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德育为首,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
1.坚持德育为首,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学习实践魏书生教育思想,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七个一分钟”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创新德育途径和方法,突出实践体验,促进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优化育人环境,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发挥家庭教育在育人中的基础作用。完善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进一步提高育人质
量。
第二篇:培养学生正确跑步的方法和坚持跑步锻炼
发展躲避球运动激发学习兴趣
宝山中心校体育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体育课题研究计划:发展躲避球运动激发学习兴趣提出如下几个步骤:
1、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把躲避球运动应用到体育教学游戏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身体平衡能力,发展身体协调性以及反应能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把躲避球运动应用到教学中,能让教师感受到游戏教学中应用躲避球运动的研究方法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的提高,解决他们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是行之有效的。
2、课上的交流与讨论
我们要针对躲避球运动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进行多次公开课的研究与讨论,最终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其能够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并且能够制定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应学校体育的发展。通过课上的交流与讨论能让教师感受到把躲避球运动应用到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能激发教师对课堂教学境界的不断追求。
3、定期比赛
通过比赛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在学校中良性发展下去,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典型的校园体育文化,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教师从中感受到体育教育的乐趣,使其能够自主创新努力科研,能够在体育教育事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宝山中心校体育课题组
2014年3
第三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法和途径研究
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措施思考
-以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为例
电子信息工程系 丁克英
【摘要】: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出路,也影响学院的发展。本文针对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缺陷,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坚持学生为本,完善德育教育体系,提高学工队伍能力素质和校园文化层次为主要措施,思考探索适合我院学生工作实际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 综合素质 培养方法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结构的完善与提高是学生工作的根本任务。随着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仍存在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种种缺陷。如何克服这些缺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我院学生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在对学生现状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措施。
一、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缺陷
目前我院学生均为九十年代后出生,多为独生子女.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受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观念等影响,使他们呈现出很多问题:
一是表达能力与企业需求有一定差距。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将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作为一项必备素质,但我们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用规范的格式去写报告,不能完整描述一个项目运作的过程,欠缺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技巧。
二是责任感及团队意识不强。团队协作精神体现于细节之中,而 我们学生很多比较固执,个性色彩纷呈,不能善解人意,以自我为中心,如去企业面试时不修边幅,从而失去录用机会;在餐厅或教室等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参加社团活动只在意个人得失等等。
三是自理能力和礼仪修养较弱。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文明素养,这是他们独立走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一步。我们学生中抽烟、喝酒、熬夜上网、睡懒觉、缺乏锻炼、做事懒惰等不良生活习惯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不懂得尊重师长和同学,不了解人际交往的态度、方式、方法和礼节;心理承受能力弱,不善掌控个人情绪,不能客观看待社会,制约了健全人格的形成。
四是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形象等职业素养,而我们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没有吃苦精神,主动培养的意识较弱,加之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引导,因而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较弱。
二、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
我院2008年建校初期是从中专学生教育起步的,目前很多方面仍有着很深的“中专烙印”,而中专学生的管理理念、模式、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目前学生教育的需要。针对我院学生素质的种种缺陷,应教育引导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把“三个学会”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才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
(一)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首要任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先师孔子德育内容的全部精髓,是做人的根本。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就要紧紧围绕这“八德”开展教育。
一要讲“孝”,即孝顺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还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学校、感恩社会,这是大“孝”。
二要讲“悌”,即兄弟姊妹之间的友爱和相互帮助。扩而充之,对待朋友、同学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相互谦让。
三要讲“忠”,即要忠于祖国和人民,这是每一个国民的责任。还要教育学生“忠”也体现在要忠于集体和自己的职责。
四要讲“信”,即对人言而有信,不失信用。将来服务社会时,“言必忠信,行必笃敬”,说出的话,要有忠有信,不欺不骗;所做的事,有恭恭敬敬的态度,不敷衍了事。
五要讲“礼”,即要熟悉不同场合人际交往的态度、方式、方法和礼节,做到仪容端庄、服饰得体、举止优雅、表情亲切、言语文明。“礼”还体现在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和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各种道德规范。
六要讲“义”,即有正义感,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同学、朋友要有道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
七要讲“廉”,即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养成大公无私的品德。
八要讲“耻”,即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耻”也是自尊自重。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误就改,为当所为,是勇的表现。
(二)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从目前学生学习的现状来看,则存在不少的问题,诸如学习目标模糊、动力不足、毅力不够等问题。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转变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找准学习方向,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一要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和意愿。学习不仅是提升素质增强能力之道,还是一种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面临当今社会的种种挑战,根本的措施在于加强学习,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意愿和志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习做为生命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二要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机会。要告诉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时,千万不要犹豫,一定要赶快踏出第一步,不能丧失自己的斗志,个人心灵的富有,将是生命力的源头活水。
三要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信息社会,各种出版物和广播、电视、函授、网络等等,都是学习的媒介和渠道。只有熟悉多元的学习渠道,掌握多样学习方法的人才更易于开放和进步。
四要引导学生注重课外学习。不能把学习与获得学历或文凭画等号,获得学历与文凭以外的学习很重要,只有在获得学历基础上不断学习不断充电的人,才能够与时俱进。
(三)教育引导学生学会生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 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普遍和激烈,竞争让每个人都感觉到了生存和工作的压力。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更好地工作和生活,必须注重学生适应社会生存能力的培养。
1.自理能力
一要学会心理自理,要会调控自己情绪,能客观看待社会。二要学会学习自理,做到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三要学会生活自理,做到会做饭洗衣、会穿着打扮、会打理财物、会保护自己。
2.表达能力
熟悉各类文种写作格式,表述准确、清晰、简明。能把要介绍的内容讲述出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声音明快,语速适中,语调自然,音量适度。
3.团队意识
学会欣赏、懂得欣赏同学和朋友,不分地位和资历,平等待人;同学朋友之间互敬互重,彼此包容,善于沟通,和谐相处;要有责任意识,不仅要对错误负责,对自己负责,更要对团队负责、对团队成员负责。
4.文体素养
在校期间尽可能的掌握一门体育技能,拥有一项艺术爱好,这样可以丰富业余生活,提升人生品位,受益终生。5.职业素质
对以后从事的职业有客观认识和准确定位,并能制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掌握职业所需的专业理论知识、技术能力或操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健全的职业心理和独立完善的职业人格。
三、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措施
把培养社会需求、家长满意、综合素质强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质就是学生适应社会生存本领的培养,因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贴近学生成长的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师资师德建设和基础投入,注重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培育,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转变教育工作理念,完善学生工作思路
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励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爱是人的基本需求,也是沟通的桥梁、教育的有效手段。对我们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较为厌恶理论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常常被当做落后生看待,自尊心和上进心受到过不同程度的伤害和打击。如果我们不能在教育中避免触动他们脆弱而敏感的心,不能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学生就会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教育的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院学生德育教育要取得良好效果的必要条件是从生活、学习、发展等各个方面切实关爱学生。
二要树立服务意识。我们过多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强调管住学生,让学生听话。学生工作者做的较多的是“执规必严,违规必究”,而忽视了学生内心的需要和感受。机关各部门扮演的是管理者的角色,学生除了服从学院规定而别无选择。这实际上是对学生人性和个性的抹杀,容易导致学生缺乏独立人格、盲目服从或抗拒管理;出现极端或者引起某些心理障碍。我们要明白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而且还是学校教育的投资者,是学校教育资源的合法消费者。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从过去管理学生为主,转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提供帮助、为学生解决困难为主上来。三要完善德育教育体系。从2008年我院第一届学生开始,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学生、管住学生,主要的精力围绕学生的一日生活制度做工作,虽然开展或尝试了一些教育活动,但是收效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教育的内容不系统不全面,学生在校三年应该接受哪些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没有认真分析和梳理;二是针对我们学生的特点,开展哪些内容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没有认真研究。所以,要科学的制定我院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方案,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规划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形成切合我院学生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思路。
(二)从提高教育能力入手,抓好学生工作队伍建设
目前我院学生工作队伍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系行政副主任和学生处(团委)老师组成。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这支队伍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有较强的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大局意识和服从意识也比较强,但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能力比较弱,不能满足学生现实需求和学院发展需要。主要原因,一是个人学习研究不够,能力提高不快。由于我院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一些对学生学习、生活场所负有管理职能的部门不能充分履行其管理学生事务的职责,而让学工人员成为代职者,甚至连学生的课堂秩序、阅览室、电脑室、食堂用餐秩序、卫生管理等都需要学工人员的组织和参与,致使他们很难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导致对思想素质教育的本职工作缺乏学习和深入的思考研究。二是学院政策导向有偏差,从我院建校初期,学院对这支队伍的工作要求,强调最多的是“管”,弱化了“教”和“育”。
首先,学生工作的重心应从“以管代育”转到“以教为主”上。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完善,学生管理的各项制度已满足学生日常工作的需要,当前学院学生管理工作按照“基本管理靠制度,日常管理靠学生”的思路,基本可以完成学生管理工作。把学工队伍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学生的教育和服务上,符合现阶段我院学生工作的实际。
其次,要提高对这支队伍教育能力的要求,把会不会开展学生教 育、能不能做学生思想工作,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促进这支队伍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第三,学院要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提高教育能力的培训。要充分认识到学工队伍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人成才,直接关乎着学院的建设发展。
(三)认真研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学生工作考评制度 从2008年建校开始,我院在学生考核和评价方式方面一直沿用传统教育的方式,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考核,偏离了高职教育以能力为重的本质特征,因此,建立健全符合我院学生实际、科学合理的考评制度,对促进学生成人成才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好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教育目标,制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教育培训内容,根据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制定相应的考评标准,使学生通过接受在校三年的德育教育和培训,能够达到懂得如何做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具备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其次,把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作为学工队伍考评的主要指标。要弱化学生日常性纪律管理在学工队伍月、学期和学年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强化学工队伍在教育能力和教育实效方面的考核比重,以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衡量学工人员的工作实效。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保障工作 校园文化是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是学院的精神和灵魂。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提升学院的品位与声誉,并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院建院以来,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以校园文化影响人、塑造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如文体活动场地简陋,素质拓展缺经费、少场地,青年教师人文素养不高、服务意识较弱等等。
首先,学校领导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为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要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方向,从机构上给予落实,从人员上给予保证,从经费上给予支持,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实现持续发展。
其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拓宽活动领域,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提高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鼓励学生成立各种校园社团,拓宽第二课堂的领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和发展的机会。组织学生运用专业技术到社区去服务,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这样既延伸了校园文化活动的范围,又让学生树立起服务社会和关注社会的意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既能锻炼才干,接受教育,还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乐观向上的性格,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等,这是形成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的根本是传授知识,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而培养人的根本是“爱”。我院从教育教学的管理者到教育教学的实施者,只有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坚持以生为本,树立服务意识,我院学生工作才能不辱使命,无愧于学生的需要、家长的期望、社会的信任。
参考文献:
【1】吴海清,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途径的探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赵居礼,试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工作理念的转变。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3】王继辉,高职“问题”学生德育途径探析。中国电力教育,2008,(1)。【4】王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交通职业教育,2007,(1)。
第四篇:邬晏书 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公民素养的培养
邬晏书 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和公民素养的培养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学体现出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样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它是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人文精神概括并包容了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加强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1、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历史史实,用榜样的力量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就是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对未知的世界表现为好奇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而历史教材中敢于创新的人物和事迹多不胜数。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把创新榜样制作成鲜活的素材,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其次以评价历史人物的留白艺术为手段,引导学生发展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历史人物的事迹是评价这个历史人物的最基础的标准,而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历史人物会有不同的评价。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历史人物的认识,结合对历史人物的个人见解,并根据自己兴趣所向的不同收集大量资料对人物进行评价论证。给学生留下教学的空白,提供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亲生体验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去填补历史。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在的创造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更多的学生能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
2、科学情感的培养情感是一种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表现为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历史教学不仅要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感染,同时要把这些情感付诸于行动,才会形成个人的品格、个性。这样,历史教学才是有效果的、有用的。
3、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意识就是对社会的关注,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公德意识、人生价值是公民意识培养的三大目标,同时也是我们历史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社会,关注生活的能力,使学生有社会意识与社会责任,勇于承担责任,使学生成为具有人文素养的合格公民。
4、美育的培养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美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欣赏美、感受美,并且学会在生活中创造美。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他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
第五篇:南亨中心小学关于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实施方案
南亨中心小学关于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办学整体水平,按上级有关文件之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会议充分研究讨论,制定出该实施方案,以指导此项工作有序全面进行。
一、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与基本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构建以科学文化教育为基础,以道德规范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和实践创新教育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覆盖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体系和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全面主动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竞争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习做事,学会学习,学习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内容和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全面推进新课程的实施,严格按部颁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执行教学进度。教师要把握不同学科对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不同作用,自然科学学科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探索精神的培养,人文学科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各学科课堂教学都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精选教学内容,切实改变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要大力推行启发式教学,强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控制教师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预习、思考、练习和说、写的时间。要认真上好信息技术课等,每周至少开设1节阅读课和半天劳动与社会实践课,并开设写字课(每天中午),要将安全逃生避险教育列为每学期开学第一课。
2、在德育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基本国情教育、时代精神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两次形势政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举办一次专家专题讲座;以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八荣八耻”教育为基础,每学期专题开展公民道德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活动;每周开设一节“党的基本知识进课堂”课程;有重点地进行学风训练、校规校纪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应对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意识、竞争意识、守纪意识及吃苦耐劳精神、顽强拼搏意志和开拓创新品质。坚持开展一月一主题的德育教育活动,具体为:一月礼仪教育月、三月安全教育月、四月革命传统与市情教育月、五月感恩教育月、六月法制教育月、九月信息网络安全与科技创新月、十月国防教育月、十一月艺术活动月、十二月读书活动月。
3、在体艺、健康教育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锻炼习惯。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通过科学安排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以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要有制度、有组织、有要求、有记录。开展以学生自主活动、广播体操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大课间
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展书法、绘画、合唱等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和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每个学生至少要参加一次体艺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骨干教师队伍,以“适时、适度、适量”为原则,开设每学期不少于3课时的以生理、心理健康为重点的健康教育课,同时举办知识讲座、报告会、咨询会等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常识,突出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常识、社会的适应能力、如何应对紧张情绪等方面的教育。开设学生心理辅导咨询室,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积极化解学生各种心理问题。
4、在团队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引导和组织学生竞选轮流担任班级、少先队干部,给更多学生以锻炼的机会。进一步完善 “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学生、学习积极分子、先进集体等各种形式的表彰奖励制度,通过学生身边的榜样,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共同进步。发挥团队组织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主力军作用,不断优化校园活动机制,加强团队活动的品牌建设,在形式和内容上大胆创新,精心设计和开展 “艺术节”、“读书节”等形式新颖、吸引力强、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活动,要使学生参与面要达到100%。
5、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加强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校内,坚持以文体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班级、年级、兴趣小组等为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要参加一次上述活动。联系或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定期到基地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农村、敬老院、卫生院等单位和社区,开展生产劳动、勤工助学、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教育为社会服务,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校各部门和全体教师必须切实提高认识,从对学生终身发展、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切实做好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工作。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工作,学校成立以校长肖炳炎同志为组长,副校长钟永和为副组长,其他行政人员为小组成员参与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认真做好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工作的整体规划,据实施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积极创造条件,并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为小学校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工作创设良好环境。并建立健全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工作责任制,落实校长、班主任、学科教师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3、规范办学,减负增效。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工作要与提高教师素质、规范办学行为工作紧密结合。要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及教师素养评比竞赛,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严格按照教育部、省、市有关规范办学行为的规定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正常休息时间和参加体育锻炼、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实现减负增效、提高素质和能力的目标。
4、强化督评,形成机制。建立学生能力培养工作综合考评制度,把重视和做好学生能力培养工作并抓出成效作为校长任用、教师晋级、评优评先以及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推动不力、走过场、问题较多的部门及教师班级,要限期整改,并予以通报批评,领导小组将定期对加强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最终将此项工作列入教师目标考核内容。
南亨中心小学
2010年2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