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考试第四章内容

时间:2019-05-14 10:4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考试第四章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考试第四章内容》。

第一篇: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考试第四章内容

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考试 第四章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型共20分。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1、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由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A)构成。

A、地方性会计法规

B、地方性经济法规

C、地方性政策法规

D、地方性法律法规

2、《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一经取得,在(C)有效。

A、全省范围内

B、本行业内

C、全国范围内

D、财政系统内

3、一个单位应当设置会计机构还是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专职会计人员,由各单位(A)。

A、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实际需要决定

B、提出设置方案,报税务部门批准

C、提出设置方案,报财政部门批准

D、提出设置方案,报审计部门批准

4、财经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是财经法律关系的(C)。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范围

5、根据法的内容不同来划分,行政诉讼法属于(B)。

A、狭义的法

B、程序法

C、实体法

D、普通法

6、《中华人民共利国会计法》规定,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单位是(D)。

A、全国人大财经委

B、国家税务总局

C、中国人民银行

D、国务院财政部门

7、下列各项中,属于代理记账机构不能办理的业务是(D)。

A、接受委托进行会计核算

B、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C、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

D、接受委托进行社会审计

8、小李出差后将火车票遗失,无法报账,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B)。

A、售票单位开具证明,加盖公章,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B、小李写出详细情况,由会计机构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C、售票单位开具证明,经售票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和单位领导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D、小李写出详细情况,加盖售票单位公章,单位领导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9、按照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要求,各单位会计核算的依据必须是(D)

A、原始凭证

B、会计账簿

C、记账凭证

D、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

10.国家有关规定,单位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的结账日是()

A.当年的 月 日

B.当年的12月31日

C.次年的1月1日

D.次年的1月10日

11.下列哪种做法不是违反税务管理的行为?()

A.未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税务登记

B.未按规定设置账簿

C.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

D.未按规定将其全部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

12.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可以处以0.5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的是:()

A.拒绝税务机关检查

B.逃避税务机关追缴欠税

C.骗取出口退税

D抗税

13.2009年4月10日会计人员在据以登记账簿前发现本月9日收到甲客户支付8000元包装物押金,编制了如下的记账凭证:

借:银行存款 80000

贷:应收账款—甲 80000 对此错误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A.采用划线更正法将原错误凭证中“应收账款-甲”科目更正为“其他应付款—甲”,金额更正为“8000”

B.先填制一张与原凭证内容相同的红字冲销凭证,再填制一张正确的蓝字更正凭证

C.填制一张与原凭证科目相同,金额为多记的72000元的红字调整凭证

D.重新填制一张正确的蓝字凭证,替换原错误凭证

14.原在上海工作持有当地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张华,调入深圳某单位继续从事会计工作,根据相关规定,他应当向原注册登记机构办理()

A.上岗注册登记

B.离岗备案

C.调转登记

D.变更登记

15.甲公司开具了一张收款人为乙公司的支票,乙公司的业务人员利用私刻的乙公司印章将该支票背书转让给丙公司,甲公司开户银行对该支票进行审查后并未发现异常,遂办理了款项划转,后乙公司的业务人员伙同丙公司相关人员侵吞了该款项。根据相关法规,甲单位的开户银行就上述事件()。

A.不承担责任

B.承担对甲公司的赔偿责任

C.承担对乙公司的赔偿责任

D.承担向乙公司业务人员追讨付款的责任

16.甲公司为深圳市一上市公司,委托已建账且会计记录完整的乙公司加工一批应缴消费税的消费品,对于该消费品的应纳消费税应()

A.由甲公司查账征收

B.由甲公司代扣代缴

C.由乙公司代收代缴

D.委托乙公司代征

17.“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这句话体现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内容()

A.参于管理

B.廉洁自律

C.提高技能

D.强化服务

18.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在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中,发现“白条抵库”的现象应采取的做法是()

A.由监交人负责查清处理

B.由接管人员在移交后负责查清处理

C.由移交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负责查清处理

D.由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负责查清处理

19.在整个税收征管中处于核心环节和关键地位的是()

A.税款征收

B.纳税申报

C.税务登记

D.凭证管理

20.税务机关按照()的原则,核发《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其有效期一般为30天,最长不得超过180天。

A.单一证书

B.权责发生制

C.收付实现制

D.一地一证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个题列出的5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类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l、会计法律制度的特点包括(ABCD)

A、强制性

B、标准型

C、普遍适应性

D、预测性

2、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职权的包括(ABC)

A、经济决策权

B、资源配置权

C、经济监督权

D、法人财产权

3、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除出纳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的记账工作外,会计工作岗位设置可以(ABCD)

A、一人一岗

B、一人多岗

C、一岗多人

D、根据本单位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4、关于会计人员办理会计工作交接前的准备工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

A、编制移交清册

B、整理资料、公物,对未了事项和遗留问题写出书面说明

C、已受理但未办理的经济业务不再办理

D、尚未登记的账目不再登记

5、财政部门建立的会计人员管理信息系统,所记录的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人员的信息有(ABCD)

A、基础信息和注册、变更、调转登记情况

B、从事会计工作情况

C、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D、受到奖惩的情况

6、依法设账是指开展经济活动的单位必须按照(BCD)的规定设置和记录会计账簿。

A、单位主管部门文件

B、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C、法律

D、法规

7、会计凭证按照其来源和用途,分为(AD)

A、原始凭证

B、复式记账凭证

C、单式记账凭证

D、记账凭证

8、下列各项中,属于对会计账簿的监督内容主要有(ABCD)

A、是否按规定设置账簿

B、有无伪造、毁灭会计账簿的情况

C、会计账簿的启用、记录是否规范

D、是否涂改、变造会计记录

9、《人民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规定,存款人不得发生的行为包括(ABC)

A、出租银行结算账户

B、出借银行结算账户

C、套取银行信用

D、跨行支付

10、下列各项中,属于一般存款账户可以办理的业务有(BD)

A、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

B、借款转存

C、现金支取

D、借款归还

11.下列各项中,属于变造会计凭证行为的是()。

A.某公司为一客户虚开销货发票一张,并按票面金额的10%收取好处费

B.某业务员将购货发票上的金额50万元,用“消字灵”修改为80万元报账

C.企业某现金出纳将一张报销凭证上的金额7000元涂改为9000元

D.购货部门传来一张购货发票,原金额计算有误,出票单位已作更正并加盖出票单位公章

12.下列关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权利陈述正确的是()。

A.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

B.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

C.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级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迟纳税,但最长不能超过3个月

D.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2年内发现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交互式加算银行的存款利息

13,以下有关会计的法律制度中,属于会计核算类法律制度的有()

A.小企业会计制度资料来源于

B.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C.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D.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14.财务情况说明书是对单位一定会计期间内财务,成本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的书面文字报告。一般公司,企业的财务情况说明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A,资金增减和资金周转情况

B.利润实现和利润分配情况

C.各种财产物资变动情况

D.下一年底盈利预测情况

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对于“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A.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B.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C.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可以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D.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6,中央税属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国家税务局征收管理;地方税属于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同地方税务局征收管理,下列属于中央税的有()

A.消费税

B.关税

C.城市维护建设税

D.增值税

17.以下属于《会计法》对于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禁令的有()

A.不得虚列费用,成本

B。不得伪造原始凭证

C.不得随意改变资产的确认标准

D。不得推迟确认收入

18.以下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有()。

A.增值税

B.关税

C.营业税

D.印花税

19.以下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有()。

A.营业税

B.印花税

C.关税

D.教育费附加

20.职业道德意识包括()。

A.职业心理

B.职业行为

C.职业伦理

D.职业观念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不答、错答不得分也不扣分)

1、法的强制性是以军队、警察、法庭、监狱作为后盾的。对 2、2005年,财政部第26号令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是会计规范性文件 错

3、某学生准备报考注册会计师,并认为只要考试合格就可以从事会计工作。错

4、设置会计账簿的种类和具体要求,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5、原始凭证是对经济业务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凭证。错

6、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应当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7、某国有企业因经营业绩滑坡,无法实现当年利润目标,单位负责人对财务负责人说“我们一定要实现今年的利润目标,既然会计师事务所是我们出钱请的,要他们按我们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错

8、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可以作为中介机构办理支付结算业务。错

9、银行汇票可以用于转账,即使填写了“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也不能用于支取现金。错

10、“账外账”是指不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统一登记核算,而另外私自设置会计账簿进行登记核算的行为。

1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遵守主体。错

12、纳税人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间不需办理纳税申报。错

13、定期定额征收的方式一般适用于无完整考核依据的小型纳税单位。

14、职业道德意识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对事物进行善恶判断所引起的内心体验。错

15、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

16、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行为,也一定是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

17、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包括专业操作能力和操作的创新能力。错

18、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人们的道德品质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19、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包括形势教育和品德教育。错

20、我们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2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共38个,对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的重点、疑点、难点作出解释和指引。()

22.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状况的会计报表。()

23.某国有企业的财务负责人违反会计法的行为是不可以进行行政处罚的。()

24.银行为存款人开立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的,应自开户之日起2个工作日通知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

25.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的“坚持准则”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准则办事。()

26.会计职业道德从内涵上讲,应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会计职业对会计工作的客观要求(客观、公正、公平、可靠、相关、有用等),二是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员的德行(职业良心、职业品质、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作风等)。()

27.增值税专用发票只限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小规模纳税人不得领购使用。()

28.小王取得工科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可以报考中级会计资格。()

29.职工因公出差旅费时所填写的“借款单”、应在职工报销差旅费并结清借款时退还给职工。()

30.违法会计行为是指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反了《会计法》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行为。()

第二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练习题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练习题

1、下列有关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实施保障机制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A、会计职业道德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时,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应当对其是非曲直作出公正裁定 B、会计职业道德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时,缺乏权威机构对其是非曲直明确作出裁定 C、会计法律制度实施保障机制中一般有明确的制裁和处罚条款

D、为保证会计法律制度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保障机制

2、某商业零售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0年3月,该商业零售企业销售商品收入(含增值税)41200元。已知该商业零售企业增值税征收率为3%。该企业3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为(B)。A、1872元 B、1200元 C、1766.04元 D、1248元

3、会计人员的下列行为中,属于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有(C)。A、会计人员李某沉溺于赌博,不爱钻研业务

B、会计机构负责人赵某满足于记账算账,不利用大量而丰富的会计信息参与本单位经营管理 C、会计人员张某挪用公款炒股 D、会计人员小王上班经常迟到早退

4、下列有关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区别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A、会计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B、会计法律制度是成文条例,会计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既有成文的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 C、会计法律制度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会计职业道德只调整会计人员内在有精神世界 D、违反会计法律制度可能受到法律制裁,违反会计职业道德只会受到道德谴责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府采购中采购人权利的是(C)

A、依法确定中标供应商的权利 B、审查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的权利 C、限制外地供应商进入本地区政府采购市场的权利 D、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的权利

6、下列有关道德惩罚与法律惩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A、道德惩罚可以替代法律惩罚 B、法律惩罚可以替代道德惩罚 C、法律惩罚和道德惩罚相互排斥 D、法律惩罚和道德惩罚并行不悖

7、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发票开具要求的是(B)。

A、填写发票使用中文 B、随意拆本使用发票

C、按号码顺序填开发票 D、一次性复写发票的全部联次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府采购中供应商权利的是(A)。

A、排斥其他供应商参与竞争的权利 B、平等地获得政府采购信息的权利 C、平等地取得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的权利 D、要求采购人保守其商业秘密的权利

9、如果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懒”、“惰”、“拖”的不良习惯和作风,说明会计人员没有做到(B)。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办事公道 D、客观公正

10、下列各项中,属于纳税义务人享有的权利是(B)。

A、进行纳税申报 B、申请延期纳税 C、依法缴纳税款 D、办理税务登记

11、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免征增值税的是(A)。

A、销售古旧图书 B、销售电子出版物 C、提供缝纫服务 D、销售农药和化肥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是(A)。

A、某报社记者在该报发表文章的所得 B、某画家从事书画展取得的报酬 C、提供中介服务取得的报酬 D、从事翻译工作取得的报酬

13、下列选项中,属于税收保全措施的是(B)。

A、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扣缴相当于税款的存款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C、拍卖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抵缴税款 D、变卖纳税人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抵缴税款

14、下列各项关于政府采购方式的表述中,属于公开招标方式的是(A)。

A、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机构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竞争,从中择优选择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B、采购人向三家以上潜在的供应商发出询价单,对各供应商一次性报出的价格进行分析比较,按照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C、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通过与多家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经分析比较后从中确定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D、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三家或三家以上特定的供应商参与投标的采购方式

15、下列关于部门单位预算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部门单位预算是总预算的基础 B、部门单位预算由各预算部门和单位编制 C、部门单位预算由其主管部门统一编制 D、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16、《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属于会计法律制度中的(D)。

A、会计规范性文件 B、会计行政法规 C、会计部门规章 D、会计法律

17、下列属于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特别规定是(D)。

A、客观公正 B、诚实守信 C、爱岗敬业 D、独立性

18、下列各项中,属于按照概括法制税目的是(A)。

A、企业所得税 B、资源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19、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负责制定统一的支付结算制度的机构是(A)。A、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B、商业银行 C、政策性银行 D、财政部

20、受托单位按照税务机关核发的代征证书的要求,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向纳税人征收零散税款的税款征收方式是(B)。

A、代扣找缴 B、委托征收 C、定期定额征收 D、代收代缴

多项选择题

21、关于数据电文申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C)。A、通过传真进行纳税申报是数据电文纳税申报的一种方式

B、纳税人采用数据电文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其申报日期为纳税人发出该数据电文的时间

C、纳税人采用数据电子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关资料,并定期书面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D、税务机关收到的纳税人数据电文与报送的书面资料不一致时,应以数据电文为准

22、下列有关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A、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B、会计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他律性 C、会计职业道德既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也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D、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

23、会计职业组织在促进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BCD)。

A、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会员实施惩戒 B、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典型人物宣传

C、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D、对严格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会员予以表彰

24、某企业2010年3月10日进口一批工业品,海关于当日填发了税款缴纳证,关税完税价格40万元,关税税为10%,进口增值税税额和最迟缴纳期限分别是(AC)。

A、进口增值税为7.48万元 B、进口增值税为6.8万元 C、最迟期限为3月24日 D、最迟期限为3月19日

25、下列各项中,属于《预算法》中划分预算职权的原则的有(AC)。

A、统一领导 B、权责结合 C、分级管理 D、各级独立

26、各单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接受有关监督检查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以及有关情况,不得采取的行为包括(ABD)。A、隐匿 B、拒绝 C、举报 D、谎报

27、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下列应税项目可以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有(ABCD)。A、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B、稿酬所得 C、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D、劳务报酬所得

28、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会计监督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CD)。

A、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属于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范畴 B、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C、会计监督可分为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 D、财政部门是会计工作政府监督的实施主体

29、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需要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的事项包括(ABCD)。

A、变更的情况 B、变更的准备工作 C、变更的原因 D、变更的影响

30、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人员办理移交手续前,必须及时做好的相关工作包括(ABCD)。

A、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B、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C、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资料和物品等 D、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材料

31、下列各项中,属于不相容职务的有(ABCD)

A、出纳与会计档案保管 B、经办与业务审批 C、出纳与记账 D、业务审批与记账

32、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ACD)

A、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B、经济预测报告真实、完整 C、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D、会计机构依法履行职责

33、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银行不得受理的业务包括(A D)。A、为单位或个人查询账户情况 B、为单位或个人扣划款项 C、为单位或个人开立账户 D、为单位或个人冻结款项

34、下列关于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

A、可以向本单位按账户管理规定保留的相应账户划拨住房公积金及提租补贴 B、可以向本单位按账户管理规定保留的相应账户划拨工会经费 C、可以办理转账业务 D、业务

35、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通常包括(BC)。A、赔偿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民事责任

36、纳税人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的方法有(ABCD)。

A、纳税人在银行开设税款预储账户,按期提前存入当期应纳税款,并在法定的申报纳税期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和有关资料,由税务机关通知银行划款入库

B、在法定的申报纳税期内,纳税人持有纳税申报表和有关资料以及应付税款等额支票,报送税务机关 C、在法定的申报纳税期内,纳税人使用统一规定的纳税申报特快专递专用信封,将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等有关资料,通过邮政部门寄往税务机关

D、纳税人自行计算、自行填开缴款书并向银行缴纳税款,然后持纳税申报表、缴款书报查联和有关资料,向税务机关办理申报

37、下列各项中,属于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的义务的有(ABCD)。

A、依法接受监督管理 B、不得向采购人行贿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谋取非法利益 C、依法开展代理采购活动并提供良好服务 D、依法发布采购信息

38、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BC)。

A、填写票据时,中文大写金额可以使用简体的“

一、二(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毛、另(或0)*填写

B、填写票据时,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 C、填写票据时,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可以使用繁体字 D、填写票据时,中文大写金额可以使用自造简化字

39、下列各项中,属于对会计违法行为的行政处分的有(ACD)。

A、降级 B、责令整改 C、撤职 D、警告

40、下列各项中,属于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的有(AC)。A、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 B、票据的出票日期可以使用小写填写 C、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 D、中文大写金额数字不能使用繁体字

41、保持独立性是会计职业道德中坚持准则原则的基本要求。(×)

42、编制决算可以总结预算中预算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集中反映当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情况,供国家决策时参考。(√)

43、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只能由会计行业组织对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人员进行惩戒。(×)

44、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包括总则、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六章共52条。(√)

45、财政授权支付是代理银行根据财政部门支付指令,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

46、政府采购中,属于地方预算的政府采购项目,其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确定并公布。(√)

47、根据《预算法》的规定,国家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

48、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申请授权支付的用款限额。(√)

49、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不能无偿取得。(×)50、中央预算支出是指按照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由中央财政承担并列入中央预算的支出。(×)

5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52、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是会计职业道德中客观公正原则的基本要求。(√)

53、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矛以通报,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54、财政直接支付时,预算单位应先按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提出支付申请。(×)。

55、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是从业人员职业行为的基础要素。(√)

56、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指会计人员在完成某一阶段专业学习后,重新接受一定形式的,有组织的知识更新和培训活动。(×)

57、根据《票据法》的规定,票据的交付是指出票人将其签发的票据交付给收款人的行为。(×)

58、自我教育与修养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59、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用于支取现金的支票不能背书转让。(√)60、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单位和个人在同城或规定区域内都可以使用支票。(√)

61、某企业发生有关事项如下:(1)20X9年5月,会计刘某临时离职。因刘某当时正生病住院,无法到场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经会计机构负责人批准,委托会计人员杨某代办交接手续。(2)交接之后,由于财务部门人手紧张、会计杨某兼任稽核固定资产账目登记。(3)20X8年3月,会计机构负责人林某因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1X年5月,林某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4)张某20X5年3月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0X6年12月开始从事会计工作,20X9年10月开始担任该企业会计主管人员,但尚未取得会计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5)张某20X9年以在家看书自学的方式代替参加继续教育,时间达到30小时,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针对事项(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D)。

A、刘某的做法不正确,必须亲自办理交接 B、刘某的做法正确 C、刘某可以委托他人代办交接手续,但应经单位审计机构负责人批准 D、刘某可以委托他人代办交接手续,但应经单位负责人批准(2)、针对事项(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B)。

A、作为会计的杨某既不能兼任稽核,也不能兼任固定资产账目登记 B、作为会计的杨某不能兼任稽核,但可以兼任固定资产账目登记 C、作为会计的杨某可以兼任稽核,但不能兼任固定资产账目登记 D、作为会计的杨某可以兼任稽核和固定资产账目登记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针对事项(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BC)。A、当地财政部门不得同意林某的申请,因为截至2010年3月,林某被吊销从业资格证书尚未满5年 B、当地财政部门不得同意林某的申请,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等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C、林某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 D、林某可以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4)、针对事项(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BCD)。

A、张某可以担任甲公司的会计主管人员 B、张某不可以担任甲公司的会计主管人员 C、属于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该企业并处3000元以上5万以下的罚款

D、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

(5)根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针对事项(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BD)。A、张某的做法符合继续教育规定 B、张某的做法不符合继续教育规定 C、会计人员每年接受培训(面授)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25小时 D、会计人员每年接受培训(面授)的时间累计不得少于24小时

62、振辉机械厂财务部8月15日开出两张票据:一张为面额10000元的支票,用于向甲宾馆支付会议费;另一张为面额200 000元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日为9月5日,用于向乙公司支付材料款,该汇票已经银行承兑。8月20日,甲宾馆向银行提示付款。银行发现该支票为空头支票,遂予以退票,并对振辉机械厂处以1000元罚款。甲宾馆要求振辉机械厂除支付其10000元会议费外,还另需支付其2000元赔偿金。9月5日,乙公司向银行提示付款时,得知振辉机械厂的账户余额不足200 000元。(1)、下列各项中,有关汇票与支票相互区别的表述中,正确的有(BD)。

A、汇票上的收款人名称可以经出票人授权予以补记,支票上的收款人名称,则不能补记 B、汇票的票据权利时效为2年,支票则为6个月 C、汇票可以背书转让,支票不能背书转让

D、汇票有即期汇票与远期汇票,支票则均为见票即付

(2)、下列关于票据的各项表述中,符合规定的有(BCD)。

A、票据的出票日期应使用小写填写 B、票据的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

C、票据的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

D、票据中的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

(3)、银行对支票的出票人处罚的理由有(A)。

A、空头支票 B、超过付款期 C、与预留印鉴不符 D、支付密码不符

(4)对于收到的支票,银行应审核的事项有(ABCD)。

A、该转账支票是否欠缺绝对记载事项 B、是否是支付密码错误的支票 C、是否是签章与预留银行印章不符的支票 D、是否是空头支票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支票的有(AC)。

A、更改签发日期的支票 B、由出票人授权补记金额的支票

C、中文大写金额和阿拉伯数字金额不一致是的支票 D、更改收款单位名称的支票

第三篇: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1、会计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

《会计法》1985-01-21 六届九次通过,自1985-5-1施行,1993-12-29八届五次修正,1999-10-31九届十二次修订,自2000-7-1施行。总规范层次最高最高标准依据

2、会计行政法规:国务院《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企业会计准则

3、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制度 ①会计部门规章:财政部制定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代理记账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②会计规范性文件:国务院财政部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4、地方性会计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

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一)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主管地方

(三)会计人员的管理

财政部门负责会计从业资格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管理、会计人员奖惩、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

(四)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内容:内部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原始记录制度、定额管理、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政收支审批、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三、会计核算

(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真实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经济实质只能关于法律形式要求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要求

(二)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1、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合同或协议除外)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会计资料),且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制度等)的规定 ※伪造—无中生有

变造—用涂改、挖补等手段篡改事实

虚假—以假乱真

(三)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其他事项。

(四)货币的特点: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

在选择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记帐本位币时,须遵守“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原则,且记帐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动

(五)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1、办理本法第十条所列的经济业务事项,必须填制或者取得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最迟不超一个会计结算期。

2、原始凭证的种类:外来的、自制的、统一印制的和认可并自行填制的等

3、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的标准为: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4、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5、单位公章包括:业务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结算专用章等

6、原始凭证记载的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7、记账凭证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编制。

(六)财务会计报告

1、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2、财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报表至少应包括“四表一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表、附注)财务报表的分类:㈠按编报期间:①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包括“三表一注”)②财务报告

㈡按编报主体:①个别②合并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①数据真实②内容完整③计算准确④编报及时 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应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3、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七)会计档案管理

1988年修订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会计档案规定了: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等

会计档案先由会计机构保管1年,期满后移交会计档案机构;未设会计档案机构的由会计机构指定专人继续保管。一般不得外借,特殊时经单位负责人批准,方可查阅或复制原件。会计档案保管:

①永久—财务报告、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②定期—3、5、10、15、25年,保管期限从会计终了后第一天算起

3年:月、季度财务报告;5年: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15年会计凭证账簿,会计移交清册及普通日记账;25年: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会计档案期满销毁:会计档案机构提销毁意见,会同会计机构编销毁清册,由单位负责人批准,两机构共同派人监销;未了的和正在建设的,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立卷。

四、会计监督(1内部和2外部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内部监督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本单位的经济活动 2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4明确)①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②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制约程序应当明确③财产清查的应当明确④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3、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①合法性②有效性③全面性④不相容职务相分离5成本效益原则6适时性

(二)政府监督——外部监督

1、财政部门监督检查的对象是会计行为:⑪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⑫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⑬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5)财政部门有权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监督

2、财政、审计、税务、中国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

3、《会计法》规定,财政部门在对各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时,如发现有重大违法嫌疑的,国务院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可查询有关情况,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应予以支持和配合

(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外部监督

1、社会监督包括:社会中介机构 及单位和个人的检举

2、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范围:出具审计报告;出具验资报告;办理审计业务;其他审计业务

3、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咨询、服务业务

4、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故意出具不当或不实的审计报告的处罚:情节轻的对会计师事务所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5倍罚款;对注册会计师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警告

情节严重的 1)对会计师事务所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暂停其经营业务或者予以撤销2)对注册会计师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暂停其执行业务或者吊销注销会计师证书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1、设立代理记账机构条件:

⑪3名以上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 ⑫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⑬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⑭有健全的代理记账业务规范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2、申请设立除会计师事务所以外的代理记账机构,应当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并领取由财政部统一印制的代理记账许可证书。

3、代理记账业务范围 ⑪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包括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 ⑫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代理记账机构负责人和委托人签名并盖章)⑬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资料⑭委托人委托的其他会计业务。

4、委托人义务:应当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

5、被依法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之日起5年内(含5年)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6、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7、申请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⑪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 ⑫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⑬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8、免试条件:≥中专且2年内

9、证书管理:①上岗注册(90日内)②离岗备案(6个月)③调转登记(继续从事会计工作)④变更登记

同一管辖范围:90日内办理调转登记 2)不同一管辖范围:先办理调出手续,再90日内办理调入手续

10、会计人员继续教育①特点: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②内容: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其他相关的知识与法规③形式:接受培训和自学④方式:面授、函授、录像教学、网络教学等⑤学时要求:每年不得少于24小时

(五)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1、会计专业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中级)和会计员(初级);

2、初、中级取得实行统考,高级取得实行考试+评审

(六)会计工作岗位设置

1、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兼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可以)。

2、会计工作岗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资金核算;往来核算;总账报表;稽核;档案管理等。

3、内部牵制制度是指凡是涉及款项和财物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办理,以起到相互制约作用的一种工作制度。

(七)会计人员回避制度

1、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其他企业不必。

2、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出纳。

(八)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

1、工作交接的意义:①可使会计工作前后衔接 ②可防账目不清、财务混乱 ③是明责的有效措施

2、会计人员办理移交手续前,必须及时做好以下工作: ⑪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⑫尚未登记的帐目,应当登记完毕,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⑬整理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材料 ⑭编制移交清册⑮会计机构负责人移交时,应介绍清楚。

3、必要时主管单位派人会同监交的情况:⑪不能监交(如单位撤并)⑫拖延监交

⑬不已单独监交

4、交接后:⑪移交清册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页数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 ⑫接管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前的帐簿,不得擅自另立帐簿 ⑬移交清册一式三份

5、移交后的责任——移交前由原移交人员承担

(九)总会计师的设置及职责权限

设置

1、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其任职资格、任免程序、职责权限由国务院规定)

2、《会计法》不限制其他单位根据需要设置总会计师

地位 《总会计师条例》规定总会计师是单位领导成员,协助单位负责人工作,直接对单位负责人负责;凡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不能再设置与总会计师职责重叠的副职。(《会计法》中未规定

任职条件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积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

3、务

4、坚持原则、廉洁奉公

5、取得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后,6、主管一个或单位内部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的时间不

7、少于3年

8、要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9、熟悉国家财经纪律、法规、方针和政策,10、掌握现代化管理的有关知识

11、具备

12、本行业的基本业务知识,13、熟悉行业情况,14、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

15、身体健康,16、能胜任本职工作

职责

1、负责组织的工作

2、协助、参与的工作

权限

1、对违法违纪问题的制止和纠正权

2、建健全单位经济核算的组织指

3、对单位财务收支具有审批签署权

4、对本单位会计人员的管理权,包括本单位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继续教育、考核、奖惩等

六、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违返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当承担的后法律后果,也就是对违法者制裁。

行政责任: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为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行政拘留;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而言)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

刑事责任

(二)、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

1、违反会计核算法律规定的10行为:①不设账②私设账③取原始凭证不合法行为④登账不合法行为5)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行为6)向不同者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依据不一致的行为 7)未按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本位币的行为8)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9)未按规定使用单位内部监督或提供不实的资料等10)任用会计人员不合法的行为

2、应承担的法律责任1)责令限期改正(县以上财政部门)2)罚款(单位:3千—5万,直接人员:2千—2万)3)国家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开除等4)情节严重的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5)构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3、伪造、变造会计资料,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应承担的责任:1)通报(县以上财政部门)2)罚款(单位:5千—10万,直接责任人:3千—5万)3)国家工作人员:所在或上级单位或行政监察部门给予撤职、留用查看直至开除4)吊销从业资格证(直接)5)构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4、隐匿或者故意销毁:、①偷税:10%-30%且1-10万或前面偷税后又偷税处<3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5倍罚金②偷税:>30%且>10万,3-7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5倍罚金5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其它人员违反上述行为:1)对违法人员处5千—5万罚款,属国家工作人员的才给予行政处分(降级、撤职、开除)2)构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负责人打击报复及补救措施 1)构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对犯有打击报复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罪的单位负责人,情节恶劣的,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2)尚不构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3)补救措施:恢复其名誉和原有职务、级别

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

1、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现金、票据、信用卡和结算凭证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其主要功能是完成资金从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的转移。

2、支付结算的种类:票据结算和非票据结算

3、支付结算原则:①恪守信用,履约付款②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③银行不垫款;

4、办理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 ①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②按照规定开立、使用账户③签章等应真实,不得伪造、变造④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应当规范。(二)银行结算账户

1、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基本原则:①一个基本存款账户原则②自愿选择原则③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原则④存款保密原则。

2、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以单位名称开立的或个体工商户凭营业执照以字号或经营者姓名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3、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应填开户申请书5 3;变更 5日内通知,2日内报告;撤消 ①被撤并、解散、宣告破产或关闭 ②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的③因迁址需要变更开户银行的④其他原因

4、基本存款帐户:

①概念:指存款人因办理日常转帐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②其存款人:企业法人、非法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军队武警等、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外国驻华机构、个体工商户、居民委员会等,不包括自然人

③使用范围: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以及存款人的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④另外:1)证明文件须正本2)无条件将全部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

5、一般存款帐户: ①概念:存款人因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基本存款帐户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②使用范围:借款转存、归还和的资金收付。可办理现金缴存,但不可支现

6、专用存款帐户:①基本建设基金,更新改造资金,金融机构存放同业资金,政策性房地产开发资金,粮、棉、油收购资金,住房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党团工会;单位备用金,财政预算外资金,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保证金,信托基金,收入汇缴和业务支出资金等 ②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在境内从事证券投资开立的人民币特殊账户和人民币结算帐户也纳入专用存款帐户管理

7、临时存款帐户:①概念:指存款人因临时需要并在规定期限内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②可申请的情况:1)设临时机构2)异地临时经营活动3)注册验资4)境外 ③另外:1)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在验资期间只收不付2)临时存款帐户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2年

8、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以个人名称开立的或邮政储蓄机构办理银行卡业务开立的账户)1)缴纳水电费,归还银行房贷、车贷,信用卡透支消费,证券投资等2)另外:①可在已开立的储蓄帐户中选择并向开户银行申请确认为个人银行结算账户②储蓄帐户仅限于办理现金存取业务,不得办理转帐结算。

9、违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处罚:

存款人:1)开立、撤消:①非经营性的:警告+一千罚款②经营性的:警告+1-3万罚款③构罪追罪;2)使用①非经营性的及变更未在规定期限内通知银行→警告+1000②经营性的→警告+5千-3万罚款;3)伪造、变造、私印开户登记证的: 非经1000,经1-3万

开户银行1)开立:①警告+5-30万罚款②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③情节严重的,人行停其基本存款帐户的核准④构罪追罪;2)使用:类同开立,只是罚款为5千-3万

(三)票据结算

1、种类:即期和远期;自付和委托:同城:银行本票和支票;异地:汇兑和托收承付

2、支票(即期委付同城)

①概念: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的银行在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②分类:现金支票,转账和普通支票(可支现可转帐,但左上角划两条并行线的划线支票仅转帐)

③10内提示付款

④禁止签发空头支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的支票金额>其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存款金额的支票。签发空头支票是一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扰乱金融秩序的违法行为,为法律所禁止。禁止签发与其预留本名的签名式样或印鉴不符的支票。后果:除退票外:银行罚款:票面金额的5%但不低于1000元;出票人赔偿金:票面金额的2%

3、商业汇票①银行承兑汇票 ②商业承兑汇票 ①概念: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②在银行开立存款帐户的法人与其他组织间须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才能使用商业汇票,个人不可以

③承兑是商业汇票特有的制度:见票即付:无需提示承兑;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见票后定期(出票日起1个月内提示承兑):到期日10内,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④记载事项:1)表明“汇票”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名称5)收款人名称6)出票日期7)出票人签章 4、银行汇票(自付即期):出票日起1个月内提示付款,无需承兑 1)概念:由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2)银行汇票可转帐,填明“现金”的可支现。但申请人或收款人为单位的不可支现。

5、银行本票(见票即付,同城,不超过2个月)①概念:由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②特点:两个基本当事人:出票人、收款人①自付证券②分定额(1000,5000,10000,50000)和不定额③银行本票可转让,注明“现金”的只能支现且可作成“委托收款”背书

6、信用卡 ①概念:是指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卡片

②分类及特点:1)按信誉等级分:金卡和普通卡2)按使用对象分为:单位卡(一律不得支取现金;其账户资金一律从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不得交存现金,不得将销货收入的款项存入单位卡账户;不得用于>10万的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款项的结算,不得提取现金)和个人卡3)免息期限≤60天,5%滞纳金:手续费:宾馆餐饮娱乐旅游2 %,其他1%

7、超过付款期限 ①汇票/支票:提示付款时,开户银行可不予受理,但持票人并不丧失对出票人的追索权,出票人仍然应当对持票人承担支付票据的责任。

②本票:不获付款的,在票据权利时效内向出票银行作出说明,并提供本人身份证件或单位证明,可持银行本票向出票银行请求付款。

8、汇兑 ①概念:是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单位和个人均可)②分类及特点:1)分为信汇和电汇,由汇款人选用2)未在银行开立账户的收款人,其转账汇兑款严禁转入储蓄和信用卡账户 3)用于异地。

9、托收承付 ①概念:是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②要点:1)代销、寄销、赊销商品的款项,不得办理托收承付结算2)办理托收须提供的证件:运单、运单副本、邮局包裹回执和其他有效证件3)每笔托收承付结算的起点金额为10000元,新华书店系统为1000元4)承付时分为验单3天和验货10天5)用于异地

10、委托收款 ①概念: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②分类及特点:1)分为邮寄和电报,由收款人选用

2)用于同城或异地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法概述

一、关于税收

1、概念 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根据法律法规,对纳税人强制无偿征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体现国家主权和国家权利。是分配的范畴。

2、作用:①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②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③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④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3、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4、分类:①征税对象:A流转税类(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关税);B所得税类(企业个人);C财产税类(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D资源税类;E行为税类(车辆使用税、车辆购置税、城建税、印花税契税)②征收管理体系:工商税类关税③征收权限:中央税(关税、消费税);地方(营业税、城建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共享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印花税)④计税标准:从价税(增营)、从量税、复合税

二、关于税法

1、概念 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税法分类①功能作用: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②主权国家形式税收管辖权:国内国际和外国税法③税法法律级次: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3、税法构成要素(三个基本要素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①征税人②纳税人③征税对象(课税对象):即对什么征税的问题,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包括实物、货币、行为④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列举法概括法)⑤税率: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包括:A比例税率: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B定额税率(固定税率):一般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如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C超额累进税率:如个人所得税D超率累进税率:如土地增值税⑥计税依据:从价从量复合⑦纳税环节(从生产到消费)⑧纳税期限 企业所得税:月或季终了后15日内预缴,年终了后5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⑨纳税地点⑩减免税:税基式、税率式、税额式11)法律责任

第二节 主要税种

一、增值税《增值税暂行条例》自2009-1-1起施行

1分类: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增值税

2征税范围:①基本规定:A销售货物: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销售不动产为营业税;B应税劳务:加工、修理修配劳务;C进口货物②特殊规定:㈠视同销售:A代销B货物移送(同一县(市)除外)C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库存商品)用于非应税项目(在建工程)、投资、分红、发福利、无偿送人D购买的货物(原材料)用于投资、分红、无偿送人是视同销售,但是用于非应税项目(在建工程)、发福利、毁损、盘亏不是视同销售,而是进项税额转出。

3、混合销售:①同时向一个购买方取得②销售额>50%收增值税,≤50%收营业税

4、兼营非应税劳务:①不同时向一个购买方取得②分得开分收增值税营业税;分不开一并征收增值税

5、关于纳税人的认定:小规模纳税人及一般纳税人① 生产、提供应税劳务及为主的:年应税销售额≤50万② 其他的:年应税销售额≤80万

6、小规模纳税人①只能开普通发票,需换算销售额②征收率:3%

7、增值税税率①:基本税率17%: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还包括运费收入:低税率13%:销售粮油、水煤气、图报志、农(农机零部件除外)肥料、农业产品等

8、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①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17%②进口货物③购免税农业产品(向农业生产者或小规模纳税人购买均可):扣除率13%④扣除率7%:运费+建设基金

9、不可扣的进项税额:①扣除率0%:即为不可扣非、免税项目:非应税、免征项目②购进货物用于福利、受灾、毁损及非正常损失=进项税额转出③纳税人的自用消费品(摩托车、汽车、游艇)④凭证未按规定取得并保存或未注明的⑤凭证未认证通过的(须自开增值税发票之日起90日内认证)⑤不足扣的留下期抵扣

10、增值税的发生时间①销货或应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凭证的当天②进口货物的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11、纳税期限: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1个季度(仅适于小规模纳税人);

12、纳税申报:①每月15日前报上月的②在减、免税期间也应申报③实行查账征收的,经批准可邮寄申报,以寄出地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④未按期报税的,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2000罚款;逾期不改的,可处2000-10000罚款

二、消费税

1、计税方法:从量定额征收、从价定率征收、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征收

2、纳税人:生产委托加工及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

3、税目(14个):烟、酒与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汽车轮胎、小汽车、摩托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

4、税率: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

5、金银首饰钻石在零售环节纳税

6、纳税期限: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1个季度

三、营业税

1、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

2、税目及税率:①交、建、邮、文体3%②金保、服、转无、销不动产5%③娱5%—20%

3、纳税期限: 5日、10日、15日、1个月或1个季度

4、免征:①育养、医疗、殡葬服务、婚介②教育、勤工俭学劳务③农牧业的业务④门票收入(公园的除外)

四、企业所得税2007-3-16十届五次通过,2008-1-1实施

1、纳税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居民企业(管理机构在境内)、非居民企业(管理机构在境外)

2、税率:一般为25%;小型微利企业为20%;未设机构、场所或虽设机构、场所但与机构、场所无实际联系的只有境内所得为10%;国家需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为15%

3、企业所得税的计算:①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扣除额—不扣除额0%—允许弥补的以前亏损②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4、收入总额:①销售货物收入②提供劳务收入③转让财产收入④权益性投资收益 ⑤利息收入⑥租金收入⑦特许权使用费收入⑧接受捐赠收入⑨其他收入

5、不征税收入:①财政拨款②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③政府性基金

6、免税收入:①:国债利息收入②居民企业间权益性投资收益③设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机构、场所有联系的权益性投资收益④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7、准予扣除的项目:①成本②费用③税金(指营业税金及附加,不包括增值税)④损失⑤其他支出

8、不可扣除:①分红②企业所得税税款③税收滞纳金④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⑤非公益性捐赠支出⑥赞助支出⑦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⑧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9、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可扣除

10、允许弥补的以前亏损不得>5年

不可扣除 1分红2企业所得税税款3税收滞纳金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5、非公益性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11、纳税期限:月份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5个月

12、扣除范围和标准:

①合理的工资薪金A②“三项经费(职工福利费A*14%,工会经费A*2%,职工教育经费A*2.5%)③社会保险费(除特殊规定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可扣)④、借款费用(合理可扣,非金融业间借款利息,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⑤汇兑损失(除已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⑥、业务招待费(发生额的60%但最高不得>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⑦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得>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15%,超过部分可结转)⑧环境保护生态恢复专项资金(改变用途,不得扣除)⑨合规的财产保险费可扣⑩租赁费(经营租赁均匀扣除;融资租赁分期扣除)

11)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

五、个人所得税

1、纳税人:①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虽无住所但在中国境内居住期满1年②非居民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期不满1年

2、税目税率:

①工资薪金所得,税率为5%-45%,应纳税额=(每月工资—2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500,5%,0;500-2000,10%,25;2000~5000,15%,125;5千~2万,20%,375;2~4万,25%,1375;4~6万,30%,3375;6~8万,35%,6375;8~10万,40%,10375;>10万,45%,15375】 ②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③劳务报酬,每次收入为X,※X≤4000元,则应纳税额=(X-800)*20%※X>4000元,则应纳税额=X(1-20%)*20%※X>20000元,则应纳税额=X(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X <2万,20%,0; 2-5万,30%,2000;X >5万,40%,,7000】

④稿酬所得(税率20%减征30%为税额式减免),※X≤4000元,则应纳税额=(X-800)*20%*(1-30%)※X>4000元,则应纳税额=X(1-20%)*20%*(1-30%)

⑤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财产转让、利息股息红利、偶然、其他所得:按次征收20%

3、纳税办法:自行申报纳税、代扣代缴

4、年所得>12万的(不包括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在一个纳税在中国境内居住<1年的个人)需申报个税,申报期限在终了后3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第六节

税收征管(《征管法》2002年10月15日施行)

一、税务管理

㈠开业税务登记的内容:①身份证②住所经营地点③注册类型④核算方式⑤行业、经营范围⑥注册资本、投资总额、开户银行及账号⑦经营期限、从业人数、营业执照号码⑧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

㈡提供证件:①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及工商登记表②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③身份证④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⑤法定代表人名单⑥委托代理协议书复印件

㈢税务登记(首要环节)包括:

1开业登记 2变更登记 3停业、复业登记 4注销登记 5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30日内申报 30日内变更 停业期不得超过1年 ①依法终止纳税义务:15日内②住所、经营地变化:30日内③被吊销营业执照:15日内

连续12个月内在同一地累计超过180天的,须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

㈣)税务登记的注意事项:

1、自开立账户之日15日内报告全部账号给主管税务机关

2、定期验证换证

3、须持税务登记证件:①开立银行账户②申请减税、免税、退税③申请办理延期申报、缴纳税款④领购发票⑤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⑥办理停业、歇业及其他有关税务事项

4、须悬挂正本,如遗失,15日内书面报告,并登报声明作废

二、发票的开具和管理

1、发票的特征:合法性、真实性、时效性、共享性、传递性

2、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

3、发票的种类:①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账联、抵扣联、发票联)②普通发票:行业发票及专用发票③专业发票(手写、电脑、定额发票)

4、领购发票凭发票领购簿核准领购。发票限于领购单位和个人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开具;不得拆本、自行扩大使用范围等

5、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

6、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时限:①直接收款为收到销售款或取得销售款凭证的当天②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③赊销和分期付款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五合同的为发出货物的当天④预收货款的为发货当天,超过12个月的为收到预收款或合同约定的收款日当天⑤委托代销的为收到代销清单或全部或部分货款的当天。

三、纳税申报

1、纳税申报报送证件资料:①财务会计报表及其说明材料②与纳税有关的合同、协议书及凭证③税控装置的电子报税资料④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和异地完税凭证⑤境内或境外公证机构出具的有关证明文件⑥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2、纳税申报方式①直接申报②邮寄申报③数据电文方式(电话语音、电子数据、交换网络传输)④简易申报(定期定额)⑤其他申报

四、税款征收

1、原则:①是征税的唯一行政主体②只能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③不得违法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延缓或摊派税款④遵循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⑤征税税款或抵扣查封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时,必须向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或开付抵扣查封的收据或清单⑥税款滞纳金罚款统一由税务机关上缴国库⑦税款优先

2、税款征收方式:①查账征收(比较健全的)②查定征收(生产不固定、税源分散、账册不健全的)③查验征收(零星、分散的高税率产品)④定期定额征收⑤代扣代缴⑥代收代缴⑦委托代征(集贸市场)⑧ 其他方式

3、核定征收(不能完整、准确提供纳税资料的)适用范围及内容: ①按规可不设账的②按规应设而未设账的③擅自毁账或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④虽设账但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⑤未申报及逾期仍不申报的⑥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4、税收代理的特点:①终结性②法定性③自愿性④公正性

5、税收检查的形式包括:重点检查、分类计划检查、集中性检查、临时性检查和专项检查

6、税款征收中的权利和义务:①、权利:A有特殊困难的,可延期,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B纳税人多交的税款(3年内发现的),向税务机关要多交的税款+利息C 当事人两“可以”——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税务机关两“强制”——处罚不服的,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又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又不履行的,税务机关可按《征管法》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②义务:A发生争议时:须交税款/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B欠税款>5万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大额资产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五、税款征收措施:

1、加收滞纳金 按日收万分之五

2、补缴和追征税款①税务机关责任:3年内补缴税款无利息②纳税人责任:≤10万的3年内补缴税款+利息;>10万的5年内补缴税款+利息③偷税、抗税、骗税的不受期限的限制

3、税收保全措施 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①通知银行冻结相当的税款(解冻为1日内)②扣押、查封相当的税款的东西包括:房地产、现金、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和动产:不包括: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算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一处以外的住房)的其他生活用品

4、强制执行措施: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①通知银行扣缴税款②拍卖或变卖相当的税款的东西

5、出境清税,结清应纳税款或提供担保

6、欠税公告 媒体、期刊、网络等公告

六、违反《征管法》法律责任

1、未按规定期限申报变更注销税务登记证:①责令限期改正,可处<2000的罚款②情节严重的,处2000-1万的罚款

2、未按规定使用或转借涂改伪造税务登记证的①处2000-1万的罚款②情节严重的,处1万-5万的罚款

3、虚报计税依据的:责令限期改正,可处<50000的罚款

4、不申报行为 税款+滞纳金+0.5-5倍的罚款

5、偷、逃税行为::①偷税罪最低标准:偷税数额占应纳税的比例>10%且数额>1万 ②逃税罪最低标准:逃税数额>1万,不构罪的:税款+滞纳金+0.5-5倍的罚款:构罪的:(未处理的按累计数计算)

6、①偷税:10%-30%且1-10万或前面偷税后又偷税处<3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5倍罚金②偷税:>30%且>10万,3-7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5倍罚金

7、骗税行为::①税务机关可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A不构罪的:税款+滞纳金+1-5倍的罚款;B构罪的数额较大的处<5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5倍罚金;C数额巨大的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1-5倍罚金;D数额特别巨大的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1-5倍罚金或没收财产

8、抗税行为:①不构罪的:同骗税行为②构罪的:类同偷税行为

9、欠税行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①税款+0.5-5倍的罚款②最长期限不得>15日

10、扣缴义务人保管不当①责令限期改正,可处<2000的罚款②情节严重的,处2000-5000的罚款

11、扣缴义务人不执行扣缴义务 税款+0.5-3倍的罚款

12、违反检查的行为①责令改正,可处<10000罚款②情节严重的,处1万-5万的罚款

13、非法印制的行为:①发票A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B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C并处1万-5万的罚款D构罪追究;②增值税发票A个人的:a、<3年有期、拘役或管制,并处2-20万罚金b、较大的3-10年有期,并处5-50万罚金c、巨大的>10年有期或无期,并处5-50万罚金或没收财产d、特巨大的,严重破坏经济秩序,处无期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B单位的:单位处罚金,责任人员接受制裁

14、伪造等用以骗税的发票:①<3年有期、拘役或管制,并处2-20万罚金②巨大的3-7年有期,并处5-50万罚金③较巨大的>7年有期或无期,并处5-50万罚金或没收财产

15、未按规定领购开具取得保管发票及检查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1万以下罚款

第四章 财政法律制度

一、预算法律制度

指国家经过法定程序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预算关系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

1、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预算法》:是我国第一部财政法律;是财政法律制度的核心;1994-3-22,1995-1-1。·《预算法实施条例》:1995-11-22,预算化施行的同年颁布,是预算法有关规定的具体和细化

2、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在一定期间内预订的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进行财政分配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分配、调控和监督的职能。其原则: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性。·预算收入:采用税收等形式

·预算支出:用于经济建设和国防、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社会福利等各项事业。(1)国家预算的作用:财力保证、调节制约、反映监督。(2)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一级政权,一级财政原则):中央预算;省级预算;地市级预算;县市级预算;乡镇级预算;

(3)国家预算的构成:·按政府层次不同分:①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给予补助的数额)②地方预算(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给予补助的数额)③总预算(政府的财政汇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所属下级政府的总预算汇编而成,财政部门编制)④部门单位预算(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是一项综合预算;2000年进行国家预算综合编制)

3、预算管理的职权(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权责结合的原则)

(1)各级人民代表大的职权:①全国人大:审查和批准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撤销全人大及常委会关于预算、决算不适当的决议。②县级以上地方各人大:审查和批准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执行情况的报告;改变或撤销本级预算不适当的决议和命令。③乡、镇的人大:审查和批准本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撤销本级预算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2)全国人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①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②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调整方案③审查和批准中央和地方决算④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⑤撤销省人大及委员会制定的…

(3)各级政府的职权:①国务院: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向全人大作关于预算草案的报告;将各级预算汇总后报全人大常委会备案;组织预算的执行;决定预算费的动用;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监督预算执行;改变或撤销各级预算的不适当决议;向全人大及常委会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向本级人大作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将下一级政府报送备案的预算汇总后报本级人大常委会备案;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类同国务院,只是管理范围缩小到本级和下一级)③民族乡、镇政府的职权——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向本级人大作关于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组织本级预算的执行;决定本级预算费的动用;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向本级人大报告本级预算的执行情况。

(4)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职权:①国务院财政部门:具体编制中央预算、决算草案;具体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提出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具体编制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定期向国务院报告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情况。②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具体组织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提出本级预算预备费动用方案;具体编制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定期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本级总预算的执行情况。(5)各部门的职权:编制本部门预算、决算草案;组织和监督本部门预算的执行;定期向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6)各单位的职权:编制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按规定上缴预算收入,安排预算支出,并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4、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

(1)预算收入分为: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范围:税收收入、依规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其他收入

(2)预算支出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地方预算支出

范围:经济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国家管理费用;国防支出; 各项补贴;其他支出等。

5、预算组织的程序(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和调整)①编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按照复式预算编制,分为政府公共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编制依据应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收支预测进行编制。* 预算采取公历年制,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草案的审查:全国人大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

②审批——中央预算由全人大审批,地方政府预算由本级人大审批。* 各级预算批准后要及时向上一级政府备案;最后国务院将预算汇总后,报全人大常委会备案。

*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政府,对下一级报送备案的预算,认为有不当之处的,当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

* 预算批准后,应及时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

③执行——由本级政府组织执行,具体工作由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

④调整——指批准后的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的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在预算执行中,因上级政府反还或给予补助而引起的预算收支变化,不属于预算调整。各级政府对必须进行的预算调整,应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未经批准,不得调整预算。

6、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是预算管理的最终环节,包括决算报告、文字说明。* 编制决算草案的具体事项,由国务院财政部门部署。

* 各部门的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审核。

* 国务院财政部门编制中央决算草案,报国务院审定后,由国务院提请全人大常委会审批。*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决算草案,报本级政府审定,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批。* 乡、镇政府编制本级决算草案,提请本级人大审批。

7、预决算的监督(分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府专门机构的监督)

·权力机关的监督——全人大及常委会对中央和地方预算、决算监督;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及常委会对本级和下级进行监督;乡、镇人大对本级进行监督。·各级政府的监督——各级政府监督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下级政府应定期向上级政府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 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负责监督本级各部门及所属单位预算执行,并向本级和上级政府财政部门报告。

* 各级政府审计部门对本级各部门、各单位和下级政府的预算执行、决算实行审计 监督。

二、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1、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构成:①《政府采购法》:是政府采购的基本法律依据。2002-6-29颁布,2003-1-1实施②政府采购部门规章:《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投标管理办法》③政府采购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2、政府采购的概念: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采购,是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用等。

①主体范围:即采购人,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注:不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集体企业)

②资金范围: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以及与财政资金相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

③采购对象:货物(原材料、燃料、设备、产品等)、工程(建设工程)、服务

④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布;属中央预算的采购,由国务院确定并公布;属地方预算的采购,由省、自治区政府或其授权机构确定并公布。

3、政府采购的原则(三公一诚):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原则、诚实信用

4、政府采购的功能:①节约财政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②强化宏观调控③活跃市场经济④推进反腐倡廉⑤保护民族产业。

5、政府采购的执行模式:①集中采购:由政府设立的职能机构统一为其政府机构提供采购服务的一种形式。(集中采购必需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②分散采购:各预算单位自行开展采购活动的一种形式。

6、政府采购的当事人:①采购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②供应商: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自然人。(要求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记录)③采购代理机构:具备条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而依法拥有政府采购代理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

7、采购人的权利:①自行选择采购代理机构②要求采购代理机构遵守委托协议约定③审查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的权利④依法确定中标供应商的权利⑤签订采购合同并参与对供应商履约验收⑥特殊情况下提出特殊要求的权利⑦其他合法权利

义务①遵守政府采购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②接受和配合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③尊重供应商的正当合法权益④遵守采购代理机构工作秩序⑤在规定时间内与中标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⑥在指定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政府采购信息招标结果⑦依法大幅供应商的询问和质疑⑧保存反映每项采购活动的采购文件⑨其他法定义务

8、供应商的权利:①平等取得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的权利②平等获得政府采购信息的权利③自主平等参加政府采购竞争的权利④就政府采购活动事项提出询问质疑和投诉的权利⑤⑥自主平等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的权利⑦监督政府采购依法开展公开公正进行的权利⑧其他合法权利

义务①遵守政府采购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②按规定接受供应商资格审查,客观真实反映自身情况③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满足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的正当要求④投标中标后,按规定程序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并严格履行合同义务⑤其他法定义务

9、采购代理机构的义务和责任①依法开展采购代理活动并提供良好服务②依法发布采购信息③依法接受监督管理④不得向采购人行贿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谋取非法利益⑤其他法定义务和责任。

10、政府采购方式:①公开招标: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从中择优选择。是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从招标文件发出到截止不得少于20日)②邀请招标:以投标邀请书邀请三家或三家以上特定供应商参与投标(具有特殊性;采用公开招标费用太大)③竞争性谈判:采购人或代理机构与不少于3家供应商谈判(招标后没有投标;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招标时间不能满足紧急需求;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④单一来源: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发生不可预见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采购。⑤询价:只考虑价格因素,向3家以上供应商发出询价单(适用于货物规格、标准单一,现货货源充足且价格变动幅度比较小的采购项目。)

11、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①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的部门(不得设置集中采购机构,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②采购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③审计和监督机关应当对政府采购进行审计监督④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政府采购中的违法行为,有权控告和检举。

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收缴和支付的制度,由于其核心是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对现金进行集中管理,所以又称国库单一账户制度。

1、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以财政国库存款账户为核心的各类财政性资金账户的集合,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收入、支付、存储及资金清算活动均在该账户体系运行。由商业银行管理监督 构成:

①国库单一账户:财政部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并与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进行清算,实现支付,所有财政资金在支付行为实际发生前均保存在国库单一账户。

②零余额账户:包括财政部门在代理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和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在代理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每次发生财政资金支付行为时,先由代理银行将实际应支付的款项垫付给收款人,每日终了后再由代理银行与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划转代理银行已垫付资金。营业笔支付额5000万以上,应及时与国库单一账户核算。(注:财政部门零余额账户,主要用于财政直接支付与国库单一账户支出核算;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主要用于授权支付和清算。)

③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是财政部门在代理银行开设的,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收入和支出,并对预算外资金日常收支进行清算。

④小额现金户:主要为了零星开支的小额支付。⑤特设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单位的特殊专项支出活动,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2、财政收入收缴方式①直接缴库:直接将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②集中汇款: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3、财政收入收缴程序:直接缴库程序和集中汇缴程序

4、财政支出类型: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

5、财政支付方式:①财政直接支付: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包括工资支出、购买支出以及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②财政授权支付:由预算单位根据财政授权支付。包括未实行财政支付的购买支出和零星支出。

6、财政支付程序:财政直接支付程序、财政授权支付程序

7、年终结余资金:在预算内,按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当年尚未运用并按有关规定应留存预算单位继续使用的资金,为预算结余资金(由财政部门核定)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

第一节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1、职业道德的概念①狭义的: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②广义的: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本质表现①是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体,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②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与职业活动的要求密切相关③调节职业活动形成的各种职业关系(从业人员之间、职业与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手段

2、职业道德的特征①职业性②实践性③继承性

3、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①爱岗敬业(是基础,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②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职业道德的精髓)③办事公道④服务群众(核心)⑤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

4、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特征: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活动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①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②具有相对稳定性③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特征:强制性,较多关注公众利益

5、会计职业道德的功能:指导、评价、教化功能

6、会计职业道德的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①作用上相互补充②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③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④实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制度保障

2、会计职业道德的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①性质不同(会计法律制度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主依自觉性+社会舆论+良心等,具有很强的自律性)②作用范围不同(※会计法律制度侧重调整外在行为和结果,会计职业道德既调整外在行为,又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一定违反会计法律制度;但违反会计法律制度,则一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③表现形式不同(会计法律制度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成文的规定;会计职业道德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它依靠社会舆论+道德教育+传统习俗+道德评价来实现。)④实施保障机制不同(会计法律制度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会计职业道德既有国家法律的相应要求,又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

第二节 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1、爱岗敬业: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最基本要求,首要要求首要标准)①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②严肃认真,一丝不苟③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2、诚实守信:精髓①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②实事求是,如实反映③保密守信,不为利益所诱惑④执业谨慎,信誉至上(注册会计师行业)

3、廉洁自律(试金石、最高境界):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奠定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②公私分明、不贪不占※廉洁自律的天敌是“贪”和“欲” ※廉洁自律是维护会计职业声望的

4、客观公正①依法办事②实事求是,不偏不倚③保持独立性

5、坚持准则①熟悉准则②遵循准则③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

6、提高技能①具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②具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7、参与管理①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基础②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8、强化服务①强化服务意识②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第三节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1、概念:是指为了促使会计人员正确地履行会计职能而对其施行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道德教育活动(包括:潜在的、上岗前的、在岗的)。

2、内容:A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B规范教育C示警教育

3途径:①岗前职业道德教育②岗位职业道德继续教育

4、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环节:①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知(首要环节)②培养高深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③树立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核心内容)④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重要环节,终极目标)

5、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①不断自省②提倡慎独精神③虚心向先进人物学习第四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财政部门的推动组织:①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③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④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执法检查相结合⑤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人员表彰奖励制度相结合

2会计职业组织建立自律机制3单位约束4社会各界齐抓共管5社会舆论监督

第四篇:201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部分

201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这是会计信息质量的()。

A.重要性要求

B.可比性要求

C.相关性要求

D.明晰性要求

【解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比性原则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部门规章的是()。

A.《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B.《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C.《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D.《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解析】会计部门规章是根据《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属于会计规章。选项A属于会计行政法规;选项B、D属于会计规范性文件。

3.如实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的前提是()。

A.设置会计科目

B.建立账册

C.填制会计凭证

D.编制会计报表

【解析】依法建立账册是如实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的前提。各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及时提供合法、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4.会计专业职务是区别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技术等级,会计专业职务分为()。

A.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会计师、会计员

B.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会计员

C.总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

D.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

【解析】会计专业职务是区别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技术等级,可以分为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其中高级会计师为高级职务,会计师为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为初级职务。

5.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终了后,可暂由会计部门保管()。

A.1年

B.3年

C.5年

D.10年

【解析】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由单位会计部门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

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1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

6.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作出准予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内向申请人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A.5日

B.20日

C.15日

D.10日

【解析】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作出准予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人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7.申请设立除会计师事务所以外的代理记账机构,应当经所在地的()批准。

A.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B.县级以上财政部门

C.省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省级以上财政部门

【解析】申请设立除会计师事务所以外的代理记账机构,应当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并领取由财政部统一印制的代理记账许可证书。

8.对于在考试期间有违纪行为的,由会计考试管理机构吊销其已取得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由发证机关收回其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内不得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解析】对于伪造学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资历证明,或者在考试期间有相关违纪

行为的,会计考试管理机构吊销其已取得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由发证机关收回其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2年内不得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9.对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可以由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视违法性质、情节及危害程度,在责令限期整改的同时,对单位并处()的罚款。

A.2 000元及以下

B.2 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C.2 000元以上2万以下

D.3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42条规定,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3 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公司出纳王某于2006年2月10日签发了一张转账支票,下列转账支票上.日期填写正确的是()。

A.贰零零陆年贰月拾日

B.贰零零陆年零贰月壹拾日

C.贰零零陆年零贰月零壹拾日

D.贰零零陆年贰月壹拾日

【解析】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为防止变造票据的出票日期,在填写

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和壹拾、贰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面加“壹”。2006年2月10日的正确写法为“贰零零陆年零贰

月零壹拾日”

11.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中资金收付及现金的支取,应通过()办理。

A.一般存款账户

B.基本存款账户

C.专用存款账户

D.临时存款账户

【解析】基本存款账户是指存款人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而开立的银行结算

账户,是存款人的主办账户。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及其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应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

12.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银行汇票的付款人为()。

A.汇票申请人

B.汇票的背书人

C.汇票的持有人

D.出票银行

【解析】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汇票的出票银行为银行汇票的付款人。

13.签发商业汇票必须记载的事项不包括()。

A.签发票据的原因或用途

B.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C.出票日期

D.出票人签章

【解析】签发商业汇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表明“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

票”的字样,无条件支付的委托,确定的金额,付款人名称,收款人名称,出票日期,出票人签章。欠缺记载上列事项之一的,商业汇票无效。

14.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应当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A.之日起30日内

B.次日起30日内

C.之日起3个月内

D.次日起3个月内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

当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含临时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为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范围的是()。

A.为一般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小规模纳税人

B.从事工业、手工业生产向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的小规模纳税人

C.从事商业批发向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的小规模纳税人

D.从事商业零售烟、酒、食品、服装、鞋帽、化妆品等消费品的小规模纳税人

【解析】为小规模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范围包括:①从事工业、手工业生

产向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的小规模纳税人;②从事商业批发向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的小规模纳税人;③为一般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小规模纳税人。

16.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采用()申报纳税方式。

A.直接申报

B.邮寄申报

C.数据电文申报

D.简易申报

【解析】纳税申报方式主要包括直接申报、邮寄申报、数据电文申报等。除上述方

式外。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纳税方式。

17.对于经营品种比较单一,经营地点、时间和商品来源不固定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的税款征收方式是()。

A.查账征收

B.查定征收

C.查验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

【解析】查验征收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应税商品,通过检查数量,按市场一般销

售单价计算其销售收入并据以征税的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比较单一,经营地点、时间和商品来源不固定的纳税单位

18.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奉献社会

B.爱岗敬业

C.服务群众

D诚实守信 【解析】服务群众是职业道德的核心,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精髓,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

19.某企业在其银行存款不足10 000元的情况下,向业务单位开出一张15 000元的转账支票,银行可对其处以()元的罚款。

A.1 000

B.300

C.750

D.500

【解析】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签发空头支票或者签章与其预留的签章不

符的支票,不以骗取财物为目的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处以票面金额5%但不低于1 000元的罚款。由于15 000×5%=750(元)<1 000元,所以银行可依对其处以1 000元罚款。

20.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天内,填写注册登记表,并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所在单位出具的从事会计工作的证明,向单位所在地或所属部门、系统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

A.30

B.60

C.90

D.120

【解析】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90日内,填写注册登

记表,并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所在单位出具的从事会计工作的证明,向单位所在地或所属部门、系统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

第五篇:会计资格考试 财经法规汇总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一、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1.会计法律制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会计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它是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2.会计关系,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

二、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会计法律制度的三个层次:(多选)

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一)会计法律

1.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

2.包括内容:《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1)《会计法》(单选)

我国的会计法律是1985年通过的,经过1993年第一次修订,现行的《会计法》1999年l0月31日第二次修订,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会计法在会计法律体系中的地位(2)《注册会计师法》——了解

我国早在1986年,国务院就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但是当时还不是法律也没有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审议,是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发布的;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于1994年1月1日开始实施。《注册会计师法》是规范注册会计师及其行业行为规范的最高准则。

(二)会计行政法规(重点)(单选)

1.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并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

2.会计行政法规的制定依据是《会计法》。

3.包括内容: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

(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单选,多选)

1.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包括会计部门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注意:答题时要注意题目问的是属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还是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

2.会计部门规章,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的程序,由财政部制定,并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的形式予以公布的制度办法。

包括内容:《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26号令)、《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10号令)《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33号令)等。补充:《代理记账管理办法》(27号令)

3.会计规范性文件,是指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即国务院财政部门以文件形式印发的制度办法。包括内容:(注意多选)

《企业会计准则第l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及其应用指南 《企业会计制度》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小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适用范围:(单选,多选,判断)

(1)《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小企业和金融保险企业之外的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所有企业。

(2)《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各类金融企业,包括银行(含信用社)、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8个)

(3)《小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是指不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符合《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界定的小企业,不包括以个人独资及合伙形式设立的小企业。

(4)《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适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的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

注意:在会计法律体系中,法律效力是依次减弱的,除单位会计制度和地方性会计法规以外,就是会计规范性文件法律效力最低。

第二节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划分会计工作管理权限的制度。

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单位会计工作管理

一、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05.06.07年单选)(2011年注意单选)总原则: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统一领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分级管理)。

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这一规定体现了财政部门与其他政府管理部门在管理会计事务中的相互协作、配合的关系。

注意: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的区别 财政部门履行的会计行政管理职能主要有:

(一)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注意单选题、多选题)《会计法第八条》规定:

1.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制定并公布。

2.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提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只有总后勤部可以制定,其他容易成为迷惑选项

(二)会计市场管理

了解一下会计市场的概念:会计市场是指会计资源市场,是对会计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的运行机制。它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会计资源的流动、流向、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另一方面又可以被看作是会计资源与其他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会计市场的管理包括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直接影响到市场秩序,关系国家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

链接:8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会计市场准入管理、运行管理、退出管理(多选)

1.会计市场准入管理,是指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取得及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等所进行的条件设定。这是对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准入要求,由我国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进行管理。要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国家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由我国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进行管理。(单、判)

提示: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得实行考试制度,会计从业资格证实行上岗注册、调转登记、离岗备案制度。2.会计市场的运行管理,是指财政部门对获准进入会计市场的机构和人员,是否遵守各项法律法规,依据相关准则、制度和规范执行业务的过程及结果所进行的监督和检查。会计市场的运行管理是会计市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示】对于获准进入会计市场的机构和人员是否持续符合相关的资格和条件,也属于会计市场运行管理的范畴。从事社会审计的人员必须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我国实行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考试成绩合格并从事审计工作两年以上的人员,才可以申请成为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必须加入会计师事务所。

3.会计市场的退出管理,是指财政部门对在执业过程中有违反《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行为的机构和个人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资格,强制其退出会计市场。此外,除会计师事务所以外,代理记账机构应当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并取得由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代理记账许可证书。这些机构和人员应持续符合相关资格条件,并主动接受监督检查;不符合相应条件时,原审批机关可以撤回行政许可。

(三)会计专业人才评价(注意多选题)

职称考试:针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所设置的评价机制

会计专业人才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阶梯式的会计专业人才评价机制,包括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人才评价机制和会计行业领军人才的培养、评价等。【提示】财政部和地方财政部门对先进会计工作者的表彰奖励也属于会计人才评价的范畴。

(四)会计监督检查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加强会计监督检查。包括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这里专指政府监督来讲 财政部门(政府监督主体)对会计市场的监督检查主要包括 1.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对自我监督的再监督

2.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检查——对社会监督的再监督 3.对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督、指导

二、会计工作的自律管理——行业自律,自己管理自己 两项内容:协会,学会(了解)

(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依据《注册会计师法》和《社会团体登记条例》的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团体法人,是中国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组织,成立于1988年11月 2.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3.会员——只有注册会计师才能也必须成为中注协会员 4.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 5.理事会下设13个专门委员会

(二)中国会计学会

1.创建时间——1980年。

2.财政部所属的社会组织。

3.学会的三大特征——学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

三、单位会计工作管理——单位会计工作由谁来管,出了问题找谁?(08单选10年判断,2011作为单选题准备)

(一)单位负责人要组织、管理好本单位的会计工作

1.单位负责人的概念: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具体那些人可以称之为单位负责人

(1)法定代表人(针对法人企业):国有工业企业的厂长(经理)(因为没有股东会),公司制企业的董事长,国家机关最高行政官员(例: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针对非法人企业):代表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

2.单位负责人的职责 《会计法》规定:

(1)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2)单位负责人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3)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由所在单位具体负责——单位会计人员归谁管理

单位应当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会计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第三节 会计核算

一、总体要求

(一)会计核算依据

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

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

(1)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其具体要求是,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取得合法、可靠的凭证,并据此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形成符合质量标准的会计资料。(2)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

(二)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这是《会计法》对会计资料所作的基本要求。

1.依法建账的要求

会计账簿是会计核算的载体。建账是如实记录和反映经济活动情况的重要前提。依法建账是建账的最基本要求。《会计法》第三条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这是各单位应当遵循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要按照要求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不具备建账条件的,应实行代理记账。

(2)设置会计账簿的种类和具体要求,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3)各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应当统一核算,不得违反规定私设会计账簿进行登记、核算。各单位要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其他辅助性账簿。

2.会计资料的要求

(1)会计资料的生成和提供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目前用于规范会计资料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主要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

(2)会计资料: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的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多选)(3)会计资料最基本的质量要求:真实性,完整性

(4)生成和提供虚假会计资料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

【链接1】伪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是指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前提编造不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无中生有(10、02判断题)

【链接2】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是指用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真实内容,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篡改事实

【链接3】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①是指通过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其他会计资料或(依据虚假)②篡改财务会计报告上的真实数据,使财务会计报告不真实、不完整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借以误导、欺骗会计资料使用者的行为。——以假乱真。3.会计核算的内容

会计核算的内容:经济业务事项

一类是经济业务:与外部交换行为;如:产品销售。

一类是经济事项: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事件。如:计提折旧。

具体包括的内容:(10、06、05、03多选,直接考大标题,按六要素去记忆,重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结合《会计基础第九章进行学习》

款项是指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那些存款地点和用途与库存现金及银行存款不同,但可以视为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货币资金。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信用卡存款以及在途货币资金。注意:备用金也属于款项

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和其他债券等。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存货、固定资产(《会计基础》相关章节)(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如购买的债券等)等;

债务——单位承担的偿付义务。包括各种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等。

(4)资本、基金的增减——所有者权益

基金主要是指机关、事业单位某些特定用途的资金,如事业发展基金、集体福利基金、后备基金、修购基金等。资本、基金的增减都会引起单位资金的变化,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及时办理手续,进行核算。(5)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

收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单位资产(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对机关、事业单位来讲,是指经费的拨入。

费用:生产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耗费。对机关、事业单位来讲,是指经费的支出。与一定期间相联系的(按期结转)

成本:是指对象化的费用,即以产品为对象计算分配的费用(不按期间只按对象去结转)

收入、费用、成本是单位资金运用的直接表现,是计算和判断单位经营成果及其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结合《会计基础》利润的形成和分配去理解 表现为(盈利)(亏损)

(7)其他事项——在有关会计制度中未列出的一些新出现的会计事项。【提示】按照会计六要素的顺序记忆 4.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

用电子计算机软件生成的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

二、会计凭证的规定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凭证。会计凭证按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原始凭证——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

(一)原始凭证

1.内容——想象一张发票上都记载什么 ①原始凭证名称;

②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日期 ③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

④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单价、金额等);

⑤填制单位签章;

⑥有关人员签章;⑦凭证附件。(陷阱:科目、记账符号)2.原始凭证取得的填制要求

一是办理经济业务事项时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 二是填制或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及时送交会计机构,否则就是违法行为。【提示】对于“及时”的时间期限,一般理解为是一个会计结算期。

3.审核

《会计法》第十四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4.错误的更正(2010简答、综合、2008综合;2007综合;2006综合、单选、判断;2005综合;2004单选;2003综合;2002单选、判断;2001综合、单选)

(1)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注意:是不得涂改,不是不得更正)

(2)记载内容有误,应当由开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工作须由原始凭证出具单位进行,并在更正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3)金额错误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出具单位重开;(陷阱:是金额不是单价)

(4)开具单位应依法开具准确无误的原始凭证;对填制有误的原始凭证,负有更正和重新开具的法律义务,不得拒绝。

5.原始凭证的保管

(1)对于数量过多的原始凭证,可以单独装订保管。

(2)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因特殊原因需要使用原始凭证时,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制。(陷阱:单位负责人)向外单位提供的原始凭证复制件,应当在专设的登记簿上登记,并由提供人员和收取人员共同签名或者盖章。(陷阱:档案保管人员)

(3)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当取得原开出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来凭证的号码、金额和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如果确实无法取得证明的,如火车、轮船、飞机票等凭证,由当事人写出详细情况,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经办单位理解为本单位)(4)企业和其他组织的原始凭证保管期限一般为15年。

(二)记账凭证(10年、01年单选)

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凭证。记账凭证必须根据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进行编制。——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10单选)1.内容(与原始凭证作比较)

(1)填制凭证的日期;(2)凭证的名称和编号;(3)经济业务摘要;

(4)应记会计科目、方向及金额;(5)记账符号;(6)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7)填制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印章。

除部分转账业务以及结账、更正错误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并注明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一张原始凭证所列的支出需要由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负担时,应当由保存该原始凭证的单位开具原始凭证分割单给其他应负担的单位。

2.编制

(1)记账凭证编制必须以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为依据;

(2)作为记账凭证编制依据的必须是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

三、会计账簿

(一)会计账簿的种类(2004、2001年多选)各单位应当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包括: 1.总账——订本账。2.明细账——活页账。

3.日记账(现金,银行)——订本账。

4.其他辅助账簿。——在实际会计实务中,主要包括各种租借设备、物资的辅助登记或有关应收、应付款项的备查簿(主要针对应收、应付票据的备查),担保、抵押备查簿等。

(二)会计账簿的登记

对于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法》规定了以下基本要求: 1.依据经过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是基本的会计记账规则,是保证会计账簿记录质量的重要环节。2.登记会计账簿必须按照记账规则进行。登记会计账簿的基本规则如下:

(1)会计账簿应当按照连续编号的页码顺序登记;

(2)会计账簿记录发生错误或隔页、缺号、跳行的,应当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办法更正,并有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注意:《会计基础》提到的是由会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链接】错账更正的方法: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

跳行隔页的更正方法:红色墨水划对角线注销,或注明此页空白或此行空白的字样。注意都别忘了盖章。3.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其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也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4.禁止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

(三)账目核对(2005、2001简答;2004多选;

10、08年单选)

账目核对也称对账,是保证会计账簿记录质量的重要程序。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账目核对要做到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表相符。【注意】会计基础没有账表相符。

1.账实相符。账实相符是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实有数核对相符的简称。2.账证相符。账证相符是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有关内容核对相符的简称。3.账账相符。账账相符是会计账簿之间对应记录核对相符的简称。(1)总账各账户之间的核对;(试算平衡)(2)总账与明细账之间的核对;(平行登记)(3)总账与日记账之间的核对;(平行登记)

(4)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账与保管部门、使用部门的有关财产物资明细账之间的核对。4.账表相符。账表相符是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有关内容核对相符的简称。

(四)结账

各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定期结账,不得提前或者延迟。结账日为公历的每年12月31日,半、季度和月度结账日分别为公历每半年、每季、每月的最后一天。

四、财务会计报告的规定

(一)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1.概念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和其他单位向有关各方面及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其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2.构成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要求:财务情况说明书(2008、2005、2003多选)【注意】凭证、账簿、计划、审计报告都不属于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3.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4.财务情况说明书,是对单位一定会计期间内财务、成本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的书面文字报告,也是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财务情况说明书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2006多选)(1)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2)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3)资金增减和周转情况。

(4)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项。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对包括编制依据、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

1.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依据——必须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2.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应当符合法定要求。(1)编制要求

各单位应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

1)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2)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3)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但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

4)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一般不得相互抵消;

5)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2)提供对象

各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按照规定的对象,向本单位、本单位的有关财务关系人(如投资者、债权人等)以及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如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提供,以便于有关的财务关系人及政府部门及时了解经营和业务活动情况,据此做出相关决策。(3)提供期限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半、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至少应当按年编制财务报表。

3.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应当一致。(2006、2003、2001判断)4.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依据、编制要求、提供对象、提供期限等具体要求,由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三)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2010、2008、单选;2007单选;2005单选;2004综合、单选、多选;2003多选;2002、2001单选,重点是签章和责任主体)

1.各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有关财务会计报告提供期限的规定,及时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

2.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次编定页码、加具封面,装订成册,加盖公章。封面上应当注明:单位名称、单位统一代码、组织形式、地址、报表所属或季度或月份、报出日期,并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还须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重点)3.单位负责人是单位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责任主体,必须保证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完整。4.财务会计报告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随同财务会计报告一并提供。由注册会计师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这是保证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有效利用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手段。

五、会计档案管理的规定

(一)《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2010、2007、2006、2004多选;2005、2003、2002单选)会计档案包括:

1.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2.会计账簿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账,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

3.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文字说明,其他财务报告;

4.其他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注意:各单位的财务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属于文书档案,不属于会计档案。

(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要求

1.会计档案的妥善保管(2008、2006综合;2005多选)

(1)会计档案由单位会计机构负责整理归档,并保管一年期满后,移交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继续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提示】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2)单位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原件;(3)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2.会计档案保管的期限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l0年、l5年和25年5类。(10、07单选;04、03判断)保管期限从会计终了后第一天算起。(06、07判断)(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3.会计档案应当按规定程序销毁(08、07、06综合;05多选;03综合;02单选;01综合、判断)

(1)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应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提出销毁意见,会同会计机构共同鉴定,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由单位档案管理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2)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正在项目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不得销毁。

六、其他规定

(一)会计的规定

1.《会计法》规定,会计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二)记账本位币的规定

《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2010、2005、2004、2002判断,2001单选)。

(三)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法》第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并将变更的原因、情况及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四)会计文字记录的规定

1.会计记录文字应当使用中文

《会计法》规定,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根据这一规定,在我国境内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会计记录文字都必须使用中文。

2.民族自治地方和在我国境内的外国组织可以同时使用另外一种文字

《会计法》规定,会计记录在使用中文的前提下,可以同时使用民族自治地区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我国境内的外国经济组织的会计记录,在使用中文的前提下,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使用中文是强制性的,使用其他通用文字是备选性的。

(五)财产清查的规定(2007多选、判断)

1.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之前,必须进行财产清查,并对账实不符等问题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2.财产清查制度,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全面或部分地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点和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债权债务进行清查核实的一种制度。第四节 会计监督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包括单位内部监督、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和以政府财政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监督。(08、05、04、02多选;03判断)分清监督主体和层次高低:

单位内部监督——内部监督——层次最低

社会监督——外部监督——对单位内部监督的再监督

政府监督——外部监督——层次最高——对单位和社会监督的再监督

一、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概念: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指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

《会计法》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作出的规定,主要包括:(1)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

(2)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3)进行财产清查;

(4)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

(一)主体和对象

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

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组织实施,对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承担最终责任。(08判断;04单选、判断;02判断;01单选)

(二)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10、08、07多选)《会计法》规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内部牵制制度防止舞弊】(06、05、04、03、02判断)

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防止吃回扣,暗箱操作】【陷阱,重大投资由单位负责人决定】

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查什么,什么时间查,怎么查】 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三)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权

1.依法开展会计核算和监督。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2008、2001判断)

2.对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和财产物资实施监督。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二、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

(一)概念

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主要是指财政部门代表国家对单位和单位中相关人员的会计行为实施的监督检查,以及对发现的违法会计行为实施的行政处罚,是一种外部监督。

(二)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的主体和对象

主体:

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工作行使监督权,对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04、03、02单选)

2.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和权限,可以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07多选)

对象:

1.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检查的对象是会计行为,并对发现的有违法会计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实施行政处罚。2.违法会计行为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行为。

『正确答案』ABCD

(三)财政部门会计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07简答;06、05、04多选;

10、02单选)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的下列事项实施监督:

(1)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具体包括:是否依法设账;所设的账簿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账外账等。(2)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3)各单位的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4)各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2006判断;2001单选)

(5)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进行检查。财政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进行再监督。

【提示】没有对“税”的监督

(四)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的要求

三、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一)概念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对委托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的审计、鉴证的一种监督制度。此外,单位和个人检举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也属于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范畴。1.注册会计师 2.会计师事务所 3.注册会计师协会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区别:

1.职责和作用不同 2.独立性不同

3.接受审计的自愿程度不同 4.审计标准不同

5.审计的时间不同

注册会计师审计 内部审计

职责和作用 对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审计结果只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只作为本部门、本单位相关者负责; 改进经营管理的参考,不对外公开;

目标是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目标是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改善治理流程的有效公允性做出评价 性,帮助企业实现其目标

独立性 完全独立于被审计单位 受本部门、本单位直接领导,独立性较弱。接受审计的委托人可自由选择会计师事务单位内部的组织必须接受内部审计人员的监督 自愿程度 审计标准 所

国家法律法规与具有高度公众以本单位经营目标、控制要求、规章制度为标准

定期或不定期审计,时间比较灵活 性的审计行业规范

审计的时间 定期审计,每年一次

(三)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

1.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承办下列审计业务:(1)审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

(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3)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2.承办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1)设计会计制度;(2)担任会计顾问;(3)代理纳税申报;(4)代理记账;

(5)办理投资评估、资产评估和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有关业务;(6)提供会计咨询、税务咨询和管理咨询;

(7)代理申请工商注册登记,协助拟订合同、章程和其他业务文件;(8)培训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人员;(9)其他的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

(四)委托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规范

(1)委托单位应当如实地向注册会计师提供相关的会计资料。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或者不当的审计报告。(体现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2)任何人不得干扰注册会计师独立开展审计业务。

(3)财政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有监督的责任。《注册会计师法》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依法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指导。”——省级以上

第五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会计机构——各单位办理会计事务的职能机构(一般单位的会计室、会计科、财务科)

会计人员——直接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

(一)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 1.根据业务需要设置会计机构

各单位是否设置会计机构,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来决定,即各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会计业务的繁简情况决定是否设置会计机构。考虑如下因素:

(1)单位规模的大小;

(2)经济业务和财务收支的繁简;

(3)经营管理的要求。

2.不设置会计机构的应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任职资格 1.概念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是指在一个单位内具体负责会计工作的中层领导人员。设置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

未设置会计机构(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负责人:被指定为会计主管人员的人 【提示】注意区分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2.任职资格(10、07、06单选)

《会计法》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从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或工作经历

(三)会计人员回避制度(注意综合题)

回避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执法或者执法的公正性,对可能影响其公正性的执法或者执业人员实行职务回避和业务回避的一种制度。1.范围: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即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任用会计人员应当实行回避制度。2.内容:(非常重要)

(1)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担任出纳工作。

【提示】直系亲属包括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父母,子女)、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兄弟姐妹)以及近姻亲关系。

血缘关系图

二、代理记账

(一)概念 代理记账,是指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社会中介机构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办理会计业务。【注意】代理记账不能是个人,个人可以做兼职会计,但是不能代理记账。

《代理记账管理办法》内容:代理记账机构设置的条件、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代理记账机构与委托人的关系、代理记账人员应遵循的道德规则。

(二)申请设立代理记账机构的条件

申请设立除会计师事务所以外的代理记账机构,应当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审批机关)批准,并领取由财政部统一印制的代理记账许可证书。

设立代理记账机构,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3名以上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

(2)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3)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4)有健全的代理记账业务规范和财务会计管理制度。

(三)代理记账业务范围(10、07、05多选)

1.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包括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代理记账机构为委托人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经代理记账机构负责人和委托人签名并盖章后,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外提供。3.向税务机构提供税务资料。4.委托人委托的其他会计业务。

(四)委托人的义务

1.对本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填制或者取得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始凭证。2.应当配备专人负责日常货币收支和保管。

3.及时向代理记账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

4.对于代理记账机构退回的要求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更正、补充的原始凭证,应当及时予以更正、补充。

(五)代理记账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义务

1.按照委托合同办理代理记账业务,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保密。

3.对委托人示意要求做出的会计处理,提供不实会计资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要求的,应当拒绝。

4.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应当予以解释。

(六)法律责任

1.代理记账机构对其专职从业人员和兼职从业人员的业务活动承担责任。

2.代理记账机构违反本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造成委托人会计核算混乱、损害国家和委托人利益,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委托人故意向代理记账机构隐瞒真实情况或者委托人会同代理记账机构共同提供不真实会计资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会计从业资格

(一)概念

会计从业资格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06多选选项;05单选)

(二)适用范围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适用范围:

1.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2.出纳; 3.稽核; 4.资本、基金核算;

5.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 6.工资、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 7.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 8.总账;

9.财务会计报告编制; 10.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

【链接】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提示】档案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不需要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三)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

1.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实行考试制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并公布。2.会计从业资格报名条件:——没有学历和工作经历的要求(1)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2)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3)具备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3.会计从业资格部分考试科目免试条件。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下同)会计类专业学历(或学位)的,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含2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会计类专业包括:会计学、会计电算化、注册会计师专门化、审计学、财务管理、理财学。(陷阱:货币银行学)

(四)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管理(10、07、06、05、03单选,10多选)1.上岗注册登记。

持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应当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90日内,办理注册登记。2.离岗备案。

持证人员离开会计工作岗位超过6个月的,应当向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备案。3.调转登记。

持证人员调转工作单位,且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应当按规定要求办理调转登记----90日内。

4.变更登记。

持证人员的学历或学位、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等发生变更应向所属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从业档案信息变更登记。

(五)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概念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指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持续接受一定形式的、有组织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和保持其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

(1)针对性,即针对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解决实际问题;(2)适应性,即联系实际工作需要,学以致用;

(3)灵活性,即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具有灵活性。3.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10多选)(1)会计理论与实务(2)财务、会计法规制度(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4)其他相关的知识与法规

4.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接受培训学时要求。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包括接受培训和自学两种。

会计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每年参加继续教育不得少于24小时。(10、06、05、04、03、02单选)

四、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一)会计专业职务

会计专业职务,是区别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技术等级。

会计专业职务分为高级会计师(高级职务)、会计师(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初级职务)。(10、08、07、05、04、03多选;01简答,4分)

(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1.初、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级别、科目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三个级别。初级、中级会计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高级会计师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制度。

初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一年内一次通过

中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两年为一个周期,单科成绩滚动计算 高级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成绩合格证在全国范围内3年有效。2.初、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了解 助理——要求高中以上学历

中级——大专5年;本科4年;双学士或研究生2年,硕士1年,博士0年 3.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的规定——了解

五、会计工作岗位设置

(一)设置会计工作岗位的基本原则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出了以下示范性的要求: 1.根据本单位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2.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根据规定,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可以登记固定资产。(10、08多选;07多选、判断;

10、06综合、多选;05、04、03多选;02、01综合)

3.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要有计划地进行轮岗,以促进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二)主要会计工作岗位(10、07、06多选)

(1)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有关制度的规定,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分为:总会计师(或行使总会计师职权)岗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岗位;出纳岗位;稽核岗位;资本、基金核算岗位;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岗位;工资核算、成本核算、财务成果核算岗位;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岗位;总账岗位;对外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岗位;会计电算化岗位;会计档案管理岗位。

(2)对于会计档案管理岗位,在会计档案正式移交之前,属于会计岗位;正式移交档案管理部门之后,不再属于会计岗位。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管理会计档案,不属于会计岗位。医院门诊收费员、住院处收费员、药房收费员、药品库房记账员、商场收款(银)员所从事的工作,均不属于会计岗位。单位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政府审计工作也不属于会计岗位。

六、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原则:交接清楚,分清责任,谁的责任谁承担

会计工作交接,是指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因故离职时,与接替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的一种工作程序。

(一)交接范围

1.临时离职或因病不能工作、需要接替或代理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或单位负责人必须指定专人接替或者代理,并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06、01综合)

2.临时离职或因病不能工作的会计人员恢复工作时,应当与接替或代理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3.移交人员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办理移交手续的,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由移交人委托他人代办交接,但委托人应当对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二)交接的基本程序 1.交接前的准备工作。

(1)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当填制完毕。

(2)尚未登记的账目应当登记完毕,结出余额,并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经办人印章。(3)整理好应该移交的各项资料,对未了事项和遗留问题要写出书面说明材料。(4)编制移交清册,列明应该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公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簿、发票、文件、其他会计资料和物品等内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从事该项工作的移交人员应在移交清册上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数据盘、磁带等内容。

(5)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移交时,应将财务会计工作、重大财务收支问题和会计人员等情况等向接替人员介绍清楚。

2.按照移交清册逐项移交

接管人员应认真按照移交清册逐项点收。具体要求是:

(1)现金要根据会计账簿记录余额进行当面点交,不得短缺,接替人员发现不一致或“白条抵库”现象时,移交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负责查清处理。(06单选;05综合)

(2)有价证券的数量要与会计账簿记录一致,有价证券面额与发行价不一致时,按照会计账簿余额交接。(3)所有会计资料必须完整无缺。如有短缺,必须查明原因,并在移交清册中加以说明,由移交人负责。(4)银行存款账户余额要与银行对账单核对相符,如有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各种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账户余额,要与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相符; 对重要实物要实地盘点

对余额较大的往来账户要与往来单位、个人核对。

(5)公章、收据、空白支票、发票、科目印章以及其他物品等必须交接清楚。

(6)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交接双方应在电子计算机上对有关数据进行实际操作,确认有关数字正确无误后,方可交接。

3.专人负责监交。对监交的具体要求是:

(1)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10、05综合;01单选)(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08.07综合;02判断;

10、01单选)主管部门派人会同监交的情况:

①所属单位负责人不能监交。如因单位撤并而办理交接手续等;

②所属单位负责人不能尽快监交。如主管单位责成所属单位撤换不合格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所属单位负责人却以种种借口拖延不办交接手续时,主管单位就应派人督促会同监交等;

③不宜由所属单位负责人单独监交,而需要主管单位会同监交。如所属单位负责人与办理交接手续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有矛盾,交接时需要主管单位派人会同监交,以防可能发生单位负责人借机刁难等。④主管单位认为交接中存在某种问题需要派人监交时,也可派人会同监交。4.交接后的有关事项。

(1)会计工作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和监交人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并应在移交清册上注明:单位名称,交接日期,交接双方和监交人的职务、姓名,移交清册页数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意见等。

(2)接管人员应继续使用移交前的账簿,不得擅自另立账簿,以保证会计记录前后衔接,内容完整。(3)移交清册一般应填制一式三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存档一份。

(三)交接人员的责任(10、08、05、02综合;07、04、01判断)

交接工作完成后,移交人员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在其经办会计工作期间内发生的,应当对这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即便接替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没有发现所接会计资料在真实性、完整性方面的问题,如事后发现仍应由原移交人员负责,原移交人员不应以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1.出纳接替会计核算和会计档案保管工作不正确。根据规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出纳与会计自行办理会计交接手续不正确。根据规定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

3.不正确。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交接工作完成后,移交人员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在其经办会计工作期间内发生的,应当对这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原移交人员不应以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第六节 法律责任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也就是对违法者的制裁。《会计法》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形式

二、违反《会计法》的法律责任形式

(一)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因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不履行行政上的义务而产生的责任。《会计法》规定的行政责任有两种形式,即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01.02判断)

1.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主体基于一般行政管理职权,对其认为其违反行政法上的强制性义务、违反行政管理程序的行政管理相对人所实施的一种行政制裁措施。(1)规定行政处罚的目的(了解)(2)具体规定:

①行政处罚主要分为六种: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此外还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如通报)。(10单)【提示】《会计法》中涉及的行政处罚形式只有通报、罚款和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②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10单)③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④当事人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或者是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或者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⑤行政机关在做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做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有关权利;当事人有权陈述和申辩。

⑥行政处罚决定依法做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2.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应承担的一种行政法律责任,是行政机关对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或者过失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所实施的法律制裁。

行政处分的形式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6项)等。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的联系和区别——(了解)(1)共同之处

①同属具体行政行为;

②同为惩戒措施;

③都是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所承担的法律责任。(2)不同之处

①制裁的原因不同; ②制裁的对象不同;

③制裁的来源和根据不同;

④制裁的范围和形式不同; ⑤行为的属性及效力不同。

(二)刑事责任——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两者的主要区别:

1.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追究刑事责任的是犯罪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的是一般违法行为;

2.追究责任的机关不同。追究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追究行政责任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

3.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制裁,可以判处死刑,比追究行政责任严厉得多。刑事责任由司法机关依据《刑法》的规定对犯罪分子进行制裁 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04.03单选)

(1)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对犯罪分子只能判处一种主刑。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2)附加刑,既可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适用。也就是说,对同一犯罪行为既可以在主刑之后判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附加刑,也可以独立判处一个或两个以上的附加刑。附加刑分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附加适用驱除出境。

除了上述刑罚措施外,还可以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根据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其悔过、赔礼道歉。

三、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等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违反会计制度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

《会计法》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会计行为包括:(10.08.07.06.05.04.01多选)

(二)违反会计制度规定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08.05多选;04简答)

1.责令限期改正。

2.罚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根据违法行为人的违法性质、情节及危害程度,在责令限期改正的同时,有权对单位并处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3.给予行政处分。

4.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5.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严重后果

四、其他会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一)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

1.行为特征

(1)伪造会计凭证的行为——以虚假的经济业务或者资金往来为前提,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的行为;

(2)变造会计凭证的行为——采取涂改、挖补以及其他方法改变会计凭证真实内容的行为;

(3)伪造会计账簿的行为——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根据伪造或者变造的虚假会计凭证填制会计账簿,或者不按要求登记账簿,或者对内对外采用不同的确认标准、计量方法等手段编造虚假的会计账簿的行为;

(4)变造会计账簿的行为——采取涂改、挖补或者其他手段改变会计账簿的真实内容的行为;

(5)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根据虚假的会计账簿记录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凭空捏造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对财务会计报告擅自进行没有依据的修改的行为。2.刑事责任(一般不考)

刑事责任的形式

罪 名 偷税罪 条 件 处 罚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 10%-30%,并且偷税数额在1-10万元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者二次因偷税受到行政处罚又偷税的 役,并处偷税数额 1~

5倍罚金 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 3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 3~7年有期徒刑,并处提供虚假会计报与财务报告有关的 告罪

提供虚假证明文与中介机构有关的 件罪 其他

偷税数额 1~5倍罚金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 2~20万元罚金

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因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贪污、挪用公款、侵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占企业财产、私分国有资产、私分罚没财物,实施伪造、变造定分别定罪、处罚。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或者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

3.行政责任(04单选;03多选;02综合、单选)情节较轻,社会危害不大,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予以处罚。具体包括:

(1)通报。

(2)罚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对违法行为视情节轻重,在予以通报的同时,可以对单位并处5千元以上l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3)行政处分。对上述所列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单位或者行政监察部门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

(4)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上述所列违法行为中的会计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二)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10多08.07.05判断)1.行为特征

隐匿,是指故意转移、隐藏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

销毁,是指故意将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予以毁灭的行为。2.责任(基本同伪造、变造)

(三)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

1.行为特征

授意——暗示;指使——明示;强令——强迫。

2.刑事责任——应当依照《会计法》和《刑法》的有关规定,根据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定罪处罚。3.行政责任——情节较轻,社会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会计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1)罚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视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对违法行为人处以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2)行政处分——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行政处分。

(四)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的法律责任(10.04.02多选)1.刑事责任

情节恶劣的,构成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根据《刑法》规定,对犯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行政责任

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3.对受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的补救措施(04,02多选)

(1)恢复其名誉。向遭受打击报复的会计人员赔礼道歉,并澄清事实,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2)恢复原有职位、级别。会计人员受到打击报复,被调离工作岗位、解聘或者开除的,应当在征得会计人员同意的前提下,恢复其工作;被撤职的,应当恢复其原有职务;被降级的应当恢复其原有级别。(陷阱:恢复从业资格,恢复职称)

(五)财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

1.刑事责任

(1)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

(2)泄露国家秘密罪。包括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2.行政责任

行政处分主要有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和开除等八种。

(六)将检举人姓名和检举材料转给被检举单位和被检举人个人的法律责任——由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五、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同时违反其他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处罚

除了《会计法》以外,其他法律对相关单位的会计工作也做出了相应的规范,并赋予税务、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对有关会计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对相关会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职权。1.有关法律对违法会计行为及其处罚的规定(简单看看)(1)根据《审计法》的有关规定,审计机关有权提出给予行政处分的建议。

(2)根据《商业银行法》的有关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3)根据《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有权查阅、复制、封存记录等资料;冻结资金;责令改正;罚款;吊销直接责任人员的资格证书。

(4)根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保险监督管理部门有权检查保险公司。(5)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税务机关有权检查纳税人。

2.违反《会计法》,同时违反其他法律规定的,由有关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依法进行处罚

对违反《会计法》同时违反其他法律规定的行为,除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其他对会计违法行为依法享有行政处罚权的机关,对尚不构成犯罪的会计违法行为,应当按照法定职权做出相应处罚。但是,对同一违法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二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违法行为 违反会计法规行为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

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计人员伪造、变造、编制、隐匿、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故意销毁会计资料 存的会计资料

单位 直接责任人

第七节 会计法律制度案例分析 第二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一节 支付结算概述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和特征

(一)支付结算的概念

1.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现金、票据、信用卡和结算凭证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其主要功能是完成资金从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的转移。2.银行、单位和个人是办理支付结算的主体。

【注意】这里说的银行,包括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单位包括个体工商户。

3.银行是支付结算和资金清算的中介机构。

(二)支付结算的特征

1.支付结算必须通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金融机构进行,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其他单位不得作为中介机构经营支付结算业务; 2.支付结算是一种要式行为;

3.支付结算的发生取决于委托人的意志;

4.支付结算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5.支付结算必须依法进行。

二、支付结算的基本原则(10、04、02年多选题;03简答题)1.恪守信用,履约付款; 2.谁的钱进谁的账,由谁支配; 3.银行不垫款。

三、支付结算的主要支付工具

(一)汇票 3000—5万 2000—2万

5000-10万 3000-5万

— 5000—5万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汇票是一种无条件支付的委托,其基本当事人有三个:

一是出票人,即签发票据的人; 二是付款人,即接受出票人委托而无条件支付票据金额的人,付款人可以是包括银行在内的他人,也可以是出票人; 三是收款人,即持有汇票而向付款人请求付款的人。汇票的分类: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汇票的行为:出票、提示承兑、付款

汇票的付款方式:见票即付、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见票后定期付款。

(二)本票

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本票的基本当事人有两个:一是出票人,二是收款人。本票的分类:仅指银行本票 本票的付款方式:见票即付

(三)支票

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其基本当事人有三个:

一是出票人,即在开户银行有相应存款的签发票据的人; 二是付款人,即银行等法定金融机构; 三是收款人,即接受付款的人。

支票的付款方式:见票即付,不得另行记载付款日期。

(四)信用卡

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凭以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且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卡片。

其基本当事人有三个:一是银行,二是持卡人,三是商户。

(五)汇兑

汇兑,是指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汇兑便于汇款人向收款人主动付款,分为信汇、电汇两种方式,由汇款人自行选择。

(六)托收承付

托收承付是根据购销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使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收款单位和付款单位,必须是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以及经营管理较好,并经开户银行审查同意的城乡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

办理托收承付结算的款项,必须是商品交易以及因商品交易而产生的劳务供应的款项。代销、寄销、赊销商品的款项,不得办理托收承付结算。

托收承付结算每笔的金额起点为一万元,新华书店系统每笔的金额起点为一千元。

(七)委托收款

委托收款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委托收款便于收款人主动收款,该结算方式适用范围十分广泛。无论是同城还是异地都可使用。

委托收款分邮寄和电报划回两种,由收款人选用。

四、支付结算的主要法律依据

我国关于支付结算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主要包括:《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票据法》、《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票据管理实施办法》、《支付结算办法》和《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等。

五、办理支付结算的具体要求

(一)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1.单位、个人和银行办理支付结算,必须使用按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印制的票据和结算凭证。未使用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规定格式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

2.单位、个人和银行应当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开立、使用账户。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银行不得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账户情况,不得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冻结、扣划款项,不得停止单位、个人存款的正常支付。

3.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签章和其他记载事项应当真实,不得伪造、变造。

单位、银行在票据上的签章和单位在结算凭证上的签章,为该单位、银行的公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盖章。(03判断)陷阱:发票专用章

4.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收款人名称、出票日期、金额等应当规范。(1)单位和银行的名称应当记载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2)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按要求使用中文大写;

(3)票据和结算凭证金额以中文大写和阿拉伯数码同时记载,两者必须一致,两者不一致的票据无效;两者不一致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10、05年多选题;03年判断题)

(4)票据和结算凭证的金额、出票或者签发日期、收款人名称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据无效;更改的结算凭证,银行不予受理。(08、05、03、02单选;10、07、06、05多选;03判断)

(5)对票据和结算凭证上的其他记载事项(如用途),原记载人可以更改,更改时应当由原记载人在更改处签章证明。

(6)少数民族地区和外国驻华使领馆根据实际需要,金额大写可以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者外国文字记载。

(二)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07、05、02年多选题)

1.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应用正楷或行书填写,不得自造简化字。如果金额数字书写中使用繁体字,也应受理。2.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到“角”为止的,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3.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

4.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举例如下:(08年多选题;06年判断题)

(1)阿拉伯数字中间有“0”时,中文大写金额要写“零”字。如¥l409.50,应写成人民币壹仟肆佰零玖元伍角。(2)阿拉伯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间可以只写一个“零”字。如¥6007.14,应写成人民币陆仟零柒元壹角肆分。

(3)阿拉伯数字万位或元位是“0”,或者数字中间连续有几个“0”,万位、元位也是“0”,但千位、角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中可以只写一个“零”字,也可以不写零字。如¥1680.32,应写成人民币壹仟陆佰捌拾元零叁角贰分,或者写成人民币壹仟陆佰捌拾元叁角贰分;又如¥107000.53,应写成人民币壹拾万柒仟元零伍角叁分,或者写成人民币壹拾万零柒仟元伍角叁分。

(4)阿拉伯金额数字角位是“0”,而分位不是“0”时,中文大写金额“元”后面应写“零”字。如¥l6409.02,应写成人民币壹万陆仟肆佰零玖元零贰分;又如¥325.04,应写成人民币叁佰贰拾伍元零肆分。

5.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前面,均应填写人民币符号“¥”。阿拉伯小写金额数字要认真填写,不得连写分辨不清。6.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

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和壹拾、贰拾和叁拾的,应在其前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面加“壹”。如2月12日,应写成零贰月壹拾贰日;10月20日,应写成零壹拾月零贰拾日。7.票据出票日期使用小写填写的,银行不予受理。大写日期未按要求规范填写的,银行可予受理;但由此造成损失的,由出票人自行承担。(重点)第二节 现金管理(新增章节)

一、现金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现金及现金管理 1.现金的概念:是指具备现实购买力或法定清偿力的通货;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现金是指金属铸币及其他作辅币使用的铸币;在纸币或者信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现金包括铸币、纸币和信用货币。我国的现金是指人民币(包括纸币和金属铸币)。

2.现金管理:指的是现金管理机关按照国家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管理各单位的现金收入、支出和库存的一种管理活动,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财经管理活动。3.法律依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二)现金管理基本要求

1.凡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必须依照规定收支和使用现金,接受开户银行的监督;国家鼓励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减少使用现金。

2.开户单位直接的经济业务往来,除按规定的范围可以使用现金外,应当通过开户银行进行转账结算。3.各级人民银行应当严格履行金融主管机关的职责,负责对开户银行的现金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稽核。4.开户银行根据规定负责现金管理的具体实施,对开户单位收支、使用现金进行监督管理。

二、开户单位使用现金的范围(《现金管理暂行条例》)(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6)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结算起点下的零星支出。按照规定,结算起点为1000元。(8)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除上述第(5)(6)两项外,各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支付给个人的款项中,超过使用现金限额部分,应当以支票、银行本票支付。确需全额支付现金的,经开户银行审查后,予以支付现金。

三、现金使用的限额

现金使用的限额是指为保证各单位日常零星支付,按规定允许留存现金的最高数额。1.库存现金限额由开户银行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来核定。

2.限额一般不超过3~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量。

3.离银行较远,交通不便的单位,可以放宽限额,可以多于5天,但最长也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15天)

四、现金收支的基本要求

(一)各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不准“坐支”现金。

1.坐支的概念:所谓“坐支”现金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用于现金支出。

2.开户单位不得“坐支”现金,特殊原因须坐支现金的,要事先报经开户银行审查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

(二)开户单位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有困难的,由开户银行确定送存时间。开户单位从开户银行提取现金时,必须如实、明确填写用途,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三)因采购地点不固定等,必须使用现金的,开户单位应当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由本单位财会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经开户银行审核后,予以支付现金。

(四)各单位购买国家规定的专控商品,一律采用转账方式支付。

(五)现金管理“八不准”

1.不准用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凭证顶替库存现金; 2.不准单位之间互相借用现金;

3.不准谎报用途套取现金;

4.不准利用银行账户代其他单位和个人存入或支取现金; 5.不准将单位收入的现金以个人名义存入储蓄; 6.不准保留账外公款; 7.不准发行变相货币;

8.不准以任何票券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六)开户单位在销售活动中,不得对现金结算给予比转账结算优惠待遇;不得拒收支票、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转账凭证在经济往来中具有同现金相同的支付能力。

(七)一个单位在几家银行开户的,由一家开户银行负责现金管理工作,核定开户单位库存现金限额。

(八)实行大额现金支付登记备案制度。

【注意】工资性支出和农副产品采购现金支出除外。

开户单位在提取大额现金时,要填写有关大额现金支取登记表格,表格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支取时间、单位、金额、用途等。开户银行要建立台账,实行逐笔登记,并于其后15日内报送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备案。

开户银行对本行签发的超过大额现金标准、注明“现金”字样的银行汇票、银行本票,视同大额现金支付,实行登记备案制度。

五、建立健全现金核算与内部控制

1.钱账分管制度——钱账分管,即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

出纳人员负责办理现金收付业务和现金保管业务,非出纳人员不得经管现金收付业务和现金保管业务;另一方面,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2.现金开支审批制

(1)现金开支范围(8条)

(2)制定各种报销凭证,规定报销手续和办法

一般单位是由单位领导在报销凭证上签章,交会计人员登录作会计分录,最后交由出纳人员付款。

(3)确定各种现金支出的审批权限——

各单位规定不尽相同。出纳员应根据按规定权限审核批准并签章的付款凭证及其所附原始凭证办理现金付款业务。没有经过审批并签章,或者超越规定审批权限的,出纳员不予付款。

3.日清月结制度

所谓日清月结就是出纳员办理现金出纳业务,必须做到按日清理,按月结账。

它包括以下几点:(1)清理各种现金收付款凭证,看看单证是否相符;同时还要检查每张单证是否已经盖齐“收讫”“付讫”的戳记。(2)登记和清理日记账

将当日发生的所有现金收付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在此基础上,看看账证是否相符。清理完毕后,结出现金日记账的当日库存现金账面余额。

(3)现金盘点

出纳员应按券别分别清点其数量,然后加总,得出当日现金的实存数。将盘存得出的实存数和账面余额进行核对,如发现有长款或短款,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及时进行处理。

(4)根据规定,实际库存现金不得超过库存现金限额。如实际库存现金超过库存限额,则出纳员应将超过部分及时送存银行;如果实际库存现金低于库存限额,则应及时补提现金。

4.现金清查制度

专人组成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库存现金情况进行清查盘点,重点放在账款是否相符、有无白条抵库、有无私借公款、有无挪用公款、有无账外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

现金清查多采用突击盘点方法,不预先通知出纳员,盘点时间最好在一天业务没有开始之前或一天业务结束后,由出纳员将截止清查时现金收付账项全部登记入账,并结出账面余额。清查时出纳员应始终在场。清查结束后,应由清查人填制“现金清查盘点报告表”,填列账存、实存以及溢余或短缺金额,并说明原因,上报有关部门或负责人进行处理。

5.现金保管制度

(1)超过库存限额以外的现金应在下班前送存银行。

(2)为加强对现金的管理,除工作时间需要的小量备用金可放在出纳员的抽屉内,其余则应放入出纳专用的保险柜内,不得随意存放。

(3)限额内的库存现金当日核对清楚后,一律放在保险柜内,不得放在办公桌内过夜。(4)单位的库存现金不准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5)库存现金,包括纸币和铸币,纸币的票面金额和铸币的币面金额,以及整数(即大数)和零数(即小数)分类保管。

第三节 银行结算账户

一、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

银行结算账户,是指存款人在经办银行开立的办理资金收付结算的人民币活期存款账户。

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分类

(1)按存款人不同,分为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和个人结算账户。

个体工商户凭营业执照以字号或经营者姓名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纳入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是指存款人凭个人身份证件以自然人名称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邮政储蓄机构办理银行卡业务开立的账户也纳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2)银行结算账户按用途不同,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四种。(08、02年简答题,07、05年多选题)

三、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

(一)一个基本账户原则

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存款人只能在银行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二)自主选择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原则

存款人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银行,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存款人到指定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三)守法合规原则

不得利用银行结算账户进行偷逃税款、逃避债务、套取现金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

(四)存款信息保密原则

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个人查询。

四、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

(一)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

1.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程序

存款人应在注册地、住所地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符合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规定可以在异地(跨省、市、县)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除外。存款人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预算单位开立专用存款账户实行核准制度,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后,由开户银行核发开户登记证。但存款人因注册验资需要开立的临时存款账户除外。中国人民银行是银行结算账户的监督管理部门

存款人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自正式开立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方可办理付款业务。但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转为基本存款账户和因借款转存开立的一般存款账户除外。

【提示】银行应建立存款人预留签章卡片。存款人为单位的,其预留签章为该单位的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加其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二)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

1.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是指存款人的账户信息资料发生的变化或改变,主要为存款人名称、单位法定代表人、住址以及其他开户资料的变更。

2.存款人更改名称,但不改变开户银行及账号的,应于5个工作日内向开户银行提出银行结算账户的变更申请,并出具有关部门的证明文件。

3.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住址以及其他开户资料发生变更时,应于5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开户银行并提供有关证明。

4.银行接到存款人的变更通知后,应及时办理变更手续,并于2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三)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

1.撤销情形(有以下情形之一的)(08年多选题)(1)被撤并、解散、宣告破产或关闭的;(2)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的;

(3)因迁址需要变更开户银行的;

(4)其他原因需要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的。

2.不得撤销的情形——存款人尚未清偿其开户银行债务的,不得申请撤销银行结算账户。

3.未发生业务账户的撤销 开户银行对已开户1年,但未发生任何业务的账户,应通知存款人,自发出通知30日内到开户银行办理销户手续,逾期视同自愿销户。

五、基本存款账户

基本存款账户,是指存款人因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基本存款账户是存款人的主要账户。

(一)基本存款账户的使用范围(重要)

1.存款人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收付,以及存款人的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10、07、06、04、03、02、01年单选;

10、05年多选)

2.存款人只能选择一家金融机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不能多头开立基本存款账户。(10、07、06、04、03、02年判断题;05年多选题)

(二)基本存款账户的开户要求

1.开机基本存款账户的存款人资格(几乎是独立核算的所有组织)

凡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以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如个体工商户、单位附属独立核算的食堂、招待所、幼儿园等,也可以开立基本存款账户。2.需出具的文件——营业执照正本或批文或证明或登记证,如有税务登记证也出具。

(三)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程序

存款人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应填制开户申请书,提供规定的证件。送交盖有存款人印章的卡片,经银行审核同意、并凭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核发的开户许可证,即可开立该账户。六、一般存款账户

一般存款账户是指存款人因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基本存款账户开户银行以外的银行营业机构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一)使用范围

办理存款人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10、05多选)该账户可以办理现金缴存,但不得办理现金支取。(03判断)存款人开立一般存款账户没有数量限制。

(二)开户要求

存款人开立一般存款账户,应向开户银行出具下列证明文件: 1.开立基本存款账户规定的证明文件; 2.基本存款账户开户许可证;

3.存款人因向银行借款需要,应出具借款合同; 4.存款人因资金结算需要,应出具有关证明。

(三)开立程序

开立一般存款账户,实行备案制,经银行审核同意后即可开立账户,,无需中国人民银行核准。

七、专用存款账户

专用存款账户是指存款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对有特定用途的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10多)

(一)使用范围 专用存款账户用于办理各项专用资金的收付。单位银行卡账户的资金必须由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该账户不得办理现金收付业务。

对下列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存款人可以申请开立专用存款账户:

⑴基本建设资金;⑵更新改造资金;⑶财政预算外资金;⑷粮、棉、油收购资金;⑸证券交易结算资金;,⑹期货交易保证金;⑺信托基金;⑻金融机构存放同业资金;⑼政策性房地产开发资金;⑽单位银行卡备用金;⑾住房基金;⑿社会保障基金;⒀收入汇缴资金;⒁业务支出资金;⒂党、团、工会设在单位的组织机构经费;⒃其他需要专项管理和使用的资金。

(二)开户要求

出具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规定的证明文件、基本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和各项专用资金的有关证明文件。

(三)开设程序

填制开户申请书,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送交盖有存款人印章的印鉴卡片,经银行审核同意后开立该账户。注意:要有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核发的开户许可证。

八、临时存款账户

临时存款账户是指存款人因临时需要并在规定期限内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一)使用范围 1.设立临时机构 2.异地临时经营活动 3.注册验资资金。

(二)开户要求——简单了解

1.临时机构,应出具其驻在地主管部门同意设立临时机构的批文。

2.异地建筑施工及安装单位,应出具其营业执照正本或其隶属单位的营业执照正本,以及施工及安装地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许可证或建筑施工及安装合同。

3.异地从事临时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出具其营业执照正本以及临时经营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批文。4.注册验资资金,应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有关部门的批文。注意:其中第2、3项还应当出具其基本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

(三)开立程序——简单了解

(四)注意问题

1.临时存款账户的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2年。

2.临时存款账户支取现金,应按照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办理。

3.注册验资的临时存款账户在验资期间只收不付。注册验资的资金汇缴人应与出资人的名称一致。4.增资验资临时存款账户的使用和撤销比照注册验资开立的临时存款账户管理。

九、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是指存款人有投资、消费、结算等需要而凭个人身份证件以自然人名称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注意与个人储蓄账户进行区分。

邮政储蓄机构办理银行卡业务开立的账户纳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

自然人可根据需要申请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也可以在已开立的储蓄账户中选择并向开户银行申请确认为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一)使用范围

(1)使用支票、信用卡、电子支付等信用支付工具;

(2)办理汇兑、定期借记、定期贷记、借记卡等结算业务。

①“定期借记”是指由收款人定期对付款人的开户银行发起的,委托付款人开户银行按照约定扣划付款人的款项给收款人的资金转账业务,如代付水、电、话费;

②“定期贷记”是指银行按照付款人的付款凭证,定期将款项划付给收款人的资金转账业务,如代发工资。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用于办理个人转账收付和现金存取,而储蓄账户仅限于办理现金存取业务,不得办理转账结算。

(二)开户要求 出具的证明文件——身份证、户口簿、驾驶执照、护照、军官证、警官证等有效证件。

(三)开立程序

(四)注意问题

1.单位从其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每笔超过5万元的,应向其开户银行提供付款依据。2.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应纳税的,税收代扣单位付款时应向其开户银行提供完税证明。

3.个人持出票人为单位的支票向开户银行委托收款,将款项转入其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个人持申请人为单位的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向开户银行提示付款,将款项转入其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4.个人持出票人(或申请人)为单位且一手或多手背书人为单位的支票、银行汇票或银行本票,向开户银行提示付款并将款项转入其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应向开户银行出具最后一手背书人为单位且被背书人为个人的收款依据。5.储蓄账户仅限于办理现金存取业务,不得办理转账结算。

6.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款项的,银行应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查付款依据或收款依据的原件,并留存复印件,按会计档案保管。未提供相关依据或相关依据不符合规定的,银行应拒绝办理。

十、异地银行结算账户

异地银行结算账户是指存款人符合法定条件,根据需要在异地开立相应的银行结算账户。

(一)使用范围

1.营业执照注册地与经营地不在同一行政区域(跨省、市、县),需要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 2.办理异地借款和其他结算需要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

3.存款人因附属的非独立核算单位或派出机构发生的收入汇缴或业务支出需要开立专用存款账户的; 4.异地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

5.自然人根据需要在异地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

(二)开户要求——了解

存款人需要在异地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除出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规定的有关证明文件外,还应出具下列相应的证明文件:

(1)经营地与注册地不在同一行政区域的存款人,在异地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应出具注册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的未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证明。

(2)异地借款的存款人,在异地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应出具在异地取得贷款的借款合同。

(3)因经营需要在异地办理收入汇缴和业务支出的存款人,在异地开立专用存款账户的,应出具隶属单位的证明。

(三)开立程序——了解

十一、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

(一)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央行)

1.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监督、检查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对存款人、银行违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规定的行为予以处罚。

2.中国人民银行对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实施监控和管理。

3.负责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预算单位专用存款账户开户登记证的管理。4.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伪造、变造及私自印制开户登记证。

(二)银行的管理(开户银行)

1.银行负责所属营业机构银行结算账户开立和使用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其执行本办法的情况,纠正违规开立和使用银行结算账户的行为。

2.银行应明确专人负责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使用和撤销的审查和管理,负责对存款人开户申请资料的审查,并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及时报送存款人开销户信息资料,建立健全开销户登记制度,建立银行账户管理档案,按会计档案进行管理。

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档案的保管期限为银行结算账户撤销后10年。

3.对已开立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实行年检制度。

4.对存款人使用银行结算账户的情况进行监督,对存款人的可疑支付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程序及时报告。

(三)存款人的管理(开户的企业或个人)1.加强对预留银行签章的管理。2.妥善保管密码。

十二、违反银行账户结算管理制度的罚则

(一)存款人违反账户管理制度的处罚(对开户单位的处罚)区分非经营性存款人和经营性存款人的处罚。对非经营性的存款人的罚款金额都是1千元; 对经营性的存款人的罚款金额有3种:(1)1000元的罚款

(2)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3)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银行账户结算管理制度事项

经营性存款人处罚非经营性存款人金额

处罚金额

1.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存款人地址以及其他开户资料的变1000元 1000元 更事项未在规定期限内通知银行

2.违反规定开立银行结算账户伪造、变造证明文件欺骗银行开立1万元以上3万元以银行结算账户

3.违反规定不及时撤销银行结算账户

4.伪造、变造、私自印制开户登记证的存款人 1.违反规定将单位款项转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2.违反规定支取现金;

3.利用开立银行结算账户逃废银行债务;

5千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下

4.出租、出借银行结算账户;

5.从基本存款账户之外的银行结算账户转账存入、将销货收入存入或现金存入单位信用卡账户;

伪造变造,开立撤销1万到3万

(二)银行及其有关人员违反账户管理制度的处罚(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过程中)1.违反规定为存款人多头开立银行结算账户;

2.明知或应知是单位资金,而允许以自然人名称开立账户存储。

银行有上述所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并处以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银行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按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停止对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核准,责令该银行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其他行为6条)

给予警告,并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银行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员按规定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中国人民银行有权停止对其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核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节 票据结算方式

一、票据概述

(一)票据的概念和种类

票据是指《票据法》所规定的由出票人签发的、约定自己或者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的日期向收款人或持票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可转让的有价证券。在我国,票据包括:汇票、本票和支票。

(二)票据的功能 1.支付功能。代替现金使用,消除现金携带的不便,克服点钞的麻烦,节省计算现金的时间。2.汇兑功能。

3.结算功能。指债务抵消功能,主要通过背书转让实现。

4.信用功能。企业凭借自己的信誉,将未来才能获得的金钱作为现在的金钱来使用。商业汇票、贴现都是信用功能的体现。

(三)票据当事人(10、08、06、04多选;07、03、02单选)

1.基本当事人:票据的基本当事人是指将票据作成和交付时就业已存在的当事人,是构成票据法律关系的必要主体。包括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

在汇票及支票中有出票人、付款人与收款人。在本票中有出票人与收款人。出票人——是指依法定方式签发票据并将票据交付给收款人的人;

收款人——是指票据到期后有权收取票据所载金额的人,又称票据权利人;

付款人——是由出票人委托付款或自行承担付款责任的人。付款人付款后,票据上的一切债务责任清除。

2.非基本当事人:票据的非基本当事人是指在票据作成并交付后,通过一定的票据行为加入票据关系而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

包括承兑人、背书人、被背书人、保证人。

承兑人——是指接受汇票出票人的付款委托,同意承担支付票款义务的人,又称汇票主债务人;

背书人——是指在转让票据时,在票据背面或粘单上签字或盖章并将该票据交付给受让人的票据收款人或持有人; 被背书人——是指被记名受让票据或接受票据转让的人;

保证人——是指为票据债务提供担保的人,由票据债务人以外的他人担当。保证人在被保证人不能履行票据付款责任时,以自己的金钱履行票据付款义务,然后取得持票人的权利,再向票据债务人追索。

票据上的非基本当事人在各种票据行为中都有自己特定的名称,所以,同一当事人可以有两个名称,即双重身份,如汇票中的付款人在承兑汇票后称为承兑人,第一次背书中的被背书人就是第二次背书中的背书人。

并非所有的票据当事人一定同时出现在某一张票据上,除基本当事人外,非基本当事人是否存在,完全取决于相应票据行为是否发生。不同票据上可能出现的票据当事人也有所不同。

【注意】考试的时候看清题目问的是当事人,还是基本当事人或非基本当事人,如果是当事人,7个全要选。

(四)票据权利与义务 1.票据权利

(1)概念:持票人向票据债务人请求支付票据金额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

①付款请求权,是指持票人向汇票的承兑人、本票的出票人、支票的付款人出示票据要求付款的权利,是第一顺序权利,又称主要票据权利。

②行使付款请求权的持票人可以是票据记载收款人或最后的被背书人。

③票据追索权,是指票据当事人行使付款请求权遭到拒绝或其他法定原因存在时,向其前手请求偿还票据金额及其他法定费用的权利,是第二顺序权利,又称偿还请求权。

④行使追索权的当事人除票载收款人和最后被背书人外,还可能是代为清偿票据债务的保证人、背书人。(2008年判断题;2005年多选题;2002年简答题)(2)票据权利的时效

票据权利在下列期限内不行使而消灭:

①持票人对票据的出票人和承兑人的权利,自票据到期日起2年; ②见票即付的汇票、本票,自出票日起2年;

③持票人对支票出票人的权利,自出票日起6个月;

④持票人对前手的追索权,自被拒绝承兑或者被拒绝付款之日起6个月; ⑤持票人对前手的再追索权,自清偿或者被提起诉讼之日起3个月。注意:票据权利丧失但仍然享有民事权利(3)票据权利的行使

承兑、提示付款、行使追索权

提示承兑(了解)

提示付款,是指持票人在法定期限内向付款人请求付款的行为。(10单)①支票自出票日起10日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②本票自出票日起2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③银行汇票,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④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者见票后定期付款的商业汇票,自到期日起10天内向承兑人提示付款。行使追索权(了解)

(4)票据权利行使的时间和地点(了解)(5)票据权利的保全(了解)(6)票据权利的抗辩(了解)(7)票据的伪造变造(了解)

2.票据义务(责任)

是指票据债务人向持票人支付票据金额的责任。它是基于债务人特定的票据行为(如出票、背书、承兑等)而应承担的义务,不具有制裁性质,主要包括付款义务和偿还义务。(07多选)(1)汇票的承兑人因为承兑而承担付款义务;

(2)本票的出票人因为出票而承担自己付款的义务;(3)支票付款人在与出票人有资金关系时承担付款义务

(4)汇票、本票、支票的背书人、汇票、支票的出票人、保证人,在票据不获承兑或不获付款时承担付款清偿义务。

(五)票据行为

我国《票据法》规定的票据行为是指票据当事人以发生票据债务为目的的,以在票据上签名或盖章为权利义务要件的法律行为,包括出票、背书、承兑和保证四种。(10、08、07、04、02年多选题)(1)出票,是指出票人签发票据并将其交付给收款人的行为;

(2)背书,是指持票人为将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或者将一定的票据权利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

(3)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并签章的行为;

(4)保证是指票据债务人以外的人,为担保特定债务人履行票据债务而在票据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行为。

(六)票据签章

票据签章是指票据有关当事人在票据上签名、盖章或签名加盖章的行为。

注意:票据签章是票据行为生效的重要条件,也是票据行为表现形式中不可缺少的应载事项。如果票据缺少当事人的签章,该项票据行为无效。(08、10多选题)

(七)票据记载事项——绝对记载事项、相对记载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非法定记载事项)等。(03单选题)1.绝对记载事项,是指《票据法》明文规定必须记载的,如不记载票据即为无效的事项。

2.相对记载事项,是指《票据法》规定应该记载而未记载,但适用法律的有关规定而不使票据失效的事项。如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的,为见票即付;汇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付款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经常居住地为付款地等即属于相对记载事项。

3.任意记载事项,是指《票据法》不强制当事人必须记载而允许当事人自行选择,不记载时不影响票据效力,记载时则产生票据效力的事项。如出票人在汇票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汇票不得转让。

(八)票据丧失的补救

票据丧失是指票据因灭失、遗失、被盗等原因而使票据权利人脱离其对票据的占有。

票据丧失后可以采取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诉讼三种形式进行补救。(07、05、02年判断题;06、04年多选题;01年综合题)

1.挂失止付是指失票人将丧失票据的情况通知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由接受通知的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审查后暂停支付的一种方式。

2.公示催告是指在票据丧失后由失票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人民法院以公告方式通知不确定的利害关系人限期申报权利,逾期未申报者,则由法院通过除权判决宣告所丧失的票据无效的一种制度或程序。

3.普通诉讼是指丧失票据的人为原告,以承兑人或出票人为被告,请求法院判决其向失票人付款的诉讼活动。如果与票据上的权利有利害关系的人是明确的,无须公示催告,可按一般的票据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支票

(一)支票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2、种类——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和普通支票。

现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现金;转账支票只能用于转账。普通支票可以用于支取现金,也可用于转账。在普通支票左上角划两条平行线的,为划线支票,划线支票只能用于转账,不能支取现金。(10、08、05、04单选;06、05、02多选;01判断)

(二)出票

支票的出票人是单位和个人;支票的付款人为支票上记载的出票人开户银行。支票的付款地为付款人所在地。支票必须记载的事项表明“支票”的字样 缺少任一事项,支票无效(绝对记载事项)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确定的金额 付款人名称 出票日期 出票人签章

出票人授权补记事项 金额

收款人名称

支票的相对记载事项 付款地;

出票地

出票人授权补记,未补记前不得背书转让(10、07、06多选题)

不记载不影响支票效力;

支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付款地为付款人的营业场所; 支票上未记载出票地的,出票地为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

2.出票的其他法定条件

(1)支票的出票人所签发的支票金额不得超过其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金额。

(2)支票的出票人不得签发与其预留本名的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使用支付密码的,出票人不得签发支付密码错误的支票。

3.出票的效力

(1)出票人必须在付款人处存有足够可处分的资金,以保证支票票款的支付;

(2)当付款人对支票拒绝付款或者超过支票付款提示期限的,出票人应向持票人承担付款责任。

(3)支票在其票据交换区域内可以背书转让,但用于支取现金的支票不能背书转让。(08判断; 06、01多选;

10、05单选)

(三)支票的付款

1.提示付款:出票人可以委托开户银行收款或直接向付款人提示付款。用于支取现金的支票仅限于收款人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0日内,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持票人开户银行不予受理,付款人不予付款。但是付款人不予付款的,出票人仍应当对持票人承担票据责任。(08判断;07、06、05、04单选)2.付款:出票人在付款人处的存款足以支付支票金额时,付款人应当在见票当日足额付款。

3.付款责任的解除:付款人依法支付支票金额的,对出票人不再承担受委托付款的责任,对持票人不再承担付款的责任。但是,付款人以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付款的除外。

(四)支票办理要求 1.领购要求

存款人领购支票,必须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领用单”并签章,签章应与预留银行的签章相符。存款账户结清时,必须将全部剩余空白支票交回银行注销。

2.签发要求

(1)签发支票应使用碳素墨水或墨汁填写。

(2)签发现金支票和用于支取现金的普通支票必须符合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

(3)支票的出票人签发支票的金额不得超过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的金额。禁止签发空头支票。(陷阱:出票时、签发时、开具时)

(4)支票的出票人在票据上的签章,应为其预留银行的签章,该签章是银行审核支票付款的依据。银行也可以与出票人约定使用支付密码,作为银行审核支付支票金额的条件。(5)出票人不得签发与其预留银行签章不符的支票;使用支付密码的,出票人不得签发支付密码错误的支票。(6)出票人签发空头支票、签章与预留银行签章不符的支票,使用支付密码的地区,支付密码错误的支票,银行应予以退票,并按票面金额处以5%但不低于1000的罚款;持票人有权要求出票人赔偿支票金额2%的赔偿金。对屡次签发的,银行应停止其签发支票。(10年综合、08年单选;07多选、综合;06综合;05判断;04综合;03综合、判断;02判断;01单选)。

(7)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10日内,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持票人开户银行不予受理,付款人不予付款。

3.填写要求

(1)日期:实际出票日期;(判断)支票正联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支票存根部分出票日期可用阿拉伯数字书写。(10多选)

(2)收款单位名称为全称,并与预留银行印鉴中单位名称保持一致;如是本单位自行提取现金可填为“本单位”。(3)如实写明用途,存根联与支票正联填写的用途应一致。(10多选)(4)在签发人签章处按预留银行印鉴分别签章,签章不能缺漏。

(5)支票签发后,将支票从存根联与正联之间骑缝线剪开,正联交给收款人办理提现或转账,存根联留下作为记账依据。

三、商业汇票

(一)商业汇票的概念和种类

商业汇票是出票人(买方或卖方)签发的,委托付款人(企业或银行)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它适用于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的款项结算。同城和异地均可使用。

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可以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1)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的商业汇票为商业承兑汇票。

(2)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的商业汇票为银行承兑汇票。(收款人或承兑申请人签发,并由承兑申请人向开户银行提出申请,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

(二)商业汇票的出票 1.签发

商业汇票的签发必须以商品交易为基础,出票人不得签发无对价的商业汇票用以骗取银行或者其他票据当事人的资金。商业承兑汇票可以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也可以由收款人签发交由付款人承兑。银行承兑汇票应由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签发。

2.商业汇票的记载事项

签发商业汇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表明“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的字样;无条件支付的委托;确定的金额;付款人名称;收款人名称;出票日期;出票人签章。欠缺记载上述事项之一的,商业汇票无效。(七个比支票多一个收款人名称)

(三)商业汇票的承兑

1.承兑,是指汇票的付款人愿意负担起票据金额的支付义务的行为,或者说是付款人承认到期将无条件地支付汇票金额的行为。——所以我们说承兑人才是商业汇票的主债务人,他承担付款

商业汇票可以在出票时向付款人提示承兑后使用,也可以在出票后先使用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商业汇票,持票人应当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汇票未按照规定期限提示承兑的,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

2.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人接到出票人或持票人向其提示承兑的汇票时,应当向出票人或持票人签发收到汇票的回单,记明汇票提示承兑日期并签章。付款人应当在自收到提示承兑的汇票之日起3日内承兑或拒绝承兑。付款人拒绝承兑的,必须出具拒绝承兑的证明。

3.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或持票人向银行提示承兑时,银行的信贷部门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和审批程序,对出票人的资格、资信、购销合同和汇票记载的内容进行认真审查,必要时可由出票人提供担保。符合规定的承兑条件的,与出票人签订承兑协议。4.付款人承兑商业汇票,应当在汇票正面记载“承兑”字样和承兑日期并签章,且不得负有条件,承兑附有条件的,视为拒绝承兑。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银行,应按票面金额向出票人收取万分之五的手续费。

(四)商业汇票的付款

1.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2.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

3.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应于汇票到期日前将票款足额交存其开户银行,承兑银行应在汇票到期日或到期日后的见票当日支付票款。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于汇票到期日未能足额交存票款时,承兑银行除凭票向持票人无条件付款外,对出票人尚未支付的汇票金额按照每天万分之五计收利息。

(五)商业汇票的背书 1.背书的概念——了解

背书指收款人以转让票据权利为目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商业汇票均可以背书转让。强调一点:背书必须连续 2.背书的记载事项:

(1)被背书人名称;——绝对记载事项(2)背书人签章。——绝对记载事项行

(3)背书日期——相对记载事项,背书未记载日期的,视为在汇票到期日前背书。3.背书不得记载的事项

(1)附有条件的背书:根据规定,汇票背书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有汇票上的效力。注意:跟承兑附有条件区分,承兑附有条件视为拒绝承兑

(2)部分背书:将汇票的一部分转让的背书或者将汇票金额分别转让给二人以上的背书无效。4.禁止背书

票据出票人在票据正面记载“不得转让”字样的,票据不得转让。(任意记载事项)

(六)商业汇票的保证

1.商业承兑汇票的债务可以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保证人必须由票据债务人以外的其他人担当。2.保证不得附有条件,附有条件的不影响对汇票的保证责任。

3.保证人的保证责任是连带责任,保证人与被保证人在票据债务的履行上处于同一地位,保证人并不享有先诉抗辩权。

四、信用卡

(一)概念和种类

1.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凭以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且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卡片。

2.按使用对象分为:单位卡和个人卡

3.根据信用等级不同分为:金卡、银卡、普通卡

(二)申领与销户

1.凡在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单位,按银行的要求交存一定金额的备用金后,可申领单位卡。单位卡可以申领若干张。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可以申请个人卡。注意陷阱:不是全体公民 申领的附属卡最多不得超过2张

2.单位或个人申领信用卡,应按规定填制申请表,连同有关资料一并送交发卡银行、对符合条件的,发卡银行为申领人开立信用卡账户,并发给信用卡。

3.何种情况下可以办理信用卡销户(7条)——了解,记住XXX45天

4.发卡银行办理销户,应当收回信用卡。有效卡无法收回的,应当将其止付。销户时,单位卡账户余额转入基本存款账户,不得提取现金。

5.信用卡遗失或者被盗,办理挂失止付

6.申请挂失后又找回的,可以申请撤销挂失止付。

(三)资金来源——了解

(四)使用的主要规定 1.单位卡账户的资金一律从其基本存款账户转账存入,不得交存现金。不得将销货收入的款项存入单位卡账户。严禁将单位的款项转账存入个人卡账户。

2.信用卡仅限于合法持卡人使用,持卡人不得出租或转借信用卡。3.单位卡不得用于十万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款项的结算。4.持卡人凭卡购物、消费时,需将信用卡和身份证一并交特约单位。5.单位卡一律不得支取现金

6.信用卡透支额,金卡最高不超过一万元,普通卡最高不超过五千元。信用卡透支额期限最长为60日。7.持卡人使用信用卡不得发生恶意透支。

8.持卡人不需要继续使用信用卡的,应持信用卡主动到发卡银行办理销户。销户时,单位卡账户余额转入其基本存款账户,不得提取现金。

(五)特约单位受理信用卡的程序和规定(了解)

五、汇兑

(一)汇兑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

汇兑,是指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同城、异地均可,单位、个人均可,适用范围十分广泛。2.分类

汇兑分为信汇(邮寄方式)和电汇(电报方式)两种。汇入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二)办理汇兑的程序

1.汇款人按要求签发汇兑凭证。

2.银行受理。汇出银行受理汇兑凭证。

3.汇入处理。汇入银行接收汇出银行的汇兑凭证之后,审查无误后,办理付款手续。

(三)汇兑的撤销和退汇

1.汇兑的撤销——指汇款人对汇出银行尚未汇出的款项,向汇出银行申请撤销的行为。汇款人申请撤销汇款必须是该款项尚未从汇出银行汇出。

【注意】转汇银行不得受理汇款人或汇出银行对汇款的撤销。

2.汇兑的退汇——指汇款人对汇出银行已经汇出的款项申请退回汇款的行为。汇款人申请退汇必须是该汇款已从汇出银行汇出。

如果汇款人与收款人不能达成一致退汇的意见,不能办理退汇。

【注意】转汇银行不得受理汇款人或汇出银行对汇款的退汇。

汇入银行对于收款人拒绝接受的汇款,应立即办理退汇。汇入银行对于向收款人发出取款通知,经过2个月无法交付的汇款应主动办理退汇。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节 税收概述

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

(一)税收概念与分类

1.税收的概念

税收,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方式。它体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税、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是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税收是政府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它的定义可以从以下三点来理解:

(1)税收与国家存在直接联系,两者密不可分,是政府机器赖以生存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

(2)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3)税收是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因而税收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2.税收的作用

税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现阶段税收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2)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3)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4)税收是国际经济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

(二)税收的特征

税收三性: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征。1.强制性。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偿还,也不需对纳税人付出任何对价。【提示】税收的无偿性是税收“三性”的核心。

3.固定性——包括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征收比例的固定性。

(三)税收的分类

我国的税种分类方式主要有:

1.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五种类型。(1)流转税类——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2)所得税类(收益税)——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类——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数量或者财产价值为课税对象(房产税、契税、车船税、船舶吨税等)。

(4)资源税类——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为征税对象(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5)行为税类——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辆购置税等)。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

(1)工商税类——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绝大部分)。

工商税收是指以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的各种税的总称,是我国现行税制的主体部分。具体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工商税收的征收范围较广,既涉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也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是筹集国家财政收入,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税收工具。占税收总额超过90%以上。

(2)关税类——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

关税是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税收总称,主要是指进出口关税以及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不包括由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和船舶吨税。关税是中央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调节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

3.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1)中央税。属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关税和消费税。

(2)地方税。属于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房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3)中央地方共享税。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的共同收入,由中央、地方政府按一定的比例分享税收收入,目前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增值税、印花税、资源税等。补充: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4.按照计税标准不同进行的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

(1)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价格为计税依据,其应纳税额随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能充分体现合理负担的税收政策,因而大部分税种均采用这一计税方法,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等税种。

计算方法:应纳税额=课税对象的价格×比例税率

(2)从量税是以征税对象的数量、重量、体积等作为计税依据,其课税数额与征税对象数量相关而与价格无关。从量税实行定额税率,不受征税对象价格变动的影响,税负水平较为固定,计算简便如资源税、车船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等。

计算方法:应纳税额=课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积、面积×单位税额

(3)复合税是对某一进出口货物或物品既征收从价税,又征收从量税。即采用从量税和从价税同时征收的一种方法。如消费税中的卷烟和白酒。

计算方法:应纳税额=从量税额+从价税额 税收的分类 分类标准 类型 征税对象 流转税类

所得税类

财产税类 资源税类 行为税类

征收管理的分工商税类 工体系

关税类

收征收权限和中央税 收入支配权限 地方税

代表税种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房产税、契税、车船税、船舶吨税 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

进出口关税、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 关税、消费税

房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计税标准 中央地方共增值税、印花税、资源税 享税 从价税 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 从量税 复合税 资源税、车船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 消费税中的卷烟、白酒(不用区分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

二、税法及构成要素

(一)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1.税法的概念

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1)税法的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授权机构

(2)税法的调整对象: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不直接调整税收分配关系。2.税收与税法的关系

税收依据税法的规定进行,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保障。

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属于经济基础范畴;税法是一种法律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二)税法的分类

1.按照税法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1)税收实体法——针对某一具体税种

税收实体法主要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范围、税目、税率、纳税地点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都属于税收实体法。

(2)税收程序法——不针对某一具体税种,而针对税务管理程序。

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税收管理法、发票管理法、税务机关法、税务机关组织法、税务争议处理法等。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2.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和外国税法。

(1)国内税法一般是按照属人或属地原则,规定一个国家的内部税收制度。

(2)国际税法是指国家间形成的税收制度,主要包括双边或多边国家间的税收协定、条约和国际惯例等。(3)外国税法是指外国各个国家制定的税收制度。

3.按照税法法律级次划分,分为税收法律、税收行政法规、税收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1)税收法律(狭义的税法)——××法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如《税收征收管理法》、《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等。(2)税收行政法规——××条例,××暂行条例

由国务院制定的税收法律规范的总称。如《营业税暂行条例》、《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3)税收规章——××办法

由国务院税收主管部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制定的具体实施办法、规程等。包括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如《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税务代理试行办法》等。(4)税收规范性文件

县以上(含本级)税务机关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的,是对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具体化和必要补充。它在税收工作领域中数量最多、法律效力最低。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的税务部门规章,不属于本办法所称的税收规范性文件。

效力排序: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三)税法的构成要素

税法的构成要素(11项)不同的书——征税人、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和法律责任。1.征税人——“征税”主体

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权的各级税务机关和其他征收机关。包括各级税务机关、财政机关和海关。2.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

依法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包括个体经营者)、法人和其他组织。3.征税对象——纳税对象,征税客体,课税对象

纳税的客体,也就是对什么征税。征税对象是税法最基本的要素,征税对象是区别不同税种的重要标志。4.税目

纳税对象的具体化,各个税种所规定的具体征税项目。税目体现的征税的广度,不同税目的税率及征免规定也不尽相同。

制定税目的目的有两个:(1)明确征税的具体范围;(2)制定不同的税率。税目制定方法:(1)列举法;(2)概括法。5.税率

指应纳税额与计税金额(或数量单位)之间的比例,它是计算税额的尺度,反映了征税的深度。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1)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金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征税的税率。如增值税基本税率17%等;营业税基本税率3%、5%等;企业所得税25%等。

比例税率包括三种:①单一比例税率;②差别比例税率;③幅度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固定税额),是按纳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规定固定的税额,而不是规定纳税比例。目前采用定额税率的有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定额税率分为以下几种: ①地区差别定额税率; ②幅度定额税率;

③分类分级定额税率;

④地区差别、分类分级和幅度相结合的定额税率——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分类分级的幅度定额税率,耕地占用税采用地区差别的幅度定额税率。

(3)累进税率,是指按照纳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等级的税率。一般多在收益课税中使用,有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和超倍累进税率四种形式。我国现行税法体系采用的累进税率形式只有超额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如工资、薪金所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

①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指将应税所得额按照税法规定分解为若干段,每一段按其对应的税率计算出该段应交的税额,然后再将计算出来的各段税额相加,即为应税所得额应交纳的税款。例如目前我国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执行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②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即以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划分若干级距,分别规定相应的差别税率,相对率每超过一个级距的,对超过的部分就按高一级的税率计算征税。6.计税依据(税基)——对征税对象量的规定

计算应纳税额的根据,一般有三种:

(1)从价计征。以计税金额为计税依据,除了一些特殊性质的税种外,绝大多数的税种都采取从价计征。如企业所得税是以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作为计税依据,消费税中的大部分应税消费品以销售额作为计税依据。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以征税对象的重量、体积、数量为计税依据。

消费税中的黄酒、啤酒以吨数为计税依据;汽油、柴油以升数为计税依据。应纳税额=计税数量×单位适用税额(3)复合计征。既包括从量计征又包括计价从征。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中的卷烟、白酒等。

应纳税额=计税数量×单位适用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7.纳税环节

税法规定的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按照纳税环节的多少分为两类:(1)一次课征制:税种纳税环节单一,如消费税。

(2)多次课征制:税种需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环节征税,如增值税。

8.纳税期限

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发生后应依法缴纳税款的期限。纳税期限一般分为:按期纳税、按次纳税、按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9.纳税地点

纳税人具体缴纳税款的地点。一般实行属地管辖,纳税地点为纳税人的所在地。10.减免税

国家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体现了税收的统一性和必要的灵活性。(1)减税和免税

①减税是对应纳税款少征一部分税款;

②免税是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③类型:一次性减税免税;一定期限的减税免税、困难照顾性减税免税、扶持发展性减税免税。(2)起征点

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起点数额。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则就其全部数额征税。(3)免征额

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免征额的部分不征税,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提示】注意区分起征点和免征额,不达起征点和免征额时都不交税,但是一旦超过起征点是全额征税,超过免征额是只对超过部分征税。

11.法律责任

违反国家税法规定的行为人采取的处罚措施。主要包括两种:

一是纳税主体(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因违反税法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是作为征税主体的国家机关,主要是实际履行税收征收管理职能的税务机关等,因违反税法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第二节 主要税种

一、增值税

(一)概念与分类

1.概念

增值税,是对从事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取得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征收范围: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 征税对象:增值额

2.分类

外购固定资产处理方式不同,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1)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的固定资产价款。

(2)收入型增值税——只允许扣除纳税期内应计入产品价值的固定资产折旧部分。

(3)消费型增值税——纳税期内购置的用于生产产品的全部固定资产的价款在纳税期内一次全部扣除。(世界上使用最普遍的增值税类型)

【提示】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消费型增值税。

(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根据纳税人的经营规模以及会计核算的健全程度不同,增值税的纳税人,可以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1.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1)概念

年应税销售额在规定标准以下,并且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增值税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2)认定标准

①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的;——生产的

②其他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非生产的(3)特殊情况

①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资格认定,不作为小规模纳税人,依法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

会计核算健全,是指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

②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概念

除上述小规模纳税人以外的其他纳税人属于一般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认定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2)特殊要求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

除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非个体户的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外,纳税人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销售额 标准以下 标准以下 标准以上 标准以上 会计制度 不健全 健全 不健全或不认定

健全

认定

小规模纳税人

可以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

税率

进项税

增值税发票 不可使用

不可使用 可使用

3% 不可抵扣

17% 不可抵扣 17% 可抵扣

(3)其他规定

①一般纳税人审批权限:县级以上税务机关;审核期限:收到申请认定表之日起30内。

②新开业的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企业,应在办理税务登记的同时,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临时认定手续。税务机关预计该企业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企业标准的,暂定为一般纳税人; ③全部销售免税货物的企业,不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④已开业的小规模企业,其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应在次年1月底以前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

(三)增值税税率——比例税率

1.基本税率:17%——大多数一般纳税人 2.低税率:13% 3.征收率——小规模纳税人3%

(四)增值税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1.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2.销售额

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不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价外税)。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13%)或(1+17%)

3.进项税额

(1)由销售方收取和缴纳,由购买方支付。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另外计算,就是购买方支付的进项税额。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2)关于运费:一般纳税人外购货物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根据运费结算单据(普通发票)所列运费金额,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并准予扣除;但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杂费不得计算扣除进项税额。

税法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而支付的运输费用(非代垫运费),可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从当期销项税额中抵扣。一般纳税人购买或者销售免税货物所发生的运输费用,不得计算抵扣进项税额。4.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按不含销售额和规定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3%)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注意】1.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2.小规模纳税人取得的销售额要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

(五)增值税征收管理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总原则,确认收入就发生纳税义务,结合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去理解。

(1)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均为收到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

(2)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3)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4)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5)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为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 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以支付手续费的方式委托他人代销商品)(6)销售应税劳务,为提供劳务同时收讫销售款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的凭据的当天;(7)纳税人发生视同销售货物行为,为货物移送的当天。(8)进口货物,为报关进口的当天。2.纳税期限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1个季度。

(1)1个月或1个季度——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

(2)1日、3日、5日、10日、15日——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税款。

(3)纳税人进口货物——自海关填发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3.纳税地点

固定业户——向其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构申报纳税。

非固定业户——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应当向销售地或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进口货物——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二、消费税

(一)消费税的概念与计税方法 1.消费税的概念

消费税是指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在特定的环节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2.2008年11月5日通过修订后的《消费税暂行条例》,于2009年1月1日(与新的《增值税暂行条例》是一个时间)起施行。

3.消费税的计税方法

消费税计税方法主要有:从价定率、从量定额和复合计征三种方式。

(二)消费税纳税人

凡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及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消费税纳税人。

(三)消费税税目与税率 1.消费税税目(14个)

烟(包括卷烟、雪茄烟、烟丝等子目)、酒及酒精(包括白酒、黄酒、啤酒、其他酒和酒精等子目)、化妆品(主要针对彩妆,不包括护肤、护发产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和焰火、摩托车、小汽车(包括乘用车、中轻型商客车等子目)、汽车轮胎、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销售价格(不含增值税)每只在10000元(含)以上的各类手表]、游艇、实木地板、木制一次性筷子、成品油(包括汽油、柴油、石脑油、溶剂油、润滑油、燃料油、航空煤油等子目)等。2.消费税税率

(1)税率形式: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和复合计征三种形式。

①比例税率:对供求矛盾突出、价格差异较大、计量单位不规范的消费品 ②定额税率:黄酒、啤酒、成品油 ③复合税率:卷烟、白酒(2)最高税率的应用

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的应缴消费税的消费品,未分别核算销售额、销售数量,或者将不同税率的应税消费品组成成套消费品销售的,按最高税率征收。

(四)消费税应纳税额 1.销售额的确认

(1)从价定率: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是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不包括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税款。(2)销售额的确定:

①其他价外费用,均并入销售额计算征税。②含增值税销售额的换算

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2.销售量的确认

实行从量定额征税的应税消费品,其计税依据是销售应税消费品的实际销售数量。实行从量定额计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3.从价从量复合计征

卷烟、白酒采用从量定额与从价定率相结合复合计税。复合计征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4.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扣除

(1)以外购的已税消费品为原料连续生产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在计税时应按当期生产领用数量计算准予扣除外购的应税消费品已纳的消费税税款。

(2)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出售的,不再征收消费税。

(五)消费税征收管理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相同。(2)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为移送使用的当天;(3)纳税人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为纳税人提货的当天;(4)纳税人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其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

2.纳税期限(与增值税基本相同)

消费税的纳税期限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季度。

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1)1个月或1季度——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

(2)1日、3日、5日、10日、15日——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3)进口货物自海关填发海关进口消费税专用缴款书之日起15日内缴纳。3.纳税地点

纳税人销售的应税消费品,以及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当向纳税人核算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委托个人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委托方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消费税款;进口的应税消费品,由进口人或其代理人向报关地海关申报纳税。

三、营业税

(一)营业税的概念

营业税是以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非加工修理修配)、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种货物劳务税。营业税是-种流转税。

(二)营业税纳税人

1.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纳税人。2.扣缴义务人

非居民在中国境内发生营业税应税行为而在境内未设立经营机构的:(1)代理人为营业税的扣缴义务人;

(2)没有代理人的,以发包方、劳务受让方为扣缴义务人。

(三)营业税的税目、税率 1.营业税税目

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2.营业税税率

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的税率为3%; 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金融保险业的税率为5%; 娱乐业的税率为5%~20%。

(四)营业税应纳税额

1.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营业额,营业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2.应纳税额按人民币计算。

3.营业额是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所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包括向对方收取的手续费、基金、补贴、违约金、滞纳金、集资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注意】凡是价外费用,无论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营业额,计算应纳税额。

4.纳税人的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后因发生退款减除营业额的,应当退还已缴纳营业税税款或者从纳税人以后的应缴纳营业税税额中减除。

5.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若将价款与折扣额在同-张发票上注明的,以扣除后的价款为营业额;若将折扣额另开发票的,不得从营业额中扣除。

6.价格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或者视同发生应税行为而无营业额的,按下列顺序确定营业额:(1)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

(2)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发生同类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核定;(3)按下列公式:

营业额=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五)营业税征收管理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营业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2.纳税期限

营业税纳税期限分别为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

3.纳税地点——实行属地征收管理

(1)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应当向应税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2)纳税人转让、出租土地使用权或不动产,应当向其土地所在地或不动产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3)纳税人提供其他劳务,或者是转让除土地使用权外的无形资产的应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住所的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四、企业所得税

(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企业所得税是对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所征收的-种税。

(二)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注意】个体工商户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缴纳个人所得税。

(三)企业所得税税率

1.企业所得税采用比例税率:基本税率为25%;

(1)非居民企业取得符合税法规定情形的所得,税率为20%;(2)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

(3)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

【提示】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亏损 1.收入总额(1)货币形式收入

(2)非货币形式收入

2.不征税收入——不是企业营利性活动带来的收益(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免税收入

(1)国债利息收入;

(2)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收入;(条件:持有12个月以上)

(3)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收入;(4)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5)企业政策性搬迁收入。4.准予扣除的项目(1)成本;

(2)费用;

(3)税金;注意:税金中无增值税。(4)损失;

(5)其他支出。5.不得扣除的项目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纳税人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交付的罚款、罚金,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得扣除。但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5)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外的捐赠支出。纳税人的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不得扣除。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不得扣除;(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6.亏损弥补

企业纳税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结转,用以后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五)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1.纳税地点:登记注册地 2.纳税期限 企业所得税按年计征,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3.纳税申报

(1)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2)按月或按季预缴的,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3)企业应当自终了后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或应退税款。

(4)企业交纳所得税以人民币计算。

(5)企业在纳税内无论盈利或者亏损,都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向税务机关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五、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对自然人的各类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扣缴义务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在居住满1年的个人。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注意】住所标准和居住时间标准是判定居民身份的两个要件,只要符合或达到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被认定为居民纳税人。

(三)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1.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其应纳税所得,无论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中国境外,都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就全部所得纳税

2.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只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就境内所得纳税

(四)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税率

1.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承包)(4)劳务报酬所得;(个人从事非雇佣的各种劳务)(5)稿酬所得;(个人出版图书,或者文章)(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买卖股票)(7)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专利或者著作权)(8)财产租赁所得;(租房,租车)

(9)财产转让所得;(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票、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10)偶然所得;(个人得奖、中奖、中彩)(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2.个人所得税税率

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税率体系。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2)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及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

(3)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实际税率为14%:20%×(1-30%)=14%;(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1.工资、薪金所得(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三险一金”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外国人,中国人在外国工作,在2000的基础上再附加2800元的费用扣除额,即,扣除4800元。(4)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20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的收入总额,扣减税法允许扣除的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了解)4.劳务报酬所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800)×20%;(2)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5.稿酬所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元)×20%×(1-30%);(2)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1-30%);

稿酬所得,以每次出版、发表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具体又可细分为:出版、加印算一次,再版算一次;连载算一次。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五)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以代扣代缴为主、自行申报为辅的征收方式。1.自行申报纳税义务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自行申报纳税义务人:

(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4)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2.代扣代缴 第三节 税收征管

包括税务登记管理;发票的要求;纳税申报及方式;税款征收方式等。

一、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也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税务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均应当依照《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种类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业、复业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注销登记等。

(一)开业登记(设立登记)——先工商后税务

开业登记是指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后办理的纳税登记。1.开业税务登记的对象(了解)

(1)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各类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包括个体工商户等等。(2)其他纳税人。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以外的纳税人,也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提示】即使是免税的和享受税收优惠的企业也应当办理。2.开业税务登记的地点

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发生争议的,由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税务登记地点税务机关的共同上级税务机关指定管辖。3.开业税务登记的时间(“自„„起30日”——单选)(1)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起30日;

(2)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但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自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之日起30日 ;

(3)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4)承包的,自承包承租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

(5)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自其在同一县(市)实际经营或提供劳务之日起,在连续的12个月内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自期满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6)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勘探等,提供劳务的,自项目合同或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

(7)其他非生产经营纳税人,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均应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

4.申报办理税务登记需提供的证件和资料(1)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

(2)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3)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4)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或业主的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证件;(5)其他需要提供的有关证件、资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确定。5.纳税人在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时,应当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手续齐全(发放)——不齐全(补充)——有疑点(核实后发放)

已办理税务登记的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税务登记地税务

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税务机关在其税务登记证件上登记扣缴税款事项,不再发给扣缴税款登记证件。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不办理税务登记的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税务机关核发扣缴税款登记证件。

(二)变更税务登记(先工商后税务)

1.变更税务登记是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重要变化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的一种税务登记手续。2.时限要求——30日

纳税人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纳税人按照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或者其变更登记的内容与工商登记内容无关的,应当自税务登记内容实际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或者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布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到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税务机关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审核办理变更税务登记。3.是否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件——看变化的内容是否涉及证件

纳税人税务登记表和税务登记证中的内容都发生变更的,税务机关按变更后的内容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件。纳税人税务登记表的内容发生变更而税务登记证中的内容未发生变更的,税务机关不重新核发税务登记证件。

(三)停业、复业登记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经确定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其在营业执照核准的经营期限内需要停业的,应当在停业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停业登记。纳税人的停业期限不得超过1年。

2.纳税人在申报办理停业登记时,应如实填写停业申请登记表,说明停业理由、停业期限、停业前的纳税情况和发票的领、用、存情况,并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税务机关应收存其税务登记证件及副本、发票领购簿、未使用完的发票和其他税务证件。

3.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应按规定申报缴纳税款。(判断题)

4.纳税人应于恢复生产经营之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复业登记,填写《停、复业报告书》。

5.纳税人停业期满不能及时恢复生产经营的,应当在停业期满前向税务机关提出延长停业登记申请。纳税人停业期满未按期复业又不申请延长停业的,税务机关应当视为已恢复营业,实施正常的税收征收管理。

(四)注销登记——与变更区分(先税务后工商)注销税务登记是指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需终止履行纳税义务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的一种税务登记手续。

1.注销登记的原因和时限

(1)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15日

(2)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被其他机关予以撤销登记;——15日(易考点)(3)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30日

【链接】生产、经营场所变动并不涉及改变主管税务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2.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应当在项目完工、离开中国前15日内,持有关证件和资料,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提示】开业和变更都是30天,注销15天,就一个特殊,迁址的涉及主管税务机关变动,需要注销的30天。

(五)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的,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2.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申请进行审核后,按照一地(县、市)一证的原则,核发《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3.外出经营活动结束,纳税人应当向经营地税务机关填报《外出经营活动情况申报表》,并按规定结清税款、缴销未使用完的发票。

4.在《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有效期满10日内,纳税人应回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缴销手续。

(六)纳税人税种登记(了解)1.税种登记的范围 2.登记申报所需的资料

(七)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登记(了解)1.登记范围

2.登记申报所需资料

3.纳税人办理业务的时限要求

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扣缴税款登记,领取扣缴税款登记证件。

二、发票开具与管理

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的书面证明。发票是确定经济收支行为发生的法定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也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

(一)发票的种类

全国范围内统一式样的发票,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增值税专用发票

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式样的发票,由省级税务机关确定。

我国发票按其用途及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和专业发票。联次:普通发票三联(增值税发票还多一个抵扣联)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联次是固定的四联;其他的发票可由县以上税务机关根据需要适当增减联次并确定其用途。1.增值税专用发票

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的企业印制。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票样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定,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

只有经国家税务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才能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得领购使用。一般纳税人如有法定情形的,不得领购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2.普通发票

普通发票主要由营业税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使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不能开具专用发票的情况下也可使用普通发票。

普通发票由行业发票和专用发票组成。前者适用于某个行业的经营业务,如商业零售统一发票、商业批发统一发票、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统一发票等;后者仅适用于某一经营项目,如广告费用结算发票、商品房销售发票等。普通发票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指定企业印制。3.专业发票(国有)专业发票是指国有金融、保险企业的存贷、汇兑、转账凭证、保险凭证;国有邮政、电信企业的邮票、邮单、话务、电报收据;国有铁路、国有航空企业和交通部门、国有公路、水上运输企业的客票、货票等。

(二)发票的开具要求

1.单位和个人应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才能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得开具发票。2.开具发票时应按号顺序填开,填写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全部联次一次性复写或打印,内容完全一致,并在发票联和抵扣联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

3.填写发票应当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区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外商投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4.使用电子计算机开具发票必须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并使用税务机关统一监制的机打发票。开具后的存根联应当按照顺序号装订成册,以备税务机关检查。5.开具发票时限、地点应符合规定。

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未经税务机关批准,不得拆本使用发票;不得自行扩大专业发票使用范围。

7.发票限于领购单位和个人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开具。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跨规定的使用区域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禁止携带、邮寄或者运输空白发票出入境。

8.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建立发票使用登记制度,设置发票登记簿,并定期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发票使用情况。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妥善存放和保管发票,不得丢失。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发票丢失,应于丢失当日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并在报刊和电视等传播媒介上公告声明作废。

三、纳税申报

(一)直接申报——亲自去

又称上门申报,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自行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是一种传统申报方式,也是最主要的纳税申报方式。

(二)邮寄申报

邮寄申报以寄出地的邮政局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

(三)数据电文申报(电子申报)

经税务机关确定的电话语音、电子数据交换和网络传输等电子方式进行申报。

纳税人采取电子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关(纸质)资料,并定期书面报送主管税务机关。

(四)其他方式

1.简易申报,是指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或者在税务机关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的,可以视同申报。也就是说,按期纳税即视同申报,未按期纳税,也构成未进行纳税申报。简易申报实际上是纳税申报的一种变通方法。

2.简并征期,是指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经过税务机关批准,可以采取将纳税期限合并为按季、半年、年的方式缴纳税款。

3.委托申报:委托注册税务师等由税务代理资质的中介机构或他人代理申报纳税。

四、税款征收

税款征收是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税款的征收方式 1.查账征收

(1)定义:查账征收,是指税务机关对财务健全的纳税人,依据其报送的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纳税资料,计算应纳税款,填写缴款书或完税证,由纳税人到银行划解税款的征收方式。

(2)适用范围:适用于经营规模较大、财务会计制度健全、能够如实核算和提供生产经营情况,正确计算应纳税款的纳税人。2.查定征收(1)定义:查定征收,是指对账务资料不全,但能控制其材料、产量或进销货物的纳税单位或个人,由税务机关依据正常条件下的生产能力对其生产的应税产品查定产量、销售额,然后依照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2)适用范围: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产品零星、税源分散、会计账册不健全的小型厂矿和作坊。

3.查验征收

(1)定义:查验征收,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应税商品、产品,通过查验数量,按市场一般销售单价计算其销售收入,并据以计算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

(2)适用范围:财务制度不健全,生产经营不固定,零星分散、流动性大的税源。4.定期定额征收

(1)定义:定期定额征收,是指对小型个体工商户在一定经营地点、一定经营时期、一定经营范围内的应纳税经营额或所得额进行核定,并以此为计税依据,确定其应纳税额的一种征收方式。

(2)适用范围:经主管税务机关认定和县以上税务机关(含县级)批准的生产、经营规模小达不到《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设置账簿标准,难以查账征收,不能准确计算计税依据的个体工商户(包括个人独资企业,简称定期定额户)。5.代扣代缴

代扣代缴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扣缴税款义务的法定义务人,负责对纳税人应纳的税款进行代扣代缴的一种方式。其目的是对零星分散、不易控制的税源实行源泉控制。

方法:向纳税人支付款项时,从所支付的款项中直接扣收税款。(比如个人所得税)6.代收代缴

代收代缴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收缴税款的单位和个人,负责对纳税人应纳的税款进行代收代缴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税收网络覆盖不到或很难控制的领域,如受托加工应缴消费税的消费品,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方法:在向纳税人收取款项时,依照税法的规定收取税款,并向税务机关解缴。

区分:代扣代缴是向纳税人支付款项的同时扣收税款,而代收代缴是向纳税人收取款项的同时收取税款。7.委托征收

委托征收是指受托单位按照税务机关核发的代征证书的要求,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向纳税人征收一些零散税款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

8.其他方式

其他方式,如邮寄申报纳税、自计自填自缴(三自纳税)、自报核缴方式等。

(二)税款征收措施 1.税收保全措施

(1)经县级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2)保全措施:

①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相当于应纳税款金额的存款;(陷阱:冻结全部资金)②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陷阱:全部财产)2.税收强制执行

(1)经县级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2)执行措施:

①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②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3)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

(4)个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维持生活所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强制执行措施的范围内。(上述条款同样适用于税收保全)税务机关对单价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五、税务代理

(一)税务代理的概念

下载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考试第四章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考试第四章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财经法规时间归纳

    财经法规时间考点归纳 一、小时: 1、会计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每年参加继续教育(面授培训)不得少于24小时。 2、纳税人在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应当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依......

    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必备重点

    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必备重点 1.原始凭证出现金额错误的,应由原单位重新开具。 2.银行汇票的付款人为出票银行。 3.2006 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

    上海200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试题

    上海200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试题三、判断题 (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填入判断结果,你认为真确的用〇表示,错误的用×表示。本类题共30分,每小题1分。判断正确的得分,判断错......

    河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代理记账

    河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代理记账 (一) 代理记账的业务范围 设立代理记账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3名以上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职从业人员;主管代理记账......

    2012年最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重点(5篇)

    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重点 一、会计第一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会计两个基本职能:核算、监督 三、会计工作三个循环:凭证、账簿、报表 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 四、四个......

    2010年安徽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试卷

    滁州市总工会职业培训学校 金牌会计培训中心电话:3032262 *** 2010年安徽省会计从业综合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模拟试题55则范文

    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模拟试题5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40分,每小题1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40/1] 1.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下......

    北京2009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试题

    北京2009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试题 二、多选题 1. 某单位会计人员在审核一张购买原材料的原始凭证时,发现凭证上单价和金额有涂改痕迹,且材料单价明显高于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