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装备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成果

时间:2019-05-14 10:31: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装备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成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装备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成果》。

第一篇: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装备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成果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装备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成果

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的建设及管理

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新课标下教学环境的搭建和教学资源建设。我以为,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长期困扰信息技术教师的许多问题的根源。

一、教学环境的搭建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环境远比其它学科的教学环境复杂的多。它不仅有硬环境,还有软环境。即使是硬环境也与其它学科不同,是由价格昂贵、构造复杂的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构成,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要在设备不足、机型陈旧、硬件设备常常损坏的计算机教室完成要求越来越高的教学任务。今天硬盘坏了,明天显示器不亮了,在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常常忙碌于计算机硬件的维修与维护之中,不少教师花在修机器上的时间要比上课时间多的多。

以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及各类软件为主的软环境的管理与维护是困扰信息技术教师的第二个难题,病毒的不断侵入,学生好奇心的不断发现,常常使计算机系统陷入瘫痪,网络中断,也使信息技术教师的肩上又多了一份重任。

新课标下的教学,不仅要有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还要创设一个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畅通的师生交流空间、方便的管理平台的教学环境。

新课标下的教学环境要在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学习资源的建设与管理、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师生间的交流与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虽然没有能力为学校购置新设备,添加新软件,但是,可以利用手中的信息技术来把现有的软硬件设备管理好,将管理工作量降到最低限度,并为师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环境。

下面将结合我多年来软硬资源的管理实践经验,以及一年来新课标的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建设。

1.软硬件资源的管理

随着学校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个学校的计算机设备也不断增加,软硬件资源的管理与维护问题也变的越来越尖锐,靠早期的手工管理已完全不能适应当前的环境。计算机的软驱和光驱主要用于安装与维护计算机系统和各种软件,但对于公用的计算机教室来说,由于使用者众多,无意间也就为各种病毒提供了入口。具有局域网的计算机教室可以利用网络维护计算机系统及各种软件,硬件上完全可以不安装软驱和光驱,当然也可以从软件上加以控制。有些计算机教室还可以做成无盘工作站。

浅谈学校计算机机房的日常维护及管理浅谈学校计算机机房的日常维护及管理浅谈学校计算机机房的日常维护及管理浅谈学校计算机机房的日常维护及管理

(甘肃联合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摘要摘要摘要摘要::::目前学校机房已配置了大量的计算机, 且使用频率较高,对于怎样管理与维护好机房是一个很重要且现实的问题,科学有效地管理好机房不仅可以使现有的设备发挥最大功效, 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本文结合机房管理实践, 以适应教学需要为出发点,对现存的问题和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计算机

机房

维护

管理, 0、、、、引言引言引言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迅速普及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现代化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机房的维护管理工作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学校机房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他们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因此破坏性也极强,经常会随意更改系统数据而出现系统设置的改变、文件的丢失、删除,非正常操作引起系统死机,从而使机器不能正常启动,系统界面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有的学生把带有病毒的活动硬盘或u盘带入机房,导致计算机系统全部崩溃,严重地影响了计算机实践课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做好机房管理,为教学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计算机教师的工作强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提出了一套简便而又切实可行的网络机房的管理与维护方案。1、、、、计算机机房的维护计算机机房的维护计算机机房的维护计算机机房的维护 1、、、、1系统恢复技术系统恢复技术系统恢复技术系统恢复技术((((1))))使用克隆使用克隆使用克隆使用克隆(Ghost)技术备份和恢复系统技术备份和恢复系统技术备份和恢复系统技术备份和恢复系统 克隆技术是现代机房维护的得力工具,利用Ghost软件的数据备份及恢复功能,可以快速地恢复系统。先利用某一个标准配置的工作站(机房初建成且已装好所需的应用程序)的系统分区制作一个分区映像文件。操作步骤为:在执行Ghost软件后,依次执行local→partition→ To Image,管理员将映像文件保存在网络中可靠的存储设备中,以备工作站系统区崩溃时进行恢复,如存储在E:ghostwin xp.gho。以后万一系统受损,就可以很方便地利用Ghost软件将所做的备份还原出来。还原过程是在工作站上以DOS方式启动ghost后(若非DOS时进行恢复,有时会出现异常,如蓝屏),再依次执行local→partition→ From Image,选择备份所在的盘符、路径和文件名,再选择系统欲恢复的分区,然后一路“OK”就行了。Ghost软件在系统备份以后,如果机房的某一台计算机系统坏了,本身的Ghost备份又失效了,或者新换了一个硬盘,这时就可以利用Ghost软件对两个硬盘进行对拷。具体操作为:运行Ghost软件,执行local→Disk→ To Disk,然后选择源盘、目标盘,按照提示做一些选择后等待指示条完成就可以了。网络工作站在系统还原之后还需重新启动计算机,设置系统IP地址、计算机名称及相应的驱动程序。至此系统重新更新完毕。((((2))))利用网络同传功能快速地安装应用软件和恢复计算机利用网络同传功能快速地安装应用软件和恢复计算机利用网络同传功能快速地安装应用软件和恢复计算机利用网络同传功能快速地安装应用软件和恢复计算机 每个老师都会根据教学计划和继续进度的安排在机房的计算机上安装部分软件,这其实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但我们可以在一台计算机上先行安装并测试,以确保软件真正在计算机上安装成功、能够正常使用且与其它的软件之间没有冲突,然后再加以备份,最后就要通过还原卡或者板带的网络同传功能进行全盘或者增量拷贝,从而实现所有计算机的软件安装。此功能也可用来恢复系统或软件崩溃的计算机。使用网络进行Ghost备份恢复。在学校计算机房已经有局域网的条件下,在大规模的整理计算机机房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使几台计算机能同时进行恢复Ghost备份。操作时,首先在安装了NT4.0server版的服务器上做一张DOS网络启动盘,然后让每一台需重装系统的学生用计算机启动到网络环境下,接着把Ghost备份放在服务器的某个盘符下,然后和前面所述的操作过程一样进行恢复,不过要把Ghost备份的来源改为服务器相应的盘符、路径和文件名。1、、、、2使用特定软件进行系统维护使用特定软件进行系统维护使用特定软件进行系统维护使用特定软件进行系统维护 有许多特定的管理软件可以提高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如特定的系统工具软件可以定制系统界面,设置用户可使用和不可使用的资源,限制部分与系统特性有关的设置功能来维持系统的安全性;我们也可以借用适合的网络管理软件来维护机房系统,此类软件需要进行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设置,在客户端可以定制界面、设定用户可使用和不可使用资源,避免一些破坏性的操作和对系统的非法修改;在服务器端可以设置网络用户,进行远端控制管理,加强网络管理能力。1、、、、3使用使用使用使用WINDOWS注册表进行系统维护注册表进行系统维护注册表进行系统维护注册表进行系统维护 我们可以利用注册表管理手段进行系统保护性设置,方便管理和维护机房的正常使用。利用注册表管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管理:利用注册表进行安全管理,在此类管理中,用户通过注册表的设置来对注册表进行备份、注册表恢复、设置注册表禁用功能、设置抑制非法改动功能、禁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功能等,通过注册表的设置,为管理员提供了安全管理的手段。2、、、、计算机机房的管理计算机机房的管理计算机机房的管理计算机机房的管理 2、、、、1 防火防火防火防火、、、、防水防水防水防水、、、、温度温度温度温度、、、、控制等控制等控制等控制等 机房在设计时,重点要考虑机房的消防灭火设计,可以根据消防防火级别来确定机房的设计方案,建筑物内首先应具备常规的消防栓、消防通道等,并按机房面积和设备分布安装设烟感、温感探测器、自动报警警铃和指示灯、灭火设备和器材,应按要求在一楼设有值班室或监控点有暖气装置的计算机机房,沿机房地面周围应设排水沟,应注意对暖气管道定期检查和维护。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炎热的夏天,机房内机器同时工作,如果工作环境温度很高,元件的温度过高,会导致计算机系统工作不正常,甚至会烧坏部件。如果工作环境过低,机器工作时机器内部温度较高,会引起凝露,导致机器生锈,温度过低还会是绝缘材料变硬、变脆,拔插件时损坏机器。可安装空调时温度保持在15至30摄氏度,并注意机房内的通风,各设备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正常散热,定期检查CPU的风扇。2、、、、2机房人员管理机房人员管理机房人员管理机房人员管理 机房人员使用计算机不当会造成计算机系统损坏、病毒感染、文件丢失等许多问题出现,所以对机房人员的管理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

((((1))))对机房管理人员的管理,一个机房的管理人员,首先应该有过硬的技术,能够及时处理机房中软件、硬件、网络等突发情况,并能对未发生的状况有一定的预见性。其次,一个机房的管理人员应该有高尚的道德,不能对机房的任何设备有恶意损坏、恶意攻击其他计算机甚至盗窃机房设备的想法。最后机房管理人员应该有很强的责任心,应该肩负一个机房的维护、建设、保护等多重任务。

((((2))))对机房使用人员的管理。由于机房使用人员可能变动较大并且人数较多,所以对他们的管理比较困难,但对他们的管理却是最为重要的。首先,对于使用者到来的时候,管理员应该将机房的使用注意事项具体讲解,做到防微杜渐,并要求使用者拿证件登记上机。其次,对使用者进行一定的技术指导,管理员可以在上机之前对使用者进行一定的技术培训,演示使用中应该注意的地方以及遇到突发情况应该采取的合适措施。最后在使用者使用完计算机后管理员应检查计算机软、硬件设备,防止出现恶意损坏、盗窃等情况发生。

((((3))))使用软件进行管理,使用专业计算机控制、监测软件,可以使机房管理员随时监视使用者或者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的动态,防止发生恶意安全攻击和计算机的不正当使用等情况。2、、、、3硬盘保护硬盘保护硬盘保护硬盘保护

对硬盘的硬保护是指安装硬盘保护卡。硬保护的最大优点就是使用简单,一般看一下说明书即可操作;缺点是成本昂贵。2、、、、4加强系统安全性预防加强系统安全性预防加强系统安全性预防加强系统安全性预防

((((1))))对对对对ROM-BIOS 的保护的保护的保护的保护。。

给每台工作站的ROM-BIOS设置管理者口令,使一般的上机者无法进入设置画面修改有关设置参数。当被上机者用Debug 设置了开机口令时,最快的办法是取掉给ROM-BIOS 芯片供电的电池,等一会儿后再开机,重新设置各参数。

((((2))))给每台微机配备硬盘保护卡给每台微机配备硬盘保护卡给每台微机配备硬盘保护卡给每台微机配备硬盘保护卡((((即还原卡即还原卡即还原卡即还原卡))))。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经常存在着误操作,一不小心就会删掉这个那个程序,如果没有一定措施的话,计算机的软件环境、桌面等往往会改得面目全非,甚至有的学生会偷偷带入游戏和进行一些”危险”操作,从而影响广大学生的正常上机。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经常给每台微机配备硬盘保护卡。

这种方法保护效果最佳,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对软件系统的破坏。通常将硬盘分成若干区,将装有最重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分区保护起来,且硬盘保护卡采用即插即用方式,设置成自动还原状态,每次开机后,都会自动恢复到保护时的状态。其原理为在被保护分区划出一块空间用于暂时保存写操作,重新开机后,即还原。而其它没有被保护的分区都可以任意读写。该方法缺点为:成本较高,需占用一定的硬盘空间,且在WINDOWS环境下软件的运行速度变慢。((((3))))用软件保护用软件保护用软件保护用软件保护 有些软件(“美萍视窗锁王”、“超级保镖等”)也能较好地起到硬盘保护卡相类似的作用。通过软件提供的功能,有选择地进行设置。以“美萍视窗锁王”为例,它可以有针对地选择存储器的防删、防写、隐藏;可以禁止使用安全模式进入系统;也可以禁用控制面板等。通过密码控制软件的使用,而且运行后桌面上一点痕迹也没有。通过以上二个维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住一些基本设置,保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4))))采用强健采用强健采用强健采用强健((((即安全性高即安全性高即安全性高即安全性高))))的操作系统软件的操作系统软件的操作系统软件的操作系统软件。。

对文件服务器,采用NOVELL系列;综合应用服务,采用WINNT SERVER;服务及客户端类型,采用 UNIX 等,这些重要的服务器必须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维护,严防泄漏密码,最好有专用服务器房,严禁外人使用。对无盘工作站,采用NOVELL远程引导登录,基本不存在软故障问题;而对有盘工作站,采用WINNT客户端,因为WINNT客户端操作系统能限制用户的权限,能够对特定的目录实行保护,禁止读写、更改等,其稳定性及安全性就要远远大于WINDOWS。

((((5))))活用系统策略编辑器软件活用系统策略编辑器软件活用系统策略编辑器软件活用系统策略编辑器软件((((POLEDIT))))。

对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可以使用其提供的策略编辑器软件,对不同用户采用不同的设置,如限制更改设置面板、显示器、网络配置、隐藏某些敏感面板等,这可有效防止更改显示分辨率、设置屏保、更改网络密码、修改桌面对象等人为故障。

((((6))))防止病毒破坏防止病毒破坏防止病毒破坏防止病毒破坏。。

由于网络的普及,各种计算机病毒也在互联网上肆虐,联网的计算机很容易被感染,而且机房是公用的,教师自带的U盘、移动硬盘也容易携带病毒,这些病毒大都利用了Windows系统的漏洞进行攻击,也可以利用一些防护软件例如:360安全卫士或“卡卡”等具有漏洞修复功能的给系统打上补丁,另外还应经常升级杀毒软件,只有最新的病毒库才可将其全部查杀,打开防毒软件的自动升级功能,使其自身总是保持最强的杀毒能力。最好使用正版软件,在安装新软件之前先查毒,在每台工作站上加装可驻留的病毒自动检测程序。如安装正版卡巴斯基、瑞星等杀毒软件。3、、、、小结小结小结小结 计算机机房的维护关系到整个企业、单位、部门的正常工作,所以对它的维护和管理不能马虎大意,应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定时维护机房,争取做到万无一失。同时机房管理员应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时刻关注计算机的发展,将新的技术和理论应用于机房的维护和管理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方刚 于晓宝 《计算机机房管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

机房的维护管理工作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学生的好奇心强,破坏性也强,动辄出现如注册表被改动,系统遭删除而崩溃,非法安装游戏程序等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了计算机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尤其对于农村学校来说,本身机房的条件就要差一些,再加上农村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很低,常常会有一些学生因为无知而直接或间接损坏计算机机房的软件系统或硬件设备,从而影响机房的正常使用。所以说,怎样才能维护好农村学校的计算机机房,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计算机教师的工作强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尽量控制计算机机房的使用环境 在正常情况下,计算机机房的温度应该保持在22℃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50%左右,机房内年降尘量㎡≤10g。这样的条件,对于县城的一些学校来说,想要实现都有一定的困难,更别说是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机房了。农村学校的机房没有空调,没有控制湿度的仪器,想要使机房保持这个最理想的使用环境,实在是很困难。不过,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尽量使学校机房工作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具体作法如下:

1、合理控制学校机房的使用时间。虽然我们不能控制温度,但我们可以控制机房的使用时间,使之工作在一个接近合理的环境中。比如说,在东北地区,春秋的温度低些,那就应该把使用机房的时间定在温度比较高的中午,也就是说把开课的时间设在上午第三、四节课和下午第一、二节课;而到了夏季,则应该错过温度最高的时间,把课开在上午第二、三节课或下午第二、三节课。

2、对于湿度的影响,大家都知道。湿度过低则空气干燥,容易产生静电,过高的静电又有可能会击穿半导体芯片,从而影响电脑的正常工作。而湿度过高则容易使金属部件生锈,影响计算机的性能,甚至会出现短路,烧毁计算机内的原件。农村学校虽然没有加湿器等专用设备,但也可以采取一些土办法,比如春夏比如潮湿的天气中,应开窗通风,降低湿度;而在秋冬等干燥的天气里,应该往地上掸水,增加机房内的空气湿度。

3、降法量也不是很好控制,毕竟农村学校的条件普遍都很差,绝大部分农村的机房里都没有地毯。不过我们仍然可以采取一些别的方法来控制灰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上机时都要穿鞋套(没有鞋套就用干净结实的塑料袋代替),并且定期进行机房的卫生清扫工作,组织学生擦拭机房内的计算机及其他设备。

二、严格执行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制度 机房日常管理应根据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机房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工作应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根据学校的实际,我校制订的管理制度如下:

1、保持计算机房整洁卫生。

2、不准在机房内会客、聊天、吸烟、等与上机无关的事。

3、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及强磁性物品进入机房。

4、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计算机,外来光盘使用前必须检 查是否带有病毒,未经检查光盘严禁使用。

5、机房计算机只供机房工作人员及学生使用。未经校长同意,任何人不准随意删改和增加系统文件,不得将机房内资料、工具等物品带出机房。

6、未经学校分管领导同意,不准自行复制系统内所有的软件和数据或将其赠送、转借给外单位人员。

7、经常检查网络和各服务器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向校分管领导报告。

8、严禁外来人员进入机房。

9、下班前整理机房,关好空调、灯、窗和门等。在日常的管理维护过程中,我严格地执行了以上制度,虽然因此惹得一些学生及同事不高兴,但却使计算机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三、教会学生操作电脑的常识 学生们对于学习电脑知识,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渴望,可以说,在机房中上的信息技术课是学校中最受欢迎的课。可是,由于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电脑水平很差,有些学生甚至是生平第一次接触电脑,这就使得学生对于电脑操作有很多的失误。比如,有些学生关闭电脑时只关了显示器就万事大吉了;有些学生不会输入登录密码,就在键盘上乱敲;有的学生鼠标(或耳脉)的线不够长了,就使劲地拽„„这些还不算什么,我见过有一个同学,自从知道复位键的作用后,稍微有些不顺就用复位键重启,甚至连画画退不出去时都去按个键。由此可见,想要管理维护好农村学校的计算机机房,必须要告诉学生一些电脑操作的基本常识。比如关闭系统的步骤应该是单击“开始”按钮,选择“关闭计算机”选项,然后再选择“关闭”选项„„将这些基本操作知识教给学生后,一定还要制定相应的纪律,以此来要求学生按照相应的规矩来操作电脑,若是违反操作规程,就要对学生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使其不再“残害”电脑。当然,对于学生的管理也要有一个度,不能太严格了,有些学生对于电脑这种“高科技”的东西本来就有些缩手缩脚,若是管理得太严,不利于他们学习电脑操作。

四、做好备份,有备无患 在机房日常的使用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会造成一些计算机的损坏,这其中,软件系统的损坏占了绝大多数。在这里,备份的好处就显出来了,假如做好了备份,就可以把软件系统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甚至是零损失。那么对于农村计算机机房里的电脑来说,究竟怎样备份效果才会更好呢?

1、备份工作,及早不及晚。从理论上来讲,备份工作进行得越早越好,最好是机房里的电脑都调试完毕后,马上就开始做备份。这样得到的备份是最原始最纯净的,假如等到学生用过一段时间再备份,难保那时的机器里不会有木马病毒什么的不良程序。

2、合理选择备份范围。一般来讲,备份分为操作系统的备数和数据的备份,而对于农村机房来说,一般只要备份操作系统就足够了,如果要连数据一起备份的话,无论是工作量还是难度都会加大。假如真的有某些数据需要保存的话,应该拷贝到机房外的机器上进行备份。

3、早备份,勤恢复。农村学生的电脑水平普遍都很低,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误操作,比如删掉一些文件,或是把系统设置弄得乱七八糟,或是盲目从网上下载一些莫名其妙的软件运行„„这就需要机房的管理员经常对学生乱操作的机器进行恢复,以使其正常工作。

4、还有一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无论是使用Ghost备份,还是使用一键还原精灵软件或是硬盘保护卡等硬件,一定要注意“保密”。这里的保密有两点意思,一是让备份运行的软件隐蔽些,不要轻易让学生找到;二是密码要修改,以防止被学生知道。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学生无意中运行了备份软件,把带病毒的系统备份起来,结果害得我费了好大劲儿才把那台机器恢复正常。以上是我对农村学校计算机机房管理与维护的一点看法,由于经验浅薄,许多地方还不成熟,敬请有经验的同行指点,让农村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和维护,逐渐走上正轨

本论文主要介绍针对目前部分乡镇中小学在计算机机房管理中普遍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常见现象,以及我多年来在从事这项工作中所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和技巧。这样不但可以为学校节约部分维修经费,而且也可以减少从事这项教学管理人员的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可为同行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 计算机、机房、管理与维护

【正文】 前段时间,我在观看了上级部门下发的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赠送的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基础培训课程的DVD教学光碟后,受益匪浅、深受感动。现在,“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校的一门新的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而信息技术教师百分之九十都不是专职教师,是半路出家的,而当计算机中途出现故障后,上级部门维护人员往往都不能及时赶到使之得以解决。笔者认为要作为一名从事计算机教学与管理的专职教师,就很有必要从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管理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管理方法,并且随时进行专业培训。其中,中小学计算机的机房维护工作尤为重要,机房的管理好坏不但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而且也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我从事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和计算机维护工作已有多年,从中碰到过不少的问题,也想了不少的方法,并实施了很多的措施,从中积累了不少的管理经验和技巧,现就结合我校实际,将这几年来的管理、维护方法阐述如下:

一、计算机机房环境卫生的管理方法: 计算机机房环境卫生的好坏是保障计算机正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将影响到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那么计算机机房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我认为:首先①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宽场的空间,如:电风扇、空调机、一间足够大的多媒体教室,这样就可以保持室内的正常温度、湿度;②要有良好的除尘、清洁设备,如:小型吸尘器①、电吹风筒、大小不同的毛刷、清洁剂等。因为时间久了,计算机的各部件内部以及各插槽间就会吸附一层厚厚的灰尘,从而导致电路之间的短路故障或者影响计算机的运行稳定性,因此平时没事时就应用它们进行除尘、清洁设备外表表面;③要有良好的防静电、防雷击、防鼠害等的预防装置,如:安装专用的地线、灭鼠器,这样就可防止机器有静电、漏电以及鼠害等现象的发生;其次①要有良好的安全防盗措施,如:防盗系统、防盗网等,防止别人往窗口打石头或偷盗计算机设备;②要有人身安全防护装置,如:消防栓、卤代烷1211和1301灭火剂②、火灾自动报警或自动灭火系统等装置,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③要有防潮装置,如卫生球、樟脑丸等,若计算机机房设置在楼层的顶层,则应设有防渗漏措施。再次,就是要有良好的预防噪声干扰和电磁干扰③等的隔离措施。除了上述的基本条件外,上机时,教师和学生都应换上机房的专用毛拖鞋或凉拖鞋,另外还应随时搞好机房的清结卫生工作,每周都要安排好学生进行多次的擦摸窗户、桌子和拖扫地板,并干、湿结合等来保持地面干燥整洁。这样就能让计算机等设备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二、人为故障的解决方法: 在乡镇中小学校,由于计算机机房的数量配置太少,教师机、服务器各1台,学生机为30台,而教学班额一般都偏大,每班学生平均人数达到七、八十人左右,加上学生素质又太差,上机时,总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机器操作,无所事事,有不少的专搞破坏或偷盗等。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行为,本人想了不少的办法、采取了一些措施,效果也比较好,具体做法如下: ㈠给显示器“编号”:首先在计算机的显示器上方用红漆从01号到30号进行编号,每个学生有自己的机号,每次上机时学生必须按机号签到,对号入座,责任到人,这样就可避免那些不良行为的出现。㈡给鼠标“上胶”:由于我校的计算机所配备的鼠标是机械滚轮式的,在鼠标的下面有一个小胶塑的滚动球,它是鼠标的核心部件,若没有了它,就意味着这个鼠标没有用了。这个滚动球便于拆取,目的是方便清除鼠标内两个滚柱或滚动球表面粘附的灰尘,而学生又特别的喜欢它,特意取下来玩,甚至把它“偷走”。有一次,同时“偷走”了四个滚动球,到下节课来操作时才发现没有了,只有找到学生及时追回。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以后在每节课下课时我都要先检查这个“老鼠”是否正常。最后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用502胶把每个鼠标下面的滚球盖给粘住,这样学生就无法取下来了,从而保护了“鼠胆”,也给自己省下了很多的麻烦事。当需要清结鼠标内两个滚柱或滚动球的灰尘时怎么办呢?那就是先将鼠标底朝上,再用梅花起子将螺丝拧下,把鼠标盒打开,将滚动球取出,就可进行清洁工作。㈢给显示器“维修”:在显示器屏幕下方的外壳上有一些控制屏幕显示的按钮,上机时仍有个别学生不怀好意,把它们乱调,结果屏幕显示就乱七八糟的,更可气的是有的学生将屏幕的亮度全部调暗,有时开机时显示器没得显示,还以为是显示器坏了,这样几乎每次上机开机后都有学生举手报告,说显示器屏幕有问题,需要老师进行调整。我认真思索,仍用502胶那肯定是不行的,最后,我利用以前所学的电子维修技术方法先将显示器外壳打开,在小电路板上将其主控制按钮“FUNC.”的线路中串加一个小型开关,并放在显示器外壳的隐蔽处,以便可以控制主控制按钮“FUNC.”的开、关调节状态,这样学生就无法随意地乱调按钮了。㈣给键盘“过塑”:有的学生在上机时是乱敲乱打键盘,有的则把键盘上的某些键的位置给交换了,甚至有的学生把某些键给拔出来“偷”走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的做法是用一个透明、超薄、不密封的塑料袋把键盘的上面包装好,这样即可以防止键盘上的“键”被“偷”,也可防止键盘粘有灰尘。

三、计算机机器故障的解决方法:各种设备用的时间长了,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我都是通过“看、听、摸、测”等多种方法进行诊断,具体情况如下: ⑴一般情况在接通电源时,当分别按下显示器和主机电源的按钮后,若听到主机箱内有蜂鸣器或喇叭的“嘟”的一声响声,并且先后会看到键盘的三个指示灯同时闪亮一下,稍后显示器上就有信息显示了,这时就说明该计算机是好的,应该可以正常启动。若听到主机箱内发出连续的“嘟、嘟、嘟”的响声,并且键盘指示灯也不同时闪亮,显示器也无任何显示,仍为黑屏状态,则说明是内存条有问题,原因可能是内存条松动、插槽之间有灰尘,也有可能是静电等原因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可以先拨下电源插头切断电源后再打开机箱取出内存条,用橡皮擦将其金手指擦干净后再装上,开机便可以了。⑵在接通电源后,当分别按下显示器和主机电源的按钮后,若只有显示器灯亮,而主机电源指示灯不亮,也听不到主机箱内有任何“嘟”等的异常响声,键盘指示灯也无闪亮,此时可以断定是主机电源的开关坏了,则可以打开主机机箱,先在主板上把标有电源“POWER”的插头拔下来,再用起子或钥匙等可导电的金属将其主板上的“POWER”的插销短接一下,稍后若看到CPU风扇转动,听到“嘟”的一声,则计算机就正常启动了,可以进一步判断是电源开关坏了,原因是开关内的动、静触点弹片的表面产生的电火花造成不能短接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当按下主机电源开关后,指示灯会亮,也会听到“嘟”的一声响,但过一会儿,指示灯就不亮了,也无其它任何响声,则也可判断是电源开关坏了,原因是开关内的弹簧使动、静触点弹片粘在一起造成短接,不能复位,这两种情况都只能更换新的电源开关。但据我的经验,这两种情况下,开关都可以修复,我校机房中有百分之八十的电源开关都是经过修复后进行第二次用,从而节约了维修经费。⑶若电源开关是好的,按下之后,主机却无任何反映,CPU风扇也不转动,这样就可以断定是主机的开关稳压电源(型号:MATX-145SE-HB)有问题,为了进一步地检查开关稳压电源是否损坏,则先需要拨下电源插头断开电源后,把开关稳压电源的直流输出插头从主板上拔下,再接通电源,利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相关的一些电压值,如绿色线(ON/OFF)对黑色线电压是否为+3.72V,紫色线对黑色线电压是否为+5V,若都没有电压值(或为0V),则该开关稳压电源就损坏了,可以直接送去维修或更换一个新的开关稳压电源,若有电压值,则可利用导线或镊子短接绿色线与黑色线,看其它各脚的电压值的变化和电源风扇的转动情况,若有轻微的一点转动,则有可能可以临时修复,方法是:只要将两脚逐渐短接数次,让风扇慢慢地启动,当风扇启动到一定转速时,电路板上的某个滤波电容就可能升温、烧坏。然后直接更换这个滤波电容,这样就修复了该开关稳压电源。

四、机房供配电故障的解决方法: 计算机机房的供配电是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辅助系统,其电源电压质量的好坏也就是电源电压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计算机本身的工作效率,同样也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寿命。据我从事维修经验所知,电源电压偏低比电源电压偏高对机器的损坏率还要严重,而我们镇中学的市电电压往往都处于电压偏低状态,同时,我们学校的机房里32台计算机和3台交换机全部只由一台普通的小型交流稳压电源供电,这样在计算机开关机时,其波动电压或电流对电源的影响太大了。尤其是服务器的电源电压影响较大,稳定性不够好,当每次上机操作时,服务器总是不定时地重新启动四、五次,学生机也有时重启多次,这样不但给教学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学生的反映也较大。后来,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向上级部门反映便更换了一台电脑控制宽范围节能型交流稳压电源(DKW-15KVA),这样暂时能够稳定电压的波动,但在用电使用高峰时期,计算机重启的现象仍然有,原因是市电供电电压极度偏低,我也曾想过,若再增加一台同型号的交流稳压电源分别改由两相220V的电压各自给16台计算机供电,这样就能稳定电压偏低的现象,但需要改装部分线路和添购交流稳压电源等耗费资金,于是这种想法就取消了。最后我想办法把服务器、教师机和交换机的供电改成不经过15KVA的交流稳压电源供电,而是由另一相220V的线路供电,另外,为了保证服务器的电源电压稳定性,则在UPS电源的前端单独配置一台电视·冰箱全自动稳压保护器(TM1-600VA),但要保证电视·冰箱全自动稳压保护器的功率远大于UPS电源和服务器的总功率,这样就保证了他们的正常工作电压。可能有的人会说,已经有一个现成的UPS电源了,还要串加一台电视·冰箱全自动稳压保护器供电,是不是多此一举?实际上,据我的实践经验可知,UPS电源的功能只起到储电的作用,其电压调节范围很小,当市电低于200V时就开始逆变报警了,并由内部电池供电,时间一久就不能再供电了,而电视·冰箱全自动稳压保护器虽然不能起储电作用,但能够进行稳压,而它的电压调节范围较宽(160V-250V),当市电低于160V时,它仍能进行稳定电压在220V左右,因此将它们两个器件串联在一起使用,不但起到稳压的作用,而且也起到了停电应急的作用,从而达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我已经使用了两年多都没出现异常情况。

五、日常维护方法的注意事项: 在日常的计算机维护工作时千万要注意的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他们已经具有很强的摸仿能力,只要看到你在做什么,在拆什么,他们在旁边围观时,你可能觉得无所味,但他们也许就会背对你进行一些乱操作,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做了以后会有什么后果,他们一概不知,只是觉得很好奇罢了,所以为了避免新的问题、新的故障的出现,有些操作最好不要当面做给他们看,或干脆就等到下课后再进行解决,这样就有必要地维护了计算机的安全性。在软件应用方面同样可以进行一些控制措施,如:①在开机时,有的学生喜欢乱按键盘,其中最容易按到小键盘区域的“Del”键,这样就进入了COMS设置状态,有可能会给COMS乱设置,搞些破坏,因此为了防止学生进入,可以给计算机设置COMS口令,为了便于口令记忆,可将学生机的口令设为“USER”。②上机时,教师有时需要下到学生机去进行辅导,这样就会离开服务器或教师机从而让一些学生在其进行不必要的操作,为了保护其安全性,最好将它们设置屏幕保护或直接锁定计算机,但口令需要经常更换。上述就是我在多年来的计算机教学和计算机维护工作中结合实际所总结出的一些经验和技巧,不求自成一家,愿与同仁共勉。

第二篇:小学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自查自评报告

小学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自查自评报告

我校现有教职工15人,学生261人,6个教学班,是板浦镇一所完小,现就按信息技术与装备配置二类标准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对照自查如下:

一、领导重视

本,学校更加细化了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领导小组的职责,各部门通力合作,按要求落实了学校信息技术人员配备。按评估细则(8分)自评(8分)

二、远程教育与城域网

1、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加大现代化教育设备的管理力度,一年来,学校设备完好,各种设备均在教学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安排好多媒体教室,以年级为单位,现代化教育资源为依托,要求每周必须上1节校内公开课,其它的课利用“优质资源”上课第周不少于3节。

3、利用每周星期四的业务学习时间,分别组织各个学科老师收看远程资源中的名师视频上课,并让教师写出听课感受,及时交流,使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4、各班级利用图书室开放时间,让学生通过看书学习新知,并让学生写出观后感,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5、学校制定了对教师应用远程教育及网络资源教学的考核方案,并纳入教师综合考核,这样更加促进了学校现代化教育工作的开展。

按评估细则(30分)自评(28分)

三、装备及实验教学工作

1、常规电教器材方面:

多媒体教学设备两套,CD播放机1台,收录机 2 台,电子琴1 台,彩色电视机 3 台,校园闭路系统一套,dvd 3台,班班通系统套,卫星地面接收系统1套。

2、校园网及计算机教室:

学校于2005年加入了长寿区教育城域网,实现了百兆进教室和办公室,全校共有计算机30台(其中有一台服务器,学校自己购买4台)

3、用房

远教资源接收室一间,课件制作室一间,多媒体教室一间,图书室一间,校园网络总控室一间。

因我校是一所新修的学校,有24个教学班,其它多功能室及设备有些欠缺,以致学校的实验工作开展起来十分困难。但我们通过“班班通”设备,能将实验通过演示的手段,并结合老师自制的教具,做好实验。按评估细则(30分)自评(25分)

四、电教教研工作

1、在学校的领导下,学校运用远程教育、城域网资源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活动10次,包括校级优质课竞赛、学科观摩课等。

2、通过教研,我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多次参加市、区级优质课、说课比赛、电教成果评选,取得了较好的名

次,姚红老师撰写的论文获市级一等奖、李杨老师获二等奖。

按评估细则(22分)自评(22分)

五、培训工作

2007年9月,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班班通”工程实施了。我校对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内容包括ftp服务器、远程教育资源、城域网资源的应用,每期培训的次数超过10次。按评估细则(10分)自评(9分)

六、参加大型活动

本,我校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包括第六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我校20名学生参加;组织参加2008年全国优秀阅读指导课案例评选活动,姚红老师获得较好名次;积极参加重庆市2008年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征文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按评估细则(加分项目20分)自评(12)

综上所述,我校参照省实验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及电教设备评分标准细则,自评总分为92分,加分项目12

第三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

泰州市高港区 信息技术教学 研讨会交流材料

泰州市野徐中心小学孙凤鸣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正处于一个广泛探讨、不断更新与高速发展的阶段,似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模式,各个地方甚至各个学校各自为政,每个学校因条件不同在信息技术课程方面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是我们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课程必将逐步成为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

跨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有一个词汇变得非常抢眼,这个词汇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经被提到了与民族生死存亡相关的至关重要的高度,实践“创新教育”也就成为广大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

笔者在本文中将试图探讨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创新教育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这一舞台,唱出一台创新的好戏。

优越的“舞台”

信息技术课程有它独有的特点——不断更新的资讯、实践性强、富有意想不到的挑战、丰富的多媒体感官刺激等,这一系列极富魅力的因素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决定了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有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计算机中有太多奇妙的东西,在这个领域中,信息以惊人的速度更新,能够极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计算机是 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充满幻想的空间里,学生可以尽情放飞想象的翅膀;计算机是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合作与沟通的主题贯穿始终;计算机世界里充满了声音与色彩的交响、智慧与灵感的碰撞,创新思维的火花随时被激发;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动手操作往往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其他学科无法比拟,信息技术课程与创新教育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互相促进的影响力。

“剧本”的选择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优越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什么“剧目”呢?这是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和相对统一的教材,加上各个学校的硬件与师资条件的差异,各个学校课程的设置都不一样,选择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有的侧重于游戏性与娱乐性软件教学,如“金山画王”,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渗透艺术教书;有的侧重于应用软件教学,如Microsoft office系列,注重技术与应用方面的教学;还有一部分可能随意性很大,没有走上正轨。

笔者认为,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把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至于学生要掌握多少技术层面的东西,应该放在次要的位置,要训练学生用儿童的思维方式来操作计算机,而不要用计算机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基于以上考虑,我认为类似于“金山画王”、“超级小雪”这样优秀的软件应该进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高年级可以将“东方网页王”、“我形我速”等这样比较直观但又有一定深度的多媒体与网页制作工具纳入教学内容。教学的重心应该落在“学有所用”上,即要求学 2 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制作出自己的作品来。

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不宜将计算机语言纳入教学内容(高年级可少量接触html语言),过于抽象,过于枯燥,过于严谨,不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会损害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客观说,现在我们选择“剧本”的余地很小,适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求的优秀软件少之又少,还有待于广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去创造、去开发。

“导演”的策略

有了好的“舞台”与“剧本”,还需要一个优秀的“导演”,才能够演出一台好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法还处于探索阶段,似乎少有可供借鉴的现成经验与模式。这就决定了作为一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求技术过硬之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路子来。

一般认为,创新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中,贯彻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创新性思维和解题能力的教育思想、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经典的创新教育理论认为,创新教育的教学应该遵循问题情境性原则,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要求教师对学生有最大的范例性和融通性。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几点心得,供方家探讨。

1、点到为止

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永远出乎教师的意料,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能招致学生极其厌烦的回应,教师只需要点到为止即可,甚至“心有灵犀不点通”。笔者相信学生自有一套理解计算机的独特方式,有一种与计算机沟通的先天的灵性,其高效性与 3 合理性是成年人所不及的,因此我们绝对不可强迫学生去迎合教师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点到为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未知世界中自由探索,为学生的创新预留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而灌输式的教学则只会束缚学生的想象,扼杀学生创新的火花。

“点到为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对学生的信任,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2、广泛交流

师生的交流非常重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加重要。IT领域是非常强调交流与合作的,信息技术课程中也应该渗透这样的学习模式,教师每一节课的新授时间应该控制在10分钟左右,而学生自由探讨、交流与操作至少需要20分钟的时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习惯,我们要努力创设一种充满了研究氛围的民主的课堂。

相互交流是一种能力,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学会倾听同伴的意见,同时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学生创新性人格的一种培养。

3、充分展示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鼓励,即使是一个很简陋的作品,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该予以肯定,赏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

展示学生的作品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一个目标,是一种鞭策。每一节课都应该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对这个环节产生期待,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

教师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评价一堂信息技术课的优劣,绝对不仅仅是看教师教得如何,更重要得是看学生学得如何,看学生是否能够拿出像样的作品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渗透一种“作品意识”,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正是对这种意识的强化。

4、自由作业

其他学科的作业常常有一题多解,计算机作业也是一样,为了达到某一特定效果或解决某一问题,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操作方法。比如让学生用计算机自制一张课程表,并要求学生对表格进行装饰与美化,不限制工具与格式,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上交一份与众不同的答卷。这样的作业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来说都是可以完成的,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能力的定位。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课也应该有新授课与练习课之分,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与自由创作。

5、为与不为

信息技术课程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意思就是说在进行普及性的教学之外,应该选择一个重点,确立一个主攻方向,创出特色,而不应该求“大而全”。有的学校以网页制作为特色,有的学校以Flash动画制作为特色,有的把重点放在电脑绘画上,集中精力寻求突破。有特色方能有规模,有规模方能有氛围,有氛围方能成气候。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导演”们各有各的手法,各有各的风格,方能百花齐放,好戏连台。

第四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

【摘 要】 现在,北京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正在红红火火地各地开展,如何对待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及怎样实践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现在就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主要阐述了三点见意:一是优越的“舞台”,教师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会如何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二是“剧本”的选择,在教学中应该选择那些软件进行教学,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要找到适合本专业教学的、最理想的教学模式;三是“导演”的策略,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找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培养他们学习的 积极性,使教育得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教学 创新教育 探索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创新教育的信息时代。为了紧跟时代的脚步,我们必须重视应用信息技术教育,特别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对学生的教育尤其重要,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起步越早,受益越高。因此,在学生中推广信息技术教育势在必行,在本文中我将试图探讨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渗透创新教育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育这一舞台,唱出一台创新的好戏。

一、优越的“舞台”

信息技术课程有它独有的特点——不断更新的资迅、实践性强、富有意想不到的挑战、丰富的多媒体感官刺激等,这一系列极富魅力的因素决定了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有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施展才华的空间。

好奇的孩子们的天性,计算机中有太多奇妙的东西,在这个领域中,信息以惊人的速度更新,能够极大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计算机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充满幻想的空间里,学生可以尽情放飞想象的翅膀;计算机是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合作与沟通的主题贯穿始终;计算机世界里充满了声音与色彩的交响、智慧与灵感的碰撞,创

新思维的火花随时被激发;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操作很强的课程,它比以往任何一门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动手操作往往是创新的必要条件。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其他学科无法比拟,信息技术课程与创新教育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互相促进的影响力。

二、“剧本”的选择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优越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演出什么“剧目”呢?这是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课程标准和相对统一的教材,加上各个学校的硬件与师资条件的差异,各个学校课程的设置都不一样,选择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有的侧重于游戏性与娱乐软件教学,如Microsoft office系列,注重技术与应用方面的教学;还有一部分可能随意性很大,没有走上正轨。

我认为,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把重点集中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至于学生要掌握多少技术层面的东西,应该放在次要的位置,要训练学生用儿童的思维方式来操作计算机,而不要用计算机的方式来思考问题。基于以上考虑,我认为类似于“金山画王”、“超级小雪”这样优秀的软件应该进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高年级可以将“东方网页王”、“我形我速”等这样比较直观但又有一定深度的多媒体与网页制作工具纳入教学内容。教学的重心应该落在“学有所用”上,即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制作出自己的作品来。

我认为在小学阶段不宜将计算机语言纳入教学内容,过于抽象,过于枯燥,过于严谨,不符合小学生的思维习惯,会损害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客观的说,现在我们选择“剧本”的余地很小,适合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要求的优秀软件少之又少,还有待于广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去创造、去开发。

三、“导演”的策略

有了好的“舞台”与“剧本”,还需要一个优秀的“导演”,才能够演出一台好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法还处于探索阶段,似乎少有可供借鉴的现成经验与模式。这就决定了一个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求技术过硬之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小学信息教学的路子来。

一般认为教育创新是指在学校教育中,贯彻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创新性思维和解题能力的教育思想、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经典的创新教育理论认为,创新教育的教学应该遵问题情境性原则,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对学生有最大的范例性和融通性。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几点心得,供大家探讨。

1、点到为止

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永远出乎教师贩意料,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能招致学生其厌烦的回应,教师只需要点到为止即可,甚至“心有灵犀一点通”。我认为相信学生自有一套理解计算机的独特方式,有一种与计算机沟通的先天的灵性,其高效性与合理性是成年人所不及的,因此我们绝对不可强迫学生去迎合教师的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点到为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未知世界中自由探索,为学生的创新预留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体验到发现的快乐,而灌输式的教学则只会束缚学生的想象,扼杀学生创新的火花。“点到为止”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对学生的信任,是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2、广泛交流

师生的交流非常重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加重要。IT领域是非常强调交流与合作的,信息技术课程中也应该渗透这样的学习模式,教师每一节课的讲授时间应该控制在10分钟左右,而学生自由探讨、交流与操作至少需要20分钟的时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与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的习惯,我们要努力创设一种充满了研究氛围的民主课堂。

相互交流是一种能力,是未来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要学会倾听,同伴的意见,同时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是对学生创新人格的一种培养。

3、充分展示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的鼓励,即使是一个很简陋的作品,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该予以肯定,赏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

展示学生的作品包括展示其操作过程与最终成果,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是树立一个目标,是一种鞭策。每一节课都应该安排一个固定的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对这个环节产生期待,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

教师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评价一堂信息技术课的优劣,绝对不仅仅是看教师教得如何,更重要得看学生学得如何,看学生是否能够拿出像样的作品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渗透一种“作品意识“,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正是这种意识的强化。

4、自由作业

其他学科的作业常常有一题多解,计算机作业也是一样,为了达到某一问题,也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操作方法。比如让学生用计算机

自制一张课程表,并要求学生对表格进行装饰与美化,不限制工具与格式,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能力的定位。

我认为信息技术课也应该有新授课与练习课之分,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与自由创作。

5、为与不为

信息技术课程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意思就是说在进行普及性的教学之外,应该选择一个重点,确立一个主攻方向,创出特色,而不应该求“大而全”。有的学校以网页制作为特色,有的学校以Flash动画制作为特色,有的把重点放在电脑绘画上,集中精力寻求突破。有特色方能有规模,有规模方能有氛围,有氛围方能成气候。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与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导演”们各有各的手法,各有各的风格,方能百花齐放,好戏连台。

[参考文献]:

[1]李克东《网络教学环境》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2]何克抗《未来21世纪的多媒体网络教育与CAI的研究任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 吴玲达《算机通信原理与技术》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

[4]汪日康《算机局域网络技术与应用》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年8月

[5]陈文昭、詹英编著《网络教育》,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7年7月

[6]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7]南国农《电化教育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

[8]刘永安 网络教育——教育现代发展的必然《教育现代化》1998年4月

2014年3月

第五篇:安庆市公园小学试验课题《信息技术和校本课程应用研究》课题成果公告

安庆市公园小学试验课题《信息技术和校本课程应用研究》课题成果公告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和校本课程应用研究》 课题批准号:教电馆字062921087号

课题类别:中央电教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包含学科小学语文、数学、艺术、环境教育(校自开课程)、信息技术 课题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刘和润中学高级教师安徽省安庆市公园小学校长、书记

正文:

成果简介(应含其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内容与方法: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⑴ 信息技术在经典诗文吟诵中的有效应用语文教研组 ⑵ 信息技术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研究数学教研组 ⑶ 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环境教育)有效整合大队教导处 ⑷ 安庆地方特色戏曲校本课程——黄梅戏艺术组

实验的方法:本课题以实验研究的方法为主,配合以跟踪观察调查、统计、经验总结等方法。在实验研究中,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各科制定的目标和本校本科本年级的实际进行测试,并注意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

社会效益: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于师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在实验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获得了可喜的成绩。

1、教师实绩突出。

⑴、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我校的叶荷英、王娟、胡洁、黄若谷等6名教师参加市区各学科优质课评比均获一等奖,20多名教师多次在全区范围内开设电教公开课,充分发挥了省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⑵、课件设计水平提高。通过实验,我们积累了课件制作的大量经验(详见胡朝晖《CAI﹣多媒体辅助教学浅谈》)。课题组成员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真研究,精心设计,做到求精求美求实效,他们设计的近20个课件在各级评比中多次获奖,其中胡朝晖、方桂香、李卫兵等制作的课件分别获省、市一、二、三等奖。

⑶、理论研究成果喜人。刘和润、张小玲、方桂香、胡朝晖、肖红等15教师撰写的30多篇论文在相关教学会议上交流、发表、获奖。其中叶荷英老师的《鸟儿的侦察报告》发表在《绿色视野》上,肖红老师的论文《搭建生活与作文间的桥梁》发表在《安徽教育论坛》上。

2、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大幅提高。几年来,我校学生参加作文、航舰模、计算机编程竞赛有100多人次获奖。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习作20多篇,在音乐、舞蹈比赛中获奖达数百多人次。2009年,在市计算机竞赛中比赛获团体第二名;其中有两名学生获二等奖,三名学生获三等奖。

3、整体办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也带动我校各项工作的提高。过几年来,我校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家教名校”“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安庆市特色学校”

“安庆市平安校园”“安庆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术价值:

近几年,学校为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校本课程应用研究创造条件。通过研究,开展适应学生发展的课程建设,使信息技术在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为“资源的来源、交流的空间、认知的工具”,探索信息技术和学校课程开发的有效整合途径,提高我校课程建设的层次,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也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进各学科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全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又一次得到快速提升。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生的学习是在情景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情景,就成为这一学习的前提条件。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兴趣的信息资源,再现真实的情景,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良好氛围中自主、积极地学习,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眼界,增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案例1:在教学“体积与容积”时,创设了一个“乌鸦喝水”的情境,配以动画,用动画展示乌鸦喝水的全过程:一块块石子落入瓶中,水面慢慢上升,最后乌鸦喝到了水。接着向学生提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它是怎样做的?为什么放入石子它便喝到了水?学生回答:“因为石子把水挤上来了?”“什么原因使水上来了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来研究的知识”(板书——体积)。学生在动画的刺激下,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体积”这一概念产生浓厚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案例2:在导读《三字经》“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时,孩子一般是会读其音,不懂其意。将这段话编成一个小故事“孟母教子”,通过讲述“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原委,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将作品浅显化、趣味化,并利用多媒体技术,配以演示作品内容,让学生在观看课件的同时理解作品内容。让学生在听故事、看动画的同时,理解故事内容,从而理解作品内容,有效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让他们有什么新的发明创造,而是让其独立思考后去发现,这种发现就是创新,就是创造。尽管他们发现的是前人早已探索实践的经验或总结,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的过程是建立在自身知识、经验、兴趣、爱好基础上的,这种认识具有一定价值,并且经过亲自探究获取的,掌握是相当牢固的。

案例1:信息技术与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促使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包装的学问》一课中,采用信息技术中的图形的移动、闪烁、色彩变化等手段,制作出长方体“磁带盒”课件,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践操作,经过旋转、重叠、平移的动画演示过程,很形象地把磁带盒

不同的包装方法展现出来,同学们看到课件演示过程就明白了,课堂注意力也增强了,教学反馈也很积极,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在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活动实践更能达到教学目标。

案例2:在《游子吟》的网络教学中,指导学生从网络资源中查找诗人、诗歌的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简介,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情况,欣赏flash视频朗诵,它给同学们创设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或放或收,时教时学,时听时诵。古典诗歌网络教学的特色十分突出。营造富有诗情画意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思维集中于所学课文,给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三)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教学模式

教学中的每一个结论都是前人经过长期的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探究过程,探究就是改变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探究是教学的本质。而多媒体网络承载的教学信息是学生接收与加工的对象,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认知客体,因此,构建“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教学模式,能使人人主动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尝试发现,有效地克服学生的认识障碍,启迪学生思维,理解新知,发展能力。

案例1:如教学《挂历的制作》时,让学生分组在课堂上进行电脑排序、选图案等,整个过程各组学生能同心协作,积极发表各自意见和见解,多数小组在舒畅愉快的心境下制作出挂历,并主动对没有完成的小组阐述自己的见解,提出不同的意见,直到挂历制作完成。“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只有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即“确定活动—探索实践—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个性。

案例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整个教学设计围绕“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即情景引入→探索发现→应用创新。首先着力于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实践,利用网络课件建立学生关于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表象,并注意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通过观察、讨论,为计算公式的概括打下了基础。其次着力于分层差异练习,由学生通过网络访问在服务器上的教学课件,进行差异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最后由学生自行在几何画版里小结,并与课件中的小结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了长方体与其它形体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自主地获取求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方法,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和发展。

(四)运用信息技术,归纳检测评估,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学生的知识随着教材内容的讲授逐步积累,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整理,不断归纳,不断检测,像滚雪球一样,把有关的知识沟通起来,促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整体结构快速形成。既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又可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多媒体的集成性、控制性和网络管理系统,既能顺利地将知识归纳概括,使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断由“薄”变“厚”,再由“厚”到“薄”,不断“厚积薄出”,使知识越学越薄,又能对学生的答题情况、正确率进行监控评估,这样学生的运用能力就越用越强,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最终形成一种学习的能力。

案例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单元复习时,先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公式推导用多媒体逐步演示该图形面积、体积公式推导过程,形成网络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叙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公式推导过程,这样学生在看多媒体转动网络图时,就体会到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紧密就像一棵知识“树”。最后设计网络课件的自测题,为了使不同程度学生可作不同的选择,将自测题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辨析题,第二种是操作题,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选择相应的题目。当学生进入独立完成学习检测后,既可通过网络及时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与否、掌握好坏、熟练程度,实现学生最及时的自我反馈,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全班其他同学达到的练习层次和成绩情况,相互激励、促进。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位置,努力争胜,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几何学习活动中去,达到提高学生空间观念的目的。

案例2:在教学《数据告诉我》一课时,运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利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公式计算和数据统计。当自主学完后,让学生在网页形式的汇报表上填写汇报情况并上传,老师则及时收集汇总,组织学生评议,然后师生共同小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在活动中拓展新知、培养思维,体现了“双主”的教学原则。

(五)活用信息技术,延伸知识

学科的学习单单靠课堂的学习是不够的,我们课堂的学习是“为了教而不教”的目的,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中,可以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做好知识的课外延伸,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去认识事物、总结规律。课外的延伸应该与课堂的教学紧密相联系,应该具有一定的扩展性、知识的深层性,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完成课外的延伸作业。

案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给他们布置了两道练习作业:一是设计一张“地球又笑了”的图画,或者写一篇《地球又笑了》的作文。二是搜集资料,出一期《只有一个地球》的手抄报。这两题都要求在电脑中完成,既可以独立完成,又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完成。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又可以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给予他们想象的空间,放飞他们的想象,让他们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创造出心中那广阔的“绿色世界”。

(六)加强工具意识,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

随着信息通迅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库提供了针对性的海量素材,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范围。这就要求学生掌握运

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学会收集、整理、挑选、利用信息资源的方法,并且运用到学习中去。所以在教学时,应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综合化的学习活动,将信息技术知识内容整合进来,使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素养和创新精神得到很好的培养,从而融人到信息社会中去。

案例1:《铺地砖》一课,在学生自学完运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公式计算后,设计了“小小室内设计师”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量一量,算一算你的家有多大面积,想一想,画一画,应如何设计你的家园,并制作出平面设计图和室内房间形状大小的数据统计表。通过这样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发展其主体意识和信息技术的使用意识。

案例2:教《江雪》一课时,让学生联系课文在网上找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学生按各自的兴趣阅读了许多趣味文章,花虫鸟兽、精美图片等,课后学生兴致勃勃,纷纷反映:“上了网络,课堂变大了,老师更多了,知识更有趣了。”这样将信息技术变成学生的认知工具,不仅会实现教学改革上的进步,而且可以真正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改进与完善:

1、健全机构,管理工作日趋制度化;

2、加大投入,注重资源与环境建设;

3、夯实现代教育技术的活动阵地,加大宣传;

4、学、用结合,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

今后的课题研究我们更需要加强学习、实践、总结、交流,并要求实验教师自觉行动,将课题研究活动常态化、自动化,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安庆市公园小学

2010-6-12

下载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装备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成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装备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成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