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仪驱动安装说明

时间:2019-05-14 10:5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记录仪驱动安装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记录仪驱动安装说明》。

第一篇:记录仪驱动安装说明

执法仪驱动安装说明

自动安装方法:

1、先将执法仪开机;

2、采用USB线将执法仪与电脑连接;

3、将光盘放入电脑光驱;

4、屏幕会跳出欢迎使用硬件安装向导;(下图)

5、选择自动安装软件,点击下一步;

6、驱动将进入安装状态;(下图)

7、点击完成即可。

手动安装方法:(无法自动安装的情况)

1、先将执法仪开机;

2、采用USB线将执法仪与电脑连接;

3、右击我的电脑属性,屏幕会跳出系统属性;(下图)

4、单击设备管理器,屏幕跳出设备管理器管理栏;(下图)

5、双击黄色字符 Amba Simple Class 选项,跳出属性;(下图)

6、点击重新安装驱动程序选项,跳出硬件更新向导;(下图)

8、选择从列表或指定位置安装,点击下一步,跳出硬件更新向导;(下图)

9、点击 浏览 跳出浏览文件,选择执法仪驱动文件所在的路径,选中 执法视音频记录仪驱动 文件,点击确定;(下图)

10、点击下一步;(下图)

11、软件将进入安装状态;(下图)

12、点击完成即可;

第二篇:服务器磁盘阵列驱动安装

在计算机发展的初期,“大容量”硬盘的价格还相当高,解决数据存储安全性问题的主要方法是使用磁带机等设备进行备份,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但查阅和备份工作都相当繁琐。1987年,Patterson、Gibson和Katz这三位工程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了题为《A Case of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廉价磁盘冗余阵列方案)》的论文,其基本思想就是将多只容量较小的、相对廉价的硬盘驱动器进行有机组合,使其性能超过一只昂贵的大硬盘。这一设计思想很快被接受,从此RAID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数据存储进入了更快速、更安全、更廉价的新时代。

磁盘阵列对于个人电脑用户,还是比较陌生和神秘的。印象中的磁盘阵列似乎还停留在这样的场景中:在宽阔的大厅里,林立的磁盘柜,数名表情阴郁、早早谢顶的工程师徘徊在其中,不断从中抽出一块块沉重的硬盘,再插入一块块似乎更加沉重的硬盘„„终于,随着大容量硬盘的价格不断降低,个人电脑的性能不断提升,IDE-RAID作为磁盘性能改善的最廉价解决方案,开始走入一般用户的计算机系统。

一、RAID技术规范简介

RAID技术主要包含RAID 0~RAID 7等数个规范,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常见的规范有如下几种:

RAID 0: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因此并不能算是真正的RAID结构。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因此,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RAID 1:它是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 为备份的数据。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RAID 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RAID 0+1: 也被称为RAID 10标准,实际是将RAID 0和RAID 1标准结合的产物,在连续地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且并行读/写多个磁盘的同时,为每一块磁盘作磁盘镜像进行冗余。它的优点是同时拥有RAID 0的超凡速度和RAID 1的数据高可靠性,但是CPU占用率同样也更高,而且磁盘的利用率比较低。

RAID 2:将数据条块化地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条块单位为位或字节,并使用称为“加重平均纠错码(海明码)”的编码技术来提供错误检查及恢复。这种编码技术需要多个磁盘存放检查及恢复信息,使得RAID 2技术实施更复杂,因此在商业环境中很少使用。

RAID 3:它同RAID 2非常类似,都是将数据条块化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区别在于RAID 3使用简单的奇偶校验,并用单块磁盘存放奇偶校验信息。如果一块磁盘失效,奇偶盘及其他数据盘可以重新产生数据;如果奇偶盘失效则不影响数据使用。RAID 3对于大量的连续数据可提供很好的传输率,但对于随机数据来说,奇偶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

RAID 4:RAID 4同样也将数据条块化并分布于不同的磁盘上,但条块单位为块或记录。RAID 4使用一块磁盘作为奇偶校验盘,每次写操作都需要访问奇偶盘,这时奇偶校验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因此RAID 4在商业环境中也很少使用。

RAID 5:RAID 5不单独指定的奇偶盘,而是在所有磁盘上交叉地存取数据及奇偶校验信息。在RAID 5上,读/写指针可同时对阵列设备进行操作,提供了更高的数据流量。RAID 5更适合于小数据块和随机读写的数据。RAID 3与RAID 5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RAID 3每进行一次数据传输就需涉及到所有的阵列盘;而对于RAID 5来说,大部分数据传输只对一块磁盘操作,并可进行并行操作。在RAID 5中有“写损失”,即每一次写操作将产生四个实际的读/写操作,其中两次读旧的数据及奇偶信息,两次写新的数据及奇偶信息。

RAID 6:与RAID 5相比,RAID 6增加了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两个独立的奇偶系统使用不同的算法,数据的可靠性非常高,即使两块磁盘同时失效也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但RAID 6需要分配给奇偶校验信息更大的磁盘空间,相对于RAID 5有更大的“写损失”,因此“写性能”非常差。较差的性能和复杂的实施方式使得RAID 6很少得到实际应用。

RAID 7:这是一种新的RAID标准,其自身带有智能化实时操作系统和用于存储管理的软件工具,可完全独立于主机运行,不占用主机CPU资源。RAID 7可以看作是一种存储计算机(Storage Computer),它与其他RAID标准有明显区别。除了以上的各种标准(如表1),我们可以如RAID 0+1那样结合多种RAID规范来构筑所需的RAID阵列,例如RAID 5+3(RAID 53)就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阵列形式。用户一般可以通过灵活配置磁盘阵列来获得更加符合其要求的磁盘存储系统。

开始时RAID方案主要针对SCSI硬盘系统,系统成本比较昂贵。1993年,HighPoint公司推出了第一款IDE-RAID控制芯片,能够利用相对廉价的IDE硬盘来组建RAID系统,从而大大降低了RAID的“门槛”。从此,个人用户也开始关注这项技术,因为硬盘是现代个人计算机中发展最为“缓慢”和最缺少安全性的设备,而用户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却常常远超计算机的本身价格。在花费相对较少的情况下,RAID技术可以使个人用户也享受到成倍的磁盘速度提升和更高的数据安全性,现在个人电脑市场上的IDE-RAID控制芯片主要出自HighPoint和Promise公司,此外还有一部分来自AMI公司。

面向个人用户的IDE-RAID芯片一般只提供了RAID 0、RAID 1和RAID 0+1(RAID 10)等RAID规范的支持,虽然它们在技术上无法与商用系统相提并论,但是对普通用户来说其提供的速度提升和安全保证已经足够了。随着硬盘接口传输率的不断提高,IDE-RAID芯片也不断地更新换代,芯片市场上的主流芯片已经全部支持ATA 100标准,而HighPoint公司新推出的HPT 372芯片和Promise最新的PDC20276芯片,甚至已经可以支持ATA 133标准的IDE硬盘。在主板厂商竞争加剧、个人电脑用户要求逐渐提高的今天,在主板上板载RAID芯片的厂商已经不在少数,用户完全可以不用购置RAID卡,直接组建自己的磁盘阵列,感受磁盘狂飙的速度。

二.通过硬件控制芯片实现IDE RAID的方法

在RAID家族里,RAID 0和RAID 1在个人电脑上应用最广泛,毕竟愿意使用4块甚至更多的硬盘来构筑RAID 0+1或其他硬盘阵列的个人用户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在这里仅就这两种RAID方式进行讲解。我们选择支持IDE-RAID功能的升技KT7A-R AID主板,一步一步向大家介绍IDE-RAID的安装。升技KT7A-RAID集成的是HighPoint 370芯片,支持RAID 0、1、0+1。

做RAID自然少不了硬盘,RAID 0和RAID 1对磁盘的要求不一样,RAID 1(Mirror)磁盘镜像一般要求两块(或多块)硬盘容量一致,而RAID 0(Striping)磁盘一般没有这个要求,当然,选用容量相似性能相近甚至完全一样的硬盘比较理想。为了方便测试,我们选用两块60GB的希捷酷鱼Ⅳ硬盘(Barracuda ATA Ⅳ、编号ST360021A)。系统选用Duron 750MHz的CPU,2×128MB樵风金条SDRAM,耕升GeForce2 Pro显卡,应该说是比较普通的配置,我们也希望借此了解构建RAID所需的系统要求。

1.RAID 0的创建

第一步

首先要备份好硬盘中的数据。很多用户都没有重视备份这一工作,特别是一些比较粗心的个人用户。创建RAID对数据而言是一项比较危险的操作,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毁掉整块硬盘的数据,我们首先介绍的RAID 0更是这种情况,在创建RAID 0时,所有阵列中磁盘上的数据都将被抹去,包括硬盘分区表在内。因此要先准备好一张带Fdisk与Format命令的Windows 98启动盘,这也是这一步要注意的重要事项。

第二步

将两块硬盘的跳线设置为Master,分别接上升技KT7A-RAID的IDE3、IDE4口(它们由主板上的HighPoint370芯片控制)。由于RAID 0会重建两块硬盘的分区表,我们就无需考虑硬盘连接的顺序(下文中我们会看到在创建RAID 1时这个顺序很重要)。

第三步

对BIOS进行设置,打开ATA RAID CONTROLLER。我们在升技KT7A-RAID主板的BIOS中进入INTEGRATED PERIPHERALS选项并开启ATA100 RAID IDE CONTROLLER。升技建议将开机顺序全部改为ATA 100 RAID,实际我们发现这在系统安装过程中并不可行,难道没有分区的硬盘可以启动吗?因此我们仍然设置软驱作为首选项。

第四步

接下来的设置步骤是创建RAID 0的核心内容,我们以图解方式向大家详细介绍:

1.系统BIOS设置完成以后重启电脑,开机检测时将不会再报告发现硬盘。

2.磁盘的管理将由HighPoint 370芯片接管。

3.下面是非常关键的HighPoint 370 BIOS设置,在HighPoint 370磁盘扫描界面同时按下“Ctrl”和“H”。

4.进入HighPoint 370 BIOS设置界面后第一个要做的工作就是选择“Create RAID”创建RAID。

5.在“Array Mode(阵列模式)”中进行RAID模式选择,这里能够看到RAID 0、RAID

1、RAID 0+1和Span的选项,在此我们选择了RAID 0项。

6.RAID模式选择完成会自动退出到上一级菜单进行“Disk Drives(磁盘驱动器)”选择,一般来说直接回车就行了。

7.下一项设置是条带单位大小,缺省值为64kB,没有特殊要求可以不予理睬。

8.接着是“Start Create(开始创建)”的选项,在你按下“Y”之前,请认真想想是否还有重要的数据留在硬盘上,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一旦开始创建RAID,硬盘上的所有数据都会被清除。

9.创建完成以后是指定BOOT启动盘,任选一个吧。

按“Esc”键退出,当然少不了按下“Y”来确认一下。

HighPoint 370 BIOS没有提供类似“Exit Without Save”的功能,修改设置后是不可逆转的第五步

再次重启电脑以后,我们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Striping(RAID 0)for Array #0”字样了。插入先前制作的启动盘,启动DOS。打开Fdisk程序,咦?怎么就一个硬盘可见?是的,RAID阵列已经整个被看作了一块硬盘,对于操作系统而言,RAID完全透明,我们大可不必费心RAID磁盘的管理,这些都由控制芯片完成。接下来按照普通单硬盘方法进行分区,你会发现“这个”硬盘的容量“变”大了,仔细算算,对,总容量就是两块硬盘相加的容量!我们可以把RAID 0的读写比喻成拉链,它把数据分开在两个硬盘上,读取数据会变得更快,而且不会浪费磁盘空间。在分区和格式化后千万别忘了激活主分区。

第三篇:任务驱动教学法说明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的教与学的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

编辑本段简介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基本含义。“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编辑本段基本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编辑本段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

2、确定问题(任务):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

问题(任务)的解决有可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建构知识,正是探索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4、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编辑本段作用

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一个“任务” 完成了,学生就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伴随着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减少学生们以往由于片面追求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性”而导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法带来的茫然。

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任务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了民主、充满了个性、充满了人性,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

编辑本段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通过实践发现“任务驱动”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编辑本段容易产生的误区 任务的提出

第一,教师要在总体学习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第二,在设计“任务”时,要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科学处理“双基”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传统的基础性学科比较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则需要在关注“双基”目标的基础上,向能力目标倾斜。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会背出多少概念的意义不大,而是看他们会做多少,比如 “窗口”、“模板”、“网络协议”等,不一定需要学生背出它们的确切定义,而在于学会怎样操作“窗口”。“模板”,怎样遵循“网络协议”。尤其对于初、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常规性的知识和操作已经基本具备,更需要发展他们“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培养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第三,设计“任务”时,自然要注意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的差异,即使对相同年龄段的学生,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将学习目标分层次,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提出恰当的基础目标、发展目标和开放目标,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一定容量、一定梯度的“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基础目标对应的小任务,学有所思的学生接着完成下一个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发展目标对应的任务,学有所创的学生还应继续完成后面开放性的任务。

任务驱动的形式化和简单化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存在着将任务简单化的倾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对达成教学目标确实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把任务简化为以教学目标的问题的提出,就有犯形式主义错误之嫌了。比如,在高一“计算机网络”一节的示范课上,教学目标是:认识并了解计算机网络。作用。分类和组成,教师依此提出了四个问题①什么是计算机网络?②计算机网络的作用?③计算机网络的分类?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认为这就是给学生提出的四个任务,而后用大半节课的时间要求学生从教师做好的网络课件中,分别单击“计算机网络”“"网络的作用” “网络的分类”“网络的组成”等超级链接,通过看到屏幕上呈现出的与书本上一致的概念性的答案,来完成“任务”。这种对“任务”与“问题”的理解未免过于肤浅,这里提出的四个“问题” 不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来建构知识框架,而只需要打开书本就可轻而易举地获取正确答案,它不是“任务”,不构成“任务驱动”的前提,自然也不属于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这位教师所做的课件自然也属于“课本搬家”。对高中学生尤其是城市的高中学生,这种照搬课本的信息技术课是不会受欢迎的,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他们不需要“课本搬家”,他们渴望获得在教师引导下的。展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示事物本质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驱动下的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过程。

关注任务驱动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乏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是对学生技术的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门课程,它既含有丰富的科学性,又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知识,在教学目标上则体现为丰富的情感目标。任务驱动的教学形式使教学环境情境化、问题化,教学过程则要求既源于具体情境而又能超越具体情境,达到融知识、技能、情感于一体的至高境界。有价值的任务驱动的设计除了能使学生达成一定的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以外,还需要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感、行为习惯乃至人格塑造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均产生积极影响。有这样一节小学信息技术课:以 “附件”中“录音机”的录音、效果等的学习为载体,使学生学会“窗口”、“菜单”等的操作。这本是一节任务驱动较为得当的好课,遗憾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自行录下一段声音并进行效果加工之前,未作任何关于音乐审美的说明和要求,致使一位学生在讲合演示时,将国歌用“加速”效果播放,既不悦耳更为重要的是影响了国歌的严肃性和庄严感,不能不说是这节课的一大败笔。

(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已逐渐被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熟知与接受。但究竟什么是“任务驱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应如何设计等,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

在教育部拟定2000年11月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过程中,曾提出一个修改稿,其中指出:“知识及技能的教学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材的内容应以从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着手,通过讲解或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什么是任务驱动?为什么要用任务驱动?必须弄清楚。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

首先弄清什么是“任务”。按一般的定义,任务就是需要通过某种活动完成的某件事。在信息技术课中,“任务”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完成的一些事。例如,任务可以是一篇文章、一幅图形、一张表格、一个数据库等,也可以是一个调查报告,一个信息展示作品,还可以是一个网站。

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特点

在传统教学中,背课文、解数学题,都可以说是“任务”,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有其特殊的含义,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真实性

任务应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不是虚构的、生造的。如数学题目中“两个水管灌水”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有些信息技术教材中,把一首四言诗,四句分别设臵为不同字体和不同字号,这是生造的,因为任何书都不会这样排版,这样的例子就不能叫做任务。有些教材中的数据库部分把几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全放在同一个库中,其中有些数据纯粹是为了讲这种类型数据而设臵的,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必要的,这样的例子也不能叫任务。

当然实际情况有时是很复杂的,为了教学需要可以对实际的例子作一些简化,但这种简化必须是在可允许范围内的。例如一个班学生成绩,在举例中可能只用了10个人等。科目也可能是4~5科。

只有真实性,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探求的欲望。真实性本身也是一种知识,即培养学生道德的内容。

2.整体性

任务一般不要太小,太琐碎,一般要能分成几个子任务。如用字处理软件完成一张板报。完成一首诗的输入,排版,设臵格式等任务。因为只有这样的任务才能给学生一个较大的探索和创新的空间。

当然有时为了讲解一个较难的知识或操作,有时专举一个小例子,这是可以的,有时也是必要的。但这只能叫做例子,不能叫做任务。

3.开放性

任务一般涵盖要学习的知识技能,但完成任务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最后的产品可以是多姿多彩的。任务应该是开放性的,要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只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千篇一律就不可能培养出有创造性的学生。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4.可操作性和适当性

可操作性指的是任务是具体的,学生可以按任务的要求实现。例如“把文章排版”不是任务,因它不具体,哪篇文章?怎样排版?这只能叫做要求。如果改为“制作一个图文并茂的„荷塘月色‟文档”,就可操作了。如果再加上“题目居中,三号字,作者名靠右……”等,就更具体了。

适当性指的是任务难易程度适当,太易和太难都会影响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如一个含有新知识的子任务,新知识点一般不要超过7个。虽然每一个操作都不难,但在很短时间内要同时掌握这么多的新知识,是不可能的。

例如,有的教材在讲Excel时,第一个任务是制作一张工作表,短短两页就涉及了20多个新名词,这样的例子就不适合做教学中的任务。

有人把“任务驱动”中的任务与案例、实例等同起来。这是错误的,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以上4点就是这两者的重要区别。

三、什么是“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例如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可通过输入一首诗,编辑一篇文章、一个通知、一个板报等任务,来学习文字处理的有关操作,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例如,在文字处理模块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5个任务来完成有关的教学。

(1)输入和保存古诗“春晓”。

涉及的知识点:汉字输入、标点、修改、换行、保存、文字的格式化、修饰。

(2)编辑图文并茂的“春晓”文稿。

涉及的知识点:文字的修饰、图片插入和编辑、声音插入。(3)编辑“我和我的祖国”文稿。

涉及的知识点:自动换行、选定、复制、粘贴、查找与替换。(4)编写和打印一个通知。

涉及的知识点:排版、分栏、页面设臵、打印。(5)制作“学生成绩表”。

涉及的知识点:插入和编辑表格。(6)综合任务──制作电子班刊。

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不仅可以学到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可以培养能力。

这里应注意一点,在传统教学中,案例和实例是次要的东西,知识是重要的,是为完成知识传授服务的。而在新型教学模式中,知识和任务是同样重要的,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任务的完成(特别是综合性的任务)过程是更重要的内容。把完成任务中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甚至主要位臵。根本目标是知识还是能力是判别“实例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标志之一。

四、任务驱动的必要性和优点 1.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对学生就是一个兴趣、一种“催化剂”,促进他们积极学习,通过完成任务,使他们有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学习。

2.培养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很好方式

能力和性格是个性特征,在心理学中定义为“在活动中反映出的个性倾向”,也就是说只有在活动中能力才能表现出来,才能获得提高,获得培养。怎样组织活动?提出具体任务,学生在解决任务的活动中来学习,培养能力。

要培养实践能力,就必须使学生接触实践,任务是真实的,通过任务的完成,也就进行了实践活动。

要创新能力,就必须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由于任务的开放性,提供了学生创造的空间,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性。

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问题就不能是简单的。任务的整体性,就给学生一个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空间。

3.学习应用软件的特殊性 符合28规律。在计算机中有一个“28规律“,即CPU的指令中80%的时间,只用到其中的20%。同样,80%的操作者只用应用软件20%的功能。因此只要学习软件20%的功能就可以了。如何选择这20%?通过任务是一个好途径。例如,在文字处理模块中,我们选择了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6个实例作为任务,既然这些任务是工作中最经常遇到的,那么这些任务中所涉及到的知识和技能也就是文字处理模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即那20%的知识。

4.有利于贯彻教材的基础性和稳定性原则

当软件改变了,以制式或功能为主的教材就要作很大的改变。而任务驱动的教材,只改变个别的操作步骤和插图即可。

5.符合现代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学习有初级知识的学习、高级知识的学习和专家知识的学习三种不同的阶段。学生学习主要分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两种,初级学习是学习的低级阶段,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概念和事实,在测验中只要求他们将所学的东西按原样再生出来,这里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结构良好领域。而高级学习则不同,它要求学生把握概念的复杂性,并广泛而灵活地运用到具体情境中,这时,概念的复杂性以及实例间的差异性都显而易见,因而大量涉及到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

乔纳生(D.H.Jonasen,1991)认为,三者比较如下表: 传统教学混淆了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之间的界限,把初级学习阶段的教学策略不适当地推广到高级学习的阶段中,使教学过于简单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①相加性倾向;将事物从复杂的背景中隔离出来进行学习,误认为对事物的孤立认识可以推及到更大的背景中,忽视具体条件的限制。

②离散化倾向。即将本来连续化的过程,过于简单化地当成一个个的阶段处理。

③将整体分割为部分,忽视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过于简单化使得学生的理解过于片面,这正是妨碍学习在具体情况中广泛而灵活迁移的主要原因。

以功能为线索的教学法正是犯了上述的过于简单化的错误,而“任务驱动”正是符合高级学习的各种原则的好方法,好途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在教学之初先讲解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而后再让学生去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答有关的习题,其潜在的假设是:学和做是两个过程,知识的获得和知识的应用是两个过程,必须先学了,先知道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

建构主义者则以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在问题解决中学习”。教师可以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首先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但这都不应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应配合、促进他们的探索过程。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并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作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而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得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

一般应用软件的知识,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因此可以把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结合起来。不需要与数学、物理等课一样,分成两个阶段学习,先进行初级阶段学习,学习一些概念、原理和基本技能,然后再进行解决问题模式的高级学习。

6.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改革纲要》)。该文件中提出了6条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臵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臵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完全符合这些改革的目标。7.任务驱动与知识系统性

有人指责用“任务驱动”方式教学,破坏了知识的系统性。对于这种看法,我认为:

学科和教学可以有多种系统,“任务驱动”也是一种系统,它是以人们学习应用和技能为主的内容的认知规律为依据的系统,是不同于以知识理论为线索的另一种系统。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以应用软件为主的教学中,所谓“软件系统”是“人为”的系统,例如同一个软件,不同版本就有不同系统,了解软件中一些“规律”,只是为便于记忆而学习的,它与自然科学中的规律有原则的区别,它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系统。

但应用软件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有一定的知识系统。“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弱点,是需要注意的。这可以从两方面来弥补:

一是加强小结,例如在每一单元教学后有一个知识性的小结。把有关的知识点作一个归纳性的小结。

二是从总体上来设计任务,即每一模块,甚至全学期(全书)统筹考虑,使涉及到的知识点形成一定的系统性。

但绝不能因为有这个弱点而否定“任务驱动”的优越性。

五、结束语

“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不是最近才有,2000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倡“学以致用”……在新世纪的新形势下,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驱动已赋予了新的内含和更深刻的意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计算机教程Windows版》在前言中写道: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做”上,以写一篇文章、画一幅图、制作一张统计表为任务,按完成任务所需的次序介绍有关的思路和方法,暂时用不到的内容放到后面用到时再讲,不用或可以不用的内容则不作介绍。这样做便于学生边读书边上机,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

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仍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有志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教师们,让我们一起共同把这项极其有意义的工作继续下去,让它发扬光大。

继续追问: 来自手机问问 你可以只说精华吗?就我问的那个,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它的特点?好吗?

补充回答: “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例如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可通过输入一首诗,编辑一篇文章、一个通知、一个板报等任务,来学习文字处理的有关操作,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真实性 2.整体性 3.开放性

4.可操作性和适当性

第四篇:水表安装情况说明

柳堡镇中心小学 水表安装情况说明

我校用水有两条途径:自来水和地下水。厕所和学校总表是分开的,故我校只安装了一块一级水表安装率100%,厕所采用的是地下水。

柳堡镇中心小学 2014年3月

第五篇:加油站安装说明

一、加油站土建的要求

1、站房宜建地上式,室内地坪应高于室外地坪0.2m,层高不应小于3.5m。地面应铺非燃烧材料。站房距加油机不少于5m。

2、安装加油机的高台称“加油岛”,加油岛应高出加油停车地坪0.2m,宽度不小于1.2m,加油岛的长度按加油机的安装布局而定,加油岛的两端应为半圆形。加油机的安装位置在土建时应预埋四只M14×130地脚螺栓,在四只地脚螺栓之间建一地坑(见图1),用于引出加油机进油管、电源电缆、接地线、油站电脑控制线等。地坑大小及深浅根据管线的具体情况而定。但要注意:地坑边缘与地脚螺栓之间距不小于50mm。预埋地脚螺栓应高出加油岛水平面60mm。

3、配电间与各级爆炸危险场所相邻的墙应为非燃烧材料的实体墙。配电间不得有工艺管道穿过。所有穿墙的孔沿都应用非燃烧材料严密填实。配电间的门、窗应为外开式,且朝向非爆炸危险场所。低压配电柜可设在站房内。配电柜所在房间的门、窗与加油机、油罐通气管口、密闭卸油口等的距离不应小于5m。

4、加油机的罩棚宜采用混凝土结构,罩棚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罩棚的遮盖能力应使加油机及操作范围免受雨淋和日光直射。

5、加油站道路及停车场地就采用混凝土材料建造,其厚度根据随的载荷经计算确定,不得采用沥青路面0

6、加油站的出口与进口应分开设置。车辆进出口道路的坡度不大于6%,道路宽度不宜小于5m,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2m。

二、油罐施工的要求

加油站的油罐通常选用金属卧式圆管形油罐,简称卧式油罐。它由压力容器专业厂生产。卧式油罐的安装有地上式和地下式两大类。地上式油罐安装在地坪面以上,油罐外不覆土,暴露在空间。这种安装形式便于维修保养。油罐外壁,便于直观检查油罐是否渗漏。但这种油罐受大气温度影响很大,油品蒸发损耗大,使用中的安全度较低。

图1 加油机进油管路安装示意图

地下式油罐的优点是:受外界大气温度影响甚小,油品蒸发损耗小;油气不会在油罐周围积聚,比较安全;不占地面空间位置,地面显示宽敞。地下式油罐的缺点是:不能直观检查油罐渗漏,不便于维修保养油

罐外壁。

比较地上式与地下式油罐的优缺点,宜首选地下式油罐。GB50156-92《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中规定:“加油站的汽油,柴油储罐应直埋地下式,严禁设在建筑物内或地下室内,建在郊区的加油站,当油罐直埋困难时,可设在地上。” 直埋地下油罐应符合以下要求:

1、油罐的外表面应采用不低于加强级的防腐蚀保护层(见表3);

2、掩埋油罐时,紧靠罐壁30cm厚处应以细土或砂回填夯实,不得有砖、石块等杂物,以免损坏油罐外防腐层;

3、埋设油罐的罐区地坪应高于同围地坪约15cm,并在罐区周围砌边墙,防止地面水流入罐区,造成空油罐漂浮;

4、油罐的入孔应设操作井,以方便检修操作。油罐的注油管、出油管、量油孔、通也管等的接合管,应都设在入孔盖上。注油管向下伸入罐内距罐底20cm左右,管端口为45°斜面(见图1)。管顶端要有管盖。

5、通气管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50mm,横管斜度为3/1000(靠近油罐为低端),竖管口应高出地面至少4m;若通气管是沿建筑物的墙(柱)向上敷设的,管口应高出建筑物1m,与门窗的距离不应小于3.5m。竖管顶端应装通气帽。

6、量油管的管径为50mm,上端与注油管同高,并要有管盖,管底部与入孔盖齐平即可。

三、管道施工要求

加油站中的加油机与油罐是靠管道连接的,管道布置的合理与否,关系到加油站的基建投资、安全运转和正常营业。管道布置的具体要求是:(见图1)

1、油品输送管道采用¢38mm镀锌无缝钢管,埋地管线的连接可采用螺纹管接头连接,螺纹连接的密封填料可用氮化铝与甘油或黄丹粉与甘油调合使用(注意需经24小时才能粘合牢固)。也可在螺纹处涂少量封胶或缠绕聚氯乙烯薄膜带(生料带)。但绝对不能用白漆和麻丝作密封填料。

2、加油机进油管敷设应有小于3/1000的坡度,加油岛处管端为高端。管道要尽量避免拐弯,以减小流体阻力.3、当一个油罐向多台加油机供油时,每台加油机应单独设置进油管,以免加油机操作时相互影响。

4、当一台加油机使用两个油罐时,为避免罐与罐间的影响,在每罐的支油路上应设置阀门(截止阀必须密封)。当使用一罐时,另一个罐的进油管阀门应关闭(见图3)。

5、卸油管应设3/1000坡度,油罐为坡度低端。油罐车向油罐卸油时,必须采用密闭式卸油方式,卸油管与油罐车连接的一端需装快速接头,并设卸油管井。应将不同油品的快速接头都装在一个卸油井中,以使汽车能够定位卸油。

6、加油机进油管道要求绝对密封。管道连接后要气压试验,在0.2MPa压力下无泄漏为合格,试验合格后,才能埋设管道。

7、加油机进油管水平距离不大于20m,垂直距离不大于6m,其与波纹管相连的出口端需攻螺纹高度为20mm,出口端应高出加油岛水平面30mm(见图2)。加油机进油管伸入油罐的入口端应安装DF-40单向双门止回阀(简称“底阀”),以防油液回流。底阀底部距油罐底的距离10cm,以防底部脏油吸入机内。底阀安装前应用汽油进行试验,以不渗漏者为合格。安装底阀前应仔细检查,认真清除油罐及底阀内的砂泥、铁末等杂物。

8、管道中的法兰两端面均应跨接导线;使整个油罐及管道系统处于良好的接地状态。法兰处的密封,必须使用耐油的橡胶垫。

9、油罐与管道安装结束后,要彻底将其内部清理干净,不允许留用任何沙泥、铁屑等杂物,以确保加油机少出故障。

四、加油站的配电柜和电路

1、加油站的电源总开关应设在室内配电柜中,选用的开关保险丝应根据加油机中电机启动时电流值来确定(按每只电机纸配6A计算)。电源电缆应选用耐油性能好的五芯或四芯多股铜芯(每芯截面积为2.5mm2)并带有塑料护套的绝缘电缆,其规格为RVV5(或4)×2.5mm2(应符合GB50058-92标准)。选用五芯或四芯电缆由进入加油站的电网所决定。

2、配电柜与加油机连接的电缆彩镀锌钢管为外套管地埋方式保护,防止车辆经过轧断电缆。保护电缆的套管进入加油机底座下面地坑的出口处,应超出加油岛水平面20cm,预留电缆长度为2m,配电柜到加油机接线盒之间的电缆,中间不允许有任何接头,以免发生电火花而危及加油站安全。地坑出口处的管道口应接一个弯头,再用塑料薄膜扎封,以免黄沙和油液进入管内。

下载记录仪驱动安装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记录仪驱动安装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装运行说明

    禁化武管理系统安装运行说明 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jhw/)下载最新安装包,把最新安装包解压到指定目录后(例如 E:),该目录结构如下图所示: (一) 安装驱动 第一次运行禁化......

    win7网银盾驱动安装不成功解决方法

    win7网银驱动安装不成功解决方法 由于我用建设银行网银盾,下面以建行网银盾说明:以前用建设银行一代网银,电脑是win7系统,安装没有任何问题,一切ok,由于卡遗失,补办后,是二代网银,上......

    记录仪考评

    关于执法记录仪质量考评情况的通报 大队所属各执法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公安交通管理执法规范化建设,根据《公安局交警支队执法质量绩效考核办法》和省交警总队执法检查工作......

    执法记录仪

    TCL现场执法记录仪SDV03 产品特点 售后指导:0-1-0—524-83005 13-1617-15057 TCL执法记录仪SDV03具有:安全环保的壳体,便捷的“一键式操作”,安全稳定的数据存储方式,高性能红外......

    执法记录仪

    执法记录仪报价(含税) 一、 警翼V8执法仪 沧州腾达电子公司 2880元 二、 AEE PD77执法记录仪 沧州腾达电子公司 2380元 三、 AEE P8执法记录仪 (属于较老机型,与PD77参数类似) 沧......

    工程安装事故说明范文

    工程安装事故说明致:我公司在协助深圳博物馆工作人员进行《xxxxxx》布展过程中发生了钢化玻璃爆裂事故,现我公司对此次事故作以下情况说明:时间:2014年1月9日晚19点40分地点:现场......

    路灯安装说明[推荐五篇]

    “杆座”指的是预埋的连接基础的钢板及固定的螺栓 灯架安装指的是出灯杆的安装灯的罩及架 一套完整的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引下线指连接接闪器与接地......

    多媒体教室安装说明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铆钉枪2.壁纸刀3.手电钻4.电锤5.螺丝刀6.水平仪7.胶带8.活动扳手9.米尺第一步:组装黑板 大多数黑板组装方法基本类似,要注意细节,保证黑板组装后框架结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