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acdppfe服务_型政府的调研报告大全
^ | You have to believe, there is a way.The ancients said:“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trying to enter”.Only when the reluctant step by step to go to it 's time, must be managed to get one step down, only have struggled to achieve it.--Guo Ge Tech
建设服务型政府调研报告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建设服务型政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区各级各部门结合2008年区政府的工作目标,从十七大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破除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的束缚,积极、自觉、主动地进行调研工作,为进一步推动行政管理改革和创新,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做好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三项基础性工作。
打造“区级行政服务中心、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立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不断提升公务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是区政府开展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础性项目,只有扎实做好这三项工作,才能让基层人民政府切实服务于老百姓,真正让老百姓在公共服务中受益。
(一)打造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切实提供便民服务。目前,我区新建行政服务中心已经运行,全区有三个街
道办公用地在5000平方米以上,100%的社居委办公用房在500平方米以上。各街道、各社居委均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08年我区要抓好惠山街道5000平方米办公用房建设,同时,重点做好区行政服务中心一楼办事大厅的运转工作。
1、区行政大厅服务人员管理方式:(1)进入“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由入驻部门推荐,进驻人员的人事工资关系不变,身份性质不变,业务上接受原部门的指导,日常工作接受“中心”的领导和管理。(2)工作人员调离“中心”,由“中心”出具评语,作为部门对派驻人员年度考核、使用和晋升的依据。(3)窗口工作人员因不能胜任工作或有违纪行为,派出部门应按“中心”要求及时调整,部门调换窗口工作人员或临时顶岗,应征得“中心”同意。
2、区行政大厅业务管理模式:(1)按照“能进必进、充分授权”的原则,凡区政府明确进“中心”办理的行政许可事项,各部门不得另行受理。(2)各部门对进入“中心”的办理事项应建立有关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承诺时限及时办理,严格规范办理行为,提高办理效率。(3)对区领导交办或特需指定办理的有关行政许可方面的事项,有关部门应及时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中心”。
3、区行政服务大厅运行机制:(1)凡在“中心”设立窗口的部门,对需要办理行政许可手续的事项实行政务公开,包括公开行政许可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行政许可依据、公开须提供的申报材料、公开承诺时限、公开收费标准等。(2)凡进入“中心”审批的事项均按照“六制”原则办理:①直接办理制:凡程序简便,申报材料齐全,可当场或当天办结的申请事项,由窗口工作人员即收即办,当场办结。②承诺办理制:凡需通过审核、论证、召开听证会、公告或现场勘察等程序办理的申请事项,申报材料齐全的,窗口工作人员承诺相应的工作时限,在承诺时限内办结。③联合办理制:凡涉及3个及以上部门的联合审批事项,由牵头单位受理并牵头办理,在承诺时限内办结。④上报办理制:凡需报上级审批的申请事项,由主办部门负责申报。⑤明确答复制:凡国家明令禁止和不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规定的申请事项,由窗口工作人员向服务对象作出明确答复并出具《答复件通知书》。⑥扎口收费制:所有进入中心审批项目的收费,由“中心”费用结算窗口扎口收费,先由各窗口单位开票,然后统一到收费窗口缴费。(3)凡在“中心”设立窗口的部门,其主要负责人为窗口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窗口负责人、窗口工作人员负责直接承办和协调相关事宜。对窗口受理或“中心”转交的各类审批事项必须落实专门人员按时按要求办理。各部门对窗口工作人员授予相应职权,做到既受理又办理。
(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构建公开透明服务型政府 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
管理体制,是当代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理念、体制与机制三个方面对政府体制改革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规划,构建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则是构建公开透明服务型政府的一个关键环节。
1、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要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各项规定。目前区政府、各街道、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均成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政务公开工作网络初步形成,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理顺内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权限。
2、清理规范行政权力,规范权力运行。根据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全面清理审核各街道、各部门的行政主体资格、行政许可权、行政处罚权和其他具体行政权力,制定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图。各街道、各部门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主动公开”的内容,凡是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信息,均及时主动公开。
3、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布机制。在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区政府指定专人负
责政务公开信息的发布,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的编制和修订,并在政府网站上公布;及时查阅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依申请公开要求,并联系相关部门予以公开,如涉及保密条款不得公开的,要及时反馈,告知不能公开的原因。各街道、各部门负责本单位的主动公开信息的更新,及时反馈依申请公开信息;发现影响或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要加快网站信息的维护和更新,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场所,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实现政民互动。
(三)加强政府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
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关键在人,即要不断完善政府公务员队伍建设,转变工作作风,强调执政为民的思想,全面提升政府机构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其公共服务业务素养。
1、开展培训活动,加强思想建设和能力建设。一是健全学习制度,成立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对公务员学习工作的日常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考评工作,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的具体责任体系。二是要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的方式组织政府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一中全会精
神,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三是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科学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开展的能力。
2、开展绩效评估,加强公务员队伍的作风建设。一是要科学确定区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把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公共服务水平、社会稳定和谐以及降低行政成本、勤政廉政等情况作为评估的重要内容,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二是要建立行政问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提供
责制,对于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工作要实行“一票否决制”,不断促进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
3、突出竞争,增加公务员不断完善自我的内驱动力。一是要提高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比例,在不同层次,不同部门尽可能的设立岗位,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把能力强、素质好的优秀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二是要健全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促使新任职领导任职后努力学习,尽快进入角色。三是要探索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度,通过竞争增强领导干部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工作作风。
二、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和制度的改革,保证政府服务到位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障,要把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要加大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形成可持续的财政支持体系。
(一)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调整改善财政支出结构。现代社会,公共财政是公共体系运作的血液,是政府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基础。必须按照不断强化公共服务和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继续深化参与式预算试验,增加试验资金总量,扩大试验涵盖范围,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1、完善社会养老、医疗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实施城镇老年居民养老补贴。探索政府购买养老服务,解决特殊困难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通过发放服务券、政府向服务机构买单的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低保、低收入户给予居家养老服务资金补助,逐步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休养为补充的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同时,完善特殊群体的医疗补助制度。保障离休人员医疗费需求,保障伤残军人医疗费用,保障精神病患者免费服务的需要。构建医疗服务体系,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的投入,加大对社区公共卫生的投入。安排专项资金,建设社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提供 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和培训社区医护人员。加大社区卫生公
益服务的补助力度,对社区卫生公益服务中心药品零差率给予补助,逐步推进“以防为先,小病进社区”的就医模式的形成。
2、促进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解决群众生活之本。加大再就业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推动全民创业、自主择业,对“就业再就业两项补贴”政策落实到位。充分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落实困难群体临时救助,建立临时救助专项资金。同时,通过吸引社会捐赠资金等多渠道的筹资方式,建立较为稳定的救助保障机制。
3、完善社会治安投入机制,维护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加大政法经费投入。保障政法部门人均公用经费拨付到位。安排政法业务专项经费,用于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普法宣传等。确保“平安创建”经费投入,保持平安创建经费自然增长机制。
4、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解决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完善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同时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以帮助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要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行为。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
5、完善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经费保障机制,构建和谐宜人 的人居环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采取多渠道筹资、多元化投入的方式,加大对水资源监测、环卫清扫保洁、市政设施养护等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的投入,做好北塘区全国第一次区污染源普查的资金保障。
6、完善文化投入保障机制,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公益文化事业的投入。将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大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经费投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加大文艺作品经费投入,支持高雅艺术,支持民族艺术精粹,支持优秀文艺作品;加大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促进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
(二)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的非盈利性单位,从而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1、要发挥财政在促进民办教育中的作用。财政安排专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提供
项资金用于对民办学校的优质教学进行奖励,对民办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财政可给予一定期限的免息贷款。财政安排的教育专项资金部分用于民办学校的公用经费的补助。同时,做好民办学校的财务指导工作,帮助民办学校提升理财水平,确保民办学校高效运作。
2、设立科学技术奖。设立科学技术奖用于对社会力量兴办的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成果或者做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进行奖励。
3、开放部分公共服务领域,鼓励广泛的社会参与。对社会力量兴办文化机构的给予适当补助,通过以点带面,动员社会力量齐参与,使得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能够产生放大效应。可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购买表演团体演出等。对社会力量兴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给予适当补助。探索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开展收支两条线的试点管理。对社会兴办的养老机构新增、改建、扩建床位的,给予一定数额的床位补助。
三、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政策体系,加强政府服务能力 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为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一)要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
1、逐步形成惠及全民、均衡高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服务体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
一、创新教育服务
体制,增强教育惠及全民的主动性。区教育局将以转变教育服务体制为抓手,推进学校主动发展,增强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增强机关服务学校的能力;全力培养优秀干部团队,增强干部科学管理教育的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增强教师主动服务群众的能力,切实增强学校与全体教职工主动服务群众的意识。
二、转变教育服务方式,提高教育惠及全民的发展水平。以创新教育服务方式为抓手,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做到教育服务规范;确保校园平安、健康、文明,做到教育服务放心;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做到教育服务民主;统筹兼顾各类群体,确保教育服务公平。
三、拓展教育服务内容,优化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结构。合理调整教育布局,形成教育惠及全民、服务经济社会的体系;全面推进社区教育,优化教育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体系;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要求;加大教育国际化力度,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服务的能力。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努力,在未来五年内我区将建立健全学校主动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未来名校长”、“未来名师”工程将初见成效;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杜绝重大涉教、涉校安全稳定责任事故、事件的发生;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办学体系;全面推进托幼一体化,义务教育高位均衡的发展格式将逐渐形成;经过新一轮布局结构调整,我区将拥有初级中学6所、小学15所、幼儿园
20-22所,每个一级社区都有省级示范初中、省实验小学、省示范幼儿园,促使优质教育惠及全民的面更加宽广。
2、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社区卫生服务。全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山北、北大街、惠山街道各1个中心,黄巷街道2个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20个,编制总床位228张,实际开放床位255张。目前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印硬件建设不到位,人员总体业务素质不高,社区卫生服务稳定的筹资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完善。针对以上问题,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革:
一、积极推进区级社区卫生服务资源整合。按照“三转两调整”的要求,将区医院现有255张编制床位调整为200张,编制人员由477名调整为260名,调出部分床位和人员编制至社区卫生机构;调整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及管理,2008年区医院、街道承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行“三独立”,实行中心与站一体化;区社区卫生服务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提供
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设立社区卫生管理办公室,配备人员,对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统一实施业务和行政管理;调整原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产隶属和管理关系,区有关部门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有资产负有投资发展责任和履行监管职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公有资产
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各街道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促进委员会,把社区卫生服务纳入街道社会事业建设发展范畴。
二、转变服务模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尽快转变服务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主动式服务,以综合、连续、上门服务的特点,采取责任医生、团队服务形式,深入社区和居民家庭;要加快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掌握服务区辖内各类人员的健康信息,主动提供医疗、保健、咨询等服务,实行动态管理;宣传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常见病、慢性病病人到社区就诊治疗,提高门诊、康复住院病人数量;通过服务方式的转变、服务内涵的扩展,增加业务量,增强自我补偿能力;加强成本核算,抓好开源节流,降低服务成本;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目标评价体系和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要建立健全投入补偿机制,理顺投入补偿渠道。
三、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扩建或重建北大街、惠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余三个社区服务中心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满足群众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需求;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做好全科医师、社区护士转岗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和居民健康信息网络化动态管理;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基础管理,实行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制度,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确保医疗安全。通过以上三方面改革,进一步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社
区卫生服务管理体系,健全15分钟服务圈,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社区居民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需求。
3、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精心培育品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到“十一五”期末,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全面达标,公共文化设施达标率达100%。二是坚持保护传统文化和培育现代文化双管齐下。重点在泥人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上做文章、下功夫,使这些文化资源焕发出他们新的活力,展示北塘独特的文化个性。同时以每年一届的民间艺术节为载体,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区为目标,全力打造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现代文化,精心规划建设好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军营文化,形成新的特色,以提高北塘文化品味,彰显北塘文化魅力;三是坚持繁荣群众文化和打造精品文化两头并进。积极整合文化资源,组织各类形态多样、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整理提供
内容丰富的文艺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辐射面;大力扶持云林书画院、铃兰女子合唱团等品牌文化团队,进一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争取更多作品入选全省群众文化“五星工程奖”。四是坚持文化发展繁荣与文化市场管理
两手并重。以网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出版物市场管理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重心,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管理能力,大力扶持健康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娱乐活动,加快培育新的市场主体。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对侵权盗版的打击力度,加强文化产品的维权力度。
(二)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强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就业帮助,推进居家就业工作,努力扩大社会就业。近年来,我区社区劳动保障平台日趋完善,各项基础工作得到了同步提高,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预期工作目标。到2007年12月底,已有43个社区通过省、市劳动部门检查验收创建成“充分就业社区”,占全区社区总数的82.69%。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区在就业再就业工作上将进一步创新工作举措,加大就业救援力度,为促进再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开展“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月”活动。在活动中建立健全就业帮扶制度,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及时就业。
二、构建社区劳动保障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各个社居委都有电脑管理系统,层层通互联网,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招聘信息、培训报名等服务。初步实现我区劳动保障数字化、动态化管理论,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于民。
三、构建充分就业社区服务平台,从抓队伍建设、抓制度建设、抓设施建设入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大力开展社区服务特色培训活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四送(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创业服务)进社区”活动,使我区充分就业社区比例达90%以上,确保我区劳动保障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2、积极推进历次被征地农民社保接轨工作,继续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力度。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道路、经济适用房、农民安置房、园区等建设用地不断增加,使失去土地的农民越来越多。我区山北、黄巷两街道历次被征地农民未参保人员共有1761人,其中第二年龄段(男16-50周岁,女16-40周岁)共有1252人(男753人,女499人);第三年龄段中男50-60周岁,女40-50周岁共有320人(男135人,女185人);第三年龄段中男60周岁以上,女50周岁以上共有189人(男58人,女131人)。这些未参保人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在历次征用土地中,只转户口而没有就业安置;二是由于自身原因没有就业安置,之后又回到村里,这两部分人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也未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引发严重的心理失衡,造成多次集体上访事件,为社会稳定带来了隐患。为了解决这部分人员的社保问题,要对不同情况的人员采取不同的安置政策:
一、对第一年龄段的人员,待其到达法定劳动年龄或毕业后,按照城镇新成长劳动力进行管理。
二、对第二年龄段
中的人员可采取就业参保。对从未就业的,或就业后又失业的,可把他们纳入就业援助范围或提供就业服务,进行失业登记,发放《就业登记证》,对符合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并在一年内免费为其推荐三次就业岗位,加大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想办法促进他们就业,享受优惠政策。
三、对第三年龄段中男50-60周岁,女40-50周岁的人员,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对已参加过社会保险又中断的,到达退休年龄时又不符合退休条件的,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参保社会保险,直至符合退休条件为止;另一种是放弃这几年的缴费年限,直接进入政府保养体系,可采取个人出资一部分,村、街道、政府补贴一部分的办法。对从未参加社会保险的,可直接进入政府保养体系。但如果年龄接近40周岁、50周岁,并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这类人也可以参加养老保险,享受优惠政策,缴纳社会保险费,直到符合退休条件时再办理退休手续。
四、对第三年龄段中男60周岁以上,女50周岁以上的人员可采取直接进入政府保养体系的方法。我区将通过以上的工作,逐步解决历次被征地农民的社保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
3、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帮困活动,完善居家养老工作。目前,我区在建立社会救助体系、开展扶贫帮困、完善居家养老方面展开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开展城镇居民年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对因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
家庭进行救助;三是对“三无”对象进行救助;四是给已办理全民医保的地保对象和低收入家庭中患重病的人员相应的医疗救助;五是对患重病人员困难家庭进行救助;六是对因家庭生活困难导致就学经费无着落的学生进行助学救助;七是对城镇地保对象家庭中精神病患者进行救助。我区将在未来三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对因突发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进行救助,逐步完善救助机制;
二、扩大对因家庭生活困难导致就学经费无着落的学生的救助,逐步实现全额救助;
三、在对低保家庭实施廉租房的基础上试行对低收入家庭实施廉租房工作。
四、创办社区居家养老及残疾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以有偿、低偿、无偿等不同形式,对本辖区内居家生活需要帮助的老人和残疾人提供养护服务。
五、依托养老院提供日托照料服务。
六、抓好敬老院管理和社会福利社会化推进工作,完善春晖阁敬老院的改制工作,使全区100%的敬老院实现市场化运作,对养老护理员实行执业资格认证制度,争取在2008年做到养老机构护理人员100%持证上岗。
(三)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1、落实水源保护任务,确保京杭运河(北塘段)水质达到四类水体标准,五河浜水质达五类水体标准。京杭大运河北塘区段起至北塘区山北会西村、经高桥到锡山大桥,全长8Km。五河浜位于北塘联圩内,有4条河汇集在此,分别为
内塘河、东塘河、民丰河和顾桥河,上游为锡澄运河,下游为京杭运河。对照市委、市政府的河道整治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打好水环境保护攻坚战:
一、进一步加强考核力度。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实行统一指挥,相对集中各有关部门的涉河相关权利,把环境优化和保护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失误出现环境安全危机、造成重大环境损失的领导干部,依法追究责任。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要多渠道、多元化筹集管理资金,建立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形成资金持久投入和社会投入的良性保障,逐年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区设立50万污染防治资金和25万节能减排资金,通过政策引导企业自觉做好节能减排。建立项目业主开发治理机制,把河道整治与沿河土地开发捆绑起来,把排污及垃圾收费政策和企业代款建设截污管道结合起来,鼓励和促进外资、民资等企业参与河道整治。
三、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一是要通过污染源普查,提出治理措施;二是要调整产业布局结构,淘汰低效益、低技术含量、高污染的落后产业和小企业;三是要重视水生态环境的研究,合理运用生态手段治理河道;四是把景观建设摆上突出位置,从感官形象上去展示河道整治成果;五是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启动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和电子实时监控系统。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接受社会和媒体监督,防止腐败行为。设立投诉电话,对各地
各部门责任范围内的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在媒体上报道。通过有效形式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广泛建立环保志愿者组织,形成爱护河道水环境的氛围,不断增强群众关爱“母亲河”意识。
五、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广泛吸取国内外治河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重视基础研究和数据采集,对河道污染成因、北塘区水环境现状进行充分的分析,在治理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在整治运作中,要全面发挥市场机制手段,把政府性资源、公共性资源、间接经济资源,通过市场手段转化为直接可利用的经济资源,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河道整治中。
2、加强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加快城市绿地、游园、景点建设。按照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的思路推动城乡绿化建设,建立健全绿化工作长效机制。
一、加快实施中心城区拆违建绿、破墙透绿、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工作,在2010年前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加快城区小游园和社区公园建设,2010年前分年度实施完成辖区内小游园和社区公园建设的项目。
三、会同市建设局加快实施城市道路绿化,新建道路按照城市主干道绿地率25%,城市次干道绿地率15%的部颁标准执行。
四、会同市水利局加快实施城区河道景观绿化工程,完成辖区内河道绿化的建设和改造,形成“林水合一”的绿化特色。
五、实施辖区内沪宁铁路两侧防护林建设,按照两侧80米的宽度标准落实工作。
六、会同市园林局等部门
加快城市绿道接点建设,以公园绿地等形式将辖区内绿道与全市绿道连接起来,形成覆盖全市的绿色生态廊道。
七、继续完善312国道绿道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大沿线绿化范围内拆迁力度,2009年底完成312国道内绿道建设任务,确保宜林地段的绿化宽度。
3、加强污水管网建设,落实公厕污水接管和清运措施,加快老居民小区生活污水接管。为贯彻市“6699”行动,我区积极与市有关部门进行沟通,组织人员全面调查我区生活污水截流基本状况和公厕污水接管状况。目前,北塘区共有公厕125座,其中一类公厕21座,已接污水网管11座;二类公厕104座,已接污水网管22座。我区将在下阶段进一步加强对公厕污水、生活污水的截污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编制规划,增强总体控制能力。根据城市道路建设的整体推进要求,进一步加快对一些偏远地区的管线建设,在石澄二路、建设路、凤翔路、盛德路等道路建设的同时,铺排污水管,满足截污需要;推进未截污地区地区的地块改造,攻克霞美路、三里桥地块、丽新路地块、印染厂地块的截污难点。
二、开展截污普查,摸清全区居民住宅区的截污情况,全区老新村还有29个未截污,计划08年完成15个小区的截污工作,09年完成14个小区的截污工作。
三、组织接管截污。积极与无锡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市排水管处沟通协调,配合施工,督促和协调辖区内
所有新建小区的生活污水接管截污工作。
四、做好内污水管网初步规划。针对我区内污水管网接管情况提出具体方案,统筹协调,加密北片管网,全面提升排污能力。
五、进行公厕结构调整。08年配合地块改造,将拆迁公厕7座,拆迁后辖区内公厕将进行重新规划和结构调整,制定公厕布点规划,对不能纳管的新建或改建厕所要无害化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接管的将进行预处理,达到纳管标准后接管。
(四)要规范市场管理,加大招商力度,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依法创业的舆论环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依法生产、依法经营,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可先宣传后打击、边宣传边打击,在社会上掀起打击违法行为的层层浪潮。让广大市民知道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目的、整治的重点、什么行为是不规范的、自我维护的方式等等。通过多种形式、营造浓郁氛围来达到良好的宣传及震慑效果。同时,在全社会提倡重信守诺、无诚不行、无信不立的风尚,努力构筑“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2、重视政策告知,营造有利于发展壮大的政策环境。运用现代的媒体舆论工具,经常及时向社会和企业告知相关的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扶持政策等信息,让生产、经营企业的经营者,及时了解国家、政府鼓励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规定、措施,促使经营者在政策法规的许可下合理合法的生产
经营,自觉抵制通过歪门邪道取得并不正当的经济利益。
3、坚持标本兼治,注重可持续发展环境的培育。治标解决当前问题,治本解决长期问题。治标不治本,会造成整治后续的反弹。因此必须以规范为重点,以建立并形成制度为目标。要处理好严格执法与完善制度的关系,对原有的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不适应形势要求的政策规定文件进行清理和修订,对整顿工作中所需的法规、规章、标准、制度应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与反映。要加快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规范和防范上来,积极研究制定长效性、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并把各种治本措施具体化。
4、整合监管资源,协同作战,重拳出击,依法坚决打击扰乱经济秩序的不法行为。要充分发挥专业部门在信息掌握、人员、技术等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在某些行业、某些地区集中开展,取得重点突破,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实现净化市场、规范管理、理顺关系的目标。各专业执法和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扮演主力军角色;对一些造假制假、冒牌伪劣、以次充好等违法违规行为,不管是否只是涉及到个别地区、个别市场,都要展开联合打击,从各个方面同时出击,综合整治,达到攻破难关、全面整改的效果。在同一部署的行动方案下,分工协作,从不同方面寻找突破口,力求取得实质效果。
5、搭建培训平台,努力提高经营者队伍素质。政府应高度
重视提高经营者的整体素质,要舍得资本投入,为提高经营者队伍搭建好培训平台。鼓励高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培训基地,为企业提供现代管理知识、高新尖科学技术、质量管理、信用体系建设等专业知识,为企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经营者、管理者、生产技术骨干队伍。也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通过参观学习、讲课传授、实地考察等学习、借鉴他人的先进理论、管理和技术为己所用。以此提高经营者队伍的整体素质。
6、坚持服务宗旨,健全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完善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企业的经营发展环境。要在体系建设上做好服务,以建立健全市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龙头,以区、街道服务中心为基础,各类社会专业服务机构为补充的三级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架构。要在政策导向、发展规划上做好服务,帮助、指导企业加强对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布局、产品市场前景的研究和分析,指导企业做好自身的发展规划。要在融资担保上做好服务,加强政、银、企的沟通协调和合作,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要积极整合为企业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资源,进行整合规范,为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技术支持、人才培训、法律维权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
7、整合载体资源,加大高端服务业的招商力度。积极做好对客商的联络、服务、项目信息搜集梳理工作,以我区现代
服务业,尤其是以金融、软件研发、动漫游戏为重点的服务外包业为主攻方向开展招商活动。08年争取全年采集有价值项目信息30条,引进重大项目4只,完成区服务外包大楼招商工作任务,完成市“123”项目两个。
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根据各自的职能进一步细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的措施,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以良好的政府服务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和“三个北塘”建设的进程。
第二篇:政府调研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2月9日在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2011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0亿元,同比增长18%,五年年均增长13.5%;完成全部财政收入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7.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5%和29.5%,年均增长22.6%和2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同比增长31.5%,年均增长24%。
——五年来,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建设超千万元项目470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65个,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全市入统工业增加值、利税分别达到52.3亿元和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3%和20.6%。化工、五金制造、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产业完成增加值93亿元,占到GDP的46.5%。全市园区规划总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7.5亿元,新增入区企业238家。累计到位外资4300万美元,引进省外资金58亿
元,出口创汇7.5亿美元。
——五年来,城市形象不断提升。投资近亿元,高标准完成了6大类、39个专项规划。成立了城投公司,多渠道筹集城建资金20亿元。累计实施城建重点工程310项,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30亿元。新建、改造城区道路117公里。建设高标准住宅小区17个、游园15个,拆迁拆违185万平米,新增绿化面积580万平米,获得了省“人居环境进步奖”。启动了16.2平方公里的新城起步区建设,完成了总长39.2公里的“三横两纵”路网建设,实施了总投资100亿元的新城“十大工程”,城区面积由16平方公里扩展到3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8.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3.3%。
——五年来,“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补贴4.8亿元。2011年粮食总产达到35.1万吨,连续8年丰产丰收。扶持发展冬枣、畜牧、水产、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率达到30.4%。启动了新民居示范工程,开工建设省级示范村24个,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累计修建农村道路708公里、桥梁138座,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新打机井98眼,全面消除了“无井村”,建设净化站102座,彻底结束了农村群众饮用苦咸水的历史。
——五年来,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新增绿化造林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4.3个百分点,达到17.3%。对重点河流进行了清淤治理。累计关停“十五小”企业31家,重点企业全部新上了治污设施。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改造升级和污水管网配套建-2
患,和谐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加大审计、监察工作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街道、气象、残联、档案、油区、国防动员、“双拥”建设、民族宗教、国家安全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发展成就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给予我们监督与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任务
成绩属于过去,希望昭示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未来五年,能否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抓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考验。我们必须充分认清肩负的新使命,准确判断面临的新形势,科学谋划未来的新蓝图,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抢抓机遇,以更加科学的思路指导实践,以更加坚强的保障加快发展,向着更加宏伟的目标阔步迈进。
这五年,将是我们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秦唐沧地区被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政策向沿海倾斜、更多的资源向沿海转移、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向沿海-4
仍需进一步优化。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时有发生,吃拿卡要、非法阻工等影响建设环境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各位代表,形势复杂多变,机遇稍纵即逝。“得时无怠,时不再来”。抓住这五年,我们就会开创一个新局面,在新一轮发展中赶超进位;错过这五年,我们就将失去一个时代,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我们再也等不起,也更加慢不得,必须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和清醒的头脑,把握机遇,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努力争当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的排头兵,共同谱写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的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一)努力建设一座产业鲜明、实力强劲的新型工业化城市。突出沿海经济特色,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合作,加快构建科技环保、外向度高、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体系。扶持壮大化工、五金制造、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均达到60%。鼓励发展再生资源、新型建材、能源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到工业总量的20%以上。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新上一批投资超10亿元的大项目,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大企业,发展一批产值超1000亿元的产业聚集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二)努力建设一座功能完善、服务优良的现代化滨海城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城市,加快新城核心区建-6
进新民居示范村建设,完成30个村的改旧提升,力争全市30%的农民入住新民居,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安居乐业、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让人人享有良好的教育、基本的卫生保健和较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使农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五)努力建设一座以人为本、富裕繁荣的文明宜居城市。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让全市人民尽享改革发展成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基本养老、职工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基本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衔接,覆盖城乡、普惠百姓的保障体系。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壮大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影视传媒、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建设一批重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安全宽松的经济环境、安居乐业的治安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使社会更加有序、保障更加完善、群众更加富足。
三、2012年政府工作重点
2012年是落实河北沿海开发战略、实现“五年翻两番”目标的基础之年、关键之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8
建设,新建园区道路45公里,建成3个11万伏变电站,基本实现“八通一平”。
三是壮大主导产业。化工产业:重点扶持鑫海化工、浅海石化等企业做大做强。推进鑫亿化工与中化集团合作。加快大化氯碱公司和金华公司搬迁扩能。积极与天津海晶集团合作,建设投资10亿元的盐业综合生态园。五金制造业:规划建设钢材物流中心,降低五金行业原材料成本。以羊二庄临港产业聚集区为依托,打造新型五金制造产业园。装备制造业:依托北汽集团黄骅汽车产业园,打造新205国道沿线以汽车制造、专用汽车、汽车零部件和汽车物流为主的汽车产业带。加强昌骅、宏泰、光华、亚峰等企业与北汽集团对接合作,促进提档升级。确保省级罐车监督检验站建成使用。完成市造船厂破产重组,加快壮大船舶修造业。推进五一机械厂与水利部新华投资公司合作,做强“大禹”牌水工机械。现代物流业:加快启动羊二庄煤炭物流交易中心、石化物流园区和中非矿业物流园建设。做大做强京海、长海等物流企业,打造服务港口、承接腹地的现代化物流基地。
四是培育骨干企业。制定鼓励企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后备上市企业资源库,加快信诺立兴、骋宇铁路等企业上市步伐。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4家。加快组建和规范海滨建工、长海物流、信誉楼等十大企业集团。开展企业“对标行动”,实施“1+1”技改创新工程。开展“著名商标”评选活动,争创1个全国驰名商标和4个省著名商标,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五是扩大招商引资。依托沿海临港优势,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城市功能疏解。主动对接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国企,引进战略投资者。抓好新西兰纤维改良木材加工、中韩恒源大光食品等一批外资项目,全年力争到位外资3000万美元。扶持重点出口企业,培育特色出口品牌,完成出口创汇1.95亿美元。
第二,以新城建设为载体,全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新跨越。按照“以人为本、适宜人居”的理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和人口聚集,努力打造生态型、现代化滨海中心城市。
一是完善城市规划体系。调整城市总体规划,完成新城核心区控规和城市设计、南排河景观带设计、城市夜景设计、黄万铁路与津汕高速之间绿化带设计。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综合防灾、绿地、供热等专项规划,完善燃气、水系、交通、公厕、垃圾中转站、商业、学校、医疗、体育场等专项规划。
二是启动新城核心区建设。突出现代化、国际化标准,高起点、大手笔建设新城核心区。投资6亿元,完成7500亩土地征收储备及地上附着物的拆迁工作。实施总投资1.9亿元的滨河大道及和平大街北伸、华兴街北伸、华东街北伸“一横三纵”路网建设及配套工程。投资12亿元,实施便民服务中心及人民广场、卫生综合服务大楼、公检法司行政办公业务用房、机关办公回迁安臵用房、金融大厦等工程。开发建设总投资5亿元的凤凰湾公园及周边项目。启动总投资10亿元的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高档住宅区等工程。
112
元,完成沿海高速连接线(歧口—南大港段)建设及老205国道(羊三木南桥—天津界段)、老307国道(贸易城—段庄段)大修和南滕线(南大港界—307国道段)中修罩面工程,新建、改建农村道路40公里。重建、维修农业生产桥10座,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投资8000万元,实施水利抗旱、旱作农业节水示范基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等项目,新打机井138眼,清淤沟渠180万米,建设百亩坑塘35个,发展节水灌溉1.5万亩、旱作节水示范面积1.8万亩。
三是加强农村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市、乡、村三级农技服务网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0万亩。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家,提高农民市场化、组织化程度。搞好土地经营权流转,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新发展便民农家店122家、鑫和作日用品农家店60家,促进农村安全消费。
第四,以生态建设为保障,全力推进环境质量新跨越。大力倡导绿色生态、节能环保的理念,正确处理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强力推进生态绿化。启动石碑河、南排河景观带工程。完成津汕高速、黄万铁路绿化带建设,积极推进路网、林网、水网“三网合一”。实施总投资4.3亿元的地坤湖公园、南海公园、郛堤城公园开发工程。投资6000万元,完成政府广场、文星湖公园绿化景观改造完善,实施森林公园、海丰大街(石港路—新海路段)、渤海路(和平大街—海丰大街段)、中心路(青年大
街—昌骅大街段)等绿化工程,积极开展居住小区、机关单位绿化活动,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80万平米。抓好新205国道、新307国道、中疏港路等通道绿化,六十六排干、黄南排干、黄北排干等河渠绿化,以及农田林网、国省干道和村庄绿化,年内新增绿化面积3万亩。
二是狠抓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全市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工作。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建立重点污染源动态管理数据库,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达标对标活动,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3%,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推行项目节能审查、企业能耗利用状况监测、节能技术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推进工业、农业、商贸、建筑、交通及公共机构节能,确保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66%。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启动1000立方米的大型秸秆联户沼气工程和10个沼气服务网点建设。
三是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严厉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规范取土用地秩序。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实现占补平衡。规范养殖用海管理,科学保护利用滩涂资源。高度重视水资源综合利用,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确保城市集中式饮水水源地达标率100%。
第五,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全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新跨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一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快投资1.7亿元的职教中心搬迁
516
二是狠抓建设环境整治。集中开展建筑市场、重点工程建设环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恶意阻工、强买强卖、敲诈勒索、扰乱公共秩序、破坏市政设施等违法行为,坚决查处破坏发展环境的各类案件,刹住影响建设施工环境、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歪风,以优良的建设环境取信于企业、取信于社会,真正让投资者放心、安心、舒心。
三是着力破解瓶颈制约。千方百计突破土地、资金等难题,为加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积极盘活土地存量,挖掘内部用地潜力。严格执行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积极申报省重点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积极采取基金、银行贷款、债券等融资模式,多渠道融资10亿元,完成投资12亿元,资产总量突破100亿元。建立企业、社会征信系统。鼓励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整体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争取设立1家村镇银行。建立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多层次、全方位推进银企对接,全年新增信贷资金20亿元以上。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一届政府肩负着加快发展的重任,承载着全市人民的重托,必须大力改进工作作风,加强政府队伍建设,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真正成为一届勇于担当、有所作为、亲民务实、清正廉洁的政府。
(一)坚持与时俱进,增强政府创新力。思路决定出路,眼
界决定境界。面对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我们必须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站在落实国家战略的高度,高站位谋划发展蓝图,高标准推动工作落实,以干就干大事、争就争一流的豪情,在全市上下形成追赶超越的浓厚氛围。坚定信心,强化责任,勇于担当,以超前的思维、宽广的视野、开放的胸怀,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
(二)坚持依法行政,增强政府公信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积极发挥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认真执行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机制,保障政府决策科学民主。进一步健全土地管理、资金管理、项目管理、规划管理、人事编制管理等规章制度,使政府工作更加科学,更加民主,更加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
(三)坚持务实勤政,增强政府执行力。强化责任意识,弘扬实干精神,大力倡导“一线工作法”,充分发扬“五加
二、白加黑”的工作作风,坚持“干”字当先,沉下去抓落实,靠上前抓推进,下一线抓协调,做到议必决、决必行、行必果。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形象工程,不做表面文章,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多办惠民生、解民忧的好事,以踏踏实实的工作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
(四)坚持廉洁从政,增强政府凝聚力。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思想,珍惜民资民力,反对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集中精力谋发展,集中财力办大事。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920-
第三篇:政府购买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
政府购买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行政效能,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市人力资源培训指导中心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对全市各定点培训机构就政府购买职业技能培训服务作专题调研。调研围绕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全面深入的对公办定点培训机构培训需求进行摸底调研,以求规范技能培训机制,提升技能培训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调研围绕培训经费使用情况、近几年开展职业培训方面的做法经验以及对政府购买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三个方面展开。现将具体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培训情况:2013年全年全市18家公办定点培训机构共对7922个人开展了技能培训,其中,本地城乡失业人员技能培训2897人,外来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4032人,被征地人员技能培训993人。
(2)财政补贴情况:2013年全年拨发至各定点培训机构经费总额为6545099元,其中本地城乡失业人员技能培训拨发2358427元,外来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拨发3353560元,被征地人员技能培训拨发833112元。
(3)财政补贴使用情况:财政补贴主要用于三个方面的支出,培训费、管理费以及新设备添置费,其中培训费包括教材费用、师资费用、场地水电费用等,部分乡镇的场地水电费并为纳入支出中(因借用中学会企业的场地,因此场地租借费及水电费都未结算到培训帐上);管理费包括工作人员加班费、招待费、差旅费等。
二、具体做法
(1)围绕各镇产业抓培训。随着各乡镇经济快速发展,企业用工需求激增,各定点培训机构根据所在地域企业实际情况开展“订单式培训”和“送培训入企业”。“订单式培训”指的是根据工种、人数、技术要求等,组织富余劳动力参与培训,最终将这些劳动力整体输入企业,解决“企业招不到熟练工”、“富余劳动力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真正做到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送培训入企业”,是围绕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所开展的对应培训,企业缺少什么员工,定点培训机构在企业内开展什么培训项目,将最优质的师资直接送入企业,解决企业培训压力及后顾之忧。另如虞山镇、谢桥镇等乡镇,也针对本镇城乡失业人员的零星需求,聚少成多,积极开展各项特色培训班,如育婴师、电焊工、中式面点班等等。
(2)加强管理抓质量。各定点培训机构服从人力资源培
训指导中心的业务指导,明确培训职责,履行培训协议。确保师资,提高教学质量,抓好班级管理,提高学员到课率,确保课时,不因外因而随意修改课时,严格教学,强化实践操作,不用理论代替实践,一切从确保培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出现。并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接受培训中心和财政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中心也对各定点培训机构建立了相应的考核机制,实施优胜劣汰机制。
三、意见和建议
(1)区域招标为首选招标模式。政府购买技能培训服务的招标方式或将采取工种招标和区域招标两种形式。大部分定点培训机构负责人认为区域招标较为合适。常熟各乡镇之间目前的交通并不发达,如按照工种招标,每个乡镇划分培训工种,会出现本乡镇乃至临近乡镇没有的、学员需求的工种,客观上造成了学员求学的不方便,学员需求得不到实现,培训口碑相应下降。
(2)提高各定点培训机构培训积极性。社会培训主要采用的多为业余时间开展培训,相应定点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多数时间在利用晚上及周末加班,而在绩效工资的大范围内,各公办定点培训的工作人员无法获取额外工作时间的补贴,工作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部分乡镇管理人员提出,是否可以在培训补贴经费中,划出1到1.5个人的绩效工资,纳入
工作人员的加班补助。
(3)部分工种向社会培训机构开放。在保留原有定点培训机构的基础上,另外取部分工种,向社会培训机构开放,尝试运营政府买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待各流程、细节以及效果明确对技能培训有推进作用后,再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第四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调研报告
摘要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通过行政体系以及作为其延伸的企事业单位承担着各种公共服务的供给。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公共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和精细化,政府也在从直接提供公共服务向公共资源协调者的角色转变。逐渐兴起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以其专业性、志愿性、公开性、非营利性等特点,成为帮助政府承担部分公共服务职能的适宜主体。拓展公共财政提供公共服务的使用途径,特别是通过契约化的形式,将公共服务外包给非营利组织、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是提高公共财政的使用效率,增强公共服务供给效力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公共财政支出发展的国际趋势。在公共财政体系中建立对公共服务的购买制度,提高民间非营利组织承担公共服务的能力,对于促进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字 政府购买 公共服务 非营利性组织
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容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的契约化提供模式政府提供资金、社会组织承包服务、合同关系实现特定公共服务目标的机制,其本质上是公共服务的契约化提供模式。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核心是建立契约式服务提供模式,而不是建立雇佣关系,它要求作为购买方的政府和作为被购买方的社会组织之间保持独立性,社会组织独立决策、独立运作、承担责任,政府依据合同进行管理,对绩效进行独立的评估。其次,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政府采购的一部分 政府采购包括货物、工程、服务的购买,其中的服务包括政府自身的后勤服务,更主要的部分是公共服务。政府采购以竞争、公开原则为一般性原则。非营利组织是公共服务购买的重要对象 公共服务购买的对象包括非营利组织、营利组织、事业单位等,其中非营利组织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主体。在中国,非营利组织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类型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三种。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同于公共福利、财政拨款或对非营利组织的资助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不同于公共福利,如免费医疗、免费公共交通等。
它的主要目的不是特定的公共服务目标,而是非营利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和发展。财政资金应该协调兼顾公共服务购买和对非营利组织资助两方面的关系。
二、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必要性
(一)政府自身生产公共服务的能力局限,需要多元的社会化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有利于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促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转变政府角色和职能 中国正在加大力度建立公共财政体制。
(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达到社会和谐与持续发展
三、中国政府发展公共服务购买的主要原则
(一)通过政府购买推进契约式公共服务
(二)财政资金在公共服务领域普遍建立购买机制。
(三)地方政府作为公共服务主要承担者,中央政府负起转移支付和规范责任。
(四)健全公开透明规范的公共服务购买流程,发展多元化购买机制
(五)建立多元专业监督机制,保障公共财政合法支出 监督管理是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保障。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监督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六)面对中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迫切需求,以及政府职能转型的要求,政府有关部门有必要尽快转变理念,确立公共服务购买机制,在公共财政资金使用中健全公共服务购买的程序。
(七)立足地方实践,在建立契约、引入竞争、改善程序等不同层次上推进公共服务购买模式
(八)促进非营利组织发育,为其参与购买创造政策环境 非营利组织是公共服务购买的重要参与主体。非营利组织的发育,也是建立公共服务购买契约关系的基础。促进非营利组织发育,首先需要开放的法律政策环境,使其法律地位合法化。目前非营利组织存在的法律形态多样,有作为社会组织注册登记,也有作为企业登记,还有不具备法律地位的各种组织。现在已有部分地区和社区民间组织等领域,开始试行备案制,但这些组织大多仍然不具备正式的法律地位,在参与服务购买等方面可能受到限制。突破合法性瓶颈,规范组织行为,形成广泛的社会组织市场,是公共资金向社会进行购买的基础。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
四、存在的问题
缺少对组织发展的配套支持资金。目前中国政府购买多是一时一事性的政策,缺乏对组织长远发展的考虑和资助性的组织发展资金,它容易忽略了非营利
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缺乏对非营利组织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如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地位、税收政策优惠等政策。
五、政策建议
基于现有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建立公共服务购买机制,需要创造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购买的政策环境,建议从以下六个方面对现有政策进行改进:
第一、将公共服务购买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政府采购在中国已经有明确的立法和流程的不断规范,进一步的突破是将采购法中的“服务”从行政机构接受的服务扩展到公共服务。
第二、健全公开透明规范的公共服务购买流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需要建立健全财政程序,提高采购资金预算透明度,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规范政府购买行为。
第三、将非营利组织明确纳入政府购买的范围。
第四、为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服务购买竞争提供更加公平的政策。在转型阶段,已有财政资源支持的事业机构与完全社会运营的非营利组织在运营成本、政策倾向等方面处于不对等地位,购买服务应充分注意政府主办机构与民办非营利组织之间的公平性,为民办非营利组织提供更公平的政策环境。
第五、在推进购买服务的同时支持社会组织能力发展。很多国家除了购买资金外,设立有资助资金,专门支持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为长远的服务提供做准备。
第五篇:政府采购调研报告
规范程序 加强管理 建立科学有序的政府采购机制
按照局党组有关要求,就我市政府采购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作以汇报:
一、我市政府采购工作基本现状
2002年,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和政事分设的需要,我市成立了**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简称采管办)和**市政府采购中心。2003年按《政府采购法》要求,市政府采购中心与财政局脱离,其中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负责采购监督管理事务;政府采购中心作为执行机构,负责根据采购人的委托办理采购事宜。明确了各自的工作职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管采分离”。
然而在县区一级,因为其财力不足、规模偏小、采购市场不成熟等一系列原因,政府采购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监督管理和执行操作职能集于一身,政事分设难以实现,且国家也没有明确必须分设,不过待条件成立应尽量分设。市属各部门的采购项目均由项目负责人单独负责,采购单位缺乏相应独立的机构专门处理采购事宜,并且没有懂政府采购法的专业人员参与,这在采购计划的申报、招标评标活动、合同履约都有一定制约性。
二、我市政府采购工作总体情况
我市从2002年正式启动政府采购改革,9年来,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深化和推进政府采购改革,政府采购范围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从2002年的**亿元达到了2009年的**亿元,2010年1-11月份采购规模达到**亿元,9年累计完成采购规模**亿元,节约资金**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建立了一套符合我市实际情况的规范有序、职责分明、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
(一)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依法理顺
在《政府采购法》颁布实施之后,我们加快了我市政府采购制度建设的步伐,根据我市实际工作情况,因地制宜的出台了一些法规制度,涵盖了多个领域。
在规范采购基本操作方面,制定了《**市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先后制定了市本级部门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市直机关协议供货(办公自动化设备)、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议(接待)、政府采购质疑投诉受理、政府采购资金等管 理办法,此后又不断在工作实践中完善,使目前的采购行为都做到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在规范采购人行为方面,制定了《**市本级政府采购工作程序》,要求全市各预算单位必须按照采购工作程序履行政府采购手续,并建立了政府采购项目验收制度,规范了履约验收和分散采购行为,先后出台了贯彻政府采购法相关问题的通知及加大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
在规范采购代理机构方面,制定了《**市对集中采购机构监督考核管理办法》,对集中采购机构的采购执行情况,内部管理监督情况,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服务质量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
在规范采购供应商方面,制定了《**市政府采购供应商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了对政府采购供应商的管理,规范了供应商的经营行为,确保了政府采购工作安全运行。目前,入网供应商2217家登记注册,其中包括四川长虹、大唐电信、北大方正等国内著名企业。
在规范自身行为方面,制定了《**市政府采购内部监督制约暂行规定》及配套管理制约机制,针对每个环节,实习了评委名单保密制、项目分段负责制、岗位轮换制、项目回避制,使采购过程更加客观、公正、透明。同时,还建立了 工作岗位AB制。
(二)采购程序逐步规范
一是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每年年初,我们都会下发《关于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政府采购计划的通知》,要求市本级列入部门预算的预算单位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以内项目时,必须编制政府集中采购预算。对各部门编制的政府采购预算,由市财政局主管业务科室初审后送预算科终审,并批复政府采购预算。各预算单位根据批复的采购预算再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每月25日前报送下月采购计划。
二是下达政府采购计划。我们对采购人报送的月份采购计划进行汇总和分类,向政府采购中心下达采购任务和当月采购计划。
三是采购中心组织招标活动。采购中心接到采购计划后具体操作采购事宜:第一是发布公告,按照规定,政府采购信息在财政部指定的媒体、大庆市政府网及大庆市政府采购网上发布。供应商或相关人员可以从以上媒体中查阅到近期所有的招标公告及中标信息等;第二是制定招标文件;第三组织招标、评标。成立招标评审委员会,由采购中心人员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到市监察局的专家室抽取评标专家,并由专人负责通知专家在开标前到达现场。整个抽取过程,监察室 和采购办人员全程监督。第四是确定中标成交结果,由采购中心下达成交通知书;第五是签订合同、参与验收。政府采购合同由采购单位和中标供应商签订,采购中心进行鉴证后采购单位和中标供应商按合同规定履行;对于大型招标项目,采购中心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
四是关于质疑投诉。为使政府采购各个环节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我们制定实施了政府采购质疑投诉受理办法,明确规定了用户、供应商投诉集中采购机构的权利与渠道。
(三)政府采购规模快速增加
经过几年来的不断发展,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范围由初期的计算机、公务用车等大宗通用物品扩大到通用货物以及专用货物的几乎所有品种,由单一的货物类扩大到服务类等各个领域,目前正向基本建设工程领域拓展。在做好经常性支出项目采购预算审核的同事,狠抓重点支出项目的依法采购工作,特别是公益性强,涉及到民生利益的项目。
(四)政府采购效率逐步提高
我们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针对政府采购初期,对各单位政府采购管理过深带来的一些弊端,坚持“抓大放小”方针,对不适应集中采购的项目,实施了分散采购。建立了政 府采购计划催办和跟踪管理制度。对采购计划受理、审批、执行、支付等环节做出具体规定,实时掌握项目进度,限期办结;对于采购计划紧急的项目,采取特事特办,切实防止漏办和压误。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2006年我们率先在全省实行办公自动化设备协议供货制度,制定出台了协议供货实施方案和暂行规定。对有特殊要求的采购事项,依法灵活确定采购方式。
(五)政府采购监管得到强化
首先是强化制度监督。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我们结合采购业务的实际,建立了以管理者、操作者、使用者相分离,招标人、使用人、定标人相分离,采购、验收、付款相分离为主要内容的分离制度。其次是严格制约机制。在采购过程中,针对每个采购环节的不同特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监督措施,坚持项目分段负责制、岗位轮换制、项目回避制,形成了各方当事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机制。第三,引入外部监督。为了增加采购过程中的透明度,凡是大型招标采购项目,我们都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采购过程,并与市公证处达成协议,将司法公正引入采购活动。同时,将电子采购管理交易平台向市监察局全部开放,以供随时监督。第四,实施现场监督采购方式。对急、特、难项目采取现场监 督采购,请市监察局、专家、用户代表和采管办一同到生产地和展会现场实施招标,既节省招标时间,节约大部分资金,又可实地勘察设备,效果很好。
三、当前政府采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政府采购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缺失
几年来,虽然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文件,我市也结合实际,加强了制度建设。但由于政府采购环节较为复杂,涉及的范筹广泛,有些方面仍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依据。例如,在促进节能和环保方面作用有限、国货界定不明晰、保护“创新”的政策功能发挥不利,这些在具体实施的程序上和操作细则上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研究出台相关办法,加以解决。
(二)监督管理存在漏洞
一是监管法规不健全,制度建设滞后。现今实施政府采购监管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主要是《政府采购法》、财政部颁布的《集中采购机构监督考核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定只是大的条框,《政府采购法》还存在盲区,在实践中我们感到,制度的滞后性使采购监管人员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受 到制约。
二是执法力度不够,缺乏制约手段。政府采购监督检查没有强有力的制约手段,处理结果很难执行到位。例如对于不良供应商“告黑状”现象,由于没有自上而下的具体处罚细则,在实际监管中我们难以掌握处罚的尺度。当需要有关部门协助执行时,找不到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无法与有关部门、单位协调,造成了政府采购监管工作处理难、执行难,使得对于有些处理结果不了了之,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是监管部门机构设置不合理,队伍薄弱,不适应监管要求。目前,就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设臵情况看,国家、省委处级单位,地市科级单位居多,而政府采购中心的设臵在国家和省均为厅局级单位,地市级均为处级单位,这种设臵无形中形成了“小机构管大部门”的格局,使监督管理部门处于被动局面。另外,高素质人才是做好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但是目前采购监管机构人员匮乏,尤其是法律人才缺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的深入。
(三)政府采购预算规范性弱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一些采购单位对预算改革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及时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 编报预算和细化项目预算。尤其是大项目及突发项目更无法编制预算。
二是与相关制度衔接不紧。目前,部门预算要求提前半年编制,但下一的工作计划,各预算单位都是在当年年初进行布臵,许多专项支出由于目标任务不具体,细化不了,预计不准。而且,不可预见性的支出项目也导致预算执行中追加追减的情况时有发生。
(四)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商履约不到位
一是个别供应商受利益驱使,对涨价产品以缺货为理由拒绝供货,对降价产品则不主动调整价格,导致部分品目的政府采购价格偏高,影响了协议供货制政府采购的深入实施;二是个别供应商对于他们所承诺的售后服务兑现不够到位,导致一些单位用户不满意。三是协议供货涉及面广、周期长、环节多,前期市场调查摸底的工作量大,人手不足。这些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难题。
(五)公开招标所占比例较低
一是程序性原因。按照公开招标方式采购,不算批办及供货时间,仅从发布招标文件至投标截止,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最短不得少于20天,对于采购单位应急项目时间上难以满足;二是计划原因。有些采购单位采购计划的临时 性和随机性较大,缺乏超前意识,造成时间上的紧迫;三是需求不准确,影响开标;四是个别单位有意规避公开招标。
(六)部分采购单位对政府采购缺乏正确认识 部分采购单位对政府采购认识不全面,对采购范围等认识不到位,认为只有数量多、金额大的货物才要实行政府采购,小件、零星物品及工程、服务等则不需要政府采购;而且,认为政府采购手续繁、时间长,不够方便。由于以上的原因,政府采购工作的推行难度进一步加大。
(七)政府采购项目申报不准确
采购单位的项目申报由项目负责人负责,但是对于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的货物或工程,有些项目负责人往往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对申报的采购项目提出准确需求较为困难,导致采购需求不够具体、细致,致使供应商履约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
(八)各单位财务人员参与力度不够
推动政府采购工作最有力的手段就是采购资金的拨付,而各单位的财务部门是唯一使用这个手段的部门。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各单位项目负责人主管整个采购过程,财务人员只有在合同完成后起到按合同要求支付货款的作用,远远达不到规范政府采购财务秩序的作用,因此政府采购工作需要财 务部门的大力参与与支持。
(九)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太少,缺乏动态监管措施 受我市城市规模较小、高校较少的制约,目前存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太少,缺乏动态监管措施的问题,往往是一个专家在一定时期存在重复使用的现象,无法形成有进有出的良性循环。
(十)县区采购水平有待提高
在国家和上级政府采购法规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县区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实施办法在政府采购具体执行中存在不完善不全面的问题,县区采购水平有待提高。
(十一)政府采购法和招投标法有重置,工程采购很难进入政府采购市场。现在工程招投标也组织货物采购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管理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市政府采购工作的问题,下一步我们拟从以下方面强化政府采购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组织领导,着力协调和解决政府采购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应成立政府采购领导小组,负责政府采购工作方面政策制定、重大事项决策等事宜。(二)坚持应采尽采。对列入政府采购的项目应全部依法实施政府采购。尤其要加强对部门和单位使用纳入财政管理的其他资金或使用以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借(贷)款进行采购的管理。严禁化整为零规避公开招标,对同一采购项目在一个财政内不得采购两次以上。坚持应采尽采的原则,未履行政府采购手续的,集中支付及采购单位财务部门不予支付资金。研究完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产品分类,科学制定市本级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
(三)严格规范管理程序。严格采购文件编制、信息公告、采购评审、采购合同格式和产品验收等环节的具体标准和程序要求;完善统一的专家库、供应商产品信息库,逐步实现动态管理和加强违规行为的处罚。
集中采购机构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及财政部《政府采购货物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规定组织采购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现有集中采购机构完全按行政隶属关系接受委托业务的格局,允许采购单位在所在区域内择优选择集中采购机构,实现集中采购活动的良性竞争。
(四)加大预算约束。各单位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和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将政府采购项目全部编入部 门预算,并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要根据政府采购预算编制采购计划,做好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编报的相互衔接工作,确保采购计划严格按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和数额执行。无采购预算,将不予采购。
(五)提高政府采购质量。一是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增加数量,提高质量,严格随机抽取,倡导自动语音通知。二是政府采购评标方法,推行密封评标。三是政府采购人员素质,建立人员资格考试、人员等级晋升制度,培养政府采购专业人员,加强政府采购理论研究。四是完善政府采购合同履行阶段的监管制度。五是要加快供应商诚信体系建设,对供应商围标、串标和欺诈等行为依法予以处罚并向社会公布。
(六)加大政府采购监督力度。一是规范政府采购监管机构与执行机构的职责划分,严格对集中采购机构考核,考核结果要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加强对集中采购机构整改情况的跟踪监管,对集中采购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按照法律规定予以处理。二是引入社会监督力量,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人士及新闻工作者参与政府采购监督,逐步建立“监督机构为主体,社会各界为补充”政府采购监督体系。三是依法加大政府采购的检查处理力度。四是加快建立对采购单位、评审专家、供应商、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代理机构的考核评价制度和不良行为公告制度,引入公开评议和社会监督机制
(七)完善政府采购功能。认真研究政府采购相关制度规定,严格政府采购购买国货的制度,明晰政府采购购买国货的标准。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在促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调节区域经济发展,落实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等方面的作用;运用政府采购支持地方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优先购买节能产品、环保产品,支持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
(八)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政府采购管理和操作执行各个环节的协调联动。建设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逐步实现政府采购业务交易信息共享和全流程电子化操作。
(九)加强政府采购队伍建设。加强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法制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系统的教育培训制度。应研究建立政府采购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对采购单位、集中采购机构、社会代理机构和评审专家等从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和执业考核,推动政府采购从业人员职业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