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免一补”政策实施状况调查研究
对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状况的分析
——以楚雄禄丰县妥安乡为例
摘要:为了解国家针对农村义务教育所提出的“两免一补”这一惠民政策的实施状况,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左明贵老师的带领下,于8月下旬到禄丰县妥安乡进行了旨在探究“两免一补”这一政策是否得到更加科学的实施的调查活动。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妥安乡的中学生、部分小学生、家长、老师、学校领导和乡政府及个别村委会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两免一补”这一政策的实施的积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了解到这一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两免一补”这一惠民政策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关键字:农村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
实施状况
责任问责制
监督体制
惠民政策
一、“两免一补”政策的提出背景及内涵
在我国,广大农村不仅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而且教育水平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人口众多、受教育水平低成为制约各方面发展的一大瓶颈,尤其在广大西部地区,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就拿楚雄禄丰县妥安乡来讲,它是一个经济条件差,教育水平低的贫困乡。它位于云南省中南部,四面环山,交通闭塞,人们以种植水稻、烤烟、小枣和饲养家禽为主。家庭经济来源单一,除了烤烟,其它的农副产品80%用于自己消费,只有少数的拿到集市上去卖钱来购买生活必需品。由此可见,这里经济条件差,大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仅能维持温饱,如果再加上子女上学,那无异于雪上加霜。因此,供子女上学成为了家庭的一大重负,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无法正常完成完九年义务教育,他们当中很多处于读书年龄的孩子就辍学在家务农或在外打工。同时,在与学生家长的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校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来自贫困的偏远山区,家庭经济状况很差并且家长的受教育水平也很低,在被调查的十位家长中,就只有两位上过小学五年级。他们还告诉我们说:“我们村读过书的没几人,村长也只上过初中,很多比这娃儿大几岁的都没上过初中。”从中不禁让人感叹:“农村受教育的水平竟低至于此”。令人不敢相信。
为了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本着“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则,于2006年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这一政策。
“两免一补”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学杂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一项惠民政策。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城乡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维护广大农村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二、“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现状
(一)该政策实施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解决好农村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在未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之前,有些孩子都因家庭贫困而交不起学费,因而不得不放弃学业。该政策实施后,很多辍学在家的孩子又能够重返校园。对于这些贫困孩子来说,这一政策为他们家庭摘掉了上学难的包袱,圆了他们上学的梦想。(2)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一直以来,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就存在很大差距。在城市里,很多孩子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有齐全的教学设施,他们不用担心没有钱购买文具和学习资料,更不用担心没钱上学,而广大农村的孩子呢?他们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较好的学习条件,他们还在为上学而发愁。“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后,他们不再为没钱上学而发愁,他们拥有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受教机会。这样一来,有利于提高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从而提高国民素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3)有利于推进教育公平的发展。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实现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所谓教育公平,就是指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接受相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公平。云南省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是全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省份,由于交通闭塞,导致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从而致使很多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这就影响了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和教育公平的发展,所以所以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和政府推行“两免一补”政策,对实现教育公平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两免一补”政策的贯彻落实,对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从教育部门来看
(1)宣传不到位,未能深入民心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真正了解“两免一补”政策的家长和学生仅占63.5%,还有好大一部分人只是听说该政策,而对其具体项目更是完全不了解。当然,这也不排除个别学生和家长在调查过程中带有主观情绪。但群众表露出的主观情绪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政府的做法没有让他们十分满意。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还是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的。如果没有做好政策的宣传工作,群众就不能全面地了解国家政策,那么这一项政策在贯彻实施中也会举步维艰。
(2)资金不能按时发放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补助金不能按时发放的情况时有发生。据一些学生透露,补助金延发或不发,主要集中在临近期末和中考的那几个月。从这个侧面反映出相关部门没有把资金真正落到实处,他们对这一政策的重视度不够。
2、从学校来看
(1)补课和乱收费之风屡禁不止。我们在与一些学生交谈中还得知,个别学校的老师仍向初
二、初三的同学收取补课费和资料费。他们以初
二、初三的学生课程紧、任务重为由,对初
二、初三的学生进行补课,收取补课费。在“两免一补”及相关政策中已明确规定:免去学杂费和书本费,并禁止学校老师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可是为何这样的情况还会发生呢?究其根源,这是由于学校的部分老师未能履行“两免一补”政策中的相关规定,没有深刻全面地理解这一政策的真正用意,致使补课、收费之风盛行。
(2)评判标准不一,把补助金当成奖学金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些班级发放补助金不是以学生家庭贫困与否为标准,而是以学生成绩的优劣来发放。有的班级由班主任一人说了算,并不征求班上学生的意见。这样做不仅违背了“两免一补”政策的初衷,而且还会加剧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对那些成绩不是很好并且家庭贫困的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
(3)教师积极性下降。由于“两免一补”政策实施难度大、操作过程复杂,不仅会给学校带来很大压力,而且还会给工作量大的老师加重负担。原本负担就很重的老师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加越重,并且过量的工作还得不到相应的报酬,这就导致部分老师心里有情绪,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抱怨,使得教学积极性下降。
(4)班级人数的增加,使原本就比较紧张的教学资源更显得捉襟见肘。通过我们调查获悉,某中学初二班级在“两免一补”政策未实施前,班里原有人数为32人,基本上每人一张桌子,而该政策实施后,由于上学免去学费而且还给生活补助,就使得许多先前因贫困而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导致班里人数突然猛增至40人,出现了两人用一张桌子的现象。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教室、食堂的拥挤,导致教学资源的紧张,给学校的日常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5)学生乱花钱和盲目攀比的现象严重。在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寄宿生每个月可得到75元的生活补助,走读生每个月也可得到20元。每个月的生活补助虽然不是很多,但也基本够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消费了。加之经济负担有所减轻的家长每周还会适当的给孩子一点零花钱,山区孩子念书不再像以前那样艰苦。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把多余的零花钱用在学习上,而是用来买其他的东西。有的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去玩电子游戏,这不仅荒废了学业,还导致了他们的消费观朝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还有一些同学爱慕虚荣,在同学中出现了盲目攀比的现象。
出现上述问题,究其原因何在?
三、“两免一补”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1.重视不够,宣传不力。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大部分学生及家长对“两免一补”这一政策的了解不是很全面,部分老师向学生乱收费的现象,主要由于政府和学校宣传不力,重视不够。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并没有看到有关“两免一补”政策的宣传专栏,也没有看到悬挂的横幅,制作的固定标语,张贴的宣传口号等。由此可见,有关乡镇部门和学校并没有对“两免一补”政策做大力的宣传,因此他们才会对这一政策不够重视。2.地方财政困难。出现资金不能按时到位,究其根本主要是地方财政困难。虽然“两免一补”政策中免教科书费和杂费,两个大头已有中央和省上承担,但一补的资金仍是由地方财政拨款。从我们调查的结果来看,某些乡镇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缺乏支柱产业,农民收入低,从而导致操作收入不高,一年一个乡的收入才有三千万。试想:这样的现状怎么能给广大的学生发放补助,只好采取权宜之策,先有学校垫付,但学校大部分因经费紧缺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无动于衷。这样一来,补助金怎及时发放到位?
3.时间紧,任务重,操作起来难度大。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有的班级发放补助金不是依据家庭条件,而是以学生的个人成绩或老师的个人看法为标准。这主要是由于时间仓促,为形势所逼。由于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秋季对贫困学生的补助金应在开学时一次性落实到位。时间紧,任务重,不少学校对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大了解,特别是对新入学的初一学生的家庭情况更是知之甚少,要让学校在短时期内拿出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贫困生名单,并且要落实得很好,简直不可能。更何况时间之紧,任务之重,操作起来难度之大。
4.教师的工作量加大。出现教师的积极性下降,主要由于“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使得原本负担就很重的老师工作量加大。“两免一补”工作本来是政府性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变成了学校和教师一家的工作,就这一点,有的学校和老师就愤愤不平,更何况它还使得学校和教师的工作量加大。为了完成这项工作,有的班主任老师不得不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去学生家里摸情况、抓落实,发放、回收、填写《资助证》,你可以想一想它给老师无形的加重了多少负担。如此大的工作量,哪能不使得他们的积极性下降。
5.缺乏监督和问责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有的地方财政部门不按时拨款,部分班级老师按个人意志发放补助金。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督体制和责任问责制。许多地方财政不按期拨款,没人问,没人追究。有些班级老师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办事,也没人过问,没人追查,只是学生们发几句牢骚而已。这说明什么?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监督体制和问责制不得力,很多人对国家提出的相关政策不够重视。同时,也看出由于群众文化水平低,缺乏政治意识,不会行使公民的监督权。
6.在工作过程中,有的学校部门存在漏洞。一是调查材料审查不严,没有到学生家里和村委会进行深入调查。二是程序执行不够严密。“两免一补”申请表签字不全;代签现象严重;有的村委和学校没有在醒目位置张榜公示“两免一补”学生花名,也没有公示举报电话,等等。
上述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认真解决,给学校和政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势必会影响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为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四、解决方案
1.广泛学习,强化认识;大力宣传,深入民心。首先,各县市教育部门应该组织各校校长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通过会议、讲座等形式,邀请这一方面的权威专家讲授,开展学习,让他们认识到“两免一补”政策的重要性,提高对政策的重视程度。其次,进行大力宣传。各县市应该在各乡镇的中心区域(街道和道路两旁)悬挂横幅,张贴宣传口号和标语,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板(墙)报等形式向群众大力宣传“两免一补”政策,让他们真正了解这一惠民政策。
2.广泛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为解决地方财政困难不能按时下拨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采用楚雄禄丰县妥安中学的办法,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活动。同时,还要对捐资助学的行为加以表彰宣传,使之成为风尚。不论是国内外企业、私营企业还是个人,只要对捐资助学作出过突出贡献的,都要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对其进行表彰和宣传,使其在全社会营造助学为荣的良好风尚,让更多组织和个人资助更多贫困学生,解决学校教学资源紧缺和学生家庭贫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参照福利和体育事业募集资金的做法,考虑发行教育彩票,为各县市地方财政部门募集教育资金。
3.严把申请审核关,规范操作程序。针对工作中学校和政府部门存在的漏洞,将补助金当做奖学金发的错误做法。首先,就要严把申请关。申请贫困生一律由学生家长申请。在申请书上,一定要有村委会签署的意见及印章,还要有村委会提供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其次,要严把审核关。成立审核小组,小组成员主要由政府相关负责人组成,同时,还可以包括:校长、教师代表、贫困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等。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如果通过审核发现不符合条件的,应立即取消。资助贫困生的名额一旦确定,应立即公示贫困生的评审情况及结果。4.增加一部分教师的工资,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通过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拨款来增加教师工资。增加工资不能一起加,而要有所区别。一方面,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没有太多资金,给每一位教师加工资,并且都让他们满意,这是不可能的事。另一方面,如果搞平均主义没有区别对待,那么优秀教师的积极性仍然调动不起来。只有给那些因“两免一补”工作量增加的教师增加工资,才能体现其公平,调动其积极性。
5.建立监督体制和责任问责制,首先,对学校和政府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可以在学校和政府间成立一支监察小组,组员可以由政府领导,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对政府和学校有关“两免一补”政策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杜绝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其次,对违规操作的政府领导和教师实行责任问责制。不论是财政部门,教育部门还是学校,只要出现工作不力弄虚作假,挪用资金等现象,都要追究其本人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义务教育”对农村影响
摘自2006年第4期《中国教育探索》
2我国实行义务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摘自2006年第一期《教育探索》纪春梅
3关于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思考
索》晋银峰
4义务教育迈向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摘自2006年第一期《教育探摘自2009年《教育论坛》
第二篇:两免一补政策
“两免一补”政策
条件:
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凭证、低保证非特困)
2、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父母残疾证)
3、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再婚不视为单亲)
4、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
5、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普通学校没有)
6、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7、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凭证)申报程序:
1、组织希望获得“两免一补”资助的贫困生向学校提出申请。
2、组成由学校、学生家长、村(居)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的评审小组,对申请“两
免一补”学生的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根据分配的名额,拟定受助学生名单。
3、将拟受助学生名单及其家庭贫困程度向社会公布,公示期为7天。
4、学校公示无异后,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
门、财政部门审核确定。
要求:
1、周三17点前,各班将班主任认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备注学生符合哪一
条)交高主任。要严格审查,做到公平公正。
2、不向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许愿。
3、待给各班分配名额后,再宣传学校所定办法。
4、工作做的必须不引起信访。
第三篇:两免一补政策
“两免一补”政策
条件:
1、持有农村特困户救助证的家庭子女;(凭证、低保证非特困)
2、父母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学生;(父母残疾证)
3、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再婚不视为单亲)
4、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
5、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普通学校没有)
6、因建设征地导致农村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且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
7、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需要资助的学生。(凭证)
申报程序:
1、组织希望获得“两免一补”资助的贫困生向学校提出申请。
2、组成由学校、学生家长、村(居)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的评审小组,对申请“两免一补”学生的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根据分配的名额,拟定受助学生名单。
3、将拟受助学生名单及其家庭贫困程度向社会公布,公示期为7天。
4、学校公示无异后,将受助学生名单及评审公示情况上报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确定。
要求:
1、周三17点前,各班将班主任认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名单(备注学生符合哪一条)交高主任。要严格审查,做到公平公正。
2、不向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许愿。
3、待给各班分配名额后,再宣传学校所定办法。
4、工作做的必须不引起信访。
第四篇:两免一补实施意见
关于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意见
为贯彻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召开的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和《批转市教委市财政局关于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完善、改革我乡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我乡义务教育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我乡每名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义务阶段教育,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减免补助政策
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我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免收学杂费,免费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教科书,并补助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以下简称“两免一补”)。
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本校学生应具有腰堡街道常住户口。其中,腰堡街道公办小学和初中的在校学生全部免交学杂费;持有《腰堡街道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或《腰堡街道特困救助卡》的村民子女,享受 “两免一补”。
二、组织工作
成立我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刘亮任组长,副校长付锋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总务主任李新及各位班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实施“两免一补”组织工作,确保有关学生和广大群众切实享受到此项政策带来的实惠。认真查处学校乱收费等违规行为。
三、实施办法
1.享受腰堡街道“两免一补”政策对象身份(户口)的审核工作,由腰堡学校完成。一是严把个人申请关。要求学校申报贫困寄宿生一律由学生和学生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由各县区统一印制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学生补助申请表》,并由学校、村委会、街道办事处在受助学生申请表上签署意见和盖章。二是严把公示公告关。要求学校将“两免一补”政策内容及受助学生名单在学校公示栏进行公示,做到了政策公示,对象公示,标准公示。三是严把资助条件关。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各校交来的受助学生申请表,依据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实施细则进行审核,确定受助学生名单。四是严把资金发放关。中央和配套资金到位,各县区财政局及时将资金拨付教育会计核算中心,由核算中心分解至各校,并要求学校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实行家长、学生、校长三签字,确保了资金发放到位,未发现克扣、挪用、挤占资助经费现象。
2.享受免费提供教科书及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资格的评定工作每学年一次,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1)每学年开学初,由贫困生本人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填写贫困生资助申请表,并向学校提交居住村委会或乡人民政府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证明及《呼兰区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
2)学校成立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学生的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对初审合格的学生要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7天。公示期满后,由腰堡学校、腰堡中心校上报区教育局办公室领导小组审批。
3)建立区级跟踪问效机制,定期了解贫困学生学习、生活、家庭经济情况等。
关于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实施意见
(2016------2017学)
腰堡小学
第五篇: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解读专题
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解读
1、完善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完善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提高全民族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是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城市义务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惠民政策。
2、完善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完善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免费提供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教科书,(3)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4)建立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
3、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补助标准是多少? 答: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补助标准是城市“一费制”杂费标准,即小学每生每期205元,初中每生每期295元。
4、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可否纳入城市义务教育保障? 接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按照当地公办学校免除学杂费标准,享受补助。即按城市“一费制”杂费标准,小学每生每期205元,初中每生每期295元给予补助。
5、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和地方课程教科书的标准是什么?
答: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和地方课程教科书的补助标准是:国家课程小学45元/生.期、初中90元/生.期和地方课程小学12元/生.期、初中15元/生.期。
6、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地方课程教科书的对象是哪些?
答: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地方课程教科书的对象是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的所有学生。
7、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地方课程教科书的内容是哪些?
答: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内容包括:小学一至二年级: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小学三至六年级: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音乐、美术、英语、科学、综合实践(信息技术).初中一年级: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等);初中三年级: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等)。
地方课程教科书内容包括:公民素养、巴渝风情、环境资源、特色艺术、探索创新、时事政策、公共安全、民族团结等。
8、免费提供教科书所需经费由谁承担?
答:免费提供教科书所需经费全部由市级财政承担。
9、免费提供教科书后学校是否还征订其他教辅材料? 答:向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后,严禁学校向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预收教科书费用,严禁向学生统一收费征订各种教辅材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再以任何名目向学生收取涉及教材的一切费用。
10、学生需要购买教辅资料怎么办?
答:学生需要购买与学习有关的教辅资料,可以自行到书店(商店)购买,学校和教师不得指定购买教辅资料的地点。
11、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对象是哪些?
答: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对象是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寄宿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
12、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的补助标准是多少?
答: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的补助标准是小学250元/生.期、初中375元/生.期(即:小学生每天2元,初中生每天3元,每学期按125天计算)。
13、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如何发放?
答: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由学校按月发放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
14、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问题怎么办? 答: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公办学校为主解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的数量、分布和变化趋势等情况,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和发展。
对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接受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实际接受人数,对接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足额拨付教育经费。
15、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后,城市义务教育学校还能收取哪些费用?
答: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后,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只能按照规定收取借读费、作业本费、住宿费和服务性收费。借读费标准为:小学750元/生.期,初中1250元/生.期,进城务工随迁人员子女到指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不收取借读费.作业本费标准为:小学20元/生.期,初中30元/生.期.住宿费标准为:普通宿舍40元/生.期;以社会化方式所建学生公寓,一类每生每期不超过450元,二类每生每期不超过350元,三类每生每期不超过200元.学校其他各项代收费,包括教辅材料费,学具费、校服费、保险费、体检费等一律取消。严禁任何部门、学校、教师,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教辅材料和其他学习用品。服务性收费按原规定执行。
16、服务性收费收取原则是什么?
答:服务性收费收取原则: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织开展教学以外的服务性活动并收取一定费用,必须坚持学生自愿和按成本收取的原则,严禁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接受服务,严禁强行统一向学生收取费用,严禁只收费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