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最终版)

时间:2019-05-14 10:3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最终版)》。

第一篇: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最终版)

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阐述其研究成果、体现其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是申请和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和重要环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学位论文的要求和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按照国家标准局颁布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硕士学位论文

1、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是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由申请人本人完成,论文的内容应能体现有一定的科研工作量并反映学生已掌握了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较坚实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具备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论文的结果或结论,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2、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要求具有科学性和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或应用前景;学位论文可以是结合临床的研究论文,也可以是病例分析加文献综述;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必须是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由申请人本人完成,论文的内容应能体现研究工作系统而完整并反映学生已掌握了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论文的结果或结论,应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二、学位论文字数要求 撰写学位论文应简明、扼要,需要全面、真实地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达到申请相应学位的水平;严禁侵占、抄袭和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正常的引用除外,但需注明出处,且引用不宜篇幅过长)。一般情况下学位论文正文(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及讨论)的字数要求为(不包括图表):

(一)申请博士科学学位,不少于3万字;

(二)申请硕士科学学位,不少于1.3万字;

(三)申请硕士专业学位,不少于0.8万字。

三、学位论文撰写文字语种 学位论文须采用中文撰写并有中英文摘要;外国留学生学位论文参照本要求,可以用英文或中文撰写,但如果用英文撰写,必须有中文摘要。

四、学位论文内容及编排顺序

(一)博士与硕士科学学位论文

1、封面

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3、目录

4、附录(如无可不列出)

5、中文摘要与外文摘要

6、正文(包括前言、材料、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7、文献综述

8、致谢

(二)专业学位论文

1、封面

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3、目录

4、附录(如无可不列出)

5、中文摘要与外文摘要

6、正文(病例分析,包括前言、材料、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7、文献综述

8、致谢

五、学位论文各部分内容写作及格式要求

(一)封面

采用统一格式(见附件1)。内容及要求如下:

1、题目:概括整个论文核心内容,要简练扼要、准确明了。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英文题目应与中文题目相一致,臵于中文题目之下,英文题目各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

2、研究生/申请人(同等学力申请者)

3、导师:以学校备案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为准。如有变动,须以书面形式向学校提出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变动。

4、学科、专业及代码和学位类型: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二级学科规范名称填写。

5、所在学院:应署成立福建医科大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12所二级学院全称。

6、研究起止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年×月,如 “2013年3月”。外国留学生应采用英文规范格式书写。

7、分类号:在封面左上角注明。按中国图书分类法,根据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确定。要求分类号至少3位数。

8、学校代码: 10392

9、密级:非涉密学位论文不用填写。按照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学号项目下注明密级及保密年限,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内部 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2年)秘密★ 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10年)机密★ 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20年)

注意:凡是学位论文需要保密的,须按规定提出申请,经批准后进行保密管理,解密后作为普通论文按照相关规定管理。其中申请“秘密”和“机密”的学位论文其论文课题必须是来源于国防军工项目。

10、学号:须以学校公布的供本人使用的完整编号为准。

11、完成时间:采用大写形式标明完成时间:××××年×月,如“二○一三年六月”。

(二)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见附件2)

在上交的学位论文中,论文作者及研究生指导教师签名必须用签字笔或钢笔填写。

(三)目录

全文定稿后,要按照不超过三级标题的原则列出文章目录。目录的文字部分左对齐,页号右对齐,文字与页号之间加点线连接。(格式见附件3)

(四)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中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英文缩略词、公式推导、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不属于正文的必需部分。

(五)中英文摘要

1、中文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的总结概括,应简要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并注明关键词3-5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关键词应体现论文特色,具有语义性,在论文中有明确的出处。并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或各专业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在中文摘要的上方正中应有与封面一致的题目。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字数为1,500字左右,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字数为1000字左右(专业学位论文800字左右)。

2、英文摘要所有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六)正文

前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使用价值和理论意义;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等。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差异,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一般包括材料、方法、结果、讨论及结论等几个部分。照片应使用照相纸打印。图、表及照片应位于论文的有关内容中,不应集中排列。

结果:是研究的全部发现和数据,是论证的重要依据。结果的中心内容是科学地组织经过甄别与统计学处理的数据,而不是原始数据,更不是原始记录。结果必须客观、完整、可靠,不允许有丝毫的含混和差误。

讨论:是对结果作出理论性的分析。讨论部分在论文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对可能的原因、机制提出见解,阐明观点;(2)对结果的意义、结果与假说是否相符、结果中的内在联系作出理论解释;(3)将结果与当前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比较,论证是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发明、创造,有所前进;(4)提出作者在研究的经验、体会,指出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及教训。在自我评价时,要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切忌渲染夸张;(5)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展望、建议和设想。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要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见解、新发现和新发展,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和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1、图: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臵于图下。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均应是原版彩色打印,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照片采用光面相纸,不宜用布纹相纸。对显微组织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2、表:表的编排(三线表格,二粗一细)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臵于表上。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表中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臵于表上方。续表均应重复表头。

3、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用Word中的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一行写不下的长公式,在等号或数字符号(如“+”、“-”、“×”、“/”)处换行,在下一行开头不重复这一符号。主要公式应用阿拉伯数字予以编号,公式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于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编号可采用全文统一编号,也可以按章编号,但必须与图表编号方式一致。文中引用公式时,公式编号必须用圆括号括起来,如“见公式(25)”或“由公式(15.3)可见”等等。

4、单位:一律采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在使用惯用单位时要在其后括号内标明相应的法定计量单位,单位符号一律使用国际通用符号(如m、kg、s等);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5、技术术语:学位论文中的科学技术术语,要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或国家标准局给出的名词,尚未编订或有争议的名词,可采用惯用名词。

6、外文缩写:使用外文缩写时,要在首次出现处括号内给出含义说明,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计算机中央处理器)。

7、外国人名:熟知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使用标准中文译名,其余采用外文全名,不译成中文。

8、国内机构名称:国内机构名称应使用全称,即便是熟知、惯用名称,也不可以使用缩略名称,如不能把“中国科学院”写成“中科院”。

9、注释:学位论文中需要加注释时,要采用页脚注形式,不要在文中加注释,也不要采用篇尾注释。注释超过一条时,要加注释编号,注释编号采用按页编号方式,换页重新编号。

10、章节图表标号规则(1)章节标号

论文章节标题尽量简短、明确,按序分层。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标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1.1”,“1.1.1”等;章、节编号全部顶格排,编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字的间隙。章的标题占2行。正文另起行,前空2个字起排,回行时顶格排。例如: ××××(章大标题),×××××××××××××××××××××× 1.1 ××××(一级节标题)1.1.1 ××××(二级节标题)

1.1.1.1 ××××(根据需要,也可设三级节标题)2 ××××(章大标题)2.1 ××××(一级节标题)2.1.1 ××××(二级节标题)(2)图、表等标号

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 l.1(第1章第一个图)、图2.2(第二章第二个图);表3.2(第三章第二个表)等。(3)页码、页眉编写规则

学位论文的页码,从目录后开始用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臵。页眉居中为“福建医科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页眉下横线为单横线。

(七)参考文献

按正文或文献综述所引用文献表应臵于正文或文献综述之后,并另起页。

1、书写格式

(1)连续出版物: [序号] 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其中需列出所有作者姓名,之间加逗号。

(2)专(译)著: [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 [序号] 作者.文题.见(in):编者,编(eds).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 姓名.文题:[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5)专利:[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技术标准: [序号]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出版年.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2、注意事项

(1)文中引用处给出的文献序号要与“参考文献”列表中的序号一致。

(2)参考文献列表只需给出与课题直接相关并对课题研究起重要作用的文献即可。(3)除专著以外,所引用的教材、讲义、科普读物等内容不必列入参考文献。(4)未公开出版物、未发表的论文不宜列入参考文献。

(八)文献综述

为申请学位人在广泛阅读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形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使阅读者不用查阅大量文献,就可迅速而全面地了解有关情况。

文献综述内容应与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密切相关。

(九)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谢。

六、论文排版、印刷及装订要求 学位论文使用word 文档排版(格式见附件4)。

(一)页面设臵:纸张A4(210mm×297mm),页边距:上边距为2.6厘米,下边距为2.3厘米,左右边距为3厘米。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键入“福建医科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居中,臵于页面上部,页眉下横线为单横线;论文页码居中,臵于页脚。

(二)文字大小:所有标题均用宋体小三号加粗。论文正文、结论部分为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1.5倍;文中表格为宋体五号字。关键词用宋体小4号加粗,居左边,词与词之间用“,”隔开。英文标题为16号Times New Roman,英文摘要为12号Times New Roman,参考文献中文为小四号宋体,英文为12号Times New Roman。

(三)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臵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臵于表的上方。

(四)打印和装订:A4纸张打印,左侧装订,距边线8mm。从目录开始,后面的所有内容一律采用双面印刷;目录前的内容采用单面印刷。封面统一用麻纱纹纸胶印(博士用淡红色,科学学位硕士用淡黄色,专业学位硕士用淡蓝色),胶装成册。

(五)装订册数

1、论文送审评阅时,参照上述要求制作。送审论文仅包括论文送审封面(见附件5)、目录、附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综述。论文内一律不得出现申请人、指导教师、相关人员的姓名、单位名称和地址。由二级学院组织送审的硕士学位论文送审稿一式2册。

2、论文答辩修改后,除满足指导教师、学术评议人、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基层管理部门需要外,博士论文应报送校研究生院2册,硕士研究生论文为1册;另还需提交一册到校图书馆(交通路校区校图书馆三楼期刊部)。论文排版打印电子版需分别提交到研究生院和图书馆。

七、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第二篇: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格式规范

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阐述其研究成果、体现其研究水平的学术论文,是申请和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撰写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和重要环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学位论文的要求和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按照国家标准局颁布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

一、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一)硕士学位论文

1、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是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由申请人本人完成,论文的内容应能体现有一定的科研工作量并反映学生已掌握了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较坚实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具备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论文的结果或结论,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2、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必须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要求具有科学性和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或应用前景;学位论文可以是结合临床的研究论文,也可以是病例分析加文献综述;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必须是在研究生导师指导下,由申请人本人完成,论文的内容应能体现研究工作系统而完整并反映学生已掌握了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论文的结果或结论,应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二、学位论文字数要求 撰写学位论文应简明、扼要,需要全面、真实地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达到申请相应学位的水平;严禁侵占、抄袭和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正常的引用除外,但需注明出处,且引用不宜篇幅过长)。一般情况下学位论文正文(包括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及讨论)的字数要求为(不包括图表):

(一)申请博士科学学位,不少于3万字;

(二)申请硕士科学学位,不少于1.3万字;

(三)申请硕士专业学位,不少于0.8万字。

三、学位论文撰写文字语种 学位论文须采用中文撰写并有中英文摘要;外国留学生学位论文参照本要求,可以用英文或中文撰写,但如果用英文撰写,必须有中文摘要。

四、学位论文内容及编排顺序

(一)博士与硕士科学学位论文

1、封面

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3、目录

4、附录(如无可不列出)

5、中文摘要与外文摘要

6、正文(包括前言、材料、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7、文献综述

8、致谢

(二)专业学位论文

1、封面

2、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3、目录

4、附录(如无可不列出)

5、中文摘要与外文摘要

6、正文(病例分析,包括前言、材料、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7、文献综述

8、致谢

五、学位论文各部分内容写作及格式要求

(一)封面

采用统一格式(见附件1)。内容及要求如下:

1、题目:概括整个论文核心内容,要简练扼要、准确明了。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英文题目应与中文题目相一致,置于中文题目之下,英文题目各实词的首字母应大写。

2、研究生/申请人(同等学力申请者)

3、导师:以学校备案的研究生指导教师为准。如有变动,须以书面形式向学校提出报告,经批准后方可变动。

4、学科、专业及代码和学位类型: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二级学科规范名称填写。

5、所在学院:应署成立福建医科大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12所二级学院全称。

6、研究起止日期:采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年×月,如 “2013年3月”。外国留学生应采用英文规范格式书写。

7、分类号:在封面左上角注明。按中国图书分类法,根据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确定。要求分类号至少3位数。

8、学校代码: 10392

9、密级:非涉密学位论文不用填写。按照国家规定的保密条例在右上角学号项目下注明密级及保密年限,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内部 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2年)秘密★ 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10年)机密★ 年(空白处填写保密年限,不超过20年)

注意:凡是学位论文需要保密的,须按规定提出申请,经批准后进行保密管理,解密后作为普通论文按照相关规定管理。其中申请“秘密”和“机密”的学位论文其论文课题必须是来源于国防军工项目。

10、学号:须以学校公布的供本人使用的完整编号为准。

11、完成时间:采用大写形式标明完成时间:××××年×月,如“二○一三年六月”。

(二)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见附件2)

在上交的学位论文中,论文作者及研究生指导教师签名必须用签字笔或钢笔填写。

(三)目录

全文定稿后,要按照不超过三级标题的原则列出文章目录。目录的文字部分左对齐,页号右对齐,文字与页号之间加点线连接。(格式见附件3)

(四)附录

包括放在正文中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英文缩略词、公式推导、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不属于正文的必需部分。

(五)中英文摘要

1、中文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的总结概括,应简要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并注明关键词3-5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关键词应体现论文特色,具有语义性,在论文中有明确的出处。并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或各专业主题词表提供的规范词。在中文摘要的上方正中应有与封面一致的题目。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字数为1,500字左右,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字数为1000字左右(专业学位论文800字左右)。

2、英文摘要所有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六)正文

前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使用价值和理论意义;论文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等。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有很大差异,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一般包括材料、方法、结果、讨论及结论等几个部分。照片应使用照相纸打印。图、表及照片应位于论文的有关内容中,不应集中排列。

结果:是研究的全部发现和数据,是论证的重要依据。结果的中心内容是科学地组织经过甄别与统计学处理的数据,而不是原始数据,更不是原始记录。结果必须客观、完整、可靠,不允许有丝毫的含混和差误。

讨论:是对结果作出理论性的分析。讨论部分在论文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对可能的原因、机制提出见解,阐明观点;(2)对结果的意义、结果与假说是否相符、结果中的内在联系作出理论解释;(3)将结果与当前国内外有关研究进行比较,论证是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现、发明、创造,有所前进;(4)提出作者在研究的经验、体会,指出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及教训。在自我评价时,要实事求是、留有余地,切忌渲染夸张;(5)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展望、建议和设想。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明确、精炼、完整、准确。要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新见解、新发现和新发展,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作用、价值和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1、图: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图下。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照片图均应是原版彩色打印,不得采用复印方式。照片应主题突出、层次分明、清晰整洁、反差适中。照片采用光面相纸,不宜用布纹相纸。对显微组织照片必须注明放大倍数。

2、表:表的编排(三线表格,二粗一细)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表中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如数据已绘成曲线图,可不再列表。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应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和“(续)”,置于表上方。续表均应重复表头。

3、公式:应另起一行居中,用Word中的公式编辑器进行编辑,一行写不下的长公式,在等号或数字符号(如“+”、“-”、“×”、“/”)处换行,在下一行开头不重复这一符号。主要公式应用阿拉伯数字予以编号,公式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来放于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编号可采用全文统一编号,也可以按章编号,但必须与图表编号方式一致。文中引用公式时,公式编号必须用圆括号括起来,如“见公式(25)”或“由公式(15.3)可见”等等。

4、单位:一律采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在使用惯用单位时要在其后括号内标明相应的法定计量单位,单位符号一律使用国际通用符号(如m、kg、s等);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5、技术术语:学位论文中的科学技术术语,要采用全国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或国家标准局给出的名词,尚未编订或有争议的名词,可采用惯用名词。

6、外文缩写:使用外文缩写时,要在首次出现处括号内给出含义说明,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计算机中央处理器)。

7、外国人名:熟知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使用标准中文译名,其余采用外文全名,不译成中文。

8、国内机构名称:国内机构名称应使用全称,即便是熟知、惯用名称,也不可以使用缩略名称,如不能把“中国科学院”写成“中科院”。

9、注释:学位论文中需要加注释时,要采用页脚注形式,不要在文中加注释,也不要采用篇尾注释。注释超过一条时,要加注释编号,注释编号采用按页编号方式,换页重新编号。

10、章节图表标号规则(1)章节标号

论文章节标题尽量简短、明确,按序分层。层次以少为宜,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标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点号,如“1”,“1.1”,“1.1.1”等;章、节编号全部顶格排,编号与标题之间空1个字的间隙。章的标题占2行。正文另起行,前空2个字起排,回行时顶格排。例如: ××××(章大标题),×××××××××××××××××××××× 1.1 ××××(一级节标题)1.1.1 ××××(二级节标题)

1.1.1.1 ××××(根据需要,也可设三级节标题)2 ××××(章大标题)2.1 ××××(一级节标题)2.1.1 ××××(二级节标题)(2)图、表等标号

论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依序连续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如:图 l.1(第1章第一个图)、图2.2(第二章第二个图);表3.2(第三章第二个表)等。(3)页码、页眉编写规则

学位论文的页码,从目录后开始用阿拉伯数字编连续码。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页眉居中为“福建医科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页眉下横线为单横线。

(七)参考文献

按正文或文献综述所引用文献表应置于正文或文献综述之后,并另起页。

1、书写格式

(1)连续出版物: [序号] 作者.文题.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其中需列出所有作者姓名,之间加逗号。

(2)专(译)著: [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 [序号] 作者.文题.见(in):编者,编(eds).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 [序号] 姓名.文题:[XX学位论文].授予单位所在地:授予单位,授予年。

(5)专利:[序号] 申请者.专利名.国名,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技术标准: [序号] 发布单位.技术标准代号.技术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出版年.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2、注意事项

(1)文中引用处给出的文献序号要与“参考文献”列表中的序号一致。

(2)参考文献列表只需给出与课题直接相关并对课题研究起重要作用的文献即可。(3)除专著以外,所引用的教材、讲义、科普读物等内容不必列入参考文献。(4)未公开出版物、未发表的论文不宜列入参考文献。

(八)文献综述

为申请学位人在广泛阅读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形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使阅读者不用查阅大量文献,就可迅速而全面地了解有关情况。

文献综述内容应与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密切相关。

(九)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谢。

六、论文排版、印刷及装订要求 学位论文使用word 文档排版(格式见附件4)。

(一)页面设置:纸张A4(210mm×297mm),页边距:上边距为2.6厘米,下边距为2.3厘米,左右边距为3厘米。页眉、页脚文字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键入“福建医科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居中,置于页面上部,页眉下横线为单横线;论文页码居中,置于页脚。

(二)文字大小:所有标题均用宋体小三号加粗。论文正文、结论部分为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1.5倍;文中表格为宋体五号字。关键词用宋体小4号加粗,居左边,词与词之间用“,”隔开。英文标题为16号Times New Roman,英文摘要为12号Times New Roman,参考文献中文为小四号宋体,英文为12号Times New Roman。

(三)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

(四)打印和装订:A4纸张打印,左侧装订,距边线8mm。从目录开始,后面的所有内容一律采用双面印刷;目录前的内容采用单面印刷。封面统一用麻纱纹纸胶印(博士用淡红色,科学学位硕士用淡黄色,专业学位硕士用淡蓝色),胶装成册。

(五)装订册数

1、论文送审评阅时,参照上述要求制作。送审论文仅包括论文送审封面(见附件5)、目录、附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综述。论文内一律不得出现申请人、指导教师、相关人员的姓名、单位名称和地址。由二级学院组织送审的硕士学位论文送审稿一式2册。

2、论文答辩修改后,除满足指导教师、学术评议人、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基层管理部门需要外,博士论文应报送校研究生院2册,硕士研究生论文为1册;另还需提交一册到校图书馆(交通路校区校图书馆三楼期刊部)。论文排版打印电子版需分别提交到研究生院和图书馆。

七、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第三篇: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专题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

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

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确定的规范认真执行。指导教师应

加强指导,严格把关。

论文撰写应符合国家及各专业

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除在字数、理论研究的深度及创造性成果等方面的要求

不同外,对其撰写规范的要求基本一致。

1 内容要求

1.1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学位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

5字,并不设副标题。

1.2 摘要与关键词

1.2.1 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

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

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1.2.2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

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1.3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3.1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一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

国内外文献综述;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

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

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

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

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

将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

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无科学性错误。

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

1.3.3 结论

学位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

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

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内

容一般在2000字以内。

1.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后应列出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含已录用,并有录用通知书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我校对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见《关于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对硕士生要求在攻读学位期间写出一篇能够在核心或核心以上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1.5 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

洁明了、实事求是。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谢。

2.书写规定

2.1 论文字数

博士学位论文,理工科:6~8万字,管理及人文学科:8~10万字;

博士学位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要求为1万字左右。

硕士学位论文,理工科:2~3万字,管理及人文学科:3~4万字。

2.2 论文书写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由研究生本人手抄或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博士学

位论文一律要求打印。

论文版心大小为145mm×230mm,页码在版心下边线之下隔行居中放置;摘要、目录、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

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硕士学位论文的摘要,博士学位论文的论文扉页、摘要、目录、图名及表名,都要求用中、英文两种文字给出,编排上中文在前。扉页、摘要及目录的英文部分

另起一页。

2.3 摘要

第四篇: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

1论文用字、编辑、打印、用纸及顺序 1.1 论文用纸、页眉、页边距及字数 a 论文用纸

论文用纸一律为A4(210㎜×297㎜)70g复印纸; 博士学位论文封面使用蓝色150g平面特种纸制作; 普通硕士学位论文使用白色157g铜版纸制作;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使用浅蓝色150g轧纹特种纸制作;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使用浅绿色150g轧纹特种纸制作。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使用土黄色150g轧纹特种纸制作。b 页眉

论文从第一页(摘要)开始到最后一页,每一页的最上方有页眉。页眉用5号楷体,居中排列,页眉之下划一条线(单线,线粗0.25磅)。页眉以各章节名称与“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或“西安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字样交替标示。奇数页页眉为章节名,偶数页页眉为“西安理工大学博士(或硕士、工程硕士专业、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c 页边距

论文页边距设置采取以下方式:上边距:2.5cm;下边距:2.1cm;左边距:2.1cm;右边距:2.1cm;装订线:0.5cm;页眉:1.5cm;页脚:1.5cm。d 字间距和行间距 论文字间距设置为:标准。论文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 20磅。1.2 论文用字、编辑与打印

论文一律使用简化汉字,全部打印清楚,少量中、英文无法打印的文字符号可允许手写,但须清晰整洁。正文、摘要用字为小四号宋体。不得使用不合规定的简化字、复合字、异体字或乱造汉字。论文采用双面复印。

论文编辑软件要求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1.3 论文顺序

论文顺序依次为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前言、主要符号表、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等评价情况。主要符号表和附录可按需列入。论文的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及主要符号表的规范 2.1 封面

论文封面按照研究生部统一要求,参照给出的格式制作(见文后附录A、B、C)。

论文题目要做到确切、恰当、鲜明、简短,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题目中所用的词语应考虑到检索时可以提供特定的实用信息(如关键词)。论文题目字数要求在25字以内。若题目语义未尽可用副题补充说明论文中的特定内容。副题应处于从属地位,一般可在题目的下一行用破折号“——”引出。2.2 中文摘要

论文摘要由题头、摘要正文、关键词、资助申明等部分组成。题头格式为:在摘要页的左上方顶格,按行逐次向下排列的顺序为:论文题目、学科名称(或工程领域)、研究生姓名(研究生签名)、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签名)。论文题目、学科名称(或工程领域)、研究生、指导教师均采用四号宋体加粗;正文选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个字应用宋体小四号加粗。

中文摘要约500-800字左右,论文摘要一般包括:论文的目的和重要性;采用的研究方法;完成哪些工作;获得的主要结论。用句应精炼概括,并有本论文的关键词3-5个。

摘要的最下方写上(若没有可不写):本研究得到XXX基金(编号:□□□)的资助。

中文摘要格式详见附录D。2.3 英文摘要

摘要前也需题头,要有导师和研究生的签名(英文或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按照“名前姓后”的顺序书写。论文题目(全部用大写字母)、Abstract、姓名均选Arial 四号加粗。正文内容选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

英文摘要撰写要求如下:

(1)用词应准确,使用本学科通用的词汇;

(2)摘要中主语(作者)常常省略,因而一般使用被动语态,应使用正确的时态并要注意主、谓的一致,必要的冠词不能省略;(3)“Key words”一词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加粗,关键词按相应专业的标准语写出;

(4)中、英文摘要的内容须一致。英文摘要格式详见附录E。2.4 目录

(1)目录中章、节号均使用阿拉伯数字,如第1章则为1,其余分层次为1.1及1.1.1等几个层次,其中“.”号用半角;(2)目录中应有页号,页号从正文开始直至全文结束;(3)目录页号另编;

(4)页号在页下方居外侧排列。2.5 前言

前言的内容可包括研究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本研究课题范围内,国内外已有文献综述;理论依据和试验设备条件等。2.6 主要符号表

(1)全文中常用的符号及意义在主要符号表中列出;(2)符号排列顺序按英文及其它相关顺序排出;(3)主要符号表页号另编。3.论文正文的规范

正文是一个逻辑严密、论述准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的整体,一般应包括研究背景、主体研究内容及过程、结论等部分。作者可视具体研究内容分为若干章。全文应与参考文献紧密结合,重点论述作者本人的独立研究工作和创造性见解。论文不得模糊作者与他人的工作界限,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学术成果或学术观点,必须给出参考文献,严禁抄袭、占有他人的成果。3.1 正文的层次格式 正文的层次格式如下: XXXX(三号粗黑体,居左,单倍行距)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论文字间距设置为:标准。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 20磅)1.1 XXXXX(小三号粗黑体,居左,单倍行距)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论文字间距设置为:标准。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 20磅)1.1.1 XXXX(四号粗黑体,居左,单倍行距)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论文字间距设置为:标准。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 20磅)a.XXXXX(小四号粗黑体,固定值 20磅)(1)XXXXX(小四号宋体,固定值 20磅)3.2 研究背景及意义

论文的研究背景是整个论文的基础,研究背景及意义的内容和要求为:(1)清楚、严谨地论述国内外关于本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2)明确论述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3)论述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3.3 论文的主体研究内容 论文的主体一般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试验结果分析等。论文主体应力求准确、完整、清晰、通顺、实事求是、简短精炼。3.4 结论

结论要求简明扼要地概括论文所得出的若干重要结果,包括理论分析、模型建立及运算等结果,着重介绍作者本人的独立研究和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学科或工程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结论要明确、精练、完整、准确。在结论中可以提出建议,进一步的研究设想、仪器设备的改进、尚待解决的问题。3.5 插图、表格、公式 a 插图

(1)所有插图按章编号,如第1章的第1张插图为“图1-1”,所有插图均需要有中、英文图题(图的说明,中文用五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五号,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图号与图题间应空1个字距,在图的下方居中标出;

(2)一幅图如有若干幅分图,均应编分图号,用(a),(b),(c)……,按顺序编排;

(3)插图须紧跟正文,特殊情况需延后的插图不应跨节;(4)图形符号及各种线型画法须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

(5)坐标图中坐标上须注明标度值,并标明坐标轴所表求的物理量名称及量纲,应均按国际标准(SI)标注,例如:kw,m/s,Nm…等,但对一些示意图例外;(6)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7)图中用字为小五号宋体;

(8)使用他人插图须在图题正下方注明出处(用五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b 表格

(1)表格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第3章第1个表的表序表示为“表3-1”,并需有中、英文表题,(表的说明,中文用五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五号,字间距设置为:标准);(2)表格序号和表题间空1个字距,必须置于表格上方居中排列;(3)表格的设计应紧跟正文。表格较大,不能在一页打印、需要转页排时,只需在续表上方居中注明“续表”,续表的表头应重复排出。若为大表或作为工具使用的表格,可作为附表在附录中给出;

(4)表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际标准(SI)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

(5)使用他人表格须在表格正下方注明出处。c 公式

(1)公式均需有公式号;

(2)公式号按章编排,如第2章的第3个公式序号为“(2.3)”;(3)公式中各物理量及量纲按国际标准(SI)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禁止使用已废弃的符号和计量单位;(4)公式中用字、符号、字体要符合学科规范。3.6 致谢

(1)致谢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论文工作直接有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谢辞应谦虚诚恳,实事求是。作者的家属及亲朋好友等与论文无直接关系的人员,一般不列入致谢范围;

(2)致谢中还应感谢提供研究经费及实验装置的基金会或企业等单位和个人。3.7 参考文献

(1)一律用五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五号),字间距设置为:标准,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 20磅;

(2)参考文献一般应是实际查阅过并对论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一般不应间接使用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

(3)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或学术成果,必须列在参考文献中;(4)参考文献在整个论文中按出现先后依次列出,并在引用处右上角标注,标注符号为【X】;

(5)参考文献中论文的书写顺序为:序号,作者,论文名,杂志或会议名,卷号,期号或会议地点,年,页号。

4.论文的附录,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等部分的规范 4.1 附录

附录一律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字间距设置为:标准,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 20磅; 内容包括

(1)正文中过长的公式推导与证明过程可以在附录中依次给出;(2)与本文紧密相关的非作者自己的分析,证明及工具用表格等;(3)在正文中无法列出的实验数据。

4.2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等

在论文的最后,应附学员本人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得的专利,获奖、鉴定及工程实践的社会评价及有关资料(一般只写目录清单即可)。一律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字间距设置为:标准,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 20磅;

西安理工大学学位办

第五篇: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

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

(2008年2月修订)

为提高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更积极有效地促使研究生学位论文符合国家关于学位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根据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 7713—19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等规定,特对我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和格式作如下要求:

一、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按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1987)执行。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指研究生攻读研究生学位过程中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果。

二、语言及文字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用汉语书写,所用汉字须符合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专用名词、术语可采用国际通用的代号,量及其单位所使用的符号应符合国家标准《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0—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3101—1993)的规定。图、表中的图题、坐标轴、图例、表头等描述性的词组或语句须使用汉语,专用名词术语、物理量及其单位可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符号。

三、内容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部分组成,依次为:封面;扉页;声明;中、英文摘要;中文目录;主要符号对照表;引言;正文;注释和参考文献;附录;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后记。

(一)封面

封面的内容应包括:论文中英文题目、提交日期。

论文中文题目为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准确地反映学位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应能概括整篇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字。若简短题目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方法、内容及实验材料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二)扉页

扉页内容应包括分类号、UDC、密级、保密年限、中英论文题目、申请学位的学科门类、学科专业、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培养单位。

分类号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同时尽可能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

申请学位的学科门类只要在相应的位置填入所属学科门类即可,例如: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

学科专业:获得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填写一级学科名称,其他填写二级学科名称,学科名称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最新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学科名称为准。

培养单位填写所属院所的全名,例如:人文学院、经济学院等,不填“云南民族大学”。涉密论文需注明论文密级和保密年限,填写前请先与指导教师商定后,报所属培养单位审批。在封面上规定的栏内注明相应的密级(可分为公开、内部、秘密、机密、绝密五级)。

(三)声明

声明包括“原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两部分。本部分内容,作者可以直接下载本规范的电子版,相应地复制到自己的论文中即可,但作者和导师皆须于签名处签名确认。

(四)摘要及关键词

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完成的工作;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创新之处。应包含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供二次文献(文摘等)采用。摘要中不列举例证,不采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通用符号和术语,也不作自我评价。摘要分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硕士论文中文摘要600字左右,博士论文中文摘要1000字左右。

摘要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属于主题词中的一类。主题词除关键词外,还包含有单元词、标题词的叙词。主题词是用来描述文献资料主题和给出检索文献资料的一种新型的情报检索语言词汇,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和发展,才使得情报检索计算机化(计算机检索)成为可能。主题词以概念的特性关系来区分事物,用自然语言来表达,并且具有组配功能,用以准确显示词与词之间的语义概念关系的动态性的词或词组。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应尽量采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要与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相对应。

(五)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提纲,是论文各组成部分标题按顺序的排列。

文科博士学位论文采用章标题(第一章),章标题下采用节标题(第一节),节标题之下依次采用

一、(一)两级标题。

文科硕士学位论文采用章标题(第一章),章标题之下依次采用

一、(一)两级标题。理工科博硕士学位论文皆采用章标题(第1章),章标题下依次采用1.1、1.1.1两级标题。

(六)主要符号对照表

论文如使用了大量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制注释说明汇集表。如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不设专门汇集表;如在论文中出现则随即加以注释说明。

(七)引言

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理由、目的、背景、文献综述和研究空间,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结果及在相关领域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理论与现实意义等);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须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文字应言简意赅,要吸引读者读下去。要避免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引言视论文内容和篇幅的需要来确定是否独立成章。

(八)正文

正文为一篇论文的本论,属于论文的主体。一般由理论分析、数据资料、计算方法、实验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论证,相关图表、照片和公式,结论等部分构成。论文正文分章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个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博士学位论文字数原则上8万字以上,硕士学位论文字数3万字左右。

正文写作形式可因科研项目的性质不同而变化。正文的总体要求为实事求是,理论正确,逻辑清楚,层次分明,文字流畅,数据真实,公式推导计算结果无误。

配图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配图要清楚,但坐标比例不宜要过分放大,同一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的标识符标出。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正文表述中所用一致。图序与图名置于图的下方。需补充说明的问题可在图下加注说明。

表中参数应标明量和单位的符号。为使表格简洁易读,建议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序与表名置于表的上方。需要续表时,资料来源注明在续表之下。

表达式主要指数字表达式,例如数学表达式,也包括文字表达式。表达式采用与正文相同的字号居中书写,或另起一段空两个汉字符书写,一旦采用了上述两种格式中的一种,全文都要使用同一种格式。表达式应有序号,序号用括号括起来置于表达式右边行末,序号与表达式之间不加任何连线。

文中表、图、表达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表3.2,图2.5,式3-1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

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意义、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未予解决的问题,以及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结论部分的写作要求是: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应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在评价自己的工作时,要实事求是,除非有足够证据表明自己的研究是“首次”的,“领先”的,“填补空白”的,否则应避免使用这些或类似词语。

(九)注释和参考文献

在学术论文后需要列出参考文献。其作用是反映真实的科学依据,体现严肃的科学态度,分清是自己的观点或成果还是别人的观点或成果,同时也是为了指明引用资料出处,便于检索。参考文献按提供目的划分,可分为引文文献、阅读型文献等。引文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数据、公式、理论、观点等)或间接引语而提供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阅读型文献是著者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曾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信息资源。学位论文中的引文文献,文科用注释的方式在文中页下标注,理工科用参考文献的方式标注在正文之后。阅读型文献和推荐型文献,文科用参考文献的方式标注在正文之后,理工科则不需要此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注释(文科):论文中对于直接引用的文字、数据或事实资料等须加以注释,虽未直接引用,而是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观点,应注释其出处,需补充说明而又不便在正文中说明的其他问题也应加注说明。注释使用上标标注,并采用脚注(页下注)方式,按序号①、②…当页连续编号,不同页的脚注序号不需要连续编号。著录格式和内容执行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的规定。

2、参考文献(文科):参考文献应列示在论文研究写作中有帮助和启发作用,但未直接或间接引用的相关文献资料,而非作者读过的全部文献,主要指阅读型文献。参考文献一律列在正文末尾,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参考文献内容采用顺序编码制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参考文献在文后用序号[1]、[2]…标注。

3、参考文献(理工科):理工科参考文献必须是直接引用的文献资料,即所有列出的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必须注明引出点。参考文献一律列在正文的末尾,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参考文献内容采用顺序编码制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参考文献在文后用序号[1]、[2]…标注。

4、参考文献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执行新的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主要录入格式为:

(1)专著

专著是以单行本形式或多卷册形式,在限定的期限内出版的非连续性出版物,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技术报告、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基本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为: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1] 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179-193.[2] 昂温 G,昂温 P 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3]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4] 张志祥.间断动力系统的随机扰动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应用[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学院,1998.(2)连续出版物

连续出版物是载有卷期号或年月顺序、计划无限期地连续出版发行的出版物,包括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期刊、报纸等。基本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为: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1]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评论[J].1936,1(1)-,北京:地质出版社,1936-.[2]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通讯[J].1957(1)-1990(4).北京:北京图书馆,1957-1990.(3)专著中的析出文献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是指专著中析出的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基本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为: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源文献主要责任者.源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1] 程根伟.1998年长江洪水的成因与减灾对策[M]∥许厚泽,赵其国.长江流域洪涝灾害与科技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2]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是指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基本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为: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

[1]李晓东,张庆红,叶瑾琳.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01-106.[2]丁文祥.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3] 傅刚,赵承,李佳路.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OL].北京青年报,2000-04-12(14)[2005-07-12].http://.(6)文献类型标志代码如下:普通图书 M,会议录 C,汇编 G, 报纸 N, 期刊 J, 学位论文 D, 报告R,标准 S,专利 P,数据库 DB,计算机程序 CP,电子公告 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代码如下:磁带 MT,磁盘 DK,光盘 CD,联机网络 OL。

(十)附录

附录一般作为学位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主要包括:正文内过于冗长的公式推导;供读者阅读方便所需要的辅助性的数学工具或重复性数据图表;由于过分冗长而不宜放置在正文中的计算机程序清单;本专业内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论文的符号说明、缩写说明等。

附录按正体大写字母编号,即附录A,附录B,……。每个附录应有标题。例如:附录A 昆明市2007工业经济统计数据。附录中图、表、数学表达式的编号,应与正文编号区分开,即在阿拉伯数码前冠以附录的编号,如图A-1,表B-2,式C-3等。

(十一)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按时间顺序,列出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加课题、申请专利或获奖情况。学术论文和著作按参考文献格式录入,理工科还应在其后加括号注明该文检索类型,检索号或影响因子等。

(十二)后记

主要是对论文撰写情况作说明、致谢,内容应实事求是。学术论文的致谢用词应含蓄、笼统、简朴,切忌感情色彩浓厚和流于俗套的溢美之辞。

四、格式要求

(一)字体及段落格式要求 1.封面

中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字书写,一行写不下时可分两行写,并采用1.5倍行距。论文英文题名用三号Times New Roman字打印,加粗,居中书写在中文题目下面。提交日期用三号黑体字,提交日期不用阿拉伯数字。2.扉页

分类号、密级、UDC和保密年限用四号仿宋,并置于文档顶部。中文题目用小二号黑体字书写,一行写不下时可分两行写,并采用1.5倍行距。论文英文题名用三号Times New Roman字打印,加粗,居中书写在中文题目下面。

申请学位的学科门类、学科专业、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培养单位采用三号仿宋体字书写。

3.声明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采用黑体三号字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空18磅。声明内容用小四号宋体书写,两端对齐,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4.摘要

中文摘要: “摘要”采用黑体三号字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空18磅。内容用小四号宋体书写,两端对齐,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两端对齐。标点符号一律用中文输入状态下的标点符号。

“关键词”用四号宋体加粗,关键词内容用小四号宋体书写,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每个关键词用分号间隔。

英文摘要:“Abstract”采用小三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空18磅。摘要内容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书写,两端对齐,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 两端对齐,标点符号用英文标点符号。

“Keywords” 用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内容与中文摘要部分的关键词对应,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书写,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

5.目录

“目录” 采用黑体三号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空18磅。

文科博士学位论文采用章标题(第一章),章标题下采用节标题(第一节),节标题之下采用

一、(一)两级标题。各章、节标题编号与标题之间空一个汉字符,一、(一)两级标题编号与标题之间不空格。章标题采用四号黑体字居左书写,章标题段前空6磅,段后空0磅。节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字居左书写,节标题段前空0磅,段后空0磅,左缩进1个字符。一级标题“一” 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书写,段前空0磅,段后空0磅,左缩进1.5个字符。二级标题“

(一)” 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书写,段前空0磅,段后空0磅,左缩进2个字符。标题内容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

文科硕士学位论文采用章标题(第一章)。章标题之下依次采用

一、(一)两级标题。各章标题编号与标题之间空一个汉字符,一、(一)两级标题编号与标题之间不空格。章标题采用四号黑体字居左书写,章标题段前空6磅,段后空0磅。一级标题“一” 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书写,段前空0磅,段后空0磅,左缩进1个字符。二级标题

(一)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书写,段前空0磅,段后空0磅,左缩进1.5个字符。标题内容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

理工科采用章标题(第1章),章标题下依次采用1.1、1.1.1两级标题。各级标题编号与标题之间空一个汉字符。章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居左书写,章标题段前空6磅,段后空0磅。一级标题“1.1” 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书写,段前空0磅,段后空0磅,左缩进1个字符。二级标题“1.1.1”标题采用小四号宋体书写,段前空0磅,段后空0磅,左缩进1.5个字符。标题内容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

6.主要符号对照表

“主要符号对照表”采用黑体三号字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空18磅。内容用小四号宋体书写,两端对齐,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两端对齐。标点符号一律用中文输入状态下的标点符号。

7.引言

引言与正文格式相同。8.正文

文科(博士)采用章标题(第一章),节标题(第一节),节标题下依次采用

一、(一)、1、(1)四级标题。各章、节标题编号与标题之间空一个汉字符,章节以下各级标题编号与标题文字之间不空格。章标题采用黑体三号加粗字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空18磅。节标题用小三号加粗黑体字居中书写,段前空24磅,段后空6磅,字间距为标准,单倍行距。节标题以下的一级标题“一”用四号黑体加粗字书写,段前空24磅,段后空6磅,左缩进2个汉字符号,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二级标题

(一)用四号黑体加粗字书写,段前空12磅,段后空6磅,左缩进2个汉字符号,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三四级标题皆用小四号黑体加粗书写,段前空12磅,段后空6磅,左缩进2个汉字符号,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

文科(硕士)采用章标题(第一章),章标题下依次采用

一、(一)、1、(1)四级标题。各章标题编号与标题之间空一个汉字符,章以下标题编号与标题文字之间不空格。章标题采用黑体三号加粗字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空18磅。章标题以下的一级标题“一”用四号黑体加粗字书写,段前空24磅,段后空6磅,左缩进2个汉字符号,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二级标题

(一)用黑体四号加粗字书写,段前空12磅,段后空6磅,左缩进2个汉字符号,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三四级标题皆用小四号加粗黑体书写,段前空12磅,段后空6磅,左缩进2个汉字符号,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

理工科采用章标题(第1章),章标题下依次采用1.1、1.1.1、1.1.1.1、1.1.1.1.1四级标题。各标题编号与标题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符。章标题采用黑体三号加粗字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空18磅。章标题以下的一级标题“1.1”用四号黑体加粗居左书写,段前空24磅,段后空6磅,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二级标题“1.1.1”用黑体四号加粗居左书写,段前空12磅,段后空6磅,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三四级标题皆用小四号黑体加粗居左书写,段前空12磅,段后空6磅,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

正文段落的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两端对齐,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号,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段落中有数学表达式时,可根据表达需要设置该段的行距。

图序与图名置于图的下方,采用五号宋体字居中书写,段前空6磅,段后空12磅,行距为单倍行距。图序与图名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宽度。图中的标注用小五号宋体字。

表格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即表的上、下边线为单直线,线粗为1.5磅;第三条线为单直线,线粗为1磅。表单元格中的文字一般应居中打印(上下居中,左右居中),不宜左右居中书写的,可采取两端对齐的方式书写。表单元格中的文字采用五宋体字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3磅,段后空3磅。表序与表名置于表的上方,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段前空12磅,段后空6磅,行距为单倍行距,表序与表名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符。例如:表3.1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北京)中表3.1是表序,是“第3章第1个表”的序号,其余类推。当表格较大,不能在一页内打印时,可以“续表”的形式另页打印,格式同前,只需在表序前加“续”字即可,例如“续表3.1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北京)”。若在表下注明资料来源,则此部分用五号宋体字,单倍行距,段前空6磅,段后空12磅。需要续表时,资料来源注明在续表之下。

表达式应有序号,序号用括号括起来置于表达式右边行末,序号与表达式之间不加任何连线。表达式行的行距为单倍行距,段前空6磅,段后空6磅。当表达式不是独立成行书写时,有表达式的段落的行距为单倍行距,段前空3磅,段后空3磅。

文中的表、图、表达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表3.2,图2.5,式3-1等。若图或表中有附注,采用英文小写字母顺序编号,附注写在图或表的下方。

9.注释和参考文献

(1)注释(文科):注释使用上标标注,上标标号为①、②…,采用脚注(页下注)方式,序号①、②…当页连续编号,不同页的脚注序号不需要连续编号,序号与脚注内容文字之间空半个汉字符,脚注采用宋体小五号字书写,两端对齐,单倍行距,段前空0磅,段后空0磅,悬挂缩进1.5字符。中外文混排时,外文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体,所有标点符号一律使用中文输入状态下的标点符号,但小数点采用外文状态下的样式。

(2)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三号黑体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空18磅。参考文献的正文部分中文用五号宋体,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书写,序号与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符。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16磅,段前空3磅,段后空0磅。

10.附录

“附录” 三号黑体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空18磅。附录的正文部分采用小四号宋体,两端对齐,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号,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

11.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在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三号黑体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空18磅。正文部分中文用五号宋体,英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书写,两端对齐,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16磅,段前空3磅,段后空0磅。

12.后记

“后记”三号黑体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空18磅。后记段落的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号,字间距为标准,行距为固定值20磅书写。

(二)页面设置

封面的页边距设置为:左4.0厘米, 右4.0厘米,上6.0厘米,下3.85厘米,装订线0厘米。学位论文封面为白色,采用180克以上200克以下白卡纸印刷。

扉页的页面设置与正文相同,即从声明开始(包括声明部分),后面的各部分均采用A4幅面白色70克以上80克以下(彩色插图页除外)纸张双面印刷,页边距设置为:左3.2厘米, 右3.2厘米,上3.8厘米,下3.8厘米,装订线为0厘米。

学位论文要求设页眉。页眉从摘要开始,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打印(Abstract部分用Times New Roman体五号字)。页眉距边界2.8厘米,页脚距边界2.8厘米。论文页眉奇偶页不同:奇数页的页眉内容为该部分的标题,例如摘要部分的页眉是“摘要”,Abstract部分的页眉是“Abstract”、目录部分的页眉是“目录”,各章的页眉是该章的标题,参考文献部分的页眉是“参考文献”,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部分的页眉是“在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等等;偶数页的页眉内容为“云南民族大学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页眉的其他设置采用默认值。

论文封面不设页码,声明、中文摘要、Abstract、目录、主要符号对照表用大写罗马数字(Ⅰ,Ⅱ,Ⅲ,……)顺序连续编排。论文正文页码从引言开始按阿拉伯数字(1,2,3,……)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采用五号Times New Roman体数字居中书写。页码数字两侧不要加“-”等符号。

(三)打印、装订和材料上报要求

1.学位论文的十二个部分各自独立成为一部分,每部分从新的一页开始打印。

2.论文的各部分按封面、声明、中英文摘要、目录、主要符号对照表、引言、正文、注释和参考文献、附录、在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后记的顺序胶订成册。

3.研究生提交纸质学位论文一式三份,同时须提交学位论文的电子文档。电子文档类型可为Word或者Pdf文档,论文的十二个部分必须依次存放在一个Word或者Pdf文件中,不能分成多个文件上交,由培养单位收齐后统一刻录在光盘上报研究生部。文件名格式为:培养单位名称_专业_年级_人数。例如:经济学院_国民经济学_2007级_3 0人。

4.各培养单位必须严格按程序和有关文件规定完成学位授予相关工作,否则校学位办一律不予受理相关材料和办理相关手续。

下载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规范

    (下列内容可作重要参考,如有和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规范有冲突的,以山东大学规范为准) 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 在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是......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

    背景与研究现状:连梁是剪力墙结构中的重要构件,它是墙肢之间传力的纽带。它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的优劣对整个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者获取博士、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重要的社会文献资料。为了规范学......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研究生部研字〔2007〕09号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是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成果的主要表现,它集中表明了作者......

    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规范(★)

    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撰写规范 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体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学位(毕业)论文不仅在内容上有创造性和创新......

    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

    山东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一、学位论文基本要求(一)科学学位硕士论文要求1.论文的基本科学论点、结论,应在中医药学术上和中医药科学技术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精选多篇)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 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相应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 写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基......

    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是怎么样的?你知道吗?各位朋友们,我们看看下面吧!学位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学位论文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