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

时间:2019-05-14 01:4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

第一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xx年,面对困难和挑战不断增加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围绕实现“三大目标”,扎实推进“五大任务”,突出做好稳增长、办全运、惠民生等重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223.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01亿元,增长12.0%;固定资产投资6470亿元,增长1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2.2亿元,增长15.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40元,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14610元,增长12.0%;城镇登记失业率3.0%。主要指标实现了年初预期目标。

(一)工业经济较快增长,优势产业发挥支撑作用。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50亿元,增长12.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均增长11.0%。

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业增长较快。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7005亿元,增长15.0%,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0.9%。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建筑、农副产品加工、化工、钢铁及有色金属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6.5%、10.3%、10.8%、14.0%和13.5%。华晨宝马、新松机器人、普利司通轮胎、东软集团、同方多媒体、华晨中华、上通北盛、沈飞、沈鼓等重点企业产值分别增长51.2%、43.6%、20.8%、19.6%、17.2%、15.4%、12.3%、11.1%和10.8%。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完成1570亿元,增长13.0%。华晨宝马研制成功国内第一款零排放纯电动sav汽车,特变沈变750千伏磁控式可控电抗器完成开发研制,沈鼓集团20兆瓦级电驱动天然气长输管线压缩机组等7个项目获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专项补助。XX区荣获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区。用电量、货运量稳步增长。全社会用电量288.9亿千瓦时,增长6.99%,其中工业用电量149.1亿千瓦时,增长5.61%。货运总量2.4亿吨,增长12.5%。

(二)农业生产连获丰收,县域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并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82.1亿斤。一市三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6.5%和21.0%,分别高于全市2.5个和6个百分点。新增辽中有色金属、新民灯饰2个销售收入百亿元产业集群。法库陶瓷、康平纤维新材料等重点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

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新建和改造设施农业面积9.5万亩。高效特色农业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蒲河生态经济带、沈康高速现代农业示范带、环城都市农业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于洪大德农博乐园、辽中世外桃源温泉度假小镇等10个都市农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养殖业平稳发展,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0%、1.6%、2.5%和3.5%。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石佛寺中型灌区改造等工程完工。

(三)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222.2亿元,增长15.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53.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通讯器材、金银珠宝、家用电器、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0.9%、33.3%、25.5%和22.0%。沈阳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电商企业零售额均实现了成倍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商品房批准入市面积2192万平方米,增长15.9%。商品房合同备案面积1751.7万平方米,增长6.2%;合同备案金额1186.5亿元,增长8.9%。

金融业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加大。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9071亿元,增长12.4%。新增浙商银行等5家金融机构。辉山乳业在香港成功上市。全省唯一的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辽宁股权交易中心正式运营。软件、物流、会展、旅游业发展较快。软件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300亿元,增长24.9%。中铁物资集团东北公司和沈阳铁道物流集团成为我市首批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组织开展了制博会、法库国际飞行大会、现代建筑产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接待国内外游客7502.8万人次,增长8.0%;旅游总收入932.3亿元,增长12.8%。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70亿元,增长15.0%,其中工业投资2140亿元,增长15.0%;房地产开发投资2235亿元,增长15.0%。

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成效。全市开复工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55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47个、竣工项目525个,完成投资4865.7亿元,增长14.2%。290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米其林轮胎新工厂正式投产,华晨宝马新工厂二期、上通北盛三期、上通北盛配套发动机、华晨宝马大东工厂扩产等重大工业项目试生产,总投资57.7亿元的华晨宝马发动机项目获得省发改委核准并开工建设。华航城市综合体、华强商业金融中心、宝能环球金融中心等重大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香格里拉酒店、君悦酒店、奥体万达广场、亿丰不夜城等项目正式营业。

(五)城市建设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生态环境显著提升。预计城建投资完成400亿元。地铁9、10号线开工,地铁2号线北延线试运营。桃仙机场t3航站楼、沈阳北站南广场、沈阳站东广场投入使用,三环路、四环路全线通车,北海高架桥加宽工程、黄河大街北出口互通立交桥、伯官桥竣工通车。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试运营。全面完成二三四环路、重点街路、全运会主功能区绿化等工程。

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获得圆满成功。沈阳赛区圆满地完成了竞赛组织、赛事服务、安全保卫等各项工作。17个市、区两级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建成公园、广场健身功能区106个和乡镇、街道健身场所131个。

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全面推进。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通过国家验收。法库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完成植树造林43.3万亩。辽河、浑太流域水质提高。拆除10吨以下供暖锅炉48台。关停11家高污染企业。南部污水处理厂、沈北蒲河北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下降2.5%和1.5%。

(六)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入。“两化”融合试点以全国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国家验收。机床集团、远大集团、特变沈变等大型工业企业分离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速。沈阳经济区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专项方案获得国家批准。大东汽车城“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实施方案获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简政放权工作全面启动并加快实施,向城区下放7个方面49项权限;网上审批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软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国有资本证券化步伐加快,沈阳机床完成2.2亿股定向增发。预计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4755亿元,增长10.5%,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5.8%。XX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完成。

对外开放工作进一步加强。洽谈推进了澳大利亚嘉民现代服务产业园、意大利维龙工业地产等185个重大项目。实际利用外资58.2亿美元。工业地产招商建设取得成效,工业地产签约项目24个,开工面积421万平方米。实际到位内资1757亿元,增长17.1%。出口总额66.3亿美元,增长11.0%。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铁西产业新城、蒲河新城主要指标继续位居全省前列,永安新城、沈抚新城、浑南新城加速向样板新城迈进。沈抚同城化深入推进,在规划同城、交通同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共建以及教育、旅游同城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XX区(浑南新区)与棋盘山开发区合并,为加快沈抚同城化进程提供新的机遇。

(七)财政收入保持稳步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01亿元,增长12.0%。地方税收收入650.9亿元,增长13.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11.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81.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881.8亿元,增长15.1%。教育、科技、农业、社保、医疗、节能环保、住房保障、公共安全等重点支出489.7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5.5%。

(八)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持续加强。预计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40元,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14610元,增长12.0%。

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实名制就业2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6.1万人,援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5045人。扶持创业带头人3219人,带动就业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低于控制目标1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2.4万人,增长8.3%。完成了94.6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发放工作,月人均提高160.8元。为新农保35.8万人和城保5.8万人发放了养老金,比上年分别增加1.2万人和0.5万人。新农合参合农民人均筹资标准由290元提高到350元,增长20.7%。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市区提高18.2%,县(市)提高16.7%。城乡低保水平继续提高,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1.4%,农村低保标准提高11.0%,为17.5万名城乡低保和低保边缘户人员发放低保金4.7亿元。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3.89万套。

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新建、扩建50所普惠性幼儿园、50所学校食堂、100所学校操场,改造14所特殊教育学校,104所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对市民开放,XX区、XX区被评为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深入开展艺术惠民工程,举办群众文化活动2万场,开展公益性文艺演出800场,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开馆。新建社区日间照料站100个。

过去的一年,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宏观环境下,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和着重解决的问题。一是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需要加速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有待全面增强。二是企业应对竞争的能力亟待提高,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市场开拓步伐有待加快。三是地区间和行业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和行业的发展潜力有待全面挖掘。对上述问题,应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2014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之年,全面完成2014年各项目标任务意义重大。分析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我市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比较严峻的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也存在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从全国看,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长期向好,改革创新动力不断激发,转型升级出现积极变化,内需潜力依然巨大,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从我市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较大,调结构、促转型任务十分艰巨,后全运时期项目和投资增长压力较大,但我市也面临不少有利条件,新十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加快推进、新一轮深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都将为我市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基于国际国内环境分析和我市经济发展走势,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按照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深化改革、稳定增长、改善民生、优化环境”的工作部署,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投资拉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第二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XX区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提出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xx年,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区委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推动发展、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培育产业、以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保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20xx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15亿元,增长6.5%。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20亿元,增长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1.04亿元,增长17.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0亿元,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76亿元,增长16.8%。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1亿美元,增长15.1%。出口创汇完成13.5亿美元,增长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670元,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110元,增长11%。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282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6‰。

(一)加快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显现

1.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按照“生态绿色、休闲观光”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我区都市型农业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全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和省级龙头企业各3家,涵盖了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花卉苗木生产流通等方面。集生态观光、绿色农业、沿黄生态旅游的都市型农业示范带(马渡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建设形成了以林、果、花卉为主的生产型示范园区(鸿宝现代农业示范园)。

2.现代工业稳步推进。按照“高科技、两化融合型”工业发展方向,我区工业转型升级提速。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亿元,增长1%。全区有2家企业进入XX市电子信息企业20强,有1家企业荣获“XX市电子示范企业”称号。出台了《XX区招大引强和承接产业转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吸引符合我区产业定位的都市型工业和信息产业入驻,已签订省外产业转移重大项目2个,引进省外资金20亿元。3.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把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编制完成《XX区产业创新发展规划研究》,明确了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向。楼宇经济建设深入推进。全区现有商务楼宇238幢,建筑面积466.4万平方米,楼宇入驻率为97.2%,入驻企业1.6万家。全区楼宇企业营业收入675亿元,区级税收百万以上楼宇88幢,其中千万元以上的楼宇9幢。在金国大厦、广汇国贸等楼宇开展特色楼宇创建试点工作,引进特色企业1608家。主导产业协同发展。全年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35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比2011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21亿元,增长9%,长江证券、中盛国际保险等企业在我区设立区域性总部;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完成96亿元,增长10%,辖区内软件研发及系统集成企业21家,电子商务企业27家,河南科技园区在全国it行业园区中位居前列;商贸业增加值完成136亿元,增长8%,万达中心、银泰百货等高端商贸业落户我区。

4.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围绕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工作任务,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全区拥有创新活跃的中小企业2470家。新建XX市工程技术中心6家、重点实验室9家。申报XX市科技计划项目144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2项。申请专利2009件,增长23%。

(二)促进“三驾马车”协同拉动,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1.投资平稳增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牵引、总抓手、总动力,实行区级领导分包,强化责任追究,完善联审联批和重大项目周例会制度,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0亿元,增长20%。其中,服务业投资29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94.5%。

99项省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6.7亿元,占计划投资的120%。其中,24项省重点项目(点状)完成投资23.5亿元,占计划的104%;32项市重点项目(点状)完成投资9.9亿元,占计划的130%;省人民医院新开病房楼、220千伏凤凰变电站扩建工程等项目顺利完工。43项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3.3亿元,占计划的125%,汇宝大厦二期、曼哈顿净雅酒店等项目顺利竣工。

33项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5.4亿元,占计划的71%,占区财政投资的80%,22个项目已竣工,其中XX区第三幼儿园、专业社工服务机构等项目投入使用。

2.消费市场繁荣。在节日促销和居民消费意愿提升刺激下,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良好,网上销售交易跳跃式增长,消费市场持续兴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6亿元,增长16.8%。其中百货业发展势头良好,实现零售额130亿元,增长17.3%。辖区内高端商贸业经营面积达到250万平方米;营业收入超200万的餐饮住宿企业168家,营业收入超亿元大型商场市场23家。特色街建设步伐加快,全区特色街区营业面积达49.6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近3万人,营业收入21.47亿元,实现区级税收3805万元。

3.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招商引资服务工作呈现专业化、精细化、高效化。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1亿美元,增长15.1%;域外境内资金完成81亿元,占目标100.4%。促成亿元以上签约项目19个,总投资超350亿元;引进总部企业6家,注册资金4.6亿元。在第七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系列活动中,我区成功签约项目5个,总签约金额达65.5亿元。法国雅高集团、希尔顿酒店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我区。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支撑不断加强

1.科教新城建设加快推进。以规划为牵引,以起步区建设为突破,以合村并城为抓手,以项目和招商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全力推进科教新城建设步伐。加快道路路网建设。永兴路等6条道路已建成通车;金城大道等6条道路正在修建,科教新城内道路框架基本成型。创新招商理念,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重大项目准入审批机制。科教新城累计签约项目46家,总投资15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项目39个,省级重点产业项目9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6个;累计入驻项目41家,完成投资28亿元,其中建成投产25家。

2.城市改造稳步推进。坚持将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两环十七放射”拆迁、四港联动生态廊道绿化等工作圆满完成,建成了130万立方米的微地形塑造、50万平方米的绿化及9.5公里的游园道路等基础服务设施。打通园田路等34条断头路,改造信息学院路等13条道路,新增停车泊位10997个。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启动聂庄、胜岗、六里屯等10个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有序推进,西太康路民主路教堂区域项目完成拆迁;投资75亿元的金地广场项目成功签约。合村并城稳步推进,周庄、新庄等7个项目启动。

3.网格化公共服务持续增强。以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促进上下条块融合为核心,以及时发现和整治重点领域问题为重点,网格化管理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区共划分三级网格953个,建立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区级平台1个、街道平台17个,下派群众工作队105个。累计排查出各类问题7.3万起,已经整治到位7.15万起。形成了“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协同共事、共建共享”的网格化服务管理新格局。

(四)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2012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70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0567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16110元,增长11%;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904元,增长15%。

2.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2012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41.04亿元,增长17.08%;民生保障支出不断增加,用于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达23.4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5.5%。全年实现新增就业再就业2824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全区企业养老和职工医保累计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7802人、64952人,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285万元。

3.社会事业全面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顺利,全年新开工11个保障房项目,共计9452套;康苑居一期418套已竣工。全区475个老旧小区整治任务全部完成。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新建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3个社区达到了“星级健康社区”标准,丰产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2012年河南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民工程深入开展,建成标准化菜市场12家,新增经营面积近2万平方米;5家早餐示范店通过XX市验收;新建便民店21家。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稳步实施,龙子湖五小等12个新建(改扩建)项目顺利竣工,新柳路小学等13个新建(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新增学位9840个;圆满完成13个倍增工程项目和4个培优提升项目。其他各项社会事业进展顺利。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同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压力还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进程较慢,现代服务业规模、结构和层次亟待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2013年经济和社会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市委、区委全会精神,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一化两区”建设为总目标,以“持续突破、持续提升,努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总要求,强化三大主体工作,突出四个着力,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按照上述要求,提出2013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以上;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85‰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27300人。

三、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关键一年,更是我区全面实施经济社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一年。为实现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提升发展效益,在扩大投资上有新突破

大力提升项目投资质量。提高投资的有效性,鼓励和支持实体经济投资,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快速增长,提高项目的产出效益。高起点找准项目功能定位,依托我区资源和区位优势谋划项目,做好优质项目培育储备工作。结合开发区块建设要求,加强项目落地的可行性研究,尤其着重考虑项目对周边区块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加大产业类重点项目的谋划力度,围绕我区现有主导产业和产业集聚区谋划项目,向产业链的上下游谋划项目。加快河南科技园升级改造、河南信息广场、兰德国际中心等项目建设。

加强项目推进力度。一是建立完善重点项目管理网格化制度。将重点项目纳入网格化管理,逐级分解,落实责任人,形成一把手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二是进一步优化建设环境,继续落实联审联批制度。将全区所有建设项目纳入联审联批范围,落实“首问负责制”和“一次告知制”,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三是强化项目服务工作。对在谈的或者已签约的项目分门别类,排摸分析,并尽可能落实要素保障,切实解决项目引进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四是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全程监管。开工建设前,严格按照《XX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工程竣工以后,严格把好工程质量的竣工验收关。

(二)着力推进城市化,在发展空间上有新拓展

城市化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以扩大规模、提升功能、发展内涵为导向,以老城提升和科教新城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完善规划策划体系,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品位。以全域城市化为引领,全面推进我区城市改造工作。城中村改造方面,启动常砦等17个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方面,启动金地广场等6个旧城改造项目。合村并城方面,启动马林等10个村的合村并城工作。科教新城方面,加快景怡路等12条道路建设,启动起步区中小学、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区基础设施方面,加快推进东里路等17条道路建设,完成大象路等15条道路复浇、健康路等9条精品街改造,提高中心城区承载能力。

(三)着力优化经济结构,在产业转型升级上有新提升

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高技术服务业、现代商贸金融业等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积极培育服务业名牌。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把发展物联网作为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河南九洲计算机有限公司、郑州伟讯科技有限公司、郑州新益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等重要企业为核心,带动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数字电子产品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金融后台服务业。鼓励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我区建立呼叫中心、数据中心等后台服务中心,打造中部地区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发展金融后台业务外包。引进国内外重要金融机构的数据处理系统,发展以数据集中为特征的各类金融机构的信息处理业务。加快提升商贸业业态。大力发展商业景观大道、商业特色街、社区商业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商业体系。积极发展网上商店、快递配送等新型业态。大力引进和积极培育高档餐饮娱乐企业,重点提升花园路、经三路、东风路、未来路和金水路高档酒店大道和餐饮特色街的品位和档次。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争取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郑州示范中心、河南电力科技及新能源产业园等项目入驻,启动创意产业及知识产权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金水文化创意产业园、国家创意艺术培训(河南)基地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高成长型文化创意企业。以高科技发展为方向,促进新型都市型工业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等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完善科技人才行动计划,引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带动产业发展的高科技创业人才、高端复合型人才。

加快科教新城发展,提高产业发展能力。加强与中科院、上海交大等知名单位的对接,深化与河南航天金穗、神州数码等高科技企业的沟通,年内新引入产业项目20个左右。开工建设榕基软件园、河南科技孵化基地等省市重点项目,河南新科技市场一期、河南服务外包产业园二期项目主体完工。

(四)着力用好内外优势,在对外开放上有新创新

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机遇,坚持招大引强不动摇,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一是明确招商重点领域。根据我区产业空间布局,按照“选商选资,招优引强”的要求,着重做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城市综合体的招商引资,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大项目、好项目。二是积极开展招商活动。以招商推介、登门招商和驻点招商等形式,进一步加强与知名企业、境内外重要中介组织和商务机构的联系合作,眼光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深入挖掘投资信息,充实项目资源库和客户信息库。三是加强互联互动。不断创新招商机制,充分发挥招商部门职能作用,突出街道、集聚区的主体地位,做到区与街道、集聚区上下联动,区直部门左右协作,形成全区上下合力的招商引资氛围。

(五)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在民生服务上有新成效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完善安置房建设管理,探索适合我区的安置房建设模式,开工建设7383套保障性住房。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力做好居民养老与全民医保两项民生工程。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质量,建立高效科学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化老龄服务探索,建立普惠型高龄老人补贴制度。稳步推进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认真贯彻农村大病医疗救助政策。强化推进劳动就业服务,加大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大力实施优质教育促进计划,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纬四路小学等项目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争创“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不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制工作。积极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切实保障群众饮食安全。完善金水生态区规划,加快推进金水生态区创建工作。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深化文化精品工程,积极培育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促进其他各项社会事业有序推进。

各位代表,做好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迎难而上,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繁荣和谐的金水而努力奋斗!20xx年,新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新区发展的有关指示精神,以“具体工作有新举措、重点工作有新突破、新区形象有新提升”为目标,紧抓项目建设这一中心,努力破解制约瓶颈,使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建设、村庄拆迁等多项工作都取得了良性进展,新区形象得到了快速提升。现将今年以来的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真抓实干,克难攻坚,各项经济指标较好完成

新区管委会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新郑新城建设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并积极与上级各有关部门对接,完善健全政策体系,实行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稳妥快速推进新区的开发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截止到11月底,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2亿元;实现粮食生产6349吨;财政收入5300万元。

(二)各方面入手,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环境良好

今年以来,我们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保证了项目建设的良好运行。一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搞好项目服务的同时,5—7月份,在全区扎实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严厉打击了一批强装强卸、强买强卖不法分子;同时,积极协调解决农民工劳务纠纷27起,创造了建设领域的良好秩序。二是我们在去年完成1.2万亩土地预储的基础上,今年又征收和租用土地987亩,共拆迁房屋878处,累计发放征地及各类补偿款2.8亿元,为各个项目的快速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结合生态廊道建设,围绕解放北路、郑新快速通道,拆迁房屋3.53万平方米,完成了22万平方米绿化建设任务。

(三)加大力度,多方融资,破解建设资金难题

一方面采取具有新区特色的bt模式开发建设,缓解资金压力;第二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用足用活法律政策,通过土地预约、社会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1.3亿元;第三方面,通过积极与各大银行搞好对接联络,共向农商、农开等银行争取贷款融资2.6亿元,目前已实际到位资金1.6亿元;同时,积极探索其他符合新区实际的融资渠道,目前正在利用在建轩辕湖生态景观项目和建设投资单位新尚集团良好信誉的条件向建设银行申请5亿元的融资贷款。通过加大力度多方融资,新区正努力破解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

(四)积极协调,多策并举,破解土地指标难题

一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今年已向省级土地部门组卷申报5批2946亩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春节前可望批复;二是目前通过积极开展村庄拆迁工作,利用村庄原有的建设用地实施腾退置换,已批回用地指标722亩;三是采取土地增减挂钩方式,批回了125亩土地指标。通过积极协调,多策并举,新区正全力为明年多个大型商业综合项目的启动建设化解土地指标难题。

(五)开局良好,分步实施,社区建设稳步推进。

目前,新区规划并已启动了第一社区、第二社区和第三社区。第一社区:第一社区一期工程以能庄居民为主要安置对象,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可容纳645户。目前14栋安置楼及1栋社区服务中心主体全部完工,正在进行门窗、水电、地下车库等后续工程施工。力争能庄居民在春节前后迁入新居,在宽敞舒适的小区楼房里度过第一个春节。

第二社区:第二社区以高千庄居民为主要安置对象,分两个安置点建设。弓刘庄安置点土地平整已到位,共完成挖方14万方,影响施工线路以改造完成。计划于明年春节后开工,城后刘庄安置点目前村庄拆迁基本完成,相关工作正在顺利推进,计划于明年春节后开工建设。第三社区:第三社区以陈庄居民为主要安置对象,采取先拆后建的方式,目前拆迁及场地平整已到位,临时使用道路、临建施工已完成,计划月底前开工建设。

(六)严把质量,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工程效果明显。

在2011年完成中华北路、解放北路、新村大道文化北路等主干道的基础上,2012年按照“完善、提高”的要求,快速推进道路、桥梁、灯光、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道路桥梁建设进展顺利,以“四纵四横”为道路基本框架,建成中兴路、弘远路、文化路、湖滨路、少典路、中兴路暖泉河桥等道路和桥梁并实现通车,文化路黄水河桥实现了时间与进度同步;二是加大绿化亮化力度,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中兴路、湖滨路、学院路、少典路的绿化亮化工程;三是抓住南水北调工程和京广铁路改线的机遇,先期介入投入3800万元,实施了中兴路、新村大道下穿京广铁路桥涵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已竣工。这两座下穿桥涵的建设,一方面节省了巨额的建桥资金,另一方面加快了主城区和新港产业集聚区的连接,实现了两者之间的沟通,进而促进了两者之间的产城融合,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四是启动了轩辕湖生态景观工程建设,该工程总投资8.37亿元,规划面积114万平方米,已于2012年11月17日正式开工建设。

(七)拓展思路,合理规划,社会公益项目齐头并进。

公共事业服务中心是加快新区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推进各项社会项目的重点工程,同时,也将是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项目。如何破解立项、土地以及建设过程的合法问题,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经过多方考察和学习,我们借助人防部门建设人防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战备训练中心的要求,完成了立项,并于今年2月份取得了国家人防办的正式批复。目前,设计单位中国中建设计公司已完成设计方案,正出具施工图,该项目用地的地上附属物已全部补偿到位,正在开展勘察、设计、土地征用等工作,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同时,为完善公益设施,今年建设并投入使用了苟郑变电站,启动的王庄变电站目前已完成基础施工;利用空闲绿地,结合绿化美化,紧邻第一社区规划建设了一座投资300多万元,包含公厕的垃圾中转站,目前主体已竣工,设备采购及施工招标均已结束,可于年底前配合第一社区能庄安置点回迁入住投入使用。

二、2013年工作规划

2013年新区管委会将重点抓好轩辕湖生态景观、中兴广场、公共事业服务中心、华信时代广场等大型投资项目建设,全面打造新区城市形象。

1、轩辕湖生态景观项目计划明年三月三前完成8万方土方施工及驳岸和部分绿化工程,力争三月三前展现初步形象并稳步实施其余工程建设。

2、中兴广场建设项目将中兴路与中华路交叉口人防工事项目与大型商业相结合。市人防办牵头于2012年7月完成了设计方案的评审,设计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计划年底前按照市场运作模式全面开工建设,明年年底前地下人防工程及地下商场完工投入使用。

3、中华北路(轩辕湖桥—中兴路段)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方案调整和施工图设计,计划春节后开工,2013年8月份前完工。

4、公共事业服务中心项目计划春节前主楼奠基开工,2013年全力推进主楼及东、西配楼建设和启动中兴路南侧两栋会展楼建设。

5、华信新时代广场项目由喜来登酒店、华信总部大厦、商业大厦、金融中心、郑韩企业中心、国贸会展中心几部分组成,总投资21亿元。项目设计已经完成,计划2013年土地指标报批后率先开工喜来登酒店和两栋总部大楼。

6、港中旅旅游度假基地项目东临中华北路、南临中兴路、西临暖泉河,占地360亩,由五星级酒店、景观休闲区、婚庆广场、炎黄商业街等部分组成,总投资15亿元。方案设计已经完成,预计年底前可完成方案的优化及征地拆迁,力争明年初开工建设。

7、铜锣湾国际数字mall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是一个集商业、休闲购物、文化娱乐、特色餐饮、快捷酒店、商务办公、公寓等于一体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分两期设计和组织实施。一期工程位于中华路与中兴路交叉口处的核心商务区,共占地约120亩。经过多次洽谈,已达成初步意向,待初设方案确定后尽快进行协议签订和项目启动。

8、邮政综合大厦建设项目由XX市邮政局投资的邮政综合大厦,位于中兴路与崇文路交叉口,集营业、物流、省级培训为一体,投资2.5亿元,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正在进行施工图深化。目前征地已完成并已上报,待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后将尽快开工建设。

9、中小学建设项目为确保“文化教育优先”,我们克服土地、资金等重重困难,于今年初率先完成了中心中小学项目的土地征用、考古等工作。目前,正在积极与市教体局对接力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XX区20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xx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xx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一化两区四个金水”建设总目标,依法组织收入、统筹安排支出、深化财政改革、加强管理监督,圆满完成了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预算任务。财政收入规模实现新的突破和提升,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

2013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150.87亿元,增长10.28%。其中上缴中央级收入57.83亿元、上缴省级收入3.5亿元、上缴市级收入39.39亿元、区级收入50.15亿元。

(二)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情况。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3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算为451421万元,全年完成501474万元,为预算的111.09%,同口径(以下同)增长14.38%。主要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增值税收入32816万元,为预算的141.15%,增长38.46%(2013年8月1日起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实行“营改增”试点改革引起增值税增加)。

营业税收入162876万元,为预算的100.6%,增长4.99%。企业所得税收入66292万元,为预算的122.33%,增长18.12%。个人所得税收入15984万元,为预算的134.94%,增长30.98%。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38226万元,为预算的106.4%,增长8.03%。房产税收入29444万元,为预算的90.22%,下降3.13%。土地增值税收入101328万元,为预算的116.56%,增长25.7%。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14630万元,为预算的80.16%,下降14.92%。非税收入21102万元,为预算的200.97%,增长70.01%。

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情况。区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3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算为342109万元,加上上年结转项目资金和上级追加支出指标以及当年收入超收安排,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调整预算数(以下简称“预算”)为402887万元,全年完成支出400143万元,为预算的99.32%,同口径(剔除上级一次性追加、政策性增减因素,以下同)增长10.92%。主要项目完成情况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6726万元,为预算的100%,下降6.66%。公共安全支出10394万元,为预算的97.24%,增长15.36%。教育支出69261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11.15%。科学技术支出8609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11.52%。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8627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13.45%。医疗卫生支出35798万元,为预算的100%,增长24.1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32461万元,为预算的98.55%,增长12.51%。农林水事务支出5917万元,为预算的92.15%,增长13.82%。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全区公共财政预算当年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三)全区基金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2013年全区基金收入预算为2150万元,全年完成1808万元,为预算的84.09%,下降7.42%。

2013年全区基金支出预算为2150万元,加上上年结转、上级追加等,全区基金支出调整预算数为74083万元,全年完成支出7122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14%,增长7.02%。基金预算支出较大主要是市财政下达的土地出让金支出指标。

(四)2013年主要财政工作 1.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努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受经济增长趋缓、结构性减税政策影响,2013年我区财政收入形势异常严峻,财税部门克难攻坚,加压奋进,千方百计促增收。一是完善收入征管机制。强化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密切与各征收机关联系,及时掌握税源变动情况;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定期召开涵盖财政、税务、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征管中出现的问题。二是积极探索税源管理新模式。依托网格化进行税源信息采集和日常管理,使税源管理网络横到边、纵到底;积极主动加强与重点税源的沟通协调,全力做好各项服务,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和相关项目进展情况,准确把握收入形势变化。三是开展税收专项整治活动。配合征收机关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清查和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确保小税种征管到位;积极推进“营改增”试点改革,运用网格化手段落实到每户企业;联合区公安、税务等职能部门,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优化纳税环境。

2.以服务大局为主导,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财政部门职能作用,调结构保重点,强投资促发展。一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资金,合理整合省市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区投融资平台,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协作,多渠道筹措资金11.94亿元支持城市更新改造,有力推进了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二是突出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障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展。在确保机关正常运转和法定支出的前提下,投入项目建设资金7.41亿元,重点支持科教园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强化企业培育和扶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全区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加大招商引资支持力度,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落实各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政策,及时拨付信息化发展、科技创新等中小企业专项补助资金,扶持辖区企业发展。

3.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年教育支出69261万元,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中:拨付资金3663万元,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和书作费;拨付中小学幼儿园建设资金21285万元,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拨付各项新农合资金2433万元,区财政人均补助标准由100元提高到200元;加大医疗公共设施建设投入,拨付资金15000万元,支持金水总医院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拨付低保资金1343万元,将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430元/人/月;安排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186万元,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投入资金4000万元,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三农”事业发展,积极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筹集农业产业化发展补助资金559万元,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346万元。

4.以创新机制为重点,持续推进各项管理改革。一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严格按经济分类编制项目支出预算;落实中央厉行节约有关要求,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切实降低行政成本。二是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推行公务卡结算制度,逐步实现公务支出的规范化、制度化;将街道办事处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三是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财政体制,进一步规范区与街道办事处的财政分配关系。四是加大政府采购改革力度,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全年共完成采购预算67158万元,实际采购金额60282万元,资金节约率10.24%。五是稳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整合优化全区资源资产,基本完成投融资平台搭建,初步实现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六是积极开展各项监督检查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管理和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受经济下滑影响,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减收增支压力进一步加大;随着公共财政职能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对财政保障要求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增大;财政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预算执行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等。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通过锐意改革、加快发展逐步予以解决。

第三篇: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目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

一、“九五”发展成就

二、“十五”发展环境

三、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第二章

培育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二、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

三、着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四、努力培育新兴服务业

五、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

第三章

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一、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

二、完善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网络

三、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

第四章

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

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第五章

推进城市信息化,发展网络经济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三、拓展信息增值服务

第六章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教育强市

一、健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机制

二、完善多元、开放的科技投入机制

三、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

四、建设教育强市

第七章

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一、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比较富裕的小康

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三、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化产业化,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

四、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八章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人口增长调控管理机制

二、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

三、建设环保模范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

第九章

构筑现代都市文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一、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二、大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第十章

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二、健全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五、健全高效规范的政府运作机制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以来,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深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边陲小镇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第十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十五”计划)时期,是深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地区的关键时期。制订好科学可行、鼓舞人心的“十五”计划,意义十分重大。“十五”计划,是深圳迈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包括计划纲要、重点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区镇规划。本纲要根据《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编制,突出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指导性和预测性,是“十五”期间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

“九五”期间,深圳完成了现代化奠基阶段的历史任务。“十五”期间,深圳将努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九五”发展成就

过去的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九五”计划提出的主要战略目标和任务圆满完成。

市场对资源配置较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率先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经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口岸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较大进展,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改革政府审批制度,推行政府招标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等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取得初步成效,在全国率先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形成高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2000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39.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345.63亿美元,年均增长10.9%,约占全国的1/7,连续八年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1000家,世界500强企业有70余家落户深圳,内地驻深企业机构近9000家,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到135亿美元。

城市枢纽和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初步形成现代化城市的基础设施框架。适度超前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近2400亿元,占建市以来的2/3,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近600亿元。完成机场航站楼扩建、盐田港区二期、东江水源工程、机荷高速公路、滨海大道等40个重大项目建设。2000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99.4万标箱,列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深圳机场成为全国四大航空港和航空货运中心之一。

人民生活达到宽裕的小康水平。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6万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8.2%,人均居住面积17.4平方米,平均预期寿命近76岁,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0%以上。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跃上新台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市、文明区活动,群众性创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坚持依法治市,在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治安实现更大好转。先后荣获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双拥模范城”和“广东省文明城市”等称号。

“九五”期间,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较好地发挥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作用,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和对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促进作用。深圳20年特别是“九五”时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伟大实践,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与生动反映,也是对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有力印证,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深圳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全市人民在党中央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结果,为我市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新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市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认真加以解决。这些问题是: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还不高,投资环境还须进一步改善,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还不够快,城市管理水平离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社会治安形势还不容乐观,反腐败斗争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正视问题,克服困难,开拓进取,努力创造新的业绩。

二、“十五”发展环境

国内外发展环境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全球进一步开放、合作和竞争的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以跨国公司购并为特征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进一步扩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或地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十五”时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西部大开发、“走出去”、城镇化、人才战略等国家重要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深圳要继续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继续争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继续充分发挥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作用,努力形成和发展经济特区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力争用五年时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用十年左右的时间赶上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三、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统揽全局,按照市三次党代会和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的部署,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增创体制创新、扩大开放、产业升级、城市功能、依法治市新优势,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高科技城市、园林式花园式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社会主义法治城市和现代文明城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五个带头”作用,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深圳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示范地区而努力奋斗。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主要发展目标是:

——城市功能日臻完备。经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和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成果交易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以及旅游胜地。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完善枢纽型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国际贸易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7%,人均铺装道路面积达到10平方米,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60%。

——文化教育迅速发展。文化设施先进齐全,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人均馆藏图书达到3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社会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万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达到1500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继续教育率分别达到30%和60%以上,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建立。

——社会文明全面进步。政治昌明廉洁,社会治安良好,道德风尚进步,生活方式健康,经济和社会管理全面走上法制化轨道,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大大提高。2005年,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低于15件,万人拥有机动车辆达到1000辆,基尼系数控制在0.3左右,每万人口律师数达到3人以上,城镇居民千户拥有电脑达到650台,千人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350个。

完成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上述奋斗目标,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力争形成一流的创业环境、一流的居住环境和一流的法治环境。

第二章

培育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为支柱,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实现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为战略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扶持和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形成一批高技术、高增值、高关联度的主导产业群和新兴产业群,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优势传统工业,积极推动技术进步、产品升级和企业组织结构优化。

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集成电路、软件、光电子、数字家电等信息产业

抢占信息技术制高点,坚持利用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分工体系,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的元器件和配套产品生产能力;利用较强的产业配套优势,逐步形成具有民族品牌的整机生产能力;强化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和形成核心产品生产配套能力,全力发展集成电路等基础元器件的设计与制造,重点开发应用软件,加快网络通信产品研发与制造,力争用五年或更长时间,建成全国乃至亚洲重要的信息制造业基地。

在计算机行业,以网络产品为中心,积极开发多媒体计算机、移动上网产品、网络安全产品,抓好长城电脑基地、富士康科技园、清华信息港、硬盘驱动器、硬盘磁头、磁阻磁头、tft液晶显示器等重大项目建设。在网络和通信行业,顺应电信网络融合、业务数据化趋势,大力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数据通信、光通信、卫星通信、宽带接入产品,开发生产cdma基站系统及移动电话,扩大光通信传输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移动通信系统生产规模。在集成电路行业,追踪世界集成电路产业先进技术,采用高投入、高技术、重点推进的方法,加速形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前工序规模生产优势,争取建成若干条生产线。在软件行业,重点扶持应用软件、产品创新软件、系统软件的中文化,发展中间软件、系统集成和信息服务,实现软件产品的通用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园。在光电子行业,重点发展全光网络、光电器件、光纤光缆和光预制棒等技术和产品,形成深圳在光电子领域的优势。在数字家电行业,加快研制开发数字显示器件、数字音频、视频传输系统,建设数字电视实验平台示范工程,扩大全数字系统电视机和激光盘机的生产规模,掌握dvd和hdtv的关键技术,使家电产品向平面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加快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的步伐,建成传统优势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以中成药、医疗器械、纺织和服装、钟表、家具、珠宝首饰等行业为重点,推进数字化设计、网络化制造、清洁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继续实施名牌战略,完善行业信息网络和营销网络,巩固和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加快培育生物工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重点开发基因工程、生物制药、国家一类新药产品,形成预防制品、基因治疗用品、基因诊断试剂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优势;支持生物制药和中成药新产品、新制剂的研制开发,提高加工生产能力,加快北大生物谷、生物芯片产业化工程、动物生物乳腺反应器、太太药业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努力把深圳建成全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之一。

重点开发特种金属材料、特种合成材料、特种粉体材料,推广纳米技术应用,抓好氮化镓半导体光材料、硅基纳米陶瓷材料、稀土陶瓷轴承、金属骨架塑料复合管和锂离子电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信息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环保能源材料等领域的优势,带动传统材料产业的优化升级。

同时积极扶持新兴环保产业和海洋产业。重点抓好垃圾发电、污水处理、噪声控制、烟气海水脱硫、汽车尾气净化等环保设备的生产,发展和推广环保汽车、清洁能源、可降解塑脂等技术与产品,初步建成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环保科技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广阔的海洋资源,努力开展海洋产业的研究。

二、加快培育现代物流业

充分发挥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功能,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和网络信息平台,形成以“两港”运输、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业体系,基本建成以国际物流为重点、区域物流为基础、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综合物流中心城市。2005年,争取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

加快建设集装箱主枢纽港和航空货运中心。以集装箱运输为核心,东西港区并举,加速盐田港区三期、蛇口港区二三期和赤湾港区凯丰集装箱码头工程和铜鼓航道的建设;进一步开拓国际航运市场,大力增辟新航线,形成干支结合的航线网络;加快建设华南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中心,完善港口道路集疏运系统;积极开拓海铁联运业务,不断扩大港口腹地范围。2005年,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50万标箱,集装箱国际航线达到100条。

以发展航空货运和航空快递为中心,建设以深圳机场为基地的航空城物流园区,开辟机场保税仓。拓展航空货运代理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承运、分拣、派送、快件处理等综合服务,大力发展国际航空快递业务。鼓励国内外航空公司开辟深圳航线,建立基地和货运分支机构,形成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现代机场运营管理模式。到2005年,深圳机场航空货物吞吐量达到50万吨,其中国际货物吞吐量达到20万吨。

加快物流园区和配套货运通道建设。重点规划兴建西部港区、东部港区、笋岗—清水河、龙华、平湖、航空港等物流园区,鼓励物流企业依托物流园区进行配送中心建设;重点建设承接区域性对外货物运输、连通市域范围的重要物流节点、港口集疏地和陆路口岸货运通道等配送道路体系。积极引进国际商贸和物流企业,大力发展货运代理业,发挥保税仓储优势,加强转口贸易体系建设,面向华南地区和全国拓展服务空间和领域,形成系列化、规模化的全程物流体系。

加快发展高素质的商业服务业。形成以人民南路、东门老街、华强北路、福田中心区为龙头的商业旺区,积极建设中心区大型购物中心,大力发展以规模化连锁经营为基础的商业服务网络,形成特色化、网络化的零售商业体系。重组和建设农产品、电子配件、汽车配件等大型专业商品市场,依托物流园区组建生鲜食品、粮油、水产品、农产品和果菜等配送中心。鼓励现有仓储企业提高辐射能力,支持连锁店共同发展配送业务,形成消费性、配送型的新型批发商业体系。

建设物流信息平台。加速建设和完善深圳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edi服务中心,提高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服务能力,缩短物流信息交换与作业时间,构筑现代化全程物流网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推动网上交易,完善电子交易基础设施,推进企业运作模式与市场开拓手段由传统贸易向电子商务的转型。

三、着力发展现代金融业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动金融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再上新台阶,使深圳成为全国最安全、服务最优良、创新能力最强、市场化水平最高、开放度最大的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200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0%。

积极推进金融体制和业务创新。促进金融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序推动金融业资产重组,积极培育综合实力国内一流的金融控股集团;加快金融电子化步伐,积极拓展中间业务、网上业务,增强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能力,中间业务收入占银行收入比重提高到30%;实施金融机构“引进来、走出来”的战略,进一步发展直接融资。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金融创新区和优质服务区。

建立全方位的金融安全监管体系。合理引导金融、证券、保险等业务发展,提高金融资产质量,加强全社会金融意识、风险意识和信用观念,加快建立社会化信用征信系统,强化金融法律环境,把金融业发展纳入有序发展的轨道,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金融安全区。

四、努力培育新兴服务业

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第三产业,大力推行现代经营方式,提高生产服务、流通服务和消费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加快发展传统优势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努力建成现代服务业比较发达的城市。

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快东部黄金海岸、西部海上田园风光、梧桐山风景区等旅游设施建设,结合自然山海景观与人文景观,建设高品位、多功能的主题旅游公园和生态旅游景区;推进与香港、珠三角地区旅游市场一体化进程,开发都市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休闲旅游等多种特色旅游形式,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建设世界旅游名城。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03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0亿美元,接待过夜海外游客突破500万人次。

健全发展房地产业。规范房地产一级市场,活跃二、三级市场。完善住宅区的配套规划和建设,加快老住宅区改造,开发多样化的住宅楼宇。鼓励住房消费信贷,健全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形成和政策引导机制。推进物业管理、新型建材、室内装饰等相关行业的产业化。2005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2%以上。

努力发展展览业、中介服务和社区服务业。充分发挥高交会馆等现有展览场馆的作用,加快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面向国内外市场,大力推介深圳展览业,积极拓展全国性、区域性展览市场,推动展览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开放、完善法律、会计、咨询、审计、评估、公证、经纪、广告、培训等专业中介服务市场,发挥行业协会等民间社团作用,形成适应国际惯例、开放规范的运作机制。完善居民消费环境,以家政、维修、托幼、养老、保健、文娱、健身等服务领域为重点,发展社区服务业。

五、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步伐,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经营方式。以满足深港两地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水果业、蔬菜业和花卉业,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抓好鲜活产品生产基地和良种培育基地建设。进一步发展设施农业、创汇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培育集约型、观光型、生态型的现代化都市农业。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完善科技推广体系,组织实施无土栽培、工厂化育苗等农业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工程。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05年,农业用地不少于30万亩,农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

第三章

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充分发挥深圳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推进城市布局结构调整和枢纽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总体要求,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城市功能逐步由生产流通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

一、形成功能协调的城市布局

加快城市产业布局调整,根据西、中、东三条轴线指向,实行产业梯度推进,重点培育“两大中心、三大走廊”的城市经济布局。由西向东建设形成辐射珠江三角洲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和现代物流产业圈,由点及轴,以轴带面,推动各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基本建成福田中心区。高起点建设市民中心、少年宫、音乐厅、中心图书馆、电视中心以及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工程,基本形成深圳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标志性中心区。加强中心区与周边地区在交通、市政和环境等基础设施的衔接,充分发挥中心区开发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市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

——提升罗湖金融商贸中心区服务功能。按照“发展特色经济,激活经济存量”的原则,加快资源整合步伐,巩固发展消费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配送仓储业和优势高科技产业。承接香港服务业延伸,提升产业技术含量和创新能力,建成全市的金融中心区、商业旺区和网络服务基地,强化服务功能。

——发展西部产业走廊。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以高新技术、教育、主题旅游为重点,结合深港西部通道、南山高新技术园区、宝安中心组团、西部海上田园风光和大学城建设,在继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工业的同时,着力发展教育产业和旅游业。

——培育东部产业走廊。围绕盐田港区发展,以先进工业、物流、生态旅游为重点,依托龙岗大工业区、高新技术出口加工区、沙头角保税区、葵涌高新技术生态园区和东部黄金海岸建设,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成新兴工业生产出口基地和东部滨海旅游基地。

——形成中部产业走廊。以平湖物流园区为中心,结合龙华、观澜、布吉片区的发展,以东西部港区集装箱码头及机场航空港建设为依托,合理布局若干物流园区,整合交通系统,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物流中心城市建设。

——高新技术产业带。由西向东依托西部前海区域,高新技术园区,深圳大学,西丽大学城,石岩高科技开发区,光明南科技园区,龙华、观澜、坂雪岗高新技术园区,宝龙园区,龙岗大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葵涌、大鹏高新技术生态园区等,形成以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电通讯、生物医药等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研发和高等教育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现代物流产业圈。特区内以规划建设西部港区物流园区、南山物流园区、笋岗—清水河物流园区、盐田港物流园区为内圈层,特区外以航空港物流园区、龙华物流园区、平湖物流园区、龙岗物流园区为外圈层,形成内外衔接、相互依托的现代物流产业圈。

二、完善现代化枢纽型基础设施网络

进一步强化区位优势,加强周边合作,完善跨区域综合交通和资源供给网络,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2005年,人均拥有道路铺装面积达到10平方米。

以港口、机场、口岸为枢纽,完善跨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以建设国际一流港口城市为目标,加快海港、空港建设。强化深圳港主枢纽港地位,加快东部、西部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新增10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集装箱运输与散杂货运输并举,以集装箱多式联运为主导,实现港口建设规模化、运营国际化、前后方一体化。完善深圳机场航空客货运设施,兴建第二航空货站、国际货运和快件海关监管中心、机场货运村、飞机维修库,努力使深圳成为华南地区主要航空货运枢纽港、中国四大航空货运中心之一和区域性国际快件集散中心。加快口岸设施建设,建立快速过境货物集疏运体系,实行货物交通疏运与市政道路相分离,增辟西部通道,改造中部(皇岗)客货运通道,积极推进开辟东部过境通道的可行性研究工作,增设二线通道,增加科技投入,完善管理体制和现代服务手段,提高口岸过境能力。

以提高路网整体效率和道路通行能力为重点,整合市域交通网络。建设城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构筑以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城市道路网络。按照远期建成“六纵四横”高速公路网的目标,开展盐坝高速公路(b段)、盐排高速公路、惠盐高速公路改造、深港西部通道等工程建设,2005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75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86公里/百平方公里。特区内重点完善道路功能分级,加密东西向贯穿性干道,改造三块板道路,优化主次干道结构,加强支路网建设,提高中心城区路网密度。特区外继续完善组团间及组团内部道路网络系统,建设宝松快速干道、西乡大道、横岗三通道等重点项目,加快宝安新中心区、平湖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的道路系统建设改造。全面推进客运轨道建设,完成地铁一期工程,开展地铁二期、特区外客运轨道的前期研究和规划设计,争取“十五”后期开工建设。优化交通组织,规划建设竹子林地区综合交通接驳枢纽。合理调控汽车数量,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形成出行便捷、安全舒适的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

以电力、燃气等清洁能源工程为重点,完善跨区域能源调配网络。完善以大电厂生产为主体、供配电网络一体化、适度超前的电力生产和供应系统。建设东西两大电源基地,开展抽水蓄能电厂的可行性研究,加快西部电厂二期、前湾电厂、东部电厂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步伐,配合国家西电东送,增强市外电源的电力供应能力,兴建电力备用应急系统和调峰系统。完善输变配电网络,加快500千伏鹏城输变电工程建设,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2005年地方装机容量达到360万千瓦左右。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燃气工程建设,重点建设面向香港、珠三角地区的液化天然气(lng)接收基地及配套电厂,做好液化石油气向液化天然气转换的准备工作,建立安全、卫生、高效的燃气供应系统,2005年全市气化率达到98%以上。

以水源网络系统和城市供水系统为重点,完善跨区域供配水网络。统筹规划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城市供水,加强引水工程和供水管网建设,制定城市用水应急方案,保证水的长期、稳定、充足供给。在完成东部供水水源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市内供水网络干线工程的建设,完善城市水厂及输配水系统,形成分片集中供水系统。特区外供水系统打破以镇为单位自成系统的局面,形成区域型输配水网络。推进以自来水直接饮用为目的的分质供水网建设。2005年水源工程、输水系统的供水安全保证率达到97%以上。

三、全面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

树立城市一体化发展观念,完善和实施城市规划,加快编制和完善分区规划和法定图则,使规划覆盖到全市每一块土地。实现特区内外、功能组团间和城市片区间的协调发展,构筑现代化城市体系,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合理确定城区功能定位。福田区重点发展与中心城区配套的第三产业,成为全市行政、文化、信息、国际展览和商务中心。罗湖区强化金融、商贸中心的功能,成为全市金融、商业旺区和网络服务基地。南山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旅游基地、高等教育基地和西部物流中心。盐田区加快黄金海岸建设,重点发展港区服务业,成为东部物流中心和旅游区。宝安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工业、加工贸易、“三高”创汇农业和生态旅游基地。龙岗区稳定和提升加工贸易,发展“三高”农业,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基地、物流配送基地和海滨渡假旅游基地。

构筑“一市多城,众星拱月”的现代城市体系。整体上形成若干特色突出的城市片区和功能组团,每个组团由若干卫星城组成,每个卫星城辐射一片地区,以发达的交通体系和通讯网络为纽带,连接各城市片区、功能组团和卫星城。推进特区内外协调发展,特区内以功能转换为重点,统筹推进旧城区改造和功能置换,引导产业梯度外移,实现集约型二次开发。特区外以强化组团式集中开发为重点,加速城市化进程,按照“工业入园,居住入区”的发展要求,推进农民住宅、工业厂房的统一规划和集中建设,提高土地成片开发和集约利用水平。发展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新城镇。2005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5%。

健全现代化城市管理系统。全面提高城市科学管理的水平,按照职责、职权相一致的原则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思路,进一步理顺市、区、镇(街道办)各级管理体系,努力探索职责明确、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落实辖区管理责任制。完善城市防灾减灾系统,增强城市整体防护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强“三防”工作,提高防灾物资储备、抢险设施和队伍的保障能力。健全水文站网,加强河道防洪工程和海堤工程建设,完善雨水排水系统,实现雨污分流,形成现代化的城市防洪防潮排涝系统。努力搞好消防工作,提高城市消防的整体水平。加强地质环境勘测及地质灾害防治。严格实行城市建筑抗震标准,强化防震减灾救灾意识和手段。加强航海支持保障系统建设,确保通航水域畅通。健全紧急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立完善全市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全面提高城市快速反应能力。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事故预防工作,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快国防动员体系建设,完善国民经济动员、人民武装、交通战备和人民防空工作,重视军民两用技术、军民兼容高科技项目和产品的开发应用,提高市民国防意识,加强国防动员组织建设和法规建设,促使国防动员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第四章

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

以开放市场为突破口,加快经济国际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对外和对内开放并举,形成按国际惯例运作的开放型经济格局,建成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一、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

以建设经济国际接轨示范区为目标,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和应对协调机制,营造按国际惯例运作的法治环境,增强参与全球化经济竞争的适应能力。

完善适应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对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研究,认真履行wto的有关原则和我国政府的承诺。发挥地方立法权优势,清理和修订不符合wto规则的产业、贸易、投资优惠等保护性政策,取消不符合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审批、核准、许可证等制度,调整与wto规则相抵触的行政保护、税收减免等政策扶持手段,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境内外自由配置。制订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开拓的贸易政策,增加政策法规的公开化和透明度,形成规范、公平、宽松的政策环境。制订服务业行业标准、产品技术及环保标准等规范性标准,维护本地企业正当利益,增强其国际市场竞争力。

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应对协调机制。深化外贸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外贸经营权限制,试行贸易企业进出口经营登记制,促进政府职能由审批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由管理具体事务向设立标准规范转变。成立深圳市wto事务咨询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贸易政策、经贸信息、反倾销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建立经济贸易发展监测系统,充分利用wto解决争端机制、贸易政策审议机制等规则,提高企业反补贴、反倾销应诉能力,维护企业合法利益。建立企业与政府、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及时应对不公平国际贸易行为,增强抗风险能力。实施wto知识及人才培训计划,全方位提高政府和企业的应对能力。

二、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充分开拓与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贸易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程度,把深圳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基地和国际资本重点聚集地。

巩固对外贸易的国内领先优势。同步发展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不断提高国际市场份额。加大欧美、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开拓新的出口领域。扩大一般贸易出口,提高一般贸易比重。加快深圳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建设,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优化贸易结构,扩大仓储、货运代理、分销、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咨询等服务贸易以及软件等技术贸易规模。继续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大力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2005年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制成品出口比重达到30%。积极推广网上交易和电子报关,建立深圳进出口信息数据库,形成电子化的国际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外方的国际营销网络扩大深圳产品的出口。培育扶持一批出口骨干企业,以产业配套的规模经济优势增强出口发展后劲。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85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485亿美元。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力争在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发挥深圳毗邻港澳、靠近国际市场的优势,鼓励实力较强的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海外生产基地、销售网络以及研发体系,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积极通过境外加工装配等方式,在带动和扩大设备、技术、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出口的同时,把商品的出口与资本的输出结合起来,积极利用国际的资源、跨国的销售网络和渠道,实现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和海内外生产的一体化。引导企业参加国际著名专业博览会,增强深圳产品影响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挥海外贸易中心作用,分销深圳产品。参与境外工程承包和远洋运输,拓展国际技术服务,推动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援助和对外贸易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促进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全方位、多形式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努力保持我市在国内利用外资重要聚集地的地位。以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重点,利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契机,逐步加强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和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以服务业有步骤对外开放为突破,争取在金融、保险、证券、物流、商贸、分销、电信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对外开放取得更大突破,使服务贸易领域成为利用外资的新增长点。积极探索运用收购、兼并与战略联盟等形式与大型跨国公司进行多层次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与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来深投资或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产品分销中心,使深圳成为国际资本、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和投资枢纽。积极探索国际证券市场融资,大力引进境外财团资本和风险投资,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努力把深圳建成投资环境最优、市场开放程度最高、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争取“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00亿美元。

三、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加快推进与香港、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扩大与内地的经济技术合作,拓展深圳经济发展的空间和腹地,促进深圳和周边城市的共同发展。

推进与港、澳、台的经济技术合作。与港、澳、台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经贸交流与合作,争取深港经济合作取得实质性突破。完善城市功能,使深圳成为香港产业深度转移的主要承接地、香港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延伸地。重点推进科技、口岸、跨境基础设施以及旅游、加工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以科技合作为核心,促进深港经济转型和升级。以口岸合作为突破口,形成高效的人员、货物出入境管理机制。以金融合作为重点,加大深业控股、深圳国际、深圳高速公路公司等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筹资力度。以大型跨境基础设施规划协调为基础,重点抓好深圳河治理、铜鼓航道、西部通道、口岸轨道接驳等四大工程建设。

实现与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充分发挥深圳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在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配套等方面的协作与分工。强化深圳海港和空港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服务功能,使深圳成为珠三角参与经济国际化的重要桥梁和通道,珠三角成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配套生产基地、物流业的重要货源基地、商贸金融旅游等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地。

继续发挥对外开放的窗口带动作用。增强服务全国的大局意识,进一步扩大对内开放,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充分发挥深圳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方面的优势,引导企业到内地尤其是西部地区投资,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继续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做好扶贫帮困工作。进一步吸引内地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来深投资兴业,使深圳成为内地招商引资的重要窗口,成为内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第五章

推进城市信息化,发展网络经济

按照率先实现信息化的总体要求,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将深圳信息化提升到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的水平,使深圳成为用信息化加速现代化的带头示范城市和全国信息化创新试验城市。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网络的光纤化、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加快建设以宽带传输和交换为主体的信息主干网。重点建设以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技术、光分插复用(oadm)技术和光交叉连接(oxc)技术为基础的超大容量(tb/s级)的宽带城域全光传输网和以ip技术为基础的骨干通信网,构建世界先进水平的宽带高速多媒体综合业务应用平台。大力发展具有多种接入方式的宽带接入网,力争两年内完成光纤骨干网的铺设任务,实现光纤到大楼、光纤到楼层和光纤到户。形成以光纤通信网络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多元化、大容量的全市统一的信息高速公路。促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相互渗透、相互兼容,达到功能融合互补,实现资源共享。

——电信网。拓展固定电话网功能,继续对ip城域网进行扩容,结合光传输网建设,加大骨干层的传输宽带,扩大网络覆盖面,建立集话音、数据与图像于一体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形成功能强大、运行可靠的基础通信平台。推动移动通信网的升级换代,在继续发展第二代数字系统(gsm)的同时,积极引入以宽带cdma为主体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从话音服务为主向语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扩展。2005年,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70部,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85部。

——有线电视网。推广使用数字电视编码和传输技术,规划多功能网络开发,采用宽带ip级hfc接入技术和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把有线电视网建设成为集图像、数据、语音传输为一体的宽带、数字化、交互式的信息传输网。2005年,有线电视覆盖用户达到120万户,入网用户达到168万户,传输10-100套标准清晰电视(sdtv)和10套高清晰度电视(hdtv)。

——计算机网。逐步形成与多种业务及现有网络相融合的、以ip为基础的核心网络,使数字宽带多媒体网络在社会生活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吸收社会信息资源上网,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网络优势重点拓展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网络医疗、网上办公和虚拟专用网等业务。

二、完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普及信息网络知识,以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建设一批覆盖面广、安全可靠的应用信息系统,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

基本实现政务信息化。建设政府专用信息网络和信息交换系统,实现政府信息在政府机构内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市区两级政府90%以上的业务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处理。建设政府信息国际互联网发布系统,实现可公开政府信息的社会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增加政务的透明度和政策的导向作用。在政府网络平台上建设政府业务信息系统,提高网上办公事务处理量。加速完善信息化专项工程建设,完成市民中心、计划、财税、人口、公安、劳动、组织人事、口岸、海关、档案等一系列政府信息化工程,建成电子政府。

全面推进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建设覆盖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信息数据库体系,重点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信息应用水平。教育领域建设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网络平台和远程教育系统,为市民提供多媒体个性化的网络教育环境。科技领域建设高交会科技成果在线交易系统,实现交易项目的网上查询、撮合、谈判、签约。文化领域建设文化信息网,实现全市图书文献、电子出版发行、文化设施管理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医疗卫生领域建立全市卫生信息网,实现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信息共享。劳动和社会保障领域建立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开发劳动人口就业失业管理等应用系统,以及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险种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网上社会保险申报、网上医疗保险业务。

加快建设数字化社区。构建社区智能化网络,加快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社会保障、信息咨询等便民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新建房地产开发项目实现光纤到楼,推进现有生活住宅小区家居数字化管理进程,逐步实现小区公共设施、信息发布、安全防范、停车保管等管理服务的数字化。加快家庭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市民上网,2005年,城镇居民千户拥有电脑达到650台,百户家庭手持个人信息终端(手机或pda)拥有量达到85%。

基本实现电视广播数字化。加快推进数字电视广播等项目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字电视试播工作,引进互动点播技术开展多种增值服务,为市民提供高质量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和图文信息。2005年,争取使深圳数字电视节目实现卫星传递。

建设公共信息库。统筹规划建设一批战略性、基础性和公益性资源数据库,建立公共信息资源交换服务中心,全面提供综合数据库目录、导航系统、索引系统和链接服务,建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的公共信息资源服务网。

加强信息安全防范。建设完善党政专用网和应急通信网,加强涉及国家安全及经济安全的专用网络安全建设。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防范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犯罪,制止有害信息的传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

三、拓展信息增值服务

以现代化信息网络设施为基础,以拓展增值服务为核心,促进信息服务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商业化。2005年信息服务业产值达到455亿元,年均增长20%。

发展电子商务应用。以本地电子商务为重点、远程电子商务为目标,建立完善以支付网关、认证中心、网上商城为支撑的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立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配送系统,扩大电子商务物流网的增值服务,发展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实现先进贸易方式的国际接轨。按照电子报关统一国际标准,实现海上集装箱运输和港口操作的单证处理完全电子化。完善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结算、支付功能,增强电子商务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推进企业信息化。加快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步伐,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健全企业信息化工作组织,推广企业信息主管(cio)制度。完善企业信息网络,着力发展计算机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建立以生产控制为核心的自动化系统和以财务成本核算为核心的企业管理系统,发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营销系统。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升级。

发展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积极发展信息咨询服务,组建一批骨干企业,逐渐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范围系统化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境外尤其是香港的资讯服务业衔接,逐步联通金融、商贸、交通等信息网络,促进两地信息资源共享;开展高层次的专业咨询,建立可提供咨询的计算机专家系统,实现全市与国内外重要咨询机构的联网;大力发展计算机应用服务,形成一支以网络开发、系统集成、数据库建设为主,具有高水平开发、研制、维护能力的计算机应用服务队伍,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扩大应用领域。

第六章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教育强市

把科技和人才摆到突出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健全有利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研发机制、转化机制和投入机制,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把深圳建成为自主创新型高科技城市和教育强市。

一、健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机制

坚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自主创新与消化吸收相结合,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支撑、以风险投资为保障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2005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达到55%。

加快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机制。增强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努力建立开发—储备—生产的科技滚动发展新机制,提高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重点突破事关国计民生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开发应用,培植技术创新成果源,力争在部分战略性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创新中发挥龙头作用。扶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依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国际技术创新研究院、深港产学研基地、深圳大学、深圳高职院和其他重点科研机构,努力提高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水平。到2005年,新建国家和省、市级重点研究所、实验室20个,以企业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开发中心30个,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基地。

培育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和扩散机制。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建成各类高新技术产品孵化基地。高起点办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二区、龙岗大工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高新技术的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创业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和生产基地。政府通过提供研究开发场地、人员技术培训、政策性融资、中介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创业企业的成活率。到2005年,孵化各类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成果达到2000项以上,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专利达到2000项以上。强化高交会和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功能和影响力,积极引进风险投资企业、投资类金融机构,推行交易商席位制,建立网上交易市场,逐步建成开放型、国际化的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和交易网络,使深圳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高新技术成果的聚集、展示和交易中心。

二、完善多元、开放的科技投入机制

发挥科技投资各主体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市场融资为主要形式的科技投入机制。

多渠道、多层次加大科技投入。继续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大政府资金对科技的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多渠道筹措科技开发和产业化资金,形成全社会研发投入机制。2005年,研究与开发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

加快培育科技风险投资市场。大力培育和引进境内外风险投资机构,促使风险投资成为科技投入的重要资金来源。探索建立开放性股权结构的风险投资机构,实现风险投资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探索建立政府与境外著名投资银行结盟的投资顾问制度。积极配合国家建立和发展创业板市场,引导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完善风险投资进退机制,促进中小科技企业成长。

三、实施人才战略,构筑人才高地

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导向,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营造一流的干事创业环境,努力把深圳建成科技创新的宝地、知识致富的乐园。2005年,万名社会劳动者中各类人才数量达到3700人。

实行开放式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国内外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高新科技人才、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重点大学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和海外留学人员。优化人才结构,加快技能型人才引进步伐。实施人才市民待遇政策,未入深圳户籍的人才在进出特区、劳动人事、社会保障、购房置业、子女就学等方面,与户籍人口同等待遇。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打破人才引进中的部门界限、身份界限、地域界限和所有制界限。充分利用境外人才资源,鼓励海外人员来深创业或为深圳服务,办好留学人员创业园,积极引进国外专家学者参加深圳建设。加强引进、录用人才的政策引导,制定发布招调人员的岗位、专业、工种导向目录。“十五”期间争取引进国内外人才数量超过30万人。

完善以知识资本化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积极推行技术入股、科技人员持股、股票期权等新的分配方式,对知识产权的职务发明人、设计人、作者以及主要实施者给予相应报酬和股权收益。政府出资设立并定期颁发“科技创新奖”。提高企业博士后项目资助标准,发挥政府采购对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优势产业的扶持作用。加快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化人才管理的制度和法规建设。推进技术标准化,形成健全、规范的技术市场体系。建立人力资源分类管理机制,完善符合国际惯例的人力资源考核测评制度,促进测评与激励的有效结合。

建立人力资源柔性流动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建设统一高效、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和发展开放式、多层次的人才市场,全面提高劳动力中介机构社会化服务水平,盘活人力资源存量,使深圳成为全国重要的人才交流和集聚中心。打破以迁户口、转关系为特征的人力资源刚性流动常规,完善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的柔性流动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全市并与国内外联网的人员供求信息网络和信息库,形成区域性、网络化的虚拟人力资源市场。加快政府机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劳动人事代理制,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

四、建设教育强市

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优先发展,优化教育结构,优化教育体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

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各级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确保财政对于教育的投入年均递增15%以上,实现五年内翻一番的目标。

实施教育创新工程。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人事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等改革,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力,增强学校的活力和效率,充分发挥公办学校的主渠道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依法举办幼儿阶段、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普通高等学校和部分初中、小学。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启动初高中分离办学,建设全寄宿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争取推行弹性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完善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逐步实行教职工竞争上岗。建设和完善全市教育网络平台,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

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化。全面推行以思想政治素质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保证义务教育学位需求,缩小校际差异,推进中小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九年义务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协调中小学校的新建与改造步伐。普及户籍人口12年教育,争取实现70%以上户籍人口新增劳动力平均预期正规教育年限达到14-15年。规范社会化学前教育,依托社区文化教育中心建立学前教育指导站,2005年,3—6岁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8%。

实现继续教育社会化。增加继续教育投入,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企业和办学机构依法自主办学的现代继续教育制度。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开放学校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继续教育作用,满足市民提高劳动技能、更新科技知识、充实文化生活的需要。实行滚动式培养,建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体系,鼓励和扶持企业设立博士后分站,2005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率达到80%,企业博士后分站达到40家左右,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达到60名左右。健全国家公务员和现代企业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行业、企业加强员工的技术培训,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形成适应知识经济发展需求的产业劳动大军。依托政府基层组织,完善社会教育管理网络。2005年,继续教育率达到60%以上。

第七章

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努力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事业由传统福利型向福利与产业结合型的转变,促进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一、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比较富裕的小康

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以满足居民医疗健康、文化生活和生活社区化的需求为核心,全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满足公众医疗健康需求。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康城市。实施区域卫生规划,逐步将现有的三级医疗网络调整为二级医疗网络,组建医疗集团,推动医疗服务向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方向发展,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服务模式。加快东湖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扩建和完善配套工程。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建设一批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2005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每千人拥有病床2.7张以上,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8名以上,婴儿死亡率低于9‰。推广“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完善体育运动设施,建成市游泳跳水馆、宝安区体育馆等场馆设施和训练基地。2005年,市民体质总体合格率不低于90%,市民体质和运动成绩达到全国体育先进城市水平。

满足居民文化生活需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和管理,建设一批集科普教育、知识传授和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文化设施,电视中心、中心图书馆、音乐厅、少年宫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加快文化资源整合步伐,继续实施精品工程。完善市、区、镇(街道办)三级图书馆体系和市、区、镇(街道办)、村(居委会)四级文化表演站网络,探索建立人口密集区图书分馆体制。活跃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等文化生活,形成大众文化与精品文化、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相互促进、满足不同群众需要的都市文化体系。2005年,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达到9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到500万册以上,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满足居民生活社区化需求。加快建设园林式、智能化住宅小区建设,住宅区生活环境质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保持领先地位。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综合服务功能,动员社会力量全面发展家政、维修、连锁商业等便民社区服务业。加快配套建设社区文化教育、体育健身、老年康乐、医疗保健等服务机构,完善养老托幼、休闲保健、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服务网络,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2005年,住宅区内体育设施活动面积不低于人均0.5平方米,全市人均公共体育场馆面积达到1平方米,90%以上的社区建立离退休人员的社区管理机构,平均每万人拥有一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三、推进社会事业社会化和产业化,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

率先进行社会事业产业化的系统性改革,建立和规范市场准入制度,选择若干条件成熟的社会事业非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通过制定财政补贴、收费标准和优惠税收等政策,实现社会化、产业化经营。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繁荣和规范文化市场,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文化建设,探索组建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图书发行集团和广播电视

第四篇:2010年普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免费)

2010年普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我市面对八十年未遇的冬春持续干旱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谋发展、优化结构建支柱、依托资源抓特色、民族团结共发展、保护生态建和谐,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围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的各项工作要求,全市呈现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一)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47.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增幅上升0.5个百分点,已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66亿元,增长6.7%,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2.98亿元,增长19.2%,拉动经济增长6.8个百分点。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53.04亿元,增长16.0%,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29.95亿元,增长25.4%,拉动经济增长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0.66亿元,增长14.6%,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4:32.5:37.1调整为29.8:33.5:36.7,“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格局更加稳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33.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加快。

人均生产总值9553元,比上年增加1360元,人均达1399美元,比上年增加254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1%。

(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53.40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3.9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6.9%,提高到38.0%,上升1.1个百分点。

(三)财政收支同步快速增长。全市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47.52亿元,比上年增收21.02亿元,增长79.3%。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0.86亿元,增收14.26亿元,增长85.9%。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8.62亿元,比上年增加1.74亿元,增长25.4%;上划所得税4.34亿元,比上年增加1.32亿元,增长43.7%。地方收入中增值税2.60亿元,增长21.4%;营业税6.06亿元,增长12.7%;企业所得税0.48亿元,增长91.7%;个人所得税0.35亿元,增长11.0%;城市维护建设税0.83亿元,增长23.8%;耕地占用税10.73亿元,增长1560.9%;烟叶税1.37亿元,增长28.0%。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全年税收收入24.70亿元,增长103.3%。非税收入6.16亿元,增长38.4%。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民生工程”提供了财力支持。财政支出保障有力。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3.93亿元,比上年增支28.45亿元,增长33.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37.9%,农业支出增长62.3%,科学技术支出增长99.6%,教育支出增长22.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4%,文化体育支出增长95.5%,住房保障支出增长224.6%。大力调整支出结构,确保各项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性项目支出,保证社会保障、工资发放、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重点支出的需要。

(四)市场物价上涨。居民消费价格逐月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从上年的99.9%,上扬到103.0%。其中:八大类消费品价格指数呈“七升一降”格局,即:食品类价格指数上涨5.6%、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指数上涨1.5%、衣着类价格指数上涨0.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指数上涨3.2%、交通通讯类价格指数上涨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上涨1.8%、居住类价格指数上涨2.8%。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类价格指数下降0.3%。

商品零售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

3.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与上年同期

8.3%,其中:相比上涨1.6%。

工业品出厂价格先扬后抑。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轻工业上涨9.2%,重工业上涨7.8%;生产资料产品出厂价格上涨8.2%,生活资料产品出厂价格上涨8.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5%,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2.2%,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0.6%,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13.0%,木材及纸浆类上涨4.6%,农副产品类上涨19.6%。

(五)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转变方式、调整结构面临较大压力;国内外经济发展复杂局面仍未改变,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难度加大;民间投资还不够活跃,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城乡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尚需完善等。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在遭受严重干旱的影响,小春作物减产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采取“小春损失大春补”等有力措施,加大大春作物的种植,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增加财政支农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植特色农业产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取得了粮食丰收、经济作物较快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成绩。

(一)农林牧渔业全面增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1%。其中:农业产值49.65亿元,林业产值31.76亿元,牧业产值25.44亿元,渔业产值3.7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2亿元。

(二)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增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12108公顷,比上年增长3.6%。总产量连续七年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90.48万吨,再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产2.36万吨,增长2.7%。四大粮食作物产量“二增二减”:玉米38.46万吨,增长12.8%;大豆2.02万吨,增长3.6%。水稻产量41.39万吨,同比下降0.6%;小麦2.60万吨,下降37.2%。

烤烟、咖啡等主要经济作物面积大幅度增长,烤烟种植面积

18016公顷,增长19.0%;咖啡种植面积18447公顷,增长26.9%。油料种植面积14706公顷,增长7.9%;橡胶种植面积97314公顷,增长5.9%。茶叶、蔬菜等种植面积均有稳定增长,年末实有茶园面积93324公顷,增长3.5%;蔬菜种植面积24775公顷,增长7.3%;年末实有果园面积10950公顷,增长0.1%。

(三)林业生产取得新的进展。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466公顷,比上年下降85.5%,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13251公顷,与上年持平,森林覆盖率为64.9%。人工造林面积25740公顷,比上年增长4.5%;迹地更新面积6045公顷,增长22.0%;零星(四旁)植树199万株,松脂产量11.31万吨,比上年增长8.8%。木材产量205.94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3%。

(四)渔牧业生产稳定增长,渔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

13.55万吨,增长7.7%,其中,猪、羊、禽肉分别增长8.7%、0.8%、12.5%,牛肉下降4.1%。生猪、羊出存栏同时增加,牛存栏下降。水产品产量4.90万吨,增长44.7%。

(五)农村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农田水利建大幅度提升,全年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4.21亿元,比上年增长50.4%;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14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11.5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8%;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04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累计达2.7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6%;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8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4.5%;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18.66万人。农机装备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1769万瓦特,比上年增长14.3%;大中型拖拉机19090台,比上年增加4719台;小型拖拉机21197台,比上年增加2834台。全年农机化投入1.55亿元,比上年下降3.2%,机耕面积78700公顷,比上年增加6449公顷、农业机耙、机播、机灌面积及机收面积不断扩大。全年农村用电量18575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3.2%;化肥施用(折纯)量62090吨,比上年增长3.1%。

(六)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村镇规划全面推进,8

3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持续推进;全年实施整村推进项目754个,项目总投资37291万元;扶贫济困工作取得实效,全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3亿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资金25570万元;实施扶贫安居工程1410户,易地扶贫开发转移安置2200人,年内解决8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解决18.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生活设施不断改善,已实现通水村980个,比上年增加8个,占全部村委会的99.3%;通电话村885个,比上年增加8个,占88.9%;通汽车村893个,比上年增加3个,占89.7%;通电村992个,比上年增加16个,占99.7%;通有线电视村304个,占30.6%。

三、工业和建筑业

(一)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随着工业经济运行大环境明显好转,全市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28.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产值9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规模以下工业实现产值3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53.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95亿元,增长14.0%。

(二)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总体增强。“茶、林、电、矿”四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4.52亿元,增长23.6%,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3.8%。其中:林产工业产值为33.71亿元,比上年增长25.6%;电力产值为21.52亿元,比上年增长7.0%。茶产工业产值为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矿业产值为3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十增七减”。大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在列入统计的1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10种,占58.8%,下降的有7种。

(四)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91.08%,比上年同期上升40.69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70亿元,比上年增长35.3%;产品销售率90.2%,比上年上升2.3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4.55亿元,增长82.1%,其中利润7.32亿元,增长120.0%。亏损企业亏损面37.5%,比上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亏损额1.53亿元,下降43.9%;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59108元/人,增加23100元;产成品库存7.27亿元,增长19.0%,流动资金周转1.41次,同比上升0.07次,应收帐款5.52亿元,同比增长23.9%。

(五)建筑业效益增长加快。全市建筑企业213个,比上年减少6个。全年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4亿元,增长33.5%。竣工产值37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增长4.2%。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9.95亿元,增长25.4%。建筑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1.0亿元,增长12.2%,其中实现利润6亿元,增长15.4%。全员劳动生产率19.9万元/人,增长20.6%。

四、固定资产投资

(一)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5.11亿元,比上年增长36.5%。其中:城镇投资207.06亿元,增长43.9%。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4.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第二产业投资98.92亿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水电投资达73.64亿元,增长41.7%;第三产业投资131.84亿元,比上年增长34.6%。全年施工项目1111个,比上年减少7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774个,减少138个。

(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亿元以上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39.97亿元,比上年增长59.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0.8%。一是公路建设完成投资50.2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5%。其中,磨思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1.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9%;西盟至澜沧公路完成投资3.23亿元,增长145.4%;思茅至江城公路完成投资6.82亿元,增长206.5%;小黑江至澜沧公路完成投资10.01亿元,增长1097.7%;本年新开工永平至临沧公路完成投资3.42亿元。二是电站建设完成投资72.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8%。其中,糯扎渡水电站完成投资53.43亿元,增长78.6%;长田河电站完成投资1.80亿元,增长113.4%;普西桥电站完成投资3.12亿元,增长187.3%;石门坎、戈兰滩、居甫渡等三座中型水电站进入扫尾工程。三是水库建设完成投资1.01亿元,比上年增长42.3%。镇沅五一水库、澜沧小坝子水库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以“中国茶城”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容貌有了很大改观,城市功能有所提升。交通、能源、通讯、水利、环保和社会公共设施有较大改善。

(三)房地产市场建销两旺。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3.83亿元,比上年增长23.9%。房屋施工面积310.45万平方米,增长24.1%,其中:住宅 238.93万平方米,增长21.6 %,本年新开工面积170.24万平方米,增长46.2%;房屋竣工面积75.8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5%;商品住宅竣工4624套,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121.0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5%,其中:现房销售面积40.32万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80.7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6.24亿元,增长63.9%。

五、国内贸易

(一)消费品市场保持繁荣。在扩大内需政策、物价持续上涨和节日消费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批发业实现6.51亿元,增长58.1%;零售业实现53.55亿元,增长16.5%;餐饮业实现12.14亿元,增长13.0%;住宿业实现0.46亿元,增长49.0%。假日消费和婚庆消费拉动住宿和餐饮业快速增长,汽车、摩托、住房、家用电器、太阳能、通讯、旅游等成为城乡居民消费热点。

(二)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6.95亿元,增长19.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5.71亿元,增长15.5%。

(三)非公有经济占主体地位。非公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市场份额达88.5%,是市场繁荣活跃的支柱力量。其中:私有经济实现零售额63.18亿元,增长17.5%。

(四)生活消费保持较强增势。限额以上企业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大幅增长。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增长24.0%;医药类增长18.9%;五金、电料类增长29.0%;家用电器类增长84.6%;汽车类增长24.7%。

六、对外经济

(一)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

170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9.0%;其中:出口95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38.8%;进口7521万美元,增长0.9%。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完成8428万美元,增长178.0%,其中:出口8246万美元,增长182.0%;进口182万美元,增长73.0%。边境贸易进出口8619万美元,增长2.5%;其中:出口1281万美元,增长20.7%;进口7338万美元,同比下降0.1%。

(二)经济技术合作成效显著。全年实施各类经济合作项目

153项,比上年增长37.8%,其中:上年结转113项,本年新增40项;合同(协议)总投资66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实际到位市外资金7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到位省外资金59.43亿元,增长7.1%;到位市外资金17.53亿元,增长27.5%。实施项目中:水电项目17项,合同(协议)总投资495.71亿元,到位市外资金50.63亿元;矿产业26项,合同(协议)总投资23.86亿元,到位市外资金7.17亿元;茶产业26项,合同(协议)总投资42.42亿元,到位市外资金2.29亿元;其他项目84项,合同(协议)总投资98.23亿元,到位市外资金16.88亿元。全年新注册登记外商投资企业3户,合同利用外资412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3033万美元(含以前批准今年到位资金),比上年增加2719.82万美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一)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年末拥有民用车辆520572辆,比上年增加78063辆,其中:载客汽车50448辆,增加10328辆;载货汽车35153辆,增加5206辆。年末公路通车里程为19192公里,比上年增加121公里,其中:国道811公里,增加58公里;省道1671公里,减少2公里;县道4293公里,增加29公里;乡道9799公里,比上年增加36公里;专用道271公里、村道2244公里与上年持平。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32.84亿吨公里,增长17.8%;完成旅客周转量24.61亿人公里,增长11.9%。机场旅客吞吐量22万人,增长15.0%。`

(二)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市实现邮电业务总量

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邮政业务量6891万元,增长1.3%;电信业务量133200万元,增长16.2%。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34.19万户,减少0.92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13.2部/百人,比上年减少0.4部,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5.21万户,新增0.08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5.06万户,减少1.78万户,公用电话3.92万部,减少0.027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3.46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49.1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57.6部/百人,比上年增加9.0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11072户,比上年增加29068户。

(三)旅游业保持良好增势。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旅游环境有了很大改观,茶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游、自然旅游效应显现。旅游业持续增长,全年观光旅游的国内游客347.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2%,其中:过夜游客198.86万人次,增长18.3%;一日游旅客148.38万人次,增长5.2%。国内旅游收入16.58亿元,增长30.2%。全年接待入境游客11.74万人次,其中:口岸入境一日游8.7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71.99万美元,增长4.0%。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7.14亿元,增长27.5%。

八、金融和保险业

(一)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63.91亿元,比年初增加91.28亿元,增长33.5%。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8.62亿元,比年初增加18.90亿元,增长38.0%;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2.56亿元,比年初增加35.09亿元,增长23.8%;农业存款43.30亿元,比年初增加13.25亿元,增长44.1%。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2.00亿元,比年初增加41.59亿元,增长21.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70.74亿元,比年初增加8.39亿元,增长13.5%;中长期贷款为161.26亿元,比年初增加33.36亿元,增长26.1%。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66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8%;金融机构现金支出633.12亿元,增长13.8%;收支相抵,货币投放13.28亿元。

(二)保险事业稳定发展。全年保费收入6.65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04亿元,增长29.8%,人寿险保费收入3.60亿元,增长25.0%。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1.47亿元,增长30.4%。其中,财产险赔款1.14亿元,增长13.1%;人寿险给付0.33亿元,增长177.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一)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拥有高等教育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职业高中13所,与上年持平。中小学校教育网点继续调整,年末全市普通中学126所,比上年减少9所;小学773所,比上年减少60所;幼儿园106所,比上年增加3所。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招生1717人,比上年增加71人;在校生5286人,比上年增加486人;云南热带职业学院招生1004人,比上年减少120人;在校生2973人,比上年增加143人;各类中等专业学校招生3546人,在校生9438人,分别增加73人和1436人;职业高中招生5213人,比上年减少2463人,在校生13801人,比上年增加1430人;普通中学招生40408人,比上年增加211人,在校生117089人,比上年减少165人;小学招生29494人,在校生185529人,分别减少1011人和2849人;幼儿园招生25074人,在园幼儿35744人,分别减少47人和2033人。义务教育水平稳步提高,小学毛入学率114.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5%,提高1.5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100.6%,提高0.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5.0%,提高5.0个百分点;适龄儿童入学率99.8%,提高0.2个百分点;成人技术培训毕业310001人,比上年增加4003人;接受扫盲班培训7384人,比上年减少2628人。“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

(二)科技事业不断发展。共组织申报各类项目80项,比上年增加28项,其中:申报省科技厅37项;申报国家科技部9项。实施国家和省科技项目32项,实施市级科技项目34项,投入经费1841万元,比上年增长2.9倍;专利申请68项,获准专利授权44项,分别比上年增加23项和13项。拥有云南著名商标29个,比上年增加2个;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个,比上年增加1个。开展科技培训3693期、17.83万人次。年末全市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6个,从业人员24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4人;开展课题研究73项,比上年减少15项;发表科技论文34篇,比上年减少29篇;经费投入3390万元,比上年增长6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共有31家市直行业学(协)会,有221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十、文化、广播电视、卫生和体育

(一)文化事业协调推进。两馆一站建设不断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放映单位44个,比上年减少3个。其中:电影公司5个,比上年减少4个,电影放影1.2万场次,观众人数达220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加0.15万场次和30万人次。艺术表演团体7个,国内演出478场次,比上年增加93场次;观众人数达70万人次,增加40.2万人。文化馆11个,乡镇文化站103个,博物馆2个。举办各种展览253场次,比上年增加206场,观展人数达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8.9%;举办训练班470次,比上年增加390次,结业28156人。图书馆10个,藏书211万册,借阅图书42.4万册次,借阅人数达40.7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0万人次。文物管理所5个,新华书店10个,其中:书店门市部12个。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766个。《普洱日报》年发行680.4万份,《普洱》杂志出版6期,发行12.6万份。

(二)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市共有广播电台3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8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1%,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7.28万户,比上年增加1.28万户;数字电视用户12.51万户,比上年增加4.76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0%,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三)卫生事业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投入继续增加,城乡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卫生和不断完善,社区卫生和妇幼保健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不断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及婴幼儿死亡率逐步下降,妇女儿童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疾病预防、艾滋病防治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得到加强,有效控制了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地方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健康运行,城乡医疗卫生状况继续得到改善。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8个,比上年增加9个。医院26个,其中:政府办医院17个,企业办医院4个,民营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3个。妇幼保健院1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卫生监督检验所11个,其他卫生机构4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42个,比上年增加9个。卫生技术人员6770人,比上年增加251人,其中:执业医师2433人,执业助理医师493人,注册护士2232人,药剂师315人,检验人员331人,其他技术人员966人。医院实有病床6181张,比上年增加540张。全年共有187.57万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上年增加10.97万人;参合率达95.25%,上升2.84个百分点;筹集资金26260万元,比上年增长48.7%;累计有458.09万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比上年增加36.45万人次;支出资金22874万元,比上年增加4896万元,占筹资总额的87.11%。

(四)体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成功承办第九届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在九届全省少数民族运会上,获得金牌22枚、银牌26枚、铜牌13枚,总分652分,金牌数、奖牌数和总分均列全省第一,实现了全市传统体育历史性突破。九届全省少数民族运会的举办,改造部分比赛、训练场馆,体育设施面积增加,带动全市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意识不断加强,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晨晚炼健身活动点136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占总人口的35%。36个村再次获得国家农民健身工程建设,新建了一批农村体育设施。全市共举行现代体育活动81次,参加活动254643人次。参加省级比赛获得金牌30.5枚、银牌38枚、铜牌18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一)人口保持低速平稳增长。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4‰,死亡率为6.5‰,自然增长率为5.9‰,比上年上升0.24个千分点。年末常住总人口259.03万人,比上年增加3300人(注:人口数据为测算数,最终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为准)。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4.12万人。

(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继续提高。全市已婚育龄妇女

460939人,采取各种避孕措施400334人,综合节育率为86.9%,其中施行“三术”375379例,长效避孕率81.4%,当年施行“三术”19327例;计划生育率97.2%。

全市2010年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84883人,在82764户农业人口一孩家庭中,有38905户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占农业人口一孩户的47.0%。农村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进一步落实,农业人口新领证人员中,兑现一次性奖励675户;农业人口独生子女中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奖学金15667人;939名享受中考、高考加分政策,同时获得高中、大学阶段一次性“奖学金”。对计划生育家庭新农合个人参合费用资助124474人,对5012人年满60周岁的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或无子女夫妇发放了养老生活补助;对边境县实行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

(三)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5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3.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55元,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89元,增长10.2%;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859元,增长3.7%。建成廉租住房469套23450平方米。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34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38平方米,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2.26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18平方米,增长0.8%。

(四)劳动就业工作取得新成效。全社会劳动者就业160.56万人,同比增长2.4%。其中:第一产业就业111.40万人,比上年增长0.7%;第二产业就业13.49万人,比上年增长4.2%;第三产业就业35.67万人,比上年增长7.3%。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444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138人。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7%,低于计划控制目标0.23个百分点。新增小额担保贷款40930万元,增长39.4%,新增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鉴定人员1906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865人。

(五)社会福利保障事业持续加强。各种保险人数均比上年增加,年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13308人,比上年增长10.9%,其中企业职工84890人,比上年增长8.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有44.37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加工伤保险人数达121902人,比上年增长4.9%,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24111人,比上年增长6.7%。参加生育保险人数达105125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76119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2197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88619人,比上年增长3.5%。全年共有4.71万名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低保金8499万元,比上年增长9.1%;45.5万农村人口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累计发放低保金28966万元,分别增长13.1%和21.6%。年末共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57个,提供床位2088张,收养人数1702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8%、14.0%和19.9%。全年通过销售社会福利彩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970万元,比上年增长2.9倍。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一)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建成水库(塘坝)658座,02比上年增加8座,其中:中型水库13座,增加1座;小型水库277座,增加5座;塘坝368座。水库总库容5314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681万立方米,增长3.3%。建成引水工程48547件。水利工程年供水量11792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77万立方米,增长0.2%,其中:向农业供水101673万立方米,增加332万立方米;向工业供水6250万立方米,增加154万立方米;向城镇供水3223万立方米。人均用水量为455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立方米。

(二)环保事业稳步发展。深入实施“七彩云南·生态普洱”保护行动,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环境保护投入不断增加,环境监测与监察力度加大,全民环保意识大大加强,狠抓节能减排工作。全市环境保护系统人员222人,各级环境监测站7个,环境监测人员35人。全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20个,烟尘控制区1个。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9.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82.0%,分别与上年持平。

(三)节能降耗取得新的成效。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率1.59%,单位GDP能耗1.2334吨标准煤/万元,节能量4.11万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9250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电耗738.61千瓦时/万元,比上年下降2.64%。

(四)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已建有各级自然保护区

1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6.04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5%。

(五)安全生产有所加强。全年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

346起,比上年减少13起,下降3.8%,死亡140人,比上年增加8人,增长6.1%。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46起,死亡103人,增长8.4%;工矿商贸事故30起,死亡30人,下降14.3%;火灾事故56起,死亡2人,与上年持平;煤矿事故3起,死亡5人。安全事故受伤人数333人,比上年减少29人,下降11.9%。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57人,下降8.0%。

十三、城市建设

(一)城市公共交通有序发展。全市拥有公共交通运营车辆210辆,比上年增加25辆;运营线路长142公里,增长16.2%;全年客运量为59.80 万人,增长10.7%;拥有出租汽车785辆,比上年增加30辆,客运302.5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8%。

(二)城市道路日趋完备。年末,城区拥有道路总长327.58公里、415.86万平方米, 分别比上年增长8.6%和6.6%。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9平方米,增长26.9%。道路照明灯29918盏,安装路灯的道路长267.62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52.2%和4.5%。道路亮化率为89.2%,比上年提高4.18个百分点。

(三)城市排水及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进高。全年排水总量为2229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8%;排水管道长489.86公里、排水管网密度为57.3公里/平方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3%和24.1%;污水处理总量为276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8.0%。

(四)城市园林绿化继续扩大。绿化覆盖面积为2246.3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3.6%,其中:建成区为2525.80万平方米,增长109.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0.4%,上升3.0个百分点。园林绿地面积为2449.96万平方米,增长112.5%,其中:建成区绿地面积为2374.96万平方米,增长119.8%;建成区绿化率达21.4%,下降3.8个百分点。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4平方米,增长2.2%。

(五)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持续改善。道路清扫保洁面积441.4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2%;道路清扫率为95%,比上年上升11.3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30.0%,比上年上升11.2个百分点;有市容环卫专用车辆设备69辆(台),比上年减少5辆(台)。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后结果以《2010年普洱统计年鉴》公布为准。

2.本公报发布之前提供使用的部分预计数据,如有出入,应统一到本公报上来。

3.人口数据为测算数,最终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为准。4.社会发展有关指标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5.由于口径范围发生变化,部分指标数据存在不可比现象,请注意对比使用。6.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7.公报中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计量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第五篇:全区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主任、各位副主任:

我受区政府委托,向区大常委会报告全区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市委“迎难而上、止滑提速、加快发展”和区委“保持续、上水平、重民生、促和谐”的重大部署,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抓住国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大力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现代服务业和工业园优势企业为重点,制定完善相关政策,确保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同步推进;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带头推进“两个加快”,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局面,各项经济目标基本实现“双过半”。

(一)经济止滑企稳

着力抓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提档升级,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平稳。1—6月,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亿元,同比增长11.9%,超预期目标1.9个百分点。进一步加大财税征收力度,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全口径财政收入、税收收入继续位居五城区第一,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1—6月,全区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3.17亿元,同比增长8.9%,完成目标的5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95亿元,同比增长3.4%,完成目标的53%;实现税收7.72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目标的51%,税收总量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70.5%。

(二)城乡统筹步伐加快

按照统一建设、统一规划的思路,以产业发展优先为指导,对“198”范围内的行政区域进行了调整。优化簇桥、机投桥和金花桥片区“城中村”改造控规方案,累计签订拆迁协议212户,涉及房屋拆迁面积10万余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土地整理222亩。新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铁佛北二期和南片区b组团、江安河一期、南桥b区主体竣工,龙井一期和半边街a、b区开始产权初始登记,武顺路、华兴路等9条道路竣工投入使用。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对公行道、金雁路、晋吉南路等街区进行特色打造,种植树木1700余株,地被植物3400余平方米,疏通河道沟渠49处,拆除新增违法建筑4处,在市首次城乡环境综合测评中位居五城区第一。

(三)投资拉动作用明显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政府贴息、税收优惠、给予补贴等方式,拉动社会投资,促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1—6月,全区58项政府投资项目实现投资19.52亿元,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同比增长23.7%,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176个区属重点建设项目实现投资60.08亿元。其中,58个年内拟竣工投产项目实现投资23.35亿元,完成计划的82%,桑莱特研发生产基地(一期)等6个项目已竣工;30个加快建设项目实现投资23.07亿元,完成计划的38%;56个促进开工项目实现投资11.34亿元,完成计划的19%,东方凯特瑞(二期)等1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32个前期准备项目实现投资2.33亿元,完成计划的39%。

(四)工业经济运行平稳

继续实施品牌战略,“卡美多”、“艾民儿”品牌分别荣获中国真皮鞋王(名鞋)称号;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卡美多鞋业有限公司、彩虹集团分别获得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研制资助,西部智谷获得省重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引导资金扶持,14个项目获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资助。与金融机构签订银保合作协议,为博高科技公司等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努力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截止6月底,27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增加值30亿元,同比增长12%,工业集中度达45%。全区工业企业实现税收4.93亿元,同比增长26.7%,占税收总额的17%,较2008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

(五)社会消费需求趋旺

全面落实各级消费刺激政策,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截止6月底,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亿元,同比增长20.4%,超预期目标2.9个百分点。以信息软件、商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实现税收2.37亿元,同比增长27%,占三产业税收总额的11%,较2008年同期提高了2个百分点。

(六)招商引资扎实推进

增强承接产业转移主动性,突出上门招商和专题招商,先后组织开展了广州、东莞、深圳等小分队专题招商活动,日本安斯泰制药、美国德州仪器等2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我区。1—6月累计引进市外项目289个,实际到位资金44.59亿元,完成目标的61%;引进外资及增资项目12个,实际使用外资8273万美元;外贸出口47802万美元,同比增长29.5%,完成目标的51%。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加快教育、养老等基础设施建设,半边街幼儿园、江安河小学、铁佛养老院主体竣工。实施“社保业务下沉”,区社保专网新增10个街道和27个社区(村)接入点,“15分钟服务圈”建设工程全面完成,截止6月底,参保

人数达11.87万人,为27887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54.83万元。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通过搭建创业平台、促进人才产销衔接、强化政策支持、完善服务保障等措施,多途径、多领域拓宽就业渠道,1—6月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628人。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就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率先在街道、社区建立大学生就业服务站(点),与企业、高校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园,实训、创业、就业“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和“一区多园、一园多点”创业载体初步形成,目前已有397名大学生实现创业就业。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组织承办“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武侯区配套活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在省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上夺得6个冠军;组织全民读书活动,与新津建立城乡教育互动联盟,向崇州捐赠图书13余万册、音像制品1.6万套(盘)。开展甲型h1n1防治,调查处置相关疫情32起,对180余人实施集中(居家)医学观察。人口与计划生育、双拥、统计、物价、保密、档案、老龄、妇女儿童等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上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倍感珍惜。这是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正确行使职能、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辛勤付出的结果。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能回避的矛盾和问题:如投资结构仍需改善、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需增强、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还须进一步夯实等,我们应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关于下半年经济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

下半年,全区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保持平稳发展的压力较大,一是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还未消除,二是房地产业全面复苏还有待时日,三是重大项目的引进还面临较大压力,四是土地市场不够活跃,对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大。虽然面临这些困难,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一是宏观经济形势企稳向好,二是区域比较优势仍然存在,三是人南科技商务、红牌楼商圈、198区域和工业园等重点区域具备加快推进的条件和基础,四是具有发展资源基础,下半年计划推出800—1000亩土地上市,将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总的来看,全区仍具备平稳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在当前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预计全区经济将总体上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多变,既给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又面临新的挑战。在下半年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巩固经济企稳向好的发展基础,充分挖掘积极因素,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着力在加大投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服务业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全方位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发展重点及导向,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

一是加大投资规模。继续围绕城乡一体化规划,以城乡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大政府性投资。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示范带动效应,采取多种形式提升社会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大推进实施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孵化基地、谢菲联二环路商业项目、利君(三期)等项目的开工建设;推动卡美迪鞋业研发生产基地(一期)、新希望大厦、西南成都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确保it软件动漫创业产业园、锦江国际、核桃小区农迁房等项目竣工。

三是优化投资环境。下大力气抓好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治安环境和市场环境建设,以环境建设促资金引进,引导资金投向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良性循环。

四是拓宽融资渠道。继续引导四川川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做好上市筹备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企业搭建融资平台,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畅通民间投资渠道。

五是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及时组织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包装和方案设计,认真做好储备项目子库的建立和管理工作,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载体保障。

(二)解放思想,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抓好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行政效能,营造政府服务的比较优势。

一是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充分发挥“试验区”建设先行先试的优势,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优化审批程序,进一步精简环节、缩短时限、提高效能。

二是进一步营造政策支撑环境。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规范非税收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健全公共财政职能,着力解决重点民生问题。继续落实各级政府出台的灾后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涵养税源。加强税收征管,深化增值税转型改革。

三是进一步加强土地要素保障。深入开展闲置土地清理,盘活土地存量,积极做好土地储备,加快实施土地上市计划。

四是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保障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区供电设施、加油(汽)站点布局规划,加快推进川藏路、沈家桥等4座变电站建设,增强能源保障能力,确保西部智谷、来福士地块、红星美凯龙二期等重点建设项目用电。

(三)加快调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充分利用当前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加快的有利时机,增强城市功能,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有序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重点发展高端会务、咨询策划、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二是推进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重点抓好“三大商圈”建设,优化整体布局。以武侯直销鞋城为载体,拓宽“成都造”女鞋销售渠道。发挥“武侯房产·人居典范”的品牌优势,加大商务、商贸等商业地产的开发比重。加快西南成都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现代物流区。

三是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坚持“一区一主业”发展规划,以工业园区为中心,突出轻工企业总部业态。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充分发挥利君实业、远大铝业、美丽点鞋业等企业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企业群体。鼓励企业加大对重点工艺、重点环节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与科研院校进行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换。

(四)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

一是加快农民新居建设。确保核桃小区农迁房、顺江村安置房、吉春苑、沙竹苑等项目竣工,加快武新花园、鞋都农迁房、西南物流农迁房、铁佛新居(南片区)、新苗新居(一期)建设,力争南桥新居(二期)、中汽物流农迁房、晋阳新居等开工建设,做好吉福新苑和江安河、铁佛、南桥、新苗、龙井村等新居配套设施建设的前期准备。

二是加快城市改造。统筹推进“198”区域、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确保共和村改造工程竣工,加快机投桥、金花桥、簇桥区域城中村改造和“198”区域建设,力争实施龙江路十一街旧城改造拆迁和3508厂旧房改造。

三是加快道路网络建设。确保武侯大道及延线、聚龙路改造和七里大道改扩建、草金路40米段延伸线、货运大道a段(一期)、武侯大道下穿隧道建设竣工并投入使用,促进武青西四路及东西延线、武新花园片区路网开工建设,做好双凤片区、铁佛片区和七里片区路网建设的前期准备。

四是加快环境优化。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继续深化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模式,确保机投桥二道河截污堰、陆坝斗渠末端移动式污水处理站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全区垃圾、污水处理能力。加快陆坝公交枢纽站前期准备,力争尽早开工建设,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

(五)注重民生改善,构建和谐武侯

一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为农民子女免除“一费制”、低保家庭学生享受“两免一补”等政策。确保红专西路小学教学楼、江安河小学竣工投入使用,加快十二中改造工程,加快川大附小教学综合楼和武侯实验中学体育馆、食堂建设。

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适龄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启动大学生创业园,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突出抓好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医疗保障和社会援助。

三是发展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继续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省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质量。借助“非遗节”交流与展示平台,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水平。深化全民读书活动,提升民众素质修养。继续抓好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全面推动消防、双拥、兵役、人防、物价、档案、外事、保密、统计和地方志编撰等工作顺利开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但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我们也要准确把握和认真应对,做到趋利避害。下半年,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的大力支持下,以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动员全区上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锐意进取的拚搏精神,以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作风,解放思想,创新实干,确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任务,奋力实现新起点上富民强区的新跨越。

下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成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十二個五年規劃重大問題研究指南一、成都市“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及趨勢研究 重點研究在全球金融危機以及區域競爭格局的影響下,經濟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计划

    一、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建设......

    太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太仓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2018年9月25日在市十六届 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王莉萍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

    2002年2月12日xx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今后五到十年,是xx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十五”计划是筹划21世纪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

    2001年2月12日xx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第一章“九五”回顾进入90年代,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发表南方重要谈话以来,上海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国务院......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

    2001年2月12日xx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今后五到十年,是xx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十五”计划是筹划21世纪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

    第一章发展基础"九五"时期,是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很不平凡的5年,是我们战胜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困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5年。5年来,我们......

    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1

    第一章发展基础"九五"时期,是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很不平凡的5年,是我们战胜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诸多困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5年。5年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