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波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宁波市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财政局、地方税务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工伤保险条例》及《部分行业企业工伤保险费缴纳办法》(人社部令第10号)等法律、法规和规章、政策,为分散建筑施工企业工伤风险,保障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办法。
一、参保范围对象
(一)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筑施工企业(包括外地进甬建筑施工企业)承建的建设项目及其参与项目建设的从业人员。
本办法所指建筑施工企业,是指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单项工程建筑施工承包企业和直接发包的专业承包企业。
本办法所指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是指本市行政区域内与建筑施工企业形成劳动关系、符合法定劳动年龄、在项目建设中从事各类工作的从业人员(建筑施工企业中已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不适用本办法)。
二、参保缴费
(二)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以建设项目为单位,由建筑施工企业为工程期间参与项目建设的所有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参保登记和一次性缴费手续。
建设单位应当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履行参保缴费义务。
(三)在工程项目承包合同备案后,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携带备案合同(原件及复印件),到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县(市)、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社保机构)办理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登记,并填写《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登记表》(附件1)。省部属和外地进甬建筑施工企业建设项目所在地在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的,可以到市级社保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参保登记。
社保机构应做好参保建设项目单位开户登记,按该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规定的比例计算出建筑施工企业应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向建筑施工企业出具《建设项目工伤保险缴费通知书》(附件2)。
(四)建设项目从业人员工伤保险费由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市、县(市)、区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征收。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在收到《建设项目工伤保险缴费通知书》后,携带银行转帐支票,到参保关系所在地同级地方税务机关缴纳工伤保险费。
(五)建筑施工企业在与分包施工企业、劳务分包作业企业签订分包合同时,应当同时签订《建设项目从业人员工伤保险费代缴协议》(附件3),作为分包合同的组成部分。
(六)建筑施工企业为建设项目缴纳工伤保险费后,应当将《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登记表》和《建设项目从业人员工伤保险费代缴协议》发送给本建设项目中各施工企业和劳务分包作业企业。
(七)建设项目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费的缴费数额为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合同总造价×缴费费率。
缴费费率根据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合同总造价按以下标准计算: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合同总造价为5000万元以下(包括本数)按1.2‰计算;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合同总造价为5000万元以上至1亿元(包括本数)按1.1‰计算;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合同总造价超过1亿元按0.9‰计算。
建设项目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费率由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财税部门根据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工伤事故发生率、安全生产状况等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建设项目从业人员工伤保险费作为规费列入工程总造价,不得作为让利因素参与竞标,在招投标及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当单独列项。
(八)建设项目追加工程投资(造价)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将追加部分的金额按上述规定计算应缴纳的工伤保险费予以补缴。
(九)已办理从业人员工伤保险的建设项目,在建设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建设项目名称变更时,原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持相关主管部门的变更批准文件或有效证明,填写《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变更登记表》(附件4),及时到参保关系所在地的社保机构办理参保登记变更手续。
(十)建设项目的工伤保险期限与建设工程工期起止日期相同。建设项目施工工期延长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于合同到期30日前凭“工程延期施工报告”(报告需明确延期施工的起止日期)到社保机构备案,建设项目工程工期结束之日,工伤保险参保关系自行终止。
三、建设项目人员管理
(十一)建设项目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原则上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实名制管理。建设项目总承包企业及其项目负责人对项目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工作负总责,应当配备专职用工管理人员,建立健全用工管理网络,对项目施工现场全部从业人员进行管理和人员信息汇总上传,并监督分包施工企业做好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工作;项目施工现场各用工主体为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的责任人,应当及时如实向施工现场项目部汇总各自招用管理的从业人员名册,自觉接受建设项目总承包企业的监督管理。
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工伤保险按以下情形确认:
1.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进度和人员增减情况,分阶段将工程项目工地参加施工的从业人员名册及时真实输入项目所在地的人力社保部门申报系统。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工伤保险以该系统中的人员名册为准。
2.建设项目工地因工作需要临时增加或调用人员,未及时将从业人员名册输入项目所在地人力社保部门申报系统的,从业人员在发生工伤事故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由受伤人员劳动关系所在建筑施工企业如实填报《参保建设项目未及时申报名册职工工伤按参保职工处理申请确认表》(附件5)并提供受伤职工招录用情况说明、记工考勤卡等有效证明和建设项目总承包企业出具的证明,向建设项目参保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人力社保部门提出确认申请,经核实确认后,可视同已参加工伤保险。
未及时申报项目从业人员名册的职工自发生工伤事故之日起超过两个工作日提出确认申请的或未经确认的,视为未参加工伤保险,其工伤待遇由受伤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建筑施工企业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和省、市以及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支付。
3.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范围以建设项目总承包企业签订的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为准。建设单位没有经招投标而自行(直接)将承包合同以外的工程分包给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该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另行参加工伤保险。
(十二)分包施工企业和劳务分包作业企业应当认真落实实名制管理,并依法履行《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办理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等各项法定义务。
四、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待遇支付
(十三)建设项目从业人员发生工伤事故,其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等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和省、市有关规定以及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十四)建设项目从业人员的工伤认定申请、认定和工伤保险待遇结算,由建设项目参保关系所在地的市、县(市)、区人力社保部门负责。
(十五)建设项目从业人员受到事故伤害后,由其劳动关系所在的建筑施工企业(或分包施工企业或劳务分包作业企业),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内向参保关系所在地的人力社保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超过30日时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在此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受伤从业人员劳动关系所在的建筑施工企业(或分包施工企业或劳务分包作业企业)承担。
申请工伤认定和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时,除提供《工伤保险条例》和省、市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供经社保机构审核盖章的《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登记表》和《建设项目施工从业人员工伤保险费代缴协议》。
(十六)建设项目从业人员跨项目流动,流动至工伤保险参保的建设项目工地的,承建该参保建设项目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及时将其名单输入人力社保部门申报系统;流动至工伤保险未参保的建设项目工地发生工伤的,按未参加工伤保险处理,由承包该项目建筑施工企业和受伤从业人员劳动关系所在的施工企业按《工伤保险条例》和省、市以及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支付其工伤保险待遇。
(十七)建设项目从业人员工伤保险待遇中涉及以“本人工资”作为待遇计发基数的,其“本人工资”统一按照工伤发生时浙江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计发基数。
伤残等级为1-6级的工伤从业人员,其工伤保险长期待遇和按规定享受工亡从业人员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实行一次性支付,一次性支付待遇后,工伤保险参保关系自行终止。
工伤从业人员,在建设工程项目工伤保险参保期满后仍需要治疗的,继续由劳动关系所在建筑施工企业和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资福利待遇和医疗费用,直至停工留薪期满为止,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终止工伤保险参保关系,由劳动关系所在建筑施工企业和工伤保险基金一次性支付有关工伤保险待遇。
五、监督管理
(十八)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开展诚信企业评比时,对建筑施工企业未按本办法规定给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不予其参与诚信企业评比。
(十九)人力社保部门依据《社会保险法》等有关规定,对未办理建设项目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建筑施工企业,给予相应处理。
(二十)对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瞒报工程项目总造价或者骗取工伤保险待遇行为的,有关部门按《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处理。
(二十一)建筑施工企业按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从业人员发生工伤后,由受伤从业人员劳动关系所在的建筑施工企业(或分包施工企业或劳务分包作业企业)承担并履行《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的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法定责任和义务。
建筑施工企业未按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从业人员发生工伤后,承包该建设项目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承担《社会保险法》中规定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从业人员劳动关系所在的建筑施工企业(或分包施工企业或劳务分包作业企业)应当承担《社会保险法》中规定的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
六、其他
(二十二)为加强建设项目从业人员工伤保险管理工作,市及县(市)、区人力社保部门与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地税部门要加强沟通,及时互通建设项目报批情况和参保情况等信息,针对出现的问题,研究协调解决,共同做好宁波市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作。
(二十三)本暂行办法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
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宁波市财政局 宁波市地方税务
2014年9月11日
第二篇:苏州市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苏州市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暂行办法 [ 文号:苏府〔2008〕7号[ 103 ]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5号)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建设厅、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转发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关于做好建筑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苏社医〔2007〕6号)精神,为切实保障因工遭受事故伤害的建筑企业农民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结合建筑企业特点,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一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项目施工的所有建筑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为本企业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落实工伤保险待遇。同时,按照《建筑法》规定,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农民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本办法所称建筑企业是指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本办法所称农民工是指包括非本市户籍、符合法定劳动年龄、离开农村居住地,与建筑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参与房屋建筑、装饰装修、设备安装以及市政工程施工等的从业人员。
第二条 建筑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费根据工程项目类别、工程总造价,暂按如下标准计取:房屋建筑工程=工程总造价×1‰;装饰装修、市政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工程总造价×0.6‰。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建设局、财政局可以在本办法实施后,根据工伤保险基金实际运行情况,按照“以支定收”的原则,对工伤保险基金征缴率适时提出浮动意见,报市政府同意后进行调整。
第三条 建筑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费作为不可竞争的专用款项,在工程总预算造价中单独列项,作为整个工程施工期间包括所有专业承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须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由建设单位在开工前一次性拨付给施工总承包企业或直接发包的承包企业(以下统称“承包企业”),以建设项目和本企业的名称将此专用款存入银行账户。
第四条 新开工建设项目的承包企业应当在开工前,持建设项目《中标通知书》或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原件及复印件,到工程所在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缴费手续,取得《建筑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证明》。
第五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筑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证明》。
第六条 建筑企业农民工实行实名制管理。建筑企业应当在建设工程项目开工之日起1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农民工名册;施工过程中农民工数量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农民工增减名册。
第七条 建筑企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基金单独核算管理。统筹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应当会同建设局、财政局根据工伤保险基金实际运行情况,按照“以支定收”的原则,对工伤保险基金征缴费率适时提出浮动意见,报市政府同意后进行调整。
第八条 建筑企业农民工享受工伤保险的期限以《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合同期限为基准,即自建筑工程开工之日起至合同竣工之日止。合同工期内不能竣工的工程,承包单位在合同竣工之日前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工伤保险期限顺延手续。若合同工期延长,同时追加预算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同时补充征缴工伤保险费。
第九条 建筑企业负责农民工工伤申报工作。建筑企业农民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时,建筑企业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及时救治,并按规定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天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工伤,因建筑工程需要临时增加或调用的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的,应当在事故发生24小时内向参保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告备案。
第十条 建筑企业在申报农民工工伤时,应当同时提供经工程承包企业、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三方确认的《建筑企业农民工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受理申请后,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工伤认定;农民工经工伤认定,在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可按规定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按规定程序及时做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第十一条 参加工伤保险的建筑企业农民工在受到工伤事故伤害后,可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由于建筑企业变动性大,为确保其利益,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原则上采取一次性支付的方式。
(一)被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的农民工,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报销工伤治疗费用,并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用人单位按《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一次性支付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同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
(二)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的农民工,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报销工伤治疗费用;因工死亡农民工的供养亲属,可自主选择一次性享受定期工伤保险待遇。自愿选择一次性享受定期工伤待遇的,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终止工伤保险关系。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按以下标准一次性支付给建筑企业,由建筑企业发放给工伤农民工或工亡农民工供养亲属。
1.伤残津贴按工伤发生当年的待遇标准一次性支付至男60周岁、女55周岁,最低不得低于5年,最长为20年。
2.护理费按劳动能力鉴定后的护理费标准一次性支付至75周岁,最长为20年。
3.供养亲属抚恤金按未成年子女一次性支付至18周岁;配偶、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年子女和父母一次性支付至75周岁,最长为20年。
(三)工伤农民工的一次性工伤待遇,原则上应当在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做出后的3个月内按以上标准结付,工伤保险待遇涉及农民工本人工资的,按同期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执行。
第十二条 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中按规定应当由工伤保险基金结付的部分,由建筑企业持《农民工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通知书》或工亡证明(死亡医学证明书原件和复印件)、门诊病历与出院小结(原件和复印件)、医疗费原始发票、住院费用明细清单、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待遇的申领手续。
第十三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为所有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并在《农民工维权告知牌》上标明参保项目、参保日期和投诉、举报的渠道等。《农民工维权告知牌》应设置在工地现场的显要位置,接受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有关各方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四条 各级劳动保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筑企业的管理,督促建筑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对未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建筑企业,责令其限期参保,并依法查处。
第十五条 建筑企业未按规定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的,农民工可以到工程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举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未按规定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的建筑企业,列入不诚信企业名单。
第十六条 建筑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宣传和上岗培训,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标准和规程,积极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 积极探索建立工伤预防机制,各地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5%,作为工伤预防资金,主要用于:
(一)安全施工和工伤保险宣传教育;
(二)农民工工伤预防的培训;
(三)当年工伤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时,予以调剂使用。
工伤预防资金列入统筹地区同级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按不低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利息并入基金。
第十八条 预防资金的使用每年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建设行政部门编制使用预算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后规范使用。
第十九条 本市交通、水利、园林等其他各类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参照本办法为本企业农民工办理参保登记和缴费手续,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督促指导,以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8年2月1日起实施。
第三篇:深圳市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管理办法
深圳市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做好本市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推行按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方式,切实维护建筑业职工工伤保险权益,根据国家、广东省的有关规定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实施方案》(深人社发〔2016〕23号),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按本办法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落实工伤保险待遇。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交通运输、铁路、水利等专业工程建设的企业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建筑施工企业,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的建筑业企业,包括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
第四条 建筑施工企业对相对固定的职工,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按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
建筑施工企业对建设项目使用的职工,不能按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按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
第五条 按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保险涵盖建设项目使用的所有职工,包括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等使用的职工,但已按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除外。
第六条 建筑施工企业按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可在各项社会保险中优先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
第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概算中单独列支工伤保险费用,作为不可竞争费,不参与竞标,并在项目开工前一次性拨付给施工承包单位。
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本办法所称施工承包单位是指施工总承包企业或直接发包的专业承包企业。
第八条 施工承包单位应当在项目开工前,向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缴费手续。
建设项目没有明确的施工承包单位负责的,由建设单位代扣代缴工伤保险费。
第九条 按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按照税前建设项目工程合同总造价的0.08%计算应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并在项目开工前一次性缴纳。
建设项目变更工程造价的,施工承包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重新计算应缴纳的工伤保险费。追加工程造价的,施工承包单位应当补缴工伤保险费差额;减少工程造价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退回工伤保险费差额。
第十条 已取得施工许可证但尚未竣工的建设项目,以及按规定不需办理施工许可证、已开工但尚未竣工的建设项目,按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按照以下办法计算应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应缴费额=工程总造价×0.08%×〔(项目施工期总天数-已施工的工期天数)÷项目施工期总天数〕。
第十一条 按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伤保险期限根据建设项目施工期确定,建设项目施工期为施工许可证发证之日起至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日止。对于按规定不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的建设项目,工伤保险期限为建设项目开工之日起至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日止。
已取得施工许可证但尚未竣工的建设项目,以及按规定不需办理施工许可证、已开工但尚未竣工的建设项目,工伤保险期限从办理参保手续的次日起至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合格之日止。
在建设单位取得施工许可证后,以及发生项目施工期变更或施工许可证信息变更等有关情况的,施工承包单位或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交施工合同、施工许可证或项目施工期变更材料等相关材料进行申报备案,以确认或变更建设项目工伤保险期限。
第十二条 按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施工承包单位或建设单位办理参保手续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工程项目中标通知书(或工程交易单);
(二)工程项目承包合同书;
(三)缴费的银行帐号;
(四)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的其它材料。
第十三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为办理了参保缴费手续的施工承包单位或建设单位出具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的证明材料。
建设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时,应当提交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的证明材料,作为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的具体措施之一;施工安全措施未落实的项目,住房建设主管部门不予核发施工许可证。
第十四条 施工承包单位应当对参与建设项目施工的所有专业承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的分包合同关系进行规范管理,建立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关系及其变化情况档案,作为确定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责任的凭据。
第十五条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加强施工现场劳务用工管理。
施工承包单位应当在工程项目施工期内督促专业承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建立职工花名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表等台账,对项目施工期内全部职工实行动态实名制管理。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使用的职工在社保信息系统中实行非实名制管理,经认定工伤后的工伤职工纳入社保信息系统实名制管理。
第十六条 建筑施工企业职工遭受事故伤害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确认劳动关系。
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参照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招工登记表、考勤记录及其他劳动者证言等证据,确认事实劳动关系。
按规定应当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而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十七条 建筑施工企业职工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和争议处理等,按《工伤保险条例》、《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建筑施工企业职工在建设项目工伤保险期限内遭受事故伤害或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在工伤保险期限终结时尚未完成工伤认定或劳动能力鉴定的,其所在用人单位应当继续保证其医疗救治和停工留薪期的法定待遇,待完成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后,依法享受参保职工的各项工伤保险待遇。其中,应当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待遇,工伤职工所在用人单位要按时足额支付,也可以根据工伤职工意愿一次性支付。
一级至四级伤残工伤职工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不受建设项目工伤保险期限的限制。其中,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不得改为一次性支付的办法支付。
第十九条 按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待遇计发基数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其中,难以按职工本人工资作为工伤保险待遇计发基数的,应当以工伤事故发生时本市上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工伤保险待遇计发基数。
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专业分包或劳务分包企业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业务转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该组织或者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从事承包业务时发生工伤的,建设单位、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分包企业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建设项目,职工发生工伤事故,由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施工总承包企业、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一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具体经办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业务。
按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经办规程和操作流程,按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相关规定执行。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为建筑施工企业办理工伤保险参保登记,为参加工伤保险的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发生工伤情况档案。
第二十二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本市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依法对未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或者瞒报工程项目总造价的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处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对投诉、举报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十三条 建筑施工企业再次按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实行浮动费率,参照本市工伤保险费率浮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在每年提取的工伤预防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建筑业工伤预防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该专项资金按照国家、广东省及本市有关规定管理使用。
第二十五条 施工承包单位应当按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的样式,制作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公示牌,并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张贴公示。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协议
关于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务工人员参加
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推进我市工伤保险工作,切实保障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务工人员获得工伤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的权利,分散建设施工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社会保险法》、《建筑法》、《工伤保险条例》、《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的意见》(人社部发【2014】103号)及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制定本办法。
二、参保范围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工程施工项目(含房屋建筑、铁路、公路、港口、水利、电力、桥梁、矿山、市政公用等土木工程及园林绿化等各类施工工程作业),应当按照本办法,为本工程项目施工期间的所有施工人员办理工伤保险。鼓励施工企业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员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第三条 依本办法办理工伤保险申报登记的主体应当是具备相应资质的项目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本办法所称施工人员是指为建设项目提供劳务、符合法定劳动年龄(满18周岁,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且未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从业人员。施工期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或开始享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参保人员,应当办理减员手续,用工单位可以继续为其办理商业性的从业伤害保险。
三、缴费比例
第四条 施工企业工伤保险费标准按照工程项目类别、施工承包合同总造价、工伤保险费费率等因素综合确定,具体为: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安装工程、修缮工程、装饰工程为施工承包合同总造价的1.2‰;
城市道路、市政工程为总造价的0.6‰; 拆除工程按照拆除面积每平方米1元缴费; 其他类别的建设项目为总造价的1.2‰。
第五条 工伤保险个人不缴费。建设工程追加工程预算的,应当根据追加的部分按比例追加工伤保险费。项目不能在施工合同约定的施工期间完工的,应当在延长工期前30日向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提交工程延期申请,并按照月均保费缴纳延长工程期间的工伤保险费。
第六条 建设工程项目工伤保险费费率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根据工伤发生情况、基金收支状况和开展工伤预防等情况适时进行调整。
四、登记申报
第七条 施工单位申请办理建设项目工伤保险的,应携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经过备案的《施工合同》原件(经核对无误后收存相关资料复印件)、首次参保人员名册纸质档案(表)及电子档案(报盘格式),到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基金中心)填写相关申请资料(表格),进行工伤保险登记。
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会同信息中心对施工企业提供的相关资料审校通过后,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通知施工企业向指定账户缴纳工伤保险费,并办理人员参保。按照规定缴费到位的,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出具单位参加工伤保险证明。
未及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期间,该项目工程发生的工伤,应享有的工伤待遇由施工单位自行负担,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五、增减员信息报备
第八条 参加建设项目工伤保险的施工单位应当在办理工伤保险登记申报同时向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提供该项目用工人员的花名册(包含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基本自然信息),作为建设项目用工的初始人员信息。缴费后,该项目用工情况发生变动的,施工企业应在人员增减同时,及时通过社保网上申报系统向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报送施工人员变化情况。对于及时报备在案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在足额缴费到账之日至约定的项目完工期间发生工伤事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员增减信息未及时报备的,所涉人员发生的工伤待遇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由企业自行负担。
第九条 施工企业在缴纳工伤保险费后,向人社局信息中心申领数字加密证书(电子加密卡)办理网上申报业务。无法使用网上申报系统的,施工企业应当通过纸质增减员名册到基金中心办理增减员业务。
六、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
第十条 项目务工人员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按《工伤保险条例》、《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有关规定执行。施工单位应当在务工人员发生工伤之日起24小时内登录南通市工伤预防网进行网上备案,并在务工人员发生工伤之日或鉴定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相关资料。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参照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招工登记表、考勤记录及其他劳动者证言等证据,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相关方面应积极提供有关证据;按规定应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而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可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作出工伤认定时,认定部门应将认定信息进行网上登记,作为支付待遇依据之一。
第十一条 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稳定后,用人单位及职工按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七、待遇支付
第十二条 经认定为工伤的职工,按《工伤保险条例》、《江苏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等有关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时涉及本人工资的,以统筹地区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作为个人工资基数计算。
七、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施工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工人花名册、考勤记录、工资发放等记录台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适时对项目用工人员情况进行检查。
施工企业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要求为所有施工人员办理工伤保险,并在工程项目显著位置悬挂《工伤保险项目参保公示牌》标明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名称、工伤保险费缴纳时间等内容,并告知员工有关参保和待遇保障方面的
查询、举报、投诉等渠道,接受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有关各方的监督和检查。
第十四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监督,并做好项目参保的各项配套工作,市住建、建筑工程管理、交通运输、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工会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大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参保的监督管理力度,保障建筑施工企业以及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 本办法实施前,已经取得施工许可并已组织施工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可按剩余的工期比例折算应缴纳的工伤保险费,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办理登记申报和增减员信息报备后,为建设项目所使用的员工补办工伤保险,缴费后至合同完工期间的务工人员发生工伤的,按照本办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八、附则
第十六条 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建、建筑工程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工会、交通运输、水务等部门组成。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有关情况,对相关事项进行会商。
第十七条 本办法有关项目工程参保的申报登记、人员信息管理、工伤认定鉴定办法、工伤待遇支付的内容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解释。有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由市建筑工程管理、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进行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实施。原《如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如皋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废止。
第五篇:巴南区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实施方案修改()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全区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 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建筑施工企业:
为进一步保障建筑施工企业劳动者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根据《 劳动法》、《社会保险法》、《 建筑法》、《 安全生产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经区政府同意,决定将全区建筑施工企业(含施工项目)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参保范围。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保范围、对象
在我区登记注册的建筑施工企业以及来我区从事建筑施工的企业的管理人员及其职工(含在建项目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所有从业人员,下同)。
二、参保方式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以实名制的形式参加工伤保险;建筑施工企业的其他职工以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
三、实施时间
从2011 年10月1 日起建筑施工企业新开工的建设项目必须参加工伤保险,并以此作为办理《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前置条件。2011 年10月1 日以前的在建项目,由建筑施工企业决定是否参加工伤保险。
四、参保缴费基数和标准
1.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以实名制的形式参加工伤保险,按上月平均工资的1.5%按月计缴工伤保险费。
2.对不能按月申报缴费工资基数的,缴费基数以工程项目施
工中标价或项目合同为准,标准按工程项目施工中标价的3‰执行;增加工程造价或工程量的,按增加造价的3‰补缴工伤保险费。
五、参保手续
建筑施工企业开工前凭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工程施工招投标确认书、施工合同、用工计划表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区工伤生育保险管理中心,下同)办理参保手续。
六、保险费的征收
建筑施工企业经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核实缴费金额后,一次性将工伤保险费缴入工伤保险财政专户。工伤保险费全部由企业缴纳,计入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成本。缴纳工伤保险费24小时后参保生效。
七、工伤认定及待遇支付
(一)工伤认定
建筑施工企业职工受到事故伤害后,企业应积极组织抢救并保护好事发现场,并在3天(重大事故在24小时)内同时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部门、区工伤生育保险管理中心报送《事故伤害报告表》,并于30日内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逾期不报的,相关责任由建筑施工企业自行负责。
(二)待遇标准
参保单位工作人员自参加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后发生工伤事故的,其工伤范围、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标准等按照国务院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及重庆市配套政策执行。
(三)缴费工资的确定
有效保期内建筑施工企业职工(含农民工、雇工)发生事故伤害(含职业病),按照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和《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暂行办法》的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保险待遇赔付。计发工伤保险待遇时,缴费工资均以参保时上年
度全市职工月平工资为标准。户口不在本市的一至四级工伤职工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的工伤保险长期待遇,可按有关规定一次性计发。
八、保险期限和保险责任
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后,有效保险期限以该项目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规定的工程时间为准。提前竣工的,保险责任在工程竣工时自然中止;延期竣工的,企业应在施工许可证规定的工程时间到期前15个工作日内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延期申请,经批准后延长保险期限,但延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安全验收时间。并按所申请延期时间乘以有效保期日均保费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延长有效保期。
已开工的建筑施工企业以施工企业所剩余施工时间作为有效保期,按中标书规定的工程项目时间计算的日均保费额乘以剩余施工时间,缴纳工伤保险费。
保险责任覆盖建筑施工企业参加工伤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工程项目。凡是在工程保险期内,参保项目的职工因工受到事故伤害,依法进行工伤认定后,按程序进行工伤保险待遇支付。
建筑施工企业未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按照修订的《 工伤保险条例》 和《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伤保险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渝府发〔 2003 〕 82 号)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九、有关要求
1.区建委凭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工伤保险参保证明、开户银行出据的保险费专用缴款书及其他相关材料,为建筑施工企业办理《 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2.施工企业对企业职工应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个人信息档案
应包含参加工作时间、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内容并交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备份。针对建筑施工企业风险高、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增减人员应及时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报。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施工企业应及时建立职工事故伤害档案。职工事故伤害档案应包含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受伤害时间、地点、原因,受伤害部位等内容。
3.本通知实施过程中,如遇上级出台新的政策、规定,以上级政策规定为准。