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设施及制度
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安全储存设施情况及相关管理制度
一、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安全储存设施情况
1、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库(柜)加锁。
2、对进出专库(柜)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建立专用帐册,进出逐笔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领用部门、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发药人、复核人和领用签字,做到帐、物、批号相符
二、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相关管理制度;
1、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供应和保管制度
3、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管理制度
4、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制度
5、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1、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
根据国务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卫生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的有关文件精神,为满足医疗需要,加强管理,保证我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合法、安全、合理使用,特定本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领导小组组成与职责
1、组成: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小组由主管医务、药剂工作的业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保卫科相关人员组成。
2、职责
(1)积极宣传和认真贯彻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2)根据国家关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负责全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供应、保管、使用、安全的管理工作。
(3)结合本院医疗需要,确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供应品种范围和新品种的引进审批。
(4)指导、监督本院各科室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工作,定期考核(每季度一次)本院各科室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科室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
(5)负责本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报残损、丢失、被盗、使用纠纷等)和事件处理。
(6)组织全院医、药、护、技等相关人员进行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法律、法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和考试工作。
3、各成员科室日常工作职责(1)医务科
负责医生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审批及签名备案工作;负责患者麻醉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诊断证明的审核办理工作;负责各科室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备用基数审定和备案工作;协调、解决医、护、药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出现的问题;组织医、护、药人员的培训和考试;考核本院各科室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管理情况,并记录汇总纳入各科室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2)护理部
负责各临床科室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保管和使用工作;督促临床科室使用过的麻醉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安瓿、废贴的回收,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登记必须及时、准确。(3)药剂科
负责全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发放、调配及专用处方审核和管理工作;负责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和《计划申报表》的办理;负责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空安瓿废贴的回收销毁工作;药品库房和各药房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为临床提供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介绍、使用咨询;配合医务科组织的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工作。配合医务科、保卫科处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保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事件上报。(4)保卫科
负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保管设施设备的安全检查;夜间医院值班巡视和保卫;参与协调解决医患之间用药纠纷;处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报残损、丢失、被盗等)和事件。
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供应和保管制度
1、药剂科每年定时根据医院临床医疗、学习和科研需要填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申请表”,报市卫生局审核批准发给“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申请表”和“印鉴卡”一式三份,市卫生局和药剂科各留存一份,另一份送麻醉药品经营单位备案。
2、药剂科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应于每年11月底之前将下一年度的购用计划表,报市卫生局审批,经批准后,到辖区内指定的经营单位购买。因医疗需要追加年度麻醉药品注射剂购用计划时,应报市卫生局批准后,方可购用。
3、药剂科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计划,须按临床用量定时报送。保证合理库存。购买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付款必须执行银行转帐手续,不得以现金交易。
4、麻醉、精神药品购入必须要求供货单位送货到库,采购人员不能自行提货。入库验收必须货到即验,须双人开箱验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入库验收应采用专簿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情况、验收结论等。验收发现短少、破损应及时清点登记,并报科主任作及时处理。所有登记帐册须保存到药品有效期后2年备查。
5、因医疗需要,经报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并取得制剂批准文号准许配制的制剂所用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原料。购进后交制剂室管理,制剂室必须严格执行“三专”管理,做好入、出库验收记录、使用记录。记录和帐册须保存到药品有效期后2年备查。
6、所购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一律不得擅自调剂给其他单位。凡私自调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将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提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7、药品仓库所购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必须严格遵守出库验收登记制度,记录包括:日期、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使用单位、领货人签字、发货人签字。仓储保管必须专人负责、专库(柜)加锁(双人双锁)、专用帐册、专册登记。按季度盘点,做到账卡相符、账物相符。对回收的空安瓿、废贴和过期、失效、破损、患者退回的药品须妥善保管,每年集中登记造册,由市卫生局统一监督销毁。
8、经常检查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仓库的门、窗、柜、报警器等安全设施完好无损,确保安全。
3、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管理制度
1、药房必须严格执行麻醉药品实行“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双人双锁)、专用帐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右上角标注“麻”)。一类精神药品实行“三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册登记、专用处方(右上角标注“精1”)。二类精神药品实行专用处方(右上角标注“精2”),专册登记。
2、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格式由三部分组成:(1)前记:医疗机构名称、处方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明编号、门诊病历号、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名编号、科别、开具日期等,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2)正文:病情及诊断;以Rp或者R标示,分列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3)后记:医师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的药师签名。
3、药房须由专人负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调配,门诊药房须设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固定发药窗口,并有明显标记。调剂时,收方后对处方认真执行“四查十对”制度,审查无误后方可调配,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必须是医务科备案的有麻醉处方权的本院医生处方,麻醉药品须使用专用处方。如处方内容不妥或错误时,应与处方医师联系更正后,方可调配,对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拒绝发药。
4、药剂人员发药时,应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诊断证明》编号、疾病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处方医生、处方编号、处方日期、发药人、复核人。
5、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诊断证明》的癌痛和其他慢性中、重度非癌痛门诊患者取药时,药房调配人员应认真查验病人及经办人身份证、《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专用诊断证明》、病历等证件。对患者使用剩余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无偿交回药房,药房须认真做好记录,并上交药库作为回收药品封存,统一销毁。不得再次使用。对于患者使用麻醉、精神药品注射剂或贴剂的,再次调配时须将原批号的空安瓿、废贴收回,并记录回收数量。
6、药房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要有专人负责保管,对领用和发放必须做到日清月结,账卡相符、账物相符。麻醉药品处方保存3年,精神药品处方保存2年,专用帐册最少保存到药品有效期后2年备查。
4、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制度
1、经培训考试合格,由市卫生局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须经医务科将名单和签字式样备案后,方可为患者出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诊断证明》、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无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不得为患者出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诊断证明》、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医师为患者出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诊断证明》时,必须亲自诊查病人,严格掌握适应症,并认真书写病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诊断证明》须经医务科签章后方为有效。自开具之日,《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诊断证明》有效期为四个月。超过四个月,确仍需要使用者,应重新办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诊断证明》。对第一次办理《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诊断证明》的,应要求患者签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一式两份,一份交患者,一份由医务科留存)。
2、医师每次为患者开具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时,都应在病历中详细记录病情、药品名称、剂量、剂型、使用方法,处方应书写完整、字迹清晰。医师不得为他人开具不符合规定的处方或为自己和亲属开具处方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开具麻醉药品必须使用麻醉药品专用处方。药剂科发药时必须凭有处方资格的医师签名处方方可调配、发药。
3、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次处方为一次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控缓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对于癌痛、慢性中、重度非癌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盐酸二氢埃托啡、盐酸哌替啶注射剂为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处方为一次用量,药品仅限于本院内使用。
4、临床应积极推行规范化癌痛和慢性非癌痛治疗指导原则,提倡无创给药。盐酸哌替啶注射剂不宜长期用于癌症疼痛和其他慢性疼痛治疗。门诊不宜为持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诊断证明》的患者开具盐酸哌替啶注射剂处方。
5、临床科室施行麻醉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即需即领即用制度,不得自行储备麻醉和第一精神药品。麻醉科储备的麻醉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须报医务科核定备案后,由药剂科统一配备。麻醉药品严格执行“五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双人双锁)、专用帐册、专册登记、专用处方;一类精神药品实行“三专”管理: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册登记。做到日清月结,账卡相符、账物相符由药剂科统一配备,并登记上册。使用回收的空安瓿、废贴应妥善保存,连同处方一起到药房兑换药品。
6、临床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患者姓名、药品名称、规格、剂量、使用方法、使用时间。注意用药后反应,加强观察,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
5、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1、药品库房应设立麻醉、精神药品专用库房或专用保险柜,并安装防盗和报警装置。报警装置终端应与保卫科连线。药房、制剂室应配备麻醉、精神药品专用保险柜。各临床科室应有相应防盗措施。对于麻醉、精神药品储存各环节须指定专人负责,明确责任,交接班应有记录。
2、对麻醉、精神药品的购入要求供货单位送货到库,以减少中间环节,杜绝运输中可能发生的差错和事故。麻醉、精神药品的储存、发放、调剂、使用实行批号管理和追踪,必要时应能及时查找或追踪。
3、严格麻醉药品处方管理,处方按卫生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印制,且应加上患者身份证号填写栏目,统一编号,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应有登记。
4、对于患者使用麻醉、精神药品注射剂或贴剂、过期、失效、破损、患者退回的药品,应由专人负责计数、保存,须经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验证后,监督销毁,并做好记录。
5、保卫科应将麻醉、精神药品储存作为重点关注安全点,确保24小时值班制,每晚必须定时巡查,严防被盗事件的发生。
6、对本规定执行情况纳入各相关科室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由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保卫科组成的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小组每季度检查一次。对违反本规定者,按国家《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处理,直至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二篇:幼儿园安全设施制度
铜仁市实验幼儿园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第一章
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巡查检查制度
1、对重点部位要建立每日巡查制度,巡查内容要建档登记,发现隐患立即采取措施。
2、安全检查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重点部位的检查每周不少于一次,其他部位的检查每季度一次,年终进行全面检查。
3、安全检查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负责人要在记录上签名,并建立档案。
4、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能及时改正的及时改正,一时难以改正的,应书面报告有关部门,并落实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安全检查的内容应包括:
1)各种安全防范措施、制度的落实情况,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2)安全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有效,安全疏散通道、出口是否畅通。3)值班室、消防控制室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4)体育教学设施、学校建筑、运动场地、供水用电设备、食品卫生、重大危险源等安全情况。
5)安全责任人、主管人、安全员的工作情况。6)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二、值班巡逻制度
为确保幼儿园财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订本制度:
1、实行学校值班巡逻制度,凡值班者,必须对学校教育、治安保卫工作全面负责。
2、值班巡逻根据季节特点进行,加强对教学区的值班巡逻,对各要害部位加强防盗、防火巡逻。
3、遇有节假日,由学校出面安排值班人员,负责值班巡逻,并对全校治安保卫工作负全面责任。
4、值班巡逻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要有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5、在值班巡逻期间,能及时发现和处置突发事件成绩显著的,按照实施办法予以表彰和奖励。
6、值班人员必须忠于职守,在值班巡逻期间擅自外出、玩忽职守,发生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造成国家财产、集体财产、人身安全损害者,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三、食堂食品卫生管理、疾病防控制度
1.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按幼儿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求,园长作为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重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
2.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学校领导要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报告制度,健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管理制度,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卫生资源及设施。
3.明确责任,强化考核。建立各项卫生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并指定专兼职教师做好每天晨检工作,认真填写学生日检统计表,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4.广泛宣传,普及卫生知识。普及卫生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做好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并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加强有关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培训,保证每周20分钟的健康教育,教会师生防病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5.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防范。教室、会议室、图书室、实验室、阅览室、微机室等人群较集中的公共场所,落实好以下防范措施:(1)保持室内通风换气。(2)课间要求师生到室外活动。(3)学校应按规定定期消毒。
6.发现疫情,及时处理。学生如发现有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应通知其家长带孩子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发现可疑症状的疑似病例,要立即按《应急预案》隔离、报告,协助医疗部门救治,1小时以内用电话、纸质报告同时上报。并跟踪随访接触者,划定专门的隔离区,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保护健康人群,避免交叉感染。
四、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这搞好消防工作,杜绝火灾事故。定期对师生教育,加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开设学生消防知识管理课堂。
2、建设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违反消防安全制度的有关人员将追究法律责任。
3、加强用电管理,安装电器、布设电线要符合规定。定期检查电线、电器,不得违章用电和使用明火。
4、幼儿园的重要部位要配备齐全相应的消防器材,并保持性能良好
有效,存放位置合理。
5、对易燃爆物品,剧毒品等危险物品要单独保管,按相关安全管理规定实行特殊管理。
6、新建、改建、扩建建筑项目,严格执行安全“三同时”制度。
7、建立兼职义务消防队伍,定期进行安全训练演练。
8、建立消防安全疏散、应急救援预案,并图示公告,送上级管理部门及属地消防部门和安监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章 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一、要进一步强化幼儿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幼儿园要通过多种形式,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每周不少于 1次,增强师生安全意识,让学生详细了解交通规则。
二、严格落实幼儿园路口安全值勤制度。幼儿园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并严格执行幼儿园门口及主要交通路口值班制度,要明确职责,安排好人员,实行无缝隙管理,在幼儿上学和放学的集中时间,必须有师生值勤,疏导交通,监督幼儿按交通规则行走,并做好值班记录。
三、幼儿园要建立并落实幼儿上学、放学主要路段巡查制度。成立幼儿园道路巡查小组,由分管领导带队,定岗、定人、定责任段,在距学校门口 50米路段内实行学校责任管理,安排专人在学生上学、放学高峰期,对幼儿在路上的交通规则遵守情况进行巡查,对违纪学生及时制止,尽心批评教育,做好相应记录。
四、幼儿园要把路口值勤情况,路段巡查情况纳入幼儿园全员管理,列入对幼儿、班级及教师的目标考核,实行一日一统计,一周一通报。
五、在幼儿园门口和幼儿比较集中的交通路口设置醒目的警示牌,提醒机动车辆注意减速慢行,严禁机动车辆随意出入校园。
六、教职工骑自行车要做到八不准:不准 “飚车”、“飞车”;不准多车并行;不准勾肩搭背;不准撒把骑车;不准倒骑车;不准在公路上赛车;不准骑车带人;不准在公路上停车玩耍。
七、幼儿园要加大对教职工、入园车辆的监督管理力度。监督幼儿不乘坐不合格车辆和无合格手续车辆。校园内严禁打闹、追跑,严禁攀爬、围追车辆。
八、园内工程施工人员,要求到幼儿园办理登记手续,并定期接受教导处的安全教育。
九、严格实行交通安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园长是第一责任人,幼儿园要根据实际,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工作责任制,任务分解到人,实现幼儿交通安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达到预防为主的管理目标。
十、幼儿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应立即送医院及时抢救,并责任落实到人。
第三章 易燃、易爆剧毒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所指的危险品包括汽油、煤油、酒精液化石油气、氧气、电石、液氧、保险粉、盐酸、醋酸等物品。
二、对危险物品的管理。必须贯彻“控制使用、重点管理、严格出(入)库”方针,坚持“分类存放,特殊管理”原则。
三、危险物品的管理人员应熟悉并掌握所有存放的危险物品的性质,防护和使用等各方面基本知识。
四、存放与保管危险物品时,必须严格执行“四个不准”的规定。1.性质相抵触的,不准存放在一起;
2.互相能引起燃、爆的,不准存放在一起;
3、非危险物品仓库,不准存放危险物品;
4、露天不准存放。
五、仓库、区域的附近,应树立明显的警示标志。
六、仓库、区域内严禁设置一切明火;严禁试验、分装、打包与其他任何可能引起燃、爆的不安全操作。
七、装卸危险物品时,必须轻拿轻放,不得震动、撞击或磨擦;不得随意施压和倾倒;气瓶、油捅应保持直立,不得随意碰撞或滚动、搬动。
八、管理人员要认真做好安全自查,对性质不稳定或容易分解变质的危险物品,应定期测量化验,并作详细记录。
九、进、出库或使用后,必须对操作现场与周围环境作认真检查,对遗存或散落的危险物品及时清扫、处理。
十、液化石油气钢瓶应在通风,无易燃物和搬动方便的地点存放。
十一、使用液化石油气,必须严格做到“六个不准”; 1.不准将钢瓶存放在露天; 2.不准用铁器敲钢瓶或开启阀门; 3.不准用明火、热水加温钢瓶;
4、不准将钢瓶倒放或卧倒;
5、不准乱倒残液或排放液化气;
6、不准将液化气灶具与煤饼炉或柴灶放在同一室内使用。
十二、发现液化气灶具、橡皮管、减压阀等漏气时,应立即闭气阀,打开门窗,切断电源、通知管理人员检修、检修或自查时,禁止用火。
十三、液化石油气钢瓶应按期检查,凡逾期不检查,阀门不完好、外壳存有裂缝、严惩腐蚀或无标记(包括缺少染色标记)的钢瓶,一律不得充气。
十四、凡违反本制度各项规定,一经查处,对直接责任人将予以处罚,情节严惩或对学校与师生造就较大经济损失的,责令赔偿全部或部分经济损失,并可给予行政处分,或追求刑事责任。
十五、本制度由有关部门直接组织实施,总务处实行督促、检查。
第四章 大型活动申报制度
为保障教学和活动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和活动秩序,依据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幼儿外出活动,在本区范围内的报乡中心学校批准,超出区范围的报县教育局教育科批准。
2、以幼儿园为单位组织的学生外出活动,在本区范围内的报乡中心学校批准,超出区范围的报县教育局教育科批准。
3、幼儿园组织的外出活动,一律报县教育局教育科批准。
4、凡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组织的面向学校师生的大型活动,学校一律不予组织参加。
5、凡未经学校批准,各班级擅自组织学生外出活动,造成伤亡事故的,由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并给予严肃处理。
8、教学场地、设施、器材及体育运动管理制度
第五章 活动场地设施器材及体育运动安全管理制度
一、幼儿园要对教室,运动场地,体育教学设施器材,教学场地和公共场地的桌椅,门窗,护栏,宣传橱窗,照明设施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尤其是汛期要对教室,宿舍及其他建筑进行日巡视,周检查,及时发现隐患,严防发生事故。
二、体育器械,设备要牢固安全。
三、体育运动教学危险的运动场地和器械要有警示标志,比赛必须向学生进行运动安全常识教育,告知具有哪些体质和疾病的学生不能参加运动.有特异体质或疾病的学生,教师视其身体状况可拒绝参加体育运动。
第六章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为了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的法律、法规,使大家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安全领导小组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特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领导小组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和业务学习,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能力。
二、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安全知识教育,要求培训教育面达到100%。
三、对全体教职工集中教育每月不得少于2个小时,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安全工作任务。
四、凡未参加各种学习教育的,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对其进行补训,同时对未参加培训的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按制度处理。
第七章 重点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为创建平安校园,强化幼儿安全工作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特制定本制度。
1、加强对功能室、财务室等学校重点部位安全设施的设置,充分利用好校园的安全防盗系统。
2、加强要害部位的安全防范,配备防火设备。图书室、舞蹈室等重点部位要做好消防设备的定期检查及维修工作。任何人不得随意使用消防器材,不得擅自挪用、拆除消防设备。
3、幼儿园重点要害部位严禁烟火和使用明火, 电灯必须有保险装置,进出重点要害部位,严禁携带易燃、易爆和危险品入内。
4、幼儿园要经常对重点部位的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电器线路敷设是否健全等进行定期检查。
5、幼儿园警卫人员夜间不间断对学校重点部位进行巡查,同时每天有数名专职教师在校内昼夜值班。同时做好值班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第八章 安全工作自查和 隐患整改反馈制度
1、幼儿园安全保卫部门组织人员,在坚持做好日巡查的基础上,定期或不定期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安全大检查,并将结果通报全园,认真剖析安全工作情况。
2、在自查过程中,认真排查,找死角,堵漏洞,查出的隐及时采取施进行整改,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隐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监控施,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3、对检查出的隐患要书面报告幼儿园领导,要下发事故隐患整改通知单,责令责任人立即采取措施整改,消除隐患。幼儿园领导要认真重视安全隐患并积极整改。
4、隐患整改完毕,要进行检查验收,保证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5、做到一隐患、一通知单、一整改(监控)反馈,进行台帐式动态管理。
第九章 安全档案管理制度
安全档案的建立、完善和管理,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工作计划部署档案、消防档案、重点部位档案、易燃易爆危险品档案等。安全档案的管理工作,由保卫部门负责。安全档案应包括安全基本情况和安全管理情况。安全基本情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安全工作计划、部署,各种安全文件资料。
(二)单位基本概况,重点部位情况。
(三)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安全员岗位职责。
(四)各种安全制度。
(五)各种安全设施、器材情况。
(六)其他与安全有关的情况。安全管理情况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安全设施、器材定期检查记录,维修保养的记录。
(二)安全隐患及其整改情况的记录。
(三)安全检查、巡查记录。
(四)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记录。
(五)安全情况、事件、事故及处理记录。
(六)奖惩情况记录。
(七)其他有关安全管理的情况。
第十章 安全工作奖惩制度
幼儿园安全工作按逐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奖惩,园内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时,奖惩办法如下。
1、教师组织活动过程中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由任课老师直接负责,视后果情况,分以下几种处罚:扣除当年目标奖,当年考核奖不及格,行政处分,开除,移送司法机关。主管领导、分管领导、部门责任人视后果同时进行相应处罚。
2、幼儿活动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由带班老师负直接责任,视后果作出适当处罚,可比《办法1》适当减轻。主管领导、分管领导、部门责任人视后果同时处罚。
3、教师体罚与变相体罚幼儿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分以下几种处罚:扣除当月目标奖,扣除半年目标奖,通报批评,大会检查;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视情况分以下几种处罚:扣除全年奖金,行政处分,开除,移送司法机关。
4、凡出现安全责任事故的教师不得参加当年的一切评优工作。
第三篇:安全生产制度设施情况及安全生产情况
安全生产制度设施情况及安全生产情况
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重要而不可忽视的工作,是贯穿整个车辆维修中的宗旨它直接影响着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员工息息相关使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直觉地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各岗位要熟悉本工种的操作规程并熟练应用,做到了懂构造、懂性能、懂方法、懂维修、懂操作,对有些特殊车辆有特殊要求,做到由相关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老师傅进行研究,提出维修方案,确保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用户第一。制定确实可行的方案后,进行精心施工,用心操作对维修车辆需到厂外道路试车时,公司派出专职安全驾驶人员同时试车,并监督整个试车过程,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避免发生机械故障。我公司这几年始终按这个规定进行操作,未发生任何大小事故。
第四篇:幼儿园设施安全检查制度
幼儿园设施安全检查制度
1、保障园内各项设施的安全。
2、建立园内各项设施档案、记录本。
3、定期、不定期对对各项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并做认真记录。
4、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5、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组织维修并向领导汇报。
6、小组负责人定期、不定期对安全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梧田天天乐幼儿园
2012.9
第五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制度
**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煤矿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制度
第一条 为规范煤矿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工作,保证安全设施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安全技术规范和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等,根据《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生产矿井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防治水等系统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投入的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
法律法规规定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组织验收的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制度所指安全设施是对矿井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主要灾害予以防治的设施、设备器材等。主要包括:
1.提升运输:提升机保护装置;托罐装置;信号闭锁装置等皮带机保护装置;防护装置;急停装置等。
2.辅助运输:绞车固定;绞车防过卷装置;轨道警示、警标;辅助行人设备的急停装置;斜巷防跑车装置;信号装置;信集闭系统等。
3.供用电:接地、过流、短路保护;防雷电装置等。
4.一通三防:反风设施;风电、瓦斯电闭锁;防灭火、防尘、安全监测、束管监测系统;避灾路线标示等。
5.防治水:防水闸门;探放水工程设施;水位观测系统;排水系统等。6.其它安全设施。
第四条 安全设施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标准的规定。第五条 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依据专业属性、规模大小,按照分专业、分级的原则进行。
一、根据分专业原则:
1.采煤、掘进、辅助运输的安全设施由生产技术部门组织验收; 2.机电、提升、皮带运输的安全设施由机电部门组织验收; 3.一通三防、安全监测的安全设施由通防部门组织验收; 4.防治水的安全设施由地质测量部门组织验收;
5.其它的安全设施由总工程师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验收;
二、根据分级原则:
(一)由公司组织验收的安全设施:
1.新采区第一个采煤工作面投产前的安全设施; 2.由公司审批的技术改造项目的安全设施;
3.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试验推广中的安全设施; 4.其它由公司确定需要验收的安全设施。(三)由各矿组织验收的安全设施: 除公司验收以外的所有安全设施。
第六条 竣工验收小组由有关业务部门、安全设施施工单位及使用单位人员等组成。
必要时可聘请具备资质的外部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第七条 安全监察部门参与并监督安全设施的竣工验收。第八条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安全设施的设计、施工任务书等组织施工。竣工后应及时编制竣工验收文件、图纸、资料,提出验收申请,报送组织验收的部门。
第九条 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的依据:同意施工的批准文件;经批准的设计(变更设计)、图纸;施工任务书;《煤矿安全规程》、行业安全技术规范等。
第十条 竣工验收小组成员应熟悉安全设施的质量标准,严格按标准进行检查验收。
验收通过后,竣工验收小组成员应在出具的验收报告书(单)上盖章、签字,并对验收结果负责。
第十一条 按照有关规定需要联合试运转的,应当在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前进行联合试运转。联合试运转时间应不少于一个月,但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经联合试运转后,再进行竣工验收。
第十二条 竣工验收时检查出的问题,由施工单位现场整改或限期整改,进行再验收,验收小组认定合格后方可通过。
第十三条 竣工验收小组对评定为合格的安全设施应提出竣工验收报告书(单),其主要内容应包括:
1.安全设施概况:(1)安全设施名称;(2)安全设施地点、位置;
(3)安全设施设计、变更的设计、图纸、计划;(4)工程量、工作内容;(5)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6)开工及竣工日期; 2.安全设施评定结论
(1)竣工的安全设施与设计文件是否符合;(2)决定是否交付使用;(3)遗留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第十四条 未经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安全设施,不得投入生产和使用。
未经竣工验收或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安全设施投入生产和使用的,由安全监察部门责令其停产和使用,并按规定给予处罚。造成事故的追究生产和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五条 本制度与上级规定相抵触的,按上级规定执行。第十六条 本制度解释权属煤业公司。第十七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