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增公交车可行性论证报告
庆阳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庆阳城市公交线路优化及新增公交车的
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公共交通的定义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是城市综合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城市功能的重要元素,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更与每个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城市公共交通是实现人流、物流、车流和部分信息载体的空间位移并达到一定目的地的基本手段,是整个城市生活从静态转入动态,完成城市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多种活动的主要保证,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共交通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城市公共交通是指在城市及近郊范围,为方便居民和公众出行,使用各种客运工具的旅客运输体系。狭义的城市公共交通仅指服务于公众出行需要的运输工具。
二、公共交通在城市中的地位与作用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中供公众乘用的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轮渡、汽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和经济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性事业。
1、公共交通是城市的主动脉。城市公共交通作为载客系统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营运方式,把城市的居民点和工作地联系起
来,把生产与生活联系起来,把中心城区与建成区联系起来,为广大乘客的出行提供大众化服务。
2、公共交通是社会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城市公共交通的生产过程是运送对象在空间上的位移,它直接参与和服务于社会各行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是城市经济运转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推动着劳动者与劳动场所、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的结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活的纽带。公共交通联系着城市的千家万户,是市民的人际交往的桥梁,为城乡市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推动着城市的繁荣与进步,不断地提高着市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就使公共交通越来越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桥梁和纽带。
4、公共交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公共交通迎来送往,是城市中公众敏感性较强的服务行业。公交运营服务水平不仅是公交企业的服务意识、行业形象的体现,还是城市社会文化、道德风尚、精神面貌的窗口,与城市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安定休戚相关。能保持正常的运营服务秩序,始终如一地提供规范化服务,对人民生活、社会秩序都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三、公共交通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有序竞争、政策扶持、优先发展的原则,加大投入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为乘客提供安全、方便、迅速、准点、舒适和经济的乘坐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乘客的乘行需求,最大
限度地节约社会活动实践,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保证公共交通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不断扩大。安全、方便、迅速、准点、舒适和经济的乘坐条件,也是国家建设部和交通部对公共交通企业基本任务的具体要求。
四、公共交通企业的性质
城市公共交通把城市的居民社区与中心城区、建成区联系在一起,是城市赖以正常运转的必要公用技术设施,成为社会公众从事各项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纽带,对城市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繁荣、科学文化的进步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共交通是社会服务型的公益企业。
五、庆阳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优化庆阳城市公交线路及新增公交车辆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进城务工人员及上班职工人员日益增多,人员的流动密度和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客运需求与日俱增,再加之城市建设和开发步伐的加快,新建居民小区、学校、大型商场日益增多,市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民营的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无论是运营能力还是结构布局,都严重滞后,给居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优化我市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车辆,是庆阳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庆阳市人民政府文件要求,在认真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对目前民营的庆阳公交进行企业改制,改变发展滞后的庆阳公交现状。新增公交车辆是为了更好地配合我市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建设,解决广大市民的出行方便,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对于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目前城市公交运行现状
我市现有的城市公交企业为一家民营企业,现有公交车165辆,分别运营城市8条线路,即:一路(周祖广场至周庄路口)、二路(周祖广场至陇东学院北门)、三路(市运管局至炼油厂北门)、四路(周祖广场至南高速路口)、五路(市建设局至人寿保险公司)、六路(周祖广场至市建设局)、七路(周祖广场至陇东学院)、八路(城乡公交枢纽站至草滩),实际运行车辆79台公交车(四路、六路停运)。其中除一路、五路、七路运行车辆车况相对比较好以外,其余车辆全部老旧不堪,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要求。此外,一路至八路公交线路虽为多年来运营的老线路及黄金线路,但随着我市城市的不断扩建,城市道路的不断增加,目前现有的公交线路布局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运力需求。
三、优化公交线路及新增公交车的可行性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建居民小区、学校、大型商场、公共场所等不断新建,公共交通将是我市居民出行主要交通工具,居民对公共交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此提出的乘坐要求和乘坐环境越来越高。加之民营的城市公交企业,从人力、财力、公共交通的运力、管理等各方面都远远跟不上这个快速发展崛起的新城市。根据庆阳市人民政府相关会议及文件
要求,对我市民营的公共交通企业进行改革,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优化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车。经我集团公司反复调研、考察论证,拟新增新型天然气公交车68辆,以解决城市居民的乘车方便,优化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车已经是势在必行,其理由如下:
1、符合庆阳市人民政府整体规划的需求。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相关单位、医院、学校、大型商场、车站、公园的新建及整体搬迁全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同时根据城市的整体规划来看,已基本定局。从目前看,老城区的不断扩建和新建,新城区的快速建设和变化,居民小区、大型商场、宾馆、公园、学校、企事业单位都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增居民、上班职工人数越来越多,新区居民、职工、学生等进入老城区、老城区居民、职工、学生进入新城区的客流量全部成倍增加,就现有的城市公交运力,已不能满足现有的群众需求,给旅客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是不争的事实,也不符合市政府的总体发展规划。同时,优化后的一路八路公交覆盖全市东、西、南、北、市中心及四门乡镇所有住宅区、大型商场、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园等,每天平均客流量平均为20万人次。因此,经我们调研、考察、论证急需并增加公交车,方便群众出行、就业和学生上学之需。
2、符合我市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近年来,民营的城市公交企业存在很多问题,职工上访闹事,承包经营者因线路问题打架斗殴,私自停运公交线路,同时民营公
交企业的发展已经处于一个瓶颈阶段,从管理、经营、人力、财力、公共交通的运力等各方面都远远跟不上这个快速发展崛起的新城市。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民生的大局出发,庆阳市人民政府召开会议并形成文件,对目前的民营的公共交通企业进行企业改制,成立新的国有企业公交集团,聘请专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优化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车,这是市政府全面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活力城市、人文魅力城市、黄土生态城市”的重要举措,同时优化公交线路、新增公交,有利于城市公共交通合理利用城市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四、运营方案
(一)车辆类型及数量。根据庆阳市人民政府对民营公共交通企业的改制收购政策,我公司统一订购青年牌、丹东黄海牌天然气公交车68辆。
(二)运营模式。实行公车公营的运营模式。
(三)运营线路。公交运营线路分为4路、6路、11路、12路、14路。
五、拟运营公交线路效益分析
(一)客运成本预算(年计):
1、燃料:68(辆)×350(每天耗油费用)×12(月)×30(天)﹦8568000
2、保险费:10000x68=680000
3、驾驶员工资:110x50000=550000
4、维修:68x20000=1360000
5、管理人员工资:80x50000=4000000
6、其他费用:水、电、暖等6000000 年计成本:21158000
(二)客运收入预算(月计):
67座×票价1元×上座率90%×12个单次×30天x12x68=17713728
(三)利润预算
年计:17713728(年收入)-2115800(年费用)=-3444282 计:68台车辆,每年累计亏损3444282元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窗口,为城市公益事业,承担政府指令性任务,努力为乘客提供安全、方便、迅速、准点、舒适和经济的乘坐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乘客的乘行需求;并不是以经济效应为首要任务,故城市公共交通运营一直处于亏损。而亏损补贴来源于国家及地方财政。
六、线路经营矛盾纠纷排查
庆阳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庆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国有城市公共交通企业,特许经营城市公交线路,线路所有权为国有,所有线路全部覆盖城市中心局域及建成区,按照站点停靠上下乘客,与长途客运线路、出租车之间不存在矛盾纠纷。
六、安全风险评估
庆阳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所提到的优化的公交线路,是经庆阳市人民政府同意、批准后,聘请兰州交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
我集团公司经过多次调研、实地考察、论证后编制完成的优化方案,并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市民的建议、意见。依据社会各界和市民反映的建议、意见,对《优化方案》作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同时报告市政府审查通过。所以,在征求广大市民意见和建议的情况,取得广大市民及庆阳市人民政府的同意,此优化公交线路方案存在风险非常低。
八、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一)主动安全措施
我公司制定安全管理措施三条:
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落实对驾驶人员的管理,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驾驶技能和驾历审查,建立驾驶员档案,签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和聘用合同书。
2、公司成立内部管理人员为稽查员,其职责是对公司所有车辆的安全和服务稽查、纠正违章违规,根据情节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
3、抓好保险、降低风险、对公司每辆参营车第三者责任险必须达到50万元以上,其它险种都应按规定投保。
(二)被动安全措施
公司建立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四条:
1、检查车辆安全措施,落实公司巡查制度,详实检查记录。
2、检查车辆保险,对保险到期车辆及时通知经营者按时续保、对脱保车辆及时通知车队和主管安全生产领导停班停运。
3、对未参加审验,安全技术不达标的车辆强制退出营运市场。
4、按照公司车辆维修保养计划,必须进厂安检、维修、二级维护,合格后方可运营,并打扫车辆卫生。
九、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1、近期目标:
站点覆盖率:老城区:300m站点覆盖率为40%以上,500m; 站点覆盖率为70%以上;新城区:500m站点覆盖率为30%以上,700m站点覆盖率为50%以上;
公交运营速度:25公里/小时以上; 公交车拥有率达到6~7标台/万人。
发展城乡公交,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覆盖率达到100%。
2、中期目标:
站点覆盖率:老城区:300m站点覆盖率为50%以上,500m站点覆盖率为80%以上;新城区:300m站点覆盖率为45%,500m站点覆盖率为70%以上;
公交运营速度:28公里/小时以上; 公交车拥有率达到8~9标台/万人。核心行政村实现城乡公交的村村通。
3、远期目标:
站点覆盖率:老城区:300m站点覆盖率为55%以上,500m站点覆盖率为90%以上;新城区:300m站点覆盖率为55%以上,500m站点覆盖率达到90%;
公交运营速度:30公里/小时以上; 公交车拥有率达到9~10标台/万人。实现村村通工程。
发展BRT系统。
庆阳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2014
年10月8日
第二篇:新增公交车可行性论证报告
关于新增公交车可行性论证报告
城区公交是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承载,是实现“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平安和谐华池”的重要配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县公共交通的不断发展,全县居民对公共交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此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县政府结合我县“红色旅游大县”的功能定位,着力打造“平安华池”,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支持县城重心南移,方便群众,照顾底收入人群出行,对构建我县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客运体系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新增公交的目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及上班职工人员日益增多,人员的流动密度和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客运需求与日俱增。再加之南区开发步伐的加快,车站近期搬迁、安居工程已开始入住,部分单位南移,我县现有的城区公交无论是运营能力还是结构布局,都严重滞后于城镇化发展,给居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发展城区公交,新增公交车辆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县城南区开发建设、解决干部职工和广大居民的出行方便、全面落实“民生工程”的具体体现,对于改善县城交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县城公交运行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公共交通事业,作为一项重
点民生工程来抓。公司现有公交车20辆,分别运营4条线路,即县城—乔河(8KM)、县城—鸭洼(10KM)、职中—花苑小区(5KM)、东苑-医院(6KM)。从近年公交运行来看,为居民提供了安全、方便、舒适、快捷、经济的出行方式,提高了县城和群众生活的品位,增强了幸福感,已成为县城一道绿色的风景线。
三、新增公交车的可行性
随着我县公共交通的不断发展,居民对公共交通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此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我县南区开发和县城南移的战略,经我公司反复考察论证,拟新增公交车14辆,以解决县城职工上下班和城区乘客的乘车方便,新增公交车势在必行,其理由如下:
(一)、符合县政府整体规划的需求。近年来,县城整体南移已是发展定局,相关单位、医院、学校、车站整体搬迁只是时间问题,从目前看,车站即将搬迁,从车站发往西峰、庆城、乔川、城壕、上里塬方向的客运班车近120班次,按每班次20人计算,每天往返县城与车站的人数将达到5000人(次)之多,还有居民往返县城办事、去吴起、南梁方向的旅客,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就现有的城市公交运力,已不能满足现有的群众需求,给旅客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是不争的事实,也不符合县政府的总体发展规划。因此,经我们考察论证急需增加公交车,方便群众出行、就业和学生上学之需。
(二)、符合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县是一个比较边远的山区,东西跨距近20KM,县城处于狭长的沿河两岸,路途长
街道短,沟岔多、人员居住分散,车站与居民居住地距离达15KM之远。县城南区将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车站宾馆的开业、安居工程的入住、南区基础建设的加快,将迎来流动人口的高峰,加之南区开发路远道多,居民小区近期将有400户近2000人入住,所有的城市客运仅靠现有公交和出租,已难以满足县城与南区的人员出行。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民生的大局出发,新增公交车是落实十八大精神,构建“平安华池”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体现。同时新增公交,有利于城区公交客运资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四、运营方案
(一)车辆类型及数量。根据相关产业政策规定,我公司拟统一订购大型中级天然气公交车14辆。
(二)运营模式。实行公车公营两权(经营权、产权)归企,承包经营。
(三)运营线路。公交运营线路分为1路和2路。
1路公交车运营12辆,线路为县医院(始发站)至张湾小区(终点站),途经县医院、供电公司、花苑小区、交警大队、作业区、农机局、林业总场、中心商场、百汇、财政局、老干局、东苑小区、自来水公司、张湾小区。运行线路总长8KM,每5分钟对发一班,循环发车,全程运行20分钟。
2路公交车运营18辆,线路为王峁子台安居工程南端(始发
站)至北苑小区(终点站),途径王峁子台安居工程南端、汽车站、法官培训基地、孙家巷、一中、输油二处华池基地、山根底、润扬国泰小区、供电公司、花苑小区、交警大队、华池作业区(文化广场)、农机局、林业总场、步行街桥、工商局、职中、北苑小区。运行线路总长15KM,每6分钟对发一班,循环发车,全程运行时间30分钟。
五、拟经营班线效益分析
(一)客运成本预算(月计):
1、油品:240(运营里程)×0.35(每公里耗油)×7.4(油价)×28(天)﹦17404.82、保险费:12000/12(个月)=1000(月)
3、税金:790/12(个月)=65.8(月)
4、人员工资:3500(月)
5、修理费:1000(月)
6、不可预见费用:500(月)
月费用成本合计:23470.6
年计成本:23470.6×12(个月)﹦281647.2
(二)客运收入预算(月计):
53座×票价1元×上座率60%×30个单次×28天﹦26712
年计收入:26712×12(个月)﹦320544
(三)利润预算
月计:26712(月收入)-23470.6(月费用)=32414(利润)年计:320544(年收入)-281647.2(年费用)=38896.8(利润)
六、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一)主动安全措施
我公司制定安全管理措施三条:
1、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落实对驾驶人员的管理,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驾驶技能和驾历审查,建立驾驶员档案,签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和聘用合同书。
2、公司成立内部管理人员为稽查员,其职责是对内部车辆的安全和服务稽查、纠正违章违规,根据情节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
3、抓好保险、降低风险、对公司每辆参营车第三者责任险必须达到50万元以上,车上乘客每座投保额不低于50万元,其它险种都应按规定投保。
(二)被动安全措施
公司建立安全生产巡查制度四条:
1、检查车辆安全措施,落实公司巡查制度,详实检查记录。
2、检查车辆保险,对保险到期车辆及时通知经营者按时续保、对脱保车辆及时通知车站和主管安全生产领导停班停运。
3、对未参加审验,安全技术不达标的车辆强制退出营运市场。
4、每15天车辆必须进厂安检、维修、二级维护,合格后方可运营,并打扫车辆卫生。
妥否,望批准!
二0一四年三月二十四日
甘肃陇运三力运输集团华池县有限公司
新增公交车可行性论证报告
甘肃陇运三力运输集团华池县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三月
第三篇:新增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新增专业可行性论证报告
一、专业的社会背景和行业背景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作为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而发展的产业,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目前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每年均有大量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任务,建筑业发展前景广阔。
地处中国的最西部,是向西开放的门户。截止2009年底,总人口达到2158.63万人,近年来的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地的发展。尤其是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工作座谈会的胜利召开,会议将工作提升到了关系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特殊重要战略地位,为确保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扶持及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加快为各民族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的建筑行业也必将迎来快速的大发展时期。
然而,据统计,从事建筑行业的人数达百万,在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约达万人,许多技术岗位是由没有受过专门教育、仅仅经过短期岗位培训的人员占据着,这一现象是制约建筑业发展的瓶颈,是造成建筑质量低劣、建筑事故不断发生的根源。建筑业的产品多数是公共产品,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工程低劣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故影响极坏,甚至影响社会安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迫切需要加快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满足生产一线对建设人才的需要。
从社会发展趋势看,科学技术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出现,将使建设行业的科技水平、生产技术和手段发生重大变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面临的是一个经济全球化、信息国际化、知识产业化、学习终身化的时代,建设行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手段的巨大变化迫使我们必须加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建设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教育本身看,高职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所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目前,高职因起步较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还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的需求。
二、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分析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短缺问题日渐突出。目
前,疆内建筑企业生产一线的专业毕业生很少,即使有一些也不太安心生产一线的工作,加之是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智力流失相当严重,建筑企业生产一线基本留不住本科生;同时,由于本科是一种更加注重理论教学的普通高等教育,其过多的理论在施工现场派不上用场,而动手实践能力的薄弱又让施工企业觉得本科生眼高手低使用起来极不方便。而高职层次的毕业生理论知识够用,比中专生强;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又较本科生优秀,上岗即能顶岗,加之心态正常能安心在一线工作,完全适应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内容要求,对企业而言,也不影响企业资质评定,是层次和类别最理想的学生。
对用人市场的调查统计(多项选择)分析显示,对各种学历层次的需求状况是:研究生10%、本科生42%、大专生34%、高职生39%、中专技校生3%,除本科生以外,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排在了第二位。但培养建筑施工企业中层管理、技术人才的学校本来就不多,有能力培养适应一线工作的高职层毕业生的学校更少。每年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毕业生不足1500人。由于毕业生偏少,许多建筑企业不得不使用本科生或降格使用中专毕业生担任生产一线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中专毕业生在建设行业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面前,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面前已明显感到吃力,并且觉得自学困难,发展后劲不足,不得不返校进修成人大专课程。
因而本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看好。
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设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必要性 从战略的眼光看
地处中国的最西部,地理位置很重要,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维护我国国土完整与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未来相当成一段时间的建筑行业将继续持续发展,建筑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老百姓的贴身利益。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适时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顺应全国及社会经济建设的大浪潮中,为地区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
从现实的角度看
1、顺应建筑市场的需求。目前,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院校在5所左右,其中3所示职业院校,这远远不能满足建筑实际的需要,在专业前期的调研中,发现在的施工企业往往要到内地去招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
2、加快学院专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按照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必须和市场的需求相结合,为了学院的长远发展,在《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的基础上,前后开设了《工程造价》、《安全技术管理》、《工程测量技术》和《建筑工程管理》等专业,为学院专业的调整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为了满足今后建筑市场的需求和拓宽学院的专业面,学院在考虑专业开设的基础上,决定申报《建筑工程技术》,以加快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学院的专业结构。
所以,开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可行的。
四、培养目标的调研
通过对建筑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新弘宇建筑劳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调研分析,我们确立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建筑公路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主要要求有:
1、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协作能力,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知识;
2、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较强的专业知识、技术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具有较扎实的制图与识图、测量、建筑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预算、合同管理等知识;
4、掌握工程材料及制品的技术性能与检验方法,具有常用工程材料检验、使用和保管的能力;
5、能够识读建筑工程施工图;
6、了解建筑施工过程,掌握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标准、安全要求,具有组织施工的能力。
第四篇:可行性论证报告
黑龙江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可行性论证报告
设计题目: 院系名称: 专 业 : 班 级 : 姓 名 : 学 号 : 指导教师 :
1.设计课题要达到的设计目的
2.调研企业的技术信息
3.产品结构的特点与性能要求
4.传动系统方案设计与分析论证
5.制动系统设计与分析论证
6.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篇:可行性论证报告
CC市XX镇ZZ村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
可 行 性 论 证 报 告
XX镇人民政府 2017年6月30日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背景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因素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市场需要预测与销售
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与实施进度劳动组合、管理与运行管护 结论和建议
第一章 项目背景
一、项目背景
(一)政策背景
2013 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要求。随后河南省制定了《河南省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和《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指南》。
2013年3月,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郑州市出台了《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根据《2015-2017年郑州市农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郑州市财政局制定了《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申报指南》。对项目名称、项目实施范围、项目建设内容、申报条件、申报程序、有关要求、上报时间以及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实施方案标准文本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定,为本项目的申报工作提供了依据。
XX镇党委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十分重视,广大群众也表示赞成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为此,经多方论证和考察,CC市最终确定XX镇ZZ村为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二)项目建设意义
ZZ村2017项目建设打造沟域经济带,在2015、2016项目实施的基础上,着重突出第三产业乡村旅游业发展为主,以壮大集体经济为目的,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无造血功能的缺陷,使村集体经济走上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良性道路。不仅可以改变村集体经济都靠帮、靠、要落后的现象,还可以改变村庄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同时,也可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齐头并进,互促共赢。
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也可以实现村庄经济社会永续健康发展,更可以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经验和示范,将大大促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1.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1)宜居
2017项目建设打造沟域经济带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建设美好幸福家园的迫切需要。ZZ村有9个自然村,村民居住分散,不利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集中建设与利用。项目选择在ZZ自然村,顺应了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自来水管网覆盖全村,接水率达到100%,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电力、通讯、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建成覆盖全村、功能齐全、分布合理、管理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2)宜游
沟域经济带打造,将推进CC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打造乡村旅游名片。将使古村落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有利于保护现有的村落格局,保存和开发村落特色,整治民居建筑和村庄环境,充分挖掘村落的文化内涵、景观资源和潜在优势,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本村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环境,以旅游业为载体,通过合理配置旅游资源,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立足乡村文化,依托朝阳沟水库和升达学院CC校区,弘扬地方民俗风情;结合田园观光,发展特色农家乐项目,增添生态旅游休闲设施,提升ZZ村的旅游服务水平。
(3)宜业
沟域经济带打造,有利于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就业。通过沟域经济带项目建设,利用特有的沟域地理条件,在当地1公里长的沟域两侧顺地势打造特色手工作坊、文化展览馆舍、特色小吃等传统作坊群落,引进外来资金发展野外拓展训练、真人CS等娱乐项目,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及娱乐业,为当地居民创业就业拓展渠道,进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使地方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项目建成后,使整个沟域经济基础上集民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经济体。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阻碍因素
一、有利条件
(一)区位优势
ZZ村隶属于CC市XX镇,紧临巩登、郑少洛等五条高速,村境内郑登快速、S237穿村而过,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拟打造沟域位于入村主路东侧,中心村西侧,升达学院西南侧,自然形成的沟域,总长度约1公里,沟域地形复杂多变,生态原始风貌保持完好,自然风光优美,极具开发价值。
(二)具有人口规模支撑
ZZ村辖ZZ、赵家门、范家门等9个自然村,共635户,人口2812人。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CC校区建设用地大部分为ZZ村用地,即将落成的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CC校区可为ZZ村提供就业岗位和带来可观的人流量,项目建成后师生规模达到20000人。依托学院,可为发展打造沟域经济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水利设施
1、水库及水资源丰富
西部紧邻MMM水库,水库部分区域在村域范围内,湖光山色秀丽宜人,水量充足,具有休闲、娱乐活动基础。自西南向东北 有一条天然沟渠,XX中心村西侧有ZZ水库,沟渠及水库即为沟域经济带项目所在。
(四)产业发展有一定特色和潜力
ZZ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经济增长较慢,一产为主,村经济严重依赖于村民外出打工收入,村内产业基础薄弱。依托山区和朝阳沟水库优美环境,第二、三产业具有特色,发展潜力很大。同时依托KKK学院CC校区的建设,能够快速带动村庄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ZZ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外部条件的支撑,为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和特色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保障,将快速带动XXX村的旅游产业发展。
围绕“红色记忆、生态ZZ”的建设目标,村庄规划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村域西南部紧邻朝阳沟水库,可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以“草莓采摘”为代表的体验式农业生态发展取得新成效;KKK学院CC校区建设用地大部分为ZZ村用地,依托学院,可为打造沟域经济带提供人口支撑,为村庄居民提供就业工作岗位,发展餐饮业,住宿业,商业服务业。农业方面:种植核桃、苹果等林果业,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流转,加快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旅游方面:建设村庄红色文化广场,与八路军医院遗址、村域革命烈士墓、窑洞、古井为基础形成一个红色旅游线路;与朝阳沟水库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业呼应,承接来自CC市嵩山-MM水库旅游开发的辐射,实现 7 “秀美、生态、宜居”的生态旅游村。
村庄与自然风景相互依存,ZZ可以从: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田园风光+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全方位一体化打造生态旅游产业。
二、主要阻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该项目建设的主要阻碍因素是村集体无经济收入来源,缺乏资金。项目建设完毕之后,后续管理缺乏资金支持。解决的方案通过ZZ美丽乡村2017项目建设,产业提升,壮大村集体经济,使村集体经济有收入来源,可以实现村集体经济的自我壮大、发展,从而摘掉贫困村的帽子。
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与销售
ZZ现有人口635户2812人,2015年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ZZ村落户后,计划招生人数为20000人,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校区内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计划2018年建成招生。其大学在ZZ自然紧密连通,村北ZZ村主干道连通其南大门,沟域经济带项目紧邻升达学院南门,顺路沿河直下,项目建成后,升达大学20000名学生及其家属将是的ZZ沟域经济带发展的最直接人口支撑来源。
其次,村积极争取上级、外来资金支持,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项目,配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流转土地1080亩,发展高效 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果园采摘、农家乐,目标人群为郑州、CC、新密等打造1小时短期旅游经济圈,配合沟域经济带,更加丰富ZZ乡村旅游项目。
因此,开展ZZ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前景十分广阔,预期效果良好。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与实施进度
一、建设规模和内容
项目为2017年预申请建设内容,总投资规模约XXX万,主要涉及沟域人行步道建设、人行道护栏、道路标识牌设置、明渠连接、沿杀谭沟小品景观整治、民俗文化馆舍建设、文化长廊打造等2个部分,6个项目的建设。项目落成后,将ZZ沟域建设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特色民俗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化经营模式,建成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基地,从而实现该村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相结合的特色村。
二、项目实施方案选择及实施进度
ZZ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经过专家论证,而沟域经济带作为建设试点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展平台作用,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实施方案选择沟域经济带进行打造,基于现有保持完好的地形地貌,稍加修整即可作为旅游观光、游玩、文化体验的绝佳出去。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积极响应了国家脱贫 攻坚战略决策,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项目的实施,定位1小时短程乡村旅游,主要目标面向周边周末短程快捷1小时休闲旅游,通过沟域经济带打造,营造时光回溯活态生产生活体验休闲度假空间,使繁忙的都市人在休闲之余,近距离可以享受到环境优美宁静、富有特色的乡村田园风光体验。本项目建设一年完成。建好湖区产业提升、手工作坊、文化长廊等产业提升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第五章 管理与运行管护
沟域经济带打造项目实施以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为启动引擎,以提高集体、村民收入为目的,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地区发展为目标,使村集体在拥有自主发展能力同时,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形成良好循环式经济发展模式。村集体发展,主要采用“村委+合作社+农户”模式,成立农业合作社,鼓励引导有发展意愿和能力的村民,以资金、土地流转、技术、劳动力等多种形式入股,参与和分享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发展成果,达成村集体、村民共同发展的目的,从而实现带动地区区域发展的目标。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本项目符合国家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与郑州市中心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安排合拍,项目所在地区位优势明显,10 大学建成后人口规模支撑条件优越,基础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项目规划设计科学,布局合理,预期资金投入回报率高,定论充分并切合实际,在项目预期回报方面留有余地,经得起风险的考验。且易于操作,且项目建成后可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项目。建议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并在技术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