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博物馆建筑设计指导书
绵阳市北川民俗博物馆设计
指导书
一、概述
博物馆属于博览建筑类型,除博物馆外,还包括各类、各式展览馆以及其他规模大小不等的陈列馆展览中心等,其设计方法大同小异。博物馆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物质见证进行搜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的机构,因此它具有采集保管、调查研究、普及教育三大基本职能。以下将着重阐述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中可能会遇到的有关设计问题。
博物馆建筑按规模可分:大型馆(面积大于10000m2)、中型馆(面积4000—2210000 m)、小型馆(面积小于4000 m)。
二、博物馆的功能组成及功能分析
1、博物馆功能组成
博物馆建筑最基本的组成有展览陈列区、观众服务区、藏品保管区、文保技术区、行政管理区、学术研究区、设备后勤区七大部分(图2)。这七部分功能区又各自包含着相应的房间组成(图1),根据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博物馆,其功能组成还会有增减-如特大型博物馆,还有图书资料区、安全保卫区、对外服务区等。而小的博物馆功能组成可能只有二、三个区。
图1博物馆的功能组成
2、博物馆的功能分析
在上述博物馆七个功能区中,展览陈列是核心部分,并与观众服务设施部分构成对外开放部分;而藏品陈列区、技术用房、学术研究用房、行政设备辅助用房构成了内部作业部分并服务于对外开放部分。在图2中,图形大小示意各用房面积的差别,线条的粗细表示它们相互间关系密切的程度。根据这七个功能分区,我们应注意到在方案构思过程中,应尽量使粗线连接的功能区相对要靠近些,以避免流线过长。做到对上述博物馆大的功能分析的理解不是太困难,问题是把博物馆所有房间的功能关系搞清楚并不是太容易。为此,需要特别对博物馆的出入口布置及其相互关系做出分析,从图3博物馆的出入口关系中可以看出下列几个问题:
图2博物馆的功能分区分析
(1)博物馆建筑对外出入口至少应包含:观众出入口、管理人员出入口、藏品出入口、后勤辅助出人口。根据博物馆的性质和规模,这些出入口有的可以合并(如小型博物馆可将管理人员和藏品出入口合二为一);有的甚至因为没有某种功能部分而取消这部分的出入口(如某些小型专博物馆没有设备用房,也就无需考虑后勤的出入口)。
对于博物馆建筑的这几个出入口都相应要与用地的出入口发生对应关系。一般来说,博物馆用地范围内最好有至少两个与城市道路衔接的出人口 一个作为主入口与博物馆建筑的观众入口相对应,另一个次要入口与其余的内部作业几个功能区的出入口相对应(图)。
(2)观众服务区内各功能房间众多,诸如:休息、接待、问询、存包、咖啡座、卖品部、卫生间等,这些房间基本围绕门厅或大厅布置,并都处在博物馆建筑空间序列的前部。
(3)展览陈列区是博物馆建筑的主体部分,应处在核心部位。它所包含的展厅,虽然数量多、空间大,但功能并不复杂,仅包含展具储藏。根据博物馆的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展厅可细分为陈列厅、展览厅、室外展场。分清这几种不同展览空间的性质,有助于设
图3博物馆的出入口分析 计者将它们布局在恰当的地方。
当然,在这个功能区内还包含了为观众服务的休息、卫生间等。
(4)学术研究区是大中型博物馆内研究人员工作的地方,作为功能分区应布局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根据博物馆的不同特色,学术研究区所包含的房间内容并不一样。如综合博物馆有对各类文物进行研究的文物保护环境研究室、热释光断代研究室、青铜工艺研究室、陶瓷工艺研究室、金属文物腐蚀控制研究室、x光工作室、激光工作室、照相室等等。如果是美术馆,学术研究区就包含有创作室、研究室、画室、图书资料室等。这些房间之间不需要很紧密的功能联系,但与藏品库要有方便联系。
(5)藏品保管区,它由藏品库及为藏品库服务的各相关房间组成。各类藏品库(一般库房、珍品库)组成完全独立的区域,由总门控制与外界隔离。而为藏品库服务的缓冲间、藏品暂存库、鉴赏室、储藏室、管理办公室等都应布置在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
(6)文保技术区是对藏品进行处理的专设房间。根据文保的技术要求设置有鉴定室、编目室、熏蒸室、实验室、摄影室、修复室、文物复制室、标体制作室、裱糊室等相应的技术用房。文保技术区要与藏品保管区接近,但其中的熏蒸室、实验室要与藏品库有一定距离。
(7)行政管理区包含馆长、接待、会议、财务、党团办公等各办公室,它们要靠近内部入口,以便与外来人员联系方便,又要有通畅的过道与陈列区、藏品保管区、文保技术区取得联系。
(8)设备后勤区包含空调机房、变配电房、水泵房、水工、电工、行政库房等,它们可布置在博物馆偏僻一角,也可在馆区内单独设置。
图4博物馆的流线分析
3、博物馆建筑流线分析
上述博物馆建筑的众多房间如何配置成一个有机整体,只能通过清晰的流线组织把各空间串起来。因此,对博物馆建筑功能的理解最重要的是把所有房间之间的关系搞清楚,这就是流线分析。
从图4所表述的博物馆流线分析图我们可以看出:(1)博物馆可分为:一般观众流线、专业人员流线、藏品流线、行政管理流线。它们各自有单独的出人口与外界联系。
(2)一般观众流线和专业人员流线以及它们所联系的房间属于对公众开放的区域,应布局在博物馆建筑的前区,接近博物馆主要出入口。
(3)藏品流线和行政管理流线以及它们所联系的房间属于馆内作业区。帅布局花博物馆建筑的后区,与观众流线隔开。
(4)前区的展览陈列与后区的藏品库应尽可能靠近,使藏品运输流线短捷。(5)设备后勤区应与其他房间保持-定距离,没有直接的流线关系,并有单独的出入口。
三、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主要相关法规(JGJ66-91)
1、总平面
(1)馆区内应功能分区明确,室外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活动、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
(2)陈列室和藏品库房若临近车流量集中的城市主要干道布置,沿街一侧的外墙不宜开窗。
(3)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4)馆区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2、建筑设计
(1)大中型馆内2层或2层以上的陈列室宜设置货客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房应设置载货电梯。
(2)藏品的运送通道应防止出现台阶,楼地面高差处可设置不大于1:12的坡道。珍品及对温度、湿度变化较敏感的藏品不应通过露天运送。
(3)大、中型馆的藏品宜按质地分间储藏,每间库房的面积不宜小于50 m2,应单独设门。重量或体积较大的藏品宜放在多层藏品库房的地面层上。
(4)藏品暂存库房、鉴赏室、储藏室、办公室等用房应设在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
(5)收藏对温湿度较敏感的藏品,应在藏品库区或藏品库房的入口设缓冲间,2面积不小于6 m。
(6)陈列室的面积、分间应符合灵活布置展品的要求,每一陈列主题的展线长度不宜大于300m。
(7)陈列室单跨时的跨度不宜小于8m,多跨时的柱距不宜小于7m。
(8)大、中型馆内陈列室的每层楼面应配置男女厕所各一间,若该层的陈列室面积之和超过1000 m2,则应再适当增加厕所的数量。男女厕所内至少应各设2只大便器,并配有污水池。
(9)大、中型馆应设置报告厅,位置应与陈列室较为接近,并便于对外开放。报告厅宜按1-2m2/座设计。
(10)水池、喷泉不应紧贴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布置。
(11)藏品库区的防火分区面积,单层建筑不得大于1500 m2,多层建筑不得大于1000 m2,同一防火分区内的隔间面积不得大于500 m2。陈列区的防火分区面积不得大于2500 m2,同一防火分区内的隔间面积不得大于1000 m2。(12)藏品库区的电梯和安全疏散楼梯应设在每层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疏散楼梯宜采用封闭楼梯间。
(13)陈列室的外门应向外开启,不得设置门槛。
四、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1、总平面设计
(1)妥善选择馆区用地与城市道路衔接的主次入口位置,使之对外联系做到主入口能迎合观众主要人流方向,次要人口便于馆内人员和藏品的进出,且两者适当拉开距离,有利于博物馆建筑的对外开放部分与馆内作业部分两大功能分区的布局。
(2)合理把握馆区用地的图(建筑)底(场地)关系,做到 “图”的覆盖率不大于40%。建筑适当集中,且以南北朝向为主。场地平面形状便于按室外功能分成若干区,且有足够的馆前广场和停车场地。
2、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1)根据用地出入口位置和总平面的图底关系使博物馆的屁览陈列区、观众服务区、学术研究区、收藏保管区、行政办公区、设备后勤区六大部分的功能分区合理,使观众参观路线与藏品运送路线互不交叉。
(2)陈列室是博物馆的核心部分,主要解决好 “三线”(流线、光线、视线)的设计问题。对于考试来说重点要测试的是如何处理好陈列室的流线设计问题,这涉及到陈列区各陈列厅的布置形式。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方式: 1)串联式。参观路线连贯,方向单一,国内多为顺时针进行。适合连续性强的展出,如历史博物馆。
2)放射式。各陈列室环绕放射枢纽(大厅、共享空间)布置,观众参观完一个或一组陈列室后,同到放射枢纽,再到其他陈列室。适合观众选择性参观,如美术馆。
3)大厅式:利用大厅综合展出或灵活分隔成小空间,布展灵活、流线自由,如展览中心。
(3)上述各陈列方式其人流组织要合理、路线要简洁,防止逆行和阻塞,并安排好观众休息场所。
(4)陈列室开间应不小于7m,跨度当陈列室为单线陈列时应不小于7m,当为双线陈列时应不小于10m,陈列室净高一般为4-6m。
(5)藏品库区内不应设置其他用房,每间藏品库房面积不宜小于50m2,单独设门。
(6)藏品库房尽量少开窗,以免阳光射入和温湿度变化较大。
第二篇:城市学院 中小学建筑设计指导书
中小学建筑
设 计 指 导 书
郭军
中小学建筑设计基础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特定环境,学校建筑设计的好坏,是影响全面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学校的建筑设计,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在总体环境的规划布置,教学楼的平面与空间组合形式,以及材料、结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备的选用等方面,要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同时要考虑青少年好奇、好动和缺乏经验的特点,充分注意安全。
一、教学楼的组成与设计
中小学教学楼一般是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部分:包括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语言教室及图书阅览室等。它们是教学楼的主体部分。
办公部分:包括行政、社团办公室及教师办公室等。
生活辅助部分:包括交通系统、厕所、饮水处以及贮藏室等。
(一)普通教室的设计
1.要求:大小合适,视听良好、采光均匀、空气流通、结构简单和施工方便等。
2.教室尺寸的确定:取决于教室容纳的人数、课桌椅的尺寸与排列方式,以及采光、通风、结构、设备及施工等因素。按教育部规定,中学每班学生名额近期为50人,远期为45人,每人使用面积为1.08m2;小学每班近期为45人,远期为40人,每人使用面积为1.04m2。
(1)课桌椅的尺寸:
要与学生的身高和人体各部分的尺寸相适应表课桌尺寸。(2)课桌椅的布置:
要满足学生视听及书写要求,并便于通行就座和教师辅导,见图课桌椅的布置。
① 视距要求:
第一排前缘距黑板面≥2000mm;最后一排距黑板距离,不超过8500mm,到后墙面距离>600mm。
② 视角要求:水平视角(即前排边座到黑板远端的夹角)应>30°;垂直视角(即第一排学生的视线与黑板顶部构成的夹角)应>45°。
③ 座位的排列,每行不宜多于两个座位,行间距b,中学为550~600mm,小学为500~550mm。排距c,中学为850~900mm,小学为800~850mm;课桌距侧墙的距离a,为60~120mm。
(3)教室的平面形状与尺寸:
平面形状通常有矩形及方形,此外还有多边形及扇形等,见图教室的平面形状与尺寸。
① 矩形教室:是当前国内大量采用的形式。其平面轴线尺寸,中学可采用:9000mm×6900mm、9000mm×6600mm、9000mm×6300mm,小学可采用8100mm×6600mm、8100mm×6300mm、9000mm×6000mm等几种。
② 方形教室:教室的进深与开间基本相同,平面尺寸(轴线)可采用7200mm×7200mm、7500mm×7500mm、7800mm×7800mm及7500mm×7800mm等。该形式教室的有效面积系数较矩形教室低,且不宜用于内廊式组合。
③ 多边形教室:有五边形、六边形等,这种形式在采光、通风和座位排列上有其优越性,但经济性较上述形式要差一些。
(4)教室的层高:取决于空气容量、采光均匀度,房间的比例及经济等因素。一般来说,3.6~3.9m层高才能满足空气容量的要求;其次从房间的比例和空间的视觉效果看,以层高为房间跨度的1/2~2/3为好;最后,还必须考虑经济,不适当的增加层高,就会增加造价,应予避免。
3.教室门窗设计
(1)教室门的设计:门主要作为交通疏散,并兼通风用。根据我国的实践,一般在教室前后各设一门,门洞宽1000mm。在平面组合中,若设两个门有困难,也可只设一个门,但其宽度应为1200~1500mm。门洞高一般为2400~2700mm,门内开,以免影响走道中行人的通行。
(2)教室窗的设计:窗的位置及尺寸大小,主要受采光标准,层高及结构的制约,窗的高度还应符合模数。具体要求如下:
① 窗的大小按窗地比1/4确定。一般采用窗宽为1500~2100mm,窗高为2100~2700mm。
② 光线必须由学生左侧射入室内,各座位的亮度要均匀,窗上口要尽可能接近天棚,窗下口距地面(即窗台高)为900~1000mm。窗间墙宽度,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缩小。
4.教室的内部设施 教室的内部设施包括:黑板、讲台、清洁柜、窗帘杆、挂镜线、电源插座、挂衣钩、广播箱等。这些设施的设置,要利于使用,整齐美观,容易清洁。
(1)黑板:是教室内的主要固定设备。要易于书写擦拭,不发噪音,不产生眩光。黑板高度不应小于1000mm,宽度:小学不宜小于3600mm,中学不宜小于4000mm。黑板下缘到讲台面距离,小学宜为800~900mm,中学宜为1000~1100mm。黑板表面应采用耐磨和无光泽的材料。
(2)讲台:有木制讲台和钢筋混凝土讲台。高度一般为200mm,宽不应小于650mm,长度等于黑板长度加上两端各延长200~250mm。
5.教室的结构布置:有三种方式,即纵横墙承重、纵墙承重与横墙承重。矩形教室,常用纵横墙承重和纵墙承重两种,见图矩形教室结构布置。方形教室,则可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承重,见图方形教室结构布置。
教室的墙体厚度要经结构计算确定,一般三层以下用240mm厚,四~五层时底层为370mm厚。当梁跨大于6m时,如用240mm墙厚,则在梁的支承处加设壁柱。
(二)特殊教室设计
1.实验室:
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语言实验室及小学的自然教室等。
根据使用情况,有综合实验室(理、化、生合用,适于初中和小学自然教室)和多功能实验室(边讲边试实验室、分组实验室和演示实验室)。
实验室平面尺寸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实验室的使用人数、家具的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以及设备的要求。人数以班为单位计算,家具中的演示桌和实验桌是影响实验室大小的主要设备,其形状及尺寸如图常用实验室家具设备的尺寸和形状。
根据我国情况,实验室大小以75~85m2为宜,平面轴线尺寸(宽×长)可采用6600mm×12000mm、7500mm×10800mm、7500mm×11700mm、8700mm×9900mm几种,层高与教室相同。每个实验室均要设一间准备室,作为实验准备、存放仪器、药品和标本用,一般面积在45m2左右。准备室要紧靠实验室,并设门与之相通,以利使用,如图实验室平面布置实例。
2.音乐教室:
大小形状与普通教室同。若考虑兼作文娱排练和其他用途时,面积可适当加大。音乐课对其他教室干扰大,设计时可将它作为独立的部分放在尽端,或放在教学楼尽端的底层或顶层,或在教学楼外单独建造。音乐教室一般附有乐器室,两者紧密相连,并设门相通。
3.合班教室: 供放映幻灯、科教电影、实验演示、观摩教学、学术报告和合班上课用。(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不设放映室的发展趋势)
合班教室宜设放映室兼电教器材的贮存修理等附属用房与教室紧密相连,并
2设门相通,中学合班教室可设计成阶梯教室,使用面积按每座1m计算;小学的合班教室地面不宜起坡,以兼作文体室使用,使用面积可按每座1~1.1m2计算,教室的规模一般以容一个年级为宜。放映室面积一般为40m2左右,其位置可设于教室前部,也可设于教室后部。前者称为前放式,后者称为后放式。当作成阶梯教室时,桌椅宜固定,宜采用翻板椅,地坪的升高和桌椅的排列,要考虑视线及视角要求,如图阶梯教室平面布置。从视线考虑,前排到黑板距离应≥2500mm,后排距黑板不宜大于18m。排距一般为850mm,走道宽≥800mm。为了保证每排座位不被前排遮挡,阶梯梯级的高度,宜采用120mm,前后排座位宜错位布置。合班教室在视角要求上与普通教室一样。在采光照明方面,与普通教室同,但当教室宽度>7.2m时,应采用双面采光。
4.语言教室:
又称为语言实验室,供语言课教学专用。每座平均使用面积为1.60~1.80m2,语言教室一般包括语言教室、控制室、编辑及复制室、录音室、准备及维修室等一组房间。教室的位置应设在教学楼中比较安静,并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地方,要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和隔音条件。
语言教室座位的布置应便于学生入座和离座,最好为双人连桌,两侧通道。为了避免互相干扰,每个座位需设挡板隔开,前方安装玻璃,以便观看教师讲课。
语言教室设有控制台,控制台可设在教室的讲台上,或设在独立的控制室内。当设在独立的控制室内时,教室与控制室之间应该观察窗,且满足教室视线看到教室每个座位的要求。
录音室是语言教室中的重要设施,可以放在控制室内或准备室之一旁,面积大小以6~10m2为宜,若仅供1~2人使用,3~5m2即可。准备室供进行编辑器材维修和课前准备之用,面积一般为6~10m2。
此外,语言教室的地面应设置暗装电缆槽。5.图书阅览室:
是学校重要的公用教育设施,一般包括阅览室、书库和管理室三部分,面积大小视需要定,位置应设在师生便于使用而又比较安静之处。阅览室要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并便于疏散。书库内要比较干燥,通风良好,防火安全。书库与阅览 室应紧密相连,有门相通,管理室亦可与书库合并,阅览室视学校规模大小,可以师生分别独立设置或合并一起。
(三)行政及生活用房的设计
1.办公室:包括以下几种:
党政办公室:包括党支部、校长、教务、总务等办公室、档案室、文印室、会议室、保健室、广播室及总务仓库等。
教学办公室:包括各学科教室办公室、体育办公室及器材室等。应与教室有方便联系。
社团办公室:各括工会、团、队及学生办公室等。办公室要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数量按学校规模和实际需要定,一般教师人数,2按中学1人/每班,小学0.5人/每班配备,每座使用面积3.5m。办公室层高可比教室低,一般为3000mm~3600mm。
2.厕所及饮水处:设计时应注意几点:
(1)学生使用厕所多集中在课间休息时,因此必须有足够的数量,一般中小学人数可按男女生各为一半计算。
男厕:中学50人使用一个大便器(或1.1m长大便槽),两个小便器(或1m长的小便槽);小学40人使用一个大便器(或1.0m长大便槽),两个小便器(或1.0m长小便槽)。
女厕:中学25人使用一个大便器(或1.1m长大便槽);小学20人使用一个大便器(或1.0m长大便槽)。
(2)厕所的位置应较为隐蔽,并便于使用,宜设前室通风要良好,位置上多设于教学楼端部、转弯处。教工厕所应设小间与学生分开,可以靠近学生厕所设置,也可在教室办公室附近单独设置。厕所内或外应设取水龙头、水槽和污水池,供学生洗手和高卫生时用水。厕所地坪标高一般应比同层地面低50~60mm,并应设地漏。
(3)教学楼内应分层设饮水处。宜按每50人设一个饮水器,饮水处不应占用走道的宽度。
(四)交通系统设计
1.门厅:是教学楼组织分配人流的交通枢纽,也是用来布置布告栏、宣传栏、壁报和供学生活动的地方,设计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与学校主要出入口及室外活动场地联系要便捷;
(2)内部空间要完整,采光通风良好,要有足够面积满 足安全疏散及休息停留用。
(3)门厅入口处一般要设门廊或雨蓬。寒冷地区要设双道门构成门斗,门斗的深度不宜小于2100mm。
2.楼梯:是上下楼层联系的通道,位置要明显,疏散要方便,宽度和数量要满足疏散和防火要求。
根据教学楼设计要求,防火不小于二级,两楼梯之间的房间,房门至最近楼梯间的最大距离≯35m。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最远房门到楼梯口的距离≯22m。楼梯宽度可按疏散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宽度指标表确定。
楼梯踏步尺寸,一般采用踏步高为140~160mm,踏步高宽为280~340mm,楼梯扶手高900~1000mm。楼梯梯井的宽度不应大于200mm,当超过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3.走道:一般教学楼走道的宽度,内廊为2.4~3m,外廊为1.8~2.1m;办公室走道为1.5~1.8m。
内走道要有良好的采光通风,除两端开窗直接采光外,还可以通过两侧墙上开高窗和两侧房间门上的亮子间接采光。
外廊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0mm,栏杆花饰宜用垂直线条,空隙≯110mm,以免发生事故。
外廊易飘进雨水,地面应低于室内或坡向外,作有组织排水。
二、教学楼的组合设计
组合设计就是将各个不同功能的房间组合在一起,通过三维空间的设计,从平面、立面、剖面以及体型等各方面综合反映功能、技术与艺术的要求。
(一)组合的基本原则:
1.结合地形,因地制宜;
2.各部分功能区分明确、合理,既要联系方便,又要避免相互干扰; 3.建筑空间布置紧凑,各个体部分组合得当; 4.交通联系要简捷; 5.结构合理,施工方便; 6.设备管线要尽量集中。
(二)教学楼部分的组合要求
1.将使用功能一致,且开间、进深模数基本一致的用房组合在一起,而形成普通教室组、专用教室组、办公用房组等。
2.根据学校规模,将使用功能基本一致的房间组(如学校的普通教室房间组等),结合学校用地具体条件,进行教学楼的组合。在组合时应考率交通流线关系,功能联系关系,同样房间在物理环境上的一致性等。
3.普通教室组的组合。由于规模的不同在组合上有较大的差异性,规模大可以组成若干体部(或单元),这种情况可按低、中、高年级分栋;当规模较小时,仅为一个体部时,则高年级在上层,低年级在底层的布置方式。
4.专用教室的组合。一般各种专用教室进深较大,房间的净面积也较大,在管理上也有其特殊要求,平面组合应保持一独立房间组(构成一个体部或独立一栋建筑)。
5.办公用房的组合。教学办公及行政办公在一独立体部或独立建筑时,可分层布置;必要时也可分设,在这种情况下除一部分共用办公室集中布置在办公楼内(或办公区内),其他若干班主任办公室亦可分散到教室区内,以便同学生接触。
(三)教学楼的组合方式
组合方式有多种,形式也各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走廊式组合:有内廊、外廊和内外廊结合等几种,是应用最广的形式。2.单元式组合:(1)单元式组合为一个年级的教室集中在一个组合体内,亦可设置本组合体所需的卫生间、及教师办公室等。
(2)为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在设计上可将几个单元以联廊连接起来,或从屋顶相通,以形成任何一间教室均有二个通路疏散。
(3)单元式组合形式,根据需要组成的教室数量不同,可有多种组合形式,但需满足教室对南向采光的要求。
(4)单元式组合体,适应地形的能力较强,尤其对于不甚规整或地势起伏较大的校园更为有力。
(5)单元式组合体,可使每个教学单元有相对的独立性,以保证有安静的教学环境;也便于组织和开展同年级的教学活动。
(6)单元式组合形式,有利于组织多变化的室外空间,易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活动及相互交往的环境。
3.厅式组合:
厅式组合是以设于中部的通高大厅连接周边的各教学用房的一种组合形式。各层教学用房是通过设于厅内周边的走廊相联系,形成环状组合。中部大厅形成学生课间的休息、交往、游戏场所,多适用于高中或完全中学。当大厅顶部设置采光顶时,适用于严寒,多风沙的地区,当大厅顶部开敞时,适用于南方地区。厅式组合的缺点是工程费用较大,易造成声音相互干扰。
三、教学楼的体型、立面及细部设计
(一)教学楼的体型,立面设计
中小学建筑的体型及立面设计要反映学校的性格与特征,通过成组的教室、明快的窗户、开敞通透的出入口以及明亮的色彩,可给人以开朗、活泼、亲切和愉快的感觉。
首先要主次分明。教学用房是主要的使用空间,应布置在主要部分。办公室及辅助用房宜放次要部位。通过体量、线形、虚实、凹凸、光影与色彩的对比,以突出其主要部分。其次还必须使各部分相互呼应,协调、统一,从而达到整体完美、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
(二)细部设计
重点是入口,处理得好,可以打破立面设计上过分统一而形成的单调感。因此在入口出多作特殊处理,如挑出的雨蓬或门廊、空透的隔断、花墙、独特的花台,再加上丰富多变的材料、质地、色彩、从而达到统一多变,突出重点的效果。
其他还有门窗、柱子,檐口、雨蓬、遮阳、栏杆及装饰线条等,除了满足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外,在比例尺度、形式、色彩上都应仔细考虑,如柱子用什么断面好,门窗用何种形式才便于清洁、开关等,总之细部设计要结合结构构造及使用要求,力求简洁、轻快、注意整体效果,切忌繁锁和附加一些不必要的装饰。
四、学校的总平面设计简介
(一)学校总平面组成的内容
1.校舍建筑:包括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及生活辅助用房等。
2.室外体育活动场地:包括跑道、跳跃场、投掷场、球场、器械运动场及体操场等。
3.科学实验园地:包括生物教学标本园地、植物种植园地、动物饲养园地及小气象站等。
4.道路及绿化。
(二)学校总平面设计的要求
1.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2.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3.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4.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外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5.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2)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低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3)两排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三)总平面的布置方式
在总平面布置中,主要是处理好教学楼、出入口与运动场应尽量争取南北向。根据不同的地形环境条件,一般有以下几种布置方式:
1.运动场位于教学楼的一侧——教学楼与运动场地的朝向均好,功能关系好,运动噪音对教室干扰小。
2.运动场位于教学楼的前或后——当运动场的长轴与教学楼纵横线垂直时,两者之间需加绿化隔离,以减少干扰。如运动场的长轴与教学楼平行,则二者有其一的朝向会较差,干扰也较大。为解决这一矛盾,此时教学楼临近运动场一面可布置为辅助房间或外廊,并用绿化隔离。
第三篇: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2014
博物馆建筑设计
一、设计地段:
A.绍兴柯桥水乡浙东运河沿线“龙舌嘴”。B.曲阜明古城南“新儒学文化区”内。C.喀什艾提卡尔大清真寺西侧。D.北京成贤街国子监南。E.北京建国门外古观象台南侧。
(从以上地段中任选一个;也可以自选地段,但需指导教师认可。)
二、设计内容和使用面积分配:
总建筑面积≤4000m2(允许±5%误差)1.展藏部分:2400m2(占60%),其中: 展览陈列面积:库藏面积=5~6:1 展览陈列部分需包括:(1)100人多功能放映厅
100~150m2
(包括控制室、储藏间,可采用人工照明和空调)(2)临时展厅
≥200m2
库藏部分可为开放库(3)封闭库
≥100m2
需设计一定规模的室外展览空间。
2.观众服务部分:600m2(占15%),需包括: 门厅,咖啡厅或茶座(含食品小卖或吧台)、图书和纪念品销售,以及售票、值班、小件寄存、问讯服务、男女厕所等内容,各项面积可自行掌握。
3.研究、办公和机房部分:600m2(占15%),需包括:(1)研究室或小型研究厢若干
共60m2 共100 m2 30 m2 共60 m2 共30 m2 30 m2 15 m2(2)阅览室及开架库(可对观众开放)(3)学术活动室1间
(4)藏品工作室3~4间(5)馆长室1~2间
C-1(6)小型会议室1间
(7)接待室1间
(8)总务室1间(9)储藏室 m2 共30 m2 30 m2 20 m2 共100 m2(10)消防及安全控制室(11)变配电室(12)其他机房
此外需设内部使用的男女厕所。
三、设计要求和教学目的
(一)设计要求
1.设计规范要求。查阅并严格遵守下列规范中的有关条款:(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16-2014)》
(3)参考《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88)》 2.规划设计条件。遵守具体建设地段的有关要求:
A地段.建筑退用地红线:各向均后退3m。允许机动车出入口方位/数目:东/1个、西/1个。
B地段.建筑退用地红线:北退20m、西退10m。允许机动车出入口方位/数目:北
/1个、西/1个,且需距离道路交叉口≥60m。建筑控制高度:≤14m。
C地段.建筑退用地红线:北退5m。允许机动车出入口方位/数目:东、北/各1。D地段.用地内需保留≥5000m2的集中绿地。允许机动车出入口方位/数目:南/2个;
建筑控制高度:距用地北红线10m内檐口高度≤3.5m,坡顶高度≤6m;用地其他范围内建筑高度≤10m。
E地段.建筑退用地红线:东10m。允许机动车出入口方位/数目:东/1个。3.经济、技术要求: 建筑造价和结构形式不加明确限制,建筑标准可以较高;展藏部分可采用空调,但提倡自然通风和采光。
(二)教学目的
1.树立较全面的建筑观。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学习综合把握影响建筑的社会、环境、经济、技术、文化、功能„等诸多因素的能力,建立从限制中创造、从城市、建筑、园林整体的人居环境的角度来进行单体建筑设计的观念和方法。
C-2
2.强调人与环境的意识 从外部环境看,根据不同地段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等)、人工环境(城市、道路、邻近建筑物等)、人文环境(文化习俗等),进行建筑“场所”的创造。从内部环境看,注重博物馆的展出环境,注重人与展品的关系。根据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来进行空间和流线设计,并设计好展品展示的物理环境(如采光、照明、通风等)。提倡考虑无障碍设计。3.强调建筑的类型特色 博物馆作为一类重要的文化建筑,往往具有社会、文化方面的象征意义。应结合具体地段,发掘博物馆在建筑文化和艺术上的特色和潜力。4.强调广义的创造性。广义的创造贯穿设计的始终,设计的任何前提条件,都有可能成为创造的契机。作为较高要求,本课题希望设计者首先要有一个设计观念和构思上的“创意”,并在更广泛的范畴加以体现。例如,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诠译、功能上的创意、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法上的创意等等,而不仅仅局限在造型和手法上的创新。
四、图纸及表现要求
1.图纸规格
(1)图纸尺寸:750mm×500mm(误差小于±10mm)。(2)图纸张数:4(±1)张(3)表现方式:
允许使用复印、打印、拼贴。计算机绘图等方式; 允许使用模型照片;
禁用外文字,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
全部图纸(包括最后的和剪贴的)均为不透明白纸。
(4)每一套图纸须有设计者统一的图名、图号和图标。2.图纸内容
(1)总平面图(1:500或1:1000)要求:画出准确的屋顶平面,注明层数;画出室外环境布置;注明建筑出入口的性质和位置;正确表现建筑环境和周围道路的交接关系;注指北针和风玫瑰图。
(2)各层平面图(1:200或1:300)要求:首层表现局部室内外关系;画剖切标志;各层平面及同层高差变化应注
C-3
明标高。
(3)立面图(1:200或1:300)要求:不少于两个立面,其中至少一个立面能看到主要入口。
(4)剖面图(1:200或1:300)要求:不少于两个剖面,应该能看到主展区;应注明室内外、各层楼地面、建筑檐口和最高点的标高。
(5)透视图 要求:不能以模型照片替代。
(6)设计说明 包括:A、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密度、绿化覆盖率、建筑高度等。B、设计构思说明。
C、设计人和辅导教师姓名、交图日期(注于每面纸背面右下角)
(7)在满足前6项要求的前提下,增加的内容不限。
五、设计进度
设计时间总计为8周,从第十一周到第十八周。第十一周,讲题、收集设计资料;
第十二周,设计一草(主要包括总平面和平面图);
第十三至第十四周,设计二草(内容包括总平面、平、立、剖面及必要的分析图); 第十五周,设计三草(正式草图)(所有图纸及技术经济指标); 第十六周至第十七周,绘制正式图; 第十八周集中评图。
六、参考书目
1.《建筑设计资料集》No.1、No.4的有关部分。2.《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的有关规范。3.《博览建筑设计》参考资料,邹瑚莹改编。
4.《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硕士论文·韩宝山)
《博物馆与观众》(硕士论文·曲敬铭)
5.《The New Museum Architecture》D.Davis, 1990, Cross River Press 6.Free Spirit in Architecture.Omnibus Volume, Edited by Andreas Papadonis
C-4
7.New Forums: Architecture in the 1990s.Philip Jodidio 8.New Museums.Catherine Donzel 9.Museum Architecture.Justin Henderson 10.The Architecture of Museum.Franciseo Asensio Cerver 11.世界博物馆大观,黎先耀,张秋英 编著 12.贝聿铭传,[美]迈克尔·坎内尔著 倪红卫译 13.贝聿铭的艺术世界,黄建敏著 14.The Museum Architecture of Frankfurt 15.Towards a New Museum, Victoria Newhouse(北图新书阅览室 2-99 TU 242.5 N54)16.Contemporary Museums(北图新书阅览室2-99 TU 42.5 C76)17.《世界建筑》相关资料 18.《建筑学报》相关资料
19.《建筑师》9712第65页“当代博物馆建筑的创作观念及设计手法 曾坚 黄磊” 20.《华中建筑》9903第90页“当代博物馆建筑发展趋向 程世丹”
七、评分尺度
1、平时成绩10%
2、功能关系25%
3、建筑造型20%
4、技术分析10%
5、空间环境15%
6、图面表现20% C-5
C-6
C-7
C-8
C-9
C-10
C-11
第四篇:城市博物馆2010工作总结
城市博物馆2010工作总结
2010年,XX城市博物馆在展陈服务水平提升上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出新出亮,做好规划公示与宣传工作。
(1)积极做好规划公示更新工作。今年以来,城博馆以出新出亮为目标做好规划公示与宣传工作,完善了规划公示与宣传工作流程,制定了规划公示与宣传工作联络制度,与主管局各业务处室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机制,为更好地做好规划公示与宣传工作提供制度保障。2010年,城博馆及时更新调整规划公示厅展示内容,组织《XX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批后公示》《苏通科技产业园专题展暨二期控规公示》专题展览,全年共更新更换展版二百多块。并安排专人负责意见箱的收集、统计工作,及时把公众意见反馈至局各责任处室。
(2)创新多种公示宣传展示形式。充分利用馆内的会展空间、网站、户外广告灯箱以及多媒体设备等资源,多渠道地开展规划公示展示工作。如结合规划公示工作内容,对城博馆网站进行了全面梳理,完成了网站的整理意见及修改方案并开展规划公示工作网站内容的实时更新与意见征集工作。
(3)继续启动规划“请进来、走出去”特色活动。城博馆注重在青年节、重阳节等节日邀请社会各界代表来馆参观,积极听取各方建议。在11月中旬以《苏通科技产业园规划暨二期控规公示》专题展为契机,将专题展送进XX大学新校区以及新城小区,让更多的XX人了解规划了解XX。12月初就该专题展的举办邀请了中国民主同盟委员会全的人大代表与政协代表们来馆现场参观指导,举行座谈,听取各位代表的意见与建议。请进来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规划公示与宣传展示的作用,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持之以恒,推进布展更新工作。
2010年,我们完成了馆内整体布展更新方案的多稿修改调整,目前,整体布展更新工作还在继续推进当中,今年我馆的布展更新工作主要以局部调整为主。
一是根据XX市沿江沿海港区的规划重新制作更新了三楼的XX市沿江沿海港区规划模型。二是拟在整体更新之前,对三楼的XX市新城区核心区模型及二楼南侧的XX市区域大交通模型进行更新。这二项模型的更新前期工作已在进行当中。三是在三楼西侧布展二个专题展厅,分别为苏通科技产业园与沿海规划专题展厅,目前这二个专题展厅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具体进驻的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当中。
3、立足细节,努力提高接待水平。
(1)圆满完成各项接待。我馆2010年全年累计接待参观总人次约4万人,接待各类参观团队约200支。其中完成近十位省部级领导以及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延东在唐闸大达内河轮船公司视察的重要接待。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复查组的来馆检查以及在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复查工作中顺利过关。
(2)完善服务细节。围绕“立足服务细节、提高接待水平”这一工作目标,从细节入手,一是实行全馆基本考核制度,对考勤、着装、上岗、规范文明用语等基本情况进行统一考核,并实行专人考核制。二是制订完善了一系列服务措施,如形成了接待工作流程、接待任务安排单等表单,并根据不同参观群体制定个性化服务标准,细化到每一个参观点和环节都有服务预案。三是坚持实行免费参观制度,完善便民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便民服务。(3)加强队伍建设。一是重视接待服务队伍的素质提高,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了XX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高级教师、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徐培建老师来馆做专题礼仪培训,并组织学习讨论畅谈心得。二是充分利用馆内省际资源,采用“走出去”的形式,组织接待讲解人员赴周边苏州馆观摩取经,并紧抓各种会议学习机会,让讲解员们加强与同行间的交流,提升讲解接待水平。三是注重平时的业务积累,每周在规定时段内组织接待服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与交流。今年10月,在杭州举办的全国一届四次规划展示年会上,馆内讲解员参加了第二届规划展示之星的演讲比赛,荣获优秀奖,为我馆争得荣誉。
第五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博物馆调研报告
温州博物馆建筑设计分析
目录
温州博物馆.................................................................................................2
一、博物馆的概况..................................................................................2
二、总体环境布局..................................................................................2
三、造型艺术...........................................................................................3
四、功能分区与空间组合......................................................................4 对比:宁波博物馆....................................................................................6
五、博物馆的概况....................................................................................7
六、造型艺术.............................................................................................7
七、建筑材料.............................................................................................8
八、个人看法及感悟................................................................................9
摘要:博物馆是记录人类文明进程、珍藏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场所,也是一个国家、城市、地区文明的象征和文化素质的重要体现。故其在满足人们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满足人们精神感受上的要求。
温州博物馆
一、博物馆的概况
温州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原址在江心屿。2004年1月12日,新馆在世纪广场西侧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总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26000平方米,展区总面积12000平方米。设历史馆、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临展馆、王维新铜版画馆七个专题陈列。
二、总体环境布局
博物馆具体位置位于市府路旁,空间上与世纪广场、温州大剧院、温州科技馆等公共建筑相邻。相对来说处在交通干道旁,场地较为空旷。出口处有空旷的广场以及绿化。一般来说处在室外环境空间中的建筑,特别是公共建筑建筑,常需位于明显而又主要的部位。当形成一定格局后,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室外空间环境。温州博物馆应该是是整个温州市标志性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应选择上面应该在靠近干道的场地,但是在我在调研的过程中却他并不在起眼的地方,远离市区,周围的环境也不是那么繁华,附近也没有明显的指示牌,说明了它的位置不够显眼,整体位置较为偏僻。从大学城乘坐公交车大约需花费40多分钟,而且公交车数量并不多,交通并不方便,前去参观的人大多都是开着私家车。
三、造型艺术
博物馆外立面高低错落,有别于一般的高层建筑,方方正正规整的外形。承重材料主要还是钢筋混凝土,同时博物馆休息场所的外墙采用了玻璃幕墙作为围护结构,大部分外墙装饰铺贴的是米白色的花岗岩,略显单调,厚重。正立面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架空出一条外廊,但却没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鲜有人经过,大多数人都是直接从外面的广场直接进入博物馆内部。门面不算突出,入馆前有一高大的台阶,使人由衷产生一种崇高感。
四、功能分区与空间组合
“Form follows function”建筑的功能决定了它的形式。而它的形式有对功能有反作用。建筑对于人类真真的价值不是建筑的实体本身,而是由其所为何的空间。
建筑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其使用功能的要求,其次才是精神层面上的需求。而博物馆的功能主要就是让公众以现在为立足点,认识、重温、反思过去,加强市民对自己地方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将珍贵的文化遗产延续至将来。博物馆有历史馆、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临展馆、王维新铜版画馆七个馆,底层设有门厅、咨询台、5个主馆、1个休息室以及2个厕所,而二层只设有2个主馆以及2个厕所、1个休息室。分区明确,关系紧凑。,通过上部桁架结构为大厅架空出的空间,显得空间非常大,人显得特别渺小。
不同的博物馆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亮点,鲜明的形象,令人一想起某个主题,便会联想到某所博物馆,而这也是温州博物馆所缺乏的。
博物馆内部一大厅为中心,采用放射的空间组合,各个展览馆围绕大厅布置。为满足参观路线的要求,各个展览馆内部采用了串联的空间组合。使参观者路线不重复,不逆行,不交叉。但这种布局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确定,如活动路线不够
灵活,当参观人数过多时容易产生拥挤的现象,不利于单独开放某个展厅等。从总体上看,整的博物馆采用的是放射兼串联的空间组合方式。陈列空间围绕交通枢纽布置,观众既可以从枢纽空间通往各个陈列室,又可沿着走道或过厅直接穿行至各个陈列厅。公共建筑的主要入口部分,是空间组合的咽喉要道,既是人流汇集的场所,也常是空间环境设计的重点。温州博物馆的出入口都集中在同一个大门人流大时常出现拥挤与混乱现象。
对比:宁波博物馆
五、博物馆概况
宁波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工程总投资2.5亿元,建筑主体3层。主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高24米,主体三层、局部五层,采用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三层分散布局的独特方式。
六、造型艺术
现代博物馆在强调功能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审美性,因为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特殊意义上的“展品”。
整座建筑依照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被设计成一座人工山体。建筑的下半段是一个简单的长方形,随着山体的上升,上半段开列为类似山体的形状。人们从中间一个扁平的,跨度30米的穿洞进入到馆内部。内观整个结构,包括三道有大阶梯的山谷,两道在室内,一道在室外,四个洞,分布在入口、门厅和室外“山谷的峭壁”边侧,四个坑状院落,两个在中心,两个在幽深之处。建筑的北翼浸在人工开掘的水池中,郁郁葱葱的芦苇覆盖整个河堤。水流漫过中段入口处的石坝,最终渗入大片的鹅卵石滩中。建筑的中部隐藏着一片开阔的平台,透过四个形状不同的裂口,人们可以在此远眺城市、稻田和远方的山脉,给来访者以一种恬静而深邃的文化感受。
七、建筑材料
宁波历史博物馆外立面的大部分都是用周围拆迁工地上搜集来的“瓦爿墙”建造而成。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明清以来的旧物。而斜壁采用的则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用毛竹做成特殊模板,宁波博物馆外墙面“瓦爿墙”和“竹条模板混凝土”的使用,使建筑在表达地域文化和特殊意蕴的同时,获得更佳的节能效果。
八、个人看法及感悟
宁波博物馆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它的建筑材料的使用,以及其造型特点,而他背后反映的是建筑师王澍对建筑更高层面上的追求------精神
什么是成功的建筑?建筑除了应该满足的适用、坚固、美观等这几个基本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它还应该满足人们对其精神这更深层次的需求,要不然即使地球上高楼林立,那也只是一堆又一堆的钢筋混凝土修建起来的笼子,禁锢人们的笼子。面对现在越建越高,越造越大的建筑,第一次看到时,可能会被它的外形所震撼,但走近之后,发现它们好像缺乏一丝回味,是那么的冰冷。虽然宁波博物馆有现代的混凝土结构,但它使用了从本地建筑物回收利用的砖块和石头,通过造型与建筑材料将建筑与这个地区,以至历史联系起来。在我看来这就是成功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