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亲历记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亲历记
建设兵团的前身
组建兵团是有传统的。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31个师转为建设师,其中15个师在甘肃、宁夏、山东、江苏和新疆等地建起一批军垦农场。1954年12月5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为发展军垦事业提供了模式。到1965年,农、军垦系统已经拥有2062个农场、146个工厂等。就在这一年,中共华北局书记李雪峰在视察时发现山西、河北、内蒙古都有一些面积不小的荒地,可以建设军垦农场,为国家生产粮食。这个建议被山西、河北的领导接受,而内蒙古领导不同意,因为此时内蒙古军区和北京军区是平起平坐的关系。1966年2月,内蒙古军区筹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同时北京军区筹建横跨山西、河北的华北农垦兵团。可是华北农垦兵团耕地有限,大片的白泥地寸草不生,也再无荒地可开,而且雁北地区的气候并不适合大面积耕种,所以始终没有达到设计指标。内蒙古军区主管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倒是守着大片荒地,却无人开发,同样艰难。1967年出现了两个新情况,不愿意联合办兵团的内蒙古领导被撤职;因中苏交恶,内蒙古军区从大后方变成前线,因所属军队甚少,划归北京军区领导。
筹办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 “文革”三年,积压了近千万“老三届”毕业生,1969年还将增加400万,仅靠到农村插队是插不完的,各地中学都面临着巨大压力。国务院出于寓兵于农的考虑,商定在军垦和农场的基础上筹办兵团。
内蒙古开始了积极行动。66军政治部主任倪子文回忆:内蒙古军区政委吴涛再三对他说,华北农垦兵团条件不怎么样,前途不大,你们不是为缺少土地发愁吗?到内蒙古来吧,这里有劳改农场和79个农牧场,加上开发草原,有将近100万亩的土地,不仅可以干农业,也可以大胆上工业。1968年9月4日,吴涛列出新兵团的架子和名单,将内蒙古直属机关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总校、分校及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华北农垦兵团,以及一大批靠边站的干部都囊括其中。北京军区只作了个别删节就上报了。而军委办事组考虑到内蒙古很难在短时间内上马大批国营农牧场,责成北京军区牵头。10月,倪子文带着华北农垦兵团干部处长王勇智、宣传处长张敬文以及秘书,到呼和浩特研究新兵团的编制。然后他们坐着军用吉普車勘察地形,看了几个劳改农场,并找当地老乡询问,定下师团驻地,以及可以开荒的地方,还敲定了化纤厂、电厂、造纸厂的厂址。11月27日,倪子文向北京军区汇报,认为在内蒙古建立生产建设兵团,具备基本条件,有发展前途。12月24日,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吴先恩在会上宣布,华北农垦兵团和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合并,建立新兵团。
新建立的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列入北京军区序列,正军级,兵团司令部设在呼和浩特市。兵团司令员由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何凤山兼任,第一政委由野战军政委兼任,因未到职,第二政委倪子文就成了实际上的政委。6000名现役军人奔赴内蒙古
北京军区以紧急战备的名义,从各部队抽调了6000名现役军人,组成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各级领导班子。1969年2月在兵团干部调配会议上,北京军区领导专门强调内蒙古很冷,要尽量选调北方籍干部。从兵团的花名册看,团以上干部大多是河北人,南方人仅有24名。他们大都经历过战争年代,不少人立有战功。接到通知时他们有的在支左,有的在接兵,而仅仅三两天后就出发了。北京军区包了一趟专列,从西直门出发,沿途到一个站上一批人,二三十节车厢很快就装满了。4月11日,2师政委田益国接到通知,他带着行李来到北京解放饭店参加座谈会。北京军区首长陪大家简单吃了顿饭,就和家属奔赴内蒙古了——领导不扎根,别人怎么扎根?
5月7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呼和浩特召开成立大会,兵团部设在内蒙古自治区党校院内。短短几个月,接收了5000多名复转军人,还派出接兵小组分赴北京、天津、保定、上海、浙江等地,接来5.843万知识青年,组建了4个师、24个团、246个连队。1970年又组建了两个师和15个团。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保存着几大本介绍信,来兵团的理由五花八门。不过所有来者都必须经过严格政审,出身不好、本人表现不好、海外关系复杂等均被拒之门外。1师师部设在巴盟磴口县,除了在包尔套勒盖西新建一个点外,接收了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五个农场和一个林场,以及在乌兰布和大沙漠中开垦8万亩土地。2师位于河套平原的乌拉特前旗,解放后这里建起若干劳改农场,关的都是10年以上的重犯。经倪子文向吴涛建议,劳改犯被迁徙到黄河以南。笔者所在的2师11团6连,就住进了乌海劳改农场的土坯房。
2师参谋长是江树和,他为了省出农田,把师部设在乌拉山脚下,顺山势盖起平房。本来2师参谋长另有人选,那人推说腰痛没有来。参加革命30年的江树和二话没说,连春节也没过,就直奔乌拉特前旗,这时2师师长、政委都还没有到位。江树和忙得团团转,要派工作组去北京等地接兵,要接待报到的现役军人,还要确定团址、连址,组织营建施工,架电线,铺道路。一年后,2师扩展到2万多人,组建了7个团和一个医院,还上马了煤矿、地毯厂、制药厂等。2师在兵团六个师中自然条件最好,人数也最多,到兵团撤销时拥有11个团近4万人,主要是北京知青。2师师长孟昭贤原是北京军区装甲兵技术部部长,有过两次大功,他非常注重人才。守总机的中年人宋魁,是位无线电工程师,让他去2师的无线电元件厂搞电子元件;在菜地干活的张鸿贞是高级会计师,调到2师军人服务社管账;还有来自北京电报大楼的、首都国际机场的、二龙路医院的、新华社的,都让他们专业对口。
3师师部设在临河县,除接收临河劳改农场外,还接收了巴拉亥和改改召林场,以及石兰计公社。2师和5师也分别接收两个公社,这在全国兵团中是绝无仅有的。3师师长张绍喜是参加长征的老红军,1933年参加革命时才13岁。兵团8名老红军中仅他一人在师部,他职务低是因为工作太好领导不放,三次错过提升。张绍喜身体不好,有冠心病、结肠炎,还曾两次心绞痛,病情一稳定他就返回师部。3师政委调任兵团政治部主任后,在他领导下,3师班子最齐整,兵团撤销时除孙副政委因严重心脏病提前几天离开,其他都是下了交接命令才走的。5师副师长江树和
1970年3月,2师参谋长江树和调任5师副师长。兵团考虑5师地处高寒牧区西乌珠穆沁旗,条件艰苦,又远离兵团,有的连队甚至在边防连前边,必须能够独立指挥。江树和虽是工农干部,但能写文章,脑子好,主意又多。他在呼和浩特三言两语接受了任务,立即出发了。坐火车只能绕道东北到赤峰,而赤峰离5师最近的连队还有700公里。为尽快到任,江树和坐飞机到4师师部海勃湾市,4师师长王本固用吉普车把他送到5师驻地西乌旗。5师各团相距七八十或上百公里,全是草原路,这么大距离,没有公共汽车,人怎么跑得过来?江树和首先给各团架电话线,并与车队说好,凡是咱5师的人,不管哪个团的,都捎回来,一个不许丢。本来兵团要把5师师部放在山沟里,江树和坚决不干,他对司令员何凤山说:打起仗来,周围那么多山洞,再跑也来得及。何凤山说:“你这个江树和真顽固!”江树和说不顽固没办法,2师师部放在乌拉山脚,因为四周有人烟,不愁供应。而5师连包卫生纸也要从赤峰运,师部不设在西乌旗怎么办?旗里有商业网,团里到师部办事,顺便把日用品拉回去了。5师医院也设计在山沟里,江树和坚决撤到西乌旗,并在西乌旗多盖几栋房子,建成转运站,赤峰搞个物资站,张家口搞个招待所,这样就盘活了进货渠道。
兵团每接收一名知识青年,国家就发给400元安置费,所以兵团的指导思想是人越多越好,而江树和则认为人越少越好,兵团拨给5师3万人指标,江树和只接1万人,锡盟一平方公里平均只有4个人,1万人就很不少了。他要求一个连队最多150人,坚决不能突破。江树和组织连队脱土坯,找石头,还请了一部分民工烧砖瓦,研究怎么盘火道和烟囱省煤,怎么烧炕更暖和。整整干了三个月,一排排新房拔地而起。10月兵团询问,江树和说住上了,兵团似乎不相信,全住上了?江树和重复了两遍:全住上了!
为准备过冬,江树和联系煤矿,5师的五六台车每天去拉煤和牛羊粪。他早想好了万一煤矿出不了煤,万一路断了怎么办,甚至准备摆不开就赶快撤退。江树和又自作主张,从承德、张家口、赤峰以及锡盟当地接兵,他说:“兵团也是糊涂蛋,叫我去杭州、上海接兵,来回多远?占干部占车不说,冬天零下50度,南方人保暖稍差一点就冻死了。5师从赤峰接了三四千人,他们生活水平不高,耐寒力又强,万一冬天连队取暖出了问题,叫他们带上伙食费回家过冬,放三个月‘鸽子,大家都高兴。”谢天谢地,5师安全度过了第一个冬天,没有冻死一个人。
江树和到任时,正值内地春暖花开,而西乌旗仍是冰天雪地。江树和在盖房子、拉煤的同时,用兵团给的几十台大型康拜因开垦荒地70万亩,兵团第一年只有5师上交了400万斤公粮。5师在牧业上也有贡献,几千元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细毛种羊,一万多元的高加索种马、种牛,都十分娇贵,全国各地都来购买,经济效益相当不错。几年过去,5师每个团都建起了学校,有了相当的规模。
1974年江树和代师长兼党委书记,但直到兵团撤销,也没有正式任命,只能以副师职离休。江树和说:“组建兵团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到现在也说不清,上山下乡到底对不對?也没有一个所以然。但是,我们在高寒区安营扎寨,坚持‘8年抗战,这就是胜利。”过去一到冬天,锡盟几百里渺无人烟。有了兵团后,长达千里的荒漠地区,五六十公里就有一个村落,还有了煤矿,发电厂。兵团平时生产,战时就成了战斗队。
艰苦奋斗的岁月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初期还是财大气粗的。据倪子文了解,内蒙古与黑龙江、新疆、广州的兵团一样,都是中央计委直接拨款。因为想建成60万人的大兵团,一开始上得很猛,这样中央头一年拨款7000万,以后年年如此,没有削减下来,前后投资了几个亿。时任兵团后勤部副部长的郭贤回忆:兵团的物资系统直接到中央计委报计划,中央各大部都表示支持。兵团组建时正赶上有的部门下马,中央有大量积压的物资,还有大批靠边站的技术人员,都积极支援了兵团。兵团气派大了,光水泥就消耗了大几千吨,钢筋木材也是源源不断。不仅盖房子的三大材料,而且陆续上马的化纤厂、化肥厂、电厂等兵团重点工业项目,也是一路绿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工业是盈利的,组建时的五个小厂,年产值533万元。随后化纤厂、化肥厂、发电厂等重点工业项目投产,还有兵团大力扶持了几十个师属工业,不少项目填补了内蒙古工业的空白,兵团撤销时工业盈利1288万元。但兵团农业则有亏损。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在河套平原屯垦戍边,清代以来这里成了内蒙古的商品粮基地,素有塞上粮仓之称。当年傅作义绥远抗战就在这里解决了大兵团的粮食问题,而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为什么亏损呢?
主要是因为农业连队的定点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大多数连队选址不当。1师干部带足干粮和水,一大早骑骆驼从团部出发,在乌兰布和大沙漠中走个半天,估摸差不多了,停下来插一根树枝,定下一个连址,再往前再定一个连址。幸亏是夏天,先来者风餐露宿,在大沙漠中挖好地窖,才算有了安身之地。1师4团接收乌兰布和大沙漠北端的太阳庙林场,南边是固定的沙丘和半沙丘,北面是数万亩盐碱地。兵团战士靠柳筐、脸盆搬走沙子,种下小麦,并为每颗麦苗撑一个小泥伞。风沙很快埋住了泥伞和麦苗,战士们一边哭一边扒,反复几次,麦苗总算长大了,可是连种子也没有收回来。第二年再种还是颗粒无收。3师23团位于杭锦旗原巴拉亥林场,3连在盐碱滩和沙漠上种麦子,也是没有收成。4连开垦出300亩稻田,秋后收获了半麻袋稻谷。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每年需要国家供应57%的商品粮。笔者所在连队有500多人,刚开始食堂有商品粮做的白馒头,秋天自产的粮食磨成黑面,被兵团战士称为105粉,即100斤麦子出105斤面,而标准粉则是100斤麦子出85斤面。兵团战士一顿吃两个黑馒头,额外靠家里寄来的和津贴费换来的吃食。每天劳动强度大,又正值生长期,所以兵团战士满地扒胡萝卜,嚼麦粒。好在农活干完,全连集体钻被窝冬眠,不说话,也不动,生怕丢了热量。
衣服是兵团发的平纹布“兵团绿”,穿不了几个月就补丁摞补丁。工作条件艰苦,几乎每一位兵团战士都曾经历伤病。1972年5月5日,5师43团4连扑灭草原大火时,69人牺牲,100人被烧伤。建设兵团的撤销
1972年11月,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基本组建完成,从东到西沿边防线铺开6个师。据总参谋部的统计,接收知识青年最多的兵团是黑龙江、广州、内蒙古、云南,因为内蒙古原农场职工和复转军人不多,所以知青比例最高,达到77%。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因战备而生,机关按军队编制,随着国际形势缓和,现役军人并未减少,仍在全国兵团中排名第一,由此造成机关庞大,非生产人员过多。加上大量接收知识青年,开荒造田,农业却亏损2个亿,影响了国家财政,还影响了全国粮食购销计划,引起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从1973年开始,兵团从大军区建制中划出来,归省、自治区领导。撤销一些兵团,逐步缩小一些兵团的规模。1974年8月15日,农林部在听取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计划处长田际蕙汇报远景规划后,严厉批评道:“从你们兵团的发展情况看,和整个形势的要求差得太远。国家给你们创造了物质条件,而你们的生产水平太低……你们这么多东西,这么多人,向国家要饭吃,怎么行呢?请你们樊尚科副司令员和各位常委研究,什么时候能结束要饭吃的局面。看来给钱多了也有依赖性的副作用,钱给的少了反而促进自力更生,今后要把投资用在农业生产上。”
没有今后啦!一个半月后,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开始讨论撤销方案。1975年6月24日,撤消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兵团部和师部,现役军人除部分复员转业外,回北京军区统一分配。35个农牧业团、宝格达山林场和6师工业团,分别归属内蒙古自治区国营农牧场(局)。11月1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停止对外办公。
第二篇: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始末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始末
【原创组图】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始末
2011-06-07 18:08:13| 分类: 【军史研究】 备注:因为受到“平必”的原因,地名使用了汉语拼音,给网友带来的不便,深感抱歉。
美丽的xi林guo勒大草原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并非始于文化大革命期间。
1966年2月,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内蒙古党委决定,由内蒙古军区(当时为大军区)负责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军区成立了以副司令员刘华香为首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筹建工作。同时北京军区在山西省雁北地区组建了华北农垦兵团。同年9月,内蒙古又设立了西北林业建设兵团第四师筹建处,下辖两个团。文化大革命期间,1967年5月26日,中央军委将内蒙古军区降为省级军区。隶属北京军区领导。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组建了区直机关毛泽东思想大学校,安置下放干部和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同时北京军区、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山西省革委会决定,撤销华北农垦兵团,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成立了由滕海清、吴先恩、权星垣、刘华香、倪子文、刘大礼、李惠民、雷代夫、刘延博、马亚夫、郭贤组成的兵团筹建领导小组。由原华北农垦兵团政委倪子文主持筹建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1969年1月2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示:经毛主席批准,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列入北京军区序列。北京军区任命63军副军长何凤山任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刘义荣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北京军区从下属各部队抽调3 266名现役干部到兵团任职。他们中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援越抗美战争的军人。
1969年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这是一支以知识青年为主,包括现役军人、复员军人、地方干部、农牧场职工等群体组成的不戴军徽(领章、帽徽)的准部队。兵团接收城镇知识青年的条件是:年满16周岁,身体健康,作风正派,家庭和本人历史清楚的工人、贫下中农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子女,也象征性地接收少数“可教育好子女”。
兵团的番号和正规部队一样对外保密,统一称部队。在师的序号前加上“五七”二字(寓意为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团的番号则于124相加(寓意为兵团成立日期),成为信箱号。如二师十四团的通信地址是“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五七二部队138信箱X连”.。1973年12月,兵团司令部发出通知,从1974年1 月1日起停止使用信箱编号,通信地址一律改为书写兵团各部真实番号和单位名称。
原计划组建为6个师,每个师辖10个团,每个团辖10个连队。一、二、三师设在内蒙古的西部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四、五、六师设在与外蒙古接壤的xi盟。1969年组建起4个师,即一、二、三、六师,下设24个团、246个连队,干部战士共62278人,其中知青49452人(自治区外39362人,区内10090人,出身好的占85%,女知青占53%)、现役军人3266人、复员军人5354人、地方干部1567人、下放干部535人、农牧场职工5103人,大中专毕业生772人。
1970年,四、五师正式组建。至此,全兵团完成了组建6个师的建制,形成30个团、306个连队的规模。是年,接收城市知青26507人,其中区外21371人,区内5136人。
由于xi盟草原不适于发展农业,增加牲畜又超载,1972年11月,四师迁至伊克昭盟海勃湾市(今乌海市),形成“东二师、西四师”的格局。兵团实行完全军事化管理,军事训练和战备兵团组建初期以连队为单位出早操,白天劳动,晚上站岗放哨,每周夜间举行一次紧急集合,冬季进行长途野营拉练。当时兵团流行的口号是“为了解放全人类,苦练一双铁脚板”、“兵团战士意志坚,三九寒天只等闲,为了埋葬帝修反,甘洒热血永向前”。
兵团战士担负着屯垦戍边的艰巨任务,但待遇是相当低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兵团战士实行供给制,每人发给安置费平均400元、个人津贴第一、二、三年津贴费每人每月分别为5、6、7元,(均比现役战士少1元),伙食费每人每月13.5元,由连队统一掌握。配发绿军装、被褥以及基本生活用品。每人每月供应粮食45斤、食油4两。很多连队建在荒无人烟、交通不便的地区,文化生活极其匮乏,各团只有放映队巡回到连队放映电影。
1969年初,中苏、中蒙关系出现紧张态势。8月23日,兵团开始进行战备教育,转入备战体制。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运输车辆,在成立初期使用的是北京军区“甲”字头军车牌号:“甲59”,如“甲591”为兵团一师。1972年改挂内蒙古地方“03”车牌,为了区别于其他地方车辆,在车门处喷有白圈“建”字标志。兵团还发行自己的报纸《兵团战友报》。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基本是白手起家的。兵团组建初期,各团战士自己动手进行脱土坯、烧砖、架电线、修路搞基本建设、修建营房。当年完成第一期土建工程,为行政、生活、文教卫生事业建成大量用房、交通和通讯设施。交付使用的房屋建筑面积达28.26万平方米,满足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还进行了工业、农业、牧业、林业、水利等大规模基本建设。5年国家基建投资共计41625万元。
1969年兵团只有5个小工厂,年产值533万元,上缴利润113.58万元。到1975年,工业基本投资达13230万元,建成和接收大小工矿企业41个,有团级厂3个,营级厂1个。各师有被服厂、拖修厂、粮油加工厂、食品加工厂。
1970年,兵团司令部将原驻ba盟乌拉特前旗农场的二师十三团改建为工业团,接收了包头新生阀门厂、新生砂石厂、农药厂,新建了无线电厂、造纸厂,生产农药、化肥、拖车、阀门、农机配件、混纺布、棉纱、平板玻璃、煤、电、半导体元件等30多种工业品。6年产值达3100多万元,盈利1132万元,供销企业盈利244万元。
1969年7月,兵团直属团级企业化纤厂列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纺织车间和化纤车间分别建在呼和浩特市南郊大台什村原内蒙古农业学校和西郊孔家营村。兵团战士参加了工厂基建和车间建设,到外地培训后的387名女知青战士成为技术骨干,第二年正式投产,5年为国家生产了大批紧缺的化纤混纺布,填补了自治区化学纤维纺织品的空白。
兵团组建初有22个农业团,共5.1万人。在“农业学大寨”和“以粮为纲”口号下,兵团战士改造沙漠,治理盐碱,开荒造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荒136万亩,建成基本农田3.34万亩,植树造林6.96万亩。1975年,耕地面积由64万亩扩大到147万亩,灌溉面积由31万亩增加到49万亩。第一年生产粮食200万公斤,平均亩产31.25公斤。6年来,农业团生产粮食16787万公斤,上缴国家肉类706万公斤。xilinguole草原的牧业团,在当地蒙gu族牧民的指导下,战士们学会了放牧、接羔、挤奶、剪羊毛等技能,1974年牲畜总头数达到108.79万头(只),年平均增长22.4%,纯增4.6%,为自治区的农牧业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各农牧业团还种蔬菜、养猪,解决副食品自给问题。但是由于环境恶劣、生产力低下粮食始终没有实现自给。
1974年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二师十九团发生了闻名全国的“王亚卓(王文尧、恩亚立、邢卓三位知青的合称)政治冤案”。在“四人帮”的操纵下,北京市海淀区小学生黄帅在日记中,大批“师道尊严”。三个人以“王亚卓”的笔名给黄帅写信,进行批评和批判。“四人帮”上纲上线,罗织罪名,“王亚卓”受到处分。
1972年5月5日,xi林guo勒盟wu珠mu沁草原刮起了大风,兵团五师四十三团二连一名战士将做过饭的热灰倒在草地上,引起草原大火。该团四连干部战士紧急集合奔赴火场救火。由于指挥不当,迎着火势扑打,很快被闷进火海,造成69名战士牺牲,100多名战士烧伤,有的战士终身致残。火灾发生后,兵团政委倪子文等当天赶赴现场,进行善后工作。第二天,内蒙古党委第一书记、军区司令员尤太忠赶到灾情现场,听取汇报,用直升机迅速将伤员送往呼和浩特市各大医院救治。兵团政治部批准授予69名知青战士烈士称号,并为杜恒昌、胡国利、吴炳义、王占祥4位烈士追记一等功。
1975年4月20日,自治区革委会向国务院、中央军委上报了《关于改变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体制问题的请示》,6月24日得到批准后,撤销了兵团、师两级机构。农牧业生产团改为县团级国营农牧场,划归盟市领导,个别的下放旗县领导。兵团的34个厂矿企业,规模较大的移交盟市工交、建委、国防工办系统,其他企业划归自治区、盟市农管局和农牧场。兵团战士升学、参军、招工和口粮标准、公费医疗、探亲、病退、困退等政策一律不变。
从此,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退出了历史舞台,近九万名兵团干部战士以及他们血汗铸就的业绩淡出了无痕的岁月。
兵团战士曾经的疆场 如今依然美丽
当年去兵团第五师43团的路今天静静地消失在远方
1972年扑火牺牲的兵团69名烈士纪念碑
微风绿草中无语的永恒
流逝的岁月里迎来又一天的黎明
记着:一颗陨落的星(蒙语中敖敦是星星的意思)
当年牺牲的兵团战士的宿舍
当年的兵团连队的卫生所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难忘的岁月:当年的兵团战士
兵团战士以及知识青年30年后重访xilinguole草原留下了永恒的情怀
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人口变动情况:
1971年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总人口为144600人,其中现役军人5600人,兵团战士101000人(包括75000名战士),家属为38000人。
1975年内蒙七万兵团战士转交地方:
一师,共接收19540人,7年内离开的共计6383人,其中病退938人,困退1362人,上大学1088人,参军91人,招工217人,调出2687人,死亡42人,其他原因减员48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有626人,至1975年6月,实有人数为12441人。
二师,至1975年6月,实有人数为27054人,其中参加兵团3年以上的为26184人,3年以下的有870人,1255名长期逾假不归。
三师,共接收19325人,7年内离开的共计3272人,其中病退873人,困退966人,上大学813人,参军110人,招工510人;死亡29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有699人,至l 975年8月,实有人数为15325人。
四师,共接收8491人,7年内离开的共计1815人,其中病退142人,困退284人,上大学436人,参军38人,招工46人,调出869人;死亡35人,逮捕1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有242人,至l975年5月,实有人数为6620人。
五师,共接收11046人,七年内离开的共计2679人,其中病退173人,困退722人、上大学667人,参军73人,招工177人,调出的7人;死亡92人,判刑10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有99人,至1975年5月,实有人数为8166人。
六师,共接收7906人,7年内离开的共计2566人,其中病退845人,困退826人,上大学572人,参军37人,招工32人,调出254人,死亡11人,提干14人;在编人员中逾假不归、逃跑和批准回家养病的有46人,至1975年6月,实有人数为5269人。
备注:因为受到“平必”的原因,地名使用了汉语拼音,给网友带来的不便,深感抱歉。
第三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教学研究室文件
兵教研发[2012]3号
关于印发《2012 年兵团教研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师教育局教研室,各直属学校、二二二团学校:
现将《2012年兵团教研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 2012年兵团教研工作要点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主题词:工作要点通知
抄送:高继宏局长、黎兴平副局长
基教处师资处
兵团教研室办公室2012年2月20日印发 附件:
总结经验展示成果,均衡发展全面推进
——2012年兵团教研工作要点
2012年恰逢义务教育课程改革10周年、普通高中课改第二轮开局之年。为了把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10年来的经验、问题认真总结、疏理,把好的做法、经验、成果加以展示,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以达到进一步深化改革,共同提高质量实现均衡发展的目标;普通高中课改以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和改变学习方式为目标,认真总结和挖掘第一轮课改成功经验,特别是对2011年普通高考的总结与反思,进一步完善课改体系和具体操作,提高质量,确保兵团高中教育的优势。结合兵团基础教育2012年的整体工作要求,提出2012年兵团教研工作要点。
一、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兵团教育规划纲要,坚持“教研优先、教研兴教、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目标,加强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不断丰富自身内涵,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履行好“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职能。
二、破解“双语”教学难题,力争初见成效
实行“双语”教学是国家、自治区和兵团为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进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少数民族青少年学习交流先进文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民生工程,无论从政治、经济、社会层面看都具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面临认识模糊、师资匮乏、措施不当等困难。兵团已明确向国家相关部委承诺,用三年的时间,使兵团中小学双语教学走在自治区的前列。2012年成为兵团实施双语教学初见成效并稳固推进的关键之年,此项工作必然成为兵师教研部门今年工作重点之一。为此,应努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除做好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认识教育工作外,重点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现身说法等途径使此项工作的意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而
积极配合,积极参与;二是严把师资入口关和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今后,招聘双语教师严格从思想素质、语言能力和业务素质三个方面考量、选拔,有条件的师市也可从特岗教师中招聘合格的双语教师。配合行政和人事部门加大现有双语教师培训力度,实行“培训上岗、不合格再培训,再不合格调岗”的用人机制。三是注重质量跟踪、反馈和评价,开展并做好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教科研工作,在去年农三师兵团“双语”教学现场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今年择机举办“双语”教学研讨会,进一步探索“双语”教学的有效模式和改进措施,切实把此项工作做实做好。
三、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和教科研工作
落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实施意见》,将学前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实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前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兵团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规划》和团场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由于历史的原因,学前教育师资普遍存在低学历、非专业等现象,加之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还未出台,没有系统的课程体系和标准,更没有相对成熟和稳定的教材、器材等,在各级各类幼儿园中普通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和“幼儿教育随意化”等倾向,甚至一些正常的教学内容和活动都被列入收费范围,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2012年兵师教研室要把学前教育中的师资培训和教科研工作也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并开展幼儿园分类定级评估工作。待时机成熟,拟成立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以加强此项工作。
四、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仅事关社会、人民对教育是否满意,更事关每一个孩子是否享受到公平教育。实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1-2020)》,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目前单从学校硬件建设来看,学校之间的差异不大,但在内涵发展和办学质量方面还是存在不小差距。对此,兵师教研部门肩负更为艰巨的任务。一是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既要鼓励优质学校做好示范引领作用,教育教学更加开放,又要帮助薄弱学校以各自的优势为突破口办出特色,并通过一些办学模式全面提高质量;二是处理好均衡发展过程中的“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既要在人、财、物等方面适当向薄弱学校倾斜,学校内部更要挖掘潜力,加强管理和教科研,注重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加强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各有特长,避免在师资、生源上恶性竞争,逐步实现各学校良性循环发展。
五、实施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将正式启用,中小学将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为此,兵师教研部门应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明确要求。认真做好配套教材的选用、教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的调整、教学条件和辅助资源的配置工作,保障新课标的实施;兵师教研部门要将新课标的实施作为今年及今后一个阶段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将新课标的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将新课标的各项要求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境,确保新课程标准吃得透、拿得准、落得实,确保新课标平稳过渡。
2、组织学习。各级教研机构要率先学习新课标,深刻领会课标修订的目的和意义,切实提高对课标的认识,增强对新课标实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级教研人员要认真对照新老课程标准,深入了解课程标准修订的重点,进一步明确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难点,科学制定各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方案。
3、组织培训。今年上半年要围绕新课程标准实施,开展三个层面的培训工作。以兵师两级教研员为对象,兵团组织开展新课程标准培训者培训;以学校学科教研组长为培训对象,师组织开展骨干教研员培训;以义务教育学校全体教师为对象,学校组织全员培训;确保今年秋季开学前所有义务教育教师均经过新课程标准培训。
4、强化落实。兵师教研和教育督导机构要将课程改革实施纳入专项检查和督导范围,对课程方案的执行、课程标准的实施、配套教材的选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管理等加强检查指导,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各师在秋季期末前组织一次针对新课标实施的专项调研或检查,为进一步安排部署新课程标准实施工作提供依据。
六、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义务教育课改,完善普通高中课改
义务教育课改已近十年,可谓“十年磨一剑”。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10年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2年应把这些课改的成果充分展示,并进行深化,特别是农牧团场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探索一些适合自身发展的办学思路和教学模式。杜朗口中学的教学模式虽然不能复制,也不能照搬,但对农村和农场学校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希望兵师两级教研单位认真总结、吸收和探索,特别是积极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模式和方法,加大课程建设、课题研究、专家指导的力度。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改革。普通高中课改经过三年推进已初步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各普通高中也在自身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考试与评价、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通过2011年新课程改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发现,许多高中教师对高考命题立意不清,对高校招生在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的要求不清,因此在教学中不能科学系统地针对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制定教学计划,一味地增加高考学科的课时,而其他对学生发展有重要作用的课程则采取减课时、减内容的不当做法,甚至出现违反教育规律的教学行为。今年对普通高中课改重点放在提高教师对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认识、提高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上,这就要求教研部门和广大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改变学习方式,以效率和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所有普通高中能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兵团制定的课程方案、课程开设与管理,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七、加强中小学校德育科研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等。2011年10月兵团召开首届兵团德育示范校和校园文化建设现场会,在受到表彰的两批共37所兵团德育示范校的评估验收报告中,无一不被指出“缺乏德育教科研”,没有德育就没有教育。对此,应引起兵师教研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拟通过研讨或征文形式把此项工作开展起来。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战略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一切的思想,首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作为文化教育领域,用文化教育人、用文化感染人、用文化引领人是我们的责任,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特别是在打造适合师生成长发展的校园文化,包括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等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进而指导学校文化建设工作。
八、加强教研队伍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包括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能力素质,让一线教师服、信、听、干!在兵、地树立良好形象;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包括岗位职责、常态工作、学习调研、培训提高、廉洁自律和准入等方面的制度;三是加强考核与评价制度,包括自上而下的考核制度、自下而上的评议制度以及对各级教研室和教研员的考核等。
九、继续加大中小学教师培训力度
国家和兵团花费巨资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兵师教研部门肩负一定的培训任务,在形式上坚持国家培训、本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在内容上更加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成效上加大考核力度,不求人人过关,也要人人过堂,初步形成参培→收获(体会)→考核(考试)→跟踪→反馈→评价(分析)报告等流程。
十、进一步加强学会工作
各学科专业委员会是一支重要的教学研究力量,兵师教研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学会工作,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尚未成立的,可先做好前期筹备工作,待条件成熟按程序申报并制定章程;组织不全的,可在今年择机进行改造。但无论新建还是改建,都要积极开展工作和活动,而不只是一个摆设。
在新的一年里,工作繁杂、任重道远。兵团在新疆的经济、社会中发
挥着“三大作用”,兵团教研在兵团教育中也应发挥三大作用:智囊、引领、助推。切实把兵团教研打造成为“五个中心”即教育发展咨询、服务中心,现代教育理论引领、转化中心,教师专业成长指导、培训中心,教育质量分析、诊断和改进中心。为进一步提高兵团中小学教育质量、推进新疆和兵团实施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我们的力量!
第四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教学研究室文件
兵教研发[2010]4号
关于开展评选小学数学(人教版)教育教学论文活动的通知
各师教育局教研室、各直属学校:
接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通知,2010年5月举行小学数学(人教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我室将选送部分论文进行评选。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论文主题。
这次征集的论文主要有以下7个专题、对现行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使用的体会、意见和建议等。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实践。除了对小学数学一般教学方式的研究,还包括对《数学课程标准》中四个领域的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
3、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4、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主要包括对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研究和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研究。
5、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从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展开。
6.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7.小学数学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送评论文的要求
1、论文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围绕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兵团数学教育水平。
2、论文的主题是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课题可围绕课程、教学、学习、评价、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领域选题。重点是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
3、论文观点要正确、鲜明、有思想性和启发性;对重要而有争议的问题,鼓励参与讨论,提出见解。论文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要时配有典型课实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防止空泛议论,避免单纯介绍经验,力求具有新意。
4、论文叙述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性强。论文文字要通顺、准确、简明、流畅、无错别字。论文字数在3000--5000字之间。并附有不超过200字的作者简介。
5、送评论文严禁抄袭。
二、论文评选办法
1、送评论文首先由兵团教研室和兵团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进行阅评,评出兵团级的一、二、三等奖优秀论文;在此基础上选出部分论文送交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人教版)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
2、被评出的兵团级优秀论文由我学会颁发证书。
三、送交参评论文的时间及其它
1、参评论文应一式5份,有条件的请附送电子文稿。2、论文要有封面及作者的姓名和单位及联系方式。特别注
意:姓名和单位及联系方式等写在封面,不要写在论文正文中的前面或后面。送审论文要于2010年3月10日前报送兵团教研室。
3、参评论文原则上以各师教研室为送评单位,如有特殊情况也可直接寄我会。
4、每篇参评论文需交评审费60元。
联系人:杨卫平
地址:乌鲁木齐市新民路卫生巷79号兵团教研室
邮编:830002
电话:0991——8830840***
名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直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 帐号:***218
开户行:新疆兵团分行乌鲁木齐市建设路支行
附加信息及用途:兵团教育学会(请注明小学数学论文字样)
二〇一〇年一月八日
主题词:教育教学论文通知
抄送:高继宏局长、黎兴平副局长
基教处师资处
兵团教研室办公室2010年1月8日印发
第五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论文题目
兵团经济管理专题课程结业论文
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认识
姓
名
范
物流2011级2班
2011 兵团经济专题 专业、班级 学课
号
程
名
称
【摘要】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性质这个问题,存在着诸多争议。由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处在特殊条件下的特殊集团,它既不是简单的经济实体,也不是正规部队,兼有二者的属性,担负着屯垦戍边、保卫边疆、增强民族团结的历史重任。兵团也不是国家机关,而是一个具有综合职能的特殊的社会组织。
【关键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组织、特殊性
一、兵团的概况
1954年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职责,是在自己所辖的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称中国新建集团公司。兵团现有14个师(垦区),174个农牧团场,4391个工业、建筑、运输、商业企业,有健全的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金融、保险等社会事业和司法机构,总人口245.36万人,在岗职工93.3万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新疆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兵团的农牧团场、工交建商企业在依法向当地政府纳税的同时,几十年来坚持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支援地方建设,每年抽调大批技术人员到附近的县、乡、村举办种植、农机等各类培训班,推广先进技术;从1964年起,每年筹集资金帮助地方搞规划和建设,为各民族群众送医送药,给予各方面的帮助。为支持新疆工业发展,兵团还把已经建设起来的规模较大的一批工交建商企业无偿移交给地方,为自治区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兵团作为新疆稳定、边防巩固的重要力量,坚持劳武结合,与军队、武警、人民群众共同在边境地区建立了”军、警(武警)、兵(兵团)、民”四位一体的联防体系,近五十年来在打击和抵御境内外分裂势力的破坏和渗透活动,保卫祖国边疆的稳定和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在屯垦戍边中建立与地方政府的密切关系。兵团自觉接受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遵守政府的各项法规和法令,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努力为新疆各族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积极发展融合型经济,密切了与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
兵团的发展,始终得到了自治区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的帮助与支持。在屯垦初期,各族群众当向导,提供生产工具,给予各种支持;自治区各级政府给兵团划拨了大片的国有荒地和草场、矿山及天然林等资源,奠定了兵团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相当多的政策都明确适用于兵团,促进了兵团和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
在长期发展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37个民族成分。垦区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约25万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贯彻中央政府制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使兵团成为各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五十年的发展,对加快新疆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维护祖国统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兵团性质认识
(一)兵团不是国家机关或一级行政区域
根据我国宪法、组织法与行政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国家机关由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组成。中央国家机关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行政区域分为省、市、县、乡四级,各级与中央国家机关相对应,设立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在上述国家机关或行政区域的组成体系中,没有关于” 兵团”的内容。而且,在各类文件及领导的讲话中,从未有将 “ 兵团”作为一级国家机关或行政区域的内容。因此,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兵团不是一级国家机关或行政区域。
(二)兵团是社会组织 学者彼得.布芬认为,”社会组织”意指人类行为被社会性地组织起来的方式。我国学者一般认为,社会组织是指为了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具有明确规章制度的一个独立单位,是正式化的社会群体。国家赋予兵团以屯垦戍边的社会职能,其直接目标是保卫边疆、巩固国防、推动和促进边疆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兵团作为国家单列的受国务院与新疆自治区双重领导的党政军企合一的组织单位,具有其正式性与独立性。兵团通过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的规章制度,约束其内部成员与组织的行为,为保卫边疆、巩固国防、推动和促进边疆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而共同努力。可见,兵团是社会组织。
(三)兵团是企业型的社会组织
设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目的是屯垦戍边,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直被归属于农垦系统,其所从事的是农垦事业,在计划单列前的相当长时期内直属农业部管理。所谓屯垦,指军队在屯营的地方开荒种地。从广义上说,是指国家通过驻扎军队和安置居民,大规模地开垦荒地和从事各种经济社会开发建设事业,以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所谓农垦,是指国家组织农民,在国有土地上使用现代机械和科技,大规模地从事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建设事业。由此可见,不论是 “ 屯垦”还是 “ 农垦”,组织生产建,实现经济发展,都是 “ 垦”的直接目的。这是兵团这一社会组织具有企业性质的根本表现。“ 兵团要实行企业管理”、“ 兵团是一个大型垦区”、“ 兵团是一个综合性经济组织”等论述都说明了这一点,尤其在中发[1997]17号文件中提出组建新疆生产建设集团公司之后,这一性质体现得更为明显。
(四)兵团是具有综合职能的特殊社会组织
兵团是企业型的社会组织,但兵团并不企业,而是一个具有党政军企综合职能的特殊社会组织。所以如此,在于兵团的存在具有极强的社会性、政治性,其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军事性、宏观性和大局性的影响。这使得兵团这种社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为充分发挥兵团的作用,必须要赋予兵团以综合职能。1981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恢复后的兵团,“ 任务还是党政军结合”,即为适应新疆综合性开发要求、适应新疆稳定和发展双重需要而采取 “ 党、政、军合一”的特殊组织形式,以集中执行屯垦戍边这一综合任务。兵团自上而下建立的各级党组织,对兵团事业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兵团通过公检法司劳等管理部门,行使部分政府职能,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兵团有一支以武警为主体的武装力量,行使着保卫边疆、巩固国防的军事职能。兵团的174个农牧团场和5000多家工交建商企业,承担着经济建设的职能。兵团的教、科、文、卫等社会组织系统,承担着企业办社会的职能。这之中,” 党”是领导核心,“ 企业”是基础和载体,” 政”和 “ 军”的职能均依附于企业这一基础与载体之上。可以说,党政军企职能的综合,是兵团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最大区别。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兵团不是国家机关,而是一个企业型的具有综合职能的特殊社会组织。
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现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The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双重管辖,享有省级的权限,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实行国家计划单列。兵团的党务和税收事务由自治区分管,而行政、司法、经济、财政等则由中央政府管理并依照国家法律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在统计方面,兵团的人口和面积一般都计入地方政府的统计中(兵团四个城市除外),但国民生产总值等则单独列出,不计入自治区的数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管理体系主要有兵团、师、团三级。兵团和师均设第一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司令员或师长三个主要职位。兵团的司令部设在乌鲁木齐,曾迁至石河子,后又迁回乌鲁木齐市。
兵团第一政治委员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兼任。兵团党委书记、政治委员兼任自治区的党委副书记,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接任命,党内级别为中央委员。兵团现任政治委员和司令员分别是聂卫国和华士飞。
兵团的师大都与自治区的地区行政中心分别对应,由相应的地委书记兼任师第一政委。师另设专职的政治委员和师长。
兵团的团级单位除了团场外,还有农场、牧场等,一般统称为”农牧团场”,行政级别为县处级。团场编以数字番号。四个师实行师市合一体制,如石河子市(建立于1975年,为新疆最早的城市之一,现为新疆第二大城市),后效仿石河子模式建立五家渠市,图木舒克市,阿拉尔市等。这四个市均为县级市。
在兵团总部、各师师部和团场密集的垦区,设有三级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机构,如:兵团公安局-农八师公安局-下野地垦区公安局,特例:兵团公安局-石河子市公安局(农八师公安局)-城区分局。
80年代以来,军团的武装连队改编为武警,整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武警指挥部及其隶属的各支队、大队、中队。副军级建制的兵团军事部执行省军区的职责权限,即兵役动员、预备役编组、民兵工作等。兵团的各支民兵应急反应分队是新疆维护稳定、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走过了48年的历程,经历了创建、发展、解散、恢复的曲折道路。现在正乘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决策的东风,昂首阔步进入新的大发展时期。历史证明:新疆兵团不仅为建设新疆、保卫边疆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而且具有不可估量的生命力,经受了困难、挫折等严峻的历史考验,在十分困难的征程中,谱写了一部战天斗地、威武雄壮、不断发展的光辉史篇,创造了人间奇迹。兵团过去和今后的历史地位、兵团人的伟大献身精神,应当得到符合历史实际的评价。
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重要作用
(一)兵团已经成为新疆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发展经济,既是兵团开发新疆、建设繁荣富裕而文明的新疆的历史任务,也是兵团自我发展、更好地履行戍边使命的要求。几十年来,兵团一直坚持不懈地进行经济建设。早在兵团成立之前,为了减轻新疆各族人民负担,部队一进疆,就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投入大生产运动,经过三年艰苦奋斗,为兵团成立奠定了物质基础。兵团成立后,大规模进军塔里木、准噶尔盆地,建农场、办工厂、修学校,使荒无人烟的万古荒原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兵团创业伊始,缺乏资金,又大多战斗在气候和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地方,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像的。兵团人发挥了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勇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光荣传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了人间奇迹。到2000 年底,兵团生产粮食117.57 万吨、棉花69.39 万吨,国内生产总值180.68 亿元,上缴税收 9.069 亿元[ 1],成为自治区重要的经济力量,使自治区经济实力更为强大,经济更为繁荣。不仅如此兵团还承担着本应由国家承担的30 多万离退休人员绝大部分的离退休费及社会事业的支出,并先后两次向自治区移交了一批工商企业,如果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兵团经济总量将更多,对自治区的贡献也就更大。
(二)兵团是守卫边防、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重要力量
兵团从成立到现在,一直忠实地履行着戍边任务。中印边界反击战时,兵团担负了后勤支援任务,保证了后勤供应的需要及反击战的胜利。1962 年在前苏联策动的伊犁、塔城等地边民外逃事件中,中央、自治区党委一声令下,兵团立即抽调干部、职工、汽车及农机具,奔赴裕民、塔城、额敏、霍城等县的边境地区,执行代管庄稼、代耕土地、代牧牲畜的三代!任务,并承担
三代!费用。此后,根据中央、自治区党委指示,先后在边境一线组建几十个农牧团场,沿中苏边界形成了一条10至30 公里的边境农场带,筑起了一条屯垦戍边的国防屏障。这不仅保证了边境安宁与稳定,而且结束了长期以来外国不断蚕食我领土的历史,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几十年来,兵团一直和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担负着祖国西部2017 公里的边界守卫任务,定期巡逻、守土卫国、保境安民。在当前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不断制造事端的情况下,守好边防,对新疆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
(三)兵团是保证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解放初期,这支部队就进行了英勇的平叛、剿匪斗争,接着又投入建立地方政权、减租反霸、土地改革的运动,保证了新疆解放初期的社会稳定。兵团成立后,以稳定新疆为己任,继续进行了剿匪斗争。对于长期存在的民族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兵团始终把平息**及突发事件放在压倒一切的位置。巴仁乡事件及伊犁
二五!事件发生后,兵团民兵根据自治区党委指示,立即奔赴出事地点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平息**,恢复社会秩序。兵团在稳定新疆大局方面是有功的。兵团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的威慑力量。邓小平把兵团称为稳定新疆的核心力量,是对兵团在新疆稳定中的作用、地位的高度评价。
五.组织的特殊构成
“屯垦戍边”的使命。兵团的总体特征是: “受命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根植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依托于特殊的组织形式,承担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兵团具有准军事化的特点实行兵、师(局)、团、营、连、排、班的部队体制。执行着部分政府职能,它有工会,计委等政府机构。同时,还要担负一些所谓国家专政机关的职能,如镇压**、兴办和管理监狱。兵团是以汉民族为主的多民族农垦队伍,据有关的统计,汉民族占有88%以上。这种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组织形式,在边疆发生重大事件的情况下,可以发挥稳定边疆,巩固国防的作用。”两圈一线”的布局。兵团的174个农牧团场大多是在”两圈一线”的布局。兵团的174个农牧团场大多是在1950~1955年建立的。新疆多大,兵团多大,它所辖面积约20万平公里,主要分布在新疆的15个地州及边境地区。在布局上,更多地考虑了当时剿匪和今后的守边任务,形成了点多、面广、布局分散的”两圈一线”格局。由于农场根据战略和政治的需要,多集中在边远、高寒、干旱缺水的少数民族聚集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先天的不足造成了脱贫难度的加大。即使脱贫了,也会反复出现返贫现象。如1999年,因遭受自然灾害和农产品大幅降价等因素的影响,已经实现基本脱贫的22个边境农场就几乎100%返贫。管理体制的混乱。现今的兵团依然保留着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农耕都要实行统一播种,统一收购,统一价格等五统一的方式。指令性计划占生产计划的95%。团场承包者的收入中还包括要上交团场的各种费用,职工承担了完全的土地风险。兵团管理机构则获取了三方面的利润: 土地租金、对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控制,对农业产出品的价格控制。因此,兵团土地契约形式着重于财富的再分配而不是财富的创造,对职工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不公平的”剥削”。
【参考文献】
[ 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志编纂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年鉴(2000)[ 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2 ] 《新疆建设兵团统计年鉴》 编辑委员会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3 ] 新疆通志(第37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61.[ 4 ] 兵团计委调研组.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分析和建议.载新疆农垦经济,2003,(3).[ 5 ] 李新.新时期兵团边境反贫困战略的思考.载新疆农垦经济,2005(7).(新疆兵团边境农场戍边使命与反贫困战略协调研究成果)[ 6 ] 孙柯.后兵团时代的军垦困境.载新西部,2004,(11).[ 7 ] 兵团党校科研处.兵团农牧场改革探索.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8.[ 8 ] 陈海泉.新疆兵团土地契约制度研究.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9 ] 李僚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法律地位研究.载新疆农垦经济,1997,(2).[ 10]郭 刚.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 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5-11.[11]《新形势下关于兵团性质的哲学思考》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新疆兵团史料选集》 第三辑(内部),第 10 页。
[1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年鉴》 1991年,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