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公共场所人群聚集安全管理办法
上海市公共场所人群聚集安全管理办法
(2015年5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9号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对公共场所人群聚集活动的安全管理,保护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和人群聚集活动的安全管理,适用本办法。
在公共场所集会、游行、示威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等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人群聚集公共场所,是指下列场所:
(一)景区(点)、公园、轨道交通站点、机场航站楼、客运车站、客运码头、展览场馆、体育场馆、文化娱乐场所、商场、集贸市场;
(二)医院、学校、宗教活动场所;
(三)人群经常聚集的广场、道路等其他公共场所。
本办法所称人群聚集活动,是指下列活动:
(一)按照《条例》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1000人以上的大型群众性活动;
(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举办的每场次预计参加人数不足1000人的小型群众性活动;
(三)人群自发聚集达到一定密度的其他群众性活动。
第四条(政府职责)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原则,加强对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和人群聚集活动的领导,组织、督促相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职责。
市和区(县)公安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按照职责对人群聚集活动进行应急处置。
安全生产监管、建设、交通、商务、旅游、卫生计生、教育、文广影视、体育、民政、民族宗教、绿化市容、质量技监、食品药品监管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与人群聚集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信息沟通)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预防、控制和消除与人群聚集相关的安全风险。
第六条(宣传教育)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普及与人群聚集相关的安全知识。
教育部门应当指导、督促各级各类学校把与人群聚集相关的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站等新闻媒体应当广泛普及与人群聚集相关的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等安全知识,营造公共安全社会氛围,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第七条(市民参与)
市民应当遵守公共秩序,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注意安全提示信息,有序参与人群聚集活动;发现人群聚集公共场所、人群聚集活动存在安全隐患的,及时向公安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报告。
第二章人群聚集公共场所的日常安全管理
第八条(单位的安全责任)
人群聚集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履行下列责任:
(一)设置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等应急救援设施和安全提示设施,并定期维修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设置必要的监控设施,对场所内人员流动、聚集情况进行监测;
(三)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并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
(四)经常性巡查场所,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五)制定应急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应急演练。
第九条(日常监测)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将人群经常聚集的广场、道路等公共场所纳入监测网络,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组织公安、建设、交通等部门设置必要的监控设施,配备专门人员进行监测。
第十条(安全提示)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在人群经常聚集的广场、道路等公共场所,设立电子显示屏和高音喇叭等安全提示设施,发布预警信息和其他提示信息。
第十一条(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
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导、督促区(县)人民政府排查人群聚集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排查人群聚集公共场所的安全隐患,督促人群聚集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落实安全责任。
第十二条(场所管理的其他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宗教事务条例》、《上海市公园管理条例》、《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等其他法律、法规对人群聚集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章人群聚集活动的应急管理
第十三条(单位评估风险)
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内举办群众性活动的,人群聚集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应当预测人数、评估风险,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根据需要配备安保人员,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属于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按照《条例》和本办法第四章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单位报告)
人群聚集公共场所的经营、管理单位发现人群聚集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已经发生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向公安部门或者其他相关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重要时段的预防性风险评估)
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举办前,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公安、安全生产监管、建设、交通、商务、旅游、卫生计生、教育、文广影视、体育、绿化市容、民政、民族宗教等相关部门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对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和人群聚集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程度和工作需要制定专门应急预案。
第十六条(重要时段的现场监测)
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区(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风险程度和工作需要,扩大监测区域、增加监测人员,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加强现场监测。
第十七条(突发事件的预防性处置和预警)
公安部门接到报告或者监测发现人群聚集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研判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性处置措施;对需要发布预警的,应当立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安全生产监管、建设、交通、商务、旅游、卫生计生、教育、文广影视、体育、绿化市容、民政、民族宗教等相关部门接到报告或者监测发现人群聚集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研判风险,及时采取预防性处置措施,同时通报同级公安部门;对需要发布预警的,应当立即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发布预警信息。
第十八条(预警信息的发布)
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发布预警信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通讯工具、宣传车、警报器、电子显示屏、高音喇叭等方式。
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电信运营企业、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管理单位等应当配合做好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
第十九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公安、安全生产监管、建设、交通、商务、旅游、卫生计生、教育、文广影视、体育、绿化市容、民政、民族宗教等相关部门接到报告或者监测发现人群聚集活动已经发生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开展先期处置,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
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应当组织相关部门按照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第二十条(参与者的义务)
人群聚集活动参与者应当注意应急避险,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和指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第二十一条(专业人员的参与)
鼓励具有医疗救护、避险逃生等专业技术的人员参与对人群聚集活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现场救援。
第四章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许可管理
第二十二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许可)
公安部门依据《条例》的相关规定,对大型群众性活动实施安全许可。
大型群众性活动的预计参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的,由活动所在地的区(县)公安部门实施安全许可;预计参加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由市公安局实施安全许可;跨区(县)举办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由市公安局实施安全许可。
第二十三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责任主体)
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者(以下简称承办者)对其承办活动的安全负责,承办者的主要负责人为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责任人。
前款所称承办者,是指负责筹备、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并申请安全许可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二十四条(申请许可前的准备)
承办者申请安全许可前,应当完成下列准备工作:
(一)制定安全工作方案,明确安全措施、安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二)确定具备相应安全条件的活动场所;
(三)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需要,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保安和消防服务机构,配备安全工作人员。
承办者应当与场所经营、管理单位及其他参与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单位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各自安全责任。
第二十五条(安全工作方案)
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工作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一)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组织方式;
(二)安全工作人员的数量、任务分配和识别标志;
(三)活动场所的建筑结构和消防安全措施;
(四)活动场所的地理环境、面积、可容纳的人数以及活动预计参加人数;
(五)治安缓冲区域的设定及其标识,以及应急疏散通道、应急广播、应急照明、消防设施和无障碍设施的设置及其标识;
(六)票证管理方案、入场人员的票证查验和安全检查措施;
(七)车辆停放、疏导措施;
(八)现场秩序维护、人员疏导措施;
(九)应急预案。
第二十六条(受理)
承办者应当在活动举办日的20日前提出安全许可申请。公安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当当场或者在3日内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七条(便民告知)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还需要办理营业性演出审批、展览项目审查、焰火燃放许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临时占用城市道路许可、食品经营许可等相关手续的,承办者应当依法及时办理,公安部门应当提供告知、指导服务。
第二十八条(审查)
对受理的大型群众性活动申请,公安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进行审查,对活动场所、设施进行现场查验,评估活动安全风险,核定活动参加人数,做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
大型群众性活动情况复杂、影响重大,公安部门不能在7日内做出安全许可决定的,经本级公安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7日,并以书面形式告知承办者。
同一承办者申请在本年度内举办相同地点、相同内容的多场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公安部门可以一次性许可。
第二十九条(取得许可后的责任)
承办者取得安全许可后,应当履行下列责任:
(一)按照安全许可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规模,严格落实安全工作方案;
(二)按照核定的活动参加人数、划定的区域,发放或者出售门票;
(三)组织应急演练;
(四)接受公安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消除安全隐患。
承办者不得以委托、转包、分包等形式,将已经取得安全许可的大型群众性活动转由他人承办。
第三十条(临时搭建的要求)
需要在大型群众性活动现场搭建临时设施的,承办者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设计、施工,使用符合国家和本市相关安全标准的材料、设备。
对于规模较大、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临时设施,承办者应当组织建设单位进行验收,并聘请专业机构开展检验、检测。
第三十一条(征求意见与抄告)
公安部门在做出安全许可决定前,应当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需要,征求建设、交通、商务、质量技监、文广影视、食品药品监管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做出安全许可决定后,应当及时抄告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十二条(现场检查)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安、安全生产监管、建设、交通、质量技监、文广影视、食品药品监管等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前以及活动期间进行现场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的,及时责令改正:
(一)活动现场搭建大规模临时设施的;
(二)活动现场安装、使用特种设备的;
(三)活动现场使用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
(四)活动现场制售食品或者提供餐饮服务的;
(五)活动可能对交通秩序、社会公共秩序造成较大影响的。
第三十三条(许可的撤销)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公安部门应当撤销安全许可:
(一)承办者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安全许可的;
(二)承办者取得安全许可后未落实安全工作方案,活动存在安全隐患且经责令改正仍无法消除的;
(三)承办者将已经取得安全许可的大型群众性活动转由他人承办的。
第三十四条(许可的变更、撤回)
做出安全许可决定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安部门可以变更或者撤回安全许可。
公安部门变更或者撤回安全许可的,应当及时告知承办者;造成承办者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三十五条(公告)
公安部门做出撤销、变更或者撤回安全许可的,应当通过政府网站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告。
大型群众性活动变更、取消的,承办者应当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方式予以公告,并及时向已经购票或者预约的活动参加人员做好解释说明、赔偿损失等工作。
第三十六条(现场处置)
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期间,发生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的,承办者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报告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应当立即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维护现场秩序;对没有消除安全风险的活动,应当责令承办者立即停止活动。
第三十七条(政府及其部门直接举办的大型群众性活动)
以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名义举办的大型群众性活动,不实行安全许可制度,由举办活动的人民政府按照《条例》和本办法的相关规定,责成或者会同公安部门制定更加严格的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并组织落实。
以市和区(县)人民政府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名义举办的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者应当按照《条例》和本办法的相关规定向公安部门申请安全许可,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安全工作措施。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行政处分)
区(县)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未按照规定设置必要的监控设施的;
(二)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提示设施的;
(三)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未督促落实安全责任的。
第三十九条(擅自转让的法律责任)
承办者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将已经取得安全许可的大型群众性活动转由他人承办的,由公安部门对承办者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2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上海市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80902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4-12-07 【生效日期】1995-02-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上海市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七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
第一条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了维护公共场所治安秩序,保障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的公众活动、集散的公共场所,包括:
(一)文化、娱乐、体育、游览场所;
(二)饮食、服务场所;
(三)集市、交易等场所;
(四)陆运、水运、空运旅客集散场所;
(五)大型公众性临时活动场所;
(六)其他应当实施治安管理的公共场所。
旅馆业和旧货业的治安管理,适用有关行业的治安管理规定。
第三条 第三条(主管部门及其职责)
上海市公安局是本市公共场所治安的主管部门,在公共场所治安管理中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实施方案;
(二)指导、考核公共场所治安防范工作,组织公共场所治安责任人及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
(三)审核、颁发《上海市公共场所治安管理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
(四)监督、检查公共场所安全措施,督促整改治安隐患;
(五)整治公共场所治安秩序,及时查处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处置突发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
区、县公安部门和港航、铁路、民航系统所属公安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公共场所的治安管理。
第四条 第四条(相关部门职责)
本市工商、税务、文化、体育、物价、旅游、广播电视、园林、商业、公用事业、卫生、交通、金融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各自职责,做好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工作。
第五条 第五条(许可证制度)
需开设公共场所的单位(含个体工商户,下同),应当向公安部门提出申请;其中需开设特定的公共场所的,应当申领《许可证》。《许可证》的发放范围,由上海市公安局另行规定。
未经公安部门同意或者未取得《许可证》的,不得开设公共场所。
第六条 第六条(开设条件)
开设公共场所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场所面积与活动内容相适应;
(二)根据场所的条件,规定参加活动的人员的限额;
(三)设置必要的照明设施和应急措施;
(四)具有人员疏散安全通道和消防设施;
(五)建筑物和活动设施安全牢固;
(六)不影响周围单位和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七)配备三年内未受过刑事处分或者劳动教养的治安责任人和保卫人员;
(八)制定治安管理制度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九)符合其他治安管理规定。
第七条 第七条(开设审批程序)
需开设公共场所的单位应在开设的三十日前向场所所在地公安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举行大型公众性临时活动需开设公共场所的,举行单位应当在举行活动的七日前向所在地公安部门提出书面申请。
公安部门对开设公共场所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核完毕,对其中符合开设特定的公共场所条件的,发给《许可证》;对举行大型公众性临时活动需开设公共场所的申请,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核完毕,对符合条件的,发给许可文件。凡经审核不符合条件的,公安部门应当在上述期限内书面告知申请单位。
持《许可证》的单位,应当每年到发证地公安部门接受审核。
第八条 第八条(变更手续)
开设公共场所的单位,需歇业、停业及变更经营的方式、范围、地址的,应当按开设程序向原批准公安部门办理相应手续。
第九条 第九条(对开设单位的规定)
开设公共场所的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符合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各项规定;
(二)严禁在公共场所内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发现违法犯罪活动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三)制订相应的公众须知并置于醒目位置,或采取其他有效方式告知公众;
(四)发现公共场所及其设施有不安全的隐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整改;
(五)参加活动的人员不超过经批准的限额;
(六)不影响周围单位和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第十条 第十条(治安责任人)
本市公共场所实行治安防范责任制。
开设公共场所的单位,应当指定治安责任人。治安责任人应当由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管治安防范工作的负责人担任。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治安责任人的职责)
公共场所治安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执行公共场所治安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对本场所职工进行治安管理的法制教育;
(三)负责本场所的治安防范工作,制定并落实各项安全制度;
(四)定期向公安部门报告本场所的治安状况,协助公安部门对本场所进行治安检查。
(五)发现违法犯罪活动,及时制止,并向公安部门报告。
治安责任人因履行前款职责,其人身自由、安全或者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公安部门应予以保护。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公民的权利、义务)
公民在公共场所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市的有关规定,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公共场所治安秩序。公民制止、举报公共场所中的违法犯罪活动,受法律保护。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罚则)
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和个人,由公安部门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没收非法所得;对符合开设条件的,责令限期补办《许可证》;对不符合开设条件的,予以取缔。
(二)违反第八条规定的,责令限期补办变更手续。
(三)违反第九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四)违反第十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吊销《许可证》。
(五)违反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违反本办法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的,公安部门应当依法给予警告、罚款、拘留或者收容劳动教养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执法程序)
公安人员对公共场所进行治安检查,应当出示由上海市公安局统一印制的《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检查证》。
公安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没款,应当出具市财政局统一印制的罚没财物收据。罚没收入统一上缴国库。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公安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执法人员义务)
公安人员对公共场所进行治安检查,应当出示由上海市公安局统一印制的《上海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检查证》。
公安人员在公共场所治安管理中,应当严格遵守法纪,不得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违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具体实施规定)
上海市公安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规定。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应用解释部门)
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由上海市公安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实施日期和废止事项)
本办法自一九九五年二月一日起施行。
一九八六年十月三十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制定颁布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治安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
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完善本市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上海市行政审批告知承诺试行办法》之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的《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以下简称《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
交通、铁路、检验检疫等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
第四条 下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实行告知承诺:
(一)饭馆、咖啡馆、酒吧、茶座;
(二)游艺厅(室);
(三)公园;
(四)无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商场和书店;
(五)候诊室、候车室、公共交通工具;
(六)棋牌室。
下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实行现场审核:
(一)宾馆、旅店、招待所;
(二)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三)影剧院、录像厅(室)、舞厅、音乐厅;
(四)体育场(馆)、游泳场(馆);
(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六)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商场和书店;
(七)足浴。
第五条 实行告知承诺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向经营场所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资料:
(一)卫生许可证申请书;
(二)房产证及(或)房屋租赁合同;
(三)建筑设计的卫生审核资料或经营场所的地形图、平面图及卫生防护设施图;
(四)主要设备和设施的材料;
(五)《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告知承诺书》(可从下载)。
实行告知承诺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在取得《卫生许可证》后两个月内提交以下材料:
(一)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符合《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17220-1998)规定的检测报告(以下简称检测报告);
(二)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的名单和健康合格证。
第六条 对于实行告知承诺的公共场所,卫生行政部门在收到经经营者签章的告知承诺书以及第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材料后,应当当场对资料进行审核,符合要求的,应当当场作出和送达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7日内制作和送达《卫生许可证》。
第七条 对于实行告知承诺的公共场所,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经营者取得《卫生许可证》两个月内,对该场所进行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经营者实际情况与承诺内容不符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即要求其限期整改;经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撤销行政许可决定。
第八条实行现场审核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向经营场所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资料:
(一)卫生许可证申请书;
(二)房产证及(或)房屋租赁合同;
(三)建筑设计的卫生审核资料或经营场所的地形图、平面图及卫生防护设施图;
(四)主要设备和设施的材料;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或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六)美容、美发、沐浴、足浴等场所应根据需要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听证审批文件。实行现场审核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在取得《卫生许可证》后两个月内提交以下材料:
(一)检测报告;
(二)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的名单和健康合格证。
第九条 对于实行现场审核的公共场所,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经营者提交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的材料之日起5日内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
对资料不全者,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5日内书面通知其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对符合条件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作出受理的书面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
第十条 受理申请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指定两名以上卫生监督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上海市卫生行政许可审核程序》的规定,对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和经营场所进行审查。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对符合要求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制作《卫生许可证》,依法送达申请人;对不符合要求的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
申请人提出中止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在中止期满后依照前款规定依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第十一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做好《卫生许可证》申请资料的登记、整理和归档工作。第十二条已取得《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者下列许可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向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并提交工商行政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的证明材料:
(一)单位名称;
(二)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三)地址中的路名路牌(非迁址)。
除前款规定的事项以外,其他事项改变的应当重新申请《卫生许可证》。
第十三条 《卫生许可证》每两年复核一次,并加贴有效凭证。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卫生许可证》复核期届满之日三十日前向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复核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卫生许可证复核申请书;
(二)两年内的检测报告;
(三)企业(个体)营业执照复印件。
逾期3个月未复核的,原《卫生许可证》自行失效。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发证部门可以撤销行政许可:
(一)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经营场所检测报告、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的名单和健康合格证的;
(二)提交的经营场所检测报告中卫生指标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的;
(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未达到卫生要求的。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发证部门可注销其《卫生许可证》:
(一)逾期3个月不申请复核的;
(二)复核时不符合卫生要求且经整改后仍达不到卫生要求的;
(三)自行歇业的;
(四)企业破产的;
(五)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销或吊销营业执照的;
(六)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的。
第十六条经营者应当按《卫生许可证》规定的项目营业,不得擅自超越核准的经营项目或变更字号,并应当将《卫生许可证》悬挂在经营场所明显处。
第十七条 《卫生许可证》遗失、损坏的,应及时向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补发。第十八条本市实施行政许可并联审批后,《卫生许可证》申请材料的提交、接收、转送等事项应符合《上海市并联审批试行办法》的规定。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上海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原《上海市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修订)》(沪卫卫监〔2004〕52号)同时废止。
第四篇: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
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2号)
二○○九年十二月九日
上海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办法
(2009年12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22号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加强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保障运营安全,维护乘客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保障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监管部门)
市安全生产监督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办法负责职责范围内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督管理,其所属的市运输管理机构负责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日常监督工作。
市发展改革、建设、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及各区(县)人民政府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运营单位)
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应当做好其运营范围内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建立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控制体系,制定运营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保证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第二章安全设施与保护区管理
第五条(建设单位的运营安全要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应当同步建设轨道交通安全监测和施救保障系统,并确保系统功能符合运营安全的需要。
轨道交通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当将轨道交通线路竣工总平面布置图报市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第六条(安全设施)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轨道交通安全设施、设备规范标准,在车站、车厢内设置以下安全设施、设备:
(一)报警、灭火、逃生、防汛、防爆、紧急疏散照明、应急通讯、应急诱导系统等应急设施、设备;
(二)安全、消防、人员疏散导向等标志;
(三)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紧急情况下需要乘客操作的安全设施、设备,应当醒目地标明使用条件和操作方法。
第七条(设施维护和整改)
运营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测,并按照国家《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的要求进行安全性评价,保证设施、设备的正常完好。
安全设施、设备规范标准发生变化的,运营单位应当及时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调整。
安全设施、设备无法满足运营安全实际需要的,运营单位应当根据市运输管理机构的要求,及时对现有安全设施、设备进行整改。
第八条(安全保护区)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后,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划定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的具体范围,并告知规划、房屋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
在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的作业内容的,规划、房屋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告知相关作业单位向市运输管理机构办理安全保护区审批手续。
第九条(安全保护区内的作业管理)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后,建设单位应当对该轨道交通工程划定的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实施安全管理。
作业单位应当按照经市运输管理机构审批同意的作业方案确定的时间进行施工,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作业单位未按照作业方案确定的施工期限开工的,应当重新向市运输管理机构办理作业方案的审批手续。
建设单位或者运营单位应当对作业单位在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内的施工制定安全监督方案,并对施工的安全性进行日常监督。
第十条(安全保护区外的施工管理)
在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外进行建设工程施工,其工程施工机械可能跨越或者触及轨道交通地面车站、高架车站及其线路轨道的,施工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得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并在施工前书面告知运营单位。
运营单位应当派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施工单位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或者施工过程中出现可能危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情况的,运营单位应当要求施工单位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同时报告市运输管理机构。
第三章安全运营管理
第十一条(基本运营条件认定)
轨道交通工程竣工后需要投入试运营的,运营单位应当向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基本运营条件认定,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在运营单位提出申请后的30个工作日内,组织基本运营条件认定。
轨道交通工程符合基本运营条件的,经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投入试运营;不符合基本运营条件的,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相关问题告知建设单位或者运营单位,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
本市轨道交通基本运营条件的具体规范,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二条(从业要求)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确保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
运营单位列车驾驶员应当进行不少于5000公里驾驶里程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调度员、行车值班员应当进行不少于300小时操作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十三条(工作人员安全职责)
运营单位车站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维护车站内秩序,引导乘客有序乘车;
(二)发生险情时,及时引导乘客疏散;
(三)劝阻、制止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的行为,对劝阻、制止无效的,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四)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运营单位列车驾驶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遵守列车驾驶安全操作规程;
(二)查看乘客上下列车情况,确保站台屏蔽门(安全隔离门)和列车车门安全开启和关闭。
第十四条(乘客要求)
乘客除遵守《条例》以及《轨道交通乘客守则》等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携带超过规定体积标准的物品进站、乘车;
(二)不得携带自行车(含折叠式自行车)进站、乘车;
(三)不得携带猫、狗等宠物进站、乘车;
(四)不得在车站、车厢内使用滑板、溜冰鞋等器材。
运营单位应当加强对乘车秩序的管理。对违反前款规定的乘客,运营单位可以拒绝其进站、乘车。乘客拒不接受的,运营单位可以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第十五条(安全检查)
禁止乘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放射性、有腐蚀性以及其他有可能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危险物品进站、乘车。具体危险物品目录和样式,由运营单位按照规定,在车站内通过张贴、陈列等方式予以公告。
运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在车站内设置安全检查设施、设备,配备受过专业培训的安全检查人员,并按照规定对乘客携带的物品进行安全检查。
乘客应当接受和配合安全检查;拒不接受、配合安全检查的,运营单位应当拒绝其进站、乘车。
运营单位在安全检查中发现有危险物品的,应当立即采取防止危险发生的安全措施,并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公安部门。
安全检查人员实施安全检查时,应当佩带安全检查证;未佩带安全检查证实施检查的,乘客有权拒绝检查。
乘客以外的其他人员进站、乘车的,应当遵守本条规定。
第十六条(广告设施、商业网点的管理)
在车站内设置的广告设施和商业网点不得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除轨道交通车站规划布局方案确定设置的商业网点和设置在站台的自动售货机外,禁止在车站出入口、站台及通道设置商业网点。
运营单位应当加强对广告设施、商业网点的安全检查。广告设施、商业网点使用的材质应当采用难燃材料,并符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的规定。
除紧急情况外,广告设施、商业网点应当在轨道交通非运营期间进行设置或者维护。
第十七条(改扩建停运)
轨道交通进行改建、扩建或者设施改造,需要暂停轨道交通运营或者缩短运营时间的,运营单位应当制订安全防护方案并报市运输管理机构备案。运营单位应当在暂停轨道交通运营或者缩短运营时间10天前,通过车站及列车广播系统、告示以及媒体等方式向乘客履行告知义务。
轨道交通暂停运营或者缩短运营时间的,市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做好安排和调度工作,确保乘客出行安全和便利。
第十八条(检查整改)
运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检查,及时消除运营安全隐患;难以及时消除的,运营单位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制订专项整改方案。
运营单位应当将安全防护措施以及专项整改方案报市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第十九条(委托管理)
运营单位将涉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管理项目或者设施、设备委托给其他单位管理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运营单位应当对运营安全工作进行统一协调,并承担安全责任。
第二十条(监督检查)
市安全生产监督、交通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市安全生产监督、交通等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实施检查时,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做好书面记录。
执法人员实施检查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不得影响轨道交通正常运营。
第四章应急和事故处理
第二十一条(应急预案的编制)
市安全生产监督、交通、公安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编制本部门的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报市政府批准。
运营单位应当根据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本单位的具体应急预案,并报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应急处置)
轨道交通发生突发事件达到启动应急预案条件的,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和运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本市以及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处置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运营单位应当对涉及的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查,确保设施、设备保持完好。
第二十三条(事故处置)
运营单位应当合理设置事故救援点和配备救援人员。
轨道交通运营发生安全事故的,运营单位应当按照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事故处置的要求,立即组织抢救,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安全事故影响轨道交通运营的,运营单位应当通过车站及列车广播系统、告示或者媒体等方式及时告知乘客相关运营信息,做好乘客的疏散、转移工作。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处置,尽快恢复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
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事故处置规定,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定。
第二十四条(限制客流量及停止运营)
发生轨道交通客流量激增等危及运营安全的情况时,运营单位可以采取限制客流量的临时措施,确保运营安全。采取限制客流量的措施无法保证运营安全时,运营单位可以停止轨道交通部分区段或者全线的运营,并应当立即报告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
运营单位采取限制客流量或者停止运营措施的,应当同时通过车站及列车广播系统、告示或者媒体等方式向乘客履行告知义务;轨道交通无法及时恢复正常运营的,运营单位应当为乘客出具延误证明,告知票款退还或者车票延期等注意事项,并做好乘客的疏散工作。
第二十五条(信息报告)
轨道交通运行发生15分钟以上延误情形的,运营单位应当立即报告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并在恢复运行后3日内将延误原因及处置情况书面报告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条(对建设单位的处罚)
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未按照要求履行备案义务的,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对运营单位的处罚)
对运营单位违反本办法的行为,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六条或者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要求设置安全设施或者事故救援点及救援人员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未按照要求履行安全职责的,给予警告,并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按照要求设置、维护广告设施、商业网点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或者第二十五条规定,未按照要求履行告知或者报告义务的,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要求履行安全检查义务或者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制订专项整改方案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对施工单位的处罚)
施工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影响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九条(委托处罚)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委托市交通行政执法机构实施本办法规定的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
第三十条(其他处罚)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条例》或者其他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由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其规定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参照执行)
磁悬浮交通的运营安全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二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颁布单位: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颁布日期:2016-11-11 时 效 性:尚未生效
文号: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7号
执行日期:2017-03-01 效力级别:地方性法规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
条例》的决定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决定》已由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16年11月1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6年11月11日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2009年12月10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16年11月11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第一条 为了消除和减少烟草烟雾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环境,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公共场所的控制吸烟工作(以下简称控烟工作)适用本条例。前款所称控烟工作,是指采取有效措施,禁止在本条例规定的禁烟场所吸烟。
第三条 本市控烟工作实行“限定场所、分类管理、单位负责、公众参与、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 市和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控烟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指导、监督各部门、各行业的控烟工作,组织开展控烟工作宣传教育活动。健康促进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同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是本市公共场所控烟工作的主管部门。
教育、文广影视、体育、旅游、食品药品监督、交通、商务、公安、住房城乡建设、文化综合执法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本条例和其他相关规定,做好控烟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应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教育工作,使公众了解烟草烟雾的危害,增强全社会营造无烟环境的意识。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人民团体以及学校、医院等单位应当定期开展烟草烟雾危害和控烟的宣传教育活动。
广播、影视、报刊、通信、网站等媒体应当开展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的公益宣传活动。
第六条 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第七条 下列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禁止吸烟:
(一)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儿童福利院等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
(二)妇幼保健院(所)、儿童医院;
(三)体育场馆、演出场所的观众坐席和比赛、演出区域;
(四)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
(五)人群聚集的公共交通工具等候区域;
(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公共场所。
市和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大型活动的需要,将其他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设立为临时禁止吸烟区域。
第八条 除本条例第六条、第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外区域,有条件的可以设立吸烟点。
吸烟点的设定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远离人员聚集区域和行人必经的主要通道;
(二)设置吸烟点标识、引导标识,并在吸烟点设置吸烟危害健康的警示标识;
(三)放置收集烟灰、烟蒂等的器具;
(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第九条 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落实劝阻吸烟人员或者组织劝阻吸烟的志愿者;
(二)做好禁烟宣传教育工作;
(三)在醒目位置设置统一的禁止吸烟标识和监管电话;
(四)不设置任何与吸烟有关的器具;
(五)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六)对不听劝阻也不愿离开禁止吸烟场所的吸烟者,向监管部门举报。
第十条 任何个人可以要求吸烟者停止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吸烟;要求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履行禁止吸烟义务,并可以对不履行禁烟义务的单位,向监管部门举报。
第十一条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控烟有关规定,带头履行控制吸烟义务。市和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应当定期开展控烟检查,通报控烟情况。
卫生计生、教育、文广影视、体育、旅游、食品药品监督、交通、商务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应当将控烟工作纳入本系统、本行业日常管理。
第十二条 市和区健康促进委员会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控烟工作的监测和评估。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布本市控烟工作情况。第十三条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对吸烟行为的干预工作,设立咨询热线,开展控烟咨询服务。
医疗机构应当为吸烟者提供戒烟指导和帮助。第十四条 全社会都应当参与控烟工作。
鼓励控烟志愿者组织、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社会监督,为吸烟者提供戒烟帮助,对控烟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鼓励单位和个人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或者相关行业监管热线,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
第十五条 控烟工作应当作为本市文明单位评比的内容之一。第十六条 控烟工作的监督执法按照以下规定实施:
(一)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
(二)文化综合执法机构负责对文化、体育、娱乐场所、旅馆以及向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
(三)承担机场、铁路执法工作的机构以及交通行政执法机构、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对公共交通工具及其有关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
(四)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餐饮业经营场所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
(五)公安部门负责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
(六)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电梯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
(七)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本条第一项至第六项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控烟工作进行监督执法。
第十七条 市和区人民政府应当对控烟监测及评估、科学研究、宣传教育、行为干预、人员培训、监督管理等控烟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
第十八条 禁止吸烟场所所在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九条规定的,由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两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 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且不听劝阻的,由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五十元以上两百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 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内吸烟,不听劝阻且扰乱社会秩序,或者阻碍有关部门依法执行职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部门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控烟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执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控烟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因特殊情况设置的室内吸烟室的具体要求,由市人民政府作出规定。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