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调研报告 2五篇

时间:2019-05-14 10:05: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州大学城调研报告 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州大学城调研报告 2》。

第一篇:广州大学城调研报告 2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调研报告

一、为解决公司机房项目供电需深入调研“三联供” 为解决机房建设项目供电问题,在可研报告中提出建立“三联供”能源站是方案之一。但对建立“三联供”能源站的投入、占地、规模、运营等理解不多。公司领导决定对该项目再做深入调研,并安排对目前国内标志性工程广州大学城的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进行调研。随即确立由宋汉民、陈明哲、范平组成调研组开始工作。

9月6日经过联系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总部朱主任安排,我们一行三人与九月11日傍晚到达广州大学城。第二天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站曾总派车接我们至“三联供”能源站,并安排站里安监部长陪同参观。

看到花园式的站区、整洁的站房、安静的环境、漂亮的主控大楼不觉肃然起敬。站区布臵井然有序,远处有燃气计量间、冷却塔、制水车间、维修间,近处很紧凑的放臵燃汽轮机(双轮发电机)间、余热锅炉间、蒸汽轮机(发电机)间、制冷机间。为减少噪声干扰整个车间都是被隔音板封闭。四台入网升压变压器露天整齐摆放。设备布臵相当合理,占地约4万平方米。安监部长带领我们边参观边介绍,从能源站系统流程到投资建设及运营智能化管理,介绍的非常清晰。又带我们进入生产区参观了余热锅炉、燃气发电设备、4台上网升压变压器、输电控制间、制冷室间及总控室。

看到总控室里电脑自动随机显示的各分区的温度、压力等数据,真是感到该“三联供”能源站的分散控制,集中智能化管理的运行是多么的先进。随后我们又和总控室的技术人员进行了技术交流和索取了一些文字资料。下午我们返回驻地。

第二天,我们调研小组对调研情况进一步深入学习及讨论,形成了许多共识。我们于14日晚回到北京。

二、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三联供”介绍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占地11万平方米为广州大学城18平方公里区域内10所大学20万人提供、热、冷、电能,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分布式能源站。该能源站规划容量为4x78MW(4x7.8万kW),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6.8亿元(包括四台上网升压变压器)的2x78MW已于2009年9月实现“双投。正常运行每年上缴5000万利税。

该项目能源利用率78%。相当同容量火力电站机组,相比较每年减少CO2排放24万吨;减少SO2 排放6000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下面是广州大学城能源站“三联供”规划系统图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规划流程

燃气轮机→发电机→余热锅炉↘(热水)→蒸汽轮机→蒸汽发电机→压缩制冷(以上能量数据以下建成论述为准)。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依靠2台燃烧天然气7.8万千瓦机组,向大学城内10所大学及周边20万用户提供全部电力、生活热水和空调制冷。“天然气进来以后,进入燃气轮发电机发电,这是第一次利用。它产生的高温烟气送到余热锅炉,生产中温、中压的蒸汽,继续推动蒸汽轮机做功发电,这是第二次利用。第三次是把前一过程中产生的低压蒸汽重新补充回蒸汽轮机里做功发电,增加发电量。第四次是将整个发电过程中形成的150摄氏度高温烟气利用起来制备热媒水,供大学城的生活热水。第五次利用是把热媒水给热水型溴化锂机组作为动力热源进行制冷。”

该能源站的燃气轮机用美国普惠的FT8-3wift双联60MW;余热锅炉是中船重工集团703所研制的两台中压和低压带自处氧,尾部制热水卧式自燃循环、无补燃型露天布臵的预热锅炉;蒸汽发电机是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生产。配18MW、25MW发电机各一台。锅炉补水用RO横+ED1(电去离子)系统制水,无强酸、强碱产生。生和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化

广州大学城能源站CDM①获联合国EB批准注册,开辟了国内唯一项目成功注册CDM先河。

该项目由广东天联工程有限公司和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设计。

三、广州大学城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系统(DES/CCHP)项目建设的背景

2003年1月,广东省政府按照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理念,高标准地建设了一个占地18平方公里、容纳25万大学生的大学城。由于广州市98%以上的煤炭和油品需从省外调入,电力主要依靠省网供应。夏季峰期空调负荷比率高达40%以上,峰电缺口达100多万kW;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全省酸控区面积已达63%,直接经济损失40亿年;“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况,能源结构、水环境等都离生态城市有一定的距离”。鉴于此,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委托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制订了《广州大学城能源规划》,包括800万平方米建筑物主体节能设计规范、基于区域供冷(DCS)的冷热电三联供的分布式能源系统(DES/CCHP)、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和能源系统建设运营机制等内容。DES/CCHP和DCS方案先后于2003年6月和7月通过了国内权威专家的评审,随后付诸实施。

四、广州大学城冷热电三联供能源系统(DES/CCHP)项目规划的技术方案

广州大学城区域能源站一期,是以2×78MW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基础的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燃气能的38%先经燃气轮机转换为电能,500℃左右的烟气在余热锅炉产生4.0MPa蒸汽,然后进抽凝式汽轮机进一步作功发电;可以抽出部分0.5MPa蒸汽供给第一制冷站的溴化锂吸收制冷机。余热锅炉排出的约50℃~100℃烟气用于加热生活用水,不足热量用蒸汽透平冷凝潜热补充;集中生活热水系统60℃,供应24万人。燃气能源利用效率达到80%以上。其中,分布式能源系统为2×78MW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汽轮机分布式能源站DES,包括电力接入系统和热水部分及输送管道的建设总投资为l2亿元,等价可满足大学城17万kW的高峰电力负荷。按照测算的大学城电网峰荷为18万kW,以传统的电力建设模式(电厂+主干电网的投资1万元/kW、输送损失7%)计,须增加初投资为19亿元;采用DES/CCHP可节约投资约7亿元,同时可节约一次能源7.7万tec/a,节能25%。

区域供冷系统DCS,总容量为11万冷吨(RT),规划4个带有冰蓄冷系统的冷站,一期承担350万m建筑物的空调负荷。其中,与能源站在一起的第一制冷站部分采用蒸汽吸收制冷;其余3个冷站由能源站直供电压缩制冷。各站均设有蓄冰装臵,采用内臵翅片换热器外融冰式金属盘管共计342套。系统通过蓄冰可降低高峰负荷用电量,实现削峰填谷,同时实现大温差供冷,加上水泵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可大大降低冷量的输送能耗。冷冻水主干管网采用直埋地敷设的DN200至DN1000预制发泡聚氨酯保温的碳钢管,总长约110km;末端换热间总数283间。自控部分采用工业以太网硬冗余系统,以光纤和电缆介质组建大型Profibus现场总线通讯网络,控制点数超过l1000点。自控系统能自动、实时采集系统所有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末端负荷状态等参数,并实施过程控制;采用先进的空调负荷预测和优化控制软件,系统可满足末端用户波动较大的冷量需求。

五、广州大学城DES/CCHP项目的启示

鉴于该项目的内容、规模和区位条件,如果能够按计划招标、建设,成功投运,无疑将会极大地促进中国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的冷热电联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设和推广应用。同时对天然气下游市场的开拓、城市能源供应系统的革新、电力建

2设的战略走向,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然而近5年时间过去了,在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暴涨的格局下,项目迟迟不能完成和给出全面的示范效果,加上种种原因造成过渡方案运营的售冷价格较高,使人们对该项目的可行性产生了许多疑问,并对后来陆续拟上的项目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总结经验教训,对得到重要的启示分析如下:

电力系统的早期规划、早期协议非常重要。根据国外的DES/CCHP与电网公司多年交锋和磨合的经验,在广州大学城DES的具体条件下,双方必须尽可能早议定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一)建设阶段,由能源站而不是电网公司投建岛上110/10kV变电站,在110kV与电网联接,并自建l0kV供各用户的电缆网络。原来设施的拆迁费用,由省财政负担,不让电网公司吃亏。

(二)正常运行时,能源站通过自建10kV系统向各大学直供电,不足部分按市场价格从110kV侧向电网公司购电,并应按照季节、昼夜负荷变化规律提交年用电计划,以利于电网调度平衡负荷。

(三)DES停机,需由电网临时供应较大负荷时,按照国外惯例以正常电价的110%~115%支付电费;110/10kV备用变压器的容量电费,双方协议确定,该缴就缴。

(四)7、8月暑假期间,DES充当电网的调峰机组,按电网调度开停机,亦按峰电价格上网。

上述既是DES的成功安全运行所必须,也是双方互利双赢的前提。

六、对广东大学城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的共识

(一)循环经济节能高效

能源站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基础上,还采取多种措施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进一步提高效能。系统输入一次能源后,经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蒸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余热锅炉供低压蒸汽和利用余热锅炉尾部烟气制备热水几个环节,实现一次能源的多次利用。高品位的一次能源用于发电;低品位的高温烟气用于供热制冷和二次发电,系统的综合能效达78%。而且经余热利用后,余热锅炉排烟温度由140摄氏度降至90摄氏度,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实现了“安全、高效、环保、低碳”的理念。

(二)综合利用效率高

能源站建在大学城附近(5km),实现区域内各种能源的就地生产、就地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能源输送损耗,加上能源的梯级综合利用,一次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得到大幅提高。项目又符合我国关于优化天燃气实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天燃气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有关规定,在节能排序中仅次于水电和核电。正常经营年份可向国家财税上缴5000万。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清洁能源绿色环保

能源站以洁净的天燃气为燃料,才用先进的燃汽轮机发电设备,大大减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其中氮氧化物的排放与同规模的燃煤发电厂相比减少了80%,与燃气电厂的国家排放标准相比减少了36%;二氧化硫、粉尘的排放几乎为零;二氧化碳排放与同规模常规燃煤发电厂相比减少了70%,二氧化碳减排量理论上每年可达18万吨。同时锅炉补水采用RO膜+EDI(点去离子)系统制水,武强酸性、强碱性废水排出。生活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厂区清洗、绿化灌等,从而实现废水零排放。噪音治理达到城市二类标准(白天60分贝,夜间50分贝)。

(四)分布式热、冷、电能源三联供前景广阔

发展分布式能源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进过运营实践其优势尽显无疑。传统的活力发电厂,煤燃烧的利用率是35%;用煤做燃料的发电供热的热电厂,能源利用率仔45%而大学城能源站的能源利用率在78%的基础上还有提高的余地。广州大学城能源站作为全国首个最大的分布式能源站示范效应显著。并获得2010年“中国分布式能源十年标志性项目”称号。广州大学城能源站的建设运营为我国分布式三联供能源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合理利用天燃气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智能电网建设起到了重要示范推动作用。必将成为我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集约化发展、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华电领军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建设 华电“三联供”还在建项目有:

1、在天津北辰区建2x60MW,投资6.42亿,占地11.6万㎡。运行形式为:燃气轮机→发电机→蒸汽轮机→蒸汽发电机→余热锅炉→制冷;

2、华电新能在上海投资8.5亿建3x60MW三联供;

3、华电在惠州投资37.5亿建4x39万kW三联供; 到2015年,华电集团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装机将达到229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到2020年力争建成1000万千瓦发电能力

七、国外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应用情况介绍 早在九十年代国际上已有专家表示,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将给世界能源产业带来一次革命。目前,世界各国对发展分布式能源均非常重视,比如丹麦、荷兰、美国、日本等国,都在分布式能源方面制订了相应的国家政策和法律,鼓励和支持分布式能源的推广和建设。

国际上,对于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早已得到广泛的使用和认可。美国为了增加分布式能源站的开发利用,为其设臵了税收减免和简化审批等优惠政策。截至2002年末,美国分布式能源站接近6000座,到2010年,已有20%的新建商用建筑、5%的现有商用建筑、25%的美国能源部热电联产项目使用分布式三联供系统。未来规划中,美国政府还将进一步推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规划,并制定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力争2020年,50%的新建商用建筑、15%的现有商用建筑,采用“分布式热电联产”模式。

据统计,欧盟1997年,分布式能源站已经多达9000多台,对该能源站的支持还表现在价格补贴、低利率优惠贷款和将环保所得税作为投资款返还工商业等政策上。英国,高质量的热电联产项目可申请政府关于采用节约能源技术项目的补贴金,在过去的20年中,已超过1000个分布式能源系统被安装使用。丹麦,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达到100千瓦以上的,政府会有30%的补贴。荷兰,分布式三联供发电可以享受优先上网发电。

日本以天然气为基础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项目发展最快,而且应用领域广泛。其政府曾出台多项优惠政策以致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从立法、政府补助、建立示范工程、低利率融资以及给予建筑补助金等角度来促进能源开发及节能事业的发展。

从国际的政策、财政、资金支持角度出发,不难看出分布式能源在国外新能源发展利用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对其的青睐和重视。

八、国内对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的认识

我国也跟随着国际的步伐,把开发和利用天然气当做节能减排、改善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已经采取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冷热电三联供项目的发展。其中西气东输、广东进口液化天然气、东海天然气开发等大型项目的全面实施,为推动了全国天然气能源建设书写了新篇章。

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与美方签署了合作意向书,其中“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容量达5000万kW”。

今年10月1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家部门首次发文明确鼓励该产业发展。

《指导意见》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给出的定义是:利用天然气为燃料,通过冷热电三联供等方式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负荷中心就近实现能源供应的现代能源供应方式。

在项目类型上,《指导意见》将重点放在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和楼宇分布式能源系统上,包括城市工业园区、旅游集中服务区、生态园区、大型商业设施等。在设备方面的计划是,2015年前完成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主要装备研制。到2020年,在全国规模以上城市推广使用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初步实现分布式能源装备产业化。

《指导意见》指出中央财政将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发展给予适当支持,各省、区、市和重点城市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出台具体支持政策,给予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一定的投资奖励或贴息。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实施且符合相关税收政策要求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此次意见专门提出,各地和电网企业应加强配电网建设,电网公司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纳入区域电网规划范畴,解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并网和上网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电网企业及单位研究制定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电网接入、并网运行、设计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及运行机制等体制问题。

国家发改委今年七月10日下发通知,下达首批国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中央财政将对首批示范项目给予适当支持。这意味着国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大规模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按照前期计划,“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并拟建设10个左右各类典型特征的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域。此次首批公布的4个项目包括,华电集团江苏泰州医药城楼宇型分布式能源站工程(4000kW)、中海油天津研发产业基地分布式能源项目(4358kW)、北京燃气中国石油(601857,股吧)科技创新基地(A-29 地块)能源中心项目(13312kW)、华电集团湖北武汉创意天地分布式能源站项目

我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以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为主。据了解,目前国内三联供装机总容量500万千瓦(一说230万千瓦),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还有很大差距,主要原因是缺乏相关政策、标准。

近几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能源网等都纷纷发出倡议,倡导利用天然气发展小型冷热电联供。现在,这种小型的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已经在我国出现了,如上海黄埔区中心医院、浦东国际机场、北京燃气集团大楼等都建立了这种系统。与此同时,为了缓解现今电力紧张的局面,广东省也决定将天然气发电同分布式能源站冷热电联供相结合,在广州大学城建设了广东省首个分布式能源站。

随着多种天然气气源大量应用,未来势必会带来能源结构的一次重新调整,届时可以在宾馆、酒店、医院、大型办公大楼,新开发区等场所采用这种新型的能源供给方式,它投资小、见效快,既可以缓解大电网的压力,又可以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能源的使用结构及使用的安全性、保护环境、增加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突出的贡献。

九、“三联供”能源站技术特征与效益分析

(一)综合效率高

一般普通的火力发电系统,输入热量按100%计算,扣除送电损失约2%、未利用的排热约60%、其发电效率约38%。而对清洁能源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同样输入热量按100%,发电占25%~40%,排热利用占40%~50%,如果把用电和用热分配好,综合效率可以达到70%~80%,而没利用的排放热仅为20%~30%。因此,天然气冷电热联供系统由于增加了排放余热的利用,其综合效率比普通的火力发电系统高约30%~40%。

(二)节省能源

天然气燃烧可得到1500℃的高温能源,将这部分能源由高到低进行多阶段的利用,可以把制冷、采暖、电力和卫生热水等优化整合为一个新的、统一的能源系统,可实现不同形式、不同能量的梯级利用,以获得整个系统最佳能量综合利用效果。

(三)有利于电力负荷的调峰

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可作为传统电力系统的补充调峰,更好地保证电力供应。在用电高峰时,能使电力负荷平均化。夏季城市大量使用电力空调时,电力负荷会在一段时间内出现负荷高峰,同时夏季也是用气的低谷时期,有富余的供气能力。通过利用天然气冷热电联供可在满足高峰用电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排放余热来制冷,也可减少电力调峰装臵投资和运行费用,用电负荷得以改善,更好更充分地发挥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功能。

(四)经济性较好

配备有冷热电联供系统发电设备的单位,可以减少对电网电力的使用量。虽然天然气费随着天然气用于发电的需求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由于排放余热的利用使其他热源设备减少,整体来说能源费用大大降低。

另外冷热电联供系统虽然比原来系统设备费用增加了,但可减少变电设备,并可兼作应急用发电设备,也减少了自备应急用电设备的费用。

(六)增强了能源供给的可靠性

冷热电联供系统在保证商业电力电源的同时,也可保证供冷供热设备的多渠道,并且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可作为防灾设施使用。对原来的用电系统,需配备应急发电机。而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发电设备便可作为电力公司供电的应急发电机。在供热方面,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排放余热利用可作为供热热源,增加了供给的可靠性。

十、布式式能源站是解决我们机房项目供电方案之一 这次参观的广州大学城“三联供”能源站无论从规模上、设备选型、智能化管理都非常适合我们借鉴。2x78MW可满足我机房项目用电最大需求量方案,1x78MW可满足我机房项目最小用电量方案。我们可以把“三联供”作为我们一级供电需求的一路电源。以下分析我们如上“三联供”能源站几个设想。

1、自建“三联供”

因三联供预热锅炉有40m烟囱,要满足我们9.8万kVA(最大方案)用电量,需占地2~3万平方米,这就需要另寻地块。如在现有地块建设,就需要缩减其他项目面积。如在现有场地可腾出2万平方米地块,建一1x80MW“三联供”能源站解决我机房所需供电一路电源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2、和其它金融单位合建,就要和其沟通。这也需要另寻地块。运营管理会有利益之争。

3、根据以上论述国家对天然气分布式“三联供”能源站的支持及绿色环保的要求,我们建议海淀区政府在创新园适当位臵建设4x80MW“三联供”能源站,既解决了整个创新园区35万人的热、冷、电问题,又解决了金融单位用电量大的问题,每年还给国家上缴1亿元的利税。投资估算:占地10万平方米;设备总投资12~17亿。这的确是一不错的方案。

注①:清洁发展机制(CDM)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COP3(京都会议)通过的附件I缔约方在境外实现部分减排承诺的一种履约机制

附图:

广州大学城能源站效果图

分布式能源站生产流程图

广州大学城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生产厂区

高达40米的烟囱

配电室内部

溴化锂制冷机组

能源站总监控室

能源站主控室监控屏幕

第二篇:大学城调研报告

大学城调研报告

本大学城共占地约9000余亩,共9所院校,现只有在校师生约四万余人。各院校主要分布在项目东西两侧(东边三所,西边六所,均在经十东路以南),距本项目均在三公里以内。各校具体人数位置如下:

1、山东省电子技术学院

总人数:约5000人

位置:在本项目以南约500米

专业教室:约15个(电算,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基础,信息管理等)

教师数量:住校50人左右,老校约400多人,共约500人

占地:1000多亩

生源:全国招生,以省内为主

2、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兼并纺校)

总人数:4000——5000人

位置:在本项目以西500米

专业教室:7——8个(工民建,水电暖,电算,纺织等)

教师人数:240个左右

占地面积:700——800亩

生源:省内招生为主

3、省凯文科技职业学院(即三庆教育园)

总人数:700——800人(哈体与三联培训合并加入)

位置:在本项目以西约1000米

专业教室:5——6个(以电脑专业为主:机房,电脑等)

教师数量:40——50人

占地:约1000亩

备注:现住学生较少,总体教室约130个左右

4、章丘市高级中学(教师年轻化)

总人数:5500人

位置:在本项目以西约1500米

教师:500人

班级:95个(住宿学校)

占地:800亩

生源:济南整个地区,以章丘为主

备注:因学校是高中,封闭式管理,没有更多资料

5、山东省旅游学校

总人数:不到3000人

位置:在本项目以东约1500米

专业教室:9个

教师:200个

占地:1000多亩

学生来源:省内招生为主

6、山东省杏林科技职业学院

总人数:7000人

位置:距本项目约1500米(往东路南)

专业科室:40多个

教师数量:400多人

占地面积:1000多亩

备注:本学院分为医学院,建工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艺术设计学院,外语学院

7、山东省技师学院

总人数:8000人

位置:往东路南距本项目约3000米

专业科室:20多个

教师:400人

占地:1000多亩

生源:全国招生,以省内为主

8、财经学院

位于本项目西侧往南约800米,因刚开始建设故无法得到详细资料

9、山东省经济学院

建筑面积11万平米,占地418亩,8个系,13个本科专业,13个硕士点,3个研究所,教师434人,教授25人,副教授112人,讲师184人,在校生预计一万人。以上各校尚未完全迁移,1—2年内各校总师生人数还可增加3—4万人左右。学生男女比例6:4左右,各校工作人员,教职工人数现约4000—5000人,月工资在2000—4000元左右。学生每人每月平均消费水平在500—800元左右,其中20%在800元以上。他们除了每月200元的伙食费外,其余均为校外消费,校外消费多在章丘市内和济南市区。在未来的1—2年各校师生全部迁移后,在外消费约达到6亿元/年。各校除校内小型超市及食堂配套外,周围均无商业配套,附近只有芙蓉路一条沿街门面房。本项目建成后还将刺激在校生的消费力。预计本项目建成后,将吸纳大学城在校师生的8—10亿元的年消费额。

第三篇:广州大学城规划

一、大学城规划概况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经过专家论证研究,2001年3月2日,广州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将新造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作为广州大学城的选址。随后广州市城市规划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家单位参加广州大学城概念规划咨询工作。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在四家咨询方案的基础上,充分吸取研讨会和各大学的意见,编制了《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部,选址番禺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与琶洲岛举目相望,规划范围43.3平方公里。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市桥约13公里,距广州新城约17公里。

广州大学城的发展定位为国内一流的大学园区,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是“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新城市,面向21世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广州国际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生态化和信息化的大学园区。

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城市发展规划“南拓、东进”的位置上,在城市空间发展关系上,其选址正好位于广州的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有利于实现良好的城市功能互动,提高广州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在产业空间发展关系上,位于以IT产业为特色的广州新兴产业轴上,通过轴上的产业实体互动,形成“学、研、产”一体化的城市创新基地,有利于知识创新、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提高广州市的综合竞争力;在交通区位上,位于“广州高速公路交通、轨道交通、普通道路交通、宽带网络信息交通”四位一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中,大学城的多元交通需求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在文化区位上,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和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现代岭南生态文化,更有广州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周边地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广州大学城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广州旅游网络体系中,广州大学城正好处在“三线一中心”的东南水乡旅游线上,校园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将使广州大学城成为广州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广州大学城现有10所高校进驻。2004年9月第一批约4.5万名大学生已先行进入大学城,2006年9月在校学生人数约13万,2007年大学城全部建成后总规划人口预计将达到35万人,相当于一座中小城市。

二、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设计

(一)用地和人口规模。广州大学城规划范围约43.3平方公里,其中可建设用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大学城规划人口为35-40万人(包括村镇人口),其中学生人口约18-20万人,教师人口约1.5-2万人,员工人数约3-5万人。高科技产业从业人口约2-3万人左右,村镇人口5万人,不可预测人口3-5万人。

(二)规划理念。广州大学城发展规划采用了“TOD”(交通引导开发)的发展理念、“组团生长”的结构理念、“网络组织”的功能理念、“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和“数字化” 虚拟城市的概念。

▲“TOD”(交通引导开发)的发展理念

《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政府通过预先控制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并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带动沿线、沿站地区土地开发”的TOD发展模式。大学城的发展将与城市干道和快速轨道交通结合。

▲“组团生长”的结构理念

组团是一个开放的、可生长的系统,组团的规模和数量可根据高校进入的情况调节,每一个组团的发展并不影响其它组团。对于大学城来说,保持各学校的特色与资源的高度共享同等重要,在发展规划中,各高校相对独立的集中于某一组团内发展,而各组团的某些共享度较高的设施,如图书馆、实验室及研究设施等通过网络体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网络组织”的功能理念

大学城是一个活跃、创新的区域,它的物质空间、功能组织应当以有利于促进各种交流的发生、资源的共享为目标。大学城通过构造教学、科研、生活的功能网络及道路、绿化等连接网络,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

▲“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

大学城处于广州市生态结构的核心,同时它的功能本身也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学城发展规划“生态优先”的设计理念综合表现在道路和建筑布局、生态绿化网络的建立、生态区域的保护、较低强度的开发、公共交通的提倡等方面。

▲“数字化”虚拟城市概念

广州大学城是一个数字化的高科技城市,在网上可按照大学城的物质实态虚拟大学园区建设情况。虚拟大学城也有结构清晰的公共“空间”:一级共享的信息资源与大学城的城市级共享设施相对应;各分类信息服务器与组团级共享设施相对应。大学城的居民可以在网上走进和实际建筑相对应的虚拟建筑,居民还可在网上进行交流、咨询、服务等活动。

(三)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

广州大学城的规划结构重视大学城作为一个特定功能的“城”的特征和其作为一个大学集中地的特点。以资源的分级共享为原则,其空间结构层次为城→组团→校区。大学城作为一个特定功能的新城区的“城”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依托南北向交通干道和地铁站点形成的带状发展走廊上。在两个地铁站点的辐射范围内,布局了大学城的城市级共享设施,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商业中心和大学城所特有的中心,前者包括大型的商场、超市、办公等设施,后者如公共教学设施、城市公共图书馆等。在小谷围岛的中心,布局了大型的生态公园、体育中心和少部分低密度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等,以体现大学城作为广州生态结构中的“绿心”的特点。

校区作为大学城的基本功能单元组合形成分散的组团式结构,各组团围绕“软核心”(生态公园)设置组团级资源共享设施,组团具有自组织生长的可能性。组团规模以教学科研要求和大学共享设施辐射范围为标准确定,形成七个次级组团,组团的规模在2.5-3平方公里左右。分级组团内包括大学教学区、生活区、教学资源共享区。学生生活区布置在市级共享核心、组团级共享设施、教学科研区之间,便于充分利用共享资源。教学区滨江布置,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每一个大学组团而言,其主要活动的流向是江滨与核心之间的走向。因此,每个大学组团的向心绿轴就成为其功能组织的主要骨架。大学城的功能安排从江滨指向核心分层铺开,向心绿轴将它们串联起来。

大学城内的共享资源分为城市级、组团级、校区级三个层次。城市级共享资源与城市有着最为直接的交通联系,其共享的范围与城市的交通条件密切相关,大学城内将依托地铁及南北向便利的交通条件,集中设置商业服务业设施、文化设施、科研设施等。相邻的若干所大学的共享的教学设施形成组团级共享资源,如图书馆、学术交流中心、会议中心等,其间的步行距离应控制于五分钟之内,即半径400米左右的范围之内。校区级共享资源是指由学校、科研机构自己建设的、可在校区之间共享的资源如专业实验室、教学基地等。

(四)道路交通系统

大学城的对外交通主要通过南北向的京珠高速公路、小谷围岛中部南北向交通干道、城市中部快线和东西向的岛南滨江快速路、兴业大道、金山大道来解决。

小谷围岛内采用环形加放射的道路网络。主要道路为三条环路,其中外环路主要解决小谷围岛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中环路主要解决各校区组团之间的联系。小谷围岛南岸地区的道路网络采用格网式布局。小谷围岛南北两岸的交通联系通过二条隧道及地铁四号线解决。

为保持小谷围岛良好的生态环境,岛上大力提倡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并特别注意外部交通与内部公交的转换,以有效地减少岛内对小汽车的需求和依赖。

(五)绿化景观系统

小谷围岛绿化系统呈中心放射加廊道的结构,以生态公园为中心向四周发散、渗透,并与珠江和周边城市生态廊道相通。

三、广州大学城规划工作进程

▲2003年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视察广州大学城的建设情况,提出了要按照“四个一流”(一流的规划、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设、一流的质量)的要求,把广州大学城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大学城,并提出了2004年9月开始招生的目标。

▲根据大学城建设计划,大学城建设将先开发小谷围岛,岛上将布置10所高校,共14万学生。为了落实大学城的建设目标,市规划局积极组织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整体城市设计和校区组团详细设计竞赛、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和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等一系列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工作。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整体城市设计和校区组团详细设计竞赛。2003年2月27日至2003年4月7日,市规划局组织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整体城市设计和校区组团详细设计竞赛,共邀请了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15家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单位(联合体)参加。2003年4月18日,该设计竞赛完成专家评审。

▲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广州市规划局和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于2002年9月23日至10月13日举办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单位招标活动。参加本次竞标活动,共有三个投标联合体分别是:①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②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③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2002年10月29日,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和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组织了“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设计单位的评标会。根据评标结果,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办单位的联合体获得中标资格。2003年1月23日至4月11日,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受委托进行“广州大学城(小谷围岛地区)道路交通及市政工程综合规划”工作。该项目于2003年4月11日通过终审。

▲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大学城中心区为大学城南北向长约6.28公里的发展走廊(小谷围岛上约4公里),总用地面积约416公顷,主要建设功能为大学城城市级共享资源,包括商业金融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科研设施、信息共享区、体育共享区、会展及文化共享区以及岛中央的城市生态公园等。为了高水平、高标准地建设广州大学城中心区,特组织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咨询活动于2003年1月15日(北京时间)至2003年4月23日。本次咨询委员会邀请了英国理查德.罗杰斯建筑师事务所、美国SBA国际设计集团+ Ayers Saint Gross校园规划顾问公司组成的联合体、美国Sasaki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组成的联合体共3家设计单位(联合体)参加。于2003年4月底完成专家评审。

四、广州大学城五个校园组团规划中标方案介绍

第一组团(3)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广州市设计院

规划设计特点:

现状地形地貌,整体规划设计新颖。强调保护

校园用地内的绿化、山体,保留原有的水系,形成校园中的主水面。在道路布置、校园分区等方面充分尊重原有地段的自然地貌。

校园景观与城市及其它组团有强烈的呼应关系。中山和外语外贸两所大学的生态轴分别与滨江绿带和大学城主生态轴连接,使组团的生态规划与整个大学城的生态系统相交融。

第二组团(1)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规划设计特点:

1、突出“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在规划指导思想上结合现代化、人本化这个新世纪的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营造个性化的校园环境氛围。在校园文化上,体现校园的人文情怀。在校园道路交通规划上以人、自行车优先、人车分流作为设计原则,在资源共享区的周边设计一圈以人和自行车为主的道路广场。将各个教学区以及生活区流畅地联系起来。保证教学中心区内部以步行为主的安静环境。

2、规划方案根据广州市雨水充足,植物茂盛的气候特点,保护原有的山体、林地,并把它作为校园景观的主体。强调外部空间与建筑的同等重要性,提升了绿地规划的地位和作用,使建筑与环境形成多样化的互动模式。

第三组团(1)规划中标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设计特点:能分区明确,建筑布局紧凑、富有个性。

广东工业大学主教学区集中在东面,结合校区的自然高地,形成大学入口空间气势恢弘形象,公共教学区集中布局在校区东北面,紧临北面的生活区,体育区沿东西方向布局在校区北面,与生活区和组团平行相对。广州美术学院根据专业学部学科发展的要求,造型艺术学科设置在北面,艺术设计学科设置在南面。

规划设计特点:建筑均为南北朝向,促进空气流动。全面实现人车

分流。建筑南北向布置,呈现建筑“均好性”。建筑立面结合悬挑外廊进行遮阳设计,加强水平方向感、接地感和沿江感。建筑底层架空,较好地处理了建筑与地形的关系及停车问题。车流和停车集中在地面层,步行人流集中在二层共享平台和连廊,实现人车分流。

第四组团(2)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广州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规划设计特点:

1、以水为主题的规划特色。结合基地水网密集、两面临水的现状特点,校园布局强调以水体为灵魂,形成标志性的校园特色。对基地内的水系进行整理,并在中央放大为湖面,由水分隔出若干个花园绿岛,布置教学楼群,保证湖、岛、建筑良好的通视性。

2、组团式可生长的建筑模式。校区及生活区的主要建筑均采用组团式布局,并通过复合式的新型校园空间——信息廊,把组团联成一体,使建筑群呈现轴向可生长式的布局,实现建筑的分期建设。建筑朝向符合广州地区气候特征,首层架空有利于空间景观渗透。

第五组团(3)规划中标设计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规划设计所和广东省高教建筑规划设计院联合体

规划设计特点:

1、总体布局依山就势,空间整体性强,功能布局合理,有效利用现有土地。

该组团内拥有良好的现状自然生态,是全岛自然山水环境最有特色的地块。组团内共有13个丘陵。详细规划中充分考虑了规划布局对现状自然的尊重和对山体与植被的保护利用。以体系化、自然化和生态化的原则营造校园环境的个性化。

2、建筑布局北密南疏,朝向有利于通风采光。各功能区规划用地和设施配备相对集中,并有明显空间分隔,动静分区,各功能区之间通过道路绿化隔离,方便学校的教学组织和学生的生活规律,流线合理。

大学城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一组团规划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二组团规划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三组团规划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四组团规划总平面

广州大学城第五组团规划总平面

第四篇:深圳大学城调研报告

深圳大学城调研报告

六月三日至六月五日,夏啸飞、刘怡、朱华、陈扬赴深圳大学城考察,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办公室主任任老师和北大深圳研究院信息工程学院王新安副院长从他们的方面将深圳大学城总体概况和教育发展状况作了介绍:

深圳大学城总体规划面积3.8万平方公里,分东西两个校区。首期规划建设的西校区面积1.45平方公里。基建总投资规划为15.4亿元、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现已完成26.4万平米38栋楼宇建设,其中政府财政投入6.3亿元,国土资金投入2.25亿元,合计政府投入8.55亿元,社会资金投入1亿元,用于学生公寓建设。

西校区现有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三所大学现已招生办学,东校区为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现正在土建过程中,具体模式为政府拨土地,南开自己建设。

深圳大学城前身为虚拟大学城,主要进行网络远程教学,后来发展为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大学城西校区内所有硬件设施均由深圳市政府出资,后勤也包给政府。三个大学内有各自独立的宿舍、食堂、运动场。

大学城现有学生1500人左右,预计全部饱和可达8000人,目前正在建设公共设施体育馆----大运会标准,图书馆----深圳第二。两个场馆均向社会开放。

大学城已建和在建70余个研究中心和若干个国家级和省市级的重点实验室。

北大现有13座建筑,总面积19万多平米,建筑面积9万多平米,现有常驻学生700-800人。实验室16个,研究中心6个。这些机构,一部分是在合作协议中注明的,还有一些是北大老师自愿搬迁的关于校企合作方面北大表示,深圳市政府没有给予任何优惠政策,大部分都是学校自己联系的。北大有部分老师早期已与深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因此建立联系相对简单。

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师资,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北大本部教师,一部分是海内外招聘,还有一部分是本地招聘。

管理深圳大学城的单位早期为大学城建设办公室,现为大学城管理委员会,并成立了相对应的后勤公司来统一管理后勤事务,但是由于早期包揽的工作太多,导致人手不够,难以管理,而且,深圳市政府对大学城的投入力度已大为降低,因此现在后勤公司运转困难。

通过此次考察,感觉深圳大学城的整体学术氛围浓厚,环境优美,初具规模,不过区内配套设施简单,由于各校区各自为政,区内重复投资现象严重,规划不清。

教育发展部陈扬

第五篇:关于广州大学城固体垃圾的调研报告

关于广州大学城固体垃圾的调研报告

黄海清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510006,广州)

摘要:针对固体垃圾的危害,结合广州大学城的实际,对大学城的固体垃圾问题进行调研,并向同学做了问卷调查,了解大学城的固体垃圾现状和隐患,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关键字:固体垃圾 分类收集 管理 大学城 问卷调查

垃圾,即固体废物(Solid Waste),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1]。固体废物问题较之其他形式的环境问题有其独特之处,简单概括之,“四最”—— 最难得到处置、最具综合性的环境问题、最晚得到重视、最贴近的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垃圾以平均每年8%~9%的速度增长。而且城市固体废弃物人均产生量与人均收入水平的严格相关性[2],预示着废物的增加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城市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将加剧。广州大学城作为一个新兴的科学文化城,将近25万人在此生活居住,不远的将来人口将增加到40万,同样面临着固体垃圾的污染问题,并日益加重。因此,对大学城固体垃圾进行优化管理,很好地消纳固体垃圾,保护大学城的生态环境,将成为保护大学城生态环境的重要课题。

1.固体垃圾的分类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农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固体废物(Municipal Solid Waste):是主要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即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Household Waste)、医院垃圾(Hospital Waste)、商业垃圾(Commercial Waste)、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Waste)又称为渣土[3]。

2.固体垃圾的危害

目前广州市大概有1000万人口,日产垃圾量已经接近7000吨[4],并在不断地增加,大量地固体垃圾给环境和人类带来重大危害,主要的危害有: 2.1 侵占土地

城市生活垃圾的恶性累积,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灾难。据调查, 中国668个城市中至少有200个以上的城市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 城市周围历年堆存的生活垃圾量已达6*109T , 侵占土地面积多达5*188m2。2.2 污染水体

城市生活垃圾中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 并会将垃圾中的重金属溶解出来, 形成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任意堆放的垃圾或简易填埋的垃圾,其所含水分和淋入垃圾中的雨水产生的渗滤液流入周围地表水体和渗入土壤,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5]。2.3 污染大气

生活垃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解,能释放出有害气,危害周围大气环境,既是垃圾填埋场也会产生大量的填埋气体(L FG)造成大气污染。2.4 污染土壤危害农业生态:

堆放在城市近郊的垃圾,不仅侵占了大量农田,而且未经处理或未经严格处理的生活垃圾直接用于农田,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土壤理化性状产生不良影响。二是长期施用垃圾将导致农田中重金属含量积累。三是日益增多的有机合成材料和塑料及其制品,大部分未经回收利用随垃圾进入农业环境。破碎的塑料薄膜残体被埋入土中,阻碍了土壤水份输送和植物根系的生长,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2.5 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

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生活垃圾、粪便排放量亦在增加。垃圾堆放场是大量蚊蝇、老鼠、病原体的滋生传播源,潜伏着未知的暴发性时疫的危险。在一些垃圾堆放场附近,春、夏、秋三季苍蝇之多已到令人发怵的程度。令人吃惊的是,有些灭蝇药物喷洒一段时间后,苍蝇竟然对其有了相当的抗药性。2.6 易引起爆炸事故

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中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变为集中堆存, 只采用简单覆盖, 易造成产生甲烷气体的厌氧环境, 使垃圾产生的沼气量增加,危害日益突出,事故不断,造成重大损失。

3.大学城的地理人文条件

广州大学城选址在番禺区小谷围岛,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邻长洲岛,是未来广州的“信息港”。小谷围岛全岛面积约18平方公里,四面环水,拥有起伏的地形,连绵的水岸,良好的植被,丰富的文物古迹与特色景观。

图1.广州大学城规划图

广州大学城的总体布局采用“轴线发展+组团放射”结构,轴线上布局综合发展区、信息与体育共享区及会展文化共享区,实现了城市公共资源、体育设施、商业服务和交通网络的高度共享和充分利用;校区部分共分为五个组团,各组团由教学区、生活区、资源共享区、组团公共绿地构成,十所大学的主校门都临江开设,各校区均不设围墙。规划由内环、中环、外环路+12条放射路构成开放式的路网结构。

大学城还保留了原有的四个自然村,由于大学城在此建立,村内的主要商机集中在餐饮业。

4.大学城的固体垃圾情况 4.1 固体垃圾的主要来源

经调查了解,大学城的固体垃圾主要有以下来源:建筑废料、餐饮白色垃圾及厨余、商业包装废弃物等。

4.2问卷调查结果及大学城固体垃圾现状分析

共发放《关于广州大学城固体垃圾的的调查问卷》50份,回收50份,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主要是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其中就读于环境科学专业的共30人,比例为60%,其余为其他专业同学。4.2.1对大学城固体垃圾现状的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接近50%的同学都认为大学城没有实施固体垃圾分类收集,只有25%的同学认为已经实施了。固体垃圾的来源很多,调查显示同学们认为大学城固体垃圾的主要来源有生活垃圾(75%)、建筑垃圾(35%)、餐饮白色垃圾及厨余废物(70%)。80%的同学觉得大学城的分类垃圾桶并没有发挥其主要功效,如分类收集等。

图2.大学城内的垃圾桶(垃圾随桶可见)

在同学们的心目中理想的分类固体垃圾筒最主要应该设计合理,利用率高,方便装倒固体垃圾(90%)以及分类合理、标记醒目占用空间小(90%)。针对目前大学城固体垃圾分类收集的比例低,同学们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宣传教育强度不够,同学分类意识不足,其他原因如多数人不知如何正确进行固体垃圾分类(67%),政府管理不到位,固体垃圾管理体系不健全(67%)

日常的生活当中,超过80%的同学都没有将宿舍的固体垃圾进行简单分类(纸张、饮料瓶、玻璃、废塑料、不可回收),都扔到垃圾桶里,剩下不够20%的同学偶尔会这样做。

图3.宿舍楼下垃圾桶

大学城目前尚处于建设阶段,还有许多大工程如体育馆等没有完工,建筑废料应该也是大学城主要的固体垃圾来源之一。我们现场调查发现,建筑工地的环境十分恶劣,废弃的渣土、木板、钢材、水泥等随处可见。

图4.广州大学城某一建筑工地上的垃圾

大学城遗留的四个自然村目前餐饮业十分发达,但是缺乏综合的整治管理,白色塑料的使用率十分高,初步估计每天有1万到3万个饭盒使用,白色垃圾量十分惊人,加上十校的饭堂厨余,垃圾量十分惊人。另外,大学城商机无限,各种商品应有尽有,由此产生的包装废料也是一个大数目。总得来说,从大学城的发展趋势来看,固体垃圾问题将会日渐突出,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

4.2.2 对大学城固体垃圾处理途径的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同学们认为固体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作用主要有减少污染,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据调查,要尽量减少固体垃圾产生,同学们认为我们应该提倡实施固体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进行固体垃圾减量化处理占95%,厂家、商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质包装、减少过度包装产品、商品占85%;其他的有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子占80%;商店实行塑料袋收费制度占70%;乱扔可耻,回收光荣75%。

改变固体垃圾分类现况可行的方法是推广使用便捷,具有提醒功能的分类固体垃圾筒占90%;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占76%;分步实施,先从高校,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医疗单位等场所以及设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区、大厦开始,再向全市推广占74%;对于实施固体垃圾分类小区,降低固体垃圾处理费占52%;从固体垃圾简单分类开始,待条件成熟再作细致分类占40%;政府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占16%;制定罚款等强制手段占15%;而0%对宿舍实施固体垃圾计量收费。

5.治理大学城固体垃圾的措施

“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减量化”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资源化”是指采用工艺技术,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与资源。“无害化”是将不能回收利用资源化的固体废物,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进行最终处置,使之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目的[6]。主要的建议措施有:

5.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要通过新闻舆论的监督力、宣传力,通过大学城十校的共同努力,加强对大学城人口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对固体废物危害的认识,最终促使每个单位、个人能自觉地减少及合法地处理处置固体废弃物。5.2 加强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技术的研究及引进。

目前我国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的科技水平、加工设备、生产工艺等都比较落后。目前我国尚没有一座正规的大型垃圾综合处理场,这与我们这个垃圾大国很不相称。因此,政府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积极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科研单位要努力的开发研究,使我国的固体废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5.3 建立完整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

发达国家一般都建有完整的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日本、德国等国家对生活固体垃圾都是实施分类回收制。大学城在设置上也有相应的回收系统,大学城的垃圾桶是按照分类收集设置的,但是由于人们缺乏分类意识,使这一设置形同虚设。建议加大分类收集宣传力度,在大学城垃圾收集中转站更有效地分类垃圾。在餐饮业集中的地带设置分类垃圾收容设施并加大监管力度。5.4 建立适合大学城固体垃圾管理的法律法规。

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的团体,只要有相应的管理、奖罚规定,例如垃圾分类达标规定、白色垃圾管理规定等,并做好宣传工作,我相信在大学城可以得到很好地遵守,并成为广州的模范。

参考文献:

[1] 何晶晶,冯肃伟,邵立明。城市固体废物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 高京媛.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政策.趋向市场化分析.中国环保产业.1996.6:14~43 [3] 陈国志, 中国城市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研究, 中国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论文集, 27 [4] 王志刚,张淑娟,陈新庚,等.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研究[J ].环境科学动态, 1999 ,(3): 26-27.[5] 郑曼英,叶晓敏,曾 智,等.垃圾各组分中重金属对环境二次污染的贡献值[J ].环境卫生工程,2003 , 11(1): 31-32 , 45.[6] 毕振明.高忠爱.郭梦兰.吴天宝.固体废物的处置.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关于广州大学城固体垃圾的的调查问卷

学院: 年级: 专业: 1.您认为大学城是否已经实施了固体垃圾分类收集? A 是(30%)B否(50%)C不知道(20%)2.您认为大学城固体垃圾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A 生活垃圾(75%)B建筑垃圾(35%)C餐饮白色垃圾及厨余废物(70%)D.商品包装废物以及其他废物(30%)3.您觉得大学城的分类垃圾桶是否用得其所? A 是(5%)B否(80%)C不知道(15%)

4.您心目中理想的分类固体垃圾筒最主要应该?

(可多选)

A.占用空间小(30%)B.设计合理,利用率高,方便装倒固体垃圾(90%)C.美观(10%)D.价格合理(15%)E.分类合理、标记醒目(90%).目前大学城固体垃圾分类收集的比例低,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宿舍没有配备分类固体垃圾桶(33%)

B.多数人不知如何正确进行固体垃圾分类(67%)C.由于社会宣传教育强度不够,同学分类意识不足(90%)D.政府没有相应的补贴政策(10%)

E.政府管理不到位,固体垃圾管理体系不健全(65%)F.破烂王扰乱固体垃圾分类(8%).您现在是如何处理宿舍的固体垃圾?将宿舍的固体垃圾进行简单分类(纸张、饮料瓶、玻璃、废塑料、不可回收),尽量将物品充分利用后再扔掉

A一直保持(0%)B偶尔会这样做(20%)C 不分类,都扔到固体垃圾桶中(80%).您知道固体垃圾处理不当的危害吗?

A污染水源(60%)B污染空气(20%)C确占用大量土地,挤占生活空间(70%)D其引起爆炸(10%)E引起社会问题 8.您认为固体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的作用是: A.减少污染,维护自然生态平衡(50%)B. 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90%)C.优化生活环境(30%)

D.提供可观的再就业机会(30%)E.其它(请注明)

9.从方便的角度,您认为以下哪种固体垃圾分类的方法您最乐意接受? A.有机、无机、有害(15%)B.可回收、不可回收、塑料(20%)C.纸类、金属类、塑料类、玻璃类、危险品类、不可回收(75%)

D.纸张等柔软物、瓷器玻璃电池等硬件杂物、蔬菜叶水果皮等有机杂物、不可回收(25%)

10.要尽量减少固体垃圾产生,您认为我们应该提倡哪些作法?(可多选)A、厂家、商家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质包装(85%)B、减少过度包装产品、商品(85%)

C、实施固体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进行固体垃圾减量化处理(95%)D、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子(80%)

E、商店实行塑料袋收费制度(70%)

F、乱扔可耻,回收光荣(75%)G 其他 11.您认为改变固体垃圾分类现况可行的方法是:(可多选)A.推广使用便捷,具有提醒功能的分类固体垃圾筒(90%)B.从固体垃圾简单分类开始,待条件成熟再作细致分类(40%)

C.分步实施,先从高校,政府机关,科研院所,医疗单位等场所以及设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区、大厦开始,再向全市推广(74%)

D.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76%)E.政府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16%)F.制定罚款等强制手段(15%)G.对于实施固体垃圾分类小区,降低固体垃圾处理费(52%)

H.对宿舍实施固体垃圾计量收费(0%)

I.您补充的建议:

谢谢您的参与!

下载广州大学城调研报告 2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州大学城调研报告 2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州大学城旅游总路线(范文大全)

    1、云台花园 位于广州白云山脚下,是中西结合的精品花园,里边风景很棒,性价比最高,门票10元。【广工站-----大学城1线,在白云索道站下车-----步行至云台花园】2、宝墨园 位于广州......

    广州大学城住宿联系电话

    大学城: 广州大学(约600床位) 1、 榕轩招待所(联系电话39366160) 双人房100元/间单人间50元/间 2、 B1广大公寓(联系电话39366531) 双人房120元/间单人间100元/间 3、 广大商务酒店......

    深圳大学城调研报告201209

    深圳大学城考察报告 2012年9月一、深圳大学城情况介绍 深圳大学城创建于2001年,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补齐深圳基础研究短板、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

    广州大学城贝岗村建筑调研汇报

    广州大学城贝岗村建筑及生活环境调研 1. 概述: 大学城贝岗村: 小谷围街贝岗村距离番禺市区22公里,离小谷围街道办事处2公里,与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相邻。广州......

    广州大学城公共绿地方案设计说明书

    摘要: 广州大学城公共绿地方案设计于2003年12月底向全国公开招标。2004年2月,经专家组评定,由我院设计的公共绿地(标段一、标段五)均以第一名中标。 关键词: 大学城 公共绿地......

    关于广州大学城大安全问题的思辨

    关于广州大学城大安全问题的思辨1 关于大学城的大安全问题,笔者早就有写一些体会的想法。值此“广州大学城首届安全文化月”活动来临之际,笔者提起笔写下一些感想。文字拙劣之......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介绍

    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广州大学城分布式能源站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与广州大学城一江之隔,占地面积11万㎡,是广州大学城配套建设项目,为广州大学城18平方公里区域提供冷、热......

    广州茶楼调研报告

    广州茶楼调研报告历史 茶楼在唐代是茶馆,宋代繁荣起来,唐代是过路客商休息的地方,宋代就成了娱乐的地方,明代品茶方式有了变化:从点茶到出泡,茶馆也繁荣起来,清末后茶馆业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