆,激励党员干部对标定位看齐。注重政治激励,坚持“好干部”标准,重德才、重实绩、重公论,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会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特别是注重选拔任用长期扎根基层、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一线干部,让他们吃了苦头有甜头、干出成绩有奔头。三是合理容错纠错,让干部“敢干事”。遵循“三个区别开来”的基本要求,为担当尽责、干事创业的干部撑腰壮胆。坚持“容”“免”并重,既不让免责者蒙受负面影响,又不让容错成为乱作为的“挡箭牌”;坚持“容”“纠”并行,以纠错为干部容错免责“兜住底”,防止“一容了之”、小错误演变成大问题;坚持“纠”“护”并举,既及时纠偏、避免失误,又澄清事由、消除顾虑,让干部轻装上阵。四是动态找短补短,让干部“干成事”。加强班子综合研判,精准地找短板、补短板、换短板,让有为者有位、不为者失位。通过谈话提醒、培训提升、挂职锻炼、交流任职等方式,让“短板”干部知不足而奋进、补短后而有为,把“不在状态”的换下来、把“板凳球员”换上去,既要能上能下,也要下后能上,确保干部不误事、干成事。五是严格管理监督,让干部“不出事”。推进干部日常监督管理精细化,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档案任前审核等制度,加大提醒、函询和诫勉的执行力度。抓“关键少数”,对主要领导干部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规范职责权限、明晰权力边界、公开权力清单、强化制度执行,以严的纪律约束、以实的举措管理,确保干部“不出事”。
第三,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为追赶超越提供人才智力保障。“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追赶超越的“支撑力”。追赶超越依靠人才,产业转型关键依靠人才转型,补发展短板首先是补人才短板。要针对专业人才短缺、创业环境不优、作用发挥不好等问题,健全政策体系、提供优质服务、搭建创业平台,促进人才智慧竞相迸发、发展要素充分涌流。一是健全政策体系,使人才“引得进”。健全各级党委人才工作运行和考核机制,使人才改革落地见效。突出“两柔性、两松绑”要求,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在岗位设置、职称评审、薪酬分配、人员调配等方面,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制定出台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实施办法,加大双向交流挂职力度、扩大对外智力交流合作,借智借力、借梯登高。二是优化工作环境,使人才“留得住”。“栽好梧桐树,方能引来金凤凰”。实行柔性引才,打通“绿色通道”,为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大“万人计划”“千人计划”“百人计划”“三秦学者”和博士服务团等项目的争取力度,兑现各项津补贴,建设和利用好人才公寓,提供舒心服务,让人才安居乐业。三是搭建创业平台,使人才“用得好”。实施好各类人才项目,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施基层人才振兴计划、开展专家组团服务,让人才发挥才智、贡献力量。积极搭建校地企地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
落实“三项机制”、助推追赶超越,组织部门首当其责、勇当其任、敢为其先。要准确理解“三项机制”,细化实施办法和配套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晓率,建立坚实认同基础;要坚持正向激励和反面教育并重,运用典型案例示范引导,增强执行力、凝聚正能量;要把落实“三项机制”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和目标责任考核相结合,以落实“三项机制”助推追赶超越,以追赶超越的成效检验“三项机制”的实效,实现深度融合、良性互动,提交落实“三项机制”、助推追赶超越的满意“答卷”。
第二篇:三项机制学习笔记3
三项机制,即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建立三项机制,是落实总书记“五个扎实”要求、实现追赶超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制度安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遵循。我省出台了鼓励激励、容错纠错和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我是一名基层干部,对于这三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句,鼓励激励。这是要求干部们在工作中好好干。党和国家绝对不会亏待你,干好了不仅精神上鼓励、物质上奖励,政治上也会有提升,前途一片光明。第二句,容错纠错。这是说干部们在工作中别怕犯错。在工作中,只要是不为自己、他人或单位谋不正当利益,对干部可以宽容,及时纠正改正,客观公正处理。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是人哪有不犯错的。犯错,谁都不想,但是要创新,要自己开路,走一点弯路也是不可避免的。“吃一堑,长一智”,如果我们能从过失中吸取教训进步更快,犯错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吗? 第三句,能上能下。这是告诉干部们在工作中,你干得好,就会得到重用提拔即“上”;否则,“你就下去吧”!这项机制是专门针对那些尸位素餐之人。“不会干、不敢干、不愿干”这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它们将不在成为搞不好工作的借口。干不了,让位吧。
其实,这三项机制归根到底都是对干部们的一种激励。它好像是一只温和而又强劲有力的大手牵引着你、包容着你、推动着你不断向前进。三项机制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松绑,使不作为者让位,充分调动了干部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干部就是群众的带头人,敢于创新、勇于担责、敢作敢为才能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第三篇:三项机制学习笔记材料1
落实“三项机制”治理“为官不为”
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最近,省委提出建立干部激励、容错和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就是针对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愿为、不敢为、不会为等“为官不为”现象,开出的一剂良方。作为县区一级,既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贯彻落实好“三项机制”,又要结合地方实际健全完善好“三项机制”,积极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创业环境。
一、落实激励机制,着力解决好领导干部“不愿为”的问题
干事创业,必须充分调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全面激发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一是推行选培激励,树立正确选人用人“风向标”。采取晋升激励,客观公正地提拔使用优秀干部,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子,达到提拔一个、激励一片的效果;采取交流激励,选派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到基层锻炼,选调基层干部到上级机关单位工作,形成重要岗位定期交流、同一职位任职时间长的轮岗交流的良性循环;采取培训激励,坚持“党性研修与能力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对干部进行专业化培训,为干部坚定信念、提升能力创设条件。二是推行待遇激励,突破基层干部成长“天花板”。要实行职务与职级并行,探索创新基层非领导职务晋升方式,对表现优秀、任职达到一定年限的干部,依照规定享受上一职级薪资等有关待遇,使基层晋升职务无望的干部有奔头;要淡化干部身份差异,在干部提拔使用、职务与职级并行、公车改革中,淡化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之间的身份差异。三是推行精神激励,增强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要注重思想引领,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强化荣誉观念,加大评优树模力度,采取嘉奖、授予荣誉称号等方法;要体现组织关爱,在干部遭遇挫折时给予鼓励,在干部面对困难时伸出援手,为干部干事创业解除后顾之忧。
二、落实容错机制,着力解决好领导干部“不敢为”的问题
容错机制既能让干部无后顾之忧、“轻装上阵”,又能让干部敢闯敢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明确容错界限,为改革创新者“开绿灯”。总书记强调:“要保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要大力营造崇尚、尊重、鼓励、保护改革创新的浓厚氛围,通过建立容错免责机制,为改革创新者“开绿灯”。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鼓励领导干部在严守法律、纪律、政策、道德“四条底线”和安全、稳定、廉政、生态等工作底线的基础上,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同时,要细致梳理,明确边界,严禁通过容错免责为违纪违法行为开脱责任。对那些打着改革旗号牟取私利的人,要从严问责;对那些征地拆迁中探索实施的协议拆迁、项目审批中试水的容缺审批等创新举措,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评判干部错失,防止滥用制度红利;对在改革过程中出现政治偏向、目标偏离、工作失误等,要问诊把脉、果断叫停、强力纠错。二是明确容错时限,为改革创新者“兜住底”。总书记强调:“既鼓励创新、表扬先进,也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全社会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风尚。”要鼓励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大胆改革创新,客观看待、正确处理改革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善待试错者,宽容失败者,全力为先行先试、勇于担当的人“兜住底”。对探索性实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属于当时没有明确限制或明令禁止的,应当按照原有政策规定和当时环境情况来免责;对历史遗留问题,经查当事人当时没有主观错误的,或已经组织认定处理没有过失的,理应容错免责;对因主观不作为,造成重大安全事故、恶性社会事件、严重破坏生态等问题的,无论何时都不应当免责。
三是明确容错权限,为改革创新者“筑防线”。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责任单位和个人认为符合免责条件的,由单位或当事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纪检监察机关或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受理后,根据调查结果提出认定意见,按照有关程序答复申请单位或个人。同时,要加快建立调查核实机制,对恶意中伤、造谣生事等干扰阻碍改革创新的行为,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人事部门要及时介入调查,既不让改革创新者蒙冤受屈,也不让违法乱纪者蒙混过关;要科学构建抗扰机制,对投机取巧、偷奸耍滑的人及时点醒,对庸懒散拖、为官不为的人严肃问责,形成让改革者有位、让创新者有为、让担当者无忧、让实干者出彩的正能量。
三、落实能上能下机制,着力解决好领导干部“不会为”的问题
能上能下机制既能弥补干部管理中退出机制的缺位,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严把上的“入口关”,“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坚持优者上、能者上,对群众认可度高、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坚决予以提拔重用,让“能干事”的人有平台,让“老实人”不吃亏;畅通下的“出口关”,要通过制度把那些存在问题或者不适合的干部调整下来,达到治贪惩恶、治庸戒懒的效果;做好转的“思想关”,要着力破除“官本位”思想,使“干部在状态上、不在状态下”成为一种常态,最终形成“既能随着工作上、也能随着工作下”的良性机制。
全面落实“三项机制”,激励机制是前提,容错机制是保障,能上能下机制是根本,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三项机制”在基层的落地生根,必将有力助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真正锻造出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第四篇:学习“三项机制”心得体会
学习“三项机制”心得体会
省委出台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是省委落实总书记“五个扎实”要求、实现追赶超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制度安排。近日,在院领导的引领下,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该机制,体会颇深。
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是符合时代的发展,也是让我们党内干部能更加纯洁的有力保障。这可以完善干部队伍的管理,是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坚实后盾。干部能上能下,只是口上说说,但从来没有落实到实处,根本没有任何的威慑力,因为没有制度保证。现如今,《规定》的颁布实施,那些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干部队伍中的乱象可以得到改善和清理。哪有不为干部“能上能下”有新规鼓掌叫好之理!干部“能上不能下”成普遍存在的现实顽症不知已经多少年。不否认以前那些干部曾经在现任的领导岗位上辛苦过,努力奋斗过,也着实为民办了实事。可是时间长了,就滋生了官僚主义、拜金主义等问题。他们在工作中不再吃苦在前,冲锋在前,轻则原地踏步毫无建树重则贪图享乐,生活糜烂。这样的干部阻碍了干部队伍的新陈代谢。但干部没有监管部门,一旦当上领导,好象没有下的可能了,因为只能上不能下呀!于是,德才兼备的年青干部上不了岗无用武之地,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同时这样的用人环境也使有为的年青干部的思想变得僵化,不思进取,工作上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固化思想。“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在干部的管理中却堵塞,干部队伍上下流动性差,墨守成规是现在干部队伍中的一种工作现象。因为各部门负责人不进取,而下面的年青干部肯定更不敢越雷池一步。而现试行的《规定》让有为年青干部看到了希望,希望各级党委(党组)都能把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内容,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常态。使得每一个领导干部在位只能一门心思谋在位的事,否则将被有为之士取而代之。如此一来,就会在体制内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个人认为对于干部队伍的管理和监督一定要早做安排才有可能把干部队伍中的庸者,劣者尽可能清扫出去。不要只是口头上说而不在实践中践行,一定要执行,勇于把不作为,不廉洁、不干净、不担当的领导干部调整打扫出去,使我们的干部队伍永保青春活力,永远纯洁从而营造一派正气的用人环境。
第五篇:三项机制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三项机制”心得体会
省委出台的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准确把脉当前我省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鼓励激励激发干部改革创新热情,以容错纠错创造松工作环境,以能上能下形成正向压力传导机制。“三项机制”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简单讲,就是“能者上、错者容、庸者下”。通过认真学习确实深有体会。
建立鼓励激励机制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褒奖、获重用,“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创业环境”。“办法”明确规定,“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工作以目标责任考核、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贫困县扶贫绩效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充分运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时考核、综合研判等结果。”,推动了干部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了让干部没有后顾之忧。让“愿干事、想干事、敢干事”的干部轻装上阵。“容错”要明晰容错具体内容和范围,精准甄别明知与故犯、失误与失职、为公与为私,容错不容贪、容错不容罪、容错不容偏;严格规范容错认定程序和步骤,公平公正、接受监督,切实为敢担当者担当、为敢负责者负责,不让被容错者在考核、干部考察、评先评优等方面受到负面牵涉。近年来干部队伍出现了一种不为慢为的思想倾向。容错纠错机制解除干部后顾之忧,营造干事创业、宽容失误的良好环境.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履职担当过程中,出现失误、错误和过失,未谋取私利,但符合政策和法律规定,且无主观故意,能主动纠错,可对其免除相关责任或从轻、减轻处理。
建立能上能下机制是解决干部干事创业外压力不够的问题。让不适应、不作为的干部受惩戒、让位子。该《办法》重点解决省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下问题,建立健全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履职不力、工作平庸,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调整退出机制。明确省管党政领导干部下的调整方式主要有: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视情节轻重予以确定。调整后的领导干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因工作需要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可以提拔任职。
三项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对于调动干部创业积极性,保持追赶超越精神,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将以此为新契机、为新动力,结合本职工作实际,开拓创新,体现特色,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心中时刻想着党的工作,想着群众的利益;加强责任意识,努力出色工作。在今后工作中,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利使命感,认真做到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以实际行动体现为民服务的宗旨,尽自己全力奉献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