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工会讲话
张凌翔同志在全市体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2年3月23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全省体育局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1年全市体育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体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指引,加快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积极备战23届省运会,全面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体育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刚才,会议传达了全省体育局长会议、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体育总会工作会议精神。一会儿,张波副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11年体育工作情况
2011年,全市体育系统干部职工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较好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开创了体育工作新局面。
第一,训练竞赛工作扎实有效。一是省级比赛再创佳绩。组队参加了2011年山东省手球、篮球、自行车、游泳等20多项锦标赛,获奖牌165枚,夺得金牌73枚。其中,环翠区获得21.25枚金牌;文登获得18.25枚金牌;荣成获得14.25枚金牌;乳山获得13.92枚金牌;高区获得3枚金牌; 经区获得2.33枚金牌。积极备战省运会,完成了23届省运会甲组的资审工作,我市共有759名运动员参加了省级资审。二是市级比赛有效开展。主办了威海市柔道、举重、国际跤、跆拳道等锦标赛,5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同时,对文登、荣成、乳山、环翠区的1114名运动员进行了市级资审,为第四届市运会及培养体育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竞赛工作方面,文登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承办了“南海杯”全国沙滩排球精英赛、山东省田径冠军赛、威海市中学生田径联赛,在威海市第三届运动会上,获得金牌81枚,团体总分1062分,两项均居全市首位。三是积极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2011年各市区向市体校输送287人,其中,荣成96人、文登31人、乳山44人、环翠85人、高区12人、经区9人、新区10人。市体校向各大学输送57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向各专业队输送90名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四是裁判队伍不断壮大。举办了足球、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田径等二级裁判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达700人,254人达到了二级裁判标准,10人通过一级裁判员考核,1人通过国家级考核,1人通过国际级考核。同时,有18名一级裁判员参加了省级以上比赛执裁工作,为下届省运会裁判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五是学校体育再上新台阶。各市区都出台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体育联赛的意见》,作为第一个出台此项政策的高区,表现出了较强的执行力,为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举办了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环翠区、经区、高区均积极参与,来自6所帆船运动特色学校 的121名师生,参加了历时30天的培训,初步掌握了OP级帆船运动理论与驾驶技能,为我市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开展了中小学生体育联赛,与教育局联合举办了威海市中学生乒乓球、健美操、篮球、田径、足球联赛,全市共有2273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环翠区在青少年体育工作、体育联赛工作方面狠抓落实,取得了很好效果,2011年向市体校输送了85名运动员,及时开展了中小学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联赛工作,特别是足球联赛方面,与体彩中心紧密配合在鲸园小学、长征小学、古寨小学等举办了“顶呱刮”、“七星彩”、“超级大乐透”少年足球联赛,为全市体教结合工作做出了表率。我市有62所学校被评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其中文登一中被评为国家级传统项目学校。
第二,品牌赛事打造不断升温。成功举办了2011年“华夏城杯”威海国际铁人三项赛(含2011年国际铁人三项洲际杯赛、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系列赛和长距离铁人三项世界杯系列赛)、2011“海信〃鸿建杯”亚洲HOBIE级帆船锦标赛暨首届全国双体帆船(HOBIE16)精英赛、2011“市长杯”威海-青岛国际帆船拉力赛、“赤山旅游杯”第八届东亚手球俱乐部锦标赛、“鲁滨逊杯”2011年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2011年ITF国际青少年(U18)网球巡回赛(威海站)、2011年全国青年帆船锦标赛等重大国际国内品牌赛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赛事规模不断扩大。参赛国家和地区及省市累计达到64个,参赛人数达到7000多人(登山5000多人),为历年之最。二是宣传工作取得实效。国内 外40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极大的提升了我市的国际知名度。特别是铁三赛、帆船赛、登山赛,有16个全球性频道播放了赛事宣传片,覆盖83个国家和地区,观众约3.2亿。5分钟的专题片在52个国家和地区播放。彭博社电视台的赛事报道,覆盖86个国家和地区,目标用户7800万。国内宣传力度不断加强,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中央电视台二套五套及新浪、搜狐等主流网站30多家媒体报道了赛事。三是较好促进经济增长。七项重大赛事,参与总人数达到7000多人,很多国外运动员都是携亲带友来威观光、旅游、参赛,特别是世帆赛时间长达1个周,不考虑其它消费和后赛事效应,赛事实现直接收入达到1.6亿多元。四是赛事布局日趋合理。七项重大品牌赛事场地分布在威海市体育中心、环翠区、高区、荣成、文登、乳山,举市体制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了相互支持、共同参与、科学发展、效益显著的良好格局。在筹备铁三赛和帆船赛过程中,环翠区、高区积极参与,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无论是赛场建设、建筑拆迁,还是道路维修、周边绿化,都做了大量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群众体育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健身工程扎实实施。根据山东省《关于申报2011年省级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的通知》要求,我们积极争取省局资金扶持和市级体彩公益金投入,建成了26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乳山银滩体育公园1个大型全民健身示范工程,乳山市、文登市2个县级健身中心,以及7个乡镇(街道)健身中心、18个城市社区体育场地和3个户外全民健身基地。文登、乳 山、环翠分别自建了70处、89处和20处健身工程,其中环翠区率先实现了农村健身设施全覆盖。二是健身网络不断完善。新成立了铁人三项运动协会、射箭协会和登山协会,命名1处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19个体育协会和44个体育俱乐部顺利通过年检。新建了220个健身气功站点,全市健身气功站点累计达到了353个。培养了564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4637人。环翠区积极组织了年度国民体质监测,指导市民科学健身,全区五个镇、三个街道办事处均组建了自己的特色健身队伍,取得了显著效果。三是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市以“人人健身、家家幸福”为主题,举办了“大友丰田杯”2011威海环海健步走、“奥林健身杯”威海市第一届乒乓球联赛、“特乙甲杯”横渡刘公岛海湾全国游泳公开赛暨山东省第七届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等26项大中型全民健身活动,起到了较好的全民健身示范作用。各市区广泛举办就近方便、小型多样的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基层、贴近民心,进一步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浓厚社会氛围。荣成市以承接第八届东亚手球俱乐部锦标赛、中韩日国际马拉松大赛、中韩乒乓球友谊赛等国际体育赛事为契机举办了40多项县级群体赛事;高区、经区、工业新区也都能抓住老年体协工作主线、依托全民健身月和全民健身日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四是重大赛事取得突破。举办了共有5103人参赛的全民健身运动会,整个赛事隆重节俭、规模宏大、影响广泛、效果显著;组队参加了山东省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体育舞蹈、龙舟等20个项目的比赛,获得5个一等奖,其中,武术1个、蹼泳2个、健身气功2 个。五是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各市区均制定了《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还出台了《威海市体育社团管理办法》、《威海市大型体育赛事经费补贴办法》,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年体育工作的通知》。政策的出台,必将促进群体事业更好发展,规范了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管理的正规化,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引进大型体育赛事的积极性。
第四,体育彩票销量大幅提升。2011年,体育彩票销量大幅提升,销售体育彩票2.3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电脑彩票销售1.8亿元,同比增长56%;即开型彩票销售5437万元,同比增长125%。2011年各区域体彩销量全部实现增长,各市区销量全部过千万。市直站点销售1.15亿元,增幅50%;荣成市销售4143万元,增幅85%;环翠区销售3636万元,增幅93%;文登市销售2778万元增幅31%;乳山市销售1314万元,增幅121%。全市全年体彩公益金收入达1500多万元,为我市体育事业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我省体彩销量跃居全国第二位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2011年,我市体育工作紧张繁忙、卓有成效,在市直94个部门年度考核中,市体育局获得了优良单位称号,在全省体育局长会议上,我市被授予“2011年度山东省竞技体育工作贡献奖”、“2011年度山东省群众体育工作突出贡献奖”、“2011年度山东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全市体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全体运动员、教练员辛勤努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体育局党委向辛勤战 斗在体育战线上的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和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地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备战二十三届省运会的步伐还不够快,与一些体育强市相比有一定差距;二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为基层体育服务、为群众科学健身服务的能力还不够强;三是品牌赛事的培育开发和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产业开发和市场化运作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特别是体育彩票销售的市场占有量仍处于全省下游水平。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市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目标任务
2012年是我市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是备战23届省运会的关键年,也是我们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推进体育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的重要一年。全市广大体育工作者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省体育局的工作部署,按照转作风、重规范、提效能的要求,以增强人民体质为根本任务,以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为基本方针,以《体育法》为根本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威海市全民健民计划(2011-2015年)》,进一步深化体育改革,加快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要,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创新、开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新威海做出积极贡献。一是积极拓宽竞赛发展渠道。承办全国“创新杯”少年儿童乒乓球比赛,将有来自全国的30余支代表队500余名运动员参赛;承办山东省女子排球冠军赛,将有16支代表队近400名运动员参赛;承办山东省篮球冠军赛(乙组),将有16支代表队200余名运动员参赛。组队参加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自行车、铁人三项、橄榄球、现代五项等25个项目的山东省锦标赛、23届省运会资格赛和冠军赛。举办威海市第四届运动会举重、柔道、拳击、乒乓球等8个项目预赛和威海市中小学生乒乓球、篮球、排球、健美操、足球、田径项目联赛。大力开展篮球、田径、游泳、自行车、帆船等项目的裁判员、教练员培训和二级以上运动员、裁判员审批、申报工作。抓好两级体校建设和二十三届省运会运动队伍的建设,荣成、乳山市要积极申报体校建设规划,争取获得省级体彩公益金的支持。按照责、权、利统一原则,充分发挥体育场、体育馆、网球馆、射击馆等场馆的作用,保证竞技体育训练,承担新增重点项目的训练参赛任务。要在保证传统强项继续保持领先的前提下,对新设置的排球、羽毛球、击剑、网球、射箭、橄榄球等项目,根据各市区情况进行科学布设,突出重点,各市区要重点抓好一至两个新上重点项目。要加快构建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逐步推行各项目青少年比赛以及省运会的赛前文化测试准入制度,保证运动员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逐步扩大接受专科和本科学历教育的比例。改革完善青少年体育赛制,争取教育部门对体校的招生选材政策给予支持。要在中小学开展好体育联赛,定期举办综合性或专项性青少年运动会,发现、选拔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二是努力构建全民健身体系。一是深入贯彻《威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各市区要突出做好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工作报告和本级财政预算工作。市直及各市区要积极推广普及第九套广播体操,组织培训和举办第九套广播体操比赛。要继续开展全民健身十佳评选活动,举办威海市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各市区都要承办部分项目,并组队参加山东省全民健身运动会。二是以举办全民健身月和全民健身日活动为推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威高杯春季长跑赛、山东省百县篮球赛千乡乒乓球赛万人象棋赛(威海赛区)、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横渡刘公岛全国游泳邀请赛暨横渡刘公岛海湾全国公开赛、热电杯职工篮球赛等大中型全民健身活动20项以上;三是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养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00名,加快实现每1000人拥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目标。各市区要根据《山东省体育局关于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意见》,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不断优化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结构层次。四是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年内市里将配套新建387处健身路径,各市区也要按照要求完成自建和配套,力争覆盖率达到83%以上。五是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要积极改善群众健身设施条件,广泛开展职工体育、学校体育、老年体育、残疾人体育、民族体育和农村体育活动,推行工间操制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职工运动会。全市中小学校要配备专职体育教师,保证学生“两课、两操” 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
三是全力打造城市品牌赛事。按照打造“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城市品牌的总体要求,一是8月中旬举办亚太霍比帆船锦标赛暨黄海国际帆船赛。亚太HOBIE16帆船锦标赛预计将有国内外60余支代表队参赛;黄海国际帆船赛预计将有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40余支代表队在仁川、威海、青岛竞赛海域进行角逐,全程航行1300公里。二是9月中旬举办2012年威海长距离铁人三项世界杯赛暨亚洲锦标赛,预计将有来自国内外的800余运动员参赛。三是7月下旬举办2012年国际青少年(U18)网球巡回赛,将有来自8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名运动员参赛。四是3月底前继续开展帆船运动进校园活动,将有16所学校的近500名学生参加活动。五是全力办好5月份的荣成市中韩日马拉松大赛和文登市的全国群众健身登山大会。
四是不断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年内完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室外)、橄榄球场地和水上训练基地建设。一是全民健身中心(室外),位于体育中心区域西北角,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投资约600万元,拟设置橄榄球、篮球、沙滩排球、乒乓球、健身路径等健身设施。荣成市要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中心和各项措施,并将周边的绿岛湖水上项目纳入建设范围。二是橄榄球场地,位于威海市体育场东南角,占地面积14840平方米,投资约1200万元。三是水上训练基地,拟由文登市承建,位于杜营河水域(七里河大桥至虎山路大桥),水域面积315000平方米的水上训练基地,投资约150万元。四是要积极论证经区九龙湾帆船基地和海上明珠游艇俱乐 部的建设事宜。五是各市区要积极运作,加快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学校等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力争十二五期间达到承办省级以上综合性运动会的条件。
五是力争实现体彩销售新高。体育彩票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是体育产业的支柱,体彩公益金是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资金来源。要把彩票销售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通过增加销售终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业务培训等方式,认真做好体育彩票发行销售工作,确保完成省体育局下达的2.66亿元的销售任务。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每个业务员最多管理40台终端机的标准,对人力不足的市区,要按照省里部署及时充实,使队伍不断壮大,始终保持应有的活力。要适度扩充站点,在市区空白点、部分乡镇和大的行政村积极布点,以方便彩民购买体育彩票,不断增加市场占有率。要充分利用体育系统的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凡是体彩公益金资助建设的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设施,包括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都必须设立体彩的公益宣传广告。归属体育系统管理的大型场馆设施等,必须设置醒目的体彩宣传广告。由体育系统承办的以及在体育系统场馆内举办的体育赛事活动,要在现场设置体彩广告,有条件的要设置即开彩票小卖场。
三、重点保障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要切实解决我 市体育系统中存在的不想事、不干事、不作为的慵散现象,坚决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执行上级指示决议的恶劣行为,打造一支干事创业、雷厉风行、和谐奋进的体育干部队伍。研究制定完善体育设施管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社团等体育行业发展规划和考核办法,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运行机制,切实解决在岗在位不作为的问题。要加强体育总会及田径、篮球、游泳等各单项运动管理中心建设,实现与国家、省体育总会及相应管理中心的有机对接。
二是进一步加强体育宣传工作。全市体育系统要以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为重点,以推广普及工间操为契机,大力宣传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情况,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开辟全民健身专栏、专刊,广泛宣传全民健身知识和活动。要围绕伦敦奥运、辽宁全运、济宁省运,积极宣传我市体育健儿备战决战的先进事迹。认真做好体坛纵横编印工作。加强市体育局官方网站建设,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加大体育宣传的力度,更好地为我市体育事业发展服务。
三是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党的十八大精神,重视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干部队伍廉洁自律、严守纪律的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认真总结创先争优活动经验,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倡树机关文化品牌,出台实施威海市体育局规章制度。四是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是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要围绕“转作风、重规范、提效能”主题,把作风建设年活动贯穿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在工作中转作风、立规范,在转作风、立规范中提效能。要明确目标导向,努力创先争优,增强“争抢”意识,对照先进找差距。要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优化行政服务,加快推进法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建设。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狠抓工作落实,抓紧分解落实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大力推动体育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为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体育已超越运动竞技的层面,成为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振奋民族精神的鲜活实践,是重要的经济生产力。全市体育系统要深刻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积极推动我市体育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要确保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大力推广和普及体育运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加强体育调查研究,努力扩大我市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同志们,2012年我市体育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团结拼搏,锐意进取,以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扎实的作风,努力推动体育事业在转变发展方式、繁荣体育文化、促进科学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全面加快体育强市建设,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谢谢大家。
第二篇:2015省体工会材料
2015年甘肃省体工会交流材料
开拓创新 依法治校
定西市体育运动学校(2015年1月)
一、更新理念,科学发展,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带有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抓好工作的根本保证。几年来,我们始终把制度建设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按照科学、严谨、规范、高效的建设思路,不断完善各项教学训练制度,努力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靠制度推进工作。
(一)围绕战略目标制定制度。“立足定西,着眼甘肃,为优秀运动队输送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项目规划,靠项目支撑。我校根据省、市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项目布局,结合我市自身的实际情况,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明确了竞技体育以“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强化优势、输送尖子”为发展方向,提出以打造中长跑、竞走为目标,用制度的形式确立了我校重点发展的优势项目—中长跑、竞走,决心走精兵之路、精品之路和精英之路。2013年申报成功了国家级中长跑、竞走两个基地。根据国家、省、市对基地的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各阶段任务目标、保障办法和监督管理等工作具体内容,增强了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科学性、实效性和 可操作性。目前,我们的战略规划、实施办法已成为我校训练的行动纲领,大家在共同为之奋斗。
(二)围绕人才输送制定制度。业余训练是体育事业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培养竞技体育优秀人才的摇篮,是体育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地市一级业余训练的龙头单位,要摒弃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错误观念,眼睛不能仅仅盯着省运会的金牌和冠军,要有更高的目标追求。应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发现人才选好苗子、系统训练打好基础的理念,把过程目标落在人才的输送上,把终极目标放在人才培养上,鼓励广大教练员精心选材、科学训练、积极输送。
(三)围绕训练周期制定制度。训练和竞赛都有其固有的周期和规律,省运会、校运会等各类赛事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我们坚持认真研究周期和规律,逐步确立了周期备战工作制度。每个周期都明确目标责任制。我们针对新的竞争环境和发展形势,整合资源,调整优化项目布局,研究总体任务指标,明确比赛成绩和人才输送任务目标。做到人人肩上有责任,人人肩上有担子。每个周期都加强保障措施。为进一步促进、规范备战训练和参赛工作,及时补充修订《关于参加省运会的奖惩办法》、《关于参加省运会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责任书》、《关于教练员考核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教练员岗位教育培训的管理办法》,靠制度形成 有效的保障屏障。
我们通过这一系列制度建设,总体目标更加明确,工作程序更加规范,保障措施更加有力,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障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夯实基础,理顺关系,不断完善网络体系建设 业余训练工作的基础力量源于学校。如何建设一个覆盖广泛、梯队合理、运作高效的业余训练网络体系,是我们始终在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重视业训网点建设。基层网点是我们后备人才培养的最前沿。多建好一个网点,就能多辐射一个区域。为此,我校针对县(市)区业训网点功能弱化的问题,2014年经市教育局、体育局同意在全市范围内筛选了7所小学、7所初中学校为定西市中长跑、竞走训练点。加大对业训网点的扶持力度。第一,制定了《关于对基层重点业训点扶持办法的暂行规定》,每年给予适当的硬件设施扶持资金。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对输送率和竞技贡献率进行绩效评定,对工作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和器材扶持。这一举措,切实强化了业训网点的硬件训练设施,也充分调动了各基层训练点真抓实干、积极输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在网点建设上,我们从实际出发,统筹全市业余训练项目布局,规划建设覆盖全区域的选才网络。求精不求全,做强不做大。第三,我们 决定每年利用学生放假期间,搞一次中长跑、竞走夏令营集训赛、搞一次冬令营集训赛。2014年12月19日至27日集中全市14所训练点学校100名中小学生举办了第一届冬令营集训赛。
三、充分发挥龙头引领作用
定西市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市唯一一所中等体育专业学校。我校有着辉煌的过去,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国其它体校一样面临选材难、招生难等问题。为此,我们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按照“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的工作思路,广为招生,认真训练,力求成才。逐步使运动学校恢复了生机,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一)广开门路,降低门槛,扩大生源。数量是质量的保证,开办学校没有学生,提高质量只是空中楼阁。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决心先把大门敞开,再把门槛降低。为此,学校认真研究,制定措施,明确分工,使招生工作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在此基础上,教职员工放下架子,深入基层,由过去的坐等学生,变成求贤若渴,广觅人才。运动学校的招生简章飞向了山区,走进了农户,教练员的足迹遍布城乡。为了提高吸引力,学校决定为每位学生根据学习和比赛成绩实行奖学金制、免收学费等措施。
(二)以人为本,完善举措,留住人才。学生招进来以后,能不能专心学习,同样是一个严峻的课题。学校坚持 “以体育技能为特色,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首先,强化思想文化教育。竞技训练不能与教育相分离,相反应寓教于乐,训教相长,文体兼修,我校规定,学生文化课成绩不合格,不能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从而做到到打造人才、培养人才的目的。我校历来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使学生热爱体育、献身体育,为理解和接受更高水平竞技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其次,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依靠先进的训练场馆设施、公寓式的学生管理、干净卫生的学生食堂和安全舒适的校园信息化网络等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吸引住。第三,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学校提高学生伙食标准,仅此一项,每年增拨经费40万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运动员的后顾之忧,调动了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三)着眼长远,多方协作,拓宽出口。学生能不能成才,能不能走向社会,直接关系着办学的成败。畅通出口是保证运动学校持续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根本。为此,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多方举措,广开渠道,确定了以省专业队输送、高校深造和就业技能培训为出口的三个方向。第一,主动加强与省队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和了解各项目的技战术发展状况和后备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苗子运动员。第二,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高考,尽量为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深 造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认真落实好市政府的优惠政策,使参加省级以上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取得就业资格。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拓宽了出口,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我校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体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按照“突出重点,打造精品,培养尖子,寻求突破”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夯实基础、强化队伍管理、狠抓龙头示范工作,努力营造发展良好环境,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虽然我们这几年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还不够解放,眼界不宽,思路不新,受传统惯性思维影响,还没有跳出体育的圈子看体育,开拓创新不够。二是尖子不尖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缺少在世界大赛上摘金夺银的领军人物。体校工作如何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相适应,如何同步实现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目标,是对我们的全新考验。
第三篇:二少体2010工会工作总结
宁波二少体2010年工会工作总结
和2011年计划
宁波市二少体在市体育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认真贯彻党的体育方针、政策,坚持竞技体育协调发展,2010年在省运会上取得了29枚金牌的好成绩,为体育局全省争二贡献了一份力量。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意识
加强学习,端正学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统一思想,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努力把二少体建设成学习型的单位,培养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优良、工作能力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造的体育队伍,为提高我市竞技体育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而努力。
二、集中精力、努力完成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的各项任务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四年一次的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在今年七月于嘉兴举行,通过努力,我校顺利完成了市体育局布置的20枚金牌的任务,并且超额9块。我校一批运动员表现突出,在省运会上取金夺银,受到省教练员的密切关注。
三、加强管理,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思想素质
今年,我体校坚持政治思想教育,以“三个代表”为中心,各训练队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以增强教练员、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教育,1
提倡为校争光、为市争誉,为宁波竞技体育腾飞作贡献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调动各运动队的训练积极性,弘扬团结拼博,不怕困难的顽强精神。学校要求各运动队精心制定训练计划、落实训练计划,建立运动员技术档案,要求办公室、后勤等各部门、服务于业余训练工作,努力改善训练、学习、生活条件,长期以来的政治学习,业务工作的努力,效果是明显的。近年来,我校业余训练工作落到实处、训练水平提高了,向上输送增多了,同志之间的团结增加了,凝聚力更加增强了。
五、进一步开展选才和科学的训练工作,科学选才和科学训练,提高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成功率,是基层体校的一项重点工作
我校以“出人才、重输送”为宗旨,为“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科学训练、科学管理”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体教结合”办校方针。更加明确了教练员工作任务,用各项目运动队的竞技成绩和输送数量为衡量运动队优劣的标准,要求各运动队要精心选才,基层学校中的好苗子要能够“选得来、留得住、送得走”,要求教练员在这“三得”上做好文章,在经费、车辆上给予保障,避免教练员“掏钱办公事”的现象。
随着我校工作的不断深化,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随着机构改革的来临,改革给基层少体校带来什么结果,对每位职工产生什么影响,大家心中没数;少体校工作如何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适应人们对体育工作的认识;少体校如何处理教练员队伍员教学水平的差异,思想素质的差异;以及项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们知道,困难和希望并存,矛盾和机遇同在,没有过不了的坎,没有
趟不过的河,只要努力,我校办学条件会一天天好起来,“教体结合”业余训练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校员工共同努力,宁波二少体的工作将迈新台阶。
2011年工会工作计划:
一、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思想理论学习,全面提升教练员的师德师风
1、加强中层干部思想理论学习。统一思想,坚定信念,紧紧围 绕学校的主体工作开展、落实,注重提升中层干部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并做好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凸现中层干部的带头、带班、带队的要求。
2、加强党员的思想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要将党内的“三先”、党员的“三高”体现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体现落实党员的先锋队意识。
3、加强教练员的思想理论学习,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学习理论,学习师德,增强责任感;学习时事,增强社会责任感。
4、落实推进体教结合优秀个人奖励办法机制,更好发挥好“三 集中”紧密型体教结合模式的效能。
二、加强工会工作
1、完善工会制度,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2、完善教工活动制度,开展教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凝聚力。
3、做好退休教职工的福利费和活动费的使用和记录。
4、做好生育、病假的教职员工的关心慰问工作。
三、安全工作
1、完善校园安全工作联席制度,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基础管理,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2、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并根据变化,及时制定和补充,提升学校应急处置水平。
3、建立健全以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火灾和伤害事故等为重点的应急演练机制,提高学生防灾自救工作。
宁波市第二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工会
2010年12月10日
第四篇:省体工会发言材料
建设完善健身工程 推进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南京市江宁区体育局 二00七年元月
近年来,江宁体育认真贯彻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体育事业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江宁体育工作以“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逐步建设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体系”为工作方针,抓城中市民体育公园建设,抓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项目建设,推进基层设施发展,普及群众体育活动;全力备战参加江苏省十六届运动会,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承办高水平比赛,发展赛事经济;加强管理规范,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普及全民健身。江宁在2002年就实现了全民健身点的两个满堂红,即全区每个镇都有一个以上的健身点,街道每个社区都有一个以上的健身点。随着新农村体育工程在全区的不断建设完善,健身设施在全区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完善,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也为体育事业的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建设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是国家体育总局和省市体育局在“十一五”新时期提出的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新举措。作为南京新市区,及时准确地理解和落实这一重要举措,不仅可以牢固确立体育事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地位,更是实现体育工作重心有序、科学转移,从竞技体育象牙塔走向群众体育大舞台的一个最好契机。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实现体育与社会、体育与基层、体育与群众的有机结合,把体育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的农村和社区,真正做到“建群众身边的场地、抓群众身边的组织、办群众身边的活动”,建设完善并做大做强农村体育设施和阵地,将为民服务宗旨真正落实到基层和普通群众,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我区自加压力,积极进取,提出“用两年时间,实现全区所有村和社区全部建成二类标准以上体育设施,确保一类标准健身工程达40%以上”的奋斗目标,并不断加大推进和落实力度。
一、统一思想,科学定位,充分体现民情民意。按省市要求,我区建设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4月份开始启动。4月初,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行”的原则,在全区范围了做了大量细致的调研工作,下发调查表,对全区所有村(社区)的体育设施状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要求各村(社区)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建设目标。4月底,召开了各镇、街道体育干部和部分农村群众代表会议,全面了解镇街领导意图和农村群众体育运动需求,说明建设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重大意义、建设方案及工作要求。通过上下沟通,统一了思想、了解了民意,明确了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建设标准、推进速度、资金投入方式和各自责任,为科学制定我区建设工程的实施意见打下了良好基础。根据调研情况,我们提出推进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同社区建设相结合。我区共有219个村(社区),其中涉农社区占大多数。虽然省市只要求在村一级建设体育健身工程,但对于我区而言,必须做到村和社区同步推进,才能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二是同推进农村城镇化,改善农村环境相结合。按照“三集中”的要求,提出:在选址时必须符合城镇规划,相对集中、布局合理、方便群众。三是同农村的精神文明创建相结合。把体育健身工程的各项要求和指标列入文明村镇创建内容,在提高文明村镇标准的基础上推进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四是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相结合。全力把省、市、区、镇四级42个新农村示范村建成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一类标准村。
二、制定政策,积极推进,举区一致营造氛围。江宁区委、区政府对建设农村体育工程高度重视,认为:建设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新时代的新农村、新农民就是要提倡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提高农村农民的生活质量。区政府召开常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决定立即出台《江宁区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意见》,用两年时间完成全区所有村(社区)建设任务,并高于省规定要求,全部按二类以上标准建设,明确提出各级新农村示范村必须建设一类标准,全区2006年建设数量不低于40%,一类标准不低于30%。区财政、民政、农工办等部门积极支持,区财政专项安排了近400万资金,用于购置所需器材;民政部门积极帮助做好村(社区)行政区划的调整和定位工作;区农工办把新农村健身工程列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八件实事中,纳入考核,并安排专人督查进度。各镇(街道)、村(社区)加大组织力度,出台配套政策,加快实施进度。全区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很快得到推进,在群众中引起了良好反响。截止目前,我区已经完成141个村级健身工程的建设任务,其中一类工程点达65个占建设总数的46.8%,超额实现目标,并提前一年完成省下达目标。
三、强化指导,严格标准,不拘一格形成特色。总体来说,我区各镇(街道)、村(社区),特别是一些经济条件和场地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积极性都很高。但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村在设施安排上不够集中,环境效果不明显;有的村不太理解建设要求,选址不科学,没有安排在群众居住集中的地方,健身点离群众居住的地方较远,不方便群众晨练晚健;有的村篮球场做得很漂亮,但未做灯光,不方便晚间活动,利用率大大降低;有的村安放健身路径的场地不是软化处理,未做草坪或塑胶,增加了使用时的安全隐患;有的村场地地势低洼,未做排水系统的处理,给使用和维护带来一定的难度等等。
针对这些不足,我区区级体育部门及时加强指导,分三个工作小组,各村各点上门督查,狠抓纠偏整改,一部分不符合选址要求的点迅速得到调整,减少了重复建设,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同时,鼓励各村(社区)在选点和建设时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放大效应,彰显个性,体现特色。此举极大地挖掘、调动了各村(社区)的建设潜力,打开了工作思路,使规划建设不再拘泥于文件中的条条框框,做成了一批颇具特色的新农村健身工程。如:汤山、禄口、东山、淳化、秣陵、江宁等街道设立专项资金,出台奖励政策,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高标准、快速度建设,取得到了良好效果。东山街道的泉水社区和建南村,结合村环境规划,建起了村休闲广场;禄口街道的彭福村建成了村级文化体育公园;淳化街道的青龙社区在原村文体广场的基础上,又结合村中心环境改造,新辟一块地进行美化绿化,建起了第二个小广场;周子村利用村头三角地块铺设草皮,种花种树,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公园,再配上一整套体育健身器材,这块过去最不起眼的地方,现在成了村民们最爱去的地方。汤山街道的上峰社区、锁石社区,高起点严要求,做到了新规划、新建设、高层次。上峰社区不仅在李岗头村建了一个一类健身点,而且又在村民集中的上峰村建设了一个村级文体站和一个村级体育广场,田径场、跑道、篮球场、健身路径等一应俱全。锁石社区除篮球场外,又自建了一个网球场,除文化活动室外,又新建了村体育活动室,文化体育活动健康向上,生机勃勃。汤山的路西村是结合环境整治,搞好创建工程的典型村,路西村把整治村容村貌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路西村中央地带虽是一个不错的地段,但长期以来乱石成堆,杂草丛生,村领导决定借这次建设新农村的东风来重新规划建设这个地方,在街道领导和文体站许站长的有力支持下,该村坚决迅速地拆掉了原来又脏又乱的猪圈,拆除了违章搭建的围墙,清除了杂草等,新建的篮球场不但有灯光系统,还有排水系统,周边环境经整治后变得美观漂亮了,当群众看到这一切新的变化时,都纷纷称赞政府又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
从目前已建成的村(社区)情况看,全区一部分村(社区)健身工程的建设标准已经高于一类标准,各村因地制宜,体育健身工程点已经成为各村(社区)最美最亮的地方。
四、建管并举,动静结合,重在利用务求实效。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使用,在使用中最大程度地提升社会综合效益。正确处理好建与管、建与用的关系,是体育健身工程建成后面临的最大难题。因此,在建设之初,我们就十分强调理顺建管关系,构建管理网络,明确管理职责,确定管理人员。我们明确了各村(社区)为健身工程维护管理的第一责任单位,制定维护管理办法,承担日常维护和管理的职责,各镇(街道)文体站长是镇(街道)管理负责人,并要求各村(社区)挑选一名村干部作为管理联络员和信息员,具体负责各村(社区)健身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各镇(街)和村(社区)的群众活动也进行了明确,要求各镇(街)成立各类体育协会,常年体育队伍不少于10支,各类有影响的体育活动不少于20次。村(社区)成立体育活动小组,先由镇(街道)牵头,向群众推荐一些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在村与村之间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交流比赛活动,逐步使村级组织活动正常化、自觉化、秩序化,让各健身点真正成为群众热爱的好去处,使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真正惠及群众,常用常新。
新农村体育工程建设是新世纪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体育“亲民、便民、利民”的重要体现,作为基层体育职能部门,担负着不断建设完善和普及健身工程的责任,为民办实事,也是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拓宽道路。从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社会对我们的认可,认识到社会对体育的真正需要,感受到群众体育热情的不断提高对体育发展的巨大益处。随着新农村体育工程的全面建设,社会对体育的认可度和积极性不断提高,也促进了全区各项体育工作的快速发展。在做好工程建设的同时,我区其他各项体育工作与时俱进,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既定目标。
一、承办高级别赛事,提升江宁体育影响力
2005年的十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大型体育赛事,江宁作为南京的新城区,勇于挑担子,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最终获得了摔跤项目、女子足球项目和男子足球部分场次比赛的承办权。江宁承办十运会项目其意义不仅仅是项目本身的兴行,更重要的是随着十运会的举办,江宁人民对体育的关注程度势必明显提高,对体育热情势必明显提高,从而体育在老百姓心中的影响势必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为了成功承办十运会,江宁全区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在全区范围内传播体育精神和理想,引导人们关注体育,扩大竞技体育的社会影响力。赛事期间,随着央视及省、市多家媒体对十运会期间的直播、宣传报道,江宁的发展、成就、文明形象得到了全国关注,进一步扩大了江宁在全国的影响力。
二、夯实业余训练基础,推进竞技体育纵深发展
1、承办市队区办项目,推动竞技体育向高层发展 江宁为不断促进竞技体育再上新平台,承办了市级女子垒球、自行车和田径中长跑等三个项目,直接代表南京市参加省级以上比赛。特别是2006年召开的省十六届运动会,为能在比赛获得优异成绩,除了按照训练备战计划、刻苦训练、提升质量、调整状态外,更不惜代价投入巨资从台湾等地区购买了一批先进的训练器材,以进一步提升训练水平和训练质量,比赛中,领导更是亲自指挥,最终这三支队伍共获得最终在决赛中,共获得6枚金牌、5.5枚银牌、4枚铜牌;总分146.5分的好成绩。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后备人才训练网络 江宁除三支市队区办队伍外各个项目的训练都是卓有成效,为更好建设这支基层队伍,非常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除定期要求教练培训、学习外,经常还组织队伍进行交流和比赛,以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这不仅可以提高教练素养,同时也改进训练模式。到目前为止,区体校参加上级比赛共获得奖牌 枚,其中金牌 枚,向上级体校输送运动员 名,培养二级运动员 名,一级运动员 名。其中,培养的优秀投手李欢,已被国家队列为2008年奥运会的后备人才。
3、加大体教结合力度,形成特色训练模式
我区业余训练打破传统的训练模式与教育系统联合,顺利实现江宁女子垒球队与区高级中学联合,现这支队伍从学习、训练、生活都全部在区高级中学,完全走出了一条市队校办,共同打造高质量运动队的新路子。
三、推进体育硬件建设,完善体育设施配备
江宁体育设施基本建设快速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现代的发展过程,过去江宁的体育设施几乎是零,一穷二白,通过艰苦努力,建成了占地80亩的设施较齐全的体育中心,在省内外占领先地位。
为承办十运会比赛项目,我区于前年在江宁大学城开始建设江宁新体育。新体育中心占地面积467亩,目前建成3.2万人主体育场一座,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5500人体育馆一座,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2007年前建成游泳馆和综合训练馆各一座。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预算总投资10亿人民币。体育中心建成后将是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集竞技比赛和全天健身为一体、全国一流的现代化体育公园。这个体育中心的诞生,属全国县市级顶尖的设施,是江宁区标志性建筑物,是营造我区良好的投资环境的一大亮点,对江宁今后体育事业的更快、更高、更强的发展起将到不可估量的巨大的带动作用。
为主城区留下一块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健身场所,可以极大满足我区干部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经过多方调研、考察、论证,综合我区社会方方面面的调查意见,决定在老城区,原体育中心原址上,建设一座城中体育公园,总建筑面积21615平方米,其中地下工程4748平方米,地下停车位276辆;地上体育公园包括标准足球场一片,足球场四周塑胶健身步道、全民健身带、篮球场2片及市民休闲广场等;全民健身中心为整幢连体建筑,主楼共五层,总高度31.9米,一楼与地下衔接为商业招租楼,二楼为健身中心,三楼为健身中心及乒乓球馆,四楼为篮球、网球馆,五楼为办公用房;裙楼共二层,一楼为50米室内标准游泳馆,二楼为羽毛球馆。这是继江宁新体育中心建设之后,又一项重要体育设施和阵地建设。
新农村体育工程建设为江宁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江宁体育正处在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之中,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江宁体育人一定不会辜负省市领导的重望,一定不会辜负社会的需要和期待,一定不会辜负现有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创造更好的成绩,更大的辉煌,为全省体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工会讲话
在工会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张湾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云峰
各位代表、同志们:
张湾街道办事处工会联合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经襄州区总工会批准,于今天正式召开了。在此,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次大会将通过选举产生工会联合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班子成员,任期五年。希望在座的各位代表以及即将产生的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借此机会,我代表街道党工委提几点要求:
一、夯实基础,凝聚合力,加强党工委对工会组织的领导。
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的中心工作展开,并以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成果作为衡量工会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在准确把握我办事处“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工会组织切实增强学习宣传的全面性,理解的准确性,落实的自觉性,将学习贯彻“三级干部会议”精神与办事处面临的形势结合起来,开展好群众性的形势教育、任务教育工作,切实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办事处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为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促进办事处的科学发展,和谐构建提供动力。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工会是群众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要把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同组织调动职工积极性、引导教育职工做贡献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联系
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企业利益和职工群众利益双向维护的作用,坚强有力地贯彻落实工会各项政策,开展工会相关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激发职工群众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
三、求真务实,突出重点,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新组建的工会班子要在正常开展好工会各项工作的同时,集中时间和精力,重点抓好辖区基层工会组织的建立健全工作,夯实已有工会建设,健全工会组织网络,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起来。广大工会干部、工会代表们也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将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协调、开拓创新、廉洁勤政、真抓实干的坚强战斗集体。
各位代表们、同志们,相信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将为我办事处在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会工作指明方向,为推动工会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会后,希望各位代表把本次会议的精神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认真执行大会决议,确保各项任务目标顺利实现。
同时,我们要以提升服务大局、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为目标,进一步增强自己的政治素质、大局意识、群众观念,牢牢把握住工会工作合理的发展方向,努力找准位置,切实发挥作用,适应新形势、拓展新思路、明确新目标、开创新局面,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