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人为本谋发展 强基兴矿写华章修改
以人为本谋发展 强基兴矿写华章
——忻州市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典型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
山西宁武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宁武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于2009年组建的地方煤炭企业。下辖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庄旺、南沟、老窑沟和山西宁武德盛、张家沟五个煤业公司和一个聚星新型墙体材料厂。五个煤业公司井田总面积27.596平方公里,资源总储量58452万吨,生产总规模450万吨/年,职工总人数3100多人,拥有资产21亿元。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项目政策,结合煤矸石综合利用和排放的需要,于2011年8月份投资1.02亿元开工建设年生产能力1.2亿块的煤矸石砖厂,2012年8月份竣工投产。该项目建成后,年可消化煤矸石36万吨,年可节约标煤8300吨,四座矿井的煤矸石可全部消化,既可变废为宝,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宁煤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依法办企、从严治企、科技强企、人才兴企、转型活企”的办企方针和“以安全为基础、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以效益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健康发展为目标”的经营理念,使一个严重瘫痪、年产不足6万吨的小煤矿发展成为至2008年核定生产能力120万吨/年的中型煤炭企业,2009年踏着山 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步伐,跨越发展为产能450万/年吨的地方煤炭集团,成为忻州市地方国有煤炭企业的骄子,为推动地方煤炭事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从2003年至2011年,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山西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山西省功勋企业、忻州市功勋企业,”等国家、省、市三十多项表彰!
创新用人机制
激发企业活力
面对快速发展的煤炭形势和山西省办矿标准和准入条件,公司始终坚持“从严治企、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办企方针,改变传统的用人观念,不断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在企业内部积极推进“使用人”向“培养人”的理念转变,由招工变招生,强化“请进来”培训、“送出去”学习、“工作中”锻炼的举措,全面提升了职工的综合素质。
从2006年至2011年累计投资80万元向社会招收30岁以下,具有高中文化、身体健康的男性青年230人选送到山西省煤炭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忻州市工业技术学校、雁北煤校进行采煤、测绘、机电、安全与通风等专业的脱产学习。已陆续安排在业务对口的岗位上从业,并将业绩较好、品学兼优的人员充实到子公司的管理层,在全公司的安全生产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为了强化职工的学习,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与中国矿大、太原理工大学实施校企联合办班,投资27万元选送中层以上领导和优 秀职工60人参加为期三年的专、本科学习。2010—2011年招聘人才168名,其中具有大中专学历的136人。2011年,经民主推荐,采取笔试、面试、演讲答辩、公开竞聘的方式,有9名同志走上了“六长”领导岗位,全公司形成了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提拔看绩效的有效机制。
强化责任落实 创新安全管理
安全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基石,我们站在政治高度抓安全,始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在安全管理上树立“责任有我、我必负责、安全有我、我必安全”的安全事故“零”目标,在安全管理方面自上而下落实安全责任,自下而上实行安全保证,与此同时,严格隐患排查,开展了“一通三防、机电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三项联合考核。为了确保安全措施和安全责任落实到位,要求矿级领导眼要向下看,劲要往下使,运用“一线工作法”狠抓矿井现场管理,严格矿级领导入井跟班制度,对采、掘、机、运、通实行系统管理和现场隐患排查。矿级领导、中层负责人每班必须至少各一人入井跟班进行现场管理,实行领导管理工人、工人监督领导的平等制约机制。此外,坚持“自上而下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自下而上保安全”的原则,集团公司与各子公司签订责任状;集团总经理与各子公司经理签订安全责任状,实行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将安全责任金列为工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考核中逐月兑现,同时加大安全“六大工程”建设。通过以上举措,宁煤集团取得了连续安全生产2800天无事 故的好成绩!
加强员工培训
培养高素质人才
2007年在忻州市地方煤矿中首家取得了四级资质的安全培训中心的资格,2010年在原基础上投资63万元购置了模拟实验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设施,经省煤监局验收升级为三级资质的安全培训中心,使培训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真正实现了“上岗必训、在岗必学、提高素质、做学习型职工”的目的。2008年至2011年连续四年举办“安康杯”安全知识有奖竞赛活动,有效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并获全国安康杯优胜奖!
以科技为引领
提升矿井标准化建设
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目标,严格按照煤矿的准入条件和办矿标准推进改革创新,实现了企业的新提升、新跨越。投资3.2亿元对集团下属的庄旺、南沟、老窑沟、三座矿井采煤方法进行改革,实现长壁式悬移组合支架采煤法,在忻州市煤矿中首家建成了瓦斯、产量、视频、网络通讯、瓦斯跟踪、考勤定位“六位一体”的综合监视监控系统;在市属煤矿中首家建成了35KV双回路专线供电,率先使用煤矿专用气相色谱仪和矿井火灾预报束管等高科技检测系统和防尘检测;对三座矿井的运输提升、通风设备进行了彻底更新与改革,实现了静压洒水灭尘,提高了现场安全装备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2009年以来乘着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东风,投资13亿元对五座矿 井进行第二次采煤方法改革——全面进行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建设,有效实施了“一坡三档”防跑车监控系统工程。技术的革新,为煤矿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绿色矿山
促进和谐发展
公司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矿山绿化作为企业建设和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来抓。2011年又投资63万元、投义务工8000个种植松柏树4300余株、种植特色树种、花草等6300㎡,为企业的总体绿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取得了丰富的绿化工作经验。2012年生态治理目标:投资3570万元治理塌陷区,恢复耕地荒坡2480亩、绿化治理1520亩;在2011年的基础上,五个煤业公司全部实现污水、矿井废水处理站运行和污水处理的循环利用、达标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矿山”已经列为公司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1年,全集团生产原煤167.38万吨,完成原煤销售163.78万吨,完成销售收入5.49亿元,实现税费上缴1.69亿元,实现利润1.27亿元。目前,宁煤集团以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建设和转型发展项目为重点,紧紧围绕忻州市委提出的“三五”发展总要求和宁武县委提出的“四大发展战略”、“七大攻坚行动”、“四个十工程”的宏伟目标,建设“35321”工程而努力奋斗。面对2012年省煤炭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我们深感任务艰巨,同时也给了我们强大的精神动力。2012年,在山西煤炭精神的鼓舞下,宁煤集团承载着全县人 民的殷切期望,坚持安全质量新标准建设,加快机械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工程步伐,继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把生态建设和保障民生相结合,强基固本,多元发展,开辟宁武煤炭工业转型发展新路。2012年原煤产量突破320万吨大关,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实现税费3亿元,实现利润1.6亿元;煤矸石砖厂8月份竣工投产,煤气化工程5月份开始建设施工,600万吨/年煤炭发运站、500万吨/年群矿洗(选)煤厂和矿山设备综合修配厂年内全部实现开工建设。
2012年,我们将弘扬着山西煤炭精神,科学组织煤炭生产、销售,高效发展煤炭经济,增强改革创新意识,踏上煤炭工业转型跨越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引领,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全体职工的主人翁作用,率先走出人才强煤新路。我们相信宁煤人的敬业奉献、锐意进取,必将为宁武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谢谢大家!
二O一二年三月
第二篇:强基固本谋发展
强基固本谋发展 创新机制促稳定
--和静县公安局治安管理工作经验介绍近年来,和静县公安局立足治安管理在公安工作中的基础细胞地位,围绕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理顺管理和服务关系,探索和改进治安各项基础工作,顺应社会管理创新需求,初步形成了党政领导、公安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治安管理建设格局。
一、分层分类抓人口管理,多措并举求服务实效 依托县委政府每年30万元流动人口专项奖励资金,对流动人口按照四个层次进行分类管理。一是结合我县城镇、农村、牧区、矿山流动人口管控实际,明确各用工企业单位和个人没有派出所暂住证明的外来人员一律不聘用;暂住人口户籍地址不祥的一律不聘用;暂住人口携带的家属不办暂住证的一律不聘用的“三不用”措施。将农村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房主作为第一责任人,与派出所实施家庭式包联管理;借助村(居)委会社会行政资源实施联合动态式包联管理;突出农村流动人口中有违法犯罪前科和重点人员实施分类式包联管理的“三包式”管理机制。针对牧区治安形势,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重点定向在牧区定居区域和治安复杂区域;牧区冬、夏草场滞留的居无定所人员和重点管控对象;夏冬草场轮换,人员季节流动管控等治安、人口、地理“三定向”分类管理工作层上,时时保证各项管控措施得力有序。实施流动人口登记核对备案管理不规范的不予批药;警务区
民警日常倒查发现使用无证人员的不予批药;矿主不及时申报或虚报、瞒报流动人口情况的不予批药的“三不批”措施。二是每名警务区民警每日入5-10户,将全县辖区45780户居民,101家重点单位,121家行业场所走访任务按月分摊到70名警务区头上,依照实有人口和行业场所分类入户管理工作机制,突出对实有人口中的“关爱层”和“重点层”,行业场所中的“关注类”和“隐患类”的日常分类入户走访,保证各项基础业务工作信息的准确、完整、鲜活。三是按照按照重点工作对象、国保工作对象、监管工作对象、一般工作对象、帮教工作对象、其他工作对象等六个层次对高危人群进行分类列管,落实《工作对象传递单》制度,强化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超前工作,及时掌控行踪迹象,努力降低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四是创新便民服务措施,借助居住证制度的实施,对辖区外来流动人口实行“三个凡必”服务措施。即凡是外来流动人口在本社区有固定住所和经济收入证明,符合落户条件的,必须第一时间审核办理,取消原户籍地违法犯罪证明。凡是外来流动人口因教育、医疗和保险需申办居住证的,必须第一时间采集、审核、上传信息数据和上门送证,打破坐等办公按部就班工作模式。凡是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侵害外来人口切身利益的,必须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情况,协调司法、劳动部门予以限时解决,避免信访涉诉和各类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今年以来,我局共登记流动人口52776人(其中新疆籍
8545人),较上年同期登记流动人口30885人(其中新疆籍6961人)相比,登记总数上升70.9%,制作并下发居住证8100个,县委政府兑现流动人口奖励资金12.6万元。
二、警力下沉谋警务创新,社巡合一筑防控网络 一是做大做强派出所基层基础工作,努力将警务室建设成百姓家门口的派出所。警力下沉将新录用的民警全部调整充实到派出所,新提拔的民警带头下到基层派出所建功立业,现我局派出所民警已达97人,占全局总警力的43.7%。其中警务区民警达71人,占派出所警力的72.2%,较上年同期增加11%。加大倾斜坚持基层高于机关,从优对待基层一线民警,大幅增加派出所民警的超时误餐补贴每月达到720元,从而引导和激励民警下基层工作。规范警务在全县辖区人员密集区,治安复杂区和防范薄弱区按照1000户3000人的标准,科学化分了40警务区,把71名派出所民警部署到基层一线,建立“搭档式”警务室15个,“团组式”中心警务室4个,“包片式”流动警务室8个,在9个社区警务室接通了公安五级网和互联网,实现了警力的优化配置、装备和信息资源共享和警力资源互补。二是改革警务机制,依托巴州公安局警务区分类管理和“四无”警务区创建要求,推行警务区竞聘上岗和警长负责工作制模式,将原有三队一室(办案队、警务区民警队、巡逻队、内勤综合室)调整为现在的三室一队(内勤综合室,信息采集室,调解室,社区巡防队),以派出所等级评定细则和州局“双目标”考核细则
为依据,按照治安基础工作六大项37个小项进行综合考核排名,树立全打全防观念,防止打防脱节,提高打防效能。三是将社区警务和巡逻防控融合在一起,实施在城区将巡警大队二个中队的巡逻民警整合到社区,一个中队机动巡逻和应急处突的勤务改革弥补警务工作不足,以机制完善促进工作质态提升的 “三定筑三网”“社巡合一”工作模式。“三定”即“定巡区”按照社区治安形势和发案特点确定巡防工作的重点,形成由社区巡防力量、派出所值班备勤民警和治安联防以及“红袖标“护卫队”民力资源等三级巡逻队伍开展区域性巡防工作。“定勤务”立足治安复杂区、人员密集区和防范薄弱区的“治安岗亭”,社巡民警通过车巡、步巡等方式对社会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巡逻防控工作,巡警大队机动力量随时做好应急处突准备工作。“定时段”根据不同巡区治安状况的不同特点,每天不少于1次,节假日、敏感期每天不少于2次的时间要求,明确社巡民警、值班备勤民警和群防群治力量开展不同时间段的巡防工作。四是筑牢“三网”防控体系。改进警力巡控网创新社区警务和巡防工作机制,变值班为上班、实行错时工作制和弹性工作制,将警力大规模向辖区延伸。促进技术防范网以110指挥中心为核心,在辖区重点单位形成静态视频监控与定点控制有机结合防控网,目前,全县辖区重点单位、部位“技防”覆盖率达100%,联网率已达40%。完善社区防控网采取定区划格的方式,组织警务区内2234名治安联防、警卫保安、物业管理、治安信息及看家护院人员等群防群治队伍开展群防群治工作。
今年以来,全局通过实施社巡合一巡防模式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22起,破案率较上年同期上升3%;查处各类治安案件484起,较上年同期上升15%;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328人,较上年同期上升5%;网上逃犯15人,较上年同期上升2%。
三、社警联动采社会信息,服务人口求警民和谐。足州委组织部、州综治办、州公安局《关于建立警务区民警与社区干部社区工作联动联考机制的意见》,将警务区民警“以房定人、入户访查”和社区干部“四知四清四掌握”有机衔接。一是按照警务区民警每人管辖1000户3000人和社区干部每人管辖100户为基本标准,落实了71名警务区民警,141名协警和381名社区村干部,建立了警务区民警、协警与社区干部组成的“1+1+10”联动工作模式。二是将社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等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任务量化到警务区民警和社区干部,按照警务区民警实有人口、出租房屋、行业场所“四层四类”和社区干部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四类三型”管理法进行常态联动。三是按照警务区民警和社区干部每周入户时间和管辖户数要求,将社区民警和干部服务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入户走访,巡逻防控等常项工作全部细化固化,社区干部侧重流动人口等基础信息数据收集、采集和录入,警务区民警侧重对信息的比对、分析、研判和监督、检查。三是突出“零就业”、低保户、涉案人员亲属等人员的就业与再就业、务工和谋生等最基本的民生
问题纳入联动范畴,实施“扶贫造血”工程。协调厂矿企业和用工单位由为关爱层人员送温暖“输血工程”向推荐解决下岗职工和流动闲散人员再就业“造血工程”转变。今年以来治安部门共与四家企业达成协议,协调提供就业岗位1520个,已解决就业人员1253人。
四、党政参与强警务保障,夯实基础筑社区警务 一是县委、县政府把治安基础建设列为“优秀平安县” 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出“四个凡必”决定。即凡涉及全县治安稳定工作的问题必由县委主要领导负责解决和落实;凡部署开展全县综治工作必先邀请治安部门领导参加;凡涉及公安人员、经费等问题县委必优先解决;凡县委领导到基层工作必先到所在派出所看望和慰问民警。同时,县委逐步为治安基层派出所领导解决了职级待遇问题,并促成14个派出所长进乡镇党委班子主抓稳定和治安管理工作,38名警务区民警任社区副主任和村委副书记,提升治安民警话语权和地位,解决了派出所在基础工作中协调能力不足的问题。二是落实了治安民警每月520元的特勤津贴和每月200元的新疆乡镇干部津贴。近三年来,县委政府和县局为派出所解决经费650多万元,保证基层派出所日常办公、交通通讯和差旅费用等各项项目设备齐全,解决了派出所建设工作中经费不足的实际困难。三是出台了《和静县委政法委、综治委领导包联乡镇(区)场警务建设工作方案》《和静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包联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工作方案》,将9名县委政法
委、综治委领导和9名县局党委成员与各乡镇(区)场党委、政府一把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民警自下而上发现问题,政法领导自上而下解决问题的工作局面。
通过以上做法,取得了以下实效:
一是实现了人口管理规范化。实有人口分层次管理和流动人口、工作对象分类管理保证了治安民警打有重点、防有目标、服务有对象,顺应了社会管理创新需求。
二是实现了巡防勤务实战化。社巡合一和社警联动模式打牢了符合我县社会治安形势和特点的实效警务模式,整合了资源,压缩了成本,节约了警力。
三是实现了警务保障标准化。近年来和静县委将派出所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使经费向基层倾斜落到实处,“小机关,大基层”导向定位明确,民警养成教育和素质育警工作得到加强。今年以来,全县辖区共发各类刑事案件315起,较上年同期下降2%;可防性案件111起,较上年同期下降7%;受理治安案件865起,较上年同期上升11.3%;初步实现了公安工作“力量往基层使,工作往实力干”的工作目标。
和静县公安局 2011年11月10日
第三篇:强基固本谋发展 创先争优添风采(范文)
强基固本谋发展 创先争优添风采
----四庄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交流材料
2010年,四庄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力推进“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以“三级争创”为目标,坚持强基固本,服务发展,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四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抓队伍,切实强化基层基础。
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目标,切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坚持把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一是以创“实干型、团结型、创新型”班子为载体,在班子成员中推行廉洁从政、潜心学习、用心干事的工作作风,建立跟踪问效、督促检查制度,落实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在乡机关和乡直部门广泛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树立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转变机关作风。通过创建学习型机关,转变学风。通过开展文明窗口、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倡导文明服务新风。通过建机关菜地,大兴真抓实干之风。
二是坚持科学配备领导班子。争取县委重视,配齐了乡班子,优化了乡领导班子的结构,同时着眼于优化知识、年龄、性别结构,按照看品行、看民意、看实绩、看特点的“四看”原则,调
优配强了向家、五花等4个村和1个部门班子。
三是按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各村各部门支部培选出三名以上后备干部,认真加以跟踪管理,工作压担子促其在实践锻炼中成长。
四是积极发展新党员。注重把年纪轻、觉悟高、能力强、求进步的青年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增强党员队伍的活力。全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09名,新发展22人。
通过牢牢把乡村干部、党员教育管理、后备干部建设抓在手上,切实强化基层组织基础。
二、抓创争,着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
结合“三级争创”的要求,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为抓手,高标准改扩建、新建13个村支部阵地,采取开会讲精神、讨论辨道理、考察开眼界、现实事例做分析来统一思想,采取“五个一点”的办法:即在转移支付列支一点,县、乡以奖代补补助一点,盘活固定资产筹措一点,争取县直帮扶单位帮扶一点,动员社会贤达捐助一点。筹集到资金180万元来破解投入难题。采取明确责任、严查力促的方法来推动进度,采取专班抓细节、重点抓示范、自查抓标准来促进平衡,采取边改边建和经常性活动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来促进党建阵地作用的发挥,真正做到硬件过硬、软件不软。我们特别注重“四抓”:
一、狠抓公开承诺。全乡878名党员中692人,根据要求都向群众作出公开承诺,在公示栏中予以公示。并实行倒逼机制,将履诺情况定期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二、真抓领导点评。去年九月和十二月,乡组织8个党委牵头的专班,对13个村,六个部门支部召集专门会议,予以点评,肯定每个支部、每位党员的成绩,指出不足,帮助制定整改方案和下步规划。
三、实抓群众评议。每季度召开一次群众代表评议会,让班子成员和无职党员就履诺情况做专门汇报,接受群众的问询。
四、力抓服务典型。对于履诺情况好、服务群众好、示范带头好、党员群众满意、组织认可的典型予以总结表彰。仅去年七一,总结表彰各类典型128个。
通过“四抓”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展现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的风采,通过创争破解四庄科学发展难题,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自去年12月来,我乡作为县推荐重点乡镇顺利通过省、市验收,为争创党的先进基层组织建设示范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抓规范,扎实推进组织工作上水平
围绕服务中心、增强自身建设,组织工作着力在搞好三个方面规范上下功夫。
一是规范服务程序,促服务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党建阵地的功能优势,强化为民、便民、惠民服务的程序。乡建立“三事”中心,推行一站式服务,村推行村干部值班当班服务,乡有关部门和“四大服务中心”送政策、送电影、送戏、送文化、送科技推行送服务下乡。
二是规范制度建设,促合力形成。建立规范目标考核、定期走访慰问“三老”党员干部、“两新”组织以党建带工建带团建等方面的制度,实现纱之秀、新凯实业党、团、工会组织全覆盖。每年七一前夕分支部都组织一次党员、村组干部、部门职工、群众代表参加的村两委班子、部门负责人述职述廉、党员互评会,以上作为责任目标考核、评先表模的重要依据。去年定期走访慰问“三老”党员干部68名次,通过抓制度建设,有效促进乡、村两级党组织影响力的提升,为四庄长足发展凝成合力。
三是规范平台建设,促活动开展。抓住“二十个一”建设有利时机,规范乡、村、部门、企业党建活动的平台,做到机关部门党员活动有固定场所,村党员“双建双带”有项目有基地、部门党员服务有岗位、企业党员活动有阵地,各项活动得到蓬勃开展。
四是规范整体目标,促村域经济发展。根据一村一策、分类指导的工作方针,我们将全乡13个村按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制订了严格规范的消灭村级集体组织空壳村目标。通过做“山水文章”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通过 “打回归牌”、招商引资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发展村域经济闯出了一条新路。
江流终归海,月望不离天。我们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乡党员干部倾力支持,四庄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将迈向新的台阶,实现新的跨越。
第四篇:以人为本提素质固本强基惠民生
以人为本提素质固本强基惠民生
做二七环保系统引航员
吴书记在全市转变领导方式创新党务工作大会上的讲话高屋建瓴,深刻精辟,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围绕“全国找坐标、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的目标,强化群众观点,转变领导方式,创新党务工作,为做好新时期工作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读来感悟颇深。
一、人民群众实践是创新之源。“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同志用大众化、通俗化的生动和形象的语言,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真谛。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独创,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强化群众得失,坚持群众路线,善于用真诚服务团结群众,善于用政策法规引导群众,善于在实践中向群众学习,善于把群众的意愿呼声变为决策依据,善于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变为群众自觉行为,践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将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实现固本强基惠民生的生动局面,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达到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和提升的目的。
二、深入基层调研是创新之本。2012年是抢抓中原经济
区、郑州都市区建设机遇,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跨越的关键一年,全省各地到处一片大干快上、只争朝夕的热火场面。我们将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载体,通过“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班子成员调研、梳理指导本单位开展群众工作;三分之一的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基层;三分之一的职工参与基层群众工作)全力践行“六步工作法”,深入开展工作调研,通过在基层找亮点、向群众学经验,努力在实践中寻找创新的灵感,使自己的思路得到启发,经验得以积累。工作中坚持“一看二听三问四理五析六回访”。即,一看:上门入户,深入厂房车间、田间地头实地察看,掌握基本情况;二听:召开座谈会、民情沟通会、民主恳谈会,倾听民声、掌握民情、了解民意;三问:选择不同层面不同对象发放调查问卷表、征求意见表,接待来访,进一步掌握重点情况;四理:梳理汇总意见建议;五析:组织召开民情分析会,专题分析研究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六回访:为保证下基层活动真正达到解决问题、推动基层环保工作的目的,针对每一件解决的问题都由驻局纪检组带队不定期回访,并将情况向局党组如实反馈,及时查漏补缺,保证解决问题彻底有效、有始有终。
三、思想政治建设是创新之基。俗话说,基础不牢,地
动山摇。“服人者,以德服为上,才服为中,力服为下。”也就是说,力服只能驾驭一般人,才服则要告诉别人怎么做,而德
服则根本不再用你多操心就可以落实得很到位。古往今来,擅长德服教育者不乏其人,论才干、论智慧、论能力,刘备与诸葛亮不相上下,但刘备以他宽厚、谦虚、求贤若渴的高尚人格,使才华横溢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其创下“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霸业。日本著名的企业家松下幸之祝视员工为亲人,在员工生日之际送上生日礼物,礼物虽轻但足以赢得人心,使松下成为著名的大企业。在“法治”社会的今天,“德治”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实行“法治”+“德治”双管齐下,部门间加强沟通、协调,侧重精细化管理,形成相对一致的工作理念,用我们自身的人格力量感召人、凝聚人、影响人、说服人,让广大干部和群众心服口服。国家领导人已充分认识到德服的重要性,从党的十四大以来就开始强调德服教育。我们也应该积极探索,通过一些潜移默化、不空洞、不虚无的宣传教育及宣传模式,探索宣传新模式、新方法,引导和激励社会公众主动参与乃至配合我们的工作,将以德服人的传统思想教育发挥到淋漓尽致。就拿现在的城市管理工作来说,大到单位工作不力造成财政扣款;小到对路边的小摊贩的处罚等等,出现问题采取财政扣款实施有偿整改,使财政监督本义不再是一种工作的动力,而直接成为一种压力。如果我们通过设立便民早市规定出摊时限等措施允许商贩的存在,这样既方便群众,又不影响周边的环境,群众也更容易从内心理解和接受。
四、全面抓好落实是创新之标。“实干+敢干+技巧”才能使工作落实加快进度,提高效率、保证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以善于共事谋事、能干事并干成事为基本思路,坚持做到“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一心一意谋事、扎扎实实做事。一是率先垂范,善于主动决策。以强化作风建设为载体,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抓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扬“勇争一流、敢为人先”的精神,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齐心协力干工作的良好格局。二是强化意识,把好环评审批关。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为主线,成立专项环评服务组,严把项目审批关,建立企业信息联络员制度,印制服务联系卡和项目环评建议告知书,设臵企业服务热线电话,全力服务区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工程,帮助企业尽快解决环评问题。三是团结协作,规范执法。以开展“蓝天行动”为突破口,围绕“全心优化发展、用心保护环境、真心服务民生”,保证执法权限法定化、责任明晰化、程序公开化、行为规范化、内容合法化,努力提高依法管理水平;建立约束机制,实行首问负责制,对执法人员执法的公正性、程序的规范性等进行明查暗访,杜绝执法人员徇私舞弊行为;落实“三严”制度,即严把现场取证关,严把法律文书制作关,严把处罚决定执行关,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为了切实肩负起“挑大梁,走前头”的光荣使命,我们将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立跨越之志、行跨越之为,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心谋篇布局,坚定务实重做,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添砖加瓦。
第五篇:兴书香校园之雅 强素质教育之基
兴书香校园之雅
强素质教育之基 走内涵发展之路
促教育优质均衡
——广州市荔湾区申报广东省教育强区复评督导验收自评报告
荔湾区是2005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后由原荔湾区和原芳村区合并而成,现辖区总面积62.4平方公里,常住户籍人口70.46万,行政街道22条,社区居委会193个。
荔湾旧称西关,历史文化悠久,商业贸易发达,教育事业源远流长,既是清代一口通商之地,更是近代“西学东渐”的窗口。历届荔湾区委、区政府坚持崇文重教,始终将教育放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教育事业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围绕建设现代化商贸文化旅游区的总体目标,积极实施“商旅带动、产业升级、科教强区、环境优化”四大战略,推动了荔湾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全区经济保持在高位上运行,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收入等经济指标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步入了快速增长和良性循环的轨道,实力城区、魅力城区、创新城区、和谐城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我区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普及小学教育先进单位、普及初等教育先进单位、广东省校舍建设一级区、全国和广州市特殊教育先进区以及广东省教育强区。
我区始终坚持“创强”为了人民,“创强”依靠人民,“创强”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创强”根本指导思想,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区”后,没有安于现状,而是认真对照督导组意见,仔细研究整改措施,不断巩固强区成果,以“创强”为载体,切实提高居
— 1 — 民素质,提升城区品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尤其是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区分析教育现状,研究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前瞻性地提出教育发展由以硬件建设为重点向以环境营造为重点转变,致力于改善学校办学方式,改善教师知行状态,改善学生生存环境,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生命的教育,新荔湾教育事业实现了强强联合。辖区现有90所幼儿园、59所小学、38所普通中学、3所职业技术学校、8所民办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特殊教育学校。全区在读中小学生100395人,在园幼儿17873人。辖内有高等教育院校及分教点3所、成人教育办学单位6所、业余培训机构44所、社区教育学校22所。近五年来,被评为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区、广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先进区、广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区等。
对照《广东省教育强县(市、区)督导验收指标体系》(2007 年版),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评分:政府责任166分,教育管理146分,发展水平173分,总分485分,占总分的97%,自评优秀,请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给以督导验收。现将我区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区”以来教育的整改与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改工作及成效
原荔湾区和原芳村区分别于2003年12月和2005年9月通过了广东省教育强区的督导验收。验收组在充分肯定两区建设教育强区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非常中肯地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要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综合改造工程和信息化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加快等
— 2 — 级学校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强终身教育体系的规划和构建等四个方面的整改意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整改工作,在科学论证与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思路,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并将任务分解到政府各职能部门,扎扎实实地落实整改措施。为推动整改顺利进行,区政府还积极协调人大、政协,并要求发改、科技、财政、人事、建设、文化、公安、规划、城管等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配合教育工作。尤其是区划调整后,我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发展、优质发展。2006年制定的《荔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合理配臵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经济、文化、社会的结合,创建学习型城区,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进一步巩固,并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根据省教育强区督导验收组的意见,我们提高认识、仔细分析、认真总结、积极整改,教育强区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果。下面,就验收组提出的四个方面意见,将整改情况逐一汇报如下:
(一)深化教育综合改造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工程,促进教育现代化。
我区是广州市中心老城区,尤其是北片地区地窄人稠,寸土寸金,不少学校位于横街窄巷,囿于一隅;南片地区占地相对宽裕,但原村办学校较多,教育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提升教育整体实力,我区着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造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工程,提升学校硬件水平,— 3 — 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1.深化教育综合改造工程,育人环境不断优化。
我区将推进教育综合改造、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作为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在全面完成用地特困学校改造、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国家示范性高中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共投入约13亿元顺利完成了有史以来资金投入最多、调整力度最大的学校改造工程。拆迁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新增用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涉及学校59所,占全区学校总数的75%,有力地改善了基础办学条件和城区环境。在“广州市用地特困学校”改造工作评估验收中,我区的教育综合改造被省市评估专家誉为“基础最差、领导最重视、力度最大、投入最多、效果最好”的一项民心工程,成为广州市两个优秀等级城区之一。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我区加大力度实施教育综合改造二期工程,以新建、合并、臵换、原地扩征、易址建设、公建配套等多种方式对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未达标的学校进行重点改造,规划、建设、公安消防、国土房管等部门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特事快办,目前该项工程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2.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我区积极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及其《实施意见》的要求,绸缪发展、规划未来,提出以信息化促进现代化的教育发展思路,力争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0
5— 4 — 年至今,累计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近2亿元,完善了荔湾教育网,完成了教育宽带专用网改造工作,彻底解决了学校接入宽带网不稳定问题,教育系统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和教育综合服务应用系统等三大应用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实现了公文流转和资料交换的网络化。在以信息化提升教育行政管理效能的同时,着力推进以教育教学和科研交流方式变革为重点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将信息化的快捷、高效、丰富、生动等优势转化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胜势。目前,我区教育信息化水平实现了“六个100%”,即100%的学校实现“校校通”、100%的学校建成校园网、100%的学校配臵了多媒体综合电教室、网络电脑室配臵到校率达到100%、中小学信息课开课率达到100%、电教平台进学校达到100%。近三年来,我区中小学生参加电脑作品评奖活动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优秀奖1项,省级奖项21项、市级奖项119项;中小学教师参与多媒体教育软件评奖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奖项29项、市级奖项77项,广州四中和芳村小学成为第一批市教育E时代实验学校。
(二)继续推进强师工程,促进教育队伍专业化。教师是教育理想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道德境界和专业水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学业水平。我区坚持“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的理念,将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作为新时期教育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从机构设臵、师资培训、人才流动、津贴待遇等方面精心部署。
1.抓好校长任期管理,办学行为科学规范。
— 5 — 校长好就是学校好,校长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状况。我区坚持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并坚持任前培训、任中学习与任满考核相结合,使校长成为德能勤纪俱佳的优秀管理者。2007年按照“平稳过渡、合理调配、适当交流、优化组合、增强活力”原则,顺利完成校级领导干部考核,并对中小学校级干部进行有序适度调整,实现了干部队伍稳定过渡。为增强校长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促使校长与学校成为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整体,我们将其纳入品牌教师评价范畴,直接与星级品牌学校创建相衔接,凡是获得五星级书香校园称号的学校校长可直接获评四星级品牌教师。稳定的领导队伍、高度的责任意识以及优质的教育管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全面实施继续教育规划,教师专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参加继续教育是教师丰富专业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的重要手段。我区制定了《荔湾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荔湾区中小学校长继续教育规划》,计划每年投入120万元用于中青年骨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先后选送了4位教学骨干参加广东省基础教育“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批省级培养。区领导亲自带队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组织20多位中小学校级领导赴英国、北欧和俄罗斯、德国考察学习,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开办荔湾区小学品牌教师高级研修班顺利开课,首批55位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全部完成学业。实施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建立了“教学导师制”和“班主任导师制”,通过师承的传、帮、带,促进中小学校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2005年
— 6 — 至今,共评出荔教青年教师30名、荔教标兵40名,有2015人次的青年骨干教师在各级教学比赛、论文评比中获奖,其中国家级奖项223个、省级194个、市级1598个,2名中青年教师被评为广东省第七批特级教师。
3.开展“品牌教师”评选活动,教育品牌不断彰显。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引导广大教师不断自主创新、多元发展,积极参与教育科研,2006年5月我区启动了“品牌教师”评选活动。区教育督导室组织制订了《荔湾区中小学、幼儿园“品牌教师”评选方案》,建立了荔教新星、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荔湾名师、享受区政府特殊津贴等五级评选机制和表彰制度。经评选,周伟锋等618名教师被评为星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1名,享受区政府特殊津贴教师13人次,5名教师被授予区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4.人事制度改革圆满成功,队伍结构显著优化。
2006年我区教育系统全面启动以聘用制为主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系统的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特教学校、直属单位等共99个单位的教职员工5991人参加了改革,5477人竞聘上岗,改革工作圆满结束,教师队伍结构显著优化。人事制度改革圆满完成后,在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共筹措资金约1.7亿元,使教师人均收入每月增加1200多元。2008年再次提高教师津贴至人均1720元。此外,我区教职员比照公务员发放四大节日补贴,按照人均200元/年发放教师节慰问金,并且启动了教师
— 7 — 货币分房,每年增加300多万元理顺区属中小学教师公费医疗问题等,大幅提高教师待遇,形成了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教职员的工作积极性,教师乐教、善教在我区蔚然成风。
目前我区小学和职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均达到100%,初中和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62%和97.79%,高中教师研究生程度达到10.81%;有特级教师10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广东省首批名教师1名、南粤优秀教师12名、广州市首批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1名、广东省中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35名,已经按要求初步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历达标、师德高尚、业务过硬、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高水平、均衡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执政为民的神圣职责。我区以示范性高中建设为龙头,以等级学校建设为重点,以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为补充,推进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1.高水平完成示范性高中建设。
为进一步发挥龙头学校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提高优质教育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我区提出强基础教育之基,示素质教育之范,高水平建设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教育发展目标。分别投入2.8亿元和1.27亿元,征地9.3万平方米、按现代化一流标准易地建设了广州一中高中部校区,高质量完成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的真光中学教学综合楼及配套工程建设,在原有省
— 8 — 一级学校的基础上将广州一中和真光中学建设成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07年11月和12月两所学校均以高分通过了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暨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验收确认。据统计,创建示范性高中至今,广州一中和真光中学共扩招班48个,增加高中优质学位2498个,毕业生人数占全区毕业生总数的30.23%。截止到2007年,广州一中连续18年荣获广州市高中毕业班评估一等奖。2005年至今,真光中学高中毕业班尖子生总数连续4年位居全市第8名,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年共2人考入清华大学,其中杨韵同学获得2008年全国高考物理类总分全市第二名、全省第十三名。龙头学校的示范作用、辐射效应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2.高起点加快等级学校创建。
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区在原有等级学校的基础上,高起点加快等级学校建设步伐,促进教育优质发展。2005年9月至今,新增省、市一级学校16所,使省、市一级中小学数达到39所,占全区公办中小学数的54.1%,新增省、市一级学校学位近3万个,优质学位总数达到57114个,其中高中优质学位达到100%,初中优质学位达62%,小学优质学位达56.7%。目前,我区等级学校共计59所,占全区公办中小学的83.1%。
3.高标准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
我区积极贯彻落实市、区关于保障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和谐的指示精神,将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目标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以规范化促进均衡化,最终实现教育的公平化、优质化。全面启动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先期投入18
54— 9 — 万,按照“一校一案“原则,因地制宜地完成了19所学校规范化建设,顺利通过市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中期督导验收。经验收确认,我区规范化学校总数达到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81.5%,达标率居全市第二。
(四)加强终身教育体系的规划和构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多元化。
当今社会发展迅猛,知识和技能日新月异,学习已成为生活的必须,贯穿生命的整个过程。因此,我区高度重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将建设学习型城区作为和谐城区建设重要内容。经过5年努力,逐步形成了“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工作机制,完善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社区教育、家庭教育为补充,服务幼儿、青少年、中老年等不同阶段,涵盖不同人群的居民终身教育体系。
1.托幼教育蓬勃发展。
规范托幼机构内部管理,强化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全面的幼儿园教育规范管理检查,使幼儿教育发展迅猛。在2006年广州市首批示范性幼儿园的认定中,我区有5所幼儿园被评定为广州市示范性幼儿园。
2.职业教育稳步发展。
按照升学与就业并重、理论与实际并重的原则,办好外语职业中学,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中职与电大共同发展,形成了多功能、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培训基
— 10 — 地。
3.民办教育规范发展。
加强对民办学校依法办学和治校的指导,民办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广雅实验学校、一中实验学校、四中聚贤中学、真光实验学校、沙面实验小学等一批办学思想端正、设施设备好、教育质量高、社会效益显著的优质民办学校,有效缓解了我区公办学校优质学位不足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2007年民办学校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效果和成绩,广雅实验学校中考成绩位列全市第一,四中聚贤中考平均分为669分,超全市中考平均分180分,26%的学生中考成绩超700分。
4.社区教育特色发展。
整合区职校和电大资源,建立社区教育培训学院,以社区教育中心为依托,健全街道、社区、居委的三级培训网络和基地建设,构建西关文化特色的、覆盖面广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以塑造现代化城区新市民形象为主题的公民道德规范教育、以提高城区居民文化程度为目标的学历教育、以提高从业能力为目的的职业技术培训、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系列教育。各街道、居委会充分利用片区教育资源,开设中医药卫生保健、计划生育、科普教育等课程,对居民进行社会文化和西关文化教育;民政、残联、劳动等部门,对残疾生、特困生家庭等弱势群体进行帮扶,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提高技能,改变生活状况;成立老年大学,建立“星光老年之家”,组建私伙局、腰鼓队、太极拳队等,为社区老人开办健体、养生、娱乐等课程,使老年人老有所
— 11 — 乐、老有所学,已经初步形成了特色浓郁、功能多样、结构多元、覆盖全面的学习型城区。
二、教育发展的新举措和新成效
新荔湾,新挑战;新机遇,新发展。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趁势而上,高屋建瓴地提出巩固和发展教育强区成果,高水平打造优质均衡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目标,在资源整合上做文章,在发展创新上下功夫,在品位提升上想办法,通过巩固优势,增创特色,调活了教育发展思路,调优了学校办学品位,调强了教育整体实力,新荔湾,新教育,实现了新跨越。
(一)坚持科教强区战略,从建设首善之区、和谐荔湾的高度规划教育发展新蓝图。
我区深刻认识新时期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科教强区战略,把巩固教育强区成果作为建设和谐荔湾、首善城区的重要举措,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强化荔湾教育特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人、财、物等方面强化对公共教育保障,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监管,确保教育公平。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远程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居民整体素质”,为新荔湾教育事业发展描绘了瑰丽的蓝图,拉开了荔湾教育新一轮大发展的序幕。
— 12 — 区委、区政府化思想为行动,加快建章立制,逐步形成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化、教育财政投入法制化和经费管理规范化,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一是研究教育工作制度化。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听取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和解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区性的教育工作会议,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使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得到保证。坚持区领导对口联系学校制度。坚持实行层级责任制,保证各项教育政策切实贯彻到底。坚持区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每年一次向人大专题汇报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和执行预算情况制度和教育部门定期向人大教育组通报教育发展情况制度。坚持教育主管部门向政协通报教育工作、征询意见和建议的制度。二是教育财政投入法制化。2005年至2007年,区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为55895.44万元、67809.21万元和81358.88万元,占预算内财政支出的比例为31.12%、31.5%、32.25%,分别比上年增长7.6 %、18.24%和18.36%(剔除教育费附加经费),高于同年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 3.89 %、9.83 %和 8.26 %的水平。2005年区财政将上级转移支付教育费附加4979万元以及2006、2007教育费附加7605万元和10104万元全部用于教育投入。区财政每年还在城市维护费资金方面安排266万元用于教育部门校舍修缮。依法保障教育的投入,确保了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三是经费管理规范化。坚持和完善“加大教育投入、规范合理收费、治理乱收费”和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两个“三管齐下”的要求,严格执行财务制度,— 13 — 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严禁增设收费项目,管好用好代收费;严格教辅资料管理,杜绝违规行为发生。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教育收费规范区。
(二)坚持文化立校战略,确定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理念,走教育内涵式发展之路。
态度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随着行政区域调整结束及规范化学校建设的推进,荔湾教育步入发展关键期:从普及型向提高型转变,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从常规建设向教育现代化迈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研究教育可持续发展,巩固教育强区成果,再创教育新辉煌成为关系教育未来发展的最急迫、最关键问题,也成为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瓶颈问题。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经过调查研究,确立了文化立校战略,创造性地将文化提升到决定教育发展的核心地位,提出了树立“一个理念”,处理好“两个关系”,实现“三个务必”,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促进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个理念,即文化是学校办学灵魂的理念。我区认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文化背景,教育本身也是文化传承和更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西关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名人不胜枚举,文化遗迹俯拾即是。学校有必要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培养具有西关人文情怀的一代新人。《荔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弘扬西关文化,打造文化名区”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立校的荔湾教育特色发展之路,并将教育事业发展提升到关乎
— 14 — 城区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性高度加以强调。
——两个关系,即文化建设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内涵发展与硬件建设的关系。我区认为,忽视文化的教学质量是畸形的,不符合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缺少品位的硬件建设是有缺陷的,丧失了文化育人的功能;而文化建设必须以教学为中心,以硬件建设为载体,因此,文化建设应与教学质量相辅相成,内涵发展要与硬件建设相得益彰。
——三个务必,即务必求真,务必求新,务必求实。文化立校以求真为前提,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以求新为宗旨,开拓新思路,实施新举措;以求实为目的,务必实事求是,务求取得实效。
(三)实施创建教育“三品”工程,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生命的教育。
基于以上教育理念和区域教育发展需要与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我区把文化的优越性和影响力放入教育内涵规划之中,2006年3月正式启动创建教育“三品”工程,以创建书香校园为龙头,以创建品牌学科为支撑,以创建品牌教师为关键,按照“三用”的策略加以推进,即用标准引领发展,用机构推动发展,用活动促进发展,开展教育寻根,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生命的教育。计划5年投入1000多万元(目前累计已投入600万元),使全区三星级以上的书香校园达到学校总数的50%,三星级以上的品牌学科达到总学科数的50%,三星级以上的品牌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20%,全面增强教育综合实力,全面增强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后
— 15 — 劲。
1.用标准引领发展。
我区制订了《广州市荔湾区创建品牌学校、品牌学科、品牌教师工作实施意见》以及中小学(幼儿园)品牌学校、品牌学科、品牌教师星级评审方案等标准性文件,以“三品”工程为突破口,以三大文化建设为内核,构建全面素质教育网络。
“三品”工程中品牌学校建设统揽全局,处于龙头地位。品牌学校不同于等级学校和特色学校,重在文化标准,重在学校发展的目标,重在学校软件建设,突出“文化是学校办学灵魂”的理念。“品牌学校”创建要在“质量、个性、知晓率”上下功夫,努力使学校“办学理念优、书香校园雅、品牌课程多、师生素质高、学教方法对、帮扶经验好、社会口碑佳”。为此,学校各尽所能,发掘、整合自身资源,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一是整合本地本校文化资源,实践文化立校。如广州12中充分利用我区对外开放的先发性优势,更名为西关外国语学校,打造外语特色教育品牌。二是利用本地名人资源,实践文化立校。广州30中更名陈嘉庚纪念中学,秉承“诚毅忠公”的校训;海南小学更名何香凝纪念学校,提炼出“爱国爱民、耿直坚贞、博学多才、自强不息”香凝精神;大策直街小学更名康有为纪念小学,以“有为”之名,提炼出“锻造有为教育,奏响有为人生”、“成功每一步,有为每一天”等口号,学校教育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用名人精神引领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和学校发展。三是传承发展学校历史文化,实践文化立校。广州11中复名为广州市南海中学,— 16 — 复用“任重致远”为校训;广州59中复名为“美华中学”,以中华传统的“仁义礼智信”为德育基准,全面提升学生的品与学。书香校园评定创造性地邀请社会人士参与,综合考量学校知名度和社会知晓率。通过评估认定,目前我区的品牌学校共19所,其中五星级书香校园16所、四星级书香校园2所、三星级书香校园1所。2008年广州一中、沙面小学、耀华小学等3所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
2.用机构推动发展。
创建教育“三品”工程,以人为本,以学业为中心,加强科教结合、艺教结合、体教结合、社教结合,成立“两学院、两中心”,努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科教结合,成立詹天佑少年科学院,发明创造弘扬民族灵魂。科技教育是我区基础教育六大特色品牌之一。为巩固和发展科技教育成果,我区充分挖掘近代科学家、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出生在西关这一历史资源,成立了荔湾区詹天佑少年科学院,采取以区青少年宫为主体、詹天佑小学和广州四中分设小学部和中学部的“一体两翼”建制,有效整合了科技教育资源,青少年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迄今为止,在广东省9名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中,广州占了7人,而其中6人来自我区。在2006年9月举行的珠三角·广州新专利技术(产品)推介交易会上,展出了30多项詹天佑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小博士、小硕士的发明作品。在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开创性地引入著名工业设计公司“孵化”青少年发明专利,钟浩源、梁蕴昕同学与企业签约,分
— 17 — 别将自己发明的水上救助机器人和喂食汤匙推向市场,服务社会,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进行科技创新的热情。仅2007年,我区学生在各项主要科技比赛中共获世界级奖项3个、国家级奖项48个、省级奖项38个、市级奖项116个。
二是艺教结合,成立何香凝少年艺术中心,让学生濡染传统文化。我区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对青少年审美情操和综合素质的作用,为推动艺术教育向纵深发展,利用荔湾籍艺术家何香凝品牌优势,成立了荔湾区何香凝少年艺术中心。以“求真尚美,德艺双馨”为育人宗旨,采用“一体多点”的建制,以区青少年宫为主体阵地,创建16所艺术教育特色、重点、网点学校,发掘培养更多更好的艺术人才。目前有三元坊小学小红豆粤剧社等5个学生粤剧社团,区青少宫粤剧折子戏《红娘递柬》、《穆桂英巡营》、《春草闯堂之上路》先后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大赛”金奖,合唱《荔枝颂》获第四届世界合唱节带表演民谣组比赛银奖,舞蹈《剑与袖》参加德国“德雷斯顿”国际青少年舞蹈大赛荣获一等奖,参加广州市第九届学校舞蹈节、第十届学校合唱节、第四届学校艺术节活动等共获一等奖126个,在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校艺术展演中获省一等奖6个,我区屡次被评为省、市艺术比赛“优胜区”。
三是体教结合,成立奥林匹克少年学院,“男儿习武,女儿学操”。为进一步深化“体教结合”工作,我区成立了“荔湾区奥林匹克少年学院”,创建青少年学习奥运知识、参与奥运活动、接受奥林匹克精神熏陶的良好平台,建立健全了青少年体育人才的— 18 — 选拔、培养、输送、表彰等制度。同时充分挖掘武术明星李小龙祖居西关的资源优势,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在中小学校推行“一拳一操”活动。我区连续七次被授予全国“游泳之乡”的称号,在广州市第十四届运动会上,代表团总分和奖牌总数均位居全市首位,实现自1985年以来广州市城运会的“六连冠”。
四是社教结合,拟成立陈嘉庚社区教育中心,构建社教新模式。我区社区教育因领导重视,起步较早,措施得力,已经被社会广泛接受,并成为社区建设中的一大亮点。为全面整合社区教育资源,丰富充实社区教育内容,拟借助华侨领袖陈嘉庚的资源优势成立陈嘉庚社区教育中心,弘扬其诚恒忠毅的人格品质,加强学校、社区、家庭的沟通联系,整合和利用教育资源,逐步推进“书香学校”、“书香社区”、“书香家庭”的试点共建工作,积极探索“义工银行”活动。目前已成立广州市首家小学生义工站——小榕树耀华社区义工站,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欢迎。
3.用活动促进发展。
一是积极探索“三大文化”实践活动,建立和谐校园。我区凸显以传统文化、西关文化、校本文化为主题的“三大文化”实践,打造充满西关人文情怀的教育大环境。在传统文化方面,突出尊孔敬师节(9.28)、端午节、中秋节,通过节日活动把感恩、感激、感谢结合起来;在本土文化方面,渗透了西关的粤剧粤曲、西关大屋和骑楼、西关风俗和饮食;在校本文化方面,突出校庆、艺术节、科技节和体育节。为增强学校参与校园文化创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我区将2007年确定为“荔湾区校园文化年”。各校
— 19 — 结合本校特色,利用各种传统节日、校庆、艺术节、科技节和体育节、校本课程等活动,举行了首届“大益杯”茶韵飘系列活动、首届“三元杯”少儿粤曲大赛活动、协同巨笔谱华章——沙面小学60周年校庆暨协同之声音乐会、耀华小学“精雕细琢,玉耀光华”校园文化年系列活动等,开展了校训、校风、校歌、校徽等校园文化标识系统评比活动、“荔湾教育十大文化活动”和“荔湾教育十大文化人物”评选活动。目前各项评选活动已顺利结束,《书香校园
文化荟萃》一书正式整理出版。
二是开展学校冠名活动,打造鲜明的学校文化特色。为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小学校深厚、丰富、传统的文化资源,我区按照“区教研室或民间组织主办,学校承办,政府资助”的模式运作,开展教育专项活动学校冠名活动。通过公开征名活动,共收集活动150多项,接受申请学校50多所,按照学校有明显活动特色、具有初步品牌效应的原则,评议确定首批冠名学校16所、活动项目15个。
三是积极倡导社团活动和月月有节日,让书香洋溢校园。我区积极倡导开展各类学生社团活动,仅学生文学社团就有18个,其中广州一中远航文学社、广州四中蕴风社等在广州市学生文学团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倡“月月有节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节日,满足学生成长的不同需要,促进全面素质提升。将每年4月定为师生读书月,各校制定校园读书活动计划,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确定阅读重点和创设活动内容,“乐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已成为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爱
— 20 — 书、藏书、读书、用书”在校园内蔚然成风。
最是书香能致远,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品牌打造,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我区教育的影响力。《广东教育》刊登了介绍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的《“三品”工程的探索与实践》,《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全文刊登了反映教育“三品”工程论文《文化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和《城市中小学校园文化调优、调活的策略与实施——广州市荔湾区书香校园建设初探》,《广东教育》、《学校品牌》等杂志多次对我区书香校园建设情况进行了专访,《广州日报》、《南方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我区校园文化活动多达280次。
配合书香校园创建,我区着力打造以文化为内涵的德育创新工程,以德育工作为抓手,以培养“新三好”学生为目的,小学幼儿园阶段抓孝心教育,中学阶段抓感恩教育,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深化“文明礼貌校园”、“环境整洁校园”和“仪表规范校园”等“三项评比”,抓好校风建设;全面启动“春风化雨工程”,坚持不懈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和行为偏常生的转化教育;积极开展“在家庭是一名好孩子,在学校是一名好学生,在社会是一名好公民”的“新三好”的实践活动,积极推动“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区”的“三书香”建设。2008年10月,广东省创新发展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在荔湾区召开,我区发挥西关文化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濡染作用,培育具有西关人文情怀的一代新人的做法得到省、市有关领导和与会各位专家与代表的充分肯定。
(四)实施教育组团工程,通过名校帮扶带动,提升教育整体实力和水平。
为利用名校的管理和资源优势促进全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我区在创建书香校园的基础上,提出教育组团式发展的新思路。以6所知名中学为龙头,以其良好管理模式、教育教学模式形成的良好声誉为内涵带动一批以地域分布为域界的中小学、幼儿园共同进步,形成能够资源整合、特色共享、教学互补、研究互动的学校群体,提升荔湾教育品牌。
按照区域分布,北片为广雅中学教育组团,西片为一中教育组团,东片为四中教育组团,南片为真光中学和省实教育组团,中片为西关外国语学校教育组团。通过接管、协管方式,设附属学校(小学、幼儿园),以行政手段推进资源共享,建设有共同特色校园的文化设施等推进优质教育组团工作。2006年3月,西关外国语教育组团和广州一中、广州四中教育组团建设已经全面启动。成立了全市第一所公办外国语学校——西关外国语学校,该组团内的市一级学校中山八路小学更名为西关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2008年9月成为广州市唯一一所12年一贯制的学校。广州一中教育组团致力于发扬其体育和数学的传统特色,与华侨小学、体育实验学校和奥林匹克数学实验学校形成一条龙。广州四中充分发挥名校示范作用,与广州三十二中顺利合并。通过教育组团、名校帮扶,增创了我区教育发展新优势,提高了教育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五)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推进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
— 22 — 台阶。
办学条件的改善,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区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通过实施“质量工程”和“科研兴教工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1.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立校。
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我区坚持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品牌的基础,不断强化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专业引领作用,加强对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的动态监控,完善中小学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体系,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实效,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是抓好常规教研,优化课堂教学。我区主张向课堂要效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主线,积极开展教学常规调研。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区教育局督导牵头、教研室学科指导、教科所科研支持、教师进修学校课程后期跟进的全方位、立体式联合调研指导制度,每周至少一次集体下基层听课,努力实现每学期区属学校调研指导的全覆盖。
二是以新课程改革与实验为抓手,促进教学发展与创新。我区按照“积极、稳妥、扎实、有效”的原则推进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着力于改变教师的教学状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制定了中小学各学科新课程改革与实验指导意见,开展了观摩课、比赛课、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荔湾名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新星的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编辑出版了《科研引领 创新发展》、《实践探索》、《新
— 23 — 贤育才促发展 秋色满园春色创新篇》等新课程改革实验理论与实践丛书。新课程改革与实验的深入推进,革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在2007年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轮高考中,区属学校本科上线数超市预测人数330人,比2006年多超出167人,全区本科上线达成度为136.86%,大幅度超过市教育局给定的预测数,居广州市前列。
2.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科研兴教。
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荔湾区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荔湾区教育科学课题评价表》、《2006—2007学年荔湾区中学教学指导意见》、《2006学年荔湾区小学教学实施指导意见》、《2006—2007学年荔湾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等十多项规章制度,做到了在管理上下功夫,在创新上做文章,保证了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了后劲,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是充分发挥区教科所职能,统筹全区教育科研规划与发展。2005年以来,我区将教育科研工作申报、经费与业务管理以及科研结题交由区教科所统筹,并增加教育科研在区科技三项经费中的比重。近三年来,在区科技三项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分别拨款152万元、220万元和200万元,共支持教育科研课题立项570个。
二是实施课题研究过程性管理,因事设人、量才授职、用其所长,促使素质教育各项目标在教育科研管理中逐项落实,全方位育人目标得到实施。2004年以来,我区共承担国家级课题子课
— 24 — 题25项、省级课题11项、省级课题子课题4项、市级课题42项、区级课题441项,国家、省、市教育学会等民间团体立项课题47项,各级教育科研基地和课题实验的学校共43所。近年来,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政府奖)1项、广东省教育管理科学吴汉良奖6项、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奖2项、广东省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奖61项,广州市教学成果奖(政府奖)6项。
科研为我区教育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促进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近3年来,我区义务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级中学教育成绩稳步提升。在2007学年广州市义务教育小学5年级英语学生学习水平质量监测中,全区平均分和优秀率居全市前列。初中应届毕业生参加中考平均分分别为516.77分、493.31分和530.79分。在省实验中学、广雅中学、协和中学的辐射带动下,区辖内高考第一批上线率分别为15.09%、17.80%、18.05%,位居全市市前列;区属学校在生源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超额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总预测数,所有学校均获三等奖以上奖项。
(六)关注弱势学生,切实贯彻落实市区惠民措施。我区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富民优先、民生为重”战略,坚持教育必须面向每一位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尤其关注困难弱势学生及其家庭,通过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保证教育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学生。
1.关心困难、特殊学生,做好扶困助学资金审批和发放。我区认真制定和落实惠民措施32条,将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作为政府执政为民的民心工程加以强
— 25 — 调,提出健全有效教育资助体系,切实关心困难家庭子女的生活和成长。实行“两免一补”工作,积极拓宽思路,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困难家庭的良好氛围,吸纳社会资金开展扶困助学工作,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2007学年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免书杂费政策的学生和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城镇“两免”政策的学生分别为1986人和33517人,当年吸纳社会捐赠共175000元,帮助困难家庭251户。2006年向符合标准的特困生1258人发放扶困助学金额585901元;2007年向特困生1279人发放扶困助学金额606623元。
2.加强特教工作管理和指导,提高特殊教育保教质量。特殊教育是我区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近年来,我区重视从特殊教育教科研和师资培训工作上找突破,努力提高特殊教育的教育、劳动、康复三项综合保教质量。以致爱学校、康迪学校的教师为骨干,成立特殊教育教研小组,开展特殊教育教研科研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班学习,采取特教学校、特教班、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相结合,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接受教义务教育的机会,使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率达100%,促进了特教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发展方向
我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教育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
随着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群众对优质教育和教育的— 26 — 公平更加关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我区教育新的发展目标。我区近几年一直朝这个目标努力,但还有很大差距。学校在布局和办学规模上还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南片地区的学校由于人口稀,还有一些学校存在办学规模小和效益相对较差的状况。此外,我区要在2010年实现100%学校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在征地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任务艰巨,难度很大。
(二)原村办学校产权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由于历史原因,我区部分南片学校在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产权村属的问题。学校的产权问题直接制约着政府对其的教育投入,进而影响到教育整体改革的推进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我区将花大力气,进行多方协商,以适当的方式尽快解决问题,把这些学校尽早纳入政府对教育的全盘统筹规划范围之列,促使学校和谐、健康、优质发展。
省教育强区督导验收,不仅是对我区这几年来教育成果的一次全面检查,更是对我区教育的一次综合诊断。我区将以这次督导验收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整合教育资源,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再创荔湾教育新辉煌!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 二○○八年十一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