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危险化学品运输常见事故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事故防范措施
(一)液化气体汽车罐车使用与运输安全要求
1.汽车罐车的使用、装卸单位,应根据本规程及省级劳动、公安、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并对操作、运输和管理等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2.汽车罐车的使用,应按JT3130《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的有关规定办理准运证,并按车辆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汽车罐车牌照。
3.汽车罐车的押运员和驾驶员应熟悉其所运输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安全防护措施,了解装卸的有关要求,具备处理故障和异常情况的能力。汽车罐车押运员和汽车驾驶员必须经培训和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汽车罐车的使用,必须有本单位的持证押运员和驾驶员,并为押运员、驾驶员配备专用的防护用具和工作服装,专用检修工具和必要的备品、备件等。
5.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本规程并按汽车罐车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制定并认真贯彻执行汽车罐车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制度,经常检查安全附件(包括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面计、温度计、紧急切断装置、管接头、人孔、管道阀门、导静电装置等)性能,有无泄漏、损伤等;按汽车日常检修和保养要求对汽车底盘及其行走部分进行检查和修理及时排除故障,保证性能完好。同时,应保持汽车罐车干净和漆色完好。
6.改变汽车罐车的使用条件(介质、温度、压力、用途等)时,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后,由有资格的单位更换安全附件、重新涂漆和标志。经检验单位内、外部检验合格后,由单位按有关规定办理汽车罐车使用证。
7.随车的文件和资料包括:
(1)汽车罐车使用证。
(2)机动车驾驶执照和汽车罐车准驾证。
(3)押运证。
(4)汽车罐车定期检验报告复印件。
(5)液面计指示刻度与容积的对应关系表;在不同温度下,介质密度、压力、体积对照表。
(6)运行检查记录本。
(7)汽车罐车装卸记录。
8.汽车罐车装卸应具备下述条件,方可从事装卸作业:
(1)有熟悉汽车罐车运输与装卸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负责汽车罐车装卸安全技术工作;有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操作人员。
(2)有汽车罐车的装卸作业管理制度。
(3)有符合防火或消毒、防爆规定的专用场地,并有足够数量的防护用具和备件。
(4)装卸设备和管线实施定期检验制度;装卸管道有可靠的连接方式;装卸软管的额定工作压力不低于装卸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的4倍。
(5)必须有经计量部门检验并出具合格证书或定期校验证书的计量设备。
(6)必须有专人负责装卸前的检查和记录,并建立档案备查。
(7)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和介质毒害程度,设置必要的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排放和自动报警以及消防等设施。
9.充装前充装单位应进行检查,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充装:
(1)汽车罐车使用证或准运证已超过有效期。
(2)汽车罐车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
(3)汽车罐车漆色或标志不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4)防护用具、服装、专用检修工具和备品、备件没有随车携带。
(5)随车必带的文件和资料不符合本规程的规定或与实物不符。
(6)首次投入使用或检修后首次使用的汽车罐车,如对罐体介质有置换要求的,不能提供置换合格分析报告单或证明文件。
(7)余压不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8)罐体或安全附件、阀门等有异常。
10.汽车罐车的装卸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有关规程的规定进行充装前的检查。
(2)按指定位置停车,关闭汽车发动机并用手闸制动。有滑动可能时,应加防滑块。
(3)易燃介质作业现场严禁烟火,且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用品。
(4)作业前应接好安全地线,管道和管接头连接必须牢靠,对于充装介质不允许与空气混合的应排尽空气。
(5)汽车罐车作业人员相对稳定,且经培训和考核合格。装卸作业时,操作人员、司机和押运员均不得离开现场。在正常装卸时,不得随意起动车辆。
(6)新制造的汽车罐车或检修后首次充装的汽车罐车,充装易燃、易爆介质前必须经抽真空处理,或充氮置换处理,要求真空度不得低于650mm汞柱,或罐内气体含氧量不得大于3%,且必须由处理单位出具证明文件。
(7)汽车罐车允装量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充装重量。充装的必须有液面计、流量计、地磅或其他计量装置。严禁超装。充装完毕必须复查充装重量或液位,如有超装必须立即妥善处理,否则严禁驶离充装单位。
(8)装卸完毕应按规定填写装卸记录,并妥善保存。
(9)汽车罐车到站后,应及时卸液。卸液前必须对汽车罐车各附件进行检查,无异常情况方可卸液。单车式汽车罐车不得兼作储罐使用。汽车罐车不得直接向气瓶灌装。
(10)液氨、液化石油气及其他易燃、易爆介质,卸液时不得用空气加压;液化气体卸液,不得采用蒸汽等可引起罐内温度迅速升高的方法升压卸液,采用热水升温卸液时,水温不得超过45摄氏度。
(11)装卸作业完成后,应立即按汽车罐车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关闭紧急切断阀和阀门。
(12)汽车罐车卸液不得把介质完全排净,必须留有不少于最大充装重量0.5%或100kg的余量,且余压不低于0.1MPa。
(13)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禁止装卸作业:
①介质易燃、易爆的汽车罐车,遇有雷雨天气或附近有明火时。
②周围有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质泄漏时。
③罐体内压力异常时。
低温型汽车罐车的装卸作业还应符合由制造厂提供的使用维护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11.装卸完后,应填写装卸记录并进行下列各项工作:
(1)按汽车罐车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的要求,关闭紧急切断阀和阀门。
(2)检查各密封面有无泄漏。
(3)核查罐体内介质的压力(充装后不得超过当时环境温度下介质的饱和蒸汽压力)或余压。
(4)检查罐体充装重量(不得超过规定的充装重量)或余量。
(5)分离汽车罐车与装卸装置的所有连接件。
(6)装卸记录(二联)由押运员负责送达卸液单位。
(7)驾驶员必须亲自确认汽车罐车与装卸装置的所有连接件已经妥善分离,才准启动车体。
12.汽车罐车行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必须严格遵守国家交通管理法规的规定。行驶时按汽车罐车的设计限速行驶,保持与前车的距离,严禁违章超车,并按指定路线行驶。
(2)押运员必须随车押运。
(3)不准拖带挂车,不得携带其他危险品,严禁其他人员搭乘。
(4)车上禁止吸烟。
(5)通过隧道、涵洞、立交桥等必须注意标高并减速行驶。
13.汽车罐车停放的要求:
(1)不得停靠在机关、学校、厂矿、桥梁、仓库和人员稠密等地方。
(2)停车位置应通风良好,停车地点附近不得有明火。
(3)停车检修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不得有明火作业。
(4)途中停车如果超过6小时,应按当地公安部门指定的安全地点或有《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转许可证》的专用停车场停放。
(5)途中发生故障,维修时间长或故障程度危及安全时,应立即将汽车罐车转移到安全场地,并由专人看管,方可进行维修。
(6)重新行车前应对全车进行认真检查,遇有异常情况应驾善处理,达到要求后方可行车;
(7)停车时驾驶员和押运员不得同时离开车辆
(二)运输车辆安全检验要求
运输车辆能否保持安全状态,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运输企业应使运输车辆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各机构部件完整无缺,所配工具设施齐全、良好,档案齐备。车况达到四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四净(油净、水净、空气净、车辆净)。在出车前应进行检验,具体检验要求如下:
1.发动机部分
(1)汽车发动机设置有效的起动机。
(2)发动机运转平稳,动力性能好,功率至少达到其标定功率的80%以上,没有异响,容易起动、关闭熄火。
(3)点火系统、燃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机件齐全、性能良好,安装牢固,线路、管路不磨不碰,不漏电、漏水、漏油。
(4)消声器作用正常有效。车辆噪声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
2.传动部分
(1)离合器分离彻底,接合平稳,不打滑,无异响。离合器踏板或握把要有适当的自由行程。
(2)变速器的变速杆位置适当,不跳挡、不乱挡;变速器分动器不缺油、不漏油、无异响。
(3)万向节、传动轴、中间轴承不紧不旷,螺栓齐全,装配角度正确,润滑良好,行驶中不抖动,无异响。
(4)主传动器、差速器工作正常,不松旷、无异响,螺栓齐全紧固,后桥不漏油。
3.行驶部分
(1)车架无变形、开裂或锈蚀现象,螺母、螺栓、铆钉不短缺、松动、锈蚀,底盘涂漆均匀。
(2)减震器弹簧片整齐,卡子齐全,螺栓紧固。
(3)钢板弹簧、支架、蓄电池和油箱托架均牢固可靠。
(4)前、后桥无变形及裂纹。
(5)轮毂完好,安装松紧适度。
(6)轮胎气压和承受的负荷符合规定。
(7)轮辋完整无损,螺母齐全、紧固。
4.转向部分
(1)方向盘的自由转动量不大于30度。
(2)转向轻便灵活,行驶中无轻飘、摆振、抖动、阻滞及跑偏现象,在平直的道路上能保持车辆直线行驶,转向后能自动回正。
(3)前轮定位值符合设计规定。
(4)设有转向助力器的须可靠好用,该装置意外失效时,驾驶员仍能对车辆进行灵活可靠的操纵。
(5)转向机不缺油、漏油,固定托架牢固。转向垂臂、横直拉杆等转向传动零件不拼凑焊接,转向节主销与衬套配合松紧适度,润滑良好。
(6)后三轮车前叉无变形、拼凑焊接、转向沉重、跑偏、阻滞现象,左右减震器性能良好。
5.制动部分
(1)机动车设置行车制动及驻车制动装置。
(2)行车制动器的踏板,有适当的自由行程。
(3)各式行车制动器,均能在第一脚达到最大的制动效能。
(4)制动器能保证在踏板踏下(拉杆拉出)全行程的1/3至3/4时产生最大制动作用;棘轮式手制动器能在拉杆最大行程的2/3以前产生最大制动作用。(5)制动器的操纵踏板或拉杆,在产生最大制动作用后,留有1/4以上的储备行程。
(6)液压式制动的车辆,制动系统不漏油或进入空气,在踏下制动踏板停留一分钟后,踏板无下行现象。
(7)气压式制动车辆,制动系统不漏气,管路不与其他机件摩擦,设有放水装置和限压装置。
(8)机械式制动器,拉杆线等机件完好无损。
(9)各种车辆(含挂车)的全部车轮,均设置制动器(拖拉机、专用机械可只设于主要承载车轮)。
(10)时速在30km情况下(低速车用最高车速),轻度制动无跑偏现象。
(11)在平坦、干燥、清洁、坚实的沥青或水泥路面上,不同车类、车况在规定初速度下的制动距离(对最大制动能力的要求)符合规定。
(12)驻车制动器的制动效能在20%的坡道上,空载车双方向均能将车停住。锁止装置灵敏可靠。
6.灯光电器部分
各种车辆安装的灯具,其灯泡均有保护装置,安装牢靠,车辆震动时不松脱、损坏,失去作用或改变光照方向,所有灯光开关安装牢固,开启、关闭自如,车辆震动时不自行开启或开闭开关安装位置便于驾驶操纵。
所有灯光均保持一定的亮度,不炫目(照明灯除外)。左右两边装置的灯,光色、规格一致,安装位置对称。
(1)照明灯。机动车前面左、右两边各装有一个照明灯(后三轮可安装一个)。
(2)示宽灯。机动车前面左、右两边各装有一只示宽灯。
(3)尾灯。机动车后面左、右两边各装有一只尾灯。光色为红色。
(4)制动灯。机动车后面左、右两边各装有一只制动灯。光色为红色。制动灯的启闭受行车制动装置的控制。
(5)转向信号灯。机动车前、后面的左右两边各装有一只转向信号灯,车身总长超过9m的(包括机动车辆带挂车),两侧前方也装有侧向转向信号灯;在驾驶室内的仪表板上设有相应的转向指示信号。转向灯光色为黄色,以每分钟60一120次的频率点灭。
(6)挂车灯光。挂车后部灯光与牵引车后部相同。
(7)机动车(后三轮除外)装有电源总开关。
(8)所有电器导线均捆扎成束,布置整齐,固定卡紧,接头牢固并有绝缘封套。穿越洞孔的导线装设绝缘套管。
(9)喇叭。机动车设有低噪声喇叭。
7.车身部分
(1)车身端正,左右对称。
(2)车身两侧无超出车身外廓的凸出物(后视镜及转向灯除外)。
(3)各种车辆前、后部分别设有适用的牌照座,前牌照应设于前面的中部或右侧,后牌照应设于后面的中部或左侧。
(4)后视镜。机动车左右两侧装有一面后视镜。后视镜安装位置、角度适宜,能使驾驶员看清车身侧后方50m以内的交通情况。
(5)安全防护装置。大型货车、挂车(载重量3t以上)的前后桥以及挂车之间车身两侧,均设有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
(6)机动车的燃油箱、蓄电池、排气管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0mrn,燃油箱的加油口不设于车厢内。
(7)货车车辆前部装有比驾驶室高100mm的安全架(自卸车除外)。车厢整齐,厢板无破损变形,挂钩完好有效,行驶中无松旷、异响。
8.驾驶室及其设备部分
(1)前风挡玻璃采用透明度良好的安全玻璃,无炫目的波纹、气泡等缺陷,不能使用有机玻璃。
(2)风挡玻璃左、右两边装有灵敏有效的自动刮水器(有驾驶室的后三轮可只装一个)。
(3)仪表。采用气压制动系统的机动车设有醒目的气压表、机动车设有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量表、电流仪表。
(三)液化气罐车安全技术参考
l.对罐车充装量的控制
对于盛装液化气的容器,规定要求有一定的气相空间,如超量充装,当温度升高时,液化气的液体膨胀,会很快充满整个容器空间,若温度再升高,罐体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团此要严格控制容器的充装量。液化石油气罐车一般用旋转式液位计,以液位高度来控制充液量,液位计通常安装在罐车尾部,由于液位计的安装位置和人为操作误差,实际充装量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为了避免因液位计的安装位置和人为操作误差,该厂将液位计安装在罐体侧面中间位置,另外增加一限液口,设计限液高度为85%的体积充装量,液氨在常温下的高度为o.52t/m3,这与《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规定的单位容积的充装重量是一致的。
应当注意的是,这是指在常温下(25℃)的情况,如果充装液体温度偏低(25℃以下)或偏高都是不适用的。
2.对罐体压力的控制
为了控制罐体工作压力不超过设计压力,须经常观察罐体内压力的变化,通常装有压力表。压力表一般装在紧急切断阀之后的气相管上,在装卸液化气时对罐体压力可一目了然。但罐车在行驶途中,切断阀是关闭的,要想观察罐体内压力,必须打开紧急切断阀,这样操作比较烦琐。该厂将压力表装在罐体上,打开压力表阀,随时可以观察罐体内的压力。为防止压力表、阀门被损坏,罐内液化气体泄漏产生危险,压力表阀带有过流装置,当液化气体泄漏时过流装置将自动关闭,阻止液化气体外泄。另外,在出液管路上亦装有压力表,便于观察,随时处理管路出现的超压情况。
3.装卸系统的安全控制
(1)通常罐车的装卸系统,设有一个液相口和一个气相平衡口,液相口兼作进液口和出液口,每个管口配有内置式紧急切断阀,切断阀采用油压操纵。实际上进液和出液操作在工艺上不尽相同,对管路的结构也有不同的要求。改进后的装卸系统设有独立的进出液口和气相平衡口,每个管口配备了内置快速断流的紧急切断阀,切断阀采用气动控制。气动系统采用汽车气源,每个切断装置有单独的操作按钮,亦有可同时进行操作的总按钮。与油压操作系统相比,气压操作系统有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2)为防止出现误操作而使管路超压可能损坏管道和阀门,液相管道中每两个阀门中间一段装有液压减压阀,当管道出现超压时减压阀开启泄掉部分压力,保证管道和阀门不受损坏。
(3)在充装软管的末端,配有易断式连接器和快速反应关闭充装阀,当出现意外情况,可迅速脱开充装容器并自动关闭充装阀。在充装软管的前端装有快速断流的过流阀,当软管拉断或充装阀脱开又无法关闭时,过流阀将自行关闭而快速断流,防止事,态的扩大。
4.防火、防撞安全措施
(1)所有驾驶室后的电线改为双重线路,与底盘进行分离,不以底盘作为回路。电线用可伸缩的无缝金属软管保护,起到防火作用。
(2)燃油箱和电池箱外加防护罩保护,起到防火、防撞作用。
(3)驾驶室后窗安装防火板,一旦发生火灾,防火板将阻止火势,为驾驶员逃生争取时间。
(4)为防止发动机排气时产生火花,排气管安装消火器,并将排气口移至车辆右前方。
(5)在驾驶室之外罐车的一侧,设有引擎总开关,一旦发生火灾.无法进入驾驶室时,在外面即可关闭发动机。
第二篇:危险化学品常见事故
危险化学品常见事故
分析
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与农业、国防、轻工、纺织和建筑等行业都有密切的关系, 其产品已经并将继续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化学工业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化学工业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需求决定生产, 日益增长的需求不仅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也推动了化工企业的发展, 化工企业数量近几年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从业人员也不断增长, 与此同时, 化工企业发生的事故也在不断增长, 危险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人民群众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防范危险学品事故的发生, 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害, 将是一个越来越迫切的问题。
一、危险化学品常见事故的特点
化工企业运用化学方法从事产品的生产, 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中间产和产品, 大多数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 有些化学物质还对人体存在着不程度的危害。化工企业生产与其他行业企业生产还有所不同, 具有高温高压、毒害性腐蚀性、生产连续性等特点, 比较容易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事故一旦发生, 比其他行业企业事故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常常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事故。
化工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上,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生产原料具有特殊性
化工企业生产使用的原材料以及半成品和成品, 种类繁多,并且绝大部分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的危险化学品, 这不仅对这些原材料、燃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储存和运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且对中间产品和成品的使用、储存和运输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生产过程具有危险性
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所要求的工艺条件极为严格甚至苛刻, 有些化学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 有的要在低温、高真空度下进行。在生产过程中稍有不慎, 就容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 酿成巨大的灾难。
(三)生产设备、设施具有复杂性
化工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各种各样的管道纵横交错,大大小小的压力容器遍布全厂, 化工产品的生产需经过化合、聚合、高温、高压等程序, 生产过程复杂, 生产设备、设施也复杂。大量设备设施的应用, 虽然减轻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一旦失控, 就会造成各种事故。据美国石油保险协会对炼油厂火灾爆炸事故的统计表明, 因控制系统失灵而造成事故的达6.1%。
(四)生产方式具有严密性
目前的化工生产方式, 已经从过去落后的坛坛罐罐的手工操作、间断生产, 转变为高度自动化、连续化生产, 生产设备由敞开式变为密闭式, 生产装置从室内走向露天, 生产操作由分散控制变为集中控制, 同时也由人工手动操作变为仪表自动操作, 进而发展为计算机控制, 从而进一步要求操作严格周密, 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 否则就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 化工企业生产的这些特点不仅不会改变, 反而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进一步强化。因此,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和其他相关过程中, 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保证安全生产。
二、危险化学品常见事故原因分析
从事故案例来看, 化工企业常见事故与其他行业企业常见事故在事故原因上没有显著的差别和根本的不同。
(一)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的原因, 主要有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两个方面。1.直接原因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如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个体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2)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操作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使用不安全设备, 手代替工具操作, 物体存放不当,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违反操作规定, 分散注意力, 忽视个体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 不安全装束等。其中, 违章作业、维护不周、操作失误这三个原因, 又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在化工企业塔槽釜爆炸事故中, 违章作业、维护不周、操作失误又有不同的具体情况。
1)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的主要表现如下: ①未对设备进行置换或置换不彻底就试车或打开人孔进行焊接检修,空气进入塔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爆炸。由此发生爆炸事故的次数最多。
②用可燃性气体(如合成系统的精炼气、碳化系统的变换气)补压、试压、试漏。
③未作动火分析、动火处理(如未加盲板将检修设备与生产系统进行隔离, 或盲板质量差, 或采用石棉板做盲板), 未办理动火证就动火作业。
④带压紧固设备的阀门和法兰的螺栓。⑤盲目追求产量, 超压、超负荷运行。
⑥擅自放低贮槽液位, 使水封不起作用或因岗位间没有很好配合, 造成压缩机、泵抽负, 使空气进入设备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⑦设备运行中离岗, 没有及时发现设备内工艺参数的变化,致使系统过氧爆炸。
2)维护不周
维护不周的主要表现如下: ①设备运行中, 因仪表接管漏气、阀门密封不严等引起可燃性气体泄漏。
②未及时清理沉积物, 使管道堵塞,造成设备真空度上升, 空气通过水封进入煤气管道和设备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或高温下引起积炭自燃爆炸。
③仪表装置失灵、损坏, 如氢气自动放空装置损坏, 空气进入;开车时造气炉煤气下行阀失灵, 致使氧含量提高;缩合罐的真空管道上的止回阀失灵, 部分水进入罐内引起激烈化学反应而爆炸, 铜液液位计破裂而引爆。
④不凝性气体没有排出或排尽, 导致超压爆炸。⑤用环氧树脂作防腐剂, 涂在设备上引起着火。
⑥设备长期贮存, 温度过高引起自聚反应, 或充装可燃性液化气体过满, 高温下贮存和运输中气体受热膨胀, 压力剧升而导致爆炸。
⑦油蒸气排放源向大气中排放的油蒸气积累以及失控, 残留品的挥发, 使油罐区周围形成易燃易爆体系, 在油罐作业搅动时, 使沉积的油气挥发, 遇焊渣闪燃着火。
⑧存在点火源, 主要指焊火、机动车尾气火花、静电消除装置失灵发生静电放电、雷击起火和其他点火源, 如铁器相互碰撞、钉子鞋与路面摩擦产生的火星等。
3)操作失误
操作失误的主要表现如下:
①设备置换清扫时, 置换顺序错误。
②操作中错开阀门, 或开关阀门不及时, 或开关阀门顺序错误, 致使设备憋压或气体曳流超压, 引起物理爆炸。
③投料过快或加料不均匀引起温度剧增, 或使设备内母液凝 固。
④未及时排放冷凝水或操作不当, 使设备操作带水超压。
⑤由操作原因引起的压缩机、泵抽负, 使空气进入设备,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⑥过早地停泵停水, 造成设备局部过热、烧熔、穿孔。⑦投错物料, 使其在回收工序中受热分解爆炸。⑧错开油罐出口阀, 导致冒顶外溢, 遇明火爆炸。2.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劳动组织不合理。
(3)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 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 有的事故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很清楚, 有的事故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则很模糊。大多数事故中,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只有一个, 而有的事故其直接原因可能不限于一个。一般来讲, 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较多, 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事故发生发展过程及责任
事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存在以下三个阶段:
1.前兆阶段
导致灾害和事故爆发的因素逐渐积累的阶段, 就是前兆阶段。任何伤亡事故都有前兆, 只是在显露程度上有所区别。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就是尽早发现和识别事故的前兆。因为处于前兆阶段的事故最容易控制甚至予以消灭, 所以企业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以期发现隐患,采取针对措施, 从而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
2.爆发阶段
这一阶段只有一瞬间, 事故往往以极快的速度和极高的强度发生。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大多集中在这一阶段。这一阶段具有意外性和紧急性的特
点。
3.持续阶段
即灾害和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仍然存在的阶段。灾害和事故往往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持续阶段越长, 所造成的危害越大, 要消除后果也需要花费很大的力量。例如伤亡事故的抢救、善后处理、事故现场清理以及恢复生产等都属于持续阶段。事故发生后, 需要确定事故责任者。事故责任者包括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直接责任者是指其行为与事故 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 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的人;主要责任者是指造成不安全状态的人和有不安全行为的人, 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重要的责任;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为领导责任者,一般根据间接原因确定领导责任。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 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的, 为主要责任者。
下述原因造成的事故, 应首先追究领导者的责任:(1)工人没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或未经工种考试合格就上岗操作。
(2)缺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规程不健全。
(3)安全措施、安全信号、安全标志、安全用具、个体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
(4)设备严重失修或超负荷运转。
(5)对事故熟视无睹, 不采取措施, 或挪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 致使重复发生同类事故。
(6)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下述原因造成的事故, 应追究肇事者或有关人员责任:(1)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2)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 玩忽职守。
(3)擅自开动机器设备, 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虽然绝大多数事故发生在操作者身上, 但事故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也有多层次的间接原因, 尤其是安全管理上的原因。事故发生后, 吸取事故教训, 从安全管理上和企业领导者查找原因, 对于预防事故的再次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不能推卸责任, 将责任完全归结于操作者, 这样将不利于对事故的预防。
第三篇:危险化学品常见事故解读
危险化学品常见事故 分析
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与农业、国防、轻工、纺织和建筑等行业都有密切的关系, 其产品已经并将继续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化学工业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化学工业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需求决定生产, 日益增长的需求不仅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发展, 也推动了化工企业的发展, 化工企业数量近几年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从业人员也不断增长, 与此同时, 化工企业发生的事故也在不断增长, 危险化学品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人民群众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防范危险学品事故的发生, 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害, 将是一个越来越迫切的问题。
一、危险化学品常见事故的特点
化工企业运用化学方法从事产品的生产, 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中间产和产品, 大多数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 有些化学物质还对人体存在着不程度的危害。化工企业生产与其他行业企业生产还有所不同, 具有高温高压、毒害性腐蚀性、生产连续性等特点, 比较容易发生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事故一旦发生, 比其他行业企业事故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常常
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事故。
化工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上,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 生产原料具有特殊性
化工企业生产使用的原材料以及半成品和成品, 种类繁多,并且绝大
部分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的危险化学品, 这不仅对这些原材料、燃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储存和运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而且对中间产品和成品的使用、储存和运输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 生产过程具有危险性
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 所要求的工艺条件极为严格甚至苛刻, 有些化学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 有的要在低温、高真空度下进行。在生产过程中稍有不慎, 就容易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 酿成巨大的灾难。
(三 生产设备、设施具有复杂性
化工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各种各样的管道纵横交错,大大小小 的压力容器遍布全厂, 化工产品的生产需经过化合、聚合、高温、高压等程序, 生产过程复杂, 生产设备、设施也复杂。大量设备设施的应用, 虽然减轻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一旦失控, 就会造成各种事故。据美国石油保险协会对炼油厂火灾爆炸事故的统计表明, 因控制系统失灵而造成事故的达6.1%。
(四 生产方式具有严密性
目前的化工生产方式, 已经从过去落后的坛坛罐罐的手工操作、间断生产, 转变为高度自动化、连续化生产, 生产设备由敞开式变为密闭式, 生产装置从室内走向露天, 生产操作由分散控制变为集中控制, 同时也由人工手动操作变为仪表自动操作, 进而发展为计算机控制, 从而进一步要求操作严格周密, 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 否则就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 化工企业生产的这些特点不仅不会改变, 反而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进一步强化。因此,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和其他相关过程中, 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保证安全生产。
二、危险化学品常见事故原因分析
从事故案例来看, 化工企业常见事故与其他行业企业常见事故在事故原因上没有显著的差别和根本的不同。
(一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的原因, 主要有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两个方面。1.直接原因
(1 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如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个体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生产(施工 场地环境不良等。
(2 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操作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使用不安全设备, 手代替工具操作, 物体存放不当,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违反操作规定, 分散
注意力, 忽视个体防护用品用具的使用, 不安全装束等。其中, 违章作业、维护不周、操作失误这三个原因, 又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在化工企业塔槽釜爆炸事故中, 违章作业、维护不周、操作失误又有不同的具体情况。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的主要表现如下: ①未对设备进行置换或置换不彻底就试车或打开人孔进行焊接检修, 空气进入塔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爆炸。由此发生爆炸事故的次数最多。②用可燃性气体(如合成系统的精炼气、碳化系统的变换气 补压、试压、试漏。
③未作动火分析、动火处理(如未加盲板将检修设备与生产系统进行隔离, 或盲板质量差, 或采用石棉板做盲板 , 未办理动火证就动火作业。
④带压紧固设备的阀门和法兰的螺栓。⑤盲目追求产量, 超压、超负荷运行。
⑥擅自放低贮槽液位, 使水封不起作用或因岗位间没有很好配合, 造成压缩机、泵抽负, 使空气进入设备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⑦设备运行中离岗, 没有及时发现设备内工艺参数的变化,致使系统 过氧爆炸。2 维护不周
维护不周的主要表现如下: ①设备运行中, 因仪表接管漏气、阀门密封不严等引起可燃性气体泄漏。②未及时清理沉积物, 使管道堵塞,造成设备真空度上升, 空气通过水封进入煤气管道和设备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或高温下引起积炭自燃爆炸。
③仪表装置失灵、损坏, 如氢气自动放空装置损坏, 空气进入;开车时造气炉煤气下行阀失灵, 致使氧含量提高;缩合罐的真空管道上的止回阀失灵, 部分水进入罐内引起激烈化学反应而爆炸, 铜液液位计破裂而引爆。
④不凝性气体没有排出或排尽, 导致超压爆炸。⑤用环氧树脂作防腐剂, 涂在设备上引起着火。
⑥设备长期贮存, 温度过高引起自聚反应, 或充装可燃性液化气体过满, 高温下贮存和运输中气体受热膨胀, 压力剧升而导致爆炸。
⑦油蒸气排放源向大气中排放的油蒸气积累以及失控, 残留品的挥发, 使油罐区周围形成易燃易爆体系, 在油罐作业搅动时, 使沉积的油气挥发, 遇焊渣闪燃着火。
⑧存在点火源, 主要指焊火、机动车尾气火花、静电消除装置失灵发生静电放电、雷击起火和其他点火源, 如铁器相互碰撞、钉子鞋与路面摩擦产生的火星等。操作失误
操作失误的主要表现如下: ①设备置换清扫时, 置换顺序错误。
②操作中错开阀门, 或开关阀门不及时, 或开关阀门顺序错误, 致使 设备憋压或气体曳流超压, 引起物理爆炸。
③投料过快或加料不均匀引起温度剧增, 或使设备内母液凝 固。
④未及时排放冷凝水或操作不当, 使设备操作带水超压。
⑤由操作原因引起的压缩机、泵抽负, 使空气进入设备,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⑥过早地停泵停水, 造成设备局部过热、烧熔、穿孔。⑦投错物料, 使其在回收工序中受热分解爆炸。⑧错开油罐出口阀, 导致冒顶外溢, 遇明火爆炸。2.间接原因
(1 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2 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 劳动组织不合理。
(3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 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 有的事故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很清楚, 有的事故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则很模糊。大多数事故中, 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只有一个, 而有的事故其直
接原因可能不限于一个。一般来讲, 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较多, 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 事故发生发展过程及责任
事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存在以下三个阶段: 1.前兆阶段
导致灾害和事故爆发的因素逐渐积累的阶段, 就是前兆阶段。任何伤亡事故都有前兆, 只是在显露程度上有所区别。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就是尽早发现和识别事故的前兆。因为处于前兆阶段的事故最容易控制甚至予以消灭, 所以企业要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以期发现隐患,采取针对措施, 从而达到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
2.爆发阶段
这一阶段只有一瞬间, 事故往往以极快的速度和极高的强度发生。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大多集中在这一阶段。这一阶段具有意外性和紧急性的特
点。3.持续阶段
即灾害和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仍然存在的阶段。灾害和事故往往会持续较长的时间, 持续阶段越长, 所造成的危害越大, 要消除后果也需要花费
很大的力量。例如伤亡事故的抢救、善后处理、事故现场清理以及恢复生产等都属于持续阶段。事故发生后, 需要确定事故责任者。事故责任者包括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直接责任者是指其行为与事故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 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的人;主要责任者是指造成不安全状态的人和有不安全行为的人, 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重要的责任;对事故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为领导责任
者,一般根据间接原因确定领导责任。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 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的, 为主要责任者。
下述原因造成的事故, 应首先追究领导者的责任:(1 工人没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或未经工种考试合格就上岗操作。(2 缺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或规程不健全。
(3 安全措施、安全信号、安全标志、安全用具、个体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
(4 设备严重失修或超负荷运转。
(5 对事故熟视无睹, 不采取措施, 或挪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 致使 重复发生同类事故。
(6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下述原因造成的事故, 应追究肇事者或有关人员责任:(1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2 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 玩忽职守。
(3 擅自开动机器设备, 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虽然绝大多数事故发生在操作者身上, 但事故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也有多层次的间接原因, 尤其是安全管理上的原因。事故发生后, 吸取事故教训, 从安全管理上和企业领导者查找原因, 对于预防事故的再次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不能推卸责任, 将责任完全归结于操作者, 这样将不利于对事故的预防。
第四篇: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专项预案
CNG运输事故专项预案
目录
1.编制目的.................................................................................................3 2.基本原则.................................................................................................3 3.潜在危险性评估....................................................................................3 4.组织机构及职责....................................................................................3 5.预防与预警.............................................................................................5 6.信息报告程序........................................................................................6 7.应急处置.................................................................................................6 8.应急救援工作要求................................................................................8 9.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8
1.编制目的
本预案旨在提高公司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管理水平,以及处置突发危化品运输事故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人员、财产安全,避免对环境产生影响,及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2.基本原则
制定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快速反应、依靠科学、合理处置的总原则。
3.潜在危险性评估
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最大危险是车辆发生事故,致使危化品包装破损或危化品本身包装存在问题或外界储运条件不能满足危化品安全要求,而造成危化品泄漏。危化品具有易燃易爆、易蒸发、易扩散、有毒有害等性质。一旦泄漏,可造成人员伤亡,人员大范围疏散,人员大面积中毒,并对生态环境造成持久、恶劣的影响,社会影响严重。
4.组织机构及职责
4.1应急救援组织
4.1.1成立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4.1.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机构 办公室:设在安全部。负责人: 抢险救援车队:设在运输车队。负责人: 抢险救援队:场站管理部技术人员组成。负责人: 防护队:场站管理部技术人员组成。负责人: 4.2职责
4.2.1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组织运输队伍运送事故现场撤离人员和救援物资。(2)督促各运输部、安全部、仓储部、场站部做好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物资准备。
(3)召集应急救援队伍,调集车辆设备实行救援行动。(4)平时对抢险人员进行安全和技能培训。加强培训演练,做到常备不懈。
4.2.2各下设机构职责
办公室职责:落实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部署的各项工作;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的应急信息受理、核实、传递、通报、报告;做好抢险救援车辆的落实登记,随时准备调用。
抢险救灾车队职责:根据救援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做好召集车辆参与应急响应工作;按照指令迅速到达指定地点,听从指挥、参与抢险。应急救援车辆按通知到集结地点。
抢险救援队职责:根据救援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前往事故现场,抢救物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防护队职责:配合公安或其他相关部门进行事故现场的疏散、封锁、防护及人员抢救工作。
5.预防与预警
5.1危险源监控
(1)承揽业务时由安全部对拟承揽的业务进行界定,对符合公司承运资格并承运危险性在可控制范围内的危险品可以予以承揽。对超出危化品运输资质范围或危险性较大的货物坚决不予承揽运输。
(2)运输危险化学品之前,由业务部门通知运输部、安全部,对承运的司机、押运员进行安全交底。使危化品运输驾驶员、押运员充分了解所运危化品的品名、危化品编号、危险性、泄漏处置及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应急联系电话等内容。
(3)事故救援过程中充分利用安全运输卡。安全运输卡制度包括运输的危险化学品性质、危害性、应急措施、注意事项及本单位、生产厂家、托运方应急联系电话等内容。要求每种危险化学品一张卡片,每次运输前,运输单位向驾驶员、押运员告知安全运输卡上有关内容,并将安全卡交驾驶员、押运员各一份。
(4)充分利用车载GPS系统,对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动态进行跟踪。随时掌握车辆情况。(5)对危险品运输沿途的天气情况进行预先了解和跟踪,及时向运输司机通报。
5.2预警行动
运输司机在进行危化品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情况造成危化品泄漏或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即拨打当地110报警并快速反映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申请启动应急程序。
6.信息报告程序
6.1发生危化品运输事故,运输驾驶员、押运员要立即向当地110报警,并向车队长报告,车队长立即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
6.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汇报后,立即请示领导小组组长,启动应急预案。
6.2.1指导运输驾驶员、押运员向当地公安机关及其他安全、环保等主管部门汇报。
6.2.2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各成员通报事故情况。6.2.3向托运方、货主通报事故情况。公司内部: 联系电话: 手机:
外部联络: 火警:119 匪警: 110 医疗急救:120 7.应急处置
7.1响应分级 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一、二两级。
一级:危险化学品轻微泄露,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运输卡内容,通过简单施救可以现场处置,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的。
二级:不能现场处置或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的。7.2应急响应程序
7.2.1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驾驶员、押运员佩戴防毒面具、防火手套等自我防护工具。对事故发生地点、时间、类别等简要情况了解清楚。确定通过现场可以处置的启动一级响应。核对危险品安全运输卡内容,指导驾驶员、押运员现场进行处置。处置完毕后向当地主管部门通报情况。
7.2.2不能现场处置或可能对人员造成伤害的,救援领导小组立即向上级负责危险化学品抢险部门报告,向货主通报事故情况,索要详细抢救措施,同时赶赴现场。
7.2.3根据事故情况调集抢险人员及车辆设备,尽快在现场集结。7.2.4在现场负责人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开展运输抢险救援工作,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
7.2.5运送撤离人员离开事故现场,恢复道路交通秩序。7.2.6按上级救援部门要求运送救援物资。
7.2.7参加应急抢险救援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方案的规定,配备安全防护用品。8.应急救援工作要求
8.1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危险化学品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及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其救援工作十分重要,必须加强领导,保持高度警惕性,做好危化品应急救援抢险工作准备,防范于未然。
8.2熟悉预案,组织演练。应急救援抢险人员要熟悉本预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平时要组织训练和演练。
8.3服从命令、听从调配。各单位接到危化品事故救援抢险任务后,要反应敏捷,迅速行动,人员和车辆设备在指定地点集结待命。不得延误,更不得不到场。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9.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
各专业应急救援小组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包括具有危险品运输资质的车辆、起重设备、车载防毒面具、灭火器、防火手套。保证应急资源及时合理地调配与高效使用,保障应急救援有力。
第五篇:最新危险化学品事故
最新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汇编 编辑:新乡市朱振尧高级工程师
2014.9.17 2012年9月1日,江西省永修县星火工业园内江西鸿顺化工有限公司一生产车间发生起火事故,造成5人受伤。
1999年9月2日,甘肃省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甘肃八〇五厂TDI(民品)生产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3人受伤。
2012年9月4日,河北省沧县风化店乡曹庄子工业区内河北国美化工有限公司发生农药泄露事故,造成20人中毒。
2009年9月5日,淄博市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年产万吨的R142b装置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氯化氢泄漏险情,由于处理及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07年9月6日,辽宁省盖州市鹏圣化工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人违反操作规程造成7号脱重搪瓷釜原料高速泄出,高速气流形成静电引起燃烧爆炸,造成1人死亡。
1979年9月7日,浙江省温州电化厂因操作工违反气瓶安全使用规定导致液氯钢瓶发生爆炸,造成10.2t液氯扩散,59人死亡,779人中毒。
1994年9月8日,吉林省吉化公司北方化工总公司长松化工厂季戊四醇车间,因工人违章用氮气进行带压试漏,罐体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2001年9月9日,河南洛阳市洛阳中昊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在对5号炉检修时,在未检测炉内CO浓度的情况下,发生CO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11人受伤。
1983年9月10日,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硫磺厂,工人因违章在井下盲巷吸烟,造成瓦斯燃烧中毒事故,造成5人死亡。
1989年9月11日,广西容县水泥电石厂乙炔炭黑车间乙炔工段2号发生器在排除设备故障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2人死亡。1997年9月12日,山西省阳泉市氯碱厂盐酸合成工段空冷系统泄漏,因工作人员没有执行动火作业的有关安全规定,导致焊接中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
2011年9月13日,江西省乐平市江维高科有限公司有机分厂醇解工段内一厂房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
2008年9月14日,辽宁省辽阳灯塔市金航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2013年9月14日,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顺特化工有限公司物料储罐(内储原甲酸三甲酯),在检修作业时,发生火灾爆炸,造成5人死亡。
2010年9月15日上午,芬兰北部城市奥卢阿里佐纳化工厂在对一个松节油罐进行焊接修理时,罐内的松节油残留物引发爆炸事故,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
2003年9月16日,浙江衢州市柯城区常山富盛化工有限公司一台反应釜发生爆炸,引起两只盐储槽破裂造成3人死亡,10人受伤。
2008年9月17日,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区的云南南磷集团电化有限公司,发生氯气泄漏,造成71人中毒。
1993年9月18日,河南省辉县化肥厂合成车间碳化工段在检修焊接管道过程中,致使氨水罐爆炸,造成2人死亡。
1988年9月20日,河南省开封化工二厂,因违章动焊,导致盐酸贮槽爆炸,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
2001年9月21日,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一家化工厂仓库储藏着等待回收的可燃性高且极不稳定的硝酸铵约300t,发生爆炸,造成29人死亡,2442人受伤。
1993年9月23日,山东青岛化工厂液氯计量槽出口阀门破裂,液氯泄出,造成1人死亡,33人受伤。
1990年9月25日,山东省济南市清河化工厂违反工艺规程发生化学爆炸,2人死亡,1人轻伤。1984年9月26日,天津石油化工公司化工厂空分车间主任进冷藏室工作时发生窒息事故,造成1人死亡。
2007年9月27日,山西吕梁地区华通电力公司第九项目部山西中吕焦化有限公司洗蒸氨岗位1号氨水贮槽放散管尾气回收安装管道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4人死亡,1人轻伤。
2012年9月28日,湖北省随州市湖北麦达尔化工有限公司,3名工人在造粒机内进行维修作业时,造粒机突然通电开始运转,造成3人死亡。
1990年9月29日,江苏省句容县化肥厂,工人在装窑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违反规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造成2人死亡。、电灯线短路引起着火
2012年6月4日,某加油站发生火灾事故,引起连续7 次爆炸,火势持续长达4个多小时,一辆油罐车烧毁报废,另1辆油罐车严重受损,部分建筑物烧毁倒塌。
此次火灾是由于油品储藏室的电灯线路短路产生电花 火,引燃了储藏室里的油气,接着油桶又发生爆炸。
简析:这是一起责任事故。其主要原因是:油品储藏室 安装了普通电气设备,且线路技术状况不良,发生短路引起 的。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地下室灯开关产生的火花引起爆炸
2011年7月23日15:17,某石油公司在闹市区一座加油 站发生爆炸,4人死亡,12人受伤。
现场勘查发现,加油站东南侧加油机下方输油的竖管焊 缝开裂漏油。漏出油品渗入地下室,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地下室电灯开关开启时产生的电火花点燃可燃气体爆炸起火。
简析:这是一起因设备检查维修不到位引发的责任事 故。22日夜已经发现汽油渗人地下室,但没有查明泄漏的 真正原因及时消除隐患,当加油站职工进人地下室开灯时引 起爆炸着火。其教训是:应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 意识,严格按章操作,加强安全管理。另外,加油站是否要 建地下室?地下室的电器是否应采用防爆型?加油站地下室 大多数没有考虑通风问题,也没有考虑防爆问题,在某些情 况下地下室是会积聚油气的。、电灯开关产生的火花引燃油气发生爆炸
2010年12月23日,某石油公司加油站发生爆炸,烧伤 3人。
经现场勘查,加油站有一段管为没有用砂子回填,在值 班室门前有一眼检查井;加油机输油管焊缝开裂漏油,产生 大量油气,油气从检查井内散发,审人值班室,打开电灯时
电火花引燃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起火。
简析:这是一起因加油站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和安全管
理不落实引发的责任技术事故。其技术问题是加油站总体布
局和配电不符合规范要求,管沟没有用砂子回填(设计上没
有要求); 责任问题是20日下午就发现值班室有油气味,但
没有查找原因,消除隐患。23日晚当值班职工开灯时引起
爆炸着火。
4、防爆接线盒未加密封垫引发爆炸
2009年10月 14日下午,某县石油公司加油站,加油员 准备为一辆解放车加90号汽油,当加油站计数器转动回零 时,加油机内突然爆炸,随即管沟内油气发生爆炸。
简析:这是一起责任技术事故。其主要原因和教训是:
(1)加油机防爆接线盒未加密封垫,接线盒电源输人、输出口密封不严。加油员取下加油枪启动电动机时,接线盒 内产生的火花引燃油气,致使加油机突然爆炸。
(2)加油机渗漏,管沟内未填充砂子,油气积聚,管沟 内油气随加油机发生爆炸。
(3)加油机内电气密封应定期检查,及时修复或更换密 封垫;管沟内必须按照规定充填砂子。
(4)加油站普遍存在电气管理薄弱,电气管理人员素质 差。因此,加油站应加大对电气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强电气 管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碘钨灯照明引燃油气爆炸
2009年6月12日,广州某加油站在情罐作业时,作业 人员使用碘钨灯在罐口照明,加油站安全负责人出面制止,并将碘钨灯没收。但施工人员未听劝告,又找来一只同样的 碘钨灯使用。碘钨灯高温表面引燃油气发生爆炸,当场1人 死亡,3人轻伤。
简析:这是一起因违章使用灯具造成的外方责任事故。其主要原因和教训是:
(1)施工人员违章使用碘钨灯照明是引发事故的直接 原因。
(2)近年来,由于施工人员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 程引发的事故屡有发生。这说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差,对施 工人员安全教育不到位,同时也说明加油站对施工安全监督 不力。、断电引起管沟油气爆炸
2010年9月11日15:00左右,某县石油公司加油站电 火花引燃油气发生爆炸事故。
二.加油站概况
该加油站有直接埋设在地下的金属卧式油罐3个。在油 罐的人孔部位设操作井,人孔盖板上安装有进油管、测量 孔、出油管、安全阀等。与加油机连接的输油管、控制电 缆、动力电缆设于同一管沟内,并穿过建筑物。管沟上盖钢 筋混凝土盖板。加油站平面布置见图l-3。
2.爆炸发生经过
加油站接卸油时,因安全阀阻力大,卸油速度慢,便把 测量孔打开排气。2009年 9月 11日 15:00左右,3号油罐接 卸了4油罐车汽油,计16t。在切断电源的瞬间发生着火,将操作工的手和脸烧伤。当工人跑出营业室时,配电室爆 炸,气浪将隔墙推倒,门及营业室的玻璃全部炸碎,屋面受 损。紧接着3号油罐操作并起火。值班员用3具8kg干粉灭 火器将火扑灭。从爆炸到火被扑灭共计5分钟,灭火时间 3分钟。
3简析损失与教训
这是一起设计和管理问题引发的责任技术事故。其教 训是:
(1)这次爆炸起火事故损失主要是烧伤1人,烧伤面积 13%,属轻伤。
(2)输油管、电缆在同一条管沟内敷设是发生事故的主 要原因。输油管、电缆、排水在同一条管沟敷设发生的事故 较多,按规范禁止这种做法。如果在管沟内回填砂子或隔 断,油气就不会进人配电室,断电时产生的电火花也就不会 成为爆炸的点火源。
(3)配电室门窗与油气产生源的安全距离,一定要符合 规范要求。否则,油气会进人配电室引发事故。另外,站 房内良好的通风,也是加油站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的安全技 术措施。
7、加油站地下油罐室爆炸
2010年6月16日10:20,某石油公司加油站发生地下油 罐室爆炸事故。
1.加油站概现
该加油站建于1966年,油罐设在地下室内。油罐室进 出口用钢筋混凝土盖板覆盖。输油管线在管沟内敷设,一端 通地下室油罐,一端通加油机,中间有一挡墙被老鼠打通,实际没有隔离。油罐排气管直径DN25,排气不畅。测量孔 设在油罐人孔盖板上,与接卸油管共用连接短管。接卸油管 引至室外,卸油时打开油罐测量孔盖,自流到油罐内,油气 排人油罐室,室内油气浓度很大。事故后实测油气浓度,油 罐室内为 9%,管沟内加油机处为 1%。
2.爆炸经过与原因
(1)爆炸经过。2010年 6月 16日上午上班后,一台加 油机正常加油,一台加油机数码不显示。约10:00左右,2 名修理工将加油机故障排除,向站长报告,计数器已修好,但电机不转动。站长到现场检查,发现电机有问题,让修理 工将电源切断,把电机拆下来修理。这时有2台小轿车来站 加油,影响工作正常进行。10:20左右,第一台小轿车加完 油后离开加油机5m左右,第2台小轿车正要加油时,听到 爆炸声,同时看到地下油罐室进出口上空飞起砂石,并有黑 烟。全站20多人跑到现场,用消防砂、水泥将地下室进出 口和卸油口封闭。消防队赶到时,火已熄灭。为防止复燃监 视了6h。
(2)爆炸原因。油罐室油气浓度达 9%,管沟内加油机 处油气浓度1%,管沟和油罐室相通。当时油罐室附近无 人,没有任何操作,不会有产生引起爆炸的点火源。据分析 应是加油机处电器火花点燃了管沟内油气,火焰传播到油罐 室内,引起爆燃而发生爆炸。
3.简析损失和教训
这是一起因电器引起的责任技术事故。
(1)地下油罐室进出口处爆炸,将一块 0.8m x 0.5X 0.1m钢筋混凝土板掀开,飞起砂石,冒出一股火。火焰把 晒衣服绳子烧断,把小树叶烧焦,并引燃一把扫帚,没有造 成直接经济损失。
(2)加油站油罐设置油罐室,特别是地下油罐室是很不 安全的。这次火灾,就是因为油罐室积聚了油气,遇点火源 而发生爆炸。新建加油站时,油罐应采取直埋式,旧加油站 的油罐室也应加以回填,消除不安全因素。
(3)加油站内设置的管沟,特别是相互连通的管沟是很 不安全的。管沟易于积聚油气,一旦发生爆炸易造成事故扩 大蔓延。加油站的输油管直采用直埋式,采用管沟时,应用 细砂回填或加以隔断。
(4)因加油站已使用20年,油罐室和管沟不安全因素 太多。事后将油罐、管线、加油机更新,将油罐室拆除,管 沟内用细砂回填,消除了不安全因素。防爆灯落地引起爆炸
2012年12月18日9:12,某油库22号半地下油罐在准备通风清洗时发生爆炸,造成1 名油库干部、l名地方施工队人员死亡,油罐和油罐室报废。
1.事故概况
某油库共有半地下油罐 6个,编号为 18号至 23号,容量均为 2000m3,储存 95号航空 汽油、90号车用汽油。11月8日,油库与某公司签订了对6个油罐进行内防腐施工的协议
书。11月21日至12月15日,将21号油罐改造完毕,拟于12月16日对22号油罐进行改
造。22号油罐为立式拱顶金属油罐,油罐室下部有水平通道,通道长8.2m,宽1.251n,高
2.45m;通道口设有向内开防护门,油罐室安装向外开钢质密闭门,储存90号车用汽油。
12月17日16:00,22号油罐内油料倒空。根据油库工作安排,18日上午做油罐防腐施
工前的通风。8:00某公司施工人员黄某、陆某和油库现场安全监督员蒋某将通风机安装于
22号油罐掩体顶部的采光孔。试机正常后,将通风机留在掩体外顶部(未通电)。
8:35左右,黄、陆、蒋三人一同走进油罐水平通道,陆某在通道墙壁上(距油罐下部
人孔口水平距离4.1m、距地面高2.2m处)钉上水泥钉子(钉长9cm、直径0.8cm),黄某将
接通了电源重2.5kg的防爆灯挂到钉子上。然后黄、陆两人将油罐人孔盖打开,由陆某移
至通道口外。约8:50黄、陆、蒋三人在油罐室人孔口一起观察了罐内情况,油罐底周围 有少量残油。
据幸存者陆某回忆说,约9:12我们一行三人在离开油罐室的水平通道时(陆某在前,黄
某在中,蒋某在后〕,听到蒋某对黄某说把防爆灯带出去。随后就听到防爆灯坠地的破碎声,同时感到身后有热浪,出于本能意识向门口奔去,就在左脚跨出门的同时,感到被一股更大的热浪推出门外,身后的大门也迅速关闭,蒋某和黄某被关在内面而无法出来。约5m1n后,又听到沉闷的响声,同时有砖块飞出。油罐爆炸后相对位置见图1—l。
图11 油罐爆炸后相对位置示意图
此时,前去检查准备工作的副主任孟某发现出事立即报警,并召集现场附近进行收发油
作业的干部、战士前去救援。部队收到警报后,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抢救。约9:25市消防大
队赶到,迅速实施抢救,用破碎机打开防护门,在防护门内侧救出2人,黄某已经当场死
亡,蒋某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9:35事态得到控制。
2.事故原因
陆、黄和蒋三人拆卸开油罐底部人孔时,油罐内的油气向油罐室及水平通道扩散,在油
罐室及水平通道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防爆灯意外坠落到地上,防爆玻璃罩及灯泡破碎,炽热的灯丝点火源引爆水平通道内的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从水平通道迅速向油罐室及油罐
内传播,产生高温和巨大爆炸压力,将局部罐体及混凝土拱顶损坏,并将水平通道内开防护
门关死。此时油罐内剩余残油在高温下急剧蒸发,外部空气从油罐室第一次爆炸产生的裂口
处以及采光孔等处进人,持续混合4-5分钟后形成新的爆炸性混合气体,被第一次爆炸后产
生的高温、余火点燃发生爆炸。这次爆炸使整个油罐顶板和油罐壁板全部分离,油罐彻底损
坏,并把近2/5钢筋混凝土拱顶完全掀开。
3.简析教训
这是一起因违反“清罐’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引发的外方责任事故。这样说并不是油库没 有责任。其教训是:
(1)这次“清罐”作业组织很不严密,各项准备手续不全,没有按《军队油库油罐清洗、除锈、涂装作业安全规程》规定的程序办事。如没有“清罐”作业领导小组负责人,没有办 理开工作业证,没有要求施工单位提交“清罐’作业方案、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并按规定 审批。
(2)《军队油库油罐清洗、除锈、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对作业程序有明确要求,必须先清
除底油——排除可燃气体——测定可燃气体浓度达到安全要求——办理开工作业证——实施
具体作业。但此次的“清罐”作业方案,将上述作业程序要求完全颠倒了,当作业人员打开油
罐人孔发现有残油时,没有清除残油,没有立即封闭人孔,造成油气外逸,使水平通道、油
罐室空间内充满爆炸性混合气体。
(3)对外来施工队伍在油库进行施工作业,“必须服从油库的统一安全管理,油库对安
全工作负总责”也有明确要求。《军队油库油罐清洗、除锈、涂装作业安全规程》规定,“作业
前,必须对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但
油库在签订施工合同时,明知施工队缺乏油罐清洗工作经验,仍将安全责任整个承包给施工
队,也没有进行组织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相应的考核,放弃履行安全监管的职责,把作业 安全寄托于施工队。同时,对油罐通风清洗准备这样重要的环节,库领导没有亲临现场监督
检查,违反了“现场负责人必须亲临现场,负责清罐作业的组织协调,指定班(组)长和安全
员,填写报批开工作业证,签发班(组)作业证,对重要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危及安 全的问题,不得擅离职守”。
(4)承担此次防腐施工任务的地方公司,不具备从事防腐施工的资质,油库在选用时没
能把好关,违反了《军队油库外来施工人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油库招请外来施工队时,必须
验证施工队营业执照及经营范围,考察施工队技术、管理能力和安全施工保证体系”。两名
施工人员,没有进行防爆电气方面的专业培训,在油罐人孔敞开,油气外溢(此时属0级场
所)的情况下,没有进行测定可燃气体浓度,就盲目作业,违反了《军用油库爆炸危险场所电
气安全规程》中“0级场所不得使用任何电器设备”的规定。同时,油罐室顶部的采光孔没有
打开(5个只开了互个),造成油罐室通风、采光不良。将固定安装的防爆灯具当作防爆手提
灯具使用,造成防爆灯具落地,灯罩和灯泡摔碎,形成点火源。
(5)出事油罐安全设施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油罐透气管工艺不合理、排水沟没有作封
围处理,测量口没有引到油罐室外,油罐室密闭门、水平通道防护门开向设置错误等。这些
严重的安全隐患,长期未作整治,导致事发时通道内的2人因防护门开向错误而无法逃离,最终致死。
(6)事故大部分是在作业时发生的。“清罐”作业包含多种危险因素,相应的预防和应急
措施必不可少,但油库事先没有建立预案。事发后,2人被困在通道内,油库却无破门工具
错失了救人的最佳时机。最后,依靠地方消防力量用破碎机打开防护门,救出二人,但为时 已晚。
9、万立方米油罐清除罐底油泥时发生爆炸
2012年10月26日晚,某石化公司供销公司106原油库402号万方油罐爆炸起火,1人
烧死,4人烧伤,其中1人重伤,3人轻伤。
当晚10名民工在402号油罐内清理油罐底部厚达50cm的油泥。一位现场人员分析说,爆炸起火是稀释油泥使用的电机火花引燃油气发生的。
大火于27日1:00得到控制,但燃烧的是402号油罐底部的油泥,温度高,余火极难完
全清除,30min后复燃。灭火期间出现多次反复,数十辆消防车和百名官兵轮番进行喷射泡
沫和干粉,火势控制工作一直持续到27日下午。同时,外围工作是集中力量隔离和降温,防止火势扩散而引起距离起火油罐100m处一座相同容积的储油罐着火。
简析:这是一起因违章使用电器引发的责任事故。其教训是清除油罐底部的油泥是一项
较困难的工作,如果采用方法不当就可能引发事故。因此,必须采取妥当的清除方法,制订
严格的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并切实落实。
10、地下室灯开关产生的火花引起爆炸
201l年7月23日15:17,某石化公司在闹市区一座加油站发生爆炸,4人死亡,12人 受伤。
现场勘察发现,加油站东南侧加油机下方输油的竖管焊缝开裂漏油。漏出油品渗入地下
室,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地下室电灯开关开启时产生的电火花点燃可燃气体爆炸起火。
简析:这是一起因设备检查维修不到位引发的责任事故。22日夜已经发现汽油渗人地
下室,但没有查明泄漏的真正原因及时消除隐患,当加油站职工进人地下室开灯时引起爆炸
着火。其教训是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严格按章操作,加强安全管理。另
外,加油站是否要建地下室?地下室的电器是否应采用防爆型?加油站地下室大多数没有考
虑通风问题,也没有考虑防爆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地下室是会积聚油气的,这就成为不安全
隐患,这个问题拟在“规范”中加以体现。
11、不防爆灯具造成爆炸
11年11月 15日,某综合仓库与地方防腐保温公司签订了 5座 100 m3卧式金属油罐内
防腐工程的承包合同,并于当日开工。施工中没有使用油库提供的防爆灯具,而使用了普通灯具。15日9:15,4号油罐即将涂刷完第一道底层油漆时,发生涂料(氯磺化聚乙烯涂料,X-1溶剂)气体爆燃,造成罐内作业的2名工人受重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简析: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涂刷涂料的过程中未按规定通风,造成可燃气体在罐 内积聚;二是仓库为施工提供了防爆灯具,但施工单位在罐内使用了36V普通照明灯,造
成了爆炸事故。这是一起外方责任事故。
12、断电引起管沟爆炸
2009年9月18日18:00左右,某市石油公司发生加油站管沟爆炸事故。
1.加油站概况
该加油站位于山坡底下,公路旁边,主要经营汽油、柴油、润滑油。储油罐设在半山坡
上,与站房相距约以Dm,位差约10m。原设计为自流卸油,自流加油,流量表计量,后来在站房前增建了雨棚,安装了电动加油机。该加油站有 6座 25m3金属卧式油罐,安装在油罐室内,其中4个汽油罐,2个柴油罐。加油站设4台电动加油机,其中汽油3台,柴油1台。输油管敷设在管沟内,加油机供电线路也没于同一管沟。管沟途经煤炭公司的堆煤场,进入油罐室时设有隔离密封墙。加油站平面布置见图1—2。
图
l-2 加油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2.爆炸发生经过
2009年9月
H
18:00左右,加油站结束一天的营业,职工已完成下班前的清理工作,多数职工已离站下班,值班员检查现场后,到配电室切断加油机电源的瞬间听到爆炸声,紧接着听到了第二次爆炸声。值班员跑出配电室时,发现加油机处有火,立即报警,并向石油公司领导报告,然后提上干粉灭火器去灭火。时间不长,市消防队和公司领导先后赶到现场,这时值班员才想起油罐前阀门尚未关闭,跑到油罐室关闭了油罐前阀门。由于切断了油源,很快将火扑灭。
3.简析原因与教训
(1)爆炸之所以发生是由于点火源与爆炸性油气混合气体结合所致。经事后调查,加油
机与输油管连接处长期渗漏,油气在400m管沟中积聚,形成了爆炸性油气混合气体,为爆
炸提供了可燃物;设在管沟中的加油机供电线路,在检查井内有一接头,严重烧毁,检查井
盖爆炸时掀开,且从检查井内电线接头处有发射状的烟气擦迹。这就是说事故原点在电线接
头处,即值班员切断电源时,电线接头接触不良产生火花点燃了爆炸性混合气体而发生爆
炸,火焰在管沟内传播过程中又发生了第二次爆炸。
(2)爆炸发生后检查油罐室时,发现罐室内有1人油气中毒身亡(据说是铁路职工);2 台加油机烧损较为严重,已无修复价值;站房玻璃几乎全部破碎;管沟盖板掀出约30m。
(3)输油管和电线绝对不允许设置在同一管沟内。这起事故就是由于电线接头接触不良
产生电火花而引发。如果电线与输油管不在同一管沟设置,这起事故就可以避免。
(4)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和配电线路,必须符合场所防爆等级的相应要求。该加油站
采用铝芯绝缘电线作为加油机的动力线,是不符合防爆要求的。正确的做法是采用铜芯电缆
销装或铜芯护套电线钢管配线。
(5)从事故检查情况看,该加油站设备设施维修较差,管理松懈。加油机与输油管连接
处渗漏,油罐前阀门渗漏,油罐室和管沟内油气刺眼;罐室内油气中毒亡人,加油站院内堆
放着可燃物,这种情况如不改变,迟早还是要出问题的。综合上述分析,这是一起因电线接
头接触不良产生火花引发的责任事故。
13、断电引起管沟油气爆炸
2008年9月11日15:m左右,某县石油公司加油站电火花引燃油气发生爆炸事故。
1.加油站概况
该加油站有直接埋设在地下的金属卧式油罐3个。在油罐的人孔部位设操作井,人孔盖板上安装有进油管、测量孔、出油管、安全阀等。与加油机连接的输油管、控制电缆、动力电缆设于同一管沟内,并穿过建筑物。管沟上盖钢筋混凝土盖板。加油站平面布置见图1一4。
图l-4 加油站平面布置示意图
2.爆炸发生经过:
加油站接卸油时,因安全阀阻力大,卸油速度慢,便把测量孔打开排气。2008年9月11日15:00左右,3号油罐接卸了4油罐车汽油.计16t。在切断市源的瞬间发生着火,将操作工的手和脸烧伤。当工人跑出营业室时,配电室爆炸,气浪将隔墙推倒,门及营业室的玻璃全部炸碎,屋面受损。紧接着3号油罐操作井起火。值班员用3具8kg干粉灭火器将火扑灭。从爆炸到火被扑灭共计5min,灭火时间3min。
3.简析损失与教训
这是一起设计和管理问题引发的责任技术事故。其教训是:
(1)这次爆炸起火事故损失主要是烧伤二人,烧伤面积13%,属轻伤。
(2)输油管、电缆在同一条管沟内敷设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输油管、电缆、排水在
同一条管沟敷设发生的事故较多,“规范”禁止这种做法。如果在管沟内回填砂子或隔断,油
气就不会进人配电室,断电时产生的电火花也就不会成为爆炸的点火源。
(3)配电室门窗与油气产生源的安全距离,一定要符合规范要求。否则,油气会进人
配电室引发事故。另外,站房内良好的通风,也是加油站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措施。
14,2013年3月1日,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鸿燊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硫酸储罐爆炸泄漏事故,导致7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企业未取得工商注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除办理了临时占地手续外,项目可研、环评、安全评价、设计等相关手续均未办理。
15、,2012年12月31日,山西省潞城市山西潞安集团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苯胺泄漏事故,造成区域环境污染事件,直接经济损失约235.92万元。事故直接原因虽然是事故储罐进料管道上的金属软管破裂导致的,但经调查发现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当班员工18个小时不巡检)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未严格落实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16、2012年2月28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河北克尔化工有限公司重大爆炸事故,造成29人死亡、4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459万元。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公司从业人员不具备化工生产的专业技能。该公司车间主任和重要岗位员工多为周边村里的农民(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缺乏化工生产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未经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即上岗作业,把危险程度较低的生产过程变成了高度危险的生产过程,针对突发异常情况,缺乏及时有效应对紧急情况的知识和能力,最终导致事故发生。17、2008年8月26日,广西河池市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爆炸事故,造成21人死亡、59人受伤,厂区附近3公里范围共11500多名群众疏散,直接经济损失7586万元。事后调查发现,该起事故与罐区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不到位有直接关系,事故储罐没有安装液位、温度、压力测量监控仪表和可燃气体泄漏报警仪表。,2010年7月16日,辽宁省大连市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罐区发生的输油管道爆炸事故,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1名作业人员失踪、1名消防战士牺牲。该起事故是未严格执行变更管理程序导致事故发生的典型案例。事故单位的原油硫化氢脱除剂的活性组分由有机胺类变更为双氧水,脱除剂组分发生了变更,加注过程操作条件也发生了变化,但企业没有针对这些变更进行风险分析,也没有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导致了在加剂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大火持续燃烧15个小时,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
2012年5月26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跃龙化学有限公司中毒事故,导致2人死亡。事故原因是尾气吸收岗位因有毒气体外逸并在密闭空间积聚,导致当班操作人员中毒,当班职工在组织救援的过程中因防范措施不当,盲目施救,致使3名救援人员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
18、,2011年11月6日,吉林省松原市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气体分馏车间发生爆炸引起火灾,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6人轻伤。事后调查发现,事故发生时,气体分馏装置存在硫化氢腐蚀,事发前曾出现硫化氢严重超标现象,企业没有据此缩短设备监测检查周期,排查隐患,加强维护保养,充分暴露出企业隐患治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为事故发生埋下伏笔。
19、,2010年5月9日,上海中石化高桥分公司炼油事业部储运2号罐区石脑油储罐火灾事故,造成1613#罐罐顶掀开,1615#罐罐顶局部开裂,经济损失60余万元。事故直接原因是1613#油罐铝制浮盘腐蚀穿孔,造成罐内硫化亚铁遇空气自燃。事故企业2003年至事发时只做过一次内壁防腐,石脑油罐罐壁和铝制浮盘严重腐蚀,一直带病运行,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2011年7月11日,广东省惠州市中海油炼化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芳烃联合装置火灾事故,造成重整生成油分离塔塔底泵的轴承、密封及进出口管线及附近管线、电缆及管廊结构等损毁。直接原因是重整生成油分离塔塔底泵非驱动端的止推轴承损坏,造成轴剧烈振动和轴位移,导致该泵非驱动端的两级机械密封的严重损坏造成泄漏,泄漏的介质遇到轴套与密封端盖发生硬摩擦产生的高温导致着火。但是调查发现,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DCS通道不足,仪表系统没有按照规范设置泵的机械密封油罐低液位信号,进入控制室的信号只设置了状态显示,没有声光报警,致使控制室值班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0,2010年11月20日,榆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二厂2#聚合厂房内发生了空间爆炸,造成4人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经济损失2500万元。虽然事故直接原因是位于2#聚合厂房四层南侧待出料的9号釜顶部氯乙烯单体进料管与总排空管控制阀下连接的上弯头焊缝开裂导致氯乙烯泄漏,泄漏的氯乙烯漏进9号釜一层东侧出料泵旁的混凝土柱上的聚合釜出料泵启动开关,产生电气火花,引起厂房内的氯乙烯气体空间爆炸,但是本应起到报警作用的泄漏气体检测仪却没有发出报警,未起到预防事故发生的作用,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21、2010年6月29日,辽宁省辽阳市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炼油厂原油输转站1个3万立方米的原油罐在清罐作业过程中,发生可燃气体爆燃事故,致使罐内作业人员3人死亡、7人受伤。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作业现场负责人在没有监护人员在场的情况下,带领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作业,同时,在“有限空间作业票”和“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监督卡”上的安全措施未落实,用阀门代替盲板,就签字确认,使工人在存在较大事故隐患的环境里作业,导致了事故的发生。22、2010年7月28日,江苏省南京市扬州鸿运建设配套工程有限公司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迈皋桥街道万寿村15号的原南京塑料四厂旧址,平整拆迁土地过程中,挖掘机挖穿了地下丙烯管道,丙烯泄漏后遇到明火发生爆燃事故,造成22人死亡、120人住院治疗,事故还造成周边近两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000多户居民住房及部分商店玻璃、门窗不同程度受损。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缺失,施工队伍盲目施工,现场作业负责人在明知拆除地块内有地下丙烯管道的情况下,不顾危险,违章指挥,野蛮操作,造成管道被挖穿,从而酿成重大事故。
23、严2008年9月14日,辽宁省辽阳市金航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2人受轻伤。事故原因就是在滴加异辛醇进行硝化反应的过程中,当班操作工违章脱岗,反应失控时没能及时发现和处置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