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杭州市科普工作项目申报指南
杭州市科普工作项目申报指南
2012年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科普工作,根据《杭州市科普经费管理办法》,结合全市重点科普工作部署,为做好2012年度科普工作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一、申报条件
1、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科普工作实际,申报有影响、有特色的重点项目。
2、有明确的实施目标,论证充分、内容实际、可操作性强的项目,优先立项。
二、项目支持方向和内容
1、科普活动项目
市级科普活动。承办和协办大型市级科普活动,以及多个区、县(市)联合举办区域性或专业性的科普宣传。
特色类科普活动。由市级学会或区、县(市)级科协主办,多单位联办(协办)的影响力较大、有特色、有创新的专题性科普活动。
科普基地专题科普活动。由市级科普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主办或承办的专题科普活动。
“社区科普益民计划”活动。以区、县(市)为单位,在辖区组织实施“社区科普益民计划”,并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有特色、有创新的社区科普活动。
自主创新科普宣传活动。围绕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组织实施的创新科普活动。
2、科普资源开发项目
科普类图书。重点支持公共危机、自然灾害应急及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等题材内容的科普书籍、挂图等科普平面宣传资料开发。
多媒体资源。重点支持适用于电视媒体、互联网、电信网“三网”融合传播的科普节目、科普音像制品和科普动漫作品等音频、视频资源。
特色资源。适用于移动媒体终端、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公益性科普广告、科普信息、短片、互动游戏等;适用于大型展览的科普摄影集和舞台表演的科普剧本创作等。
三、申报资格
申报项目对象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三章“社会责任”所规定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各区、县(市)科协、市属企业科协、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以及从事科普活动、具有法人资格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均可作为项目申报单位。科普资源开发项目鼓励各学会(协会)与社会科普资源创作出版单位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四、申报程序 项目申报采取市科协统筹安排、逐级审核上报的原则。市级学会(协会)和市属企业科协、市级相关单位直接向市科协科普部申报;区、县(市)科协负责辖区内单位的申报汇总,经审核后统一向市科协科普部申报;属于市科协委托的项目,申报单位可直接向市科协科普部申报。
超出《指南》范围的项目申报将不予受理。
五、申报要求
申报单位统一填写《杭州市科普工作项目申报表 》(纸质和电子文本,纸质文本一式三份)。申报项目的实施方案必须真实可行、经费预算合理、有预期成果。项目自有经费需占项目预算总额的50%以上(市科协委托的项目除外)。
六、项目立项及验收
根据《杭州市科协科普资助项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结合全市科普工作需要,由市科协组织项目评审,择优确定市级科普工作项目。
项目承接单位需与市科协签订《杭州市科普工作项目协议书》,明确项目实施绩效。项目实施完成后,市科协将按规定予以绩效考核验收。
第二篇:申报产业化项目指南(范文模版)
附件1:
2014年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
为了认真做好省列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重点项目申
报工作,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现制定2014年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指南。
一、项目申报的范围、重点和扶持方式
(一)申报范围
根据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和“十二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结合我省优势特色农产品产销形势及市场前景,2014年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扶持的重点是:草食畜牧业、蔬菜、苹果、马铃薯、中药材等优势产业以及其它特色农产品开发。
(二)扶持重点和方式
1、农产品精深加工贴息项目。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农产
品精深加工业开展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按照固定资产贷款额给予贴息扶持。
2、现代畜牧业龙头企业贴息项目。支持从事牛、羊、猪、禽等初加工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屠宰加工、冷链贮藏、标准化专用型养殖基地建设等,延长产业链条,保
障肉制品安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按照固定资产贷款额给予贴息扶持。
二、项目申报条件
申报的项目要严格按照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省财政厅、发改委、扶贫办联合下发的《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条件进行上报。
(一)申报项目要突出重点。按照省上制订的相关优势特色产业规划布局,突出区域特色,原则上要与省上确定的优势产业范围相一致,主营产品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一定的科技含量。
(二)农产品精深加工改扩建贴息项目。各市州要按照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趋势,从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中选择经济实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知名度高、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大的行业骨干企业申报,且扩大生产规模、技术工艺改造等固定资产贷款规模达1000万元以上,并附有关部门批复立项的文件和银行出具的同意贷款证明或贷款合同、贷款发放凭证,注明贷款银行和贷款时间。金昌市和嘉峪关市各申报1个项目,其余市州报2-3个项目。给予了奖励收购原料补助的企业不再贴息。
(三)现代畜牧业龙头企业贴息项目。各市州要根据当地畜牧养殖业发展任务和目标,重点推荐养殖技术规范、规
模大、质量安全标准高、产业链条相对齐全、当年固定资产贷款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并附有关部门批复立项的文件和银行出具的同意贷款证明或贷款合同、贷款发放凭证,注明贷款银行和贷款时间。省农牧厅确定的牛羊产业大县申报2至3个项目,非牛羊产业大县报1至2个项目。
三、申报程序
(一)项目由各市州、县区农业产业化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省上确定的扶持重点,结合当地实际筛选项目组织申报。各地要对项目材料的真实性负责,防止多头申报项目。各县市区项目按申报指南要求上报到市州,由市州对项目分类汇总后,联合行文向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和省财政厅申报,并附各县市区上报的申报材料。
(二)省属企业的项目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市州按规定程序向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和财政厅申报。
(三)企业申请农产品精深加工贷款贴息项目、畜牧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项目、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贷款贴息项目要填写《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在项目文本封面注明所申报项目类别,同一项目只允许申报一个类别,并附银行贷款合同、项目审批文件、建设内容简介等主要资料(附件2),市州要分类填写《2014年农业产业化贴息项目
申报汇总表》(附件3)。各市州申报苹果蔬菜保鲜库项目填写《2014年农业产业化果蔬保鲜库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
4),申报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填写《2014年农业产业化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5),具体奖补以省上年底考核结果为准。
四、项目监督管理和要求
(一)各级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的监督管理,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内容和支持环节组织实施。对申报资料弄虚作假,不按批准的建设内容实施,不按规定使用扶持资金的,以后不再安排扶持项目。
(二)所有申报的项目,都须经市州、县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后一次性完成汇总上报工作。对超报和补报的项目不汇总不扶持。
(三)根据各地上报的项目,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会同省财政厅进行筛选或组织现场考察考核后,择优提出扶持项目建议名单,提交省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会议审定。
(四)请各市州于7月10日前,将贴息项目、果蔬贮藏保鲜库和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材料报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和省财政厅,同时报送电子文档(A4纸型、Excel格式)。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苹果浓缩汁加工企业原
料收购项目及中药材GMP、GSP认证补助项目可延迟至10月15日前申报。
联系人:
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廉政学电话0931-8179205
省财政厅农业处
王晓玲电话0931-8891324
275708303@qq.com 674926634@qq.com 邮箱邮箱
第三篇:农业部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
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
项目申报指南
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投资安排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若干意见》(国办发[2009]63号)精神,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加大对良种繁育、优势特色种养示范的投资力度,建设一批区域骨干性、示范指导性项目,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新农村建设。主要安排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原原种扩繁基地、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畜禽良种繁育、水产品苗种繁育及养殖基地、秸秆养畜等8类项目。
一、良种繁育专项
(一)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精神,着力提升农作物种子生产和加工能力,不断提高种子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用种安全,2012年重点加强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及加工基地建设,兼顾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根据制种优势区域布局,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全面推进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重点布局在吉林、黑龙江(含黑龙江农垦总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四川、甘肃、新疆(含兵团)等省(区)。
2.申报单位条件
(1)申报单位。为农业部发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项目建设实行属地化管理,所申报项目的承担单位可不限于本省种子企业。2007-2011年承担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和农业部种子工程项目且尚未竣工验收的单位不能申报。
(2)品种条件。繁育推广主要农作物的,应有由企业申请的1个以上通过国 家级审定的品种,或者5个以上且在至少3个省(区、市)通过省级审定的品种;自有品种的经营量占公司经营总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
(3)人员条件。具有专职从事科研育种的中级以上(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研究人员5名以上,经营主要农作物种子的高级研究人员(或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1名以上。具有专业的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技术人员和种子检验人员(涵盖扦样、室内检验、田间检验类别)各5名以上。
(4)设施设备条件。
①检验设施设备。具备固定的检验场所,面积200平方米以上,布局合理;检验仪器配套匹配,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检验场所和仪器设备须具备自有产权,不可租赁。
②加工设备设施。种子加工厂房500平方米以上,具有总加工能力10吨/小时以上的种子加工成套设备。种子加工厂房和设备设施须具备自有产权。
③干燥贮藏设施。晒场面积3000平方米以上,库房面积1500平方米以上。相关设施须具备自有产权。
④育种机构。有专门的育种机构,有固定的育种人员和工作经费,自有科研实验室面积300平方米以上,长期稳定的育种场所面积100亩以上。科研实验室须具备自有产权,不可租赁。育种场所具有自有产权或租赁10年以上。
⑤申报单位资产、财务状况良好,上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有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经营场所500平方米以上。
(5)基地条件。有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10000亩以上(水稻种子生产基地面积5000亩以上)。繁育基地要符合《植物检疫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国家或行业种子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申报企业应与当地制种农户签订5年以上的制种合同或土地流转合同。
3.建设内容
(1)土建工程:挂藏室、考种室、实验室、检测室、网室、种子加工车间、种子库房、农机具房、晒场等土建工程及相关的附属配套设施。
(2)田间工程:田间灌溉排水渠系、水工建筑物、水源工程、农田整治、地力建设、林网、田间道路及各种圃等建设,包括配套辅助设施。
(3)仪器设备:常规种子质量检测仪器、配套种子加工设备和农机具、灌 溉设备、必要的育种仪器设备等。不允许购置其他非种子生产仪器设备及车辆、通用办公设备等。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11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
项目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选择上述建设内容。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控制在500万元以内,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执行所在省的配套比例政策;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比例参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降低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比例的通知》(国农办[2010]143号)执行,鼓励申报企业加大自筹资金规模。
4.证明材料
(1)项目申报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2)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种子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3)品种审定证书、品种使用权许可协议、转基因品种安全评价证书等复印件。
(4)经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申报单位上一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
(5)项目申报单位企业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
(6)项目申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资信等级证书(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不需提供),以及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
(7)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与农户签订的土地租赁合同、委托制种合同等复印件。
(8)项目申报单位自身研发技术力量说明或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合作协议书复印件。
(9)省级种子管理部门出具的种子企业行业评价和推荐证明;近三年未出现假劣种子事故等方面的证明材料。
(10)项目申报单位现有基地、加工、储藏设施情况及仪器设备清单(需注明具体规格、数量、单价等);现有试验用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
(11)项目建设地点的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5.其他要求 2012年该专项试行答辩制,申报项目单位应提前做好有关项目答辩准备。
(二)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按照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2012年重点支持优势农产品区域内的优质水稻、专用小麦、优质高产专用玉米、高油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的原原种、原种扩繁;兼顾其它地区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棉花、双低油菜、花生、薯类、小杂粮等农作物,及牧草种子原原种、原种扩繁。
重点区域包括:东北优质粳稻、高产玉米、高油大豆优势区域;黄淮海饲用玉米和强筋小麦优势区域;长江流域、东北平原及东南沿海等水稻优势区域;长江中下游弱筋小麦、双低油菜优势区域;同时,适当兼顾北方棉花、小杂粮及牧草种子等优势区域。
2.申报单位条件
(1)原则为地级以上的农业科研单位,或具备农作物科研育种能力的其他农业事业单位和涉农企业。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单位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
(2)申报的拟繁育推广新品种须为2006年(含)以后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农作物(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申报单位拥有拟繁育推广新品种的自主知识产权和相应后续品种的繁育与开发能力,并能提供相应的技术操作规程。
(3)具有一定的扩繁基础条件、较强的育种能力和技术力量以及相应的自筹资金配套能力。
(4)项目申报单位为企业的,注册资金须在500万元以上。具有较高资信等级和较强自筹资金配套能力,资产结构和经营状况良好,上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近两年内未发生假劣种子和质量事故等案件。
(5)永久性建筑物用地须为自有土地,良种扩繁基地可为租赁或承包土地,租赁或承包合同剩余期限不少于10年。
3.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仪器设备的购置,具体包括:原原种、原种扩繁及良种加工必备的仓库、晒场、温室、网室、质检挂藏工作室、加工厂房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排灌渠系、田间道路、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机井等田间工程建设;输变电线路、电增容设备、围墙等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灌溉、质检、加工、制冷等方面的仪器设备以及相应农机具的购置等。其中用于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的投资总额应控制在财政资金总额的10%以内。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11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
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为1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执行所在省的配套比例政策;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比例参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降低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比例的通知》(国农办[2010]143号)执行。
4.证明材料及其他
(1)农业科研等事业单位申报项目的,需提供事业单位法人证书、项目申报单位上一财务报表、项目申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及资信等级证书复印件。
(2)企业申报项目的,需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经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申报单位上一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企业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企业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及A级(含)以上资信等级证书(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不需提供)。
(3)项目拟扩繁新品种的国家级或省级审定证书彩色复印件、品种知识产权转让协议复印件。
(4)项目申报单位现有实验室、基地、加工、储备设施情况及仪器设备清单(需注明具体规格、数量、单价等),现有试验用地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
(5)项目建设所占用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或有关部门证明,土地租赁、承包协议复印件。
(6)可研报告须附原原种、原种生产基地现状平面图,原原种、原种扩繁基地建设规划布局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剖面图等,并标明比例尺。
(三)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 1.申报区域 根据《全国优势农产品马铃薯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和我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实际需要,拟在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开展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
2.建设方向与重点
应优先选择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优势区域进行项目建设。项目资金重点用于脱毒原种薯田间扩繁和储藏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需要也可适当补充完善部分微型薯(原原种)和良种薯生产所需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3.申报单位条件
(1)项目申报单位为具备较强种薯生产经营能力及相关配套设施条件的种子企业及农业事业单位(种子管理部门除外),承担国家马铃薯原种补贴的单位、农业部发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省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
(2)项目申报单位须具备较强的技术力量,引进繁育的马铃薯品种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产优质高抗专用品种,并能组装集成推广节本高效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技术,充分发挥脱毒种薯的增产潜力。
(3)项目申报单位须具备较完善的种薯标准化生产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种薯生产工艺流程科学合理、种薯基地管理规范,能够执行国家脱毒种薯标准,实行各级次种薯扩繁面积配套的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推行不同级别的种薯标识制度。
(4)项目申报单位须拥有稳定的种薯生产基地。原则上原种薯繁育现有规模不低于2000亩。
(5)永久性建筑物用地须为自有土地,良种扩繁基地可为租赁或承包土地,租赁或承包合同剩余期限不少于5年。
(6)项目申报单位为企业的,应具有较高资信等级和较强自筹资金配套能力,资产结构和经营状况良好,上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资产负债率低于65%。近两年内未发生假劣种子和质量事故案件。
4.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土建工程:主要建设种薯储藏库(窖)、温网室(棚)及配套设施等;田 间工程:主要建设种薯繁育田的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田间灌溉排水渠系、田间道路及辅助设施等;仪器设备:主要购置质量检验、病毒检测等仪器、移动式灌溉设备、农机具、货运运输车(限购1辆)等。其中用于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的投资总额应控制在财政资金总额的10%以内。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11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
项目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选择项目建设内容。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应控制在300万元以内,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执行所在省的配套比例政策;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比例参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降低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比例的通知》(国农办[2010]143号)执行。
5.证明材料
(1)经中介机构审计或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盖章的项目申报单位上一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
(2)项目申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和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3)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
(4)项目申报单位现有种薯生产基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5)项目申报单位现有实验室、加工、储备设施情况及仪器设备清单(需注明具体规格、数量、单价等)。
(6)项目建设地点的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7)项目申报单位为企业的,还应提供以下证明材料:营业执照复印件;经营许可证复印件;省级种子管理部门出具的近两年未出现假劣种子事故等方面的证明材料;如为省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还须提供认定文件复印件。
(8)续建项目须提供上一期项目的竣工验收报告,并附上一期项目建设田间工程完成情况平面图。
(四)牧草种子繁育基地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1)拟繁育的品种须符合种草养畜和生态建设需要,市场前景良好。(2)拟繁育的品种须已经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3)须在拟繁育品种的制种优势区内进行基地建设。
(4)每个项目原则上只可繁育一个品种,并需在项目名称上体现。(5)根据扶持发展苜蓿产业的需要,对申报苜蓿种子繁育基地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
2.申报单位条件
(1)须为专门从事牧草种子繁育营销的企业,并具有育繁推一体化经营机制;2007年12月31日之前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0万元(含)以上;省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
(2)已验收的牧草种子繁育基地,且连续三年赢利,需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加工能力的续建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
(3)须拥有拟繁育推广品种的自主知识产权或生产经营权。(4)有育种科研力量或技术依托单位。
(5)有相应的新品种开发潜力或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能力。
(6)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高资信等级和较强的自筹资金配套能力。上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资产负债率低于65%。
(7)永久性建筑物用地须为自有土地,良种扩繁基地可为租赁或承包土地,租赁或承包合同剩余期限不少于10年。
(8)申报项目企业必须依托有一定技术及推广力量的机构利用部分项目资金(控制在项目财政资金总额的8%以内)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品种改良等公益性服务。
3.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仪器设备的购置,具体包括:草种扩繁及加工必备的仓库、晒场、温室、网室、质检工作室、加工厂房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排灌渠系、田间道路、机井等田间工程建设;输变电线路、电增容设备、围墙等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灌溉、质检、加工、制冷等方面的仪器设备以及相应农机具的购置等。其中用于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的投资总额应控制在财政资金总额的10%以内。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11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应控制在300万元以内。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执行所在省的配套比例政策;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比例参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降低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比例的通知》(国农办[2010]143号)执行。
4.证明材料
(1)项目申报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如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还须提供认定文件复印件。
(2)经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申报单位上一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项目申报单位企业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项目申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和资信等级证书,以及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
(3)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草种经营许可证和草种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鉴定证书或有效授权协议复印件。
(4)项目申报单位现有基地、加工储备设施情况及仪器设备清单(须注明具体规格、数量、单价等);现有试验用地及草种生产基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双方签订的正式协议书复印件或企业自身研发力量情况说明。
(5)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项目建设地点的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
二、优势特色种养示范专项
(一)园艺类良种繁育及生产示范基地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1)重点扶持位于优势区域(或重点区域)的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花卉、蚕桑、中药材、麻类、热带作物等园艺产品的良种(种苗)繁育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其中蚕种场改造项目以黑龙江、内蒙古、安徽、河南、湖北、广西、重庆、云南等省(区、市)为重点;无性系茶树良种场建设项目以浙江、福建、湖北、四川、广东、贵州、陕西、山东等省为重点。
2.申报条件
(1)项目建设地点须选在该作物的优势区域、主产区或出口区域内,相关 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通讯供水、供电等)较完善,自然环境良好。
(2)项目选择的品种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特色优势和出口优势,发展空间较大,对有自主品种权和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项目优先扶持。
(3)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且辐射带动能力强,促进周边群众增收作用显著。
(4)除蚕种场以外,其他项目申报单位须为2008年12月31日之前认定的地市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①企业申报须符合以下条件:地市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A级(含)以上资信等级(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除外)和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上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申报项目企业必须依托有一定技术及推广力量的机构利用部分项目资金(控制在项目财政资金总额的8%以内)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品种改良等公益性服务,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须符合以下条件:经县级以上有关部门登记注册满3年以上或者在当地县级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登记,取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成员人数100个以上,其中农民成员达到80%以上;所从事的产业应当符合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已经带动形成了当地主导产业;有规范的章程、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财务管理等制度;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和会计账簿,建立了成员账户;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给成员的比例达到60%以上;依法登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运行应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与成员在市场信息、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产品营销等方面具有稳定的服务关系,实现了统一农业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培训,统一品牌、包装和销售,统一产品和基地认证认定等“四统一”服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标志或地理标识认证,获得中国农业名牌等知名商标品牌称号,以及产品出口获得外汇收入的,予以优先考虑。
(5)项目申报单位现有基地至少达到以下规模: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50亩,水果、茶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300亩;蔬菜、茶叶、花卉标准化生产基地500亩,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1000亩。
(6)永久性建筑物用地须为自有土地,良种扩繁及生产示范基地可为租赁或承包土地,租赁或承包合同剩余期限不少于10年。
(7)农业部公布的标准园创建单位以及建设地点位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部共建示范村”所在县、并对“示范村”有直接带动作用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
3.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为原种圃(包括母本园、采穗增殖圃)、苗圃、种苗繁育基地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仪器设备的购置,具体包括:温室大棚、处理车间、储藏库(室)、组培室、检验室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排灌渠系、田间道路、土地平整、机井、蓄水池、积粪池等田间工程建设;输变电线路、电增容设备、围墙等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灌溉、育苗(种)、温控、检验等方面的仪器设备以及相应农机具的购置等。其中用于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的投资总额应控制在财政资金总额的30%以内,并从自筹资金中列支。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11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
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应控制在150万元以内。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执行所在省的配套比例政策;项目单位自筹资金不得低于财政补助资金总规模(即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与地方财政补助配套资金之和)。
4.证明材料
(1)企业申报须提供:地市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文件复印件;经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申报单位上一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项目申报单位企业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资信等级证书以及自筹资金承诺函;种子种苗生产许可证、种子种苗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如申请无公害或有机产品良种繁育、生产基地的项目,还须附送有关部门颁发的认证书复印件;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双方签订的正式协议书复印件或企业自身技术力量情况说明;现有良种繁育基地、试验示范用地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 协议复印件;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
(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须提供:营业执照(注册登记证书)及组织机构代码证;章程;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经中介机构审计的上一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以及自筹资金承诺函;现有良种繁育基地、试验示范用地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双方签订的正式协议书复印件或企业自身技术力量情况说明;获得的名特优产品证书,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或相应生产基地认证证书,地理标识认证证书,中国农业名牌等知名商标品牌证书,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产品注册商标证书复印件;获得的省、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表彰的相关文件。
(二)畜禽良种繁育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扶持国家级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中畜禽品种的开发利用,以开发促保护,其中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138个畜禽品种优先。
2.申报条件
(1)以完善畜禽良种扩繁体系为主,重点扶持已有基础的扩建或续建项目。
(2)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且辐射带动能力强,促进周边群众增收作用显著。
(3)项目申报单位须为2007年12月31日之前注册成立且注册资本在300万元(含)以上,并从事国家级和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中畜禽品种经营的企业。其中申报猪和水禽品种的企业须为2009年12月31日前认定的地市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
(4)项目申报单位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上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
(5)永久性建筑物用地须为自有土地,良种扩繁基地可为租赁或承包土地,租赁或承包合同剩余期限不少于10年。
(6)项目申报单位必须依托有一定技术及推广力量的机构利用部分项目资 金(控制在项目财政资金总额的8%以内)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品种改良等公益性服务。
(7)2008-2011年期间承担过农业基本建设畜禽良种工程项目的企业不在本次申报范围内。
3.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为畜禽良种繁育基地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良种引进及相关仪器设备的购置,具体包括:棚舍、孵化厅、兽医室、采精室、质检室、胚胎室、药浴池、库房、加工车间、青贮窖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场区道路、污水处理池、输变电线路、电增容设备、围墙等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生产、污水处理、质检(医疗)等方面的仪器设备以及种禽、种畜、胚胎引进等。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11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
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应控制在150万元以内。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执行所在省的配套比例政策;项目单位自筹资金不得低于财政补助资金总规模(即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与地方财政补助配套资金之和)。
4.证明材料
(1)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省级(含)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文件。
(2)项目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地市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认定文件复印件。
(3)经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申报单位上一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项目申报单位企业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项目申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以及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
(4)项目申报单位现有繁育基地、养殖设施情况及仪器设备清单(须注明具体规格、数量、单价等);现有基地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双方签订的正式协议书复印件或企业自身技术力量情况说明。
(5)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
(三)水产品苗种繁育及养殖基地项目 1.申报品种及区域重点
重点建设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基地和水产良种繁育基地。
东部沿海地区,以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基地为主,兼顾优势出口水产品的良种繁育;内陆地区,重点发展团头鲂、长吻鮠、中华倒刺鲃、斑点叉尾鮰、鳜鱼、黄颡鱼、虹鳞鱼、黄鳝、河蟹、鳗鱼、青虾等品种,建设名优水产品苗种繁育基地或商品鱼基地。
2.申报条件
(1)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且辐射带动能力强,促进周边农民群众增收作用显著。
(2)项目申报单位须为有一定实力和带动能力的渔业企业,2006年12月31日之前注册成立且注册资本在500万元(含)以上,市场信誉、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A级(含)以上资信等级(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除外)和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上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省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扶持。
(3)项目申报单位必须依托有一定技术及推广力量的机构利用部分项目资金(控制在项目财政资金总额的8%以内)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品种改良等公益性服务。
(4)项目申报单位在主营品种的生产和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申报苗种繁育项目的单位须拥有固定的苗种繁育基地。
(5)项目申报单位必须已取得《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申报水产良种繁育项目的单位同时还应取得《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
(6)永久性建筑物用地须为自有土地,养殖池塘等生产设施用地可为租赁或承包土地,租赁或承包合同剩余期限不少于10年。建设内容为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扩建。
3.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鱼池(网箱)、孵化设施、育苗温室、质检室、饲料加工车间、库房、蓄水池、排灌渠系、机井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场区道路、净化池、输变电线路、电增容设备、围墙等生产性辅助设施建设;生产、加工、质检、水处理等仪器设 备购置以及苗种引进等。
具体建设内容参见2011该专项任务与投资计划表和仪器设备指导清单。各类费用比例上限见附表1。
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应控制在150万元以内。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执行所在省的配套比例政策;项目单位自筹资金不得低于财政补助资金总规模(即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与地方财政补助配套资金之和)。
4.证明材料
(1)项目申报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如为省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还须提供认定文件复印件。
(2)经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申报单位上一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项目申报单位企业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项目申报单位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和A级(含)以上资信等级证书(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不需提供),以及项目单位自筹资金承诺函。
(3)项目申报单位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和苗种生产许可证等有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4)项目申报单位现有繁育基地、养殖设施情况及仪器设备清单(须注明具体规格、数量、单价等);现有基地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技术依托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双方签订的正式协议书复印件或企业自身技术力量情况说明。
(5)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
(四)秸秆养畜项目 1.秸秆养畜联户示范项目(1)区域重点
黄淮海肉牛肉羊优势产业带、东北肉牛奶牛优势产业带为重点区域,西北、西南肉牛肉羊集中生产地区为次重点区域。
(2)申报条件
①秸秆青贮、氨化、微贮工作开展基础好,有区域扶持政策的地区优先考虑,支持肉牛、肉羊养殖发展的项目优先考虑。②肉牛、奶牛、肉羊中小规模养殖场户数量多,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较快,建设区域相对集中。
③项目申报单位为县级畜牧技术推广单位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④县级畜牧技术推广单位申报须符合以下条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丰富的秸秆青贮氨化饲料推广工作经验,组织能力和技术力量强。当地政府重视和支持秸秆利用及推广工作。
⑤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须符合以下条件:经县级以上有关部门登记注册满3年以上或者在当地县级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登记,取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成员人数150个以上,其中农民成员达到80%以上;有规范的章程、完善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监督机构;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和会计账簿,建立了成员账户,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收益分配制度健全,对成员实行盈余返还的优先考虑;专业服务网络比较健全,与成员在市场信息、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产品营销等方面具有稳定的服务关系;能带动周边农民形成区域性产业带(群);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获得省、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表彰的、地方政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优先考虑。
(3)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秸秆养畜联户示范项目由申报单位组织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实施,项目资金用于支持肉牛或奶牛存栏20头以上、肉羊存栏100只以上的养殖场户建设秸秆处理设施、购置秸秆处理机械、扩大秸秆养畜规模。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青贮氨化池(项目青贮氨化池建设总规模不小于8000立方米,每个参加项目的养殖场户青贮氨化池建设规模不小于150立方米),购置秸秆处理机械、小型饲料加工机械和秸秆处理物资,购买种羊、冻精、胚胎等进行品种改良,新建、改建养殖基础设施等,具体建设内容参见秸秆养畜示范项目任务与投资计划表(2012)。项目中用于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和改良体系建设的资金应当全部在自筹资金中列支,改良资金只允许购买种羊、冻精、胚胎,且投资额度不得超过财政资金总额的30%。
以县为单位申报项目,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应控制在100万元以内。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执行所在省的配套比例政策;项目单位自筹资 金不得低于财政补助资金总规模(即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与地方财政补助配套资金之和)。
(4)证明材料
①县级畜牧技术推广单位组织申报的须提供:项目承担单位机构设置证明文件及组织机构代码证,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项目自筹资金承诺函(因为参与项目建设的养殖场户有多个,必须提供每个养殖场户的土地使用证明文件和自筹资金承诺函)。
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的须提供:营业执照(注册登记证书)及组织机构代码证;章程;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制度);经中介机构审计的上一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项目自筹资金承诺函(因为参与项目建设的养殖场户有多个,必须提供每个养殖场户的土地使用证明文件和自筹资金承诺函);获得的省、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表彰的相关文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当地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签订的技术推广和培训委托协议书复印件。
2.秸秆养畜示范场项目(1)区域重点
黄淮海肉牛肉羊优势产业带、东北肉牛奶牛优势产业带为重点区域,西北、西南肉牛肉羊集中生产地区为次重点区域。
(2)申报条件
①秸秆青贮、氨化、微贮工作成效显著,有区域扶持政策的地区优先考虑,支持肉牛、肉羊养殖发展的项目优先考虑。
②项目申报单位为肉牛存栏1000头以上、奶牛存栏500头以上或肉羊存栏5000只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在现有基础上新建、扩建的企业优先考虑。
③申报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注册资本在500万元(含)以上,省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优先扶持;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A级(含)以上资信等级(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除外)和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上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申报企业必须依托当地县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利用部分项目资金(控制在项目财政资金总额的8%以内)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品种改良等 公益性服务。
(3)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秸秆养畜示范场项目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青贮氨化池(青贮氨化池规模不小于8000立方米),购置秸秆处理机械、小型饲料加工机械和秸秆处理物资,购买种羊、冻精、胚胎等进行品种改良,新建、扩建养殖基础设施等,具体建设内容参见秸秆养畜示范项目任务与投资计划表(2012)。项目中用于养殖基础设施建设和改良体系建设的资金应当全部在自筹资金中列支,改良资金只允许购买种羊、冻精、胚胎,且投资额度不得超过财政资金总额的30%。
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应控制在100万元以内。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执行所在省的配套比例政策;项目单位自筹资金不得低于财政补助资金总规模(即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与地方财政补助配套资金之和)。
(4)证明材料
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如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还须提供认定文件复印件;经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申报单位上一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项目申报单位企业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企业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及A级(含)以上资信等级证书(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不需提供);项目单位现有繁育基地、养殖设施情况及仪器设备清单(须注明具体规格、数量、单价等);现有基地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项目申报企业与当地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签订的技术推广和培训委托协议书复印件。
3.秸秆青黄贮饲料专业化生产示范项目(1)区域重点
黄淮海肉牛肉羊优势产业带、东北肉牛奶牛优势产业带为重点区域。(2)申报条件
①秸秆青贮、氨化、微贮工作成效显著,有区域扶持政策的地区优先考虑。②肉牛、奶牛、肉羊规模养殖场户数量多,标准化养殖基础较好,区域养殖业发展潜力大。
③秸秆饲料专业化生产企业可申报该类项目,申报企业需符合以下条件:注 册资本在500万元(含)以上,省级(含)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优先扶持;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A级(含)以上资信等级(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除外)和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上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申报企业必须依托当地县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利用部分项目资金(控制在项目财政资金总额的8%以内)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公益性服务。
(3)建设内容和投资控制规模
秸秆青黄贮饲料专业化生产示范项目支持建立青贮氨化池容积15000立方米以上、年生产销售青贮和黄贮饲料10000吨以上的秸秆饲料专业化生产企业。具体建设内容包括:建设青贮氨化池,购置秸秆处理机械和物资,建设秸秆饲料加工厂房、厂区道路和库房,具体建设内容参见秸秆养畜示范项目任务与投资计划表(2012)。项目建设中用于秸秆饲料加工厂房、厂区道路和库房等设施建设的资金应主要从自筹资金中列支。
每个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资金规模应控制在200万元以内。地方财政配套比例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规定>的通知》(财发[2010]46号)执行所在省的配套比例政策;项目单位自筹资金不得低于财政补助资金总规模(即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与地方财政补助配套资金之和)。
(4)证明材料
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如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还须提供认定文件复印件;经中介机构审计的项目申报单位上一财务报表(须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及审计报告;项目申报单位企业所得税税收缴款书或免税证明复印件;企业开户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及A级(含)以上资信等级证书(未申请过银行贷款的企业不需提供);现有基地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项目建设需占用土地的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复印件;建设地点规划设计平面图,单项工程设计平面图等;项目申报企业与当地畜牧技术推广机构签订的技术推广和培训委托协议书复印件。
第四篇:杭州市2013年农业发展基金项目申报指南
关于下发2013年农业发展基金项目立项指南的通知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杭州市农业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下发2013年农业发展基金项目立项指南的通知
各区、县(市)农办(经发局、社发局);市级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农业发展基金资金管理行为,明确投资重点,搞好项目建设,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提升我市农业整体素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市政府制定的《杭州市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的实施意见》、《杭州市农业发展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2013年农业发展基金项目立项指南印发给你们,并就项目申报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区、县(市)农办根据立项指南要求,结合产业、资源、技术优势和特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申报。
二、申报项目需填写《杭州市农业发展基金项目申报书》,申报书应具备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繁育、推广的品种必须使用规范名称)、实施规模、地点、实施年限、进度和目标、技术指标、经济评价、资金预算和项目参与人基本情况等要素。
三、杭州市农业发展基金扶持项目的申报已纳入《杭州市财政专项资金网络管理系统》,网上申报和纸质申报同时进行。项目申报单位必须进入《杭州市财政专项资金网络管理系统》注册后,方能进入申报系统,网上申报完成后,向当地区、县(市)农办报送纸质申报书二份。区、县(市)农办负责项目核实、初审和推荐。
项目申报时间为2013年1月4日—2月5日。联系人:吴鸿勋,联系电话:85252145。
四、区、县(市)农办要切实加强项目实施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安排,加强项目指导,搞好技术指导和培训;强化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严格专款专用,充分发挥项目资金效益,确保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项目完成后,区、县(市)农办应对项目的实施和市财政资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总结,并开展绩效评价考核工作。附件:
1、2013农业综合发展扶持项目立项指南 2、2013农业种子种苗工程项目立项指南
2013农业综合发展扶持项目立项指南
一、立项要求
1、项目必须符合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目标,强化优化整合,集中资源要素,以项目的实施推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市优势特色产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项目选择与扶持要符合区域农业发展要求,区位产业优势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重点扶持发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其他地区突出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生产型项目原则上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殖场和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农业龙头企业为建设主体,加工型项目原则上以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为建设主体,通过示范推广,对当地优化产品品质、提高科技含量、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项目实施单位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实施能力,有一定的技术力量,自筹资金有保障。
4、项目申报与项目库建设同时进行。申报项目由市农发办初选后纳入农发基金项目库,并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估与论证,确定拟立项项目和扶持规模。
二、目录导向
(一)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围绕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要求,重点建设一批产业结构调整示范、科技推广示范和资源节约、循环发展示范以及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项目。
1、种植业优良新品种与优势安全高效生产配套技术在优势特色产业上的运用及推广。项目采用的技术先进,能节本增效。
2、特色名优畜禽水产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模式推广。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先进,生产的产品符合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要求。
3、应用生物技术、精准农业、遥感技术、农业信息、现代设施等高新科技在农作物上的运用及推广。项目通过运用高新科技使农作物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要求。
4、动(植)物疫病综合防治新技术运用及推广。项目通过运用新技术有效控制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的动植物(农作物、畜牧、水产)疫病,并在全市推广。
5、农产品检疫、监测新技术应用和推广。项目通过快速检疫、监测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使农产品检疫、监测技术水平提升档次,保障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施要求:新品种引进项目,引进推广新品种必须具备品种或组合审定证明,树木及水产品种须持有当地林业、水产部门出具外来物种安全证明,引育、试种品种与目前当地主栽品种相比,在产量、品质、抗性、适应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在专用性、系列配套性上填补当前产品空白。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项目,种植业面积在3000亩以上、畜牧饲养量在1000头以上、禽类在1万羽以上、水产养殖业在1000亩以上(核心规模种植业面积800亩以上、畜牧饲养量400头以上、禽类4000羽以上、水产养殖业400亩以上)。获得过2012年农业丰收项目奖一、二等奖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可优先考虑。(二)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利用新工艺开发绿色、安全、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和出口产品、旅游休闲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施要求:食品添加剂投入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改造项目,原则上不能申报农业综合发展项目;但技改设备添置费在100万元以下(淳安县70万元以下)的项目可酌情推荐。
(三)都市农业气象环境资源研究、新技术宣传与新能源开发
1、根据杭州市农业气象灾害的现状,进行杭州市主要农产品气象灾害的调查、监测,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服务,为农业生产决策和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农业丰产丰收服务。
2、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引进及推广。
三、申报程序
(一)申报对象
1、杭州市辖区内的涉农单位(包括涉农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国有林场等企事业单位),非辖区内的单位必须与辖区内的涉农单位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作为项目合作单位申报。所申报项目必须在杭州市辖区内实施。提倡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联合申报引领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山区经济发展的示范推广项目。
2、凡2年内年已享受过农业发展基金(含种子种苗、市县联动)项目扶持的单位,原则上不能申报。
3、凡2年内在农业发展基金(含种子种苗)项目检查中有处罚的(含资金扣减等)单位不得申报。
4、为杜绝项目拼盘和多头申报,凡本已有同类项目向杭州市农业局、林业局、科技局等单位申报的,不再列入区、县(市)农业发展推荐项目。凡享受市农业局“种植业户增收实施建设”项目的专业合作社,可列入区、县(市)农业发展推荐项目,但各类设施大棚建设将不列入项目扶持范围。
5、农业综合发展项目推荐数,各区、县(市)原则上不超过8个,城区不超过5个,市农科院不超过8个、市属事业单位不超过2个。(二)申报方式项目申报可由一个单位单独申报,也可由几个单位联合申报;联合申报的项目,必须在申报书上明确牵头实施单位并附上协议。
(三)申报材料项目申报单位进入《杭州市财政专项资金网络管理系统》进行注册和申报,填写内容必须真实与准确,有关佐证材料齐全。①法人单位资质证明;
②有关部门审定或认定的引种品种或组合证明,林业、水产部门提供的树木、水产品种等外来物种安全证明;
③新品种栽种饲养技术规范; ④项目主持人技术职称证明;
⑤其他佐证项目单位实施能力的材料。
附件2 2013农业种子种苗工程项目立项指南
一、指导思想围绕区域性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以提高种子种苗质量和集约化供种为目标,建立规范的良种引进、培育和试验体系,加强具有种业特色、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的优势种业生产性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区域良种培育和生产开发平台,提高我市优势农、畜产品的良种覆盖率和产品品质。
二、立项类型市级种子种苗工程建设项目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根据以下目标确定:
(一)申报重点项目,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产业带建设项目着重解决因品种因素而制约我市茶叶、花卉苗木、水产、畜牧、蔬菜、水果、干果、蚕桑及粮油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瓶颈性问题。通过引进、选育的优良品种,促使生产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提高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2、市级良种制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符合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要求,具有固定的制繁育基地和一定的基础设施,享有品种资源优势和经营资质,拥有一定的技术力量,通过项目实施,能进一步完善制繁育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种子种苗质量,提高集约化供种能力。
3、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和地方优势种子资源,根据资源分布情况和濒危程度,建设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基地。种植业种质保护以地方品种资源选育、提纯复壮或保护为主;畜禽地方良种及品种资源保护,按照分级保护原则,重点保护列入省级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畜禽品种。(二)申报一般项目,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区域性良种的引育、试种引育、试种及示范的品种与目前当地主栽品种相比,在产量、品质、抗性、适应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在专用性、系列配套性上填补当前产品空白。
2、地方特色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科学合理地对具有地方特色并有较高保护和利用价值的重要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整理、提纯,克服种性退化。持续开发利用后,能改善当地品种结构,丰富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种。
3、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符合当地产业建设要求,具有一定的良种繁育工作基础和条件,项目实施后能在当地形成一定的优质良种生产规模和供种能力。
4、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对品种区试、示范推广网络、种子质量监督监测体系、种子后处理技术等的研究,为种子认证、制订种子生产标准、种子质量控制管理和种子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三、建设内容
1、区域性优势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2、新品种引育与试验;
3、种质资源保护与持续开发利用。
四、实施要求
1、选育种项目应结合我市育种的优势领域和现有条件,育成的品种或组合通过有关部门的审定或认定,并提出相应的种养殖技术规范。
2、引种项目要针对我市产业发展要求和品种发展的趋势,引进推广的品种需经省级部门认定,树木及水产品种应由当地林业、水产部门提供外来物种安全证明,新品种必须提出相应的栽培或养殖技术规范。
3、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农作物及畜禽水产的繁育品种必须经有关部门审定,推广规模必须达到项目实施区域可应用面积的20%以上或1万亩以上。林业的繁育品种必须经有关部门审定,推广规模必须达到2万亩以上。
4、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必须满足全市新品种示范推广的需要。繁育珍贵树种必须是列入《杭州市林业种苗繁育珍贵树种名录》内的品种,研究型繁育基地面积5亩以上,苗木生产型达到年繁育容器苗木5万株以上,销售量达60%以上。
5、地方特色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项目,所保护种质的群体明显扩大,种性和纯度得到恢复,利用范围和价值得到明显增加。
6、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解决我市种子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7、项目实施单位必须具备项目建设的经济和技术能力,拥有项目实施的试验及种子生产基地(畜禽项目应具有生产用地和设施)、技术力量、经营和生产许可资质,在项目实施中必须严格遵守合同,对财政扶持资金严格做到专款专用,财务支出凭证符合有关要求。
五、申报程序
(一)申报对象
1、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杭州辖区内科研院校、企(事)业单位(农口部门直属事业单位除外)、产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持有种子种苗经营和生产许可证)。项目可由一个单位单独申报,也可由几个单位联合申报,联合申报项目,应确定一个牵头部门,并附有关协议。
2、凡2年内年已享受过农业发展基金(含市科技局种子种苗)项目扶持的单位,原则上不能申报。
3、已申报杭州市科技局2013年农业(种子种苗)项目的单位不能重复申报。
4、凡2年内在农业发展基金(含种子种苗)项目检查中有处罚(含资金扣减)的单位不得申报。
5、为杜绝项目拼盘和多头申报,凡本已有同类项目向杭州市农业局、林业局申报的,不再列入区县、(市)种子种苗推荐项目。
6、种子种苗项目推荐数,各区、县(市)不超过5个,城区不超过3个,市农科院不超过5个。(二)申报方式项目申报可由一个单位单独申报,也可由几个单位联合申报;联合申报的项目,必须在申报书上明确牵头实施单位,并附相关协议。(三)申报材料
1、项目申报单位进入《杭州市财政专项资金网络管理系统》进行注册和申报,填写内容必须真实与准确,并按规定附上佐证材料。
2、佐证材料 ①法人单位资质证明; ②种子种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繁育基地证书、信用等级证书; ③有关部门审定或认定的引种品种或组合证明,林业、水产部门提供的树木、水产品种等外来物种安全证明; ④新品种栽种饲养技术规范; ⑤项目主持人技术职称证明; ⑥其他佐证项目单位实施能力的材料。
第五篇:2010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0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0年,国家火炬计划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积极服务重点行业振兴和传统产业升级,服务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及其环境建设,服务科技型企业、中小企业群体,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基地、产业化组织和科技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国家计划引导、地方组织实施、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集聚和激活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技术和资本要素,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项目申报分为产业化引导示范、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产业化环境建设等三类。
一、产业化引导示范
(一)支持重点
1.围绕电子信息、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等产业振兴,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
2.围绕产业升级,重点支持产业链技术显著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及其配套产品开发;显著改善和优化区域环境的工业污染预防及治理重大技术及产品开发;重点行业显著节能降耗效应的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关系国计民生、公共健康和安全的重大灾害及安全生产预警技术及产品开发;基于产业和行业应用的软件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
3.结合“走出去”战略实施,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面向国际市场以及东盟、中亚、独联体、非洲等新兴市场,未来能形成较强国际竞争力、技术含量高、能够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项目。
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详见《国家火炬计划优先发展技术领域(2010)》。
(二)申报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可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2.项目技术成熟。完成中试或鉴定,或已有小批量生产;已获得相关行业生产许可,如产品检测报告、生产许可证、入网许可证、环评合格报告等。
3.产品投产后能形成一定的规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较好的筹资、信贷能力。
4.申报科技兴贸出口示范项目的申报单位还需满足:申报的项目产品已出口且出口规模不超过300万美元;项目完成时可形成明确的出口创汇能力
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一)支持重点
1.围绕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集群技术升级,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形成;支持创意、动漫、游戏、应用软件以及软件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形成。
2.结合推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创新型园区、特色园区等工作,支持国家高新区内重点产业集群、产业技术联盟等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3.支持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内围绕产业升级开展的关键或共性技术开发、成果孵化和转化、中试、产品及质量检测等专业类技术平台,支持产业联盟网络服务、工业设计、服务外包、工业废弃物集中处理等综合类服务平台。
4.支持软件产业基地为提高服务能力、发展产业技术联盟和创新集群,升级公共技术开发平台和产品测试平台,建设面向行业应用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完善带动产业升级的创意产业和服务外包支撑平台,创新促进创业就业的信息与培训平台。
(二)申报条件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和中介机构等均可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申报单位必须是集群中的企业或服务机构,成立时间两年以上。2.集群应具有市场化集聚特征,产业规模30亿元以上,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50家以上;已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已建立面向产业集群技术升级或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3.集群中企业类项目,应突出体现对产业链技术升级的示范性和带动性,切实解决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难点,申请项目之间有产业关联。
4.集群中机构类项目,应具有明确的服务对象或服务内容,有较强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和团队。服务机制与模式合理有效,能产生较好社会效益。
5.集群项目重点支持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基地中具有集聚特征的产业集群。
(三)申报说明
1.申报组织由申报部门自上而下方式统一组织、推荐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限报3个集群,计划单列市限报2个集群;集群项目限于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特色产业基地。
2.每个集群内申报项目不超过8项,其中企业类项目3-5个,机构类项目不超过3个。集群内申请项目之间要有产业关联和技术服务相关性,所申请项目对产业技术提升有较大促进作用。每个集群须附地方政府制定的产业集群3年发展规划,一式三份。
3.每个项目材料单独成册,采用“打捆”方式申报,即企业和机构类联合申报方式,并附项目清单。
三、环境建设项目
(一)科技企业孵化器 1.支持重点
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重点支持技术研发、检测检验、人才培训、孵化服务网络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孵化器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天使投资人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有效结合。2.申报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成立时间两年以上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中介机构,不接受个人申报。
(2)机构具有完善的服务机制管理办法和管理规章;具有面对行业或产业明确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服务技能和富有效率的管理团队;已有较为成功的服务案例。
(3)项目具有共享、公平、开放等公共特性,对产业技术提升和集群创新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共享机制及服务模式合理可行,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4)申报单位必须是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二)大学科技园 1.支持重点
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提升专业孵化能力,重点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设。2.申报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成立时间两年以上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中介机构,不接受个人申报。
(2)机构具有完善的服务机制管理办法和管理规章;具有面对行业或产业明确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服务技能和富有效率的管理团队;已有较为成功的服务案例。
(3)项目具有共享、公平、开放等公共特性,对产业技术提升和集群创新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共享机制及服务模式合理可行,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4)申报单位必须是国家大学科技园。
(三)生产力促进中心 1.支持重点 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试点工作。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工业分包、节能减排、工业设计等共性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围绕区域和行业特色开展专业化服务,促进产业集群创新升级。2.申报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成立时间两年以上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中介机构,不接受个人申报。
(2)机构具有完善的服务机制管理办法和管理规章;具有面对行业或产业明确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服务技能和富有效率的管理团队;已有较为成功的服务案例。
(3)项目具有共享、公平、开放等公共特性,对产业技术提升和集群创新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共享机制及服务模式合理可行,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4)申报体系建设,必须是科技部确定的体系建设重点省行动试点省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申报其他方向,必须是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四)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1.支持重点
支持促进国家公共财政投入的各类计划形成的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项目;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转移项目;促进为本地区产业结构调和优化升级,搭建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的项目;促进开展国际技术转移的项目;促进与院校联合开展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培训项目。2.申报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成立时间两年以上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中介机构,不接受个人申报。
(2)机构具有完善的服务机制管理办法和管理规章;具有面对行业或产业明确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服务技能和富有效率的管理团队;已有较为成功的服务案例。
(3)项目具有共享、公平、开放等公共特性,对产业技术提升和集群创新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共享机制及服务模式合理可行,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4)申报单位必须是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五)国际化依托机构 1.支持重点
继续推动实施科技兴贸促进行动,支持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开展的出口信息服务平台、技术标准认证服务平台、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平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支持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引进技术、人才、资金等国际创新资源,开展跨国技术合作,开拓国际市场等国际化发展提供服务的平台建设项目、为海外科技园提供支撑服务的平台建设项目等。2.申报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成立时间两年以上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中介机构,不接受个人申报。
(2)机构具有完善的服务机制管理办法和管理规章;具有面对行业或产业明确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服务技能和富有效率的管理团队。应具有2年以上从事国际化服务的经验和2个以上的成功案例。
(3)项目具有明确的国际化服务功能定位和目标服务群体,对通过项目实施可实现的服务目标和效应有明确的阐述,能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申报单位必须是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国际合作依托机构、海外科技园服务机构。
(六)培训、投融资和成果推广依托机构 1.支持重点
围绕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人才、技术、国际化、宣传、统计等培训,重点支持各类培训平台建设;
围绕科技与金融结合,重点支持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做投融资服务的金融平台建设; 围绕科技成果推广,支持共性技术、公益技术和重点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及其平台建设,支持推动行业或区域成果推广服务体系(联盟)的建设与发展;支持科技成果展示交流的组织和知识产权的交易运营。2.申报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成立时间两年以上的内资或内资控股中介机构,不接受个人申报。
(2)机构具有完善的服务机制管理办法和管理规章;具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服务技能和富有效率的管理团队;已有较为成功的服务案例。
(3)项目具有共享、公平、开放等公共特性,有较好的示范、带动和促进作用,共享机制及服务模式合理可行,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4)申报资质
培训平台建设项目:具有一定培训条件、相对固定的培训管理人员、培训资格和许可、能承担火炬计划重点培训任务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投融资平台建设项目:从事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业务、且担保额度累计达到5000万元的科技金融担保机构。
成果推广项目:承担火炬计划科技成果推广运用及平台建设任务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行业或社会专业机构。
三、支持方式
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的支持方式以政策引导为主、专项资金支持为辅,分为政策引导项目和重点项目。
政策引导项目以示范、引导为重点,科技部将与地方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密切合作,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并提供市场推广、培训、国际化、信息化、宣传等多方位服务。
重点项目原则上给予国拨经费支持,各省级科技部门和承担单位主管部门给予经费匹配。项目实施期限为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