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是一个饱含有丰富内容的代名词

时间:2019-05-14 10:0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是一个饱含有丰富内容的代名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是一个饱含有丰富内容的代名词》。

第一篇:农村是一个饱含有丰富内容的代名词

农村是一个饱含有丰富内容的代名词,随着时代的不同发展,农村这名词的替代内容也在时刻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演绎着许多不同的社会角色和人生故事。农村的生活就是每一个时代发展都所需的精神生活,是人们生活的最终精神追求和归宿。农村生活是具有原始性和保守性的,而自然环境所给予它的特定氛围,使其成为人们精神家园的一个实物载体。因而,影响和决定农村生活内容并受人们喜爱的,更多的是来自于农村的自然环境,环境决定着农村生活的大部分内容。从对自然环境需求的精神发展来看,农村所特有的自然生态文化是其所特有的重要社会价值。农村的文化发展是以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为发展基础的,因此,乡土文化的本土多样性,给予了我们农村文化丰富的色彩和内容。农村的文化由于与自然环境的很好结合,使得其有着纯洁的本质特性。农村的生活可以说简单而有深度,这样就给了以此沉积下来的人文文化很大的发展容量。然而,农村文化的发展并不因为其有独特性而不受现代文化的侵扰,反而在现代文明的袭击下,更突显出了农村文化发展的脆弱性。农村文化的发展,在当代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被弄得支离破碎了,农村文化逐步失去了其特质,这是在其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所发生的。而农村文化遭受破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农村教育道德的缺失,教育道德的缺位则加速了农村文化的没落发展。因此,要实现农村文化的保存和振兴,那是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的,而农村自然环境保护和教育道德的重建则是其中的重要两个方面,是农村文化能否实现积蓄发展的关键环节。

农村的文化发展从狭义上来讲,主要是指农村乡土文化在当前社会经济大环境下的保存与发展。而广义的农村文化发展则以农村的教育道德重建和农村的资源环境保护为发展基础,将农村的本地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相结合,使农村乡土文化能广泛服务于当前社会的精神发展需求。农村文化的建设发展是我们当前推进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我们必须要建设好的一块重要精神家园。从社会经济文明发展的前进高度来看,各方面基础落后的农村是我们社会整体发展的一块短板。随着工业和商业经济的入侵发展,使得农村的文化体系遭受破坏,而文化基础的破坏受损,则使农村的发展进一步落后。农村文化的发展是我们当前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基石,是农村在时代变迁中保持其特质发展的内在需求。农村作为城市发展的后花园,是需要保持其清新纯朴的民风特质的,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对流互动发展。农村与城市的差异化发展,主要是表现在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内容等三方面。农村在这三方面与城市的差异表现,既有其内在的结构性问题影响,又有外在的发展因素制约。也就是说,在这三方面表现中,农村既有优势也有劣势,而要实现优势互补的发展,那么农村文化在其中所起的统筹发展作用是重要的。文化精神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核心,也是其它所有方面发展的最终归宿。而当前受经济生产发展的破坏和干扰,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上,我们必须要对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实现维稳的保护,打造农村文化精神的发展高地。农村文化是农村稳定发展的基础,当农村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完美结合后,这就创造了其与城市比较发展中的独特优势了。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并不能意味着文化发展的落后。经济发展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而在特定发展环境中,经济发展对文化的阻碍和破坏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文化建设发展中,我们要适度把握好经济发展的量,不能让其过犹不及,更不能让经济发展来统筹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方向。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并不能说明农村文化发展的落后。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界定指标只有一个标准,而且是非常明确的;而文化发展的内容和层次是丰富的,评价的角度内容不同,所使用的指标体系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是在量上的界定,而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是在质上的评定。在对农村文化的承载和表现上,农村文化所依附的自然生态环境对其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和保护作用。与教育道德一样,作为农村文化的重要营养来源供给,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对农村文化发展是重要的。因此,对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则是更好地发展农村文化的前提工作条件。作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物质,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在遭受经济发展的入侵后,其被摧毁破坏的局面是触目惊心的,让人难以忍受的。森林植被的千疮百孔、河流的污水横流、垃圾的堆积如山等景象,使人再难以见到农村文化那昔日光辉亮丽的身影和风采了。农村文化的纯朴特质是源于其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的,而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特质的改变。因而,我们看到,受追逐利益的经济发展的干扰破坏,农村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也正在发生了质的改变,使农村文化优秀的传统特质被逐渐侵蚀消磨掉了。当前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文化的保护是迫切的。在此环境下,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农村的传统文化必然会走向消亡的。而要实现对农村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系统的保护,那么就必须要落实农村的教育道德的重建工作。农村的教育和道德的重建,并不是指破坏的重建。这里的重建是指对架构体系的填充加固,而只有系统架构得到了加固,才能经得起风雨的考验和实现长足的发展。农村经济水平发展落后,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在于教育资源的投入不足,因为教育是一切发展的根本。教育的失衡是当前我们社会两极分化发展的根本诱因。教育投入不足所致的经济发展落后,就必然是引发农村社会发展的动荡和消极。教育不足使人思想意识落后,因此,我们看到了,制约农村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小农意识依然是根深蒂固,商品市场价格波动最大的还是那些天生天养的农产品价格。农村教育在当代也是一部血泪历,新中国成立来,多少个年代过去,农民为了培育供养一个大学生,需要付出的是多少的血汗,甚至是生命。而农村大学生培育后的出走,又让多少农村依然回归到那发展的绝望境地。多少年来,读书无用论一直在农村蔓延发展,腐蚀和迷幻着人们的精神认识,透支着农村的发展能量。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农村传统的教育系统模式是存在着严重的弊病的,其不仅不能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反而是促进了农村的消极和落后发展。对农村教育的重建是现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只有解决了农村的教育体系问题,才能谈农村的发展。农村教育的重建是需要我们落实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配套工程,从农民知识技能、生产力素质、教育激励、科研基地等多方面进行资源投入,使中国农民脱离与低等劳动和低等社会地位挂钩的发展。

我们社会发展的最大不稳定社会因素在于农村,农村是我们社会贫富差异两极分化发展的发源地。民工潮的出现,正预示着中国的社会发展之路是艰辛的。农民工一、二代的相继延续发展,说明了当前社会经济对农村发展的无奈。农民工的发展对城市的增容发展只是一个软伤,而其对农村的发展则是一个硬伤。多少农村留守人口和空心村的出现,可以说是农村的继续教育缺失后的又一个悲剧发展。在城市发展的农民,其所存在的教育和道德素质短板效应,在农村发展中更显出是一个大坝的堤岸缺口的险情。道德的发展并不能用身份和环境来作评价标准的,但来自于农村的农民却往往是道德素质差的代名词。因此,我们看到了,当前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背后,是存在着这样隐寓的,那就要通过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来实现农民道德素质的提高。然而,道德水平发展并不是随时代而发展的,也不是以环境为定论的。道德只是与个人素质发展有关,个人素质发展也就是与教育有关。在农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熏陶下,农民的道德素质也如那自然环境一样清新怡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制衡的被破坏,农民的道德素质也受到了污染发展。经济利益的诱惑和压迫对农村文化道德的破坏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令人向往的农村生活也因此只剩下了那斑斑点点依稀可见的外在景象,而更多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内在的道德文化早已流失殆尽了。因此,要恢复农村内在和外在美的重现和发展,那么是必须要对农村实现教育道德的重建。这个重建就是要实行建模,将农村的自然资源和教育道德实行新的模式发展,建立一个可操作性强的,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模块系统,把农村的文化建设与教育道德发展、自然生态保护及经济发展实现有机地联结。

中国农村的落后发展是在于教育道德的缺位,而不是在于表面落后的城镇化发展。教育资源缺失和道德素质的脆弱,引发农村的生态危机和经济困境的系列连锁反应。以教育道德重建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农村文化发展应是农村今后发展的唯一出路,是我们建设好城市后花园的重要软实力保障。教育和道德的到位自然是能保障和推动农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而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则保证了农村文化特质的发展空间。文化的发展是需要有交流的,而要实现农村文化与其它外来文化的交流,那么其必须是要有纯朴的民风和秀丽的山水为内容特质,才能实现与城市的对流发展,真正赢取农村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而不是被其它城市文化同化的被发展。农村教育道德的重建与文化发展,是一个脱离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但其却是切实能统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农村的发展不是需要急速的城镇化被发展,而是要切实找回农村的文化发展内核,通过内核的发展引爆农村的巨大发展潜能。

第二篇:湘西是一个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均极为丰富的地区

湘西是一个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均极为丰富的地区。在这块土地上,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也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历史文化遗存。地理位置的封闭性、自然生态的多样性、民族构成的复杂性以及其区域历史形成的独特性,既是湘西贫穷落后的根源,也是湘西在西部大开发中将可能形成的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

近年来,湘西州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将学校作为传承非遗的最佳场所,将学生作为传承非遗的最佳主体,将教师作为传承非遗的最佳群体,将学校作为传承非遗的最佳方式,打造出一批文化校园和特色学校,有力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虽然千百年来两个民族包容共生、和谐共存,但二者之间文化差异依然存在。湘西州因此提出“尊重文化差异,因地制宜,强化优势,精准推进”的工作思路。不少学校将“非遗进校园”作为构建校园特色文化体系的契机,深挖文化渊源,梳理文化资源,定位文化特色,逐渐走出了一条条文化兴校特色办学之路。

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湘西州针对民族文化的特点,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文化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发出一套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从根本上赋予了学校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自主权。

为打破非遗项目后继无人的困局,湘西州将目光投向了职业教育,明确提出要推进非遗与专业、产业及职业岗位对接,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通过这些“对接”,探索出非遗传承新路径。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民族艺术系,系里开设的3个专业全都绕着非遗项目搭台唱戏,并开设“大师工作室”,校方为非遗工艺大师提供场地和设备,大师们带着企业、资金和项目进驻,同时承担专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泸溪县第一职业中学开设了“踏虎凿花”专业,由传承人邓淑芳执教,并投入近10万元资金用于购置工作室各种制作工具和教学设备,还设立了“踏虎凿花”工作室,先后培养了500名专业学生。花垣县职业中学开设了剪纸技艺、苗族花带、苗画、苗绣、苗医五个专业培训班,既聘请传承人讲授传统技艺手法,又邀请工艺厂设计师传授现代操作手段,增强学生参与市场的竞争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口传方式为主,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妇女着盛装时必佩银饰,昂贵且繁多。有银插花、银牛角、银帽、银梳、银簪、项圈、耳环、披肩、压领、腰链、衣片、衣泡、银铃、手镯和戒指等。一个盛装的苗族妇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苗族用银的观念一是审美,二是表示富有和避邪。每逢民族节日,苗族姑娘的头上、颈上、胸前、后背都戴满了银饰品,跳起芦笙,踩起铜鼓,银佩叮当,银光闪闪,饶有一番情趣。婚嫁之日,银饰更是新娘必不可少的装饰品。银饰是苗家人财富的象征,尤其是苗乡年节,或婚嫁迎娶,苗寨便成了银的世界,这是苗家独有的“银饰文化”。

毛古斯舞是最具古老的舞蹈,中外专家称“是中华民族舞蹈的最远源头”。湘西毛古斯舞土家族语称“谷斯拔帕舞”、“帕帕格次”或“拨步卡”,是老公公的意思。它是土家族纪念祖先,开拓荒野,捕鱼狩猎等创世业迹的一种古老舞蹈。汉语多称为“毛古斯”或“毛猎舞”。毛古斯舞产生于土家族祭祀仪式中,是湘西土家族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每逢过年节跳摆手,都要跳这种古老的舞蹈。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长期执政历史和丰富执政经验的政党范文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长期执政历史和丰富执政经验的政党。从夺取全国政权前的局部执政到新中国建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执政,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执政经验。这些经验是中国共产党极其宝贵的财富,认真总结党的执政经验,不断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深入研究执政规律,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科学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政党。“认真总结和汲取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至关重要”。

1.高度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走过的历程,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高度重视和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每当党的事业处于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我们党都从对历史经验总结中,提高全党的认识水平,实现理论上新的飞跃,促使全党在政治上更加成熟,思想上更加统一,不断根据变化的环境、形势和任务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从而开辟出崭新的工作局面。也正因为如此,党才能在革命战争年代经受各种艰难困苦,战胜异常强大的敌人,夺取全国政权;在执掌全国政权后,能够从容应对国内外一系列复杂局面,妥善处理前进道路中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十六大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第一次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正式提到全党面前。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从如何执政的角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五十多年执政的六条主要经验。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执政经验的一次最新的概括,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做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反映了党在新的历史课题和新的挑战面前对执政能力问题和执政党建设问题认识的深化。

2.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需要。中国共产党执政五十多年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出发,紧紧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两个基本问题,不断适应党的历史方位的两大历史性变化,积极探索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经历一个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经验到有较多经验的发展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一届党中央面临什么是共产党执政、共产党怎样执政的新课题。能否始终不渝地坚持和运用党的成功经验,并在实践中予以丰富和发展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的重要问题。

从必要的角度来看:一是党的执政环境要求。中国共产党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多元文化激荡交融、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在和平与发展虽然成为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敌对势力坚持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图谋的国际环境下,在一些共产党执政国家丧失政权、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环境中执政,这种环境对我们党的执政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党必须“强化执政意识,提高执政本领”,应对和战胜挑战。二是党的历史使命要求。新世纪中国共产党肩负三大历史任务,这一事业的独创性和由此带来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是前所未有的,迫切要求党在这个历史性课题面前交出新的答卷。三是党的自身状况要求。经过五十多年的执政,党历经实践锻炼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仍存在着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还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甚至危及到党的执政地位。

从可能的角度来看:一是我们党已执政半个多世纪,在如何执政方面,党已积累了正反两个

方面的丰富经验,这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经过对执政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以来历史经验的总结,使全党清醒地认识到:运用成功经验指导现实工作,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事业就前进、就发展;反之就会发生曲折,遭受失败。三是经过五十多年的执政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任务的提出以及对党的执政经验的总结,是党深化执政意识、自觉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的体现和结果。

3.研究借鉴世界上各国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纷纷失去执政地位,有的甚至完全瓦解,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违反执政规律,丧失执政能力,没能正确应对国际局势的变化,没能有效解决国内经济社会问题,没能有效防止思想僵化和遏制腐败,纷纷丧失执政地位,这给我们提供了反面教材。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执政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正确进行变革和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执政业绩,从而巩固了执政地位,这为我们提供了治国理政的“正面经验”。从执政规律的角度,总结和借鉴世界上其他政党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有益做法,对我们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更好地把握执政的规律性将大有禅益。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一届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适应时代的要求,深思熟虑地思考党执政的历史经验,深刻分析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结果。

二、深刻认识六条主要经验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以来治国理政的六条主要经验,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执政经验高度概括的理论结晶,既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又深化了党的执政理论,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标志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条经验实际上是如何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随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但以后党多次发生“左”右倾错误,使革命遭到了挫折,甚至几乎陷于绝境。实践证明,仅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已经不够了,因为它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没有也不可能给中国革命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人需要把普遍真理与自己的国情结合起来,创造新的指导思想,不但要走“俄国人的路”,而且更要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思想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

建国后毛泽东又开始了新的探索---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且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这次探索并不成功,发生了一系列的曲折甚至严重的失误。挫折再次告诉我们,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仅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有成果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远远不够了,我们需要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新答案。邓小平理论就是适应新的实际和新的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程表明: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举起毛泽东思想旗帜,给党和人民带来了伟大的胜利;举起邓小平理论旗帜,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从危难中重新奋起,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伟大胜利;举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发展历史鲜明地昭示旗帜问题、指导思想的与进俱进,对党和国家的事业兴衰成败至关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地完善已有的理论,不

断修改过时的理论,不断地创造新的理论,立足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着眼于对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坚持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我们的理论才能充满活力,我们的实践也才能充满生机。

2.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这是如何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党探索执政规律、提升执政能力的关键。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上毫不动摇,这是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发展中得出的一个真理性结论。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 “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始阶段,党曾一度把苏联的社会主义当做经典,但照搬苏联模式建立的体制却十分僵化,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因为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使指导思想屡屡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对传统社会主义进行深刻的经验总结,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现在虽说我们也叫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因而,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改革社会主义的体制问题,强调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改革开放后,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对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进行了全面、广泛而深入的改革,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在经济制度上,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特别是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制度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断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巩固和完善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人民司法制度,政治体制改革迈出了新步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改革的同时,我们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发展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增强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开辟了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

3.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这实际是关于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是党能否长久执政的物质基础。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面临的任务很多,但最根本的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是很清醒,导致实践上历经曲折。我们曾在较长的时间内认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仍然处在并将长期处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激烈斗争的“过渡时期”。因此,对党执政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根本任务的模糊认识致使我国在很长一个时期没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这些错误的一个重要认识论根源,就是对国情的判断发生了失误,思想认识根源皆在于认识问题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教训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到当今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分析我国社会在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实施了把党的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979年,邓小平强调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世纪末苏东共产党之所以丧失执政地位,没有把经济搞上去,生产力发展太慢,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我们党却能够排除各种干扰,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从而使我们在世界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国内外风云急剧变幻的局面中,岿然不动,风景这边独好。

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实现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

观,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党执政的实践证明,只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搞好了,社会全面进步了,才是真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十六届三中全会,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4.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最终的落脚点。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是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也无法获得执政的合法地位。因而能否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党的执政经验也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群关系密切,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党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做到一切为了群众。我们党所做的一切,都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依据,从人民群众的要求出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党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必须做到一切依靠群众。我们党的事业的发展,要靠人民群众去创造,去奋斗、去实现。

我们党要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竭尽全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党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地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执政基础。执政为民,做人民的公仆,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长久执政。

5.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三个执政”是党探索执政规律的成果。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有过局部执政经验,也有过关于执政方式的思考,毛泽东关于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的论述就是一个典范。建国后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没能脱离革命战争年代领导模式的思维定式。邓小平深刻反思了这种领导体制,认识到党的领导主要应该是政治领导,要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来实现领导,同时要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进行改革。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而第一次把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党和国家权力机构的领导科学地联系在一起。党的十六大前后,江泽民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思想,实际上是提出了民主执政的思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提出来,意义重大而深远。科学执政,讲的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民主执政,讲的是依靠人民群众办事;依法执政,讲的是按照宪法和法律办事。三者互为因果,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我们党在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上的与时俱进。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是基础,民主执政是本质,核心是要依法执政。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重点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党的领导与国家政权的关系问题。我们党是执政党,必须坚持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领导权,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依法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项工作中去。二是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的关系问题。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三是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问题。要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执政,防止和反对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6.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证明,执政的时间越长,执政的环境越复杂,越要抓紧自身建设。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正面临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为适应新情况、新变化,保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就必须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方针,以改革的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点,它把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执政党的建设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要继续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就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只要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项根本建设,坚持从严治党,我们就一定能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总之,十六届四中全会概括的六条主要经验,科学地揭示了党在执政实践中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对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既要坚持又要完善;对推进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既要快速又要科学;在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时既要为民造福又要清正廉洁;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既要为人民执政又要依靠人民执政;在党的自身建设上既要抓住重点又要全面推进。六条执政经验是党探索执政规律的“初步结论”,五十余年执政积累的执政经验还有待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对于执政规律的认识也还要不断完善和深化。

第四篇: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创举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创举

福建民政厅

赖瑞福

社区概念的提出和社区的发展在西方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在中国而言,社区建设作为城市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还是在九十年代中期才提出来的。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及借鉴国内外社区建设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和广大的城市居民对社区建设的理论有了一定的认识,对社区建设的实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创举。

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的基础单元,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广大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内在需求。一、十六届三中会的关于农村社区的提出是一个创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要求,对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从历史角度来看,应该说作为农村社区来说,它早于城市社区,而作为社区建设来说,自古有之。解放以后,我国加强了农村社区建设,但只是分散地一般性地进行,或者说是在一种不规范的甚至盲目的状态下进行的。如六七十年代的“退耕还林”“毁林造田”就是一种破坏性行为。十六届三中全会的新贡献在于它把农村社区建设提到党和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从无规划到有规划,从盲目性到自觉性,从不规范到规范。可以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的最全面最科学最有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最伟大的创举。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区是以农耕文明、自然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村落社区。随着经济社--------------------------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会发展,后来出现了以商品生产和交换为主要特征的集镇社区和城市社区。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等人把“社区”概念引入了中国,但因受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影响,尤其是建国后受“左”倾思潮的影响,我国对社区的研究和实践几乎处在停止状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城市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民政部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把“社区”概念引入城市基层管理和服务领域,首先提出城市社区服务,进而推进社区建设,把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作为解决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满足城市居民各种需求、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实践结果表明,城市社区建设基本收达到了预期目的,它对完善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轨迹

我国提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农村社区服务”、农村“社区保障”、“城乡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要求。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并要求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006年11月,国务院召开的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进一步强调指出,要着力建设城市和农村社区“两个平台”,“整合社区资源,推进农村志愿服务活动,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功能,努力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刻阐述和明确定位,为我们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指明了方向。2006年7月,民政部党组在全国民政工作年中情况分析会上,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角度,第一次向民政系统提出了“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的要求。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此后不久,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民函[2006]288号),对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中央的要求和民政部的号召,得到了各地积极反应,山东、江苏、浙江、天津、广东、福建、安徽、湖北、青海、上海等省(区、市)对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研究部署,开展了试点工作,江西省前期开展了村落社区建设,摸索了不少好的经验。青岛市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试点时间虽然不长,但推进力度比较大,探索了一些好经验。

三、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可能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不断进行着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可是为什么十六届三全会而不是在这以前正式提到党的议事日程上来?

笔者认为,中央是基于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全国的总体情况而进行宏观决策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意味着农村社区建设是全党面临的共同任务,既是全面的,又是必须的,既是发达地区的重要任务,也是欠发达地区的重要任务。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一定要做而且必须做好的问题。

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是依条件而发生的。党中央之所以在这样的时刻提出农村社区的历史任务,是基于多方面的条件的,主要是:

一是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目前中国的基本形势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政策保障。

二是各级政府和各级民政部门在多年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中,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基本把握和掌握了社区建设的发展规律。这些经验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三是农村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可观的成就,这为农村社区建设得供了人才基础。近几年来,按照中办发[2005]18号文件鼓励下,许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他们回到农村后采取多种方式从事管理、服务等工作。--------------------------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有的较发达的农村还探索如何设置社区社会工作岗位,如何吸纳社会工作人才到农村服务,如何开展农村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等,这些都为今后更顺利更有成效地进行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是通过改革开放,农民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提升,使广大群众更加迫切地要求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他们不仅希望农村经济要发展,而且希望能在经济、政治、文化、医疗、卫生、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发展,所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顺应了民意。另外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在广大农村已基本建立并显示出巨大的政治优势,城市社区建设蓬勃发展,呈现出整体推进、全面拓展的可喜局面,这也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经验支持。

五是民政部门整合民政资源能力的提高,也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后盾。经过改革开放和多年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各级民政部门整合民政资源的能力大提高。特别是在农村灾害救助、生活医疗救助、优抚抚恤、五保供养、孤儿养护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有了极大提高。民政部门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完全有能力搞好民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发挥其它部门无可替代的作用。

四、农村社区建设中几种重要关系的分析与处理对策

既然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那么,在今后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就会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有许多新领域需要去研究,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需要去把握,这对民政工作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并不是对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简单复制,而要根据农村的发展实际,顺应新农村发展的的客观要求,认真探索,在工作中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为此,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政府主导与农民群众主体之间的关系。

政府的推动和倡导,是农村社区建设顺利开展的政治保障。在目前农村基础薄弱、资源有限,农民的参与热情仍需激发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各级政府发挥决--------------------------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策、执行、组织、协调、控制等作用,通过制定规划、政策、资金、技术等强有力的措施支持,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很难调动起来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民群众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农村社区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力量。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动员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寻求社区群众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共享、管理有序的社区建设参与机制。

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力之源。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开展农村社区的关键。因此,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中,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实际需求,让农民群众充分参与到农村社区建设的各项规划和建设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把干部群众的良好愿望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2、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

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的号召,农村社区建设也是中央的决定,二者是统一的,有机联系的,相辅相成的。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内容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而农村社区建设主要侧重于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依托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整合农村社区资源,深化农村村民自治,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发展农村各类经济社会组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农村社区建设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新农村建设越发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就越具备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农村社区建设搞得越好,就越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受益就越多,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越容易实现。

3、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关系。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目的是通过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保证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把自己的事情管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农村社区建设则是新形势下深化村民自治的一个重大措施,其目的是通过农村社区这个载体和平台,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通过自治、自助、互助,满足农民群众各方面需求,增强村级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使自治单元更加明确、具体,覆盖的对象更加广泛,自治的内容更加直接和具体,从而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上实现了农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由此可见,农村社区建设是村民自治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农村基层民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

4、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

农村社区建设与城镇化进程二者有着密切关系。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它是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不断向原有和新兴城镇转移和聚集的过程。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可以完善城镇功能,更多地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而带动农村发展;另一方面,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还可以把城镇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延伸到农村,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因此,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亿万农民群众分享城镇化和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也是城乡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

当然,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加速城镇化进程,必须坚决杜绝各种增加农民负担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使农村社区建设成为造福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5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

农村社区建设既是现实的,也是长远的,所以应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方面,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出发,对农村社区建设作出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另一方面,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从农民群众最关注的实际问题入手,充分考虑当地的财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把解决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着力点,注意解决农民最关心、--------------------------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最迫切的问题,让农民群众普遍得到实惠,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精品

文档-------

第五篇:超市采购总监岗位职责是对超市采购总监工作内容的一个概括和提炼

超市采购总监岗位职责是对超市采购总监工作内容的一个概括和提炼。超市采购总监岗位职责主要用于指导超市采购总监开展每日工作。所以,超市采购总监岗位职责有哪些内容是超市采购总监必须要掌握好的。下面便是超市采购总监岗位职责。

超市采购总监岗位职责

1、负责督促、指导采购人员经营分析、调研分析工作的完成;

超市采购总监岗位职责

2、负责确定商品采购主要品类、品种、品牌的采购策略;

超市采购总监岗位职责

3、负责监督、检查厂商资信、合同、物价、计量情况及其相关文件存档管理工作;

超市采购总监岗位职责

4、负责检查、监督、组织、落实商品采购工作的完成;

超市采购总监岗位职责

5、负责督促、组织商品采购促销支持工作的完成;

超市采购总监岗位职责

6、负责培养采购人员优秀的职业道德,在供应厂商面前树立绿色福良好的企业形象;

超市采购总监岗位职责

8、负责监督、检查新品进店、商品补退货、超标库存、滞销商品淘汰工作;

超市采购总监岗位职责

9、负责量贩经营商品量、本、利及销售周期、数量、毛利水平综合分析,并协助部门经理进行追踪监控、指导调整工作;

超市采购总监岗位职责

10、负责组织建立营业商品敏感目录及必备目录;

超市采购总监岗位职责

11、制订月度采购资金流转使用计划,并实施监督检查职能。

下载农村是一个饱含有丰富内容的代名词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是一个饱含有丰富内容的代名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